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4058A -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4058A
CN106304058A CN201510259249.9A CN201510259249A CN106304058A CN 106304058 A CN106304058 A CN 106304058A CN 201510259249 A CN201510259249 A CN 201510259249A CN 106304058 A CN106304058 A CN 106304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formation
time information
data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92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04058B (zh
Inventor
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2592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4058B/zh
Priority to EP15892288.0A priority patent/EP3300404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5/083321 priority patent/WO201618391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4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4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04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40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该方法包括:将获取的第一用户信息与第一终端的第一模板进行匹配认证,其中第一模板用于验证是否开启所述第一终端的无线通信功能;如果第一用户信息与第一模板匹配,生成第一时间信息,其中第一时间信息由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用户信息与第一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时间信息;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快速建立终端间的连接,操作简单快捷,降低了用户使用的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终端建立相互之间的连接,如蓝牙连接的建立过程,是通过两个蓝牙设备进行握手确认,通过相同的验证码方式来建立来接;或者WIFI的连接过程,是通过找寻WIFI热点,然后通过热点的鉴权认证方式来建立连接;而汇分享、茄子快传等应用是通过手机做热点并允许其他手机连接该无线热点并进行内部的握手验证的过程来实现建立连接的。
由上述内容可以了解到,现有的连接建立过程都是比较复杂的,需要用户进行大量的手动操作,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并且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实现快速建立终端间的连接,操作简单快捷,降低了用户使用的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将获取的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模板进行匹配认证,其中所述第一模板用于验证是否开启所述第一终端的无线通信功能;
如果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生成第一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由所述第二终端根据第二终端获取的第二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
当所述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接入规则;
若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则将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
当所述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均为N位数的时间数据;
相应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接入规则,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第N位的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奇偶性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具体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则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的第N-i位的数据,i表示第i次获取第二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的奇偶性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若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则进入将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的步骤,直至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具体为:
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的公差或者比值作为对比结果。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界面显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的过程;其中,在建立无线连接后,会提示无线连接成功;以及在建立无线连接失败后,会提示用户重新录入用户信息。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指纹信息与所述第一指纹模板匹配时自动启动无线通信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连接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匹配认证模块,用于将获取的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模板进行匹配认证,其中所述第一指纹模板用于验证是否开启所述第一终端的无线通信功能;
生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生成第一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由所述第二终端根据第二终端获取的第二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
无线连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无线连接建立模块包括:
第一对比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
第一接入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无线连接建立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接入规则;
设置子模块,用于若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则将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
第二对比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
第二接入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均为N位数的时间数据;
相应地,所述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第N位的数据;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奇偶性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
其中,所述无线连接建立模块还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则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的第N-i位的数据,i表示第i次获取第二数据;
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的奇偶性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若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则进入将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的步骤,直至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对比子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的公差或者比值作为对比结果。
其中,所述第二对比子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的公差或者比值作为对比结果。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用户界面显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的过程;其中,在建立无线连接后,会提示无线连接成功;以及在建立无线连接失败后,会提示用户重新录入用户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时自动启动无线通信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无线连接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连接方法,用户在第一终端输入第一用户信息(如通过指纹传感器输入的指纹)后,第一终端就可将获取的第一用户信息与其内预设置的第一模板进行匹配认证;如果匹配,在匹配认证通过完成时会根据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第一时间信息;根据该第一时间信息和接收到的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时间信息,来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第二用户信息是第二终端根据其本身获取的第二用户信息与其本身的第二指纹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的。故,用户可通过自己的个性化信息与预先定义好的模板进行匹配认证,并根据匹配完成时间的时间信息来建立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由于用户信息认证安全可靠,且不需要用户过多操作,进一步地根据自动生成的时间信息建立连接,由此简化了连接过程,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可实现快速连接。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连接方法应用于蓝牙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连接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连接方法应用于WIFI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终端间的无线连接建立过程复杂,需要用户进行大量手动操作,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并且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能够实现快速建立终端间的连接,操作简单快捷,降低了用户使用的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将获取的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模板进行匹配认证,其中所述第一模板用于验证是否开启所述第一终端的无线通信功能;
步骤12,如果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生成第一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
步骤13,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由所述第二终端根据第二终端获取的第二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
步骤14,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上述的用户信息是指能够代表用户身份的身份信息,如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和方便性的指纹信息,已成为个人身份认证的重要标识。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连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该终端能够采集指纹信息(可通过指纹传感器)、声音信息(可通过录音机)或虹膜信息(可通过摄像头)等第一用户信息,在终端内提前预设了对应的第一模板证。如此,通过上述步骤11-14,用户在第一终端输入第一用户信息后,第一终端就可将获取的第一用户信息与其内设置的第一模板进行匹配认证;如果匹配,在匹配认证通过完成时会根据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第一时间信息;根据该第一时间信息和接收到的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时间信息,来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第二指纹信息是第二终端根据第二终端获取的第二用户信息与第二终端的第二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用户可通过代表用户身份的用户信息与预先定义好的模板进行匹配认证,再根据匹配时间的时间信息来建立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由于用户信息的认证安全可靠,且不需要用户过多操作,进一步地根据自动生成的时间信息确定连接方式建立连接,由此简化了连接过程,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可实现快速连接。
其中,步骤12和步骤13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按照顺序依次执行,当然也可以同时执行,或者先执行步骤13再执行步骤12也是能够实现快速建立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用户模板用于验证是否开启所述第一终端的无线通信功能;
相应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5,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时自动启动无线通信功能。
预设的模板可设置与其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如蓝牙连接、WIFI连接、WIFI热点连接),这样通过与用户输入的用户信息进行匹配认证,在匹配时就能够自动启动无线通信功能,简化了用户操作。
第二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在包括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步骤的基础上,其中,步骤14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具体包括:
步骤141a,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
步骤142a,当所述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该实施例中,对于不需要设定终端接入关系的无线通讯功能,按照步骤141a和142a,只需将获取的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当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时,可通过将第一终端设置为被接入方,并允许所述第二终端作为接入方接入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如果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用户希望建立连接的,用户几乎是同时输入用户信息的,匹配完成的时间非常相近,那么得到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也是非常相近的,对比结果是会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的,将第一终端设置为被接入方,并允许第二终端作为接入方接入第一终端。对于无需选择终端接入关系的无线通讯功能,在高安全性的用户信息匹配认证后,自动以匹配成功的时间作为时间信息进行验证,不需手动进行密码验证或者通过生成随机数验证等复杂步骤,简单方便。
如图2所示,以蓝牙连接过程为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都具有指纹传感器,用户预定义某一指纹模板作为蓝牙配对连接的启动开关,两用户使用自己的指纹启动蓝牙配对连接。此处以用户A的第一终端侧描述,S201,第一终端获取到第一指纹信息后与第一指纹模板进行匹配认证;S202,在匹配认证通过,启动蓝牙配对连接,同时第一终端会记录下匹配完成的时间(可由指纹传感器记录)生成第一时间信息;S203,将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接收到的,由对端第二终端获取的第二指纹信息与第二终端的第二指纹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S204,当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时,将第一终端设置为被接入方,并允许第二终端作为接入方接入第一终端,完成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蓝牙连接。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蓝牙协议传输消息中的密码生成过程中的密码替换为需要传递的时间信息。
第三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在包括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步骤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14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具体包括:
步骤141b,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接入规则;
步骤142b,若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则将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
步骤143b,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
步骤144b,当所述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需要设定终端接入关系的无线通讯功能,会判断设定接入方和被接入方来实现最后终端的无线连接。接入规则是预定义的,对终端是否可以设置为待被接入方的条件限定,例如接入规则是时间信息为奇数,这样,只有在第一时间信息为奇数时,第一终端才能够被设置为待被接入方,当然该接入规则可以由用户设置。通过步骤141b-144b,第一终端会先判断本身的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接入规则,第一时间信息满足预设的接入规则,此时并不能确认第一终端一定是被接入方,可将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在接收到第二时间信息,可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当所述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那么此时可确定了第一终端为被接入方,可将第一终端设置为被接入方,并允许第二终端作为接入方接入第一终端,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这种方法相对于现有的无线连接方法,不需用户去进行如WIFI的打开、搜索、选择热点、输入密码等操作过程,用户只需进行指纹输入过程,然后能够根据预设的接入规则和生成的时间信息设置接入方、被接入方,完成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间的连接,指纹匹配认证的安全性下,简化了连接过程,避免了用户的大量手动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四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在包括上述第三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步骤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均为N位数的时间数据;
相应地,上述步骤141b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接入规则,具体包括:
步骤141b1,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第N位的数据;
步骤141b2,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奇偶性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
终端上需要记录用户信息与模板匹配认证成功时间,一般系统的时间是格林威治时间(1970年1月1日12:00:00AM GMT)为基础,加上一个长整形(long int)的时间数据,其单位是毫秒(ms)来生成当前的时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间信息、第二时间信息不需要记录完整的时间数,只需要生成N位数的时间数据即可,N是根据需要设置的大于等于1的整数,如需要记录指纹匹配成功时的长整形数据作为时间信息,以2015年3月24日15:12时的这个long int数据是1427181128659,是13位的时间数据。本发明实施例获取第一时间信息中第一数据(第一时间信息的第N位的数据),根据其奇偶性判断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接入规则,若接入规则是奇数则设定为待被接入方,那么在获取的第一数据是奇数时,由其能够判断第一时间信息是满足预设的接入规则的,就可将第一终端设定为待被接入方。
延续上例,若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中第一数据(第二时间信息的第N位的数据)也是奇数,满足接入规则,第二终端也设定本身为待被接入方,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没有时间信息的交互,都不会将本身的时间信息发送给对方,无法建立连接。针对此种情况,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14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无线连接方式,具体还包括:
步骤145b,若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则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的第N-i位的数据,i表示第i次获取第二数据;
步骤146b,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的奇偶性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若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则进入将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的步骤,直至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在第N位无法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连接方式时,也就是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且未接收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时,会获取第一时间信息中的第二数据(第一时间信息的第N-i位的数据,i表示第i次获取第二数据,i为小于N且大于等于1的整数),这样,就从第一时间信息的第N-1位数据开始依次重新判断,当然第二终端也在进行同样的重新判断过程,直至区分开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确定被接入方和接入方,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如图4所示,以WIFI设备连接过程为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都具有指纹传感器,用户预定义某一指纹模板作为WIFI设备连接的启动开关,两用户使用自己的指纹启动WIFI设备连接,接入规则是奇数则设定为待被接入方。此处以用户B的第一终端侧描述,S401,第一终端获取到第一指纹信息后与第一指纹模板进行匹配认证。S402,在匹配认证通过,启动WIFI设备连接,同时第一终端会记录下匹配完成的时间(可由指纹传感器记录)生成第一时间信息。S403,确定第一终端是否为被接入方。首先,获取第一时间信息的第一数据,如1427181128659中的第13位“9”;按照接入规则,“9”为奇数,满足预设的接入规则,将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若第一终端是能够接收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说明第二终端设置为待接入方。若第二终端也被设置为待被接入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无法建立连接,此时,第一终端会自动获取第一时间信息中的第二数据,第12位“5”,“5”为奇数,满足预设的接入规则,将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接收到第二时间信息(第二终端设置为待接入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已区分开,之后按上述步骤建立连接,若仍不能区分,继续判断第11位,依次增高一位,直至区分开来。S404,第一终端最终设置为待被接入方,第二终端设置为待接入方后,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时间信息,将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当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时,将第一终端设置为被接入方,并允许第二终端作为接入方接入第一终端。S405,完成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WIFI设备连接。
众所周知,WIFI连接时,接入方接入被接入方时会携带连接密码,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避免终端将时间信息与WIFI密码的混淆而不能做出相应的处理,在发送时间信息至对端终端时,会在时间信息前附加特定的标识,以便接收的终端能够区分出时间信息,如终端A在时间信息前添加标识为“$FINGER time”,终端B接收到终端A发送来的数据,根据标识“$FINGERtime”识别出数据为时间信息,就能够将标识去掉取其后的时间信息和本地的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完成后期的处理工作。
除上述方法外,对于WIFI连接方式,也可以预定义直接取最先指纹匹配完成的终端作为待接入方,其他终端作为接入方进行无线连接,而且其他实现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也是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一一列举。
其中,在步骤141a或步骤143b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具体为:
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的公差或者比值作为对比结果。
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的对比,可以通过取其差值来实现,得到公差作为对比结果进行之后的判断,例如,第一终端的指纹匹配成功生成第一时间信息为1427181128659,第二终端的指纹匹配成功生成第二时间信息为1427181129103,两者之间的公差为444ms,将此公差作为对比结果判断。当然,也可以通过取其比值实现,得到比值作为对比结果进行之后的判断。除了这两种实现方式,其他能够达到相同效果的方式,也是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不一一列举。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6,在用户界面显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的过程;其中,在建立无线连接后,会提示无线连接成功;以及在建立无线连接失败后,会提示用户重新录入用户信息。
在用户界面显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的过程,如“用户信息匹配中”“信息对比中”等等,能够使用户更好的掌握实时进程,而且在建立无线连接后,会提示无线连接成功;以及在建立无线连接失败后,会提示用户重新录入用户信息,并且为了提高无线连接的成功性,也能够提示用户应当在需要连接的终端上尽可能同时按下指纹,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连接方法,通过比较用户输入用户信息是否匹配模板,完成对应无线通信功能的启用,以及由终端自身的匹配完成时间和收到的对端终端匹配完成的时间来建立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用户信息确认了当前使用用户的身份,具有高度安全性,而通过用户信息匹配完成时间对比实现无线连接的判断,简化了密码生成验证过程,降低了用户使用门槛,连接速度更快,不需大量手动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操作便利性。
第五实施例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连接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匹配认证模块10,用于将获取的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模板进行匹配认证,其中所述第一指纹模板用于验证是否开启所述第一终端的近场无线通信功能;
生成模块20,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生成第一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
接收模块30,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由所述第二终端根据第二终端获取的第二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
无线连接建立模块4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无线连接建立模块包括:
第一对比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
第一接入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无线连接建立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接入规则;
设置子模块,用于若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则将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
第二对比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
第二接入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均为N位数的时间数据;
相应地,所述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第N位的数据;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奇偶性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
其中,所述无线连接建立模块还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则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的第N-i位的数据,i表示第i次获取第二数据;
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的奇偶性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若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则进入将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的步骤,直至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对比子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的公差或者比值作为对比结果。
其中,所述第二对比子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的公差或者比值作为对比结果。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用户界面显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的过程;其中,在建立无线连接后,会提示无线连接成功;以及在建立无线连接失败后,会提示用户重新录入用户信息。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时自动启动无线通信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连接装置,通过比较用户输入用户信息是否匹配模板,完成对应无线通信功能的启用,以及由终端自身的匹配完成时间和收到的对端终端匹配完成的时间确定无线连接方式,以建立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用户信息确认了当前使用用户的身份,具有高度安全性,而通过匹配完成时间对比实现无线连接的判断,简化了密码生成验证过程,降低了用户使用门槛,连接速度更快,不需大量手动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操作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连接装置是应用了上述无线连接方法的装置,上述无限连接方法的实现方式适用于该装置,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第六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无线连接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采集用户输入的用户信息,通过比较用户输入用户信息是否匹配模板,完成对应无线通信功能的启用,以及由终端自身的匹配完成时间和收到的对端终端匹配完成的时间完成建立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用户信息确认了当前使用用户的身份,具有高度安全性,而通过匹配完成时间对比实现无线连接的判断,简化了密码生成验证过程,降低了用户使用门槛,连接速度更快,不需大量手动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操作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是应用了上述无线连接方法的终端,上述无线连接方法的实现方式适用于该终端,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获取的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模板进行匹配认证,其中所述第一模板用于验证是否开启所述第一终端的无线通信功能;
如果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生成第一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由所述第二终端根据第二终端获取的第二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
当所述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接入规则;
若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则将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
当所述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均为N位数的时间数据;
相应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接入规则,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第N位的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奇偶性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具体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则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的第N-i位的数据,i表示第i次获取第二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的奇偶性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若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则进入将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的步骤,直至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具体为:
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的公差或者比值作为对比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界面显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的过程,其中在建立无线连接后,会提示无线连接成功;以及在建立无线连接失败后,会提示用户重新录入用户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时自动启动无线通信功能。
9.一种无线连接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匹配认证模块,用于将获取的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模板进行匹配认证,其中所述第一指纹模板用于验证是否开启所述第一终端的无线通信功能;
生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生成第一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由所述第二终端根据第二终端获取的第二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模板匹配完成的时间生成;
无线连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建立模块包括:
第一对比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
第一接入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建立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接入规则;
设置子模块,用于若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则将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
第二对比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将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得到一对比结果;
第二接入子模块,用于当所述对比结果在一预设阈值范围内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均为N位数的时间数据;
相应地,所述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第N位的数据;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奇偶性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建立模块还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时间信息,则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的第N-i位的数据,i表示第i次获取第二数据;
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的奇偶性判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是否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若满足所述预设的接入规则,则进入将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待被接入方的步骤,直至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比子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的公差或者比值作为对比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比子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的公差或者比值作为对比结果。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用户界面显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的过程;其中,在建立无线连接后,会提示无线连接成功;以及在建立无线连接失败后,会提示用户重新录入用户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模板匹配时自动启动无线通信功能。
1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7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连接装置。
CN201510259249.9A 2015-05-20 2015-05-20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Active CN106304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9249.9A CN106304058B (zh) 2015-05-20 2015-05-20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EP15892288.0A EP3300404B1 (en) 2015-05-20 2015-07-03 Wireless conn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PCT/CN2015/083321 WO2016183910A1 (zh) 2015-05-20 2015-07-03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59249.9A CN106304058B (zh) 2015-05-20 2015-05-20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4058A true CN106304058A (zh) 2017-01-04
CN106304058B CN106304058B (zh) 2020-03-10

Family

ID=57319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9249.9A Active CN106304058B (zh) 2015-05-20 2015-05-20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300404B1 (zh)
CN (1) CN106304058B (zh)
WO (1) WO20161839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866A (zh) * 2018-05-14 2018-10-23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及系统、无线终端、无线接入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80407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ociating devices in a personal area network
CN102869121A (zh) * 2012-09-24 2013-01-09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68829A (zh) * 2012-09-25 2013-01-09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3227831A (zh) * 2013-04-28 2013-07-31 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的热点连接数据共享应用方法
WO2014030965A1 (en) * 2012-08-23 2014-0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link and display devices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4163A1 (en) * 2001-10-30 2003-05-01 Steven Wang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nnections
JP5768548B2 (ja) * 2011-07-11 2015-08-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装置の認証方法
CN103269509A (zh) * 2013-04-28 2013-08-28 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的热点连接方法
CN104168381B (zh) * 2014-08-21 2017-10-03 上海网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手机与智能影像设备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80407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ociating devices in a personal area network
WO2014030965A1 (en) * 2012-08-23 2014-0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link and display devices thereof
CN102869121A (zh) * 2012-09-24 2013-01-09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68829A (zh) * 2012-09-25 2013-01-09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3227831A (zh) * 2013-04-28 2013-07-31 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的热点连接数据共享应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866A (zh) * 2018-05-14 2018-10-23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及系统、无线终端、无线接入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83910A1 (zh) 2016-11-24
CN106304058B (zh) 2020-03-10
EP3300404A1 (en) 2018-03-28
EP3300404B1 (en) 2019-10-16
EP3300404A4 (en) 2018-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8145B (zh) 蓝牙设备的配对方法及系统
CN103927806B (zh) 基于无线通讯模块配对执行密码验证的开锁系统及其方法
CN107800725A (zh) 一种数字证书远程在线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07040927A (zh) 无线网络热点共享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4618117B (zh) 基于二维码的智能卡设备的身份认证装置及方法
CN104159228B (zh) 一种Wi‑Fi显示及连接的方法与系统
CN106411517B (zh) 一种密码重置方法及装置
CN105072704B (zh) 一种陌生智能终端之间获取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4065823A (zh) 移动终端的基于虹膜识别技术的用户模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091113A (zh) 通过nfc数据匹配实现移动终端屏幕解锁的方法及系统
CN105488495A (zh) 基于人脸特征结合设备指纹的身份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CN109121124A (zh) 一种基于客户端的蓝牙mesh设备入网流程实现方法
CN107945336A (zh) 一种智能车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101191B (zh) Wlan安全机制设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88853A (zh) 一种诊断设备激活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7318174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152839A (zh) 一种工业无线通讯设备快速配对系统及方法
KR20150121689A (ko) 가상 콜센터 운영 방법
CN105678143A (zh) 一种电子名片的设置和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304058A (zh) 一种无线连接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5653923A (zh) 鉴权方法、鉴权装置和终端
CN105989481B (zh) 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7820251A (zh) 一种网络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09568A (zh) 一种指纹授权方法及系统
CN108200558A (zh) 一种蓝牙配对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