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2606B - 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2606B
CN108702606B CN201780009413.8A CN201780009413A CN108702606B CN 108702606 B CN108702606 B CN 108702606B CN 201780009413 A CN201780009413 A CN 201780009413A CN 108702606 B CN108702606 B CN 1087026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information
equipment
tim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94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02606A (zh
Inventor
柴良玉
李永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02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2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02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2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触碰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产生的信息;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触碰信息;若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二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所产生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依赖于NFC器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可靠的设备之间的通信握手,能够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中。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的握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与手机以及手机与电脑之间的近距离信息交互发展迅速。现有的一种近距离通信技术是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技术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其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NFC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近场通信业务实现了电子支付、身份认证、票务、数据交换、防伪、广告等多种功能,是移动通信领域的一种新型业务。然而,NFC技术的模块成本及专利费用高,适配的手机及各个业务提供商技术割据,技术普及推动缓慢。
现有的另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联发科技公司推出的无线传输技术HotKnot。HotKnot技术以触控芯片为主要感测媒体,通过光感应原件、重力感应原件辅助传输,可以实现手机对手机或手机对电脑的交互传递信息。然而,HotKnot技术也依赖器件,发展缓慢。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含有加速计的设备进行门禁访问,目标是通过利用某种系统、设备、方法使带有加速计的移动设备之间可以建立可信的连接。在该方法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过相互之间的物理接触产生两个设备之间的物理交互数据,两个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第二设备可以是一个销售终端、接入点设备、或任何在某一条线上、门上或入口处的固定设备。通过设备间的交互连接,服务器可以确认设备间是否进行了物理接触。服务器确认两个设备有接触之后,会开始发起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当待连接设备通过门禁许可允许访问一个安全的特定区域时,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就允许进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甚至包括凭证信息的交互。该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应用是交易认证,例如应用在财务交易和网络支付的相关领域。该方法需要服务器支撑并进行数据比对验证,抗干扰能力差,网络延迟大,处理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握手方法及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以最低成本通过设备之间相互触碰,解决了授信的通信握手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触碰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产生的信息;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触碰信息;若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二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所产生的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处理器、发射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一触碰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产生的信息;所述发射器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触碰信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二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所产生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触碰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唯一性,实现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通信握手,安全性高,节约了成本。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连接响应,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响应,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触碰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由所述触碰信息为以下一个或多个:触碰发生的时间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音频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加速度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旋转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触碰发生的时间信息由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触碰时刻的开机历时以及第一设备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确定;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触碰时刻的开机历时为,所述第一设备、第二设备触碰时刻距所述第一设备本次上电开机的时间差值;所述第一设备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为,所述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校准时刻距所述第一设备本次上电开机的时间差值。
在一个示例中,在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触碰信息之前,包括: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时间校准,从而确定所述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
在一个示例中,在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之前包括,生成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所述生成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触碰信息生成私钥;
所述第一设备产生第一随机序列,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一随机序列进行加密,生成所述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所述生成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之前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应答的时间;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一随机序列进行加密,生成所述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一随机序列与所述应答时间对应的随机序列进行加密,生成所述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之后,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加密后的第二触碰信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序列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二触碰信息进行解密;
在一个示例中,在所述生成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之后,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广播所述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触碰信息生成私钥,具体为,提取所述触碰发生时间信息、触碰产生的音频信息、触碰产生的加速度信息、触碰产生的角度信息中的多个特征,并将该多个特征进行数学运算,生成所述私钥。
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之前,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设备的附近检索其它设备,根据检索到的设备的设备标识生成第一列表L1,判段所述第一列表L1中各设备是否处于预配对状态,并将处于预配对状态的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组成第二列表L2。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触碰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产生的信息;若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二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采集的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所产生的信息。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触碰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产生的信息;处理器,用于若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二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所产生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第一加密信息,并通过私钥对该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所述私钥是两个设备触碰信息,从而实现了实现了两个通信设备的互信的通信握手。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响应,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连接响应,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触碰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私钥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用于验证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设备作出第一应答的第一随机序列,基于所述第一随机序列确定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所述第二触碰信息匹配;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私钥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触碰信息而生成的。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触碰信息为以下一个或多个:触碰发生的时间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音频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加速度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旋转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进行解密,还得到由所述第二设备确定的第一应答的时间。
在一个示例中,在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加密后的触碰信息进行解密之后,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一随机序列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后的第一随机序列;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应答时间,发送所述加密后的第一随机序列。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握手装置。
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和第二握手装置发生物理触碰。
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发送单元、建立连接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触碰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和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发生物理触碰时产生的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发送所述第一触碰信息。
所述建立连接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与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建立连接,所述第二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二握手装置采集的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和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发生物理触碰时所产生的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握手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发送连接请求。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发送的连接响应,以便所述第一握手装置与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握手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发送的连接请求。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发送连接响应,以便所述第一握手装置与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发送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由所述触碰信息为以下一个或多个:触碰发生的时间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音频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加速度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旋转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触碰发生的时间信息由所述第一握手装置确定的根据所述第一握手装置、第二握手装置的触碰时刻的开机历时以及第一握手装置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确定;
其中,所述第一握手装置、第二握手装置的触碰时刻的开机历时为,所述第一握手装置、第二握手装置触碰时刻距所述第一握手装置本次上电开机的时间差值;
所述第一握手装置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为,所述第一握手装置、第二握手装置校准时刻距所述第一握手装置本次上电开机的时间差值。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握手装置还包括校准时间单元。且所述校准时间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握手装置获取第一触碰信息之前,与所述第二握手装置进行时间校准,以便确定所述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握手装置还包括生成单元。所述生成单元在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向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发送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之前包括,生成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所述生成单元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触碰信息生成私钥的子单元、产生第一随机序列的子单元、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一随机序列进行加密以生成所述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的子单元。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握手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在所述生成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之前,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向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应答的时间。
所述生成单元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一随机序列进行加密,生成所述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具体为:所述生成单元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一随机序列与所述应答时间对应的随机序列进行加密,生成所述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握手装置还包括解密单元。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向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发送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之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握手装置的加密后的第二触碰信息。所述解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随机序列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二触碰信息进行解密。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握手装置。
第二握手装置和第一握手装置发生物理触碰。
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建立连接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发送的第一触碰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和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发生物理触碰时产生的信息。
所述建立连接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与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建立连接,所述第二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二握手装置采集的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和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发生物理触碰时所产生的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握手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握手装置的连接请求。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发送连接响应,以便所述第二握手装置与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握手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发送连接请求。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发送的连接响应,以便所述第二握手装置与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一握手装置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握手装置还包括解密单元、匹配确定单元。所述解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握手装置的私钥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用于验证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对所述第一握手装置作出第一应答的第一随机序列。所述匹配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随机序列确定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所述第二触碰信息匹配。
其中,所述第二握手装置的私钥是所述第二握手装置根据所述第二握手装置与所述第一握手装置的触碰信息而生成的。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触碰信息为以下一个或多个:触碰发生的时间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音频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加速度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旋转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解密单元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进行解密,还得到由所述第一握手装置确定的第一应答的时间。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握手装置还包括加密单元、发送单元。所述加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握手装置对所述加密后的触碰信息进行解密之后,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一随机序列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后的第一随机序列。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答时间,发送所述加密后的第一随机序列。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两个设备之间碰撞引起的震动所产生的数据,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唯一性作为授信验证的客观依据,从震动产生的信息中提取特征码,从而确认碰撞对象,进而实现握手互信。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复用移动设备已有的传感器,且不依赖NFC器件,使用移动设备常见器件获取震动所产生的信息,因此能够以最低器件成本实现更高可靠性的设备间的通信握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触碰实现设备间握手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搜索处于握手监听状态的设备以及对处于握手监听状态的设备进行时间校准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请求握手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答配对握手请求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建立请求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回应连接请求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触碰实现设备间握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中,设备1与设备2发生物理触碰,设备1、设备2分别获取由该触碰信息,至少包括震动波形信息和震动发生时间信息。震动波形信息由压电传感器、拾音器等获取。
设备1、设备2分别获取相应的触碰信息,所述触碰信息为所述设备1、设备2发生物理触碰时产生的信息。所述触碰信息包括触碰发生的时间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音频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加速度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旋转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若所述设备1获取的触碰信息与所述设备2获取的触碰信息匹配,所述设备1与设备2建立连接。具体地,设备1、设备2分别从其分别获取到的触碰信息中提取特征,生成私钥。由于设备1与设备2所产生的触碰相同,因此由该触碰信息也相同,进而生成的私钥相同,以实现设备1、设备2之间的互信的握手过程。而后设备1、设备2可以相互通信,例如,设备1、设备2可以进行传输数据或者实现支付等。
下面以根据设备1、设备2分别获取到的触碰时间信息相同,进而确定设备1的触碰信息与设备2的触碰信息匹配为例,进行阐述。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握手的安全性,本申请实施例需要获取到更为精准的碰撞发生时间的信息。为了得到更为精准的碰撞发生时间信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时间进行校准来实现。
设备1与设备2进行时间校准,设备1、设备2分别记录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开机历时(Elapsed Real-Time,ERT)是指设备上电开机后,无论是否休眠,待下次断电关机之前,记录的由开机时刻起,到当前时刻的历时。例如,设备1在3:00:00.000时刻开机,在15:00:15.151时刻的开机历时就是43215151ms。又如,设备1在3:00:00.000时刻开机,在13:00:00.000时刻将时间修改为11:00:00.000,随后在设备时间13:00:15.151时刻的开机历时毫秒单位时间仍然为43215151ms。可见,开机历时与系统设定时间无关。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是指,设备上电开始后,其记录的由开机时刻起,到校准时刻的历时。
在设备1与设备2发生碰撞之后,设备1、设备2分别记录碰撞时刻的开机历时。碰撞时刻的开机历时是指,设备上电开始后,记录的由开机时刻起,到碰撞时刻的历时。
由于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是校准时刻与开机时间之差,碰撞时刻的开机历时是碰撞时刻与开机时间之差。因此,虽然设备1与设备2的本机开机时间可能不同,但是由于设备1、设备2的校准时刻、碰撞时刻相同,即设备1、设备2同时相互校准,同时相互碰撞。因此,设备1的碰撞时刻的开机历时与设备1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之差,与,设备2的碰撞时刻的开机历时与设备2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之差,相等。在此,称设备1的碰撞时间信息为设备1的碰撞时刻的开机历时与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之差,亦为碰撞时刻的校准历时。称设备2的碰撞时间信息为设备2的碰撞时刻的开机历时与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之差,亦为碰撞时刻的校准历时。因此,设备1的碰撞时间信息与设备2的碰撞时间信息相同。
下面将通过图2详细阐述。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搜索处于握手监听状态的设备以及对处于握手监听状态的设备进行时间校准的示意图。
图2中,该设备d1-d7例如为手机设备、平板电脑设备等。设备d1、d2、d7处于握手监听模式。握手监听模式是指能够监听周边与其进行无线通信握手的设备的模式。
在一个示例中,由用户触发启动握手监听模式。例如,手机设备d1、d2、d7的用户启动了手机中的握手按钮,从而进入了握手监听模式。又如,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从而启动握手监听模式。处于握手监听模式的设备d1搜索其周边设备d2-d7,设备d1筛选出设备d2、d7处于握手监听模式。以同样方式,设备d2筛选出设备d1、d7处于握手监听模式;设备d7筛选出设备d1、d2处于握手监听模式。若处于握手监听模式下的两个设备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实现了互信的握手,则该两个设备可以进行数据通信,例如,传输数据或者手机支付等。
具体地,在设备d1确定设备d2和设备d7处于握手监听模式后,设备d1将分别与设备d2、设备d7进行时间校准。并记录设备d1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表,参见下表1。该表1保存有该设备d1分别与该设备d2、d7进行校准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
该设备d1与该设备d2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为,该设备d1与设备d2校准时刻,距该设备d1的本机开机时刻的时间差值。同理,该设备d1与设备d7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为,该设备d1与设备d7校准时刻,距该设备d1本机开机时刻的时间差值。下表1是设备d1相对于其他设备的校准记录表:
设备标识 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
d2 189578982839ns
d7 190687321593ns
表1
表1中,设备d1记录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189578982839ns表示,该设备d1与设备d2校准时刻,距该设备d1的本机开机时刻的时间差为189578982839ns(纳秒)。同理,设备d1记录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190687321593ns表示,该设备d1与设备d7校准时刻,距该设备d1的本机开机时刻的时间差为190687321593ns(纳秒)。
以相同方式,该设备d2记录d2的校准时间列表,参见下表2,该表2保存有该设备d2与该设备d1、d7分别进行校准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
该设备d2与该设备d1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为,该设备d2与该设备d1校准时刻,距该设备d2的本机开机时刻的时间差值。同理,该设备d2与设备d7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为,该设备d2与设备d7校准时刻,距该设备d2的本机开机时刻的时间差值。下表2是设备d2相对于其他设备的校准记录表:
设备标识 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
d1 536745826423ns
d7 537783548961ns
表2
表2中,设备d2记录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536745826423ns表示,该设备d2与设备d1校准时刻,距该设备d2的本机开机时刻的时间差为536745826423ns(纳秒)。同理,设备d2记录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190687321593ns表示,该设备d2与设备d7校准时刻,距该设备d2的本机开机时刻的时间差值为190687321593ns(纳秒)。
由表1、表2可见,设备d1记录的该设备d1与设备d2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189578982839ns,与设备d2记录的该设备d2与设备d1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536745826423ns,数值不同。然而,该设备d1与设备d2实际发生的校准时间是相同的。原因是,该设备d1记录的该设备d1与设备d2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为,该设备d1与设备d2校准时的该设备1本机时刻与该设备d1本次上电开机时刻的时间差值。设备d2记录的该设备d2与设备d1的校准时间信息为,该设备d2与设备d1校准时该设备1本机时刻与设备d2本次上电开机时刻的时间差值。显然设备d1本次上电开机时刻与设备d2本次上电开机时刻不同,因此设备设备d1记录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与设备d2记录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数值不同。虽然,设备d1记录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与设备d2记录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数值不同,但是两者均用于表示设备d1与设备d2进行校准时的时间。
以相同方式,该设备d7记录d7的校准时间列表,参见下表3,该表3保存有该设备d7与该设备d1、d2分别进行校准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
该设备d7与该设备d1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为,该设备d7与该设备d1校准时刻,距该设备d7的本机开机时刻的时间差值。同理,该设备d7与设备d2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为,该设备d7与设备d2校准时刻,距该设备d7的本机开机时刻的时间差值。下表3是设备d7相对于其他设备的校准记录表:
设备标识 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
d1 354931546152ns
d2 355689845615ns
表3
表3中,设备d7记录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536745826423ns表示,该设备d7与设备d1校准时刻,距该设备d7的本机开机时刻的时间差值为536745826423ns(纳秒)。同理,设备d7记录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190687321593ns表示,该设备d7与设备d2校准时刻,距该设备d7的本机开机时刻的时间差值为190687321593ns(纳秒)。
在一个示例中,设备在与其它设备进行时间校准之前,如设备1在与设备2、设备7进行时间校准之前,会先确定其发现的设备如设备2、设备7与本设备即设备1的距离,允许距离本设备如设备1的距离在一定阈值范围之内的设备执行下一步的操作,例如执行时间校准操作。
在一个场景中,设备d1先搜索其周边的其它设备,在搜索到其周边的设备之后再与其搜索到的设备进行时间校准。如设备1搜索其周边的设备,在搜索到设备2、设备7之后,再与该设备2、设备7进行时间校准。下面详述本申请实施例如何发现其周边的其它设备。具体地,设备1扫描其周围的设备,并确定其扫描到的设备与该设备1的距离。例如,通过接收信号的强度或者请求的响应延迟等确定设备1与其扫描到的设备之间的距离。当设备1确定与其扫描到的某设备如设备2之间的距离,小于其设定的阈值如10米时,记录该扫描到的设备如设备2,到该设备1的设备列表中。当设备1确定其扫描到的某设备如设备3之间的距离,大于其设定的阈值如10米时,则不会将该设备3记录在该设备1的设备列表中,因此也不会与该设备3进行时间校准。也就是说,设备1只与有效范围内的设备进行时间校准。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校准时间,得到更为精准的设备1、设备2的触碰发生的时间信息,并在该设备1、设备2的触碰发生的时间信息相同的情况下,确定该设备1的触碰信息与设备2的触碰信息相匹配。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示意图。
步骤310,设备1向设备2发送握手请求消息。
具体地,设备1与设备2发生触碰,设备1获取由该触碰产生的信息。根据该触碰产生的信息生成私钥PK1。该设备1根据该私钥PK1对令牌token1及其设定的应答时间对应的序列组成的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消息E1。然后该设备1广播该第一加密消息E1。此外,由于设备1与设备2发生碰撞,因此,设备2获取的由该碰撞产生的信息与设备1相同,进而设备2生成的私钥PK2与设备1生成的私钥PK1相同,即PK1=PK2。
在计算机中,令牌代表执行某些操作的权利的对象,用于身份验证。该令牌的生成方式有多种。例如,该令牌可以是设备1随机生成的随机序列;也可以是根据私钥PK生成的一组序列;还可以是以生成该令牌的时间戳表示的序列。在一个示例中,设备1使用约定应答时间机制,即应答时间由该设备1设定,且该应答时间用于约定应答该第一加密消息E1的时间。
具体方法将通过图4及相关内容得以阐述。
步骤320,设备2验证该设备1的握手请求。
具体地,在该设备2接收到该第一加密消息E1后,该设备2通过私钥PK2解密该第一加密消息E1,得到令牌token2和应答时间。该设备2根据该令牌token2对该令牌token2及请求连接时间对应序列组成的数据进行加密,生成第二加密消息E2,用以验证该设备1的握手请求消息。
步骤330、设备2根据其对来自设备1的握手请求的验证结果,对设备1作出应答。
在一个示例中,设备1使用约定应答时间机制,即该设备2在该应答时间到达时,发送该第二加密消息E2,以便对该设备1的配对请求作出应答。也就是说,约定应答时间由该设备1指定。
在一个示例中,设备2使用约定连接时间机制,即该请求连接时间由该设备2设定,该请求连接时间用于约定设备1请求设备2建立连接的时间。
由于,设备1、设备2发生物理触碰,设备1、设备2产生的触碰信息相同。因此,设备2能够根据由该触碰信息生成的私钥PK2,且该私钥PK2=私钥PK1,根据该PK1解密该第一加密消息E1。
此外,由于设备1、设备2发生了触碰,设备1与设备2欲完成互信的握手过程,并且设备1生成的私钥PK1与设备2生成的私钥PK2相同。因此,设备2解密第一加密消息E1得到的令牌token2即为设备1生成的令牌token1。
具体过程可通过图5以及相应内容得以阐述。
步骤340,该设备1向该设备2请求建立连接。
具体地,在设备1接收到来自设备2的第二加密消息E2之后,该设备1通过其产生的令牌token1解密该第二加密消息E2,从而解密得到令牌token3和设备2设定的连接请求时间。设备1确定其解密第二加密消息E2得到的令牌token3与其生成的令牌token1相同,向该设备2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该设备1在该设备2设定的连接请求时间到达时,向设备2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具体过程将通过图6及相应内容得以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是以约定时间为例,例如约定应答时间、约定连接时间等,目的是提高设备之间握手的安全性。实际上,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即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不采用约定时间机制。
步骤350,该设备2回应该设备1的建立连接请求,也就是说,设备2向设备1发送连接建立请求应答消息。
步骤360,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该设备1确定该设备1已经接收过来自设备2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并且在该设备1、设备2均同意对方设备的建立连接请求。
步骤370,该设备1与设备2成功建立连接,完成互信的握手过程。
也就是说,该设备2也需要向设备1发送握手请求,然后设备1验证该设备2的握手请求,并对设备1作出应答,然后该设备2向该设备1请求建立连接之后,最后设备1与设备2才会建立连接。
具体过程将通过图7及相应内容得以阐述。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请求配对握手的流程图。
步骤401,设备1向设备2发送握手请求消息,启动握手监听模式。握手监听模式是指能够监听周边与其进行无线通信握手的设备的模式。
在一个示例中,由用户触发启动握手监听模式。例如,用户开启设备1中的握手按钮,启动了设备1的握手监听模式。又如,设备1通过扫描二维码,从而启动握手监听模式。
步骤402,设备1搜索附近设备,将搜索到的其附近设备的唯一标识以表格方式记录起来。例如,设备1搜索到附近设备2-设备7,将设备2-7的物理地址例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记录至列表L0。
步骤403,设备1确定列表L0中各设备的设备状态,该设备状态包括握手监听状态和非握手监听状态。该设备1从列表L0中筛选出处于握手监听状态的设备,并将处于握手监听状态的设备组成列表L1。
在一个示例中,设备1在搜索其附近设备时,在设备1与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数据包中标记有设备状态,如握手监听状态或非握手监听状态。
步骤404,设备1与列表L1中的各设备分别进行时间校准,并分别记录相应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参见上表1。
以图2为例,该设备1记录的该设备1与设备2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为,校准时该设备1的本地时间与该设备1上电开机时间的差值;该设备1记录的该设备1与设备7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为,校准时该设备1本地时间与该设备1上电开机时间的差值。
步骤405,设备1与设备2触碰,如图1所示,设备1获取由该触碰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该设备1记录该设备1与设备2发生触碰的时间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采用该设备1的拾音器如麦克风,获取该设备1与设备2触碰所产生的音频信息。
在又一个示例中,采用该设备1的加速计获取该设备1与设备2触碰所产生的加速度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采用该设备1的角速度计获取该设备1与设备2触碰所产生的旋转信息,包括角速度、加速度、旋转力矩等。
在又一个示例中,该设备1集成低成本的的压电传感器,用于获取该设备1与设备2触碰所产生的震动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复用现有设备的常见器件,如拾音器、加速计、角速度计等或者通过增加低成本的传感器如压电传感器,获取设备间相互触碰所产生的信息,进而能够以最低的器件成本解决设备间的握手问题。
步骤406,根据该设备1、设备2的触碰所产生的信息,提取特征,生成私钥PK。
例如,提取设备1、设备2的触碰发生的时间信息、音频信息、加速度信息、角速度信息等信息中的多个特征,对该多个特征采用数学算法例如加权平均算法,生成私钥PK。例如通过角速度计记录旋转信息,包括角速度、加速度、旋转力矩等。
由于不同厂商或不同型号的设备,在对同一触碰所产生的音频信息、加速度信息、角度信息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数值来表示。例如,设备1与设备2碰撞,设备1记录的该碰撞波幅为5,而设备2记录的该碰撞压力为10。而该设备1、设备2碰撞的波形是相同的,只是不同设备记录的数值不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归一化算法对该触碰所产生的多个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常规化处理。例如,设定所有设备碰撞的压力最高值为1,以此为比例计算其它压力值。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归一化算法对触碰产生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使不同设备在对同一触碰产生的信息以相同数值来表示。
在另一个示例中,根据碰撞产生的信息提取特征为,提取触碰产生的音频信息或加速度信息或角度信息的峰值的时间信息。例如,设备1以波形的方式记录设备1的音频信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提取该音频波形的波峰对应时刻的开机历时的集合,作为原始参数计算得到私钥。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碰撞所产生的信息提取特征的方式有多种,在此不一一举例。
步骤407,设备1生成令牌token1,并生成约定的应答时间T1;其中,该应答时间由一组序列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1生成约定的应答时间T1仅是一个例子,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也就是说,设备1也可以不生成约定的应答时间。
该令牌生成方式有多种,例如该令牌token1为该设备1生成的一组随机序列。具体参见步骤301所述。
步骤408,设备1使用其生成的私钥PK(具体生成方式参加步骤406),对令牌token1与应答时间T1对应的序列D1组成的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消息E1。
步骤409,设备1广播该第一加密消息E1。
进一步地,该设备1向列表L1中的各设备广播该第一加密消息E1。
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以设备1请求触碰为例进行阐述,实际上,与其触碰的设备如设备2同样也需要执行以上步骤401至步骤409,才能够建立互信的握手过程。设备2请求触碰方法与设备1请求触碰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答配对握手请求的流程图。该图5是以设备2验证设备1的握手请求,并作出应答为例进行阐述。
步骤501,设备2接收设备1广播的第一加密消息E1。
步骤502,设备2验证该设备1是否存在于其记录的L1列表中,该L1列表用于存储设备1检索到的处于握手监听状态的设备。
进一步地,设备2确定该设备1广播该握手请求密文E1是否超过一次,如果该请求超过一次,则结束该流程。原因是,如果设备1反复广播握手请求,则设备1很可能是恶意攻击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确定目标设备广播密文的次数,过滤试图伪造其它设备的目标设备。
步骤503,设备2根据其私钥PK对来自设备1的第一加密消息E1进行解密,提取出应答时间对应的序列D1以及令牌。
在一个示例中,设备1生成该第一加密消息E1时,在该第一加密消息E1中包含令牌与应答时间的顺序关系。例如,第1至n比特为令牌,第(n+1)比特至m比特为应答时间;其中,n、m为大于1的整数,且n小于m。
在一个示例中,设备2生成请求连接时间,该请求连接时间是设备2设定的设备1向设备2请求建立连接的时间T2,该请求连接时间T2由一组序列表示。步骤504,设备2根据其解密得到的令牌,对该请求连接时间T2对应的序列D2以及该令牌组成的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消息E2。
步骤505,设备2在到达设备1约定的应答时间时,向设备1发送该第二加密消息E2。
例如,设备2向设备1发送该第二加密消息E2的时间为,该设备2解密的应答时间与设备1、设备2校准时刻之和。
也就是说,设备1约定的应答时间仅是一个数值,例如231123ns。此步骤507表示,在设备2与设备1进行时间校准之后的231123ns(纳秒)时,设备2向设备1发送该第二加密消息E2。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建立请求的流程图。图6是以设备1向设备2请求建立连接为例进行阐述。
步骤601,设备1接收来自设备2的第二加密消息E2。
步骤602,设备1从该第二加密消息E2中获取设备2的标识,并记录接收该第二加密消息的时间T3。其中,该时间T3由一组序列示出。
步骤603,设备1确定该接收时间T3是否为该设备1设定的应答时间T1。
具体地,设备1确定该设备1接收第二加密消息E2的时间T3为,该设备1设定的应答时间T1与设备1、设备2校准时刻之和。
也就是说,设备1约定的应答时间T1仅是一个数值,例如231123ns。此步骤603表示,在设备2与设备1进行时间校准之后的231123ns(纳秒)时,设备2接收到该第二加密消息E2。
步骤604,设备1确定该设备2是否存在于其记录的L1列表中,该L1列表用于存储该设备1搜索到的处于握手监听状态的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步骤603与步骤604没有先后顺序关系。可以同时执行步骤603、步骤604,也可以先执行步骤603再执行步骤604,还可以先执行步骤604再执行步骤603。
在一个示例中,为了过滤恶意攻击的设备,设备1确定该设备2发送第二加密消息E2的次数,判定该次数是否超过一次,如果超过一次,则结束该流程。
在另一个示例中,设备1确定前述步骤401-步骤409,以及步骤501-步骤508已经执行过。也就是说,设备1确定该设备1向设备2发出过握手请求,且设备2验证并应答了该握手请求。如果设备1未向设备2发出过握手请求,和/或设备2未验证并应答该握手请求,则说明是恶意请求,结束该流程。
步骤605,设备1根据其生成的令牌token1对其接收到的第二加密消息E2,进行解密,得到请求连接时间T2以及得到令牌token2。
步骤606,设备1确定该解密得到的令牌token2与该设备1生成的令牌token1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则结束流程。
步骤607,设备1终止除了设备2的其它设备向其发出的请求,而仅接收来自设备2的建立连接请求。
步骤608,设备1在到达请求连接时间T2时,向设备2发送建立连接请求的消息。
具体地,设备1向设备2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时间为,设备1与设备2的校准时刻、设备1约定的应答时间、解密该第二加密消息E2得到的连接请求时间之和。
也就是说,设备2约定的连接请求时间仅是一个数值,例如43252ns。此步骤607表示,在该应答时间之后的43252ns时刻,设备1向设备2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在一个示例中,该应答时间为设备1约定的应答时间与设备1、设备2校准时刻之和。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回应连接请求的流程图。图7是以设备2向设备1回应连接请求为例所进行的阐述。
步骤701,设备2接收来自设备1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步骤702,设备2从该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获取设备1的标识,并记录接收该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时间T4。
步骤703,该设备2确定该设备1的标识是否存在于其记录的L1列表中,该L1列表用于存储该设备2搜索的处于握手监听状态的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为了过滤恶意攻击的设备,该设备2确定该设备1发送的该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次数,判定该次数是否超过一次,如果超过一次,则结束该流程。
在另一个示例中,设备2确定前述步骤401-步骤409,以及步骤501-步骤508,步骤601-步骤608已经执行过。也就是说,设备1确定该设备1向设备2发出过握手请求,且设备2验证并应答了该握手请求,以及设备1向设备2发送过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如果设备1未向设备2发出过握手请求,和/或设备2未验证并应答该握手请求,和/或设备1未向设备2发送过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则说明是恶意请求,结束该流程。
步骤704,设备2将其接收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标识,以及从该消息中获取到的设备1的标识、接收该消息的时间T4相对应地存储在一个连接列表中。
步骤705,设备2确定,当前设备1是否仅接收设备2的建立连接请求,且已经终止了其它设备的任何请求。
步骤706,设备2确定,向设备2请求连接的设备即设备1,是设备2之前向其请求过连接的设备。也就是说,设备2确定,设备2已经向设备1请求过建立连接,设备1也向设备2请求过建立连接。
步骤707,设备2确定,设备2接收该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时间T4,是设备1、设备2约定的时间。即,设备2接收该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时间T4为,设备1与设备2的校准时刻、设备1生成的应答时间T1、设备2生成的请求连接时间T2之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步骤706与步骤707没有先后顺序关系。可以同时执行步骤706、步骤707,也可以先执行步骤706再执行步骤707,还可以先执行步骤707再执行步骤706。
步骤708,设备2向设备1发送该连接建立请求的应答消息,同意设备1的连接建立请求。
步骤709,如果设备1同意设备2的连接建立请求,则设备1、设备2连接建立成功,从而完成互信的握手过程。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无线设备示意图。第一无线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10、接收器820、发射器830。
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和第二无线设备发生物理触碰。
所述处理器810用于获取第一触碰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产生的信息。
所述发射器830用于向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触碰信息。
所述处理器810还用于若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二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二无线设备采集的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所产生的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发射器830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无线无线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所述接收器82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发送的连接响应。所述处理器810还用于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接收器82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所述发射器830还用于向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发送连接响应。所述处理器810还用于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发射器830具体用于向第二无线设备发送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由所述触碰信息为以下一个或多个:触碰发生的时间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音频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加速度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旋转信息。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示意图。第二无线通信设备900包括接收器910、处理器920、发射器930。
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和第一无线设备发生物理触碰。
所述接收器91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第一触碰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产生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920,用于若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二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二无线设备采集的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所产生的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接收器91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发射器930用于向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发送连接响应,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发射器930用于向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所述接收器91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连接响应,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在一个示例中,接收器910具体用于接收加密后的所述第一触碰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图8中处理器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图9中处理器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图3或图4或图5或图6或图7所述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获取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处理器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是非短暂性(英文:non-transitory)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磁带(英文:magnetic tape),软盘(英文:floppy disk),光盘(英文:optical disc)及其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9)

1.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均处于握手监听状态,所述握手监听状态是由用户起始的操作触发的;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触碰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产生的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一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对包含第一随机序列的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的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对所述第一触碰进行解密,以获取所述第一随机序列;
若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二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所产生的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包括所述第一随机序列和第二随机序列匹配,所述第二随机序列由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对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的,所述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进行加密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连接响应,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响应,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触碰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为以下一个或多个:触碰发生的时间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音频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加速度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旋转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碰发生的时间信息由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的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触碰时刻的开机历时以及第一设备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确定;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触碰时刻的开机历时为,所述第一设备、第二设备触碰时刻距所述第一设备本次上电开机的时间差值;
所述第一设备的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为,所述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校准时刻距所述第一设备本次上电开机的时间差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触碰信息之前,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时间校准,从而确定所述校准时刻的开机历时。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之前包括,生成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
所述生成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触碰信息生成私钥;
所述第一设备产生第一随机序列,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一随机序列进行加密,生成所述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之前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应答的时间;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一随机序列进行加密,生成所述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具体为: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一随机序列与所述应答时间对应的随机序列进行加密,生成所述加密的第一触碰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之后,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加密后的第二触碰信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随机序列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二触碰信息进行解密。
11.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均处于握手监听状态,所述握手监听状态是由用户起始的操作触发的;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触碰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对所述第一触碰进行解密,以获取第一随机序列,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产生的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对包含第一随机序列的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的信息;
若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二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采集的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所产生的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包括所述第一随机序列和第二随机序列匹配,所述第二随机序列由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对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的,所述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数据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进行加密的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响应,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连接响应,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一触碰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私钥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进行解密,得到用于验证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设备作出第一应答的第一随机序列,基于所述第一随机序列确定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所述第二触碰信息匹配;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私钥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触碰信息而生成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为以下一个或多个:触碰发生的时间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音频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加速度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旋转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进行解密,还得到由所述第二设备确定的第一应答的时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加密后的触碰信息进行解密之后,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一随机序列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后的第一随机序列;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应答时间,发送所述加密后的第一随机序列。
19.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均处于握手监听状态,所述握手监听状态是由用户起始的操作触发的;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处理器、发射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一触碰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产生的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一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对包含第一随机序列的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的信息;
所述发射器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对所述第一触碰进行解密,以获取所述第一随机序列;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二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所产生的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包括所述第一随机序列和第二随机序列匹配,所述第二随机序列由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对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的,所述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进行加密的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接收器;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连接响应;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响应;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22.如权利要求19至21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具体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加密后的第一触碰信息。
23.如权利要求19至21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为以下一个或多个:触碰发生的时间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音频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加速度信息、由触碰所产生的旋转信息。
24.一种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均处于握手监听状态,所述握手监听状态是由用户起始的操作触发的;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触碰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对所述第一触碰进行解密,以获取第一随机序列,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产生的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为根据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对包含第一随机序列的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的信息;
处理器,用于若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二触碰信息为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生物理触碰时所产生的信息;所述第一触碰信息与第二触碰信息匹配包括所述第一随机序列和第二随机序列匹配,所述第二随机序列由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对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数据进行解密得到的,所述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数据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采集的所述物理触碰所产生的信息进行加密的信息。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发射器;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连接请求;
所述发射器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连接响应,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发射器;
所述发射器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响应,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所述连接响应为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连接请求的响应。
27.如权利要求24至26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接收器具体用于接收加密后的所述第一触碰信息。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09413.8A 2017-03-31 2017-07-03 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87026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5323 2017-03-31
CN2017102053238 2017-03-31
PCT/CN2017/091424 WO2018176670A1 (zh) 2017-03-31 2017-07-03 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2606A CN108702606A (zh) 2018-10-23
CN108702606B true CN108702606B (zh) 2020-10-16

Family

ID=63675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9413.8A Active CN108702606B (zh) 2017-03-31 2017-07-03 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02606B (zh)
WO (1) WO20181766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6078A (zh) * 2020-12-15 2021-03-26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867175A (zh) * 2021-02-23 2021-05-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50376A (zh) * 2021-04-27 2022-10-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间的碰撞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938194A (zh) * 2021-09-24 2022-01-14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物理事件感知的目标设备无线电id辨认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5964A (zh) * 2010-12-16 2012-07-04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碰撞触发信息交互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2869121A (zh) * 2012-09-24 2013-01-09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25451A (zh) * 2012-05-25 2013-1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多个通信终端的多显示方法和通信终端
CN104378838A (zh) * 2014-11-11 2015-02-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21070A (zh) * 2014-07-18 2016-02-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之间的碰撞方式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6355689A (zh) * 2016-05-13 2017-01-25 新疆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门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8871B (zh) * 2010-10-29 2014-12-1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和无线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5964A (zh) * 2010-12-16 2012-07-04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碰撞触发信息交互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3425451A (zh) * 2012-05-25 2013-1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多个通信终端的多显示方法和通信终端
CN102869121A (zh) * 2012-09-24 2013-01-09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21070A (zh) * 2014-07-18 2016-02-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之间的碰撞方式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78838A (zh) * 2014-11-11 2015-02-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55689A (zh) * 2016-05-13 2017-01-25 新疆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门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2606A (zh) 2018-10-23
WO2018176670A1 (zh)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84872A1 (en)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8702606B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握手方法及设备
CN105656627B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系统、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827692B2 (ja) バインドされたデータカード及び移動ホストの認証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US954932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hentic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918844B1 (en) Device presence validation
KR20160131572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결제 관련 정보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KR102596874B1 (ko) 생체 정보를 이용한 서비스 수행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112600860B (zh) 设备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EP3474186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for enrolling face template data
CN108989331B (zh) 数据存储设备的使用鉴权方法及其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511946B2 (en) Dynamic secure messaging
US9756044B2 (en) Establishment of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between mobile device and secure element
KR101834367B1 (ko) 음파 통신을 이용한 전자 태그 기반 결제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689946B (zh) 一种数据通讯方法及数据通讯系统
CN104424453A (zh) 可验证非接触性感应标签的系统及方法
EP3926992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in electronic device
KR101628615B1 (ko) 보안운영체제를 이용한 안심서명 제공 방법
CN107688760B (zh) 一种数据通讯方法及数据通讯系统
CN106789839B (zh) 移动终端安全支付的方法及装置
KR101505735B1 (ko) 시간 검증을 이용한 엔에프씨카드 인증 방법
JP7286478B2 (ja) 認証装置、通信機器、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688761B (zh) 一种数据通讯方法及数据通讯系统
JP6801448B2 (ja) 電子情報記憶媒体、認証システム、認証方法、及び認証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CN112601210A (zh) 一种蓝牙配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