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9301A - 外接式导热件 - Google Patents

外接式导热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9301A
CN102819301A CN2011101528660A CN201110152866A CN102819301A CN 102819301 A CN102819301 A CN 102819301A CN 2011101528660 A CN2011101528660 A CN 2011101528660A CN 201110152866 A CN201110152866 A CN 201110152866A CN 102819301 A CN102819301 A CN 102819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ng piece
circumscribed
present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28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先智
毛黛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528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193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19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93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外接式导热件,用于多个散热装置上,且各散热装置具有一导热管。外接式导热件包括一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两相对端的多个连接部。其中,连接部分别连接散热装置的导热管。透过外接式导热件能够有效降低电子装置的热量累积,并且防止电子装置热当或损坏。

Description

外接式导热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外接式导热件,尤其是一种用于散热装置的外接式导热件。
【背景技术】
一般电脑主机中装配的硬件装置,例如显示卡或中央处理器等,上述硬件装置在运行的同时亦会产生出一定的热能。而电脑内的硬件装置所产生的热能必须透过散热风扇、散热片、水冷或冷媒等方式来进行散热。
现今主流的散热方法是透过散热风扇与散热片的组合进行散热。而被安装在硬件上的散热风扇与散热片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当安装两个以上的硬件时,因为受到散热风扇与散热片的厚度影响,导致硬件之间没有了足够的空间使空气流动。
一般而言,为了使各个硬件装置之间有足够的间距进行散热,电脑主机板的介面插槽(例如:PCI或PCI-E)之间会保留一定的距离。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硬件装置的处理效能相对的提升,而硬件装置所产生的热能也相对的增加。
为了因应硬件装置所增加的热能,自然必须提供硬件装置更有效率的散热手段。而目前仍多以散热风扇与散热片作为主流,因此为了配合提高散热效率,散热风扇与散热片也势必需要增加其数量与体积,如此一来也增加了硬件装置的厚度与体积,导致电脑设备无法进一步的小型化,并不符合目前的市场趋势。
请参照图1所示,为习知之显示卡的立体组合图。现有显示卡一般会搭载散热用的散热风扇与散热片,但如果需要装配两张显示卡时,在二显示卡之间将会呈现紧邻的状态,此时二显示卡之间的空间相对地狭小,而这样的空间并不能使空气顺利的流动。因此,由于空气流动缓慢或滞留,而造成显示卡所产生的热能无法快速地被气流带离,过热的显示卡将可能发生热当或损坏。
因此要如何有效的利用电脑主机中的空间,并且使热能不致累积在电子装置上,藉此来防止电子装置的热当或损坏,即为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发明人为克服上述的种种问题与缺失,乃收集相关资料,并以从事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验与改良,使设计出此种外接式导热件。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解决电子装置热量累积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防止电子装置热当或损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接式导热件,用于多个散热装置,且散热装置分别具有一导热管,外接式导热件包括一本体以及多个连接部。连接部系设置于本体两相对端,且连接部分别供连接散热装置之导热管上。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使原本因为空间狭小而不能顺利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能够透过外接式散热件传导热量至其它散热装置上,并透过其它散热装置进行散热。透过外接式导热件能够有效降低电子装置的热量累积,并且防止电子装置热当或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之显示卡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发明之外接式导热件的使用状态表示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外接式导热件之外观图。
图3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外接式导热件之外观图。
图3C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之外接式导热件之外观图。
图3D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外接式导热件之外观图。
图3E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外接式导热件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F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外接式导热件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之目的以及功效,以下兹举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予说明。
请参照图2及图3A所示,分别为本发明之外接式导热件的使用状态表示图,以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外接式导热件的外观图。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之外接式导热件100用于多个散热装置200上。散热装置200分别定义有一第一散热装置210以及一第二散热装置220,且第一散热装置210与第二散热装置220分别具有一或多个导热管230。外接式导热件100也可与导热管230为一体成形,在本发明中并不对此设限。
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装置200以显示卡作一示范,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之散热装置200也可以为中央处理器、硬盘、记忆体、网路卡、音效卡、光碟机或电源供应器,或是任何需要散热的装置,在本发明中并不对此设限。
如图2及图3A所示,本发明之外接式导热件100包括一本体110以及多个连接部1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之本体110为中空管状,且本体110较佳为可挠曲材质或金属材质所制成,但本体110也可以为不可挠曲材质或其它具有导热性质的材质,而本体110也可以为实心柱状,在本发明中并不对此设限。连接部120设置于本体110的两相对端,且各个连接部120分别连接于散热装置200的导热管230上。
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之本体110可藉由材质变化特性,变换外接式导热件100的长度,但基于使用上的便利性,本体110也可以为两套管相互套设,供变换外接式导热件100的长度,也就是说,只要符合本发明的目的与达成的功效,可以任意的改变本体110的外型与结构,在本发明中并不对此设限。
请参照图3A至图3C,如图所示之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及第三实施例之外接式导热件的外观图。连接部120可以为夹子、扣环或勾子,使连接部120可以稳定地固定在导热管230上。
请参照图3D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外接式导热件的外观图。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也可以在连接部120设有一接合装置130,接合装置130固定连接至连接部120与导热管23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之接合装置130以螺栓或螺钉作一示范。
请参照图3E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之外接式导热件使用状态示意图。连接部120连接至导热管230,并透过接合装置130将连接部120固定在导热管230上。
请参照图3F所示,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之外接式导热件使用状态示意图。接合装置130也可以为导热胶或焊锡,透过导热胶或焊锡将连接部120直接固定在导热管230上,在本发明中并不对此设限。
请再继续参照图2,上述之外接式导热件100透过连接部120分别连接至第一散热装置210与第二散热装置220的导热管230上。当第一散热装置210与第二散热装置220运作时,第一散热装置210所产生的热能,通过导热管230传导至外接式导热件100的连接部120。且连接于第一散热装置210的连接部120所接收的热能通过本体110传导至另一连接部120。此时热能透过另一连接部120传导至第二散热装置220的导热管230上。
藉由外接式导热件100连接第一散热装置210与第二散热装置220的导热管230,使第一散热装置210所产生的热能能够传导至第二散热装置220来进行散热。
虽然本发明之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之形状、构造、特征及数量当可做些许之变更,因此本发明之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外接式导热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复数个散热装置,该等散热装置分别具有一导热管,该外接式导热件包括:
一本体;以及
复数个连接部,设置于该本体两相对端,该等连接部分别连接该等散热装置的该导热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导热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是可挠曲材质或金属材质所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导热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为中空管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接式导热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为可藉材质变化特性,变换该外接式导热件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导热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本体为两套管相互套设,供变换该外接式导热件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导热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接式导热件与该等导热管一体成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导热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部为夹子、扣环或勾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式导热件,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接合装置,其固定连接该连接部与该等导热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接式导热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接合装置为导热胶或焊锡。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接式导热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接合装置为螺栓或螺钉。
CN2011101528660A 2011-06-08 2011-06-08 外接式导热件 Pending CN1028193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28660A CN102819301A (zh) 2011-06-08 2011-06-08 外接式导热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528660A CN102819301A (zh) 2011-06-08 2011-06-08 外接式导热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9301A true CN102819301A (zh) 2012-12-12

Family

ID=47303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28660A Pending CN102819301A (zh) 2011-06-08 2011-06-08 外接式导热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930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8900B (zh) * 2020-10-13 2022-03-2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模組
CN114356053A (zh) * 2020-10-13 2022-04-15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77592Y (zh) * 1999-05-10 2000-05-10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脑外接式散热装置
CN1549079A (zh) * 2003-05-14 2004-11-24 刘俊富 具有软性枢纽及可重复弯折的导热、散热模组
CN1722057A (zh) * 2004-07-16 2006-01-18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US20060291172A1 (en) * 2005-06-24 2006-12-28 Foxconn Technology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101636066A (zh) * 2008-07-25 2010-01-27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201830604U (zh) * 2010-10-11 2011-05-1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性散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77592Y (zh) * 1999-05-10 2000-05-10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脑外接式散热装置
CN1549079A (zh) * 2003-05-14 2004-11-24 刘俊富 具有软性枢纽及可重复弯折的导热、散热模组
CN1722057A (zh) * 2004-07-16 2006-01-18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US20060291172A1 (en) * 2005-06-24 2006-12-28 Foxconn Technology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101636066A (zh) * 2008-07-25 2010-01-27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201830604U (zh) * 2010-10-11 2011-05-1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性散热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8900B (zh) * 2020-10-13 2022-03-2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模組
CN114356053A (zh) * 2020-10-13 2022-04-15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
CN114356053B (zh) * 2020-10-13 2024-03-0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7463B2 (en) Heat dissipating system
WO2018000845A1 (zh) 一种柔性换热单元、液冷散热装置及液冷散热系统
CN108966587A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102819301A (zh) 外接式导热件
CN206292712U (zh) 电脑主机散热系统
JP6861234B2 (ja) 室外冷却器ラックシステムを用いた液体冷却
TW201215306A (en)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CN201489410U (zh) 散热模块与计算机装置
CN204498550U (zh) 散热组件
CN207836056U (zh) 一种多层组合散热片
CN207365750U (zh) 一种高散热性散热装置
CN201985088U (zh) 散热装置和计算机
CN205139822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循环冷却系统
CN201115223Y (zh) 散热装置及其电子装置
CN203801198U (zh) 一种基于usb传输线的便携式智能移动设备散热装置
CN103167783A (zh) 散热装置
CN201905000U (zh) 一种散热片
CN201575739U (zh) 热导件
CN201893328U (zh) 一种发热元件散热片
TW201245652A (en) External heat conducting element
CN203537728U (zh) 一种带水冷散热系统的机顶盒
CN104514612A (zh) 分离式双水箱散热器
CN209132704U (zh) 一种可旋转的风水冷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
CN2662326Y (zh) 插入式外置金属散热器
CN104699204A (zh) 散热快的电脑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ang Shunzhi

Inventor after: Mao Daijuan

Inventor before: Guo Xianzhi

Inventor before: Mao Daijua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