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1401B - 通信模块 - Google Patents

通信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1401B
CN102801401B CN201210165215.XA CN201210165215A CN102801401B CN 102801401 B CN102801401 B CN 102801401B CN 201210165215 A CN201210165215 A CN 201210165215A CN 102801401 B CN102801401 B CN 102801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filter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odule
receiving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652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1401A (zh
Inventor
堤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o Yu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o Yu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o Yu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o Yud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01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1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1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1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8Input circuits, e.g. for coupling to an antenna or a transmission 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s And Circuit Networks Thereof (AREA)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包括:多个接收滤波器,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连接在天线端子和接收端子之间并且具有彼此不同的接收带;和无源电路,所述无源电路公共地连接到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并且当使得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中的一个的接收带可通过时,抑制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中的另一个的接收带,其中,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的接收端子通过所述无源电路而被共化。

Description

通信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特定方面涉及通信模块。
背景技术
近来,在诸如移动电话这样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实现了多带,并且无线通信装置的系统化正在提高。例如,单个移动电话具有多个无线装置。例如,覆盖多个频带的移动电话是已知的。移动电话具有多个接收滤波器以覆盖多个频带。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349586(在下文中称为文献1)公开了具有两个双工器的模块。文献1的图12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其中,外部开关从两个双工器的接收端子中选择接收端子以电连接到低噪声放大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0-45563(在下文中称为文献2)公开了一种模块,其中,提供了两个双工器,并且两个双工器的每一个天线端子被共化。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包括:多个接收滤波器,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连接在天线端子和接收端子之间并且具有彼此不同的接收带;和无源电路,所述无源电路公共地连接到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并且当使得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中的一个的接收带可通过时,抑制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中的另一个的接收带,其中,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的接收端子通过所述无源电路而被共化。
附图说明
图1例示了包括根据第一比较示例的通信模块和根据第二比较示例的另一个通信模块的移动电话的无线通信单元的框图的示例;
图2例示了具有RF收发器IC的无线通信单元的框图的示例,该RF收发器IC利用差分电路构成接收电路;
图3例示了包括接收滤波器的通信模块的框图的示例;
图4例示了包括双工器的另一通信模块的框图的示例;
图5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电路结构的示例;
图6例示了第一接收滤波器和第二接收滤波器的顶视图;
图7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第一接收滤波器和第二接收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图8例示了当单独地测量传输特性时第一接收滤波器和第二接收滤波器的框图的示例;
图9例示了图7的接收带的放大视图;
图10例示了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单元的框图的示例;
图11例示了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无线接收单元的框图的示例;
图12例示了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修改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另一无线接收单元的框图的示例;
图13例示了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无线接收单元的框图的示例,该通信模块具有差分接收滤波器;
图14例示了根据第一修改实施方式的匹配电路的电路图;
图15例示了根据第二修改实施方式的匹配电路的电路图;
图16例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电路图;
图17例示了第一发送滤波器和第二发送滤波器的电路布局;
图18例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第一双工器和第二双工器的传输特性;
图19例示了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天线端子和接收端子之间的传输特性与单独测量的第一双工器和第二双工器的传输特性之间的比较;
图20例示了图19的接收带的放大视图;
图21例示了包括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单元的框图的示例;
图22例示了具有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单元的框图的示例;
图23例示了具有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单元的框图的示例,该通信模块具有天线开关;
图24例示了具有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单元的框图的示例,在该通信模块上安装了功率放大器;和
图25例示了具有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单元的图的示例,在该通信模块上安装了多带功率放大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覆盖多个频带的移动电话中,诸如接收滤波器或双工器这样的部件的数量变得更大,并且接收端子的数量变得更大。连接部件的布线的数量变得更大。因此,布线图案变得复杂。近来,存在如下的情形,即,其中,连接到接收滤波器和双工器的接收端子的RF收发器IC中的接收电路由差分电路构成。在该情形中,针对每一个接收带,接收滤波器和双工器的接收端子的数量为2。因此,接收端子的数量变得更大,并且布线图案变得复杂。
近来,正在使用LTE(长期演进)。在LTE系统中,存在使用唯一的频带的情形。由每一个移动电话覆盖的频带的数量变得更大。因此,接收滤波器和双工器的数量变得更大。并且,布线图案变得更复杂。
具有一种使得双工器或接收滤波器可调节以解决该问题的方法。然而,如果双工器或接收滤波器是声波滤波器,则难以使得双工器或接收滤波器是可调节的。难以通过单个功率放大器或单个低噪声放大器来覆盖多个频带。
首先,描述比较示例。图1例示了包括根据第一比较示例的通信模块和根据第二比较示例的另一个通信模块的移动电话的无线通信单元的框图的示例。移动电话覆盖四个频带。如在图1中所示的,无线通信单元具有主天线302以及辅助主天线302的接收分集天线304。主天线302经由用于主天线的开关306连接到根据第一比较示例的通信模块310。接收分集天线304经由用于接收分集的开关308连接到根据第二比较示例的通信模块330。
根据第一比较示例的通信模块310具有四个双工器312以用于覆盖四个频带。四个双工器312中的每一个经由天线端子314连接到用于主天线的开关306。因此,用于主天线的开关306能够选择四个双工器312中的一个以电连接到主天线302。
构成双工器312的发送滤波器316连接到功率放大器320。四个双工器312的各个发送滤波器316经由发送端子322连接到RF收发器IC 340。构成双工器312的各个接收滤波器318经由主接收端子324连接到在RF收发器IC 340中的低噪声放大器342。
根据第二比较示例的通信模块330具有四个接收滤波器332以覆盖四个频带。四个接收滤波器332中的每一个经由天线端子334连接到用于接收分集的开关308。因此,用于接收分集的开关308能够选择四个接收滤波器332中的一个以电连接到接收分集天线304。四个接收滤波器332中的每一个经由接收分集端子336连接到在RF收发器IC 340中的另一个低噪声放大器342。
四个频带可以是带1(发送带:1920到1980MHz,接收带:2110到2170MHz),带2(发送带:1850到1910MHz,接收带:1930到1990MHz),带5(发送带:824到849MHz,接收带:869到894MHz),和带8(发送带:880到915MHz,接收带:925到960MHz)。
在图1中例示的移动电话的无线通信单元具有在通信模块310中的四个双工器312和在通信模块330中的四个接收滤波器332以覆盖四个频带。四个双工器312的各个接收滤波器318经由主接收端子324连接到RF收发器IC 340。四个接收滤波器332经由接收分集端子336连接到RF收发器IC 340。在图1的移动电话的无线通信单元中,双工器和接收滤波器的接收端子的数量大。因此,布线图案复杂。
接着,描述具有利用差分电路构成接收电路的RF收发器IC的另一个移动电话。图2例示了具有RF收发器IC的无线通信单元的框图的示例,该RF收发器IC利用差分电路构成接收电路。如在图2中所示,四个双工器312的各个接收滤波器318经由两个主接收端子324连接到RF收发器IC 340。四个接收滤波器332中的每一个经由两个接收分集端子336连接到RF收发器IC 340。其它结构与图1的那些相同。省略了结构的描述。在使用图2中所示的差分电路的情形中,双工器或接收滤波器的接收端子的数量为图1的两倍。因此,布线图案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描述如下的通信模块,即,其中,双工器或接收滤波器的接收端子的数量可以减少,并且可以简化布线图案,而不减少覆盖的频带。
首先,参考图3和图4描述实施方式的原理。这里,为了简化说明,描述覆盖两个频带的通信模块的示例。图3例示了包括接收滤波器的通信模块的框图的示例。如在图3中所示,通信模块10具有如下的结构,其中,用于第一频带的第一接收滤波器13、用于第二频带的第二接收滤波器14以及公共地连接到第一接收滤波器13和第二接收滤波器14的匹配电路15连接在天线端子11和接收端子12之间。第一接收滤波器13连接到天线端子11中的一个。第二接收滤波器14连接到天线端子11中的另一个。第一接收滤波器13的接收端子和第二接收滤波器14的另一接收端子通过匹配电路15被共化为单个接收端子12。
图4例示了包括双工器的另一通信模块的框图的示例。如在图4中所示,通信模块20具有如下的结构,其中,用于第一频带的第一双工器21、用于第二频带的第二双工器22以及另一匹配电路15连接在另外的天线端子11、另一接收端子12和发送端子25之间。第一双工器21连接到天线端子11中的一个。第二双工器22连接到天线端子11中的另一个。第一双工器21包括另一个用于第一频带的第一接收滤波器13和第一发送滤波器23。第二双工器22包括另一个第二接收滤波器14和第二发送滤波器24。匹配电路15公共地连接到第一接收滤波器13和第二接收滤波器14。第一接收滤波器13的接收端子和第二接收滤波器14的另一接收端子通过匹配电路15被共化为单个接收端子12。第一发送滤波器23连接到发送端子25中的一个。第二发送滤波器24连接到发送端子25中的另一个。
这里,描述匹配电路15的功能。匹配电路15是无源电路。针对接收端子12,在第一频带中,匹配电路15的阻抗与用于第一频带的第一接收滤波器13的阻抗匹配,并且匹配电路15的阻抗大于用于第二频带的第二接收滤波器14的阻抗。而且,针对接收端子12,在第二频带中,匹配电路15的阻抗大于用于第一频带的第一接收滤波器13的阻抗,并且匹配电路15的阻抗与用于第二频带的第二接收滤波器14的阻抗匹配。因此,匹配电路15能够选择接收滤波器以电连接到接收端子12。即,匹配电路15在使得第一频带可通过时抑制第二频带,而在使得第二频带可通过时抑制第一频带。
在图3和图4的通信模块中,第一接收滤波器13的接收端子和第二接收滤波器14的另一接收端子通过匹配电路15被共化为单个接收端子12。因此,与第一接收滤波器13的接收端子和第二接收滤波器14的另一接收端子被分开地设置的情形相比,接收端子的数量可以减半。此外,可以简化布线图案。并且,不必再提供用于控制的端子,因为匹配电路15由无源电路构成。当接收端子12连接到覆盖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的单个低噪声放大器时,在接收端子12和低噪声放大器之间的布线的数量可以为1。因此,可以更加简化布线图案。可以减少RF收发器IC的输入端子的数量,因为低噪声放大器设置在RF收发器IC中。
因为接收信号弱,所以要求降低噪声。在图3和图4的通信模块中,减少了在其中传输接收信号的布线的数量。因此,接收信号不容易获得噪声。即,当匹配电路15共化第一接收滤波器13的接收端子和第二接收滤波器14的另一接收端子时,可以降低包括在接收信号中的噪声。目前可获得低损耗天线开关。通过使用天线开关,可以进行切换。因此,多个天线端子11不被共化。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具有用于带1(接收带:2110到2170MHz)的接收滤波器和用于带2(接收带:1930到1990MHz)的另一接收滤波器的通信模块。图5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电路结构的示例。如在图5中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100具有用于带1的第一接收滤波器30、用于带2的第二接收滤波器31以及公共地连接到第一接收滤波器30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匹配电路32。用于带1的天线端子和用于带2的另一天线端子被分开设置。第一接收滤波器30连接到用于带1的天线端子33。第二接收滤波器31连接到用于带2的另一天线端子33。第一接收滤波器30的接收端子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另一接收端子通过匹配电路32被共化为单个接收端子34。
图6例示了第一接收滤波器30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顶视图。如在图6中所示,第一接收滤波器30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由双模式耦合类型的表面声波滤波器构成,其中,在诸如LT(LiTaO3)或LN(LiNbO3)这样的压电基板上,在声波的传播方向上排列有三个梳状电极35,并且在三个梳状电极35的两侧设置有反射器36。梳状电极35和反射器36主要由Al或Cu构成。
参考图5,天线端子33的阻抗设置为50Ω。接收端子34的阻抗设置为100Ω。匹配电路32包括并联连接的电感器38和串联连接的电容器39。电感器38中的两个并联连接到第一接收滤波器30,并且电容器39中的一个串联连接到第一接收滤波器30。电感器38中的两个并联连接到第二接收滤波器31,并且电容器39中的一个连接到第二接收滤波器31。连接到第一接收滤波器30的电感器38的在2GHz的阻抗和Q值为42nH和40。连接到第一接收滤波器30的电容器39的在2GHz的电容和Q值为3pF和100。连接到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电感器38的在2GHz的阻抗和Q值为33nH和40。连接到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电容器39的在2GHz的电容和Q值为1pF和100。
图7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100的第一接收滤波器30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传输特性。为了比较,在图7中例示了单独地测量的第一接收滤波器30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传输特性。图8例示了当单独地测量传输特性时第一接收滤波器30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框图的示例。如在图8中所示,第一接收滤波器30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分开地连接在天线端子33和接收端子34之间。在图7中,粗实线指示通信模块100的第一接收滤波器30的传输特性。细实线指示通信模块100的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传输特性。粗虚线指示单独测量的第一接收滤波器30的传输特性。细虚线指示单独测量的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传输特性。如在图7中所示,通信模块100具有与单独测量第一接收滤波器30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传输特性的情形的那些特性相似的优选特性。与单独测量第一接收滤波器30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传输特性的情形相比,改善了通信模块100的衰减量。这是因为,由于接收端子34经由匹配电路32连接而改善了衰减量。
图9例示了图7的接收带的放大视图。如在图9中所示,与单独测量第一接收滤波器30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传输特性的情形相比,通信模块100的插入损耗增加了大约0.3dB。当将具有高Q值的匹配电路用作匹配电路32时,可以改善该增加,因为插入损耗的增加取决于匹配电路32的Q值。当使用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的接收端子34时,可以实现衰减量的改善,如在图7中所示。因此,当将滤波器的损耗和衰减量设置为低时,可以抵消插入损耗的增加。
如上所述,通信模块100具有用于带1的第一接收滤波器30、用于带2的第二接收滤波器31、公共地连接到第一接收滤波器30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匹配电路32,该匹配电路32在使得带1和带2中的一个可通过时,抑制带1和带2中的另一个。第一接收滤波器30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接收端子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因此,匹配电路32能够根据频带来选择接收滤波器以连接到共化的接收端子34。并且,可以减少接收端子的数量。因此,可以减轻布线图案的复杂度。并且,如参考图7所述描述的,可以改善衰减量。
文献1的图14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其中,接收端子在具有两个双工器的模块中被共化。然而,文献1的0071段公开了在该结构中两个接收带彼此重叠。因此,文献1的结构不能覆盖多个频带。文献1的图21和图22例示了接收端子被共化的接收滤波器的连接图。然而,在该连接图中,两个接收滤波器简单地并联连接。因此,文献1没有公开覆盖多个频带的接收滤波器。
图10例示了包括通信模块100的无线通信单元的框图的示例。如在图10中所示,该无线通信单元具有通信模块100、天线41、连接到天线41的天线开关42以及低噪声放大器43。通信模块100的第一接收滤波器30经由天线端子33中的一个连接到天线开关42。通信模块100的第二接收滤波器31经由天线端子33中的另一个连接到天线开关42。因此,天线开关42能够选择第一接收滤波器30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中的一个以电连接到天线41。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的接收端子34连接到覆盖带1和带2的低噪声放大器43。
带1的接收带(2110到2170MHz)靠近带2的接收带(1930到1990MHz)。因此,可构造低噪声放大器以覆盖两个带。因此,连接到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的接收端子34的低噪声放大器43的数量可以为1。并且,在接收端子34和低噪声放大器43之间的布线的数量可以为1。这进一步实现了布线图案的复杂度的减轻。
图11例示了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无线接收单元的框图的示例。如在图11中所示,根据第一修改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110具有用于带5(接收带:869到894MHz)的第三接收滤波器50和用于带8(接收带:925到960MHz)的第四接收滤波器51。低噪声放大器43覆盖带5和带8。其它结构与图10的那些相同。因此,省略了其它结构的描述。
在图11中,带5的接收带靠近带8的接收带。因此,可构造低噪声放大器以覆盖两个带。因此,连接到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的接收端子34的低噪声放大器43的数量可以为1。并且,在接收端子34和低噪声放大器43之间的布线的数量可以为1。这进一步实现了布线图案的复杂度的减轻。
图12例示了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修改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另一无线接收单元的框图的示例。如在图12中所示,根据第二修改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120具有用于带1的第一接收滤波器30、用于带2的第二接收滤波器31、用于带5的第三接收滤波器50以及用于带8的第四接收滤波器51。匹配电路32公共地连接到第一接收滤波器30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接收滤波器的接收端子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为接收端子34。接收端子34连接到低噪声放大器43,该低噪声放大器43覆盖带1和带2的接收带。相似地,另一个匹配电路32公共地连接到第三接收滤波器50和第四接收滤波器51。接收滤波器的接收端子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为另一个接收端子34。该另一个接收端子34连接到另一个低噪声放大器43,该另一个低噪声放大器43覆盖带5和带8的接收带。
在图12中,连接到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的接收端子34的低噪声放大器43的数量为1。这进一步实现了在接收端子34和低噪声放大器43之间的布线图案的复杂度的减轻。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具有两个或四个接收滤波器。并且,无源电路公共地连接到两个接收滤波器。然而,该结构是不受限制的。在另外的结构中,可以在天线端子和接收端子之间设置具有不同的接收带的多个接收滤波器;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可以共同地连接到无源电路;并且接收滤波器的接收端子可以通过该无源电路而被共化。该无源电路可以具有当使得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的接收带中的一个可通过时抑制另一个的功能。这使得可以由无源电路根据频带选择接收滤波器以连接到共化的接收端子。并且,可以减少接收端子的数量。因此,可以减轻布线图案的复杂度。
如参考图10到图12所描述的,优选的是,无源电路公共地连接到具有彼此相邻的接收带的接收滤波器,并且具有相邻的接收带的接收滤波器的接收端子通过匹配电路而被共化。在该情形中,可以减少连接到共化的接收端子的低噪声放大器的数量。因此,可以进一步地减轻布线图案的复杂度。并且,低噪声放大器的频带是受限制的。因此,阻抗匹配可以更加容易。可以改善低噪声放大器的性能。可以改善接收性能。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中,第一接收滤波器30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可以是具有两个接收端子的差分滤波器。图13例示了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无线接收单元的框图的示例,该通信模块具有差分接收滤波器。如在图13中所示,第一接收滤波器30的接收端子中的一个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接收端子中的一个通过匹配电路32而被共化。第一接收滤波器30的接收端子中的另一个和第二接收滤波器31的接收端子中的另一个通过匹配电路32而被共化。当多个接收滤波器是具有两个接收端子的差分滤波器时,接收端子的数量是接收滤波器不是差分滤波器的情形的两倍。因此,扩大了通过共化接收端子而减少接收端子的数量的效果。
在图5中,用作无源电路的匹配电路32具有如下的结构,其中,针对每一个接收滤波器,设置并联连接的电感器38和串联连接的电容器39。该结构是不受限制的。图14例示了根据第一修改实施方式的匹配电路的电路图。图15例示了根据第二修改实施方式的匹配电路的电路图。如在图14中所示,在共化的接收端子34侧的多个电感器38可以组合为一个电感器。在该情形中,减少了在匹配电路32中的元件的数量,并且降低了插入损耗。如在图15中所示,通过调节每一个接收滤波器的阻抗,匹配电路32可以利用仅一个电感器38构成。如上所述,优选的是,无源电路至少具有并联连接的电感器38。在该情形中,具有大阻抗的电感器被用作并联元件。因此,限制了通过提供匹配电路而引起的损耗增加。
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中,接收端子34的阻抗为100Ω。然而,低噪声放大器43的输入阻抗不限于100Ω。因此,优选的是,匹配电路32具有阻抗变换功能以直接连接到每一个低噪声放大器43。在该情形中,不必在通信模块和低噪声放大器之间设置外部匹配电路。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描述具有用于带1(发送带:1920到1980MHz,接收带:2110到2170MHz)的双工器和用于带2(发送带:1850到1910MHz,接收带:1930到1990MHz)的双工器的通信模块。图16例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电路图。如在图16中所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200具有用于带1的第一双工器60、用于带2的第二双工器61以及匹配电路32。第一双工器60包括第一接收滤波器63和第一发送滤波器64。第二双工器61包括第二接收滤波器65和第二发送滤波器66。匹配电路32公共地连接到第一接收滤波器63和第二接收滤波器65。
用于带1的天线端子和用于带2的另一天线端子被分开地设置。第一双工器60连接到用于带1的天线端子33。第二双工器61连接到用于带2的另一天线端子33。用于带1的发送端子和用于带2的另一发送端子被分开地设置。第一发送滤波器64连接到用于带1的发送端子62。第二发送滤波器66连接到用于带2的另一发送端子62。第一接收滤波器63和第二接收滤波器65的接收端子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并且构成一个接收端子34。
图17例示了第一发送滤波器64和第二发送滤波器66的电路布局。如在图17中所示,第一发送滤波器64和第二发送滤波器66由梯型的表面声波滤波器构成,在该表面声波滤波器中,串联地连接的串联谐振器S1到S3以及相对于串联谐振器并联地连接的并联谐振器P1和P2设置在诸如LT或LN这样的压电基板上。第一接收滤波器63和第二接收滤波器65由双模式类型的表面声波滤波器构成。参考图6描述该结构。因此,省略了结构的描述。
参考图16,天线端子33的阻抗设置为50Ω。发送端子62的电阻设置为50Ω。接收端子34的阻抗设置为100Ω。匹配电路32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参考图5描述该结构。因此,省略了结构的描述。
图18例示了通信模块200的第一双工器60和第二双工器61的传输特性。在图18中,粗实线指示第一双工器60的第一接收滤波器63的传输特性。粗虚线指示第一双工器60的第一发送滤波器64的传输特性。细实线指示第二双工器61的第二接收滤波器65的传输特性。细虚线指示第二双工器61的第二发送滤波器66的传输特性。如在图18中所示,第一双工器60和第二双工器61都具有在接收带和发送带中的优选性能。
图19例示了在通信模块200的天线端子和接收端子之间的传输特性与单独测量的第一双工器60和第二双工器61的传输特性之间的比较。在图19中,粗实线指示通信模块200的第一双工器60的第一接收滤波器63的传输特性。细实线指示第二双工器61的第二接收滤波器65的传输特性。粗虚线指示当单独地测量第一双工器60时第一接收滤波器63的传输特性。细虚线指示当单独地测量第二双工器61时第二接收滤波器65的传输特性。如在图19中所示,通信模块200具有与单独地测量第一双工器60和第二双工器61的传输特性的情形的那些特性相似的优选特性。与单独地测量第一双工器60和第二双工器61的传输特性的情形相比,改善了通信模块200的衰减量。
图20例示了图19的接收带的放大视图。如在图20中所示,与单独测量第一双工器60和第二双工器61的传输特性的情形相比,通信模块200的插入损耗增加了大约0.3dB。当将具有高Q值的匹配电路用作匹配电路32时,可以改善该增加,因为该增加取决于匹配电路32的Q值。当使用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的接收端子34时,可以实现衰减量的改善,如在图19中所示。因此,当将滤波器的损耗和衰减量设置为低时,可以抵消插入损耗的增加。
如上所述,通信模块200具有用于带1的第一双工器60、用于带2的第二双工器61、公共地连接到构成第一双工器60的第一接收滤波器63和构成第二双工器61的第二接收滤波器65的匹配电路32,该匹配电路32在使得带1和带2中的一个可通过时,抑制带1和带2中的另一个。第一接收滤波器63和第二接收滤波器65的接收端子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因此,匹配电路32能够根据频带来选择接收滤波器以连接到共化的接收端子34。并且,可以减少接收端子的数量。因此,可以减轻布线图案的复杂度。并且,如参考图19所述描述的,可以改善衰减量。
图21例示了包括通信模块200的无线通信单元的框图的示例。如在图21中所示,该无线通信单元具有通信模块200、天线41、连接到天线41的天线开关42、低噪声放大器43以及功率放大器71。通信模块200的第一双工器60经由天线端子33中的一个连接到天线开关42。通信模块200的第二双工器61经由天线端子33中的另一个连接到天线开关42。因此,天线开关42能够选择第一双工器60和第二双工器61中的一个以电连接到天线41。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的接收端子34连接到覆盖带1和带2的低噪声放大器43。用于带1的功率放大器71连接到第一发送滤波器64的发送端子62。用于带2的另一个功率放大器71连接到第二发送滤波器66的发送端子62。
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可以构造覆盖带1和带2的低噪声放大器。因此,连接到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的接收端子34的低噪声放大器43的数量可以为1。这进一步实现了布线图案的复杂度的减轻。
图22例示了具有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单元的框图的示例。如在图22中所示,除了用于带1的第一双工器60和用于带2的第二双工器61之外,根据第一修改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210还具有用于带5(发送带:824到849MHz,接收带:869到894MHz)的第三双工器80和用于带8(发送带:880到915MHz,接收带:925到960MHz)的第四双工器81。
构成第一双工器60的第一发送滤波器64的发送端子62连接到用于带1的功率放大器71。构成第二双工器61的第二发送滤波器66的发送端子62连接到用于带2的功率放大器71。构成第三双工器80的第三发送滤波器83的发送端子62连接到用于带5的功率放大器71。构成第四双工器81的第四发送滤波器85的发送端子62连接到用于带8的功率放大器71。
匹配电路32公共地连接到构成第一双工器60的第一接收滤波器63和构成第二双工器61的第二接收滤波器65。接收滤波器的接收端子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为接收端子34。接收端子34连接到低噪声放大器43,该低噪声放大器43覆盖带1和带2的接收带。相似地,另一个匹配电路32公共地连接到构成第三双工器80的第三接收滤波器82和构成第四双工器81的第四接收滤波器84。接收滤波器的接收端子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为另一个接收端子34。该另一个接收端子34连接到另一个低噪声放大器43,该另一个低噪声放大器43覆盖带5和带8的频带。
在图22中,连接到通过匹配电路32而共化的接收端子34的低噪声放大器43的数量为1。这进一步实现了在接收端子34和低噪声放大器43之间的布线图案的复杂度的减轻。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具有在天线端子和接收端子或发送端子之间的两个或四个双工器。然而,该结构是不受限制的。在另外的结构中,可以设置多个双工器。即,可以在天线端子和接收端子之间设置具有不同的接收带的多个接收滤波器;可以在天线端子和发送端子之间设置具有不同的发送带的多个发送滤波器;并且,多个双工器由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和所述多个发送滤波器构成。在该情形中,当包括在所述多个双工器中的多个双工器的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共同地连接到无源电路并且接收滤波器的接收端子通过无源电路而被共化时,可以减少接收端子的数量。
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在图12和图22中所示的,通信模块不具有天线开关。然而,该结构是不受限制的。通信模块可以具有天线开关。图23例示了具有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单元的框图的示例,该通信模块具有天线开关。如在图23中所示,天线开关42安装在通信模块210上。其它结构与图22的那些相同。因此,省略了结构的描述。当天线开关42安装在通信模块210上时,包括在通信模块200中的天线端子33的数量可以为1。并且,可以更加简化布线图案。
在图22中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通信模块上没有安装功率放大器71。然而,该结构是不受限制的。在通信模块上可以安装功率放大器71。图24例示了具有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单元的框图的示例,在该通信模块上安装了功率放大器。如在图24中所示,功率放大器71安装在通信模块210上。其它结构与图23的那些相同。因此,省略了结构的描述。当功率放大器71安装在通信模块210上时,发送端子62直接连接到RF收发器IC。因此,更加简化了布线图案。
在图24中,第一双工器60直至第四双工器81中的每一个具有仅一个安装在通信模块210上的功率放大器71。然而,该结构是不受限制的。图25例示了具有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实施方式的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单元的图的示例,在该通信模块上安装了多带功率放大器。如在图25中所示,用于带1的功率放大器和用于带2的另一个功率放大器组合为一个功率放大器71。用于带5的功率放大器和用于带8的另一个功率放大器组合为另一个功率放大器71。其它结构与图24的那些相同。因此,省略了结构的描述。如上所述,当安装在通信模块210上的连接到多个双工器中的至少两个双工器的多个功率放大器组合成一个功率放大器时,可以进一步减少发送端子的数量,并且可以进一步简化布线图案。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参考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3所描述的,构成多个双工器的多个接收滤波器可以是具有两个接收端子的差分滤波器。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接收滤波器为表面声波滤波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为表面声波滤波器。然而,诸如FBAR(膜体声波谐振器)滤波器、乐甫波滤波器或声学边界滤波器(acoustic boundary filter)这样的其它声波滤波器可以用来代替表面声波滤波器。接收滤波器和发送滤波器可以由除了声波滤波器以外的滤波器构成。考虑到构造具有优选特性的经济并且小型的通信模块,接收滤波器和发送滤波器优选地为声波滤波器。
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覆盖了带1、带2、带5、和带8的频带。然而,可以覆盖其它频带。
本发明不限制于具体描述的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不脱离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其它实施方式和变型。

Claims (4)

1.一种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包括:
多个接收滤波器,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连接在天线端子和接收端子之间并且具有彼此不同的接收带;和
无源电路,所述无源电路在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和所述接收端子之间公共地连接到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并且当使得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中的一个的接收带可通过时,抑制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中的另一个的接收带,
其中,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中的每一个接收滤波器是双模式耦合类型的表面声波滤波器,
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中的每一个接收滤波器的接收端子通过所述无源电路而被共化为单个接收端子,
所述无源电路由单个电感器构成,所述单个电感器的一端连接到位于连接到所述单个接收端子的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的连接点处的节点,所述第二布线中的每一个第二布线连接到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接收滤波器中的每一个接收滤波器,并且所述单个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到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包括多个发送滤波器,所述多个发送滤波器连接在所述天线端子和发送端子之间并且具有彼此不同的发送带,
其中,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和所述多个发送滤波器构成多个双工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模块,其中:
所述无源电路公共地连接到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中的具有相邻的接收带的接收滤波器;并且
所述具有相邻的接收带的接收滤波器的接收端子通过所述无源电路而被共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多个接收滤波器为具有两个接收端子的差分滤波器。
CN201210165215.XA 2011-05-24 2012-05-24 通信模块 Active CN102801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6352 2011-05-24
JP2011116352A JP5823168B2 (ja) 2011-05-24 2011-05-24 通信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1401A CN102801401A (zh) 2012-11-28
CN102801401B true CN102801401B (zh) 2015-06-17

Family

ID=47140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65215.XA Active CN102801401B (zh) 2011-05-24 2012-05-24 通信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95310B2 (zh)
JP (1) JP5823168B2 (zh)
CN (1) CN102801401B (zh)
DE (1) DE102012010201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50935B2 (ja) * 2013-02-05 2017-12-20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US10447458B2 (en) * 2014-08-13 2019-10-15 Skyworks Solutions, Inc. Radio-frequency front-end architecture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of cellular bands
US9391666B1 (en) * 2014-12-23 2016-07-12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Multiplexer device with first and second filtering devices connected to common port
US10056849B2 (en) * 2015-01-09 2018-08-21 Analog Devices Global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 system with frequency mismatch tolerance
JP6455532B2 (ja) * 2015-02-05 2019-01-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KR101834246B1 (ko) 2015-02-05 2018-03-05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고주파 스위치 모듈
JP2016208484A (ja) * 2015-04-27 2016-12-08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通信装置
US9705557B2 (en) 2015-04-27 2017-07-11 Taiyo Yuden Co., Ltd. Front end circuit,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2499634B1 (ko) * 2015-11-09 2023-02-13 가부시키가이샤 와이솔재팬 듀플렉서 디바이스 및 듀플렉서 탑재용 기판
EP3403327A1 (en) * 2016-01-15 2018-1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iniature tunable filters
US10141958B2 (en) * 2016-02-19 2018-11-27 Psemi Corporation Adaptive tuning network for combinable filters
US10700658B2 (en) 2016-02-19 2020-06-30 Psemi Corporation Adaptive tuning networks with direct mapped multiple channel filter tuning
JP6965581B2 (ja) * 2016-08-05 2021-11-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及び通信装置
CN107689778B (zh) 2016-08-05 2022-03-0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高频模块以及通信装置
WO2018168653A1 (ja) * 2017-03-14 2018-09-2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WO2018180647A1 (ja) * 2017-03-31 2018-10-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フィルタ装置、高周波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通信装置
DE102017118932A1 (de) * 2017-08-18 2019-02-21 RF360 Europe GmbH Quadplexer und Quadplexer-Bauelement
CN107612568A (zh) * 2017-09-12 2018-01-1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前端接收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WO2019172032A1 (ja) 2018-03-08 2019-09-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マルチプレクサ、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KR102260375B1 (ko) * 2019-04-05 2021-06-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US11387556B2 (en) 2019-04-05 2022-07-1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Frontend module
CN111565057B (zh) * 2020-06-23 2020-10-30 锐石创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前端模块、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303A (zh) * 2005-08-25 2007-02-28 富士通媒体部品株式会社 具有匹配电路的双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7156A (en) 1977-12-01 1980-10-07 Licentia Patent-Verwaltungs-G.M.B.H. Circuit for at least two frequencies
DE69630546T2 (de) 1995-05-16 2004-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Spannungsgesteuerter Oszillator mit steuerbarem Frequenzband
JPH08321738A (ja) * 1995-05-24 1996-12-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二周波数帯域通過フィルタ及び二周波数分波器及び二周波数合成器
JP3403669B2 (ja) 1999-06-04 2003-05-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分波器
JP2003087076A (ja) * 2001-09-07 2003-03-20 Murata Mfg Co Ltd チップ状lc複合部品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回路
JP3910187B2 (ja) * 2004-04-27 2007-04-25 富士通メディア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分波器及び電子装置
KR100760780B1 (ko) 2004-09-28 2007-09-21 후지쓰 메디아 데바이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분파기
TW200713681A (en) * 2005-09-26 2007-04-0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High-frequency front end module, and duplexer
DE102006033709B4 (de) * 2006-07-20 2010-01-14 Epcos Ag Elektrisches Modul
KR101113362B1 (ko) * 2007-08-23 2012-03-02 다이요 유덴 가부시키가이샤 듀플렉서, 통신 모듈, 및 통신 장치
JP5344736B2 (ja) 2008-02-20 2013-11-20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基材、通信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通信装置
KR101292560B1 (ko) * 2008-07-18 2013-08-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용 스탠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5262413B2 (ja) 2008-08-12 2013-08-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マルチバンドデュプレクサモジュール
CN102144357A (zh) * 2008-09-18 2011-08-0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双工器模块
CN102150364B (zh) * 2008-11-04 2013-12-1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弹性波滤波装置
JP5235004B2 (ja) * 2009-08-26 2013-07-10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デュープレクサ、通信モジュール、通信装置
JP5629774B2 (ja) * 2009-09-21 2014-11-26 ケーエムダブリュ・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無線通信基地局の共用化装置
EP2922203A1 (en) * 2010-12-10 2015-09-23 Peregrin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Temperature and process compensated tunable acoustic wave filte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303A (zh) * 2005-08-25 2007-02-28 富士通媒体部品株式会社 具有匹配电路的双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44615A (ja) 2012-12-10
DE102012010201A1 (de) 2012-11-29
US20120300679A1 (en) 2012-11-29
CN102801401A (zh) 2012-11-28
US8995310B2 (en) 2015-03-31
JP5823168B2 (ja) 2015-11-25
DE102012010201B4 (de) 2018-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1401B (zh) 通信模块
US10536179B2 (en) Switch module
US9917615B2 (en) Radio-frequency module
KR101116941B1 (ko) 필터, 듀플렉서, 통신 모듈
US7800461B2 (en) Antenna branching filter
CN106797209B (zh) 具有改善的反射率的双工器
US11558073B2 (en) Switch module
WO2016017104A1 (en) Acoustic wave filters and duplexers using same
US8531252B2 (en) Antenna duplexe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US9136817B2 (en) Filter module and duplexer module
US20130314173A1 (en) Filter, duplexer, and communication module
CN108964633B (zh) 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US10700659B2 (en) Multiplexer, radio-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7210721B (zh) 可变滤波电路、高频模块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US10886895B2 (en) Ladder-type frequency-variable filter, multiplexer, radio-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20230083961A1 (en) Multi-mode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with impedance conversion
JP6822444B2 (ja) 複合型フィルタ装置、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WO2020184614A1 (ja) マルチプレクサ、フロントエン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通信装置
JP6798521B2 (ja) マルチプレクサ、高周波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15955211A (zh) 一种体声波滤波器、双工器和电子设备
US11881844B2 (en) Multiplexer
JP5694269B2 (ja) アンテナ共用器
KR20210023725A (ko) 분파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