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9198B - 一种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9198B
CN102809198B CN201210290885.4A CN201210290885A CN102809198B CN 102809198 B CN102809198 B CN 102809198B CN 201210290885 A CN201210290885 A CN 201210290885A CN 102809198 B CN102809198 B CN 1028091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pump
pipe
heat extraction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908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9198A (zh
Inventor
田小亮
刘瑞璟
王兆俊
于红波
孙晖
王宗伟
任杰
周温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2908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09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09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9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9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9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将内外复合式气液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多级并联制冷循环、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四个子系统的各个循环都抽空后,分别充入循环工质,将中央控制子系统中的出风温度和露点温度按调温调湿空气处理工艺设定数值,启动空气后处理段中的引风机后启动多级并联制冷循环子等系统中各压缩机后,再启动内外复合式气液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子系统后,系统中的出风温度和露点温度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工作,如此连续不断地提供满足出风温度和露点温度要求的空气;其系统装置结构简单,原理可靠,运行成本低,节能效果好,生产环境友好,经济效益明显。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将内外复合式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利用技术、并联复合式压缩制冷技术和内外复合式热泵节能技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空气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高效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制药、电子、纺织等行业的许多生产过程一年四季都必须有低湿的工艺性空调环境,而在夏季实现低湿的空气处理过程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对流干燥(也称气流干燥)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干燥方式,实现对流干燥,必须有低湿度干燥气源,而提供该低湿度气源往往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现有的实现空气除湿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冷冻除湿法和转轮除湿法两种方案,通常采用的冷冻除湿法由于是利用7-12℃的冷冻水作冷媒来冷却被处理的空气,可达到的机器露点温度一般在14℃以上,无法满足低温、低湿的空气处理要求;转轮除湿法尽管能达到很低的机器露点温度,能够满足低湿的空气处理要求,但处理过程的能耗十分大,以型号为ZSZQ-40FQT的机组为例,处理风量仅为6700m3/h,所需要的能量,除必需使用240kg/h的蒸汽外,用于前预冷和后冷却的空调用制冷机组功率达86kW,处理风机功率为5.5kW,再生风机为1.1kW,传动功率为0.25kW,合计耗电总功率为92.85kW,能耗非常巨大。为实现对空气较为彻底的除湿,同时降低除湿过程能耗,近年来,人们采用了直膨式冷冻除湿方法,如各类小型冷冻除湿机、小型冷冻调温调湿机等,使冷冻除湿法处理空气所能达到的机器露点温度由14℃以上降低为10℃以上,除湿深度有所提高,但远不能满足许多生产过程要求的机器露点温度长期稳定地控制在5℃以下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解决低湿空气处理过程能耗巨大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节能型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系统装置将外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管、外循环热管供液管、内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管、首效制冷系统室外换热器、末效制冷系统室外换热器、内循环热管供液管、内循环热管溶液泵、外循环热管溶液泵、首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管、末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管、内循环热管溶液泵控制线、外循环热管溶液泵控制线、热管冷凝器回液管、首效制冷系统用干燥过滤器、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末效制冷系统用干燥过滤器、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末效制冷系统用压缩机控制线、外循环热管分液器、内循环热管分液器、制冷系统用膨胀阀、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管、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管、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控制线、内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分配母管、外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分配母管、外循环热管均流管、内循环热管均流管、内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外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外循环热管蒸发器、内循环热管蒸发器、首效制冷系统蒸发器、末效制冷系统蒸发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挡水板、内循环热管冷凝器、外循环热管冷凝器、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露点温度传感器、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传感器、露点温度信号传输线、空气预处理段、调温调湿段、空气后处理段、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吸气管、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压缩机、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排气管、中央控制器、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信号传输线、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供液管、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吸气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供液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吸气管、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节流阀、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干燥过滤器、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压缩机、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储液罐、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排气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回液管、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气液混合管、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吸气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供液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节流阀、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压缩机控制线、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压缩机控制线、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干燥过滤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压缩机、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储液罐、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排气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外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热量调节阀、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气液混合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节流阀、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干燥过滤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压缩机、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储液罐、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排气管、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外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热量调节阀、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节流阀、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干燥过滤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储液罐和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供液管气液有机组合连接为一体,构成实现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的系统装置,按功能区分包括内外复合式气液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多级并联制冷循环、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环、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和中央控制五个子系统;实现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的过程是:在空气后处理段中的引风机的作用下,待处理的空气从空气预处理段中流出而进入调温调湿段,在调温调湿段内,待处理的空气首先被内外复合式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利用子系统中的多个蒸发器冷却降温,然后再被并联复合式压缩制冷子系统的多个蒸发器进一步冷却,接着又被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多个蒸发器再进一步冷却,最后被无排热的内外复合式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多个蒸发器再一次深度冷却,待处理的空气最终达到机器露点温度,随后,经挡水板去除空气中夹带的液态水滴后,被处理的空气流经两相流冷量回收利用子系统中的多个冷凝器被加热,再进入无排热的内外复合式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多个冷凝器进一步加热,最后进入带排热的内外复合式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多个冷凝器再次加热,达到设定出风温度后,进入空气后处理段,完成空气的调温调湿处理过程;中央控制子系统通过调节并联式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的制冷能力,有效控制露点温度,达到调湿目标,而通过调节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中对外排热量的大小及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工作台数有效控制出风温度,达到调温目标。
本发明涉及的内外复合式气液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子系统由m个(2≤m≤10)热管循环按照内外复合的结构形式布置;最内层热管循环的冷凝器布置在其它各层热管循环的冷凝器之前,其热管工作温度最低,蒸发器能将空气处理到较低温度,最内层热管循环的蒸发器布置在其它各层热管循环蒸发器之后;这种内外复合的布置形式,能够高效地实现冷量回收,m越大,冷量回收效果越好;最内层热管循环的冷凝器回收达到机器露点温度的从挡水板流出空气的冷量,使从内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进入冷凝器的气液两相流工质全部冷凝为液体,这些液体在重力作用下,经热管冷凝器回液管进入内循环热管溶液泵,提高压力后由内循环热管供液管送到内循环热管分液器,均匀分液后由内循环热管均流管送入内循环热管蒸发器,在此吸收从前一级热管蒸发器出来的空气中的热量,转化为气液两相流工质后,由内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管送入内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分配母管,通过内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再次将两相流工质送入冷凝器,如此形成循环,连续不断地实现冷量的回收;最外层热管循环的冷凝器回收从前m-1级内循环热管冷凝器流出空气的冷量,使从外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进入冷凝器的气液两相流工质全部冷凝为液体,这些液体在重力作用下,经热管冷凝器回液管进入外循环热管溶液泵,提高压力后由外循环热管供液管送到外循环热管分液器,均匀分液后由外循环热管均流管送入外循环热管蒸发器,在此吸收从前处理段出来的空气中的热量,转化为气液两相流工质,由外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管送入外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分配母管,通过外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再次将两相流工质送入冷凝器,如此形成循环,连续不断地实现冷量的回收。
本发明涉及的多级并联制冷循环子系统由n个(2≤n≤10)压缩制冷循环构成,由于采用n个蒸发器并联来冷却空气,前一效制冷循环蒸发器所处的空气温度比后一效制冷循环蒸发器所处的空气温度要高,故前一效制冷循环的制冷效率也比后一效制冷循环要高,如此复合,n越大,总体制冷循环效率越高,首效制冷系统蒸发器吸收从内外复合式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利用子系统内循环热管蒸发器出来的空气中的热量,蒸发为气相工质后被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管送入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提高压力后,经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管进入首效制冷系统室外换热器,将热量排放到室外后冷凝为液态工质后进入首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在压缩机产生的高压作用下,首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中制冷工质经首效制冷系统用干燥过滤器进入节流阀后,变为低压工质而被再次送入首效制冷系统蒸发器,如此循环往复,连续不断地将调温调湿段中空气的热量输运到室外空气中;末效制冷系统蒸发器吸收从前一效制冷系统蒸发器出来的空气中的热量,蒸发为气相工质后被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管送入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提高压力后,经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管进入末效制冷系统室外换热器,将热量排放到室外后冷凝为液态工质后进入末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在压缩机产生的高压作用下,末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中工质经末效制冷系统用干燥过滤器和节流阀后,变为低压工质而被送入末效制冷系统蒸发器,如此循环往复,连续不断地将调温调湿段中空气的热量输运到室外空气中。
本发明涉及的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由i个(2≤i≤10)热泵循环按照内外复合的结构形式布置;最内层热泵循环由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蒸发器、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吸气管、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压缩机、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排气管、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冷凝器、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回液管、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储液罐、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干燥过滤器、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节流阀和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供液管连通组合构成;最外层热泵循环由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蒸发器、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吸气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压缩机、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排气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冷凝器、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储液罐、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干燥过滤器、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节流阀和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供液管连通组合构成;就整个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来说,最内层循环的蒸发器布置在其它无排热热泵循环蒸发器之后,但最内层循环的冷凝器却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冷凝器之前,相反,最外层循环的蒸发器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蒸发器之前,但最外层循环的冷凝器却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冷凝器之后,如此,形成内外复合的布置形式;最内层热泵循环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的工作温差较小,有利于提高内循环热泵效率,同时,最外层热泵循环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的工作温差也较小,也有利于提高外循环热泵效率,故整个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效率都较高;内层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总是比外层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低,这样,使每个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工作温差都较小,且i越大,工作温差减小得越多,热泵效率提高的也越多,但i越大,初投资越大,系统越复杂,实际应用时,应根据经济技术分析优化确定i的大小;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功效是:其蒸发器的冷量用于冷却被处理的空气,实现降温除湿,其冷凝器的排热,全部用于加热达到露点温度后的低温、低湿空气,提高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实现调温调湿段高效节能的热泵工作过程,另外,通过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中最内层1个或几个热泵循环蒸发器换热面积的有效扩大及其蒸发温度的严格控制,能够使本发明方法到达:机器露点温度长期稳定地控制在5℃以下的要求,甚至能长期稳定地控制在4℃或更低,实现深度去湿。
本发明涉及的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由k个(2≤k≤10)热泵循环按照内外复合的结构形式布置;最内层热泵循环由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蒸发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吸气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压缩机、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排气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外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热量调节阀、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气液混合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回液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储液罐、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干燥过滤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节流阀和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供液管连通组合构成;最外层热泵循环由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蒸发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吸气管、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压缩机、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排气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外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热量调节阀、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气液混合管、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储液罐、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干燥过滤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节流阀和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供液管连通组合构成;就整个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来说,最内层循环的蒸发器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蒸发器之后,但最内层循环的冷凝器却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冷凝器之前,相反,最外层循环的蒸发器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蒸发器之前,但最外层循环的冷凝器却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冷凝器之后,如此,形成内外复合的布置形式,最内层热泵循环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的工作温差小,利于提高内循环热泵效率,同时,最外层热泵循环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的工作温差也小,也有利于提高外循环热泵效率,故整个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效率都较高;这种结构介于并联复合式压缩制冷子系统和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之间,k的增大也有利于提高热泵循环效率,但k越大,初投资越大,系统越复杂,实际应用时,应根据经济技术分析优化确定k的大小;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功效是:其蒸发器的冷量用于冷却被处理的空气,实现降温除湿,其冷凝器的排热,一部分用于加热达到露点温度后的低温、低湿空气,使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达到设定要求,另一部分多余的热量,通过室外冷凝器排放到外部环境中,实现调温调湿段能量的平衡控制。
本发明涉及的中央控制子系统,由布置在调温调湿段中的出风温度传感器和出风温度信号线获得送风温度,中央控制器通过对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中室外冷凝器风机的转速控制来调节来改变对外排热量,实现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的调节,若室外冷凝器的风机转速调到极限仍不能满足送风温度的调节要求,则进一步自动调节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中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完成送风温度的调节;再通过布置在调温调湿段中的露点温度传感器和露点温度信号线获得露点温度,中央控制器通过对并联复合式压缩制冷子系统的工作台数及每台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大小进行自动控制,完成露点温度的调节;中央控制子系统的功效是:实现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及露点温度的自动调节与控制。
本发明既能形成高效节能的恒温恒湿空气调节系统,也能形成高效节能的对流干燥空气动力源系统,两者仅是控制的温湿度范围不同,所采用的各类子系统的数量与容量大小不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能耗仅为转笼除湿方法的1/5-1/3,而其机器露点温度也能够长期稳定地控制在4℃或更低,节约能源,降低低湿空气处理过程的运行成本;二是被处理空气的机器露点温度由14℃以上降低为4℃或更低,实现深度除湿;三是利用热泵节能技术,实现高效冷冻除湿过程和高效加热过程,节省能耗;四是采用内外复合式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利用子系统,有效回收利用达到机器露点的空气中的冷能,降低能耗;五是通过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与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有机组合,在不出现结冰的情况下,能够将被处理空气的机器露点温度降低为4℃或更低,实现无除冰过程的长期稳定运行;六是通过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与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有机组合,有效利用冷凝器中排出的热量来加热低温低湿空气,省去加热过程能耗,提高制冷效率;七是通过利用并联复合式压缩制冷技术,提高制冷降温过程的工作效率;八是更易于实现大型化,形成各种大中型中央空调系统或大中型干燥动力源系统;其系统装置结构优化,原理可靠,运行成本低,节能效果好,生产环境友好,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装置工作流程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的系统装置将外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管1、外循环热管供液管2、内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管3、首效制冷系统室外换热器4、末效制冷系统室外换热器5、内循环热管供液管6、内循环热管溶液泵7、外循环热管溶液泵8、首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9、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管10、末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11、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管12、内循环热管溶液泵控制线13、外循环热管溶液泵控制线14、热管冷凝器回液管15、首效制冷系统用干燥过滤器16、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17、末效制冷系统用干燥过滤器18、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19、末效制冷系统用压缩机控制线20、外循环热管分液器21、内循环热管分液器22、制冷系统用膨胀阀23、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管24、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管25、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控制线26、内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分配母管27、外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分配母管28、外循环热管均流管29、内循环热管均流管30、内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31、外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32、外循环热管蒸发器33、内循环热管蒸发器34、首效制冷系统蒸发器35、末效制冷系统蒸发器36、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37、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38、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39、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40、挡水板41、内循环热管冷凝器42、外循环热管冷凝器43、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44、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45、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46、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47、露点温度传感器48、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传感器49、露点温度信号传输线50、空气预处理段51、调温调湿段52、空气后处理段53、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吸气管54、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压缩机55、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排气管56、中央控制器57、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信号传输线58、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供液管59、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吸气管60、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供液管61、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吸气管62、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节流阀63、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干燥过滤器64、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压缩机65、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储液罐66、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67、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排气管68、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回液管69、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气液混合管70、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71、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吸气管72、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供液管73、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节流阀74、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压缩机控制线75、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压缩机控制线76、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干燥过滤器77、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压缩机78、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储液罐79、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排气管80、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81、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外冷凝器82、带排热热泵内循环热量调节阀83、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气液混合管84、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节流阀85、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干燥过滤器86、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压缩机87、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储液罐88、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排气管89、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外冷凝器90、带排热热泵外循环热量调节阀91、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节流阀92、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干燥过滤器93、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储液罐94、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供液管95等有机连接为一体,构成实现节能型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的装置系统,包括内外复合式气液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多级并联制冷循环、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和中央控制五个子系统;实现节能型调温调湿空气处理的过程是:在空气后处理段53中的引风机的作用下,待处理的空气从空气预处理段51中流出而进入调温调湿段52,在调温调湿段52内,被处理的空气首先被内外复合式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利用子系统中的多个蒸发器33、34冷却降温,然后再被并联复合式压缩制冷子系统的多个蒸发器35、36进一步冷却,接着又被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多个蒸发器37、38再进一步冷却,最后被无排热的内外复合式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多个蒸发器39、40再一次深度冷却,被处理的空气最终达到了很低的机器露点温度(4℃或更低),随后,经挡水板41去除空气中夹带的液态水滴后,被处理的空气进入两相流冷量回收利用子系统中的多个冷凝器42、43被适度加热,再进入无排热的内外复合式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多个冷凝器44、45进一步加热,最后进入带排热的内外复合式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多个冷凝器46、47再加热,达到设定的出风温度后,进入空气后处理段,完成空气的调温调湿处理过程;中央控制子系统通过控制并联式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的工作台数及每台压缩机的工作频率来调节制冷能力,有效地控制露点温度,达到调湿的目的,而通过调节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中对外排热量的大小及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工作台数可有效控制出风温度,达到调温的目的。
本实施例涉及的内外复合式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利用子系统由m个(2≤m≤10)热管循环按照内外复合的结构形式布置;最内层热管循环的冷凝器42布置在其它各层热管循环的冷凝器之前,其热管工作温度最低,故其蒸发器34也能将空气处理到较低温度,因此,最内层热管循环的蒸发器34布置在其它各层热管循环蒸发器之后;这种内外复合的布置形式,能够高效地实现冷量回收;最内层热管循环的冷凝器42回收达到机器露点温度的从挡水板41流出空气的冷量,使从内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31进入冷凝器42的气液两相流工质全部冷凝为液体,这些液体在重力作用下,经热管冷凝器回液管15进入内循环热管溶液泵7,提高压力后由内循环热管供液管6送到内循环热管分液器22,均匀分液后由内循环热管均流管30送入内循环热管蒸发器34,在此吸收从前一级热管蒸发器出来的空气中的热量,转化为气液两相流工质后,由内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管3送入内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分配母管27,通过内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31再次将两相流工质送入冷凝器42,如此形成循环,连续不断地实现冷量的回收;最外层热管循环的冷凝器43回收从前m-1级内循环热管冷凝器流出空气的冷量,使从外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32进入冷凝器43的气液两相流工质全部冷凝为液体,这些液体在重力作用下,经热管冷凝器回液管15进入外循环热管溶液泵8,提高压力后由外循环热管供液管2送到外循环热管分液器21,均匀分液后由外循环热管均流管29送入外循环热管蒸发器33,在此吸收从前处理段51出来的空气中的热量,转化为气液两相流工质,由外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管1送入外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分配母管28,通过外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32再次将两相流工质送入冷凝器43,如此形成循环,连续不断地实现冷量的回收。
本实施例涉及的多级并联制冷循环子系统由n个(2≤n≤10)压缩制冷循环构成,n个蒸发器35、36并联来冷却空气,前一效制冷循环的蒸发器所处的空气温度比后一效制冷循环的蒸发器要高,故前一效制冷循环的制冷效率也比后一效制冷循环要高,如此复合,n越大,总体制冷循环效率越高;首效制冷系统蒸发器35吸收从内外复合式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利用子系统内循环热管蒸发器34出来的空气中的热量,蒸发为气相工质后被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管24送入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17,提高压力后,经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管10进入首效制冷系统室外换热器4,将热量排放到室外后冷凝为液态工质后进入首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9,在压缩机17产生的高压作用下,首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9中制冷工质经首效制冷系统用干燥过滤器16进入节流阀23后,变为低压工质而被再次送入首效制冷系统蒸发器35,如此循环往复,连续不断地将调温调湿段52中空气的热量输运到室外空气中;末效制冷系统蒸发器36吸收从前一效制冷系统蒸发器出来的空气中的热量,蒸发为气相工质后被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管25送入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19,提高压力后,经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管12进入末效制冷系统室外换热器5,将热量排放到室外后冷凝为液态工质后进入末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11,在压缩机19产生的高压作用下,末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11中工质经末效制冷系统用干燥过滤器18和节流阀23后,变为低压工质而被送入末效制冷系统蒸发器36,如此循环往复,连续不断地将调温调湿段52中空气的热量输运到室外空气中。
本实施例涉及的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环由i个(2≤i≤10)热泵循环按照内外复合的结构形式布置;最内层热泵循环由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蒸发器40、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吸气管54、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压缩机55、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排气管56、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冷凝器44、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回液管67、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储液罐66、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干燥过滤器64、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节流阀63和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供液管95连通组合构成;最外层热泵循环由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蒸发器39、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吸气管62、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压缩机65、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排气管68、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冷凝器45、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81、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储液罐79、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干燥过滤器77、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节流阀74和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供液管73连通组合构成;就整个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来说,最内层循环的蒸发器40布置在其它无排热热泵循环蒸发器之后,但最内层循环的冷凝器44却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冷凝器之前,相反,最外层循环的蒸发器39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蒸发器之前,但最外层循环的冷凝器45却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冷凝器之后,如此,形成内外复合的布置形式;最内层热泵循环蒸发器38与冷凝器46之间的工作温差较小,有利于提高内循环热泵效率,同时,最外层热泵循环蒸发器37与冷凝器47之间的工作温差也较小,也有利于提高外循环热泵效率,故整个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效率都较高。
本实施例涉及的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由k个(2≤k≤10)热泵循环按照内外复合的结构形式布置;最内层热泵循环由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蒸发器38、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吸气管72、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压缩机78、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排气管80、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外冷凝器82、带排热热泵内循环热量调节阀83、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气液混合管84、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46、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回液管69、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储液罐88、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干燥过滤器86、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节流阀85和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供液管61连通组合构成;最外层热泵循环由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蒸发器37、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吸气管60、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压缩机87、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排气管89、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外冷凝器90、带排热热泵外循环热量调节阀91、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气液混合管70、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47、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71、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储液罐94、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干燥过滤器93、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节流阀92和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供液管59连通组合构成;就整个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来说,最内层循环的蒸发器38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蒸发器之后,但最内层循环的冷凝器46却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冷凝器之前,相反,最外层循环的蒸发器37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蒸发器之前,但最外层循环的冷凝器47却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冷凝器之后,如此,形成内外复合的布置形式,最内层热泵循环蒸发器38与冷凝器46之间的工作温差小,利于提高内循环热泵效率,同时,最外层热泵循环蒸发器37与冷凝器47之间的工作温差也小,也有利于提高外循环热泵效率,故整个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效率都较高。
本实施例涉及的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较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来说,除具有布置在调温调湿段52中的内冷凝器46、47外,还有布置在室外的冷凝器82、90,用来排出整个系统多余的热能,高效节能地实现温度的调节和控制;两种内外复合式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功效是高效节能地完成对被处理空气的除湿与适度加热,并将多余的热量及时排到室外。
本实施例涉及的中央控制子系统,由布置在调温调湿段52中的出风温度传感器49和出风温度信号线58获得出风温度,中央控制器57通过控制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中室外冷凝器82、90的风机转速,改变对外排热量,实现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的调节,若室外冷凝器的风机转速达到极限仍不能满足送风温度的调节要求,则进一步自动调节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中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完成送风温度的调节;另外,通过布置在调温调湿段52中的露点温度传感器48和露点温度信号线50获得露点温度,中央控制器57通过对并联复合式压缩制冷子系统的工作台数及压缩机17、19等的工作频率进行自动控制,完成露点温度的调节;这样,实现了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及露点温度的自动调节与控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具体涉及的一种节能型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的系统装置工作流程结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内循环热管蒸发器34、内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管3、内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分配母管27、内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31、内循环热管冷凝器42、热管冷凝器回液管15、内循环热管溶液泵7、内循环热管供液管6、内循环热管分液器22、内循环热管均流管30、外循环热管蒸发器33、外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管1、外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分配母管28、外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32、外循环热管冷凝器43、热管冷凝器回液管15、外循环热管溶液泵8、外循环热管供液管2、外循环热管分液器21和外循环热管均流管29连通组合构成内外复合式气液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子系统;由首效制冷系统蒸发器35、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管24、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17、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管10、首效制冷系统室外换热器4、储液罐9、干燥过滤器16节流阀23、末效制冷系统蒸发器36、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管25、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19、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管12、末效制冷系统室外换热器5、储液罐11、干燥过滤器18和节流阀23连通组合构成多级并联(复合式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由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蒸发器38、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吸气管72、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压缩机78、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排气管80、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外冷凝器82、带排热热泵内循环热量调节阀83、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气液混合管84、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46、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回液管69、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储液罐88、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干燥过滤器86、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节流阀85、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供液管61、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蒸发器37、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吸气管60、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压缩机87、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排气管89、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外冷凝器90、带排热热泵外循环热量调节阀91、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气液混合管70、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47、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71、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储液罐94、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干燥过滤器93、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节流阀92和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供液管59连通组合构成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由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蒸发器40、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吸气管54、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压缩机55、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排气管56、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冷凝器44、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回液管67、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储液罐66、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干燥过滤器64、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节流阀63、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供液管95、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蒸发器39、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吸气管62、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压缩机65、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排气管68、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冷凝器45、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81、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储液罐79、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干燥过滤器77和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节流阀74、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供液管73连通组合构成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由出风温度传感器49、出风温度信号线58、中央控制器57、露点温度传感器48、露点温度信号线50、内循环热管溶液泵控制线13、外循环热管溶液泵控制线14、末效制冷系统用压缩机控制线20、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控制线26、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压缩机控制线75和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压缩机控制线76连通组合构成中央控制子系统;其实现节能型调温调湿空气处理的启动与运行过程如下:先按图1所示结构原理组合安装成调温调湿空气处理系统装置,将内外复合式气液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多级并联制冷循环、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四个子系统的各个循环都抽空后,分别充入适量循环工质,将中央控制子系统中的出风温度和露点温度按调温调湿空气处理工艺要求设定具体数值,启动空气后处理段53中的引风机,随后启动多级并联制冷循环子系统、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中各压缩机,接着,约10分钟后,启动内外复合式气液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子系统,再待20-60分钟后,系统中的出风温度和露点温度将达到设定值,处于稳定工作阶段,如此便可连续不断、高效节能地提供满足出风温度和露点温度要求的低湿度空气。

Claims (6)

1.一种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外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管、外循环热管供液管、内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管、首效制冷系统室外换热器、末效制冷系统室外换热器、内循环热管供液管、内循环热管溶液泵、外循环热管溶液泵、首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管、末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管、内循环热管溶液泵控制线、外循环热管溶液泵控制线、热管冷凝器回液管、首效制冷系统用干燥过滤器、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末效制冷系统用干燥过滤器、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末效制冷系统用压缩机控制线、外循环热管分液器、内循环热管分液器、制冷系统用膨胀阀、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管、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管、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控制线、内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分配母管、外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分配母管、外循环热管均流管、内循环热管均流管、内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外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外循环热管蒸发器、内循环热管蒸发器、首效制冷系统蒸发器、末效制冷系统蒸发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挡水板、内循环热管冷凝器、外循环热管冷凝器、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露点温度传感器、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传感器、露点温度信号传输线、空气预处理段、调温调湿段、空气后处理段、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吸气管、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压缩机、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排气管、中央控制器、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信号传输线、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供液管、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吸气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供液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吸气管、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节流阀、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干燥过滤器、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压缩机、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储液罐、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排气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回液管、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气液混合管、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吸气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供液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节流阀、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压缩机控制线、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压缩机控制线、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干燥过滤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压缩机、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储液罐、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排气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外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热量调节阀、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气液混合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节流阀、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干燥过滤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压缩机、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储液罐、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排气管、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外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热量调节阀、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节流阀、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干燥过滤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储液罐和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供液管气液组合连接为一体,构成实现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的系统装置,按功能区分包括内外复合式气液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多级并联制冷循环、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环、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和中央控制五个子系统;实现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的过程是:在空气后处理段中的引风机的作用下,待处理的空气从空气预处理段中流出而进入调温调湿段,在调温调湿段内,待处理的空气首先被内外复合式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利用子系统中的多个蒸发器冷却降温,然后再被并联复合式压缩制冷子系统的多个蒸发器进一步冷却,接着又被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多个蒸发器再进一步冷却,最后被无排热的内外复合式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多个蒸发器再一次深度冷却,待处理的空气最终达到机器露点温度,随后,经挡水板去除空气中夹带的液态水滴后,被处理的空气流经两相流冷量回收利用子系统中的多个冷凝器被加热,再进入无排热的内外复合式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多个冷凝器进一步加热,最后进入带排热的内外复合式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多个冷凝器再次加热,达到设定出风温度后,进入空气后处理段,完成空气的调温调湿处理过程;中央控制子系统通过调节并联式压缩制冷循环子系统的制冷能力,有效控制露点温度,达到调湿目标,通过调节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中对外排热量的大小及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工作台数控制出风温度,达到调温目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涉及的内外复合式气液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子系统由2-10个热管循环按照内外复合的结构形式布置;最内层热管循环的冷凝器布置在其它各层热管循环的冷凝器之前,其热管工作温度最低,蒸发器能将空气处理到较低温度,最内层热管循环的蒸发器布置在其它各层热管循环蒸发器之后;内外复合的布置形式,能够高效地实现冷量回收;最内层热管循环的冷凝器回收达到机器露点温度的从挡水板流出空气的冷量,使从内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进入冷凝器的气液两相流工质全部冷凝为液体,这些液体在重力作用下,经热管冷凝器回液管进入内循环热管溶液泵,提高压力后由内循环热管供液管送到内循环热管分液器,均匀分液后由内循环热管均流管送入内循环热管蒸发器,在此吸收从前一级热管蒸发器出来的空气中的热量,转化为气液两相流工质后,由内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管送入内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分配母管,通过内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再次将两相流工质送入冷凝器,如此形成循环,连续不断地实现冷量的回收;最外层热管循环的冷凝器回收从前级内循环热管冷凝器流出空气的冷量,使从外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进入冷凝器的气液两相流工质全部冷凝为液体,这些液体在重力作用下,经热管冷凝器回液管进入外循环热管溶液泵,提高压力后由外循环热管供液管送到外循环热管分液器,均匀分液后由外循环热管均流管送入外循环热管蒸发器,在此吸收从前处理段出来的空气中的热量,转化为气液两相流工质,由外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管送入外循环热管气液两相流分配母管,通过外循环热管两相流均配管再次将两相流工质送入冷凝器,如此形成循环,连续不断地实现冷量的回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涉及的多级并联制冷循环子系统由2-10个压缩制冷循环构成,由于采用2-10个蒸发器并联来冷却空气,前一效制冷循环蒸发器所处的空气温度比后一效制冷循环蒸发器所处的空气温度要高,故前一效制冷循环的制冷效率也比后一效制冷循环要高,如此复合;首效制冷系统蒸发器吸收从内外复合式两相流热管冷量回收利用子系统内循环热管蒸发器出来的空气中的热量,蒸发为气相工质后被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管送入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提高压力后,经首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管进入首效制冷系统室外换热器,将热量排放到室外后冷凝为液态工质后进入首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在压缩机产生的高压作用下,首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中制冷工质经首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干燥过滤器进入节流阀后,变为低压工质而被再次送入首效制冷系统蒸发器,如此循环往复,连续不断地将调温调湿段中空气的热量输运到室外空气中;末效制冷系统蒸发器吸收从前一效制冷系统蒸发器出来的空气中的热量,蒸发为气相工质后被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管送入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提高压力后,经末效制冷系统压缩机排气管进入末效制冷系统室外换热器,将热量排放到室外后冷凝为液态工质后进入末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在压缩机产生的高压作用下,末效制冷系统用储液罐中工质经末效制冷系统用干燥过滤器和节流阀后,变为低压工质而被送入末效制冷系统蒸发器,如此循环往复,连续不断地将调温调湿段中空气的热量输运到室外空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涉及的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由2-10个热泵循环按照内外复合的结构形式布置;最内层热泵循环由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蒸发器、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吸气管、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压缩机、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排气管、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冷凝器、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回液管、无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储液罐、无排热热泵内循环干燥过滤器、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节流阀和无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供液管连通组合构成;最外层热泵循环由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蒸发器、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吸气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压缩机、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排气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冷凝器、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无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储液罐、无排热热泵外循环干燥过滤器、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节流阀和无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供液管连通组合构成;就整个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来说,最内层循环的蒸发器布置在其它无排热热泵循环蒸发器之后,但最内层循环的冷凝器却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冷凝器之前,相反,最外层循环的蒸发器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蒸发器之前,但最外层循环的冷凝器却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冷凝器之后,如此,形成内外复合的布置形式;最内层热泵循环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的工作温差较小,有利于提高内循环热泵效率,同时,最外层热泵循环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的工作温差也较小,有利于提高外循环热泵效率,故整个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效率都较高;内层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总是比外层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低,这样,使每个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工作温差都较小;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功效是:其蒸发器的冷量用于冷却被处理的空气,实现降温除湿,其冷凝器的排热,全部用于加热达到露点温度后的低温、低湿空气,提高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实现调温调湿段高效节能的热泵工作过程,另外,通过内外复合式无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中最内层1个或几个热泵循环蒸发器换热面积的有效扩大及其蒸发温度的严格控制,能够使本发明方法到达:机器露点温度长期稳定地控制在5℃以下的要求,甚至能长期稳定地控制在4℃或更低,实现深度去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涉及的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由2-10个热泵循环按照内外复合的结构形式布置;最内层热泵循环由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蒸发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吸气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压缩机、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排气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外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热量调节阀、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气液混合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冷凝器回液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储液罐、带排热热泵内循环干燥过滤器、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节流阀和带排热热泵内循环蒸发器供液管连通组合构成;最外层热泵循环由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蒸发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吸气管、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压缩机、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排气管、带排热热泵内循环机组外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热量调节阀、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气液混合管、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冷凝器回液管、带排热热泵外循环机组储液罐、带排热热泵外循环干燥过滤器、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节流阀和带排热热泵外循环蒸发器供液管连通组合构成;就整个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来说,最内层循环的蒸发器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蒸发器之后,但最内层循环的冷凝器却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冷凝器之前,相反,最外层循环的蒸发器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蒸发器之前,但最外层循环的冷凝器却布置在其它带排热热泵循环冷凝器之后,如此,形成内外复合的布置形式,最内层热泵循环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的工作温差小,利于提高内循环热泵效率,同时,最外层热泵循环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的工作温差也小,有利于提高外循环热泵效率,故整个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效率都较高;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的功效是:其蒸发器的冷量用于冷却被处理的空气,实现降温除湿,其冷凝器的排热,一部分用于加热达到露点温度后的低温、低湿空气,使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达到设定要求,另一部分多余的热量,通过室外冷凝器排放到外部环境中,实现调温调湿段能量的平衡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涉及的中央控制子系统由布置在调温调湿段中的出风温度传感器和出风温度信号线获得送风温度,中央控制子系统通过对内外复合式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中室外冷凝器风机的转速控制来调节来改变对外排热量,实现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的调节,若室外冷凝器的风机转速调到极限仍不能满足送风温度的调节要求,则进一步自动调节带排热热泵循环子系统中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完成送风温度的调节;再通过布置在调温调湿段中的露点温度传感器和露点温度信号线获得露点温度,中央控制子系统通过对并联复合式压缩制冷子系统的工作台数及每台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大小进行自动控制,完成露点温度的调节;中央控制子系统的功效是:实现调温调湿段出风温度及露点温度的自动调节与控制。
CN201210290885.4A 2012-08-16 2012-08-16 一种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 Active CN102809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0885.4A CN102809198B (zh) 2012-08-16 2012-08-16 一种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0885.4A CN102809198B (zh) 2012-08-16 2012-08-16 一种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9198A CN102809198A (zh) 2012-12-05
CN102809198B true CN102809198B (zh) 2014-08-13

Family

ID=47232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90885.4A Active CN102809198B (zh) 2012-08-16 2012-08-16 一种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091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5855B (zh) * 2013-04-09 2015-09-30 清华大学 一种多级热泵循环驱动的溶液除湿空气处理装置
CN104964473B (zh) * 2015-05-27 2018-02-27 青岛大学 一种节能型冷冻深度除湿空气处理方法
CN104819526B (zh) * 2015-05-27 2018-08-17 青岛大学 一种节能型冷冻深度除湿空气处理装置
CN106482268A (zh) * 2016-12-19 2017-03-08 青岛科思德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调温调湿空气处理装置
CN115111670A (zh) * 2021-03-22 2022-09-2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调湿的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9075A (zh) * 2001-09-14 2003-04-09 左明立 复合式蒸发系统及其装置
CN1587864A (zh) * 2004-08-27 2005-03-02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复叠式热泵供冷供热方法及空调系统
EP1357778B1 (en) * 1999-08-03 2006-11-0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oling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station
JP3855667B2 (ja) * 2001-03-19 2006-12-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3932955B2 (ja) * 2002-04-04 2007-06-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201314651Y (zh) * 2008-11-21 2009-09-23 西安工程大学 紧凑型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
CN101644477A (zh) * 2009-09-04 2010-02-10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分离组合式空气热回收器
CN102359738A (zh) * 2011-05-27 2012-02-22 青岛大学 一种热管与制冷系统复合式能量输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81559B2 (ja) * 1992-11-02 1999-11-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57778B1 (en) * 1999-08-03 2006-11-0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oling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station
JP3855667B2 (ja) * 2001-03-19 2006-12-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409075A (zh) * 2001-09-14 2003-04-09 左明立 复合式蒸发系统及其装置
JP3932955B2 (ja) * 2002-04-04 2007-06-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587864A (zh) * 2004-08-27 2005-03-02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复叠式热泵供冷供热方法及空调系统
CN201314651Y (zh) * 2008-11-21 2009-09-23 西安工程大学 紧凑型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
CN101644477A (zh) * 2009-09-04 2010-02-10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分离组合式空气热回收器
CN102359738A (zh) * 2011-05-27 2012-02-22 青岛大学 一种热管与制冷系统复合式能量输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9198A (zh) 2012-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04076U (zh) 一种适用于动物房的热回收型空调箱
CN102809198B (zh) 一种节能式调温调湿空气处理方法
CN104819526B (zh) 一种节能型冷冻深度除湿空气处理装置
CN204063414U (zh) 一种热泵驱动预冷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
CN100538208C (zh) 一种双温冷水/冷风机组
CN204730617U (zh) 一种回热式的蓄热型太阳能与热泵联合干燥系统
CN201368542Y (zh) 热管式新风除湿机
CN103940007A (zh) 一种直接蒸发式水冷型新风机组
CN204104803U (zh) 空气能高温除湿热泵烟叶烘干机
CN201858724U (zh) 全新风热泵型屋顶式空调机
CN104964473B (zh) 一种节能型冷冻深度除湿空气处理方法
CN203964598U (zh) 一种高温热泵除湿烘干机组
CN205980700U (zh) 高效热回收的热闪干系统
CN206281106U (zh)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运行的冷水机组
CN202835916U (zh) 一种蒸发式热泵除湿调温机组
CN108224907A (zh) 用于热固性粉末涂料的冷冻干燥机组以及磨粉装置
CN203757891U (zh) 一种直接蒸发式水冷型新风机组
CN203478671U (zh) 双冷凝系统的空调设备
CN103141571A (zh) 单冷型水源热泵谷物冷却机组
CN202660660U (zh) 水冷水环电子式户用空调
CN105841268B (zh) 废水余热驱动式干风冷水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10486442U (zh) 一种变负荷除湿热泵烘干系统
CN210463638U (zh) 一种冷藏烘干一体化设备
CN203291698U (zh) 一种高效节能空气除湿系统
CN210107891U (zh) 一种水产品热泵型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