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0488A - 用于确定通信模式和/或使用所确定的通信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确定通信模式和/或使用所确定的通信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0488A
CN102870488A CN2011800173005A CN201180017300A CN102870488A CN 102870488 A CN102870488 A CN 102870488A CN 2011800173005 A CN2011800173005 A CN 2011800173005A CN 201180017300 A CN201180017300 A CN 201180017300A CN 102870488 A CN102870488 A CN 102870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terminal
base station
mode
communication
over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73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0488B (zh
Inventor
J·李
V·D·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870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0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0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04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确定无线终端要使用的无线通信模式(例如,直接通信模式或基础设施通信模式)的方法和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控制节点基于在至少考虑到寻求通信的无线终端所不位于的区域(例如,蜂窝小区)的情况下将向系统引起的干扰来确定此要使用的模式。生成并比较对每个在考虑中的模式的系统干扰成本估计。干扰成本估计可以、并且当直接模式使用与基础设施通信模式不同的频带时的确对应于不同频带。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不同通信方向作出单独的干扰成本估计和模式确定。所确定的要使用的模式例如经由一个或更多个基站被传达到寻求通信的设备。

Description

用于确定通信模式和/或使用所确定的通信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各种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用于确定要使用的通信模式(例如,直接或基础设施通信模式)和/或使用所确定的通信模式来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通信系统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例如,支持各种不同通信技术和协议的各通信设备现在可在例如网络之类的通信系统中工作,并且可例如使用直接通信模式(诸如,对等通信)或者使用(例如,各设备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经由诸如基站之类的另一设备传达信号来实现的)基础设施通信模式彼此通信。一般而言,在对等通信中,对等设备发现彼此并随后通过这些设备之间的直接信令建立对等通信,而无需来自集中式控制器的任何干预。这有时称作无基础设施办法。一些设备可支持对等通信和基于基础设施的通信(例如,经由基站的通信)两者。
因此,在单个通信网络中,一些通信设备可使用对等信令与彼此直接通信,而其他通信设备可以在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中通信(例如,经由基站通信)。
个体的无线终端可例如基于该无线终端认为对其他设备将产生的干扰程度可接受的模式之类来决定在给定时间要在何种工作模式中工作,例如对等工作模式或者基础设施工作模式。遗憾的是,个体无线终端对其周围环境的认识可能有限。因此,无线终端可能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对一个或更多个设备可能具有的干扰影响,其中该无线终端在作出关于在特定时间点应当使用的工作模式的决策时可能知道或可能不知道这一个或更多个设备。作为对无线终端可用的信息受限的结果,寻求通信的个体设备和/或设备对可能不能够确定哪种通信工作模式(例如,直接模式或基础设施模式)是最合适用于通信的模式和/或哪种通信模式很可能对在地理区域中工作的各设备的总吞吐量有最大影响。因此,应当领会到,从总体系统的角度来看,由个体无线终端或无线终端对作出的决策可能是未臻最优的。在一些情形中,在无线终端处于该无线终端的传输可能干扰该无线终端对其具有的知识可能很少或有限的多个蜂窝小区中的通信的地区中的场合,无线终端对总体系统和潜在干扰影响的知识有限这一问题可能尤为显著。
从以上描述应当领会到,个体无线终端往往缺乏从其模式决策中看到总干扰牵连意义上更大局面的能力。因此,如果听任各无线终端作出关于工作模式的确定,则该决策在总体系统性能上可能是未臻最优的。
向各无线终端提供更多关于网络以及它们的模式选择决策的潜在干扰牵连的信息时,影响干扰的诸因素(诸如,移动站在蜂窝小区内的位置、蜂窝小区负载等)会频繁改变,从而使得难以按及时的方式向大量设备分发此类信息。此外,向各无线终端传达显著量的干扰相关信息以促成模式决策确定会耗费宝贵的资源。
鉴于以上讨论,应当领会到,如果可开发出将促成为诸通信设备确定合适的工作模式以使得模式确定过程考虑到各种设备和/或蜂窝小区上的工作模式的影响而无须在频繁的基础上向诸无线终端提供大量的网络干扰信息的方法和/或装置将是有益的。
概述
描述了用于确定无线终端要使用的无线通信模式和/或使用所确定的通信模式的方法和装置。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设备(例如,无线终端)可使用抑或直接通信模式(例如,使用对等信令)抑或基础设施通信模式(例如,其中通信经由诸如基站之类的基础设施元件发生的模式)与另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控制节点(例如,通信控制服务器、发现服务器、或另一设备)基于将由该通信在寻求通信的无线终端所不位于的区域(例如,蜂窝小区)中引起的干扰来确定要使用的模式。因此,根据至少一个特征,控制设备考虑到将对诸寻求通信的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设备所不位于的基站覆盖区(例如,蜂窝小区)引起的干扰。控制设备在作出模式决定时也可考虑在该设备在其中寻求通信的蜂窝小区内可能引起的干扰。通过考虑到对多个蜂窝小区引起的干扰的影响,控制设备可作出决策,该决策考虑到该通信对位于寻求通信的个体设备所位于的蜂窝小区外的设备和网络元件的影响。因此,该模式可选择为使总体系统干扰最小化并且可基于寻求通信的该无线终端可能不容易获得、并且甚至连无线终端所位于的蜂窝小区中的基站也可能不能获得的信息。
干扰成本估计可以、并且当直接通信模式使用与基础设施通信模式不同的频带时的确对应于不同频带。因此,至少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对应于第一频带的直接通信模式干扰成本估计与对应于不同于该第一频带的第二频带的基础设施通信成本估计相比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选择的通信模式是具有较低干扰成本估计的模式。
通过使模式确定由控制设备(例如,集中式控制器)控制,该模式确定就可以并常常的确考虑到系统范围干扰成本(例如,与多个蜂窝小区相关的干扰成本),而无需将用于作出决策的信息分发到各无线终端和/或多个基站。因此,在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集中式模式确定办法通过在考虑到系统范围干扰而不仅仅是单个蜂窝小区内的干扰的情况下管理干扰而可致使对资源的使用更为高效。
虽然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信道可能相对而言是对称的,但是对系统中其他设备的干扰成本可能很大部分取决于通信设备对中是哪个设备在进行传送以及此传送方设备邻近其他设备的程度。因此,对系统的干扰成本对于每个通信方向而言可能不同。在各个实施例中,为每个通信方向分开确定通信模式。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从设备A向设备B通信所选择的模式可能不同于为从设备B向设备A通信所选择的模式。例如,在一个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被指令为向第二设备的通信使用对等通信,并且对从该第二设备向该第一设备的通信使用基础设施通信模式。
虽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是在每方向基础上确定通信模式,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为双向通信作出单个模式确定并对其使用这单个模式。
由控制节点选择的通信模式可被传达到寻求经由基站传输进行通信的设备双方。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模式被传达到寻求通信的通信设备对中的一方设备,并且得到通知的设备(例如,当所选模式是对等模式时经由对等信号,或当所选模式是基础设施模式时经由基站)向另一设备传达所确定的模式。
所描述的方法和装置之中有用于操作控制设备(例如,网络节点)确定用于从位于第一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一无线终端向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向该第一无线终端传达所确定的要用于从该第一无线终端向该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确定根据将在毗邻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的第二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作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是直接工作模式与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无线终端位于该第二基站覆盖区中。对要使用的工作模式的确定可以根据所述通信将对多个蜂窝小区引起的干扰。
一种示例性移动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成:确定用于从位于第一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一无线终端向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向该第一无线终端传达所确定的要用于从该第一无线终端向该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其中该确定根据将在毗邻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的第二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作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是直接工作模式与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之一。该通信设备可以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确包括耦合至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除了示例性方法和装置之外,各个方面还针对一种用于通信设备中的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得至少一个计算机确定用于从位于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一无线终端向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的代码,以及用于使得该至少一个计算机向该第一无线终端传达所确定的要用于从该第一无线终端向该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的代码,其中该确定根据将在毗邻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的第二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作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是直接工作模式与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之一。
虽然已在上面的概述中讨论了各种实施例,但是应当领会,未必所有实施例都包括相同的特征,并且上面描述的这些特征中有一些并不是必需的,但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能是可取的。众多其他特征、实施例以及各种实施例的益处在接下来的详细描述中进行讨论。
附图简要描述
图1解说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以及该系统中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
图2解说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实现的另一示例性通信系统。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更为详细的示例。
图4解说了可能发生在图3中所示系统中两个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其中使用了直接(例如,对等)通信工作模式。
图5解说了当对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使用基础设施工作模式时可能发生在图3所示系统中的这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
图6解说了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能发生在图3所示系统中的两个设备之间、但在一个方向上使用直接通信工作模式而在反方向上使用基础设施通信工作模式的通信的又一示例。
图7A是图7的第一部分,其为解说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操作控制设备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7B与图7A组合构成了图7,其解说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操作控制设备的该示例性方法的第二部分。
图8解说了可作为图3-6中示出的示例性系统中示出的控制节点使用的示例性控制设备。
图9A解说了可用于图8中所示的示例性控制设备中的模块组装件的第一部分。
图9B解说了可用于图8中所示的示例性控制设备中的模块组装件的第二部分。
具体描述
图1解说了通信系统10,其包括基站A 12,发现服务器14、通信控制服务器16以及包括无线终端WT 118和WT 220的多个通信设备。在图1示例中,无线终端18、20双方均位于与基站A 12对应的基站覆盖区11中。该基站覆盖区11有时称作基站A 12所位于的蜂窝小区。因此,为了讨论目的,基站覆盖区将被称作蜂窝小区。虽然图1中未示出,但系统10可以并且通常的确包括多个基站,图2中所示的情形即是如此。
在图1实施例中,各通信设备(例如无线终端18、20)各自举例而言经由诸如基站A 12之类的基站与示例性发现服务器10进行通信,以提供其位置以及设备18、20想要通告和/或监视的表达(例如,发现信息)。该信息可在改变之际(例如,当设备18、20改变位置和/或这些设备的用户指示偏好、设备或要发现的信息上的改变时)由个体的设备18、20更新。当在彼此某一邻近度以内的两个设备18、20的表达匹配时,发现服务器14可以并通常的确向设备18、20中的一方或双方示警以使得这些设备和/或其用户能决定是否要建立通信路径以进一步交换话务。
位置信息以及关于哪些设备对正在寻求它们之间的通信路径的信息被提供给例如控制设备(例如,可被实现为通信系统10中的节点的通信控制服务器16)。通信控制服务器16可例如基于系统干扰考虑来确定两个设备(例如,无线终端18和20)之间的通信路径应当经由诸如基站12之类的基础设施元件还是经由直接对等链路来发生。可在每方向的基础上作出该决策。在图1示例中,通信控制服务器控制16确定两个或更多个设备将使用直接通信工作模式还是基础设施通信工作模式进行通信。虽然通信控制服务器16和发现服务器14在图1中示为个体的节点,但这两个服务器的各功能可在单个节点中实现,该单个节点向系统10提供发现和控制功能性两者。
在图1的示例中,无线终端WT1 18可通过中间基站12与无线终端WT 220进行通信。但是,直接对等通信是一种可替换可能性,如虚线链路25示出。通信控制服务器16具有系统10的拓扑(例如,各邻蜂窝小区的位置)的知识,并接收干扰信息、蜂窝小区负载信息、和/或在生成干扰成本估计以及预测由于设备之间的通信将在该系统中引起的干扰时有用的其他信息。通信控制服务器16基于一个或更多个因素(例如,系统干扰成本估计)确定这两个设备18、20在给定时间点是要以直接工作模式还是对等工作模式工作。该决定可通过控制服务器16为每个可能的通信工作模式生成干扰成本估计、并从系统角度选择具有最低干扰成本估计的通信模式来作出。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控制服务器16在作此模式确定时从多个蜂窝小区接收信息并考虑到对不仅仅一个蜂窝小区而是多个蜂窝小区的干扰影响。由通信控制服务器16确定的要使用的工作模式例如经由基站A所发送的一个或更多个消息被传达至这些无线终端。对要使用哪个工作模式的确定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无线终端1和2(18,20)之间的通信将对邻基站具有的干扰。
在终端18、20双方均在相同蜂窝小区中的情形中,蜂窝小区11内的无线终端18、20和基站12对这两个设备18、20之间的通信至少在这两个设备18、20所位于的蜂窝小区11中可能引起的干扰可以具有合理的认识。但是,基站12和无线终端18、20一般不包括通信控制服务器16能获得的、由多个蜂窝小区报告的详细信息的全集和/或存储于通信控制服务器16中的网络拓扑信息的全集。因此,个体的无线终端和基站12可能缺乏通信控制服务器16能获得的用于作出干扰成本确定的详细信息。在一些但未必是所有实施例中,通信控制服务器16跟踪哪些设备正在使用特定工作模式进行通信、它们的位置、以及正用于通信的频带。以这种方式,通信控制服务器16就可以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确考虑到,对等通信受到的影响可能并在一些情形中的确不同于基础设施通信所受到的影响,并将其计在用于选择要由寻求通信的特定设备对使用的通信模式的干扰成本估计内。
图2示出具有附加基站(例如,除了基站A 12之外示出的基站B 22)的图1中示出的系统的更为详细的解说50。在图2中,示例WT 118被示出在蜂窝小区11中,而WT 220被示出在与基站B 22对应的蜂窝小区13中。应当领会到,图2可对应于与图1示例不同的时间点,例如,WT 2从第一蜂窝小区11移到第二蜂窝小区13之后的时间点。在图2示例中,WT 118和WT 220分别具有到不同基站(例如,基站A 12和基站B 22)的连接。基站12、22经由回程链路15被连接到一起。基站12、22双方还均被耦合至发现服务器14和通信控制服务器16,如图所示。
如图1示例中所示,通信控制服务器16响应于指示WT118和WT 220正在寻求建立通信会话的消息,将确定设备18、20应当使用何种工作模式进行通信并将该模式信令通知给这些设备。在选择了基础设施模式时,这些设备将经由基站A和B 12、22进行通信,而在选择了直接模式时,它们将彼此直接通信,如虚线55所指示的。如应当领会的,通信控制服务器16可取决于干扰成本估计来确定应当为不同通信方向使用不同的通信模式。但是,在一些情形中,控制服务器16确定应当为每个方向上的通信使用相同模式,或者默认地为双向选择并使用单个模式。
因此,在诸如图1和2示例中讨论之类的一些实施例中,决策者是通信控制服务器16,其对当前正在服务这两个无线终端18、20的(诸)基础设施节点(例如,(诸)基站)和/或包括无线终端18、20的各设备进行关于应当用于通信的通信模式和/或路径的指令。可经由基站12、22从通信控制服务器16向无线终端18、20传达这些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式决策可以并在一些情形中的确基于1)这两个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2)这两个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测量,和/或3)与在寻求建立通信会话的这些设备18、20之中的一者或更多者附近的已建立对等通信的其他设备相关的信号强度和/或其他信息。该决策还可基于支持经由一个或更多个基站(例如,本示例中的基站A 12和基站B 22)形成的这两个连接的空中链路成本与直接对等通信的空中链路成本的比较。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对除了传送方或接收方设备所位于的蜂窝小区外的蜂窝小区中导致的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等通信可在与基础设施模式通信不同的带宽中发生或者共享相同带宽。在后面一种情形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决策者(例如,通信控制服务器16)估计对等连接对其他正在进行的基于基础设施的通信可能引起的潜在干扰。注意到,发现服务器14和通信控制服务器16是可以并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确被组合和/或共处的功能性。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系统中实现并使用提供发现服务器14和通信控制服务器16两者的功能的控制节点。
图3解说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实现的示例性通信网络100。示例性通信网络100包括多个例如移动无线终端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无线终端1 102、无线终端2 104、无线终端3 106、……、无线终端K 108、以及无线终端N 110。如图所示,通信网络100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基站,包括基站(BS)1 112、基站2 114、基站3 116,每一个基站具有由圆118、120和122表示的对应基站覆盖区。圆118、120和122对应于各自相应的基站118、120、122所位于的蜂窝小区。尽管在图3中每个基站覆盖区已被示为单扇区蜂窝小区,但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100的一些或所有基站覆盖区或蜂窝小区可被多扇区化。每个蜂窝小区118、120、122可包括多个可经由例如无线链路与该蜂窝小区的基站(BS)交换信息的无线终端。
通信网络100包括中央控制设备,举例而言,例如经由网络链路113、115、117耦合至网络100中的基站118、120、122的控制节点12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节点124还经由一个或更多个附加链路耦合至因特网和其他网络节点。这些网络链路可以是例如光纤链路。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节点124可实现为网络100的中央元件,其可支持并与网络100中的多个基站进行通信。
通信设备102、104、106、108、110可以是例如移动终端,其可支持直接对等通信以及经由一个或更多个基站的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通信网络100还可包括诸如发现服务器14等的其他设备。无线通信设备102、104、106、108和110支持对等体之间的各种信令(例如,对等发现信号、传输请求信号,等等)和数据传输。通信设备102、104、106、108和110还支持与基础设施元件(诸如,控制节点124和基站112、114、116)的通信。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02、104、108中的一些是移动通信设备,例如手持移动通信设备,而其他一些通信设备可以是固定设备。在图3示例中,WT 1 102示为正在传送例如导频、信标、和/或一个或更多个对等发现信号125之类的信号,这些信号以预定功率电平发射。信号125可以并且在各种实施例中的确由系统中的其他设备接收,并且收到信号强度被测量并报告至控制节点124以用于生成干扰估计。除了无线终端以已知功率电平发射信号之外,包括例如基站112、116和114的设备也可传送此类信号(例如,导频、信标和/或其他信号),这些信号可被测量并用于干扰估计的目的。
根据一个方面,网络100中的各通信设备可使用抑或直接工作模式(例如,对等通信工作模式)抑或基础设施模式(例如,经由一个或更多个基站来进行通信的工作模式)彼此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设备应当使用这两种工作模式中的哪一种进行通信的决策由控制节点124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因素作出,这些因素包括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系统干扰成本估计。这些干扰成本估计可基于通信设备的位置和邻近度、预计传送方设备要用于向该传送方设备正试图与之通信的另一设备传送信号的预计发射功率电平和/或包括关于向控制节点报告的导频、信标、或对等发现信号的收到信号强度的信息连同指示收到信号的源和提供收到信号强度信息的设备的信息的其他信息来生成。
根据一个实施例,控制节点124可基于包括例如系统干扰成本估计的一个或更多个因素来指导正在寻求通信的一个或更多个设备(例如,无线终端102、104)使用直接工作模式例如使用对等信令进行通信是可行的。例如,如果控制节点124确定通信设备102、104彼此足够靠近,则控制节点124可决定从总体系统干扰角度来看通信设备102、104直接通信而不是经由一个或更多个基站通信会是更为高效的。在此情景中,控制节点124可以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确经由基站112、116指令设备102、104彼此直接通信而在中继或转发信息或信号的意义上在这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中无需涉及一个或更多个基站。应当领会到,在一些实施例中,关于合适的工作模式的确定是针对每个通信方向独立作出的,例如,可对从WT 1 102向WT 2 104的通信作出第一确定,并可关于要对从WT 2 104到WT 1 102的通信使用的通信模式作出第二独立确定。在此类实施例中,在每个方向上所确定的工作模式可以不同。在其他实施例中,作出单个确定并且将所选择的工作模式用于WT1 102和WT 2 104之间双向上的通信。
图4是解说了示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在图3中所示系统中的两个通信设备102、104之间在双向上使用直接工作模式的通信的示例的绘图200。
在图4示例中,第一基站覆盖区118中的无线终端WT1 102被示为正与另一无线终端(即,WT 2 104)进行通信,其中无线终端WT 1 102是在被控制节点124指令以此方式通信(例如,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和第二无线终端102、104正在寻求进行通信的消息或其他指示)后进行上述通信的。
图5是解说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中网络100的两个通信设备正对这两个无线终端WT1 102和WT 2 104之间双向上的通信使用基础设施工作模式来进行通信的示例性情景的绘图300。此类通信可跟随在控制节点124指导WT1 102和WT 2在双向上使用基础设施工作模式通信进行通信之后发生,举例而言,因为一个或更多个干扰成本估计已指示从系统干扰成本角度来看这是最为高效的通信模式。在此类情景中,设备102、104经由一个或更多个基站112、116和/或将这些基站互连的回程网络彼此进行通信。
从WT1 102经由基站1 112和基站3116向WT 2104的通信使用箭头132、134和136示出。因此,在此示例中,使用基础设施模式,可将此信息和/或数据从WT 1 102传送至基站1 112(如箭头132所表示),基站1 112可经由回程(由134表示)向当前正在服务WT 2 102所位于的区域的基站3 116发送所传达的信息,并且最后基站3 116将该信息传达至WT 2 104(由箭头136表示)。在该特定示例中,假定了为反方向(即,从WT 2 104到WT 1 102)确定的第二工作模式也是基础工作模式。由此,反方向上使用基础设施工作模式的通信使用箭头137、139和140示出。
图6是解说又一示例性情景的绘图400,其中,从例如WT 1 102的设备向例如WT 2 104的第二设备的通信是使用基础设施工作模式来实现的,而反方向上(即,从WT 2 104到WT 1 102)的通信是使用直接工作模式来进行的。此类通信情景在控制节点124指导通信设备102、104在一个方向上(例如,从WT 1 102到WT 2 104)使用基础设施模式而指导通信设备102、104在反方向上(例如,从WT 2 104到WT 1 102)使用直接对等工作模式时发生。这可在举例而言由控制节点124作出的比较指示,对于从WT 1 102到WT 2的通信,直接通信模式干扰成本估计对基础设施模式成本估计的比较揭示对从WT 1到WT 2的通信使用基础设施模式通信模式在对系统的总体干扰成本的意义上比直接模式通信造成的干扰成本少时发生。然而,在此示例中,关于反方向,控制节点124为从WT 104向WT1 102的通信选择了直接模式,这是因为直接和基础设施模式通信的干扰成本估计指示了从系统干扰角度来看,对于从WT 2 104向WT 1 10的通信而言直接模式通信更优选,对于从WT 1 102向WT 2 104的通信的基础设施干扰成本估计。
虽然以上讨论的一些示例已用于描述各种特征,但是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的方法在鉴于图7中所示流程图来考虑时将变得更为清楚。
图7包括图7A和7B的组合,其为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控制设备的示例性操作方法的各步骤的流程图700。该控制设备可以是例如图3中所示的控制节点124。为了促成对方法700的更好理解,可参考图3-6。
如图7A中所示,操作开始于步骤701。在步骤701中,控制节点124被上电、初始化并开始监视各消息和/或其他信号。自步骤701延伸出的每个箭头对应于与可能接收到的不同类型的信号或信息相关联的处理路径。因此,操作从开始步骤701沿着三个平行路径分别行进到步骤702、704和710。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702、703和710可异步(例如,平行)发生。在步骤702中,控制节点124接收提供关于网络100的配置的信息的网络拓扑/配置信息。操作从步骤702行进至步骤703,在此,收到的网络拓扑信息被存储于例如存储器中。操作从步骤703回到步骤702,在此控制节点124等待接收进一步的拓扑更新。网络拓扑信息(例如,基站位置、扇区化以及频带使用信息)可响应于系统中的变化(诸如,基站和对应蜂窝小区的添加或去除)而被更新。网络拓扑信息被存储以供将来例如在生成干扰成本估计时使用。网络拓扑信息可提供关于毗邻蜂窝小区、以及由此当基于一蜂窝小区中的预计传输生成干扰成本估计时应当考虑哪些蜂窝小区的信息。网络拓扑信息还可包括关于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上要用于对等信令的频带或诸频带的信息。例如,在一些蜂窝小区中,用于直接(例如,对等)通信的频带不同于用于基础设施模式通信的频带。在其他实施例中和/或在一些蜂窝小区中,基础设施模式和直接模式可使用相同频带以用于通信目的。要用于直接和基础设施模式通信的频带作为网络拓扑信息的一部分例如在每蜂窝小区和/或每扇区的基础上被存储。
除了接收并存储网络相关拓扑信息之外,控制节点还可接收并存储可以并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确用于生成干扰成本估计的干扰信息。干扰信息的接收和存储可在时段上,例如作为通信模式确定过程的一部分与网络拓扑信息的更新和存储以及干扰成本估计的生成和使用平行地发生。
在步骤704中,控制节点124接收来自基站和/或无线终端的干扰信息。在步骤704中,控制节点可接收导频、信标和/或其他信号测量信息,例如,由无线终端和/或基站作出的信号测量的结果。还可接收信标比报告和发射功率电平信息。该信息可用于预测在考虑中的特定工作模式(例如,直接或基础设施模式)的干扰成本。
步骤704包括接收来自第二基站(例如,基站2114)的干扰信息的步骤705,所述干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i)由基站2114从由基站2114接收自第一无线终端1102的信号确定的干扰信息,以及ii)由第二基站覆盖区(例如,覆盖区120)中的第三无线终端确定的、已向第二基站2114报告的干扰信息。
例如,考虑图3中所示的系统。位于毗邻WT 1 102所位于的基站覆盖区118之处的基站2 114接收信号125,该信号125可以是例如由WT 1 102广播的导频或信标信号。基站2 114可测量收到信号的强度,该收到信号从第二基站的角度来看是由WT 1 102的传输引起的来自邻蜂窝小区的干扰。以已知功率电平发射的信号(例如,以受控的已知功率电平发射的导频信号或控制信道信号)的收到信号强度可用于预测由WT 1以其他功率电平(例如,预计用于对等或基础设施模式传输的功率电平)进行的发射将引起的干扰。应当领会到,虽然在该示例中基站2 114被视为第二基站,但与WT1 102所位于的基站覆盖区118毗邻的另一基站(例如,基站3116)也可以并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确作出各种测量并将这些测量报告给控制节点。此类测得值和/或报告代表可由控制节点在生成干扰成本估计时使用的干扰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由第三无线终端(例如,覆盖区120中的WT N 110、覆盖区122中的WT 2 104)生成干扰信息,该第三无线终端测量收到信号并向服务作出这些干扰测量的无线终端所位于的蜂窝小区的基站报告测量结果。例如,WTN 110向基站2 114报告干扰测量,基站2 114使用它们并将它们中继至控制节点124。WT2 104作出干扰测量并向基站3 116报告这些干扰测量。基站112、114、116向控制节点124传达所有或一些收到干扰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无线终端报告的干扰信息是信标比报告的形式,其可以是来自一个基站的信标或导频得测得强度相对于来自另一基站的信标或导频的测得强度的报告。此类干扰报告提供了从无线终端到已从其接收到用于生成该报告的信标信号的基站的相对信道条件的指示,并可用于预测将由无线终端对该基站或诸基站产生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704还包括任选步骤706,任选步骤706如流程图中由虚线方框所指示,并在一些实施例中被执行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被跳过。在步骤706中,控制节点124从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所位于的覆盖区之外的基站(例如,从基站2 114或基站1 112)接收干扰信息,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i)由所述基站从该基站接收自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的信号确定的干扰信息,以及ii)由所述基站的覆盖区中的另一无线终端确定并已报告给所述基站的干扰信息。
这些干扰测量可由在网络100中的邻蜂窝小区中操作的若干基站和/或无线终端使用来自正试图与网络100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的广播信号(例如,导频或信标)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作出。该干扰信息随后被报告给控制节点124。操作从步骤704行进至步骤708,在此,收到干扰信息被存储。操作从步骤708回到步骤704,在此,可例如在进行中的基础上接收并存储更多干扰信息。随着新的干扰信息被接收并存储特定无线终端和/或基站的已更新信息可替代较旧信息。
如以上所述,除了接收在生成干扰成本估计时有用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之外,控制节点124还负责接收并处理指示诸设备正在寻求建立彼此间的通信的消息并负责用指示应当用于通信的工作模式(直接模式或基础设施模式)的信息来响应。接收步骤710标志着与有关于设备对之间的通信建立的消息相关联的处理路径的开始。
在步骤710,控制节点124接收指示建立设备之间(举例而言,例如WT1 102的第一无线终端与例如WT 2 104的第二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意图或期望的消息。在一些实施例中,WT 1 102可通过服务基站1 112向控制节点124传达步骤710中收到的此类请求。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示建立通信会话的意图或期望的消息可来自诸如对等发现服务器14之类的节点,该对等发现服务器14可确定在彼此附近的两个节点对彼此感兴趣并可能想要通信。操作从步骤710经由连接节点A 720行进至722.
在步骤722,控制节点124基于所存储的干扰信息确定第一直接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该第一直接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是对若允许寻求通信的节点直接通信(例如,在其中生成分开的单向成本估计的实施例中是被允许在第一方向上直接通信,或者在生成单个干扰成本估计以用于双向通信模式决策目的的情形中是被允许双向地直接通信)则将引起的系统干扰成本的估计。
在一些但未必是所有实施例中,系统干扰成本估计是作为对很有可能被该通信会话影响的多个蜂窝小区或覆盖区生成的个体干扰成本估计的总和来生成的。相应地,在各种实施例中,当生成系统干扰成本估计时,考虑到将由正在为其生成干扰成本估计的工作模式引起的、在多个个体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
例如,如果WT1 102和WT 2 104使用直接工作模式(即,对等通信)通信,则可通过计算预计可能在基站覆盖区118、120、122中的每一个中引起的干扰成本的总和来对来自WT1和WT2的通信确定第一直接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
直接模式干扰成本估计可被生成并表达为对系统中将受该通信影响的各不同蜂窝小区的干扰成本估计的总和。
直接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DMSICE)
Figure BDA00002215539600141
其中,
Figure BDA00002215539600142
代表对蜂窝小区1的直接模式干扰成本,代表对蜂窝小区2的直接模式干扰成本,以此类推。
可以多种方式生成个体蜂窝小区的干扰成本。在生成干扰成本估计时,除了诸如一个或更多个蜂窝小区中的基站负载、将要传送的设备的位置、正在传送和/或接收的基站的扇区化或天线配置等的各种其他因素之外,还可考虑到预计发射功率电平。
操作从第一直接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步骤722行进至步骤724,步骤724是第一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步骤。在步骤724中,如果第一无线终端WT1 102和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使用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例如通过基站)进行通信,则控制节点124例如基于预计对第一基站覆盖区118与第二基站覆盖区120两者引起的干扰来确定第一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如果系统为各不同方向独立地确定通信模式,则第一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将是针对单个通信操作方向的,而如果第一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将用于进行双向通信,则该成本估计可以是针对双向通信的。第一直接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722是第一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724的配对物,其中这两个估计是针对相同通信情形(例如,单向通信或双向通信)生成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基础设施模式的系统干扰成本估计是对各个体的蜂窝小区或覆盖区生成的个体干扰成本估计的总和。
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IMSICE)
Figure BDA00002215539600151
其中,代表蜂窝小区1的基础设施模式干扰成本(例如,当WT 1 102与WT 2 104使用基础设施模式进行通信时对蜂窝小区1预计的干扰成本),
Figure BDA00002215539600153
Figure BDA00002215539600154
代表对蜂窝小区2的基础设施模式干扰成本,以此类推。可使用各种技术来生成对蜂窝小区的基础设施模式干扰成本估计。例如,所报告的信标比报告和/或其他信息可用于生成对蜂窝小区的基础设施模式干扰成本估计。
直接模式和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可以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确对应于不同频带。例如,当直接通信模式使用不同于为基础设施模式通信所使用的第二通信频带的第一通信频带时,直接通信模式和基础设施通信模式干扰成本估计将对应于不同的频带。在一些但未必是所有实施例中,基础设施模式频带用于通知通信设备(例如,无线终端)要使用的通信模式,即使选择了要使用直接通信模式亦是如此。
操作从步骤724行进至步骤726。在步骤726,控制节点124确定用于通信(例如用于从第一无线终端向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当然,在这些终端对双向使用相同模式而不是对每个方向使用单独的模式确定的情形中,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也用于从第二无线终端向第一无线终端的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726中通过将步骤722中生成的第一直接模式干扰成本估计的值与步骤724中生成的第一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的值进行比较并随后在子步骤727中将与这两个干扰成本估计的较低者对应的模式选择为第一工作模式来选择第一工作模式。
当寻求通信的无线终端的一方在与第一无线终端不同的基站覆盖区(例如,蜂窝小区)中时,干扰成本估计和结果所得的模式确定将根据对多个蜂窝小区的干扰成本。
例如,考虑当位于第一基站覆盖区中的WT 1 102寻求向第二无线终端WT 2104进行通信时的情形。根据将在毗邻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的第二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作出该模式确定。该模式确定在直接工作模式与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之一之间进行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覆盖区是第一站112的覆盖区(例如,覆盖区118),第二基站覆盖区是位于毗邻所述第一基站之处的第二基站114的覆盖区(即,覆盖区1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位于第二基站覆盖区12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无线终端WT 102、103位于第一基站覆盖区118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第一工作模式的步骤根据直接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和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被视为用于从第二无线终端WT 2104向第一WT 1 102的通信的默认工作模式。在此类实施例中,即使该决策可能基于一组单向干扰成本估计干扰成本,第一模式确定仍担当双向模式确定,而无需为从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到WT 1 102的通信生成第二组成本估计。
在一些此类实施例中,确定第一工作模式根据将在除所述第二无线终端WT 2104所位于的基站覆盖区外的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
在为每个通信方向作出单独的工作模式确定的情形中,操作从步骤726行进至步骤728,或者在为两个工作模式作出单个工作模式确定的实施例中,操作从步骤726直接行进至步骤736。因此,步骤728、730和732是任选步骤,其在一些实施例中被跳过。
在步骤728中,控制节点124确定第二直接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例如,与从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到第一无线终端WT 102的通信对应的干扰成本估计。
第二直接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可以与之前在步骤722中讨论的生成第一直接系统成本估计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来确定,但考虑了第二WT 2 104将是传送方设备,以用于确定第二直接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的目的。
应当领会到,与从WT 2 104向WT 1 102的通信对应的、对不同区域或设备的个体干扰成本估计(其可被求和以生成系统干扰成本估计)很可能与为另一方向上的通信生成的那些不同,因为邻近作为该干扰确定的传送方设备的传送方设备WT 2 104的那些设备不同于紧邻作为从WT 1 102到WT 2 104的通信的传送方的WT 1 102的那些设备。
操作从步骤728行进至步骤730。在步骤730中,控制节点124确定第二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
例如,在图3示例中,第二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可基于例如在假定通信通过基站的情况下预计对第一基站覆盖区118和WT 2 104所位于的基站覆盖区122的覆盖区两者引起的干扰的总和。第二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可以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确以与生成第一基础设施模式系统成本估计相同或相似的方式确定。因此,如果WT 2 104使用基础设施模式(例如,如图5中所示通过一个或更多个基站)与WT 1 102通信,则可通过计算预计会在基站覆盖区118、120、122中的每一个中引起的干扰成本的总和来确定第二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
操作从步骤730行进至步骤732。在步骤732中,控制节点124为从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向第一无线终端WT 1 102的通信确定第二工作模式。该第二工作模式是直接通信工作模式与基础设施通信工作模式之一。可通过将对直接和基础设施工作模式的干扰成本估计相比较并例如在子步骤734中选择具有较低成本估计的那个模式来作出该确定。
在图3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确定是根据将在除WT 2 104所位于的基站覆盖区外的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作出的。在正被讨论的图3示例中,WT 2 104所位于的基站覆盖区是区域122。但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WT 2 104可位于其他地方。因此,在本示例中,是根据将对邻基站覆盖区(例如,在覆盖区118、120中)引起的干扰来作出用于从WT 2 104向WT 1 102的通信的第二工作模式的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第二工作模式根据第二直接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和第二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
操作从包括子步骤734的步骤732行进至通信步骤736。
在步骤736中,控制节点124向第一无线终端WT1 102传达至少所确定的要用于从第一无线终端WT 1 102向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在步骤736中,控制节点124可任选地还传达所确定的要用于从第二无线终端WT2104向第一无线终端WT 1 102的通信的第二工作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达第一所确定的工作模式的步骤包括执行经由基站向第一无线终端WT1 102传送指示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的信息(例如,消息)的步骤738。例如,在图3示例的情形中,向WT1 102的传输可以是经由第一基站覆盖区118中的基站112进行的。
操作从步骤736行进至步骤740。在步骤740中,控制节点124向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传送指示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的信息。在已确定了第二工作模式的情形中,还可传达所确定的第二工作模式。由于并不是在所有实施例中都确定第二模式,因此传达所确定的第二工作模式是任选的,并且在并不对第二工作模式进行确定时将不会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第二WT 2 104传送指示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的信息是经由基站进行的。例如,在图3示例中,该传输可以经由服务WT 2 104所位于的覆盖区122的基站3 116来进行。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向第二WT 2 104传送指示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的信息是经由第一无线终端进行的,例如,经由从第一无线终端WT 1 102到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的直接传输。以类似方式,指示所确定的用于从WT 2 104向WT 1 102的通信的第二工作模式的信息可经由基站(例如基站1 112)传送至第一无线终端WT1 102。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通信可经由从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到第一WT 1 102的传输来进行,例如,当第二模式是直接通信模式时。
因此,控制节点124确保希望彼此通信的各通信设备在它们开始通信之前得到关于对在每个通信方向上进行通信而言合适的工作模式的通知。因此,这些无线终端将使用从系统范围干扰角度来看成本有效的模式来进行通信。
在寻求通信的各通信设备已得到要使用的通信工作模式的通知的情况下,操作从步骤740经由连接节点B 742回到710,在此,控制节点着手接收并开始处理指示建立两个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意图的另一消息。
图8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例如控制节点之类的示例性通信设备800的绘图。通信设备800可被实现为图3中所示的控制节点124。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800是实现根据图7的流程图700的方法的网络设备。通信设备800包括经由总线809耦合在一起的处理器802和存储器804,各种元件(802、804)可在总线809上互换数据和信息。通信设备800进一步包括如图所示的可耦合至处理器802的输入模块806和输出模块808。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806、808位于处理器802内部。输入模块806可接收输入信号。输入模块806可以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确包括用于接收输入的无线接收机和/或有线或光学输入接口。输出模块808可以包括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确包括用于传送输出的无线发射机和/或有线或光学输出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02配置成确定用于从位于第一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一无线终端(例如,WT 1 102)向第二无线终端(例如,WT 2 104)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并向该第一无线终端WT1 102传达所确定的要用于从第一无线终端WT 1 102向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其中该确定根据将在毗邻于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的第二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作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是直接工作模式与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基站覆盖区是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并且所述第二基站覆盖区是位于毗邻所述第一基站之处的第二基站的覆盖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02配置成接收网络拓扑信息并存储该网络拓扑信息。处理器802还配置成从各基站和/或各无线终端接收干扰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02还配置成在例如存储器804中存储所接收到的干扰信息。处理器802还配置成从第二基站接收干扰信息,所述干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i)由所述第二基站从所述第二基站接收自第一无线终端的信号确定的干扰信息,以及ii)由该第二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三无线终端确定并已报告给所述第二基站的干扰信息。
处理器802还配置成若第一和第二无线终端使用直接工作模式通信则基于对第一基站覆盖区和第二基站覆盖区两者的预计干扰来确定直接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处理器802还配置成若第一和第二无线终端使用基础设施模式通信则基于对第一基站覆盖区和第二基站覆盖区两者的预计干扰来确定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第一工作模式根据直接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和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确定第一工作模式的一部分,处理器802还配置成选择具有较低的所确定的系统干扰成本估计的那个工作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位于第二基站覆盖区(例如,区域12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无线终端位于第一基站覆盖区(例如,区域118)中。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802还配置成根据将在除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所位于的基站覆盖区外的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确定用于从第二无线终端WT 2104向第一无线终端WT 1 102的通信的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是所述直接工作模式与所述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之一。处理器802还配置成向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传达所确定的要用于从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向第一无线终端WT 1102的通信的第二工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02还配置成经由包括于第一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一基站向第一无线终端WT 1 102传送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处理器802还配置成向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传送指示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02配置成经由第二基站向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2传送指示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确定的第一模式被用于从所述第二无线终端WT 2104向第一无线终端WT 1 102的通信,则确定第一工作模式还根据将在除该第二无线终端WT 2 104所位于的基站覆盖区外的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
包括图9A和图9B的组合的图9是可以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确在图8中所解说的控制设备(例如,控制节点800)中使用的模块组装件900。模块组装件900包括第一部分900A和第二部分900B。组装件900中的各模块可在图8的处理器802内的硬件中实现,例如实现为个体的电路。替换地,各模块可在软件中实现并被存储在图8中所示的通信设备800的存储器804中。虽然在图8实施例中被示为单个处理器(例如计算机),但是应当领会到,处理器802可被实现为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例如计算机)。
当在软件中实现时,这些模块包括在由处理器802执行时将该处理器配置成实现与该模块对应的功能的代码。在其中模块组装件900被存储在存储器804中的实施例中,存储器804是包括具有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代码例如是对应于每一模块的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例如处理器802)实现这些模块所对应的功能的个体代码。
可使用完全基于硬件或完全基于软件的模块。然而应领会,软件和硬件(例如,电路实现的模块)的任何组合可被用来实现这些功能。如应当领会到的,图9中所解说的这些模块控制和/或配置通信设备800或其中的诸如处理器802之类的元件执行在图7的方法流程图中所解说的对应步骤的功能。
模块组装件900包括对应于图7中所示方法的每个步骤的模块。用以9开始的数字代替以7开始的数字来标识图9中执行或者控制处理器802执行图7中所示的相应步骤的模块。例如,模块904对应于步骤704并且负责执行关于步骤704所描述的操作。如图9中所解说的,模块组装件900包括用于接收网络拓扑信息的模块902、用于存储该网络拓扑信息的模块703、用于接收来自各基站和/或各无线终端的干扰信息的模块904、用于存储接收到的干扰信息的模块908、以及用于接收指示建立设备之间(例如,第一无线终端与第二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的意图的消息的模块910。模块904包括用于从第二基站接收干扰信息的模块905,所述干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i)由该第二基站从该第二基站接收自第一无线终端的信号确定的干扰信息,以及ii)由第二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三无线终端确定并已报告给该第二基站的干扰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块904还包括用于从第二无线终端所位于的覆盖区外的基站接收干扰信息的任选模块906,该干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i)由所述基站从该基站接收自第二无线终端的信号确定的干扰信息,以及ii)由所述基站的覆盖区中的另一无线终端确定并已报告给所述基站的干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块组装件900还包括用于若第一和第二无线终端使用直接工作模式通信则基于对第一基站覆盖区和第二基站覆盖区两者的预计干扰来确定第一直接模式的系统干扰成本估计的模块922、用于若第一和第二终端使用基础设施工作模式通信则基于对第一基站覆盖区和第二基站覆盖区两者的预计干扰来确定第一基础设施模式的系统干扰成本估计的模块924、以及用于确定用于从位于第一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一无线终端向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的模块926,其中所述确定根据将在毗邻于第一基站覆盖区的第二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作出,该第一工作模式是直接工作模式和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确定模块926还包括用于将具有较低的所确定的系统干扰成本估计的工作模式选择为第一模式的模块927。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块组装件700还包括用于若第二无线终端和第一无线终端使用直接模式进行通信则例如基于预计对第一基站覆盖区和例如第二无线终端所位于的所述基站的覆盖区两者引起的干扰来确定第二直接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的任选模块928、用于若第二无线终端和第一无线终端使用基础设施模式进行通信则例如基于预计对第一基站覆盖区和所述基站的覆盖区两者引起的干扰来确定第二基础设施模式系统干扰成本估计的任选模块930、以及用于确定用于从第二无线终端向第一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二工作模式的任选模块932,其中该确定基于将在除第二无线终端所位于的基站覆盖区外的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作出,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是第二直接工作模式或第二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块932包括用于将具有较低的所确定的系统干扰成本估计的工作模式选择为第一工作模式的模块934。
模块组装件900还包括用于向第一无线终端传达所确定的要用于从第一无线终端向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并且用于任选地传达所确定的用于从第二无线终端进行的通信的第二工作模式的模块936。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块936包括用于经由包括于第一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一基站向第一无线终端传送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的模块938。模块组装件900还包括用于向第二无线终端传送指示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并且任选地传达所确定的用于从第二无线终端向第一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二工作模式的模块940。
以虚线框示出的模块是任选的,由此这些模块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出现在一些实施例中而不出现于其他实施例中。这些虚线框指示,虽然这些模块在各种实施例中被包括在模块组装件900中,但是处理器802可在这些模块对应的步骤被执行的实施例中执行这样的任选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图9中所示的一个或更多个包括于另一模块内的模块可被实现为独立的模块或诸模块。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块927可实现为关于模块926而言自立的模块。
对于以上讨论,应当领会到,许多变体和实施例是可能的。
各种实施例的技术可使用软件、硬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来实现。各种实施例针对装置,例如,控制节点、诸如移动终端之类的移动节点、基站、通信系统。各种实施例还针对各方法,例如,控制和/或操作控制节点、移动节点、基站和/或通信系统的方法。各种实施例还针对包括用于控制机器实现方法的一个或更多个步骤的机器可读指令的例如ROM、RAM、CD、硬盘等的非暂态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
应理解,所公开的过程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是示例性办法的示例。基于设计偏好,应理解这些过程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可被重新安排而仍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样本次序呈现各种步骤的要素,且并不意味着被限定于所呈现的具体次序或层次。
在各种实施例中,本文中所描述的节点是使用执行与一个或更多个方法相对应的步骤(例如信号处理、消息生成和/或传输步骤)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块来实现的。由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种特征是使用诸模块来实现的。此类模块可使用软件、硬件、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来实现。上面描述的很多方法或方法步骤可以使用包括在诸如举例而言RAM、软盘等存储器设备之类的机器可读介质中的诸如软件之类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来实现,以在有或没有附加硬件的情况下控制例如通用计算机等的机器例如在一个或更多个节点中实现上面描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相应地,其中各种实施例还针对包括用于使例如处理器和相关联硬件等机器执行上面描述的(诸)方法的一个或更多个步骤的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一些实施例针对例如通信节点之类的设备,其包括配置成实现本发明的一种或更多种方法的一个、多个或全部步骤的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举例而言诸如控制节点、接入节点和/或无线终端之类的通信节点的一个或更多个设备的处理器或诸处理器(例如,CPU)被配置成执行如描述为由这些通信节点执行的方法的步骤。处理器的配置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或更多个模块(例如,软件模块)来控制处理器配置和/或通过在处理器中纳入硬件(例如,硬件模块)来执行所陈述的步骤和/或控制处理器配置来达成。相应地,一部分但非所有实施例针对具有处理器的设备,例如通信节点,该设备包括与由其中纳入该处理器的设备执行的各种所描述的方法的每个步骤相对应的模块。在一部分但非所有实施例中,例如通信节点之类的设备包括与由其中纳入处理器的设备执行的各种所描述的方法的每个步骤相对应的模块。这些模块可使用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
一些实施例针对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计算机或多台计算机实现各种功能、步骤、动作和/或操作(例如,以上所描述的一个或更多个步骤)的代码。取决于实施例,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并且有时的确包括对应于要执行的每一步骤的不同代码。因此,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且有时确实包括对应于方法(例如,控制通信设备或节点的方法)的每个个体步骤的代码。代码可以是存储在诸如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或其它类型的存储设备等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机器(例如,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形式。除针对计算机程序产品之外,一些实施例还针对配置成实现以上所描述的一种或更多种方法的各种功能、步骤、动作和/或操作中的一者或更多者的处理器。相应地,一些实施例针对配置成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的一些或全部步骤的处理器(例如CPU)。处理器可供用在例如本申请中所描述的通信设备或其它设备中。
尽管是在OFDM系统的上下文中描述的,但是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之中至少有一些可应用于包括许多非OFDM和/或非蜂窝系统在内的广大范围的通信系统。
鉴于上面的描述,以上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的众多其他变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此类变型应被认为是落在范围内的。这些方法和装置可以并且在各种实施例中的确是与CDMA、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或各种其它类型的可用于提供接入节点与移动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的通信技术一起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节点被实现为使用OFDM和/或CDMA来与移动节点建立通信链路的基站。在各种实施例中,移动节点被实现为用于实现各种方法的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据助理(PDA)、或其他包括接收机/发射机电路和逻辑和/或例程的便携式设备。

Claims (20)

1.一种操作控制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从位于第一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一无线终端向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确定根据将在毗邻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的第二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作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是直接工作模式与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之一;以及
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传达所确定的要用于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将在除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所位于的基站覆盖区外的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确定用于从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是所述直接工作模式与所述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之一;以及
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传达所确定的要用于从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二工作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终端位于所述第二基站覆盖区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终端位于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传达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包括经由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中包括的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传送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确定的第一模式被用于从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通信,则确定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还根据将在除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所位于的基站覆盖区外的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
7.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成:
确定用于从位于第一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一无线终端向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确定根据将在毗邻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的第二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作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是直接工作模式与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之一;以及
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传达所确定的要用于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以及
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成:
从第二基站接收干扰信息,所述干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i)由所述第二基站从由所述第二基站接收自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信号确定的干扰信息,以及ii)由所述第二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三无线终端确定的、已被报告给所述第二基站的干扰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成:
根据将在除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所位于的基站覆盖区外的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确定用于从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是所述直接工作模式与所述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之一;以及
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传达所确定的要用于从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二工作模式。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终端位于所述第二基站覆盖区中。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传达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配置成经由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中包括的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传送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所确定的第一模式被用于从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通信,则确定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还根据将在除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所位于的基站覆盖区外的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
13.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用于确定用于从位于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一无线终端向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的装置,所述确定根据将在毗邻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的第二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作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是直接工作模式与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之一;以及
用于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传达所确定的要用于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的装置。
14.如权利要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从第二基站接收干扰信息的装置,所述干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i)由所述第二基站从由所述第二基站接收自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信号确定的干扰信息,以及ii)由所述第二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三无线终端确定的、已被报告给所述第二基站的干扰信息。
15.如权利要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根据将在除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所位于的基站覆盖区外的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确定用于从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二工作模式的装置,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是所述直接工作模式与所述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之一;以及
用于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传达所确定的要用于从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二工作模式的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终端位于所述第二基站覆盖区中。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传达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的装置包括用于经由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中包括的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传送所确定的第一工作模式的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装置包括用于若所确定的第一模式被用于从所述第二无线终端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通信则根据将在除所述第二无线终端所位于的基站覆盖区外的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确定所述第一模式的装置。
19.一种在通信设备中使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使得至少一个计算机确定用于从位于第一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一无线终端向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的代码,所述确定根据将在毗邻所述第一基站覆盖区的第二基站覆盖区中引起的干扰来作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是直接工作模式与基础设施工作模式之一;以及
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向所述第一无线终端传达所确定的要用于从所述第一无线终端向所述第二无线终端的通信的第一工作模式的代码。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
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从第二基站接收干扰信息的代码,所述干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i)由所述第二基站从由所述第二基站接收自所述第一无线终端的信号确定的干扰信息,以及ii)由所述第二基站覆盖区中的第三无线终端确定的、已被报告给所述第二基站的干扰信息。
CN201180017300.5A 2010-03-31 2011-03-30 用于确定通信模式和/或使用所确定的通信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704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750,834 2010-03-31
US12/750,834 US8428629B2 (en) 2010-03-31 2010-03-31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communications mode and/or using a determined communications mode
PCT/US2011/030491 WO2011123516A2 (en) 2010-03-31 2011-03-30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communications mode and/or using a determined communications mod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0488A true CN102870488A (zh) 2013-01-09
CN102870488B CN102870488B (zh) 2016-09-28

Family

ID=44120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730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70488B (zh) 2010-03-31 2011-03-30 用于确定通信模式和/或使用所确定的通信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28629B2 (zh)
EP (1) EP2554010B1 (zh)
JP (1) JP5591997B2 (zh)
KR (1) KR101386185B1 (zh)
CN (1) CN102870488B (zh)
WO (1) WO2011123516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9659A (zh) * 2014-02-20 2015-08-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路径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核心网设备
CN105432136A (zh) * 2013-07-31 2016-03-23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设备到设备通信管理
CN106303911A (zh) * 2015-05-29 2017-01-04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干扰测量方法及干扰测量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007663D0 (en) * 2010-05-07 2010-06-23 Vodafone Ip Licensing Ltd Network control of direct mobile to mobile communication
KR101712380B1 (ko) * 2010-06-14 2017-03-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지적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12669B1 (ko) * 2010-07-13 2017-03-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투피 통신의 자원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US9049695B2 (en) 2010-11-18 2015-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ociation rules based on channel quality for peer-to-peer and WAN communication
JP5902817B2 (ja) 2011-09-30 2016-04-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小セルの上りリンクの干渉を緩和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GB2498575A (en) * 2012-01-20 2013-07-24 Renesas Mobile Corp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cells in a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area
EP2665326B1 (en) * 2012-05-15 2017-1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for setting up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EP2665321B1 (en) 2012-05-15 2017-03-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for setting up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8849203B2 (en) * 2012-06-27 2014-09-30 Alcatel Lucent Discovering proximity devices in broadband networks
US20140057566A1 (en) * 2012-08-21 2014-02-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Enhanced higher layer discovery methods for proximity services
US9088933B2 (en) * 2012-11-16 2015-07-21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nonymous paired device dis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EP2744293B1 (en) * 2012-12-12 2016-03-02 Alcatel Lucent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 node, and a method of data transmission
US9001736B2 (en) * 2012-12-13 2015-04-07 Sony Corporation Network-controlled terminal-to-terminal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5009475B (zh) 2012-12-13 2019-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考虑到用户设备(ue)移动性的用于准入控制和资源可用性预测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85484B (zh) 2012-12-14 2019-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抽象网络资源需求的服务提供
WO2014129456A1 (ja) * 2013-02-19 2014-08-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US9426075B2 (en) 2013-03-12 2016-08-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to represent the impact of load variation on service outage over multiple links
KR102332880B1 (ko) * 2013-05-14 2021-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투-디바이스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아이피 세션 연속성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239270B2 (ja) 2013-05-29 2017-11-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CN104254144B (zh) 2013-06-27 2019-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557062B (zh) 2013-07-03 2019-06-2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接近服务的epc增强
JP5973967B2 (ja) * 2013-07-19 2016-08-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発見信号受信方法、及び発見信号送信方法
JP6255798B2 (ja) * 2013-08-23 2018-01-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号品質の測定方法、通信方法、制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KR102173747B1 (ko) * 2014-05-08 2020-11-04 텔레콤 이탈리아 소시에떼 퍼 아찌오니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기기 간 통신을 구현하기에 적합한 자원 할당 시스템 및 방법
JPWO2015198428A1 (ja) 2014-06-25 2017-04-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移動局装置の通信制御方法
US10057752B2 (en) * 2014-08-08 2018-08-21 Koninklijke Kpn N.V.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D2D communications
EP3187014B1 (en) 2014-08-28 2019-11-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radiation pattern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and base stations
EP3186995A1 (en) * 2014-08-28 2017-07-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receiving radiation pattern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and base stations
EP3185630B1 (en) * 2014-09-19 2019-07-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existence of discovery signal and cellular signal
KR102126808B1 (ko) * 2015-04-15 2020-06-25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단말장치 및 단말장치의 동작 방법
JP6453420B2 (ja) * 2017-10-26 2019-01-16 テレコム・イタリア・エッセ・ピー・アー 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管理
US20210112550A1 (en) * 2019-10-10 2021-04-15 T-Mobile Usa, Inc. Detec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base stations and microwave backhaul transceivers
WO2023236175A1 (en) * 2022-06-10 2023-1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backscatter and backscatter-aided advanced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2536A2 (en) * 2002-10-01 2004-04-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with controlled wtru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CN101313527A (zh) * 2005-11-03 2008-11-26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在基本服务集中的站之间执行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WO2010006650A1 (en) * 2008-07-17 2010-01-2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election of connection type in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06577A1 (en) * 2000-03-21 2003-11-06 Liberti Joseph Charles Combined adaptive spatio-temporal processing and multi-user detection for CDMA wireless systems
US8503938B2 (en) * 2004-10-14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mmunicat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 including loading factors which can be used for interference control purposes
WO2007000721A2 (en) * 2005-06-29 2007-01-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egating signal quality handover measuring of a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o a neighbouring user equipment
JP4628943B2 (ja) 2005-12-09 2011-02-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装置、アドホック通信のチャネル切替え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4802897B2 (ja) * 2006-07-07 2011-10-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装置及びアドホック通信のチャネル切替え方法
US8634869B2 (en) * 2006-09-15 2014-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supporting both wide area network signaling and peer to peer signaling
WO2008136106A1 (ja) * 2007-04-25 2008-11-13 Fujitsu Limited 無線リソース共有機能を有する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1375481B1 (ko) 2007-07-06 2014-03-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모드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8432786B2 (en) * 2007-07-10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design to support one-to-one, many-to-one, and one-to-many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9521680B2 (en) * 2007-07-10 2016-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ased on three rate reports from interfering device in peer-to-peer networks
US9226301B2 (en) * 2007-09-26 2015-12-2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ystem and method to shorten the time taken to improv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performance using adaptive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US7860521B2 (en) * 2007-12-26 2010-12-28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nimizing inter-communications system mobile station-to-mobile station interference
KR100991794B1 (ko) * 2007-12-31 2010-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셀간 간섭 감소 방법
US8355725B2 (en) * 2008-02-08 2013-0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od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824968B2 (en) * 2009-12-10 2014-09-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48907B2 (en) * 2010-03-10 2015-06-02 Alcatel Lucent Method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20120094239A (ko) * 2011-02-16 2012-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2536A2 (en) * 2002-10-01 2004-04-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with controlled wtru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CN101313527A (zh) * 2005-11-03 2008-11-26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在基本服务集中的站之间执行点对点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WO2010006650A1 (en) * 2008-07-17 2010-01-2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election of connection type in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2136A (zh) * 2013-07-31 2016-03-23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设备到设备通信管理
CN104869659A (zh) * 2014-02-20 2015-08-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路径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核心网设备
WO2015124104A1 (zh) * 2014-02-20 2015-08-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路径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核心网设备
CN104869659B (zh) * 2014-02-20 2018-07-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路径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核心网设备
CN106303911A (zh) * 2015-05-29 2017-01-04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干扰测量方法及干扰测量装置
CN106303911B (zh) * 2015-05-29 2020-09-01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干扰测量方法及干扰测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54010A2 (en) 2013-02-06
WO2011123516A2 (en) 2011-10-06
EP2554010B1 (en) 2017-06-21
KR101386185B1 (ko) 2014-04-29
CN102870488B (zh) 2016-09-28
JP2013524640A (ja) 2013-06-17
KR20130004509A (ko) 2013-01-10
WO2011123516A3 (en) 2011-12-29
US8428629B2 (en) 2013-04-23
JP5591997B2 (ja) 2014-09-17
US20110244899A1 (en) 2011-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0488A (zh) 用于确定通信模式和/或使用所确定的通信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Asadi et al. A survey o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US97632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f organized network
Shah et al.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A contemporary survey
CN103004280B (zh) 具有移动基站的蜂窝通信系统和用于与其结合的方法和装置
Van Nguyen et al. On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hop cognitive wireless powered D2D communications in WSNs
CN104272794B (zh) 无线网络中的小区间干扰协调
CN104662959B (zh) 用于接入和回传的异构自组织网络
Inga et al. Scalable route map for 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based on optimal routing of wireless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P286962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ordinating access points for backhaul aggreg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Deng et al. All your network are belong to us: A transport framework for mobile network selection
US9775121B1 (en) Dynamic control of reference-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based on reference signal coverage quality at or near half-way point between base stations
CN104285457A (zh) 网络协助的设备至设备(d2d)通信的信标管理
CN105557048A (zh) 用于wi-fi的交错的主信道
CN105165090A (zh) 用于在密集无线环境中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3188706A (zh) 一种用户终端之间进行协作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02404B (zh) 一种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
CN108464041A (zh) 基于请求寻址或请求信道的调节响应
Cheng et al. Md2do: A channel selection method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sing the 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 paradigm
Popescu et al. A middleware framework for communi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CN107006005A (zh) 用于处理无线电频谱中的信道的方法和模块
Muñoz et al. Capacity self-planning in small cell multi-tenant 5G networks
Popescu et al. A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for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Munir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wireless-powered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with ambient backscatter
Esposito et al. Game theoretic optimal user association in emergency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3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