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7123A - 控制装置、中继方法及其程序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中继方法及其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07123A
CN102907123A CN2012800012008A CN201280001200A CN102907123A CN 102907123 A CN102907123 A CN 102907123A CN 2012800012008 A CN2012800012008 A CN 2012800012008A CN 201280001200 A CN201280001200 A CN 201280001200A CN 102907123 A CN102907123 A CN 102907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stallation
message
unit
control device
broadc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12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良泰
卡鲁埤雅易迪甘甘达三美
黄文翰
中江宏典
浮田阳介
大平由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07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71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in combination with wireles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8Message addressing, e.g. address format or anonymous messages, alia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8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traffic restrictions for efficiency improvement, e.g. involving subnets or subdomai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selective forwa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00)具有:接收部(102),接收在网络内各个终端装置发送的群发消息;判定部(104),根据包含于所接收到的群发消息中的信息,判定是否应该将群发消息变换为针对多个终端装置中的一部分即特定的终端装置的单播消息进行发送;变换部(106),在判定部(104)判定为需要变换的情况下,将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发送部(108),将单播消息发送给特定的终端装置。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中继方法及其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装置,尤其涉及控制通过网络而连接的电气机械器具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无线网络装置的许多应用或者电气化产品(以后也称为CE(Consumer Electronics:消费电子,家电)装置)节约能源延长使用时间是很重要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48365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也需要进一步降低网络整体所消耗的电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网络中电力效率更好的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网络中的控制装置,该网络包括所述控制装置和多个终端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有:接收部,接收在所述网络内各个终端装置发送的群发消息;判定部,根据包含于所接收到的所述群发消息中的信息,判定是否应该将所述群发消息变换为针对所述多个终端装置中的一部分即特定的终端装置的单播消息进行发送;变换部,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需要所述变换的情况下,将所述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以及发送部,将所述单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特定的终端装置。
另外,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为这种控制装置,而且也能够实现为将包含于控制装置中的特征性单元作为步骤的数据的中继方法,也能够实现为使计算机执行这种特征性步骤的程序。并且,这种程序当然能够通过CD-ROM(Compact-Disc-Read Only Memory)等记录介质及因特网等传输介质进行流通。
另外,本发明也能够实现为用于实现这种控制装置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LSI),也能够实现为包括这种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提高网络整体的电力效率的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基本网络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功能块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中继装置的图。
图5是表示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的图。
图6是表示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及用户存在评价单元的图。
图7是表示协议存在评价单元的图。
图8是表示协议存在评价单元及功能存在评价单元的图。
图9是表示具有总体评价单元及状态切换单元的地址变换实体的图。
图10是状态切换单元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基本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地址变换实体中的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的具体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地址变换实体中的用户存在评价单元的具体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地址变换实体中的应用协议评价单元的具体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地址变换实体中的功能存在评价单元的具体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地址变换实体中的通信规格评价单元的具体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交互型装置数据库的字段。
图18是用户存在数据库的字段。
图19是应用协议数据库的字段。
图20是装置功能数据库的字段。
图21是通信规格数据库的字段。
图22是节点分类的示例。
图23是表示IN-TRANSFORMATION消息的格式的图。
图24是没有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及用户存在评价单元的序列图。
图25是具有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及用户存在评价单元的序列图。
图26是没有应用协议评价单元及功能存在评价单元的序列图。
图27是具有应用协议评价单元及功能存在评价单元的序列图。
图28是没有通信规格评价单元的序列图。
图29是具有通信规格评价单元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网络中的控制装置,该网络包括所述控制装置和多个终端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有:接收部,在所述网络内接收各个终端装置发送的群发消息;判定部,根据包含于所接收到的所述群发消息中的信息,判定是否应该将所接收到的所述群发消息变换为针对所述多个终端装置中的一部分即特定的终端装置的单播消息进行发送;变换部,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需要所述变换的情况下,将所述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以及发送部,将所述单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特定的终端装置。
根据该方式,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从源节点(也称为源装置)接收到的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生成需要该消息的终端装置的组。并且,仅对包含于所生成的组中的终端装置进行单播发送,由此能够防止终端装置接收不必要的广播消息。其结果是,延长了能够使终端装置的通信功能睡眠的时间。因此,能够提供提高网络整体的电力效率的控制装置。
并且,也可以是,在所述网络中,在数据链接层中混合存在多种协议。
当在数据链接层中混合存在多种协议的情况下,需要使与多种协议对应的控制装置必须对广播消息进行中继。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适用本方式的控制装置。
并且,也可以是,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不将所述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的情况下,所述发送部将所述群发消息变换成所述多种协议的各种协议并进行群发发送。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判定部将所述多个终端装置之中具有对用户提示信息的显示部的终端装置,确定为所述特定的终端装置。
根据该方式,能够省去向不具有显示部的终端装置发送例如针对用户的警报消息等一定需要在显示部显示的消息的无用作业。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判定部将所述多个终端装置之中在特定期间内用户进行了信息输入的终端装置,确定为所述特定的终端装置。
根据该方式,例如对于具有紧急性的信息,能够仅对当前用户位于附近的可能性比较大的终端装置发送消息。
具体地讲,也可以是,所述多个终端装置是家庭用电气机械器具,所述判定部将在特定期间内由所述用户进行了操作的所述家庭用电气机械器具,确定为该用户进行了信息输入的所述特定的终端装置。
根据该方式,判定为在特定期间内受理了来自用户的操作的终端装置的附近存在用户的可能性比较大,能够对该终端装置进行单播发送。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判定部将所述多个终端装置之中对应特定的通信协议的终端装置,确定为所述特定的终端装置。
根据该方式,能够避免向不能应对通信协议的终端装置中继消息。
具体地讲,也可以是,所述特定的通信协议是利用UPnP通用即插即用的协议。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判定部将所述多个终端装置之中具有特定的功能的终端装置,确定为所述特定的终端装置。
根据该方式,能够仅对具有与发送了控制装置所接收到的广播消息的源节点所具备的功能关联性较深的功能的终端装置,单播发送消息。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判定部针还对所述多个终端装置对应的每种通信协议,判定是否应该将所述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进行发送。
根据该方式,在应该进行单播发送的多个终端装置分别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的情况下,控制装置也能够对所有终端装置进行单播发送。
具体地讲,也可以是,所述通信用协议是ZigBee、IEEE(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802.11、IEEE802.15.4、Z-Wave、ECHONET、KNX、Bluetooth(注册商标)中的至少一种协议。
下面,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均用于示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具体示例。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仅是一例,其主旨不是限定本发明。本发明仅利用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因此,关于下面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没有在表示本发明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构成要素,不一定是实现本发明的课题所需要的构成要素,仅是作为构成更优选的方式的构成要素来进行说明的。
过去,延长家电产品(CE)装置的使用时间的省电方法,尤其对安装了无线通信功能的CE装置(下面也称为无线CE装置)非常重要。广播通信方法被广泛用于将面向系统整体的信息消息通知相同网络内的所有装置。具体地讲,有时使用广播(broadcast)或者组播(multicast)发送(下面也称为群发(同報)发送),在不掌握装置的通信请求或者特性的状态下发布“交互·设备·呈现(存在)”(interactive device presence)、“用户·呈现”(userpresence)、“应用·协议·呈现”(application protocol presence)、“功能·呈现”(functionality presence)以及“通信·标准·呈现”(communication standardpresence)等特定消息。总之,在现有的通信方法中,被群发发送的消息不能进行对象装置与对象外装置的区分。因此,所有终端装置不得不接收特定广播/组播消息。其代价是,对象外的终端装置浪费了能源来进行消息处理。
本发明提供有关家电产品(CE)装置、尤其是无线CE装置的省电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通过考虑装置的通信请求,仅向对象装置发布特定消息,能够提高CE装置的能源效率。具体地讲,具有分析所接收到的广播/组播的意思内容的中继装置。其结果是,能够根据对CE装置请求的通信的意思内容的理解,判定将群发发送适当地变换为单播(unicast)发送或者维持群发发送。因此,能够实现对象外的终端装置的节能。本发明提高能源效率。另外,也改善网络频带、削减网络等待时间。
下面,首先列举出下面使用的特定用语的定义。
源:将可能从有线或者无线的介质产生的消息发送给中继装置的终端装置。也称为源节点。
中继装置:接收消息并对该消息进行变换后发送给目标装置的中间装置。也称为控制装置。
地址变换实体(entity):担负对是否需要将输入消息变换为广播/组播或者单播发送进行评价及判定的责任的实体。
评价单元:担负考虑能源消耗、频带宽度及等待时间来按每个消息评价及确定通信发送的必要性的责任的实体的总称。
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根据交互型的终端装置的存在,对输入消息标注(tagging)广播/组播或者单播发送的评价单元。装置的双向性可以是观看、耳听、鼻闻、触摸、品尝的形式。
用户存在评价单元:根据终端装置的用户存在,对输入消息标注广播/组播或者单播发送的评价单元。
应用协议评价单元:根据消息的协议和发送目的地节点的应用协议,对输入消息标注广播/组播或者单播发送的评价单元。
功能存在评价单元:根据源节点与发送目的地节点的关系,对输入消息标注广播/组播或者单播发送的评价单元。
通信规格评价单元:根据发送目的地节点的通信规格,对输入消息标注广播/组播或者单播发送的评价单元。
节点:从中继装置接收消息,并将消息发送给中继装置的装置。也称为终端装置。
休止状态的无线节点:共同协调器(coordinator),通常是接入点(accesspoint)发送时间信标而将是否具有输入保留消息通知给休止的节点的省电无线装置。省电无线装置例如可以采用间接轮询技术。
消息分析单元:接收输入消息,并将该输入消息传输给数据库更新器或者状态切换单元、或者传输给评价单元。用于更新数据库的输入消息是被传输给数据库更新器的消息。地址变换用的输入消息是被传输给状态切换单元或者评价单元的消息。
数据库更新器:根据由消息分析单元传输的输入消息来更新数据库。
消息构建器:从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中去除除原始的消息之外的嵌入信息。来自消息构建器的输出可以是多个单播发送的形式,也可以是一个广播/组播发送的形式。
数据库检索单元:从数据库中检索所查询的信息。
In-Transformation消息:嵌入了在地址变换中使用的支持信息的输入消息。其格式如图23所示包括MSG_PAYLOAD、IN_TRANS_STATE、和DEST_ADDRESS 0~N。在由控制装置中继的群发消息中包含MSG_PAYLOAD。在MSG_PAYLOAD中包含各个评价单元判定是否应该将该消息变换为单播发送所需要的类别信息。IN_TRANS_STATE和DEST_ADDRESS 0~N表示控制装置的内部处理所需要的信息。因此,IN_TRANS_STATE和DEST_ADDRESS 0~N是由控制装置进行附加及删除的。
地址标注单元:利用IN-TRANSFORMATION消息的IN_TRANS_STATE和DEST_ADDRESS 0~N等支持信息进行标注。
地址去标注单元:去除IN-TRANSFORMATION消息的IN_TRANS_STATE和DEST_ADDRESS 0~N等支持信息。
Interactive_Threshold:其是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700内的触发器,用于在超过规定限度时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保持为广播/组播发送。具体地讲,表示DEST_ADDRESS(2106、2108、2110)的数的上限。所述触发器是根据终端装置的数量而定量地定义的,用于保证在多个单播(终端装置的唤醒(wake up)较短)中消耗的能源的总量少于广播/组播(终端装置的唤醒较长)。
User_Presence_Threshold:其是用户存在评价单元708内的触发器,用于在超过规定限度时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保持为广播/组播发送。具体地讲,表示DEST_ADDRESS(2106、2、2110)的数的上限。所述触发器是根据终端装置的数量而定量地定义的,以便保证在多个单播(终端装置的唤醒较短)中消耗的能源的总量少于广播/组播(终端装置的唤醒较长)。
Application_Protocol_Threshold:其是应用协议评价单元716内的触发器,用于在超过规定限度时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保持为广播/组播发送。具体地讲,表示DEST_ADDRESS(2106、2108、2110)的数的上限。所述触发器是根据终端装置的数量而定量地定义的,以便保证在多个单播(终端装置的唤醒较短)中消耗的能源的总量少于广播/组播(终端装置的唤醒较长)。
Communication_Protocol_Threshold:其是通信规格评价单元732内的触发器,用于在超过规定限度时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保持为广播/组播发送。具体地讲,表示DEST_ ADDRESS(2106、2108、2110)的数的上限。所述触发器是根据终端装置的数量而定量地定义的,以便保证在多个单播(终端装置的唤醒较短)中消耗的能源的总量少于广播/组播(终端装置的唤醒较长)。
Communication_Protocol_Battery_Threshold:其是通信规格评价单元732内的触发器,用于在规定限度内时,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保持为广播/组播发送。具体地讲,表示DEST_ADDRESS(2106、2108、2110)的数的上限。所述触发器是针对电池式的装置根据终端装置的数量而定量地定义的,以便保证在多个单播(终端装置的唤醒较短)中消耗的能源的总量少于广播/组播(终端装置的唤醒较长)。
另外,这里记载的系统及技术涉及针对依据于IEEE(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802.x标准的载波检测的无线节电基准还实现休止状态的无线节点的节能的技术。通过广播/组播或者单播发送来可靠地执行向对象装置的消息内容发布,由此不仅实现节能,而且改善了网络的频带宽度及等待时间。
中继装置具有能够实现该系统及技术的5个主要评价单元——即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用户存在评价单元、应用协议评价单元、功能存在评价单元以及通信规格评价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评价单元。如果采用这些系统及技术,则能够实现数据库检索以及多个条件评价,并判定中继消息的结果。
在无线节电技术中,休止状态的无线装置全部根据作为基站的中继装置发送的信标帧的同步而醒来。如果当前信标帧表示广播/组播发送,则全部装置待机一直到接收广播/组播消息。但是,所述广播/组播消息仅对2~3台的装置有益,未必所有装置都能理解并成为对象。因此,在进行信标帧指示后,由中继装置将广播/组播变换为对象装置用单播,以便不至于所有装置都待机等待广播/组播消息接收。因此,中继装置不是将广播/组播消息顺序地单播发送给所有装置,而是仅对需要该广播/组播消息的装置进行发送目标对象的限定(缩小其范围),并进行单播发送。
以存在采用基于向基站的间接轮询方法的节电技术的多个无线装置的家庭网络为一例,通过削减广播/组播UPnP消息,能够削减唤醒期间,因而传感器装置的电池寿命延长,能够抑制整体的功耗。在每隔30秒地发送广播/组播消息的情况下,在24小时内将发送2880次广播/组播消息。这成为唤醒延长的原因。并且,由于对休止状态的多个无线装置的不必要的消息分析,结果导致电池寿命缩短,整体功耗增加。因此,本发明对于在不丢失对象接收装置的意思内容的情况下将这些广播/组播消息变换为单播发送比较有用。
图1是网络拓扑的简图。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图1所示的多个网络A~N(116、118、120、122)和作为休止状态的无线节点的节点1~M+2(140、142、144、146、148、150、152、154、156、158、160、162)和源节点A~N和中继装置100。另外,将中继装置100也记述为控制装置100。
中继装置100具有地址变换实体。源节点A通过连接109与网络A116连接。网络A116通过连接124与中继装置100连接。该连接布局也适用于通过连接(110、112、114)与网络(118、120、122)连接的其它源节点B~N。并且,也适用于通过连接(126、128、130)与中继装置100连接的其它网络(118、120、122)。
连接(109、110、112、114、124、126、128、130)不限于有线或者无线的特定的介质。设有能够对应各种规格的无线通信接口136的中继装置100通过连接138,以无线方式与休止状态的无线节点(140、142、144、146、148、150、152、154、156、158、160、162)进行通信。另外,源节点(100、102、104、106)也可以是休止状态的无线节点(140、142、144、146、148、150、152、154、156、158、160、162)。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0的功能块的图。
控制装置100是包括控制装置100和多个终端装置的网络中的控制装置。
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00具有接收部102、存储部103、判定部104、变换部106、发送部108。另外,地址变换实体具有存储部103、判定部104、变换部106。
接收部102以无线或者有线方式接收在网络内各个终端装置发送的群发消息。
存储部103存储与各个终端装置相关的信息。另外,存储部103例如也可以是在控制装置100的外部设置的数据库。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装置100即使不具有存储部103,通过经由网络向外部的数据库进行查询,也能够取得必要的信息。关于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判定部104根据包含于群发消息中的信息,判定是否应该将接收部102接收到的群发消息变换为针对多个终端装置之中的一部分即特定的终端装置的单播消息进行发送。
在判定部104判定为需要变换为单播消息的情况下,变换部106将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
发送部108以无线或者有线方式向特定的终端装置发送单播消息。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0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在接收部102接收到群发消息时(S102),判定部104判定是否应该将所接收到的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S104)。
其中,在判定部104判定为应该变换为单播消息的情况下(S104:是),变换部106将所接收到的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S106)。
另一方面,在判定部104判定为不应该变换为单播消息的情况下(S104:否),发送部108将群发消息作为群发消息发送给终端装置(S108)。
另外,当在网络中混合存在数据链接层的多种协议的情况下,发送部108也可以将群发消息变换为多种协议的各种协议,然后作为根据对应的协议进行通信的每个终端装置的群发消息进行发送。
另外,中继装置100具有的各个构成要素例如能够使用计算机来实现。图4表示具有处理单元200和输入输出单元202和存储器204和保存器206的中继装置100的硬件结构。处理单元200执行后述的地址变换实体功能所需要的运算处理。处理单元200可以是分立设备,也可以是内部处理器。存储器204对地址变换实体用的处理包进行高速缓存。存储器204可以是内部寄存器,也可以是内部存储器或者外部存储器。保存器206保存用于管理终端装置的信息的数据库。保存器206可以是内部永久存储盘,也可以是外部永久存储盘。也可以在输入输出单元202设置一个以上的接口。并且,作为来自网络的输入输出包用的接口,可以使用包括有线及无线方式的接口,也可以使用全部是无线方式的接口。后述的地址变换实体能够作为中继装置100的硬件或者软件解决方案进行安装。
图5、图6、图7、图8、图9分别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0具有的地址变换实体的结构的一例。各个附图分别表示能够单体执行的独立的地址变换实体的结构。另外,如前面所述,地址变换实体相当于控制装置100具有的存储部103、判定部104、变换部106。
关于地址变换实体具有的判定部104为了判定是否应该将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而使用的多个基准,将在后面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5是表示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300内部及其周边的装置的图。
例如,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300和消息分析单元310相当于判定部104。并且,交互型装置数据库相当于存储部103。并且,消息构建器314相当于变换部106。
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300具有数据库检索单元302和地址标注单元304和交互型阈值检测单元306。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300的周边的单元包括消息分析单元310、数据库更新器312、交互型装置数据库308、消息构建器314。
所接收到的输入消息即在该时刻仅包括MSG_PAYLOAD2102的图23所示的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通过连接316被输入到地址变换实体。该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被输入到消息分析单元310。
消息分析单元310分析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内容。然后,将通过分析而得到的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类别信息通过连接318传输给数据库更新器312。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类别信息是指包含于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MSG_PAYLOAD中的信息,是地址变换实体判定是否需要单播变换时使用的信息。
在此,在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中包含表示是否是能够以第2层(layer 2)协议的形式而包含的与交互型相关联的消息的类别信息。另外,所谓第2层协议包括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或Microsoft LLTD(Link LayerTopology Discovery),但不限于这些。
数据库更新器312通过基于总线的连接320来更新交互型装置数据库308。
消息分析单元310使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300起动。并且,消息分析单元310通过连接324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输入到数据库检索单元302。
更具体地讲,消息分析单元310在接收到In-Transformation消息时,参照该消息中所包含的类别信息。由此,消息分析单元310判定该消息的类别。其中,在包含于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中的类别信息表示该消息是应该仅发送给交互型装置的消息的情况下,消息分析单元310将该消息输入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300。
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库检索单元302通过连接322从交互型装置数据库308检索与交互型装置相关联的信息列表。并且,数据库检索单元302通过连接326使地址标注单元304起动。地址标注单元304利用DEST_ADDRESS 0~DEST_ADDRESS N(以后也写为DEST_ADDRESS0~N)字段的固有装置ID(2106、2108、2110),对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进行标注。并且,地址标注单元304确定对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设定表示是群发发送(例如广播/组播发送)的信息、还是设定表示是单播发送的信息。
例如,地址标注单元304将从交互型装置数据库308取得的作为交互型装置的终端装置的ID,标注在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固有装置ID的栏中。并且,对IN_TRANS_STATE2104设定表示是单播发送的信息。另外,在从交互型装置数据库308取得的作为交互型装置的终端装置的ID的数为0的情况下,地址标注单元304也可以对IN_TRANS_STATE2104设定表示是群发发送的信息。
并且,地址标注单元304也可以通过连接328使交互型阈值检测单元306起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从交互型装置数据库308取得的作为交互型装置的终端装置的ID的数为事前设定的数以上,交互型阈值检测单元306可以对IN_TRANS_STATE2104设定表示是群发发送的信息。因为相比发送多个单播消息,一次性地发送群发消息的通信效率更高。另外,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300也可以不具有交互型阈值检测单元306。
然后,消息构建器314通过连接330接收In-Transformation消息。另外,消息构建器314通过连接332发送In-Transformation消息。
另外,交互型装置具体地讲是液晶显示器等具有显示部的终端装置。因此,判定部104也可以将多个终端装置中具有对用户提示信息的显示部的终端装置,确定为应该作为单播发送的对象的特定的终端装置。
下面,图6是表示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400中的用户存在评价单元408及其周边的结构的图。
图6是对图5追加了用户存在评价单元408的图。在图5和图6中利用相同标号进行相同的说明的部分是(316、428)、(312、424)、(320、432)、
(308、418)、(322、434)、(324、436)、(300、400)、(302、402)、(326、438)、(304、404)、(328、440)、(306、406)、(314、426)以及(332、454)。
另外,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400、用户存在评价单元408及消息分析单元422相当于判定部104。并且,交互型装置数据库418和用户存在数据库420相当于存储部103。消息构建器426相当于变换部106。
用户存在评价单元408具有数据库检索单元410、用户存在阈值检测单元412和地址去标注单元414。
用户存在评价单元408周边的追加单元是用户存在数据库420和帧保存器416。
消息分析单元422分析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内容。然后,将通过分析而得到的In-Transformation消息的类别信息通过连接(318、430)传输给数据库更新器424。
在此,在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中包含表示是否是与能够以第2层协议的形式而包含的用户存在信息相关联的消息的类别信息。该类别信息是表示用户是否与终端装置进行了信息的交换的信息。例如,是指有关与人的相互作用的通过远程控制而发行的最终用户命令(图18中的1602、1604)、人关注装置(图18中的1602、1604)、装置状态(图18中的1606)等。但是,用户存在信息不限于这些信息。另外,数据库更新器(312、424)通过总线连接(320、432)来更新用户存在数据库420。
交互型阈值检测单元(306、406)在接收到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时,参照该消息的类别信息。在此,在包含于In-Transformation消息中的类别信息表示该消息是应该仅发送给利用用户存在信息指示的终端装置的消息的情况下,消息分析单元422将该消息输入到用户存在评价单元408。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存在评价单元408具有的数据库检索单元410通过连接442而起动。另外,如图6所示,在将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400和用户存在评价单元408被级联连接的情况下,消息分析单元422也可以首先向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400输出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
数据库检索单元410通过连接444从用户存在数据库420检索与用户存在相关联的信息列表。数据库检索单元410通过连接446使用户存在阈值检测单元412起动,并确定是否将从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400传输的DEST_ADDRESS 0~N字段的固有装置ID(2106、2108、2110)去标注。用户存在阈值检测单元412使地址去标注单元起动,并通过连接448从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中适当地将DEST_ADDRESS 0~N字段的固有装置ID(2106、2108、2110)去标注。
例如,如果从用户存在数据库420取得的用户位于附近的终端装置的台数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用户存在阈值检测单元412可以判定为向所有终端装置进行群发发送的通信效率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存在阈值检测单元412也可以将由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400对作为单播发送的对象的In-Transformation消息而标注的终端装置的ID删除。另外,用户存在评价单元408也可以不具有用户存在阈值检测单元412。
地址去标注单元414根据规定的条件(图13、步骤1118),确定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设定为广播/组播发送、还是设定为单播发送、或者传输给帧保存器416。
地址去标注单元414通过连接450与帧保存器416连接。根据规定的条件(图13、步骤1118),如果在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内不存在DEST_ADDRESS 0~N字段,则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保存在帧保存器416中。帧保存器416内的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是在有用户时发送的消息、或者通过用户所在的其它网络(116、118、120、122)发送的消息。地址去标注单元414通过连接452使消息构建器426起动。
另外,用户存在信息具体地讲是表示用户对该终端装置的输入是在特定期间内进行的终端装置的信息。例如,在用户在30分钟以内利用遥控器进行了TV节目的变更的情况下,表示该TV的ID被记录在用户存在数据库中。同样,在用户在5分钟以内使用了IH(Induction Heating: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情况下,表示该IH烹调器的ID被记录在用户存在数据库中。
因此,判定部104也可以将多个终端装置中在特定期间内由用户进行了信息输入的终端装置,确定为应该作为单播发送的对象的特定的终端装置。更具体地讲,也可以是,多个终端装置是家庭用电气机械器具,判定部104将在特定期间内被用户操作的家庭用电气机械器具,确定为该用户进行了信息输入的特定的终端装置。
下面,图7是表示应用协议评价单元500内部及其周边的装置的图。在图5和图7中利用相同标号进行相同的说明的部分是(316、516)、(320、520)、(314、514)以及(322、522)。
另外,应用协议评价单元500及消息分析单元510相当于判定部104。并且,应用协议数据库508相当于存储部103。消息构建器514相当于变换部106。
应用协议评价单元500具有数据库检索单元502、地址标注单元504和应用协议阈值检测单元506。
应用协议评价单元500周边的追加单元是应用协议数据库508。
该In-Transformation消息被输入消息分析单元510。然后,消息分析单元510分析In-Transformation消息的内容。然后,消息分析单元510将通过分析而得到的In-Transformation消息的类别信息通过连接518传输给数据库更新器512。
在In-Transformation消息中包含表示能够是第2层协议的形式的应用协议的类别信息。另外,所谓第2层协议例如包括IEEE LLDP(Link LayerDiscovery Protocol)或Microsoft LLTD(Link Layer Topology Discovery)协议等。但是不限于这些。另外,支持对应应用协议的源也能够利用第4层协议头(header)从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MSG_PAYLOAD2102中找到。并且,数据库更新器512通过总线连接520来更新应用协议数据库508。
消息分析单元510使应用协议评价单元500起动,并通过连接524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输入到数据库检索单元502。
在此,消息分析单元310在接收到In-Transformation消息时,参照该消息的类别信息。其中,在作为包含于In-Transformation消息中的类别信息被指定了特定的协议的类别的情况下,消息分析单元510将该消息输入应用协议评价单元500。
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库检索单元302通过连接522从应用协议数据库508检索与终端装置支持的应用协议相关联的信息列表。
数据库检索单元502通过连接526使地址标注单元504起动。地址标注单元504利用DEST_ADDRESS 0~N字段的固有装置ID(2106、2108、2110),对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进行标注。并且,在接收到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时,通过连接528,应用协议阈值检测单元506被起动,并确定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设定为广播/组播发送、还是设定为单播发送。
应用协议阈值检测单元506通过连接530使消息构建器514起动。消息构建器514通过连接532发送消息。
即,也可以是,判定部104将多个终端装置中对应于特定的通信用协议的终端装置,确定为应该作为单播发送的对象的特定的终端装置。例如,特定的通信用协议可以是利用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通用即插即用)的协议。
下面,图8是表示应用协议评价单元600、功能存在评价单元608及其周边的装置的图。图8是对图7追加了功能存在评价单元608的图。在图7和图8中利用相同标号进行相同的说明的部分是(516、628)、(512、624)、(520、632)、(508、618)、(522、634)、(524、636)、(500、600)、(502、602)、(526、638)、(504、604)、(528、640)、(506、606)、(514、626)以及(532、654)。此外,在图6和图8中利用相同标号进行相同的说明的部分是(416、616)。
功能存在评价单元608具有数据库检索单元610、装置/服务功能匹配单元612和地址去标注单元614。功能存在评价单元608周边的追加单元是装置功能数据库620和帧保存器616。
另外,应用协议评价单元600、功能存在评价单元608及消息分析单元622相当于判定部104。并且,应用协议数据库618及装置功能数据库620相当于存储部103。消息构建器626相当于变换部106。
消息分析单元622分析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内容。然后,将通过分析而得到的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类别信息通过连接630传输给数据库更新器624。
在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中包含表示能够以第2层协议的形式而包含的终端装置具有的功能的类别信息。另外,所谓第2层协议包括IEEE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或Microsoft LLTD(Link LayerTopology Discovery)协议等。但是不限于这些。此外,装置/功能匹配的关系也能够利用第4层协议有效载荷从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MSG_PAYLOAD2102中找到。并且,数据库更新器(512、624)通过总线连接(520、632)来更新装置功能数据库620。
在应用协议阈值检测单元606接收到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时,通过连接642而起动的功能存在评价单元608的数据库检索单元610,通过连接644从装置功能数据库620检索与装置功能关系相关联的信息列表。
数据库检索单元610通过连接646使装置/服务功能匹配单元612起动,并确定是否将从应用协议评价单元600传输的DEST_ADDRESS 0~N字段的固有装置ID(图23中的2106、2108、2110)去标注。
装置/服务功能匹配单元612使地址去标注单元起动,并通过连接648从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中适当地将DEST_ADDRESS 0~N字段的固有装置ID(2106、2108、2110)去标注。
例如,功能存在评价单元608通过参照装置功能数据库620,判定具有对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指定的特定的功能的终端装置的台数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如果为规定的阈值以上,则可以判定为向所有终端装置进行群发发送的通信效率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功能存在评价单元608也可以将由应用协议评价单元600对作为单播发送的对象的In-Transformation消息而标注的终端装置的ID删除。
地址去标注单元614根据规定的条件(图15、步骤1312),确定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设定为广播/组播发送还是设定为单播发送、或者传输给帧保存器616。
地址去标注单元614通过连接650与帧保存器616连接。根据规定的条件(图15、步骤1312),如果在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内不存在DEST_ADDRESS 0~N字段,则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保存在帧保存器616中。在所连接的装置中的任意一台装置与该装置的功能关系一致的情况下,发送帧保存器616内的In-Transformation消息。地址去标注单元614通过连接652使消息构建器626起动。
另外,所谓装置功能数据库620按每台终端装置记录的功能,例如有家庭内的影像发布中的服务器功能和客户端功能、节能功能、AV(AudioVisual:影音)数据再现功能等。这样,也可以是,判定部104将多个终端装置中具有特定的功能的终端装置,确定为应该作为单播发送的对象的特定的终端装置。
另外,也可以是,控制装置100具有以上说明的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用户存在评价单元、应用协议评价单元及功能存在评价单元的各种任意组合。另外,也可以是,针对多个终端装置所对应的每种通信用协议,判定是否应该将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进行发送。
图9是表示主要构成部分的整体上的相互连接的图,包括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700、用户存在评价单元708、应用协议评价单元716、功能存在评价单元724、通信规格评价单元732及状态切换单元756。在图9中导入的追加实体是通信规格评价单元732和状态切换单元756。
在图5、图6、图7、图8和图9中利用相同标号进行相同的说明的部分如下:(316、428、516、628、760)、(320、432、520、632、764)、(308、418、742)、(322、434、766)、(300、400、700)、(302、402、702)、(326、438、770)、(304、404、704)、(328、440、772)、(306、406、706)、(444、795)、(408、708)、(410、710)、(446、776)、(412、712)、(448、778)、(414、714)、(522、634、796)、(500、600、716)、(502、602、718)、(526、638、780)、(504、604、720)、(528、640、782)、(506、606、722)、(644、797)、(608、724)、(610、726)、(646、784)、(612、728)、(648、786)、(614、730)、(450、650、792)、(416、616、740)、(314、426、514、626、758)以及(332、454、532、654、794)。
另外,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700、用户存在评价单元708、应用协议评价单元716、功能存在评价单元724、通信规格评价单元732、消息分析单元752及状态切换单元756相当于判定部104。并且,交互型装置数据库742、用户存在数据库744、应用协议数据库746、装置功能数据库748及通信规格数据库750相当于存储部103。消息构建器758相当于变换部106。
通信规格评价单元732具有数据库检索单元734、通信规格阈值检测单元736和地址标注单元738。支持通信规格评价单元732的追加单元是通信规格数据库750。
消息分析单元(312、422、510、622、752)分析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内容。然后,将通过分析而得到的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类别信息,通过连接(318、430、518、630、762)传输给数据库更新器(310、424、512、624、754)。
在该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中包含表示能够以第2层协议的形式而包含的、与通信规格及电池功率相关联的类别信息。另外,所谓第2层协议包括IEEE 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或Microsoft LLTD(Link Layer Topology Discovery)协议,但不限于这些。
另外,数据库更新器(318、430、518、630、762)通过总线连接(320、432、520、632、764)来更新通信规格数据库750。
状态切换单元756通过连接767接收被消息分析单元752调用的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然后,在数据库检索单元734通过连接768从状态切换单元756接收到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时,通信规格评价单元732的数据库检索单元734通过连接798从通信规格数据库750检索装置通信规格的列表及电源信息。
数据库检索单元734通过连接788使通信规格阈值检测单元736起动,并确定来自状态切换单元756的DEST_ADDRESS 0~N字段的固有装置ID(2106、2108、2110)是否表示该装置与通信规格的一对一的关系(图16中的1404)。控制装置100根据通信规格将终端装置分组(图16中的1406)。然后,通信规格阈值检测单元736判定与利用类别信息指定的通信规格对应的终端装置的台数以及电池可驱动的终端装置的台数、是否分别超过了其通信规格阈值1410和通信规格电池阈值1432。在其结果是包含于组中的终端装置的台数超过了各个阈值的情况下,保持群发消息的原样进行发送。另外,在终端装置的台数低于各个阈值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进行发送。
即,也可以是,判定部104针对多个终端装置所对应的每种通信用协议,判定是否应该将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进行发送。
另外,判定部104进行判定时使用的通信用协议能够使用任意的协议。例如,可以使用ZigBee、IEEE 802.11、IEEE 802.15.4、Z-Wave、ECHONET、KNX、Bluetooth中至少一种协议。
另外,通信规格阈值检测单元736也可以仅使用通信规格阈值及通信规格电池阈值中的任意一种阈值。
通信规格阈值检测单元736通过连接790使地址标注单元738起动。地址标注单元738按照由通信规格阈值检测单元732确定的那样,利用DEST_ADDRESS 0~N字段的固有装置ID(2106、2108、2110),对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进行标注。并且,通信规格阈值检测单元736检索所计算出的结果,将IN_TRANS_STATE2104设定为广播/组播发送或者单播发送。并且,地址标注单元738通过基于总线的连接744起动传输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状态切换单元756。
状态切换单元756是对并列具有多个评价单元的判定部104中的各个评价单元的输出进行整合,以便判定部104进行最终判定的构成要素。还存在状态切换单元756通过连接793来起动消息构建器758的选择项。
图10是判定应该转换为使用哪个评价单元的内部状态(800、802、804、806、808)的状态切换单元756的状态图。状态转换必须根据消息类型以INT-DEV-EVAL800后者APP-PT-EVAL806而开始。该状态转换可以在任何状态(800、802、804、806、808)结束。在具有几种转换路径的候选的情况下,选择距发送目的地最长的路径,以便得到更好的结果。因为进行更多滤波处理。
例如,说明包括用户警报消息810的带MSG_PAYLOAD2102的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被接入到INT-DEV-EVAL(700、800)中的情况。如果来自INT-DEV-EVAL(700、800)的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的输出是广播/组播发送,则选择用于向COM-STD-EVL(716、804)转换的连接816。否则,选择用于向USR-PS-EVL(708、802)转换的连接812。
在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的输出不是广播/组播发送的情况下、或者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没有存储在帧保存器740中的情况下,USR-PS-EVAL(708、802)通过连接814转换为COM-STD-EVAL(732、804)。
另一方面,假设包括装置消息818的带MSG_PAYLOAD2102的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被接入到APP-PT-EVAL(716、806)中。在内部状态APP-PT-EVAL(716、806)中,在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表示广播/组播发送的情况下,选择用于向COM-STD-EVL(716、804)转换的连接824。否则,选择用于向FUNC-PS-EVAL(724、808)转换的连接820。在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表示广播/组播发送的情况下、或者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没有存储在帧保存器740中的情况下,FUNC-PS-EVAL(724、808)通过连接822转换为COM-STD-EVAL(732、804)。
图11表示装置整体的基本处理流程。如在步骤900记述的那样,消息分析单元752通过连接760接收到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时,全部数据库被初始化并确定状态(步骤902)。然后,实体(700、708、716、724、732)开始地址变换(步骤904)。在对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中进行了嵌入的时刻,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通过消息构建器758被重建,然后通过连接794进行发送。
图12是表示由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700进行的具体处理的图。该处理通过数据库检索单元(302、702)从状态切换单元756或者消息分析单元(310、752)接收包括In-Transformation消息的起动消息而开始(步骤1000)。
数据库检索单元(302、702)从交互型装置数据库(308、742)检索交互型装置信息(1500、1502)并进行列表化(步骤1002)。
如在步骤1004记述的那样,针对列表进行查询使得只保留交互型装置。针对该列表的每条记录抽取对应的Unique_Device_ID 1500(步骤1006、步骤1008、步骤1022、步骤1010)。如果列表结束(步骤1008),则进入下一个列表(步骤1024)。在步骤1012,由地址标注单元(304、704)针对所抽取的Unique_Device_ID在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DEST_ADDRESS(2106、2108、2110)内标注。地址标注单元(304、704)使交互型阈值检测单元(306、706)起动,并计数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DEST_ADDRESS(2106、2108、2110)的登记项目数(步骤1014)。登记项目数用于表示所存在的交互型装置的数量。然后,将从存储器204取得的Interactive_Threshold与登记项目数进行比较(步骤1016)。如果步骤1016的条件判定1016的结果为真(步骤1016:是,步骤1026),则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设定为广播/组播发送(步骤1020)。否则(步骤1016:否,步骤1028),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设定为单播(步骤1018)。
这样,在交互型装置的数量超过Interactive_Threshold的情况下,相比使休止状态的终端装置分别醒来的单播,通过使用使休止状态的装置全部醒来的广播/组播,能源效率更高。
图13是表示由用户存在评价单元(408、708)进行的具体处理的图。该处理通过数据库检索单元(410、710)从状态切换单元756或者消息分析单元(422、752)接收包括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起动消息而开始(步骤1100)。
数据库检索单元(410、710)从用户存在数据库(420、744)检索记录为在线或者No_Status的Unique_Device_ID、Last_User_Interacted_Date、Last_User_Interacted_Time、Device_Status(图18中的1600、1602、1604、1606)并进行列表化(步骤1102、步骤1104)。在步骤1106,数据库检索单元(410、710)在系统的当前时刻执行查询。并且,数据库检索单元(410、710)将用户存在阈值检测单元(412、712)起动。
用户存在评价单元(408、708)针对包含于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中的每个DEST_ADDRESS(图23中的2106、2108、2110),判定有无Unique_Device_ID一致的终端装置、而且是在线或者具有No_Status的Device_Status的终端装置(步骤1108)。如果条件判定(步骤1108)的结果为假,则通过(步骤1108:否,步骤1126)。然后,取得DEST_ADDRESS(2106、2108、2110)的Last_User_Interacted_Date1602及Last_User_Interacted_Time 1604与当前时刻的差分,判定其值是否大于User_Presence_Threshold(步骤1110)。如果条件(步骤1110)的判定结果为真,则通过(步骤1110:是,步骤1130)。地址去标注单元(414、714)从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对该DEST_ADDRESS(2106、2108、2110)去标注(步骤1112)。在步骤1108的条件判定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步骤1124)、步骤1110的条件判定的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步骤1128)、以及步骤1114的条件判定的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步骤1132),取得下一个DEST_ADDRESS(2106、2108、2110)(步骤1116),直到步骤1114为真(步骤1134)。
在去标注处理之后,地址去标注单元(414、714)检查在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DEST_ADDRESS(2106、2108、2110)。如果条件判定(步骤1118)的结果为是(步骤1136),则将IN_TRANS_STATE2104设定为广播/组播发送、或者通过连接(450、792)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存储在帧保存器(416、740)中(步骤1122)。如果条件判定(步骤1118)的结果为否(步骤1138),地址去标注单元(414、714)将IN_TRANS_STATE2104设定为单播。
图14是表示由应用协议评价单元716进行的具体处理的图。该处理通过数据库检索单元(502、718)从状态切换单元756或者消息分析单元(510、752)接收包括In-Transformation消息的起动消息而开始(步骤1200)。数据库检索单元(502、718)从应用协议数据库(508、746)检索Unique_Device_ID 1700和Application_Protocol 1702并进行列表化(步骤1202)。在步骤1204,对列表执行查询使得只保留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一致的应用协议。
然后,应用协议评价单元716对于列表的每条记录抽取对应的Unique_Device_ID 1700(步骤1206、步骤1208、步骤1222、步骤1210)。在到达列表的末尾的情况下(步骤1208:是,步骤1224),在步骤1212,由地址标注单元(504、720)针对所抽取的Unique_Device_ID 1700,在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DEST_ADDRESS(2106、2108、2110)中进行标注。
地址标注单元(504、720)使应用协议阈值检测单元(506、722)起动,并计数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内的DEST_ADDRESS(2106、2108、2110)的登记项目数(步骤1214)。登记项目数用于表示所存在的应用协议装置的数量。
然后,应用协议评价单元716将从存储器204取得的Application_Protocol_Threshold与登记项目数进行比较(步骤1216)。如果条件判定(步骤1216)的结果为是(步骤1226),则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设定为广播/组播发送(步骤1220)。否则(步骤1216:否,步骤1228),应用协议评价单元716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设定为单播(步骤1218)。
这样,如果交互型装置的数量超过Application_Protocol_Threshold,相比使休止状态的终端装置分别醒来的单播,而选择使休止状态的装置全部醒来的广播/组播等的群发发送。因为在终端装置的台数较多的情况下,群发发送的能源效率更高。
图15表示由功能存在评价单元(610、724)进行的具体处理。该处理通过数据库检索单元726从状态切换单元756或者消息分析单元(622、752)接收包括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起动消息而开始(步骤1300)。
数据库检索单元(610、726)从装置功能数据库(620、748)检索终端装置的识别符即Source_Unique_Device_ID(图20中的1800)、Function_Related_Device_ID_1(图20中的1802)、Function_Related_Device_ID_2(图20中的1804)、以及Function_Related_Device_ID_N(图20中的1808)并进行列表化(步骤1302)。
数据库检索单元(610、726)使装置/服务功能匹配单元(612、728)起动。针对包含于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中的每个DEST_ADDRESS(2106、2108、2110),消息的发送源对应于Source_Unique_Device_ID 1800。功能存在评价单元(610、724)检查是否存在一致的Function_Related_Device_ID_[1~n](1802、1804、1808)(步骤1304)。如果条件判定(步骤1304)的结果为否(步骤1320),地址去标注单元(614、730)从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将该DEST_ADDRESS(2106、2108、2110)去标注(步骤1306)。如果条件判定(步骤1304)的结果为是(步骤1318),取得下一个该DEST_ADDRESS(2106、2108、2110)(步骤1310)。
并且,如果条件判定(步骤1308)的结果为否(步骤1322),取得下一个该DEST_ADDRESS(2106、2108、2110)(步骤1310)。
在去标注处理之后,地址去标注单元(614、730)检查在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DEST_ADDRESS(2106、2108、2110)(步骤1312)。如果不存在DEST_ADDRESS(步骤1312:是,步骤1326),则将IN_TRANS_STATE(图23中的2104)设定为广播/组播发送。或者,通过连接(650、792)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存储在帧保存器(416、740)中(步骤1316)。如果存在DEST_ADDRESS(步骤1312:否,步骤1328),地址去标注单元(614、730)将IN_TRANS_STATE(2104)设定为单播。
图16是表示由通信规格评价单元732进行的具体处理的图。该处理通过数据库检索单元734从状态切换单元756或者消息分析单元752接收包括In-Transformation消息的起动消息而开始(步骤1400)。
数据库检索单元734从通信规格数据库750检索Unique_Device_ID(图21中的1900)和Communication_Standard(图21中的1902)并进行列表化(步骤1402)。数据库检索单元734使通信规格阈值检测单元736起动,并计数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DEST_ADDRESS(2106、2108、2110)的登记项目数(步骤1404)。登记项目数用于表示所存在的终端装置的数量。通信规格阈值检测单元736进行各个终端装置是否仅与一种通信规格相对应的判定(步骤1404)。如果判定的结果为是(步骤1404:是,步骤1420),则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设定为单播(步骤1408)。如果判定的结果为否(步骤1404:否,步骤1422),根据Communication_Standard的各个列表,将DEST_ADDRESS(2106、2108、2110)的登记项目进行分组(步骤1406)。在步骤1406,假设在Communication_Standard列表内的要素中分别具有新的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格式。
通信规格评价单元732对于每个Communication_Standard(步骤1416、步骤1428、步骤1418),判定DEST_ADDRESS的数是否超过从存储器204取得的Communication_Protocol_Threshold(步骤1410),一直到列表的末尾。在判定的结果是DEST_ADDRESS的数没有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步骤1410:否,步骤1426),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设定为单播(步骤1414)。
在判定的结果是DEST_ADDRESS的数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步骤1410:是,步骤1424),继续进行比较,判定BAT_DEV即电池装置的数是否多于Communication_Protocol_Battery_Threshold(步骤1432)。从存储器204检索Communication_Protocol_Battery_Threshold 1432。BAT_DEV表示所比较的对象参数,是从通信规格数据库750的字段中Battery_Powered(图21中的1904)所表示的电池式装置的数导出的。
例如,在通信规格评价单元732中,对Battery_Powered 1904设定是的相同Communication_Standard 1902的装置的总数被定义为BAT_DEV。并且,在用户存在评价单元(408、708)中,对Battery_Powered 1904设定是、而且在用户存在字段(1602、1604、1606)中包括规定期间内的操作履历的装置的总数定义为BAT_DEV。如果步骤1432的判定结果为是(步骤1436),则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设定为单播发送(步骤1414)。并且,如果步骤1432的判定结果为否(步骤1434),则将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IN_TRANS_STATE2104设定为广播/组播发送(步骤1412)。
另外,也能够对步骤1026、步骤1136、步骤1226、步骤1326分别附加步骤1432的判定条件。步骤1432是为了推进单播发送而指定的,以便进一步延长电池式装置的电池寿命。在到达列表的最后的情况下(步骤1416:是,步骤1430)结束。
图17是表示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300、400、700)具有的交互型装置数据库(308、418、742)的内容的示例。在该数据库中包含Unique_Device_ID 1500和Interactive_Status 1502这两个字段。另外,参照图17~图21,Unique_Device_ID 1500、Unique_Device_ID 1600、Unique_Device_ID 1700、Source_Unique_Device_ID 1800、以及Unique_Device_ID 1900均定义了在所有相关数据库中固有的主要关键字(key)。
Interactive_Status 1502定义了终端装置如何与人进行信息的交换。例如,在该终端装置具有显示部的情况下,对Interactive_Status 1502设定是。并且,在不具有显示部的情况下设定否。
图18是表示用户存在评价单元(408、708)具有的用户存在数据库(420、744)的内容的示例。在该数据库中包含Unique_Device_ID 1600、Last_User_Interacted_Date 1602、Last_User_Interacted_Time 1604、和Device_Status 1606这4个字段。
Last_User_Interacted_Date 1602表示最后与用户进行信息交换的日期。即,表示最后受理来自用户的操作的日期。Last_User_Interacted_Time 1604表示最后进行信息交换的时间。即,表示最后受理来自用户的操作的时刻。Device_Status 1606表示装置的装置状态,能够采用任意状态。具体地讲,包括被用于即时通信器的状态、表示工作状态的状态、表示节能用的电源状态的状态等。例如,关于被用于即时通信器的状态,可以举出对Device_Status 1606的记录设定在线、忙碌或者NA(Not Applicable:不适用)等。所谓在线表示有关用户与终端装置的信息交换是否已到期的内部装置状态。所谓忙碌表示虽然用户在线,但是仅在消息重要时显示出兴趣的内部装置状态。NA表示不支持Device_Status特性的洗衣机等终端装置。
图19是表示应用协议评价单元(500、600、716)具有的应用协议数据库(508、618、746)的内容的示例。在该数据库中包含Unique_Device_ID1700和Application_Protocol 1702这两个字段。
Application_Protocol 1702定义了终端装置支持的协议。关于协议例如有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但不限于此。
图20是表示功能存在评价单元(608、724)具有的装置功能数据库(620、748)的内容的示例。在该数据库中包含Unique_Device_ID 1800和Function_Related_Device_ID[1~N](1802、1804、1808)这些字段。另外,Function_Related_Device_ID[1~N]例如也可以是要素数N的连接列表的形式。并且,功能关系不限于有无单一功能的关系。例如,也可以利用多个功能的组合来确定具有功能关系的终端装置。
Function_Related_Device_ID[1~N](1802、1804、1808)表示与源节点具有功能关系的发送目的地装置的连接列表。例如,参照图26和图27,从室内温度调整的角度考虑,空调设备(2400、2500)与遮光门(2404、2504)具有功能关系,与洗衣机(2408、2506)没有功能关系。因此,在Source_Unique_Device_ID表示空调设备的情况下,对Function_Related_Device_ID_1设定遮光门的ID。另外,在没有与空调设备具有功能关系的其它终端装置的情况下,自Function_Related_Device_ID_2开始设定NA。
图21是表示通信规格评价单元732的通信规格数据库750的内容的图。在该数据库中包含Unique_Device_ID 1900和Communication_Standard 1902和Battery_Powered 1904这3个字段。
Communication_Standard 1902表示装置是否采用第1层或者第2层型协议。能够采用任意的协议,例如802.15.4、802.11、以太网(注册商标)等。
Battery_Powered 1904表示是否是能源供给受限制的终端装置在工作。所谓能源供给受限制的终端装置例如指用一次电池或者二次电池驱动的终端装置,但不限于这些。例如,为了节能而事前设定了功耗目标值的终端装置等。另外,Battery_Powered 1904字段也可以存在于中继装置100使用的其它数据库(742、744、746、748)中。
图22是表示网络2022中的终端装置即节点(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的相互关系的文恩图(Venn diagram)。在X组2018中包含节点1(2000)、节点2(2002)、节点3(2004)、节点5(2008)、节点6(2010)、节点7(2012)、节点8(2014)。另外,节点3(2004)、节点6(2010)、节点7(2012)、节点8(2014)也属于Y组(2020)。节点4(2006)和节点9(2016)既不属于X组(2018)也不属于Y组(2020)。
例如,X组(2018)能够视为交互型装置所在的组或者应用协议所在的组。Y组(2020)能够视为用户所在的组或者功能所在的组。节点不限于一个组,在这种情况下,相同节点(2004、2010、2012、2014)也可以属于多个组。在这种情况下,节点4(2006)和节点9(2016)不属于任何组。X组(2018)的范围大于Y组(2020),能够将更多的节点作为对象。Y组将范围缩小为仅是有限的对象节点。
图23表示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格式。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具有包括MSG_PAYLOAD2102、IN_TRANS_STATE2104、DEST_ADDRESS 0~N(2106、2108、2110)这3个主要的字段。
MSG_PAYLOAD2102包括中继装置100从源装置接收到的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IN_TRANS_STATE2104包括表示群发发送还是单播发送In-Transformation消息2100的信息。在地址去标注单元(714、730)或者地址标注单元(704、720、738)对IN_TRANS_STATE2104设定表示应该进行群发发送(例如广播/组播发送)的信息时,以后控制装置100忽视DEST_ADDRESS 0~N(2106、2108、2110)及IN_TRANS_STATE的设定。并且,DEST_ADDRESS 0~N(2106、2108、2110)及IN_TRANS_STATE在发送消息之前经由消息构建器758被去除。
并且,在对IN_TRANS_STATE2104设定表示应该进行单播发送的信息时,各个DEST_ADDRESS 0~N(2106、2108、2110)在被发送之前经由变换部106被变换为基于发送目的地的协议规格的单播帧。
DEST_ADDRESS 0~N(2106、2108、2110)包括经由地址标注单元(706、722、738)被标注、经由地址去标注单元(714、730)被去标注的多个Unique_Device_ID。
下面,参照图24~图29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0与本发明的关联技术的中继装置的动作的不同。另外,在图24~图29中,中继装置事前向终端装置发送信标帧,接收到信标帧的终端装置在指定的时刻从中继装置取得群发消息。即,从中继装置侧观察是由终端装置进行的PULL(拉取)型的群发通信。但是,本发明同样也能够适用于中继装置向终端装置发送群发消息的PUSH(推送)型的群发通信。
图24是本发明的关联技术的中继装置2202对从源节点2200发送的群发消息进行中继时的中继装置的使用事例。在该使用事例中包括作为源节点2200的电饭锅、与关联技术有关的中继装置2202、以及4个作为休止状态的无线节点的终端装置即电视机2204和笔记本电脑2208和视频再现设备2210和空调设备2212。并且,中继装置2202进行中继的群发消息是仅针对具有显示部的交互型装置而且是用户位于附近的终端装置具有意义的消息。
源节点2200也可以是休止状态的无线节点(2204、2208、2210、2212)。在此,用户2206在观看电视机2204。中继装置2202一直处于醒着状态(时间2272)。作为源节点2200的电饭锅在步骤2214发送广播/组播型用户警报消息,以便通知烹调完毕。在步骤2216,中继装置2202接收广播/组播消息。中继装置2202对接收到的广播/组播消息进行缓存,并对下一个信标帧的保留字段设定标志(步骤2218)。在步骤2220、步骤2222、步骤2224及步骤2226,休止状态的无线终端装置(2204、2208、2210、2212)在利用前一次的信标帧事前通知的时刻进行唤醒,并等待从中继装置2202发送的信标帧。在步骤2228,信标帧被广播/组播给全部装置,并在步骤2230、步骤2232、步骤2234及步骤2236被接收。
在该信标帧中包含将输入的广播/组播通知所有接收侧装置(2204、2208、2210、2212)的保留帧字段。在步骤2238,中继装置2202发送被缓存的广播/组播消息。然后,所有接收侧装置接收该广播/组播消息(步骤2240、步骤2242、步骤2244及步骤2246)。源节点(2204、2208、2210、2212)接收到的广播/组播消息,在步骤2248、步骤2250、步骤2252、步骤2254被进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作为交互型装置的电视机2204和笔记本电脑2208对接收到的广播/组播消息进行处理。然后,在步骤2256、步骤2258、步骤2260及步骤2262,终端装置(2204、2208、2210、2212)确定下一个唤醒的计划并返回到休止状态。因此,终端装置(2204、2208、2210、2212)的唤醒时间不论接收到的消息内容对自身是否有益,均是时间2264、时间2266、时间2268、时间2270。
另一方面,图25表示具有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700及用户存在评价单元708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对与图24的事例相同的群发消息进行中继的使用事例。在图24和图25中利用相同标号进行相同的说明的部分是(2200、2300)、(2204、2304)、(2208、2306)、(2210、2308)、(2212、2310)、(2214、2318)、(2216、2320)、(2220、2324)、(2222、2326)、(2224、2328)、(2226、2330)、(2256、2358)、(2258、2342)、(2260、2344)、(2262、2346)、(2272、2368)。
具有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700及用户存在评价单元708的控制装置即中继装置2302,将电视机2304和笔记本电脑2306分类为交互型装置2316。另外,中继装置2302将电视机2304分类为用户2312位于附近的终端装置2314。在步骤2322,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700及用户存在评价单元708将下一个发送的信标帧中所包含的保留字段的标志设定为发送目的地装置用的单播。信标帧在步骤2322是以群发发送的方式被发送的,并在步骤2334、步骤2336、步骤2338、步骤2340被接收。该信标帧用于通知各个终端装置被缓存的应该接收的单播消息虽然在电视机2304中、但是不在其它的所有终端装置(2306、2308、2310)中。然后,在步骤2342、2344、2346,终端装置(2306、2308、2310)确定下一次唤醒的计划并返回到休止状态。另一方面,在步骤2348,电视机2304从中继装置2302单播发送用于取得被缓存的消息的请求消息。然后,在步骤2350,中继装置2302接收来自电视机2304的请求消息。在步骤2352,中继装置2302通过单播发送对来自电视机2304的请求消息进行应答。然后,在步骤2354,只有电视机2304接收单播消息。所接收到的消息在步骤2356由电视机2304进行处理。然后,电视机2304确定下一次唤醒的计划并返回到休止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机2304以外的终端装置起动的时间(2362、2364、2366)比图24所示的时间(2266、2268、2270)短。并且,电视机2304起动的时间2360有可能比在步骤2238物理的数据传输速度较低的广播发送的情况短。这是因为在时间2360进行的通信(2348、2352)中,作为单播用能够使用比广播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图26表示本发明的关联技术的中继装置2402对从源节点2400发送的群发消息进行中继时的中继装置的使用事例。在该使用事例中包括作为源节点的空调设备2400、中继装置2402、以及作为终端装置的4个休止状态的无线节点即遮光门2404和洗衣机2408和视频再现设备2410和电视机2412。并且,中继装置2402进行中继的群发消息是仅针对与作为应用协议的UPnP对应的终端装置、而且是在功能上与作为空调设备的源节点2500具有关联的终端装置具有意义的消息。
遮光门2404和洗衣机2408对应于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等应用协议。中继装置2402一直处于醒着状态(时间2472)。空调设备2400在步骤2414发送广播/组播装置消息,以便更新为最新的装置状态信息。在步骤2416,中继装置2402接收广播/组播消息。
中继装置2402将接收到的广播/组播消息进行缓存,并对下一个信标帧的保留字段设定标志(步骤2418)。在步骤2420、步骤2422、步骤2424、步骤2426,作为休止状态的无线节点的终端装置(2404、2408、2410、2412)进行唤醒,并等待从中继装置2402发送的信标帧。
在步骤2428,信标帧被广播/组播发送给所有装置。在步骤2430、步骤2432、步骤2434、步骤2436,各个终端装置接收信标帧。在该信标帧中包含将输入的广播/组播消息通知所有终端装置(2404、2408、2410、2412)的保留帧字段。在步骤2438,中继装置2402发送被缓存的广播/组播消息。该广播/组播消息被所有终端装置接收(步骤2440、步骤2442、步骤2444、步骤2446)。
终端装置(2404、2408、2410、2412)接收到的广播/组播消息,在步骤2448、步骤2450、步骤2452、步骤2454被进行分析。在此,只有遮光门2404理解广播/组播消息的内容。在步骤2456、步骤2458、步骤2460、步骤2462,终端装置(2404、2408、2410、2412)确定下一个唤醒的计划并返回到休止状态。终端装置(2404、2408、2410、2412)的唤醒时间不论消息内容是否有益,均是时间2464、时间2466、时间2468、时间2470。
另一方面,图27表示具有应用协议评价单元及功能存在评价单元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对与图26的事例相同的群发消息进行中继的使用事例。在图26和图27中利用相同标号进行相同的说明的部分是(2400、2500)、(2404、2504)、(2408、2506)、(2410、2508)、(2412、2510)、(2414、2516)、(2416、2518)、(2420、2522)、(2422、2524)、(2424、2526)、(2426、2528)、(2456、2556)、(2458、2540)、(2460、2542)、(2462、2544)、(2472、2566)。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即中继装置2502将遮光门2504和洗衣机2506分类为应用协议装置2514,还将遮光门2504分类为具有与作为空调设备的源节点2500相关联的功能的终端装置2512。
在步骤2520,应用协议评价单元716和功能存在评价单元724将下一个发送的信标帧中所包含的保留字段的标志设定为发送目的地装置用的单播。群发信标在步骤2530被发送。然后,在步骤2532、步骤2534、步骤2536、步骤2538被各个终端装置接收。该信标帧用于通知被缓存的单播消息虽然在遮光门2504中、但是不在其它的所有终端装置(2506、2508、2510)中。在步骤2540、步骤2542、步骤2544,终端装置(2506、2508、2510)确定下一个唤醒的计划并返回到休止状态。
在步骤2546,遮光门2504单播发送用于从中继装置2502取得被缓存的消息的请求消息。然后,在步骤2548,中继装置2502接收来自遮光门2504的请求消息。然后,在步骤2550,中继装置2502以单播方式对请求消息进行应答。并且,在步骤2552,遮光门2504接收单播消息。
接收到的消息在步骤2554由遮光门2504进行处理。并且,在步骤2556,遮光门2504确定下一个唤醒的计划并返回到休止状态。时间2560、时间2562、时间2564的唤醒时间分别比图26中的时间2466、时间2468、时间2470短。
图28表示本发明的关联技术的中继装置2602对从源节点2600发送的群发消息进行中继时的中继装置的使用事例。在该使用事例中包括既可以是有线节点也可以是无线节点的源节点2600、既可以是有线节点也可以是无线节点的关联技术的中继装置2602、依据于802.11标准的终端装置5台(2604)、依据于ZigBee标准的终端装置1台(2606)、依据于6LoWPAN标准的终端装置1台(2608)、依据于WM-Bus标准的终端装置1台(2610)、依据于Z-Wave标准的终端装置1台(2612)、依据于蓝牙标准的终端装置1台(2614)、依据于以太网标准的终端装置1台(2616)、以及依据于M-Bus标准的终端装置1台(2618)。
另外,中继装置2602进行中继的群发消息是仅针对与作为通信规格的802.11、ZigBee和6LoWOAN对应的终端装置有意义的消息。
源节点2600可以是休止状态的无线节点即终端装置(2604、2606、2608、2610、2612、2614)或者有线节点即终端装置(2616、2618)中的任意一种装置。
进行无线通信的所有终端装置(2602、2604、2606、2608、2610、2612、2614)在相同频带上进行通信。中继装置2602一直处于醒着状态,具有多个有线及无线接口。源节点2600在步骤2620发送广播/组播装置消息,以便更新最新的装置状态信息。
在步骤2622,中继装置2602接收广播/组播消息。中继装置2602将接收到的广播/组播消息进行缓存,在步骤2624、步骤2636、步骤2644、步骤2652、步骤2660、步骤2668,按每个无线接口,对下一个信标帧的保留字段设定标志。并且,在步骤2624,向有线装置广播/组播发送有线广播/组播消息。具体地讲,在步骤2628,对以太网装置2616进行群发发送。并且,在步骤2630,对M-BUS装置2618进行群发发送。在步骤2624、步骤2636、步骤2644、步骤2652、步骤2660、步骤2668,信标帧被广播给所有无线装置(2604、2606、2608、2610、2612、2614)。并且,在步骤2626、步骤2638、步骤2646、步骤2654、步骤2662、步骤2670,信标帧被各个终端装置接收。在该信标帧中包含将输入的广播/组播消息通知给所有终端装置(2604、2606、2608、2610、2612、2614)的保留帧字段。在步骤2632、步骤2640、步骤2648、步骤2656、步骤2664、步骤2672,中继装置2602发送被缓存的广播/组播消息。并且,在步骤2634、步骤2642、步骤2650、步骤2658、步骤2666、步骤2674,该广播/组播消息被所有终端装置(2604、2606、2608、2610、2612、2614)接收。
由终端装置接收到的广播/组播消息无论消息内容是否有益,均在所有终端装置(2604、2606、2608、2610、2612、2614、2616、2618)中进行分析。在该使用事例中,只有802.11标准的终端装置(2602)、ZigBee标准的终端装置(2606)、和6LoWPAN标准的终端装置(2608)理解广播/组播消息的内容。因此,该消息内容对于剩余的终端装置(2610、2612、2614、2616、2618)是没有用途的消息。
在图28所示的事例中,针对所有装置进行广播/组播,因而消息发布等待时间需要用时间2680表示的期间。并且,终端装置(2604、2606、2608)的等待时间用时间2678表示。根据广播/组播的物理的数据传输速度,明确的清晰信道(clear channel)评价期间需要时间2676。
另一方面,图29表示具有通信规格评价单元732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对与图28的事例相同的群发消息进行中继的使用事例。在图28和图29中利用相同标号进行相同的说明的部分是(2600、2700)、(2604、2704)、(2606、2706)、(2608、2708)、(2610、2710)、(2612、2712)、(2614、2714)、(2616、2716)、(2618、2718)、(2620、2720)、(2622、2722)。
在步骤2724,具有通信规格评价单元732的控制装置即中继装置2702将广播/组播消息的内容理解为、仅以对应于特定的通信规格的终端装置即终端装置2704、终端装置2706和终端装置2708为对象的消息。
其中,各个通信协议的Communication_Protocol_Threshold均是在步骤1410的时刻被设定为3。因此,在802.11标准的终端装置的台数、ZigBee标准的终端装置的台数、和6LoWPAN标准的终端装置的台数分别超过3台的情况下,通信规格评价单元732指示向与超过3台的通信规格对应的终端装置进行群发发送。其中,终端装置2704、终端装置2706、终端装置2708中的终端装置2704的台数是5台,超过3台。另一方面,终端装置2706和终端装置2708的台数在阈值以内。因此,将5台的802.11标准的终端装置2704作为发送目的地的消息,被作为信标帧在步骤2724进行发送。然后,被缓存的消息在步骤2732被进行广播/组播。另一方面,终端装置2704在步骤2726接收信标帧,在步骤2734接收从中继装置2702群发发送的消息。
并且,在步骤2736发送1台ZigBee标准的终端装置2706用的信标帧。信标帧在步骤2738被终端装置2706接收。与此相应地,请求发送MSG_PAYLOAD2102的请求消息,在步骤2740经由1台ZigBee标准的终端装置2706被单播发送。所发送的请求消息在步骤2742被中继装置2702接收。中继装置2702在步骤2744将MSG_PAYLOAD2102单播发送给终端装置2706。所发送的MSG_PAYLOAD2102在步骤2746被1台ZigBee标准的终端装置2706接收。
并且,在步骤2748发送1台6LoWPAN标准的终端装置2708用的信标帧。信标帧在步骤2750被终端装置2708接收。与此相应地,请求发送MSG_PAYLOAD2102的请求消息,在步骤2752经由1台6LoWPAN标准的终端装置2708被单播发送。所发送的请求消息在步骤2754被中继装置2702接收。中继装置2702在步骤2756将MSG_PAYLOAD2102单播发送给终端装置2708。所发送的MSG_PAYLOAD2102在步骤2758被1台6LoWPAN标准的终端装置2708接收。
与在图28中的时间2676进行的在广播/组播中使用的数据传输速度相比,在时间2762进行的单播中能够使用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因而能够改善等待时间。整体而言,关于完成向MSG_PAYLOAD2102的发送对象即终端装置(2704、2706、2708)的消息发布的等待时间(时间2678和时间2680)的改善用时间2760表示。并且,包括通信规格的终端装置(2710、2712、2714、2716、2718)与广播/组播消息2720区分开。因此,与图28的终端装置(2610、2612、2614、2616、2618)相比,其结果是改善了频带宽度及等待时间。另外,当在无线型节电超级帧构造中仅允许单一的广播的情况下,通过由中继装置2702将所接收到的广播/组播消息的猝发脉冲(burst)变换为单播,能够改善消息发布的等待时间。
另外,在图1中,网络A116~网络N122介于从源节点A~N到中继装置100的路径中。其中,网络A116~网络N122可以是家庭外的网络,也可以是家庭内的网络。
另外,在图6、图8、图9中,在本实施方式的地址变换实体具有多个评价单元的情况下,将某个评价单元的评价结果作为另一个评价单元的输入。例如,参照图6,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400具有的交互型阈值检测单元406的输出,成为用户存在评价单元408具有的数据库检索单元410的输入。即,多个评价单元中的第1评价单元和第1评价单元以外的第2评价单元形成所谓级联连接。但是,也可以将多个评价单元并行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地址变换实体根据任意的基准从多个评价单元的判定中选择一个判定。例如,可以选择对于每个评价单元被确定为单播发送的对象的终端装置的逻辑和作为最终确定的终端装置。或者,也可以选择对于每个评价单元被确定为单播发送的对象的终端装置的逻辑积作为最终确定的终端装置。或者,在至少一个评价单元判定为应该进行群发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向所有终端装置进行群发发送。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实现方法,根据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对本实施方式实施本行业人员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方式、或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进行组合而构建的方式,均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控制装置,尤其能够应用于包括控制装置和多个终端装置的网络中的控制装置等。
标号说明
100、2202、2302、2402、2502、2602、2702中继装置(控制装置)
102接收部、103存储部、104判定部、106变换部、108发送部
109、110、112、114、124、126、128、130、138、316、318、320、322、324、326、328、330、332、428、430、432、434、436、438、440、442、444、446、448、450、452、454、516、518、520、522、524、526、528、530、532、628、630、632、634、636、638、640、642、644、646、648、650、652、654、760、762、764、766、767、768、770、772、774、776、778、780、782、784、786、788、790、792、794、795、796、797、798连接
116、118、120、122网络
136无线通信接口
140、142、144、146、148、150、152、154、156、158、160、162、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无线节点(终端装置)
200处理单元、202输入输出单元、204存储器、206保存器
300、400、700交互型装置评价单元
302、402、502、602、610、702、710、718、726、734数据库检索单元
304、404、504、604、704、720、738地址标注单元
306、406、706交互型阈值检测单元
308、418、742交互型装置数据库
310、422、510、622、752消息分析单元
312、424、512、624、754数据库更新器
314、426、514、626、758消息构建器
408、708用户存在评价单元
410数据库检索单元
412、712用户存在阈值检测单元
414、614、714、730地址去标注单元
416、616、740帧保存器
420、744用户存在数据库
500、600、716应用协议评价单元
506、606、722应用协议阈值检测单元
508、618、746应用协议数据库
608、724功能存在评价单元
612、728装置/服务功能匹配单元
620、748装置功能数据库
732通信规格评价单元
736通信规格阈值检测单元
750通信规格数据库
756状态切换单元
1500、1600、1900Unique_Device_ID
1502Interactive_Status
1602Last_User_Interacted_Date
1604Last_User_Interacted_Time
1606Device_Status
1902Communication_Standard
1904Battery_Powered
2018X组、2020Y组、2022网络
2100In-Transformation消息
2102MSG_PAYLOAD
2104IN_TRANS_STATE
2106、2108、2110DEST_ADDRESS(0~N)
2200、2300、2600、2700源(源节点)
2204、2304、2412、2510电视机
2206、2312用户
2208、2306笔记本电脑
2210、2308、2410、2508视频再现设备
2212、2310、2400、2500空调设备
2316交互型装置
2404、2504遮光门
2408、2506洗衣机
2604、2704依据于802.11标准的终端装置5台
2606、2706依据于ZigBee标准的终端装置1台
2608、2708依据于6LoWPAN标准的终端装置1台
2610、2710依据于WM-Bus标准的终端装置1台
2612、2712依据于Z-Wave标准的终端装置1台
2614、2714依据于蓝牙标准的终端装置1台
2616、2716依据于以太网标准的终端装置1台
2618、2718依据于M-Bus标准的终端装置1台

Claims (15)

1.一种网络中的控制装置,该网络包括所述控制装置和多个终端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有:
接收部,在所述网络内接收各个终端装置发送的群发消息;
判定部,根据包含于所接收到的所述群发消息中的信息,判定是否应该将所接收到的所述群发消息变换为针对所述多个终端装置中的一部分即特定的终端装置的单播消息进行发送;
变换部,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需要所述变换的情况下,将所述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以及
发送部,将所述单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特定的终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
在所述网络中,在数据链接层中混合存在多种协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不将所述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的情况下,所述发送部将所述群发消息变换成所述多种协议的各种协议并进行群发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所述判定部将所述多个终端装置之中具有对用户提示信息的显示部的终端装置,确定为所述特定的终端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所述判定部将所述多个终端装置之中在特定期间内用户进行了信息输入的终端装置,确定为所述特定的终端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
所述多个终端装置是家庭用电气机械器具,
所述判定部将在特定期间内由所述用户进行了操作的所述家庭用电气机械器具,确定为该用户进行了信息输入的所述特定的终端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所述判定部将所述多个终端装置之中对应特定的通信协议的终端装置,确定为所述特定的终端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
所述特定的通信协议是利用UPnP通用即插即用的协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所述判定部将所述多个终端装置之中具有特定的功能的终端装置,确定为所述特定的终端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所述判定部还针对所述多个终端装置对应的每种通信协议,判定是否应该将所述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进行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
所述通信用协议是ZigBee、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802.11、IEEE802.15.4、Z-Wave、ECHONET、KNX、Bluetooth(注册商标)中的至少一种协议。
12.一种在包括控制装置和多个终端装置的网络中的数据的中继方法,所述中继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在所述网络内接收各个终端装置发送的群发消息;
判定步骤,根据包含于所接收到的所述群发消息中的信息,判定是否应该将所接收到的所述群发消息变换为针对所述多个终端装置中的一部分即特定的终端装置的单播消息进行发送;
变换步骤,在所述判定步骤判定为需要变换的情况下,将所述群发消息变换为单播消息;以及
发送步骤,将所述单播消息发送给所述特定的终端装置。
13.一种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继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记录了权利要求13所述的程序。
15.一种集成电路,实现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继方法。
CN2012800012008A 2011-02-18 2012-02-17 控制装置、中继方法及其程序 Pending CN1029071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3920 2011-02-18
JP2011-033920 2011-02-18
PCT/JP2012/001058 WO2012111344A1 (ja) 2011-02-18 2012-02-17 制御装置、中継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7123A true CN102907123A (zh) 2013-01-30

Family

ID=46672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12008A Pending CN102907123A (zh) 2011-02-18 2012-02-17 控制装置、中继方法及其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34039A1 (zh)
JP (1) JPWO2012111344A1 (zh)
CN (1) CN102907123A (zh)
WO (1) WO20121113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1258A (zh) * 2018-09-10 2020-03-1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V2v通信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4711B2 (en) * 2012-02-24 2014-02-18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Channel scan for smart meter networks to determine operating channels
JP5681905B2 (ja) * 2012-03-27 2015-03-11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装置で実行されるプログラム
US9665840B2 (en) * 2014-03-21 2017-05-30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High performance ERP system ensuring desired delivery sequencing of output messages
WO2015198087A1 (en) * 2014-06-24 2015-12-30 Emad Abdulrazzak Felemban A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protocol gateway and virtual resource manager
US10244070B2 (en) 2016-01-26 2019-03-26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In-memory message sequencing
EP3327987A1 (en) * 2016-11-23 2018-05-30 ABB Schweiz A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ding messages in a wireless building automation network
US10735913B2 (en) * 2018-09-11 2020-08-04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a group in a mesh network
CN109787652A (zh) * 2019-03-18 2019-05-21 杭州深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knx标准的总线收发集成电路
CN113507724B (zh) * 2021-06-30 2022-06-17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链表的无线通信节点在网状态检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1353B1 (en) * 2000-06-21 2004-04-13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compatibility
US20070220165A1 (en) * 2006-03-16 2007-09-20 Seale Moorer Internet protocol based media streaming solution
JP2009017202A (ja) * 2007-07-04 2009-01-22 Nippon Hoso Kyokai <Nhk> 無線通信装置
US20090052467A1 (en) * 2007-08-22 2009-02-26 Oren Kaidar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configured for heterogeneous secure associations in wi-fi pa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3189B2 (ja) * 2005-03-24 2010-03-17 サクサ株式会社 電話通信端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1353B1 (en) * 2000-06-21 2004-04-13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compatibility
US20070220165A1 (en) * 2006-03-16 2007-09-20 Seale Moorer Internet protocol based media streaming solution
JP2009017202A (ja) * 2007-07-04 2009-01-22 Nippon Hoso Kyokai <Nhk> 無線通信装置
US20090052467A1 (en) * 2007-08-22 2009-02-26 Oren Kaidar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configured for heterogeneous secure associations in wi-fi pa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1258A (zh) * 2018-09-10 2020-03-1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V2v通信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34039A1 (en) 2013-02-07
JPWO2012111344A1 (ja) 2014-07-03
WO2012111344A1 (ja) 201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7123A (zh) 控制装置、中继方法及其程序
US1175113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ly transmitting data
CN101541068B (zh) 一种wlan网络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12671638B (zh) 一种用于多协议转换的网关结构
CN105934976B (zh) 主从网络休眠及唤醒的方法、装置及主从网络省电系统
JP5010553B2 (ja) 無線装置
US8184568B2 (e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204999B (zh) 一种实现心跳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61715A (zh) 通信系统中的电源管理方法和设备
US20100195548A1 (en) Network assisted power management
US2014011131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ordinated query and response service discovery
CN102474822A (zh) 通信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KR101941848B1 (ko) 수신 노드의 에너지 소비 감소를 위한 전송 노드, 수신 노드 및 그 통신 방법
CN102185801A (zh) 一种即时通讯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和即时通讯工具
US20140266625A1 (en) Assisted energy efficient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s
CN106788605A (zh) 用于访问g3电力线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的方法
JP2010278763A (ja) 基地局装置
JP2018528680A (ja) アンカーマスターam管理方法およびノード
CN110062447A (zh) 一种降低无线自组织网络下行响应时延的方法
KR20120035358A (ko) 전자 가격 표시 시스템 및 그 운용방법
WO2019237826A1 (zh) 无线接入网络的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954148A (zh) 节点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Zhao et al. Age-energy tradeoff in random-access Poisson networks
Zhang et al. A depth-based tdma scheduling for clustering sensor networks
JP2019134458A (ja) アンカーマスターam管理方法およびノ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