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5002A - 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5002A
CN102845002A CN2011800188157A CN201180018815A CN102845002A CN 102845002 A CN102845002 A CN 102845002A CN 2011800188157 A CN2011800188157 A CN 2011800188157A CN 201180018815 A CN201180018815 A CN 201180018815A CN 102845002 A CN102845002 A CN 1028450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mmunication link
wireless device
node
section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88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45002B (zh
Inventor
余奕
罗斯·庆扬·胡
蔡志军
詹姆斯·厄尔·沃马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 Patent Trusteeshi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 Mo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 Motion Ltd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 Mot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45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5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45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5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针对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设备和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使用第二通信链路,从无线设备经由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所述无线设备使用第一通信链路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使用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从所述无线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另一上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所述无线设备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经由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另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

Description

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且具体地涉及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广泛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例如各种与语音和数据相关的服务。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由允许用户共享公共网络资源的多址接入通信网络构成。这些网络的示例是:时分多址接入(“TDMA”)系统、码分多址接入(“C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系统、或其它类似系统。诸如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Wi-Fi、微波接入的全球可互操作性(“WiMAX”)、超移动宽带(“UMB”)、以及其它类似系统之类的各种技术标准采用了OFDMA系统。此外,由各种标准组织(如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和3GPP2所开发的规范来描述这些系统的实现。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演进,引入了提供改进特征、功能和性能的更高级的网络设备。还可以将这种高级网络设备的表示称为长期演进(“LTE”)设备或长期演进高级(“LTE-A”)设备。LTE是高速分组接入(“HSPA”)的具有更高平均和峰值数据吞吐量速率、更低时延和更好的用户体验(特别是在高需求的都市区域中)的下一级演进。LTE通过使用更宽的频谱带宽、OFDMA和SC-FDMA空中接口以及高级天线方法,实现了该更高的性能。上行链路(“UL”)指代从无线设备到节点的通信。下行链路(“DL”)指代从节点到无线设备的通信。
对于使用中继节点(“RN”)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设备可能由于例如UL和DL功率不平衡,而难以在基站和RN之间进行选择。诸如LTE类型-I RN之类的RN可以作为较小的基站来工作。在LTE系统中,无线设备可以基于平均DL信号强度来选择基站或RN,这可以导致由于UL/DL功率不平衡而产生的在UL上更低的信号强度。备选地,无线设备可以同时基于DL和UL信号强度来选择基站或RN。
如在LTE-A标准中描述的,类型-I RN可以具有完全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功能。这种RN可以控制其小区,并可以具有其自己的物理小区标识符。此外,这种RN可以发送其自己的同步信道和参考信号。此外,无线设备可以从RN接收例如调度信息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并向RN发送诸如调度请求(“SR”)信号、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信号和HARQ反馈信号之类的控制信息。
在使用多个基站和类型-I RN的不同种类的LTE-A网络中,这种网络可以在基站发送功率和RN发送功率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无线设备可以提供由基站和RN接收的UL发送。从这种发送接收到的功率可以实质上取决于在无线设备和基站、RN或这二者之间的传播路径。在一些情况下,无线设备可以从基站接收到更强的DL发送,同时RN从无线设备接收到更强的UL发送,导致UL和DL功率不平衡。本公开描述了包括用于在多服务节点无线通信系统中解决这种功率不平衡在内的各种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方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并实现本公开,现在参考通过附图来说明的示例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功能上相似的单元。根据本公开,将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并入说明书中,并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说明示例实施例并解释各种原理和优点,其中:
图1是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结构的一个实施例。
图3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独立控制信道结构的一个实施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独立控制信道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独立控制信道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7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独立控制信道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8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布式控制信道结构的一个实施例。
图9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布式控制信道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0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布式控制信道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1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提供数据信号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2A是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在第一节点和无线设备之间提供控制信号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2B是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在第一节点和无线设备之间提供控制信号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3A是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在第二节点和无线设备之间提供控制信号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3B是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在第二节点和无线设备之间提供控制信号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清楚、简单地说明附图中的单元,以进一步帮助增强对实施例的理解,且无需按实际比例来绘制这些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下面公开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示例方法、设备和系统,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教导不以任何方式受限于所示示例。相反地,预期可以按照备选配置和环境来实现本公开的教导。例如,尽管结合前述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来描述本文所述的示例方法、设备和系统,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认识到:可以在其它系统中使用示例方法、设备和系统,且可以根据需要将示例方法、设备和系统配置为对应于这种其它系统。因此,尽管下面描述了其使用的示例方法、设备和系统,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所公开的示例不是实现这种方法、设备和系统的唯一方式,且应当将附图和描述视为本质上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
可以将本文所述各种技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将本文所述的各种方面呈现为可以包括大量组件、单元、成员、模块、节点、外围设备等在内的方法、设备和系统。此外,这些方法、设备和系统可以包括或可以不包括附加组件、单元、成员、模块、节点、外围设备等。此外,可以用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本文所述的各种方面。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可以交换使用术语“网络”和“系统”。本文所述的关系术语,如“之上”和“之下”、“左”和“右”、“第一”和“第二”等可以仅用于区分一项或一个动作与另一项或另一动作,而不一定要求或暗示在这些项或动作之间的任何实际的这种关系或顺序。术语“或”预期意味着包含式的“或”,而不是排它式的“或”。此外,术语“一”和“一个”预期意味着一个或多个,除非另行指明或从上下文中可以明确得到单数形式。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可以交换使用术语“网络”和“系统”。
无线通信网络通常由多个无线设备和多个节点构成。还可以将节点称为:基站、节点-B(NodeB)、基础收发机站(“BTS”)、接入点(“AP”)、小区、中继节点(“RN”)、服务节点或某种其它等价的术语。此外,术语“小区”可以包括特定基站、基站的特定扇区、基站的扇区的特定天线。基站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射频(“RF”)发射机和接收机,以与无线设备通信。此外,基站通常是固定且不动的。对于LTE和LTE-A设备,还将基站称为E-UTRAN NodeB(“eNB”)。
还可以将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使用的无线设备称为:移动台(“MS”)、终端、蜂窝电话、蜂窝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电话、手持计算机、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机顶盒、电视、无线装置、或某种其它等价术语。无线设备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RF发射机和接收机以及用于与基站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此外,无线设备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且可以具有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移动的能力。对于LTE和LTE-A设备以及对于各种工业标准,还将无线设备称为用户设备(“UE”)。
图1是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在图1中,系统100可以包括:无线设备101、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在图1中,无线设备101可以包括耦合到存储器103、输入/输出设备104、收发机105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的处理器102,无线设备101可以利用处理器102来实现本文所述各种方面。无线设备101的收发机10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射机106和一个或多个接收机107。此外,与无线设备101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发射机106和一个或多个接收机107可以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天线109。
在图1中,第一节点121可以包括耦合到存储器123和收发机125的处理器122。第一节点121的收发机12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射机126和一个或多个接收机127。此外,与第一节点121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发射机126和一个或多个接收机127可以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天线129。
类似地,第二节点141可以包括耦合到存储器123和收发机125的处理器122。第二节点141的收发机125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射机126和一个或多个接收机127。此外,与第二节点141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发射机126和一个或多个接收机127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天线129。
在本实施例中,分别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109和129,无线设备101可以通过第一通信链路170与第一节点121通信,以及分别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109和129,无线设备101可以通过第二通信链路180与第二节点141通信。此外,第一节点121可以使用回程接口128通过第三通信链路190与第二节点141通信。第一通信链路170支持在无线设备101和第一节点121之间的信号通信。第二通信链路180支持在无线设备101和第二节点141之间的信号通信。第三通信链路190支持在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之间的信号通信。第一通信链路170、第二通信链路180和第三通信链路190可以支持例如发送DL数据信号、UL数据信号、DL控制信号、UL控制信号、其它信号或信号的组合。此外,第一通信链路170、第二通信链路180和第三通信链路190可以包括:物理信道、逻辑信道、其它信道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第一通信链路170和第二通信链路180可以使用例如支持与例如TDMA、CDMA、UMTS、Wi-MAX、LTE、LTE-A、Wi-Fi、Bluetooth或其它类似技术相关联的技术的任何无线通信协议。第三通信链路190可以使用任何有线通信协议、无线通信协议或二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节点121、第二节点141或二者可以与无线设备101传输DL数据信号、UL数据信号、DL控制信号、UL控制信号、其它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因此,这种实施例可以允许无线设备101使用例如相同或不同的节点121和141来传输DL数据信号、UL数据信号、DL控制信号、UL控制信号、其它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可以使用例如接收信号强度、数据吞吐量速率、误比特率(“BER”)、误字率(“WER”)、其它类似度量或度量的组合来确定将哪个节点121和141用于任何这种信号。
例如,第一节点121可以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控制信号。一旦接收到,无线设备101的处理器102可以处理接收到的DL控制信号,可以产生响应,并可以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UL控制信号向第一节点121提供这种响应。
在另一示例中,无线设备101可以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向第二节点141发送UL控制信号。一旦接收到,第二节点141的处理器142可以使用第三通信链路190向第一节点121转发这种信号。
图2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系统100的信道结构200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结构200可以允许第一节点121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向无线设备101提供DL信号210,并可以允许无线设备101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向第二节点141提供UL信号230。DL信号可以包括:DL数据信号、DL控制信号、其它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UL信号可以包括:UL数据信号、UL控制信号、其它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例如,第一节点121可以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数据信号。此外,结构200可以允许无线设备101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向第二节点141发送UL数据信号。当无线设备101更接近第二节点141而不是第一节点121,但依然从节点121接收到强的DL信号时,这种配置可以是有利的,允许无线设备101例如以更低的发送功率、更高的数据吞吐量速率、其它优势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进行工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结构200可以允许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是同一个节点。在该配置下,节点121和141可以担当例如在第3代合作伙伴项目;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物理信道和调制(版本8),3GPP或3GPP TS 36系列规范中描述的单服务节点。重要的是认识到:每个节点121和141可以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信号,可以从无线设备101接收UL信号或二者都有,以及可以对于另一无线设备进行同样动作。此外,本公开可以提供以下优点:针对每个节点121和141,允许完全的频率重复使用、频率预配(provisioning)或二者。
图3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系统100的信道结构300的另一实施例。在图3中,结构300可以允许第一节点121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的例如物理DL共享信道(“PDSCH”)310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数据信号。类似地,系统300可以允许无线设备101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的例如物理UL共享信道(“PUSCH”)320向第二节点141发送UL数据信号。通过允许基于例如相关联通信链路的质量来分配PDSCH 310、PUSCH 320或二者,这种配置可以是有利的。然而,将UL数据信号的发送和DL数据信号的发送分配给不同的节点可以影响例如系统300的控制信道结构。例如,在LTE版本8中使用的控制信道结构是针对使用单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而设计的,且将需要如本公开所述的方式进行修改,以支持多服务节点无线通信系统100。例如,第一节点121可以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的DL控制信道向无线设备101提供UL许可信号、DL许可信号或二者。在系统100下,与相同节点相反,可以从不同节点121和141提供这种许可。此外,在系统100中可能不支持LTE版本8中描述的任何定时要求,如UL定时对准过程,因为DL信号、UL信号或二者的发送可以与不同节点相关联。其它问题可以存在于例如:UL控制信道和DL控制信道的配置和使用,包括定义用于发送肯定应答或否定应答(“ACK/NACK”)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RS”)信号、其它信号或信号的组合的合适的控制信道。
本公开包括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两种备选控制信道结构。这种备选与独立控制信道结构和分布式控制信道结构相关联。图4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系统100的独立控制信道结构400的一个实施例。在图4中,第一通信链路170可以包括PDSCH 310、物理DL控制信道(“PDCCH”)430、物理UL控制信道(“PUCCH”)450、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470、其它信道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第二通信链路180可以包括PUSCH 320、PDCCH 440、PUCCH460、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指示信道(“PHICH”)480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对于数据信号的通信,结构400可以允许第一节点121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SCH 310向无线设备101提供DL数据信号。此外,无线设备101可以使用例如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USCH 320向第二节点141提供UL数据信号。对于控制信号的通信,结构400可以允许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各自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控制信道结构。例如,第一节点121可以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CCH 430向无线设备101提供DL控制信号。无线设备101可以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UCCH 450向第一节点121提供UL控制信号。此外,第二节点141可以使用例如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DCCH 440、PHICH 480、或二者向无线设备101提供DL控制信号。此外,无线设备101可以使用例如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UCCH 460向第二节点141提供UL控制信号。
图5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系统100的独立控制信道结构500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图5中,结构500可以允许第一节点121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CCH 430向无线设备101提供DL控制信号。类似地,结构500可以允许第二节点141使用例如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DCCH 440向无线设备101提供DL控制信号。重要的是要注意到:第一节点121提供的DL控制信号和第二节点141提供的DL控制信号是彼此独立的。第一节点121可以对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SCH 310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数据信号进行管理、控制、协调、调度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此外,第二节点141可以对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USCH 320从无线设备101发送UL数据信号进行管理、控制、协调、调度或它们的任意组合。例如,第一节点121可以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CCH 430向无线设备101提供DL许可信号。此外,第二节点141可以使用例如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DCCH440向无线设备101提供UL许可信号。DL许可信号可以向第一节点121提供对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SCH 310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数据信号的许可。UL许可信号可以向无线设备101提供对使用例如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USCH 320向第二节点141发送UL数据信号的许可。
图6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系统100的独立控制信道结构600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图6中,结构600可以允许第一通信链路170包括PDSCH 310、PDCCH 430、PUCCH 450、其它信道或它们的任意组合。例如,无线设备101可以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UCCH 450向第一节点121提供UL控制信号。这种UL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例如: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信号、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信号、秩指示符(“RI”)信号、ACK/NACK信号、其它信号或信号的组合。CQI、PMI、RI和ACK/NACK信号可以用于支持例如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SCH 310从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数据信号。此外,功率控制信号可以用于对从无线设备101向第一节点121发送UL信号进行支持、调整、适配、协调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第一节点101可以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CCH 430向无线设备101提供DL控制信号,其中,DL控制信号可以包括功率控制信号,如发送功率控制命令(“TPC”)信号。
图7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系统100的独立控制信道结构700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图7中,结构700可以允许第二通信链路180包括PUSCH 420、PDCCH 440、PUCCH 460以及PHICH 480、其它信道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在图7中,结构700可以允许无线设备101使用例如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UCCH 460向第二节点141提供UL控制信号。此外,第二节点141可以通过使用例如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DCCH 440、PHICH 480或二者向无线设备101提供DL控制信号,对使用例如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USCH 320从无线设备101接收UL数据信号进行管理、支持、协调或它们的任意组合。例如,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HICH 480可以用于从第二节点141向无线设备101传输例如ACK/NACK信号,且PDCCH 440可以用于从第二节点141向无线101传输例如UL许可信号、ACK/NACK信号、TPC信号、定时调整命令信号、其它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此外,PUCCH 460可以用于从无线设备101向第二节点141传输例如调度请求(“SR”)信号、SRS信号、其它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例如,SR信号可以包括与从无线设备101向第二节点141发送例如UL数据信号相关联的调度请求指示符(“SRI”)信号。此外,无线设备101可以向第二节点141发送SRS信号,以允许在无线设备101和第二节点141之间的定时调整、UL发送自适应、其它优点或它们的任意组合。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可以不要求从无线设备101向第一节点121发送专用SRS信号,因为任何定时对准预期用于从无线设备101到第二节点141的UL发送。然而,第一节点121所需的定时对准可以引起对其它无线设备向第一节点121的发送的干扰。对UL发送定时的了解可以有助于减轻这种干扰。因此,可以使用例如从无线设备101到第二节点141的PUCCH 460发送的定时来估计这种发送定时。
在另一实施例中,无线设备101可以使用例如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USCH 320、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SCH 310或二者对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进行复用。例如,在使用PUSCH 320接收到UL数据信号和UL控制信号之后,第二节点141可以使用例如第三通信链路190的回程链路330向第一节点121转发UL控制信号。如果UL控制信号是ACK/NACK信号,回程链路330可以增加HARQ重传延迟。为了避免浪费DL带宽,可以增加与HARQ重传过程相关的过程的次数,以适应更长的HARQ重传往返时间(“RTT”)。例如,在表1中提供了用于第一通信链路170的独立控制信道结构600的控制信号。
表1
此外,在表2中提供了用于第二通信链路180的独立控制信道结构700的控制信号。
表2
Figure BDA00002248135100112
图8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系统100的分布式控制信道结构800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针对无线设备101,第一节点121可以调度DL发送且第二节点141可以调度UL发送。此外,结构800可以允许第一节点121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信号。然而,无线设备101不能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向第一节点121发送UL信号。取而代之地,无线设备101可以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和第三通信链路190,经由第二节点141向第一节点121发送UL信号。类似地,结构800可以允许无线设备101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向第二节点141发送UL信号。然而,第二节点141不能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信号。取而代之地,第二节点141可以使用第三通信链路190和第一通信链路170,经由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信号。总而言之,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的在第一节点121和无线设备101之间的任何发送仅可以是从第一节点121到无线设备101的DL信号的发送。此外,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的在第二节点141和无线设备101之间的任何发送仅可以是从无线设备101到第二节点141的UL信号的发送。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对应的通信链路170和180的质量,向无线设备101分配第一节点121、第二节点141或二者,其中,可以使用例如接收信号强度、信号质量、数据吞吐量速率、误比特率(“BER”)、误字率(“WER”)、其它类似度量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确定通信链路170和180的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可以是同一个节点。
在图8中,结构800可以允许无线设备101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和第三通信链路190经由第二节点141向第一节点121发送UL控制信号,其中,UL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例如:ACK/NACK信号、CQI信号、PMI信号、RI信号、其它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例如,无线设备101可以使用例如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UCCH 460向第二节点141发送UL控制信号。此外,第二节点141可以使用例如第三通信链路190的回程信道330向第一节点121转发UL控制信号。
在图8中,结构800可以允许第二节点141使用第三通信链路190和第一通信链路170经由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控制信号,其中,DL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例如:UL许可信号、ACK/NACK信号、TPC信号、其它控制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此外,第二节点141可以使用例如第三通信链路190的回程信道330向第一节点121发送DL控制信号。此外,第一节点121可以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CCH 430、PHICH 470或二者向无线设备101转发DL控制信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可能需要对DL和UL控制信号的仔细协调、管理、分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以向正确的节点传输正确的控制信号。
图9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系统100的分布式控制信道结构900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图9中,结构900可以允许第一节点121对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从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信号进行调度,并可以允许第二节点141对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从无线设备101向第二节点141发送UL信号进行调度。例如,第一节点121可以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节点141可以确定对无线设备101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向第二节点141发送UL信号的调度,并向第一节点121提供这种调度,其中,第一节点121可以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CCH 430向无线设备101提供对应的UL许可信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由第二节点141来确定对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从无线设备101向第二节点141发送UL信号的调度,但是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CCH 430经由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节点141可以确定与无线设备101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向第二节点141发送的PUSCH 320、PUCCH 460、其它信道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相关联的UL功率控制信号。此外,第二节点141可以使用例如第三通信链路190的回程信道330和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CCH 430经由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提供这种UL功率控制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使用第三通信链路190的回程信道330的发送延迟可能要求第二节点141提供额外时间,用于对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从无线设备101向第二节点141发送UL信号进行调度。例如,第二节点141可以将UL信号的发送调度为在第二节点经由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例如UL许可信号之后的预定时间量,其中,该预定时间量可以对应于例如:处理时间、发送延迟、其它延迟、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由第二节点141来分配与例如SRS信号、PUCCH 460、其它信道或它们的任何组合相关联的资源,但是经由第一节点121传输至无线设备101。在该实施例中,无线设备101可以使用例如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UCCH 460向第二节点141提供UL控制信号,其中,UL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例如:HARQ反馈信号、CQI信号、PMI信号、RI信号、SR信号、其它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例如,第二节点141可以针对无线设备101来分配SRS信号、PUCCH460、其它资源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并使用第三通信链路190的回程信道330向第一节点141发送这种资源分配。然后,第一节点121可以使用例如DL RRC信令、其它信令或二者向无线设备101发送HARQ反馈信号、CQI信号、PMI信号、RI信号、SR信号、其它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的配置。综上所述,可以由第二节点141来分配用于SRS信号、PUCCH 460、其它信道或它们的任何组合的资源,并经由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传输。
图10示出了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系统100的分布式控制信道结构1000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节点121可以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数据信号。响应于这种发送,无线设备101可以经由第二节点141向第一节点121发送HARQ反馈信号。然后第一节点121可以确定是否向无线设备101重传DL数据信号。例如,第一节点121可以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SCH 310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数据信号。响应于这种发送,无线设备101可以使用例如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UCCH 460向第二节点141发送HARQ反馈信号。此外,第二节点141可以使用第三通信链路190的回程信道330向第一节点121转发该HARQ反馈信号。然后第一节点121可以确定是否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SCH310向无线设备101重传DL数据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使用例如第三通信链路190从第二节点121向第一节点141转发DL HARQ反馈信号(如,ACK/NACK信号)相关联的发送延迟可能需要增加与DL HARQ重传过程相关的过程的数目,以优化对可用带宽的使用。此外,DL HARQ重传过程可以支持异步重传,以允许例如第一节点121在从第二节点141接收到转发的DL HARQ反馈信号时,调度针对无线设备101的DL信号的重传。
在另一实施例中,每次要求UL信号的重传时,取代使用PHICH470,可以由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UL许可信号。与例如在LTE版本8中描述的异步UL HARQ重传过程不同,无线设备101可以不执行UL信号的重传,除非无线设备101从第一节点121接收到重传UL许可信号。无线设备101在经由第一节点121从第二节点141接收到UL许可信号之后,可以向第二节点141发送UL信号。当接收到UL信号时,取代经由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诸如ACK/NACK信号之类的UL HARQ反馈信号,第二节点141可以经由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新数据指示符(“NDI”)信号,以指示针对新UL信号的发送的调度。对于无线设备101未成功发送UL信号,第二节点141可以经由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新的UL许可信号,以调度无线设备101的UL重传。该UL许可信号可以包括NDI信号,其中,NDI信号可以用于指示UL许可信号与新发送或UL信号的重传相关联。此外,HARQ过程标识符信号可以包括在UL许可信号中。这种方法可以允许无线设备101在例如存储器103中保持UL信号,使得UL信号可用于与UL HARQ重传过程相关的过程。一旦使用例如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DCCH 430接收到针对新数据发送的UL许可信号,则可以重复使用这种存储器。此外,避免使用经由第一通信链路170的PHICH 470可以通过不要求其配置和使用与PUSCH 320的发送相关联的PHICH 470,而简化第一节点121的操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无线设备101可以经由第二节点141向第一节点121发送与从第一节点121经由第一通信链路170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信号相关联的PMI信号、CQI信号、RI信号、其它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对于无线设备101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来发送UL信号,第二节点141可以使用例如从无线设备101接收到的SRS信号来测量信道质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存在使用接收参考信号来测量信道质量的很多方法。使用这种信道质量测量,第二节点141可以确定用于从无线设备101发送UL信号的恰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此外,第二节点141可以包括用于调度从无线设备101发送UL信号的附加时间,以补偿与第二节点141使用例如第三通信链路190经由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相关联的UL许可信号相关联的任何延迟。这可能需要第二节点141提前执行调度,并具有对第三通信链路190的回程信道330的发送延迟的良好估计。类似地,可以由第二节点141来确定与从无线设备101使用例如第二通信链路180的PUCCH 460、PUSCH 320或二者向第二节点121发送UL控制信号相关联的TPC信号,并将该TPC信号经由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可以使用例如第三通信链路190的回程信道330来紧密耦合。在这种配置下,第三通信链路190的回程信道330可以经历比独立控制信道结构400、500、600和700更多的业务。在分布式控制信道结构800中,可以使用例如第三通信链路190的回程信道330从第二节点141向第一节点121传输与PUSCH 320、PUCCH 460、或二者相关联的UL许可信号、TPC信号或二者。此外,可以从第二节点141使用例如第三通信链路190的回程信道330向第一节点121传输HARQ反馈信号、PMI信号、CQI信号、RI信号、其它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在该实施例中,使用例如第三通信链路190的回程信道330来发送UL信号的时间延迟可以影响系统性能。然而,可以通过例如在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的回程接口128之间使用光纤电缆,来减轻这种时间延迟。
由于将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之间的UL和DL发送分离,在无线设备101与节点121和141之间的时间同步问题可能发生。在一个实施例中,节点121和141可以是时间同步的。这种要求对于各种工业标准(如,类型-I中继网络的LTE-A)来说可以是固有的。例如,如LTE和LTE-A标准所述,协调多点(“CoMP”)发送、接收或二者可以要求网络时间同步。CoMP发送、接收或二者可以由LTE和LTE-A设备用于改进例如数据速率、小区边缘吞吐量、其它优点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此外,这种CoMP技术可以应用于多服务节点无线通信系统100,因为第一节点121在路由路径上,且可以使用例如第三通信链路190的回程信道330向第二节点141发送数据信息、控制信息或二者。此外,如LTE和LTE-A标准所述,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MBMS”)可以要求网络时间同步。MBMS使用多个基站、RN或二者,以向无线设备广播相同信息。MBMS可以要求同步的网络,使得无线设备仅需要维护与一个节点的时间同步。
在同步的网络中,无线设备101不需要维护与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的各自的时间同步。这种要求可以简化无线设备101的设计。对于使用独立控制信道结构400、500、600和700的不同步网络,无线设备101可以需要维护与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的各自的时间同步。对于使用分布式控制信道结构800、900和1000的不同步网络,无线设备101可以不需要维护与第二节点141的时间同步,因为第二节点141可以不向无线设备101发送任何DL信号。
在基于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向OFDM符号添加循环前缀(“CP”),以例如减少符号间干扰,维护副载波之间的正交性或二者都有。在LTE系统中,可以存在普通CP和扩展CP,其中,普通CP具有比扩展CP更短的长度。LTE系统可以使用扩展CP来支持例如更大的小区大小、MBMS服务、其它优点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尽管在无线设备101和节点121和141之间的无线传播路径可以包括多路径,如针对LTE系统所规定的,普通CP、扩展CP或二者的长度应当足以支持在这种多路径之间的任何延迟。
在多服务节点无线通信系统100中,无线设备101可以在RRC连接状态下接收来自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两者的发送。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对两个节点121和141都应用相同的CP长度。在几何学方面,可以将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置于施主小区(donorcell)的大小中。在无线设备101和第一节点121以及无线设备101和第二节点141之间的多路径延迟展开(spread)可以不同,但是可以在普通CP长度或扩展CP长度的持续时间内。扩展CP长度可以用于节点121和141,以减轻与较大的多路径延迟展开相关联的任何问题。
多服务节点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时延可以影响服务质量(“QoS”)。在系统100中,由于例如使用第三通信链路190的回程信道330,时延可能增加。在另一实施例中,无线设备101可以直接连接到第一节点121,既发送UL信号也发送DL信号,以减少针对延迟敏感的网络服务的时延。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节点121可以是基站,且第二节点141可以是RN。
通常将控制平面时延确定为从空闲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转移时间。即使无线设备100可以使用多服务节点,无线设备100依然可以需要使用随机接入过程来连接到第一节点121。在无线设备101在空闲状态期间仅可以进行对来自第一节点121的DL发送的信道质量测量且在转移周期期间仅可以使用最强接收功率来连接到第一节点121的情况下。在获得RRC连接之后,第一节点121可以与UL数据信号的发送相关联的第二节点协商,并将这种UL发送转移至另一节点。因此,对于多服务节点无线通信系统100,控制平面时延不应当改变。
可以将用户平面时延定义为在无线设备101中的网际协议(“IP”)层上可用的会话数据单元(“SDU”)分组以及在节点121和141中的IP层上可用的会话数据单元(“SDU”)分组之间的单向传输时间,或在节点121和141中的IP层上可用的会话数据单元(“SDU”)分组和在无线设备101中的IP层上可用的会话数据单元(“SDU”)分组之间的单向传输时间。用户平面分组延迟可以包括由例如相关联的协议、控制信令或二者所引入的延迟。对于多服务节点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独立控制信道结构400、500、600和700,相比于单服务节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设备101,针对无线设备100没有额外延迟。如前所述,针对第一通信链路100和第二通信链路200维护两个独立的控制信道结构400、500、600和700,且不使用通信链路300来交换控制信号。
对于分布式控制信道结构800、900和1000,由于例如在第二节点141和第一节点121之间经由第三通信链路190来频繁交换控制信号,额外延迟可能发生。这种延迟可以由例如向第一节点121或第二节点141发送控制信号(如,HARQ反馈信号、CQI信号、PMI信号、RI信号、其它控制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并分别向第二节点141或第一节点121转发这种信号所引起。例如,与从第二节点141向第一节点121发送控制信号相关联的4毫秒(“msec”)延迟和与从第一节点121处的处理时间相关联的2msec可能要求将分组往返时间(“RTT”)从例如“LTE版本8”规定的8msec增加到14msec。此外,可以增加HARQ过程的数目以容纳这种RTT中的增加,使得节点121和141在发送新分组之前不需要等待从其它节点121和141转发来的HARQ反馈信号。如果无线设备101、第一节点121或第二节点141未正确接收到分组,则重传可以比单服务节点系统中的重传晚发生6msec。在LTE版本8中,对于基于IP的语音(“VoIP”)服务,通常允许最高4次重传。对于多服务节点无线通信系统100,在这种定时约束下,可以允许2次重传。为了最小化对减少重传次数的依赖,例如,针对初始发送,无线设备101可以使用更保守的MCS,使得对于初始发送可以用更高的概率来正确接收分组。
总而言之,如果使用独立控制信道结构400、500、600和700,在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之间将对来自无线设备101的DL和UL发送的接收加以分离不应当导致附加的控制信道延迟。另一方面,如果使用分布式控制信道结构800、900和1000,可以减少在特定周期内允许的最大重传次数。在该情况下,针对初始发送,可以考虑更保守的MCS选择。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使得切换(handoff)、移交(handover)或二者可以影响无线设备101到第一节点121、第二节点141或二者的连接的条件下操作无线设备101。例如,可以要求无线设备101从第一节点121切换到另一节点,另一节点例如将DL数据信号的源从第一节点121改变至另一节点。类似地,可以要求无线设备101从第二节点141切换到另一节点,另一节点例如将UL数据信号的源从第二节点141改变至另一节点。此外,可以要求无线设备101从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切换至不同的目标节点。对于系统100中的无线设备101,可以存在各种切换场景。例如,无线设备101可以从第二节点141切换到另一第二节点,且可以确定其与第一节点121的连接。无线设备可以从第一节点121切换到另一第一节点,且可以维护其与第二节点141的连接。无线设备101可以从第二节点141切换至第一节点121。无线设备101可以从第一节点121切换到第二节点141。无线设备101可以从第一节点121切换至另一第一节点,且可以从第二节点141切换至另一第二节点。无线设备101可以从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切换至相同的服务节点。第一节点121、第二节点141或二者可以需要向无线设备101指示将切换哪个节点。这可以经由高层信令(如RRC信令)来发信号通知。此外,在无线设备101同时或同期切换第一节点121和第二节点141时,可能需要更多的协调。
图11是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系统100中提供数据信号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11中,方法1100可以开始于例如步骤1110,其中,方法1100可以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从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数据信号。在步骤1120,方法1100可以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从无线设备101向第二节点141发送UL数据信号。在步骤1130,方法1100可以使用第三通信链路190从第二节点141向第一节点121发送UL数据信号。
图12A是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系统100中在第一节点121和无线设备101之间提供控制信号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1200a的流程图。在图12A中,方法1200a可以开始于例如步骤1210,其中,方法1200a可以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从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控制信号,其中,DL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例如DL许可信号、其它控制信号或二者。在步骤1220,方法1200a可以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从无线设备101向第一节点121发送UL控制信号,其中,UL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例如:ACK/NACK信号、CQI信号、PMI信号、RI信号、其它控制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图12B是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系统100中在第一节点121和无线设备101之间提供控制信号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1200b的流程图。在图12B中,方法1200b可以开始于例如步骤1230,其中,方法1200b可以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从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控制信号,其中,DL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例如DL许可信号、其它控制信号或二者。在步骤1240和步骤1260,方法1200b可以经由第二节点141从无线设备101向第一节点121发送UL控制信号,其中,UL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例如:ACK/NACK信号、CQI信号、PMI信号、RI信号、其它控制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在步骤1240,方法1200b可以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70从无线设备101向第二节点141发送UL控制信号。在步骤1250,方法1200b可以使用第三通信链路190从第二节点141向第一节点121发送UL控制信号。
图13A是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系统100中在第二节点141和无线设备101之间提供控制信号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1300a的流程图。在图13A中,方法1300a可以开始于例如步骤1310,其中,方法1300a可以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从无线设备101向第二节点141发送UL控制信号,其中,UL控制信号可以包括SR信号、SRS信号、其它控制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在步骤1320,方法1300a可以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从第二节点14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控制信号,其中,DL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例如:UL许可信号、ACK/NACK信号、TPC信号、其它控制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图13B是根据本文阐述的各种方面的系统100中在第二节点141和无线设备101之间提供控制信号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1300b的流程图。在图13B中,方法1300b可以开始于例如步骤1330,其中,方法1300b可以使用第二通信链路180从无线设备101向第二节点141发送UL控制信号,其中,UL控制信号可以包括SR信号、SRS信号、其它控制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在步骤1340和步骤1350,方法1300b可以经由第一节点121从第二节点14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控制信号,其中,DL控制信号可以包括例如:UL许可信号、ACK/NACK信号、TPC信号、其它控制信号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在步骤1340,方法1300b可以使用第三通信链路190从第二节点141向第一节点121发送DL控制信号。在步骤1350,方法1300b可以使用第一通信链路170从第一节点121向无线设备101发送DL控制信号。
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恰当的修改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的已经示出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其它改变。已经提及了若干这种可能的修改,且其它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上述示例、实施例等是说明性的,且不是必需的。因此,应当将本公开的范围视为在以下权利要求的意义上,且不被理解为受限于说明书和附图中所示和所述的结构、操作和功能的细节的限制。
如上所述,所描述的公开包括由以下所阐述的方面。

Claims (20)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使用第二通信链路,从无线设备经由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
所述无线设备使用第一通信链路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号;
使用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从所述无线设备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另一上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
所述无线设备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从所述第二节点经由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另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从所述无线设备经由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信号;以及
所述无线设备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信号。
3.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通信链路从无线设备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
所述无线设备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号;
使用第二通信链路从所述无线设备向第二节点发送另一上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
所述无线设备使用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另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设备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信号;以及
使用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从所述无线设备经由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以及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以及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信号和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号复用在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信号和所述另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复用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下行链路许可信号、上行链路许可信号、定时调整信号和发射功率控制(“TPC”)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另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下行链路许可信号、上行链路许可信号、定时调整信号以及发射功率控制(“TPC”)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信号、肯定应答或否定应答(“ACK/NACK”)信号、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信号、秩指示符(“RI”)信号、下行链路许可信号、调度请求指示符(“SRI”)信号以及探测参考信号(“SRS”)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另一上行链路控制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信号、肯定应答或否定应答(“ACK/NACK”)信号、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信号、秩指示符(“RI”)信号、下行链路许可信号、调度请求指示符(“SRI”)信号以及探测参考信号(“SRS”)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是同一个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是时间同步的。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选择所述第一节点以使用接收信号强度、误比特率和误字率中的至少一项来提供所述下行链路数据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选择所述第二节点以使用接收信号强度、误比特率和误字率中的至少一项来发送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信号。
15.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设备,包括:
处理器,耦合到包含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在内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操作用于:
使用第一通信链路,从第一节点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号;
使用第二通信链路,经由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
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经由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另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
使用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另一上行链路控制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操作用于:
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信号;以及
使用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经由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信号。
1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设备,包括:
处理器,耦合到包含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在内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操作用于:
使用第一通信链路,向第一节点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
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号;
使用第二通信链路,向第二节点发送另一上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
使用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另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还操作用于:
使用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经由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信号;以及
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信号。
1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无线设备;
第一节点,使用第一通信链路通信链接到所述无线设备;
第二节点,使用第二通信链路通信链接到所述无线设备,以及使用第三通信链路通信链接到所述第一节点;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向所述无线设备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使用所述第三通信链路和所述第一通信链路转发从所述第二节点到所述无线设备的另一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从所述无线设备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号,以及使用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和所述第三通信链路转发从所述无线设备到所述第一节点的另一上行链路控制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向所述无线设备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使用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和所述第三通信链路转发从所述无线设备到所述第一节点的上行链路数据信号。
CN201180018815.7A 2010-04-13 2011-04-08 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 Active CN1028450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759,383 US20110249619A1 (en) 2010-04-13 2010-04-13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serving nodes
US12/759,383 2010-04-13
PCT/US2011/031744 WO2011130116A1 (en) 2010-04-13 2011-04-08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serving nod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5002A true CN102845002A (zh) 2012-12-26
CN102845002B CN102845002B (zh) 2016-01-13

Family

ID=44760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8815.7A Active CN102845002B (zh) 2010-04-13 2011-04-08 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110249619A1 (zh)
EP (1) EP2559176B1 (zh)
CN (1) CN102845002B (zh)
CA (1) CA2796350C (zh)
WO (1) WO201113011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1200A (zh) * 2013-05-09 2015-12-23 英特尔Ip公司 锚-助推器网络中的数据重传
CN107295624A (zh) * 2016-03-30 2017-10-2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节点同步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节点
WO2017201689A1 (zh) * 2016-05-25 2017-11-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5082B2 (ja) * 2009-07-31 2014-08-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電力決定方法、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31767B2 (ja) 2009-07-31 2014-06-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29036B2 (ja) 2009-08-06 2014-02-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10401B2 (ja) * 2009-09-01 2013-10-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20110249619A1 (en) 2010-04-13 2011-10-13 Yi Yu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serving nodes
US8792924B2 (en) * 2011-05-06 2014-07-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ell access
EP2721858B1 (en) 2011-08-08 2017-10-1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US9025476B2 (en) 2011-08-10 2015-05-05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ndom access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US20130089034A1 (en) * 2011-10-05 2013-04-11 Hitachi, Ltd. Separate associations of a mobile to different base stations in uplink and downlink
CN103918211A (zh) * 2011-11-01 2014-07-09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接收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KR20130075620A (ko) * 2011-12-27 2013-07-05 주식회사 팬택 인터밴드 tdd 전송 방식에서 pusch/phich 스케쥴링 타이밍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100475A1 (ko) * 2011-12-27 2013-07-04 주식회사 팬택 인터밴드 tdd 전송 방식에서 pusch/phich 스케쥴링 타이밍을 적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526091B2 (en) *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661508B2 (en) * 2012-05-14 2017-05-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signal estimate by scaling
US10560882B2 (en) * 2012-06-08 2020-02-11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 transmission
WO2014007695A1 (en) * 2012-07-04 2014-01-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Forwarding harq feedback considering latency over available channels
IN2014DN11151A (zh) * 2012-08-03 2015-09-2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EP2930973A4 (en) * 2012-12-06 2015-11-11 Huawei Tech Co Lt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US9497682B2 (en) * 2013-06-07 2016-11-15 Intel Corporation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in an LTE network
KR102262724B1 (ko) * 2013-09-25 2021-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자원의 용도 변경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쥴링 정보의 유효성 판단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843456B2 (en) * 2013-12-16 2017-1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eedback based adaptation of multicast transmission offset
US9729283B2 (en) * 2014-05-08 2017-08-08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lexible retransmissions
US11057921B2 (en) * 2014-10-01 2021-07-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coverage for user equipments
US9788232B2 (en) * 2014-12-15 2017-10-10 i4c Innovations Inc. Opportunistic syncing methods for wearable devices
EP3345347B1 (en) * 2015-09-04 2021-08-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puter program,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ccess points,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JP7094673B2 (ja) * 2017-09-08 2022-07-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0945226B2 (en) * 2017-10-09 2021-03-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and frame structure in an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IAB) network
CN113056944B (zh) * 2018-10-31 2024-03-26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通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1533A (en) * 1997-11-13 2000-10-3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mobile repea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6956B2 (ja) * 2000-04-07 2011-12-28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無線通信方式における基地局同期化方式
GB0117071D0 (en) 2001-07-13 2001-09-0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Hierarchical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352722B2 (en) 2002-05-13 2008-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tigation of link imbala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389111B2 (en) * 2003-06-25 2008-06-17 Arraycomm, Llc Adaptive determination of hysteresis for facilitating base station selection, includ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885969B2 (en) * 2003-08-26 2005-04-26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Location estimation in partially synchronized networks
US7400856B2 (en) 2003-09-03 2008-07-1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s
JP2005101717A (ja) * 2003-09-22 2005-04-14 Keio Gijuku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基地局側設備
KR20070061900A (ko) * 2004-10-20 2007-06-14 닛본 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무선통신시스템, 이동국, 기지국 및 이들에 사용하는무선통신시스템제어방법 및 이의 프로그램
JP5049463B2 (ja) * 2004-12-14 2012-10-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及び移動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189615B2 (en) 2004-12-23 2012-05-2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from a UE to a radio access network
KR100889785B1 (ko) 2006-05-29 2009-03-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릴레이 방식을 사용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재전송 장치및 방법
US20080200202A1 (en) 2007-02-13 2008-08-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with link imbalance on downlink and uplink
US8724556B2 (en) * 2007-03-19 2014-05-13 Apple Inc.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llo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ng the allocation
JP5024533B2 (ja) * 2007-06-19 2012-09-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ファレンス信号系列の割当方法および装置
US7916667B2 (en) 2007-06-29 2011-03-29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for detecting RF link imbalan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GB0716028D0 (en) * 2007-08-16 2007-09-26 Fujitsu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767631B2 (en) 2007-09-25 2014-07-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ternate wireless channel selection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data communication
KR101505687B1 (ko) 2007-11-05 2015-03-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력제어 방법
US8233458B2 (en) * 2008-01-07 2012-07-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28077B2 (en) 2008-03-31 2013-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load balancing with E-AICH
US8050369B2 (en) * 2008-04-14 2011-1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and processing multicommunication signals
KR100987458B1 (ko) * 2008-06-24 2010-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AR072700A1 (es) * 2008-07-07 2010-09-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Metodo y aparato para retransmision cooperativa en comunicaciones inalambricas
US8140003B2 (en) * 2008-07-23 2012-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hop communications in a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172308A1 (en) * 2009-01-07 2010-07-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physical indicator channel mapping with asymmetric carrier aggregation
US8315629B2 (en) * 2009-02-24 2012-1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Asymmetric uplink/downlink connection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83088B (zh) 2009-11-26 2014-02-12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用于一无线网络的数据中继移动装置及数据中继方法
US9166677B2 (en) 2010-01-19 2015-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ociating a rel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10249619A1 (en) 2010-04-13 2011-10-13 Yi Yu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serving nodes
US8619795B2 (en) 2010-04-13 2013-12-31 Blackberry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serving nod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1533A (en) * 1997-11-13 2000-10-3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mobile repeater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1200A (zh) * 2013-05-09 2015-12-23 英特尔Ip公司 锚-助推器网络中的数据重传
CN107295624A (zh) * 2016-03-30 2017-10-2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节点同步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节点
CN107295624B (zh) * 2016-03-30 2021-11-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节点同步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节点
WO2017201689A1 (zh) * 2016-05-25 2017-11-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886424A (zh) * 2016-05-25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012345B2 (en) 2016-05-25 2021-05-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TWI744329B (zh) * 2016-05-25 2021-11-01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資料傳輸方法、設備及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59176A4 (en) 2014-01-01
US20150245338A1 (en) 2015-08-27
CA2796350A1 (en) 2011-10-20
EP2559176B1 (en) 2019-07-03
CA2796350C (en) 2022-04-26
US10321436B2 (en) 2019-06-11
US20110249619A1 (en) 2011-10-13
EP2559176A1 (en) 2013-02-20
CN102845002B (zh) 2016-01-13
WO2011130116A1 (en) 2011-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5002B (zh) 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
CN102859911B (zh) 使用多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
US9143282B2 (en) Uplink hybrid-ARQ mechanism for cooperative base stations
JP5931828B2 (ja) ユーザ端末、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8059306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5079926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425891B2 (ja) ユーザ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79789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backhaul resources
US81271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20100110746A (ko) 멀티캐스트 브로드캐스트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US8923179B2 (en) Terminal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and an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873888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synchronization for mobile relay node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US1163766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ultra-low latency and highly-reliabl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1789815A (zh)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JP2020516130A (ja) 次世代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コードワードとレイヤをマッピング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EP2378826B1 (e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serving nodes
Iwabuchi et al. 5G experimental trials for 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sing new frame structure
CN114270744A (zh) 多个无线电接入技术干扰减少
CN105577333A (zh) 一种确定中继链路harq时序关系的方法
KR20150146346A (ko) 캐리어 집적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2019068460A (ja) ユーザ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Voight, Ontario, Canada

Applicant after: BlackBerry Ltd.

Address before: Voight, Ontario, Canada

Applicant before: Research In Motion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605

Address after: Illinois

Patentee after: Ot patent trusteeshi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U.S.A.

Address before: Voight, Ontario, Canada

Patentee before: BlackBerry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