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33490U - 贴合夹具 - Google Patents

贴合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33490U
CN202833490U CN 201220541891 CN201220541891U CN202833490U CN 202833490 U CN202833490 U CN 202833490U CN 201220541891 CN201220541891 CN 201220541891 CN 201220541891 U CN201220541891 U CN 201220541891U CN 202833490 U CN202833490 U CN 202833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housing
joint jig
base
th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418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广
韩占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5418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33490U/zh
Priority to TW101221040U priority patent/TWM453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33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3349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贴合夹具。该贴合夹具用以将外框的表面的贴合区域与触控面板相贴合并包括底座、固持件、至少两推动件及压合件;底座具有主体、固定部及至少两定位部,固定部用以固定触控面板于主体上方,定位部分别位于触控面板的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且定位部的内壁面分别抵靠于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固持件设置于底座,用以支撑外框并固定外框于触控面板周围;该至少两推动件设置于底座,且分别位于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用以推动外框,使外框抵靠于该些定位部的外壁面,并使外框的贴合区域固定于触控面板上方,其中外壁面相对于内壁面;压合件设置于底座上方,用以压抵于外框,以将外框的贴合区域与触控面板相贴合。本实用新型可减少产生定位偏移。

Description

贴合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夹具,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以将触控面板与外框的表面的贴合区域做贴合的贴合夹具。
背景技术
现今,触控面板已广泛地运用于各式电子产品之中,例如在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中,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电话,以及手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皆已广泛使用具有触控式面板(touch panel)作为其数据沟通的界面工具。搭配有触控面板的显示屏幕,可以让使用者直接以手指或操作笔点选、按压屏幕画面进行操作,藉此提供更为便捷且人性化的操作模式。再者,由于目前电子产品的设计皆以轻、薄、短、小为方向,因此在产品上无足够空间容纳如键盘、鼠标等传统输入装置,尤其在讲究人性化设计的平板计算机需求的带动下,搭配触控式面板的显示装置已逐渐成为各式电子产品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现今所发展出的触控面板技术众多,例如电阻式、电容式、超声波式以及红外线感测式等触控面板,且由于技术层面与成本有所差异,因此这诸多种类的触控面板便运用在各种不同领域。举例来说,电容式面板为运用人体静电变化感应电容变化来达到触控的功能,其可应用于一般消费性电子产品、自动提款机(ATM)、公共查询机(KIOSK)或工业用设备等。
在传统的触控面板与外框的贴合制作工艺中,一般会使用例如双面黏合片或光学树脂等进行贴合,若没有良好的贴合技术及设备亦无法达到准确贴合,不利于贴合成品控管。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贴合夹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合夹具,用以将外框的表面的一贴合区域与触控面板相贴合,该贴合夹具包括一底座、一固持件、至少两推动件以及一压合件;该底座具有一主体、一固定部以及至少两定位部,该固定部用以固定该触控面板于该主体上方,该些定位部分别位于该触控面板的一第一侧边以及相邻于该第一侧边的一第二侧边,且各该些定位部的一内壁面分别抵靠于该第一侧边以及该第二侧边;该固持件设置于该底座,用以支撑该外框并固定该外框于该触控面板周围;该至少两推动件设置于该底座,且该些推动件分别位于该触控面板的该第一侧边以及该第二侧边,用以推动该外框,使该外框抵靠于该些定位部的一外壁面,并使该外框的该贴合区域固定于该触控面板上方,其中该外壁面相对于该内壁面;该压合件设置于该底座上方,用以压抵于该外框,以将该外框的该贴合区域与该触控面板相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述的贴合夹具可使触控面板的两相邻侧边分别抵靠于所述两个定位部的内壁面,并使外框抵靠于定位部的外壁面。藉此,上述的贴合夹具可使触控面板与外框定位,以减少触控面板与外框相贴合的制作工艺中产生定位偏移。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绘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贴合夹具的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是绘示依据图1中的贴合夹具沿剖线A-A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3A至图3B是绘示依据图1的贴合夹具沿剖线A-A的使用状态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A至图4B是绘示依据图1的贴合夹具沿剖线B-B的使用状态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A至图5B是绘示依据图1的贴合夹具沿剖线C-C的使用状态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绘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贴合夹具的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贴合夹具    101、101’     固持件              200
触控面板    102            固持件的上表面      201
外框        103            第一凹槽            202
底座        100            推动件              300、300’
主体        110            压合件              400
上表面      111            第一弹性件          500
下表面      112            第二弹性件          600
工作区      113            动力件              700
锁固槽      114            第一侧边            L1
容置槽      115            第二侧边            L2
第二凹槽    116            贴合区域            P
固定部      120            外框的表面          S1
定位部      130、130’     触控面板的内表面    S2
内壁面      131            第一方向            X
外壁面      132            第二方向            Y
压块        140            剖线                A-A、B-B、C-C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照图1、图2以及图3A,图1是绘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贴合夹具101的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图2是绘示依据图1中的贴合夹具101沿剖线A-A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而图3A是绘示依据图1的贴合夹具沿剖线A-A的使用状态局部剖面示意图。如图1、图2以及图3A所示,贴合夹具101是用以固定触控面板102与外框103,并将外框103的表面S1的贴合区域P与触控面板102相贴合。所述贴合夹具101包括底座100、固持件200、至少两个推动件300及300’以及压合件400。
底座100具有主体110、固定部120以及至少两个定位部130及130’。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0的主体110为大致四方体形状的平台,并具有上表面111以及相对于上表面111的下表面112。主体110的下表面112为大致平坦,使底座100能水平地放置于桌面或其他工作台面上。主体110的上表面111的尺寸大于触控面板102的尺寸。底座100的上表面111可具有工作区113,工作区113位于上表面111的中心位置,且工作区113的尺寸与形状与触控面板102的尺寸与形状大致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10的材料例如为塑料或金属,使底座100可稳固地放置于桌面或其他工作台面上。底座100可通过镕铸金属或射出成型塑料而得到。主体110可为实心,也可通过将多根支杆交错排列成网格状而形成。主体110的形状、材料或尺寸是本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需求而设计,故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制。
固定部120用以固定触控面板102于主体110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20用以固定触控面板102于工作区113的上方,且使触控面板102固定于大致水平面上。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0具有四个固定部120,而固定部120皆为吸盘。固定部120的底端埋设于主体110,而固定部120的顶端可突出于主体110的上表面111,且四个固定部120分别位于工作区113的四个角落。当触控面板102放置于主体110上方时,可接触于固定部120的顶端,而固定部120用以吸附触控面板102以固定触控面板102于工作区113上方。详细而言,固定部120可与真空设备(图未绘示)相连接,藉由真空设备使固定部120内产生真空负压,而吸附触控面板102。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20用以固定触控面板102于主体110的工作区113上方,并且使触控面板102与上表面111保持一间隙(图未绘示)。固定部120的材质可例如为橡胶,所述间隙可作为缓冲空间,以减少触控面板102与主体110的上表面111的直接接触。再者,当触控面板102受到向下的外力时,固定部120并可保持触控面板102位于大致水平面上,且可保持触控面板102的内表面S2的平坦形状。
所述至少两个定位部130、130’分别位于触控面板102的第一侧边L1以及相邻于第一侧边L1的第二侧边L2,且定位部130、130’的内壁面131分别抵靠于第一侧边L1以及第二侧边L2。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0具有四个定位部(包括两个定位部130以及两个定位部130’),定位部130位于触控面板102的第一侧边L1,而定位部130’位于触控面板102的第二侧边L2。定位部130、130’皆为金属薄片且突设于主体110的上表面111,定位部130、130’的底端固设于主体110,而定位部130、130’的顶端突出于主体110的上表面111。具体而言,定位部130、130’的剖面形状为大致L形,上表面111的工作区113可具有四个锁固槽114,锁固槽114用以容置定位部130、130’。定位部130、130’的底端可贴附于锁固槽114底面,底座100可还具有四个压块140,压块140分别压抵于定位部130、130’底端,以使定位部130、130’固设于锁固槽114。进一步而言,定位部130、130’更能以螺丝(图未绘示)锁固于锁固槽114底面,螺丝穿过压块140以及定位部130、130’底端以将定位部130、130’锁固于锁固槽114底面。值得一提的是,定位部130、130’的顶端突出于锁固槽114。
请参考图1、图3A与图4A,其中图3A是绘示依据图1的贴合夹具沿剖线A-A的使用状态局部剖面示意图,而图4A是绘示依据图1的贴合夹具沿剖线B-B的使用状态局部剖面示意图。定位部130、130’具有大致平坦的内壁面131以及外壁面132,外壁面132相对于内壁面131。定位部130、130’的厚度例如皆为0.15毫米(mm)至0.35毫米(mm),意即内壁面131与外壁面132的距离皆为0.15毫米(mm)至0.35毫米(mm)。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130、130’的厚度例如皆为0.2毫米(mm)。另外,两个定位部130的内壁面131皆位于相同参考平面,且定位部130’的内壁面131皆位于相同参考平面。如图3A与图4A所示,定位部130的内壁面131抵靠于触控面板102的第一侧边L1,同样地,定位部130’的内壁面131抵靠于触控面板102的第二侧边L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当触控面板102放置于固定部120顶端时,定位部130可抵挡触控面板102在第一方向X上的移动,同样地,定位部130’可抵挡触控面板102在第二方向Y上的移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部130、130’的形状、尺寸、数量或设置位置是本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依具实际需求而设计,例如可依据外框103的尺寸、形状或者外框103与触控面板102相贴合后的相对位置而设计,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制。
固持件200设置于底座100,用以支撑外框103并且固定外框103于触控面板102周围。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持件200可为环绕于触控面板102周围的框体,且固持件200的形状例如为大致口字形而对应于触控面板102的外形。因此,当外框103放置于固持件200上时,外框103位于触控面板102周围。再者,固持件200的上表面201可具有第一凹槽202,用以容置局部外框103。当外框103放置于固持件200的第一凹槽202时,固持件200的上表面201可托顶局部外框103以支撑外框103,并可固定外框103于触控面板102周围。
值得一提的是,固持件200的尺寸、形状、数量与设置位置是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设计,例如可根据外框103的尺寸与形状而设计,或者可根据外框103的贴合区域P的尺寸与形状而设计,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制。甚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不同实际需求设计不同的固持件200以提供使用者组设于贴合夹具101的底座100。所述多个固持件200对应于不同外框103或不同贴合区域P具有不同的尺寸与形状,藉此,可通过更换不同的固持件200,而使贴合夹具101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外框103或者触控面板102。
请参考图1与图5A,其中图5A是绘示依据图1的贴合夹具沿剖线C-C的使用状态局部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10的上表面111还可具有容置槽115,可用以容置固持件200,藉此可限制固持件200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空间。容置槽115为主体110的上表面111内凹所形成,且容置槽115位于触控面板102周围。容置槽的形状例如为大致口字形,且与固持件200的底端的形状可相配合(fitting)。另外,当固持件200容置于容置槽115时,固持件200的上表面201可裸露于主体110的上表面111。
另外,贴合夹具101还可包括第一弹性件500,第一弹性件500的一端抵住于固持件200,而第一弹性件500的另一端抵住于底座100。在本实施例中,贴合夹具101还包括四个第一弹性件500,而第一弹性件500皆为弹簧,分别位于工作区113的四周。如图5A所示,第一弹性件500的顶端抵住于固持件200的底端,第一弹性件500的底端抵住于容置槽115的底面。
第一弹性件500用以提供弹性力至固持件200,使固持件200支撑外框103的贴合区域P于触控面板102上方。具体而言,当固持件200容置于容置槽115时,可在大致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移动,而第一弹性件500所提供的弹性力可使固持件200的底端分离于容置槽的底面。藉此,放置于固持件200上的外框103可与触控面板102在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保持一距离。
所述至少两个推动件300、300’设置于底座100,且推动件300、300’分别位于触控面板102的第一侧边L1以及第二侧边L2。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贴合夹具101具有四个推动件(包括两个推动件300以及两个推动件300’),推动件300位于触控面板102的第一侧边L1,而推动件300’位于触控面板102的第二侧边L2。如图2所示,推动件300、300’组设于底座100的主体110,且分别相对于定位部130、130’,位于固持件200的外围。主体110的侧边还可具有第二凹槽116以容置局部推动件300、300’,使推动件300、300’可组设于主体110。再者,推动件300可朝第一侧边L1穿过固持件200,以接触于第一侧边L1,而推动件300’可朝第二侧边L2穿过固持件200,以接触于第二侧边L2。
请参考图1、图3B与图4B,其中图3B是绘示依据图1的贴合夹具沿剖线A-A的使用状态局部剖面示意图,而图4B是绘示依据图1的贴合夹具沿剖线B-B的使用状态局部剖面示意图。推动件300、300’用以推动外框103,使外框103抵靠于定位部130、130’的外壁面132。推动件300可在水平的方向上移动而用以推动外框103,使外框103在水平面上往相反于第一方向X的方向移动。如图3B所示,定位部130的顶端位于外框103的所述移动路径上,也就是说,定位部130的顶端位于外框103与触控面板102的第一侧边L1之间,且定位部130的内壁面131抵靠于触控面板102的第一侧边L1。因此,推动件300推动外框103可使外框103抵靠于定位部130的外壁面132,其中外壁面132相对于内壁面131。
如图4B所示,同样地,推动件300’可在水平的方向上移动而用以推动外框103,使外框103在水平面上往相反于第二方向Y的方向移动。定位部130’的顶端位于外框103的所述移动路径上,也就是说,定位部130’的顶端位于外框103与触控面板102的第二侧边L2之间,且定位部130’的内壁面131抵靠于触控面板102的第二侧边L2。因此,推动件300’推动外框103可使外框103抵靠于定位部130’的外壁面132。
再者,推动件300、300’推动外框103并可使外框103的贴合区域P固定于触控面板102上方。如图3B与图4B所示,当外框103放置于固持件200时,固持件200可支撑外框103并固定外框103于触控面板102周围,在本实施例中,固持件200支撑外框103的贴合区域P于触控面板102上方。因此,当外框103抵靠于定位部130、130’的外壁面132时,外框103的贴合区域P可固定于触控面板102上方。
另外,贴合夹具101还可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弹性件600,第二弹性件600的一端分别抵住于推动件300、300’,而第二弹性件600的另一端抵住于底座100。在本实施例中,贴合夹具101包括四个第二弹性件600,而第二弹性件600皆为弹簧。如图2所示,第二弹性件600的一端分别抵住于推动件300、300’的侧边,而第二弹性件600的另一端分别抵住于第二凹槽116的内壁。
第二弹性件600用以分别提供相对应的弹性力至推动件300、300’,使推动件300、300’分离于外框103。举例而言,第二弹性件600可使推动件300、300’与主体110间保持一活动空间。当推动件300、300’朝向外框103移动以推动外框103时,可压缩第二弹性件600,使第二弹性件600产生形变。推动件300、300’可藉由第二弹性件600回复形变所产生的弹性力,远离外框103移动以分离于外框103。
请参考图1与图5B,其中图5B是绘示依据图1的贴合夹具沿剖线C-C的使用状态局部剖面示意图。压合件400设置于底座100上方,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合件400的尺寸与外框103的贴合区域P的尺寸相配合。压合件400用以压抵于外框103,以将外框103的贴合区域P与触控面板102相贴合。具体而言,压合件400可压抵于外框103,使外框103向下移动而抵触于主体110上方的触控面板102。也就是说,压合件400可压抵于外框103,使固定于触控面板102上方的贴合区域P向下移动而抵触于触控面板102,以与触控面板102相贴合。
请参考图6,图6是绘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贴合夹具101’的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该实施例的贴合夹具101’与前述实施例大致相似,而以下仅针对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贴合夹具101’还可包括动力件700,动力件700连接于推动件300、300’,用以驱动推动件300、300’,使推动件300、300’推动外框103。甚者,动力件700也可连接于压合件400用以驱动压合件400,使压合件400压抵于外框103。在本实施例中,动力件700例如为汽缸,动力件700提供朝向外框103的机械压力以驱动推动件300、300’。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件700也可为马达或其他驱动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述的贴合夹具101、101’通过底座100的至少两个定位部130、130’,可使触控面板102的两相邻侧边第一侧边L1、第二侧边L2分别抵靠于所述两个定位部130、130’的内壁面131。上述的贴合夹具101、101’并通过至少两个推动件300、300’可推动外框103,以使外框103抵靠于定位部130、130’的外壁面132,藉此,可使触控面板102与外框103定位。上述的贴合夹具101、101’可减少触控面板102与外框103相贴合的制作工艺中产生定位偏移的情形,以提升产品信赖度,并有利于贴合成品的质量的控管,提高生产合格率,并减少人力与工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更动及润饰的等同替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贴合夹具,用以将外框的表面的一贴合区域与触控面板相贴合,其特征在于,该贴合夹具包括:
一底座,该底座具有一主体、一固定部以及至少两定位部,该固定部用以固定该触控面板于该主体上方,该些定位部分别位于该触控面板的一第一侧边以及相邻于该第一侧边的一第二侧边,且各该些定位部的一内壁面分别抵靠于该第一侧边以及该第二侧边;
一固持件,该固持件设置于该底座,用以支撑该外框并固定该外框于该触控面板周围;
至少两推动件,该至少两推动件设置于该底座,且该些推动件分别位于该触控面板的该第一侧边以及该第二侧边,用以推动该外框,使该外框抵靠于该些定位部的一外壁面,并使该外框的该贴合区域固定于该触控面板上方,其中该外壁面相对于该内壁面;以及
一压合件,该压合件设置于该底座上方,用以压抵于该外框,以将该外框的该贴合区域与该触控面板相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夹具,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固定部为吸盘,用以吸附该触控面板以固定该触控面板于该底座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夹具,其特征在于,该些定位部为突设于该主体的上表面的金属薄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夹具,其特征在于,该些定位部的厚度为0.15毫米至0.35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固持件为环绕于该触控面板周围的框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夹具,其特征在于,该主体的上表面具有一容置槽,以容置该固持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夹具,其特征在于,该贴合夹具还包括一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住于该固持件,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住于该底座,该第一弹性件用以提供弹性力至该固持件,使该固持件支撑该外框的该贴合区域于该触控面板上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夹具,其特征在于,该贴合夹具还包括至少两第二弹性件,该些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分别抵住于该些推动件,该些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抵住于该底座,用以分别提供相对应的弹性力至该些推动件,使该些推动件分离于该外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夹具,其特征在于,该贴合夹具还包括一动力件,该动力件连接于该些推动件,用以驱动该些推动件,使该些推动件推动该外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合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动力件为汽缸。
CN 201220541891 2012-10-22 2012-10-22 贴合夹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33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41891 CN202833490U (zh) 2012-10-22 2012-10-22 贴合夹具
TW101221040U TWM453959U (zh) 2012-10-22 2012-10-31 貼合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41891 CN202833490U (zh) 2012-10-22 2012-10-22 贴合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33490U true CN202833490U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45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4189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33490U (zh) 2012-10-22 2012-10-22 贴合夹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33490U (zh)
TW (1) TWM4539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2023A (zh) * 2013-10-31 2014-02-05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压合显控面板的压合工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3948A (zh) * 2021-03-22 2021-06-18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保压治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2023A (zh) * 2013-10-31 2014-02-05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压合显控面板的压合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3959U (zh) 2013-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88871B2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terminal
CN204926052U (zh) 触摸显示装置
US8808483B2 (en) Method of making a curved touch panel
US9866660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ncave displays
US20070236465A1 (en) Face panel mounting structure
CN207617265U (zh) 贴合设备
CN204009805U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20130329395A1 (en) Frame structur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EP3226112B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18035666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4503615A (zh) 一种触控显示器
US2014021139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keyboard
CN202833490U (zh) 贴合夹具
CN104423083A (zh) 显示装置
CN20606085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117053A (zh) 触控液晶模组的改良式贴合治具
CN107291285B (zh)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背光单元
CN203933718U (zh) 一种具有大尺寸电容触摸屏的移动终端
CN106775104A (zh) 压感触控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WO2017219425A1 (zh) 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KR101328502B1 (ko) 터치패널용 패드의 커팅 목형
CN203551908U (zh) 超薄无胶框液晶显示装置
JP2016042274A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521407B2 (ja) 端末
CN210836037U (zh) 一种触摸屏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