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7299A - 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 Google Patents

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7299A
CN102897299A CN2012104302675A CN201210430267A CN102897299A CN 102897299 A CN102897299 A CN 102897299A CN 2012104302675 A CN2012104302675 A CN 2012104302675A CN 201210430267 A CN201210430267 A CN 201210430267A CN 102897299 A CN102897299 A CN 102897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cape capsule
water escape
water
new structure
caps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02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4302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972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97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72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包括有多个支架围成的4面体结构及罩设在多个支架外侧的防水层,罩设在支架上的防水层分为4个面,其中一个面上设置有供人进入的防水拉链,所述支架为空心管,当水上作业、运输出意外事故、或者海啸及其他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者可以直接迅速打开水上救生舱的防水拉链露出开口,进入到救生舱内部,整个水上救生舱漂浮在水面上,防止逃生者溺水,并通过进气口从外界通入空气,另一方面,外罩设的防水层能有效的避免外部物体的冲撞,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安全性高、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

Description

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上救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上遇险人员逃生的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背景技术
在水上作业、运输,特别是航海作业中,由于气候条件,经常会遇到各类触礁、撞船、风暴或机械故障等意外原因导致沉船事故,现在的救生设备中,救生艇等因体积较大,造价较高等原因,导致中小船只较少配备,而配备较多的是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用具,但救生衣、救生圈在风浪较大,温度较低的海上,很难维持逃生者最低生存要求,救生艇与救生阀等设备在海洋中,极易倾覆,不能达到有效的保护遇险人员。
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他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控制他们的发生,传统的救生舱结构复杂,而且在遇到洪水、海啸等冲击下容易损坏,并且在整个救生舱翻滚过程中容易堵塞进水,使位于水上救生舱内的使用者遇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造价低廉、安全可靠的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包括有多个支架围成的4面体结构及罩设在多个支架外侧的防水层,罩设在支架上的防水层分为4个面,其中一个面上设置有供人进入的防水拉链,所述支架为空心管。
其中,所述支架的材质为塑钢或玻璃钢。
其中,防水层的一个面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该面相连的支架相通,支架内形成一个过气通道,并在对应这个面的其他支架上设置有出气口。
其中,所述支架内部设置有排水装置。
其中,防水层的一个面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水上救生舱内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进气口相连。
其中,水上救生舱还包括GMDSS。
其中,救生舱的腔体内设置有固定人体的装置。
其中,位于底面的支柱分为由两根互相连接的连接柱构成,与连接柱相连的立柱上设置有导轨,连接柱可滑动的设置在导轨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水上作业、运输出意外事故、或者海啸及其他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者可以直接迅速打开水上救生舱的防水拉链露出开口,进入到救生舱内部,整个水上救生舱漂浮在水面上,防止逃生者溺水,并通过进气口从外界通入空气,另一方面,外罩设的防水层能有效的避免外部物体的冲撞,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安全性高、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标号说明:1:支架;    2:防水层;    3:防水拉链;    4:进气口;    5: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照附图1,附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包括有多个支架1围成的4面体结构及罩设在多个支架1外侧的防水层2,罩设在支架1上的防水层2分为4个面,其中一个面上设置有供人进入的防水拉链3,所述支架1为空心管。
采用6根支架1围成一个4面体结构,整个结构可以浮于水面,具体的,可以通过支架1的结构,例如本实施例中,支架1为空心结构,采用空心的结构可以大大增加整个结构的浮力,具体的,为进一步增加整个结构的浮力,可以改变整个支架1的材质,例如采用塑钢或玻璃钢。
本实施例中,救生舱的腔体内设置有固定人体的装置,人体进入水上救生舱后可以牢固的固定住,避免了水上救生舱的晃动对人造成伤害,具体的,也可以再腔体内配置有氧气瓶及呼吸面罩。
本实施例中,防水层2的一个面上设置有进气口4,所述进气口4与该面相连的支架1相通,支架1内形成一个过气通道,并在对应这个面的其他支架1上设置有出气口5,整个支架1内可以设置多个过气通道,进一步的可以设置多个进气口4与出气口5,进气口4通过过气通道与出气口5相连,具体的,以其中一个面的进气口4为例,这个面为底面,进气口4进入的空气连接旁边的一个支架1,并传递至向上的一个支架1上升至最高点,出气口5设置在最高点下方,这种方式的设计,即使进水口朝下的设置在水面上,水也不会流至出气口5,有效的保证了水上救生舱的安全,当然在水上救生舱内可以设置有盖子,有效的将出气口5堵住,当然盖子也可以采用开关替代,通过开关的启动,开启或关闭进气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内部设置有排水装置,排水装置能有效的将支架1内残余的水排干,具体的,可以设置一个排水塞,通过抽真空的形式将水排干。
本实施例中,防水层2的一个面上设置有进气口4,所述水上救生舱内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进气口4相连,区别于上述通过支架1的进气通道,采用通气管的方式可以直接手动将其移动至预定位置,防止水流入水上救生腔。
位于底面的支柱分为由两根互相连接的连接柱构成,与连接柱相连的立柱上设置有导轨,连接柱可滑动的设置在导轨上。
具体的,不需要使用水上救生舱时,连接柱顺着导轨滑动,整个支架都被收拢起来,用的时候再撑开,使得连接柱顺着导轨下滑。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上救生舱还包括GMDSS。
GMDSS全称为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改善海上遇险与安全通信,建立新的海上搜救通信程序,并用来进一步完善现行常规海上通信的一套庞大的综合的全球性的通信搜救网络。该系统主要由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 和COS-PAS/SARSAT(极轨道卫星搜救系统)、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即海岸电台)以及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三大部分构成。
逃生者可以迅速并成功地把遇险事件提供给可能予以救助的单位。报警包括船对岸、船对船和岸对船报警3个方向,其中船对岸报警是主要的。
当水上作业、运输出意外事故、或者海啸及其他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者可以直接迅速打开水上救生舱的防水拉链3露出开口,进入到救生舱内部,整个水上救生舱漂浮在水面上,防止逃生者溺水,并通过进气口4从外界通入空气,另一方面,外罩设的防水层2能有效的避免外部物体的冲撞,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安全性高、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支架围成的4面体结构及罩设在多个支架外侧的防水层,罩设在支架上的防水层分为4个面,其中一个面上设置有供人进入的防水拉链,所述支架为空心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材质为塑钢或玻璃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防水层的一个面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该面相连的支架相通,支架内形成一个过气通道,并在对应这个面的其他支架上设置有出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内部设置有排水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防水层的一个面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水上救生舱内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进气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GMDS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救生舱的腔体内设置有固定人体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位于底面的支柱分为由两根互相连接的连接柱构成,与连接柱相连的立柱上设置有导轨,连接柱可滑动的设置在导轨上。
CN2012104302675A 2012-11-01 2012-11-01 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Pending CN1028972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02675A CN102897299A (zh) 2012-11-01 2012-11-01 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02675A CN102897299A (zh) 2012-11-01 2012-11-01 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7299A true CN102897299A (zh) 2013-01-30

Family

ID=47569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02675A Pending CN102897299A (zh) 2012-11-01 2012-11-01 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972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3743A (zh) * 2013-09-16 2013-12-25 温雪峰 高空逃生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1979A (en) * 1971-08-23 1973-10-02 R Daughenbaugh Self-inflating life raft
US4573933A (en) * 1983-06-20 1986-03-04 Cameron Robert W Floating search and rescue inflatable pyramid
WO2002068895A1 (fr) * 2001-02-28 2002-09-06 Alain Denes Dispositif depliable et son procede de deploiement
CN102756795A (zh) * 2012-04-06 2012-10-31 温雪峰 水上救生舱
CN202879772U (zh) * 2012-11-01 2013-04-17 温雪峰 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61979A (en) * 1971-08-23 1973-10-02 R Daughenbaugh Self-inflating life raft
US4573933A (en) * 1983-06-20 1986-03-04 Cameron Robert W Floating search and rescue inflatable pyramid
WO2002068895A1 (fr) * 2001-02-28 2002-09-06 Alain Denes Dispositif depliable et son procede de deploiement
CN102756795A (zh) * 2012-04-06 2012-10-31 温雪峰 水上救生舱
CN202879772U (zh) * 2012-11-01 2013-04-17 温雪峰 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3743A (zh) * 2013-09-16 2013-12-25 温雪峰 高空逃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37015U (zh) 一种悬挂式水下游览舱
CN100532191C (zh) 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
CN202089221U (zh) 海啸逃生舱
CN202320742U (zh) 水上救生舱
CN101817397A (zh)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507220U (zh) 水上多功能救生服
CN202147831U (zh) 一种水上逃生舱
CN202879772U (zh) 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CN205707228U (zh) 一种海上救生球
CN105292401B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N201793005U (zh) 溺水自救装置
CN101186231A (zh) 水上漂流救生器
CN102897299A (zh) 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CN103482044A (zh) 一种新型救生艇
CN102501952A (zh) 水上救生舱
CN103342158A (zh) 四面体救生舱
CN202879773U (zh) 水上救生舱
CN204236754U (zh) 多人水下自救呼吸器
CN203681464U (zh) 一种汽车坠河人员紧急自救装置
WO2013149525A1 (zh) 水上救生舱
CN203428009U (zh) 四面体救生舱
CN201961516U (zh) 一种双层充气球型充气阀
CN101117150A (zh) 船舰艇乘员海洋意外遇险自助生存240小时救援装置及制法
CN205076012U (zh) 一种水难逃生潜囊
CN202481275U (zh) 救生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