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9988A - 一种有价文件及其鉴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价文件及其鉴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09988A
CN102909988A CN201210427845XA CN201210427845A CN102909988A CN 102909988 A CN102909988 A CN 102909988A CN 201210427845X A CN201210427845X A CN 201210427845XA CN 201210427845 A CN201210427845 A CN 201210427845A CN 102909988 A CN102909988 A CN 102909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document
infrared long
safety component
lag phosphor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278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09988B (zh
Inventor
魏先印
刘卫东
李彩卿
刘�东
黄如丹
赵红梅
杨志洪
徐斌
李欢
张鲁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Institute of Prin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Bank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Institute of Prin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Bank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4278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099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09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9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09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99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红外长余辉发光特征的有价文件,包含有价文件基底以及包含至少一种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用于检验真实性特征的安全部件。本发明还涉及检验安全部件真实性的方法以及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有价文件及其鉴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红外长余辉发光特征的有价文件,包含有价文件基底以及包含至少一种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用于检验真实性特征的安全部件。本发明还涉及检验安全部件真实性的方法以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特征用于钞票、证件、有价票据等安全物品的防伪领域,已经有很长时间。符合斯托克斯定律的紫外光或可见光激发发射可见光、红外光的发光物质,以及符合反斯托克斯效应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在包括钞票在内的有价票证具有较为广泛地应用。应用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有色荧光图文、无色荧光图文、荧光面额数字、有色荧光号码、磷光号码及图文、荧光纤维等等。随着伪造者获取信息及材料的手段越来越容易,很多防伪技术的反伪造效果逐渐减弱,其中就包括普通可见荧光防伪技术。这就对钞票等有价票证的防伪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专利CN101014683A公开了包含至少一种发光物质的有价证件,介绍了经由发光物质的性质来对有价证件进行判定真实性的方法。
专利CN101076835A公开了具有发光特性的有价文件及鉴定方法,其中,安全部件包含至少两种发光材料,并对光谱特征进行了编码,发光物质的激发和发射可在紫外、可见以及红外光谱区产生,但没有述及红外长余辉发光。
专利CN1329399C公开了一种可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可见荧光的化合物,该化合物适合应用于文件防伪。该化合物不具备红外长余辉发光特征。
一般来讲,光致激发产生的发光包括荧光和磷光。磷光指激发停止后持续时间大于10-8s的发光,其中持续时间达到几个小时的可称作长余辉发光。荧光和磷光材料在防伪领域都有应用。
发光特征用于钞票等防伪,除了对不同激发条件和发射条件的荧光物质进行编码组合,提高伪造者分析和伪造的难度之外,将适合于钞票等应用要求的新型发光特征引入防伪领域,也是一种思路。
在激发条件下发射光谱在400-700nm的可见光适合于目视观察鉴别,比如在紫外灯照射下,发射各种可见光颜色的荧光特征。相较于可见光谱发光,近红外光谱发光,由于裸眼不可见,隐蔽性较好,更适用于特殊机器或检测设备来进行检测和识读,同时,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在去激发后,还可通过仪器进行信号识读,或者裸眼通过红外成像设备观察到发光特征。另外基于增加伪造者难度的考虑,所采用的发光物质,最好为市面购买不到的材料,
由于有价证件,特别是钞票的使用场合多种多样,因此,为了真伪判定或检测的便利性所使用的发光物质最后可被较易得到的激发条件所激发,比如可被日光激发。
因此,用于有价证件等防伪的红外长余辉物质,需具备以下性质:
日光激发下可产生高强度的磷光,
具有较长时间的余辉,
市面无法购买,
外观无色,
研磨处理后性质不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伪特性的有价文件,实现通过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经由日光或紫外光激发产生红外长余辉发光,以此来鉴别有价文件的真伪。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有价文件真伪鉴别的方法,实现通过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的特性进行有价文件的真伪鉴别。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有价文件以及对该文件进行真伪判定的方法。将红外长余辉发光特征引入有价文件,通过有价文件的红外长余辉特征对其进行真实性鉴别。
根据本发明,有价文件由有价文件基底和安全部件组成,有价文件为钞票、汇票、支票、税票、护照、银行卡、身份证等。
安全部件用于检验有价文件的真实性,安全部件可以为线条、图文、标条、圆片或纤维。安全部件至少包含一种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能够在激励条件下,发射红外荧光,并且在去掉激发源后,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射红外荧光。
有价文件基底的材质为纸张、塑料或者二者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有价文件基底与安全部件结合在一起,安全部件可以通过印刷、涂敷、喷涂、溅射等方式全部或部分覆盖有价文件基底的表面,或者分散于有价文件基底的表面,其中,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在安全部件中的质量分数为5%-40%,优选25%-35%。比如,在有价文件的印制过程中,在凹印工序,通过凹版印刷形成的部分凹印图文具有红外长余辉发光特征。也可以在纸张抄造工序,在湿纸页表面全部或部分喷洒含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的液体体系,从而使得纸张表面具备红外长余辉发光特性。或者在塑料基材表面,经由溅射或沉积方法将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固定在塑料表面。
一般地,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以颜料的方式分散于油墨体系中,油墨体系多种多样,可以是胶印油墨、雕刻凹印油墨、凸印油墨、照相凹版油墨、丝印油墨、数码油墨或者喷墨墨水体系。同时,油墨体系中除了含有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还可加入磁性材料、光变材料、温变材料、上转换材料、紫外荧光材料或液晶材料。
或者,安全部件以纤维、圆片或者标条的方式埋入或施加到有价文件基底的内部。比如,在纸张抄造过程中,安全部件以相应方法制备的含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的纤维的方式进入纸张内部。或者,安全部件以相应方法制备的含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的标条的方式在纸张抄造过程中,施加到纸张的内部。
1、根据本发明,安全部件包含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具有如下通式AeBfGagGehO((e/2)+f+(3g/2)+2h+m×j/2+n×p/2)):mXj+,nYp+,其中
A是Li+,Na+,K+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B是Zn2+,Ca2+,Ba2+,Sr2+,Mg2+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X是Cr3+,Ni2+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Y是独立的Li+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镧系离子或其混合;
e,f,g,h为0-8的整数;
m为基于O元素的摩尔百分数0.001%至3%;
n为基于O元素的摩尔百分数0%至3%;
j为元素X的离子电荷数,为整数2或整数3;
p为元素Y的离子电荷数,为1-5的整数。
在上述通式化合物中,Ga可部分地被第三主族金属取代,比如,在上述通式的化合物中Ga可部分地被元素Al,或者部分地被元素In取代,或者同时被两种元素部分取代;Ge可部分地被第四主族金属取代,比如,在上述通式中,Ge可部分地被元素Sb,或者部分地被元素Pb取代,或者同时被两种元素部分取代。
在上述通式化合物中,A,B为反荷阳离子,无机氧酸盐化合物中,由于电荷平衡的需要,反荷离子是必须有的,因此,e,f具有以下关系:e+f≠0,同时,g,h具有以下关系:g+h≠0。
上述通式的化合物具有红外长余辉发光特征,在合适的激励条件下,可发射红外长余辉荧光,合适的激励条件可以是紫外灯激发,也可以是氙弧灯激发,也可以是日光激发,也可以是发光二极管激发。在去掉激发源后,具有上述通式的化合物可在0-100小时内继续发射红外荧光,优选0-50小时之内,更优选0-10小时之内。发射的红外荧光位于670nm-2500nm波长的光谱范围之内,优选位于690nm-1500nm波长范围之内的红外荧光,这是因为690nm-1500nm处于硅检测器的探测范围之内,同时由于波长相对较短,背景噪声较小,易于检测。另外,具有上述通式的化合物其外观颜色接近无色,不影响安全部件本身的颜色,比较方便与各种颜色进行搭配。
上述通式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固相合成的方法制备得到,大致合成步骤如下:将各反应原料按化学计量比称量配制,在研钵或球磨机内充分混合均匀,混合物料装入石英坩埚,将坩埚放入马弗炉中,马弗炉按预定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工作,即可得到所需的化合物,固相反应的产物一般粒径较大,需要经过研磨处理至合适的粒径大小,以满足后期纺丝成纤维或者加入各种油墨体系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除了提供一种有价文件,还提供了鉴定有价文件真实性的方法。
第一种鉴定有价文件真实性的方法: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经过紫外灯激发和/或氙弧灯激发和/或日光激发和/或发光二极管激发后,去掉激励条件,裸眼观察不到红外长余辉发光,通过红外成像设备可观察到红外长余辉荧光,比如,通过丝网印刷工艺产生的含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的图文,在太阳光激发后,置于暗箱,此时裸眼观察不到印刷图文的红外长余辉发光,通过红外成像设备则可以看到红外长余辉荧光图文。
第二种鉴定有价文件真实性的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具有红外长余辉发光特征的化合物的光谱特征有其特殊性,因此可以通过判定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的发射光谱的波峰位置和/或强度和/或形状和/或半高宽来进行有价文件真实性的鉴别。
第三种鉴定有价文件真实性的方法: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具有红外长余辉发光特征的化合物,由于其具有长余辉发光特征,因此可以通过判定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的红外荧光衰减曲线和/或荧光寿命来进行有价文件真实性的鉴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主要内容为:将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引入有价文件,实现通过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经由日光或紫外光激发产生红外长余辉发光,通过红外长余辉发光的特性来鉴别有价文件的真伪。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价文件基底以及检验其真实性的安全部件,其中所述的安全部件与有价文件基底结合在一起,安全部件包含至少一种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所述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能够在激励条件下发射红外荧光,在去掉激发源后,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射红外荧光。
2、如实施方案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价文件基底由纸和/或塑料制成。
3、如实施方案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部件为线条、图文、标条、圆片或纤维。
4、如实施方案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部件与有价文件基底结合在一起是指将安全部件全部或部分覆盖或分散于有价文件基底的表面。
5、如实施方案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部件与有价文件基底结合在一起是指将安全部件埋入或施加到有价文件基底内部。
6、如实施方案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定时间内指去掉激发源后0-100小时,优选0-50小时,更优选0-10小时。
7、如实施方案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具有如下通式:AeBfGagGehO((e/2)+f+(3g/2)+2h+(m×j/2)+(n×p/2)):mXj+,nYp+,其中
A是Li+,Na+,K+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B是Zn2+,Ca2+,Ba2+,Sr2+,Mg2+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X是Cr3+,Ni2+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Y是独立的Li+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镧系离子或其混合;
e,f,g,h为0-8的整数;
m为基于O元素的摩尔百分数0.001%至3%;
n为基于O元素的摩尔百分数0%至3%;
j为元素X的离子电荷数,为整数2或整数3;
p为元素Y的离子电荷数,为1-5的整数。
8、如实施方案7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中Ga可部分地被第三主族金属取代,Ge可部分地被第四主族金属取代。
9、如实施方案7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e+f≠0。
10、如实施方案7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g+h≠0。
11、如实施方案7-10任一项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发射的红外长余辉荧光波长位于670nm-2500nm。
12、如实施方案1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发射的红外长余辉荧光波长优选位于690nm-1500nm。
13、如实施方案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激励条件为紫外灯激发和/或氙弧灯激发和/或日光激发和/或发光二极管激发。
14、如实施方案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以可见和/或不可见涂层的方式部分覆盖有价文件的表面。
15、如实施方案14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以颜料的方式混入油墨体系中。
16、如实施方案15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油墨体系为胶印油墨、雕刻凹印油墨、凸印油墨、柔版油墨、照相凹版油墨、丝印油墨、数码油墨或者喷墨墨水。
17、如实施方案15或16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油墨体系中除了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还可加入磁性材料、光变材料、温变材料、上转换材料、紫外荧光材料或液晶材料。
18、如实施方案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以相应制备的纤维、圆片或标条的形式进入有价文件内部和/或有价文件表面。
19、一种用于检查实施方案1,3,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价文件的真实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经过紫外灯激发和/或氙弧灯激发和/或日光激发和/或发光二极管激发后,去掉激励条件,裸眼观察不到红外长余辉发光,通过红外成像设备可观察到红外长余辉荧光。
20、一种用于检查实施方案1,3,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价文件的真实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定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的发射光谱的波峰位置和/或强度和/或形状和/或半高宽。
21、一种用于检查实施方案1,3,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价文件的真实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定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的荧光衰减曲线和/或荧光寿命。
22、一种用于检验有价文件真实性的安全部件,其中所述安全部件包含至少一种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所述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能够在激励条件下发射红外荧光,在去掉激发源后,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射红外荧光。
23、如实施方案22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部件为线条、图文、标条、圆片或纤维。
24、如实施方案22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定时间内指去掉激发源后0-100小时,优选0-50小时,更优选0-10小时。
25、如实施方案22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具有如下通式:AeBfGagGehO((e/2)+f+(3g/2)+2h+(m×j/2)+(n×p/2)):mXj+,nYp+,其中
A是Li+,Na+,K+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B是Zn2+,Ca2+,Ba2+,Sr2+,Mg2+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X是Cr3+,Ni2+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Y是独立的Li+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镧系离子或其混合;
e,f,g,h为0-8的整数;
m为基于O元素的摩尔百分数0.001%至3%;
n为基于O元素的摩尔百分数0%至3%;
j为元素X的离子电荷数,为整数2或整数3;
p为元素Y的离子电荷数,为1-5的整数。
26、如实施方案25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中Ga可部分地被第三主族金属取代,Ge可部分地被第四主族金属取代。
27、如实施方案25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e+f≠0。
28、如实施方案25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g+h≠0。
29、如实施方案25-28任一项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发射的红外长余辉荧光波长位于670nm-2500nm。
30、如实施方案29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发射的红外长余辉荧光波长优选位于690nm-1500nm。
31、如实施方案22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激励条件为紫外灯激发和/或氙弧灯激发和/或日光激发和/或发光二极管激发。
32、如实施方案22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以可见和/或不可见涂层的方式部分覆盖有价文件的表面。
33、如实施方案32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以颜料的方式混入油墨体系中。
34、如实施方案22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以相应制备的纤维、圆片或标条的形式进入有价文件内部和/或有价文件表面。
实施例1
第一步,合成具有KMg2Ga2Ge2O10:0.2Cr,0.1Pr化合式的长余辉发光物质。将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镓,氧化锗,三氧化二铬以及氧化镨按化学计量比配制,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合,混合均匀的物料置入石英坩埚中,坩埚装入马弗炉内,于1300℃反应10小时,待温度降至室温,取出产物,研细至合适粒径。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化合物加入到胶印油墨体系中,胶印油墨体系的配方如下:
  材料名称   质量分数(%)
  改性酚醛树脂   30
  聚氨酯改性醇酸树脂   25
  超细钙   25
  石蜡   3
  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   15
  矿油   2
第三步,第二步制得的胶印油墨经由胶印机通过印刷工艺在纸张上形成无色印刷图文,印刷图文具有了红外长余辉特征。
第四步,将上述印刷得到的图文在日光下放置10秒,移至无日光照射的暗处,裸眼观察看不到图文信息,通过红外成像设备可观察到红外长余辉发光图文,则宣布文件真实。或者,通过硅检测器探测去掉激发源后的图文区域发射的荧光光谱信号,然后与预存的本化合物的荧光光谱信息进行比对。若二者吻合,则宣布文件真实。
实施例2
第一步,合成具有KCa2Ga2Ge3O12:0.2Ni,0.05Li化合式的长余辉发光物质。将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镓,氧化锗,氧化镍以及氧化锂按化学计量比配制,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合,混合均匀的物料置入石英坩埚中,坩埚装入马弗炉内,于1500℃反应10小时,待温度降至室温,取出产物,研细至合适粒径。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化合物通过纺丝工艺制成纤维,将化合物按比例加入到聚丙烯纺丝原液中,经过熔融纺丝工艺,制得具有红外长余辉特征的纤维长丝,长丝切断至合适长度制成纸张抄造所需的纤维。
第三步,在纸张抄造过程中,施加第二步制得的纤维,或者在湿纸页表面定向施放纤维。使得最终的成纸包含随机分布或者定向施放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纤维。
第四步,将上述含红外长余辉发光纤维的纸张置于氙弧灯下照射,3秒钟后移去氙弧灯,通过合适检测单元检测红外长余辉发光纤维的荧光衰减曲线,与预存的荧光衰减曲线进行比对,若二者一致,则宣布文件真实。
实施例3
第一步,合成具有Ca2GaInGe4O12:0.1Ni,0.2Cr化合式的长余辉发光物质。将氧化钙,氧化镓,氧化铟,氧化锗,氧化镍以及三氧化二铬按化学计量比配制,在过量硝酸处理下,形成硝酸盐溶液,向硝酸盐溶液中滴加适量柠檬酸铵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将形成的絮状沉淀静置,然后离心分离,分离出的絮状物,放入马弗炉中于1000℃反应2小时,待温度降至室温,取出产物,得到纳米级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
第二步,在镀铝的PE膜上涂布PVC热熔胶,然后,将纳米级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定点施放在热熔胶上,再通过热处理工艺使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和PE膜结合在一起。将该膜裁切至所需宽度得到红外长余辉发光安全线。通过合适的工艺过程,将安全线与塑料基材结合在一起。
第三步,将上述含红外长余辉发光安全线的塑料基材置于发光二极管下照射,3秒钟后移去发光二极管,通过红外成像设备可观察到红外长余辉发光安全线,再通过合适检测单元检测红外长余辉发光纤维的荧光衰减曲线,与预存的荧光衰减曲线进行比对,若二者一致,则宣布文件真实。
实施例4
第一步,合成具有LiZn2In2Sn3O12:0.02Cr,0.05Nd化合式的长余辉发光物质。将氧化锂,氧化锌,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钕及三氧化二铬按化学剂量比配制,在过量硝酸处理下,形成硝酸盐溶液,让硝酸盐溶液中滴加适量柠檬酸铵与尿素的混合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将形成的絮状溶液混和物加热蒸发得到干燥的蓬松状物质,将蓬松状物质装入坩埚,坩埚放入马氟炉内于1100℃反应2小时反应2小时,待温度降至室温,取出产物,洗涤,过滤,干燥,得到纳米级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
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化合物与绿荧光材料A加入到凹印油墨体系中,凹印油墨体系的配方如下:
  材料名称   质量分数(%)
  酚醛树脂   30
  聚氨酯改性醇酸树脂   25
  钙粉   5
  微粉蜡   3
  绿荧光材料A   20
  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   15
  矿油   2
第三步,第二步制得的凹印油墨经由凹版印刷机通过印刷工艺在纸张上形成无色印刷图文,印刷图文具有荧光特征和红外长余辉特征。
第四步,将上述印刷得到的图文置于紫外灯下,裸眼可观察到绿色的荧光图文,移至无光源照射的暗处,裸眼观察看不到图文信息,通过红外成像设备可观察到红外长余辉发光图文,则宣布文件真实。或者,通过硅检测器探测紫外光激发下图文区域的绿荧光信号和去掉激发源后的图文区域发射的荧光光谱信号,然后与预存的绿荧光光谱信息和本化合物的荧光光谱信息进行比对。若二者吻合,则宣布文件真实。

Claims (34)

1.一种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价文件基底以及检验其真实性的安全部件,其中所述的安全部件与有价文件基底结合在一起,安全部件包含至少一种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所述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能够在激励条件下发射红外荧光,在去掉激发源后,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射红外荧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价文件基底由纸和/或塑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部件为线条、图文、标条、圆片或纤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部件与有价文件基底结合在一起是指将安全部件全部或部分覆盖或分散于有价文件基底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部件与有价文件基底结合在一起是指将安全部件埋入或施加到有价文件基底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定时间内指去掉激发源后0-100小时,优选0-50小时,更优选0-10小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具有如下通式:AeBfGagGehO((e/2)+f+(3g/2)+2h+(m×j/2)+(n×p/2)):mXj+,nYp+,其中
A是Li+,Na+,K+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B是Zn2+,Ca2+,Ba2+,Sr2+,Mg2+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X是Cr3+,Ni2+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Y是独立的Li+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镧系离子或其混合;
e,f,g,h为0-8的整数;
m为基于O元素的摩尔百分数0.001%至3%;
n为基于O元素的摩尔百分数0%至3%;
j为元素X的离子电荷数,为整数2或整数3;
p为元素Y的离子电荷数,为1-5的整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中Ga可部分地被第三主族金属取代,Ge可部分地被第四主族金属取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e+f≠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g+h≠0。
11.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发射的红外长余辉荧光波长位于670nm-2500nm。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发射的红外长余辉荧光波长优选位于690nm-1500nm。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激励条件为紫外灯激发和/或氙弧灯激发和/或日光激发和/或发光二极管激发。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以可见和/或不可见涂层的方式部分覆盖有价文件的表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以颜料的方式混入油墨体系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油墨体系为胶印油墨、雕刻凹印油墨、凸印油墨、柔版油墨、照相凹版油墨、丝印油墨、数码油墨或者喷墨墨水。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油墨体系中除了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还可加入磁性材料、光变材料、温变材料、上转换材料、紫外荧光材料或液晶材料。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价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以相应制备的纤维、圆片或标条的形式进入有价文件内部和/或有价文件表面。
19.一种用于检查权利要求1,3,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价文件的真实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经过紫外灯激发和/或氙弧灯激发和/或日光激发和/或发光二极管激发后,去掉激励条件,裸眼观察不到红外长余辉发光,通过红外成像设备可观察到红外长余辉荧光。
20.一种用于检查权利要求1,3,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价文件的真实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定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的发射光谱的波峰位置和/或强度和/或形状和/或半高宽。
21.一种用于检查权利要求1,3,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价文件的真实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定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的荧光衰减曲线和/或荧光寿命。
22.一种用于检验有价文件真实性的安全部件,其中所述安全部件包含至少一种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所述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能够在激励条件下发射红外荧光,在去掉激发源后,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射红外荧光。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部件为线条、图文、标条、圆片或纤维。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定时间内指去掉激发源后0-100小时,优选0-50小时,更优选0-10小时。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具有如下通式:AeBfGagGehO((e/2)+f+(3g/2)+2h+(m×j/2)+(n ×p/2)):mXj+,nYp+,其中
A是Li+,Na+,K+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B是Zn2+,Ca2+,Ba2+,Sr2+,Mg2+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X是Cr3+,Ni2+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Y是独立的Li+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镧系离子或其混合;
e,f,g,h为0-8的整数;
m为基于O元素的摩尔百分数0.001%至3%;
n为基于O元素的摩尔百分数0%至3%;
j为元素X的离子电荷数,为整数2或整数3;
p为元素Y的离子电荷数,为1-5的整数。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中Ga可部分地被第三主族金属取代,Ge可部分地被第四主族金属取代。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e+f≠0。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g+h≠0。
29.如权利要求25-28任一项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发射的红外长余辉荧光波长位于670nm-2500nm。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发射的红外长余辉荧光波长优选位于690nm-1500nm。
31.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激励条件为紫外灯激发和/或氙弧灯激发和/或日光激发和/或发光二极管激发。
32.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以可见和/或不可见涂层的方式部分覆盖有价文件的表面。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以颜料的方式混入油墨体系中。
3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安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长余辉发光物质以相应制备的纤维、圆片或标条的形式进入有价文件内部和/或有价文件表面。
CN201210427845.XA 2012-10-31 2012-10-31 一种有价文件及其鉴定方法 Active CN1029099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27845.XA CN102909988B (zh) 2012-10-31 2012-10-31 一种有价文件及其鉴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27845.XA CN102909988B (zh) 2012-10-31 2012-10-31 一种有价文件及其鉴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9988A true CN102909988A (zh) 2013-02-06
CN102909988B CN102909988B (zh) 2015-01-21

Family

ID=47608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27845.XA Active CN102909988B (zh) 2012-10-31 2012-10-31 一种有价文件及其鉴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0998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4916A (zh) * 2015-12-19 2016-03-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新型防窥探发光示警光学puf
CN106978181A (zh) * 2017-05-14 2017-07-25 复旦大学 一种近红外光充电上转换‑长余辉正交荧光编码的防伪材料
CN107057697A (zh) * 2017-05-10 2017-08-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近红外高余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4149A (zh) * 2018-06-29 2018-12-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有价文件及验证其真伪的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5896A (zh) * 1998-02-02 2000-06-07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有发光鉴别装置的有价值印刷文件
US6503603B1 (en) * 1998-02-02 2003-01-07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Printed document having a value and comprising a luminescent authenticity feature
CN1404020A (zh) * 2002-10-15 2003-03-19 李发强 钞票激光定量鉴真方法和激光机读鉴真机具
CN1563270A (zh) * 2004-04-20 2005-01-12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机器可读荧光/磷光防伪材料、该材料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CN1763311A (zh) * 2004-10-22 2006-04-26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一种复合防伪纤维
CN1867459A (zh) * 2003-10-08 2006-11-22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有价文件的编码系统
CN101044536A (zh) * 2004-07-19 2007-09-26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用于药品包装的粘合塑料膜层压材料中的安全标记物
CN101486856A (zh) * 2009-02-17 2009-07-22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一种蓄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05761A (zh) * 2011-03-28 2011-10-05 上海印钞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安全文件及安全文件的检测方法
JP2011218740A (ja) * 2010-04-14 2011-11-04 National Printing Bureau 発光印刷物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5896A (zh) * 1998-02-02 2000-06-07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有发光鉴别装置的有价值印刷文件
US6503603B1 (en) * 1998-02-02 2003-01-07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Printed document having a value and comprising a luminescent authenticity feature
CN1404020A (zh) * 2002-10-15 2003-03-19 李发强 钞票激光定量鉴真方法和激光机读鉴真机具
CN1867459A (zh) * 2003-10-08 2006-11-22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有价文件的编码系统
CN1563270A (zh) * 2004-04-20 2005-01-12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机器可读荧光/磷光防伪材料、该材料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CN101044536A (zh) * 2004-07-19 2007-09-26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用于药品包装的粘合塑料膜层压材料中的安全标记物
CN1763311A (zh) * 2004-10-22 2006-04-26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一种复合防伪纤维
CN101486856A (zh) * 2009-02-17 2009-07-22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一种蓄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JP2011218740A (ja) * 2010-04-14 2011-11-04 National Printing Bureau 発光印刷物
CN102205761A (zh) * 2011-03-28 2011-10-05 上海印钞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安全文件及安全文件的检测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4916A (zh) * 2015-12-19 2016-03-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新型防窥探发光示警光学puf
CN105404916B (zh) * 2015-12-19 2018-10-0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新型防窥探发光示警光学puf
CN107057697A (zh) * 2017-05-10 2017-08-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近红外高余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7697B (zh) * 2017-05-10 2020-10-3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近红外高余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8181A (zh) * 2017-05-14 2017-07-25 复旦大学 一种近红外光充电上转换‑长余辉正交荧光编码的防伪材料
CN108944149A (zh) * 2018-06-29 2018-12-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有价文件及验证其真伪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9988B (zh) 2015-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50183B2 (en) Luminescent materials, articles incorporating 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article authentication
US4451530A (en) Security paper with authenticity features in the form of luminescing substances
AU758434B2 (en) Security printing
EP1771529B1 (fr) Procede de marquage d'un materiau et materiau ainsi marque
Khattab et al. Photoluminescent spray-coated paper sheet: Write-in-the-dark
GB2258659A (en) An anti-stokes luminescent material
US11034887B2 (en) Luminescent material
US20080274028A1 (en) Security pigments and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ereof
CN101186768A (zh) 综合防伪油墨
US9670406B2 (en) Zinc sulphide phosphor having photo- and electroluminescent properties,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and security document, security featur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same
CN102909988B (zh) 一种有价文件及其鉴定方法
JP2010507839A (ja) 燐光組成物および燐光組成物を使用する識別方法
CN106867537B (zh) 一种发光制品及鉴别待测物真伪的方法
CN102782092A (zh) 控制物品的可检测性以及用于认证该物品的方法
WO2008115206A2 (en) Security pigments and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ereof
CN108656783B (zh) 一种安全制品及其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WO2013034603A1 (de)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verifikation eines sicherheitsdokuments mit einem sicherheitsmerkmal in form eines fluoreszierenden druckelementes sowie verwendung einer solchen anordnung
CN112203863A (zh) 能经智能电话验证的、基于发光材质的安全特征和用于验证的设施
DE102008050605A1 (de) Beschichtungsverfahren
CN108956549B (zh) 一种发光防伪元件及其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Snari et al. Preparation of photoluminescent nanocomposite ink for detection and mapping of fingermarks
JP2011144244A (ja) 残光性発光体とその作製方法、残光性発光インキ組成物及び真偽判別印刷物
CN102114743B (zh) 有价文件和鉴定该有价文件的方法
WO2012087703A2 (en) Luminescent phosphor-contain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their production and use in authenticating articles
WO2018211829A1 (ja) 残光性酸硫化物蛍光体および真贋判定用発光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8

Address after: 100070 8th floor, building 2, No.5 Zhonghe Road, Fengtai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Address before: 100070 science Road 5,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ECURITY PRINTING INSTITUTE OF PEOPLE'S BANK OF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70 8th floor, building 2, No.5 Zhonghe Road, Fengtai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8th floor, building 2, No.5 Zhonghe Road, Fengtai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