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6774B - 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6774B
CN102866774B CN201210300519.2A CN201210300519A CN102866774B CN 102866774 B CN102866774 B CN 102866774B CN 201210300519 A CN201210300519 A CN 201210300519A CN 102866774 B CN102866774 B CN 1028667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standard
sound
distance
movement loc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005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6774A (zh
Inventor
杨一伦
徐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Tanous Co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005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667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66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6774A/zh
Priority to KR1020167035435A priority patent/KR20160148067A/ko
Priority to KR1020177021557A priority patent/KR20170091790A/ko
Priority to PCT/CN2013/072913 priority patent/WO2014029208A1/zh
Priority to EP13830627.9A priority patent/EP2833241A4/en
Priority to KR1020147033381A priority patent/KR101690118B1/ko
Priority to US14/536,793 priority patent/US2015006308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6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67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2Detectors of external physical values, e.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3/00Producing acoustic time signals
    • G04G13/02Producing acoustic time signals at preselected times, e.g. alarm clock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5/00Time-pieces comprising means to be operated at preselected times or after preselected time intervals
    • G04G15/003Time-pieces comprising means to be operated at preselected times or after preselected time intervals acting only at one preselected time or during one adjustable time interval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其中一种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包括: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其中,该非接触式行为包括声音和/或非接触式动作;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闹钟控制方式,对该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利于简化电子设备闹钟控制的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手持终端设备(如手机、个人数字处理设备等)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用户对手持终端的易用性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
例如手机等很多手持终端设备上目前都配置了触摸屏。用户在使用触屏手持终端设备时,有时会遇到下面的情况,现在很多用户都用手机作为早上起床的闹钟,一般卧室的光线比较昏暗,闹钟响的时候用户通常都需先拿起手机去看手机屏幕,这个过程很令人厌烦,且可能对眼睛有较强刺激,而且基于触摸屏或按键来操作解除闹钟和延时也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以简化电子设备闹钟控制的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可包括:
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
其中,所述非接触式行为包括声音和/或非接触式动作;
将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闹钟控制方式,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包括:将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所述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所述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包括如下方式的至少一种: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摄像头检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周围声音、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变化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摄像头检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则所述将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所述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所述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包括: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方向,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方向,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方向,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方向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图形,将确定出的所述图形,与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图形,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图形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阈值m2,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3,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速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4,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速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5,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位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6,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位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7,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8,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周围声音,则所述将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所述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所述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包括: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2,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3,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4,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趋势,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趋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趋势相同,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趋势,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趋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趋势相同,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5,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6,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到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7,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8,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到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9,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0,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转换为对应的声音数字信号,将转换得到的所述声音数字信号,与至少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声音数字信号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声音数字信号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变化情况,则所述将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所述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所述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包括: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2,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3,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4,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5,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6,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趋势的相同,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趋势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包括:关闭所述电子设备的闹钟、延迟所述电子设备的闹钟、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闹钟音量或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闹钟音乐。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屏幕亮度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匹配失败,则执行如下操作的至少一种:
向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第二电子设备工作、
逐渐提高闹钟音量直至最大值、
若所述电子设备为通讯终端,则选择至少一个电话号码模拟来电呼叫、
若所述电子设备为通讯终端,则选择至少一个电话号码进行去电呼叫。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其中,所述非接触式行为包括声音和/或非接触式动作;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
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匹配单元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闹钟控制方式,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所述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所述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的至少一种,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摄像头检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周围声音、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变化情况。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检测单元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摄像头检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则匹配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方向,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方向,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方向,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方向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图形,将确定出的所述图形,与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图形,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图形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阈值m2,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3,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速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4,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速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5,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位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6,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位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7,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8,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检测单元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周围声音,则所述匹配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2,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3,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4,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趋势,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趋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趋势相同,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趋势,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趋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趋势相同,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5,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6,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7,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8,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9,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0,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转换为对应的声音数字信号,将转换得到的所述声音数字信号,与至少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声音数字信号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声音数字信号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检测单元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变化情况,则所述匹配单元具体用于,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2,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3,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4,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5,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6,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趋势的相同,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趋势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电子设备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闹钟控制方式,对该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由于是通过非接触式行为对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可无需用户直接接触电子设备即可进行例如闹钟关闭或延时等控制,这有利于简化电子设备闹钟控制的用户操作、可减少用户眼部刺激,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该方法可包括: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其中,该非接触式行为包括声音和/或非接触式动作;将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闹钟控制方式,对该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内容:
101、电子设备在其闹钟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
其中,当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时,即当设定的闹钟时间到达时,电子设备的闹钟程序开始执行用以提醒用户闹钟时间到达的操作,其中,用以提醒用户闹钟时间到达的操作可包括如下操作的至少一种:使该电子设备响铃的操作、使该电子设备震动的操作、使该电子设备跳动的操作、使该电子设备形变的操作、使该电子设备发光的操作、使该电子设备发烟的操作、用以提醒用户闹钟时间到达的其它操作。
其中,上述非接触式行为包括:声音和/或非接触式动作。其中,非接触式动作是指未接触到电子设备的动作,可能是用户的活动手势、某移动物体(该物体的移动可能由用户触发,当然也可能由其它情况触发)、或周围可检测区域内的其它生物(如猫、狗等)的活动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电子设备配置有或连接有摄像头,则电子设备可在其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摄像头检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等;若电子设备配置有或连接有拾音装置,则电子设备可在其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周围声音;若电子设备配置有或连接有距离感应器,则在电子设备可在其闹钟被触发后,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该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者距离变化情况等。当然,若上述电子设备还配置有或连接有其它能够检测声音和/或非接触式动作的其它装置,则电子设备还可利用该其它设备对声音和/或非接触式动作进行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若电子设备配置有或连接有多个能够检测非接触式行为的装置(如摄像头、拾音装置、距离感应器等),则可选择这些装置的部分或全部来检测非接触式行为,例如电子设备配置有或连接有摄像头、拾音装置和距离感应器,则可选择摄像头、拾音装置和距离感应器中的至少一个,来检测相应非接触式行为。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其它具有闹钟功能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可配置或可连接例如摄像头、拾音装置、距离感应器等器件,其还可配置触摸感应器件(如触摸屏)、按键等等器件。
102、上述电子设备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
103、若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对应的闹钟控制方式对该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对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可包括:关闭电子设备的闹钟、延迟电子设备的闹钟、调整电子设备的闹钟音量或调整电子设备的闹钟音乐等等。
此外,若上述电子设备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没有与任意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则可忽略本次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电子设备可继续进行非接触式行为的检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匹配成功,电子设备还可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屏幕亮度调整方式,调整该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如调高或调低亮度),当然也可进行其它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匹配失败(表示闹钟可能未引起用户注意或用户未被唤醒等),则电子设备还可执行如下操作的至少1种:向至少1个第二电子设备(如房门门铃、房内固话、房内电视、房内音箱等等)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该第二电子设备工作(例如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房门门铃工作,则房门门铃响起,门铃声可能更容易引起用户注意或唤醒用户,控制其它设备工作的目的与此类似)、逐渐提高闹钟音量直至最大值(闹钟音量越大通常越容易引起用户注意或唤醒用户)、若该电子设备为通讯终端,则该电子设备可选择至少一个电话号码模拟来电呼叫(模拟来电呼叫也可能更容易引起用户注意或唤醒用户)、若该电子设备为通讯终端,则该电子设备可选择至少一个电话号码进行去电呼叫(去电呼叫目标用户可能协助唤醒用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具体可包括: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该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该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此外,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该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任意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都不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该任意一种标准模型匹配失败。其中,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不同或非接触式行为的检测方式不同,则该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也可能不同,行为参数是与非接触式行为相关的各种参数。例如,电子设备若利用摄像头检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则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对应的行为参数例如可包括如下行为参数的至少一种: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方向、运动轨迹所对应的图形、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运动轨迹对应的其它相关行为参数等等。又例如,电子设备若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周围声音,则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行为参数例如可包括如下行为参数的至少一种: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趋势、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趋势、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声音对应的时长、声音对应的声音数字信号、声音对应的其它相关行为参数等。还例如,若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该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变化情况,则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该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变化情况对应的行为参数例如可包括如下行为参数的至少一种: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对应的其它相关行为参数等。而其它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可以此类推,此处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可采用多种方式,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不同,与标准模型进行匹配的方式也可能不尽相同。
举例来说,若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摄像头检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则电子设备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该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该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具体可包括以下方式的一种或多种:
方式M1、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方向,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方向,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方向,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方向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1,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m1例如可设为0%、1%、2%、5%、8%、10%或15%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M2、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图形,将确定出的上述图形,与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图形,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图形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阈值m2,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m2例如可设为80%、90%或95%或10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M3、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3,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m3例如可设为0%、1%、2%、5%、8%、10%或15%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M4、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M5、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速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4,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m4例如可设为0%、1%、2%、5%或8%、10%或15%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M6、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速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M7、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5,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m5例如可设为0%、1%、2%、5%或8%、10%或15%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M8、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M9、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位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6,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m6例如可设为0%、1%、2%、5%或8%、10%或15%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M10、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位移,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M11、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7,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m7例如可设为0%、1%、2%、5%或8%、10%或15%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M12、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M13、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8,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m8例如可设为0%、1%、2%、5%或8%、10%或15%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M14、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又举例来说,若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周围声音,则电子设备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该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该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具体可包括以下方式的一种或多种:
方式N1、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n1例如可设为0%、2%、5%、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N2、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值,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N3、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2,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n2例如可设为0%、2%或5%或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N4、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值,大于、等于或者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值,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N5、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3,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n2例如可设为0%、1%、2%、5%或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N6、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值,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N7、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4,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n4例如可设为0%、1%或2%、5%、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N8、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值,大于、等于或者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值,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N9、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趋势,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趋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趋势相同,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N10、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趋势,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趋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趋势相同,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N11、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5,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n5例如可设为0%、1%、2%或5%或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N12、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N13、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6,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n6例如可设为0%、1%、2%或5%或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N14、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N15、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7,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n7例如可设为0%、1%、2%或5%或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N16、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N17、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8,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n8例如可设为0%、1%、2%或5%或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N18、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N19、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上述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9,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n9例如可设为0%、1%、2%、5%、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N20、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上述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时长,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N21、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上述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0,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n10例如可设为0%、1%或2%、5%、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N22、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上述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时长,大于、等于或者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N23、
将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转换为对应的声音数字信号(该声音数字信号对应的语义例如包括:“起床了”、“别叫啦”、“再等会”等),将转换得到的上述声音数字信号,与至少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声音数字信号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声音数字信号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1,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n4例如可设为0%、1%、2%或5%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再举例来说,若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该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变化情况,则电子设备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该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该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具体可包括以下方式的一种或多种:
方式SS1、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者等于阈值s1,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s1例如可设为0%、1%、2%或5%或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SS2、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SS3、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2,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s2例如可设为0%、1%、2%或5%或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SS4、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SS5、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3,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s3例如可设为0%、1%、2%或5%或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SS6、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率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SS7、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4,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s4例如可设为0%、1%、2%或5%或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SS8、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率,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SS9、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5,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s5例如可设为0%、1%、2%或5%或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SS10、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SS11、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6,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其中阈值s6例如可设为0%、1%、2%或5%或10%或根据需要设定的其它值。
方式SS12、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方式SS13、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趋势的相同,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趋势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是以基于一种匹配方式来进行匹配的过程为例进行说明的,当然亦可结合多种匹配方式来进行匹配,例如,可结合方式SS1和方式SS5,具体的,可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并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此处,第八类标准距离模型既涉及标准距离,也涉及标准距离变化率),若上述距离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1,且上述距离变化率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3,则可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和距离变化率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反之,则可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和距离变化率与任意一种第八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失败。又例如,也可结合方式M1和方式SS1,具体的,例如可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方向,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方向,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模型进行匹配;并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模型进行匹配(此处,第一类标准模型既涉及标准运动方向也涉及标准距离);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方向,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方向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1,且上述距离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1,则可确定上述运动方向和检测到的距离,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反之,则可确定上述运动方向和检测到的距离,与任意一种第一类标准模型匹配失败。其它结合方式以此类推,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上述举例仅为基于摄像头、距离感应器或拾音装置的检测结果进行匹配的部分可能实施方式,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可以此类推,此处不再详述;而对利用其它检测非接触式行为的装置(如生物热能感应器、呼吸感应器等等)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应匹配的可能实施方式亦可以此类推,此处亦不再详述。
由上可见,本实施例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闹钟控制方式,对该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由于是通过非接触式行为对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用户可无需直接接触电子设备即可进行例如闹钟关闭或延时等控制,这有利于简化电子设备闹钟控制的用户操作、可减少用户眼部刺激,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种实现方式可灵活选择,有利于满足多种应用场景下对例如闹钟控制灵活性、闹钟控制准确性、闹钟控制便捷性等多种需求。
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下面还提供用于实施上述方案的相关电子设备。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200,可包括:
检测单元210、匹配单元220和控制单元230。
检测单元210,用于在电子设备200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其中,上述非接触式行为包括声音和/或非接触式动作。
匹配单元220,用于将检测单元210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
控制单元230,用于若匹配单元220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闹钟控制方式,对电子设备200的闹钟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单元210可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的至少一种,在电子设备200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在电子设备200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摄像头检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在电子设备200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周围声音、在电子设备200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变化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匹配单元220可具体用于,将检测单元210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该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该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此外,若检测单元210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该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任意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都不满足预设规则,则匹配单元220确定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该任意一种标准模型匹配失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检测单元210在电子设备200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摄像头检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
则匹配单元220可具体用于,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方向,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方向,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方向,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方向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1,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图形,将确定出的上述图形,与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图形,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图形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阈值m2,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3,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速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4,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速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5,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位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6,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位移,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7,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8,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检测单元210在电子设备200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周围声音,
则匹配单元220可具体用于,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值,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2,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值,大于、等于或者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值,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3,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值,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4,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值,大于、等于或者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值,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趋势,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趋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趋势相同,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趋势,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趋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趋势相同,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5,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6,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7,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8,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上述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9,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上述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时长,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上述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0,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上述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时长,大于、等于或者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转换为对应的声音数字信号,将转换得到的上述声音数字信号,与至少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声音数字信号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声音数字信号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1,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检测单元210在电子设备200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变化情况,
则匹配单元220可具体用于,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1,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与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2,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与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3,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率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4,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率,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5,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6,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200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趋势的相同,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趋势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230对电子设备200的闹钟进行控制可包括:关闭电子设备200的闹钟、延迟电子设备200的闹钟、调整电子设备200的闹钟音量或调整电子设备200的闹钟音乐等等。
此外,若检测单元210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没有与任意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则控制单元230可忽略本次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检测单元210可继续进行非接触式行为的检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匹配单元220匹配成功,控制单元230还可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屏幕亮度调整方式,调整该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如调高或调低亮度),当然也可进行其它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匹配单元220匹配失败(表示闹钟可能未引起用户注意或用户未被唤醒等),则控制单元230还可执行如下操作的至少1种:向至少1个第二电子设备(如房门门铃、房内固话、房内电视、房内音箱等等)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该第二电子设备工作(例如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房门门铃工作,则房门门铃响起,门铃声可能更容易引起用户注意或唤醒用户,控制其它设备工作的目的与此类似)、逐渐提高闹钟音量直至最大值(闹钟音量越大通常越容易引起用户注意或唤醒用户)、若电子设备200为通讯终端,则控制单元230可选择至少一个电话号码模拟来电呼叫(模拟来电呼叫也可能更容易引起用户注意或唤醒用户)、若电子设备200为通讯终端,则控制单元230可选择至少一个电话号码进行去电呼叫(去电呼叫目标用户可能协助唤醒用户)。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200可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其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0,可包括:
处理器310、存储器320、输出设备330和输入设备340,其中,处理器310、存储器320、输入设备340和输出设备330可通过总线连接或通过其它方式连接(图3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处理器310执行如下步骤:在电子设备300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其中,上述非接触式行为包括声音和/或非接触式动作;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闹钟控制方式,对电子设备300的闹钟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0可通过如下方式的至少一种,在电子设备300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在电子设备300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摄像头检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在电子设备300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周围声音、在电子设备300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变化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0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可包括,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该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该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此外,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该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任意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都不满足预设规则,则处理器310可确定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该任意一种标准模型匹配失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处理器310在电子设备300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摄像头检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则处理器310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该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该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具体可包括: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方向,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方向,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方向,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方向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1,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图形,将确定出的上述图形,与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图形,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图形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阈值m2,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3,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速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4,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速率,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速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5,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位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6,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与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位移,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位移,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7,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8,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上述运动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处理器310在电子设备300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周围声音,则处理器310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该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该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具体可包括: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值,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2,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值,大于、等于或者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值,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3,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值,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4,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值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值,大于、等于或者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值,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趋势,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趋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趋势相同,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趋势,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趋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趋势相同,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5,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6,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频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7,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8,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音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上述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9,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上述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时长,大于、等于或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上述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0,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上述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上述时长,大于、等于或者小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转换为对应的声音数字信号,将转换得到的上述声音数字信号,与至少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声音数字信号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声音数字信号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1,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声音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处理器310在电子设备300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或者距离变化情况,则处理器310将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该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该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该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具体可包括: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1,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与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2,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与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3,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率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率,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4,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率,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率,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5,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6,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上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上述电子设备300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上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趋势的相同,则确定上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趋势与上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230对电子设备300的闹钟进行控制可包括:关闭电子设备300的闹钟、延迟电子设备300的闹钟、调整电子设备300的闹钟音量或调整电子设备300的闹钟音乐等等。
此外,若处理器310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没有与任意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则处理器310可忽略本次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处理器310可继续进行非接触式行为的检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处理器310匹配成功,还可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屏幕亮度调整方式,调整该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如调高或调低亮度),当然也可进行其它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处理器310匹配失败(表示闹钟可能未引起用户注意或用户未被唤醒等),则其还可执行如下操作的至少1种:向至少1个第二电子设备(如房门门铃、房内固话、房内电视、房内音箱等等)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该第二电子设备工作(例如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房门门铃工作,则房门门铃响起,门铃声可能更容易引起用户注意或唤醒用户,控制其它设备工作的目的与此类似)、逐渐提高闹钟音量直至最大值(闹钟音量越大通常越容易引起用户注意或唤醒用户)、若电子设备300为通讯终端,则处理器310可选择至少一个电话号码模拟来电呼叫(模拟来电呼叫也可能更容易引起用户注意或唤醒用户)、若电子设备300为通讯终端,则处理器310可选择至少一个电话号码进行去电呼叫(去电呼叫目标用户可能协助唤醒用户)。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300可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其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可能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电子设备将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闹钟控制方式,对该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由于是通过非接触式行为对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可无需用户直接接触电子设备即可进行例如闹钟关闭或延时等控制,这有利于简化电子设备闹钟控制的用户操作、可减少用户眼部刺激,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种实现方式可灵活选择,有利于满足多种应用场景下对例如闹钟控制灵活性、闹钟控制准确性、闹钟控制便捷性等多种需求。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
其中,所述非接触式行为包括声音和/或非接触式动作;
将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闹钟控制方式,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
若匹配失败,则执行如下操作的至少一种:
向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第二电子设备工作、
逐渐提高闹钟音量直至最大值、
若所述电子设备为通讯终端,则选择至少一个电话号码模拟来电呼叫、
若所述电子设备为通讯终端,则选择至少一个电话号码进行去电呼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包括:将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所述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所述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包括如下方式的至少一种: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摄像头检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周围声音、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变化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摄像头检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则所述将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所述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所述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包括: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方向,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方向,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方向,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方向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图形,将确定出的所述图形,与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图形,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图形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阈值m2,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3,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速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4,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速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5,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位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6,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位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7,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8,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周围声音,则所述将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所述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所述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包括: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2,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3,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4,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趋势,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趋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趋势相同,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趋势,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趋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趋势相同,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5,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6,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到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7,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8,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到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9,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0,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转换为对应的声音数字信号,将转换得到的所述声音数字信号,与至少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声音数字信号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声音数字信号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变化情况,则所述将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所述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所述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包括: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2,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3,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4,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5,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6,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趋势的相同,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趋势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包括:关闭所述电子设备的闹钟、延迟所述电子设备的闹钟、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闹钟音量或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闹钟音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屏幕亮度调整方式,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亮度。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其中,所述非接触式行为包括声音和/或非接触式动作;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进行匹配;
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匹配单元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成功的标准模型相对应的闹钟控制方式,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闹钟进行控制;
若匹配失败,则执行如下操作的至少一种:
向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第二电子设备工作、
逐渐提高闹钟音量直至最大值、
若所述电子设备为通讯终端,则选择至少一个电话号码模拟来电呼叫、
若所述电子设备为通讯终端,则选择至少一个电话号码进行去电呼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匹配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至少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进行匹配,若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对应的行为参数,与所述至少一种标准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对应的标准行为参数之间满足预设规则,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非接触式行为,与所述其中一种标准模型匹配成功。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的至少一种,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检测非接触式行为: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摄像头检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周围声音、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变化情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检测单元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摄像头检测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则匹配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方向,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方向,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方向,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方向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图形,将确定出的所述图形,与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图形,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图形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阈值m2,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3,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速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4,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速率,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速率,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速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速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5,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位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6,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位移,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与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位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位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位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7,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m8,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确定出利用摄像头检测到的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所对应的运动时长,将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进行匹配;若确定出的所述运动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对应的标准运动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运动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运动轨迹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运动轨迹模型匹配成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周围声音,则所述匹配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大于、等于或小于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2,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值,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3,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4,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值,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值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值,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值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趋势,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趋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趋势相同,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趋势,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趋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趋势相同,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5,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七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6,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频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频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频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频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八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7,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九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8,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音量变化率,将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音量变化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音量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音量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9,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一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0,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获取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对应的时长,将获取的所述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获取的所述时长,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十二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拾音装置检测到的声音转换为对应的声音数字信号,将转换得到的所述声音数字信号,与至少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声音数字信号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声音模型对应的标准声音数字信号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n1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声音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十三类标准声音模型匹配成功。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检测单元在电子设备的闹钟被触发后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变化情况,则所述匹配单元具体用于,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1,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至少一种第一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2,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与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二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3,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三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率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4,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与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率,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率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率,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率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四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5,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五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至少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时长的偏差小于或等于阈值s6,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其中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时长,与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时长,大于、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区间内的至少一个标准距离变化时长,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时长与所述预置的一种第六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或者,
将利用距离感应器检测到的运动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趋势,与至少一种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进行匹配,若所述距离变化趋势与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中的其中一种标准距离模型对应的标准距离变化趋势的相同,则确定所述检测到的距离变化趋势与所述其中一种第七类标准距离模型匹配成功。
CN201210300519.2A 2012-08-22 2012-08-22 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667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0519.2A CN102866774B (zh) 2012-08-22 2012-08-22 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KR1020167035435A KR20160148067A (ko) 2012-08-22 2013-03-20 전자 기기의 알람 시계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KR1020177021557A KR20170091790A (ko) 2012-08-22 2013-03-20 전자 기기의 알람 시계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PCT/CN2013/072913 WO2014029208A1 (zh) 2012-08-22 2013-03-20 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EP13830627.9A EP2833241A4 (en) 2012-08-22 2013-03-20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LOCK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0147033381A KR101690118B1 (ko) 2012-08-22 2013-03-20 전자 기기의 알람 시계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US14/536,793 US20150063085A1 (en) 2012-08-22 2014-11-10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larm Clock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0519.2A CN102866774B (zh) 2012-08-22 2012-08-22 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6774A CN102866774A (zh) 2013-01-09
CN102866774B true CN102866774B (zh) 2015-12-16

Family

ID=47445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0051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66774B (zh) 2012-08-22 2012-08-22 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63085A1 (zh)
EP (1) EP2833241A4 (zh)
KR (3) KR20170091790A (zh)
CN (1) CN102866774B (zh)
WO (1) WO20140292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6774B (zh) * 2012-08-22 2015-12-1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284005A (zh) * 2013-07-03 2015-01-14 旭达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闹钟停止方法及系统
CN104345876B (zh) * 2013-08-07 2017-07-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660790B (zh) * 2013-11-21 2017-08-0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关闭闹铃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3760761A (zh) * 2014-01-28 2014-04-30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的闹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243689B (zh) * 2014-07-04 2016-12-07 宁夏宁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采集音频信号控制闹钟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5303361B (zh) * 2014-07-30 2020-06-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闹钟调整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4301530B (zh) * 2014-09-29 2017-03-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通信终端的闹钟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045382B (zh) * 2015-06-17 2018-01-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对移动设备上的闹铃进行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69260B (zh) * 2015-06-19 2017-09-0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关闭移动终端闹钟的方法及系统
CN105120057B (zh) * 2015-06-26 2019-04-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闹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334720B (zh) * 2015-11-19 2018-07-1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关闭闹钟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21787A (zh) * 2015-12-25 2017-07-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闹铃调整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5527827A (zh) * 2016-01-13 2016-04-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闹钟响铃的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05791539A (zh) * 2016-02-18 2016-07-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关闭设备闹铃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293076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智能终端手势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6657569A (zh) * 2016-09-14 2017-05-1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闹钟的方法
CN106254687A (zh) * 2016-09-26 2016-12-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闹钟关闭方法及系统
USD841646S1 (en) 2017-03-14 2019-02-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562366A (zh) * 2017-09-28 2018-01-09 珠海普林芯驰科技有限公司 手势识别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90060721A (ko) 2018-11-26 2019-06-03 박지상 알람 광고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사용자 단말 및 관리 서버
CN110209041B (zh) * 2019-05-31 2021-02-12 福建瑞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钟表起闹点的快速校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1774A (zh) * 2011-06-20 2011-11-0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闹钟控制方法及其手机
CN102255997A (zh) * 2010-05-18 2011-11-23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手机及相应的手机动力感应方法
CN102467088A (zh) * 2010-11-16 2012-05-2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闹钟及其闹醒用户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4101A (en) * 1995-06-26 1996-06-04 Timex Corporation Motion controlled clock with alarm and flashlight features
US6965863B1 (en) * 1998-11-12 2005-11-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Speech recognition user interface
US6310833B1 (en) * 1999-11-30 2001-10-30 Salton, Inc. Interactive voice recognition digital clock
US6838994B2 (en) * 2001-10-26 2005-01-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aptive alarm system
US20040066710A1 (en) * 2002-10-03 2004-04-08 Yuen Wai Man Voice-commanded alarm clock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KR20060067249A (ko) * 2004-12-14 2006-06-19 주식회사 팬택 카메라를 이용한 알람 해제기능을 가지는 무선통신 단말기및 그 방법
US20060190267A1 (en) * 2005-02-22 2006-08-24 Idt Technologies Limited Voice activated clock
US20070225983A1 (en) * 2006-03-23 2007-09-27 Theodore Maringo Worldwide time device
JP2009210439A (ja) * 2008-03-04 2009-09-17 Sharp Corp 目覚まし時計システム、携帯型通信装置、目覚まし時計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目覚し時計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目覚し時計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8194506B2 (en) * 2008-11-24 2012-06-05 Tai Wai Luk Analog radio controlled clock with audio alarm arrangement
KR20100060547A (ko) * 2008-11-27 2010-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모닝콜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휴대단말기
EP2473887B1 (en) * 2009-09-02 2018-10-2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larm clock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wake-up alarm
CN201673380U (zh) * 2010-05-27 2010-12-15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可声控的闹钟
KR20120007732A (ko) * 2010-07-15 2012-01-2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를 이용한 알람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이 적용된 장치
TW201224685A (en) * 2010-12-07 2012-06-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Alarm clock
KR101495797B1 (ko) * 2010-12-29 2015-02-25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에서의 알람 제어 방법
KR101735344B1 (ko) * 2011-01-10 2017-05-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알람 종료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모바일 단말기
CN102523342A (zh) * 2011-12-09 2012-06-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交互式电子设备闹铃的方法和装置
US9020460B2 (en) * 2012-03-23 2015-04-28 Lg Electronics Inc. Smart alarm providing terminal and alarm providing method thereof
CN102866774B (zh) * 2012-08-22 2015-12-1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5997A (zh) * 2010-05-18 2011-11-23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手机及相应的手机动力感应方法
CN102467088A (zh) * 2010-11-16 2012-05-2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闹钟及其闹醒用户的方法
CN102231774A (zh) * 2011-06-20 2011-11-0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闹钟控制方法及其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148067A (ko) 2016-12-23
CN102866774A (zh) 2013-01-09
EP2833241A4 (en) 2015-11-04
KR20150013632A (ko) 2015-02-05
KR101690118B1 (ko) 2016-12-27
KR20170091790A (ko) 2017-08-09
WO2014029208A1 (zh) 2014-02-27
US20150063085A1 (en) 2015-03-05
EP2833241A1 (en) 2015-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6774B (zh) 电子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641720B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9379261A (zh)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899029A (zh)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14639A (zh) 语音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102484A (zh) App操作方法和设备以及支持app操作方法的app输出设备
CN107610698A (zh) 一种实现语音控制的方法、机器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681546A (zh) 一种语音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CN109308908A (zh) 一种语音交互方法及装置
US1115074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interaction thereof
CN106647311A (zh) 智能中控系统、设备、服务器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
CN103677559A (zh) 用于显示信息的低功率检测设备和方法
CN104881122A (zh) 一种体感交互系统激活方法、体感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4869207A (zh) 一种音量的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24424A (zh) 一种音乐控制方法和终端
US20130159400A1 (en) User device, server,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setting system
CN104880968A (zh) 一种闹钟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7329520A (zh) 移动终端的usb接口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431023B (zh) 开放式机器人系统
CN106527863A (zh) 基于保护套的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045492A (zh) 一种睡眠播放时长设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699338A (zh) 一种拍照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3033336A (zh) 家庭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22702A (zh) 一种智能家电用户操作引导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125911B (zh) 用于机器的人机交互学习方法及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6

Address after: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13

Address after: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Metro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Road 523808 No. 2 South Factory (1) project B2 -5 production workshop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Donggua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11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Global innovation polymerization LL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Tanous Co.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11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Tanous Co.

Address before: 518129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Bantian HUAWEI base B District, building 2, building No.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