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0846B - 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0846B
CN102830846B CN201210303371.8A CN201210303371A CN102830846B CN 102830846 B CN102830846 B CN 102830846B CN 201210303371 A CN201210303371 A CN 201210303371A CN 102830846 B CN102830846 B CN 1028308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add
effect layer
printing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033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30846A (zh
Inventor
周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3033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308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30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0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30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0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包括由玻璃或亚克力制成的透明基板以及效果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适合UV油墨印刷的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制成的附加板,所述附加板的上表面通过光学透明粘合剂或光学透明贴合粘胶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粘合在一起,所述效果层通过UV油墨印刷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附加板的下表面上,其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制作基板、在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印刷上印刷效果层并裁剪出附加板,将附加板与基板按光学透明粘合剂粘合工艺或光学透明贴合粘胶的贴附工艺粘合成一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触摸屏面板生产能效低、耗能大以及存在污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属于触摸屏面板类。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人机交互手段而在电子设备上,如手机上被广泛使用,在现有技术中,触摸屏分为二种,一种为电阻式触摸屏,另一种为电容式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是利用压力感应进行控制的,而电容式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感应电流来进行控制的。在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那种触摸屏,都包括面板。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在此引入CN201110444647.X所公开的一种触摸屏面板。CN201110444647.X所公开的一种触摸屏面板,其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由玻璃或亚克力制成的透明的基板,所述基板的下表面上通过多次丝印的方式形成效果层,所述效果层的作用在于限定出触摸屏的显示窗口以及一些必要的标志、标识,如产品的商标或操作按键等。这样就形成了我们所述的面板,当然要形成完整的触摸屏产品,接下来还有一些工序,包括但不限于在下表面上形成减反射层、透明导电膜层等,减反射层、透明导电膜层的形成工艺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真空镀膜的方式。但这些后续的工序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在此不加以深入地讨论。对于我们所定义的面板而言,所涉及的问题在于基板以及如何在基板的下表面上形成效果层。如前所述,在现有技术中,面板的生产是通过多次丝印的方式在基板的下表面上形成效果层,其存在的问题在于由玻璃或亚克力制成的基板,其厚度一般均在0.5-1.2毫米左右,且较硬,不能卷曲。为此在生产上一般都是采用单片丝印的方式来处理,也即一台设备一次只能印一片面板,目前每台设备每小时平均只能印300次,众所周知,效果层是需要通过多次丝印才能形成的,按每片面板上的效果层平均需要丝印4次计算,一台机器每小时只能生产出70片半成品。这样的生产效能是很低的了,如果面对大批量面板的生产,显然需要许多台设备才能形成相应的生产规模,大的生产规模也意味着需要很大的生产场地,另一方面,生产设备多了,最为直接的后果是其将导致作业过程控制的复杂性,造成良品率下降,按前述的生产方式生产,目前生产厂面板的实际良品率不超过70%,也就是说单台设备每小时只能产出50片左右的合格品。
再者,现有技术中面板效果层的形成采用的是热固型油墨,需通过加热方式进行油墨的固化,标准的生产工艺过程是印刷第一色(通常先印深色),送高效红外线或远红外线干燥机(传送带式烘道)进行表面干燥,印刷第二色(色序通常由深及浅),再送高效红外线或远红外线干燥机进行表面干燥,直至印刷第n道色,第n次送高效红外线或远红外线干燥机进行表面干燥,接下来进行底色补色覆平(整理色),再送高效红外线或远红外线干燥机进行表面干燥,最后送红外线或远红外线干燥箱彻底固化干燥。显然印刷和固化工艺繁琐,油墨固化的温度高,耗费能源大。
另外,现有油墨中均含有挥发性溶剂,这些溶剂往往包含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由于采用加热方式进行固化,挥发就更大了,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污染。
更进一步的问题是,现有技术采用的油墨本身品种单调,常用的只有区区几十种,所以最终产品变化少,只有一些单调的颜色。
依以上所述,显然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包括由玻璃或亚克力制成的透明的基板以及效果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适合UV油墨印刷的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制成的附加板,所述附加板的上表面通过光学透明粘合剂或光学透明贴合粘胶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粘合在一起,所述效果层通过UV油墨印刷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附加板的下表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可采用PVC、PET、高压聚乙烯以及聚丙烯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的厚度为0.05-0.125毫米。
作为前述优选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由PVC或PET材料制成的附加板包括光面和亚光面,选择所述亚光面为附加板的下表面,这样所述效果层形成在亚光面上,同时所述光面自然为附加板的上表面,即光面为附加板与基板的粘合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学透明粘合剂为紫外线固化类光学透明粘合剂。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学透明贴合粘胶为片状光学胶。
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成:
A、将玻璃或亚克力板裁剪成符合产品规格大小的基板;
B、按照UV油墨印刷工艺在用来制作附加板的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的制成后作为附加板的下表面上印刷效果层;
C、对已印刷上效果层的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进行裁剪,使之成为符合产品规格大小的附加板;
D、在基板的下表面上和/或附加板的上表面上涂刷光学透明粘合剂或贴附光学透明贴合粘胶;
E、按光学透明粘合剂的粘合工艺或光学透明贴合粘胶的贴附工艺使基板的下表面上和附加板的上表面粘合成一体。
本发明的这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不是在基板的下表面上印刷效果层,而是增加了附加板,所述附加板由适合UV油墨印刷的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制成,同时,所述附加板的上表面通过光学透明粘合剂或光学透明贴合粘胶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粘合在一起,所述效果层通过UV油墨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附加层的下表面上,这样的结构的触摸屏面板与现有技术的触摸屏面板相比,其显著的效果在于效果层的形成上,增加了附加板,同时附加板由适合UV油墨印刷的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制成,再者所述效果层通过UV油墨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附加层的下表面上,这三属性是导致本发明将产生突出的积极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附加板的增加,我们规避了现有技术的触摸屏面板效果层的形成只能采用单片印刷的问题,附加板由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制成,决定了本发明的效果层即可以采取高效的平印,亦可以采取高品质的丝印,还可以采用卷筒轮转胶印,同时无论是丝印还是平印或者卷筒轮转胶印,均可采用成卷连续印刷的方式进行大幅面印刷,即可以同时印刷多个效果层图案,之后再裁剪成符合规格尺寸的一片片附加板即可。采用UV油墨印刷的方式形成效果层,由于UV油墨在印刷后可直接经过UV固化机瞬间即可固化,固化后的产品可立即进行下一程序,工艺简单,这一方面提高了工效,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由于UV油墨的固化方式是紫外光固化,亦称光敏固化,在紫外线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长和能量的紫外光使油墨连接料中的单体聚合成聚合物,使油墨成膜和干燥,这过程不涉及加热的问题,从而现有技术效果层形成过程中的高能耗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再者,UV油墨是100%的固体,没有可挥发的溶剂,污染小、不损害人体健康,现有技术面板生产中的污染问题亦得到了解决。更进一步,UV油墨的色域和油墨配方的多样性方面亦较现有技术的热固型油墨要好,采用UV油墨印刷形成的效果层无论是色彩还是装饰效果上均要远好于热固型油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可采用PVC、PET、高压聚乙烯以及聚丙烯材料,其积极效果在于PVC、PET、高压聚乙烯以及聚丙烯材料光学性能好,透明度高,同时还非常适合UV油墨印刷,这样形成的效果层与附加板之间的附着力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的厚度为0.05-0.125毫米,过薄不好印刷,过厚则影响透光性。
作为优选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由PVC、PET材料制成的附加板包括光面和亚光面,选择亚光面为附加板的下表面,这样,所述效果层就形成在亚光面上,所述光面自然就为附加板的上表面,即为附加板的上表面,这样附加板的光面也就自然为与基板相互粘合的粘合面,这样在选择PVC、PET材料作为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时,效果层与附加板之间的附着力更佳。
本发明的光学透明粘合剂可采用紫外线固化液态光学透明粘合剂,如市售的UV-610或UV-8068产品。
本发明的光学透明贴合粘胶可采用日本山樱化研光学生产的OCA片状光学胶,如市售的DK150A、DK175A、DK1100A等产品,也可采用韩国普罗威公司生产的片状光学胶,如市售的PKM0420产品。采用片状光学胶的好处在于便于施工,同时胶层厚度的一致性好。
本发明给出的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的生产方法,是一种显然能满足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生产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CN201110444647.X所公开的一种触摸屏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各图中:
1为透明基板;
2为效果层;
3为减反射层;
4为透明导电膜层;
5为光学透明粘合层;
6为附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及其附图对本发明的触摸屏面板及其生产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如附图2所示,包括由0.5毫米玻璃制成的透明基板1以及效果层2,其要点在于还包括由适合UV油墨印刷的可卷绕柔性透明PVC材料制成的附加板6,所述附加板6的上表面在本较佳实施例中通过光学透明粘合剂与所述基板1的下表面粘合在一起,所述光学透明粘合剂形成光学透明粘合层5,所述效果层2通过UV油墨印刷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附加板6的下表面上。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PET材料的厚度为0.07毫米。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由PET材料制成的附加板6包括光面和亚光面,所述效果层2通过UV油墨印刷的方式形成在亚光面上,所述光面为附加板6与基板1的粘合面。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透明粘合剂采用的是紫外线固化类光学透明粘合剂,在本较佳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市售的UV-610产品。
前述的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按以下步骤制成:
F、将0.5毫米玻璃裁剪成符合产品规格大小的基板1;
G、按照UV油墨丝印印刷工艺,在PET材料的亚光面上印刷效果层2;
H、对已印刷上效果层2的PET材料进行裁剪,使之成为符合产品规格大小的附加板6;
I、在基板1的下表面上和附加板6的上表面上涂刷UV-610粘合剂;
J、使基板14的下表面和附加板6的上表面粘合成一体,并在光照强度:>10mW/cm2,照射时间大于3秒的条件下进行光敏固化。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包括由玻璃或亚克力制成的透明基板以及效果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适合UV油墨印刷的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制成的附加板,所述附加板的上表面通过光学透明粘合剂或光学透明贴合粘胶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粘合在一起,所述效果层通过UV油墨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附加板的下表面上,本发明的这种触摸屏面板,其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制作基板、采用UV油墨在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印刷上印刷效果层并裁剪出附加板,最后将附加板与基板按光学透明粘合剂粘合工艺或光学透明贴合粘胶的贴附工艺粘合成一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触摸屏面板生产能效低、耗能大以及存在污染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

1.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成:
A、将玻璃或亚克力板裁剪成符合产品规格大小的基板;
B、按照UV油墨印刷工艺在用来制作附加板的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的制成后作为附加板的下表面上印刷效果层;
C、对已印刷上效果层的可卷绕柔性透明材料进行裁剪,使之成为符合产品规格大小的附加板;
D、在基板的下表面上和/或附加板的上表面上涂刷光学透明粘合剂或贴附光学透明贴合粘胶;
E、按光学透明粘合剂的粘合工艺或光学透明贴合粘胶的贴附工艺使基板的下表面上和附加板的上表面粘合成一体。
CN201210303371.8A 2012-08-24 2012-08-24 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8308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3371.8A CN102830846B (zh) 2012-08-24 2012-08-24 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3371.8A CN102830846B (zh) 2012-08-24 2012-08-24 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0846A CN102830846A (zh) 2012-12-19
CN102830846B true CN102830846B (zh) 2016-04-20

Family

ID=47334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03371.8A Active CN102830846B (zh) 2012-08-24 2012-08-24 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308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22622B1 (ko) * 2014-10-30 2015-06-25 덕산에스지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용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278762A (zh) * 2015-11-20 2016-01-27 欧浦登(顺昌)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全贴合红外超轻超薄触摸液晶硬屏及其制造工艺
CN107512039A (zh) * 2017-09-26 2017-12-26 东莞市禹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无基材手机屏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手机屏制造方法
CN109649028A (zh) * 2018-12-28 2019-04-19 浙江来斯奥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器面板的表面处理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2338A (zh) * 2011-12-27 2012-04-04 天津美泰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19651A (zh) * 2011-08-05 2012-04-18 牧东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薄板玻璃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2771393U (zh) * 2012-08-24 2013-03-06 周忠 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45381B1 (ko) * 2009-07-01 2010-03-08 강용호 모바일기기 표시창용 아이콘 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이를 구비하는 모바일기기 표시창 및 모바일기기
TWI419022B (zh) * 2010-03-16 2013-12-1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結構及製作方法
JP5572431B2 (ja) * 2010-03-23 2014-08-13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平面板貼合用樹脂積層体及び積層平面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9651A (zh) * 2011-08-05 2012-04-18 牧东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薄板玻璃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02338A (zh) * 2011-12-27 2012-04-04 天津美泰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2771393U (zh) * 2012-08-24 2013-03-06 周忠 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0846A (zh) 201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0846B (zh) 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91671B (zh) 一种柔性触控屏传感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77727B1 (ko) 터치 윈도우용 데코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3689475U (zh) 显示装置的盖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及防护面板结构
CN106782094A (zh) 一种母板及其制备方法、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3332056A (zh) 3d 显示屏玻璃装饰方法
CN102941691B (zh) 一种透视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09170B (zh)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透明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22538A (zh) 图形化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法
CN103713768A (zh) 显示装置的盖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及防护面板结构
CN102501560A (zh) 一种电容触摸屏的贴合方法
CN104540672B (zh) 包括粘结剂层的层压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25684A (zh) 电泳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3658963U (zh) 一种保护面板及触摸屏
CN110851012A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29989A (zh) 一种保护面板及触摸屏
CN202965417U (zh) 应用在触控面板的粘合层
CN202771393U (zh) 一种基于贴合形成的触摸屏面板
CN105810757A (zh) 一种用于智能调光膜的透明导电薄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55431A (zh) 薄膜触控传感器组件、电容触摸屏及其贴合工艺
CN105810306A (zh) 一种具有新型电极结构的柔性透明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21296A (zh) 一体化智能表面结构功能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70087A (zh) 一种可弯曲电容式触控屏及其生产方法
TW201442271A (zh) 彩色列印太陽能電池模組封裝結構之製法及其裝置
CN104363323A (zh) 一种手机按键的制作方法及根据该方法制作的手机按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