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7833A - 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7833A
CN102797833A CN2012103160107A CN201210316010A CN102797833A CN 102797833 A CN102797833 A CN 102797833A CN 2012103160107 A CN2012103160107 A CN 2012103160107A CN 201210316010 A CN201210316010 A CN 201210316010A CN 102797833 A CN102797833 A CN 102797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cooling
vehicle
hot member
given bi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60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铁山
余雷
黎楠楠
张力久
李少华
韩景川
岳路峰
方志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1601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978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97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78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包括具有容纳冷却介质的、带有气体出口(11)与液体入口(12)的、与生热构件进行热交换的容器(1),在连通气体出口(11)与液体入口(12)的管道上设有将气体出口(11)排出的气态冷却介质冷却为液态冷却介质的散热器(2)。采用如上技术方案,不仅可以有效的确保变速器在最佳温度下进行工作,并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可以为车辆的运行提供电能。

Description

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构件中热量处理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多,令汽车排放的尾气也成为了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因此,汽车的节能减排工作受到各个汽车制造厂家越来越多的重视。
目前,可以通过三种措施实现对汽车进行节能减排:其一是提高传动内燃机及变速器的工作效率,如采用涡轮增压、缸内直喷等技术提高传动内燃机的燃烧效率,或采用DCT、CVT等自动变速器技术,通过适时改变变速器的传动比使发动机在经济油耗区工作等方式来实现油耗的降低;其二是采用混合动力技术,通过在传动系中增加电机用来实现车辆制动能量的回收,以及通过增加电机用于在车辆启动及巡航阶段的动力驱动来实现油耗的降低;其三是研发电动车,以电能驱动代替燃油驱动。
采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措施减低油耗,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增加了车辆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车辆的售价,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易推广。采用第三种方式表面上看是减少了燃料的消耗,然而电能的生产还是依赖于传统的煤等资源来实现,因此,实际上还是没有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电动车价格高昂,电池维护保养费高,这些都造成车辆的成本增加,给消费者增加了经济负担。
基于上述的缺点,很多车辆通过设有生热构件(车辆的生热构件主要是指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构件自身的运行,或者与其他零部件之间的摩擦而产生大量热的构件,例如车辆的发动机或变速器)冷却系统来降低废气的排放,例如中国专利CN101294624提供的一种变速器油液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器、散热器、发动机出水管、发动机进水管、变速器出油管、变速器回油管、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出水管和热交换器进水管。其中发动机与变速器相连,变速器出油管的一端和变速器回油管的一端分别与变速器相连,热交换器包括冷却水管道和油液管道,变速器出油管的另一端和变速器回油管的另一端分别油液管道的两端相连,热交换器进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水管和冷却水管道的一端相连,热交换器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水管道的另一端和发动机出水管相连,热交换器出水管与发动机出水管之间通过吸液装置相连。该系统可以通过冷水的循环对变速器进行降温散热,而由于变速器的最佳温度80°C左右,通过上述水冷的方式不能够确保变速器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下,若实现其在最佳温度下工作,还需要增加一套温度监控装置,以确保其温度,进而增加了成本。同时上述的冷却方式只具备冷却的功能,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保变速器在最佳工作温度下进行工作的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使该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具有发电节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包括具有容纳冷却介质的、带有气体出口与液体入口的、与生热构件进行热交换的容器,在连通气体出口与液体入口的管道上设有将气体出口排出的气态冷却为液态冷却介质的散热器。
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气体出口与散热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单向阀,在气体出口排放的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时,所述的第一单向阀由于该压力而被打开。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单向阀为球阀。
作为对本发明的再进一步限定,在第一单向阀与散热器的连接管道上设有通过气态冷却介质的流动而进行发电的发电机。
作为对本发明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在散热器与液体入口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由散热器向液体入口流向可开启的第二单向阀门。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散热器与第二单向阀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通气塞(4)。
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所述车辆生热构件为发动机或变速器。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车辆生热构件为变速器,所述容器与变速器润滑油油箱热交换设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效果如下:
(1)本发明设有容纳冷却介质的容器,该容器内的冷却介质可以吸收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变速器个零部件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气化,气化后的冷却介质进入到散热器中进行冷却液化,最后液态的冷却介质最终回到容器中完成一次循环,上述的过程可以直接有效降低变速器的温度,保证燃油充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2) 冷却介质直接与变速器润滑油油箱进行热交换,令变速器润滑油保持一定的温度,由于变速器润滑油会流经变速器内的各部件,进而带走变速器各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变速器进行直接降温,从而保证发动机或变速器在适宜的温度运行,因此,此种降温效果会更好;
(3)在散热器与气体出口之间的管道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当管道内的气体达到一定的压力值时第一单向阀才打开,保证管道内的压力,令气态冷却介质与液态冷却介质充分循环;
(4)第一单向阀采用球阀,球阀具有流体阻力小、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紧密可靠的优点,保证管道内的气密性;
(5) 本发明在第一单向阀与散热器之间的管道上还设有发电机,该发电机在气态冷却介质的推动下运行发电,为车辆提供电能,节省车辆自身的燃油;同时,由于第一单向阀在气体达到一定的压力值时才打开,因此第一单向阀的设置可以保证气体的压力足够推动发电机运行;
(6)在散热器与液体入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二单向阀门,保证液态的冷却介质只能由散热器流回容器中,避免了由于液体入口低于容器内冷却介质的液位时,液体倒流的情况发生;
(7)在散热器与第二单向阀门的连接管道上还设有通气塞,保证管道内的压力,防止管道因压力过大而被损坏。
综上可见,本发明不仅可以有效的确保变速器在最佳温度下进行工作,并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可以为车辆的运行提供电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作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器;11、气体出口;12、液体入口;2、散热器;31、第一单向阀;32、第二单向阀; 4、通气塞;5、发电机;6、变速器润滑油油箱;7、变速器;8、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发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以车辆变速器为例,如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容纳有冷却介质的容器1、散热器2,容器1与变速器润滑油油箱6紧密贴合设置,同时与变速器润滑油油箱6共同设置在变速器7上,同时容器1中的冷却介质的沸点选择时以变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为参考,如变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在80度左右,在冷却介质选取时,可选取沸点在80度左右的介质作为冷却介质。在容器1的上方设有气体出口11,下方设有液体入口12,所述气体出口11通过管道8连接散热器2的入口,散热器2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液体入口12,其中气体出口11用于吸热气化的冷却介质从容器1中流出,进入到散热器2中进行冷却液化,液体入口12用于将散热器2液化后的液态冷却介质流回到容器1中。
在气体出口11与散热器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单向阀31,该第一单向阀31采用球阀,当冷却介质气化在管道内达到一定的气压时,气态的冷却介质会令第一单向阀31打开,此时,气态的冷却介质进入到散热器2中进行冷却液化,液化后的冷却介质可以在管道压力的作用下流回到容器1中,这样形成一个循环。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的性能,避免由于液体入口12设置的位置低于容器1内的冷却介质的液位时,液体回流到管道内,在散热器2与液体入口1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单向阀32,所述第二单向阀32同样采用球阀;与第二单向阀3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通气塞4,以保证管路的气压稳定,防止管路因气压升高而发生泄露的状况。
同时,为了令本实施例的性能更加完善,在第一单向阀31与散热器2入口之间的设有发电机5,由于当管道内的气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而使第一单向阀31打开后,该高温高压的气体可以推动发电机5的叶片转动,令发电机5发电,使发电机5产生的电能输出给车辆,节省了车辆自身发电机的电能,进而节省燃油。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既能对变速器各部件进行及时散热,同时利用车辆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发电供给车辆使用,减少车辆自身发电机的发电,减低油耗,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此外,本结构也可以完全适用于发动机,在设置时,各个结构及连接不变,只需在选择冷却介质时,选择沸点为发动机最佳工作温度左右的冷却介质即可。

Claims (8)

1.一种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纳冷却介质的、带有气体出口(11)与液体入口(12)的、与生热构件进行热交换的容器(1),在连通气体出口(11)与液体入口(12)的管道上设有将气体出口(11)排出的气态冷却介质冷却为液态冷却介质的散热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出口(11)与散热器(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单向阀(31),在气体出口(11)排放的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时,所述的第一单向阀(31)由于该压力而被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31)为球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单向阀(31)与散热器(2)的连接管道上设有通过气态冷却介质的流动而进行发电的发电机(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散热器(2)与液体入口(12)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由散热器(2)向液体入口(12)流向可开启的第二单向阀门(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散热器(2)与第二单向阀门(3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通气塞(4)。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生热构件为发动机或变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生热构件为变速器,所述容器(1)与变速器润滑油油箱(6)热交换设置。
CN2012103160107A 2012-08-31 2012-08-31 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 Pending CN1027978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60107A CN102797833A (zh) 2012-08-31 2012-08-31 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60107A CN102797833A (zh) 2012-08-31 2012-08-31 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7833A true CN102797833A (zh) 2012-11-28

Family

ID=47197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60107A Pending CN102797833A (zh) 2012-08-31 2012-08-31 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9783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5355A (zh) * 2014-10-30 2015-03-2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油的冷却液路结构、油冷却集成模块及其安装结构
CN107933294A (zh) * 2017-11-10 2018-04-20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燃油蒸发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5869A (zh) * 1999-06-10 2002-06-26 涡轮动力输出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燃气轮机增压系统
CN201265460Y (zh) * 2008-08-16 2009-07-01 周义亮 一种利用内燃机排放高温气体发电的系统
CN101576024A (zh) * 2009-06-16 2009-11-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回热式闭式布莱顿超燃冲压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
CN201407109Y (zh) * 2008-11-14 2010-02-17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发动机发电机组废热回收装置
CN101907015A (zh) * 2010-07-09 2010-12-08 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挖掘机综合冷却系统
CN201771561U (zh) * 2009-08-14 2011-03-23 上海西重所重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 一种纯低温低压的利用低品质蒸汽余热发电装置
CN201810419U (zh) * 2010-10-18 2011-04-27 石金成 一种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
CN201891444U (zh) * 2010-11-23 2011-07-06 陈志军 低温余热压差发电系统
CN102207020A (zh) * 2011-04-22 2011-10-05 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燃机冷却循环系统
WO2011136118A1 (ja) * 2010-04-26 2011-11-0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排熱回収発電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船舶
CN102549239A (zh) * 2009-11-13 2012-07-04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发动机废热回收发电涡轮系统及具备该涡轮系统的往复移动式发动机系统
CN102628586A (zh) * 2012-04-18 2012-08-08 长沙凯瑞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钢渣余热发电的系统
CN102678385A (zh) * 2012-05-25 2012-09-19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斯特林发电机的尾气余热发电和尾气净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5869A (zh) * 1999-06-10 2002-06-26 涡轮动力输出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燃气轮机增压系统
CN201265460Y (zh) * 2008-08-16 2009-07-01 周义亮 一种利用内燃机排放高温气体发电的系统
CN201407109Y (zh) * 2008-11-14 2010-02-17 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发动机发电机组废热回收装置
CN101576024A (zh) * 2009-06-16 2009-11-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回热式闭式布莱顿超燃冲压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
CN201771561U (zh) * 2009-08-14 2011-03-23 上海西重所重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 一种纯低温低压的利用低品质蒸汽余热发电装置
CN102549239A (zh) * 2009-11-13 2012-07-04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发动机废热回收发电涡轮系统及具备该涡轮系统的往复移动式发动机系统
WO2011136118A1 (ja) * 2010-04-26 2011-11-0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排熱回収発電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船舶
CN101907015A (zh) * 2010-07-09 2010-12-08 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挖掘机综合冷却系统
CN201810419U (zh) * 2010-10-18 2011-04-27 石金成 一种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
CN201891444U (zh) * 2010-11-23 2011-07-06 陈志军 低温余热压差发电系统
CN102207020A (zh) * 2011-04-22 2011-10-05 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燃机冷却循环系统
CN102628586A (zh) * 2012-04-18 2012-08-08 长沙凯瑞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钢渣余热发电的系统
CN102678385A (zh) * 2012-05-25 2012-09-19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斯特林发电机的尾气余热发电和尾气净化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5355A (zh) * 2014-10-30 2015-03-2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油的冷却液路结构、油冷却集成模块及其安装结构
CN104455355B (zh) * 2014-10-30 2017-02-1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油的冷却液路结构、油冷却集成模块及其安装结构
CN107933294A (zh) * 2017-11-10 2018-04-20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燃油蒸发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7605B2 (en) Thermal energy recovery and management system
CN101844501B (zh) 一种电动汽车余热利用系统
CN201080865Y (zh) 机动车余热温差发电装置
CN103660916A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或增程式的电动汽车热控制系统
CN103682511B (zh) 电动汽车
CN201484169U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的冷却系统
CN109795312A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0565566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其调节方法和新能源汽车
CN202685908U (zh) 电动汽车整车散热系统
CN102371868A (zh) 电动汽车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0719987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膨胀水箱共享系统和新能源汽车
CN101603473A (zh) 运用斯特林发动机的废热回收装置
CN103334820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热控制系统及热控制方法
CN203766487U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或增程式的电动汽车热控制系统
CN100364798C (zh) 一种压缩空气或液氮-燃油或燃气混合动力汽车
CN103195610A (zh) 基于能量综合回收利用的车用气动-内燃混合动力系统
CN111075601A (zh) 一种车用发动机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装置
CN103334819A (zh) 汽车尾气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2797833A (zh) 车辆生热构件用冷却节能装置
CN202108621U (zh) 发动机热管理系统
CN103625266A (zh) 电动汽车动力单元冷却系统
CN110259598A (zh) 一种基于斯特林循环的船舶辅助发电系统
CN203214195U (zh) 基于温差发电技术lng发动机能量回收装置
CN20336228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热控制系统
CN212910550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