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9121A - 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69121A CN102869121A CN2012103596421A CN201210359642A CN102869121A CN 102869121 A CN102869121 A CN 102869121A CN 2012103596421 A CN2012103596421 A CN 2012103596421A CN 201210359642 A CN201210359642 A CN 201210359642A CN 102869121 A CN102869121 A CN 1028691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lision
- wireless connections
- information
- wireless connection
- portable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通讯领域,解决数据传输过程中硬件成本高、传输效率低、不利于用户阅读数据的问题。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首先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然后向周围广播无线连接匹配信息,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并与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当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与所述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与相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通过上述方案,降低了近距离数据传输的成本,提高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众多的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都内置蓝牙模块和加速度感应器,可以通过加速度感应器感知移动设备之间的碰撞,从而触发蓝牙数据传输。现有技术中,采用碰撞方式启动数据传输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加入第三设备作为碰撞主体之间的服务器,以协助碰撞主体之间的数据传输;另一种是利用近场通讯技术实现碰撞主体之间数据传输的目的。
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在利用第三设备协助碰撞主体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情况下,需要在碰撞主体之间添加另外的设备,增加数据传输中间环节,降低传输效率。另外,还增加了文件传输成本,不利于普及。
2、在利用近场通讯技术实现碰撞主体之间传输文件目的的情况下,需要碰撞主体之间都安装有能够支持近场通讯的物理模块,增加文件传输成本,不利于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解决近距离数据传输成本高,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包括:
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
向周围广播无线连接匹配信息,所述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包含所述碰撞参数;
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并与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
当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与所述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与相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碰撞参数是否超过预设的碰撞阈值;
当超过所述碰撞阈值时,启动无线连接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还包含碰撞标识信息,所述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并与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的步骤包括:
判断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是否包含碰撞标识位;
是则与其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
否则继续搜索。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碰撞参数包含发生碰撞的时间信息、碰撞力和碰撞加速度。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匹配成功时,向相应的移动终端发送匹配成功信息;或者接收到周围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匹配成功信息的步骤之后,停止搜索。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包括:碰撞参数获取单元,广播单元,搜索单元,建立连接单元,其中:
碰撞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
广播单元,用于向周围广播无线连接匹配信息,所述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包含所述碰撞参数;
搜索单元,用于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并与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
建立连接单元,用于当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与所述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与相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碰撞阀值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碰撞参数是否超过预设的碰撞阈值;
启动单元,用于当超过所述碰撞阈值时,启动无线连接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广播单元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还包含碰撞标识信息,所述搜索单元还包括:
碰撞标识位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是否包含碰撞标识位;
搜索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包含碰撞标识位时,与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当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不包含碰撞标识位时,继续搜索。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碰撞参数获取单元获取的碰撞参数包含发生碰撞的时间信息、碰撞力和碰撞加速度。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发送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匹配成功时,向相应的移动终端发送匹配成功信息;或者接收到周围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匹配成功信息的步骤之后,停止搜索。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首先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然后向周围广播无线连接匹配信息,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并与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当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与所述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与相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通过上述方案,降低了近距离数据传输的成本,提高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另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再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的流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另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搜索单元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再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1、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
所述碰撞参数包括碰撞力和碰撞加速度。在碰撞的过程中,通过内置于移动终端的加速度感应器获得碰撞力和碰撞加速度。
102、向周围广播无线连接匹配信息,所述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包含所述碰撞参数。
103、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并与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
判断碰撞匹配信息是否匹配,具体是指判断碰撞匹配信息中的碰撞力是否相同。
104、当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与所述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与相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当本机的碰撞匹配信息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的碰撞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判断本机的所述碰撞加速度是否大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获取的碰撞加速度。当本机的所述碰撞加速度大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获取的碰撞加速度时,向所述周围移动终端中匹配成功的移动终端发送数据传输信息。所述数据传输信息中包括所述当前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内容。当本机的所述碰撞加速度小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获取的碰撞加速度时,接收所述周围移动终端中匹配成功的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信息。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首先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然后向周围广播无线连接匹配信息,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并与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当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与所述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与相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通过上述方案,降低了近距离数据传输的成本,提高传输效率。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1、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
所述碰撞参数包含发生碰撞的时间信息、碰撞力和碰撞加速度。在碰撞的过程中,通过内置于移动终端的加速度感应器获得碰撞力和碰撞加速度。
202、判断所述碰撞参数是否超过预设的碰撞阈值。
判断所述碰撞参数中的碰撞力和所述碰撞加速度是否超过预定的碰撞阈值。碰撞阀值是指移动终端为开启传输功能而感应到的所述碰撞力和所述碰撞加速度所必须达到的条件,其目的是避免在移动终端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因为较小抖动而触发传输功能的情况,比如携带移动终端走路或使用移动终端。
203、当超过所述碰撞阈值时,启动无线连接模块。
204、向周围广播无线连接匹配信息,所述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包含所述碰撞参数和碰撞标识位。
205、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判断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是否包含碰撞标识位。
206、当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不包含碰撞标识位时,继续搜索。
207、当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包含碰撞标识位时,与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
需要进行匹配的信息是碰撞的时间信息和碰撞力。匹配成功的意思是本机的所述碰撞时间信息和碰撞力与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的所述碰撞时间信息和碰撞力相同。
下一面进一步解释何谓碰撞时间信息相同。
向周围移动终端发送本机的碰撞时间信息为了精确查找当前移动终端想要匹配的移动终端。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本机的碰撞时间信息作为移动终端匹配的主要参数,对匹配成功具有重要作用。上述提到的时间信息可以理解为时刻,即当移动终端之间的本机碰撞时刻时间不一致时,可能导致匹配不成功。而事实上,不同移动终端之间的本机碰撞时刻时间通常是不一致的。因此,在匹配的过程中,特别是对于移动终端本机碰撞时刻时间的匹配而言,需要设定一定的误差限,即只要移动终端间的本机碰撞时刻时间差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都被认为是匹配成功,而不要求碰撞时刻时间的绝对一致。
208、当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与所述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与相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209、向相应的移动终端发送匹配成功信息;或者接收到周围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匹配成功信息之后,停止搜索。
当本机的碰撞匹配信息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的碰撞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判断本机的所述碰撞加速度是否大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获取的碰撞加速度。当本机的所述碰撞加速度大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获取的碰撞加速度时,向所述周围移动终端中匹配成功的移动终端发送数据传输信息。所述数据传输信息中包括所述当前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内容。当本机的所述碰撞加速度小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获取的碰撞加速度时,接收所述周围移动终端中匹配成功的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信息。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首先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然后向周围广播无线连接匹配信息,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并与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当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与所述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与相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通过上述方案,降低了近距离数据传输的成本,提高传输效率。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式,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1、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
所述碰撞参数包含发生碰撞的时间信息、碰撞力和碰撞加速度。在碰撞的过程中,通过内置于移动终端的加速度感应器获得碰撞力和碰撞加速度。
302、判断所述碰撞参数是否超过预设的碰撞阈值。
303、当超过所述碰撞阈值时,启动无线连接模块。
304、向周围广播无线连接匹配信息,所述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包含所述碰撞参数和碰撞标识位。
305、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判断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是否包含碰撞标识位。
306、当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不包含碰撞标识位时,继续搜索。
307、当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包含碰撞标识位时,与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
需要进行匹配的信息是碰撞的时间信息和碰撞力。匹配成功的意思是本机的所述碰撞时间信息和碰撞力与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的所述碰撞时间信息和碰撞力相同。
308、当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与所述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与相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309、向相应的移动终端发送匹配成功信息;或者接收到周围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匹配成功信息之后,停止搜索。
当本机的碰撞匹配信息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的碰撞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判断本机的所述碰撞加速度是否大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获取的碰撞加速度。当本机的所述碰撞加速度大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获取的碰撞加速度时,向所述周围移动终端中匹配成功的移动终端发送数据传输信息。所述数据传输信息中包括所述当前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内容。当本机的所述碰撞加速度小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获取的碰撞加速度时,接收所述周围移动终端中匹配成功的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信息。
310、判断本机的所述碰撞加速度是否大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获取的碰撞加速度。
311、当本机的所述碰撞加速度大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获取的碰撞加速度时,向所述周围移动终端中匹配成功的移动终端发送数据传输信息。所述数据传输信息中包括所述当前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内容。
312、在所述周围移动终端中匹配成功的移动终端接收数据传输信息后,从所述视频和音频文件的播放位置,开始进行播放视频和音频文件;或根据所述打开/关闭状态,对所述短信、通讯录、图片、文本文件、应用软件和网址执行打开或关闭动作。
313、当本机的所述碰撞加速度小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获取的碰撞加速度时,接收所述周围移动终端中匹配成功的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信息。
具体的,所述数据传输信息中还包括:视频和音频文件的播放位置,短信、通讯录、图片、文本文件、应用软件和网址的打开/关闭状态。
为了实现所见即所得的传输效果,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包括三部分,分别是数据本身,数据的打开/关闭状态,音频/视频播放位置。移动终端传输的数据是打开状态,如正在阅读的文本文件、正在查看的照片等,就需要接收数据的移动终端在接收数据后,也使数据处于相同的状态,即文本文件处于阅读状态、照片处于查看状态。数据传输的打开/关闭状态的目的是在移动终端接收到数据后,可以据此信息使接收到的数据处于打开或关闭的状态。同理,传输视频和音频文件的播放位置信息是为方便用户在另一部移动终端上面继续观看视频,即视频文件看到一半,用户把该视频传输到另一部移动终端并希望在另一部移动终端上继续观看该视频。
314、在接收所述周围移动终端中匹配成功的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传输信息后,从所述视频和音频文件的播放位置,开始进行播放视频和音频文件;或根据所述打开/关闭状态,对所述短信、通讯录、图片、文本文件、应用软件和网址执行打开或关闭动作。
另外,当本机的所述碰撞加速度等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获取的碰撞加速度时,为无效操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首先获取当前移动终端与其他移动终端碰撞时产生的碰撞参数,包括碰撞力和碰撞加速度,判断碰撞力和所述碰撞加速度是否超过预定的碰撞阈值,若满足条件,则向周围碰撞匹配信息及碰撞加速度,同时接收周围移动终端发送的碰撞匹配信息及碰撞加速度。当本机的碰撞匹配信息与所述周围移动终端的碰撞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进而判断本机的碰撞加速度是否大于周围移动终端获取的碰撞加速度,加速度较大的为数据发送方,加速度较小的为数据接收方。然后,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传输信息,播放视频和音频文件或对所述短信、通讯录、图片、文本文件、应用软件和网址执行打开或关闭动作。通过上述方法,降低近距离数据传输的成本,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方便用户阅读数据。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碰撞参数获取单元41,广播单元42,搜索单元43,建立连接单元44,其中:
碰撞参数获取单元41,用于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
广播单元42,用于向周围广播无线连接匹配信息,所述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包含所述碰撞参数;所述碰撞参数包含发生碰撞的时间信息、碰撞力和碰撞加速度;所述广播单元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还包含碰撞标识信息。
搜索单元43,用于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并与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
建立连接单元44,用于当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与所述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与相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首先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然后向周围广播无线连接匹配信息,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并与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当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与所述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与相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通过上述方案,降低了近距离数据传输的成本,提高传输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碰撞阀值判断单元45,启动单元46;其中:
碰撞阀值判断单元45,用于判断所述碰撞参数是否超过预设的碰撞阈值;
启动单元46,用于当超过所述碰撞阈值时,启动无线连接模块。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搜索单元43还包括:碰撞标识位判断单元431,搜索子单元432;其中:
碰撞标识位判断单元431,用于判断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是否包含碰撞标识位。
搜索子单元432,用于当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包含碰撞标识位时,与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当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不包含碰撞标识位时,继续搜索。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接收单元47,用于在所述匹配成功时,向相应的移动终端发送匹配成功信息;或者接收到周围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匹配成功信息的步骤之后,停止搜索。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首先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然后向周围广播无线连接匹配信息,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并与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当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与所述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与相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通过上述方案,降低了近距离数据传输的成本,提高传输效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移动终端硬盘或存储卡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移动终端设备(可以是个人平板电脑,手机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
向周围广播无线连接匹配信息,所述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包含所述碰撞参数;
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并与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
当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与所述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与相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碰撞参数是否超过预设的碰撞阈值;
当超过所述碰撞阈值时,启动无线连接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还包含碰撞标识信息,所述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并与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的步骤包括:
判断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是否包含碰撞标识位;
是则与其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
否则继续搜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参数包含发生碰撞的时间信息、碰撞力和碰撞加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匹配成功时,向相应的移动终端发送匹配成功信息;或者接收到周围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匹配成功信息的步骤之后,停止搜索。
6.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碰撞参数获取单元,广播单元,搜索单元,建立连接单元,其中:
碰撞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检测到移动终端发生碰撞时,获取碰撞参数;
广播单元,用于向周围广播无线连接匹配信息,所述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包含所述碰撞参数;
搜索单元,用于搜索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并与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
建立连接单元,用于当周围的移动终端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与所述本机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匹配成功时,与相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碰撞阀值判断单元,启动单元;其中:
碰撞阀值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碰撞参数是否超过预设的碰撞阈值;
启动单元,用于当超过所述碰撞阈值时,启动无线连接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单元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还包含碰撞标识信息,所述搜索单元还包括:碰撞标识位判断单元,搜索子单元;其中:
碰撞标识位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是否包含碰撞标识位;
搜索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包含碰撞标识位时,与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匹配信息进行匹配;当所述周围的移动终端所广播的无线连接匹配信息中不包含碰撞标识位时,继续搜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的碰撞参数包含发生碰撞的时间信息、碰撞力和碰撞加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到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匹配成功时,向相应的移动终端发送匹配成功信息;或者接收到周围的移动终端发送的匹配成功信息的步骤之后,停止搜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596421A CN102869121A (zh) | 2012-09-24 | 2012-09-24 | 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596421A CN102869121A (zh) | 2012-09-24 | 2012-09-24 | 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69121A true CN102869121A (zh) | 2013-01-09 |
Family
ID=47447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596421A Pending CN102869121A (zh) | 2012-09-24 | 2012-09-24 | 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69121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18330A (zh) * | 2013-02-19 | 2013-05-22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定位方法和设备 |
WO2016183910A1 (zh) * | 2015-05-20 | 2016-11-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
CN106658375A (zh) * | 2016-12-22 | 2017-05-10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交互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WO2018176670A1 (zh) * | 2017-03-31 | 2018-10-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及设备 |
CN109067984A (zh) * | 2018-07-18 | 2018-12-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348062A (zh) * | 2018-11-15 | 2019-02-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紧急呼叫实现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867175A (zh) * | 2021-02-23 | 2021-05-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250376A (zh) * | 2021-04-27 | 2022-10-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碰撞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52861A (ja) * | 2001-11-08 | 2003-05-23 | Namco Ltd | 携帯型端末装置、携帯型通信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記憶媒体 |
CN102427377A (zh) * | 2011-07-29 | 2012-04-25 |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利用加速度感应器建立蓝牙连接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545964A (zh) * | 2010-12-16 | 2012-07-04 |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碰撞触发信息交互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
CN102624430A (zh) * | 2012-04-13 | 2012-08-0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蓝牙终端的搜索处理方法及蓝牙终端 |
-
2012
- 2012-09-24 CN CN2012103596421A patent/CN10286912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52861A (ja) * | 2001-11-08 | 2003-05-23 | Namco Ltd | 携帯型端末装置、携帯型通信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記憶媒体 |
CN102545964A (zh) * | 2010-12-16 | 2012-07-04 |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碰撞触发信息交互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
CN102427377A (zh) * | 2011-07-29 | 2012-04-25 |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利用加速度感应器建立蓝牙连接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624430A (zh) * | 2012-04-13 | 2012-08-0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蓝牙终端的搜索处理方法及蓝牙终端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18330A (zh) * | 2013-02-19 | 2013-05-22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定位方法和设备 |
WO2014127705A1 (zh) * | 2013-02-19 | 2014-08-2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定位方法和设备 |
CN106304058B (zh) * | 2015-05-20 | 2020-03-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
CN106304058A (zh) * | 2015-05-20 | 2017-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
WO2016183910A1 (zh) * | 2015-05-20 | 2016-11-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
CN106658375A (zh) * | 2016-12-22 | 2017-05-10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交互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WO2018176670A1 (zh) * | 2017-03-31 | 2018-10-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及设备 |
CN108702606A (zh) * | 2017-03-31 | 2018-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及设备 |
CN108702606B (zh) * | 2017-03-31 | 2020-10-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及设备 |
CN109067984A (zh) * | 2018-07-18 | 2018-12-2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067984B (zh) * | 2018-07-18 | 2020-08-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348062A (zh) * | 2018-11-15 | 2019-02-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紧急呼叫实现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867175A (zh) * | 2021-02-23 | 2021-05-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5250376A (zh) * | 2021-04-27 | 2022-10-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碰撞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
WO2022228232A1 (zh) * | 2021-04-27 | 2022-1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碰撞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69121A (zh) | 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785361B2 (en) | Method for call process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7708168A (zh) | Sim卡切换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887952B (zh) | 蓝牙设备与终端连接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 |
CN105764159B (zh) |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其系统、终端 | |
CN106502826A (zh) | 数据备份及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4967593A (zh) |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20140012943A1 (en) | Method and storage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data transmission path to transmit data | |
CN106445743A (zh) | 数据备份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 |
KR102731087B1 (ko) | 블루투스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외부 전자 장치의 검색 리스트를 표시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 |
CN107609407A (zh) | 一种用户终端中信息安全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 |
CN105872980B (zh) | 一种扫描无线网络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786739B (zh) |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4780206A (zh) |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 |
CN103688523A (zh) | 系统、电子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程序 | |
CN110955452B (zh) | 一种非侵入式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5426065B (zh) | 浏览位置标记方法及装置 | |
CN107592409A (zh) |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装置 | |
US783621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external device by portable terminal | |
CN106383870A (zh) | 一种图片播放方法及移动终端 | |
US20110016218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questing and transferring contents | |
CN106657544A (zh) | 一种来电录音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
US20140372592A1 (en)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Initializing a Media Equipment | |
US20120081069A1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 |
CN106534525A (zh) | 一种通话录音方法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