CN102917366A - 终端装置、通信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通信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7366A
CN102917366A CN2012102689734A CN201210268973A CN102917366A CN 102917366 A CN102917366 A CN 102917366A CN 2012102689734 A CN2012102689734 A CN 2012102689734A CN 201210268973 A CN201210268973 A CN 201210268973A CN 102917366 A CN102917366 A CN 102917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unit
quality
reception
deterio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89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17366B (zh
Inventor
水泽锦
吉泽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17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7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17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73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终端装置、通信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提供了一种终端装置,其包括:第一通信单元,该第一通信单元根据使用频分双工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第二通信单元,该第二通信单元根据与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由于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和第二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第一通信单元的接收质量的劣化;以及报告单元,该报告单元在检测单元检测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将接收质量的劣化通知给安排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通信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装置、通信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频分双工(FDD)指的是用于按频率分割上行链路信号和下行链路信号的机制。例如,在作为3G移动通信方案之后的新通信方案的长期演进(LTE)方案中,除了时分(TD)LTE方案中以外,使用FDD。表1示出了在“3GPP TS36.101 v10.0.0”中记载的由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化的LTE的频率信道(频带)的列表。
[表1]
Figure BSA00000758462400021
参考表1,频带7的上行链路(UL)频率被规定为2500MHz至2570MHz,下行链路(DL)频率被规定为2620MHz至2690MHz,并且UL和DL之间的频率间隔是120MHz。另外,频带5的上行链路(UL)频率被规定为824MHz至849MHz,下行链路(DL)频率被规定为869MHz至894MHz,并且UL和DL之间的频率间隔是45MHz。
在FDD中,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可同时执行。同时,在时分双工(TDD)中,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是在不同的时隙执行的。例如,在诸如IEEE802.11a/b/g/n之类的无线局域网(LAN)方案中,主要采用TDD。当工业-科学-医疗(ISM)频带被用作无线LAN的频率信道时,上行链路信号和下行链路信号是在2400MHz至2500MHz的ISM频带中根据时分方案发送的。
近年来,在这种情形中,蜂窝通信系统和诸如无线LAN之类的其他种类的无线通信系统在相互邻近的场所被同时使用的情况在增加。例如,一些最新近的移动路由器支持LTE方案中的因特网接入功能,并且向按无线LAN方案连接的终端装置提供通过LTE的高速因特网接入。此外,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在许多国家投入实用的微小区基站(被引入来覆盖比宏小区更小的区域的小型基站)支持无线LAN连接功能。
发明内容
然而,如果在某个装置中根据蜂窝通信方案在FDD模式中执行通信,并且在同一装置的壳体中根据另外的无线通信方案并行执行通信,则根据蜂窝通信方案发送或接收的信号的质量可劣化。信号质量的劣化是由于诸如带外噪声、通信电路之间的信号泄漏和由互调制引起的干扰波的生成之类的各种因素而发生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09-267678提议了用于当多个无线通信方案被同时操作时适应性地选择频率信道并且避免多个无线通信方案之间的干扰的技术。然而,实际上,频率信道的选择受到诸如技术方面、法律方面和规范方面之类的各种方面的限制。由于此原因,在通过适应性信道选择避免干扰上是有限制的。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在信号质量劣化时能够抑制根据FDD模式的通信和根据另外的无线通信方案的通信的并行操作并且维持希望的质量的机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装置,其包括:第一通信单元,该第一通信单元根据使用频分双工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第二通信单元,该第二通信单元根据与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由于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和第二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第一通信单元的接收质量的劣化;以及报告单元,该报告单元在检测单元检测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将接收质量的劣化报告给安排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其包括:第一通信单元,该第一通信单元根据使用频分双工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安排单元,该安排单元安排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以及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由于根据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的通信和根据与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接收质量的劣化。当检测单元检测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安排单元优先在不劣化接收质量的定时安排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包括:通信控制装置,该通信控制装置安排根据使用频分双工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的通信;以及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包括根据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根据与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检测由于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和第二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第一通信单元的接收质量的劣化的检测单元、以及在检测单元检测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将接收质量的劣化报告给通信控制装置的报告单元。当从终端装置报告来接收质量的劣化时,通信控制装置优先在不劣化接收质量的定时安排根据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的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终端装置执行的通信控制方法,该终端装置包括根据使用频分双工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和根据与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该通信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由于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和第二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第一通信单元的接收质量的劣化;以及在检测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将接收质量的劣化报告给安排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
根据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动态抑制并行通信并且能够维持在FDD模式中发送的信号的期望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可应用与本公开有关的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图;
图2是示出频率信道的布置的示例的示图;
图3是示出信号质量的劣化的原因的示例的第一示图;
图4是示出信号质量的劣化的原因的示例的第二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6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第一通信单元的详细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检测单元进行的质量劣化检测处理的示例的示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控制装置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9是示出LTE的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
图10是示出图8中所示的安排单元进行的安排处理的示例的示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控制装置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13是示出图12中所示的第二通信单元的详细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14是示出无线LAN的发送定时的示例的示图;并且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并且省略对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说明。
将按以下所述的顺序进行接下来的描述。
1.本公开的概要
1-1.系统的概要
1-2.对问题的描述
2.第一实施例
2-1.终端装置的配置的示例
2-2.通信控制装置的配置的示例
2-3.修改
2-4.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2-5.对第一实施例的总结
3.第二实施例
3-1.通信控制装置的配置的示例
3-2.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3-3.对第二实施例的总结
4.概括
<1.本公开的概要>
首先,将利用图1至4来描述本公开的概要。
[1-1.系统的概要]
图1是示出可应用与本公开有关的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图。参考图1,示出了基站BS1、通信控制装置BS2和BS3、终端装置UE1、UE2和UE3和接入点AP1。
基站BS1是向位于基站BS1周围的小区中的终端装置根据蜂窝通信方案在FDD模式中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的通信控制装置。在本公开中,将主要描述LTE方案作为蜂窝通信方案的示例。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可应用到其他种类的蜂窝通信方案,例如高级LTE(LTE-A)、宽带码分多址(W-CDMA)和CDMA2000。当基站BS1支持LTE方案时,基站BS1被称为LTE演进节点B(eNB)。基站BS1连接到蜂窝通信系统的核心网络N1。
通信控制装置BS2和BS3是在比基站BS1的小区小的区域中补充性地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的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装置BS2和BS3可以是覆盖作为比宏小区小的区域的微小区的微小区基站。作为替代,每个装置可以是连接到基站BS1的移动路由器或者无线中继站。通信控制装置BS2和BS3连接到因特网N2,并且可通过因特网N2访问核心网络N1。
终端装置UE1、UE2和UE3是无线通信终端。终端装置UE1、UE2和UE3可以是任何种类的无线通信终端,例如智能电话、个人计算机(PC)、个人数字助(PDA)和便携式导航设备(PND)。
接入点AP1是向位于接入点AP1周围的服务区域中的终端装置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的装置。在此情况下,将主要描述接入点AP1支持的无线通信方案是诸如IEEE802.11a/b/g/n之类的无线LAN(WLAN)方案的示例。然而,接入点AP1支持的无线通信方案可以是另外种类的无线通信方案,例如IEEE802.16e(WiMAX)。
终端装置UE1可同时使用位于终端装置UE1周围的通信控制装置BS2和接入点AP1。即,终端装置UE1在通信控制装置BS2与终端装置UE1之间根据LTE方案在FDD模式中执行通信,并且在接入点AP1与终端装置UE1之间根据无线LAN方案执行通信。终端装置UE1与通信控制装置BS2之间的上行链路信号S1的发送和下行链路信号S2的发送是同时执行的。终端装置UE1与接入点AP1之间的无线信号S3的发送是与上行链路信号S1和下行链路信号S2的发送同时执行的。
通信控制装置BS3除了根据LTE方案的无线通信以外还支持无线LAN连接功能。通信控制装置BS3可被位于通信控制装置BS3周围的终端装置UE2和UE3同时使用。例如,终端装置UE2在通信控制装置BS3与终端装置UE2之间根据LTE方案在FDD模式中执行通信。终端装置UE3在通信控制装置BS3与终端装置UE3之间根据无线LAN方案执行通信。终端装置UE2与通信控制装置BS3之间的上行链路信号S4的发送和下行链路信号S5的发送是同时执行的。终端装置UE3与通信控制装置BS3之间的无线信号S6的发送是与上行链路信号S4和下行链路信号S5的发送同时执行的。
这样,在蜂窝通信和其他种类的无线通信在相互邻近的场所中(例如在同一装置的壳体中)同时执行的情况下,当蜂窝通信特别是采用FDD模式时,三种信号可相互干扰。结果,引起以下问题。
[1-2.对问题的描述]
支持FDD模式的蜂窝通信方案的装置在通信电路中包括具有使得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能够被同时执行的特性的滤波器和放大器之类的电路元件。此外,设计了对于蜂窝通信方案的规范所规定的水平的干扰波具有抵抗性的电路元件。例如,根据上述的“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S36.101 v10.0.0”,即使当在支持FDD-LTE方案的终端装置中接收到诸如“带外阻塞:-15dBm”和“杂散响应:-44dBm”这样的输入水平的干扰波时,也规定了预定的差错率要求。对于基站,规定了类似的要求。每个装置的制作者进行硬件设计来符合这些要求。因此,如果只使用蜂窝通信方案,则即使当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同时执行时,也不会引起接收质量劣化。
然而,当在同一装置的壳体中同时执行其他种类的无线通信时,发生成为接收质量的过度劣化的原因的以下三种现象。
(1)接收频带噪声的生成
(2)放大器的线性的劣化
(3)杂散响应的影响
(1)接收频带噪声的生成
从一个通信电路的天线在某个频率信道上生成的发送信号的功率在另一频率信道上生成带外噪声。当在另一通信电路的接收频带上生成带外噪声时,另一通信电路中的接收质量劣化。例如,参考图2,LTE的频带7(B7)和ISM频带彼此极为接近。因此,在一个频带的频率信道上生成的发送信号的功率可在另一频带中生成高水平的带外噪声。
(2)放大器的线性的劣化
从一个通信电路的天线生成的发送信号可劣化另一通信电路的接收放大器的线性。特别地,当通信电路之间的距离较短时,来自一个通信电路的天线的发送信号可能以过高的水平(例如大约0dBm)输入到另一通信电路。从而,接收放大器的线性过度劣化并且接收质量劣化。例如,再次参考图2,LTE的频带7(B7)和ISM频带彼此极为接近,很难设计可靠地使一个频带的信号通过并且衰减另一频带的信号的带通滤波器。因此,难以防止一个频带中的频率信道上生成的发送信号劣化使用另一频带中的频率信道作为接收频带的通信电路的接收放大器的线性。
(3)杂散响应的影响
当一个通信电路的发送频率相当于另一通信电路的接收杂散响应频率时,来自一个通信电路的发送信号的频率被转换并且该发送信号成为另一通信电路的接收频带上的噪声。由于接收放大器的非线性,具有与来自两个通信电路的发送信号的互调制积相当的频率的干扰波输入到接收频带,并且特别是在FDD模式中同时接收的信号的质量劣化。
例如,在图3中所示的频率信道的布置中,LTE的发送频率信道(LTE-Tx,2540MHz)和接收频率信道(LTE-Rx,2660MHz)的间隔是120MHz。此外,无线LAN的频率信道(WLAN,2420MHz)和LTE的发送频率信道的间隔是120MHz。在此情况下,在比无线LAN的频率信道高120MHz×2=240MHz的频带中生成三阶互调制的干扰波,并且该干扰波的频带与LTE的接收频率信道重叠。
例如,在图4中所示的频率信道的布置中,无线LAN的频率信道(WLAN,2.4GHz)的带宽是40MHz。在此情况下,在LTE的发送频率信道(LTE-Tx)前后的40MHz的频带中生成三阶互调制的干扰波。LTE的接收频率信道(LTE-Rx)与该干扰波的频带重叠。
仅通过硬件设计来防止由上述现象引起的接收质量的劣化是不现实的,因为硬件的大小和成本随着滤波器的数目的增大和天线的间隔的增大而增大。在FDD模式中操作的一般终端装置中,分离发送频带和接收频带的双工器被部署在天线开关的输出侧。由于此原因,当安装在半导体开关上的天线开关的线性引起问题时,通过添加滤波器来改善特性的余地很小。在频率信道的选择受各种方面的限制的情形中,难以通过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09-267678中提议的适应性信道选择来避免接收质量的劣化。
因此,在下面要描述的两个实施例中,在能够同时执行蜂窝通信和其他种类的无线通信的情形中,引入用于在检测到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劣化时抑制并行通信的机制以维持期望的质量。
<2.第一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上述机制是由具有图5中所示的配置的终端装置100和具有图8中所示的配置的通信控制装置200实现的。终端装置100相当于图1中所示的终端装置UE1。通信控制装置200相当于图1中所示的基站BS2。
[2-1.终端装置的配置的示例]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00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参考图5,终端装置100包括第一通信单元110、第二通信单元130、检测单元150、控制单元160、存储单元170、语音处理单元180、麦克风182、扬声器184、输入单元186和显示单元188。
(1)第一通信单元
第一通信单元110是根据使用FDD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第一通信单元110执行的通信是由具有安排功能的装置安排的。第一通信单元110根据安排结果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和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因为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使用FDD作为双工方案,所以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可同时执行。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是LTE方案。对由第一通信单元110执行的通信的安排是由下文所述的具有LTE的安排功能的通信控制装置200执行的。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单元110生成在下文要描述的检测单元150执行质量劣化检测处理时使用的质量检测信号SIG1和发送定时信号SIG2。质量检测信号SIG1是示出接收信号的质量的信号。发送定时信号SIG2是示出第一通信单元110发送信号的定时的信号。
图6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第一通信单元110的详细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参考图6,第一通信单元110具有天线部112、双工器114、接收部116、基带处理单元120、发送部124和偏置控制单元128。天线部112包括发送/接收天线(ANT)、用于外部天线的连接端子(CNT)和天线开关(SW)。双工器114分离接收部116的接收频带和发送部124的发送频带。接收部116包括接收放大器(AMP)、带通滤波器(BPF)和正交解调器118。正交解调器118利用由晶体振荡器(OSC)生成并经频率合成器(SYN)调整的接收频率对接收信号解调。基带处理单元120对在接收部116中解调的接收信号执行解码和纠错。基带处理单元120包括测量单元122。测量单元122测量经解调的接收信号的质量并且生成示出测量到的质量的质量检测信号SIG1。测量单元122将所生成的质量检测信号SIG1输出到检测单元150。发送部124包括正交调制器126、可变增益放大器(VGA)、带通滤波器(BPF)、发送放大器(AMP)和隔离器(ISO)。正交调制器126利用由晶体振荡器(OSC)生成并经频率合成器(SYN)调整的发送频率对经基带处理单元120编码的发送信号进行调制。偏置控制单元128控制提供到接收部116和发送部124的偏置成分。偏置控制单元128基于提供到发送部124的偏置成分的值生成发送定时信号SIG2。偏置控制单元128将所生成的发送定时信号SIG2输出到检测单元150。
(2)第二通信单元
第二通信单元130是根据与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是无线LAN方案。在由第二通信单元130执行的通信中,通过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A)方案来避免信号的冲突。第二通信单元130对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可与第一通信单元110对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对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同时执行。
第二通信单元130可具有与一般的无线LAN接口相同的配置。在此实施例中,第二通信单元130不生成质量检测信号SIG1或发送定时信号SIG2。
(3)检测单元
检测单元150检测由于第一通信单元110进行的通信和第二通信单元130进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第一通信单元110的接收质量的劣化。在此实施例中,检测单元150基于示出第一通信单元110的接收质量的质量检测信号SIG1和示出第一通信单元110发送信号的定时的发送定时信号SIG2之间的相关性来检测接收质量的劣化。
图7是示出检测单元150进行的质量劣化检测处理的示例的示图。在图7的最上段,示出了按时序接收的LTE的接收帧F1至F5。带阴影线的接收帧F2、F4和F5是包括安排了第一通信单元110对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的资源的接收帧。
在图7的示例中,质量检测信号SIG1是在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时在下行链路信号的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示出低(0)并且在其他情况下示出高(1)的信号。一般的LTE终端根据标准规范周期性地测量信道质量并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在此情况下,所报告的测量结果被称为信道质量指示(CQI)。对通信的安排是基于CQI执行的。CQI包括信号对干扰和噪声功率比(SINR)。第一通信单元110的测量单元122可将SINR值与预定阈值相比较并且生成仅在SINR值低于阈值时示出低的质量检测信号SIG1。当在多个资源中接收到信号时,与阈值相比较的SINR值可以是这多个资源之中的最小值、平均值或中值。发送定时信号SIG2是在第一通信单元110对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示出开(0)并且在其他定时示出关(1)的信号。
检测单元150计算图7中所示的质量检测信号SIG1和发送定时信号SIG2的逻辑和并且将计算结果设定为相关性检测信号SIG3。相关性检测信号SIG3是在质量检测信号SIG1是低(0)并且发送定时信号SIG2是开(0)的情况下示出低(0)并且在其他情况下示出高(1)的信号。检测单元150针对每个固定时段(例如一个或多个子帧的时段),对于上行链路信号的每次发送,计算相关性检测信号SIG3的信号电平的平均值SIG3′。当LTE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与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劣化之间的相关性增大时,平均值SIG3′减小。因此,当平均值SIG3′低于预定阈值Th1时,检测单元150可判定由于第一通信单元110进行的发送和第二通信单元130进行的发送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发生第一通信单元110的接收质量的劣化。在图7的示例中,在接收帧F2和F4中,相关性检测信号SIG3的平均值SIG3′低于阈值Th1。
当未执行第二通信单元130对信号的发送,而只是同时执行第一通信单元110对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对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时,如上所述通过对每个装置的适当设计,不发生接收质量的过度劣化。在此情况下,相关性检测信号SIG3的平均值SIG3′不低于阈值Th1。同时,如果同时执行第二通信单元130对信号的发送,则生成利用图3和4描述的互调制的干扰波,并且发生接收质量的过度劣化。在此情况下,相关性检测信号SIG3的平均值SIG3′低于阈值Th1。由于此原因,可以认为由于第一通信单元110和第二通信单元130的并行通信而发生了第一通信单元110的接收质量的劣化,即使如上所述除了第一通信单元110的接收质量以外只额外监视了第一通信单元110的发送定时,而没有监视第二通信单元130的发送定时。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也可取代第一通信单元110的发送定时,监视第二通信单元130的发送定时。
同时,在接收质量实际劣化之后,直到测量单元122获得接收质量的测量结果为止,发生延迟。图7示出了该延迟的长度D1。为了避免检测延迟劣化相关性检测的精确度,检测单元150可向发送定时信号SIG2添加延迟并且计算质量检测信号SIG1和发送定时信号SIG2的逻辑和。
检测单元150检测由于并行通信引起的第一通信单元110的接收质量的劣化并且将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单元160。
(4)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160利用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之类的处理器来控制终端装置100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单元160生成通过LTE的基站或无线LAN的接入点发送到另一终端装置的数据分组并且处理从另一终端装置接收的数据分组。
在此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60包括图5中所示的报告单元162。报告单元162在检测单元150检测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将接收质量的劣化报告给下文要描述的通信控制装置200。报告单元162可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10向通信控制装置200发送报告接收质量的劣化的质量报告消息。作为替代,报告单元162可通过第二通信单元130向通信控制装置200发送质量报告消息。通过第二通信单元130发送的质量报告消息可通过图1中所示的因特网N2(或另一种网络,例如有线LAN)被发送到通信控制装置200。质量报告消息包括示出相应消息是质量报告消息的消息类型和标识终端装置100的终端ID。如果通信控制装置200接收到来自终端装置100的质量报告消息,则通信控制装置200优先在终端装置100不执行对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定时安排终端装置100对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如下所述。
(5)其他结构元件
存储单元170利用诸如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之类的存储介质存储用于操作终端装置100的程序和数据。语音处理单元180对通过麦克风182输入的语音信号编码以生成具有数字格式的语音数据并将所生成的语音数据输出到控制单元160。语音处理单元180根据从控制单元160输入的语音数据生成具有模拟格式的语音信号并将所生成的语音信号输出到扬声器184。输入单元186提供输入接口以使得用户操作终端装置100或向终端装置100输入信息。显示单元188可以是向终端装置100的用户提供图像的显示器。图5中所示的终端装置100的结构元件只是示例性的。即,终端装置100可额外包括图中未示出的结构元件,并且一些结构元件可被从终端装置100的配置中省略。
[2-2.通信控制装置的配置的示例]
通信控制装置200是根据LTE方案安排终端装置100执行的通信的装置。在此实施例中,将主要描述通信控制装置200相当于图1中所示的基站BS2(例如微小区基站)的示例。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例,通信控制装置200也可以是另外的具有安排功能的控制节点。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控制装置200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参考图8,通信控制装置200包括终端通信单元210、网络通信单元230、控制单元260和存储单元270。
(1)终端通信单元
终端通信单元210是根据使用FDD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是LTE方案。终端通信单元210向位于通信控制装置200周围的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包括终端装置100)提供FDD模式中的无线通信服务。对终端通信单元210执行的通信的安排由下文要描述的控制单元260的安排单元264执行。
(2)网络通信单元
网络通信单元230是连接诸如图1中所示的因特网N2之类的网络的通信接口。网络通信单元230将终端通信单元210接收的来自终端装置的上行链路信号中包括的通信分组中继到核心网络N1。网络通信单元230从核心网络N1接收要由终端通信单元210利用下行链路信号中继到终端装置的通信分组。
(3)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260利用诸如CPU或DSP之类的处理器控制通信控制装置200的整体操作。在此实施例中,控制单元260包括检测单元262和安排单元264。
检测单元262检测由于根据LTE方案执行的通信和根据另外的无线通信方案执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接收质量的劣化。在此实施例中,另外的无线通信方案是无线LAN方案。检测单元262在由终端通信单元210或网络通信单元230接收的各种消息中检测从终端装置100接收的质量报告消息。终端装置100是能够根据LTE方案和无线LAN方案两者执行通信的装置。质量报告消息是报告在终端装置100中根据LTE方案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由于上行链路信号和无线LAN信号的并行发送而劣化的消息。
安排单元264通过终端通信单元210安排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执行的根据LTE方案的通信。当检测单元262检测到终端装置100中的接收质量的劣化时,安排单元264优先在未从终端装置100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定时安排去往终端装置100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可持续执行该安排,直到在检测到接收质量的劣化之后经过了预定时段为止。以下,将利用图9和10来描述根据此实施例的安排单元264进行的安排的示例。
图9是示出LTE的帧结构的示例的示图。LTE的帧结构是下行链路资源和上行链路资源共同的。这些资源在时域中被分割成具有10ms的时间长度Tr的无线电帧。一个无线电帧包括具有1ms的长度的十个子帧。一个子帧包括具有0.5ms的时间长度Tslot的两个时隙(0.5ms的时隙)。0.5ms的一个时隙一般在时间方向上具有七个符号。在此情况下,符号对于下行链路指的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并且对于上行链路指的是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一个符号和频率方向上的一个子载波形成一个资源元素,资源元素是资源的最小单位。资源的安排是以能够分配包括时间方向上的0.5ms的一个时隙和频率方向上的十二个子载波(带宽是180kHz)的资源块的最小单位的形式执行的。
图10是示出安排单元264进行的安排处理的示例的示图。在图10中,上行链路资源的六个子帧SFU1至SFU6在上段示出,并且下行链路资源的SFD1至SFD6在下段示出。下行链路的每个子帧的头三个符号可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安排信息在PDCCH上从基站分发到终端装置。下行链路信号根据由安排信息示出的资源的分配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发送。对于下行链路信号的资源分配由在与分配的资源相同的子帧中在PDCCH上分发的安排信息示出(参考图中的箭头A1和A2)。同时,对于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由在比所分配的资源的子帧提前四个的子帧中在PDCCH上分发的安排信息示出(参考箭头A3)。安排单元264基于分配对象的数据量、从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报告的CQI和上行链路的安排请求来判定资源分配。
在此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当检测单元262检测到终端装置100中的接收质量的劣化时,安排单元264优先在不从终端装置100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定时安排去往终端装置100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即,如果从终端装置100接收到的质量报告消息被检测单元262检测到,则安排单元264根据相应消息中包括的终端ID来识别终端装置100。如果生成了要发送到所识别的终端装置100的下行链路数据,则安排单元264在未安排来自终端装置100的上行链路发送的定时指定相应PDSCH的资源块,并且将针对终端装置100的下行链路发送分配到所指定的资源块。
通过上述安排,避免了在终端装置100中同时执行LTE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无线LAN信号的发送。在至少一定的时段期间持续了对并行通信的抑制。该时段的长度可预先固定,或者由终端装置100的用户设定并利用质量报告消息报告给安排单元264。当在一定时段经过之后在终端装置100中对无线LAN的使用结束时,即使解除了对并行通信的抑制,也可将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维持在期望的质量。同时,当对无线LAN的使用未结束并且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再次劣化时,再次从终端装置100发送质量报告消息。安排单元264可继续执行对并行通信的抑制,直到从终端装置100接收到请求解除对并行通信的抑制的消息为止。
(4)其他结构元件
存储单元270利用诸如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之类的存储介质存储用于操作通信控制装置200的程序和数据。例如,当在生成要发送到终端装置100的下行链路数据之后有必要推迟下行链路发送直到来自终端装置100的上行链路发送结束为止时,下行链路数据被暂时缓冲在存储单元270中。
[2-3.修改]
即使当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安排机制时,如果可使用的资源较少,则也可在与终端装置100对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相同的定时分配终端装置100对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即使当质量报告消息的发送由于差错而失败时,也可在与终端装置100对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相同的定时分配终端装置100对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向终端装置100提供服务的基站可不支持抑制并行通信的功能。因此,当在检测单元150检测到接收质量的劣化之后在相同的定时安排第一通信单元110进行的发送和接收时,终端装置100的第一通信单元110可不在相应定时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例如,在暂时推迟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并且只正常接收下行链路信号之后,第一通信单元110可请求通信控制装置200执行安排以再次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从而,能够可靠地避免终端装置100中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劣化。
[2-4.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图11是示出根据此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00与通信控制装置200之间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在图11中,首先,在终端装置100的第一通信单元110和通信控制装置200的终端通信单元210之间同时执行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步骤S102)。终端装置100的检测单元150检测第一通信单元110对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和对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并且检测由于第一通信单元110和第二通信单元130的并行通信引起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劣化(步骤S104)。如果检测单元150检测到接收质量的劣化,则终端装置100的报告单元162生成用于将接收质量的劣化报告给通信控制装置200的质量报告消息并将所生成的质量报告消息发送到通信控制装置200(步骤S106)。
接下来,如果生成了要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则终端装置100的第一通信单元110向通信控制装置200请求安排(对上行链路信号的许可)(步骤S108)。通信控制装置200的安排单元264根据安排请求向终端装置100分配任何应用资源(步骤S110)。安排单元264在PDCCH上向终端装置100分发示出资源分配的安排信息(步骤S112)。
在通信控制装置200中,生成要发送到终端装置100的下行链路数据(步骤S114)。当与安排对象的下行链路资源的定时相同定时的上行链路资源已经被分配给终端装置100时,安排单元264不向这些下行链路资源分配要发送到终端装置100的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步骤S116)。示出安排结果的安排信息在PDCCH上被分发到终端装置100(步骤S112)。
终端装置100的第一通信单元110确认与在步骤S112中接收到的安排信息所示出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定时相同定时的下行链路资源未被分配给自身装置(步骤S118)。第一通信单元110利用所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发送上行链路信号(步骤S120)。
接下来,通信控制装置200的安排单元264安排要发送到终端装置100的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步骤S122)。安排单元264在PDCCH上向终端装置100分发示出资源分配的安排信息(步骤S124)。终端装置100的第一通信单元110根据所接收的安排信息接收从通信控制装置200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步骤S126)。对于在步骤S114中生成的下行链路数据的安排和下行链路发送可在步骤S120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之前执行。
[2-5.对第一实施例的总结]
根据此实施例,由于能够根据使用FDD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和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终端装置100中的并行通信引起的接收质量的劣化被报告给根据第一无线通信方案安排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200。通信控制装置200根据该报告调整安排以免劣化终端装置100中的接收质量。从而,优先在与终端装置100对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的定时不同的定时安排终端装置100对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结果,即使当终端装置100并行执行根据第一无线通信方案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根据第二无线通信方案的信号的发送时,也避免了由于并行发送而生成的噪声或干扰波劣化根据第一无线通信方案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
根据此实施例,终端装置100基于示出第一通信单元110中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的信号和示出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的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来检测由于并行通信引起的接收质量的劣化。因此,可以在用于LTE的通信接口和用于无线LAN的通信接口中,在不更改用于无线LAN的通信接口的情况下,以相对较小的成本引入此实施例中提议的机制。
终端装置100可使用在诸如LTE方案之类的无线通信方案中周期性地报告给基站的信道质量指示来判定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在此情况下,因为不必额外安装测量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功能,所以对此实施例中提议的机制的引入变得容易。
<3.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用于抑制并行通信的机制是由作为一般蜂窝通信终端的终端装置300和具有图12中所示的配置的通信控制装置400实现的。终端装置300相当于图1中所示的终端装置UE2。通信控制装置400相当于图1中所示的基站BS3。
[3-1.通信控制装置的配置的示例]
通信控制装置400是根据LTE方案安排通信的装置。通信控制装置400支持终端装置的无线LAN连接功能。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控制装置400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参考图12,通信控制装置400包括第一通信单元410、第二通信单元430、检测单元450、控制单元460、存储单元470和网络通信单元480。
(1)第一通信单元
第一通信单元410是根据使用FDD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是LTE方案。第一通信单元410向位于通信控制装置400周围的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包括终端装置300)提供FDD模式中的无线通信服务。对第一通信单元410进行的通信的安排由下文要描述的控制单元460的安排单元464执行。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单元410生成在下文要描述的检测单元450执行质量劣化检测处理时使用的质量检测信号SIG1。质量检测信号SIG1是示出接收信号的质量的信号。例如,第一通信单元410可具有与图6中所示的终端装置100的第一通信单元110相同的配置。第一通信单元410在基带处理单元中测量从终端装置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的质量水平,并且生成质量检测信号SIG1。
(2)第二通信单元
第二通信单元430是根据与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是无线LAN方案。在由第二通信单元430执行的通信中,通过CSMA/CA方案来避免信号的冲突。第二通信单元430对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可与第一通信单元410对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和对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同时执行。
在此实施例中,第二通信单元430生成在下文要描述的检测单元450执行质量劣化检测处理时使用的发送定时信号SIG2。发送定时信号SIG2是示出第二通信单元430发送信号的定时的信号。
图13是示出图12中所示的第二通信单元430的详细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参考图13,第二通信单元430具有天线部432、双工器434、接收部436、基带处理单元440、发送部444和偏置控制单元448。天线部432包括发送/接收天线(ANT)、用于外部天线的连接端子(CNT)和天线开关(SW)。双工器434分离接收部436的接收频带和发送部444的发送频带。接收部436包括接收放大器(AMP)、带通滤波器(BPF)和正交解调器438。正交解调器438利用由晶体振荡器(OSC)生成并经频率合成器(SYN)调整的接收频率对接收信号解调。基带处理单元440对在接收部436中解调的接收信号执行解码和纠错。发送部444包括正交调制器446、可变增益放大器(VGA)、带通滤波器(BPF)、发送放大器(AMP)和隔离器(ISO)。正交调制器446利用由晶体振荡器(OSC)生成并经频率合成器(SYN)调整的发送频率对经基带信号处理单元440编码的发送信号进行调制。偏置控制单元448控制提供到接收部436和发送部444的偏置成分。偏置控制单元448基于提供到发送部444的偏置成分的值生成发送定时信号SIG2。偏置控制单元448将所生成的发送定时信号SIG2输出到检测单元450。
(3)检测单元
检测单元450检测由于第一通信单元410进行的通信和第二通信单元430进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第一通信单元410的接收质量的劣化。在此实施例中,检测单元450基于示出第一通信单元410的接收质量的质量检测信号SIG1和示出第二通信单元430发送信号的定时的发送定时信号SIG2之间的相关性来检测接收质量的劣化。
与利用图7描述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00的检测单元150进行的质量劣化检测处理类似,检测单元450可检测接收质量的劣化。具体而言,质量检测信号SIG1是在接收上行链路信号时在上行链路信号的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示出低(0)并且在其他情况下示出高(1)的信号。发送定时信号SIG2是在第二通信单元430对无线LAN信号的发送定时示出开(0)并且在其他定时示出关(1)的信号。检测单元450计算质量检测信号SIG1和发送定时信号SIG2的逻辑和并且将计算结果设定为相关性检测信号SIG3。检测单元450针对每个固定时段(例如一个或多个子帧的时段),对于无线LAN信号的每次发送,计算相关性检测信号SIG3的信号电平的平均值SIG3′。此外,当平均值SIG3′低于预定阈值时,检测单元450可判定由于第一通信单元410进行的发送和第二通信单元430进行的发送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发生第一通信单元410的接收质量的劣化。检测单元450可向发送定时信号SIG2添加延迟并且计算质量检测信号SIG1和发送定时信号SIG2的逻辑和,以避免对接收质量的检测延迟劣化相关性检测的精确度,
检测单元450检测由于并行通信引起的第一通信单元410的接收质量的劣化并且将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单元460。
(4)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460利用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之类的处理器来控制终端装置400的整体操作。在此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60包括安排单元464。
安排单元464通过第一通信单元410安排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执行的根据LTE方案的通信。当检测单元450检测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安排单元464优先在未从第二通信单元430发送信号的定时安排第一通信单元410对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可持续执行该安排,直到在检测到接收质量的劣化之后经过了预定时段为止。以下,将利用图14来描述根据此实施例的安排单元464进行的安排的示例。
图14示出了无线LAN的发送定时的示例。发送无线LAN的数据帧的发送站(WLAN Tx)首先发送一请求发送(RTS)帧。在RTS中,记载了示出直到针对发送安排数据帧的确认(ACK)结束为止的以微秒为单位的时间的网络分配向量(NAV)。与数据交换无关的所有其他装置对RTS中记载的NAV进行倒计时直到NAV变成0为止,并且在直到倒计时结束为止的时段期间判定无线电资源繁忙。作为发送RTS的发送站的通信对方的接收站(WLAN Rx)在从接收到RTS起经过了由短帧间间隔(SIFS)规定的时段时发送一允许发送(CTS)帧。在CTS中,记载了示出直到针对接收安排数据帧的ACK结束为止的时间的NAV(小于RTS的NAV)。与数据交换无关的所有其他装置对CTS中记载的NAV进行倒计时直到NAV变成0为止,并且在直到倒计时结束为止的时段期间判定无线电资源繁忙。如果RTS和CTS的交换在发送站和接收站之间完成,则数据帧(DATA)被从发送站发送到接收站,并且ACK被从接收站返回到发送站。此时,因为判定无线电资源繁忙的其他装置不发送信号,所以在发送站和接收站之间交换的信号避免了与其他信号冲突。如果从接收到ACK起经过了由分布式帧间间隔(DIFS)规定的时段,则其他装置可再次尝试接入无线电资源。在DIFS之后,继续包括多个时隙的退避(BO)窗口时段。退避窗口的长度是由尝试接入的每个装置随机选择的。对无线电资源的下个接入权限被给予选择最短退避窗口的装置。例如,根据802.11b标准规范,退避窗口的长度是在0.62至20.46ms的范围中选择的。
在此实施例中,安排单元464通过参考第二通信单元430中的SIFS、DIFS、NAV和退避窗口的长度的设定,基于发送数据的缓冲状态、载波侦听结果以及从前次信号发送或接收起的经过时间来预测第二通信单元430此后的信号发送定时。如果在检测单元450检测到接收质量的劣化之后从连接到自身装置的终端装置接收到上行链路安排请求,则安排单元464优先将终端装置的上行链路发送分配到不与无线LAN信号的预测发送定时重叠的PUSCH的资源块(例如参考图14的箭头A4)。
通过上述安排,避免了在通信控制装置400中同时执行LTE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无线LAN信号的发送。在至少一定时段期间持续了对并行通信的抑制。
(5)其他结构元件
存储单元470利用诸如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之类的存储介质存储用于操作通信控制装置400的程序和数据。网络通信单元480是连接到诸如图1中所示的因特网N2之类的网络的通信接口。
[3-2.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图15是示出根据此实施例的终端装置300和通信控制装置400之间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在图15中,首先,在终端装置300与通信控制装置400的第一通信单元410之间同时执行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步骤S202)。通信控制装置400的检测单元450监视第一通信单元410对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和对无线LAN信号的发送定时,并且检测由于第一通信单元410和第二通信单元430的并行通信引起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劣化(步骤S204)。
接下来,如果生成了要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则终端装置300向通信控制装置400请求安排(对上行链路信号的许可)(步骤S206)。通信控制装置400的安排单元464根据安排请求判定第二通信单元430此后的无线LAN信号的发送定时(步骤S208)。安排单元464在不发送无线LAN信号的定时向终端装置300分配上行链路资源(步骤S210)。安排单元464将示出资源分配的安排信息在PDCCH上分发到终端装置300(步骤S212)。
终端装置300利用在步骤S212中接收的安排信息示出的所分配的上行链路资源发送上行链路信号(步骤S214)。
[3-3.对第二实施例的总结]
根据此实施例,如果在能够根据使用FDD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和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400中检测到由于并行通信引起的接收质量的劣化,则调整此后的安排以免劣化接收质量。结果,因为从终端装置不会并行执行根据第一无线通信方案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和根据第二无线通信方案的信号的发送,所以避免了由于并行通信引起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劣化。
<4.概括>
已利用图1至15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两个实施例。根据实施例,在根据不同无线通信方案操作的通信接口被包括在同一壳体中的情况下,当至少一个无线通信方案在FDD模式中操作时,可防止由于并行通信引起的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劣化。此效果可通过抑制并行通信来实现。因此,在实施例中,因为不必增大多个通信接口的天线之间的距离,所以可以减小装置的大小。因为诸如滤波器和放大器之类的电路元件的特殊设计是不必要的,所以可以减小装置的组件的数目,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制造装置。因为抑制了并行通信,所以原则上,由于一个壳体中的互调制而生成的干扰波不会与接收信号重叠。因此,因为不必增大发送功率以实现期望的接收质量,所以在只能使用相对较低的最大发送功率的区域中,可以使用诸如微小区基站或移动路由器之类的装置。上述实施例中提议的机制不限制频率信道的选择。
本公开中描述的每个装置进行的一系列处理可利用软件、硬件以及软件和硬件的组合中的任何一种来执行。形成软件的程序被预先存储于设在每个装置内部或外部的存储介质中。当每个程序被执行时,每个程序被读取在RAM中并被处理器执行。
已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示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清楚,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技术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因此,应当理解,各种修改和改变是包括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中的。
此外,本技术也可如下配置。
(1)一种终端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该第一通信单元根据使用频分双工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
第二通信单元,该第二通信单元根据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
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由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接收质量的劣化;以及
报告单元,该报告单元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将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报告给安排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
(2)根据(1)所述的终端装置,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基于示出所述接收质量的信号和示出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或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发送信号的定时的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来检测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
(3)根据(2)所述的终端装置,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利用为了报告给所述通信控制装置而测量的信道质量指示来判定所述接收质量。
(4)根据(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
其中,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之后,当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发送和接收被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安排在相同定时时,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不在该定时发送信号。
(5)根据(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是LTE方案,并且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是无线LAN方案。
(6)根据(1)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
其中,所述报告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向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发送报告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的消息。
(7)根据(1)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
其中,所述报告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向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发送报告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的消息。
(8)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该第一通信单元根据使用频分双工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
安排单元,该安排单元安排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以及
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由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的通信和根据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接收质量的劣化,
其中,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所述安排单元优先在不导致所述接收质量劣化的定时安排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
(9)根据(8)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检测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案两者执行通信的终端装置接收的报告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的消息,
所述接收质量示出所述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质量,并且
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所述安排单元优先在不从所述终端装置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定时安排去往所述终端装置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
(10)根据(8)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该第二通信单元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
其中,所述接收质量示出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的质量,并且
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所述安排单元优先在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不发送信号的定时安排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对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
(11)根据(8)至(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直到预定时段经过为止,所述安排单元优先在所述定时安排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
(12)根据(8)至(11)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是LTE方案,并且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是无线LAN方案。
(1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通信控制装置,该通信控制装置安排根据使用频分双工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的通信;以及
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根据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检测由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接收质量的劣化的检测单元、以及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将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报告给所述通信控制装置的报告单元,
其中,当从所述终端装置报告来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所述通信控制装置优先在不导致所述接收质量劣化的定时安排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的通信。
(14)一种由终端装置执行的通信控制方法,该终端装置包括根据使用频分双工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和根据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由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接收质量的劣化;以及
在检测到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将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报告给安排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
本公开包含与2011年8月3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1-170035中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特此通过引用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

Claims (14)

1.一种终端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该第一通信单元根据使用频分双工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
第二通信单元,该第二通信单元根据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
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由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接收质量的劣化;以及
报告单元,该报告单元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将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报告给安排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基于示出所述接收质量的信号和示出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或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发送信号的定时的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来检测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装置,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利用为了报告给所述通信控制装置而测量的信道质量指示来判定所述接收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其中,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之后,当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发送和接收被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安排在相同定时时,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不在该定时发送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是LTE方案,并且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是无线LAN方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其中,所述报告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向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发送报告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的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
其中,所述报告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向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发送报告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的消息。
8.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该第一通信单元根据使用频分双工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
安排单元,该安排单元安排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以及
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由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的通信和根据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接收质量的劣化,
其中,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所述安排单元优先在不导致所述接收质量劣化的定时安排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检测从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案两者执行通信的终端装置接收的报告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的消息,
所述接收质量示出所述终端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质量,并且
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所述安排单元优先在不从所述终端装置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定时安排去往所述终端装置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该第二通信单元根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
其中,所述接收质量示出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的质量,并且
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所述安排单元优先在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不发送信号的定时安排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对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直到预定时段经过为止,所述安排单元优先在所述定时安排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是LTE方案,并且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是无线LAN方案。
1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通信控制装置,该通信控制装置安排根据使用频分双工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的通信;以及
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根据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检测由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接收质量的劣化的检测单元、以及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将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报告给所述通信控制装置的报告单元,
其中,当从所述终端装置报告来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所述通信控制装置优先在不导致所述接收质量劣化的定时安排根据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的通信。
14.一种由终端装置执行的通信控制方法,该终端装置包括根据使用频分双工的第一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和根据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方案不同的第二无线通信方案执行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由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和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在相同定时发生而引起的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的接收质量的劣化;以及
在检测到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时将所述接收质量的劣化报告给安排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的通信控制装置。
CN201210268973.4A 2011-08-03 2012-07-27 终端装置、通信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173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0035 2011-08-03
JP2011170035A JP2013034149A (ja) 2011-08-03 2011-08-03 端末装置、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7366A true CN102917366A (zh) 2013-02-06
CN102917366B CN102917366B (zh) 2018-02-02

Family

ID=47615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897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17366B (zh) 2011-08-03 2012-07-27 终端装置、通信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34367B2 (zh)
JP (1) JP2013034149A (zh)
CN (1) CN10291736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8793A (zh) * 2014-09-03 2016-08-24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避免通信网络中的隐藏节点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98884A (zh) * 2016-04-07 2016-08-2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站点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0947B2 (en) * 2011-08-30 2014-09-09 Broadcom Corporation Channel sensing in uplink transmission
MX337557B (es) 2012-05-10 2016-03-10 Sony Corp Dispositivo de control de comunicacion, metodo de control de comunicacion, y dispositivo terminal.
EP3618556A1 (en) 2012-07-05 2020-03-04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program,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CN104521265A (zh) 2012-08-13 2015-04-15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BR112015003706B1 (pt) 2012-08-31 2022-11-16 Sony Corporation Aparelho, método e sistema de controle de comunicação, aparelho terminal, e, meio de armazenamento não transitóri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JP2014116743A (ja) * 2012-12-07 2014-06-26 Fujitsu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通信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US9590764B2 (en) * 2014-09-15 2017-03-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LTE transmission mask adjustment to maximize performance and reduce interference
JP6402623B2 (ja) * 2014-12-26 2018-10-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制御方法
WO2017090708A1 (ja) * 2015-11-27 2017-06-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882684B2 (ja) * 2017-09-04 2021-06-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9577A (zh) * 2004-06-15 2007-05-2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集中式tdma mac和第二mac之间达到共存的方法
CN101084683A (zh) * 2004-11-10 2007-12-05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1238687A (zh) * 2005-08-04 2008-08-0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基于时间的共存的方法
WO2011012528A1 (en) * 2009-07-27 2011-02-03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imited 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 coexistence
CN102082581A (zh) * 2009-12-01 2011-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实现不同通信系统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67678A (ja) 2008-04-24 2009-11-12 Panasonic Corp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8855570B2 (en) * 2009-02-05 2014-10-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existence of plur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s in close proximity
US8379551B2 (en) * 2009-08-18 2013-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selection in a multi-radio device
US9161233B2 (en) * 2010-03-30 2015-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8848607B2 (en) * 2010-03-30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9282462B2 (en) * 2010-03-31 2016-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8724545B2 (en) * 2010-03-31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10911961B2 (en) * 2010-03-31 2021-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9185720B2 (en) * 2010-08-04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CA2813292C (en) * 2010-10-01 2019-04-0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KR101480373B1 (ko) * 2010-10-01 2015-01-09 블랙베리 리미티드 장치 내 공존 간섭을 회피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5544448B2 (ja) * 2010-10-01 2014-07-09 ブラックベリー リミテッド デバイス内共存干渉を回避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928448B1 (ko) * 2010-10-11 2018-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기 내에 복수 개의 이종 통신 모듈이 있을 경우, 시분할 방식으로 간섭을 회피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130656B2 (en) * 2010-10-13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10123345B2 (en) * 2010-12-22 2018-11-0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device supporting multiple radio technologies communicating in overlapping time periods
WO2012095164A1 (en) * 2011-01-10 2012-07-1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2095163A1 (en) * 2011-01-10 2012-07-1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US8780752B2 (en) * 2011-03-02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8711740B2 (en) * 2011-06-23 2014-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20120327869A1 (en) * 2011-06-23 2012-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management scheme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20130003671A1 (en) * 2011-06-28 2013-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9173228B2 (en) * 2011-06-28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Bluetooth packet scheduling rules for LTE coexistence
EP2727305A4 (en) * 2011-07-01 2015-01-07 Intel Corp LAYER SHIFTING IN MULTIPLE INPUT COMMUNICATIONS, MULTIPLE OPEN LOOP OUTPU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9577A (zh) * 2004-06-15 2007-05-2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集中式tdma mac和第二mac之间达到共存的方法
CN101084683A (zh) * 2004-11-10 2007-12-05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1238687A (zh) * 2005-08-04 2008-08-0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基于时间的共存的方法
WO2011012528A1 (en) * 2009-07-27 2011-02-03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imited 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 coexistence
CN102082581A (zh) * 2009-12-01 2011-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实现不同通信系统共存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8793A (zh) * 2014-09-03 2016-08-24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避免通信网络中的隐藏节点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98793B (zh) * 2014-09-03 2019-05-17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避免通信网络中的隐藏节点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98884A (zh) * 2016-04-07 2016-08-2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站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34149A (ja) 2013-02-14
US8934367B2 (en) 2015-01-13
US20130034001A1 (en) 2013-02-07
CN102917366B (zh) 2018-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7366A (zh) 终端装置、通信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US1041187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KR10232925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합된 무선 백홀 및 엑세스 네트워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218476B2 (en)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US115233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ckhaul in 5G networks
KR101881713B1 (ko) Lte 인가된 보조 액세스에서의 히든 노드 검출
US9307414B2 (en) Co-existence aware rate support
US8315639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coopera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for relay-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95378B1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US10660089B2 (en) Protection for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US20130109384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14019877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pecia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9826429B2 (en) Joint WLAN power and rate control to mitigate co-located LTE TDD interference
US20130196673A1 (e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cellular scheduling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30201946A1 (en)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US10355728B2 (en) Cross-operator cross-link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with dynamic TDD
JP2016535488A (ja) サイクリックプレフィックス長を設定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1630917A (zh) 用于多跳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US2019023906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ue capability for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21123A1 (zh) 发送/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EP3143718A1 (en) Wireless backhaul configuration
US2024000724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beam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99556A (zh) 一种调谐方法及装置
CN109756921B (zh) 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14145051A (zh) 基于优先级的发送功率控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