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79C - 织机的开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织机的开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79C
CN1028779C CN 92109758 CN92109758A CN1028779C CN 1028779 C CN1028779 C CN 1028779C CN 92109758 CN92109758 CN 92109758 CN 92109758 A CN92109758 A CN 92109758A CN 1028779 C CN1028779 C CN 102877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mentioned
link rod
cam link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921097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725A (zh
Inventor
岩崎充博
户田元章
高桥信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KK filed Critical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KK
Priority to CN 921097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779C/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7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7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织机的开口装置。在钩搭连接装置18的导向板23上,沿着凸轮联杆7的摆动方向形成弧状的导向沟槽25,拉下绳索15反转接合在这导向沟槽25上,在拉下绳索15的反转接合位置上,与导向板23成一体地形成固定部分27,在固定部分27上设置孔28、插通孔29及绳索保持孔30,拉下绳索15的端部插在这些孔中。通过加压杆43,利用止动螺栓41的拧紧作用把拉下绳索15成弯曲的状态下压接固定在孔28的凹部42中。或者,在凸轮联杆51的前端形成沿着以凸轮联杆51转动中心C1为中心的圆弧C的导向沟槽52。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在自动地织成由经纱和纬纱构成织物的织机中形成的被纬纱穿过的经纱开口的开口装置,具体地说它是与具有构成凸轮机构的可摆动的凸轮联杆和与织机的综框连接的绳索,同时由作用于吊综杆的拉伸弹簧和凸轮机构的联动使综框上下移动的织机开口装置有关的。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昭62-141147号中公开的开口装置中,采用如图9所示的综框的拉下绳索35的钩搭机构。即,在凸轮联杆31上加工出齿部31a,在与该齿部31a啮合的缺口钢板32上通过 衬套34装设着绳索连接器33后端一侧的连接件33a,而在绳索连接器33的前端一侧的连接件33b上卷挂地连接着拉下绳索35。该拉下绳索35的两端分别与综框的左右两侧连接着,通过调节凸轮联杆31上的缺口钢板32的位置,就可以调节并确定与之对应的综框的上下移动量。
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昭59-37378号中公开的开口装置中,在以固定轴为中心地可摆动的开口杆的前端加工出以固定轴为中心的圆弧形沟槽,使拉下绳索连接在这沟槽里之后,把绳索的前端固定在开口杆上。又在开口杆上加工出齿部,通过与该齿部啮合的连接杆,把由凸轮的转动而摆动的凸轮联杆和上述的开口杆连接地动作。通过调节在开口杆上的连接杆的位置,使开口杆摆动量的设定发生变化,就能调节并确定与之对应的综框的上下移动量。
但是,在图9所示的结构中,在衬套34和后端一侧连接件33a之间的滑动连接部位上,集中了拉伸弹簧的弹簧作用,因此容易产生摩擦损伤,就必需考虑在该滑动连接部位不间断地供给润滑油的问题,而润滑油供给的保养管理工作是烦杂的,而且由凸轮联杆31的摆动造成的润滑油的飞溅也是一个问题。此外,由于用一根拉下绳索35把综框的左右两侧与凸轮联杆连接起来,所以不管在拉下绳索35的什么部位上发生损伤时,都必须将整根绳索替换掉,这是不怎么经济的。
而且,在使凸轮联杆31高速摆动时,设置在凸轮联杆和综框之间的导向辊(图中没表示)和绳索连接器33之间,拉下绳索35沿上下方向振动。当上述的振动传递到综框时,使综框平滑的上下动作受到阻碍,给织机的运转带来障碍。此外,凸轮联杆存在比缺口钢板32更向上方伸出的前端部,这使凸轮联杆本身的重量及惯性力矩增大。也成为阻碍凸轮联杆高速摆动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若采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昭59-37378号中记载的结构,即使随着凸轮联杆摆动,开口杆也摆动,拉下绳索通常是沿着形成沟槽圆弧的切线方向的,在开口杆和导向辊之间,拉下绳索不作上下方向的振动,但是,在凸轮联杆和连接杆之间不可避免要形成有衬套和连接件的滑动连接结构,由此仍然存在要供给润滑油的问题。
此外,由于使用着所谓凸轮联杆、连接杆、开口杆等较多的构件,不仅使机构复杂,而且也使驱动重量增大,因此就有与凸轮联杆高速摆动相对应的绳索的随动性下降,使综框的驱动同步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织机的开口装置,它能同时解除上述的一些问题,没必要在凸轮联杆的绳索之间供给润滑油,即使在高速运转时也能使综平滑地上下移动。
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种开口装置具有下述的结构。
即,在凸轮联杆上安装着用来连接与综框相连的绳索的钩搭连接装置,在这钩搭连接装置上,沿上述凸轮联杆的摆动方向设置着弧状的绳索导向件,一边保持使绳索的通路与上述的绳索导向件的切线方向一致的导向关系,一边使绳索与上述的绳索导向件接合,同时把绳索的端部在反转的状态下接合在上述的钩搭连接装置上。
在上述的钩搭连接装置上,又设置着使反转接合的绳索的端部进入并加以固定部分,在这固定部分上设置着与绳索端部的进入通路相对的凹下的凹部和使绳索端部弯曲并压接在这凹部内的绳索加压件。
若采用这种结构,连接凸轮联杆和综框的绳索随着凸轮联杆的摆动沿绳索的通路方向往复移动。在这样往复移动时,绳索与上述的绳索导向件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只是单纯地反复离合,因此在凸轮联杆和绳索之间完全不需要供给润滑油。
由于在钩搭连接装置上形成固定部分,同时由设置在固定部分上的凹部和绳索加压件将绳索压接固定,因而构成钩搭连接装置的构件数比以前的少,使这钩搭连接装置的整体重量就减轻,因此,凸轮联杆摆动时的惯性就变小,就能使凸轮联杆高速摆动。因为绳索的端部被绳索加压件在弯曲状态下压接固定在固定部分的凹部内,所以就极难发生绳索从钩搭连接装置脱落的事故。
本发明的第二种开口装置在凸轮联杆的前端形成沿着以凸轮联杆转动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的绳索导向件。使连接在综框上的绳索沿着上述的绳索导向件接合在其上,使这绳索的前端固在凸轮联杆上。上述的绳索导向件的圆弧半径被设定成与通过绳索连接在凸轮联杆上的综框的上下移动量相对应。
若采用这种结构,连接凸轮联杆和综框的绳索就随着凸轮联杆的摆动而沿着绳索通路的方向往复移动。因为绳索导向件是沿着以凸轮联杆的转动中心为中心的圆弧形状,所以绳索就能经常保持在沿着绳索导向件的切线方向延伸的同一位置上,不作上下方向的振动。因此,没有振动传递给综框,综框能平滑准确的上下移动。由于随着凸轮联杆的摆动,绳索与绳索导向件之间没有相对的滑动,只是反复地离合,所以在凸轮联杆和绳索之间不需要供给润滑油。
此外,为了把绳索相对于凸轮联杆的安装位置作成不需要变更的,把凸轮联杆的绳索导向件的半径设定成与对应的综框上下移动量相对应,由此,与现有技术不同,就没必要为了把绳索相对于凸轮联杆的安装位置作成能变更,而把凸轮联杆的长度与综框的最大上下移动量加在一起地设定,因此能使凸轮联杆的重量减轻,并能使凸轮联杆高速摆动。
图1~5表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其中:
图1是开口装置一侧的正视图,
图2是钩搭连接装置的放大的纵剖视图,
图3是钩搭连接装置的放大的顶视图,
图4是沿图2的A-A线取得的剖视图,
图5是另一个钩搭连接装置的放大的纵剖视图,
图6~8表示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
其中:
图6是开口装置一侧的正视图,
图7是凸轮联杆的放大的正视图,
图8是凸轮联杆的放大的顶视图,
图9是以前的开口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下面,参照着图1~图5来说明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在织机的两个侧架1(图上只表示一侧)上的各个开口支架2上,通过轴3a分别可转动地支承着吊综杆3,在各个吊综杆3的内端部(左侧)固定着吊下绳索4,在各个吊下绳索4的下端固定着可动的装配件5。
在一侧的侧架1的侧面,装设着与(织机的)机台转动同步地转动的由踏盘凸轮6和凸轮联杆7构成的凸轮机构。这些凸轮机构安装在凸轮箱8内。凸轮联杆7与转子7a和踏盘凸轮6的接触部位都浸泡在凸轮箱8内的机油中,而且由经过导向辊14的一对拉下绳索15、16与左右各个可动的装配件5和凸轮联杆7的前端部连接着。
在吊综杆3的外端部(右侧)上固定着连接绳索9的一端,在连接绳索9的另一端上固定着吊架10。在吊综杆3的外端部的正下方、侧架1的外侧面上固定着吊架的托架11。在吊架的托架11和吊架10之间安装着拉伸弹簧12。因此,由拉伸弹簧12的弹力作用使凸轮联杆7的转子7a压接在踏盘凸轮6上,踏盘凸轮6的转动被变换成可动的装配件5的上下运动。由此,使架设地支承在左右两个可动的装配件5之间的综框13也随着上下运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凸轮联杆7上,用一对螺栓19将钩搭连接装置18可调节安装位置地紧固着,在螺栓19和凸轮联杆7之间夹着压接片20。钩搭连接装置18由字形的支撑框体21、连接支撑框体21的两个侧板21a、21b的连接板22、和夹在两个侧板21a、21b前端之间并固定着的导向板23构成。由螺栓19的紧固使压接片20和连接板22压接在凸轮联杆7的侧缘上。
如图2~图4所示,在导向板23的周边上平行地设置两条从上边缘向右侧边缘过渡的导向沟槽25、26,在导向板23的下侧突出地形成的固定部分27上设置着孔28,在各条导向沟槽25、26的延长线上开设着通到孔28的一对插通孔29,在把孔28夹在中间地两个插通孔29的进一步延长的位置上形成一对绳索保持孔30。
固定在各个可动的装配件5下端的拉下绳索15、16经过导向辊14卷挂地接合在导向沟槽25、26上,而且拉下绳索15、16的前端部通过插通孔29、孔28后,插在保持孔30中。这样,使各个拉下绳索15、16沿着导向沟槽25、26反转地接合。
在固定部分27上,把止动螺栓41拧到孔28里,在孔28内壁上形成与止动螺栓41相对的凹部42。在孔28内,在拉下绳索15、16和止动螺栓41之间安装着加压杆43,利用止动螺栓41的拧紧作用,加压件43使拉下绳索15、16弯向凹部42内地压接。凹部42和加压杆43相对的表面形成相互曲率不同但相似的曲面,因此,使两条拉 下绳索15、16与上述的表面紧紧地接合。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将钩搭连接装置18相对于凸轮联杆7安装的状态下,在以凸轮联杆7转动中心C1为中心的角度θ1的范围内,沿着以转动中心C1为中心的圆弧C形成两条导向沟槽25、26、这里,把凸轮联杆7的摆动角度范围定为θ2,同时在凸轮联杆7向右方倾斜摆动,并使综框13处在最下移动位置时,假定各个拉下绳索15、16和角度范围θ1的左侧界线γ与导向沟槽25、26的交点上的切线是一致的,于是当凸轮联杆7向左方倾斜摆动,并使综框13处在最上移动位置时,拉下绳索15、16是沿着角度范围θ2的左侧界线γ1与导向沟槽25、26的交点上的切线延伸的。
即,凸轮联杆7和拉下绳索15、16相互间相对移动,但拉下绳索15、16和导向沟槽25、26开始接触的位置(称为接触开始点P)通常是在同一高度的同一位置上,因此,在角度范围θ2内拉下绳索15、16与导向沟槽25、26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只是反复离合。通常,拉下绳索15、16被保持在与导向沟槽25、26的接触开始点P和导向辊14之间,如图1和图2所示的位置上,不作上下的振动。
支撑框体21是可利用螺栓19沿凸轮联杆7上下地变更安装位置的,利用这样的变更可以改变综框13的上下移动量,进而变更经纱的开口角度。由于圆弧C的半径比较大,即使因支撑框体21的位置稍微变更引起导向沟槽25、26偏离圆弧C,拉下绳索15、16的振动也极其微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导向板23上成一体地形成固定部分27,同时用这固定部分27、止动螺栓41和加压杆43等必需的最小限度的机构固定着拉下绳索15、16的端部,因此结构简单、构件数量较少,从而使钩搭连接装置18的重量减轻。而且,使包含凸轮联杆7的钩搭连接机构的惯性力矩变得非常小,因而能使凸轮联杆7比以前更高速地摆动。
若采用本实施例,即使凸轮联杆7高速地摆动,拉下绳索15、16也不产生振动,因此能真实地反映出踏盘凸轮6的凸轮轮廓,能实现对综框13平滑而且准确上下移动的控制。此外,由于固定部分27和导向板23成一体地形成,使强度得到提高。
因为在固定部分27上设置了绳索保持孔30,各个绳索15、16能相对于导向沟槽25、26在平滑反转配置的状态下,使绳索端部保持在绳索保持孔30中,因此,在加压杆43对拉下绳索15、16加上压力之后,绳索15、16不会向插通孔29后退,使其不起作用地松脱,所以能容易地装配拉下绳索15、16。
在本实施例中,拉下绳索15、16的前端部在弯曲的状态下被压接固定在固定部分27的凹部42中,因此,这与对沿着固定部分27的绳索进入通路笔直地配置的绳索进行压接的情况相比较,本实施例的结构拉拔性增强,能可靠地防止绳索被拔出。此外,由于凹部42的内壁面和加压杆43的头部形成相似的曲面,所以拉下绳索15、16整个弯曲部位能被夹紧在凹部42和加压杆43之间,因此,不会局部地损伤拉下绳索15、16。
由于本实施例中两条拉下绳索15、16相对于钩搭连接装置18分别地固定着,因此,即使在任意一根被损伤时,只要把这损伤的绳索替换掉就可以了,因而对保养管理来说是非常方便的。
特别是拉下绳索15、16和导向沟槽25、26之间保持没有滑动接触的离合关系,使两者接触部分确实避免了摩擦损耗,这样,就不必给接触部分提供润滑油,因此,这个开口装置不需要特殊的润滑油供给机构,从而使润滑保养工作的烦杂和由凸轮联杆7高速摆动引起的润滑油飞溅等问题全不存在了。
第一个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那样的结构,还可以按下述的方式加以实施,即:
(1)如图5所示,可以将加压杆45的头部的曲率设定成比固定部分27的凹部42的曲率小。利用这样的设定,可以更紧地把拉下绳索15、16夹在加压杆45的头部周边45a、45b和凹部42的周边42a、42b之间。
(2)将固定部分27与导向板23分开制作,可用销子等把固定部分27固定在支撑框体21的两个侧板21a、21b之间。
(3)可以把绳索导向件设定成近似圆弧的平滑曲线形状。
下面,参照着图6~图8说明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在各个图中,和上述的第一个实施例所用的构件相同的构件均标记相同的标号,而且这 里只说明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部分,与第一个实施例重复的部分被省略。
在这第二个实施例中,用图6~图8所示的凸轮联杆51代替上述第一个实施例的凸轮联杆7。如图7和图8所示,在凸轮联杆51的前端周边上平行地设置着两条导向沟槽52、53。在凸轮联杆51的右侧面上设置着断面呈“”字形的突出部分51b,在突出部分51b的上下各部分上设置着与两条拉下绳索15、16分别对应的一对绳索插通孔54、55。
在突出部分51b上拧着一对止动螺栓56、57,在两个止动螺栓的前端设置着加压杆58。将固定在支撑综框13的左右一对可动装配件5下端的拉下绳索15、16的前端接合在导向沟槽52、53上,并分别穿过各个绳索插通孔54、55。通过拧紧止动螺栓56、57,由加压杆58将两根拉下绳索15、16压接在凸轮联杆51的侧面上,这样,拉下绳索15、16的前端就被固定在凸轮联杆51上。
如图7所示,两条导向沟槽52、53是在以凸轮联杆51的转动中心C1为中心的角度范围θ1内,沿着以转动中心C1为中心的半径为R的圆弧C形成的。这里,与上述的第一个实施例一样,把凸轮联杆51摆动的角度范围定为θ2,当凸轮联杆51向右倾斜摆动,综框13处于最下移动位置时,假定各个拉下绳索15、16是与角度范围θ2的左侧界线γ2与导向沟槽52、53的交点上的切线一致的。于是,当凸轮联杆51向左倾斜摆动,综框13处于最上移动位置时,拉下绳索15、16是沿着角度范围θ2的右侧界线γ2与导向沟槽52、53的交点上的切线延伸的。
即,凸轮联杆51和拉下绳索15、16相互间进行相对移动,但拉下绳索15、16和导向沟槽52、53开始接触的位置(称为接触开始点P)通常是在同一高度的同一位置。因此,在角度范围θ2内,拉下绳索15、16与导向沟槽52、53之间不进行相对滑动,只是单纯地反复离合。因而拉下绳索15、16在其与导向沟槽52、53的开始接触点P和导向辊14之间,常保持如图6和图7所示的位置,不进行上下的振动。
如图7所示,在凸轮联杆51的支轴51c上装设着和综框数目相同的而且和凸轮联杆51形状相似的凸轮联杆(61、62、63)。使这些凸轮联杆(51、61、62、63)的长度(就凸轮联杆51而言,即圆弧半径R)分别设定成与相应的综框上下移动量相对应。因此,随着综框的上下移动量变大,凸轮联杆的长度也按比例增大。凸轮联杆61、62、63也和凸轮联杆51一样地摆动,使相应的综框进行上下移动。
在这样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由于与相应的综框13的上下移动量相协调地采用了专用的凸轮联杆,在凸轮联杆上不形成无用的突出部分,因此使凸轮轮联杆51的重量比以前的轻,凸轮联杆51的惯性力矩也变得较小,结果就能使凸轮联杆比以前更高速地摆动。
由于使凸轮联杆51高速摆动时,拉下绳索15、16也不进行振动,因此能真实地反映踏盘凸轮6的凸轮轮廓,也能对综框13的平滑及准确的上下移动实现控制。特别是由于在拉下绳索15、16和导向沟槽52、53之间保持没有滑动接触的离合关系,可确实避免两者在接触部分的摩擦损耗。这样,就不必给这接触部分提供润滑油,因而,这种开口装置不需要特殊的供给润滑油的机构,从而使润滑保养工作的烦杂以及因凸轮联杆高速摆动引起润滑油飞溅等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Claims (8)

1、一种织机的开口装置,它具有构成凸轮机构的可摆动的凸轮联杆(7)和连接在织机综框(13)上的绳索(15,16),并且是由作用于吊综杆(3)上的拉伸弹簧(12)及凸轮机构的协同动作使综框(13)上下移动的,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联杆(7)与绳索(15,16)由钩搭连接装置(18)进行连接,钩搭连接装置(18)是由靠螺栓(19)固定在上述凸轮联杆(7)上的支撑构件(21,22)和对绳索(15,16)进行导向的导向构件(23)构成的;
在上述钩搭连接装置(18)的导向构件(23)上,设置有沿着上述凸轮联杆(7)的摆动方向形成的弧状的绳索导向件(25,26);
绳索的通路保持与上述绳索导向件(25,26)的切线方向一致的导向关系,使绳索(15,16)接合在上述绳索导向件(25,26)上,同时使绳索的端部反转接合在上述导向构件(23)上;
在上述导向构件(23)上,设置有使反转接合的绳索端部插入并固定的固定部分(27);
在上述固定部分(27)上,设置有与绳索端部的进入通路相对地凹下的凹部(42)和使绳索端部弯曲并压接压凹部(42)中的绳索压接件(41,4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钩搭连接装置(18)的绳索导向件(25,26)是沿着以上述的凸轮联杆(7)的转动中心为中心的圆弧(C)形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钩搭连接装置(18)的绳索导向件是由导向沟槽(25,26)构成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钩搭连接装置(18)上,钩搭着至少两条绳索(15,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钩搭连接装置(18)还设有靠螺栓(19)压接在凸轮联杆(7)的侧缘上的压接构件(20),利用上述压接构件(20)和上述支撑构件(21,22)的一部分将凸轮联杆(7)夹压住,使上述钩搭连接装置(18)位置可调地安装在凸轮联杆(7)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绳索压接件具有通过螺纹拧在上述的固定部分(27)上的止动螺栓(41)和设置在该止动螺栓前端的加压杆(43)。
7、一种织机的开口装置,它具有构成凸轮联杆机构的可摆动的凸轮联杆(51,61,62,63),和连接在织机综框(13)上的绳索(15,16),并且是由作用于吊综杆(3)上的拉伸弹簧(12)及凸轮机构的协同动作使综框(13)上下移动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凸轮联杆(51,61,62,63)的前端部上,形成有沿着的以凸轮联杆的转动中心为中心的圆弧(C)的绳索导向件(52,53);
在上述凸轮联杆(51,61,62,63)上固定有至少两条绳索(15,16);
连接在综框(13)上的绳索(15,16)沿着上述绳索导向件(52,53)进行接合;
在上述凸轮联杆(51,61,62,63)上形成有用于使绳索端部插入并固定的突出部分(51b);
在上述的突出部分(51b)上,设置有用于将绳索端部压接固定在上述凸轮联杆(51,61,62,63)的壁面上的绳索压接件(56,57,58);
上述绳索导向件(52,53)的圆弧半径设定成与通过绳索连接在该凸轮联杆上的综框(13)的上下移动量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凸轮联杆(51,61,62,63)的绳索导向件是由导向沟槽(52,53)构成的。
CN 92109758 1992-07-27 1992-07-27 织机的开口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2877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2109758 CN1028779C (zh) 1992-07-27 1992-07-27 织机的开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2109758 CN1028779C (zh) 1992-07-27 1992-07-27 织机的开口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25A CN1081725A (zh) 1994-02-09
CN1028779C true CN1028779C (zh) 1995-06-07

Family

ID=4944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2109758 Expired - Lifetime CN1028779C (zh) 1992-07-27 1992-07-27 织机的开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77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18811A1 (de) * 2003-04-17 2004-11-04 Picanol N.V. Antrieb für Webschäfte einer Webmaschine
JP4513646B2 (ja) * 2005-05-16 2010-07-2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織機における綾取り装置
CN102453998A (zh) * 2010-10-20 2012-05-16 吴江市华士纺织品有限公司 织机开口驱动装置
CN102560799B (zh) * 2012-02-06 2014-03-12 江苏华峰自然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多花型自然纤维提花织机棕框移动的导向装置
JP7218717B2 (ja) * 2019-12-19 2023-02-0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織機綜絖枠の制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25A (zh) 199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4669C (zh) 具有至少一个花梳栉的经编机
CN1299965C (zh) 具有补偿机构导向装置的电梯设备
CN1028779C (zh) 织机的开口装置
ZA200403135B (en) Elevator system
CN1097174A (zh) 自行车后换速叉
CN100341762C (zh) 电梯和电梯的导轨固定支架
CN1006470B (zh) 精梳机钳板座摆动机构
CN1407162A (zh) 多针双重锁边缝纫机的针线控制装置
CN1212963C (zh) 用于扁平柔性张力件的端接装置
CN212128395U (zh) 降低运行成本的综框开口机构
CN1287025C (zh) 用于剑杆织机的引纬设备
CN213079850U (zh) 一种冲压设备降噪装置
CN203754176U (zh) 一种具有补偿功能的电梯导靴
CN87204114U (zh) 一种针排绞织开口机构
JPH0480123B2 (zh)
CN2460502Y (zh) 电梯配重侧导轨调整防脱导轮装置
CN1228486C (zh) 织带机的综框装置
CN2578354Y (zh) 织带机的综框装置
JPH0721581Y2 (ja) 織機における開口装置
CN212982145U (zh) 一种钢带电梯绳头称重安装辅助装置
CN217498269U (zh) 络筒机导纱装置
CN217733432U (zh) 一种电脑横机导纱装置
CN210561058U (zh) 一种用于针织横机的纱嘴机构、纱嘴驱动装置及针织横机
CN2871576Y (zh) 经编机的梳栉拉紧装置
CN216196967U (zh) 一种两层升降横移机型的改进型升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207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5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