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1575A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1575A
CN102811575A CN201210172926XA CN201210172926A CN102811575A CN 102811575 A CN102811575 A CN 102811575A CN 201210172926X A CN201210172926X A CN 201210172926XA CN 201210172926 A CN201210172926 A CN 201210172926A CN 102811575 A CN102811575 A CN 102811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housing
keeper
port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729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1575B (zh
Inventor
乌椿量
周英吉
潘弘崧
卢志韦
张龙城
游博卿
许维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al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l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811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1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1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15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06F1/16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related to integrated 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main body with respect to the supporting surface, e.g. legs for adjusting the tilt ang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主体及连接器模块。主体具有中央区域与边缘区域,中央区域的厚度大于边缘区域的厚度,而中央区域具有容置槽。连接器模块滑设于主体的容置槽且相对主体于使用位置与收纳位置间移动。

Description

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于使用位置与收纳位置间移动的连接器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演进,具人性化、功能性佳的电子产品也一直推陈出新。举例来说,笔记型计算机已逐渐取代桌上型计算机成为3C计算机市场的主流。而平板计算机(tablet)是一种横跨通讯市场及计算机市场的电子产品。平板计算机不但具有大于智能型手机的显示屏幕,且结合了触控技术使其更具有优于笔记型计算机使用者互动接口,而尺寸的轻薄更便于使用者携带。
一般而言,当平板计算机平放于工作平面时,其显示面无法提供使用者舒适的观看或操作角度。当使用者要透过平板计算机观赏影片或进行触控操作时,往往需额外使用支架对平板计算机进行支撑才能使其具有适当的倾斜角度,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使用者可方便地调整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倾斜角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主体及连接器模块。主体具有中央区域与边缘区域,中央区域的厚度大于边缘区域的厚度,而中央区域具有容置槽。连接器模块滑设于主体的容置槽且相对主体于使用位置与收纳位置间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连接器模块位于使用位置时,连接器模块系提供支撑力,而将主体撑离于工作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容置槽的深度大于边缘区域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器模块具有输入/输出连接端口,当连接器模块位于使用位置时,输入/输出连接埠外露于主体外,当连接器模块位于收纳位置时,输入/输出连接埠隐藏于主体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连接器模块位于使用位置而将主体撑离于工作平面时,主体与工作平面具有夹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连接器模块具有一连接平面,且连接器模块以约平行于连接平面的方向于一使用位置与一收纳位置间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器模块更包括挡止件、壳体及定位件。挡止件设置于主体,具有第一止挡部及第二止挡部。壳体滑设于主体内。定位件滑设于壳体且承靠于第一止挡部,而带动壳体收纳于主体中,当定位件移离第一止挡部时,壳体适于主体凸伸出,而定位件相对壳体滑动而承靠于第二止挡部,以阻止壳体复位至主体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定位件移离第二止挡部且壳体复位至主体内时,定位件相对壳体滑动而承靠于第一止挡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器模块更包括推钮,推钮系带动定位件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沿第一方向滑设于主体,定位件沿第二方向滑设于壳体,推钮沿第二方向滑设于壳体,第一方向垂直第二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器模块更包括第一弹性件,连接于壳体与主体之间,当定位件承靠于第一止挡部时,第一弹性件储存弹性位能,当定位件移离第一止挡部时,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位能且带动壳体从主体凸伸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主体具有开槽,壳体侧边具有凸部,凸部滑设于开槽,开槽限制凸部的移动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器模块更包括第二弹性件,连接于主体与定位件之间,当定位件相对壳体滑动时,第二弹性件储存弹性位能,第二弹性件适于释放弹性位能以带动定位件复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止挡部具有导引圆角,定位件适于沿导引圆角移离第二止挡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器模块更包括限位件、壳体及定位件。限位件设置于主体内,且限位件具有轨道,轨道具有限位部。壳体滑设于主体内。定位件滑设于壳体且带动壳体移动,定位件具有移动部,当移动部沿轨道移动至限位部时,移动部系与限位部干涉而停止移动并带动壳体收纳于主体中,当移动部沿轨道离开限位部时,壳体适于从主体凸伸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器模块具有挡止件,设置于主体,而定位件具有挡止部,当移动件离开轨道时,挡止部与挡止件干涉,以阻止壳体复位至主体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器模块具有按钮,滑设于壳体并带动定位件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定位件具有斜面,按钮适于沿第一方向推动斜面而带动定位件沿第二方向相对壳体滑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沿第一方向滑设于主体,定位件沿第二方向滑设于壳体,按钮沿第一方向滑设于壳体,第一方向垂直第二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器模块更包括第一弹性件,连接于壳体与主体之间,其中当移动部与限位部干涉时,第一弹性件储存弹性位能,当移动部沿轨道离开限位部时,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位能且带动壳体从主体凸伸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器模块更包括第二弹性件,连接于主体与定位件之间,当移动部与限位部干涉时,第二弹性件储存弹性位能,当移动部沿轨道离开限位部时,第二弹性件释放弹性位能且带动定位件相对壳体滑动。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中,连接器模块滑设于主体的中央区域上。当连接器模块在收纳位置时,可隐藏至中央区域的容置槽中,故不需将连接器模块设置于厚度较薄的边缘区域。当连接器模块在使用位置时,可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使其具有适当倾斜角度供使用者观看或操作。藉此,使用者可方便地调整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倾斜角度,以提升可携式电子装置使用上的便利性与舒适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1B为图1A的连接器模块凸伸出主体的立体图。
图2A为图1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2B为图1B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3A及图3B为图2A的连接器模块的作动流程图。
图4A为图1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位于工作平面上的侧视图。
图4B为图1B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位于工作平面上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6B为图6A的连接器模块凸伸出主体的立体图。
图7A为图6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按钮被按压的局部立体图。
图7B为图6A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7C为图7A的定位件随着壳体上移的示意图。
图8为图6A的定位件的立体图。
图9为图7B的定位部位于限位件内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50:工作平面
100、200:可携式电子装置
110、210:主体
110a:显示面
110b:背面
112、212:中央区域
112a、212a:容置槽
114、214:边缘区域
116:挡止件
115:导引圆角
116a:第一止挡部
116b、116b’:第二止挡部
118、218:第二凸柱
118a、218a:第二滑孔
119、219:开槽
120、220:连接器模块
122、222:壳体
122a、222c:输入/输出连接埠
122c、222c:第一凸柱
122d、222d:第一滑孔
122e、222e:凸部
124、124’、224:定位件
124a:末端
127:推钮
128、228:第一弹性件
129、229:第二弹性件
215:限位件
215a:轨道
215b:限位部
215c:出入口
216:挡止件
216a:侧面
216b:顶面
222a:开口
224a:挡止部
224b:斜面
224c:移动部
226:按钮
227:弹性件
A1:夹角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D4:第四方向
P:连接平面
P1、P2、P3:路径
L1、L3:使用位置
L2、L4:收纳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1B为图1A的连接器模块凸伸出主体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A及图1B,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包括主体110及连接器模块120。主体110具有中央区域112与边缘区域114,中央区域112的厚度大于边缘区域114的厚度,而中央区域112具有容置槽112a。连接器模块120滑设于主体110的容置槽112a且相对主体110于使用位置L1(如图1B所示)与收纳位置L2(如图1A所示)间移动。因此,当连接器模块120在收纳位置L2时,可隐藏至中央区域112的容置槽112a中,如此一来,边缘区域114的厚度可降低,较符合现今可携式电子装置设计轻薄的趋势。
请参考图2A至图2B,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可携式电子装置100更包括挡止件116、壳体122及定位件124。挡止件116设置于主体110,并具有具有一第一止挡部116a及一第二止挡部116b。壳体122滑设于主体110内。定位件124滑设于壳体122内且承靠于第一止挡部116a,而带动壳体122收纳于主体110中。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模块120更包括一推钮126,推钮126系带动定位件124移动。
图3A及图3B为图2A的连接器模块120的作动流程图。当推动推钮126而带动定位件124相对壳体122从图2A所示位置滑动至图3A所示位置时,定位件124会移离第一止挡部116a且壳体122适于如图3B所示从主体110凸伸出。接着,定位件124适于相对壳体122从图3B所示位置滑动至图2B所示位置而承靠于第二止挡部116b,以阻止壳体122复位至主体110内。
当推动推钮126而带动定位件124相对壳体122从图2B所示位置滑动至图3B所示位置时,定位件124会移离第二止挡部116b且壳体122适于如图3A所示复位至主体110内。接着,定位件124适于相对壳体122从图3A所示位置滑动至图2A所示位置而承靠于第一止挡部116a。
本实施例的主体110具有相对的一显示面110a及一背面110b。当连接器模块120如图1A及图2A所示位于主体110的容置槽112a内时,主体110会如图4A所示平放于工作平面50。当连接器模块120如图1B、图2B及图4B所示从主体110的背面110b凸伸出时,连接器模块120位在一使用位置L1,并可提供一支撑力,而将主体110撑离于一工作平面50,主体110与工作平面50即具有一夹角A1。
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当连接器模块120位于收纳位置L2时,壳体122位于主体110内时会通过第一止挡部116a对定位件124的止挡而被定位。使用者可推动推钮126而使定位件124移动以解除第一止挡部116a对定位件124的止挡,使连接器模块120适于从主体110凸伸出而位于使用位置L1,通过第二止挡部116b对定位件124的止挡而被定位,以通过连接器模块120的壳体122的支撑让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具有适当倾斜角度供使用者观看或操作。藉此,使用者可方便地调整可携式电子装置100的倾斜角度,以提升可携式电子装置100使用上的便利性与舒适性。
以下详细说明可携式电子装置100的细部结构及作动方式。请参考图2A及图2B,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22沿一第一方向D1滑设于主体110,定位件124沿一第二方向D2滑设于壳体122。推钮126沿第二方向D2滑设于壳体122,第一方向D1垂直第二方向D2。连接器模块120更包括一第一弹性件128及一第二弹性件129,第一弹性件128设置于壳体122与主体110之间,第二弹性件129连接于主体110与定位件124之间。
当定位件124如图2A所示承靠于第一止挡部116a时,第一弹性件128被压缩而储存弹性位能。当使用者推动推钮126而带动定位件124从图2A所示位置沿第二方向D2移至图3A所示位置时,第二弹性件129会被拉伸而储存弹性位能,定位件124移离第一止挡部116a,且第一弹性件128释放弹性位能而通过弹性力带动壳体122如图3B所示沿反向于第一方向D1的第三方向D3从主体110凸伸出。接着,当使用者不再施力于推钮126时,第二弹性件129会释放弹性位能而通过弹性力带动定位件124沿反向于第二方向D2的第四方向D4复位至图2B所示位置,而使定位件124承靠于第二止挡部116b。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止挡部116a及第二止挡部116b分别为挡止件116相对的底面及顶面。定位件124的一末端124a适于如图2A所示承靠于挡止件116的所述底面以阻止壳体122沿第三方向D3上弹,定位件124的末端124a适于如图2B所示承靠于挡止件116的所述顶面以阻止壳体122沿第一方向D1被下压。
请参考图2A及图2B,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22内具有一第一凸柱122c,第一凸柱122c具有一第一滑孔122d,主体110内具有一第二凸柱118,第二凸柱118具有一第二滑孔118a。壳体122通过第一凸柱118滑设于主体110的第二滑孔118a。此外,第一弹性件128设置于第一滑孔122d与第二滑孔118a内,以固定第一弹性件128的位置。此外,主体110具有一开槽119,壳体122侧边具有一凸部122e,凸部122e滑设于开槽119,且主体110通过开槽119限制凸部122e的移动范围,以避免壳体122脱离主体110。
请参考图1A及图1B,本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块120的壳体122,不但可具有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100的功能,连接器模块120的壳体122处具有一连接平面P,而连接平面P设置多个输入/输入出连接埠122a,连接器模块120是以约平行于连接平面P方向于使用位置L1与收纳位置L2间移动。当壳体122如图1A所示位于主体110内时,输入/输出连接埠122a被主体110遮蔽,以避免输入/输出连接埠122a受到环境中的灰尘或液体污染。当壳体122如图1B所示从主体110凸伸出时,输入/输出连接埠122a被主体110暴露,以供使用者使用。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0仅第二止挡部的外形有所不同,为使图式较为清楚,图5仅绘示出局部的挡止件116’及局部的定位件124’。请参考图5,可在挡止件116’的第二止挡部116b’形成一导引圆角115,如此一来,当定位件124’沿第一方向D1受力时,定位件124’会通过导引圆角115的导引而沿路径P1移离第二止挡部116b’。相较于图2B所示的定位件124需先沿第二方向D2被驱动移离第二止挡部116b,然后才可沿第一方向D1被驱动而带动壳体122下移,图5的定位件124’仅需沿第一方向D1受力就可以通过导引圆角115的导引移离第二止挡部116b’,让使用者在操作上更为便利。
然而,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结构设置并不限于此。以下,将再举一实施例说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其它种结构设置方式,及当连接器模块凸伸出主体时,结构间的作动情形。
图6A、6B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00包括主体210及连接器模块220。主体210具有中央区域212与边缘区域214,中央区域212的厚度大于边缘区域214的厚度,而中央区域212具有容置槽212a。连接器模块220滑设于主体210的容置槽212a且相对主体210于使用位置L3与收纳位置L4间移动。
请参考图7A及图7B,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00的连接器模块220更包括限位件215、壳体222及定位件224。限位件215设置于主体210内,且限位件215具有一轨道215a,轨道215a具有一限位部215b。壳体222滑设于主体110内。定位件224滑设于壳体222内且具有一移动部224c。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模块220更具有一按钮226,滑设于壳体222并带动定位件224移动。
当移动部224c沿轨道215a移动至限位部215b时,移动部224c系与限位部215b干涉而停止移动并带动壳体222收纳于主体210中,如图6A及图7A所示。当如图7A所示按压按钮226推动定位件224以解除移动部224c与限位部215b的干涉时,壳体222适于如图6B及图7B所示从主体210凸伸出并带动移动部224c分离于限位件215。
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连接器模块220位于收纳位置L4时,壳体222位于主体210内时会通过定位件224的移动部224c与限位部215b相卡扣而被定位。使用者可按压按钮226下压壳体222以解除限位部215b对移动部224c的卡扣,使壳体222适于从主体210凸伸出并通过定位件224与主体210之间的结构性干涉而将连接器模块220定位于使用位置L3,以通过壳体222的支撑让可携式电子装置200具有适当倾斜角度供使用者观看或操作。
请参考图7A及图7B,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22沿一第一方向D1滑设于主体210,定位件224沿一第二方向D2滑设于壳体222。按钮226沿第一方向D1滑设于壳体222,第一方向D1垂直第二方向D2。壳体222具有一开口222a,按钮226沿第一方向D1滑设于开口222a。开口222a用以暴露按钮226供使用者按压,并将按钮226限制为仅可沿第一方向D1及反向于第一方向D1的第三方向D3移动。
连接器模块220更包括第一弹性件228及第二弹性件229,第一弹性件228连接于壳体222与主体210之间,第二弹性件229连接于主体210与定位件224之间。主体210具有挡止件216,挡止件216具有一侧面216a及一顶面216b,而定位件224具有一挡止部224a,当移动部224c离开轨道215a时,挡止部224a与挡止件216干涉,以阻止壳体222复位至主体210内。当定位件224卡扣于限位部215b而被定位时,第二弹性件229处于被拉伸的状态而储存弹性位能,第一弹性件228处于被压缩的状态而储存弹性位能,且挡止件216的侧面216b阻止定位件224沿反向于第二方向D2的第四方向D4相对壳体222滑动。
当如图7A所示按压按钮226推动定位件224以解除定位件224与限位件215的卡扣时,第一弹性件228会如图7C所示释放弹性位能并藉其弹性力带动壳体222沿第三方向D3上弹而凸伸出主体210。此时定位件224的挡止部224a会随着壳体222的上移而位于挡止件216的顶面216b,且第二弹性件229会释放弹性位能并藉其弹性力带动定位件224沿第四方向D4相对壳体222滑动。此时定位件224的挡止部224a会随着定位件224相对壳体222的滑动而如图7B所示承靠于挡止件216的顶面216b,而使定位件224与主体210构成所述结构性干涉。
反之,当使用者欲解除图7B中的定位件224与主体210的结构性干涉时,可按压按钮226,使按钮226如图7C所示推动定位件224沿第二方向D2移动,让定位件224的挡止部224a移离挡止件216的顶面216b。此时,移动部224c会随着定位件224的滑动而对位于限位件215。接着,壳体222可沿第一方向D1移动而带动定位件224的移动部224c移至并卡扣于限位件215。
请参考图7A及图7B,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22内具有一第一凸柱222c,第一凸柱222c具有一第一滑孔222d,主体210内具有一第二凸柱218,第二凸柱218具有一第二滑孔218a。壳体222通过第一凸柱218滑设于主体210的第二滑孔218a。此外,第一弹性件228设置于第一滑孔222d与第二滑孔218a内,以固定第一弹性件228的位置。此外,主体210具有一开槽219,壳体222侧边具有一凸部222e,凸部222e滑设于开槽219,且主体210通过开槽219限制凸部222e的移动范围,以避免壳体222脱离主体210。
图8为图6A的定位件的立体图。请参考图8,本实施例的定位件224具有一斜面224b。在图7B的状态下,可按压按钮226沿第一方向D1推动斜面224b,以带动定位件224沿第二方向D2相对壳体222滑动,使定位件224的末端224a如图7C所示移离挡止件216的顶面216b。此时定位件224的末端224a与挡止件216的顶面216b的结构性干涉被解除,因此使用者可继续按压按钮226带动壳体222沿第一方向D1复位至主体210内而为图7A所示状态。
详细而言,图9为图定位件的定位部位于限位件内的示意图。当按压按钮226而带动移动部224c透过出入口215c伸入限位件215时,移动部224c会沿图10所示的轨道215a中的路径P2移至并卡扣于限位部215d。当再次按压按钮226而解除移动部224c与限位部215d的卡扣时,移动部224c适于沿轨道215a中的路径P3移离限位部215d并往出入口215c移动,且定位部224透过出入口215c移离限位件215,使整体结构转变为图7B所示状态。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中,连接器模块滑设于主体的中央区域上。当连接器模块在收纳位置时,可隐藏至中央区域的容置槽中,使得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边缘区域可具有较薄的厚度,使整体更具独特的美感。相反地,当连接器模块在使用位置时,可支撑让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适当倾斜角度供使用者观看或操作。藉此,使用者可方便地调整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倾斜角度,以提升可携式电子装置使用上的便利性与舒适性。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根据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准。

Claims (21)

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具有一中央区域与一边缘区域,其中该中央区域的厚度大于该边缘区域的厚度,而该中央区域具有一容置槽;以及
一连接器模块,滑设于该主体的该容置槽且相对该主体于一使用位置与一收纳位置间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连接器模块位于该使用位置时,该连接器模块系提供一支撑力,而将该主体撑离于一工作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置槽的深度大于该主体的该边缘区域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模块具有至少一输入/输出连接埠,当该连接器模块位于该使用位置时,该输入/输出连接埠外露于该主体外,当该连接器模块位于该收纳位置时,该输入/输出连接埠隐藏于该主体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连接器模块位于该使用位置而将该主体撑离于一工作平面时,该主体与该工作平面具有一夹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模块具有一连接平面,且该连接器模块以约平行于该连接平面方向于该使用位置与该收纳位置间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该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挡止件,设置于该主体,具有一第一止挡部及一第二止挡部;
一壳体,滑设于该主体内;以及
一定位件,滑设于该壳体且承靠于该第一止挡部,而带动该壳体收纳于该主体中,当该定位件移离该第一止挡部时,该壳体适于从该主体凸伸出,而该定位件相对该壳体滑动而承靠于该第二止挡部,以阻止该壳体复位至该主体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定位件移离该第二止挡部且该壳体复位至该主体内时,该定位件相对该壳体滑动而承靠于该第一止挡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模块更包含一推钮,该推钮系带动该定位件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沿一第一方向滑设于该主体,该定位件沿一第二方向滑设于该壳体,该推钮沿该第二方向滑设于该壳体,该第一方向垂直该第二方向。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模块更包括一第一弹性件,连接于该壳体与该主体之间,其中当该定位件承靠于该第一止挡部时,该第一弹性件储存弹性位能,当该定位件移离该第一止挡部时,该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位能且带动该壳体从该主体凸伸出。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具有一开槽,该壳体侧边具有一凸部,该凸部滑设于该开槽,该开槽限制该凸部的移动范围。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模块更包括一第二弹性件,连接于该主体与该定位件之间,其中当该定位件相对该壳体滑动时,该第二弹性件储存弹性位能,该第二弹性件适于释放弹性位能以带动该定位件复位。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止挡部具有一导引圆角,该定位件适于沿该导引圆角移离该第二止挡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装置,该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限位件,设置于该主体内,且该限位件具有一轨道,该轨道具有一限位部;
一壳体,滑设于该主体内;以及
一定位件,滑设于该壳体且带动该壳体移动,该定位件具有一移动部,其中当该移动部沿该轨道移动至该限位部时,该移动部系与该限位部干涉而停止移动并带动该壳体收纳于该主体中,当移动部沿该轨道离开该限位部时,该壳体适于从该主体凸伸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模块具有一挡止件,设置于该主体,而该定位件具有一挡止部,当该移动件离开该轨道时,该挡止部与该挡止件干涉,以阻止该壳体复位至该主体内。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模块具有一按钮,滑设于该壳体并带动该定位件移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具有一斜面,该按钮适于沿一第一方向推动该斜面而带动该定位件沿一第二方向相对该壳体滑动。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沿一第一方向滑设于该主体,该定位件沿一第二方向滑设于该壳体,该按钮沿该第一方向滑设于该壳体,该第一方向垂直该第二方向。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模块更包括一第一弹性件,连接于该壳体与该主体之间,其中当该移动部与该限位部干涉时,该第一弹性件储存弹性位能,当该移动部沿该轨道离开该限位部时,该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位能且带动该壳体从该主体凸伸出。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模块更包括一第二弹性件,连接于该主体与该定位件之间,其中当该移动部与该限位部干涉时,该第二弹性件储存弹性位能,当该移动部沿该轨道离开该限位部时,该第二弹性件释放弹性位能且带动该定位件相对该壳体滑动。
CN201210172926.XA 2011-05-30 2012-05-29 可携式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15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91313P 2011-05-30 2011-05-30
US61/491,313 2011-05-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1575A true CN102811575A (zh) 2012-12-05
CN102811575B CN102811575B (zh) 2015-05-20

Family

ID=46546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292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1575B (zh) 2011-05-30 2012-05-29 可携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29067B2 (zh)
CN (1) CN102811575B (zh)
GB (1) GB2491467B (zh)
TW (1) TWI4697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8360A (zh) * 2017-05-18 2018-12-07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扩充基座与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76358B2 (en) * 2007-08-06 2014-07-15 Apple Inc. Housing component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TWI502319B (zh) * 2013-02-08 2015-10-01 Acer Inc 具有抬升裝置的電子裝置與其底座的抬升方法
TWI528881B (zh) 2015-03-02 2016-04-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腦
JP2019192816A (ja) * 2018-04-26 2019-10-31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支持具及び電子機器
CN110544848A (zh) * 2018-05-28 2019-12-06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器自动弹出机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40345A (en) * 2005-05-11 2006-11-16 Asustek Comp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moveable case
US20080253081A1 (en) * 2007-04-12 2008-10-16 Tracy Mark S Computing device support system
TWM380509U (en) * 2009-12-22 2010-05-11 Wistron Corp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EP2284648A1 (en) * 2009-07-10 2011-02-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ving control bar for a flip-sty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31884B (en) * 2003-10-09 2005-05-01 Coretronic Corp Adjusting structure of projector
US7483262B2 (en) * 2004-01-15 2009-01-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er system with multiple-connector apparatus
TWM259208U (en) * 2004-06-10 2005-03-11 Inventec Corp Notebook computer capable of directly playing multimedia data
US7959449B2 (en) * 2008-02-21 2011-06-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ing devices having pop-out connector port arrays
KR101603110B1 (ko) * 2009-07-17 2016-03-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
US20120044624A1 (en) * 2010-08-23 2012-02-23 Hoffman Dustin L Handle assembly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40345A (en) * 2005-05-11 2006-11-16 Asustek Comp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moveable case
US20080253081A1 (en) * 2007-04-12 2008-10-16 Tracy Mark S Computing device support system
EP2284648A1 (en) * 2009-07-10 2011-02-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ving control bar for a flip-sty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TWM380509U (en) * 2009-12-22 2010-05-11 Wistron Corp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8360A (zh) * 2017-05-18 2018-12-07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扩充基座与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1209520D0 (en) 2012-07-11
TW201249307A (en) 2012-12-01
CN102811575B (zh) 2015-05-20
GB2491467A (en) 2012-12-05
US20120307432A1 (en) 2012-12-06
US8929067B2 (en) 2015-01-06
TWI469723B (zh) 2015-01-11
GB2491467B (en)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1575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1945951U (zh) 软性保护盖及键盘
US20120008300A1 (en) Mobile device case
CN103576768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扩展平台
US20160037672A1 (en)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CN103246323A (zh) 电子装置
CN104699190A (zh) 可分离的触控式笔记本电脑
CN103189812A (zh) 带有暴露区域的便携式计算机
TW202022909A (zh) 鍵盤裝置
CN103016479B (zh) 夹具
CN103197786B (zh) 薄型触控板模块及其组装方法
CN102193595A (zh) 带有电容式触摸屏的手持设备的操作结构
CN105320228A (zh) 固定装置及其应用的电脑装置
CN102841636B (zh) 电子装置及卡扣机构
US20120146915A1 (en) Notebook computer
CN215833838U (zh) 一种新型滑动式可折叠多功能无线键盘平板保护套
JP2003029901A (ja) 入力装置
TWI378485B (en) Keyboard with adjustable key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CN210119762U (zh) 一种鼠键两用的便携式输入装置
CN208460629U (zh) 一种静音键盘
CN202833490U (zh) 贴合夹具
EP2610712A1 (en) Novel folding keyboard structure
CN200989973Y (zh) 液晶屏幕的保护膜更换结构
CN221056873U (zh) 一种笔记本底座及具有其的笔记本电脑
CN202332601U (zh) 按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