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2920A - 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选育方法及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选育方法及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2920A
CN102792920A CN2011101338115A CN201110133811A CN102792920A CN 102792920 A CN102792920 A CN 102792920A CN 2011101338115 A CN2011101338115 A CN 2011101338115A CN 201110133811 A CN201110133811 A CN 201110133811A CN 102792920 A CN102792920 A CN 102792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thworm
mud
casees
biological treatment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338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92920B (zh
Inventor
刘金议
黄杰
刘存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vshan Biolog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VSHA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VSHA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VSHA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338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92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92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2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2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29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选育方法及养殖系统,是将4个品种的混合茧养到成蚓后,再将它们所产幼茧按循环提纯复壮方法驯化饲养,不断扩大种群规模及对污泥饲料的适应度,然后投入由稻帘、银杏叶与药渣构成面层(2)的多层生态养殖床(1),所述稻帘、银杏叶与药渣的重量配比=1:0.3~0.4:0.1~0.2,所述药渣由山渣、黄芩、斑地锦、麦芽、白头翁组成,其重量比=1:0.3~0.5:0.2~0.35:0.3~0.4:0.1~0.15,养殖床(1)中铺设有横向和/或纵向的通气管(6),在生态养殖床(1)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8),排水沟(8)经排水渠(13)与蓄水池(14)连通,生态养殖床(1)上设置有1米高的挡水蓬(7),在1~2个生态养殖床(1)的侧边长方形地面(9)上平行设置有一排遮阴树(11),遮阴树(11)下栽种有可防治蚯蚓常见病的中药植物(16)。

Description

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选育方法及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环保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选育方法及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由于污泥与一般蚯蚓的食物结构有区别,因而采用单一(普通)品种的蚯蚓大规模处理污泥,存在蚯蚓对污泥的消化不够适应,蚯蚓生长情况不够理想,容易生病、易中毒、长期养殖导致品种退化甚至大面积死亡等问题,加上污泥处理是大规模的,现有技术中采用箱体结构已不适应要求,林间大规模饲养处理污泥的技术也不够成熟,存在养殖系统设计综合利用不够合理、温度湿度调节不够科学,蚯蚓防病治病的措施不够理想的许多问题,因而导致蚯蚓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技术无法实现产业化生产。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蚯蚓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品种不适应要求,养殖系统设计不合理,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的技术缺陷,为人们提供一种蚯蚓品种生存能力强、处理污泥效率高,养殖系统设计科学,综合利用效率好的一种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选育方法及养殖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选育方法,其选育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A:选本地蚯蚓25箱、赤子爱胜蚓40箱、太湖红蚯蚓20箱、北京条纹蚓15箱,共计100箱取至三个以上养殖场的种源,采用以65~70%的传统饲料为主,添加30~35%的污泥为辅的新品种繁育饲料,并以10%的速度隔一周递增污泥的添加量。
B.当100箱不同品种的种源蚯蚓全部产茧后,将种蚯蚓移出,该种蚯蚓仍然可反复使用多次,将100箱茧混合后分别装于50箱内卵化饲养,采用以50~60%的传统饲料为主,添加40~50%的污泥为辅的新品种繁育饲料,并以5%的速度隔五日递增污泥的添加量。
C.将上述4个品种的混合茧养到成蚓后,再将它们所产幼茧按循环提纯复壮方法驯化饲养,不断扩大种群规模及对污泥饲料的适应度。
D.将循环驯化饲养后的成蚓以80~100%的污泥添加辅料进行饲养35~50天,这时的复配杂交新品种蚯蚓以完全适应污泥饲料、污泥的处理量大幅度提高。
将上述选育后的蚯蚓投入林间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
本发明的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由建立在地面上的蚯蚓生态养殖床1构成,其特点是生态养殖床1有多层,从下至上分别是由发酵腐熟后的有机废物组成的底部基料层15,厚度4-6厘米;由发酵腐熟后的食品废弃物为主的有机废物及腐熟或半腐熟污泥组成的饵料层5,厚度4-6厘米,水分控制在40%;由发酵腐熟后的食品废弃物为主的有机废物组成的产卵基料层4,厚度5-8厘米;由发酵腐熟后的污泥与调理剂组成的配料层3, 5-10厘米;由稻帘、银杏叶与药渣构成的面层2;养殖床1中铺设有横向和/或纵向的通气管6,在生态养殖床1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8,排水沟8经排水渠13与蓄水池14连通,生态养殖床1上设置有1米高的挡水蓬7,在1~2个生态养殖床1的侧边长方形地面9上平行设置有一排遮阴树11,遮阴树11下栽种有可防治蚯蚓常见病的中药植物16。
上述方案中,所述两个生态养殖床1之间设置有操作道10。操作道10上方还可架设太阳能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两排遮阴树11之间设置有高位遮阴蓬12。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气管6内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与太阳能装置连通或沼气加热装置连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稻帘、银杏叶与药渣的重量配比=1:0.3~0.4:0.1~0.2。所述药渣由山渣、黄芩、斑地锦、麦芽、白头翁组成,其重量比=1:0.3~0.5:0.2~0.35:0.3~0.4:0.1~0.15。
上述方案中,所述配料层3的污泥较好是城市生活污水厂污泥与造纸污泥的混合物,二者重量比为1:0.3~0.5。
上述方案中,所述配料层3污泥与食品废弃物为主有机废物的重量比为1: 0.5~0.6。
上述技术方案是发明人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科学实用的技术方案,为了适应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目的,首先,本发明所选用的蚯蚓品种中,其赤子爱胜蚓喜欢吞食各种畜禽粪便、繁殖量大、产量高、适合人工养殖;本地土蚯蚓,环境适应力强、吞食量非常大、喜欢肥沃的土壤、野性强、个体较大、繁殖量小、产量低、适合人工养殖;北京条纹蚯蚓条纹明显,适应性强,易饲养,繁殖率高,养殖效益高,属国内良种,适合 人工饲养;太湖红蚯蚓体腔厚、肉多、寿命长、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易饲养、适合 人工饲养,本发明采用将不同品种的蚯蚓进行杂交,取长补短,经过杂交选育,培养出生存能力强,高产、高繁殖率、高饲料利用率的蚯蚓品种,产生多种不同性质的后代,增加了变异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了用污泥对蚯蚓进行优势筛选的可能;并对种蚯蚓和幼蚯蚓(杂交获得的新品种蚯蚓)进行污泥饲料的驯化饲养,采取逐步添加污泥量的方法,经过数代筛选出更加适应在污泥中生长的蚯蚓,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选育、驯化饲养的蚯蚓与未经选育驯化饲养的本地蚯蚓比较,其存活率、处理污泥量、产量均有较大的提高,见表1.。
其二、现有室内养殖蚯蚓的养殖床已不能达到要求,本发明采用林间设置养殖系统的方法,适合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特殊要求及蚯蚓的生长,还实现了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首先,本发明针对污泥这一特殊饲料,为提高蚯蚓的适应性,采用了城市污泥与造纸污泥的混合物,实践中发现,采用单一的城市污泥对蚯蚓生长和繁殖速度都比较慢,而在污泥与造纸污泥混合物比例为1:0.3~0.5,的时候,即有利于蚯蚓生长和繁殖速度提高,又有利于增加污泥处理量,而当上述污泥与造纸污泥的混合物再与食品废弃物按重量比为1: 0.5~0.6进行混合时则可使蚯蚓的食物链的配比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有效的解决即要大规模处理污泥又要使蚯蚓生长良好的矛盾。
其三、本发明在养殖系统的养植床的面层,采用稻帘、银杏叶与药渣的复合层,稻帘可以采用稻草,其作用是通风透气和防热保湿的作用,为传统之方法。但本发明参与银杏叶和药渣,其银杏叶含有银杏黄酮甙和银杏苦内酯,能增强蚯蚓的抗病性。
实践发现银杏叶中的类黄酮物质对动物的循环系统、脑功能改善有良好的作用,作为面层的覆盖组分,除有利于调节空气,改善土壤外,主要是可以提高蚯蚓的免疫力,增加其抗病能力。经对比,发现没有投放银杏叶的养植床,其蚯蚓的患病率高出5%以上。
蚯蚓最常见的疾病有细菌性败血病 ,  细菌性肠胃病,本发明在养植床面层有选择性的铺设一定比例的药渣,由山渣、黄芩、斑地锦、麦芽、白头翁组成,其重量比=1:0.3~0.5:0.2~0.35:0.3~0.4:0.1~0.15,本发明的方案除了有利于调节空气,改善土壤外,其中黄芩有主治湿温暑温,湿热痞满的功效,白头翁虽是野草,但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赘的作用,斑地锦清湿热,痈肿疮毒,山楂有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的功能,麦芽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的作用,经过反复实践证明,上述几种药渣配伍恰当,对提高蚯蚓有诱食、益气健胃,消食下气,开胃宽肠,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的良好作用,对预防蚯蚓的细菌性败血病 ,细菌性肠胃病等肠道疾病有协同作用。与银杏叶配伍其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效果更好。而且上述药渣均来源易得,也解决了药厂的废物污染的问题。经对比,发现没有投放上述药渣的养植床,其蚯蚓的患病率高出10%。
四、本发明在养殖系统的养植床上铺设有横向和/或纵向的通气管6,通气管6内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增加基床的透气性,调节基床水分,有利于蚯蚓生长繁殖。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 生态养殖床;2. 稻帘和/或药物 面层;3.污泥与配料层;4. 产卵基料层;5. 饵料层;6. 通气管;7. 挡水蓬;8. 排水沟;9. 长方形地面;10、操作道;11. 遮阴树;12. 遮阴蓬;13. 排水渠;14. 蓄水池;15. 底部基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选育方法,其选育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A:选本地蚯蚓25箱、赤子爱胜蚓40箱、太湖红蚯蚓20箱、北京条纹蚓15箱,共计100箱取至三个以上养殖场的种源,采用以70%的传统饲料为主,添加30%的污泥为辅的新品种繁育饲料,并以10%的速度隔一周递增污泥的添加量。
B.当100箱不同品种的种源蚯蚓全部产茧后,将种蚯蚓移出,该种蚯蚓反复使用3次,将100箱茧混合后分别装于50箱内卵化饲养,采用以50%的传统饲料为主,添加50%的污泥为辅的新品种繁育饲料,并以5%的速度隔五日递增污泥的添加量。
C.将上述4个品种的混合茧养到成蚓后,再将它们所产幼茧按循环提纯复壮方法驯化饲养,不断扩大种群规模及对污泥饲料的适应度。
D.将循环驯化饲养后的成蚓以85%的污泥添加辅料进行饲养45天,这时的复配杂交新品种蚯蚓以完全适应污泥饲料、污泥的处理量大幅度提高。
将上述选育后的蚯蚓投入图1所示林间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选育方法,其选育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A:选本地蚯蚓50箱、赤子爱胜蚓80箱、太湖红蚯蚓40箱、北京条纹蚓30箱,共计200箱取至三个以上养殖场的种源,采用以65%的传统饲料为主,添加35%的污泥为辅的新品种繁育饲料,并以10%的速度隔一周递增污泥的添加量。
B.当200箱不同品种的种源蚯蚓全部产茧后,将种蚯蚓移出,该种蚯蚓反复使用4次,将200箱茧混合后分别装于100箱内卵化饲养,采用以60%的传统饲料为主,添加40%的污泥为辅的新品种繁育饲料,并以5%的速度隔五日递增污泥的添加量。
C.将上述4个品种的混合茧养到成蚓后,再将它们所产幼茧按循环提纯复壮方法驯化饲养,不断扩大种群规模及对污泥饲料的适应度。
D.将循环驯化饲养后的成蚓以95%的污泥添加辅料进行饲养50天,这时的复配杂交新品种蚯蚓以完全适应污泥饲料、污泥的处理量大幅度提高。
将上述选育后的蚯蚓投入图1所示林间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由建立在地面上的蚯蚓生态养殖床1构成,其特点是生态养殖床1有多层,从下至上分别是由发酵腐熟后的有机废物组成的底部基料层15,其作用是给蚯蚓提供一个正常的栖息环境,厚度4-6厘米;由发酵腐熟后的食品废弃物为主的有机废物及腐熟或半腐熟污泥组成的饵料层5,其作用是作为蚯蚓的食料层,同时也作为蚯蚓对污泥适应驯化的初步筛选层,厚度4-6厘米,水分控制在40%;由发酵腐熟后的食品废弃物为主的有机废物组成的产卵基料层4,其作用是让经过初步筛选对污泥有一定适应性的蚯蚓繁殖后代,保留有利的基因以利于再次筛选,厚度5-8厘米;由发酵腐熟后的污泥与调理剂组成的配料层3,所述调理剂可以是蚯蚓爱吃食品废弃物等、其作用是以经过调配的污泥作为蚯蚓对污泥适应性的再次筛选,选出能更好的适应污泥的新种杂交蚯蚓,厚度5-10厘米以供蚯蚓取食,并每隔 几天将处理后的蚯蚓粪便取出,该层是蚯蚓的主工作层;由稻帘、银杏叶与药渣构成的面层2,其作用是对对筛选出的更适应污泥的蚯蚓品种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增强品种的性状);在底部基料层15下(也可以是上述各层中)铺设有横向和/或纵向的通气管6,在生态养殖床1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8,排水沟8经排水渠13与蓄水池14连通,生态养殖床1上设置有1米高的挡水蓬7,在1~2个生态养殖床1的侧边长方形地面9上平行设置有一排遮阴树11,遮阴树11下栽种有可防治蚯蚓常见病的中药植物16。
本例所述通气管6上设置有小孔,其大小以蚯蚓不能钻入管内未宜。因为污泥土质相对板结,置于通气管6可以调节生态养殖床1内的湿度和氧气以及散热功能等。例外,在通气管6内设置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可以是加热气,或水管,水管可与沼气加热装置相连,也可与设置在操作道10上方的太阳能装置相连(图中未给出)。随时调节生态养殖床1内的温度,保持温度处于蚯蚓生长的最佳范围内。与未设置通气管6及温度调节装置相比,其繁殖率提高显著。
本例所述生态养殖床1一般位置应高于周围的地面,在其一侧设置排水沟8比较适宜。排水沟8经排水渠13与蓄水池14连通,多余的雨水可经排水渠13流入蓄水池14,如果需要调节生态养殖床1的床内水分或蓬内湿度时,反过来又可将蓄水池14的水经排水渠13抽入排水沟8内。
本例所述挡水蓬7的高度控制在90~120公分左右,挡水蓬7的作用除了可以遮挡雨水外,还可以起到保温调节湿度的作用。
本例所述生态养殖床1之间设置有操作道10,操作道10的宽度以利于操作和以利于污泥的清运为宜。
本例所述两排遮阴树11之间设置有高位遮阴蓬12,高位遮阴蓬12的设立一方面是有利于在周围的树还未长高之前遮阴挡雨,还可以调节整个大蓬内的湿度,也便于雨天的人工操作。
本例所述遮阴树11为银杏树,树下栽种黄芩、斑锦草等有利于防治蚯蚓常见病的药物,与银杏树配合就地取材,防病治病、成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成本,实现增产增效的综合利用最终目的。
实施例四
本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选育品种及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其中本例所述稻帘、银杏叶与药渣的重量配比=1:0.35:0.15。所述药渣由山渣、黄芩、斑地锦、麦芽、白头翁组成,其重量比=1:0.4:0.3:0.35:0.1。
实施例五
本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选育品种及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其中所述稻帘、银杏叶与药渣的重量配比=1:0.3:0.2。所述药渣由山渣、黄芩、斑地锦、麦芽、白头翁组成,其重量比=1:0.5:0.35:0.4:0.15。
实施例六
本例所述配料层3的污泥是城市生活污水厂污泥与造纸污泥的混合物,二者重量比为1:0.35。本例所述配料层3污泥与食品废弃物为主有机有机废物的重量比为1: 0.55。余同实施例四。
实施例七
本例所述配料层3的污泥是城市生活污水厂污泥与造纸污泥的混合物,二者重量比为1:0.5。本例所述配料层3污泥与食品废弃物为主有机有机废物的重量比为1: 0.6。余同实施例五
表1中:养殖试验床编号1为采用本地蚯蚓进行污泥堆积放养后的蚯蚓增重情况及污泥处理情况;养殖试验床编号2、3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二选育品种蚯蚓及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后蚯蚓增重及污泥处理情况;养殖试验床编号4、5为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二选育品种蚯蚓及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并采用实施例四、五的稻帘、银杏叶与药渣后后蚯蚓增重及污泥处理情况;养殖试验床编号6、7为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二选育品种蚯蚓及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并采用实施例四、五的稻帘、银杏叶与药渣、再采用实施例六、七调节污泥配比后蚯蚓增重及污泥处理情况;养殖试验床编号8除增加气管6及温度调节装置外余同养殖试验床编号7,。从表中可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于蚯蚓增重及污泥处理量的提高均有显著效果。
 
Figure 664211DEST_PATH_IMAGE002
表1   蚯蚓增值率与污泥处理量

Claims (4)

1.一种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选育的具体操作步骤是:A:选本地蚯蚓25箱、赤子爱胜蚓40箱、太湖红蚯蚓20箱、北京条纹蚓15箱,共计100箱取至三个以上养殖场的种源,采用以65~70%的传统饲料为主,添加30~35%的污泥为辅的新品种繁育饲料,并以10%的速度隔一周递增污泥的添加量;B.当100箱不同品种的种源蚯蚓全部产茧后,将种蚯蚓移出,该种蚯蚓仍然可反复使用多次,将100箱茧混合后分别装于50箱内卵化饲养,采用以50~60%的传统饲料为主,添加40~50%的污泥为辅的新品种繁育饲料,并以5%的速度隔五日递增污泥的添加量;C.将上述4个品种的混合茧养到成蚓后,再将它们所产幼茧按循环提纯复壮方法驯化饲养,不断扩大种群规模及对污泥饲料的适应度;D.将循环驯化饲养后的成蚓以80~100%的污泥添加辅料进行饲养35~50天,然后投入林间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
2.一种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由建立在地面上的蚯蚓生态养殖床(1)构成,其特征在于生态养殖床(1)有多层,从下至上分别是由发酵腐熟后的有机废物组成的底部基料层(15),厚度4-6厘米;由发酵腐熟后的食品废弃物为主的有机废物及腐熟或半腐熟污泥组成的饵料层(5),厚度4-6厘米,水分控制在40%;由发酵腐熟后的食品废弃物为主的有机废物组成的产卵基料层(4),厚度5-8厘米;由发酵腐熟后的污泥与调理剂组成的配料层(3), 5-10厘米;由稻帘、银杏叶与药渣构成的面层(2);养殖床(1)中铺设有横向和/或纵向的通气管(6),在生态养殖床(1)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8),排水沟(8)经排水渠(13)与蓄水池(14)连通,生态养殖床(1)上设置有1米高的挡水蓬(7),在1~2个生态养殖床(1)的侧边长方形地面(9)上平行设置有一排遮阴树(11),遮阴树(11)下栽种有可防治蚯蚓常见病的中药植物(16),所述两个生态养殖床(1)之间设置有操作道(10),操作道(10)上方架设有太阳能装置,所述两排遮阴树(11)之间设置有高位遮阴蓬(12),所述通气管(6)内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与太阳能装置或沼气加热装置连通,所述面层(2)的稻帘、银杏叶与药渣的重量配比=1:0.3~0.4:0.1~0.2,所述药渣由山渣、黄芩、斑地锦、麦芽、白头翁组成,其重量比=1:0.3~0.5:0.2~0.35:0.3~0.4:0.1~0.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层(3)的污泥较好是城市生活污水厂污泥与造纸污泥的混合物,二者重量比为1:0.3~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层(3)污泥与食品废弃物为主有机有机废物的重量比为1: 0.5~0.6。
CN201110133811.5A 2011-05-23 2011-05-23 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92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33811.5A CN102792920B (zh) 2011-05-23 2011-05-23 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33811.5A CN102792920B (zh) 2011-05-23 2011-05-23 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2920A true CN102792920A (zh) 2012-11-28
CN102792920B CN102792920B (zh) 2014-01-29

Family

ID=47192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3381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92920B (zh) 2011-05-23 2011-05-23 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9292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3771A (zh) * 2014-03-05 2014-05-21 北京德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蚯蚓处置城市污泥的方法
CN104402180A (zh) * 2014-10-21 2015-03-11 陶乃峰 一种利用养殖蚯蚓处理城市污水厂污泥的装置及方法
CN104430187A (zh) * 2014-06-12 2015-03-25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蚯蚓养殖处理污泥的方法
CN106922629A (zh) * 2016-05-17 2017-07-07 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蚯蚓的立体生态种养系统
CN107954582A (zh) * 2017-12-21 2018-04-24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复合温棚生态功能床以及利用其进行污泥减量及生态处理的方法
CN112931425A (zh) * 2021-04-15 2021-06-11 长沙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利用蚯蚓在非露天场地下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1802A (ja) * 2002-10-25 2004-05-2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汚泥処理装置及び汚泥処理方法
CN101412573A (zh) * 2008-11-15 2009-04-22 伏小勇 蚯蚓处理城市生活污泥的方法
CN101773102A (zh) * 2010-03-09 2010-07-14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太平3号蚯蚓的提纯复壮方法
CN101785444A (zh) * 2010-03-09 2010-07-28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太平3号蚯蚓的高产养殖方法
CN101857346A (zh) * 2010-05-24 2010-10-13 北京龙威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污泥的蚯蚓生物处理技术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1802A (ja) * 2002-10-25 2004-05-2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汚泥処理装置及び汚泥処理方法
CN101412573A (zh) * 2008-11-15 2009-04-22 伏小勇 蚯蚓处理城市生活污泥的方法
CN101773102A (zh) * 2010-03-09 2010-07-14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太平3号蚯蚓的提纯复壮方法
CN101785444A (zh) * 2010-03-09 2010-07-28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太平3号蚯蚓的高产养殖方法
CN101857346A (zh) * 2010-05-24 2010-10-13 北京龙威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污泥的蚯蚓生物处理技术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玉成等: "城市生活垃圾蚯蚓处理的因素优化及其重金属富集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3771A (zh) * 2014-03-05 2014-05-21 北京德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蚯蚓处置城市污泥的方法
CN104430187A (zh) * 2014-06-12 2015-03-25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蚯蚓养殖处理污泥的方法
CN104402180A (zh) * 2014-10-21 2015-03-11 陶乃峰 一种利用养殖蚯蚓处理城市污水厂污泥的装置及方法
CN104402180B (zh) * 2014-10-21 2016-09-14 陶乃峰 一种利用养殖蚯蚓处理城市污水厂污泥的装置及方法
CN106922629A (zh) * 2016-05-17 2017-07-07 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蚯蚓的立体生态种养系统
CN107954582A (zh) * 2017-12-21 2018-04-24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复合温棚生态功能床以及利用其进行污泥减量及生态处理的方法
CN112931425A (zh) * 2021-04-15 2021-06-11 长沙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利用蚯蚓在非露天场地下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方法
CN112931425B (zh) * 2021-04-15 2022-05-31 长沙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利用蚯蚓在非露天场地下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2920B (zh) 2014-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5310B (zh) 一种光唇鱼仿生态工厂规模化繁育驯养方法
CN103621386B (zh) 一种蔬菜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应用
CN102792920B (zh) 规模化生物处理污泥的蚯蚓养殖系统
CN104126549B (zh) 水蛭苗种与螺类和水草共栖标粗培育方法
CN103081864B (zh) 采光温室大棚集约化养殖鳖种的方法
CN105994179A (zh) 一种水蛭绿色高产养殖方法
CN108967085A (zh) 一种稻田-南美白对虾异位生态养殖系统
CN108739677B (zh) 宁夏地区蚯蚓露地养殖方法
CN104365465A (zh) 金线莲与铁皮石斛的套种栽培装置及其方法
CN104982383A (zh) 竹鼠生态养殖方法
CN105075971A (zh) 孔雀的人工饲养方法
CN104855327B (zh) 一种泥鳅生态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CN203226161U (zh) 一种珍珠室内培育装置
CN206118834U (zh) 鱼菜共生无土栽培系统
CN112042570A (zh) 一种池塘温棚高效加州鲈水花苗种培育驯化方法
CN105850887A (zh) 一种新型生态养鸡方法
CN106070029B (zh) 一种白鹅高效生态养殖系统
CN106212328B (zh) 一种利用温棚越冬养殖2造次凡纳滨对虾的方法
CN109907004B (zh) 一种基于食用菌基质的蛴螬野外养殖方法
CN113273414A (zh) 山区丘陵低碳温泉小镇生态产业化模式构建方法
CN109006590A (zh) 一种黄鳝繁殖系统及繁殖方法
CN106172184A (zh) 一种平胸龟的规模化仿生态繁殖与健康高效驯养方法
CN108371125B (zh) 一种山塘小水库福瑞鲤、异育银鲫“中科3号”养殖方法
CN107155983B (zh) 一种高成活率的水蛭养殖方法
CN103081865B (zh) 集约化养殖鳖种的采光温室大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ICHUAN ENVIRONMENT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CHUAN LVSHAN BIOLOG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1225

Owner name: SICHUAN LVSHAN BIOLOG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12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610031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TO: 610041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25

Address after: 61004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province people's South Road, No. four, No. 18 attached No. 10 hospital

Applicant after: Sichu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pplicant after: SICHUAN LVSHAN BIOLO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31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Vanward Road, No. 1-1, building 8, building No. 16, No., No. 99

Applicant before: SICHUAN LVSHAN BIOLOG TECHNOLOGY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122

Address after: 610031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Vanward Road, No. 1-1, building 8, building No. 16, No., No. 99

Patentee after: SICHUAN LVSHAN BIOLO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ICHU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dress before: 61004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province people's South Road, No. four, No. 18 attached No. 10 hospital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LVSHAN BIOLOG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