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01952A - 水上救生舱 - Google Patents

水上救生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01952A
CN102501952A CN2011103699387A CN201110369938A CN102501952A CN 102501952 A CN102501952 A CN 102501952A CN 2011103699387 A CN2011103699387 A CN 2011103699387A CN 201110369938 A CN201110369938 A CN 201110369938A CN 102501952 A CN102501952 A CN 1025019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nnular air
cabin
water survival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699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3699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019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01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019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上救生舱,其整体呈球形,由内往外分别为中空层和充气层,所述中空层根据人体比例设计相应空间尺寸,中空层底部设置有固定人体的固定装置,所述充气层包括多个叠置设置的横向环形气囊及纵向贯通横向环形气囊的纵向环形气囊,所述纵向环形气囊与横向环形气囊之间设置有连通孔,并在连通孔处设置单向阀,所述水上救生舱中部的两个横向环形气囊之间设置有连接两个横向环形气囊的拉链,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安全性高、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

Description

水上救生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上救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上遇险人员逃生的水上救生舱。
背景技术
在水上作业、运输,特别是航海作业中,由于气候条件,经常会遇到各类触礁、撞船、风暴或机械故障等意外原因导致沉船事故,现在的救生设备中,救生艇等因体积较大,造价较高等原因,导致中小船只较少配备,而配备较多的是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用具,但救生衣、救生圈在风浪较大,温度较低的海上,很难维持逃生者最低生存要求,救生艇与救生阀等设备在海洋中,极易倾覆,不能达到有效的保护遇险人员。
进一步的,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催骨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的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地震海啸给人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他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控制他们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携带、造价低廉、安全可靠的水上救生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上救生舱,其整体呈球形,由内往外分别为中空层和充气层,所述中空层根据人体比例设计相应空间尺寸,中空层底部设置有固定人体的固定装置,所述充气层包括多个叠置设置的横向环形气囊及纵向贯通横向环形气囊的纵向环形气囊,所述纵向环形气囊与横向环形气囊之间设置有连通孔,并在连通孔处设置单向阀,所述水上救生舱中部的两个横向环形气囊之间设置有连接两个横向环形气囊的拉链。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充气层底部设置有气体发生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横向环形气囊与纵向环形气囊内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将横向环形气囊与纵向环形气囊隔成多个腔体,所述隔离层上设置有连通孔,并在连通孔处设置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单向阀为薄膜,薄膜覆盖在连通孔上。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充气层上部设置有外界与中空层相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上设置有过气不过水的半透膜。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中空部在通气孔位置设置有开合通气孔的通气阀。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设置拉链的两个横向环形气囊之间还设有尼龙搭扣。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还设有防弹纤维层,防弹纤维层包覆在充气层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中空层与充气层的内外壁的材料为涂有合成橡胶或硅胶的尼龙、PVC、PE复合膜或TPU薄膜。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充气层的外表面开设有用于对充气层内气体进行抽取或者添加的过气口。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GMDS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水上作业、运输出意外事故、或者海啸及其他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者可以直接迅速打开水上救生舱的拉链露出开口,进入到中空层,并将开口封闭,将自身固定在固定装置上,之后往充气层充气,充气层一方面可以将逃生者保护起来,避免外部物体的冲撞,另一方面使整个水上救生舱漂浮在水面上,防止逃生者溺水,逃生者固定在水上救生舱的底部使整体的救生装置位于不倒状态,可以免受自身翻转的伤害,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安全性高、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水上救生舱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水上救生舱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1-中空层;2-充气层;21-横向环形气囊;22-纵向环形气囊;3-单向阀;4-拉链;5-隔离层;6-通气孔;7-通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照附图1,附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上救生舱,其整体呈类球形,由内往外分别为中空层1和充气层2,所述中空层1根据人体比例设计相应空间尺寸,中空层1底部设置有固定人体的固定装置,所述充气层2包括多个叠置设置的横向环形气囊21及纵向贯通横向环形气囊21的纵向环形气囊22,所述纵向环形气囊22与横向环形气囊21之间设置有连通孔,并在连通孔处设置单向阀3,所述水上救生舱中部的两个横向环形气囊21之间设置有连接两个横向环形气囊21的拉链4。
所述中空层1可以根据人体比例设计相应的尺寸,既能满足人体方便进入,又能保证人在里面有足够的站立或坐立空间,在中空层1内可以设置适合人体舒服坐的人体型凹坑,中空层1底部设置有固定人体位于底侧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可以为安全带或其他绑带,人体进入中空层1后,将自己固定在固定装置上,整个水上救生舱呈不倒的状态。
采用相互层叠的横向环形气囊21,层叠后整体为类球形,各层横向环形气囊21之间可以采用黏结等固定在一起,纵向环形气囊22绕横向环形气囊21的经线路径一周,并将横向环形气囊21分隔成两个气囊,纵向环形气囊22与每个横向环形气囊21都设有连通孔,并依靠一个单向阀3控制进气,首先往纵向环形气囊22内冲入高压气体,由于纵向环形气囊22内的压力大于横向环形气囊21内的压力,固气体推开单向阀3,并充入横向环形气囊21内,如果纵向环形气囊22的压力小于横向环形气囊21的压力时,由于单向阀3的作用,横向环形单向气囊内的气体就不会传至纵向环形气囊22内。
纵向环形气囊可以设置在环形气囊内部或者外部,本发明不限制纵向环形气囊的位置,只需纵向气囊与环形气囊相连接,实现本发明目的。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环绕横向环形气囊21径线路径的纵向环形气囊22,本发明不限制横向环形气囊21和纵向环形气囊22的数量。
其中,在位于中间部分的两个横向环形气囊21之间设置拉链4,拉开拉链4后逃生者即可进入中空层1,而在两个横向环形气囊21充气后,互相挤压,可以防止水漏入中空层1,其中,可以在充气层2的内部贴覆粘结片,进一步防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层2底部设置有气体发生装置,本发明的水上救生舱可以从外部人为的充气,也可以在充气层2内放置气体发生器;
人为充气可以通过所述充气层2的外表面开设有用于对充气层2内气体进行抽取或者添加的过气口对充气层2进行充气及抽气。
未充气时,可将固定装置从拉链4口翻出,之后逃生者固定在固定装置上,按压气体发生器,整个横向环形气囊21与纵向环形气囊22充气,将逃生者拉入水上救生舱。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防弹纤维层,防弹纤维层包覆在充气层外侧。
防弹纤维的强度比钢铁高15倍,它不易吸水且在水中不易老化,在苛刻环境如低温海水中可保持性能稳定,因此是用于海上环境的理想材料。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浮力,与传统钢铁吊索相比,采用防弹纤维的吊索重量要轻90%。
采用防弹纤维可以有效的防止海上其他物质对海上救生舱的撞击,可以设置成球体包覆在整个充气层2的外侧,内层起到支撑作用,外侧起到防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环形气囊21与纵向环形气囊22内设置隔离层5,隔离层5将横向环形气囊21与纵向环形气囊22隔成多个腔体,所述隔离层5上设置有连通孔,并在连通孔处设置单向阀3。
在横向环形气囊21和纵向从其气囊内设置隔离层5,隔离层5上设有连通孔,连通孔设有单向阀3,使得整个水上救生舱被分为多个小腔体,当一个腔体漏气时,可以最小限度的减少漏气的腔体数量,即使在海啸或者海上被损坏某个腔体后,依然可以实现水上救生舱的基本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3为薄膜,薄膜覆盖在连通孔上,薄膜四个角固定在隔离层5上,薄膜两侧压力不等时,当背向连通孔的一侧的压力大时,薄膜贴覆在连通孔上,使两侧的空气不能流通,当另一侧压力大时,空气可以流通,实现气体单向传递。
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层2上部设置有外界与中空层1相通的通气孔6,所述通气孔6上设置有过气不过水的半透膜。
当逃生者进入中间层时,由于逃生者固定在底部,通气孔6一直位于水面以上,一般为3个通气孔6,外界空气可以透过通气孔6流通到中空层1内,使得逃生者在中空层1就带也不会缺氧窒息,通气孔6上设置的半透膜可以有效组织水进入中空腔。
所述中空部在通气孔6位置设置有开合通气孔6的通气阀7,逃生者可以利用通气阀7来开闭通气孔6。
本实施例中,所述设置拉链4的两个横向充气气囊之间还设有尼龙搭扣,进一步实现两个横向充气气囊的精密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空层1与充气层2的内外壁的材料为涂有合成橡胶或硅胶的尼龙、PVC、PE复合膜、TPU薄膜或TPU复合膜。
尼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回弹性,内部涂覆的合成橡胶或硅橡胶保证其气密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上救生舱还包括GMDSS。
GMDSS全称为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改善海上遇险与安全通信,建立新的海上搜救通信程序,并用来进一步完善现行常规海上通信的一套庞大的综合的全球性的通信搜救网络。该系统主要由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和COS-PAS/SARSAT(极轨道卫星搜救系统)、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即海岸电台)以及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三大部分构成。
逃生者可以迅速并成功地把遇险事件提供给可能予以救助的单位。报警包括船对岸、船对船和岸对船报警3个方向,其中船对岸报警是主要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其整体呈球形,由内往外分别为中空层和充气层,所述中空层根据人体比例设计相应空间尺寸,中空层底部设置有固定人体的固定装置,所述充气层包括多个叠置设置的横向环形气囊及纵向贯通横向环形气囊的纵向环形气囊,所述纵向环形气囊与横向环形气囊之间设置有连通孔,并在连通孔处设置单向阀,位于水上救生舱中部的两个横向环形气囊之间设置有连接两个横向环形气囊的拉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层底部设置有气体发生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环形气囊与纵向环形气囊内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将横向环形气囊与纵向环形气囊隔成多个腔体,所述隔离层上设置有连通孔,并在连通孔处设置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水上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为薄膜,薄膜覆盖在连通孔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层上部设置有外界与中空层相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上设置有过气不过水的半透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部在通气孔位置设置有开合通气孔的通气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防弹纤维层,防弹纤维层包覆在充气层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层与充气层的内外壁的材料为涂有合成橡胶或硅胶的尼龙、PVC、PE复合膜、TPU薄膜或TPU复合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层的外表面开设有用于对充气层内气体进行抽取或者添加的过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生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GMDSS。
CN2011103699387A 2011-11-16 2011-11-16 水上救生舱 Pending CN1025019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99387A CN102501952A (zh) 2011-11-16 2011-11-16 水上救生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99387A CN102501952A (zh) 2011-11-16 2011-11-16 水上救生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01952A true CN102501952A (zh) 2012-06-20

Family

ID=46214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699387A Pending CN102501952A (zh) 2011-11-16 2011-11-16 水上救生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0195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1773A (zh) * 2013-04-16 2013-08-07 陈国强 封闭床式救生筏
WO2013149525A1 (zh) * 2012-04-06 2013-10-10 Wen Xuefeng 水上救生舱
CN111150948A (zh) * 2019-11-06 2020-05-15 赵爱连 一种应急安全舱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30410A (en) * 1919-03-20 1920-02-10 Paul E Thokar Life-saving device
CN1201428A (zh) * 1995-09-14 1998-12-09 沃德尔·斯托里斯(安全生存设备)有限公司 救生筏
US20040023571A1 (en) * 2002-08-05 2004-02-05 Warriner Gerald E. Inflatable multi-wall multi-cell spheroidal shell life raft
CN2895240Y (zh) * 2006-06-22 2007-05-02 叶大勇 救生球
CN201321153Y (zh) * 2007-09-10 2009-10-07 沈家伟 笼式救生圈
CN101817397A (zh) * 2010-04-29 2010-09-01 余坤朋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966370A (zh) * 2010-09-30 2011-02-09 安徽医科大学 背负式紧急救生装置
CN102180240A (zh) * 2011-04-12 2011-09-14 温雪峰 海啸自救装置
CN202320742U (zh) * 2011-11-16 2012-07-11 温雪峰 水上救生舱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30410A (en) * 1919-03-20 1920-02-10 Paul E Thokar Life-saving device
CN1201428A (zh) * 1995-09-14 1998-12-09 沃德尔·斯托里斯(安全生存设备)有限公司 救生筏
US20040023571A1 (en) * 2002-08-05 2004-02-05 Warriner Gerald E. Inflatable multi-wall multi-cell spheroidal shell life raft
CN2895240Y (zh) * 2006-06-22 2007-05-02 叶大勇 救生球
CN201321153Y (zh) * 2007-09-10 2009-10-07 沈家伟 笼式救生圈
CN101817397A (zh) * 2010-04-29 2010-09-01 余坤朋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966370A (zh) * 2010-09-30 2011-02-09 安徽医科大学 背负式紧急救生装置
CN102180240A (zh) * 2011-04-12 2011-09-14 温雪峰 海啸自救装置
CN202320742U (zh) * 2011-11-16 2012-07-11 温雪峰 水上救生舱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9525A1 (zh) * 2012-04-06 2013-10-10 Wen Xuefeng 水上救生舱
CN103231773A (zh) * 2013-04-16 2013-08-07 陈国强 封闭床式救生筏
CN103231773B (zh) * 2013-04-16 2015-11-04 陈国强 封闭床式救生筏
CN111150948A (zh) * 2019-11-06 2020-05-15 赵爱连 一种应急安全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20742U (zh) 水上救生舱
CN100532191C (zh) 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
CN101817397B (zh)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1102250B1 (ko) 쓰나미 대피용 구명장치
CN202481276U (zh) 自救舱
CN200942868Y (zh) 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
CN103043192A (zh) 全封闭可折叠海上救生等待器
CN204507220U (zh) 水上多功能救生服
JP6379326B2 (ja) 津波避難用浮遊体
CN202147831U (zh) 一种水上逃生舱
CN102501952A (zh) 水上救生舱
CN108891560A (zh) 一种能水陆两用超远距离快速自动靶向救生装置和使用方法
CN205707228U (zh) 一种海上救生球
CN105292401B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RU2448016C2 (ru) Автономное плавучее спас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а. кульдина
CN202879773U (zh) 水上救生舱
CN201686001U (zh) 全封闭式重心浮正球形救生船
CN106347604A (zh) 多功能舰船作训救生服
CN202481275U (zh) 救生舱
CN207029501U (zh) 自救式救生衣
CN102602516A (zh) 一种可自动求救的充气式抗沉保温救生舱
CN202879772U (zh) 新型结构的水上救生舱
CN103342158A (zh) 四面体救生舱
CN102756795A (zh) 水上救生舱
CN202201156U (zh) 多用充气救生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