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1149A - 一种用于视频系统中的双卡前端设备及控制方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视频系统中的双卡前端设备及控制方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1149A
CN102811149A CN2011104014739A CN201110401473A CN102811149A CN 102811149 A CN102811149 A CN 102811149A CN 2011104014739 A CN2011104014739 A CN 2011104014739A CN 201110401473 A CN201110401473 A CN 201110401473A CN 102811149 A CN102811149 A CN 102811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etwork state
data
connects
commun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014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1149B (zh
Inventor
郁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e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e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e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e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014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111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11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1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1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1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视频系统的具有双卡的前端设备中进行通讯的控制方法,前端设备包括第一通讯模块与第二通讯模块,包括步骤:a.根据网络状态从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第二通讯连接中选择一个通讯连接来传输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为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的通讯连接,所述第二通讯连接为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的通讯连接;b.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存在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重新选择一个通讯连接来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还提供一种用于视频系统的具有双卡的前端设备。本发明实现了双卡拨号、双卡协同工作的目的,可以在有限带宽的前提下增加前端设备所使用的带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视频系统中的双卡前端设备及控制方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控制系统,尤其视频系统中的前端设备,具体地,涉及具有双卡拨号功能的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前端设备。 
背景技术
网络带宽是影响视频监控的瓶颈之一,在现有IP资源和网络基础的条件下,带宽永远是制约网络视频监控向前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网络视频监控产品图像清晰度的不断优化,监控系统传输视频流所需的带宽环境也越来越严格:图像越清晰,传输视频流所需的带宽条件也就越高。而目前,在视频监控领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 
1.上行带宽较低。
在无线网络系统中,通常的带宽不会高于5Mb/s至25Mb/s之间。对于有线网络来说,如果带宽为100Mb/s,那就意味着你拥有100Mb/s的上行和下行速率。在无线网络中,如果带宽为11Mb/s,通常是指其上行和下行总共的带宽为11Mb/s。一些无线系统设定为上行和下行各自拥有一半的总带宽。这里就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因为视频监控所使用的带宽一般就是一个方向的(上行),这样就导致上行带宽较低。以中国电信为例,它所提供的网络带宽一般为2兆,在广域网中,一路摄像机需要的带宽就是2兆,这样的带宽连一般企业几十路网络会议摄像机的视频会议都不能满足,更不用说大规模的城市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2.带宽稳定性低,不同时段波动性差异大。
无线网络运行时,其他无线设备的干扰,会严重影响其稳定性,包括同频干扰以及临频干扰。用户是在不断的移动,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的变化,靠近基站,接受到的信号就强,远离基站,信号就较弱。另外,无线网络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即使是任何障碍物或者天线的轻微移动,无线网络信号可能就会发生重大衰减。在带宽一定的情况下,使用无线信号的用户越多,每个用户实际接受的信号带宽就越少,用户量与用户带宽存在着成反比的关系。不同的时段,用户量会发生变化,带宽也就随之变化。 
3.某些地区整体覆盖率较低。 
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宽带网络并没有在全国范围普及开来,特别是内地城市及偏远地区,互联网还没有接入当地,人们对网络监控知之甚少;而在很多网络普及的地区,带宽滞后的现象比较明显,很多带宽已经不能满足流量较大的音视频信号传输要求,影响到最终监控效果。 
由于以上种种问题,可以看出带宽的高低是关键,故相比原先的单卡方案,设计双卡,以提高网络传输时的带宽,从而提升图像质量和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带宽无法有效控制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视频系统的具有双卡的前端设备中进行通讯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前端设备包括第一通讯模块与第二通讯模块,所述两个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视频系统的控制平台建立通讯连接,其包括如下步骤:a. 根据网络状态从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第二通讯连接中选择一个通讯连接来传输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为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的通讯连接,所述第二通讯连接为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的通讯连接;b. 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存在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重新选择一个通讯连接来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优选地,所述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a1. 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均处于非拥堵状态;a2. 若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均处于非拥堵状态,则确定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平均给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进行传输;a3. 若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拥堵状态,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处于拥堵状态,若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非拥堵状态,则选择第二通讯连接来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a4. 若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拥堵状态,则减少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数量。 
优选地,所述步骤a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若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拥堵状态,则进一步减低编码码率。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i.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注册至所述前端设备的处理器,并获得至少第一USB转串口以及第二USB转串口;ii. 通过所述第一USB转串口进行拨号,拨号成功后向所述处理器注册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二USB转串口被用于向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发送AT指令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反馈信息。 
优选地,所述通过第一通讯连接以及第二通讯连接传输的待传输数据被接收端存放在同一个缓冲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视频系统的具有双卡的前端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其用于处理来自所述前端设备的其他部件的数据;其特征在于,还至少包括:第一通讯模块,其用于与所述视频系统的控制平台通讯;以及第二通讯模块,其用于与所述视频系统的控制平台通讯。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中的至少一个通过USB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第二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通讯连接,所述两个通讯连接相互独立。 
优选地,所述前端设备还包括一码流转发代理客户端,码流转发代理客户端用于控制所述带传输数据的传输,码流转发代理客户端包括:第一选择装置,其用于根据网络状态从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第二通讯连接中选择一个通讯连接来传输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为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的通讯连接,所述第二通讯连接为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的通讯连接;第一判断装置,其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存在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重新选择一个通讯连接来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选择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装置,其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均处于非拥堵状态;第一处理装置,其用于当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均处于非拥堵状态时确定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平均给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进行传输;第二处理装置,其用于当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拥堵状态时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处于拥堵状态,若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非拥堵状态,则选择第二通讯连接来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第三处理装置,其用于当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拥堵状态时减少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数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选择装置还包括:第四处理装置,其用于当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拥堵状态时进一步减低编码码率。 
优选地,所述码流转发代理客户端还包括:第一注册装置,其用于将所述第一通讯模块注册至所述前端设备的处理器,并获得至少第一USB转串口以及第二USB转串口;第二注册装置,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USB转串口进行拨号,拨号成功后向所述处理器注册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二USB转串口被用于向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发送AT指令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反馈信息。 
本发明通过在一个前端设备中设置两个通信卡,并相应地通过电路保证了两个通信卡与所述前端设备的处理器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双卡拨号、双卡协同工作的目的。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有限带宽的前提下增加前端设备所使用的带宽,从而提高前端设备与后台系统的通讯能力以及稳定性,带来良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在WCDMA系统的网络设备中对传输格式组合集进行配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在WCDMA系统的网络设备中对传输格式组合集进行配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在信息发布控制系统中根据用户终端类型发布信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根据用户终端类型发布信息的信息发布控制系统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在视频系统的具有双卡的前端设备中进行通讯的控制方法的拓扑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端设备包括两个部分,即码流转发代理客户端21,码流转发代理服务端22,为了表述方便,在图1中仅仅示出了一个码流转发代理客户端21。所述码流转发代理客户端,在本申请文件中简称PC,优选地是在前端设备上安装的一个硬件插件,次优地也可以通过一个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具体地,所述前端设备包括处理器(CPU)212,2个3G模块,也称第一通讯模块211,第二通讯模块213。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第一、第二通讯模块通过USB与CPU进行连接,每一个模块都作为一个USB Modem的从设备。当系统加载USB Modem驱动后,USB Modem将在系统中注册若干个USB转串口,然后,通过这些USB转串口与3G模块进行通信。其中,CPU用于处理来自前端设备部件的数据,包括当前信号强度、当前网络制式、SIM卡的状态,并检查当前是否有短信或来电呼入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两个USB转串口中,一个用于拨号:拨号使用pppd进行。pppd是点对点daemon协议,它提供一种在点对点串列线路上传输资料流的方法。pppd 提供基本的 LCP ,验证的支援, 以及一个用来建立并配置网际网路协定的 NCP 。使用pppd的原因是它将会把任何和它连接的进程所发给它的数据,原封不动地发给USB转接口,同时也会把串口设备上发来的数据原封不动的发给和它接的进程。pppd拨号成功后,会向系统注册一个网络设备ppp0,然后用户就可以通过网络编程来使用3G网络进行通信,传输数据。 
另一个USB转串口用于给3G模块发送AT指令,接受3G模块返回的值:用于获取当前信号强度,当前网络制式,SIM卡的状态,检查当前是否有短信或来电呼入等。 
所述码流转发代理服务端,简称PS,是布置在控制平台上的一个软件。所述第一通讯模块通过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TCP连接,即第一通讯连接,所述第二通讯模块通过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TCP连接,即第二通讯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第二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平台接受第一、第二通讯模块的数据,并把相关联的两条链路的数据存放在同一个缓冲内。PS接收数据采用epoll的方式,即epoll是Linux下多路复用IO接口select/poll的增强版本,它能显著提高程序在大量并发连接中只有少量活跃的情况下的系统CPU利用率,因为它不会复用文件描述符集合来传递结果而迫使开发者每次等待事件之前都必须重新准备要被侦听的文件描述符集合,另一点原因就是获取事件的时候,它无须遍历整个被侦听的描述符集,只要遍历那些被内核IO事件异步唤醒而加入Ready队列的描述符集合就行了。epoll除了提供select/poll那种IO事件的电平触发外,还提供了边沿触发,这就使得用户空间程序有可能缓存IO状态,减少epoll_wait/epoll_pwait的调用,提高应用程序效率。 
当拥有一个很大的socket集合,由于网络延时,任一时间只有部分的socket是“活跃”的,如果使用select/poll,那么每次调用都会线性扫描全部的集合,导致效率呈现线性下降。但是使用了epoll方式之后,它只会对“活跃”的socket进行操作,这是因为在内核实现中epoll是根据每个fd上面的callback函数实现的。那么,只有“活跃”的socket才会主动的去调用 callback函数,其他idle状态socket则不会,在这点上,epoll实现了一个“伪”AIO,因为这时候推动力在os内核。正是如此,所以epoll解决了双卡后tep链路占用过多的socket的问题,从而增加了PC的接入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之所以使用TCP进行传输,主要是因为TC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即在传输数据前要先建立逻辑连接,然后再传输数据,最后释放连接3个过程。TCP提供端到端、全双工通信;采用字节流方式,如果字节流太长,将其分段;提供紧急数据传送功能。TCP的高可靠性,非常适合视频数据,它确保传输数据的正确性,不出现丢失或乱序。 
当一个3G模块用于3G网络接受数据时,另一个模块可以进行短信或呼叫等操作。两个模块也可以同时运用3G网络的数据接收。可见,因为两张卡可看作两个设备,所以双卡的拨号以及一系列的AT操作可以互相独立。 
正是有了这样的特性,所以通过双卡可以提高上行带宽,从而改善传输效率,相比单卡得到更好的视频效果。在双卡传输之前,还必须要确定的是双卡的绑定。对于单网卡前端设备,PS侧需要两个地址。设备双卡拨号成功后,在PC端分别增加PC双卡和PS间的路由,以使PC侧的任一张卡都可以向服务端独立建立链接成功,如此便可使双卡独立地发包。PS侧通过校验PC侧过来的链路信息,接收相关联的两条链路的数据存放在同一个缓冲内。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在图1所示在视频系统的具有双卡的前端设备中进行通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的,该流程图描述通过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第二通讯连接来传输待传输数据的整个过程。该流程图有三个步骤,首先执行步骤S101,根据网络状态从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第二通讯连接中选择一个通讯连接来传输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为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的通讯连接,所述第二通讯连接为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的通讯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网络状态有三种,不拥堵、拥堵、断开。判断网络状态,一般采用在dos环境下向某个IP地址发出ping命令。如果收到Lost 4<100% loss>,则网络状态为断开,如果收到Lost 4<75% loss>,则判定网络状态为拥堵,如果收到Lost 4<0% loss>,则当前网络状态为不拥堵。当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为不拥堵时,则选择第一通讯链路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当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状态为断开时,则选择第二通讯连接链路进行数据传输。选择一个通讯链路来传输数据后,进入步骤S102,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发生变化。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视频系统会不断的检测网络状态,并且把网络状态的变化所述USB转串口传输至处理器。如果网络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则本流程结束;如果发生了变化,则进入步骤S103,根据网络状态的变化,处理器做出相应的举措,即重新选择一个通讯连接来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选择第一通讯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时,第一通讯连接的状态变成断开,则选择第二通讯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在选择第二通讯连接来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时,第二通讯链路的状态变成断开,则选择第一通讯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另外,系统需要实时记录待传输数据的进度以及断开时间,并 
及时更新时间,以便所述第一、第二通讯模块能够把数据传输做到无缝传输。并且,PS侧使用“动态帧率调节”的方式转发码流,抵消网络带宽波动,平衡时延和解码视觉流畅度。
帧率是用于测量显示帧数的量度,帧是判断连续包的mark位,PS侧统计接收帧率,统计的方式是每隔N秒统计收到的完整帧的数量。动态地调节帧率,指的是在发送时,以接收帧率作为发送基准,帧率越大,所需的存储空间越大,所以还必须结合当前缓冲的大小,适当增大或者减小帧率,以达到平滑的目的。 
帧率可以影响显示效果,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但是一般来说超过75fps一般就不容易察觉到有明显的流畅度提升了。不过帧率的调整幅度也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用户体验。 
至此,本流程结束。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在图1所示视频系统中的具有双卡的前端设备中进行通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的,该流程图描述通过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第二通讯连接来传输待传输数据的整个过程。本流程有6个步骤,首先进入步骤S111,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均处于非拥堵状态。如果是均处于非拥堵状态,则进入步骤S112,否则进入步骤S113。 
首先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均处于非拥堵状态,进入步骤S112,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平均给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进行传输。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所述第一、第二通讯连接都处于非拥堵状态时,利用两条通讯链路进行数据传输,能够做到最大速率的传输。同时,由于数据在传输时是按照帧或者分组的形式,各个帧或者分组时相互独立的进行传输,所以,可以做到把数据平均分配给所述第一、第二通讯连接进行传输,例如,奇数帧经过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传输,偶数帧经过所述第二通讯连接发送到所述控制平台,或者第一个50帧由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传输到所述控制平台,第二个5帧由所述第二通讯连接传输,然后第三个50帧由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传输,依次类推。至此本流程结束。 
然后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并非均处于非拥堵状态,进入步骤S113,判断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处于拥堵状态。如果不是,则进入步骤S114,否则进入步骤S115。 
先判断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不是处于拥堵状态,进入步骤S114,选择所述第二通讯连接来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至此本流程结束。 
然后判断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拥堵状态,进入步骤S115,减少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虽然第二通讯连接处于拥堵状态,但是仍然具备一定的数据传输能力,但是,为了保证延时不会太大,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可以减少待传输数据包的数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步骤S116,降低编码码率。所述编码码率是指一定大小的数据经过编码后的数据位数。码率越高,位数反而越少。码率是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是文件体积与取样率是成正比的, 所以,相应的减少编码码率,可以保证延时不会太大,提高传输效率。至此,本流程结束。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在图1所示视频系统中的具有双卡的前端设备中进行通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的,该流程图描述通过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第二通讯连接来传输待传输数据的整个过程。本流程有5个步骤,首先是步骤S201,所述第一通讯模块注册至所述前端设备的处理器,并获得至少第一USB转串口以及第二USB转串口。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第一个通讯模块作为一个USE Modem的从设备。当系统加载USB Modem驱动后,USB Modem将在系统中注册若干个USB转串口,然后,通过这些USB转串口与3G模块进行通信。这若干个USB转串口,各自都有着不同的用途,由于用到两个3G模块,所以至少获得2个USB转串口,即第一USB转串口以及第二USB转串口。然后进入步骤S202,通过所述第一USB转串口进行拨号,拨号成功后向所述处理器注册第一网络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拨号使用pppd进行。pppd是点对点daemon协议,它提供一种在点对点串列线路上传输资料流的方法。pppd 提供基本的 LCP ,验证的支援, 以及一个用来建立并配置网际网路协定的 NCP 。使用pppd的原因是它将会把任何和它连接的进程所发给它的数据,原封不动地发给USB转接口,同时也会把串口设备上发来的数据原封不动的发给和它接的进程。pppd拨号成功后,会向系统注册一个网络设备ppp0,然后用户就可以通过网络编程来使用3G网络进行通信,传输数据。 
然后进入步骤S203,所述第二USB转串口被用于向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发送AT指令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反馈信息。AT 即Attention,AT指令一般应用于终端设备与PC应用之间的连接与通信。AT指令集是从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TE)或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DTE)向终端适配器(Terminal Adapter,TA)或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ata Circuit Terminal Equipment,DCE)发送的。其对所传输的数据包大小有定义:即对于AT指令的发送,除AT两个字符外,最多可以接收1056个字符的长度(包括最后的空字符)。每个AT命令行中只能包含一条AT指令;对于由终端设备主动向PC端报告的URC指示或者response响应,也要求一行最多有一个,不允许上报的一行中有多条指示或者响应。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反馈信息括当前信号强度,当前网络制式,SIM卡的状态,检查当前是否有短信或来电呼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当前信号强度是一个表示功率绝对值的值(也可以认为是以1mW功率为基准的一个比值),计算公式为:10log(功率值/1mw),单位是dBm,值越大信号就越好。例如功率P为1mw,折算为dBm后为0dBm。中国移动的规范规定,手机接收电平>=(城市取-90dBm ;乡村取 -94dBm )时,则满足覆盖要求,也就是说此处无线信号强度满足覆盖要求。如果发现手机会显示比如 -67(dBm),那就说明信号很强了。-67dBm 要比-90dBm 信号要强20多个dB ,那么它在打电话接通成功率和通话过程中的话音质量都会好的多(当然也包括EDGE/GPRS上网的速度那些 )。中国目前有三家3G运营商,即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每个运营商都有自己的网络制式,中国移动:TD-SCDMA、中国联通:WCDMA、中国电信:CDMA2000。不同的3G制式也需要选择不同的手机,由于本发明中配有两个3G模块,如果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第二通讯模块都是WCDMA制式的话,在WCDMA网络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就不能进行数据传输,即使在当前环境下,TD-SCDMA或者CDMA2000的网络很好,所述通讯模块也不能利用。然后是步骤S204,根据网络状态从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第二通讯连接中选择一个通讯连接来传输待传输数据。其中,PC侧使用“轮转法”利用双卡发送数据。 
轮转法,即为双卡技术的核心所在之处。 轮转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判定两个连接的畅通情况,轮转使用这两个通讯连接来进行数据传输。 
当第一通讯连接和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时,进行判断并传输数据。 
若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和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都处于非拥堵状态时,双卡用TCP链路发包,并且平均分配给两条链路。此时,网络状态较好。 
若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拥堵状态,则判断第二通讯连接的状态。若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非拥堵状态时,则选择第二通讯连接来传输待传输数据。此时,网络状态较差。若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也处于拥堵状态时,则减少待传输数据包的数量,适当清除缓冲中的数据包,进一步减低编码码率,以保证延时不会太大。此时,网络状态最差。 
另外,在发包的同时,根据网络状态的变化,去调整编码码率,以适应网络带宽,网络差时尽量减少网络拥塞,网络好时尽可能地提高画面质量。当第一通讯连接和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发生变化时,则重新选择一个通讯连接来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完成步骤S204之后,进入步骤S205,通过第一通讯连接以及第二通讯连接传输的待传输数据被接收端存放在同一个缓冲内。在接受端,所述控制平台会使用epoll的方式来接受数据,增加PC的接入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所述epoll方式前面已经描述,在此不再赘述。PS侧通过校验PC侧过来的链路信息,接收相关联的两条链路的数据存放在同一个缓冲内。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待发送数据以帧的方式进行传输,所谓数据帧,就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它包括三部分:帧头、数据部分、帧尾。其中,帧头和帧尾包含一些必要得控制信息,比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信息等;数据部分则包含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比如ip数据报。帧校验字段采用32位CRC校验。校验的范围包括目的地址字段、源地址字段、长度字段、数据字段。在接受端进行校验,如果发现村务,帧即被丢弃。CRC校验的工作原理是将要发送的数据比特序列当做一个多项式f(x)的系数,在发送端用收发双方预先约定的生成多项式G(x)去除,求得一个余数多项式。将余数多项式附在数据多项式之后发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用同样的生成多项式G(x)去除接受多项式f(x),得到计算余数多项式。如果计算余数多项式与接受多项式不相同,则表示传输有差错;否则数据正确而被接受。CRC编码实际上是一个循环移位的模2运算,在加法中不进位,在减法中不借位,等价与操作数的按位异或。经过校验之后的相关联数据,被所述控制平台存放在同一个缓冲内。至此,本流程结束。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12)

1. 一种在视频系统的具有双卡的前端设备中进行通讯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前端设备包括第一通讯模块与第二通讯模块,所述两个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视频系统的控制平台建立通讯连接,其包括如下步骤:
a. 根据网络状态从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第二通讯连接中选择一个通讯连接来传输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为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的通讯连接,所述第二通讯连接为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的通讯连接;
b. 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存在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重新选择一个通讯连接来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
a1. 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均处于非拥堵状态;
a2. 若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均处于非拥堵状态,则确定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平均给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进行传输;
a3. 若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拥堵状态,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处于拥堵状态,若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非拥堵状态,则选择第二通讯连接来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a4. 若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拥堵状态,则减少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数量。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 若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拥堵状态,则进一步减低编码码率。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i. 所述第一通讯模块注册至所述前端设备的处理器,并获得至少第一USB转串口以及第二USB转串口;
ii. 通过所述第一USB转串口进行拨号,拨号成功后向所述处理器注册第一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USB转串口被用于向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发送AT指令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反馈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通讯连接以及第二通讯连接传输的待传输数据被接收端存放在同一个缓冲内。
6. 一种用于视频系统的具有双卡的前端设备,其包括:
处理器,其用于处理来自所述前端设备的其他部件的数据;
其特征在于,还至少包括:
第一通讯模块,其用于与所述视频系统的控制平台通讯;以及
第二通讯模块,其用于与所述视频系统的控制平台通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中的至少一个通过USB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第二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通讯连接,所述两个通讯连接相互独立。
9. 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设备,所述前端设备包括第一通讯模块与第二通讯模块,所述两个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视频系统的控制平台建立通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码流转发代理客户端,码流转发代理客户端用于控制所述带传输数据的传输,码流转发代理客户端包括:
第一选择装置,其用于根据网络状态从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第二通讯连接中选择一个通讯连接来传输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为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的通讯连接,所述第二通讯连接为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平台建立的通讯连接;
第一判断装置,其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存在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重新选择一个通讯连接来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选择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装置,其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均处于非拥堵状态;
第一处理装置,其用于当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均处于非拥堵状态时确定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平均给所述第一通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通讯连接进行传输;
第二处理装置,其用于当所述第一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拥堵状态时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是否处于拥堵状态,若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非拥堵状态,则选择第二通讯连接来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三处理装置,其用于当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拥堵状态时减少所述待传输数据包的数量。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选择装置还包括:
第四处理装置,其用于当所述第二通讯连接的网络状态处于拥堵状态时进一步减低编码码率。
12. 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流转发代理客户端还包括:
第一注册装置,其用于将所述第一通讯模块注册至所述前端设备的处理器,并获得至少第一USB转串口以及第二USB转串口;
第二注册装置,其用于通过所述第一USB转串口进行拨号,拨号成功后向所述处理器注册第一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USB转串口被用于向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发送AT指令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反馈信息。
CN201110401473.9A 2011-12-07 2011-12-07 一种用于视频系统中的双卡前端设备及控制方法、系统 Active CN102811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1473.9A CN102811149B (zh) 2011-12-07 2011-12-07 一种用于视频系统中的双卡前端设备及控制方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1473.9A CN102811149B (zh) 2011-12-07 2011-12-07 一种用于视频系统中的双卡前端设备及控制方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1149A true CN102811149A (zh) 2012-12-05
CN102811149B CN102811149B (zh) 2015-09-02

Family

ID=4723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01473.9A Active CN102811149B (zh) 2011-12-07 2011-12-07 一种用于视频系统中的双卡前端设备及控制方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114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5125A (zh) * 2014-03-31 2015-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种类型互联网接入的调度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5049914A (zh) * 2015-07-07 2015-11-11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帧播放方法和装置
CN106302554A (zh) * 2016-11-08 2017-01-0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ocket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6641A (zh) * 2000-11-30 2002-07-03 株式会社东芝 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和控制该装置中无线通讯设备的方法
CN2676296Y (zh) * 2004-02-06 2005-02-02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1072179A (zh) * 2006-05-09 2007-11-1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在第一网络及第二网络间切换的装置及方法、及包含该装置的通讯系统
CN101217739A (zh) * 2008-01-11 2008-07-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单基带单射频双卡双待通讯终端及其通讯方法
CN101835201A (zh) * 2009-03-11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络连接环境中保证数据不中断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31898A (zh) * 2011-07-05 2011-11-02 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带宽自适应qos传输的方法、系统和终端设备
EP2506515A1 (en) * 2009-11-27 2012-10-03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6641A (zh) * 2000-11-30 2002-07-03 株式会社东芝 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和控制该装置中无线通讯设备的方法
CN2676296Y (zh) * 2004-02-06 2005-02-02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1072179A (zh) * 2006-05-09 2007-11-1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在第一网络及第二网络间切换的装置及方法、及包含该装置的通讯系统
CN101217739A (zh) * 2008-01-11 2008-07-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单基带单射频双卡双待通讯终端及其通讯方法
CN101835201A (zh) * 2009-03-11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络连接环境中保证数据不中断的方法及系统
EP2506515A1 (en) * 2009-11-27 2012-10-03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231898A (zh) * 2011-07-05 2011-11-02 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带宽自适应qos传输的方法、系统和终端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5125A (zh) * 2014-03-31 2015-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种类型互联网接入的调度方法、终端、及系统
WO2015149445A1 (zh) * 2014-03-31 2015-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种类型互联网接入的调度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4955125B (zh) * 2014-03-31 2019-10-25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支持多种类型互联网接入的调度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5049914A (zh) * 2015-07-07 2015-11-11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帧播放方法和装置
CN105049914B (zh) * 2015-07-07 2019-02-26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帧播放方法和装置
CN106302554A (zh) * 2016-11-08 2017-01-0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ocket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1149B (zh)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2742B2 (en)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access and wireline network integration
CN103548314A (zh) 通信方法与系统,以及接入网设备与应用服务器
EP2642815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nd using public path and m2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JPH08279816A (ja) ワイヤレス可変帯域幅エアリンク装置及び方法
CN101707615B (zh) 一种基于公共移动通信的视频多链路传输的实现方法
US20110038304A1 (e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broadband off-load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848168B (zh) 基于目的mac地址的流量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438331A (zh) 一种移动终端通过手机上网的方法及系统
JP2019506807A (ja) データパケットの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CN105873011B (zh) 集群业务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WO2023051515A1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882431A (zh) 在5g网络中对分组有效载荷数据进行选择性压缩
CN201667661U (zh) 一种PPPOE client路由器的辅测设备和测试系统
CN109428842A (zh) 一种QoS信息传送方法和装置
KR20140125149A (ko) 데이터 오프로딩 장치 및 방법
CN102811149A (zh) 一种用于视频系统中的双卡前端设备及控制方法、系统
CN1169327C (zh) 一种估算协议数据单元交换性能的数据交换节点及方法
US20180254911A1 (en) Hybrid data transport solution, in particular for satellite links
CN109586886B (zh)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
TWI699135B (zh) 基於行動邊緣運算用戶資訊之訊務處理及分流的系統與方法
CN109495158B (zh) 一种提高卫星通信速率的系统和方法
CN102420745A (zh) 一种3g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82886B (zh) 一种实现语音业务的方法、移动终端、装置和系统
CN102143157A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2845042A (zh) 一种应用层多个活动物理接口的带宽聚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011 No. 131 Jin Shan Road, Su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Applicant after: Suzhou Ked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011 No. 131 Jin Shan Road, Su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Keda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