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5181A - 控制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 - Google Patents

控制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5181A
CN102835181A CN2011800171993A CN201180017199A CN102835181A CN 102835181 A CN102835181 A CN 102835181A CN 2011800171993 A CN2011800171993 A CN 2011800171993A CN 201180017199 A CN201180017199 A CN 201180017199A CN 102835181 A CN102835181 A CN 102835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ode
carrier
main carrier
physical layer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71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35181B (zh
Inventor
黄晟峰
N·帕德
G·布伦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sao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35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5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35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5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的方法、网络节点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在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的方法,其中在该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多个载波的预先确定的集合来支持该第一网络节点与该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该多个载波的该预先确定的集合包括主载波和至少一个副载波,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需要该主载波改变的事件的发生;向第三网络节点指示要在该第一网络节点与该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发送物理层指令;并且在该第一网络节点与该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发送物理层指令,该物理层指令编码有重选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节点从该多个载波中选择不同的载波作为新的主载波。通过使用该第一层或物理层发送该指令,极大地提高了在该网络节点之间发送指令的速度,这使得能够发生快速切换,从而防止该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的损失。通过向第三网络节点指示要在该第一网络节点与该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发送物理层指令,简化了同步的维持并且最小化了不可预测的网络行为。

Description

控制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的方法,网络节点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单载波无线通信系统是已知的。在这些已知的系统中,按照地理区域向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提供无线覆盖。基站位于每个地理区域中以提供需要的无线覆盖。在由基站进行服务的区域中的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信息和数据以及向基站发送信息和数据。在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通信网络中,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在射频载波上以数据分组的形式发送数据和信息。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的信息和数据发生在被称为下行链路载波的射频载波上。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的信息和数据发生在被称为上行链路载波的射频载波上。
在操作在单载波模式中的已知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可以在地理基站覆盖区域之间移动。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来监管向用户设备提供的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与用户设备和基站通信并且确定每个用户设备主要连接到哪个基站。此外,当用户设备从由一个基站进行服务的地理区域移动到由另一个基站进行服务的地理区域时,无线网络控制器控制基站和用户设备并且与基站和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已提出允许基站和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在多个载波上同时进行发送。此外已提出允许用户设备和基站中的每一个在多个载波上同时进行接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每个载波典型而言由基站进行独立的功率控制。在例如四个频率载波上提供多个下行链路载波使得能够增加到用户设备的数据吞吐量。具有多于两个载波的网络可以被称为“多小区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MC-HSDPA)网络。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多载波”网络被设想为包括在网络中提供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载波的情况。
多载波功能的提供可能具有相关问题。因此,希望改善具有多载波功能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操作。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的方法,其中在该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多个载波的预先确定的集合来支持该第一网络节点与该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该多个载波的该预先确定的集合包括主载波和至少一个副载波,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需要该主载波改变的事件的发生;向第三网络节点指示要在该第一网络节点与该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发送物理层指令;并且在该第一网络节点与该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发送物理层指令,该物理层指令编码有重选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节点从该多个载波中选择不同的载波作为新的主载波。
第一个方面认识到在多载波系统中利用的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主载波携带基本控制信道并且如果主载波失败则网络节点将声明无线链路失败。那些现有技术使得能够使用无线承载重配或来自无线网络控制器的其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来改变主载波。但是,第一个方面还认识到该过程是缓慢的并且在用户设备快速失去它的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中或者如果需要快速主载波改变来例如快速管理载波之间的负载时可能是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可能丢失。
因此,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的方法,其中在该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多个载波的预先确定的集合来支持节点之间的通信。该载波的集合包括主载波以及一个或多个副载波。检测需要主载波改变的事件。可以理解,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而发生该事件。当检测到要改变主载波的需求时,在网络节点之间发送物理层或第一层指令。该物理层指令编码有用于指示该第二网络节点改变到新的主载波的信息。通过使用该第一层或物理层发送该指令,极大地增加可以在该网络节点之间发送该指令的速度,这使得能够发生快速切换,从而防止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的损失。
第一个方面认识到,通过向第三网络节点指示要在该第一网络节点与该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发送物理层指令,网络可以容易地被通知在该第一网络节点与该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领域中做出的改变。通过更广泛地发送与该物理层指令相关的信息,可以将该网络之中的不可预测性最小化。有可能例如该第三网络节点自身可操作来使得该第二网络节点从该多个载波选择不同的载波作为新的主载波。如果该第三网络节点不知道由该第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指令,则该第三网络节点可以自身指示改变并且该第二网络节点可能接收到冲突的信息。具体而言,该第一网络节点和该第三网络节点可能失去对该第二网络节点的移动状态的同步,并且该第二网络节点可能接收到冲突的指令。网络节点之间的更广泛的信令使用使得增加来总体程序的鲁棒性并且助于避免关于该第二网络节点的移动状态的失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节点是基站,该第二网络节点是一款用户设备并且该第三网络节点是RNC(远程网络控制器)或者类似的网络协调节点例如移动管理实体(MME)。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MAC消息来代替物理层消息。因此,可由该第一网络节点解码的任意消息可以被成功地利用并且可以通过使用来自RNC的RRC信令提供主载波改变的提高的速度。在该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节点有效地被通知需要该主载波改变的事件的发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确定步骤包括从该第二网络节点或该第三网络节点接收该事件的通知。因此,基站可以例如从用户设备或者从RNC接收触发事件的通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指示步骤发生在该发送步骤之前。因此,在做出可能的改变之前,可以通过网络传播该改变的通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指示步骤包括请求执行该发送步骤。因此,代替单方面做出改变,该第一网络节点可以改为从第三网络节点请求许可或者清楚的指令,从而减小在网络中引起失准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用于在该发送步骤之前等待执行该发送步骤的指令的步骤。因此,在该网络中的任何地方的节点可以保持对于该过程的控制和可视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用于监视对该物理层指令的安全接收的指示的步骤。因此,通过监视对该物理层指令的安全接收的指示,可以理解可以维持不同的载波的选择过程的可视性并且可以由该第一网络节点更完整地理解该第二网络节点的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用于向该第三网络节点指示已经接收到安全接收的指示的步骤。因此,可以由该第二网络节点保持通知网络不同的载波的选择过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物理层指令编码有重选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节点从该多个载波的该集合中选择不同的载波作为该新的主载波。因此,该指令指示该第二网络节点在正在被该第二网络节点利用的载波的集合之中寻找其中一个载波作为该新的主载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物理层指令编码有重选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节点从该多个载波的该集合中选择预先确定的载波作为该新的主载波。因此,该指令可以编码有用于指示该第二网络节点从该载波的集合中选择特定载波作为该新的主载波的信息。可以理解,这提供了用于识别将要选择的新的主载波的特别有效并且方便的技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物理层指令编码有重选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节点取消该新的主载波的选择。因此,可以指示该第二网络节点取消引起主载波的改变的该新的主载波的选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该新的主载波发送该物理层指令。因此,该指令自身可能完全无须明确地识别新的主载波。可以改为通过在被用作为新的主载波的载波上接收该指令来推断该新的主载波的指定。可以理解,这避免了必须创建一个新物理层或第一层指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用于向该第二网络节点发送预配置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节点能够使用至少一个其他主载波支持通信的步骤。因此,可以向该第二网络节点提供使得该网络节点能够利用不同的载波的信息。这样,不仅可以从现有载波集合中选择主载波,而甚至可以从在不同频率上提供的不同载波集合中选择主载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物理层指令包括编码有该重选信息的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命令。可以理解,HS-SCCH命令提供指令传输的特别方便的机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确定事件的发生的步骤包括检测无线链路失败。因此,可以检测到实际的或即将到来的无线链路失败的发生,其发起主载波的改变,从而使得该第一网络节点与该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能够继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确定无线链路失败的发生的步骤包括从该第二网络节点接收无线链路失败的指示。因此基于由该第二网络节点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潜在无线链路失败的检测。可以理解,可以从由该第二网络节点提供的信息显式或隐式地传递潜在无线链路失败的检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该指示编码到无线重定位控制消息和增强型专用信道传输格式组合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中。因此,来自该第二网络节点的该指示可以经由无线重定位控制消息或者增强型专用信道传输格式组合标识符到来。可以理解,经由无线重定位控制消息的检测可能需要较早发生,因为其经由更高层发生,其中如果不足够早地执行该检测则不可能足够快速。但是,增强型专用信道传输格式组合标识符发生在物理层或第一层并且因此可以更加快速地被发送。类似地,可以使用在第一层或MAC层发送的上行链路命令请求消息,其中可以更加快速得多地发送该消息以识别可能的无线链路失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该指示编码到无线重定位控制消息和增强型专用信道传输格式组合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中。可以经由该无线重定位控制消息接收测量报告并且因此可能需要足够早地发送该测量报告以允许切换发生。但是,对于每个载波,由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在物理层或第一层上发送信道质量信息,该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网络节点基于每个载波上的无线链路的质量可以支持的吞吐量。周期性地并且通常以比该测量报告更高的速度发送该信道质量信息。由于可以在该第一网络节点处解释信道质量信息,所以该网络节点可以做出关于是否改变主载波的决定。在实施方式中,该第二网络节点可以通过发送载波控制质量信息的预先确定的值(例如即使信道质量信息高于0或不同的值,对于主载波也使用“0”或另一个预先确定的值),隐式地向该第一网络节点警告可能的无线链路失败。再次要明白,这提供了用于改变主载波的特别快速并且有效的技术。在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信道质量信息指示符来提供用作替代主载波的可用副载波的适用性的评级的指示。该信息的提供可以允许做出新主载波候选项的明智选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用于确定需要该主载波改变的事件不再发生;并且在该第一网络节点与该第二网络节点之间不发送该物理层指令的步骤。因此,如果在发送用于改变主载波的物理层指令之前恢复正常操作,则可以取消提出的改变或者根本不发送改变命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节点包括基站并且该第二网络节点包括用户设备。
根据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来在多载波无线通信网络中控制与第二网络节点的通信的网络节点,其中在该多载波无线通信网络中利用多个载波的预先确定的集合来支持该网络节点与该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该多个载波的该预先确定的集合包括主载波和至少一个副载波,该网络节点包括:确定逻辑,其可操作来检测需要该主载波改变的事件的发生;指示逻辑,其可操作来向第三网络节点指示要向该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物理层指令;以及发送逻辑,其可操作来在该网络节点与该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发送物理层指令,该物理层指令编码有重选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节点从该多个载波中选择不同的载波作为新的主载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确定逻辑可操作来从该第二网络节点或第三网络节点接收该事件的通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指示逻辑可操作来在该发送步骤之前执行该指示步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指示逻辑可操作来请求执行所述发送步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发送逻辑可操作来在发送物理层指令之前等待发送指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网络节点进一步包括监视逻辑,其可操作来监视对该物理层指令的安全接收的指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监视逻辑进一步可操作来向该第三网络节点指示已经接收到安全接收的指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物理层指令编码有重选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节点从该多个载波的该集合中选择不同的载波作为该新的主载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物理层指令编码有重选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节点从该多个载波的该集合中选择预先确定的载波作为该新的主载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物理层指令编码有重选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节点取消该新的主载波的选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发送逻辑可操作来使用该新的主载波发送该物理层指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发送逻辑可操作来向该第二网络节点发送预配置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节点能够使用至少一个其他主载波支持通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物理层指令包括用于编码该重选信息的高速共享控制信道命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确定逻辑可操作来检测无线链路失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确定逻辑可操作来根据从该第二网络节点接收的指示检测无线链路失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该指示编码到无线重定位控制消息和增强型专用信道传输格式组合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指示包括从该第二网络节点接收的并且用于从其确定无线链路失败的测量报告和信道质量指示符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来在多载波无线通信网络中控制与第一网络节点的通信的网络节点,其中在该多载波无线通信网络中利用多个载波的预先确定的集合来支持该网络节点与该第一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该多个载波的该预先确定的集合包括主载波和至少一个副载波,该网络节点包括:接收逻辑,其可操作来从该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编码有重选信息的物理层指令;以及重选逻辑,其可操作来响应于该重选信息来从该多个载波中选择不同的载波作为新的主载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网络节点进一步包括通知逻辑,其可操作来提供需要该主载波改变的事件的发生的通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网络节点进一步包括安全接收逻辑,其可操作来如果已经安全接收到该物理层指令则将对该物理层指令的安全接收的指示提供给该第一网络节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重选逻辑可操作来响应于该重选信息从该多个载波的该集合中选择不同的载波作为该新的主载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重选逻辑可操作来响应于该重选信息从该多个载波的该集合中选择预先确定的载波作为该新的主载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重选逻辑可操作来响应于该重选信息取消该新的主载波的选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重选逻辑可操作来选择接收该物理层指令的载波作为该新的主载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接收逻辑可操作来接收预配置信息,以使得该第二网络节点能够使用至少一个其他主载波支持通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物理层指令包括编码有该重选信息的高速共享控制信道命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网络节点包括失败逻辑,其可操作来提供需要该主载波改变的事件的指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失败逻辑可操作来检测无线链路失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失败逻辑可操作来将该指示编码到无线重定位控制消息和增强型专用信道传输格式组合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指示包括测量报告和信道质量指示符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当在计算机上执行时执行第一个方面的方法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编码载波改变信息的方法,其中在该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多个载波的预先确定的集合来支持该第一网络节点与该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该多个载波的该预先确定的集合包括主载波和至少一个副载波,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需要该主载波改变的事件的发生;从所述多个载波中识别作为新的主载波的候选项的载波;并且发送已编码信息,该已编码信息包括所述事件的发生的指示以及新的主载波的候选项。
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来与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网络节点通信的网络节点,其中在该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多个载波的预先确定的集合来支持该第一网络节点与该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该多个载波的该预先确定的集合包括主载波和至少一个副载波,该网络节点包括:事件确定逻辑,其可操作来确定需要该主载波改变的事件的发生;载波协调逻辑,其可操作来从所述多个载波中识别作为新的主载波的候选项的载波;以及发送逻辑,其可操作来发送已编码信息,该已编码信息包括所述事件的发生的指示以及新的主载波的候选项。
前文的方案的特征与这些其他方案结合提供。
在所附独立和从属权利要求中阐述了其他特定的和优选的方面。可以根据需要将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进行组合,并且其组合方式可以不同于权利要求中所明确阐述的那些组合。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
图2示出了由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户设备执行的无线链路失败评估;
图3示出了由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户设备执行的显式无线链路失败评估;
图4是用于显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式无线链路失败的信令图;
图5是用于显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隐式无线链路失败的信令图;
图6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快速主载波改变;
图7a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在潜在无线链路失败情况中使用的信令方法的示意性信令图;
图7b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在潜在无线链路失败情况中使用的信令方法的示意性信令图;
图7c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在潜在无线链路失败情况中使用的信令方法的示意性信令图;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隐式无线链路失败消息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链路失败的示意性信令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链路失败的示意性信令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链路失败的示意性信令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链路失败的示意性信令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链路失败的示意性信令图;
图14a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载波改变;
图14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载波改变;以及
图15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链路失败的示意性信令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用户设备50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漫游。提供了支持无线覆盖区域30的基站20。提供并且地理上分布大量该基站20,以便向用户设备50提供广大的覆盖区域。当用户设备处于由基站20进行服务的区域中时,可以通过相关联的无线链路建立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每个基站典型而言支持地理服务区域30中的多个扇区。
通常,基站中的不同天线支持每个相关扇区。因此,每个基站20具有多个天线,并且电子地加权通过不同的天线发送的信号,以提供扇区化的方案。当然,可以理解,图1示出了可能出现在典型的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和基站的总数的一小部分。
由无线网络控制器(RNC)40管理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网。无线网络控制器40通过在回程通信链路60上与多个基站进行通信来控制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网络控制器还经由每个基站与用户设备50进行通信。
无线网络控制器40维护邻居列表,该邻居列表包括关于由基站20支持的扇区之间的地理关系的信息。另外,无线网络控制器40维护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提供关于用户设备50在无线通信系统10中的位置的信息。无线网络控制器可操作来经由电路交换的网络或分组交换的网络路由业务。因此,提供了可以与该无线网络控制器进行通信的移动交换中心。移动交换中心可以与电路交换的网络(如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70)进行通信。类似地,网络控制器可以与服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支持节点(GGSN)进行通信。GGSN可以与分组交换核心(如因特网)进行通信。
用户设备50典型而言向基站20发送信息和数据,从而可以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重新路由该信息和数据。用户设备可能例如需要向基站发送数据以便中继文本消息、语音信息(当用户正在使用设备来进行电话呼叫时)或其他数据。基站20结合由无线网络控制器40设置的参数,以旨在优化无线通信网络10的操作的方式向用户设备分配资源。
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中,提供多小区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MC-HSDPA)配置。在MC-HSDPA中,将扇区定义为基站或节点B的地理覆盖区域。扇区可以包括多个小区,其中每个小区旨在覆盖与该扇区相同的地理覆盖并且对于它的传输使用独立的频率载波。该频率载波可以位于相同的频带中或者分布在两个频带上。MC-HSDPA是双小区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DC-HSDPA)的扩展。在MC-HSDPA中,用户设备可以接收来自4个不同小区的多达4个同时的下行链路传输。因此,MC-HSDPA可以潜在地分别将DC-HSDPA和(单载波)HSDPA的下行链路吞吐量翻一倍和翻两倍。当用户设备接收分别来自4个或3个小区的同时传输时,MC-HSDPA有时候也被称为4C-HSDPA(4小区HSDPA)或3C-HSDPA。
在多载波系统中,每个载波将具有从基站到用户设备的独立的下行链路无线链路。独立地管理这些下行链路无线链路,因为每个载波将有可能具有到用户设备的不同的无线传播路径。对于能够操作在多载波模式中的HSDPA系统,可以提供多于两个下行链路载波。可以理解,在多载波网络中,下行链路载波的数量可以与上行链路载波的数量不匹配。此外,所提供的下行链路载波的数量可以不是所提供的上行链路载波的数量的正好两倍。在HSDPA多载波模式中,由基站进行服务的每个扇区可以具有与之相关的多个载波频率或“载波”。载波或由载波支持的小区与扇区覆盖相同的地理区域。每个小区由不同的载波频率服务。因此要理解,在单载波系统中,小区等效于扇区,因为扇区仅具有一个小区或载波频率。然而,在多载波网络中,每个扇区可以包括多个小区,每个小区由不同的载波频率同时进行服务。
用户设备可以处于空闲模式或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中。Cell_DCH状态是RRC连接模式中的其中一个状态,其中在该状态中用户设备可以发送和接收高的数据吞吐量。MC-HSDPA特征操作在Cell_DCH状态中,其中在该状态中用户设备和节点B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维持物理层同步。当用户设备由于失去与服务节点B的下行链路物理层同步而失去它的无线链路连接时,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无线链路失败将导致用户设备退出Cell_DCH状态并且从而失去它的高的数据吞吐量能力。在MC-HSDPA中,无线链路失败将导致用户设备以低吞吐量操作在单小区中。因此,与单小区HSDPA操作中的损失相比,由于无线链路失败导致的吞吐量损失在MC-HSDPA可能高得多。无线链路失败可能对于用户体验具有显著影响,例如当用户利用高带宽服务如高质量视频流时典型地使用4C-HSDPA。
在MC-HSDPA中,主载波是携带基本控制信道的载波并且其不能被去活。仅存在一个主载波并且其他小区被称为副载波(例如副载波1、副载波2和副载波3)。如果主载波无线链路失败,则即使副载波工作完好(例如如果它们负载较轻或者如果它们具有更好的无线信道),用户设备也将声明无线链路失败。副载波提供自然无线链路冗余,但是这些冗余不能被利用。
虽然可以使用来自无线网络控制器40的无线承载重配(RadioBearer Reconfiguration)或其他RRC信令改变主载波,但是该过程通常是使用事件2X(并且事件2X是在3GPP TS 25.331中定义的多个频率间报告事件中的一个)来触发的并且通常比较缓慢。在用户设备失去它的无线链路连接的情况中或者如果需要快速主载波改变(以例如快速管理载波之间的负载),则该触发可能是不够的。由于该过程缓慢,所以UE有可能将在能够触发事件2X之前落入无线链路失败。此外,无线承载重配或其他RRC信令的使用需要UE操作在将UE接收降级的压缩模式(CM)中。
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执行快速主载波改变的技术,并且在MC-HSDPA中使用该技术利用由副载波提供的自然无线链路冗余,以给予用户设备高的无线链路可靠性,从而增加它的鲁棒性。
主载波改变-概述
在检测到需要主载波改变的事件时,使用HS-SCCH命令发送主载波改变,HS-SCCH命令是第一层或物理层指令。由于HS-SCCH命令是第一层或物理层指令,所以可以非常快速地实现主载波改变,以便当例如主载波中发生快速降级时或者当需要载波之间的负载均衡时使得能够发生快速改变。为了允许该切换发生,用户设备被预配置为以任意副载波作为主载波来操作。这是需要的,因为HS-SCCH命令绕过无线网络控制器40,并且因此用于配置该用户设备以操作在另一个主载波中所需要的无线接入承载(RAB)信息未被发送。在该RAB预配置中,如果发送了相关的HS-SCCH命令,则在设置期间(例如当用户设备移动到新的服务节点B时)向用户设备发送所需要的RAB信息以供使用。HS-SCCH命令可以使用该命令的合适的比特字段将该改变编码到载波信息中。
典型地将在被节点B选择作为潜在主载波的副载波上发送HS-SCCH命令,并且HS-SCCH命令指示现有主载波被去活。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其避免必须定义新HS-SCCH命令(即不需要额外信令消息);并且现有主载波很可能处于不良的无线条件(因此需要改变)并且如果在该主载波上进行发送则可能不能接收到——然而,由于HS-SCCH命令来自可能具有更好的无线条件的潜在主载波(即副载波中的一个),则其到达用户设备的可能性更高;在同一HS-SCCH命令中,除了改变主载波之外,节点B还能够激活/去活其他副载波;并且由于绕过了无线网络控制器40,所以快速主载波改变是有可能的。
在接收到HS-SCCH命令时,用户设备将向节点B发送确认并且继续前进以在指定的时间量之内将主载波改变到由节点B指定的频率载波(即现有副载波中的一个)。当主载波改变完成时,用户设备将向无线网络控制器40发送主改变确认消息。在节点B从用户设备接收到确认之后,节点B还可以向无线网络控制器40通知对于该用户设备的该主载波改变。这可以可选择地免除用户设备向无线网络控制器40发送确认消息。
如下文所更详细地描述的,在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可以将主载波的改变延迟预先确定的时间段,以免由于瞬时事件而做出不必要的主载波改变。如果改变不必要,则用户设备将通知节点B没发生对主载波的改变。
事件检测
用户设备显式地或者隐式地提供用于警告网络需要主载波改变的指示。典型而言,用户设备需要在将导致发生通信损失或干扰的事件之前,向网络警告可能需要改变主载波。例如,用户设备需要警告可能的无线链路失败,使得可以在无线链路失败发生之前执行主载波改变。
无线链路失败
在图2中概括了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无线链路失败评估。在步骤S10处,处于Cell_DCH中的用户设备通过确定下行链路DPCCH(专用物理控制信道)或F-DPCH(部分专用信道)的质量,连续地检查下行链路物理层(第一层)同步。如果用户设备同步,则其将向RRC层发送同步原语CPHY-Syn-IND,并且如果用户设备失去同步,则其将向RRC层发送失同步原语CPHY-Out-of-Sync-IND。
在RRC层,用户设备在步骤S20计算连续的CPHY-Out-of-Sync-IND原语的数量,并且如果该数量高于阈值N313,则在步骤S30处启动定时器T313。
在步骤S40处,停止定时器T313,并且如果RRC层从物理层接收到N315个连续CPHY-Syn-IND原语则复位定时器T313。
在步骤S50处,(典型地在3秒钟之后)确定T313是否到期,并且如果到期,则在步骤S60处用户设备声明无线链路失败。
如果用户设备执行DRx(不连续接收),则其不发送CPHY-Syn-IND或CPHY-Out-of-Sync-IND原语。达到N315个连续的CPHY-Syn-IND或N313个连续的CPHY-Out-of-Sync-IND原语的计数忽略丢失的同步原语。
显式无线链路失败警告
图3显示了可以向网络发送显式警告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步骤S90处发送该警告并且在步骤S70处已经确定将要从物理层接收NWARN个CPHY-Out-of-Sync-IND连续的原语之后发生该警告。如果NWARN设置得比N313更小,则将提供允许网络更快速地改变用户设备的主载波的早期警告。
这可以导致更少的服务中断,因为用户设备无需等待定时器T313到期。但是,这可能导致太早的警告或者触发大量不必要的原语主载波改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将NWARN设置为大于N313,但是这可能导致定时器T313在达到NWARN个连续的CPHY-Out-of-Sync-IND之前到期。当用户设备正在执行DRx时,这更有可能发生,其中DRx不评估同步质量并且因此不发送任何同步原语。
可替换地,当定时器T313超过值TWARN时可以发送无线链路失败警告。TWARN是当T313启动时启动的并且具有比定时器T313更早的到期时间的另一个定时器。TWARN和T313同时停止和复位。由于如果接收到N315个连续的CPHY-Syn-IND原语则可以停止并且复位定时器T313,所以使用TWARN标准,如果现有主载波的无线链路恢复,则可以取消到网络的无线链路失败警告。相反,使用NWARN标准则不允许取消无线链路失败警告。
除了提供可能的无线链路失败的警告之外,由于用户设备执行所有副载波的常规测量(例如在导频上),所以无线链路失败警告消息还应该向网络指示该用户设备确信哪个副载波将会是对于现有(失败)主载波的最佳替代。
可以用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发送显式无线链路失败警告。第一种方式是使用RRC消息。由于RRC处于较高层,所以需要设置TWARN,使得在TWARN与T313之间具有足够的时间裕度让该消息到达网络并且对该消息进行反应。第二种方式是使用预留的E-TFCI(E-DCH传输格式组合指示符),其中该预留的E-TFCI使用E-DPCCH(E-DCH专用物理控制信道)。在比RRC层更快的物理层发送该警告,使得来自节点B的反应更快。E-TFCI具有7个比特的长度并且包含解码上行链路HSUPA数据分组所需要的信息(其中上行链路HSUPA数据分组包含在E-DPDCH(E-D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中),但是一些E-TFCI未被使用(例如被预留用于未来使用)并且因此可以被利用来编码无线链路失败警告。
图4是利用使用TWARN标准的显式无线链路失败警告的无线链路失败避免方案的信令图。利用以下频率载波使用来配置用户设备:
频率载波F1=主载波
频率载波F2=副载波1
频率载波F3=副载波2
频率载波F4=未被激活。
因此,用户设备接收N313个连续的CPHY-Out-of-Sync-IND原语并且启动定时器T313。当T313大于TWARN时,用户设备通过RRC信令向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无线链路失败警告。在该消息中,用户设备基于它的内部测量指示出频率载波F3最适合作为新的主载波。在接收到该无线链路失败警告时,无线网络控制器为该用户设备向服务节点B进行通知。节点B确定频率载波F3应该是新的主载波并且频率载波F4需要被激活以维持下行链路吞吐量。节点B经由副载波2(频率载波F3)向用户设备发送HS-SCCH命令,其中在该命令中编码以下设置:
频率载波F1=去活
频率载波F2=副载波1
频率载波F3=主载波
频率载波F4=副载波2。
用户设备接收HS-SCCH命令并且向节点B发送确认。用户设备然后前进以配置它的载波以符合该HS-SCCH命令中的载波。节点B在成功地接收用户设备确认之后,将向无线网络控制器通知新载波设置。当用户设备成功地做出HS-SCCH命令中的那些改变(改变主载波并且激活频率载波F4作为副载波)之后,其停止定时器T313并且开始监视频率载波F3(新的主载波)上的可能的无线链路失败。从而用户设备避免了无线链路失败。
如果用户设备使用显式无线链路失败警告,则在执行主载波改变之前用户设备可以等待定时器T313到期,以期望现有主载波的无线链路改善从而避免需要改变主载波。这被显示在图3中,其中在图3中在定时器T313到期之后用户设备执行主载波改变(如果其已接收到HS-SCCH命令进行主载波改变的话)。在主载波改变之后用户设备需要向无线网络控制器发送确认消息,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当无线网络控制器从用户设备接收到确认时,节点B将不向无线网络控制器通知任何主载波改变。如果用户设备设法恢复它的现有主载波,则它需要通知无线网络控制器它仍坚守在现有主载波。该方法可以降低用户设备中的主载波改变的次数,但是其可能导致网络中的不可预测性。
隐式无线链路失败警告
虽然网络不知道用户设备是否正在接近无线链路失败,但是网络从用户设备接收关于每个载波的测量。网络因此能够隐式地确定主载波是否恶化到超过阈值并且还能够确定用于替代现有主载波的合适的副载波(如果存在的话)。可以使用的测量如下(可单独或组合地使用)。
可以使用用户设备测量报告,其指示每个载波的CPICH的质量。这是在RRC层(即在无线网络控制器处被解释)并且网络可能不足够快速地响应。此外,可能需要将关于副载波的测量配置为频率间测量,其具有较不频繁的更新并且在一些情况中可能甚至不能被测量。
可以使用信道质量信息(CQI),其基于每个载波上的无线链路的质量指示用户设备可以支持的吞吐量(传输块大小)。这是在物理层上由用于每个载波的HS-DPCCH(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发送的。周期性地并且通常以比用户设备测量报告更高的速率发送该CQI。由于在节点B处解释CQI,所以节点B需要做出是否改变主载波的决定。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即使主载波的CQI高于零也对主载波编码CQI=0并且把这个发送给节点B,来隐式地警告节点B可能的无线链路失败。当满足(如上文关于显式无线链路失败所述的)NWARN或TWARN标准中的任意一个时,可以发送这个。除了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其中这指示支持实际的传输块大小)——来配置用户设备之外,CQI为零通常指示“超出范围”。但是由于MIMO需要非常高质量的无线链路并且节点B知道用户设备是否正在使用MIMO,所以经历可能的无线链路失败的用户设备不一定处于MIMO模式。示例性的CQI标准是节点B计算连续的CQI=0的数量并且如果其高于阈值NCQI则节点B将使用HS-SCCH命令执行主载波改变。
隐式无线链路失败警告(例如使用CQI=0)取决于网络(例如节点B)估计用户设备经历无线链路失败的能力。如果节点B在检测可能的无线链路失败时太缓慢(例如由于具有较大NCQI阈值),则用户设备可以在做出主载波改变之前声明无线链路失败。另一方面,过早执行主载波改变的节点B可能导致频繁的不必要的主载波改变。但是,这防止了潜在的无线链路失败或者甚至防止用户设备必须开始T313定时器,这可以潜在地改善用户设备的总体吞吐量,因为用户设备将一直选择强度足以作为主载波的频率载波。
图5是使用TWARN标准的隐式无线链路失败警告方案的信令图。利用以下频率载波使用来配置用户设备:
频率载波F1=主载波
频率载波F2=副载波1
频率载波F3=副载波2
频率载波F4=副载波3
用户设备接收N313个连续的CPHY-Out-of-Sync-IND原语并且启动T313定时器。当T313大于TWARN时,用户设备对于主载波保持报告CQI=0。在这里,MIMO被禁用。节点B保持计算主载波上等于零的连续CQI的数量。当该数量达到阈值NCQI时,节点B基于副载波上的CQI决定频率载波F2(副载波1)最适合作为下一个主载波。节点B还由于负载均衡而决定其需要去活频率载波F4(副载波3)。节点B通过编码以下配置,使用副载波1通过HS-SCCH命令向用户设备通知这些改变:
频率载波F1=去活
频率载波F2=主载波
频率载波F3=副载波1
频率载波F4=去活
用户设备在成功地接收HS-SCCH命令之后将向节点B发送确认并且使用预配置信息继续做出必要的改变。节点B在从用户设备接收确认之后,将向无线网络控制器通知这些改变。用户设备然后停止定时器T313从而避免无线链路失败,并且继续监视频率载波F2即新的主载波上的可能的无线链路失败。
因此,可以看出,用户设备显式地或者隐式地警告网络它的无线链路连接失败并且可能导致无线链路失败。网络通过HS-SCCH命令(物理层指示)执行快速主载波改变。用户设备执行主载波改变并且更新网络。要明白,用户设备可以具有不同的频率载波作为它们的主载波。
快速主载波改变
除了避免无线链路失败之外,使用HS-SCCH命令的快速主载波改变还可以用于其他目的。如图6中所示,用户设备最初以以下载波设置依附到基站(节点B)NB1:
频率载波F1=主载波
频率载波F2=副载波1
频率载波F3=副载波2
频率载波F4=副载波3。
用户设备然后移动进入基站NB2的覆盖区域并且执行到基站NB2的切换。用户设备接收在全部其他频率载波(F1、F2、F3和F4)上进行操作所需要的预配置信息。随着用户设备在基站NB2的覆盖区域内四处移动,频率载波F1的负载增加。但是,频率载波F3轻微负载。基站NB2决定经由频率载波F3发送基本控制信道更好。因此基站NB2决定将用户设备的主载波从F1改变到F3。为此,基站NB2经由HS-SCCH命令,利用在该命令中编码的如下设置使用频率载波F3来执行快速主载波改变:
频率载波F1=副载波1
频率载波F2=副载波2
频率载波F3=主载波
频率载波F4=副载波3。
用户设备在接收到HS-SCCH命令后将确认该HS-SCCH命令并且将它的主载波改变到F3。基站NB2在接收到用户设备的确认之后将向无线网络控制器通知该改变。在该实例中,不去活F1上的原始主载波。将来自副载波的命令理解为主载波到该副载波的改变。
因此可以看出,用户设备可以使用RRC信令或预留的E-DPCCH,使用NWARN或TWARN标准,向网络发送显式无线链路失败警告。可选择地,用户设备可以使用NWARN或TWARN标准,使用CQI(通过将其设置为零)发送隐式无线链路失败警告。可以使用现有HS-SCCH命令来实现节点B的快速主载波指示。基站向无线网络控制器通知用户设备处的主载波的改变(或者用户设备可以通知RNC)。用户设备被预配置为在所配置的频率载波(即现有副载波)中的任意一个中操作主载波。这样,主载波的快速改变就可以发生,而没有呼叫被断开或者在服务中出现不可接受的降级的风险。
图7a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链路失败的示意性信令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当RNC 40确定或被通知UE 50需要主载波改变时,其可操作来,而不是使用向UE发送的RRC过程,向节点B(基站)20发送一个消息以因而指示基站向UE 50发出HS-SCCH命令。在改变主载波所需要的重配置完成之后,UE 50可操作来向RNC发送“RAB配置完成”消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RNC 40是主载波改变过程的发起者。这种安排消除了在网络总体不知道主载波改变的情况下基站自动向UE发出HS-SCCH命令以指示主载波改变的可能性。确保网络保持对主载波改变的可视性减轻了失去同步的可能性并且可以对于所选主载波保持UE的活动集合中的每个基站最新。此外,由于RNC保持对于主载波改变的控制,所以其将不向UE发送冲突的配置消息,直到从UE接收到RAB配置完成为止。RNC和节点B关于给定UE的移动状态保持对准。
如图7a中所示,RNC 40基于来自UE的RRC测量信息,确定UE 50需要执行主载波改变。代替发起用于通知UE执行主载波改变的RRC过程如无线承载重配置过程,RNC改为触发到当前主控UE的主载波的服务基站的新NBAP消息。该NBAP消息指示基站向UE发送HS-SCCH命令。该HS-SCCH命令通知UE执行主载波改变。由于RNC发起该过程,所以在其开始到该UE的任意其他RRC过程之前,其可操作来等待直到其从UE接收到该UE的重配置已完成的指示,例如RAB配置完成消息。因此基站20和RNC 40保持相对于给定UE的状态的同步。
图7b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链路失败的示意性信令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基站从RNC 40请求主载波改变。基站20在向UE 50发送HS-SCCH命令之前等待来自RNC的响应。该HS-SCCH命令指示改变正在被UE 50使用的主载波。该实施方式与图7a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相比的优点在于基站20典型地拥有关于该UE的无线条件的最新信息(例如来自CQI报告)并且因此与RNC相比可以更快速的确定何时可能需要主载波改变。RNC典型地依赖于从UE接收RRC测量报告,并且那些测量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才能被传递到RNC,到该时间时改变主载波可能太晚了。
如图7b中所示,基站20决定UE 50需要执行主载波改变。基站20基于如来自该UE的消息所报告回的、由该UE经历的无线条件的确定,做出该决定。基站20向RNC 40发送NBAP请求,用于请求该RNC指示由UE执行主载波改变。在所示实施方式中,RNC许可基站的请求并且相应地通知基站。基站20发起到UE的HS-SCCH命令的传输。由于节点B发起到RNC的请求,并且RNC接下来从UE得到重配置已完成的指示,所以RNC和基站两者保持相对于UE的状态的同步。
图7c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链路失败的示意性信令图。在如图7c中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基站20可操作来通知RNC 40其希望向UE 50发送HS-SCCH命令。在该实施方式中,基站在发送该命令之前不等待来自RNC 40的响应。这种安排消除了(图7b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存在的)当基站等待RNC响应时的延迟。在基站20已经通知RNC 40之后,其前进以经由HS-SCCH命令执行主载波改变。UE 50向基站20确认该HS-SCCH命令。因而,基站20向RNC 40指示该确认,从而允许RNC 40向属于UE 50的活动集合的非服务小区传播由UE实现的主载波改变。在完成用于改变主载波的重配置之后,UE 50向RNC发送RAB配置完成消息。由于RNC已经接收到主载波改变的通知,所以其被配置为在预先确定的时段内或者直到从UE 50接收到RAB配置完成消息为止,不向UE发送任何冲突的配置消息。
如图7c中所示,基站20基于其对来自UE的无线条件的确定,决定UE 50需要执行主载波改变。基站向RNC 40发送其即将要指示UE执行主载波改变的NBAP指示。基站20向UE 50发出HS-SCCH命令,并且当UE通过确认该命令的接收来进行响应时,基站20向RNC 40发送附加指示。UE 50还通过向RNC发送RRC RAB配置完成,向RNC 40指示其已经执行了重配置。由于RNC知道基站已经发起了HS-SCCH命令,所以其等待直到其从基站和UE两者得到该重配置已完成的指示为止才发起到该UE的任意其他RRC过程。因此RNC和基站两者保持相对于该UE的状态的同步。
图7a、7b和7c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使得RNC和基站能够在网络需要指示UE执行主载波改变时维持相对于UE的移动状态的同步。没有该过程则存在RNC和基站失去同步的风险,这可能导致基站上的无线链路失败,导致到UE的潜在下行链路数据吞吐量的显著下降。RNC与基站之间的同步丢失可能导致抵触指令的发出,这可能进而导致完全的无线链路失败。
无线链路失败信令
在一些多载波系统如4C-HSDPA系统中,基站可能无法命令UE做出对它的主载波的改变。在该系统中,仅RNC可操作来配置UE改变它的主载波。因此,由UE发送的任意无线链路失败(RLF)警告消息需要到达RNC 40。一个方法是UE向RNC发送RRC消息。但是在该信令方法中,基站20仍然不知道该RLF警告,简单地将消息从UE向RNC路由而不是解码它的任意一部分。对于基站而言,知道主载波是否有可能的无线链路失败是有益的,因为基站20执行多载波网络的调度并且可以经由正在经历RLF的主载波向UE发送来自RNC的用于改变主载波的RRC消息。如果在正在经历无线链路失败的主载波上发送该主载波改变指令,则UE可能无法接收该主载波改变指令并且因此无法避免无线链路失败。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设计信令方法来避免该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线链路失败警告信令过程的一部分在基站20处转换或终止。UE可以仅评估主载波的可能的无线链路失败,因为控制和移动命令是基于该载波的并且该载波的失败对于UE的操作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如果由UE 50发送了无线链路失败警告,则主载波有可能将处于非常不良的无线条件中。如果基站20获悉该UE将进入无线链路失败,则其可以进行操作以停止经由该主载波向UE 50路由分组,结果是来自RNC 40的RRC消息不经由该主载波发送。与实施方式的实现相关的信令取决于是经由RRC还是第一层/MAC消息(两者都可以被基站解码)发送由UE 50生成的无线链路失败警告。
RRC消息通常是缓慢的,因为它们典型而言是长的并且必须到达NRC。因此如前文所述,经由第一层或者使用MAC消息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消息可能是有利的。该消息在基站处终止,使得基站能够知道将要发生的无线链路失败。
不管是基站还是RNC可操作来指示UE主载波的改变,重要的都是相关网络节点知道哪个副载波可以是用作新的主载波的候选项。UE自身典型地处于评估它的所有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质量的最佳位置。因此,其最好向RNC或基站提供关于使用哪个副载波作为新的主载波的推荐以及该副载波的信号质量(例如CQI)。
在正常操作期间,基站从UE接收与每个载波相关的频率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更新。但是,如果UE移动到图3中所示的无线链路失败评估过程中,则UE典型地停止发送CQI反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站可操作来使用从用户设备50接收的最后一个CQI反馈来自动地确定用哪个副载波来路由主载波改变命令,其中该主载波改变命令包括RRC消息或HS-SCCH命令。但是该最后一个CQI反馈可能无法代表用户设备当前正在经历的无线条件,因为在UE关掉它的发射器与基站路由主载波改变命令之间存在延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UE还可操作来向基站或RNC提供副载波推荐以作为无线链路失败警告的一部分。可以使用第一层或MAC消息发送该无线链路失败警告消息。使用第一层发送的无线链路失败消息可以是如上所述的显式的或隐式的。
在上述显式信令的情况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留的E-TFCI方案不能包含足够的比特来携带副载波推荐,并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改为使用上行链路命令请求。
在上述隐式信令的情况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出向基站重复地发送CQI=0。为了发送推荐的副载波,UE对除了所推荐的副载波之外的所有其他载波发送反馈CQI=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推荐的副载波,通过发送CQI=31(最高CQI值)来指示推荐的副载波。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隐式无线链路失败消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频率F1作为副载波1来操作,F2作为主载波来操作,F3作为副载波2来操作并且F4作为副载波3来操作。图8中所示的隐式无线链路失败消息指示推荐的载波是具有CQI=31的副载波2而其他载波已被分配CQI=0。图8的图是包括CQI反馈的隐式无线链路失败消息的逻辑表示。由HS-DPCCH(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携带的实际反馈具有不同的比特格式。
可以理解,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有可能使用合适的CQI值来指示一种评级,该评级指示每个副载波作为替代主载波的适宜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没有副载波可以作为主载波,则仍然发送无线链路失败警告,因为有可能RNC可以指示UE切换到另一个小区。如果在预定时间段之后没有从UE到基站的反馈,则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可以决定发送隐式无线链路失败警告。静默预先确定的时间段可以指示UE正在经历可能的无线链路失败,因为正在经历无线链路失败的UE当进入无线链路失败评估时通常关掉它的发射器。但是该类型的隐式警告可能导致不正确的消息收发,因为没有反馈可能不指示将要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UE不可能推荐副载波用作为新的主载波。
取决于NWARN和TWARN标准的设置,在图3中所示的无线链路失败评估方法中,在发送无线链路失败警告之后,UE 50可能从同步丢失中恢复过来。在这种情况下,UE 50然后可操作来向基站20反馈有效的HS-DPCCH(没有CQI=0)。
在UE 50已发送无线链路失败警告消息之后在基站处接收到来自UE 50的正常HS-DPCCH消息指示UE 50已从将要发生的无线链路失败中恢复过来。如果恢复发生在RNC发送主载波改变命令之前,则基站知道UE已经恢复并且能够在主载波上进行接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站发送HS-SCCH命令以改变主载波,在发送HS-SCCH命令之前接收到有效的HS-DPCCH使得基站20例如通过根本不发送HS-SCCH命令来取消HS-SCCH命令。
图9到15示出了当UE经由RRC消息直接向RNC和/或经由第一层/MAC消息直接向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失败警告消息时的各种信令方法。
使用RRC消息的无线链路失败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用户设备50发送无线链路失败警告作为RRC消息。该消息绕过基站20直接发送给RNC 40。这就是说,基站不解码从用户设备通过其传递到RNC的RRC消息。在该实施方式中,RNC进行操作以向基站通知无线链路失败警告。描述了用于RNC发起的主载波改变和基站发起的主载波改变的信令方法。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RNC 40发起主载波改变的情况的信令。在从UE接收到无线链路失败警告之后,RNC经由NBAP消息向基站通知该UE的无线链路失败警告。该NBAP消息还包括UE推荐的副载波的指示。当基站从RNC接收到该NBAP消息时,其停止在主载波上调度分组,除非其(从UE)接收到指示该主载波上具有良好CQI的HS-DPCCH消息。RNC然后继续前进以向UE发送RRC消息以改变它的主载波。可以经由(例如由用户设备50作为替代主载波所推荐的)副载波代替当前主载波来路由该消息。在一些实现中,RNC和基站可操作来经由除了被该UE推荐作为主载波的载波之外的其他载波路由主载波改变消息。
图10示出了基站20可操作来例如通过使用HS-SCCH命令(或第一层命令)来自己发起主载波改变的信令方案。在所述实施方式中,UE 50被预配置为在任意配置载波中操作主载波。在从UE接收到与当前主载波相关的无线链路失败警告之后,RNC经由NBAP消息向基站20通知UE的无线链路失败警告的出现。该NBAP消息还包含UE推荐的副载波的指示。基站20然后向UE发送用于指示对主载波进行改变的HS-SCCH命令。该命令经由副载波(例如由UE推荐的副载波)发送。UE确认该HS-SCCH命令的接收并且还向RNC通知主载波配置改变已完成。
经由第一层或MAC层的无线链路失败警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第一层或MAC消息向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失败警告,该警告在基站处终止。描述了用于RNC和基站发起的主载波改变的信令方法。
图11示出了RNC发起主载波改变的信令方法。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基站20从用户设备50接收无线链路失败警告并且经由NBAP消息通知RNC 40。在该NBAP消息中,该基站还基于UE推荐,推荐可以被用作为新的主载波的最佳副载波。该推荐无需与UE推荐匹配并且可以例如是由用户设备50提供的信息结合由基站实现的算法的组合。
在基站发起主载波改变的实施方式中,在从UE 50接收到无线链路失败警告之后,基站20向RNC 40通知无线链路失败警告。如前所述,基站20可操作来要么在改变UE主载波之前等待来自RNC40的响应(如图12中所示的),要么继续前进以改变UE主载波而不进行等待(如图13中所示的)。
根据图1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基站20向RNC 40通知无线链路失败警告和推荐的副载波。基站等待RNC 40决定是否需要主载波改变。根据该实施方式,RNC保持对于UE 50的控制并且有可能RNC40可能决定将UE切换到另一个小区而不是改变它的主载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经由所推荐的副载波发送(到另一个小区的)切换命令。在图12中,RNC命令基站指示改变主载波并且还指示其希望作为新的主载波的副载波。基站以HS-SCCH命令的形式向UE发送合适的命令。UE确认该HS-SCCH命令并且向RNC确认主载波配置。
如果如图12中所示,基站20等待来自RNC 40的确认,则主载波改变可能缓慢并且等待确认的延迟可能导致UE在中间期间声明无线链路失败,从而中断用户服务。
根据图1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基站20在通知RNC之后就继续前进改变UE主载波而无需等待RNC反馈。由于基站20在控制之下,所以如果其接下来例如在接收到来自UE的有效的HS-DPCCH之后发现UE已经恢复了它的主载波,则其可以取消主载波改变。如果基站希望取消主载波改变,则其还通知RNC,从而确保RNC保持对主载波改变的可视性。
在图14a中,UE附属于基站NB2。UE 50位于基站NB1与NB2的重叠覆盖区域中。NB1仅操作在频率F1和F2中而NB2操作在具有F1、F2、F3和F4的4C-HSDPA中。UE主载波是F1并且副载波1(SC1)是F2,副载波2(SC2)是F3,副载波3(SC3)是F4。由于NB1也操作在F1和F2中,所以UE在F1和F2中经历高的干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UE在F1中在它的主载波上失去同步。UE进入RLF评估并且使用第一层或MAC消息向NB发送RLF警告,其中SC2作为最适合作为新的主载波的推荐副载波。在该所示实例中,仅RNC能够改变UE的主载波,并且图11中所示的信令被执行以指示UE将它的主载波从F1改变成F3。
在图14b中,在基站NB1与NB2的重叠覆盖区域处UE附属于NB2。如图14a所示,NB1操作在频率F1和F2中而NB2操作在具有F1、F2、F3和F4的4C-HSDPA中。F1是主载波。类似于图14a,UE主载波恶化并且UE进入RLF评估。UE使用第一层或MAC消息发送RLF警告,其中F3(副载波2)作为最适合作为新的主载波的推荐副载波。
根据该实施方式,NB能够发起主载波改变。如图15中所述,NB向RNC通知主载波的改变。UE进一步移动进入NB2并且这导致主载波(F1)上来自NB1的干扰降低并且UE恢复它的主载波。UE然后如同在正常操作中一样发送HS-DPCCH反馈。接收有效的HS-DPCCH的NB决定取消它的主载波改变。其然后向RNC通知该取消。UE继续使用F1作为它的主载波。
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将容易认识到,可以由编程的计算机来执行各种上述方法的步骤。在本文中,一些实施方式还意图覆盖程序存储设备,例如数字数据存储介质,其是机器或计算机可读的并且编码机器可执行的或计算机可执行的指令程序,其中所述指令执行上述方法的一些或所有步骤。程序存储设备可以是例如数字存储器、磁存储介质(如磁盘和磁带)、硬盘驱动器或光可读数字数据存储介质。该实施方式还意图覆盖被编程为执行上述方法的所述步骤的计算机。
可以通过专用硬件以及能够结合合适的软件来执行软件的硬件来提供附图中所示的各种元件(包括被标记为“处理器”或“逻辑”的任意功能块)的功能。当由处理器来提供功能时,可以由单个专用处理器、由单个共享处理器、或由多个单独的处理器(其中一些处理器可以是共享的)来提供该功能。此外,不应当将术语“处理器”或“控制器”或“逻辑”的明确使用解释为排他性地是指能够运行软件的硬件,而是可以隐含地包括但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网络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用于存储软件的只读存储器(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包括其他常规的和/或定制的硬件。类似地,图中所示的任意交换机仅仅是概念性的。可以通过程序逻辑的操作、通过专用逻辑、通过编程控制与专用逻辑的交互或者甚至手动地执行它们的功能,如从本文所能够更具体地理解的,可以由实施者选择具体的技术。
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文的方框图表示用于体现本发明的原理的说明性电路的概念图。类似地,可以理解,任意流程图、状态转换图、伪代码等等表示可以实质上表示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并且因此由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的各种处理,而不管是否明确显示了该计算机或处理器。
说明书和附图仅仅说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理解,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将能够想到虽然在本文中没有明确描述或显示,但是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并且包含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中的各种配置。此外,本文所阐述的所有实例原则上仅明确地意在教学的目的,以辅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和本发明人对于推进本领域技术所贡献的概念,并且将其解释为不限于该具体阐述的实例和条件。此外,本文用于阐述本发明的原理、方面和实施方式以及它们的具体实例的全部语句意图包括它们的等同形式。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在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第一网络节点与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多个载波的预先确定的集合来支持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所述多个载波的所述预先确定的集合包括主载波和至少一个副载波,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需要所述主载波改变的事件的发生;
向第三网络节点指示要在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发送物理层指令;以及
在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发送物理层指令,所述物理层指令编码有重选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从所述多个载波中选择不同的载波作为新的主载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步骤包括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或所述第三网络节点接收所述事件的通知。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步骤发生在所述发送步骤之前。
4.如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步骤包括请求执行所述发送步骤。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用于在所述发送步骤之前等待执行所述发送步骤的指令的步骤。
6.如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用于监视对所述物理层指令的安全接收的指示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三网络节点指示已经接收到安全接收的指示的步骤。
8.如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物理层指令编码有重选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从所述多个载波的所述集合中选择不同的载波作为所述新的主载波。
9.如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物理层指令编码有重选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从所述多个载波的所述集合中选择预先确定的载波作为所述新的主载波。
10.如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新的主载波发送所述物理层指令。
11.如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预配置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能够使用至少一个其他主载波来支持通信。
12.如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事件的发生的步骤包括检测无线链路失败。
13.一种可操作来在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与第二网络节点的通信的网络节点,其中在所述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多个载波的预先确定的集合来支持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所述多个载波的所述预先确定的集合包括主载波和至少一个副载波,所述网络节点包括:
确定逻辑,其可操作来检测需要所述主载波改变的事件的发生;
指示逻辑,其可操作来向第三网络节点指示要向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发送物理层指令;以及
发送逻辑,其可操作来在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之间发送物理层指令,所述物理层指令编码有重选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从所述多个载波中选择不同的载波作为新的主载波。
14.一种可操作来在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与第一网络节点进行通信的网络节点,其中在所述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多个载波的预先确定的集合来支持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所述多个载波的所述预先确定的集合包括主载波和至少一个副载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物理层指令,所述物理层指令编码有重选信息以使得所述网络节点从所述多个载波中选择不同的载波作为新的主载波。
15.一种可操作来执行如权利要求1到12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CN201180017199.3A 2010-04-06 2011-03-16 用于控制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的方法和相关的网络节点 Active CN1028351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360017.7 2010-04-06
EP10360017.7A EP2375850B1 (en) 2010-04-06 2010-04-06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s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0360034.2A EP2375851B1 (en) 2010-04-06 2010-08-09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s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0360034.2 2010-08-09
PCT/EP2011/001292 WO2011124314A1 (en) 2010-04-06 2011-03-16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s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5181A true CN102835181A (zh) 2012-12-19
CN102835181B CN102835181B (zh) 2016-05-11

Family

ID=42668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7199.3A Active CN102835181B (zh) 2010-04-06 2011-03-16 用于控制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的方法和相关的网络节点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34206B2 (zh)
EP (2) EP2375850B1 (zh)
JP (2) JP5583264B2 (zh)
KR (1) KR101409163B1 (zh)
CN (1) CN102835181B (zh)
WO (1) WO201112431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2350A (zh) * 2017-01-16 2017-05-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线性调频信号实现雷达探测与通信传输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63885A (ja) * 1989-08-02 1991-03-19 Nec Corp フィルタリング方式
US9961687B2 (en) * 2012-07-27 2018-05-01 Kyocera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GB2505656B (en) * 2012-09-05 2015-06-24 Nvidia Corp Error recovery
US8867373B2 (en) * 2012-09-05 2014-10-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claring radio link failure (RLF)
GB2506422B (en) * 2012-09-28 2017-05-10 Broadcom Corp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opera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EP2936917B1 (en) * 2012-12-21 2016-1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operating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 a heterogeneously deployed network
JP6071571B2 (ja) * 2013-01-17 2017-02-01 Kddi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4956724B (zh) * 2013-01-30 2018-11-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改变无线承载配置或状态
EP2997783B1 (en) * 2013-04-16 2020-0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radio nod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s
RU2632921C2 (ru) * 2013-08-07 2017-10-11 Хуаве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н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об информации терминала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GB2519975A (en) 2013-11-01 2015-05-13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432495B (zh) * 2014-06-23 2023-10-13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
WO2016045693A1 (en) * 2014-09-22 2016-03-3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ute call det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BR112017020146A2 (zh) 2015-03-20 2018-07-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carri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19110355A (ja) * 2016-04-26 2019-07-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EP3459311B1 (en) * 2016-05-20 2020-12-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obustness enhanc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424651B (zh) * 2019-02-11 2024-05-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主节点执行的主小区组失败处理
KR20240065682A (ko) 2022-11-07 2024-05-14 이은순 안면 마사지링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8695A1 (en) * 2001-10-20 2003-05-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CN101128038A (zh) * 2006-08-15 2008-02-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共享控制信道的联合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547477A (zh) * 2008-03-25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小区系统中的载频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611570A (zh) * 2005-05-17 2009-12-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多载波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WO2009155480A1 (en) * 2008-06-19 2009-12-2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Optimized serving dual cell change
WO2010024591A2 (en) * 2008-08-27 2010-03-04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handover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59373A1 (en) * 2009-11-11 2011-05-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witching anchor carri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93762B2 (ja) * 2007-07-05 2011-10-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tbs決定方法、及びtbs決定装置
US8711785B2 (en) * 2008-03-25 2014-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carrier allocation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US8184599B2 (en) * 2008-06-23 2012-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ement of UE operation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105148A1 (en) * 2009-03-12 2010-09-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for a radio link failure
KR101633936B1 (ko) * 2009-04-21 2016-06-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무선연결의 설정장치 및 방법
US8989107B2 (en) * 2009-04-30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tivation deactivation of secondary UL carrier in DC HSUPA
WO2011014493A1 (en) * 2009-07-27 2011-02-03 Gt Solar International, Inc. Thermal strain relief device for high temperature furna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8695A1 (en) * 2001-10-20 2003-05-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CN101611570A (zh) * 2005-05-17 2009-12-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多载波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1128038A (zh) * 2006-08-15 2008-02-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共享控制信道的联合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547477A (zh) * 2008-03-25 2009-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小区系统中的载频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09155480A1 (en) * 2008-06-19 2009-12-2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Optimized serving dual cell change
WO2010024591A2 (en) * 2008-08-27 2010-03-04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handover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59373A1 (en) * 2009-11-11 2011-05-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witching anchor carrier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UALCOMM EUROPE: "Cell Search and Association with Carriers",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63;R2-08440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2350A (zh) * 2017-01-16 2017-05-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线性调频信号实现雷达探测与通信传输的方法
CN106772350B (zh) * 2017-01-16 2019-05-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线性调频信号实现雷达探测与通信传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75851A1 (en) 2011-10-12
EP2375851B1 (en) 2016-09-28
US20130121167A1 (en) 2013-05-16
EP2375850A1 (en) 2011-10-12
KR101409163B1 (ko) 2014-06-19
JP5583264B2 (ja) 2014-09-03
EP2375850B1 (en) 2016-09-07
JP2014212572A (ja) 2014-11-13
JP2013524661A (ja) 2013-06-17
JP5766339B2 (ja) 2015-08-19
US10034206B2 (en) 2018-07-24
WO2011124314A1 (en) 2011-10-13
CN102835181B (zh) 2016-05-11
KR20120135306A (ko)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5181B (zh) 用于控制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的方法和相关的网络节点
US891766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ergy saving in a wireless system
CN103119994B (zh)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功率控制
JP546714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高電力基地局、低電力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WO2016185285A1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a ue-to-network relay an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relay discovery
WO2013139610A1 (en) Mode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2014195249A (ja) 動作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端末
CN104704881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US20210058897A1 (en) Paging rel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5075363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无线电终端、通信控制方法和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826410B (zh) 一种去激活iab节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55955A (zh) 用于控制无线网络中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16438844A (zh) Iab链路失败
CN111727633B (zh) 用于进行中继通信的蜂窝通信网络的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它们的控制方法
JP5438227B2 (ja) 通信構成
KR20140002005A (ko) 기지국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2960025A (zh) 无线接口重配置
CN113613272B (zh) 控制由多个基站接收的上行链路业务
CN112788653B (zh)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及设备
US1116622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anagement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ing method
WO2022171287A1 (en) Redundancy function for radio network robustness
CN102714576A (zh) 多载波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反馈信息
CN102340788A (zh) 宏分集状态下压缩模式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1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Usao Invest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Fa Guo Bali

Patentee before: A Er Katelangx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