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0346A - 基于ue有条件的启用ultd - Google Patents

基于ue有条件的启用ult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0346A
CN102870346A CN2011800223112A CN201180022311A CN102870346A CN 102870346 A CN102870346 A CN 102870346A CN 2011800223112 A CN2011800223112 A CN 2011800223112A CN 201180022311 A CN201180022311 A CN 201180022311A CN 102870346 A CN102870346 A CN 102870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transmit diversity
antenna
uplink transmit
subscrib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23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0346B (zh
Inventor
B·P·莫汉蒂
S·D·桑布瓦尼
C·张
D·F·菲利波维奇
R·阿加瓦尔
侯纪磊
R·卡普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870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0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0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0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8Diversity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9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在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通过切换天线发射分集(SATD)或者波束成形发射分集(BFTD)有条件地执行上行链路发射分集(ULTD)。服务节点或者UE确定有条件地授权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服务节点或者UE可以对一个值进行测量。响应于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启用条件,UE使用ULTD进行发送。响应于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禁用条件,UE还可以禁用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禁用条件包括等于启用条件的禁用阈值,启用条件包括具有针对滞后的阈值调整的启用阈值。

Description

基于UE有条件的启用ULTD
依据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2010年5月3日提交的、题目为“UE Based ConditionalEnabling of ULTD”的临时申请No.61/330,870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公开内容涉及通信,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数据等之类的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种多址系统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通常,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个终端经由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可以通过单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单输出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来建立这种通信链路。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是第三代(3G)蜂窝电话技术之一。UTRAN是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的缩略,是用于组成UMTS无线接入网络的节点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的共同术语。该通信链路可以携带从实时电路交换到基于IP的分组交换的许多业务类型。UTRAN允许UE(用户设备)和核心网络之间的连通性。UTRAN包含称为节点B的基站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NC为一个或多个节点B提供控制功能。虽然典型实现具有位于中心局中对多个节点B进行服务的单独RNC,但是节点B和RNC可以是同一个设备。尽管事实是不必对它们进行物理上的隔离,但是在它们之间存在已知为Iub的逻辑接口。将RNC及其相应的节点B称为无线电网络子系统(RNS)。在UTRAN中可以存在多于一个RNS。
CDMA2000(还已知为IMT多载波(IMT MC))是3G移动技术标准家族,其使用CDMA信道访问,以便在移动电话和蜂窝站点之间发送语音、数据和信令数据。该系列标准包括:CDMA20001X、CDMA2000EV-DO Rev.0、CDMA2000EV-DO Rev.A、和CDMA2000EV-DO Rev.B。所有这些都是ITU的IMT-2000认可的无线电接口。CDMA2000具有相对较长的技术历史,并且与其之前的2G重复IS-95(cdmaOne)后向兼容。
CDMA20001X(IS-2000)也已知为1x和1xRTT,它是核心CDMA2000无线空中接口标准。名称“1x”意味着1代无线电传输技术,其指示与IS-95相同的RF带宽:两对1.25MHz无线电信道。1xRTT通过给前向链路添加64条更多的业务信道使IS-95的容量加倍,该64条更多的业务信道正交于(与其正交)初始64条信道集。1X标准支持高达153kbps的分组数据速率,而在大多数商业应用中现实世界数据传输平均是60-100kbps。为了更大使用数据服务,IMT-2000还对数据链路层进行更改,包括媒体和链路接入控制协议和服务质量(QoS)。IS-95数据链路层仅对数据提供“尽力而为递送”并且为语音提供电路交换信道(即,每20ms一次语音帧)。
通常缩写为EV-DO或者EV的CDMA20001xEV-DO(演进数据优化)是用于通过无线电信号进行数据无线传输的通信标准,典型地用于宽带因特网接入。它使用包括码分多址(CDMA)以及时分多址(TDMA)的复用技术,以便最大化个人用户的吞吐量和整体系统吞吐量。由第三代合作计划2(3GPP2)将其标准化为CDMA2000标准家族的部分,并且被全世界许多特别是之前使用CDMA网络的那些移动电话服务提供商采用。
3GPP LTE(长期演进)是给第三代合作计划(3GPP)内改进UMTS移动电话标准以应付未来需求的计划的名称。目标包括改进效率、降低成本、改进服务、使用新的频谱资源、以及更好集成其它开放标准。在演进UTRA(EUTRA)和演进UTRAN(EUTRAN)系列规范中描述了LTE系统。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了简化的摘要,以便提供对所公开的方面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本摘要不是广泛概述,并且其既不是想要确定关键元素或重要元素也不是想要描述这些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所描述的特征的一些概念,作为后面所给出的更多详细描述的序言。
在一方面中,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方法:在用户设备的第一天线上发送上行链路;确定有条件地授权上行链路发射分集;对值进行测量;以及,响应于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启用条件,针对上行链路发射分集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天线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
在另一方面中,本公开内容提供了用于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至少一个处理器。第一模块在用户设备的第一天线上发送上行链路。第二模块确定有条件地授权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第三模块对值进行测量。第四模块响应于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启用条件而针对上行链路发射分集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天线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
在另一方面中,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计算机程序产品。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多个代码集。第一代码集使计算机在用户设备的第一天线上发送上行链路。第二代码集使所述计算机确定有条件地授权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第三代码集使所述计算机对值进行测量。第四代码集使所述计算机响应于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启用条件,针对上行链路发射分集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天线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
在另一方面中,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在用户设备的第一天线上发送上行链路的模块。该装置包括用于确定有条件地授权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模块。该装置包括用于对值进行测量的模块。该装置包括用于响应于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启用条件而针对上行链路发射分集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天线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的模块
在另一方面中,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装置。发射机在用户设备的第一天线上发送上行链路。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确定有条件地授权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接收机对值进行测量。发射机进一步响应于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启用条件而针对上行链路发射分集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天线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
为了达到前述和有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下文所完全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某些说明性方面,但是,这些方面仅指示可采用这些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法中的少数几种。当结合附图考虑时,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其它优点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所公开的方面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价物。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内容的特征、性质、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在全文中标识相应部分,并且其中:
图1是用于有条件地执行上行链路发射分集(ULTD)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包含当使用测量值来触发ULTD启用/禁用时所执行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具有两个无线电网络子系统连同其到核心和用户设备的接口的无线接入系统的框图;
图4是蜂窝通信系统的简化表示;
图5在本文以下的详细描述,其中特别地描述了基节点(节点B)并且无线网络控制器接口与分组网络接口连接,它们是通信系统的一部分,通信系统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和节点B;
图6是用户设备(UE)的框图;
图7是信号通过发射机结构的功能框流程图;
图8是切换天线发射分集(SATD)发射机的框图;
图9公开了可以用于对SATD设备中的天线切换速率进行测试和验证的测试设置;以及
图10是用于有条件地执行ULTD的电子元件的逻辑组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E)使用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通过切换天线发射分集(SATD)或者波束成形发射分集(BFTD)有条件地执行上行链路发射分集(ULTD)。服务节点或者UE确定有条件地授权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服务节点或者UE可以对一个值进行测量。响应于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启用条件,UE使用ULTD进行发送。响应于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禁用条件,UE还可以禁用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禁用条件包括等于启用条件的禁用阈值,启用条件包括具有针对滞后的阈值调整的启用阈值。
例如,如果UE配置为用于双载波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DC-HSUPA),则可以防止SATD过快切换或者根本不使用。在其它方面中,启用阈值和禁用阈值可以基于功率余量、活动集大小、公共导频信道(CPICH)、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陆地无线接入(UTRA)载波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来自服务节点的下行链路的码片能量除以噪声密度(Ec/No)、UE的发射功率、UE的速度、UE与服务节点的距离、UE发送的平均数据速率、无线资源管理(RRM)操作的持续时间、接口管理操作的持续时间、所服务的多个UE的业务特性、以及在所选择的时间量内的天线切换数目。
在一方面中,当配置了DC-HSUPA时,禁用SATD。按照惯例,将用于HSPA的UL Tx分集限于单个上行链路频率的操作。如果根据所假定的UE发送体系结构,当配置了双载波HSUPA(DC-HSUPA)时将要启用ULTD,则可能存在为波束成形发射分集(BFTD)和SATD定义新的方法的需求。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对DC-HSUPA和ULTD进行组合。ULTD可以受限于单个上行链路频率操作。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引入测试,以便确保当配置了DC-HSUPA时UE已经禁用了ULTD。在另一个例子中,对于支持SATD的UE,当配置了DC-HSUPA时禁用SATD。
在另一方面中,可以实现基于UE的有条件的启用ULTD。上行链路发射分集(ULTD)方案在UE处采用多于一个发射天线(通常是两个),以便改善上行链路传输性能,例如,减少用户设备(UE)发射功率、或者增大UE覆盖范围、或者增大UE数据速率、或者上述组合。还可以帮助改善总体系统容量。基于反馈需求,可以将ULTD方案分类成闭环(CL)和开环(OL)方案。从发射机的角度,可以将ULTD方案分类成波束成形(BF)和天线切换(AS)方案。
一般而言,在闭环(CL)发射分集(TD)方案中,接收机提供关于空间信道的显式反馈信息,以协助发射机选择在多个发射天线上的传输格式。另一方面,开环(OL)TD方案不是这样。在W-CDMA上行链路的上下文中,术语OL TD方案包括没有核心标准改变的方案,即,不引入新的反馈信道。
存在两种CLTD方案。在CLTD波束成形方案中,节点B向UE反馈将要在多个发射天线上使用的预编码(或者波束成形)向量,使得有建设性地添加在节点B处接收的信号。这转而使接收机信噪比(SNR)最大化,并且实现波束成形效果。在CLTD天线切换方案中,节点B将其关于UE应该使用哪个发射天线的选择反馈给UE。该选择导致UE发射天线和节点B接收天线之间的最大信道增益。在这两个方案之间,CLTD BF可以在如何快速追踪信道和该方案可能破坏信道相位的频繁程度之间实现更好的折衷。
可以引入较高层信令以启用或者禁用上行链路发射分集传输,以便缓解某些潜在的性能关注。
如果使用较高层控制,可以基于在UE处通过网络管理的某些测量或者条件来允许UE启用ULTD特征。这些测量或者条件中的许多可以是ULTD方法所使用的集合的部分。这不仅允许较高层信令启用/禁用该特征,还增加了比当可以运用该特征时更精细程度的控制。在UE处基于某些合适的UE测量经由网络控制有条件地启用和禁用ULTD可以是有利的。
按照惯例,开环上行链路发射分集(OL ULTD)算法可能潜在地对网络操作造成某些系统性能影响,并且如果一直启用OL ULTD,可能加重该影响。代替一直启用ULTD,本方法和装置公开了可以在节点B和UE两处使用的一组触发,以便基于该组触发有条件地启用/禁用ULTD。允许有条件地启用/禁用ULTD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确保在任何给定时间不是每个UE都在执行ULTD来减轻对W-CDMA/HSUPA网络操作的系统影响的风险。
用于启用ULTD的可能的触发的列表可以如下:
UE的功率余量变得小于可配置阈值;
UE的活动集大小>1;
在UE处测量的来自服务小区的CPICH RSCP变得小于阈值;
在UE处测量的UTRA载波RSSI变得小于阈值;
在UE处测量的来自服务小区的CPICH Ec/No变得小于阈值,其中,Ec/No(码片能量除以噪声密度)是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除以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以及在仅配置了R99DCH的情况下,UE发射功率超过阈值。
用于禁用ULTD的可能的触发的列表可以如下:
UE的功率余量变得大于可配置阈值;
UE的活动集大小=1;
在UE处测量的来自服务小区的CPICH RSCP变得大于阈值;
在UE处测量的UTRA载波RSSI变得大于阈值;
在UE处测量的来自服务小区的CPICH Ec/No变得大于阈值;以及
在仅配置了R99DCH的情况下,UE发射功率变得小于阈值。
注意到,用于启用ULTD的阈值通常可以不同于用于禁用ULTD的阈值,以便允许滞后。另外,可以在网络内使用的另一个有用触发是在节点B侧的RX Ecp/Nt(导频信号幅度与噪声水平之比)。如果RX Ecp/Nt在某个阈值之上,则可以给UE发信号以关闭ULTD。
现在将参考附图对各个方面进行描述。在下列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彻底理解,给出了许多特定细节。然而,可以不采用这些特定细节实现各个方面,这可以是显而易见的。在其它实例中,为了有助于对这些方面进行描述,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结构和设备。
首先参考图1,在通信系统100中,描述为用户设备102的装置使用发射机105和第一天线106将上行链路104发送到服务节点108。服务节点108可以通过在下行链路112上进行发送来有条件地授权(方框110)用户设备102来经由发射机113执行上行链路发射分集(ULTD)。因此,用户设备102还可以针对切换天线发射分集(SATD)或者波束成形发射分集(BFTD)使用第二天线114。用户设备102或者服务节点108对由各个接收机118、120所接收的值116进行测量。上行链路发射分集(ULTD)控制器122确定满足基于值116的启用条件124,并且使得发射机105能够使用ULTD在第一天线106和第二天线114上发送上行链路104。
继续参考图1,在一方面中,用户设备102可以包括处理器130,其用于执行与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和功能相关联的处理功能。处理器130可以包括单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器的多个集合、或多核处理器作为组成部分。此外,可以将处理器130实现为描述为计算平台132的集成处理系统和/或分布处理系统。
用户设备102还包括存储器134,其诸如用于存储由处理器139所执行的应用的本地版本。存储器134可以包括计算机可用的任何类型的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磁带、磁盘、光盘、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及其任何组合。例如,存储器134可以至少部分地包括数据存储135,数据存储135可以是硬件和/或软件的任何合适组合,其提供用于结合本文所描述的多个方面所采用的信息、数据库、和程序的大容量存储。例如,数据存储135可以是用于当前未由处理器130执行的应用的数据仓库。
此外,用户设备102包括通信组件136,通信组件136提供用于利用如本文所描述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建立和维护与一方或多方的通信。通信组件136可以携带用户设备102上的组件之间、以及用户设备102和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其中,外部设备诸如经由外部输入/输出(I/O)接口138位于通信网络上的设备或者经由内部总线接口140串联或本地连接到用户设备102的设备。例如,通信组件136可以包括一条或多条总线142,并且还可以包括发射链组件和接收链组件,为清楚起见,将其描述为发射链的调制器144、发射机105和发射天线(第一天线106和第二天线114)以及接收链的接收天线(第一天线106和第二天线114)、接收机118和解调器146。
用户设备102可以额外地包括用户接口148,其可操作以从用户设备102的用户接收输入,并且还可操作以生成用于呈现给用户的输出。用户接口148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键盘、数字键盘、鼠标、触摸式显示屏、导航键、功能键、麦克风、语音识别组件、能够从用户接收输入的任何其它机械装置、或者其任何组合。此外,用户接口148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器、扬声器、触摸反馈机械装置、打印机、任何其它能够将输出呈现给用户的机械装置、或者其任何组合。
用户设备102可以将ULTD控制器122、测量值116以及启用条件124合并驻留在存储器134中、数据存储135中或者二者中。诸如对于测量值116的启用阈值滞后的禁用阈值偏移的禁用条件150也可以驻留在存储器134中。
在图2中,本公开提供了用于诸如通过切换天线发射分集(SATD)或者波束成形发射分集(BFTD)的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方法。用户设备在第一天线上发送上行链路(方框204)。通过服务节点或者用户设备做出有条件地授权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确定(方框206)。通过服务节点或者用户设备对值进行测量(方框208)。响应于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启用条件,用户设备针对上行链路发射分集至少部分地在用户设备的第二天线上发送上行链路(方框210)。
在使用SATD的一方面中,方法200还可以提供用于:对从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上的发送之间进行切换所经过的时间的值进行测量,以及响应于将所经过的时间的所述值与最小经过时间阈值的启用条件进行比较而启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切换,最小经过时间阈值可以是可配置值。
在另一个例子中,针对SATD禁用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切换可以响应于确定用户设备配置用于双载波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DC-HSUPA)。
在另一个例子中,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启用条件还包括将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的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
在另一方面中,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启用条件还包括将用户设备的活动集大小的值与活动集阈值进行比较。例如,活动集阈值是1。
在另一方面中,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启用条件还包括将公共导频信道(CPICH)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的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
在另一方面中,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启用条件还包括将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陆地无线接入(UTRA)载波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
在另一方面中,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启用条件还包括将来自服务节点的下行链路的码片能量除以噪声密度(Ec/No)的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
在另一方面中,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启用条件还包括将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的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在示例性方面中,确定满足启用条件还包括确定在用户设备上仅配置了版本1999专用信道(DCH)。
在另一方面中,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启用条件还包括将包含用户设备速度的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
在另一方面中,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启用条件还包括将包含用户设备与服务节点的距离的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
在另一方面中,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启用条件还包括将包含由用户设备所发送的平均数据速率的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
在另一方面中,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启用条件还包括将包含无线资源管理(RRM)操作的持续时间的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
在另一方面中,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启用条件还包括将包含干扰管理操作的持续时间的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
在另一方面中,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启用条件还包括将包含所服务的多个用户设备的业务特性的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
在另一方面中,确定满足基于该值的启用条件还包括将包含在所选择时间量内的天线切换数目的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
在另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提供用于:响应于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禁用条件而禁用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所述禁用条件包括等于所述启用条件的禁用阈值,所述启用条件包括具有针对滞后的阈值调整的启用阈值。
本文参考图3-6所进一步描述的是根据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操作的无线电网络的示例,在其中可以应用本公开的原理。基节点(节点B310、311、314)和无线网络控制器341-344是称为“无线电网络”、“RN”、“接入网络(AN)”的网络的一部分。无线电网络可以是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是对节点B(或者基站)和用于节点B的控制设备(或者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集合术语,其包含构成UMTS无线接入网络的部分。这是可以携带实时电路交换和基于IP的分组交换业务类型的3G通信网络。UTRAN为用户设备(UE)323-327提供空中接口接入方法。通过UTRAN提供UE(用户设备)和核心网络之间的连通性。无线电网络可以在多个用户设备323-327之间传送数据分组。
UTRAN通过4个接口(Iu、Uu、Iub和Iur)内部或者外部连接到其它功能实体。UTRAN经由称为Iu的外部接口附着到GSM核心网络321。无线网络控制器(RNC)341-344(图4中所示)支持这种接口,其中,在图3中示出了RNC 341、342。另外,RNC 341-344通过标记为Iub的接口对称为节点B的一组基站进行管理。Iur接口将两个RNC 341-342彼此连接。由于RNC 341-344通过Iur接口进行互连,所以UTRAN在很大程度上自主于核心网络321。图3公开了使用RNC、节点B以及Iu和Uu接口的通信系统。Uu也在外部,并且将节点B 310、311、314与UE 323-327连接,而Iub是将RNC 342-344与节点B 310、311、314连接的内部接口。
还可以将无线电网络连接到该无线电网络之外的额外网络,例如,如上所述的公司内部网、因特网、或者传统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并且无线电网络可以在每个用户设备323-327和这些外部网络之间传送数据分组。
图4示出了通信网络300的所选择的组件,其中包括耦合到节点B 310、311和314(或者基站或者无线基站收发站)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或者基站控制器(BSC))341-344。节点B 310、311和314通过相应的无线连接355、367、382、392、393、394与用户设备(或者远程站)323-327进行通信。通信信道包括用于从节点B 310、311、314到用户设备(UE)323-327的传输的前向链路(FL)(还称为下行链路),以及用于从UE 323-327到节点B 310、311、314的传输的反向链路(RL)(还称为上行链路)。RNC341-344为一个或多个节点B提供控制功能。无线网络控制器341-344通过移动交换中心(MSC)351、352耦合到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348。在另一个例子中,无线网络控制器341-344通过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未示出)耦合到分组交换网络(PSN)(未示出)。可以使用任意数目的协议(例如,因特网协议(IP)、异步传输模式(ATM)协议、T1、E1、帧中继、或者其它协议)实现诸如无线网络控制器341-344和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各个网络组件之间的数据交换。
每个RNC充当多重角色。首先,其可以控制试图使用节点B的新的移动台或者服务的许可。第二,从节点B或者基站的角度,RNC是控制RNC。控制许可确保给移动台分配多达网络可用的无线电资源(带宽和信噪比)。RNC是节点B Iub接口终止之处。从UE或者移动台的角度,RNC作为服务RNC,在其中RNC终止移动台的链路层通信。从核心网络的角度,服务RNC终止UE的Iu。服务RNC还对试图在其Iu接口上使用核心网络的新的移动台或者服务的许可进行控制。
W-CDMA:对于空中接口,UMTS最经常使用已知为宽带码分多址(或者W-CDMA)的宽带扩频移动空中接口。W-CDMA使用直接序列码分多址信令方法(或者CDMA)分离用户。W-CDMA(宽带码分多址)是用于移动通信的第三代标准。W-CDMA从第二代标准GSM(全球移动通信)/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演进而来,其适应具有受限数据容量的语音通信。W-CDMA的第一次商业部署是基于称为W-CDMA版本99的标准版本的。
版本99规范定义了启用上行链路分组数据的两种技术。最常见地,使用专用信道(DCH)或者随机接入信道(RACH)支持数据传输。然而,DCH是用于支持分组数据业务的主要信道。每个远程站(用户设备323-327)使用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码。OVSF码是有助于对各个通信信道进行唯一标识的正交码。另外,使用软切换支持微分集,并且闭环功率控制与DCH一起采用。
通常在CDMA系统中使用伪随机噪声(PN)序列对包括所发送的导频信号在内的发送数据进行扩频。发送PN序列的单个值所需的时间被称为码片,并且码片变化的速率被称为码片速率。在直接序列CDMA系统设计中固有的是使其PN序列与节点B 310、311、314的PN序列对齐的接收机。诸如由W-CDMA标准所定义的那些系统的一些系统使用对每个基站唯一的PN码(称为主扰码)对基站(节点B 310、311、314)进行区分。W-CDMA标准定义了用于对下行链路进行加扰的两个Gold码序列,一个用于同相分量(I)并且另一个用于正交(Q)。I和Q PN序列共同在整个小区进行广播而没有数据调制。将该广播称为公共导频信道(CPICH)。将所生成的PN序列截短成38400个码片的长度。将38400个码片的周期称为无线帧。将每个无线帧划分成35个相等的部分(称为时隙)。为W-CDMA的节点B 310、311、314彼此关于地异步操作,因此,一个基站(节点B 310、311、314))的帧时序的知识不转化为任何其它节点B 310、311、314的帧时序的知识。为了获得该知识,W-CDMA系统使用同步信道和小区搜索技术。
HSPA(高速分组接入):3GPP版本5和后来版本支持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3GPP版本6和后来版本支持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HSDPA和HSUPA是使得能够分别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进行高速分组数据传输的信道和过程的集合。版本7HSPA+使用三种增强来改善数据速率。首先,其引入了在下行链路上对2×2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支持。采用MIMO,在下行链路上所支持的峰值数据速率是28Mbps。第二,在下行链路上引入了更高阶调制。在下行链路上使用64正交调幅(QAM)允许21Mbps的峰值数据速率。第三,在上行链路上引入了更高阶调制。在上行链路上使用16QAM允许11Mbps(每秒兆比特)的峰值数据速率。
在HSUPA中,节点B 310、311、314允许若干用户设备323-327同时在某个功率水平上进行发送。通过使用在短期(每数十ms)基础上分配资源的快速调度算法给用户分配这些授权。HSUPA的快速调度非常适合于分组数据的突发特征。在高活动性的时段期间,用户可以得到更大百分比的可用资源,而在低活动性的时段期间,用户可以得到很少带宽或者得不到带宽。
在3GPP版本5HSDPA中,接入网络的基站收发机(节点B 310、311、314)在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上将下行链路有效载荷数据发送给用户设备323-327,并且在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上发送与下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控制信息。存用于数据传输的在256个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或者沃尔什)码。在HSDPA系统中,将这些码划分成典型地用于蜂窝电话(话音)的版本1999(传统系统)码和用于数据服务的HSDPA码。对于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发送到支持HSDPA的用户设备323-327的专用控制信息向设备指示将要使用码空间中的哪个码来将下行链路有效载荷数据发送给设备,以及将要用于下行链路有效载荷数据传输的调制。
采用HSDPA操作,可以为去往用户设备323-327的下行链路传输调度使用15个可用HSDPA OVSF码的不同传输时间间隔。对于给定TTI,根据在TTI期间分配给设备的下行链路带宽,每个用户设备323-327可以使用15个HSDPA码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MIMO系统中,存在某一数目的“N”个发射天线和另一数目“M”个接收天线,以及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相应信号路径。这些路径上的信号是不相同的。MIMO创建了多个数据传输通道。这些通道在空时域中是正交的。通道的数目等于系统的秩。由于这些通道在空时域是正交的,所以它们对彼此造成很少的干扰。通过对N×M条路径上的信号进行适当组合,利用适当的数字信号处理实现这些数据通道。应注意到,传输通道不对应于天线传输链或者任何一条特定的传输路径。
通信系统可以使用单载频或者多载频。每条链路可以合并不同数目的载频。此外,诸如用户设备323-327的接入终端可以是通过无线信道或者通过有线信道(例如使用光纤或者同轴电缆)进行通信的任何数据设备。诸如用户设备323-327的接入终端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PC卡、紧凑式闪存、外部或者内部调制解调器、或者无线或有线电话的许多类型设备中的任何一种。接入终端还称为用户设备(UE)323-327、远程站、移动台或者用户站。同时,UE 323-327可以是移动的或者固定的。
已经与一个或多个节点B 310、311、314建立了活动的业务信道连接的用户设备323-327称为活动的用户设备323-327,并且被称为在业务状态中。在与一个或多个节点B 310、311、314建立活动的业务信道连接的过程中的用户设备323-327称为在连接建立状态中。用户设备323-327通过其将信号发送到节点B 310、311、314的通信链路称为上行链路。节点B 310、311、314通过其将信号发送到用户设备323-327的通信链路称为下行链路。
在下面详细描述了图5,其中特别地详细描述了节点B 310、311、314并且分组网络接口346与无线网络控制器341-344连接。(在图5中应注意的是,为简便起见,仅示出了节点B 310、311、314中的一个和RNC 341-344中的一个)。节点B 310、311、314和无线网络控制器341-344可以是无线电网络服务器(RNS)388的部分,无线电网络服务器(RNS)388在图3中和图5中表示为围绕一个或多个节点B 310、311、314和无线网络控制器341-344的虚线。从节点B 310、311、314中的数据队列372中重新取回将要发送的相关数据量,并且将其提供给信道元件368以用于传输到与数据队列372相关联的用户设备323-327。
无线网络控制器341-344通过移动交换中心351、352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348连接。另外,无线网络控制器341-344与通信网络300中的节点B 310、311、314连接(为简便起见,在图4中仅示出了一个节点B310、311、314)。另外,无线网络控制器341-344与分组网络接口346连接。无线网络控制器341-344对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323-327和连接到分组网络接口346和PSTN 348的其他用户之间的通信进行协调。PSTN 348通过标准电话网络(图5中未示出)与用户连接。
虽然为简便起见在图5中仅示出了一个,但是无线网络控制器341-344包含许多选择器元件336。指派每个选择器元件336对一个或多个节点B310、311、314和一个远程站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如果没有对给定的用户设备323-327指派选择器元件336,则告知呼叫控制处理器340期望对用户设备323-327进行寻呼。随后,呼叫控制处理器340指示节点B 310、311、314对用户设备323-327进行寻呼。
数据源322包含将要发送到给定用户设备323-327的大量数据。数据源322将数据提供给分组网络接口346。分组网络接口346对数据进行接收,并且将数据路由到选择器元件336。随后,选择器元件336将数据发送到与目标用户设备323-327进行通信的节点B 310、311、314。在一个例子中,每个节点B 310、311、314维护数据队列372,数据队列372存储将要发送到用户设备323-327的数据。
对于每个数据分组,信道元件368插入必要的控制字段。在一个例子中,信道元件369执行循环冗余校验(CRC)、对数据分组和控制字段进行编码、并且插入一组码尾比特。数据分组、控制字段、CRC奇偶校验位和码尾比特包括经格式化的分组。随后,信道元件368对经格式化的分组进行编码,并且对所编码分组内的符号进行交织(或者重新排序)。采用沃尔什码覆盖交织后的分组,并且采用短PNI和PNQ码对其进行扩频。将扩频数据提供给RF单元370,RF单元370对信号进行正交调制、滤波和放大。在空中通过天线将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到下行链路。
在用户设备323-327处,通过天线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将其路由到接收机。接收机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正交解调和量化。将数字化后的信号提供给解调器(DEMOD),在此采用短PNI和PNQ码对数字化后的信号进行解扩,并且采用沃尔什覆盖对其进行解覆盖。将解调后的数据提供给解码器,解码器执行与在节点B 310、311、314处完成的信号处理功能相反的信号处理功能,特别是解交织、解码和CRC校验功能。将解码后的数据提供给数据宿。
图6示出用户设备(UE)323-327的例子,其中,UE 323-327包括发射电路364(包括PA 308)、接收电路309、功率控制器307、解码处理器358、用于在从处理信号中使用的处理单元303、以及存储器316。发射电路364和接收电路309可以允许诸如音频通信的数据在UE 323-327和远程位置之间的发送和接收。可以将发射电路364和接收电路309连接到天线318。
处理单元303对UE 323-327的操作进行控制。还可以将处理单元303称为CPU。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访问存储器(RAM)的存储器316将指令和数据提供给处理单元303。存储器316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随机访问存储器(NVRAM)。
通过总线系统330将UE 323-327的各个组件连接在一起,除了数据总线之外,总线系统330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信号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为了清楚起见,在图6中将各个总线示出为总线系统330。
如图5中所示,还可以将所讨论的方法的步骤存储为以位于节点B 310、311、314的存储器361中的软件或固件386形式的指令。可以通过图5中节点B 310、311、314的控制单元362执行这些指令。可替换地,或者互相结合,可以将所讨论的方法的步骤存储为以位于UE 322-327的存储器316中的软件或固件384形式的指令。可以通过图6中UE 322-327的处理单元303执行这些指令。
图7示出了可以在诸如用户设备323-327处实现的发射机结构和/或过程的例子。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图7中所示的功能和组件。除了图7中所示的功能之外或者代替图7中所示的功能,可以将其它功能添加到图7。
在图7中,数据源400将数据d(t)或者400a提供给帧质量指示符(FQI)/编码器402。FQI编码器402可以将诸如循环冗余校验(CRC)的FQI附加给数据d(t)。FQI/编码器402还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编码方案对数据和FQI进行编码,必便提供编码后的符号402a。每种编码方案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编码,例如,卷积编码、Turbo编码、块编码、重复编码、其它类型编码、或者根本没有编码。其它编码方案可以包括自动重复请求(ARQ)、混合ARQ(H-ARQ)、和增量冗余重复技术。可以采用不同编码方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编码。
交织器404在时间上对编码后的数据符号402a进行交织以对抗衰落,并且生成符号404a。可以根据帧格式405将交织后的信号符号404a映射到预定义的帧格式,以生成帧405a。在一个例子中,帧格式可以将帧指定为由多个子片段组成。子片段可以是一帧沿着诸如时间、频率、码字、或者任何其它维度的给定维度的任何连续部分。一帧可以由固定多个这样的子片段组成,每个子片段包含分配给该帧的符号总数的一部分。例如,根据W-CDMA标准,可以将子片段定义为时隙。根据cdma2000标准,可以将子片段定义为功率控制组(PCG)。在一个例子中,将交织后的符号404a分割成组成帧405a的多个子片段。
帧格式还可以规定将诸如控制符号(未示出)与交织后的符号404a包括在一起。这种控制符号可以包括诸如功率控制符号、帧格式信息符号等。
调制器406对帧405a进行调制,以便生成调制数据406a。调制技术的例子包括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和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器406还可以重复调制数据序列。
基带-射频(RF)转换模块408可以将调制信号406转换成RF信号,用于经由天线410作为信号410a在无线通信链路上传输到一个或多个节点B基站接收机。
SATA发射机:在图8中,示出了切换天线发射分集(SATD)发射机500的方框图。如在图8中所见,除了引入开关502之外,将额外的双工器504和额外的发射天线506(称为次级或分集天线)添加到仅在单个天线510上发送的传统UE 508。具体地说,通过各个扩频组件512对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演进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DPCCH)、以及演进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进行扩频,并且在求和器514处对其进行组合,在混频器516处以SDPCH,N对其进行混频,并且通过调制组件518对其进行调制。在通过功率放大器520之后,ULTD控制器522控制开关502将信号指向第一双工器524或者额外的双工器504,用于通过各个Tx天线1526或者Tx天线2528传输。
由于在SATD发射链中引入了额外的双工器和额外的发射天线,所以本公开在初级天线上提供了对如在现存规范中所定义的所有UE Tx核心需求的测试,在次级或者分集天线上仅可以单独对受额外次级复用器影响的Tx核心需求进行测试。
换言之,本公开提供了对UE进行静态配置以便在初级天线上发送,并且对所有现存核心Tx规范再次进行测试。此外,对UE进行静态配置以便在次级发射天线上发送,并且对现存Tx核心规范的子集进行测试。
接下来,公开了专用于SATD UE的额外Tx核心规范。
本公开内容解决天线切换速率。在SATD中,由于在UE中动态切换发射天线,所以可能对节点B接收机存在影响。具体地说,在靠近切换天线处,由于在节点B的每个UE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脉冲响应一般是独立的,所以在信道中存在所引起的幅度和相位不连续。这依次将可能影响节点B接收机中的信道估计子系统,导致导频(DPCCH)SNR工作点增大。
采用SATD,可能存在节点B接收机损耗对天线切换速率的灵敏度。用于解决SATD设备中灵敏度的一种方法和装置是根据每秒天线切换的数目限制发射天线切换速率(例如,每秒20次天线切换)。也就是说,对于能够SATD的UE,确保发射天线切换速率不超过上限或者阈值。
可以使用图9中所示的测试装备600测试和验证SATD设备中的天线切换速率。在高级别,可以将测试装备600概括为具有发射机(TX)604和接收机(RX)606的系统仿真器(SS)602。SS 602建立与在经由TX 604的测试下的UE 608的呼叫。一旦UE 608在CELL_DCH中,SS 602就将发射功率控制(TPC)比特的虚拟模式发送到UE 608。具体地说,开关(“S”)610在分别与UE 608的初级TX/RX 616和次级TX/RX 618相连的第一收发机612和第二收发机614之间进行选择。可以基于从链路仿真中采集TPC比特痕迹确定虚拟TPC模式的选择。当通过感应在其接收机RX 606处不存在或者存在信号发生天线切换时,SS 602进行检测。
UE 608可以在足够高的功率上进行发送,以便允许SS 602对其不存在进行检测。
当UE 608切换到辅或者分集天线(辅TX/RX 618)时,与SS 602的RX 606不存在连接。
可以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和技巧中的任何一种代表信息和信号。例如,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者微粒、光场或者微粒、或者其任何组合代表在上述说明书中可能参考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
参考图10,所示出的是用于有条件的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系统700。例如,系统700可以至少部分驻留在用户设备内。应该意识到,将系统700表示为包括功能块,其可以是代表通过计算平台、处理器、软件、或者其组合(例如,固件)所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系统700包括可以协同作用的电子组件的逻辑组702。例如,逻辑组702可以包括用于在用户设备的第一天线上发送上行链路的电子组件704。又例如,逻辑组件702可以包括用于确定有条件地授权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电子组件706。再例如,逻辑组件702可以包括用于对值进行测量的电子组件708。另外例如,逻辑组件702可以包括用于用于响应于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启用条件,针对上行链路发射分集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天线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的电子组件710。另外,系统700可以包括存储器720,其保存用于执行与电子组件704-710相关的功能的指令。虽然示出为在存储器720外部,但是应该理解,电子组件704-71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存在于存储器720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将意识到的是,结合本文公开的方面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造成对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背离。
如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等旨在指代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如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处理器上运行的过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说明的方式,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和该服务器两者均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位于执行中的过程和/或线程内,并且组件可以位于一台计算机上和/或分布于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之间。
本文使用的词语“示例性”的意思是作为例子、实例或例证。本文描述的作为“示例性”的方面或设计不必被解释为优选的或优于其它方面或设计。
从系统的方面给出了各个方面,该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组件、模块等。应当理解和意识到的是,各种系统可以包括附加的组件、模块等,和/或可以不包括结合附图所讨论的所有组件、模块等。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法的组合。可以在包括利用触摸屏显示技术和/或鼠标和键盘类接口的设备的电子设备上执行本文所公开的各个方面。这些设备的例子包括计算机(桌面型和移动型)、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其它有线和无线的电子设备。
用于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文公开的方面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此外,可以将一个或多个版本实现为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以生产用于控制计算机实现所公开的方面的软件、固件、硬件、或其任意组合。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制品”(或者可替换地,“计算机程序产品”)旨在包含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波、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光盘(CD)、数字多功能光盘(DVD)等)、智能卡、以及闪存设备(例如,卡、棒)。另外,应该意识到的是,可以使用载波来携带诸如在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中或者在接入诸如因特网或者局域网(LAN)的网络中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电子数据。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所公开方面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该配置进行许多修改。
可以将结合本文所公开的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直接具体化在硬件、通过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媒体中。将示例性存储媒体连接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体读取信息,并且将信息写入存储媒体。可替换地,可以将存储媒体集成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媒体可以驻留在ASIC中。ASIC可以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可替换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体可以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提供了所公开方面的前述说明,以便使得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都能够制造或者使用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可以将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它实施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者范围。因此,本公开不是旨在限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考虑到在上面所描述的示例性系统,可以参考若干流程图对可以根据所公开的主题实现的方法进行描述。虽然为了说明简便的目的,将方法表示和描述为一系列方框,但是应该理解和意识到,由于一些方框可能以不同次序出现并且/或者与本文所描绘和描述的其它方框同时出现,所以所要求的主题不受方框的次序限制。此外,可以不需要所有所说明的方框实现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另外,还应该意识到,能够将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存储在制品上,以便有助于将这些方法传输和传送到计算机。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制品旨在包含可以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者媒体访问的计算机程序。
应该意识到,本文仅将本文据称通过参考整体或者部分合并的任何专利、出版物、或者其它公开材料合并到所合并的材料不与在本公开中所提出的现存定义、陈述、或者其它公开材料冲突的程度。同样并且到必要的程度,本文清楚地提出的公开取代了本文通过参考所合并的任何冲突材料。仅将本文据称是通过参考所合并的、但是与本文所提出的现存定义、陈述、或者其它公开材料冲突的任何材料或者其部分合并到不在所合并的材料和现存公开材料之间出现冲突的程度。

Claims (15)

1.一种用于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用户设备的第一天线上发送上行链路的模块;
用于确定有条件地授权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模块;
用于对值进行测量的模块;以及
用于响应于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启用条件而针对上行链路发射分集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天线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的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天线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的发射机;
用于确定有条件地授权上行链路发射分集的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
用于对所述值进行测量的接收机;以及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响应于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启用条件而针对上行链路发射分集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天线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机还用于:针对切换天线发射分集(SATD)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二天线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
并且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还用于:对包括由于在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上的发送之间进行切换所经过的时间的所述值进行测量,以及响应于将包括所经过的时间的所述值与最小经过时间阈值的所述启用条件进行比较而启用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切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还用于:响应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用于双载波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DC-HSUPA),而禁用针对切换天线发射分集(SATD)的在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切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机还用于:针对波束成形发射分集(BFTD)至少部分地在第二天线上发送所述上行链路,并且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还用于:响应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用于双载波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DC-HSUPA)而禁用BFTD。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还用于:通过将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功率余量的所述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所述启用条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还用于:通过将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活动集大小的所述值与活动集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所述启用条件。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还用于:通过将包括公共导频信道(CPICH)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的所述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所述启用条件。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还用于:通过将包括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陆地无线接入(UTRA)载波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所述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所述启用条件。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还用于:通过将所述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所述启用条件,并且确定满足所述启用条件还包括:确定在所述用户设备上仅配置了版本1999专用信道(DCH)。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还用于:通过将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速度的所述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所述启用条件。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还用于:通过将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与服务节点的距离的所述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所述启用条件。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还用于:通过将包括由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平均数据速率的所述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所述启用条件。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还用于:通过将包括无线资源管理(RRM)操作的持续时间、干扰管理操作的持续时间、所服务的多个用户设备的业务特性、或者在所选择的时间量内天线切换数目的所述值与启用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所述启用条件。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分集控制器还用于:响应于确定满足基于所述值的禁用条件而禁用上行链路发射分集,其中,所述禁用条件包括等于所述启用条件的禁用阈值,所述启用条件包括具有针对滞后的阈值调整的启用阈值。
CN201180022311.2A 2010-05-03 2011-05-03 用于基于ue的对ultd有条件启用的技术 Active CN1028703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3087010P 2010-05-03 2010-05-03
US61/330,870 2010-05-03
US13/098,231 US8891387B2 (en) 2010-05-03 2011-04-29 UE based conditional enabling of ULTD
US13/098,231 2011-04-29
PCT/US2011/035071 WO2011140149A2 (en) 2010-05-03 2011-05-03 Ue based conditional enabling of ult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0346A true CN102870346A (zh) 2013-01-09
CN102870346B CN102870346B (zh) 2016-02-03

Family

ID=44904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2311.2A Active CN102870346B (zh) 2010-05-03 2011-05-03 用于基于ue的对ultd有条件启用的技术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891387B2 (zh)
EP (1) EP2567470B1 (zh)
JP (2) JP5788498B2 (zh)
KR (1) KR101517467B1 (zh)
CN (1) CN102870346B (zh)
BR (1) BR112012027398A2 (zh)
WO (1) WO201114014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68077A1 (en) * 2007-11-26 2009-06-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pcch and hs-dpcch control at low grants for e-dch
US9369997B2 (en) * 2011-01-26 2016-06-14 Optis Cellular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oordinating uplink transmit diversity mode adaptation
WO2013006462A1 (en) * 2011-07-01 2013-01-10 Google Inc. Asymmetric perturbation method for a mobile transmit diversity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873662B2 (en) * 2012-04-05 2014-10-28 Ericsson Modems Sa MIMO configu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9031158B2 (en) 2012-10-08 2015-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diversity architecture with optimized power consumption and area for UMTS and LTE systems
US8995987B1 (en) * 2012-11-21 2015-03-3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Providing non-LTE communications over LTE signaling based on congestion
US9425879B2 (en) * 2013-07-11 2016-08-23 Sony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ing base station controlled optimization of adaptive antenna selection parameters, terminals with adaptive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US10045244B2 (en) * 2015-09-03 2018-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connection performance in UL/DL imbalance scenarios
DE102015121967A1 (de) * 2015-12-16 2017-06-22 Intel IP Corporation Kommunikationsend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Auswählen einer Übertragungsantenne
CN107733592B (zh) * 2016-08-10 2020-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案指示方法、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379832A1 (en) * 2022-05-19 2023-11-23 Motorola Mobility Llc Power efficient transmit diversit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54867A1 (en) * 1997-05-28 1998-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diversity reception on a time-slot by time-slot basis
WO2000011806A1 (en) * 1998-08-25 2000-03-02 Ericsson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mploying selective diversity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selectively enabling diversity transmission, and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employing the system or the method
EP1133080A1 (en) * 1999-09-17 2001-09-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tennas
CN1795687A (zh) * 2003-06-10 2006-06-28 摩托罗拉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分集控制与方法
US20080151798A1 (en) * 2006-12-22 2008-06-2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WCDMA Power Saving with Transmit Divers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1542A (en) 1997-07-31 2000-10-3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 diversit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4015887A1 (en) 2002-08-05 2004-02-19 Noki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diversity with two cross-polarised antennas arrays
TW580838B (en) 2002-12-02 2004-03-21 Benq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ata transmit diversity mode of a base station
KR100974456B1 (ko) * 2003-09-03 2010-08-06 넥스티비티 인코포레이티드 단거리 셀룰러 부스터
JP4667118B2 (ja) 2005-05-17 2011-04-0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機及びダイバーシチ受信動作の制御方法
KR100629490B1 (ko) * 2005-08-18 2006-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송 다이버시티 시스템의 송신장치 및 방법
JP5036247B2 (ja) * 2006-08-07 2012-09-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送信アンテナ切換制御方法
US7949069B2 (en) * 2006-10-26 2011-05-24 Magnolia Broadband Inc.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hybrid ARQ to the control of transmit diversity
US8260286B2 (en) * 2006-10-30 2012-09-0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esting user equipment functionality
JP4869972B2 (ja) * 2007-02-14 2012-02-0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送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279770B2 (en) 2008-09-29 2012-10-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t diversity enhancement
CN101674163B (zh) 2009-09-29 2013-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天线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数据传输方法与装置
EP2486673B1 (en) * 2009-10-09 2017-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plink diversity transmission
MX2012002569A (es) * 2009-10-12 2012-04-1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o y aparato para la diversidad de transmision de multiportadora de enlace ascendente.
US10110288B2 (en) * 2009-11-04 2018-10-23 Atc Technologies, Llc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 return link transmit diversity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using forward link side information
US8918062B2 (en) * 2009-12-08 2014-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ined intelligent receive diversity (IRD) and mobile transmit diversity (MTD) with independent antenna switching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EP2892173A1 (en) * 2010-10-01 2015-07-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ilot on multiple antenna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54867A1 (en) * 1997-05-28 1998-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diversity reception on a time-slot by time-slot basis
WO2000011806A1 (en) * 1998-08-25 2000-03-02 Ericsson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mploying selective diversity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selectively enabling diversity transmission, and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employing the system or the method
EP1133080A1 (en) * 1999-09-17 2001-09-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tennas
CN1795687A (zh) * 2003-06-10 2006-06-28 摩托罗拉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分集控制与方法
US20080151798A1 (en) * 2006-12-22 2008-06-2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WCDMA Power Saving with Transmit Diversity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等: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0,R1-101304,Some considerations on UL Tx Diversity for HSUPA》", 26 February 2010, 3GPP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91387B2 (en) 2014-11-18
BR112012027398A2 (pt) 2018-06-05
KR101517467B1 (ko) 2015-05-04
EP2567470A2 (en) 2013-03-13
JP2013526236A (ja) 2013-06-20
US20110286347A1 (en) 2011-11-24
JP2015165684A (ja) 2015-09-17
KR20130016351A (ko) 2013-02-14
EP2567470B1 (en) 2022-06-22
WO2011140149A3 (en) 2012-01-12
JP5788498B2 (ja) 2015-09-30
CN102870346B (zh) 2016-02-03
WO2011140149A2 (en) 2011-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0346B (zh) 用于基于ue的对ultd有条件启用的技术
CN104981987B (zh) 用于动态地更改下行链路mimo配置的装置和方法
CN102687444B (zh) 用于选择小区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的方法
Wang et al. Impact of multiuser diversity and channel variability on adaptive OFDM
US8472335B2 (en) Selecti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for communications in wide area mobile networks
CN102754492B (zh) 高速分组接入(hspa)网络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1451886B1 (ko) 폐쇄 루프 전송 다이버시티 시스템에서의 안테나 스위칭
US20090318157A1 (en) Recep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Schaepperle et al. Enhancement of throughput and fairness in 4G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by non-orthogonal signaling
Ye et al. A random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cheme for mMTC
Moulsley Throughput of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for UMTS
Wei et al. Performance of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xing MIMO with frequency domain packet schedul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Jalloul et al. Coverage analysis for IEEE 802.16 e/WiMAX systems
EP2642812B1 (en) Control signalling
Balachandran et 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next-generation wireless mobile systems
EP2299623B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Meucci Single and Cross-layer MIMO Techniques for IMT-advanced
Anwar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3G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3156174A1 (en) Scheduling mode selection in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CN100474963C (zh) 用于运行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台和用户台的方法以及无线电台和用户台
Ramiro-Moreno System leve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dvanced antenna concepts in WCDMA
Kawai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losed-loop based antenna switching transmit diversity associated with frequency domain channel-dependent scheduling in E-UTRA uplink
Singh et al. On the Downlink Capacity of WCDMA Systems with Transmit Diversity
Le Thanh Tu et al. D5. 2 Intermediate version of the system level simulator
Wrulich System-level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MIMO HSDPA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