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4682A - 电流传感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流传感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4682A
CN102914682A CN2012102633902A CN201210263390A CN102914682A CN 102914682 A CN102914682 A CN 102914682A CN 2012102633902 A CN2012102633902 A CN 2012102633902A CN 201210263390 A CN201210263390 A CN 201210263390A CN 102914682 A CN102914682 A CN 102914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sensor
magnetic core
junction
sensor apparatus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33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伦哈德
S.库迪莫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cuumschmelz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Vacuumschmelz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cuumschmelze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Vacuumschmelze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2914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46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5/00Detail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17/00 - G01R29/00, G01R33/00 - G01R33/26 or G01R35/00
    • G01R15/14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 G01R15/18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using inductive devices, e.g. transformers
    • G01R15/183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using inductive devices, e.g. transformers using transformers with a magnetic core
    • G01R15/185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using inductive devices, e.g. transformers using transformers with a magnetic core with compensation or feedback windings or interacting coils, e.g. 0-flux sens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5/00Detail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17/00 - G01R29/00, G01R33/00 - G01R33/26 or G01R35/00
    • G01R15/14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 G01R15/18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using inductive devices, e.g. transformers
    • G01R15/186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using inductive devices, e.g. transformers using current transformers with a core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parts, e.g. clamp-on typ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5/00Detail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17/00 - G01R29/00, G01R33/00 - G01R33/26 or G01R35/00
    • G01R15/14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 G01R15/20Adaptations providing voltage or current isolation, e.g. for high-voltage or high-current networks using galvano-magnetic devices, e.g. Hall-effect devices, i.e. measuring a magnetic field vi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current and a magnetic field, e.g. magneto resistive or Hall effect devices
    • G01R15/2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dependent of the type of device u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Instrument Details And Bridges, And Automatic Balanc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流传感器装置,带有:用于引导待测电流的一次导线;至少两个用于测量磁场的磁场探针;磁芯,该磁芯具有封闭的、包围一次导线的、任意成型的环状结构和至少两个分别容纳磁场探针之一的凹口。

Description

电流传感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作补偿电流传感器的带有磁性模块的电流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接触地测量电流时,尤其使用电流传感器,其中对由流经所谓的一次导线的待测电流(一次电流)产生的磁场进行分析,由此求得实际在一次导线中流动的电流。无接触地工作的、即不与一次导线直流接触的电流传感器特别是应用于大电流。
电流传感器的设计特别是其所使用的磁场传感器和磁性模块可以多种多样。磁场传感器主要是感性工作的或者基于霍尔效应的传感器类型。为了使磁场集束或引导磁场,使用软磁性元件(例如磁芯),这种元件是磁性模块的最小组成部分。
例如就所谓的补偿电流传感器而言,用由补偿电流产生的强度已知的磁场将由一次电流产生的磁场补偿为零,其中使用封闭结构的比如环形或矩形环状结构的磁芯作为软磁性元件,其中设有用于容纳磁场探针的气隙。借助磁场探针来测量在未完全补偿时留下来的剩余磁场,并根据补偿电流进行事后调节。补偿电流在此是一次电流的量度。然而,特别是在测量大电流例如高于500A的电流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
例如,一次导线在大电流情况下具有相应大的横截面。就用于大电流的补偿电流传感器而言,为了保持磁性模块的总体尺寸尽可能小,适当地选择磁性模块的容纳一次导线的内部开口的几何形状,使得磁性模块与一次导线之间的空闲空间尽可能小。然而,一次导线可能既有圆形横截面,又有矩形横截面,从而仅能针对各一次导线横截面来优化磁性模块,而其它一次导线横截面则不可使用或者仅能有限地使用。
如果磁性模块例如具有矩形的内部开口,比如用于容纳带形导线,则通常可以仅给芯的两侧设置绕组,这限制了可能的测量范围,提高了电流传感器的非线性度,由此也引起测量结果失真(测量错误)。而这在使用圆形的均匀地缠绕的环状芯时就没有问题,却明显地提高了绕制成本,进而明显地提高了总价格,此外,就带有圆形内部开口的给定环状芯而言,仅能以导线的减小的横截面,进而以减小的最大一次电流对具有矩形横截面的一次导线进行测量。
另一问题在于,若一次电流较大,进而引起一次导线的横截面较大,则磁性模块需要相应大小的传感器芯,以便能够使得“较大的”一次导线穿过内部开口。此外,随着一次电流的增大,对芯的非对称磁化磁场(Aussteuerung)的影响也增大,如果例如电流导线在内部开口中的位置不固定,进而使得磁性模块出现局部饱和。这种饱和会引起非线性,进而引起测量错误。
由于即使就传统的补偿电流传感器而言,气隙中的磁场也基本保持为零,所以在磁芯的其它区域会出现相对大的磁场,这是因为由于漏磁通量而无法对补偿电流和一次电流进行补偿。这导致大的测量错误,目前人们采用大的芯横截面对其予以克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因此是,提出一种相比之下有所改善的电流传感器装置。
该目的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流传感器装置得以实现。本发明构思的设计和改进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该目的特别是通过一种电流传感器装置来实现,其带有用于引导待测电流的一次导线、至少两个用于测量磁场的磁场探针、磁芯,该磁芯具有封闭的、包围一次导线的、任意成型的环状结构和至少两个分别容纳磁场探针之一的凹口。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详述本发明,其中相同的或相似的部件标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
图1为尚未组装在一起的两组件式磁芯的简化草图,其在组装状态下近似为矩形的环状结构,且在两个磁芯部分的一端上各有一个口袋形的凹口;
图2为已组装在一起的两组件式磁芯的简化草图,其近似为矩形的环状结构,且在两个磁芯部分的两端上在接合部位有相互对应的口袋形的凹口;
图3为由板材层构成的磁芯的一个区段的简化草图,其芯层在两个磁芯部分的接合部位搭叠;
图4为根据图3的磁芯的简化草图,其在接合部位有一个凹口,以及不同类型的芯板材构成板材层;
图5为已组装在一起的两组件式磁芯的简化草图,其近似为矩形的环状结构,且在接合部位局部地搭叠;
图6为已组装在一起的两组件式磁芯的简化草图,其近似为矩形的环状结构,且在接合部位完全地搭叠;
图7为已组装在一起的两组件式磁芯的简化草图,其近似为矩形的环状结构,在接合部位局部地搭叠,且相距接合部位间隔开地布置有凹口;
图8为磁性模块的示意性草图,其带有组装在一起的近似为矩形环状结构的两组件式磁芯、四个绕组以及一个为矩形的和圆形的横截面设计的一次导线引导件(Leiterführung);
图9为比如应用于根据图2的装置的接合部位的详图;
图10为根据图9的接合部位的详图,其带有斜角;
图11为类似于图10的接合部位详图,其中在芯层之间进行搭叠;
图12为接合部位的详图,其中一个边腿在接合部位具有缩窄部,且在芯层之间进行搭叠,以及在外边棱上设有倾斜部;
图13为接合部位的详图,其中两个边腿在接合部位都具有缩窄部,且在芯层之间进行搭叠,以及在外边棱上设有倾斜部;
图14为根据图1的接合部位的详图,其中这些边腿按相反的顺序相互排列,且在芯层之间进行搭叠,以及在外边棱上设有倾斜部;
图15为根据图13的接合部位的详图,其缩窄部和边腿搭叠区域采用了其它设计;
图16为根据图13的接合部位的详图,其缩窄部和边腿搭叠区域也采用了其它设计;
图17为根据图1的接合部位在组装状态下的详图;
图18为根据图6的接合部位的详图,其中凹口并未延伸到搭叠区域中;
图19为接合部位的详图,其带有两个与搭叠区域邻接的凹口;
图20为根据图17的接合部位的详图,其带有延长到另一边腿中的凹口;
图21为针对不同的一次导线位置测得的无气隙磁芯的一次电流的电流误差的线性度曲线图;
图22为利用一个探针以及两个探针的磁性模块的一次电流的电流误差的线性度曲线图;
图23为利用两个内部切向场探针的电流传感器的一次电流的电流误差的线性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种两组件式磁芯1(例如应用在电流传感器特别是补偿电流传感器的磁性模块中),其处于尚未组装的状态。磁芯1的两个部分在此由两个相同设计的、L形弯曲的边腿2和3构成,其中的每个边腿都例如具有矩形的或其它合适的芯横截面(未示出),且具有例如在中间弯曲90°的进而带有弯曲部4、5的芯棒形式。弯曲部4、5在此可以精确地形成直角,带有尖锐的边棱,但也可以—如图所示—按任意方式形成倒圆或倾斜部。在这种棒的端面上各设有沿棒的纵向伸展的凹口6或7,这些凹口被设置用来容纳磁场探针。凹口6和7在此可以经过设计,使其朝向芯材料的全部面封闭,但用于磁场探针引线的小穿孔除外,或者朝向一侧或两侧敞开。
于是在组装芯1时,两个边腿2和3相互对接地布置,使得具有凹口6或7的边腿端部的端面与另一边腿3或2的端部的侧面分别对接顶靠。由此遮盖住凹口6或7的端面。若凹口仅在一处即在端侧敞开,则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注意能够牵引磁场探针的导线。在组装状态下,产生一个用于穿过一次导线的内部开口8,该一次导线很大程度上封闭,且被磁芯1环形地包围。在这种情况下,边腿2和3之间的接合部位形成气隙,但该气隙的间隙宽度小,例如小于0.1mm。该气隙通常系指两个相互靠近的对置面之间的空间。间隙宽度在此是两个面的垂线相互间的间距。有效的间隙宽度是指间隔开的非平面形成物换算成平面后的间距。
图2中示出了图1所示磁芯1的一种变体。在这里,边腿2或3中的凹口6或7分别在对接的另一边腿3或2中以凹口9或10的形式续延。因此,凹口9或10垂直于相应边腿端部的纵向延伸,而凹口6和7在另一边腿端部上分别沿纵向延伸。凹口6、7、9、10由此垂直于在接合部位产生的边界面,且允许用于测量磁通量(Fluss)的磁场探针插入相应的气隙中,尽管气隙的间隙宽度较小。
图3示出了在磁芯11的两个边腿12和13之间形成接合部位的另一种基本方案。不同于图1和2的实施例,两个边腿12和13在其接合部位并非在面(平面)上相互对接,而是设有搭叠部(非平面),从而—如图所示—例如以交替的顺序在一个方向上(或者以任一顺序和/或在一个或多个任意其它方向上)使得形成芯的板材组的板材垂直于表示接合部位的虚拟的边界面(在图中用虚线示出)回缩(zurückversetzen),且相应的配合件即另一边腿的相应板材层分别突出于边界面。图3在此示出边腿12和13处于未组装的状态下。当磁芯比如通过接近移动(图中用箭头示出)组装在一起时才出现搭叠。在接合部位形成在空间上不同地延伸的气隙,这些气隙由于搭叠而相比于图1和2所示的磁芯具有更小的有效间隙宽度。
图4涉及边腿12和13的在图3中示出的布置方式的改进,其中板材层由不同类型的芯板材比如不同的合金制成,或者具有不同的厚度。就该实施例而言,还在边腿13中设有凹口16,在该凹口中可以安装磁场传感器22。磁场传感器22可以替代地并非—如图3中所示—布置在凹口中,而是布置在磁芯的内侧面(内壁)上,从而它于是位于一次导线与磁芯之间。
图5完整地示出根据图3或4的磁芯11处于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其中该磁芯的基本结构类似于图1和2的磁芯1。如已述那样,两组件式设计的磁芯11在此包括两个边腿12和13,这些边腿为棒状设计,且在中间垂直地弯曲而产生弯曲部14或15。当前磁芯11的弯曲部14和15也为倒圆设计,但可以构造成任一其它合适的形状,比如顶角削平,从而形成多于四个角的磁芯。如同根据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一样,一个边腿12或13的一端的端面也与另一边腿13或12的另一端的侧面对顶。边腿12和13的一端的侧面分别与另一边腿的端面对顶,该端部具有凹口16或17,这些凹口分别朝向另一边腿13或12的方向,但并不敞开。在本实施例中,开口设置在垂直于相互对接的面的至少一个面上。
不同于图1和2所示的磁芯1,根据图5的磁芯11在接合部位局部地也就是在部分接缝区域(接合部位)中也设有如图3和4中的搭叠部19或20。搭叠部19和20在此例如仅延伸经过两个边腿12和13的宽度的一部分,而不是延伸经过整个宽度。在余下的部位,接合部位的设计与根据图1和2的磁芯1相同,也就是说,一个边腿的一端的端面与另一边腿的端部的侧面分别倾斜地对接。凹口16和17沿边腿端部的纵向延伸。设置在凹口16和17中的(未示出的)探针因而邻接搭叠部19和20,进而邻接气隙。
图6中所示的磁芯11相比于图5所示磁芯11有所改变,即搭叠部19和20现在沿着两个边腿12和13的整个横截面延伸,且将凹口16和17部分地纳入。布置于其中的探针(未示出)由此也检测搭叠部19和20,进而检测气隙。
图7中所示的磁芯11相比于根据图6的磁芯11有所改变,即凹口16和17分别离开接合部位而朝向倒圆的弯曲部14或15移位。根据图7的磁芯11的搭叠部19和20也沿着两个边腿12和13的整个宽度延伸。但凹口并不与搭叠部19和20邻接,即不与气隙邻接。然而由于在搭叠部19和20上出现的有效气隙具有非常小的有效间隙宽度,所以由移位了的即未设置在气隙处或旁的磁场传感器引起的误差也小,这是因为气隙处的漏磁通量仅略微不同于其它区域。
图8示出了磁性模块21,其带有由两个边腿22和23组装而成的即两组件式的磁芯24,其近乎为矩形的环状结构,且带有四个安装于其上的绕组25至28以及为矩形的和圆形的横截面设计的一次导线引导件29。芯24还具有两个凹口30和31,这些凹口均设置在两个边腿22和23的接合部位的附近。在接合部位也设置有搭叠部32和33(为明了起见未示出),这些搭叠部沿着两个边腿22和23的整个宽度延伸,且同样部分地包夹凹口30和31。芯24因此基本上相应于在图6中详述的芯。
设置在芯24上的绕组25至28在此经过布置,使得它们分别在两个边腿22和23的弯曲部两侧在边腿区段之一上(相当于四个边腿区段各有一个绕组)尽可能靠近两个边腿22和23之间的接合部位。在当前实施例中,位于气隙处的凹口30和31尽可能被绕组26和28遮盖。其它绕组25和27分别与绕组28和26对顶。由于长度较短的全部绕组25至28小于一半边腿长度,也就是小于弯曲顶点与相应边腿(边腿区段)的端部之间的间距,所以在弯曲部的区域中留有一空间,该空间未被绕组占据,因而可供放置具有矩形横截面的一次导线之用。
绕组25至28的特殊布置方式还允许把具有圆形横截面的一次导线安装在被缠绕的芯24的内部空间中,确切地说,对于无论具有圆形横截面还是具有矩形横截面的一次导线而言,被缠绕的芯24所包围的留下的内部空间保证相比于纯矩形或圆形设计的横截面有所改善地利用内部空间。这意味着,所留下的未被一次导线利用的内部空间在使用具有矩形横截面的一次导线情况下比圆形开口情况下小,且在具有圆形横截面的一次导线情况下比在具有矩形横截面的开口情况下有利。具有矩形横截面和具有圆形横截面的一次导线的位置是搭叠的,具体方式比如为,使其中点或重心位于同一点(同心布置),其中矩形横截面的长边突出于圆形横截面,例如位于弯曲部的斜对角。
为了保证一次导线的稳固位置,而无论它具有圆形的还是矩形的横截面,设置了一次导线引导件29,其利用相应的开口34、35来保证具有圆形或矩形横截面的一次导线的上述位置,进而防止一次导线的位置不对称。
针对图8所示的磁性模块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各种不同的显著优点。
一种措施规定,沿着环形芯的圆周—特别是均匀地—分布着两个或多个小气隙。气隙的(有效的)宽度例如总是小于0.1mm。在所示实施例中,利用设置在凹口6、7、16、17、30和31中的磁场探针来分析气隙中的磁通量。作为磁场传感器,例如考虑采用感性工作的传感器(带有微型线圈)或者基于霍尔效应的芯片形式的磁场传感器,其设置在凹口中。
使用多个“小”气隙能以有利的方式减小平均通量。相反,若只有一个凹口,进而只有一个磁场探针,则一次导线的场在磁芯部位聚集,这就会导致磁场探针处的磁场为零,而另一处即磁芯的磁场近乎饱和。如同本发明中那样使用至少两个探针会导致一个探针处的磁场有一半负饱和,而另一探针的磁场则有一半正饱和,结果使得总误差保持明显较小。另外,由于气隙较小,平均通量相比于传统的布置方式明显减小,且使用至少两个磁场探针,这允许明显减小所需要的芯横截面。
在这里,磁场探针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不同的。一方面,只能设置一个唯一的调节回路,各个磁场探针的信号的平均值便基于该调节回路。另一方面,可以给每个磁场探针各配设一个独立的调节回路,这些调节回路于是控制各组相应的(补偿)绕组。刚刚提到的原理在图8所示的磁性模块21中的实现方式例如为,把放置在凹口30中的磁场探针和两个绕组26与27配设给第一调节回路,而安置在凹口31中的磁场探针结合绕组25与28则配设给第二调节回路。在所述的第一种情况下,平均值由安置在凹口30和31中的两个磁场探针形成,并被输送给一个唯一的调节回路,然后该调节回路控制全部绕组25至28。两种方案中的哪一种是优选的,或者必要时是否采用两种基本原理的混合形式,这要取决于相应的具体情况。
用于引导大电流的导线必须具有与其电流相应的大横截面,由此得到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因此在检测大电流时必须适当地选取传感器内孔的几何形状,使得具有相应横截面的一次导线能够穿过,而不必将磁芯不必要地设计成大尺寸。由于在大电流情况下往往也可以代替圆形导线而使用具有矩形横截面的汇流排,所以磁性模块应能够令人满意地容纳两种几何形体。如果要选取带有被缠绕的圆形环状芯的磁性模块,则由芯的几何形状产生一次导线的引导件的近乎为圆形的开口,但在同样的边界条件下,该开口并不适合于容纳电流携载能力与具有圆形横截面的一次导线相仿的汇流排。
相反情况下的设计方式相同,也就是说,为汇流排设计的磁性模块相应地具有矩形的开口。这些开口仅适合于汇流排,但不适合于圆形导线。图8所示的磁性模块现在允许采用两种横截面方案,而不必忍受像常用设计中的极端缩减(Abstrich)。在这里,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例如仍可以较强地适配于汇流排,其方式例如为,给倒圆的弯曲部设有较大的圆曲半径,或者通过倾斜部或削平部来设置圆曲部,直至形成顶角数量多于四个的多角芯,从而能使用较小纵横比的汇流排。
另外,圆形封闭的环状芯有利地涉及到缠绕的对称性(例如可以缠绕一整圈),但牵涉到缠绕代价方面的缺点。就针对汇流排优化的磁芯而言,多数情况下可以仅沿着汇流排的两个较长边设置绕组,这导致了不对称性,进而导致非线性。但在这里,缠绕不怎么繁琐。
图8中所示的磁性模块在此也提供了优点,特别是在其制造时比如在缠绕磁芯时提供了优点。在这些实施例中示出的四角式芯由至少两个芯边腿构成,这些芯边腿由例如冲制的芯板材组装而成,这允许简便地进而成本低廉地组装。边腿的所选形式允许给磁芯的全部边装配层绕组,这对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有积极影响,但与例如封闭的环状芯相反而允许简便地缠绕。最后,倒圆的或削平的顶角不仅用于改善地布置一次导线,而且允许改善地引导磁通。
此外,由于气隙宽度小,明显地减小了漏磁通量。于是,如果附加地利用多个探针沿圆周分布地测量和调节磁场,则也可以减小平均磁通量。例如芯本身由多个芯板材层构成,由此实现将有效的间隙宽度减小至0.1mm以下。在此,在两个边腿之间的接合部位形成围绕虚拟的边界线搭叠的层,也就是说,交替地使一个边腿的层,然后使另一边腿的层,突出于该虚拟的边界线,且另一边腿的相应层在此分别缩短,如在根据图3和4的实施例中具体示出。由此可以实现远低于0.1mm的有效间隙宽度。
此外可以规定,针对磁芯的芯板材层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芯板材。制好的基于两个边腿的芯的每一层都由相同类型的两个芯板材构成,且交替地使第一种类型的层在第二种类型的层上面堆叠,等等,从而每一层的对顶部位都位于不同的位置。
由于气隙很小,特别是在漏磁场方面相对于完全封闭的芯不再有很大区别,所以凹口可以替代地布置在接合部位,但也可以如图7所示布置在芯的其它部位。
图9至22详细地示出了两个L形边腿36与37的接合部位的各种不同的示范性设计,其中设有凹口38、40和部分的搭叠部39。磁芯在此可以由两个不同类型的L形芯板材制成。相同类型的两个对接的L形板材分别形成板材层。
图9详细地示出了如在根据图2的布置中使用的接合部位。边腿37的端面在此对接地与边腿36的纵边对顶,凹口38延伸到两个边腿36、37中。
图10示出图9的磁芯,其带有倾斜的顶角或外边棱。在当前情况下,倾斜的顶角或外边棱仅仅由于造型有利而设置,而不是因为在磁特性方面可能有优点而设置。另外,图11至19所示的磁芯的边腿36、37通过板材层的交替层叠而在接合部位相互接合。所示的暗色面表示这种带有搭叠部39的区域。搭叠面越大,磁芯中的场分布就越对称,有效的间隙宽度也越小。
如图11中所示,接合部位与图10类似例如具有在芯层之间的这种搭叠部39。在此,基本结构在组装状态下与图10相应,但接合部位构造不同,确切地说,凹口仅在边腿38中开设,接合部位(接缝部位)位于边腿38的纵边上。
图12示出一接合部位,此时边腿36之一在该接合部位具有缩窄部。在此,基本结构在组装状态下与图10相应,但接合部位构造不同,即,凹口仅在边腿37中开设,且整个边腿37连同凹口38都延伸到使边腿36变窄的凹处中。该凹处在此负责使得边腿36梯级式地终止。
图13示出了一接合部位,此时两个边腿36、37均在接合部位具有凹处(缩窄部)。在这里,边腿之间的“接缝”具有多梯级式的走势。
图14涉及根据图1的接合部位,此时边腿36、37按相反的顺序相互排列。在此,凹口38朝向边腿37的端面敞开,边腿36与边腿37的纵边对接地对顶。
图15中示出了根据图13的接合部位,其中边腿36、37的缩窄部和搭叠区域采取了替代的设计,即,相比于图13中所示的实施例,边腿36上的凹处较小,而边腿37中的凹处体积较大,且搭叠区域相应地减小。
图16示出了根据图13的接合部位,其中边腿36、37的缩窄部和搭叠区域39也采取了不同的设计。在这里,缩窄部被设计成边腿36中的端侧封闭的凹口,边腿37的梯级形结构的端部区段的较长部分插入到该凹口中,且搭叠区域相应地进一步减小。
图17中示出处于组装状态下的根据图1的接合部位。
图18示出根据图6的接合部位,其中凹口39并未延伸到搭叠部39中。
图19所涉及的接合部位带有两个与搭叠部39邻接的凹口38、40。
图20示出根据图17的接合部位,其带有延长到另一边腿中的凹口。
图21针对根据图8的磁性模块的一次导线(来回引导)的不同位置根据待测电流示出关于一次电流I1的%电流误差。由此可见,大电流(>500A)的电流误差很小,且近乎直线地偏差0%,但在任何情况下都明显地处于-0.5%~+0.5%的误差带内。
图22也示出了在只使用一个探针时和在使用两个探针时关于一次电流I1(安培)的百分比的电流误差。如所示,使用两个磁场探针的布置方式相比于只使用一个探针的布置方式具有明显较高的线性度。尽管使用两个磁场探针的布置方式在电流值高达200A时就已经实现了低于0.5%的电流误差,而在仅使用一个磁场探针时电流误差曲线在多数部位处于-0.5%和+0.5%之间的范围之外。
图23示出了利用两个内部磁场探针的电流传感器的线性度情况。这些探针并未放置在磁芯凹口中,而是放置在芯的内侧面(内壁)上。它们因而位于一次导线与磁芯之间。在此对芯的切向磁场进行测量。

Claims (15)

1. 一种电流传感器装置,带有:
用于引导待测电流的一次导线;
至少两个用于测量磁场的磁场探针;
磁芯,该磁芯具有封闭的、包围一次导线的、任意成型的环状结构和至少两个分别容纳磁场探针之一的凹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装置,其中,磁芯具有三角式或多角式的环状结构。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装置,其中,磁芯具有至少两个由软磁材料形成的弯曲的边腿,所述边腿分别在其端部相互接合,并形成接合部位。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装置,其中,磁芯具有两个L形的边腿,所述边腿组成磁芯的四角式的基本结构。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边腿在接合部位对接地相互接合,并形成气隙。
6.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装置,其中,所述边腿具有由软磁性板材堆叠而成的板材组,两个边腿的板材组相互搭叠地设置在接合部位,其中,每个边腿都将板材的第一部分相对于接合部位突出地设置,而将第二部分相对于接合部位回缩地设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装置,其中,在接合部位通过搭叠的板材组形成间隙宽度为0至0.1毫米的气隙。
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装置,其中,至少两个板材具有不同的合金和/或板材厚度。
9. 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凹口越过接合部位延伸到两个分别相互接合的边腿中。
10. 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凹口与接合部位邻接。
11.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装置,其中,磁芯凹口中的两个凹口分别在四个、五个或六个侧面上被磁性材料封闭。
12.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装置,其中,至少一个绕组安置在磁芯上。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装置,其中,形成磁芯的两个L形边腿各设有两个安置于其上的绕组,所述绕组分别设置在边腿的每一端上,且沿着边腿分别具有一延展距离,该延展距离小于L形基本结构的一半长度。
14.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装置,其中,磁场探针以相同的间距沿着磁芯的圆周布置。
15. 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装置,其中,在被磁芯包围的磁芯开口中有一个既用于矩形一次导线又用于圆形一次导线的一次导线引导件,其中该一次导线引导件具有固定的主体,该主体带有相对于磁芯开口搭叠地设置的圆形引导开口和搭叠地设置的延伸经过圆形引导开口的矩形引导开口。
CN2012102633902A 2011-07-28 2012-07-27 电流传感器装置 Pending CN1029146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80034A DE102011080034A1 (de) 2011-07-28 2011-07-28 Stromsensoranordnung
DE102011080034.4 2011-07-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4682A true CN102914682A (zh) 2013-02-06

Family

ID=46551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33902A Pending CN102914682A (zh) 2011-07-28 2012-07-27 电流传感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57272A1 (zh)
EP (1) EP2551678B1 (zh)
CN (1) CN102914682A (zh)
DE (1) DE102011080034A1 (zh)
DK (1) DK2551678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03317A1 (de) * 2014-02-25 2015-08-27 Robert Bosch Gmbh Sensorvorrichtung,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ine Sensorvorrichtung mit mindestens einem Magnetkern und Verfahren zum Ermitteln einer Feldstärke eines Magnetfelds in mindestens einer Raumrichtung
JP6338489B2 (ja) * 2014-08-20 2018-06-06 日置電機株式会社 センサ部品、電流センサおよび電流測定装置
DE102016202192A1 (de) * 2016-02-12 2017-08-17 Zf Friedrichshafen Ag Magnetfeldaufnehmer, Magnetfeldaufnehmermodul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Magnetfeldaufnehmermoduls
DE102020116428A1 (de) 2020-06-22 2021-12-23 Magnetec Gmbh Sensor, Schutzschalter, Ladekabel und Ladestation
DE102022111747A1 (de) * 2021-07-19 2023-01-19 Vacuumschmelze Gmbh & Co. Kg Differenzstromsensor für hohe Ström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108862B (zh) * 1925-12-09 1928-02-10 A. E. G.-Union Elektrizitaets-Gesellschaft
GB2096835A (en) * 1981-04-15 1982-10-20 Bicc Plc Magnetic cores
CN1062792A (zh) * 1990-12-28 1992-07-15 机电结合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传感装置
CN1070764A (zh) * 1991-09-20 1993-04-07 机电结合股份有限公司 由具有气隙的磁路构成的电流传感器
US20020145416A1 (en) * 2001-04-10 2002-10-10 Farshid Attarian Compact low cost current sensor and current transformer core having improved dynamic range
CN1751247A (zh) * 2003-02-21 2006-03-22 机电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磁场传感器以及其电流传感器
CN1957261A (zh) * 2004-07-16 2007-05-02 机电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传感器
CN100432678C (zh) * 2003-12-05 2008-11-12 Abb接线端子公司 用于将电流传感器固定到电导体上的辅助元件
CN101903780A (zh) * 2007-12-18 2010-12-01 机电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叠层磁芯的电流传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10475A1 (de) * 2001-03-05 2002-09-26 Vacuumschmelze Gmbh & Co Kg Übertrager für einen Stromsensor
DE102004021495A1 (de) * 2004-04-30 2005-11-24 Vacuumschmelze Gmbh & Co. Kg Stromsenso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108862B (zh) * 1925-12-09 1928-02-10 A. E. G.-Union Elektrizitaets-Gesellschaft
GB2096835A (en) * 1981-04-15 1982-10-20 Bicc Plc Magnetic cores
CN1062792A (zh) * 1990-12-28 1992-07-15 机电结合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传感装置
CN1070764A (zh) * 1991-09-20 1993-04-07 机电结合股份有限公司 由具有气隙的磁路构成的电流传感器
US20020145416A1 (en) * 2001-04-10 2002-10-10 Farshid Attarian Compact low cost current sensor and current transformer core having improved dynamic range
CN1751247A (zh) * 2003-02-21 2006-03-22 机电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磁场传感器以及其电流传感器
CN100432678C (zh) * 2003-12-05 2008-11-12 Abb接线端子公司 用于将电流传感器固定到电导体上的辅助元件
CN1957261A (zh) * 2004-07-16 2007-05-02 机电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传感器
CN101903780A (zh) * 2007-12-18 2010-12-01 机电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叠层磁芯的电流传感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伟利: "磁场补偿式霍尔电流传感器",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51678B1 (de) 2020-04-08
EP2551678A3 (de) 2017-07-26
DE102011080034A1 (de) 2013-01-31
US20130057272A1 (en) 2013-03-07
EP2551678A2 (de) 2013-01-30
DK2551678T3 (da) 2020-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4682A (zh) 电流传感器装置
CN102967745A (zh) 电流传感器装置
CN208570285U (zh) 电抗器
US8928311B2 (e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type absolute position measuring encoder
US20230251333A1 (en) Magnetic sensor
JP5885382B2 (ja) 電磁誘導式直線型エンコーダ
CN102608384B (zh) 电流差传感器、系统和方法
US8847583B2 (e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type absolute position measuring encoder
CN104124040A (zh) 磁芯与应用其的磁性元件
CN110375775B (zh) 电磁感应式编码器
CN104081637B (zh) 线性电动机
US9431170B2 (en) 0.2Ss class special-type high-voltage measuring current transformer
TWM428475U (en) Biaxial core and transformer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the same
JP2010267816A (ja) トランスおよびチョークコイル
JP5333169B2 (ja) リアクトル
CN102914681A (zh) 电流传感器装置
JP5713744B2 (ja) 電流センサ
CN108630405A (zh) 铁芯
CN110809707B (zh) 具有延伸穿过印刷电路板的次级线匝的感应位置传感器
CN102005291B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中的互感线圈
JP2019121749A (ja) 磁性部材及び同部材の直流電流重畳特性改善方法
US20170062118A1 (en) Transformer and transformer core
CN102890175B (zh) 用于电流传感器的磁电阻集成芯片
JP2005031014A (ja) 磁気センサ
JP2011247592A (ja) リニアセ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