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0952B - 一种转子嵌装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子嵌装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0952B
CN102810952B CN201210308149.7A CN201210308149A CN102810952B CN 102810952 B CN102810952 B CN 102810952B CN 201210308149 A CN201210308149 A CN 201210308149A CN 102810952 B CN102810952 B CN 1028109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track
baker
delivery
welding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081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0952A (zh
Inventor
楚文剑
王林
廖正钢
盛乐
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ta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ta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ta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ta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081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109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10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0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09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09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嵌装线。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它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两侧相应位置设有转子上下线托盘台位、转子插线台位、转子配焊台位、气焊柜、第一烘炉、第二烘炉、无纬带绑扎机台位、转子打槽楔台位、转子清理台位、耐压试验台;在第一轨道上和第二轨道上设有第一运载平车、第二运载平车、第三运载平车和第四运载平车;所述转子插线台位和转子配焊台位上均设有绝缘装置;所述各运载平车的上表面高度与各转子插线台位、各转子配焊台位、各转子打槽楔台位、转子清理台位、无纬带绑扎机台位的高度一致。本发明操作安全方便、便于控制、质量可靠、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转子嵌装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子嵌装线。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电机制造业中,转子嵌装线分为插线、配焊预打槽楔、预烘、预扎无纬带、焊Y圈连线及打槽楔、扎无纬带、无纬带固化、清理转子八道工序。目前,我们的转子嵌线过程中,转子铁芯上插线台位,插线完成后耐压、匝间试验,嵌线完成后耐压、匝间试验及最后下台位,整个过程中需要来回吊运10次,吊运过程中容易出现磕碰现象,且嵌线效率低下,并且一组工作者需完成八道工序,嵌线过程质量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转子嵌线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便于控制、质量可靠、效率高的岛式转子嵌装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转子嵌装线,它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在第一轨道的起始端外侧设有转子上下线托盘台位,起始端之后的第一轨道外侧依次设有若干个间距均匀的转子插线台位,转子插线台位之后的第一轨道两侧均匀对称设有若干对转子配焊台位,转子配焊台位两旁设有气焊柜;在转子配焊台位旁位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设有第一烘炉,位于第一烘炉前面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还设有第二烘炉,两个烘炉的轨道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垂直;位于第一烘炉后面的第二轨道后端内侧设有无纬带绑扎机台位,位于第二烘炉前面的第二轨道前端内侧也设有无纬带绑扎机台位;位于第一烘炉和第二烘炉之间的第二轨道内侧设有若干个转子打槽楔台位;在第二烘炉旁的第一轨道内侧设有转子清理台位;在第一轨道上的前部分和后部分分别设有若干个可移动的第一运载平车和第二运载平车,在第二轨道上的前部分和后部分分别设有若干个可移动的第三运载平车和第四运载平车,所述烘炉轨道与运载平车轨道相接;所述转子插线台位和转子配焊台位上均设有绝缘装置,在第一轨道旁设有耐压试验台;所述各运载平车的上表面高度与各转子插线台位、各转子配焊台位、各转子打槽楔台位、转子清理台位、无纬带绑扎机台位的高度一致。
更进一步,在最后一个转子插线台位与第一对转子配焊台位之间的第一轨道外侧设有转子配焊中转台位。
在第一烘炉和第一个转子打槽楔台位之间设有转子打槽楔中转台位。
在所述各台位旁的轨道侧设有光电感应器,光电感应器旁连接有三色显示灯。
所述第一烘炉和第二烘炉采用双通道通过式,其烘炉轨道伸出烘炉长度与各台位轨道的伸出部分长度及结构一致,便于与运载平车的对接。
本发明通过运载平车载着转子在直线轨道上移动,取代了原有的使用吊车进行转子吊运的方式,减少了转子磕碰的隐患,并且在每个台位旁均设有光电感应器,用于运载平车的定位,工件可根据工作人员的意愿自动运行到所需要的台位,所有下线和配焊、清理台位均设为绝缘台位,因此,耐压时不需要进行吊运,可直接在台位上进行耐压,大大减少吊运次数,且对工序进行了进一步细分,采取定人定岗的方式,便于工作者技能水平的提升,整个转子嵌线过程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在第一轨道1的起始端外侧设有转子上下线托盘台位3,上下线托盘台位3之后的第一轨道外侧依次设有4个间距均匀的转子插线台位4、转子插线台位5、转子插线台位6、转子插线台位7以及转子配焊中转台位8,转子配焊中转台位8之后的第一轨道两侧均匀对称设有两对转子配焊台位,即转子配焊台位9、转子配焊台位10、转子配焊台位11、转子配焊台位12;由图可见,转子配焊台位两旁设有气焊柜13;在转子配焊台位旁位于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之间设有第一烘炉14,位于第一烘炉14前面的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之间还设有第二烘炉15,第一烘炉14的轨道16和第二烘炉15的轨道17与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垂直。为了便于两条平行直线轨道即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联通,第一烘炉14和第二烘炉15为双通道通过式,且烘炉轨道伸出烘炉长度与各台位轨道的伸出部分长度及结构一致,便于与运载平车的对接。位于第一烘炉14后面的第二轨道2后端内侧设有无纬带绑扎机台位18,位于第二烘炉15前面的第二轨道2前端内侧也设有无纬带绑扎机台位19;位于第一烘炉14和第二烘炉15之间的第二轨道2的内侧设有转子打槽楔中转台位20以及转子打槽楔台位21。在第二烘炉15旁的第一轨道1的内侧设有转子清理台位22。从图中还可见,在第一轨道1上的前部分和后部分分别设有可移动的第一运载平车23和第二运载平车24,在第二轨道2上的前部分和后部分分别设有可移动的第三运载平车25和第四运载平车26。为了减少耐压试验时的吊运,转子插线台位和转子配焊台位均进行绝缘处理,在第一轨道旁设有耐压试验台27。各运载平车的上表面高度与各转子插线台位、各转子配焊台位、各转子打槽楔台位、转子清理台位、无纬带绑扎机台位的高度一致。在各台位旁的轨道侧设有光电感应器28,光电感应器旁连接有三色显示灯29。
为了便于各工序之间的传输合理、快速,上述运载平车的数量可根据轨道长度、工序多少及台位数量确定。
各工序所需台位数量根据各工序的时间进行设置,如日产量为8台时,1h即为一个生产节拍,各工序所需台位数量=该工序所需时间/生产节拍。
本实施例运转时,将工步划分为工序一:转子插线工序,工序二:转子配焊工序,工序三:预烘工序,工序四:预扎无纬带工序,工序五:焊Y圈连线及打槽楔工序,工序六:扎无纬带工序、工序七:无纬带固化工序、工序八:清理转子工序。其中,3号台位为转子上下线托盘台位,4~7号台位为转子插线台位,8号台位为转子配焊中转台位,9~12号台位为转子配焊台位,20号台位为转子打槽楔中转台位,21号台位为转子打槽楔台位,22号台位为清理台位。工序一工作者需要转子铁心进行嵌线时,通知吊运工作者将转子铁心吊运至3号台位的托盘上。通过第一运载平车23上方的滚道与台位上方的滚道对接,运载平车滚道上方放置有铁芯的托盘,托盘下方与滚道匹配的止口沿滚道移动,依次将放置有铁芯的托盘运至4~7号台位,工序一完成后,工作者使用第一运载平车23将嵌线完成的运载有转子的托盘运送至8号台位,并从3号台位上转运一台新的铁心。工序二工作者使用第二运载平车24将8号台位上的运载有转子的托盘运至9~12台位,配焊完成后,使用第二运载平车24将运载有转子的托盘运至第一烘炉14,预扎无纬带工作者使用3号移载车将运载有转子的托盘从烘炉取出,转运至无纬带绑扎机台位18,进行预扎无纬带工序,预扎无纬带完成后,取下转子,工作者将包好的Y圈套入转子后,使用第三运载平车25将运载有转子的托盘运送至20号台位,并从烘炉取出下一个运载有转子的托盘继续预扎无纬带。工序三工作者使用第四运载平车26将运载有转子的托盘从20号台位运至21号台位,转子打槽楔,工序三完成后,工作者将转子运至无纬带绑扎机台位19,扎完无纬带,使用第四运载平车26将运载有转子的托盘运至第二烘炉15。无纬带固化后,使用第一运载平车23将运载有转子的托盘从第二烘炉15运至22号台位,工序四完成后,使用第一运载平车23从3号台位下线。整个转子嵌线工序完成。

Claims (5)

1.一种转子嵌装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在第一轨道的起始端外侧设有转子上下线托盘台位,起始端之后的第一轨道外侧依次设有若干个间距均匀的转子插线台位,转子插线台位之后的第一轨道两侧均匀对称设有若干对转子配焊台位,转子配焊台位两旁设有气焊柜;在转子配焊台位旁位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设有第一烘炉,位于第一烘炉前面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还设有第二烘炉,两个烘炉的轨道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垂直;位于第一烘炉后面的第二轨道后端内侧设有无纬带绑扎机台位,位于第二烘炉前面的第二轨道前端内侧也设有无纬带绑扎机台位;位于第一烘炉和第二烘炉之间的第二轨道内侧设有若干个转子打槽楔台位;在第二烘炉旁的第一轨道内侧设有转子清理台位;在第一轨道上的前部分和后部分分别设有若干个可移动的第一运载平车和第二运载平车,在第二轨道上的前部分和后部分分别设有若干个可移动的第三运载平车和第四运载平车,所述烘炉轨道与运载平车轨道相接;所述转子插线台位和转子配焊台位上均设有绝缘装置,在第一轨道旁设有耐压试验台;所述各运载平车的上表面高度与各转子插线台位、各转子配焊台位、各转子打槽楔台位、转子清理台位、无纬带绑扎机台位的高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嵌装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最后一个转子插线台位与第一对转子配焊台位之间的第一轨道外侧设有转子配焊中转台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嵌装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烘炉和第一个转子打槽楔台位之间设有转子打槽楔中转台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嵌装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台位旁的轨道侧设有光电感应器,光电感应器旁连接有三色显示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嵌装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炉和第二烘炉采用双通道通过式,其烘炉轨道与各台位轨道的伸出部分长度及结构一致。
CN201210308149.7A 2012-08-28 2012-08-28 一种转子嵌装线 Active CN1028109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8149.7A CN102810952B (zh) 2012-08-28 2012-08-28 一种转子嵌装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08149.7A CN102810952B (zh) 2012-08-28 2012-08-28 一种转子嵌装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0952A CN102810952A (zh) 2012-12-05
CN102810952B true CN102810952B (zh) 2014-06-18

Family

ID=47234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08149.7A Active CN102810952B (zh) 2012-08-28 2012-08-28 一种转子嵌装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095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71074A1 (fr) * 1979-12-05 1981-06-12 Mavilor Machine pour les bobinages plats ou coniques en forme de disque, pour moteurs electriques
CN2369404Y (zh) * 1999-04-08 2000-03-15 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 机车电机清洗机
CN201528259U (zh) * 2009-07-13 2010-07-14 浙江巨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双层线圈起动马达电枢预成形机
CN201590727U (zh) * 2009-12-18 2010-09-22 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 核电汽轮发电机低压转子的机械加工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0952A (zh) 2012-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27578U (zh) 一种汇流条焊接机
CN106826155A (zh) 一种端子的自动折弯插入机
CN102810952B (zh) 一种转子嵌装线
CN203497775U (zh) 一种用于卷烟装车的轨道
CN203696199U (zh) 一种液力变矩器盖总成的弧焊设备
CN202250095U (zh) 盾构前移推进装置
CN203667463U (zh) 高效装配生产线
CN204724632U (zh) 用于铜管在线退火工序的穿管装置
CN203931787U (zh) 用于变压器e字铁芯的自动叠片装置
CN206437801U (zh) 一种城铁建设用承载装置
CN205984429U (zh) 一种一体式线缆导体拉丝退火装置
CN203932157U (zh) 一种电池出盘装置
CN206441581U (zh) 放线装置
CN202741424U (zh) 液压型卧卷带钢塔形消除装置
CN203282088U (zh) 一种扣合式高效焊枪
CN203649746U (zh) 一种在线h型钢波纹腹板快捷对中组立设备
CN201885562U (zh) 一种具有坯体架对准装置的窑炉生产线
CN102344141B (zh) 可提高接触面积和减小电阻的插接式硅芯搭接结构及方法
CN105429388B (zh) 大容量增安型同步电动机磁极安装方法及其配套装置
CN206194526U (zh) 一种贴片式网络变压器针脚的整形装置
CN105140755A (zh) 一种大长度铁路贯通地线的铜带接续工艺
CN205366807U (zh) 一种捆扎链制作系统中的铁棒导向装置
CN202384119U (zh) 瓷套产品装出窑平台
CN205167180U (zh) 适用于二次码烧的上下架编组系统
CN203103031U (zh) 空心复合绝缘子快速装拔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ao Zhenggang

Inventor after: Chu Wenjian

Inventor after: Wang Lin

Inventor after: Sheng Le

Inventor after: Tan Tao

Inventor before: Chu Wenjian

Inventor before: Wang Lin

Inventor before: Liao Zhenggang

Inventor before: Sheng Le

Inventor before: Tan Ta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CHU WENJIAN WANG LIN LIAO ZHENGGANG SHENG LE TAN TAO TO: LIAO ZHENGGANG CHU WENJIAN WANG LIN SHENG LE TAN 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