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1876A - 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连接器系统与信号转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连接器系统与信号转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1876A
CN102841876A CN2012101473338A CN201210147333A CN102841876A CN 102841876 A CN102841876 A CN 102841876A CN 2012101473338 A CN2012101473338 A CN 2012101473338A CN 201210147333 A CN201210147333 A CN 201210147333A CN 102841876 A CN102841876 A CN 102841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ial port
generic serial
generic
agreement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73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瑞延
解钧宇
方文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nscend Informat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ranscend Informat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nscend Information Inc filed Critical Transcend Informati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841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18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06F13/4027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bus bridges
    • G06F13/4045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bus bridges where the bus bridge performs an extender fun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通用串行端口连接器系统与通用串行端口信号转换方法。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包括一通用串行端口封装处理单元与一处理器。处理器于通用串行端口系统与一通用串行端口装置连结时,侦测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至少一接点的一电性状态去选择性地控制通用串行端口封装处理单元的行为,电性状态用于指示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所符合的协议种类,其中若所述电性状态指出通用串行端口装置符合一第一协议,则通用串行端口封装处理单元被处理器处置于一启用模式以将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至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一信号转换成符合一第二协议,其中第一协议的传输速度低于第二协议。本发明能提供较快的传输速度与较多的电力。

Description

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连接器系统与信号转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串行端口信号转换机制,特别是涉及一种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通用串行端口连接器系统与通用串行端口信号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端口(Universal Serial Bus,USB)2.0规格具有480Mbps的传输速度与最大500mA的输出电流。在许多情况下,由单一通用串行端口2.0提供的500mA电流并不足以驱动像是外接式硬盘这类的周边装置。其中一种解决方法是使用Y型缆线从两个通用串行端口撷取电力,但这需占用额外一个通用串行端口。还一解决方法是采用一外接的交流适配器,但这会对装置增加额外的重量使其变得笨重,并且也增加使用者忘记或遗失交流适配器的可能性,除非找到替代物,否则装置将无用处。
通用串行端口3.0规格的改善大幅胜于通用串行端口2.0规格,传输速度从480Mbps增加至5Gbps,输出电流从500mA增加至900mA,并且提供更多可用的电源管理模式。然而,目前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仍然较为普遍,且通用串行端口2.0与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的接点架构并不相同。因此,当一通用串行端口装置连接至一通用串行端口3.0主控端时,必须执行一信号交换(handshake)流程以确认所述装置是通用串行端口2.0或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信号交换流程是缓慢、耗时且让使用者感到困扰的。此外,虽然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兼容于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但是当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连接至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装置间仍以通用串行端口2.0模式沟通,致使通用串行端口3.0所具有的较大的输出电流与较快的传输速度优势不能被运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适用于一通用串行端口系统。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包括互相连接的一通用串行端口封装处理单元与一处理器。处理器于通用串行端口系统与一通用串行端口装置连结时,侦测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至少一接点(electrical contact)的一电性状态去选择性地控制通用串行端口封装处理单元的行为,所述电性状态用于指示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所符合的协议种类。若所述电性状态指示通用串行端口装置符合一第一协议,则通用串行端口封装处理单元被处理器处置于一启用模式以将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至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一信号转换成符合一第二协议,其中第一协议的传输速度低于第二协议。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串行端口连接器系统,包括一通用串行端口、一控制器以及一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通用串行端口用于连结一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符合第一协议或第二协议,而控制器符合第二协议,其中第一协议的传输速度低于第二协议。控制器连接通用串行端口,而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连接通用串行端口与控制器。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根据通用串行端口与通用串行端口装置连结时,通用串行端口的至少一接点被侦测出的一电性状态做出反应,所述电性状态用于指示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所符合的协议种类。若所述电性状态指示通用串行端口装置符合第一协议,则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处置于一启用模式以将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至通用串行端口连接器系统的一信号转换成符合第二协议的信号后送入所述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串行端口信号转换方法,适用于一通用串行端口系统。所述转换方法包括:将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连结一通用串行端口装置;侦测通用串行端口系统与通用串行端口装置连结时,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至少一接点的一电性状态,所述电性状态用于指示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所符合的协议种类;以及,若所述电性状态指出通用串行端口装置符合一第一协议,则致能一转换程序,将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至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一信号转换成符合一第二协议,其中第一协议的传输速度低于第二协议。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具有转换功能的通用串行端口系统。
图2绘示图1的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通用串行端口信号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绘示根据还一实施例的一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通用串行端口系统
100               通用串行端口控制器
110               通用串行端口
120               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
121               微处理器单元
122               通用串行端口2.0/通用串行端口3.数据封装处理单元
123               数据缓冲器
124               数据缓冲器
125               传送器放大器
126               接收器放大器
127               通用输出入端子
30                流程图
300~312          步骤
40                通用串行端口系统
400               控制器
401_1-401_N       下行埠收发器
402               上行埠收发器
403               路由/丛集器引擎
404               电源管理引擎
405               控制/状态注册机
410_1-410_N       下行埠
420               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
421_1-421_N       输入端子
422_1-422_N       输出端子
430               上行埠
440_1             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
440_N             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
450               通用串行端口3.0主控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具有转换功能的通用串行端口系统10。通用串行端口系统10包括通用串行端口控制器100、通用串行端110与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通用串行端口系统10可以是一通用串行端口主控端连接器系统、一通用串行端口委托端连接器系统与一通用串行端口集线器等。通用串行端口控制器100可以是通用串行端3.0控制器或混合接口控制器,并且包括接收端子H_RX+、H_RX-与传输端子H_TX+、H_TX-。通用串行端口110可以是一通用串行端口3.0,包括通用串行端口2.0数据接点D+/D-、通用串行端口电源/接地接点VBUS/GND、通用串行端口3.0接收接点SS_RX+/SS_RX-、通用串行端口3.0传输接点SS_TX+/SS_TX-与通用串行端口3.0接地接点GND_DRAIN。如图1所示,通用串行端口控制器100的接收端子H_RX+、H_RX-与传输端子H_TX+、H_TX-分别与通用串行端口110的通用串行端口3.0传输接点SS_TX+/SS_TX-与通用串行端口3.0接收接点SS_RX+/SS_RX-直接连接。因此,如果一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插入至通用串行端口系统10,此装置实际上绕过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并与通用串行端口控制器100进行通用串行端口3.0的数据沟通。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没有对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传输过来的信号做转换。
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可以执行通用串行端口2.0至通用串行端口3.0与通用串行端口3.0至通用串行端口2.0的信号转换,并且包括连接至通用串行端口2.0数据接点D+/D-的数据端子D+/D-、连接至主控端接收端子H_RX+/H_RX-的传输端子C_TX+/C_TX-与连接至主控端传输端子H_RX+/H_RX-的接收端子C_RX+/C_RX-。如图1所示,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接收通用串行端口110的数据接点D+/D-传送的通用串行端口2.0数据信号、将通用串行端口2.0数据信号转换成通用串行端口3.0数据信号,并且通过传输端子C_TX+/C_TX-传输通用串行端口3.0数据信号至通用串行端口控制器100。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也可通过接收端子C_RX+/C_RX-从通用串行端口控制器100接收通用串行端口3.0数据信号、将通用串行端口3.0数据信号转换成通用串行端口2.0数据信号,并且传输通用串行端口2.0数据信号至通用串行端口110的数据接点D+/D-。因此,当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插入至通用串行端口系统10,位于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与通用串行端口3.0控制器100之间的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执行通用串行端口2.0信号与通用串行端口3.0信号之间的转换(反之亦然),致使通用串行端口3.0控制器100实际上将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视为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并且根据通用串行端口3.0协议与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沟通。
以上所述可见通用串行端口系统10若依照此架构,当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及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插入至系统,皆会被通用串行端口3.0控制器100视为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并且通用串行端口3.0控制器100也根据通用串行端口3.0协议与插入的通用串行端口2.0或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沟通。因此,除了能提供高达900mA的电流予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及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外,通用串行端口3.0控制器100也能利用更多电源管理模式。
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更可包括一通用输出入(general purposeinput/output,GPIO)端子,与通用串行端口110的通用串行端口3.0接地接点GND_DRAIN连接,所述通用输出入端子用于侦测接点GND_DRAIN的电性状态(例如电压位准),然后判定插入至系统的是通用串行端口2.0或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并且使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据以进入启用或待机模式。当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连接至通用串行端口110时,由于与装置的接地接点GND_DRAIN连接,通用串行端口110的通用串行端口3.0接地接点GND_DRAIN与通用输出入端子皆会接地;当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连接至通用串行端口110时,由于通用串行端口110的通用串行端口3.0接地接点GND_DRAIN没有接收到信号,所以通用串行端口110的通用串行端口3.0接地接点GND_DRAIN与通用输出入端子皆会浮接。通用串行端口110的通用串行端口3.0接地接点GND_DRAIN初始可先通过通用输出入端子设定在一高电压位准以辅助辨识处于接地或浮接状态。当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插入至通用串行端口110时,通用串行端口110的通用串行端口3.0接地接点GND_DRAIN会浮接,所以预设的高电压位准会维持住,并且使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操作在启用模式(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里与执行转换相关的组件会被启动)并在通用串行端口3.0控制器100与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之间执行通用串行端口2.0/通用串行端口3.0间的信号转换,所以通用串行端口3.0控制器100可根据通用串行端口3.0协议与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沟通。当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插入至通用串行端口系统10时,通用串行端口110的通用串行端口3.0接地接点GND_DRAIN会接地,所以预设的高电压位准会下降,并且使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操作在待机模式(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里与执行转换相关的组件会被关闭)以节省电力,并且通用串行端口3.0控制器100与连接至通用串行端口110的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直接沟通,如图1所示。
虽然图1绘示一种主控端架构,但本发明的通用串行端口系统10也可应用于一集线器(hub)架构或一装置端架构。当通用串行端口系统10应用于装置端架构时,上述的通用串行端口110可以变成是一通用串行端口插头型式,且上述的通用串行端口主控端控制器可以变成是一装置端控制器。
请参阅图2,其绘示图1的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包括一微处理器单元121、一通用串行端口2.0/通用串行端口3.0数据封装处理单元122、一连接端口端(port-side)数据缓冲器123、一控制器端(controller-side)数据缓冲器124、一传送器放大器125、一接收器放大器126与一通用输出入端子127。连接端口端数据缓冲器123连接通用串行端口2.0数据接点D+/D-与通用串行端口2.0/通用串行端口3.0数据封装处理单元122,并且储存其所接收的从通用串行端口110及/或通用串行端口2.0/通用串行端口3.0数据封装处理单元122传送的通用串行端口2.0信号。控制器端数据缓冲器124连接至控制器的接收与传输端子H_RX+/H_RX-/H_TX+/H_TX-与通用串行端口2.0/通用串行端口3.0数据封装处理单元122,并且储存其所接收的从通用串行端口控制器100及/或通用串行端口2.0/通用串行端口3.0数据封装处理单元122传送的通用串行端口3.0信号。通用串行端口2.0/通用串行端口3.0数据封装处理单元122将通用串行端口2.0数据封包转换成通用串行端口3.0数据封包,或将通用串行端口3.0数据封包转换成通用串行端口2.0数据封包。通用输出入端子127连接至通用串行端口110的通用串行端口3.0接地接点GND_DRAIN,用于侦测其电性状态,例如其电压位准。通用输出入端子127更连接至微处理器单元121。一侦测信号是通过通用输出入端子127侦测通用串行端口110的通用串行端口3.0接地接点GND_DRAIN的电性状态而产生,所述侦测信号用于指出连接至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的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是一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或一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且侦测信号由微处理器单元121接收。微处理器单元121连接至且其架构用于至少致能及禁能通用串行端口2.0/通用串行端口3.0数据封装处理单元122、连接端口端数据缓冲器123、控制器端数据缓冲器124、传送器放大器125及/或接收器放大器126。微处理器单元121基于从通用输出入端子127接收的侦测信号执行致能及禁能程序。微处理器单元121可基于侦测信号,禁能全部或部份的通用串行端口2.0/通用串行端口3.0数据封装处理单元122、连接端口端数据缓冲器123、控制器端数据缓冲器124、传送器放大器125及接收器放大器126。所述禁能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关闭、置于待机及/或置于休眠。例如,微处理器单元121可关闭一电源供应器供应电力至放大器125&126、送出禁能信号至数据缓冲器123&124及将通用串行端口2.0/通用串行端口3.0数据封装处理单元122置于待机模式。微处理器单元121也可将自身置于待机模式,并且等待侦测信号的变化以告知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需要离开待机模式并使其进入启用模式。
在上述架构中,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侦测通用串行端口110的通用串行端口3.0接地接点GND_DRAIN的电性状态以决定是否进入启用或待机模式。于还一实施例中,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可以不需要用到通用输出入端子127,而可以侦测通用串行端口2.0数据接点D+/D-的任一或两者的电压位准以决定是否进入启用或待机模式。例如,当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插入至通用串行端口110时,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进入待机模式。当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插入至通用串行端口110时,数据接点D+/D-没有浮接且其电压位准不是高就是低,所以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进入启用模式。数据接点D+/D-的电性状态侦测可经由信号交换(handshake)进行,且基于接点是否正带有信号而可立即判定。当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插入,数据接点D+/D-被认定没有正带有信号。当侦测到数据接点D+/D-的电压位准充份不变时,亦即经过一段时间充份不变,则被认定没有正带有信号。当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插入,数据接点D+/D-被认定正带有信号。当侦测到数据接点D+/D-的电压位准高低时,则被认定正带有信号。数据接点D+/D-的电压位准变化可在一段时间内侦测,例如根据通用串行端口2.0规格的些许频率周期。例如,可以经由确认已知的信号交换序列的预定位数来判定连接的是一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
于还一实施例中,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可连接至任一、部份或全部的通用串行端口3.0传输/接收接点SS_TX+/SS_TX-/SS_RX+/SS_RX-,并且侦测任一、部份或全部接点的电性状态以决定是否进入启用或待机模式。于还一实施例中,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可侦测通用串行端口2.0电源/接地接点VBUS/GND两者或其一的电性状态以决定是否进入启用或待机模式。
上述实施例的任何组合或变化都可运用,例如侦测通用串行端口3.0接地接点GND_DRAIN与通用串行端口2.0接地接点两者的电压位准。此外,侦测并不限于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也可由通用串行端口3.0控制器100来执行。例如,通用串行端口3.0控制器100可侦测任一、部份或全部的通用串行端口3.0传输/接收接点SS_TX+/SS_TX-/SS_RX+/SS_RX-上的信号,且对应传送信号予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告知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是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或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以供其决定进入启用或待机模式。
请参阅图3,其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通用串行端口信号转换方法的流程图30,所述方法适用于一通用串行端口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0:将通用串行端口系统与一通用串行端口装置连结,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符合第一协议或第二协议,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符合第二协议,其中第一协议的传输速度低于第二协议,本实施例的第一协定与第二协议分别可用通用串行端口2.0协议与通用串行端口3.0协议作为范例,即所述系统是一通用串行端口3.0系统;
步骤302:侦测通用串行端口系统与通用串行端口装置连结时,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至少一接点的一电性状态,所述电性状态用于指示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所符合的协议种类,电性状态包括但不限于电压、电流、接点是否浮接或是否带有信号等;
步骤304:判定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是一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或一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
若步骤304判定是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则进行步骤308:致能一通用串行端口信号的转换程序;
步骤310:将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与通用串行端口3.0系统间传送的信号作通用串行端口2.0协议与通用串行端口3.0协议之间的转换;
若步骤304判定是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则进行步骤306:禁能通用串行端口信号的转换程序,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与通用串行端口3.0系统可直接沟通;以及
步骤312:使通用串行端口3.0系统根据通用串行端口3.0协议皆可与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和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沟通。
于一实施例中,通用串行端口3.0系统的所述至少一接点是一GND_DRAIN接点,所述方法更包括若侦测出所述GND_DRAIN接点浮接时,即通用串行端口3.0系统与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连结,则致能所述转换程序;若侦测出所述GND_DRAIN接点没有浮接时,即通用串行端口3.0系统与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连结,则禁能所述转换程序。
于一实施例中,通用串行端口3.0系统的所述至少一接点是通用串行端口2.0数据接点,所述方法更包括若侦测出所述通用串行端口2.0数据接点没有浮接时,即通用串行端口3.0系统与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连结,则致能所述转换程序;若侦测出所述通用串行端口2.0数据接点浮接时,即通用串行端口3.0系统与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连结,则禁能所述转换程序。
请参阅图4,其绘示根据还一实施例的一通用串行端口系统40的示意图。通用串行端口系统40可以是一通用串行端口3.0集线器并且包括一控制器400、至少两个下行埠(downstream port,DS port)410_1-410_N、一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420与一上行埠(upstream port,US port)430。通用串行端口系统40与通用串行端口3.0主控端450之间的数据可通过通用串行端口3.0协议沟通。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埠(downstream port)410_1-410_N的每一个都可连接至一通用串行端口装置。为便于说明,图4绘示一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连接至下行端口410_1,而一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连接至下行端口410_N。
控制器400更可包括一通用串行端口3.0上行端口收发器402,连接至上行埠430。控制器400更可包括至少一路由/丛集器引擎(router/aggregatorengine)403、一电源管理引擎404与一控制/状态注册机405。路由/丛集器引擎403连接至至少两个通用串行端口3.0下行端口收发器410_1-410_N与通用串行端口3.0上行端口收发器402,用于导引下行埠与上行端口之间的数据封包流。电源管理引擎404控制控制器400的多种电源管理模式。控制/状态注册机405控制控制器400的行为并且提供其状态信息。通用串行端口3.0上行端口收发器402连接至上行埠430,用于以通用串行端口3.0模式与上行端口430沟通。
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420包括多个相似于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的转换单元。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420包括至少两个输入端子421_1-421_N,每一端子各自对应连接至下行埠收发器410_1-410_N其中之一。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420更可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端子422_1-422_N,每一端子各自对应连接至控制器400中的至少两个通用串行端口3.0下行端口收发器410_1-410_N其中之一。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420更可包括至少两个通用输出入端子通用输出入1-通用输出入N。在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420中,每一通用输出入端子是其对应的转换单元的一部份,并且用于侦测与插入的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对应连接的一下行埠中的至少一接点的电性状态。每一转换单元的操作相同于前述的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120。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420中的每一转换单元能够独立地进入待机或启用模式以提供通用串行端口2.0至通用串行端口3.0的信号转换,反之亦然。对于每一连接至通用串行端口系统40的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与其对应的转换单元操作于待机模式,而对于每一连接至通用串行端口系统40的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与其对应的转换单元操作于启用模式。例如图4所示,当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440_1连接至通用串行端口3.0下行端口收发器410_1,与其相应的转换单元(从输入端子421_1至输出端子422_1)操作于待机模式(虚线代表没有执行转换),而当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440_N连接至通用串行端口3.0下行端口收发器410_N,与其相应的转换单元(从输入端子421_N至输出端子422_N)操作于启用模式,并且通用串行端口3.0下行端口收发器410_N中对应的通用串行端口3.0接点会浮接(从下行埠410_N至下行埠收发器401_N的虚线代表此状态)。
于通用串行端口系统40中,通用串行端口集线器能够使用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420中的每一个转换单元连接至其对应的已连接的通用串行端口装置的D+/D-接点,根据下行埠410_1-410_N的D+/D-接点的电性状态以判定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是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或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或者,能够利用连接至每一个下行埠410_1-410_N的GND_DRAIN接点的通用输出入端子以判定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是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或通用串行端口3.0装置。通用输出入端子提供立即的侦测,不需要依赖信号交换(handshake)过程即能直接且快速地执行装置类别的辨识。因此,如果通用串行端口系统为一通用串行端口3.0集线器,此系统能将所有连接上的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所传送的通用串行端口2.0信号转换成通用串行端口3.0信号以跟通用串行端口3.0主控端沟通。所以,当与通用串行端口2.0装置互动时,除了更多的电源管理选项之外,系统能藉以提供较快的传输速度与较多的电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适用于一通用串行端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包括:
一通用串行端口封装处理单元;以及
一处理器,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封装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器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与一通用串行端口装置连结时,侦测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至少一接点的一电性状态以选择性地控制所述通用串行端口封装处理单元的行为,所述电性状态用于指示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所符合的协议种类,其中若所述电性状态指示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符合一第一协议,则所述通用串行端口封装处理单元被所述处理器处置于一启用模式以将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至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一信号转换成符合一第二协议,其中所述第一协议的传输速度低于所述第二协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性状态指示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符合所述第二协议,则所述通用串行端口封装处理单元被所述处理器处置于一待机模式,而不将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至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所述信号转换成符合所述第二协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是通用串行端口2.0协议,而所述第二协议是通用串行端口3.0协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所述至少一接点是一GND_DRAIN接点,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更包括一通用输出入端子,其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GND_DRAIN接点,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通用输出入端子侦测出所述GND_DRAIN接点浮接时,所述处理器使所述通用串行端口封装处理单元处置于所述启用模式,若所述通用输出入端子侦测出所述GND_DRAIN接点接地时,所述处理器使所述通用串行端口封装处理单元处置于一待机模式,而不将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至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所述信号转换成符合所述第二协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所述至少一接点是用于所述第一协议,若所述处理器侦测出所述至少一接点带有信号时,则使所述通用串行端口封装处理单元处置于所述启用模式;若所述处理器侦测出所述至少一接点无带有信号时,则使所述通用串行端口封装处理单元处置于一待机模式,而不将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至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所述信号转换成符合所述第二协议。
6.一种通用串行端口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通用串行端口,用于连结一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符合一第一协议或一第二协议,所述第一协议的传输速度低于所述第二协议;
一控制器,连接所述通用串行端口,所述控制器符合所述第二协议;
以及
一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连接所述通用串行端口与所述控制器,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根据所述通用串行端口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连结时,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的至少一接点的一电性状态做出反应,所述电性状态用于指示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所符合的协议种类,其中若所述电性状态指出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符合所述第一协议,则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处置于一启用模式以将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的一信号转换成符合所述第二协议的信号后送入所述控制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性状态指示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符合所述第二协议,则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处置于一待机模式,使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的所述信号不经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转换而送入所述控制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是通用串行端口2.0协议,而所述第二协议是通用串行端口3.0协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的所述至少一接点是一GND_DRAIN接点,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更包括一通用输出入端子,其连接所述GND_DRAIN接点,若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通过所述通用输出入端子侦测出所述GND_DRAIN接点浮接时,则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处置于所述启用模式;若所述通用输出入端子侦测出所述GND_DRAIN接点接地时,则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处置于一待机模式,使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的所述信号不经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转换而送入所述控制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的所述至少一接点是用于所述第一协议,若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侦测出所述至少一接点带有信号时,则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处置于所述启用模式,若所述至少一接点被侦测出无带有信号时,则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处置于一待机模式,使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的所述信号不经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转换而送入所述控制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的所述至少一接点是选自通用串行端口3.0协议的TX+、TX-、RX+与RX-接点的至少一者,所述控制器侦测所述至少一接点的信号且对应告知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所符合的协议种类,以供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依据进入所述启用模式或一待机模式,所述待机模式使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的所述信号不经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转换而送入所述控制器。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个别包括一对符合通用串行端口2.0协议的D+、D-接点、一对符合通用串行端口3.0协议的TX+、TX-接点与一对RX+、RX-接点,所述控制器包括一对符合通用串行端口3.0协议的TX+、TX-接点与一对RX+、RX-接点,所述通用串行端口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的D+、D-接点彼此连接,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的TX+、TX-接点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的TX+、TX-接点和所述控制器的RX+、RX-接点连接,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的RX+、RX-接点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的RX+、RX-接点和所述控制器的TX+、TX-接点连接。
13.一种通用串行端口信号转换方法,适用于一通用串行端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连结一通用串行端口装置;
侦测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连结时,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至少一接点的一电性状态,所述电性状态用于指示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所符合的协议种类;以及
若所述电性状态指示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符合一第一协议,则致能一转换程序,将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至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一信号转换成符合一第二协议,其中所述第一协议的传输速度低于所述第二协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若所述电性状态指示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符合所述第二协议,则禁能所述转换程序,而不将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至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所述信号转换成符合所述第二协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是通用串行端口2.0协议,而所述第二协议是通用串行端口3.0协议。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所述至少一接点是一GND_DRAIN接点,所述方法更包括若侦测出所述GND_DRAIN接点浮接时,则致能所述转换程序,若侦测出所述GND_DRAIN接点接地时,则禁能所述转换程序,而不将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至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所述信号转换成符合所述第二协议。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所述至少一接点是用于所述第一协议,所述方法更包括若侦测出所述至少一接点带有信号时,则致能所述转换程序,若侦测出所述至少一接点无带有信号时,则禁能所述转换程序,而不将所述通用串行端口装置发出至所述通用串行端口系统的所述信号转换成符合所述第二协议。
CN2012101473338A 2011-05-10 2012-05-10 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连接器系统与信号转换方法 Pending CN1028418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104,036 US20120290761A1 (en) 2011-05-10 2011-05-10 USB Converter and Related Method
US13/104,036 2011-05-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1876A true CN102841876A (zh) 2012-12-26

Family

ID=47142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73338A Pending CN102841876A (zh) 2011-05-10 2012-05-10 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连接器系统与信号转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90761A1 (zh)
CN (1) CN102841876A (zh)
TW (1) TW20124596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0703A (zh) * 2013-02-05 2014-08-0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Usb ssic 可抽取式电子装置及其转接装置
CN104780288A (zh) * 2014-01-14 2015-07-15 佳能株式会社 抑制电力消耗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09088A (zh) * 2014-01-27 2015-07-29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及其控制芯片与控制方法
CN106339339A (zh) * 2015-07-07 2017-01-18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内建信号中继电路的usb控制电路
WO2018127029A1 (zh) * 2017-01-09 2018-07-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sb驱动适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367203A (zh) * 2018-12-26 2020-07-03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芯片、驱动芯片及通信接口复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4819B2 (en) * 2011-05-16 2014-10-28 Action Star Enterprise Co., Ltd. USB connection cable
US8671236B2 (en) * 2011-06-06 2014-03-11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Computer bus with enhanced functionality
JP2013090006A (ja) * 2011-10-13 2013-05-13 Nikon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541794B (zh) * 2012-01-05 2014-11-26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集线器及其方法
US20130290742A1 (en) * 2012-04-25 2013-10-31 Kuang Feng Lin Driv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portable 3.5 inch external hard disk without using an external power
CN103294636A (zh) * 2012-05-09 2013-09-11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集线器控制芯片
US20130324236A1 (en) * 2012-06-04 2013-12-05 Techart Llc Protocol converter
CN103577365A (zh) * 2012-07-19 2014-02-1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便携式电子装置
US8973019B1 (en) * 2012-11-09 2015-03-03 Parallels IP Holdings GmbH Method and system for emulation of super speed devices in virtual machines
JP6036222B2 (ja) * 2012-11-28 2016-1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制御装置、ホスト装置およびホスト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688888B1 (en) * 2012-12-31 2014-04-01 Giga-Byte Technology Co., Ltd.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TWI512481B (zh) * 2013-01-31 2015-12-11 Innostor Technology Corp USB 3.0 bus mapping of the USB port method
TWI472928B (zh) * 2013-02-01 2015-02-11 Phison Electronics Corp 訊號傳輸電路及訊號傳輸介面的偵測方法
US10216253B2 (en) * 2013-03-28 2019-02-26 Via Technologies, Inc. Universal serial bus hub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2804107A1 (en) * 2013-05-17 2014-11-19 Giga-Byte Technology Co., Ltd.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TWI501085B (zh) * 2013-05-17 2015-09-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偵測裝置
US10078362B2 (en) 2013-08-13 2018-09-18 Nokia Technologies Oy Power delivery information over data interface
US9547573B2 (en) * 2013-10-10 2017-01-17 Nokia Technologies Oy Serial communication ov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pin
US9612991B2 (en) 2013-10-10 2017-04-04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nnector interface pin mapping
US9727518B2 (en) * 2013-10-10 2017-08-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mmunication control pins in a dual row connector
KR102002888B1 (ko) * 2013-11-05 2019-07-23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신호선 연결 상태 확인 방법
KR102239572B1 (ko) * 2015-01-27 2021-04-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들 간 양방향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061735B2 (en) * 2015-03-06 2018-08-28 Via Technologies, Inc. USB chipset
TWI581106B (zh) * 2015-03-06 2017-05-01 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Usb晶片組
KR102391100B1 (ko) 2015-06-10 2022-04-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TWI565162B (zh) * 2015-07-20 2017-01-0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於數位視訊介面的控制電路及相關的控制方法
CN105589771A (zh) * 2015-07-24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及装置
KR102575430B1 (ko) 2016-10-25 2023-09-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와 전자 장치가 외부 장치의 접속 단자를 인식하는 방법
US10860522B2 (en) * 2017-05-19 2020-12-0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SB-C connectors on system with multiple host controllers
TWI628547B (zh) 2017-05-25 2018-07-0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擴充裝置
US10909060B2 (en) * 2018-12-11 2021-02-02 Ati Technologies Ulc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flippable cable
WO2021006878A1 (en) 2019-07-09 2021-01-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outing and converting traffic based 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TWI804789B (zh) * 2020-12-22 2023-06-11 創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序列匯流排集線裝置以及集線系統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8972A (zh) * 2010-03-08 2010-07-28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与方法
US20100223416A1 (en) * 2008-05-15 2010-09-02 Seagate Technology Llc Data storage device compatible with multiple interconnect standards
US20110082956A1 (en) * 2009-10-06 2011-04-07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71244B1 (en) * 2002-02-28 2005-03-22 Microsof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native use of small form factor devices
TW201027351A (en) * 2009-01-08 2010-07-16 Innostor Technology Corp Signal converter of all-in-one USB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23416A1 (en) * 2008-05-15 2010-09-02 Seagate Technology Llc Data storage device compatible with multiple interconnect standards
US20110082956A1 (en) * 2009-10-06 2011-04-07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788972A (zh) * 2010-03-08 2010-07-28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与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0703A (zh) * 2013-02-05 2014-08-0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Usb ssic 可抽取式电子装置及其转接装置
CN104780288A (zh) * 2014-01-14 2015-07-15 佳能株式会社 抑制电力消耗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09088A (zh) * 2014-01-27 2015-07-29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及其控制芯片与控制方法
US9904338B2 (en) 2014-01-27 2018-02-27 Nuvo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ntrol chip, control method and connection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TWI623836B (zh) * 2014-01-27 2018-05-11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裝置及其控制晶片及控制方法
CN104809088B (zh) * 2014-01-27 2018-11-06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及其控制芯片与控制方法
CN106339339A (zh) * 2015-07-07 2017-01-18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内建信号中继电路的usb控制电路
CN106339339B (zh) * 2015-07-07 2019-05-07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内建信号中继电路的usb控制电路
WO2018127029A1 (zh) * 2017-01-09 2018-07-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sb驱动适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87798A (zh) * 2017-01-09 2018-07-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sb驱动适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367203A (zh) * 2018-12-26 2020-07-03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芯片、驱动芯片及通信接口复用方法
CN111367203B (zh) * 2018-12-26 2021-12-28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芯片、驱动芯片及通信接口复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5966A (en) 2012-11-16
US20120290761A1 (en) 201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1876A (zh) 通用串行端口转换器、连接器系统与信号转换方法
CN202308695U (zh) 电缆装置
US6571305B1 (en) System for extending length of a connection to a USB peripheral
CN107924377B (zh) 极高频系统及操作其以建立usb数据传输协议的方法
CN103765341A (zh) 用于通过反向本地数据传输连接来提供电力的系统和方法
US20120011286A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module, universal serial bus cable with the same and processing method of data transfer thereof
CN106462528A (zh) Usb功率传输源装置的功率节约模式
CN104350481A (zh) 设备断开检测
US20080005395A1 (en) Adapter to convert USB device into WUSB device
US20060149863A1 (en) System for extending length of a connection to a USB device
CN101977082B (zh) 光收发模块、光传输装置及光传输方法
US2013026878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aging power of the same
US20090063717A1 (en) Rate Adaptation for Support of Full-Speed USB Transactions Over a High-Speed USB Interface
CN105760328B (zh) 一种vr设备usb主从切换方法以及系统
CN104090857A (zh) 一种扩展智能终端外部接口的系统及方法
CN102760110A (zh) 多用户识别模块控制器
CN204424946U (zh) 一种具有nfc功能的无线充电设备
CN210955050U (zh) 一种usb多串口转换器
CN106464824B (zh) 引脚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6907017U (zh) Usb信号延长器、usb信号传输系统
CN103558907A (zh) 电子装置及降低电子装置功耗的方法
CN105186616A (zh) 一种能与无线充电中的手机进行通信的手机无线充电器
US776991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device connection detection and data exchange by monitoring power ground signal level change
CN201796248U (zh) 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usb-can通信模块
CN113300773B (zh) 一种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