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2741A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2741A
CN102812741A CN2010800654477A CN201080065447A CN102812741A CN 102812741 A CN102812741 A CN 102812741A CN 2010800654477 A CN2010800654477 A CN 2010800654477A CN 201080065447 A CN201080065447 A CN 201080065447A CN 102812741 A CN102812741 A CN 102812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coverage
coverage area
power value
mobile radio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54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2741B (zh
Inventor
小池一司
中原徹
小川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12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2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2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27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3Power depending on the position of the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7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where the output power of a terminal is based on a path parameter sent by anoth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在不耗费人力的情况下适时将小区覆盖范围大致维持为目标值来应用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向基站报告本站的位置信息和来自基站的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基站根据来自移动站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取得作为小区覆盖范围的测定结果的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并且控制包括对移动站的发送功率、天线的倾斜角度在内的多个参数中的至少1个,以使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变小。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基站的小区覆盖范围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提供服务的通信运营商事先确定小区覆盖范围、即每个无线基站(以下简称为“基站”)对于移动站的服务区域,对基站设定参数以便能取得其小区覆盖范围。该参数例如是对于基站的各小区的发送功率、天线高度、指向方向和倾斜角度等。在设定了预定的上述参数而开始系统应用的情况下,由于系统应用条件的变更、无线环境的变化(例如新建筑物造成的路径损失(path loss)的变化),有时无法后发取得当初预定的小区覆盖范围。于是,通信运营商为了维持对系统用户的通信服务的质量,通过电波测定装置等测定来自基站的电波的接收功率,从而测定基站的小区覆盖范围。比较作为其测定结果的小区覆盖范围(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作为当初预定的目标的小区覆盖范围(目标小区覆盖范围),按照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上述参数的变更。 
例如关于现有的上述参数的设定方法,已知如下技术。根据该现有的设定方法,对于在最优化对象区域内确定的问题区域内的所有小区计算提高问题区域的接收质量的各小区的参数。该参数的计算是根据从站信息记录数据库检索到的站信息和在测定数据记录数据库中记录的问题区域的各测定点的位置坐标进行的。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814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用于取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使用电波测定装置等的 接收功率的测定需要耗费时间和人力。因此难以按照每段短时间来更新上述参数,然而移动通信系统内的无线环境的变化却是经常发生的。因此有可能无法适时更新上述参数,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可能会发生背离,即可能产生较多的服务范围外的区域。 
因而基于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在不耗费人力的情况下适时地将小区覆盖范围大致维持为目标值的方式应用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提供一种包含基站和移动站的移动通信系统。 
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向基站报告本站的位置信息和来自基站的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基站根据来自移动站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取得作为小区覆盖范围的测定结果的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并且控制包括对移动站的发送功率、天线的倾斜角度在内的多个参数中的至少1个,以使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变小。 
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具有:发送部,其向移动站发送基准信号;接收部,其从基站取得移动站的位置信息、基准信号在移动站中的接收功率值;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其根据来自移动站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取得作为小区覆盖范围的测定结果的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以及 
小区覆盖范围控制部,其控制包括对移动站的发送功率、天线的倾斜角度在内的多个参数中的至少1个,以使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变小。 
提供一种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在包含基站和移动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由基站控制本站的小区覆盖范围。 
该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包括:移动站向基站报告本站的位置信息和来自基站的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基站根据来自移动站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取得作为小区覆盖范围的测定结果的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基站控制包含对移动站的发送功率、天线的倾斜角度在内的多个参数中的至少1个,以使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变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所公开的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能够在不耗费人力 的情况下适时地将小区覆盖范围大致维持为目标值地来应用移动通信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执行前的小区状态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执行前的小区状态的另一例的图。 
图3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网络构成的概要的图。 
图5是表示对第2实施方式的UE进行eNB间越区切换时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UE和eNB的构成的框图。 
图7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UE与越区切换目标eNB的距离与从该UE报告的接收功率值的关系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eNB与UE间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eNB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控制概要的图。 
图1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处于小区边缘附近的UE和eNB的距离与从该UE报告的接收功率值的关系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eNB与UE间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eNB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15是表示按照第4实施方式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进行的eNB与UE间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5实施方式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17是表示按照第5实施方式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进行的各eNB与各UE间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用于说明第6实施方式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19是表示按照第6实施方式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进行的各eNB、各UE和EMS间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移动通信系统和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的多个实施方式。各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为蜂窝系统,具有分配给各小区的基站、通过该基站接受无线通信服务的移动站。在以下的说明和附图中,为了方便显示和理解,用圆形或矩形标记作为基站对移动站提供的无线通信的服务区域的指标的小区覆盖范围。然而阅读了本说明书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正确理解本实施方式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能够应用于设想了任何方式的区域的小区覆盖范围。 
在以下说明中,将基站简称为eNB(evolved Node B)、移动站简称为UE(User Equipment)。 
(1)第1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以下适当简称为“系统”)中,预先规定eNB对移动站的目标服务区域、即目标小区覆盖范围。而在系统应用时,对eNB设定参数以便一开始就能得到目标小区覆盖范围。作为该参数例如可以举出eNB对各UE的发送功率、eNB具备的天线高度、指向方向和倾斜角度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eNB中,安装了用于控制天线高度、指向方向和倾斜角度等的控制系统(未图示)。该控制系统包含用于根据控制指令调节天线的高度方向、天线的指向方向和天线的倾斜角度方向的致动器等。 
本实施方式的eNB从各UE取得与各UE的位置有关的信息(以下称之为“位置信息”)。另外,本实施方式的eNB以预定的功率电平向各UE发送导频等的基准信号。在各UE中测定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并报告给eNB。eNB根据从各UE报告的接收功率值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基于接收功率值的小区覆盖范围的测定可采用各种方法。 
例如根据特定UE在小区内的不同位置(2点的位置)的信息和该2点位置处的该UE的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测定出小区覆盖范围。只要获悉2点位置和该2点位置处的接收功率值的变动,则能够基于三角法计算出小区的边缘。即能够测定小区覆盖范围。 
另外,由于对UE的基准信号的发送功率值是已知的,因此eNB根据该发送功 率值和从UE报告的接收功率值,能够测定eNB与UE之间的信号的信号衰减度(也称作“路径损失”)。只要eNB中的对本站的基准信号发送功率值是已知的,或者由eNB进行了通知,则UE能够根据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测定路径损失。若将该信号衰减度与UE的位置信息关联起来,则根据用于在eNB与UE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信号衰减度的预定阈值,能够以预定的区域为单位来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使用这种小区覆盖范围测定方法,不仅能确定小区边缘,还能确定小区内的局部的灵敏度不良的区域。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所测定的小区覆盖范围称作测定小区覆盖范围。 
将该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小区覆盖范围(例如在系统应用最初时设定的目标的小区覆盖范围)进行比较。而且eNB控制上述多个参数中的至少1个,以使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变小。 
图1和图2表示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背离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执行前的状态)的例子。图1中,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全方位地比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狭窄,作为一例,示出了UE100可与eNB进行通信,UE101不能与eNB进行通信的状态。图2中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在特定方向上比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狭窄,作为一例,示出了UE100可与eNB进行通信,UE101不能与eNB进行通信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eNB比较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如图1所示,在获悉了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全方位地比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狭窄时,全方位地增加发送功率。其结果使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变小。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eNB比较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如图2所示,在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在特定方向上比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狭窄的情况下,例如增加特定方向的发送功率。例如小区构成为3扇区的情况下,增加与预定扇区(图2中的扇区ST1)对应的方向的发送功率。还可以控制天线对于特定扇区的倾斜角度。其结果使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变小。 
参照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的一例。 
参照图3,首先从eNB以预定的功率电平向各UE发送导频等基准信号(步骤S10)。UE接收在步骤S10发送的基准信号,测定其接收功率值(步骤S12)。进而,UE例如通过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等预定的位置取得单元,取得本站的 位置信息(步骤S14)。此后将在步骤S12和步骤S14取得的接收功率值和位置信息报告给eNB(步骤S16)。 
在eNB中,接受步骤S16中的来自各eUE的报告,通过上述小区覆盖范围测定方法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并取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步骤S18)。此时,按照小区覆盖范围测定方法,可由同一UE取得不同位置处的多个样本的接收功率值和位置信息。 
接着,eNB比较在步骤S18取得的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预先规定的目标小区覆盖范围,控制包括发送功率、天线高度、指向方向以及倾斜角度等在内的多个参数中的至少1个,以使得两者的误差变小。其中,优选选择使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最小的参数作为控制对象的参数。 
依次执行上述步骤S10~S20的处理。因此即使由于无线环境的变化而使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偏离了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反馈以使得在短时间内使eNB中的上述参数成为适当值。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eNB向UE发送基准信号,根据从各UE报告的位置信息和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取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然后eNB控制针对UE的参数以使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变小。此时无需进行使用特殊的电波测定装置等的功率测定。因此能够在不耗费人力的情况下适时地将小区覆盖范围大致维持为目标值。 
(2)第2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在第2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小区覆盖范围的测定是在进行eNB对UE间的越区切换的时刻进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来自UE的位置信息和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计算出从eNB到小区边缘的距离(作为小区覆盖范围的基准的与eNB之间的第1距离)。然后假定以与该eNB之间的距离作为半径且以eNB为中心的圆形的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实际情况下小区覆盖范围并非准确的圆形,然而这样进行假定,能够易于进行对发送功率的控制(后述)。 
(2-1)eNB间的越区切换 
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例如属于作为下一代高速移动通信规格的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在LTE中,构成为各eNB与核心网络直接连接。图4表示LTE的构成的 概要。图中,eNB1、eNB2通过X2接口连接起来。各eNB通过S1接口与上位的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连接起来。MME通过S11接口与上位的sGW(serving Gateway)、P-GW(PDN(Packet Data Network)Gateway)连接起来。 
图4中,进行UE从eNB1向eNB2的eNB之间的越区切换时的处理概要如下。其中,eNB1是源eNB,eNB2是目标eNB。 
接收到UE中的无线质量测定报告(RRC MEASUREMENT REPORT,RRC测定报告)后,eNB1决定执行越区切换。然后通过X2接口进行从eNB1向eNB2的越区切换请求消息(HANDOVER REQUEST,越区切换请求)和从eNB2向eNB1的对于该请求的越区切换确认消息(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越区切换请求确认)的授受。完成了eNB间的消息授受之后,从eNB向UE发送越区切换指示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RRC连接重构)。UE接收到越区切换指示消息后,当与作为目标eNB的eNB2之间的预定处理完成时,向eNB2发送越区切换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UGURATION COMPLETE,RRC连接重构完成)。 
并且,作为目标eNB的eNB2接入到上位的MME,请求下行路径的切换。基于该消息,在MME与其上位的sGW、P-GW之间进行预定处理,在两者之间确认下行路径的切换。 
图5表示UE从eNB1越区切换到eNB2时的状态。图5表示UE在越区切换开始时存在于位置P1,在越区切换完成时存在于位置P2。此时通过后述的方法,测定作为目标eNB的eNB2的小区覆盖范围。 
(2-2)UE、eNB的构成 
参照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UE和eNB的构成。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UE具有无线接口部(RF/IF)11、信号处理部12、接收功率测定部13、连接控制部14和位置信息取得部15。 
在图6所示的UE中,无线接口部11包括用于在与eNB之间确立无线通信的天线、接收器和发送器。接收器将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转换(向下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以下称之为接收信号)。发送器根据基带频率将由信号处理部12生成的发送信号向上转换为无线频率。 
信号处理部12将接收信号分离为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和基准信号(例如导频),并且对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和基准信号进行复用以生成发送信号。 
接收功率测定部13测定由信号处理部12所分离的接收信号中的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将该接收功率值通知给连接控制部14。由接收功率测定部13所测定的接收功率值被反馈给eNB,用于进行eNB中的小区覆盖范围的测定。 
位置信息取得部15取得本站的位置信息并通知给连接控制部14。 
关于位置信息取得部15的位置取得方法可采用各种方法。例如位置信息取得部15可采用接收来自未图示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的GPS信号依次计算出本站的位置数据的GPS测位方式。该GPS测位方式是基于三角测量法的原理,根据从4个以上GPS卫星接收到的信号的到达时间计算位置的方法。除了GPS测位方式之外,位置信息取得部15还可采用任意的位置取得方法。例如虽然精度劣于GPS测位方式,然而也可以使用基于三角测量法的原理根据从3个以上的eNB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的延迟时间来计算位置的方法。 
连接控制部14进行伴随eNB间的越区切换处理的处理。这种处理例如包括用于越区切换处理中的测定报告(RRC MEASUREMENT REPORT)的无线质量的测定、与同eNB之间进行的预定的越区切换关联的信号处理和消息的生成和解析。其中,连接控制部14将由接收功率测定部13测定的接收功率值和由位置信息取得部15取得的位置信息包含到对eNB的特定越区切换的消息中。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eNB具有作为发送部和接收部的无线接口部(RF/IF)21、信号处理部22、连接控制部23、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24、小区覆盖范围控制部25和外部接口部(外部IF)26。 
在图6所示的eNB中,无线接口部21包括用于在与UE之间建立无线通信的天线、接收器和发送器。接收器将由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转换(向下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以下称之为接收信号)。发送器根据基带频率将由信号处理部22生成的发送信号向上转换为无线频率。 
信号处理部22将接收信号分离为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和基准信号(例如导频),并且对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和基准信号进行复用以生成发送信号。 
连接控制部23进行伴随eNB间的越区切换处理的处理。这种处理例如包括同与UE之间或与目标eNB(本站为源eNB的情况)抑或与源eNB(本站为目标eNB的 情况)之间进行的预定的越区切换关联的消息的生成和解析。连接控制部23构成为可通过外部接口部26与上位的实体(例如MME)等连接。而且连接控制部23的越区切换处理当然是按照每个UE进行管理的。 
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24根据来自UE的特定的越区切换的消息中包含的UE的位置信息和UE中的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的测定是使用后述的方法,根据越区切换开始时向eNB报告的接收功率值、越区切换完成时向eNB报告的接收功率值、越区切换开始时的UE位置与完成时的UE位置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来的。通过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能够大致推定出小区覆盖范围整体的区域,因此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的测定等价于测定小区覆盖范围。 
小区覆盖范围控制部25控制无线接口部21的发送器的发送功率,使得由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24取得的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第1距离)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预定的目标距离)的误差变小。即,在由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24取得的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小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的情况下,增加发送器的放大率并提高发送功率。反之,在由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24取得的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大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的情况下,降低发送器的放大率来降低发送功率。 
(2-3)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的计算方法 
参照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的eNB中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的计算方法。图7是表示UE与越区切换目标eNB的距离与从该UE报告的接收功率值的关系的图。该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的计算是在eNB的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24中进行的。 
eNB在越区切换开始时和越区切换完成时的各时刻从作为从其他周边的eNB越区切换过来的越区切换对象的UE接收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在eNB中,已知越区切换开始时和越区切换完成时的各时刻的位置,因此根据三角法的原理测定小区边缘的位置。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等于eNB到小区边缘的距离。 
在该计算方法中,使用三角法的原理时,优选按照胡贝尼(hubeny)算式正确计算出2点间,即越区切换开始时的UE位置与越区切换完成时的UE位置之间的距离。 
其中,分别设越区切换开始时的UE位置(第1位置)的纬度、经度为λ1、Φ1,越区切换完成时的UE位置(第2位置)的纬度、经度为λ2、Φ2。而2点间的平均纬度为P,2点间的纬度差、经度差分别为dλ、dΦ,子午线曲率半径为M,卯酉线曲率半径为N,则基于胡贝尼算式可用下式1表现2点间的距离D。 
D=sqrt((M*dλ)*(M*dλ)+(N*cos(P)*dφ)*(N*cos(P)*d φ))…(式1) 
其中, 
P=((λ1+λ2)*π/180)/2 
dλ=(λ1-λ2)*π/180 
dφ=(φ1-φ2)*π/180 
M=6334834/sqrt((1-0.006674*sin(P)*sin(P))^3) 
N=6377397/sqrt(1-0.006674*sin(P)*sin(P)) 
另外,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24设该2点间的距离以及越区切换开始时的接收功率值(第1接收功率值)为δ1、越区切换完成始时的接收功率值(第2接收功率值)为δ2,则根据求出的2点间的距离D,按照下式2计算出UE的信号衰减率C。 
C=(δ2-δ1)/D  …(式2)
其中,若设从越区切换目标eNB到越区切换开始时的UE的距离为D2、SR1为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则基于三角法的原理,δ1/(SR1-D2)=C成立。因而能够通过下式3计算出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还能通过上述胡贝尼算式计算出在式3使用的D2。 
SR1=D2+δ1/C …(式3)
(2-4)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 
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首先参照图8说明在越区切换定时进行的本实施方式的eNB与UE之间的处理。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eNB与UE之间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中,从eNB1向eNB2进行越区切换时(参见图5)的处理如下。 
UE中,在无线质量的测定报告(RRC MEASUREMENT REPORT)之前先取得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步骤S30)。然后将步骤S30取得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包含到从UE发给eNB1的无线质量的测定报告(RRC MEASUREMENT REPORT)中(步骤S32)。 
eNB1根据无线质量的测定报告确定了执行越区切换时,通过X2接口向eNB2发送越区切换请求消息(HANDOVERREQUEST)(步骤S34)。此时,使从UE取得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包含于该越区切换请求消息中。通过以上的处理,作为小区 覆盖范围的半径的测定对象的eNB2可取得越区切换开始时的UE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 
在eNB2中,按照步骤S34的越区切换请求消息,向eNB1发送越区切换确认消息(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步骤S36)。此后,从eNB1向UE发送越区切换指示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步骤S38)。接收了越区切换指示消息,UE在完成了与eNB2之间的预定处理时,在越区切换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之前先取得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步骤S40)。而且使步骤S40中取得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包含于从UE向eNB2发送的越区切换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中(步骤S42)。通过以上处理,作为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的测定对象的eNB2可取得越区切换完成时的UE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 
参照图9说明根据越区切换开始时向eNB报告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和越区切换完成时向eNB报告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在eNB内进行的处理。其中,eNB在接收到越区切换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的情况下(步骤S50),进行步骤S52起的处理。 
由于eNB已知越区切换开始时的UE的位置和越区切换完成时的UE的位置,因此按照式1所示的胡贝尼算式计算出两者的距离D(步骤S52)。eNB已知越区切换开始时UE的接收功率值和越区切换完成时的UE的接收功率值,因此在步骤S52计算出2点间距离(越区切换开始时的位置与完成时的位置的距离)。因此eNB按照上述式2计算出接收功率值的衰减率C(步骤S54)。进而,eNB按照上式3计算出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SR1(步骤S56)。 
并且,优选eNB在下属的多个UE的越区切换时刻根据多个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取得从eNB到小区边缘的最短距离。根据该最短距离进行控制使得控制后的小区覆盖范围可靠地包含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内。 
eNB比较计算出的半径SR1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SR,在SR1不包含于由SR所规定的允许范围SR-α≤SR1≤SR+α(α:阈值)的情况下进行发送功率值的调整。即,eNB在SR1<SR-α的情况下(步骤S58的“是”),由于这意味着测定小区覆盖范围远小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因此进行提高发送功率的控制(步骤S60)。 而eNB在SR1>SR+α的情况下(步骤S62的“是”),由于这意味着测定小区覆盖范围远大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因此进行降低发送功率的控制(步骤S64)。步骤S60和步骤S64中的发送功率的增加或减少的量是按照计算出的半径SR1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SR之差确定的。例如在计算出的半径SR1小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SR时,若两者之差为ΔSR,则ΔSR较大时的发送功率的增加量将大于ΔSR较小时的发送功率的增加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小区覆盖范围的测定是在执行UE在eNB间的越区切换的时刻进行的。而eNB为了取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而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eNB比较所测定的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针对UE的发送功率。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在进行UE在eNB间的越区切换的时刻进行处理,因此能以高精度进行小区边界的测定。因此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用于减少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的发送功率控制。 
(3)第3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本实施方式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根据来自UE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计算从eNB到小区边缘的距离(作为小区覆盖范围的基准的与eNB的第1距离)。而且假定以与该eNB的距离为半径且以eNB为中心的圆形的测定小区覆盖范围。 
(3-1)控制的概要 
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本实施方式中,eNB在根据来自UE的接收功率值的报告判断为UE处于小区边缘附近的情况下,根据来自该UE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计算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UE是否处于小区边缘附近的判断是基于从UE报告的接收功率值是否在预定阈值以下来判断的。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后面叙述该半径的测定(计算)方法。eNB比较所测定的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对于UE的发送功率。图10示出该控制的概要。 
图10中,(a)表示控制前的小区覆盖范围,(b)表示控制后的小区覆盖范围。图10(a)中,eNB从UE接收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的报告。在判断为该UE处于小区边缘附近时,计算出从eNB到小区边缘的距离、即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图10 (a)的SR1)。该半径SR1就是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在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SR1在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SR以下时,进行增加来自eNB的发送功率的控制。其结果,如图10(b)所示,eNB的小区覆盖范围整体扩大。其中,优选eNB根据来自属下的多个UE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取得从eNB到小区边缘的最短距离。根据该最短距离进行控制,从而能够使控制后的小区覆盖范围可靠地包含目标小区覆盖范围。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eNB和UE例如具有与图6所示的构成同样的构成。 
(3-1)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的计算方法 
参照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eNB中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的计算方法。图11是表示处于小区边缘附近的UE距离eNB的距离与从该UE报告的接收功率值的关系的图。该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的计算是在eNB的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24(参见图6)中进行的。 
eNB接收来自被判断为位于小区边缘附近的UE的位置信息(第4位置)和接收功率值(第4接收功率值)的报告。图11中设该接收功率值为δ1。另外,假定eNB已知作为假设UE处于与本站相同位置时的接收功率值的预定的接收功率值。图11中,设该已知的接收功率值为δ2。该已知的接收功率值不限于假设UE处于与本站相同位置时的接收功率值。只要以eNB为基准的位置(第3位置)和接收功率值(第3接收功率值)为已知即可。例如预先测定以eNB为基准的位置和该位置处的UE的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在eNB中保持该测定值即可。 
eNB与第2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按照三角法的原理,测定已确定了纬度和经度的作为小区覆盖范围的边界的小区边缘。其中,2点间的距离D是eNB与判断为处于小区边缘附近的UE之间的距离。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按照上述式(1)~(3)计算出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SR1。 
(3-3)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 
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首先参照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eNB与UE间的处理。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eNB与UE间的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UE取得来自eNB的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步骤S70)。而且UE在该取 得的接收功率值为预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取得位置信息(步骤S72)。该预定的阈值是用于进行UE是否处于小区边缘附近的判断而设定的。此后,UE将步骤S70和S72中取得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包含于要发送给eNB1的无线质量的测定报告(RRC MEASUREMENT REPORT)中(步骤S74)。由此eNB中可取得处于小区边缘附近的UE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 
接着,参照图13说明根据处于小区边缘附近的UE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以及以eNB为基准的已知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在eNB内进行的处理。以下内容中在eNB中已知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是本站的位置信息及该位置处的接收功率值。该eNB的处理是从图12的步骤S74(图13中的步骤S80)起进行的。 
在步骤S80之后,eNB按照式1所示的胡贝尼算式计算出处于小区边缘附近的UE的位置与本站位置之间的距离D(步骤S82)。接着,eNB根据处于小区边缘附近的UE的接收功率值和已知的接收功率值,按照上述式2计算出接收功率值的衰减率C(步骤S84)。然后eNB按照上述式3计算出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SR1(步骤S86)。 
接着,eNB比较计算出的半径SR1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SR,在SR1不包含于由SR所规定的允许范围SR-α≤SR1≤SR+α(α:阈值)的情况下进行发送功率值的调整。即,在SR1<SR-α的情况下(步骤S88的“是”),由于这意味着测定小区覆盖范围远小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因此eNB进行提高发送功率的控制(步骤S90)。而在SR1>SR+α的情况下(步骤S92的“是”),由于这意味着测定小区覆盖范围远大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因此eNB进行降低发送功率的控制(步骤S94)。步骤S90和步骤S94中的发送功率的增加或减少的量是按照计算出的半径SR1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SR之差确定的。例如在计算出的半径SR1小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SR时,若设两者之差为ΔSR,则ΔSR较大时的发送功率的增加量大于ΔSR较小时的发送功率的增加量。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根据来自UE的接收功率值的报告判断为UE处于小区边缘附近时进行处理。而且eNB为了取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而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eNB比较所测定的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半径,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对UE的发送功率。 
(4)第4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4-1)控制的概要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不仅能确定小区边缘还能确定小区内的局部的灵敏度不良的区域的方式对小区覆盖范围进行测定。因此在UE中,根据来自eNB的基准信号的发送功率值、该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测定来自eNB的信号衰减度,即路径损失。路径损失例如是来自eNB的基准信号的发送功率值与该基准信号在UE中的接收功率值之差。路径损失越大则从eNB向UE的信号的衰减度就越大,表示越难以实现两者的无线通信。另外,来自eNB的基准信号的发送功率值既可以通过包含于从eNB向UE的下行控制信号中来通知给UE,也可以作为已知的值由UE进行保持。 
由UE测定出的路径损失与位置信息一起从小区内的各UE报告给eNB。在该eNB中,收集所测定的路径损失在预定阈值以下时的各UE的位置信息,从而确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区域。通过从较多个UE收集位置信息和路径损失,不仅能确定小区边缘还能确定小区内的局部的灵敏度不良的区域。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作为控制对象的参数,不仅能选择发送功率,还能选择天线高度、指向方向和倾斜角度等,来进行减小小区内的局部的灵敏度不良的区域的控制。 
图14是用于说明上述小区覆盖范围控制的概要的图。 
在图14中,作为一例设想了以eNB1为中心的矩形或正方形的小区覆盖范围。该eNB1的目标小区覆盖范围是以虚线包围的区域。而实线包围的区域是通过收集由UE测定的路径损失在预定阈值以下时的各UE的位置信息而取得的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目标小区覆盖范围内的不与测定小区覆盖范围重合的区域是灵敏度不良区域。本实施方式中,当eNB1确定了灵敏度不良区域时,进行减小该灵敏度不良区域的控制。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例如既可以增加eNB1的发送功率以减小灵敏度不良区域,也可以调整eNB1的天线倾斜角度以减小灵敏度不良区域。通过调整eNB1的天线倾斜角度,能够使测定小区覆盖范围整体地移动,以使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一致。 
将包含发送功率、天线倾斜角度在内的多个参数中的哪一个作为控制对象是根据确定了灵敏度不良区域的结果来确定的。作为一例,在灵敏度不良区域在全部方向上都存在于小区边缘附近的情况下可将发送功率选择作为控制对象。作为其他例子,在灵敏度不良区域存在于局部或特定方向的情况下可将天线倾斜角度选择作为控制对 象。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仅将特定扇区作为控制对象。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eNB中,为了控制天线高度、指向方向和倾斜角度等而安装了控制系统(未图示)。该控制系统包含用于根据控制指令调节天线的高度方向、天线的指向方向和天线的倾斜角度方向的致动器等。 
(4-2)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 
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图15是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进行的、eNB与UE间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5中,首先eNB向UE发送预定的功率电平的基准信号(步骤S98)。UE取得来自eNB的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其中,eNB的基准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在UE中是已知的。UE根据eNB的基准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和该基准信号在本站的接收功率值测定路径损失(步骤S100)。然后UE取得位置信息(步骤S102)。该位置信息中例如包含预定的区域单位(区域单位)的纬度和经度的值。此后,UE使步骤S100和S102中取得的路径损失和位置信息包含于要发给eNB1的无线质量的测定报告(RRC MEASUREMENT REPORT)中(步骤S104)。由此eNB能够取得UE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功率值。 
eNB对与本站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UE分别进行步骤S100~S104的处理,从而将路径损失与预定的区域单位的位置信息关联起来记录(步骤S106)。然后根据数量足够用于确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区域的、将位置信息与路径损失关联起来的表数据,生成映射数据(步骤S108)。该映射数据例如是将路径损失的值描绘于纬度和经度的2维地图中的数据。同一位置处的多个路径损失的值被实施了平均化等统计处理。在映射数据中,路径损失在预定阈值以上的区域中从eNB向UE的信号的衰减度大,被确定为灵敏度不良区域(步骤S110)。而路径损失小于预定阈值的区域中从eNB向UE的信号的衰减度小,被确定为灵敏度良好区域。通过该灵敏度不良区域和灵敏度良好区域的确定,能取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进而,进行控制以使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变小(步骤S112)。具体而言,对发送功率、天线高度、指向方向和倾斜角度的多个参数中的至少1个进行控制以消除灵敏度不良区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各UE测定eNB与UE之间的路径损失,eNB将各UE的位置信息与路径损失关联起来,从而以预定的区域为单位来确定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区域。其结果确定了作为上述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 盖范围的误差的灵敏度不良区域。然后eNB对发送功率、天线的高度、指向方向和倾斜角度的多个参数中的至少1个进行控制,从而降低所确定的灵敏度不良区域。即,不仅确定了小区边缘,还确定了小区内的局部的灵敏度不良区域,因此能从多个参数中选择最佳的控制对象。 
(5)第5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5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5-1)控制的概要 
在第4实施方式中,确定了单一的eNB中的灵敏度不良区域,而有时该灵敏度不良区域会由于相邻的eNB而覆盖。这种情况下,当属于一定的服务区域的多个eNB分别独自地进行减小灵敏度不良区域的控制时,可认为整体而言控制结果会过剩。例如属于一定的服务区域的多个eNB全都进行增加发送功率的控制,从而使得各eNB的小区覆盖范围过剩地重复,从耗电和/或无线资源的观点而言是不优选的。于是,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将由属于一定的服务区域的多个eNB从UE收集的信息集中于该服务区域内的单一的eNB。而且该单一的eNB决定服务区域内的各eNB的控制内容。 
图16是用于说明上述小区覆盖范围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16中,与图14同样地作为一例设想了以eNB为中心的矩形或正方形的小区覆盖范围。图16示出例如在一定的服务区域内存在多个eNB1、eNB2、eNB3的情况。以各eNB为中心用虚线包围的区域是各eNB的目标小区覆盖范围。以各eNB为中心用实线包围的区域是收集由UE测定的路径损失在预定阈值以下时的各UE的位置信息而取得的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目标小区覆盖范围内的不与测定小区覆盖范围重复的区域是灵敏度不良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各eNB从UE收集位置信息和路径损失的内容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然而将各eNB的位置信息与路径损失关联起来的表数据集中于主eNB中。本实施方式中,从eNB是向主eNB提供表数据的eNB。图16中,例如eNB3是主eNB,eNB1和eNB2是从eNB。主eNB与从eNB间的通信例如使用LTE的X2AP(X2Application Protocol,X2应用协议)等预定的控制协议。 
(5-2)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 
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图17是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进行的各eNB与各UE间的处理的流程 图。图17中,如图16中也示出的那样,UE1、UE2、UE3分别与eNB1、eNB2、eNB3进行通信。 
图17的流程图中虽然没有描述,然而UE1、UE2和UE3分别根据来自eNB1、eNB2、eNB3的基准信号测定路径损失,并且取得位置信息,这些内容都与图15的步骤S98~S102相同。此后,UE1、UE2和UE3分别使路径损失和位置信息包含于要发给eNB1、eNB2和eNB3的无线质量的测定报告(RRC MEASUREMENT REPORT)中(步骤S120a、S120b、S120c)。在各eNB中,依次记录来自各UE的路径损失和位置信息(步骤S122a、S122b、S122c)。 
当生成了数量足够用于确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区域的、将位置信息与路径损失关联起来的表数据时(步骤S124a、S124b、S124c),从eNB(eNB1、eNB2)将表数据发送给主eNB(eNB3)(步骤S126a、S126b)。该发送例如是通过将表数据包含于X2AP的新消息中来进行的。接收到表数据后,eNB3生成映射数据,确定灵敏度不良区域(步骤S128)。在映射数据中,路径损失在预定阈值以上的区域中从eNB向UE的信号的衰减度大,被确定为灵敏度不良区域。 
其中,eNB3集中了eNB1、eNB2和本站的表数据的结果是,将在所有的eNB中路径损失在预定阈值以上的区域作为灵敏度不良区域。而在由任意一个eNB生成的表数据中,路径损失小于预定阈值的区域被服务区域内的至少单一的eNB所覆盖,因此被确定为灵敏度良好区域。 
通过该灵敏度不良区域和灵敏度良好区域的确定,在eNB3中取得了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然后进行控制以使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变小(步骤S130)。此时,若按照灵敏度不良区域的位置判断为优选由作为从eNB的eNB1和/或eNB2进行控制,则使用X2AP等预定的控制协议从eNB3向eNB1和/或eNB2发送控制指示(步骤S132a、S132b)。其结果,在eNB1~3的至少任一个中,对发送功率、天线高度、指向方向和倾斜角度的多个参数之中的至少1个进行控制以消除灵敏度不良区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属于一定的服务区域的多个eNB中的主eNB中集中UE的位置信息和路径损失的信息,在主eNB中决定控制内容。此时,主eNB将在服务区域内的所有eNB中路径损失在预定阈值以上的区域作为灵敏度不良区域,并且对各eNB进行控制指示以使得在各eNB中控制对象区域不重复。 因此能够避免在一定的服务区域内作为整体而言小区覆盖范围的控制结果过剩的情况。 
(6)第6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6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6-1)控制的概要 
第6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与第5实施方式同样是以在属于一定的服务区域的多个eNB中使得小区覆盖范围的控制不会过剩为目的而构成的。具体而言,集中一定的服务区域内的多个eNB的信息,并且设置确定各eNB中的控制内容的实体,例如EMS(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实体控制系统)等。EMS是监视多个eNB的监视控制装置。 
图18是用于说明上述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18与图16的不同之处在于,服务区域内的各eNB与EMS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各eNB从UE收集位置信息和路径损失的内容与第4和第5实施方式相同,然而包含各eNB的位置信息和路径损失的表数据集中于EMS。EMS根据集中后的表数据决定各eNB的控制内容。 
(5-2)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 
下面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图19是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进行的各eNB、各UE和EMS间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9中,如图18中也示出的那样,UE1、UE2、UE3分别与eNB1、eNB2、eNB3进行通信。 
虽然图19的流程图中没有描述,然而UE1、UE2和UE3分别根据来自eNB1、eNB2、eNB3的基准信号测定路径损失,并且取得位置信息,这些内容都与图15的步骤S98~S102相同。此后,UE1、UE2和UE3分别使路径损失和位置信息包含于要发给eNB1、eNB2和eNB3的无线质量的测定报告(RRC MEASUREMENT REPORT)中(步骤S140a、S140b、S140c)。在各eNB中,依次记录来自各UE的路径损失和位置信息并传输给EMS(步骤S142a、S142b、S142c)。 
当收集了数量足够用于确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区域的位置信息和路径损失时,EMS生成映射数据,确定灵敏度不良区域(步骤S144)。在映射数据中路径损失在预定阈值以上的区域中从eNB向UE的信号的衰减度大,被确定为灵敏度不良区域。 
其中,作为EMS集中了eNB1、eNB2和eNB3的表数据的结果,将在所有的eNB中路径损失在预定阈值以上的区域作为灵敏度不良区域。而在由任一个eNB中生成的表数据中路径损失小于预定阈值的区域被服务区域内的至少单一的eNB所覆盖,因此被确定为灵敏度良好区域。 
通过该灵敏度不良区域和灵敏度良好区域的确定,在eNB3中取得了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然后EMS决定控制内容以使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变小,向各eNB发送控制指示(步骤S146)。其结果,在eNB1~3的至少任一个中,对发送功率、天线高度、指向方向和倾斜角度的多个参数之中的至少1个进行控制以消除灵敏度不良区域(步骤S148a、S148b、S148c)。 
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与第5实施方式同样能够避免在一定的服务区域内作为整体而言小区覆盖范围的控制结果过剩的情况。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分组同步方法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和变更。 
标号说明 
UE(移动站);11无线接口部;12信号处理部;13接收功率测定部;14连接控制部;15位置信息取得部;eNB(基站);21无线接口部;22信号处理部;23连接控制部;24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25小区覆盖范围控制部;26外部接口部 。

Claims (18)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包含基站和移动站,其特征在于,
移动站向基站报告本站的位置信息和来自基站的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
基站根据来自移动站的上述位置信息和上述接收功率值,取得作为小区覆盖范围的测定结果的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并且控制包括对移动站的发送功率、天线的倾斜角度在内的多个参数中的至少1个,以使得上述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基站根据来自移动站的上述位置信息和上述接收功率值推定作为小区覆盖范围的基准的与基站之间的第1距离,并且控制对移动站的发送功率,以使得上述第1距离与预定的目标距离的误差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基站根据移动站在越区切换开始时的第1位置和基准信号的第1接收功率值以及上述移动站在越区切换完成时的第2位置和基准信号的第2接收功率值,推定上述第1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基站根据已知的第3位置和已知的第3接收功率值以及被判断为处于小区边缘附近的移动站的第4位置和基准信号的第4接收功率值,推定上述第1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基站从根据来自多个移动站的上述位置信息和上述接收功率值而取得的多个第1距离中选择最短的第1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基站将根据上述基准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和移动站中的上述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而取得的信号衰减度与移动站的位置关联起来,从而以预定的区域为单位来确定上述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区域。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具有:
发送部,其向移动站发送基准信号;
接收部,其从基站取得移动站的位置信息、上述基准信号在移动站中的接收功率值;
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其根据来自移动站的上述位置信息和上述接收功率值,取得作为小区覆盖范围的测定结果的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以及
小区覆盖范围控制部,其控制包括对移动站的发送功率、天线的倾斜角度在内的多个参数中的至少1个,以使得上述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上述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根据来自移动站的上述位置信息和上述接收功率值,推定作为小区覆盖范围的基准的与基站之间的第1距离,
上述小区覆盖范围控制部控制对移动站的发送功率,以使得上述第1距离与预定的目标距离的误差变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上述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根据移动站在越区切换开始时的第1位置和基准信号的第1接收功率值以及上述移动站在越区切换完成时的第2位置和基准信号的第2接收功率值,推定上述第1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上述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根据已知的第3位置和已知的第3接收功率值以及被判断为处于小区边缘附近的移动站的第4位置和基准信号的第4接收功率值,推定上述第1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上述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从根据来自多个移动站的上述位置信息和上述接收功率值而取得的多个第1距离中选择最短的第1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上述小区覆盖范围测定部将根据上述基准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和移动站中的上述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而取得的信号衰减度与移动站的位置关联起来,从而以预定的区域为单位来确定上述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区域。
13.一种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在包含基站和移动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由基站控制本站的小区覆盖范围,其特征在于,
移动站向基站报告本站的位置信息和来自基站的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
基站根据来自移动站的上述位置信息和上述接收功率值,取得作为小区覆盖范围的测定结果的测定小区覆盖范围,
基站控制包括对移动站的发送功率、天线的倾斜角度在内的多个参数中的至少1个,以使得上述测定小区覆盖范围与目标小区覆盖范围的误差变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站取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包括基站根据来自移动站的上述位置信息和上述接收功率值推定作为小区覆盖范围的基准的与基站之间的第1距离,
基站进行控制包括控制对移动站的发送功率,以使得上述第1距离与预定的目标距离的误差变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取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包括根据移动站在越区切换开始时的第1位置和基准信号的第1接收功率值以及上述移动站在越区切换完成时的第2位置和基准信号的第2接收功率值,推定上述第1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取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包括基站根据已知的第3位置和已知的第3接收功率值以及被判断为处于小区边缘附近的移动站的第4位置和基准信号的第4接收功率值,推定上述第1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基站从根据来自多个移动站的上述位置信息和上述接收功率值而取得的多个第1距离中选择最短的第1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取得测定小区覆盖范围包括基站将根据上述基准信号的发送功率值和移动站中的上述基准信号的接收功率值而取得的信号衰减度与移动站的位置关联起来,从而以预定的区域为单位来确定上述测定小区覆盖范围的区域。
CN201080065447.7A 2010-03-17 2010-03-17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27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1904 WO2011114372A1 (ja) 2010-03-17 2010-03-17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セルカバレッジ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2741A true CN102812741A (zh) 2012-12-05
CN102812741B CN102812741B (zh) 2015-10-14

Family

ID=44648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544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2741B (zh) 2010-03-17 2010-03-17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79400B2 (zh)
EP (1) EP2549790B1 (zh)
JP (1) JP5423873B2 (zh)
KR (1) KR101418663B1 (zh)
CN (1) CN102812741B (zh)
WO (1) WO201111437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3959A1 (zh) * 2014-09-01 2016-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演进的方法和数据中心
US9788214B2 (en) 2015-08-24 2017-10-10 Sercom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easurement control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US10057836B2 (en) 2015-09-09 2018-08-21 Sercomm Corporation Smallcell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0100148A (zh) * 2016-10-28 2019-08-0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天线倾斜的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89607B2 (ja) * 2012-09-27 2016-09-07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送信出力制御装置、送信出力制御方法及び送信出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936463B2 (en) 2012-09-28 2018-04-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terminal by a bas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network entity
KR101465245B1 (ko) * 2012-11-12 2014-11-26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신호 처리 시스템, 디지털 신호 처리 장치 및 그 시스템에서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WO2014136739A1 (ja) * 2013-03-04 2014-09-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034189B2 (en) 2013-04-01 2018-07-24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radio parameter, network oper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radio station
JP6409768B2 (ja) * 2013-04-01 2018-10-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運用管理装置ならびに無線局
EP2995019B1 (en) 2013-05-09 2019-01-30 Intel IP Corporation Small data communications
WO2014207934A1 (ja) * 2013-06-28 2014-12-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EP3025540A4 (en) * 2013-07-26 2017-03-15 Intel IP Corporation Signaling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for user equipment assistance
US9277509B1 (en) * 2013-09-12 2016-03-0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ynamic power boosting based on contiguous and non-contiguous coverage
US20150172988A1 (en) * 2013-12-18 2015-06-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sson (Publ) Redu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over command size during handover execution
KR101517725B1 (ko) * 2014-03-12 2015-05-04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주파수간 핸드오버의 ca 커버리지 최적화를 위한 안테나 점검장치 및 그 점검방법
WO2015197537A1 (en) * 2014-06-23 2015-12-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sharing frequencies
JP2016046750A (ja) * 2014-08-26 2016-04-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6038770A1 (ja) * 2014-09-12 2016-03-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カバレッジ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US20160165472A1 (en) * 2014-12-09 2016-06-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nalytics assisted self-organizing-network (SON) for coverage capacity optimization (CCO)
US10382979B2 (en) 2014-12-09 2019-08-1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elf-learning, adaptive approach for intelligent analytics-assisted self-organizing-networks (SONs)
US10327159B2 (en) 2014-12-09 2019-06-1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utonomous, closed-loop and adaptive simulated annealing based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for intelligent analytics-assisted self-organizing-networks (SONs)
EP3244665B1 (en) * 2015-01-30 2019-11-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GB2549687A (en) * 2015-03-02 2017-10-25 Nec Corp Wireless base station, core network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6180490A1 (en) * 2015-05-13 2016-1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t power control
CN105072640B (zh) * 2015-07-02 2018-09-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确定天馈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JP6425139B2 (ja) * 2015-08-31 2018-11-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495803B2 (ja) * 2015-10-30 2019-04-03 Kddi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指向方向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307453A (zh) * 2016-08-22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网络侧设备、车联网终端及系统
CN109803273B (zh) * 2017-11-17 2022-06-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 天馈系统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115951B2 (en) 2019-07-12 2021-09-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Virtual boundary marking techniques in beamform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7094315B2 (ja) * 2020-03-10 2022-07-01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08498A (ja) * 2001-06-26 2003-01-10 Nec Corp サービスエリア試験システム
JP2003204296A (ja) * 2002-01-08 2003-07-18 Ntt Comware Corp 移動体通信網における電波状況測定システム、及び電波状況測定方法
US20060121855A1 (en) * 2004-12-07 2006-06-08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 range of access for a cell
CN101617545A (zh) * 2007-01-09 2009-12-3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3900A (en) * 1989-12-07 1991-06-11 Tayloe Daniel R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diagnostic system
US6496700B1 (en) * 1996-04-04 2002-12-17 At&T Wireless Service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rganization paramet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2198900A (ja) * 2000-12-27 2002-07-12 Fujitsu Ltd 下り送信電力制御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交換局側装置
US6708036B2 (en) * 2001-06-19 2004-03-16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justing sectors across coverage cells
US8165607B2 (en) * 2001-09-10 2012-04-24 Csr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cell center position for cell ID based positioning
CN101690293B (zh) * 2007-04-27 2012-08-2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于指定基站的区域形成方法、移动台以及基站
JP5048437B2 (ja) 2007-09-25 2012-10-17 株式会社弘栄 セル設計最適化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セル設計最適化方法
JP2009290494A (ja) * 2008-05-28 2009-12-10 Kyocer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シミュレータ、およびアンテナ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08498A (ja) * 2001-06-26 2003-01-10 Nec Corp サービスエリア試験システム
JP2003204296A (ja) * 2002-01-08 2003-07-18 Ntt Comware Corp 移動体通信網における電波状況測定システム、及び電波状況測定方法
US20060121855A1 (en) * 2004-12-07 2006-06-08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 range of access for a cell
CN101617545A (zh) * 2007-01-09 2009-12-3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3GPP》", 31 December 2009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3959A1 (zh) * 2014-09-01 2016-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演进的方法和数据中心
CN105451249A (zh) * 2014-09-01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演进的方法和数据中心
CN105451249B (zh) * 2014-09-01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演进的方法和数据中心
US9788214B2 (en) 2015-08-24 2017-10-10 Sercom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easurement control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US10057836B2 (en) 2015-09-09 2018-08-21 Sercomm Corporation Smallcell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0100148A (zh) * 2016-10-28 2019-08-0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天线倾斜的方法和设备
US11223963B2 (en) 2016-10-28 2022-01-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ntenna tilt
CN110100148B (zh) * 2016-10-28 2022-06-0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天线倾斜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23873B2 (ja) 2014-02-19
JPWO2011114372A1 (ja) 2013-06-27
EP2549790B1 (en) 2016-06-29
US20120327909A1 (en) 2012-12-27
KR101418663B1 (ko) 2014-07-31
KR20120118506A (ko) 2012-10-26
US8879400B2 (en) 2014-11-04
EP2549790A4 (en) 2015-03-04
CN102812741B (zh) 2015-10-14
EP2549790A1 (en) 2013-01-23
WO2011114372A1 (ja) 2011-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2741B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小区覆盖范围控制方法
US6631263B1 (en) Cell hand-off border identification using MS positioning and signal strength values
JP3070952B2 (ja) セルラー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内の初期タイムアライメントを推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AU750270B2 (en) Parallel optimization of wireless networks
US9002362B2 (en)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handover of a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CN111757336B (zh) 覆盖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807560B2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enabling position determin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measurement
US9775121B1 (en) Dynamic control of reference-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based on reference signal coverage quality at or near half-way point between base stations
CN11013851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79546B (zh) 一种低轨卫星间切换方法和装置
TW200917867A (en) Method of broadcast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cells for handoff
CN101772159A (zh) 用户设备定位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2160421A (zh) 移动台、无线基站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KR20200113265A (ko) 모바일 디바이스 위치확인 정확도의 증가
US8428641B2 (en)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base station
CN101998228B (zh) 定位信息的发送方法与装置
US1005466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configuration record of base station antenna
CN102300277B (zh) 异频硬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02572854A (zh) 一种小区的邻区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1026282B1 (en) Use of secondary-node beamwidth as basis to control whether to use blind addition or rather threshold-based addition when configuring dual connectivity
JP5925573B2 (ja) 無線通信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基地局の制御方法
JP5466083B2 (ja) 移動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のパラメータ値送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のパラメータ値設定方法
CN117793781A (zh) 无线信号处理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