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6986A - 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及感应模块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及感应模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6986A
CN102856986A CN2011102813686A CN201110281368A CN102856986A CN 102856986 A CN102856986 A CN 102856986A CN 2011102813686 A CN2011102813686 A CN 2011102813686A CN 201110281368 A CN201110281368 A CN 201110281368A CN 102856986 A CN102856986 A CN 102856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let
coil
power induction
flexible radio
eletr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13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育庆
大石太洋
林建宏
许胜泰
吴振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Taiwa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56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69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及感应模块结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至少包括一呈中心镂空的平面状线圈及一感应板,利用一不导电材料将该线圈黏着于该感应板上,其中该感应板的工艺首先备置一铁心板,于该铁心板表面做一图样化处理形成多个沟槽,依该些沟槽断裂该铁心板形成多个铁心块,组合该些铁心块成一平板状,并以至少一可挠性材料黏贴或包覆至少一表面,形成该感应板,使本发明制成的感应板不会因掉落而破裂。

Description

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及感应模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制造方法及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电力感应接收模块,其可挠式电力感应板的制造方法及感应板结构。
背景技术
于手持式电子装置,如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器)、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平板计算机...等,都是使用电池供电,以方便使用者在无市电状态时使用,且该些电子装置都会附带有线的电力供应器,方便电池充电或者使用市电供电。
由于科技的进步,目前已有开发出新型式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可利用电磁感应的方式传输电力,以供电该些手持式电子装置使用,或充电其电池。该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包括有一电力传送模块10及一电力接收模块20,如图1为其示意图。
该电力传送感应模块10具有一传送端线圈11、一传送端铁心板12,该线圈11设置于该铁心板12的一表面上;而该电力接收感应模块20也同样具有一接收端线圈21、一接收端铁心板22,该线圈21也置于该铁心板22的一表面上。
当欲无线传输电力时,将该电力接收感应模块20靠近该电力传输模块10,电流流经该传送端线圈11使该传送端铁心板12产生磁场,该接收端铁心板22感应该磁场,则会在该接收端线圈21产生电流。
一般该电力接收感应模块20大都设置在该些手持式电子装置中,而手持式电子装置则会因掉落而使得该铁心板22破裂,一般铁心板表面并未做任何处理,因此一但若破裂就会与线圈分离,而影响电力感应。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挠性无线电力感应板的制造方法及其结构,先将铁心板破裂成多个块状,再以PET胶带或黏胶材料包覆该些铁心块形成板状,如此掉落时因已成多个块状,且具有可挠性,而不会再次破裂,即使再破裂,因会因有包覆材料保护,而不致与线圈分离,影响电力感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的工艺及感应模块结构,可保护无线电力感应模块中感应铁心板因掉落、外力冲撞或落下测试时破裂,影像电力感应。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该工艺首先备置一铁心板;接着于该铁心板至少一表面做一图样化处理,形成图样化多个沟槽;再依该些沟槽断裂该铁心板,形成多个独立的铁心块;最后组合该些铁心块成一平板状,并以至少一可挠性材料黏贴或包覆至少一表面,形成该感应板。
本发明的次一技术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工艺,该模块为一电力接收感应模块,该工艺首先备置一线圈,呈中心镂空的平面状;及备置一第一感应板,以感应板工艺方法制成;最后黏贴一不导电材料于该线圈与该感应板之间。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该模块为一电力接收感应模块,至少包括一线圈、一第一感应板及一第一不导电材料,其中该线圈呈中心镂空的平面状;其中该第一感应板以感应板工艺方法制成;以及该第一不导电材料黏着该线圈于该第一铁心板的一表面上。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力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的制造流程图;
图5A~图5D为本发明凸字形铁心板做图样化处理的各种实施例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使用凸字形感应板的电力感应模块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使用一冲压机台图样化处理铁心板的示意图;
图8A~图8E为本发明图样化沟槽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10为本发明可挠式无电力感应模块的制造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电力传送感应模块
11    线圈
12    铁心板
20    电力接收感应模块
21    线圈
22    铁心板
30    电力感应模块
31    线圈
32    第一感应板
33    第二感应板
34    第一不导电材料
35    第二不导电材料
40    铁心板
41    沟槽
50    可挠性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而图3为图2的组合立体示意图,本发明可挠式的电力感应模块30是可以为一电力接收感应模块,至少包括有一线圈31、一第一感应板32及一第二感应板33,其中该线圈31是呈中心镂空的平面状,而该第一感应板32的面积大于该线圈31的外缘,该第二感应板33的面积则小于该线圈的中心镂空处。
该线圈31是可利用一第一不导电材料34黏着于该第一感应板32的一表面上,而该第二感应板33则嵌入该线圈31的中心镂空处,并可利用一第二不导电材料35黏着于该第一感应板32上,其中该第一不导电材料34及该第二不导电材料35是可以均为一双面胶带或者是均为一黏着剂,或者一者为双面胶带,另一者为黏着剂。
请一并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可挠式无电力感应板的制造流程图,其中该第一感应板32及第二感应板33是以同样的制造方法制成,该工艺首先备置一铁心板40(101),接着在该铁心板40的一表面上做一图样化处理,或两面均做图样化处理,使该铁心板40的表面形成有图样化多个沟槽41(102)。
较佳地,该第二感应板33与该第一感应板32是由一呈一凸字形铁心板40一体成形制成,该突出部恰可容置于该线圈31的中心镂空处,如图5A~图5D为本发明凸字形铁心板做图样化处理的各种实施例侧视示意图,其中图5A是于凸字形感应板的底面形成多个沟槽,图5B是于感应板底面及突出部顶面形成多个沟槽,图5C是于感应板上表面及突出部顶面形成多个沟槽,图5D是感应板上下表面及突出部顶面均形成有多个沟槽。如图6是为本发明使用凸字形感应板的电力感应模块立体分解示意图。
而本发明图样化处理该铁心板40可以使用一冲压机台,如图7的示意图所示,机台上设有图样化的多个齿状工具,当以工具冲压该铁心板40后,可于该铁心板40的表面上形成图样化的多个沟槽41,而该些沟槽41可以呈内凹的三角状、圆弧状或梯形状。
接下来本发明依该些沟槽41断裂该铁心板40,使该铁心板40变成多个各自独立的铁心块(103),而该图样化的沟槽41可以呈横长条状或直长条状,如图8A及图8B所示,使该铁心板40可断裂成多个长条状的铁心块,或者该图样化的沟槽41可以呈横直条交错的方格状,如图8C所示,使该铁心板断裂成多个方块状的铁心块,又或者该方格状沟槽41的横直交错处是隔开一空隙未有沟槽,如图8D所示,再或者该图样化沟槽41可以呈蜂巢状,如图8E所示,或其它不规则几何形状等等。
最后本发明组合该些铁心块成一平板状或一凸字形,并以至少一可挠性材料50黏贴或包覆组成平板状的铁心块组合至少一表面,以形成该感应板(104),其中该可挠性材料50可以使用一不导电的PET胶带或者使用黏着剂,若使用PET胶带时,两相邻铁心块之间可以紧密相靠而没有间隙,若使用黏着剂时,两相邻铁心块之间可以有微小间隙,用以容置该黏着剂。
较佳地,该线圈31具至少一引出线,用以引出感应电流,该引出线可埋入该第一感应板32的两相邻铁心块之间的间隙中(如图9所示,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可挠式无电力感应模块的制造流程图,本发明除了制成感应板之外,尚需组合如图2的线圈等组件才能成为完整的感应模块,因此其制造流程首先备置一呈中心镂空的平面状线圈、一第一感应板32及第二感应板33(201),该第一及第二感应板是以前述的方法制成,该第一感应板34的面积大于该线圈31,而该第二感应板35则小于该线圈31的中心镂空处,因此可嵌入该线圈31的中心镂空处,且该第二感应板35的高度至少与该线圈31等高。
较佳地,该第二感应板33与该第一感应板32是由一呈一凸字形铁心板40一体成形制成,该突出部恰可容置于该线圈31的中心镂空处,如图6所示。
较佳地,该线圈31具至少一引出线,用以引出感应电流,该引出线可埋入该第一感应板32的两相邻铁心块之间的间隙中,如图9所示。
接着再黏贴一第一不导电材料34于该线圈31与该第一感应板32的一表面之间(202),最后再黏贴一第二不导电材料35于该第一感应板32与该第二感应板33之间(203),以完成本发明的可挠式电力感应模块,而该第一及第二不导电材料34、35可以为一双面胶带或黏着剂。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9)

1.一种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备置一铁心板;
于该铁心板至少一表面做一图样化处理,形成图样化多个沟槽;
依该些沟槽断裂该铁心板,形成多个独立的铁心块;以及
组合该些铁心块成一平板状,并以至少一可挠性材料黏贴或包覆至少一表面,形成该感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沟漕呈内凹的三角状、圆弧状或梯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图样化沟槽呈横长条状或直长条状,使该铁心板能够断裂成多个长条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图样化沟槽呈横直条交错的方格状,使该铁心板断裂成多个方块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方格状沟槽的横直交错处隔开一空隙未有沟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图样化沟槽呈蜂巢状或其它不规则几何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组合该些铁心块的步骤,其中两相邻铁心块之间为紧密相靠而没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组合该些铁心块的步骤,其中两相邻铁心块之间为有微小间隙,能够用以容置该可挠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可挠性材料为一不导电的PET胶带或黏着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
备置一线圈,呈中心镂空的平面状;
黏贴一不导电材料于该线圈与该感应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该 不导电材料为一双面胶带或黏着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线圈的面积小于该感应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感应板呈一凸字形,其突出部恰能够容置于该线圈的中心镂空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线圈具有至少一引出线,用以引出感应电流,该引出线能够埋入该感应板的两相邻铁心块之间的间隙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步骤:
增加一第二感应板,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成,恰能够容置该线圈的中心镂空处,其高度至少与该线圈等高;及
黏贴一不导电材料于该感应板与该第二感应板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其特征在于,该不导电材料为一双面胶带或黏着剂。
17.一种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工艺,该模块为一电力接收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工艺至少包括:
备置一线圈,呈中心镂空的平面状;
备置一第一感应板,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成;以及
黏贴一不导电材料于该线圈与该感应板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工艺,其特征在于,该不导电材料为一双面胶带或黏着剂。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板的面积大于该线圈。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板呈一凸字形,其突出部恰能够容置于该线圈的中心镂空处。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线圈具有至少一引出线,用以引出感应电流,该引出线能够埋入该感应板的两相邻铁心块之间的间隙中。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工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下列步骤:
备置一第二感应板,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成,能够容置该线圈的中心镂空处,其高度至少与该线圈等高;及
黏贴该不导电材料于该第一感应板与该第二感应板之间。
23.一种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该模块为一电力接收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线圈,呈中心镂空的平面状;
一第一感应板,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成;以及
一第一不导电材料,黏着该线圈于该第一铁心板的一表面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不导电材料为一双面胶带或黏着剂。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板的面积大于该线圈。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板呈一凸字形,其突出部恰能够容置于该线圈中心镂空处。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线圈具有至少一引出线,用以引出感应电流,该引出线能够埋入该感应板的两相邻铁心块之间的间隙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二感应板,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成,恰容置于该线圈的中心镂空处,其高度至少与该平状线圈等高;以及
一第二不导电材料,黏着该第二感应板与该第一感应板。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不导电材料为一双面胶带或黏着剂。 
CN2011102813686A 2011-07-01 2011-09-09 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及感应模块结构 Pending CN1028569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3239 2011-07-01
TW100123239A TW201303926A (zh) 2011-07-01 2011-07-01 可撓式無線電力感應板製程及感應模組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6986A true CN102856986A (zh) 2013-01-02

Family

ID=462287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13686A Pending CN102856986A (zh) 2011-07-01 2011-09-09 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及感应模块结构
CN201120351137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82648U (zh) 2011-07-01 2011-09-09 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51137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82648U (zh) 2011-07-01 2011-09-09 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模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2856986A (zh)
TW (1) TW20130392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7523A (zh) * 2017-04-20 2017-06-20 厦门大学 笔记本电脑无线充电装置
TWI618327B (zh) * 2015-06-10 2018-03-1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充電系統發熱抑制方法及其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9309A (zh) * 2015-12-07 2016-03-23 麦格磁电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32860A (en) * 2006-11-10 2008-08-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Non-contact type power feeder system for mobile object and protecting apparatus therefor
CN101630562A (zh) * 2008-07-10 2010-01-20 Nec东金株式会社 软磁片,包括该软磁片的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非接触式输电系统
JP2011049230A (ja) * 2009-08-25 2011-03-10 Saitama Univ 非接触給電装置
WO2011031473A2 (en) * 2009-08-25 2011-03-17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Flux concentra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a magnetic flux concentra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32860A (en) * 2006-11-10 2008-08-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Non-contact type power feeder system for mobile object and protecting apparatus therefor
CN101630562A (zh) * 2008-07-10 2010-01-20 Nec东金株式会社 软磁片,包括该软磁片的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非接触式输电系统
JP2011049230A (ja) * 2009-08-25 2011-03-10 Saitama Univ 非接触給電装置
WO2011031473A2 (en) * 2009-08-25 2011-03-17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Flux concentra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a magnetic flux concentrato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8327B (zh) * 2015-06-10 2018-03-1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充電系統發熱抑制方法及其裝置
CN106877523A (zh) * 2017-04-20 2017-06-20 厦门大学 笔记本电脑无线充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3926A (zh) 2013-01-16
CN202282648U (zh) 2012-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04598B2 (en) Wireless charging coil
CN102957216A (zh) 无线电力传输感应板结构及其工艺
CN106898474B (zh) 线圈组件
KR102017621B1 (ko) 무선 충전용 코일 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KR101890326B1 (ko) 무선전력 전송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보조배터리
TW201616780A (zh) 無線充電及近場通訊雙線圈印刷電路板結構
CN104780748A (zh) 复合铁氧体片及其制造方法和含复合铁氧体片的电子装置
CN102460897A (zh) 电能存储装置
KR102400391B1 (ko) 콤보 안테나용 차폐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전력 충전모듈
WO2018100975A1 (ja) 複合コイル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磁性シート
CN102856986A (zh) 可挠式无线电力感应板工艺及感应模块结构
US20170223878A1 (en) Magnetic shielding member and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407205B1 (ko) 자기 공명 방식의 무선 충전을 위한 코일 공진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3915681A (zh) 天线
KR102034231B1 (ko) 수신 안테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CN206931708U (zh) 一种天线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12012267U (zh) 线圈模块
CN102957217A (zh) 无线电力感应板表面结构及感应板工艺
CN107733094A (zh) 线圈组件
CN208834871U (zh) 导磁性基板以及线圈组件
KR101685168B1 (ko) 무선 충전 모듈
CN207720582U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陶瓷后盖及电子设备
JP2010114824A (ja) コイルアンテナ磁芯、コイルアンテナ、コイル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
JP2013149824A (ja) フェライ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TWM426819U (en) Flexible cordless electricity induction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