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1305B - 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 - Google Patents

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1305B
CN102831305B CN201210286103.XA CN201210286103A CN102831305B CN 102831305 B CN102831305 B CN 102831305B CN 201210286103 A CN201210286103 A CN 201210286103A CN 102831305 B CN102831305 B CN 1028313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station
module
doctor
specialist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861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31305A (zh
Inventor
常雪阳
涂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2861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313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31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1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31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1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其包括工作站技术核心的工作站主体、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显示部分、音频输出部分、医生视音频输入部分、患者视频输入设备、医用胶片扫描仪、打印机,其中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显示部分、音频输出部分、医生视音频输入部分、患者视频输入设备、医用胶片扫描仪、打印机分别通过数据线连接工作站主体。其采用高度集成的工作站主体结构,借鉴工控系统和信息系统设计思想,利用类似工业控制的方式控制连接工作站主体的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等设备,利用信息系统的结构处理通过连接工作站主体的设备采集的各类信息,具有较高的功能质量、使用效率和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医疗诊断辅助技术,特别是一种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
背景技术
全科医生一般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近年来,国家越发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力求改善基层医疗服务现状。但由于全科医生的医学知识以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相关知识为主,在具体病历上,诊断水平与相应专科医生有较大差距。这样的诊断水平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科医生服务的患者范围。
目前,解决医生诊断水平不足的一种常用方法是远程会诊。但目前的大部分远程会诊的方式是由视频会议的方式演变而来,一些应用硬件设备进行的远程会诊,其设备也仅是在视频会议的设备上稍加改进。这些远程会诊至少有以下的不足:不能实时采集,处理,传输大量的多方面的医学信息;无法对医学信息进行处理;不能对远程会诊进行同步自动编辑和录制,不能以终端作为服务器同步自动直播远程会诊;对网络条件适应性不强,在网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多路视频信息不加选择地全部传输造成了实时视频质量的下降;不支持在会诊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医学检查;不支持实时采集患者局部的特写图片或视。这些远程会诊方案,没有针对医生的具体需求设计。
同时,远程会诊也只是辅助医生诊断的一种方式,并非是唯一方式。
目前,也没有针对医生的具体需求,对其整个诊断过程提供多种辅助的专业技术设备。
本发明,就是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一种提高医生诊断水平和诊断效率的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
经检索,与本发明最接近的专利是申请号为200910020005.X的发明专利“远程网络医疗诊断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摄像机、拾音器、医疗测试设备、服务器、显示器、扬声器,系统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将视频图像实时发送至调度指挥中心,将患者人体特征信息和病理情况在线传输至远程专家终端。但是,该发明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有所不同,该发明仅与本发明部分功能相似。该发明不具备本发明工作站主体的结构,该发明不能提供医学知识辅助,不能离线提供辅助功能。对于相似的功能,该发明未指明具体的视音频采集设备、采集方式和采集内容,未说明系统提供服务的具体流程;所述系统不能对采集的医学检查信息进行处理,不能对视音频信息自动同步编辑。
目前,录播系统(也可称为录播主机)的技术是成熟的,如育盟TY-6录播系统。育盟TY-6录播系统自身包含网络服务器、视频编解码器、混音器、导播切换模块等部分,能实现自动实时录制、编辑、直播、存储、刻录等功能。经过其智能编辑的直播视频,能很好的适应各类网络环境,编辑后的直播内容能很好用户需求。因此,利用此技术发展新型的远程会诊硬件系统是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目的是采用高度集成的工作站主体结构,借鉴工控系统和信息系统设计思想,在医生诊断过程中提供相应辅助功能,提高其诊断水平和效率。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其包括工作站技术核心的工作站主体、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显示部分、音频输出部分、医生视音频输入部分、患者视频输入设备、医用胶片扫描仪、打印机, 其中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显示部分、音频输出部分、医生视音频输入部分、患者视频输入设备、医用胶片扫描仪、打印机分别通过数据线连接工作站主体。
所述的工作站主体是工作站的一体化技术平台,可以嵌入病床、急救车,其包括医生用工作单元、技师用工作单元、一体化家电式硬件结构的录播系统单元、医疗诊断设备接口、远程通讯模块、直播效果显示屏。
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技师用工作单元之间有数据交互,录播系统单元与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之间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交互,远程通讯模块与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之间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交互,医疗诊断设备接口与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之间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的两个工作单元分别为医生和支持医生及辅助医生进行工作站的软硬件操作的远程医疗技师所使用,分别包括独立的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总线,或者两者共用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中的一个或几个。
所述的一体化家电式硬件结构的录播系统单元主要用于远程会诊的自动同步剪辑、录制、储存、直播、刻录,包括视频输入接口、视频编码器、音频输入接口、混音模块、音频编码器、用于对多路视频信号进行画面合成与切换的视频切换模块、预监看模块、预监听模块、硬盘存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视频输出接口、音频输出接口,其中音频输入接口连接混音模块,混音模块连接音频编码器,视频输入接口连接视频编码器,视频编码器连接视频切换模块,视频切换模块分别连接硬盘存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预监看模块、预监听模块、视频输出接口,音频编码器分别连接硬盘存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预监看模块、预监听模块、音频输出接口。
所述的医疗诊断设备接口,用于将多个多种数字化的医疗诊断设备与工作站连接,其包括USB、VGA、DVI、BNC、RCA、HDMI中的一种或几种,这些接口能独立工作,不相互影响。
工作站主体连接的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有电子内窥镜系统、数字心电图机、数字脑电图仪、数字心肌脑电图仪、数字听诊器、数字监护仪、全数字超声诊断仪、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或相近的设备。
所述的远程通讯模块,用于以宽带、ADSL、3G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使工作站联网,主要用于连接远程医疗网络中心(以下简称“网络中心”),其包括多种网络接口、无线网卡,还可以包括小型路由器和/或交换机。
所述的直播效果显示屏用于显示远程会诊的直播画面,显示屏安装在工作站主体表面,可折叠平放在工作站主体外壳表面。
所述的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用于使医生能方便地快捷地从某一位置,以某一角度采集患者的视音频信息,其包括机械臂、摄像头及麦克风、无影灯、用于控制拍摄的摄录控制面板、显示拍摄效果的显示屏,其中可用触摸显示屏替代显示器和摄录控制面板,用其它照明装置替代无影灯。
所述的显示部分用于分别为医生和远程医疗技师所使用,为两台分别连接工作站主体内的两个工作单元的液晶显示器或其它显示设备。
所述的音频输出部分为扬声器或其它音频输出设备。
所述的医生视音频输入部分用于采集医生的视音频信息,为摄像头及麦克风或其它有类似功能的设备。
所述的患者视频输入设备,包括两台不同位置和角度安装的用于从不同角度拍摄患者特写、半身、全身或拍摄工作站工作全景的摄像机,采用球机、全景摄像机或云台摄像机。
所述的医用胶片扫描仪,用于将传统的胶片数字化处理,扫描成图像文件。
本发明所述的工作站根据工作站主体中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连接的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工作,通过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采集患者的各类医学检查信息,传输至工作站主体中的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经过工作单元上软件的相应处理后,传输至工作站主体中的录播系统单元;根据工作站主体中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的控制信号,医生视音频输入部分采集医生视音频信息,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和/或摄像机采集患者视音频信息,传输至工作站主体中的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经过工作单元上软件的相应处理后,传输至工作站主体中的录播系统单元;通过外设输入工作站主体中的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的患者电子病历信息、医生远程会诊中发言文字信息,经过工作单元上软件的处理后,传输至工作站主体中的录播系统单元;根据工作站主体中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的控制信号,工作站主体中的远程通讯模块输入的参与远程会诊的各方会诊专科医生的视音频、文字、电子白板信息,传输至工作站主体中的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经过工作单元上软件的相应处理后,传输至工作站主体中的录播系统单元;录播系统单元根据工作站主体中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的控制信号,将输入其中的各类数据处理为远程会诊的直播数据,再以录播系统单元内置服务器为平台,通过工作站主体的远程通讯模块对外直播远程会诊。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借鉴工控系统和信息系统思想设计的工作站。工作站利用类似工业控制的方式控制连接工作站主体的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等设备,利用信息系统的结构处理通过连接工作站主体的设备采集的各类信息,因此具有较高的功能质量、使用效率和使用便捷性。
2、高度集成的工作站主体结构。
工作站中集成了家电化的录播系统单元,具有同步编辑、录制、直播、存储、刻录功能,其中,自动同步编辑在保证用户获得所关心信息的前提下降低了远程会诊对网络资源的要求;自动直播能充分利用多种远程通讯方式。这些自动功能,降低了远程会诊对用户的电子技术等专业技术的要求,简化了用户操作,使非专业用户能简便地取得很好的远程会诊效果,提高了远程会诊的效率,保证了远程会诊的质量。
集成了两个工作单元,可只使用医生用工作单元进行设备控制和信息处理操作,也可将技师用工作单元用作设备控制,将医生用工作单元用作信息处理,还可以自由地将医生用和技师用工作单元用于设备控制和信息处理中的相同或不同的环节: 两个工作单元灵活的分工及合作模式提高了工作站的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
使用的远程通讯模块使工作站主体能充分利用多种通讯方式;医疗诊断设备接口支持连接多种现有的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一体式设计也便于工作站主体的移动。
3、高质高效的全面的医学信息的采集。工作站具有数字化的医疗诊断设备、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及其它多种摄像设备,结合自身的借鉴工控系统和信息系统设计思想的模式,能够在尽可能减少人工操作的基础上保证患者的支持诊断的医学信息的采集的全面、高质、高效。
4、工作站可离线提供诊断辅助功能,除远程会诊外的其它辅助功能都可以离线使用。
5、工作站自动采集多种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生成的患者医学检查信息,结合人工输入的信息,通过多源信息处理,形成全面描述患者病情的档案。
6、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简化了医生采集患者外部体征的操作,提高了医学检查效率,并使采集的患者外部体征更高质,对诊断有更大的支持作用。
7、工作站可在远程会诊过程中采集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生成的患者医学检查信息,并快速自动上传至网络中心,以及时发送到会诊专科医生端。
8、网络中心的患者档案自动与工作站的患者档案同步,减少了用户的繁琐操作。
9、工作站提供医生的知识辅助,利用工作站或网络中心存储的各种医学资料,通过便捷高效的双向检索,可在医生诊断的全过程提供直接有效的知识辅助。
10、工作站主体支持后续安装各类医学软件,如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临床路径”相关软件。
综合以上各优点,工作站特别适用于全科医生的诊断辅助。
附图说明
图1为硬件结构框图;
图2 为远程会诊功能流程图;
图3  录播系统单元结构图;
图4 工作站主体的其它功能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硬件结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的硬件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其包括:
工作站主体1,其中包括录播系统单元3、技师用工作单元4、医生用工作单元5、医疗诊断设备接口6、远程通讯模块7、直播效果显示器8。技师用工作单元4与医生用工作单元4双向数据传输,录播系统单元3分别与技师用工作单元4、医生用工作单元5双向数据传输,远程通讯模块7分别与技师用工作单元4、医生用工作单元5双向数据传输,录播系统单元3输出数据至直播效果显示屏8,医疗诊断设备接口6传输数据至医生用工作单元5和技师用工作单元4。
工作台2,上面主要放置或固定安装工作站主体1, 多种数字化医疗设备9中的某些,医生用显示器10、扬声器一13、医生摄像头及麦克风12、无线耳机及麦克风23,技师用显示器11、扬声器二14,机械臂15的后端,球型摄像机21、医用胶片扫描仪20、打印机9。
医生用显示器10、扬声器一13、医生摄像头及麦克风12,用于医生操控工作站,可设计为一体式,能在工作台2上水平旋转,以方便医生面对不同方向操作。
技师用显示器11、扬声器二14,用于远程医疗技师操控工作站,可设计为一体式,能在工作台2上水平旋转,以方便远程医疗技师面对不同方向操作。
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其包括机械臂15、无影灯16、患者摄像头及麦克风17、摄录控制面板18、显示屏19,机械臂15的后端固定在工作台2上或固定工作站主体1上,无影灯16、患者摄像头及麦克风17、摄录控制面板18、显示屏19安装于机械臂的前端,摄录控制面板18可改变朝向。
所述的患者视频输入设备包括球型摄像机21和全景摄像机22。球型摄像机21用台架固定在工作台2上,可调节高度。全景摄像机22安装于工作站所在房间的天花板上。
医用胶片扫描仪20可单独放置在工作台2上,也可嵌入工作站主体1。
结合图3录播系统单元结构图对所述的录播系统单元3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其包括视频输入接口1、视频编码器3、音频输入接口2、混音模块4、音频编码器6、用于对多路视频信号进行画面合成与切换的视频切换模块5、预监看模块7、预监听模块8、硬盘存储模块9、网络传输模块10、视频输出接口11、音频输出接口12,其中音频输入接口2连接混音模块4,混音模块4连接音频编码器6,视频输入接口1连接视频编码器3,视频编码器3连接视频切换模块5,视频切换模块5分别连接硬盘存储模块7、网络传输模块10、预监看模块8、预监听模块9、视频输出接口11,音频编码器6分别连接硬盘存储模块7、网络传输模块10、预监看模块8、预监听模块9、音频输出接口12。多路音频信号通过音频输入接口2经混音模块4混音后,进入音频编码器6;同时,多路视频信号通过视频输入接口1,进入多个视频编码器3,经视频编码器3处理后由视频切换模块5进行画面合成与切换;视音频信号再分配给硬盘存储模块7、网络传输模块10、预监看模块8和预监听模块9、视频输出接口11或音频输出接口12。
以下结合图4功能模块结构图对本工作站主体具有的功能模块进行具体说明:
    本工作站主体1还包括医学检查信息功能模块、视音频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会诊功能模块、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存储模块、传输模块,它们可以以软件形式实现。
所述的视音频信息功能模块,用于根据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和/或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从工作站主体连接的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球型摄像机、全景摄像机采集患者的视音频信息,从医生视音频输入部分医生的视音频信息,处理采集的视音频信息。
所述的远程信息功能模块,用于根据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和/或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通过远程通讯模块输入参与远程会诊的各方会诊专科医生的视音频、文字、电子白板信息,处理采集的信息。
所述的远程会诊功能模块,用于根据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和/或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将医学检查信息功能模块5、视音频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信息功能模块传输到该模块的信息,进行远程会诊所需的处理,将其作为远程会诊的内容,通过远程通讯模块直播。
所述的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医学检查信息功能模块、视音频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会诊功能模块的各项功能;
所述的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医学检查信息功能模块、视音频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会诊功能模块的各项功能。
所述的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医学检查信息功能模块、视音频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会诊功能模块产生的各种信息,其在医生用工作单元、技师用工作单元、录播系统单元中的一个或几个中。还存储远程会诊安排信息、患者档案管理信息、医生知识库信息、工作站使用辅助信息。
所述的传输模块,用于各个模块间的数据交互。
其中所述的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和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还包括有各自的信息输入控制子模块、信息输出控制子模块、远程会诊控制子模块;所述信息输入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和/或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自动判断的远程会诊中会诊参与者对各种图像、声音信息的关注情况与人工设定的信息关注优先级,自动或人为地控制医学检查信息功能模块、视音频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信息功能模块有选择性接收输入的信息;所述信息输出控制子模块用于在远程会诊过程中根据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和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自动识别的或人工设定的信息传输优先级,自动或人为地控制远程会诊功能模块利用工作站可用的通讯方式传输数据;所述的远程会诊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远程会诊功能模块处理远程会诊过程直播所用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在远程会诊过程中,远程会诊控制子模块判断远程会诊中会诊参与者对各种图像、声音、文字信息的关注情况,结合人工设定的信息关注优先级或人为输入的控制指令,向远程会诊功能模块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它自动对图像、声音信息进行选择和编辑,以形成以重点关注信息为主的单一画面或多画面的单路视音频,配合单独一路文字信息,形成远程会诊直播的内容。
应用本发明提出的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可以实现如下功能:远程会诊、医学检查信息采集、医学知识辅助、工作站使用辅助、电子病历、患者档案管理。
1、远程会诊,指的是工作站通过远程通讯模块连接远程医疗网络中心,通过网络中心与会诊专科医生的远程会诊系统建立联系开展远程会诊。
(1) 申请远程会诊
医生需要的操作有,上传患者档案,设置远程会诊。
其中的上传患者档案,是由工作站全自动完成的“患者档案自动同步”。如果是患者申请的初次远程会诊,则工作站自动在网络中心建立患者网络档案,上传患者保存在工作站中的包括电子病历和医学检查信息档案的所有档案资料;如果是申请远程会诊复诊,则工作站自动将网络中心的患者网络档案与工作站保存的档案同步。医生也可以选择性的更新患者网络档案。
其中的设置远程会诊包括设置会诊水平等级、会诊形式、会诊时间。
远程会诊的水平等级,分为县级、省级、国家级、国际级,该水平确定了参与远程会诊的专科会诊医生的专业水平。
远程会诊的形式,包括实时会诊非实时会诊,其中实时会诊又分普通会诊、专家会诊、急诊会诊。普通会诊为网络中心安排参与会诊的远端的值班医生;专家会诊为医生或应病人要求从自己的专家联络库中选择希望参加本次远程会诊的医生,将其按需求度排序,再由网络中心根据所选的医生值班情况确定参与此次会诊的医生;急诊会诊则是让网络中心以最快的速度安排此次会诊。
远程会诊的时间指医生可以进行此次申请的远程会诊的具体时间或时间条件,时间条件指哪一天哪个时段可以会诊或哪一天哪个时段不能会诊。此设置由远程会诊安排管理功能提供一定辅助。
如果是申请复诊,工作站和网络中心将保存上次申请时的会诊设置,医生只需调整有变化的设置。
(2)    进行远程会诊
远程会诊过程中,工作站的软件界面显示有,文字语言交流窗口、患者信息窗口、患者视频窗口、专科会诊医生视频窗口、工作站医生视频窗口、更新病人资料窗口、电子白板操作悬浮窗口、文件共享窗口。
文字语音交流窗口包括显示各方发出的文字信息和语音信息的窗口和医生控制文字与语音发言的窗口。
患者信息窗口显示患者电子病历,及通过工作站连接的医疗诊断设备采集的信息和通过医学诊断设备检测出并人工输入工作站的医学检查信息,患者摄像头拍摄的患者局部照片。使用标签在不同信息间切换。
患者视频窗口显示机械臂上患者摄像头拍摄的或患者球型摄像机自动跟踪拍摄的患者视频。
专科会诊医生视频窗口显示每个参与此次远程会诊的可显示视频的专科医生的视频,在专科医生未语音发言时可只显示照片以节约网络资源。
工作站医生视频窗口显示由工作站的医生视音频输入部分采集的工作站医生的视频。
更新病人资料窗口用于将在远程会诊过程中快速采集的患者医学检查信息快速传输给远程会诊中心平台及专科会诊医生。采用设计简单的操作界面,调用工作站医学检查信息采集功能。
文件共享窗口显示会诊各方上传的或网络中心保存的与此次会诊相关的医学材料。
远程会诊过程中,工作站将通过工作站设备输入的工作站医生的文字信息、视音频信息,患者的视音频信息,根据需要在远程会诊中采集的经过工作站多源信息处理的患者医学检查信息,工作站医生的电子白板操作信息发送至网络中心,从网络中心接收专科会诊医生的文字信息、视音频信息,专科会诊医生的电子白板操作信息。
(3)  结束远程会诊
在结束一次远程会诊时,工作站医生和专科会诊医生共同达成诊断结果与患者治疗方法的一致意见,并完成远程会诊总结。
(4)    申请远程会诊复诊
在某患者之前已申请过远程会诊后再次申请时,医生只需更新患者的病历和医学检查资料,根据需要调整远程会诊的水平等级和形式,并确定可行的远程会诊时间,即可完成再次会诊的申请。
(5)    远程会诊自动同步编辑,录制,直播,存储,刻录
自动同步编辑:在远程会诊过程中,工作站自动判断远程会诊中会诊参与者对各种图像、声音信息的关注情况,结合人工设定的信息关注优先级及人工输入的控制指令,自动对图像、声音信息选择和编辑,形成以重点关注信息为主的单一画面或多画面的单路视音频,配合单独一路文字信息,形成远程会诊直播的内容。
自动同步录制:在远程会诊过程中,工作站自动实时录制远程会诊实况记录。
自动同步直播:在远程会诊过程中,工作站作为服务器,根据工作站自动识别的或人工设定的信息传输优先级决定在网络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的信息传输顺序,自动利用所有工作站可用的无线通讯方式传输数据,自动实时在网络上直播远程会诊实况记录。
自动同步存储:在远程会诊过程中,工作站自动实时存储远程会诊实况记录。还可存储远程会诊的界面实况记录,该记录将重放远程会诊过程中使用工作站的医生看到的远程会诊界面的实况。
自动同步刻录:在远程会诊过程中,工作站可以自动实时将远程会诊实况记录刻录到光盘上。
(6)    远程会诊安排管理
工作站提供已经提交的网络中心确定安排或未确定安排的远程会诊申请的管理,包括申请远程会诊时的远程会诊空闲时间提示。
(7)    远程会诊提示
在工作站得到网络中心确定远程会诊安排的信息或确定的远程会诊将要开始时,工作站显示相应的提示信息。
(8)    远程会诊历史管理
查看工作站参与的已结束的远程会诊的录像。
(9)    远程会诊案例浏览
连接网络中心,选择观看正在进行的或已经结束的远程会诊。
2、医学检查信息采集,指的是在医生使用某些医疗诊断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后,工作站自动根据预先设定的工作站连接的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的数据采集方式,采集患者检查项目相应的医学检查信息,并利用多源信息处理技术,生成或更新患者的医学检查信息档案;在医生对患者进行外部体征检查的同时,通过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上的摄像头及麦克风和/或球型摄像机采集患者的外部体征的视音频和/或图片信息,工作站自动采集视音频和/或图片信息,经数据处理后,生成或更新患者的医学检查信息档案。医学检查及医学检查信息的采集可在远程会诊外或远程会诊过程中进行。
3、医学知识辅助,指的是工作站提供的通过按病名检索和/或按病症检索的方式,查看储存在工作单元或远程医疗网络中心的疾病资料的功能。其中按病症检索方式,除了传统的人工输入若干个病症关键词外,还可以是在系统自识别电子病历中的病症描述中的描述关键词,根据医生在其中选择的一些关键字,及人工输入的关键字,检索疾病资料。
4、工作站使用辅助,指的是工作单元提供关于工作站的软件使用辅助提示、硬件使用辅助提示、工作站摄录设备的规范化信息采集方法的辅助提示。
其中软件和硬件的使用辅助可以是以帮助文件的形式,也可以是可人为选择是否开启的在使用中显示相关软硬件使用的辅助信息的形式。
其中规范化图像采集方法的辅助提示指采集患者不同外部体征时的拍摄要求或注意事项的提示,除文字提示信息外,还包括拍摄显示窗口中的图像提示信息,如提示线、提示图形。
5、电子病历,指的是目前技术成熟的电子病历。电子病历界面与工作站其它各功能的界面相融合。
6、患者档案管理,指的是工作站的工作单元提供包括电子病历、医学检查信息、远程会诊信息的患者档案的查询、新建、修改等功能。
其中查询档案指查询曾通过工作站进行诊断的患者的档案。通过患者的姓名、出生年月等多种信息查询。新建档案指为未通过工作站进行诊断的患者建立档案。修改档案指当患者曾通过工作站进行诊断,在申请复诊或新的初诊时,医生或远程医疗技师直接在原有档案上修改或添加信息。
为了方便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中包含了名为“诊断辅助中心”的软件。它是联系工作站所有其它功能的平台,使所有软件功能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它可调用和控制所有功能的软件。使用诊断辅助中心,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选择使用工作站的各个功能。
为了进一步保证诊断质量和效率,本发明所述的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的工作单元能够分工与合作。分工可以是一个工作单元负责工作站控制、工作站各功能的操作、外部数据采集、前期的外部数据分别处理、远程会诊的控制,另一个工作单元负责外部数据汇总处理、远程会诊的信息处理、远程会诊的参与;合作可以是两个工作单元对同一功能进行协同操作,即两个工作单元都可以对一个功能进行操控,一方的操控引起的界面、数据的变化传输并同时表现在另一方。
为充分利用工作站,工作站应同时由医生和远程医疗技师共同操作。工作站的所有功能也能单独由医生操作。医生主要负责检查和诊断患者,使用工作站医学方面的功能,参与远程会诊;远程医疗技师主要负责辅助医生进行工作站的软硬件的操作。
他们具体的分工主要如下:
医生主要负责的是
(1)    检查和诊断患者: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诊断患者病情;
(2)    使用医学知识辅助功能;
(3)    在远程会诊中,与会诊专科医生讨论;
(4)    在远程会诊中,切换患者数据流;
(5)    指示远程医疗技师,填写电子病历;
(6)    指示远程医疗技师,在远程会诊外或远程会诊中进行设备操作,包括进行依靠工作站连接的医疗诊断设备的医学检查,使用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对患者拍照或摄像,设置患者球型摄像机摄像,设置全景摄像机等;
(7)    利用工作站连接的医疗诊断设备对患者进行医学检查,使用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对患者拍照或摄像;
(8)    指示远程医疗技师,收集患者信息,进行患者的多源信息处理,建立和更新患者档案;
(9)    指示远程医疗技师,申请远程会诊;
(10)  指示远程医疗技师,在远程会诊过程中进行会诊相应的设置,如直播效果设置;
(11)  指示远程医疗技师,进行远程会诊安排管理。
远程医疗技师主要负责的是
(1)    根据医生的指示,填写电子病历;
(2)    根据医生的指示,在远程会诊外或远程会诊中进行设备操作;
(3)    根据医生的指示,收集患者信息,建立和更新患者档案;
(4)    根据医生的指示,申请远程会诊;
(5)    根据医生的指示,在远程会诊过程中进行会诊相应的设置;
(6)    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远程会诊安排管理;
本发明的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按照以下的主要流程进行工作。
1、  结合图2远程会诊功能流程图,远程会诊(流程中的医生特指使用工作站的医生)的流程如下
(1)    医生新建患者档案或进入患者档案。
(2)    医生选择远程会诊。
(3)    医生进行远程会诊设置。
(4)    医生提交远程会诊申请。
(5)    工作站向网络中心上传患者电子病历及医学检查信息档案。
(6)    工作站向网络中心上传远程会诊信息。
(7)    工作站等待网络中心确定远程会诊安排。
(8)    工作站接收网络中心的远程会诊安排信息,并立即显示会诊安排确认提示。
(9)         工作站在远程会诊开始前一段时间时显示远程会诊即将开始的提示。
(10)     医生进入此次远程会诊界面。
(11)     工作站与网络中心建立远程会诊数据联络。
(12)     远程会诊参与各方确认开始远程会诊,工作站开始对各路非医学的视音频信息采集、处理、对外传输,开始自动同步编辑、录制、存储、直播,还可自动同步刻录。
(13)     如果医生决定需要对病人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则检查完后工作站采集并处理医学检查信息,向网络中心上传。
(14)     工作站进行远程会诊:工作站保持对各路非医学的视音频信息采集、处理、对外传输,保持自动同步编辑、录制、存储、直播,还可自动同步刻录。当医生对患者进行医疗检查,工作站对工作站连接的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生成的医学检查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对外传输。
(15)     远程会诊参与各方准备结束远程会诊。
(16)     远程会诊参与各方进行远程会诊结束前的总结工作,工作站记录总结资料。
(17)     医生选择结束远程会诊,工作站停止对各路非医学的视音频信息采集、处理、对外传输,停止自动同步编辑、录制、存储、直播,停止自动同步刻录,工作站断开与网络中心建立远程会诊数据联络。
(18)     工作站记录此次远程会诊结束。
2、  医学检查信息采集
(1)    医生新建患者档案或进入患者档案。
(2)    医生在界面中选择工作站连接的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所支持的需要对患者进行的医学检查项目。
(3)    医生利用工作站连接的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进行所选的医学检查项目。
(4)    医生在工作站界面选择采集医学检查信息的功能。
(5)    工作站按预定方式从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采集患者医学检查信息。
(6)    工作站对采集的医学检查信息进行多源信息处理,形成患者医学检查信息档案。
3、  医学知识辅助
(1)    医生选择医学知识辅助功能。
(2)    医生选择病名检索和/或病症检索的检索方式,选择是否同时在网络中心知识库中检索。
(3)    医生输入检索关键词。
(4)    医生选择开始检索,工作站在知识库中进行检索,如选择同时在网络中心知识库检索,则向网络中心提交检索申请。
(5)    工作站完成在知识库中检索,如选择同时在网络中心知识库检索,工作站接收网络中心的检索结果。
(6)    工作站显示检索结果,即检索所得疾病列表。
(7)    医生选择查看其中的项目。
(8)    工作站显示知识库中或加上网络中心知识库中的所选疾病的诊疗信息等内容的图文等形式的信息。
4、  患者档案管理
检索患者档案
(1)    医生进入“诊断辅助中心”界面。
(2)    医生选择“检索患者档案”功能
(3)    输入检索其档案的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作为检索关键字的信息。
(4)    医生选择“开始检索”,工作站按关键字在患者档案库中检索。
(5)    工作站显示符合检索条件的患者档案则显示结果列表。
新建患者档案
在“诊断辅助中心”界面或检索患者档案界面中都有“新建患者档案”功能。医生选择此功能,工作站直接调用电子病历和医学检查功能的界面。
更新患者档案
医生选择此功能,工作站直接直接调用电子病历和医学检查功能的界面,并加载工作站中储存的该患者的信息。
其中远程会诊中工作站需要处理的数据主要如下。
视频
(1)    患者机械臂摄像头采集的视频
(2)    患者球型摄像头采集的视频
(3)    工作站连接的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采集的视频:内窥镜视频、心电图视频、超声诊断仪视频等
(4)    医生摄像头采集的视频
(5)    参与远程会诊的多方会诊专科医生摄像头采集的视频
(6)    全景摄像头采集的视频
音频
(1)    患者机械臂麦克风采集的音频
(2)    工作站连接的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采集的音频:电子心肺音等
(3)    医生麦克风采集的音频
(4)    参与远程会诊的多方会诊专科医生麦克风采集的音频
(5)    全景摄像头处拾音器采集的音频
图片
(1)    工作站连接的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采集的图片,工作站连接的医用胶片扫描仪采集的图片
(2)    患者机械臂摄像头拍摄的照片
文字
(1)    远程会诊各方参与者交流的文字
(2)    患者电子病历、其它实验室检查项目等的文字
     为保证在网络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远程会诊的质量,远程会诊中最低限度的数据传输方案可以是如下文所述。在网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工作站的自动同步编辑和自动同步直播功能将按设定或人为操作传输更多的数据。
图像
(1)    专科会诊医生视频0或1路
(2)    工作站医生视频0或1路
(3)    患者信息中的视频1路:机械臂摄像头、球形摄像头、医疗仪器等采集的视频中的1路
(4)    患者信息中的图片(除传输外不占用带宽):照片或医学影像图片
(5)    可追加1路监护仪的视频或数据
声音
(1)共1路:工作站医生发言音频、专科会诊医生发言音频、医疗诊断设备采集的音频、麦克风采集的音频中的1路
文字
(1)工作站医生或专科会诊医生的发言文字
基于发明内容中所述的医生和远程医疗技师的分工方式,工作站两个工作单元的功能分配可以是以下方式。
医生用工作单元主要使用工作站医学方面的功能。主要负责外部数据的汇总处理、远程会诊的信息处理、远程会诊的参与。
技师用工作单元主要使用辅助全科医生的工作站的基础技术层面的功能。主要负责工作站控制、工作站各功能的操作、外部数据采集、外部数据分别的前期处理。
两个工作单元安装相同的支持工作站所有功能的软件,通过工作站“诊断辅助中心”界面选择医生或远程医疗技师的不同使用模式,在不同模式下,在工作站其它各个功能的界面中可进行的操作有所不同。
医生用工作单元主要实现的功能有
(1)    利用工作站连接的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对患者进行医学检查
(2)    利用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采集患者视音频信息
(3)    参与远程会诊,处理远程会诊中的信息
(4)    协同填写电子病历
(5)    提供医学知识辅助
(6)    提供工作站使用辅助
(7)    查看远程会诊历史
(8)    浏览远程会诊案例
技师用工作单元主要实现的功能有
(1)    远程会诊外或过程中的设备设置及操作,设置和操作的设备有工作站连接的医疗诊断设备,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患者球型摄像机,全景摄像机等;
(2)    收集患者信息,患者各类信息的初步的规范化处理,患者的多源信息处理,建立和更新患者档案;
(3)    申请远程会诊;
(4)    管控进行中的远程会诊;
(5)    管理远程会诊安排;
(6)    协同填写电子病历;
(7)    提供工作站使用辅助。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以上实施例中硬件结构的具体布局、功能的细节设计、主要功能的实现流程细节等并不唯一。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的,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Claims (8)

1.一种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包括工作站技术核心的工作站主体、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显示部分、音频输出部分、医生视音频输入部分、患者视频输入设备;其中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显示部分、音频输出部分、医生视音频输入部分、患者视频输入设备分别通过数据线连接工作站主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站主体是工作站的一体化核心技术平台,其包括医生用工作单元、技师用工作单元、一体化家电式硬件结构的录播系统单元、远程通讯模块和医疗诊断设备接口;
所述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技师用工作单元之间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交互,录播系统单元与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之间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交互,远程通讯模块与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之间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交互,医疗诊断设备接口与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之间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的医生用工作单元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它们通过总线实现数据交互;
所述的技师用工作单元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它们通过总线实现数据交互;
所述远程通讯模块用于以宽带、ADSL、3G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使工作站主体联网,其包括多个网络接口和无线网卡,还包括小型路由器和/或交换机;
所述的医疗诊断设备接口用于将多个多种数字化的医疗诊断设备与工作站主体连接,其包括USB、VGA、DVI、BNC、RCA、HDMI中的一种或几种,这些接口独立工作,不相互影响;
所述工作站根据工作站主体中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连接的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工作,通过数字化医疗诊断设备采集患者的各类医学检查信息,传输至工作站主体中的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经过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处理后,传输至工作站主体中的录播系统单元;根据工作站主体中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的控制信号,医生视音频输入部分采集医生视音频信息,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采集患者视音频信息,传输至工作站主体中的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经过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处理后,传输至工作站主体中的录播系统单元;通过外设输入工作站主体中的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的患者电子病历信息、医生远程会诊中发言文字信息,经过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处理后,传输至工作站主体中的录播系统单元;根据工作站主体中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的控制信号,工作站主体中的远程通讯模块输入的参与远程会诊的各方会诊专科医生的视音频、文字、电子白板信息,传输至工作站主体中的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经过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处理后,传输至工作站主体中的录播系统单元;录播系统单元根据工作站主体中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或技师用工作单元的控制信号,将输入其中的各类数据处理为远程会诊的直播数据,再以录播系统单元内置服务器为平台,通过工作站主体的远程通讯模块对外直播远程会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体化家电式硬件结构的录播系统单元包括视频输入接口、视频编码器、音频输入接口、混音模块、音频编码器、用于对多路视频信号进行画面合成与切换的视频切换模块、预监看模块、预监听模块、硬盘存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视频输出接口、音频输出接口,其中音频输入接口连接混音模块,混音模块连接音频编码器,视频输入接口连接视频编码器,视频编码器连接视频切换模块,视频切换模块分别连接硬盘存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预监看模块、预监听模块、视频输出接口,音频编码器分别连接硬盘存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预监看模块、预监听模块、音频输出接口;多路音频信号通过音频输入接口经混音模块混音后,进入音频编码器;同时,多路视频信号通过视频输入接口,进入多个视频编码器,经视频编码器处理后由视频切换模块进行画面合成与切换;视音频信号再分配给硬盘存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预监看模块和预监听模块、视频输出接口或音频输出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生用工作单元和技师用工作单元拥有各自独立的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或共用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中的一个或几个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站主体还包括有医学检查信息功能模块、视音频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会诊功能模块、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存储模块、传输模块,其中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和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相互连接,其它模块分别连接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和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所述的医学检查信息功能模块,用于根据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和/或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从工作站主体连接的数字化医学诊断设备采集患者的医学检查信息,处理医学检查信息;
所述的视音频信息功能模块,用于根据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和/或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从工作站主体连接的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和患者视频输入设备采集患者的视音频信息,从医生视音频输入部分采集医生的视音频信息,处理采集的视音频信息;
所述的远程信息功能模块,用于根据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和/或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通过远程通讯模块输入参与远程会诊的各方会诊专科医生的视音频、文字、电子白板信息,处理采集的信息;
所述的远程会诊功能模块,用于根据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和/或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将医学检查信息功能模块、视音频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信息功能模块传输到该模块的信息,进行远程会诊所需的处理,形成远程会诊直播的内容,通过远程通讯模块直播;
所述的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医学检查信息功能模块、视音频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会诊功能模块的各项功能;
所述的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医学检查信息功能模块、视音频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会诊功能模块的各项功能;
所述的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医学检查信息功能模块、视音频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会诊功能模块产生的各种信息;
所述的传输模块,用于各个模块间的数据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和/或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还包括有信息输入控制子模块、信息输出控制子模块和远程会诊控制子模块;所述信息输入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和/或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自动判断的远程会诊中会诊参与者对各种图像、声音信息的关注情况与人工设定的信息关注优先级,自动或人为地控制医学检查信息功能模块、视音频信息功能模块、远程信息功能模块有选择性接收输入的信息;所述信息输出控制子模块用于在远程会诊过程中根据医生用工作站控制模块和/或技师用工作站控制模块自动识别的或人工设定的信息传输优先级,自动或人为地控制远程会诊功能模块利用工作站可用的通讯方式传输数据;所述的远程会诊控制子模块用于控制远程会诊功能模块处理远程会诊过程直播所用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在远程会诊过程中,远程会诊控制子模块判断远程会诊中会诊参与者对各种图像、声音、文字信息的关注情况,结合人工设定的信息关注优先级或人为输入的控制指令,向远程会诊功能模块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它自动对图像、声音信息进行选择和编辑,以形成以重点关注信息为主的单一画面或多画面的单路视音频,配合单独一路文字信息,形成远程会诊直播的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所述的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用于使医生能方便快捷地从某一位置、以某一角度采集患者的视音频信息,其包括机械臂、摄像头及麦克风、照明装置、用于控制拍摄的摄录控制面板、显示拍摄效果的显示屏, 其中的摄像头及麦克风、照明装置、摄录控制面板、显示屏固定在机械臂上,摄像头及麦克风、摄录控制面板、显示屏通过数据线与工作站主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声像采集机械臂和工作站主体在物理结构上连接为一体,或者与工作站主体在物理结构上是相互独立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患者视频输入设备,包括两台不同位置和角度安装的用于从不同角度拍摄患者特写、半身、全身或拍摄工作站工作全景的摄像机,采用球机、全景摄像机或云台摄像机。
CN201210286103.XA 2011-08-13 2012-08-13 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 Active CN102831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6103.XA CN102831305B (zh) 2011-08-13 2012-08-13 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1343.5 2011-08-13
CN201110231343 2011-08-13
CN2011102313435 2011-08-13
CN201210286103.XA CN102831305B (zh) 2011-08-13 2012-08-13 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1305A CN102831305A (zh) 2012-12-19
CN102831305B true CN102831305B (zh) 2015-07-01

Family

ID=47334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86103.XA Active CN102831305B (zh) 2011-08-13 2012-08-13 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313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0271A (zh) * 2013-09-18 2014-01-08 李龙付 可视互动远程医疗咨询服务终端机
CN105373686A (zh) * 2014-08-13 2016-03-02 南宁市锋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诊疗集成系统
CN104200418B (zh) * 2014-09-29 2018-03-09 北京中美联医学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居家诊疗系统和方法
CN104298867A (zh) * 2014-09-30 2015-01-21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医疗资源整合系统及该系统的建立与使用方法
CN104573350A (zh) * 2014-12-26 2015-04-29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医院的全科医生辅助诊疗系统及方法
CN105653843A (zh) * 2015-12-22 2016-06-08 深圳安泰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式远程会诊方法及装置
CN106355005A (zh) * 2016-08-29 2017-01-25 孙沐阳 一种计算机辅助诊断设备
CN106326675A (zh) * 2016-09-05 2017-01-11 深圳市六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远程会诊系统
CN106529139A (zh) * 2016-10-25 2017-03-22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现实的远程急救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534672A (zh) * 2016-11-02 2017-03-22 深圳亿维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手术直播系统
CN108511054A (zh) * 2017-02-23 2018-09-07 仁智(苏州)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诊疗的方法和诊疗辅助系统
CN107094221A (zh) * 2017-06-27 2017-08-25 江苏迈特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录播功能一体的医用显示器
CN107239672A (zh) * 2017-06-30 2017-10-10 安徽超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城市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CN107480462B (zh) * 2017-09-05 2021-02-02 上海亲睦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智慧临床交互系统
CN107846462B (zh) * 2017-11-03 2021-08-31 北京红云融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的远程控制方法、系统及远程协作装置
CN107945862A (zh) * 2017-11-17 2018-04-20 广州高通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病理科内实时会诊系统
CN108632636A (zh) * 2018-04-13 2018-10-09 上海翼得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医药领域的视频直播方法及系统
CN109300532A (zh) * 2018-09-04 2019-02-01 广州广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影像远程会诊系统及方法
CN109771025B (zh) * 2019-01-03 2020-06-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医疗设备云系统的阻抗检测模块
CN109788256A (zh) * 2019-01-30 2019-05-21 温州大学 一种多模态图像的显示系统
CN109887612A (zh) * 2019-02-25 2019-06-14 深圳安泰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病历信息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21421A (zh) * 2019-04-04 2019-07-16 旭辉卓越健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远程视频功能的ai医疗一体机
CN110010238A (zh) * 2019-04-04 2019-07-12 旭辉卓越健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i医疗一体机
CN110957048A (zh) * 2019-10-09 2020-04-03 北京远大康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采集处理的远程会诊方法
CN111408074A (zh) * 2020-03-17 2020-07-14 中惠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相控阵列超声子宫肌瘤治疗的远程控制治疗系统和方法
CN112837803A (zh) * 2021-01-21 2021-05-25 镇江大医金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信号传输的超声检测和远程按诊系统及方法
CN113793682A (zh) * 2021-09-26 2021-12-14 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67136A (ja) * 1998-08-21 2000-03-0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医療画像通信システム
CN1586425A (zh) * 2004-10-21 2005-03-02 北京新兴阳升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化全病区医学信息监测与控制系统
CN201079443Y (zh) * 2007-06-26 2008-07-02 上海岱嘉医学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诊断交流系统
CN101836893A (zh) * 2009-03-19 2010-09-22 朱晓阳 远程网络医疗诊断服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67136A (ja) * 1998-08-21 2000-03-0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医療画像通信システム
CN1586425A (zh) * 2004-10-21 2005-03-02 北京新兴阳升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化全病区医学信息监测与控制系统
CN201079443Y (zh) * 2007-06-26 2008-07-02 上海岱嘉医学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诊断交流系统
CN101836893A (zh) * 2009-03-19 2010-09-22 朱晓阳 远程网络医疗诊断服务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军怀.远程医疗及协同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2,第8-24、4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1305A (zh) 201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1305B (zh) 远程医疗诊断辅助工作站
Elford Telemedicine in northern Norway
US1167671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d selecting sources in a room on a network
US20140275851A1 (en) Multi-site data sharing platform
US20060259193A1 (en) Telerobotic system with a dual application screen presentation
US20110270631A1 (en) Remote healthcare data-gathering and viewing system and method
JP4621338B2 (ja) 超音波遠隔診断システム
US20070059665A1 (en) Image data processing for dental implant professionals
US9319483B2 (en) Asynchronous open task for operating room control system
JP2000148889A (ja) 自動問答システム、自動質問装置及び自動質問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7507035A (ja) 作業フロー改善と患者回転率向上のためのctスキャンへの迅速なリモートアクセスの実現
US7574371B2 (en) Medical diagnosis management system
CN112118415B (zh) 远程诊疗方法、装置和患者侧终端、医生侧终端
JP2001346768A (ja) 遠隔医療診断システム
CN111462923A (zh) 一种远程智慧医疗与智慧教育系统
JP2004344390A (ja) 画像記録装置
Chimiak et al. An architecture for naval telemedicine
RICCI et al. The Vermont telemedicine project: initial implementation phases
Leimig et al. Infection, rejection, and hospitalizations in transplant recipients using telehealth
Oakley et al. Teledermatology in the Waikato region of New Zealand
JP3678492B2 (ja) 医療画像情報伝送方法
JP2002215797A (ja) 病院情報システム
US20210021787A1 (en) Audio-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 of telemedicine
CN107480437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01175784A (ja) 電子カルテ装置および紹介状伝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