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8751A - 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镀锡板及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镀锡板及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8751A
CN102818751A CN2012103118434A CN201210311843A CN102818751A CN 102818751 A CN102818751 A CN 102818751A CN 2012103118434 A CN2012103118434 A CN 2012103118434A CN 201210311843 A CN201210311843 A CN 201210311843A CN 102818751 A CN102818751 A CN 102818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specimen
plate
tin plate
base
copper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18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8751B (zh
Inventor
汪德才
孟旭
孟丽丰
韩劲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118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187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18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8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87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87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Rep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该铜模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卡接在一起组成,各部分均包括竖条,竖条的内侧间隔设有窄横条和宽横条,竖条内侧设有与另一部分窄横条相适配的第一台阶以及与另一部分宽横条相适配的闭口槽;竖条的外侧端部设有第二台阶。本发明还公开了与该铜模配合使用的镀锡板以及使用所述铜模和镀锡板的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方法。本发明能够保证制作出来的三个试件在试验时具有统一的试验条件,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度。铜模由两部分组成,取下铜模时不易损坏试件。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可加快使用游标卡尺的测量速度并提高测量精度,消除以往烘箱内平面不够水平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Description

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镀锡板及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面灌缝胶的流动值测试用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美国标准《沥青及硅酸盐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接缝与裂纹用热铺密封料和填充料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5329-2009)对路面灌缝胶流动值的测试方法的描述仅限于铜模和镀锡板的简单组合,并未给出铜模和镀锡板的具体信息,在实验操作中并未针对具体试验仪器进行描述。这样的现状造成试验人员根据此标准测试流动值时误差很大。国内标准《路面橡胶沥青灌缝胶》(JT/T 740-2009)中确定了镀锡板的规格型号,铜模的内尺寸等信息,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即铜模的位置无法具体确定,很难保证三个试件(试验时需要对三个试件进行测试)在试验时具有统一的试验条件。试验时需要将三个试件放在烘箱内加热;以往三个试件在烘箱内是无规律杂乱摆放的,由于烘箱内部的温度具有不均匀性,因此以往杂乱摆放试件的方式会造成实验条件的差异,造成结果具有一定偏差。
现有铜模都是一体制成的,其缺陷一是在利用铜模做好试件后、将铜模取下来时很困难,并且很容易在取下铜模时造成试件边缘的损伤,从而降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二是现有铜模在镀锡板上做出的三个试件的位置是随机的,不具有规律性,现有铜模无法解决上述杂乱摆放试件带来的问题。
现有镀锡板仅是平板结构,不能定位铜模的位置,现有铜模在镀锡板上做出的三个试件的位置是随机的,不具有规律性,因而现有镀锡板无法解决上述杂乱摆放试件带来的问题。
标准规定在加热试件时需要将设有三个试件的(标准规定需要同时对三个试件进行测试)镀锡板与水平面呈75°±1°角放入烘箱加热。现有的方法是将镀锡板放置在一个斜边与直角边的夹角为75°的三角架上然后再放入烘箱。由于烘箱内平面未必水平,因此很可能会造成镀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在75°±1°的范围之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种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
本发明第二种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定位铜模的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镀锡板。
本发明的第三种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铜模和镀锡板的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方法。
为实现上述第一种发明目的,本发明的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卡接在一起组成,各部分均包括竖条,竖条的内侧间隔设有窄横条和宽横条,竖条内侧设有与另一部分窄横条相适配的第一台阶以及与另一部分宽横条相适配的闭口槽;竖条的外侧端部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一部分的窄横条、所述第二部分的宽横条以及两部分的竖条之间围成第一试件模槽,所述两部分的宽横条以及两部分的竖条之间围成第二试件模槽,所述第二部分的窄横条、所述第一部分的宽横条以及两部分的竖条之间围成第三试件模槽,所述第一至第三模槽的规格均为60mm×40mm×3.2mm;使用时镀锡板上的左挡板卡住并定位第二台阶,小挡板的底边与第一至第三试件模槽的底边相齐平。
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状相同,卡接在一起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呈中心对称设置。
为实现上述第二种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与所述铜模配合使用的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镀锡板包括板体,板体左侧设有用于卡住并定位所述铜模上的第二台阶的左挡板,板体右侧于左挡板同一水平位置处设有用于定位所述铜模上的竖条的右挡板;所述左挡板上方的板体上设有小挡板,使用时小挡板的底边与铜模上各试件模槽的底边相齐平。
为实现上述第三种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使用所述铜模和所述镀锡板的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骤是将铜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反放置,将第一部分的窄横条卡在第二部分的第一台阶处,将第一部分的宽横条卡入第二部分的闭口槽内,同时将第二部分的窄横条卡在第一部分的第一台阶处,将第二部分的宽横条卡入第一部分的闭口槽内,从而围成第一试件模槽、第二试件模槽和第三试件模槽;第二步骤是将组合好的铜模放置在镀锡板上,并使左挡板卡住第二台阶,右挡板定位竖条的另一端,此时镀锡板上的小挡板的底边与第一至第三试件模槽的底边相齐平;第三步骤是在第一至第三试件模槽的槽壁上涂一层拌合均匀的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第四步骤是将加热至灌入温度的路面灌缝胶分别灌入第一至第三试件模槽内,然后在室温中冷却至少0.5小时;第五步骤是用热刮刀刮除高于铜模的路面灌缝胶,使路面灌缝胶表面与铜模表面齐平,然后在室温中冷却至少2小时;第六步骤是将铜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离后由镀锡板上取下,将制作好的三个60mm×40mm×3.2mm试件留在镀锡板上;第七步骤是将带有三个试件的镀锡板放入烘箱,并使镀锡板不带有试件的一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保持在75°±1°的范围内,然后在烘箱内加热5小时,加热温度为60℃±1℃,三个试件受热向下流动,形成最长试件、较短试件和最短试件;第八步骤是从烘箱内取出镀锡板,然后将镀锡板水平放置;使用直角标度尺测量试件的流动值;测量方法首先是保持直角标度尺的短直角边靠在镀锡板左挡板上,竖直移动直角标度尺,使其长直角边的上沿刚好接触到最长试件的最下端;其次是用游标卡尺量取镀锡板上的小挡板的下沿和直角标度尺的短直角边的上沿,所测长度即为最长试件的流动值;第九步骤是用铲刀铲除最长试件,按步骤八的测量方法测量较短试件的流动值,然后用铲刀铲除较短试件,按步骤八的测量方法测量最短试件的流动值。
所述第七步骤中将镀锡板放入烘箱时使用底座,所述底座包括长方形底板,底板上设有水准器和与镀锡板相适配的卡槽,卡槽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75°,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连接有四个脚底平衡螺母;在将镀锡板放入烘箱时,先将带有三个试件的镀锡板插入所述卡槽内,将底座连同镀锡板放入烘箱,然后调节各脚底平衡螺母,使水准器的气泡飘到中心位置,从而确保镀锡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保持在75°±1°的范围内;所述第八步骤中从烘箱内取出镀锡板的具体操作是从烘箱内取出带有镀锡板的底座,然后从卡槽内取出镀锡板。
本发明的铜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二台阶的设置便于将铜模固定在镀锡板的特定位置,能够保证制作出来的三个试件在试验时具有统一的试验条件。制作试件时,将铜模依靠第二台阶卡在镀锡板的左挡板上;利用铜模做好试件、取下铜模后,三个试件在镀锡板上规律排列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因而三个试件在烘箱内加热时受热条件相同,避免以往在烘箱内杂乱摆放试件带来的试验条件的差异,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度(率)。
由于铜模由对称设置的两部分组成,因此在试件制作完成后,可以将两部分向两侧分开并取下,因而取下铜模时不易损坏试件,与以往相比减少了取下铜模时对试件的损伤,进一步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度。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状相同,也便于加工制造,同时在存放时也可减少铜模占用的空间,便于保存。
本发明的镀锡板的优点在于:
1.由于左挡板和右挡板能够完成卡住并准确定位铜模的功能,使利用铜模和镀锡板制作出来的三个试件位于镀锡板上同一水平位置,消除以往杂乱摆放试件带来的不利影响。
2.小挡板的底边与铜模上各试件模槽的底边相齐平,小挡板底边所在位置即试件加热前底端所在位置,这样在加热后测量试件流动值时,可以用游标卡尺卡住小挡板,以小挡板来指示试件加热前底端的位置。因此小挡板的设置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仅加快了测量速度,也提高了测量精度。
本发明的测量方法除具有上述铜模和镀锡板的优点外,还具有如下优点:
1.游标卡尺不仅可以向上卡住镀锡板的小挡板,同时也可以向下卡住直角标度尺的长直角边(由于长直角边的上沿刚好接触到最长试件的最下端,因此长直角边的上沿与最长试件的最下端相齐平,可以用来指示最长试件最下端的位置),这样就进一步方便了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加快了测量速度,也避免以往依靠操作者的眼力对准最长试件最下端和加热前试件底端(即各试件模槽的底边)带来的测量误差。
2.使用了底座,可以调节各脚底平衡螺母,使水准器的气泡飘到中心位置,从而保证底板处于水平状态,进而保证镀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在75°±1°的范围内。总之,使用底座后能够保证镀锡板的角度符合标准的要求,消除以往烘箱内平面不够水平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铜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铜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卡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铜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卡接后的俯视图;
图4是镀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镀锡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镀锡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铜模与镀锡板组合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底座与镀锡板组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直角标度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最长试件的流动值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7所示,本发明的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由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3卡接在一起组成,各部分均包括竖条15,竖条15的内侧间隔设有窄横条11和宽横条13,竖条15内侧设有与另一部分窄横条11相适配的第一台阶14以及与另一部分宽横条13相适配的闭口槽12;竖条15的外侧端部设有第二台阶16,所述第一部分52的窄横条11、所述第二部分53的宽横条13以及两部分的竖条15之间围成第一试件模槽54,所述两部分的宽横条13以及两部分的竖条15之间围成第二试件模槽55,所述第二部分53的窄横条11、所述第一部分52的宽横条13以及两部分的竖条15之间围成第三试件模槽56,所述第一至第三模槽54、55、56的规格均为60mm×40mm×3.2mm。使用时镀锡板上的左挡板卡住并定位第二台阶16,小挡板的底边与第一至第三试件模槽54、55、56的底边相齐平。所述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3形状相同,卡接在一起时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3呈中心对称设置。
如图4、图5、图6以及图7所示,本发明的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镀锡板包括板体57,板体57左侧设有用于卡住并定位所述铜模上的第二台阶16的左挡板21,板体57右侧于左挡板21同一水平位置处设有用于定位所述铜模上的竖条15的右挡板22;所述左挡板21上方的板体57上设有小挡板23,使用时小挡板23的底边与铜模上各试件模槽的底边相齐平。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骤是将铜模的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3相反放置,将第一部分52的窄横条11卡在第二部分53的第一台阶14处,将第一部分52的宽横条13卡入第二部分53的闭口槽12内,同时将第二部分53的窄横条11卡在第一部分52的第一台阶14处,将第二部分53的宽横条13卡入第一部分52的闭口槽12内,从而使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3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并围成第一试件模槽54、第二试件模槽55和第三试件模槽56。
第二步骤是将组合好的铜模放置在镀锡板上,并使左挡板21卡住第二台阶16,右挡板22定位竖条15的另一端,从而使铜模不会从镀锡板上滑落,并使铜模得以固定在镀锡板上的固定位置。此时镀锡板上的小挡板23的下边沿(底边)与铜模第二部分53竖条15的内侧面相齐平,即镀锡板上的小挡板23的底边与第一至第三试件模槽56的底边相齐平。
第三步骤是在第一至第三试件模槽54、55、56的槽壁上涂一层拌合均匀的甘油滑石粉隔离剂,以使拆模时能够顺利地将铜模的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3与制作好的试件相分离。
第四步骤是将加热至灌入温度的路面灌缝胶分别灌入第一至第三试件模槽内,然后在室温中冷却至少0.5小时。
第五步骤是用热刮刀刮除高于铜模的路面灌缝胶,使路面灌缝胶表面与铜模表面齐平,然后在室温中冷却至少2小时。
第六步骤是将铜模的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3分离后由镀锡板上取下,将制作好的三个60mm×40mm×3.2mm试件留在镀锡板上。
第七步骤是将带有三个试件的镀锡板放入烘箱,此时需要使用底座。所述底座包括长方形底板4,底板4上设有水准器42和与镀锡板相适配的卡槽44,卡槽44与底板4之间的夹角为75°,底板4下表面的四角处连接有四个脚底平衡螺母61。
如图8所示,在将镀锡板放入烘箱时,先将带有三个试件的镀锡板43插入所述卡槽44内,将底座连同镀锡板放入烘箱,然后调节各脚底平衡螺母61,使水准器42的气泡飘到中心位置,从而确保镀锡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保持在75°±1°的范围内。底座、镀锡板以及镀锡板上的三个试件放入烘箱后,在烘箱内加热5小时,加热温度为60℃±1℃,三个试件受热向下流动,形成最长试件、较短试件和最短试件。
第八步骤是从烘箱内取出带有镀锡板的底座,再从卡槽44内取出镀锡板,再将镀锡板水平放置,然后使用直角标度尺3测量试件的流动值。直角标度尺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短直角边31和长直角边32。
测量方法首先是保持直角标度尺3的短直角边31靠在镀锡板左挡板21上,竖直移动直角标度尺3,使其长直角边32的上沿刚好接触到最长试件的最下端;其次是用游标卡尺58量取镀锡板2上的小挡板23的下沿和直角标度尺3的短直角边31的上沿,所测长度即为最长试件的流动值。
第九步骤是用铲刀轻轻铲除最长试件,按步骤八的测量方法测量较短试件的流动值,然后用铲刀轻轻铲除较短试件,按步骤八的测量方法测量最短试件的流动值。
测量完毕即可按标准分析误差,用以评价沥青路面灌缝胶的高温性能,根据测量结果撰写试验报告。

Claims (5)

1.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其特征在于:该铜模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卡接在一起组成,各部分均包括竖条,竖条的内侧间隔设有窄横条和宽横条,竖条内侧设有与另一部分窄横条相适配的第一台阶以及与另一部分宽横条相适配的闭口槽;竖条的外侧端部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一部分的窄横条、所述第二部分的宽横条以及两部分的竖条之间围成第一试件模槽,所述两部分的宽横条以及两部分的竖条之间围成第二试件模槽,所述第二部分的窄横条、所述第一部分的宽横条以及两部分的竖条之间围成第三试件模槽,所述第一至第三模槽的规格均为60mm×40mm×3.2mm;使用时镀锡板上的左挡板卡住并定位第二台阶,小挡板的底边与第一至第三试件模槽的底边相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状相同,卡接在一起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呈中心对称设置。
3.与权利要求2中所述铜模配合使用的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镀锡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板体左侧设有用于卡住并定位所述铜模上的第二台阶的左挡板,板体右侧于左挡板同一水平位置处设有用于定位所述铜模上的竖条的右挡板;所述左挡板上方的板体上设有小挡板,使用时小挡板的底边与铜模上各试件模槽的底边相齐平。
4.使用权利要求2中所述铜模和权利要求3中所述镀锡板的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骤是将铜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反放置,将第一部分的窄横条卡在第二部分的第一台阶处,将第一部分的宽横条卡入第二部分的闭口槽内,同时将第二部分的窄横条卡在第一部分的第一台阶处,将第二部分的宽横条卡入第一部分的闭口槽内,从而围成第一试件模槽、第二试件模槽和第三试件模槽;
第二步骤是将组合好的铜模放置在镀锡板上,并使左挡板卡住第二台阶,右挡板定位竖条的另一端,此时镀锡板上的小挡板的底边与第一至第三试件模槽的底边相齐平;
第三步骤是在第一至第三试件模槽的槽壁上涂一层拌合均匀的甘油滑石粉隔离剂;
第四步骤是将加热至灌入温度的路面灌缝胶分别灌入第一至第三试件模槽内,然后在室温中冷却至少0.5小时;
第五步骤是用热刮刀刮除高于铜模的路面灌缝胶,使路面灌缝胶表面与铜模表面齐平,然后在室温中冷却至少2小时;
第六步骤是将铜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离后由镀锡板上取下,将制作好的三个60mm×40mm×3.2mm试件留在镀锡板上;
第七步骤是将带有三个试件的镀锡板放入烘箱,并使镀锡板不带有试件的一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保持在75°±1°的范围内,然后在烘箱内加热5小时,加热温度为60℃±1℃,三个试件受热向下流动,形成最长试件、较短试件和最短试件;
第八步骤是从烘箱内取出镀锡板,然后将镀锡板水平放置;使用直角标度尺测量试件的流动值;测量方法首先是保持直角标度尺的短直角边靠在镀锡板左挡板上,竖直移动直角标度尺,使其长直角边的上沿刚好接触到最长试件的最下端;其次是用游标卡尺量取镀锡板上的小挡板的下沿和直角标度尺的短直角边的上沿,所测长度即为最长试件的流动值;
第九步骤是用铲刀铲除最长试件,按步骤八的测量方法测量较短试件的流动值,然后用铲刀铲除较短试件,按步骤八的测量方法测量最短试件的流动值。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七步骤中将镀锡板放入烘箱时使用底座,所述底座包括长方形底板,底板上设有水准器和与镀锡板相适配的卡槽,卡槽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75°,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连接有四个脚底平衡螺母;
在将镀锡板放入烘箱时,先将带有三个试件的镀锡板插入所述卡槽内,将底座连同镀锡板放入烘箱,然后调节各脚底平衡螺母,使水准器的气泡飘到中心位置,从而确保镀锡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保持在75°±1°的范围内;
所述第八步骤中从烘箱内取出镀锡板的具体操作是从烘箱内取出带有镀锡板的底座,然后从卡槽内取出镀锡板。
CN201210311843.4A 2012-08-29 2012-08-29 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镀锡板及测试方法 Active CN1028187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1843.4A CN102818751B (zh) 2012-08-29 2012-08-29 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镀锡板及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1843.4A CN102818751B (zh) 2012-08-29 2012-08-29 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镀锡板及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8751A true CN102818751A (zh) 2012-12-12
CN102818751B CN102818751B (zh) 2014-04-09

Family

ID=47303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1843.4A Active CN102818751B (zh) 2012-08-29 2012-08-29 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镀锡板及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875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8108A (zh) * 2021-04-22 2021-07-20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防水沥青低温柔性的模具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7851A (en) * 1991-04-04 1994-09-20 Dynisco, Inc. Capillary rheometer plunger pressure transducer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
CN102183675A (zh) * 2011-01-24 2011-09-14 黑龙江大学 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流体的超低流速的测量方法及采用该方法测量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粘度的方法
CN102757863A (zh) * 2012-03-09 2012-10-31 哈尔滨天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胚芽油脱蜡提纯生产工艺
CN202757864U (zh) * 2012-08-29 2013-02-27 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
CN202757863U (zh) * 2012-08-29 2013-02-27 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镀锡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7851A (en) * 1991-04-04 1994-09-20 Dynisco, Inc. Capillary rheometer plunger pressure transducer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
CN102183675A (zh) * 2011-01-24 2011-09-14 黑龙江大学 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流体的超低流速的测量方法及采用该方法测量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粘度的方法
CN102757863A (zh) * 2012-03-09 2012-10-31 哈尔滨天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胚芽油脱蜡提纯生产工艺
CN202757864U (zh) * 2012-08-29 2013-02-27 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
CN202757863U (zh) * 2012-08-29 2013-02-27 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镀锡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峰等: "《沥青混凝土路面灌缝胶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公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8108A (zh) * 2021-04-22 2021-07-20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防水沥青低温柔性的模具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8751B (zh)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3359B (zh) 一种类岩石试件标准粗糙度节理面的预制方法
ATE472090T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ickenmessung
CN103776670A (zh) 砌墙标砖强度试验的试样制备模具
CN105091838A (zh) 一种长距离输水渠道糙率原型观测测定方法
CN203534875U (zh) 一种路面灌缝材料粘结力测定试件成型与拉伸夹持工具
CN102818751B (zh) 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镀锡板及测试方法
CN103046460A (zh) 一种用于测定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的圆环铺砂装置及方法
CN205981056U (zh) 一种测量内圆锥角的装置
CN103454202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比表面积的测试方法
CN202757864U (zh) 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铜模
CN204855513U (zh) 一种测模型石膏硬化膨胀率的装置
CN202757863U (zh) 路面灌缝胶流动值测试用镀锡板
CN206832716U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线收缩系数测试装置
CN209961132U (zh) 涂料厚度测量装置
CN103454409A (zh) 一种用于液体硅橡胶室温硫化的线收缩率测试方法
CN207248072U (zh) 灌缝胶灌入深度测定仪
CN104181288B (zh) 分析连续湿度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碳化规律的方法
CN104165619B (zh) 激光倾斜度测试仪
CN202770730U (zh) 灌缝胶流动值定位测量工作台
CN206756557U (zh) 一种环氧模塑料高温热硬度测试模具
CN207585507U (zh) 一种检验缠绕胎面左右对称度的工具
CN205826151U (zh) 一种sls技术所使用的温场测量装置
CN210071580U (zh) 一种检测釉高温黏度的组件
CN205175868U (zh) 沥青针入度仪的校准装置
CN104990838A (zh) 沥青针入度仪的校准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Decai

Inventor after: Meng Xu

Inventor after: Meng Lifeng

Inventor after: Han Jincao

Inventor after: Dai Fuxing

Inventor after: Wei Mingm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Decai

Inventor before: Meng Xu

Inventor before: Meng Lifeng

Inventor before: Han Jinca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WANG DECAI MENG XU MENG LIFENG HAN JINGCAO TO: WANG DECAI MENG XU MENG LIFENG HAN JINGCAO DAI FUXING WEI MINGM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Decai

Inventor after: Han Jincao

Inventor after: Wang Chunling

Inventor after: Li Yumei

Inventor after: Li Ranran

Inventor after: Wang Qing

Inventor after: Tian Xiaoxia

Inventor after: Liu Na

Inventor after: Wang Di

Inventor after: Meng Xu

Inventor after: Meng Lif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Decai

Inventor before: Meng Xu

Inventor before: Meng Lifeng

Inventor before: Han Jincao

Inventor before: Dai Fuxing

Inventor before: Wei Mingm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