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2655A - Dvb-c2生成和接收 - Google Patents

Dvb-c2生成和接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2655A
CN102792655A CN2010800621755A CN201080062175A CN102792655A CN 102792655 A CN102792655 A CN 102792655A CN 2010800621755 A CN2010800621755 A CN 2010800621755A CN 201080062175 A CN201080062175 A CN 201080062175A CN 102792655 A CN102792655 A CN 102792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fdm
frequency
symbol
ofdm symbo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21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92655B (zh
Inventor
纳比尔·罗金
罗萨尔·斯塔德梅尔
乔治·罗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92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2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2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26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366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undesirable propertie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between the modulator and the demodulator
    • H04L27/367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undesirable propertie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between the modulator and the demodulator using pre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24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de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8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04L27/3845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using non - coherent demodulation, i.e. not using a phase synchronous carrier
    • H04L27/3854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using non - coherent demodulation, i.e. not using a phase synchronous carrier using a non - coherent carrier, including systems with baseband correction for phase or frequency offset
    • H04L27/3872Compensation for phase rotation in the demodulated signal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从DVB-C2符号生成传输信号(s(t))以供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的DVB-C2生成设备和方法,其中,每一个DVB-C2符号包括多个子载波。在使用绝对DVB-C2概念的DVB-C2系统中,当混频到更高频率基带信号时,通常出现所述符号相对于所述DVB-C2传输信号的相邻符号的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为避免这些公共相位旋转,根据所提议的设备和方法的实施例,使用选定的混频频率,通过使用混频频率(fc)来将所述符号的所述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以获得所述DVB-C2传输信号(s(t)),其中,混频频率(fc)被选择,以使得在所述混频之后,所述符号相对于所述传输信号((s(t)))的相邻符号的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还提供了用于补偿这种公共相位旋转的另外的实施例,其中,装置适用于旋转基带符号,以使得通带频率信号符合DVB-C2标准。本发明涉及OFDM生成设备和方法,用于从OFDM符号生成OFDM传输信号(s(t))以供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其中,每一个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在使用绝对OFDM概念和/或使用分段OFDM的OFDM系统中,通常出现所述OFDM符号相对于所述OFDM传输信号的相邻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为避免或补偿这些公共相位旋转,根据所提议的设备和方法的实施例,使用选定的混频频率,通过使用混频频率(fc)来将所述OFDM符号的所述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以获得所述OFDM传输信号(s(t)),其中,混频频率(fc)被选择,以使得在所述混频之后,所述OFDM符号相对于所述OFDM传输信号((s(t)))的相邻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还提供了用于避免或补偿这种公共相位旋转的另外的实施例。

Description

DVB-C2生成和接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从OFDM符号生成OFDM传输信号以供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的OFDM生成设备和方法,其中,每一个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
本发明还涉及传输设备和方法、相对应的接收设备和方法、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用于在计算机上实施OFDM生成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特别涉及广播领域,特别是数字视频广播(DVB)领域,尤其涉及根据DVB-C2标准或者即将出现的DVB-NGH标准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在DVB-C2技术规范(DVB蓝皮书A138“Digital VideoBroadcasting(DVB);Frame structure channel coding and modulation for asecond generatio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cable systems(DVB-C2)”)中描述的DVB-C2标准的广播系统应用了绝对OFDM的概念,其中,相对于绝对频率0MHz而不是信号中心频率来看所有OFDM子载波。在DVB-C2中应用绝对OFDM以及跨介质频谱的唯一导频模式的原因是为了避免重复在频域中的OFDM子载波分配,这种重复将导致增大的PAPR(峰均功率比)。绝对OFDM信号在最后的RF频域中描述。但是,这意味着在利用RF载波频率进行OFDM生成期间,在混频步骤之后不在OFDM符号之间引入公共相位旋转的情况下,基带信号将无法移位到任何RF载波频率(下文中也称为“混频频率”)。
此外,也不使用绝对OFDM的概念,而使用分段OFDM,根据帧的有效载荷部分在频率方向上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段,可引入公共相位旋转。在接收器,例如窄带(如移动)接收器,未调谐到与传输器相同的混频频率的情况(通常为分段OFDM接收的情况)下,此过程尤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FDM生成设备和方法,其处理相继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的问题,特别地,通过该OFDM生成设备和方法,这种公共相位旋转得以避免或补偿。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相对应的传输设备和方法、相对应的接收设备和方法、数据传输系统以及计算机程序。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OFDM生成设备,用于从OFDM符号生成OFDM传输信号以供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其中,每一个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所述设备包括:
-逆DFT装置,用于将OFDM符号逆离散傅立叶变换为复时域样本,以及
-混频装置,用于通过使用混频频率将所述OFDM符号的所述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以获得所述OFDM传输信号,
其中,混频频率被选择,以使得在所述混频之后,所述OFDM符号相对于所述OFDM传输信号的相邻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OFDM生成设备,用于从OFDM符号生成OFDM传输信号以供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其中,每一个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所述设备包括:
-逆DFT装置,用于将OFDM符号逆离散傅立叶变换为复时域样本,其中,OFDM符号被映射到具有信道带宽的帧结构的帧上,所述帧具有在频域中被分段成各自覆盖所述信道带宽的带宽部分的数据段的有效载荷部分,并且其中,数据符号被映射到所述数据段上,
-混频装置,用于通过使用传输器混频频率将所述OFDM符号的所述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以获得所述OFDM传输信号,以及
-接收器混频频率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接收器混频频率,以通过使用接收器混频频率将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以在接收器中获得数据符号的复时域样本,
其中,接收器混频频率被选择,以使得在通过使用所述接收器混频频率将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之后,数据符号相对于同一数据段的相邻数据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OFDM生成设备,用于从OFDM符号生成OFDM传输信号以供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其中,每一个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所述设备包括:
-乘法单元,用于将OFDM符号乘以乘法因子以对所述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进行补偿,所述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是通过使用混频频率将所述OFDM符号的所述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而引入的,
-逆DFT装置,用于将OFDM符号逆离散傅立叶变换为复时域样本,以及
-混频装置,用于通过使用所述混频频率将所述OFDM符号的所述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以获得所述OFDM传输信号。
根据本发明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OFDM解码设备,用于将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解码成OFDM符号,其中,每一个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所述设备包括:
-混频装置,用于通过使用混频频率将所述OFDM传输信号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以获得OFDM符号的复时域样本,以及
-DFT装置,用于将所述复时域样本离散傅立叶变换成数据符号,
其中,混频频率被选择,以使得所述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
根据本发明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OFDM解码设备,用于将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解码成数据符号,其中,每一数据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所述设备包括:
-混频装置,用于通过使用混频频率将所述OFDM传输信号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以获得数据符号的复时域样本,其中,OFDM符号被映射到具有信道带宽的帧结构的帧上,所述帧具有被分段成各自覆盖所述信道带宽的带宽部分的数据段的有效载荷部分,并且其中,所述OFDM符号被细分为映射到所述数据段上的数据符号,以及
-DFT装置,用于将所述复时域样本离散傅立叶变换成数据符号,
其中,混频频率被选择,以使得所述数据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
根据本发明其它方面,提供了相对应的OFDM生成方法和OFDM解码方法、传输设备和方法、接收设备和方法、数据传输系统以及包括程序装置的计算机程序,其中,程序装置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致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OFDM生成方法或OFDM解码方法的步骤。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定义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了解,要求保护的装置、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具有如定义OFDM生成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从属权利要求中所定义的相似和/或相同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基于共同的发明构思,即,通过采取与用来对复时域样本进行混频的载波频率相关的适当措施来避免或补偿OFDM符号或数据符号(在使用分段的OFDM的情况下,例如根据DVB-C2标准或根据即将出现的DVB-NGH标准)的OFDM子载波的不希望的公共相位旋转。对于应用绝对OFDM的系统(例如,根据DVB-C2标准),此过程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所生成的OFDM信号在通带中描述,并且不包含相邻OFDM符号之间的任何相位旋转。应当了解,在通带中生成OFDM信号是非常复杂且昂贵的。因此,在等效基带中生成信号并利用合适的混频频率将其混频到通带是有益的。但是,通常,这一混频过程在OFDM符号之间产生所描述的相位旋转。但是,在不使用绝对OFDM的概念但使用分段帧(即,使用分段OFDM的概念)的其它系统中,通常也会出现相位旋转的问题。
为了克服此问题,根据本发明,载波频率被选择,以使得这种公共相位旋转被完全避免或补偿。根据另一方案,基于相同的构思,OFDM符号与乘法因子相乘,这在基带信号中OFDM符号之间人为地引入了公共相位旋转,但这种做法平衡了通过使用混频频率将OFDM符号的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而导致的相位旋转,从而最终没有公共相位旋转出现在通带信号中(即,绝对OFDM信号不包含在OFDM符号之间的相位旋转)。因此,根据本发明,其可实现:如果存在要遵守的任何标准,便能生成符合相关标准的信号。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用于避免不想要的公共相位旋转的方案(在使用分段OFDM但未必使用绝对OFDM的系统中),如果接收器调谐到数据段的中心频率,该数据段的中心频率未必是整个信号的中心频率。
在本文中应当注意,这里的术语“载波”和“子载波”可互换使用并且应当具有相同含义。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下文中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进行详细解释,并使其清晰可见。在如下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OFDM生成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框图,
图3示出了图示补零的示图,
图4示出了图示保护间隔的生成的示图,
图5示出了图示数字信号及其假信号(alias)的示图,
图6图示了如根据DVB-C2所使用的分段帧结构,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OFDM生成器的第二实施例的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OFDM生成器的第三实施例的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OFDM解码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框图,以及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OFDM解码器的第二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DVB-C2技术规范引入了绝对OFDM的新概念,其中,相对于绝对频率0MHz而不是信号中心频率来看所有OFDM子载波。特别地,L1第2部分的信令块开始于绝对频率0MHz,并以7.61MHz的步长进行分割。与其它DVB标准相比,不可能将C2基带信号移位到任何RF混频频率,而是以对于整个线缆频谱唯一的方式进行定义。尤其,OFDM信号的导频序列对于所有不同频率都是不同的。该行为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在频域中的不想要的重复,这种不想要的重复可能导致OFDM信号在时域中的不想要的高峰值。此外,明确的导频序列使得可以进行容易且可靠的同步和偏移补偿。虽然L1第2部分的块分割和相关导频序列是针对整个线缆频谱进行定义的,但是仅在存在数据片段(data slice)的那些频率中传输L1块。
DVB-C2技术规范的第10.1章节给出的定义从OFDM生成器发射的通带信号的公式具有精确的理论数学描述,但是对于实际实施方式来说却是不可行的。OFDM信号生成的实际实施方式通常基于逆快速傅立叶变换和信号的等效低通表示。但是,使用等效低通表示的符合标准的DVB-C2信号的生成需要额外的考虑。否则,可能在相邻OFDM符号之间生成不想要的相位跳变,这会扰乱接收器内的同步过程。因此,根据本发明提议了基于逆快速傅立叶变换和等效低通表示的可行的实施方式。
由于绝对OFDM的应用,使得通带内的直接信号生成较为复杂或者甚至是不可行的。因此,提议了使用等效低通表示的OFDM生成。信号在低频处被生成,之后被移位到最后频率。
根据DVB-C2技术规范,通过如下表达式来描述所发射的通带信号:
s ( t ) = Re { Σ m = 0 ∞ [ 1 K total Σ l = 0 L F - 1 Σ k = K min K max c m , l , k × ψ m , l , k ( t ) ] }
其中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062
并且
k  表示载波编号;
l  表示从0(用于帧的第一个前导码符号)开始的OFDM符号编号;
m  表示C2帧编号;
Ktotal  是所传输载波的数量,即,Ktotal=Kmax-Kmin+1;
LF  每一帧的OFDM符号(包括前导码)的总数;
TS  是所有符号的总的符号持续时段,并且TS=TU+Δ;
TU  是活动符号的持续时段;
Δ  是保护间隔的持续时段;
Cm,l,k  是编号为m的C2帧中编号为1的OFDM符号的载波k的复调制值;
TF  是帧的持续时段,TF=LFTS
Kmin  第一个(最低频率)活动载波的载波索引;以及
Kmax  最后一个(最高频率)活动载波的载波索引。
为了使用等效低通表示来生成此信号,添加了用于对频率进行移位的载波,其在下面的方程式内被补偿:
s ( t ) = 1 K total · Re { e j 2 π f c t · Σ m = 0 ∞ Σ l = 0 L F - 1 Σ k = K min K max c m , l , k × ψ ′ m , l , k ( t ) } - - - ( 1 )
其中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072
方程式(2)不能直接变换成从DVB-T2技术规范(ETSI EN 302 755V 1.1.1(2009-09)“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DVB):Frame structure channelcoding and modulation for a second generation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broadcasting system(DVB-T2)”)的第9.5章节获悉的、定义由如根据DVB-T2标准的传输器中使用的OFDM生成器发射的信号的方程式。原因在于第二指数项。虽然在DVB-T2技术规范第9.5章节中定义的方程式与实际的混频频率fc无关,但是这最初将导致DVB-C2信号的OFDM符号之间的相位跳变。但是,这种影响可通过适当选择的混频频率fc来避免。因此,混频频率应当定义如下:
f c = k c T U
其中,1/TU是OFDM子载波间距,kc是在混频频率处的OFDM子载波索引。此外,k应当由k=k′+kc替代。这得到: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082
其可重新公式化为: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083
方程式(4)看起来类似于,DVB-T2技术规范第9.5章节中所述的DVB-T2信号的信号定义。但是,这两个方程式的最后一个指数项并不相同。该项与时间t无关,并且对给定OFDM符号的所有OFDM子载波引起恒定的相位旋转。一般而言,可以自由选择kc(并因而自由选择fc)并补偿该相位旋转。但是,该项可通过恰当地选择kc来避免。为了此目的,方程式(4)可书写如下: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084
其中,(/TU)是相对保护间隔持续时段(例如,对于DVB-C2的1/64或1/128)。对(5)进行进一步简化,得到: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085
因此,这得到了相继OFDM符号之间的所有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086
该公共相位旋转取决于对相对保护间隔持续时段(Δ/TU)(例如,对于,对于DVB-C2的1/64或1/128)和混频频率处的OFDM子载波kc的选择。
如果kc(Δ/TU)是整数,则可从方程式去除相移,因为其为2π的倍数。因此,如果kc对于保护间隔1/128为128的倍数,或者对于保护间隔1/64是64的倍数,则方程式化(6)可书写如下: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091
该方程式(8)与生成DVB-T2信号的方程式相似。但是,必须注意,在大多数情况下,混频频率fc因而不是信号的中心频率。
如上所述,取决于混频频率,可能将公共相位旋转人工引入到系统内。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该公共相位旋转被补偿以便获得如DVB-C2技术规范中所定义的输出信号。可替代地,根据另一实施例,可通过仔细地选择混频频率fc来避免该公共相位旋转。因此,混频频率fc处的OFDM子载波kc应当选择如下: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092
其中,(/TU)是相对保护间隔持续时段(即,DVB-C2中的1/64或1/128)。特别地,方程式(9)获得了最接近中心OFDM子载波(kmax+kmin)/2的载波kc,并且另外在上述方程式(7)中生成了2π的倍数。这里,运算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093
表示下取整运算(floor operation)(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更一般地,将混频频率fc选择为其中,混频频率fc处的OFDM子载波kc被选择为接近或尽可能接近所述OFDM符号的子载波中的中心子载波。这里,“接近”应当理解如下:混频频率fc不必然位于尽可能接近中心子载波的位置,而是也可位于更远离的位置。例如,也可选择满足上述kc(Δ/TU)为整数的条件的接下来的可能混频频率中的一个(从中心子载波的频率看)。
因此,所获得的混频频率fc为:
f c = k c T U - - - ( 10 )
其中,1/TU是OFDM子载波间距。这里,在大多数情况下,得到的混频频率fc不是OFDM信号的中心频率。
在更一般的一个实施例中,将混频频率fc选择为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01
其中,混频频率fc处的OFDM子载波kc被选择为尽可能接近所述OFDM符号的子载波中的中心子载波,其中,TU是有用的OFDM符号持续时段。换言之,混频频率fc被选择为使得所选择的混频频率fc处的OFDM子载波kc最接近:
k c = K max + K min 2 .
下面,假设如以上在方程式(9)和(10)中所述地选择混频频率fc。因此,所传输的信号可描述如下: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03
其中
并且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05
其中
kc  表示混频频率fc处的OFDM子载波;
k′  表示相对于混频频率fc处的OFDM子载波的载波编号,即
k′=k-kc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06
表示根据方程式(7)计算出的、两个相继OFDM符号之间的相位跳变;并且
其中,其它参数具有上述含义。
实际上,此生成等效于如上所示出的DVB-T2信号的生成。仅有的区别在于附加的相位校正项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07
该相位校正项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08
线性地增大每一OFDM符号,并补偿所生成的输出信号中不想要的相位旋转。用于计算逆FFT的数据c′k是方程式(11)的内括号,即,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11
现在,将描述传输器的可能实施方式的实施例。首先,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尤其是根据DVB-C2标准的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这里是广播系统。多载波广播系统包括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器1和用于从所述传输器1接收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接收器2。
传输器1被提供用于处理输入数据以获得OFDM传输信号,输入数据例如是一个或多个MPEG-2传输流和/或一个或多个通用流,OFDM传输信号被馈入与所述接收器2相连接的线缆网络3。出于此目的,传输器特别包括OFDM生成器10,该OFDM生成器10用于根据以输入数据的形式获得的或者从传输器1的输入数据生成的OFDM符号生成所述OFDM传输信号(为了该目的,传输器1可额外包括另外的元件,例如,如DVB-C2标准中所述的)。此外,传输器1包括传输单元11,该传输器单元11用于将所获得的OFDM传输信号馈入线缆网络3。
接收器2各自包括接收单元20和OFDM解码器21,接收单元20用于从线缆网络3接收所述OFDM传输信号,OFDM解码器21用于将OFDM传输信号解码成OFDM符号,这些OFDM符号随后被输出以供进一步处理或者直接在接收器2中被进一步处理(为了此目的,接收器2可额外包括另外的元件,例如,如DVB-C2标准中所述的)。
图2描绘了用于生成OFDM信号s(t)(下面将对此详细描述)的OFDM生成器10a的实施例的示意方框图。简言之,首先对输入到OFDM生成器的输入信号进行补零,以为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作准备。然后,添加保护间隔,将信号从数字转换为模拟,最后将信号移位到想要的通带频率。
补零单元12中的补零优选地被提供来对信号进行预调节以便使用逆快速傅立叶变换将频域信号变换到时域。首先,信号被填充以符合IFFT大小N。其次,进行子载波位置的重新排列以能够使用IFFT。
为了例如基于基2算法来使用逆快速傅立叶变换,必须保持N=2P,p=1,2,3,4......。一般而言,取代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还可以使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此外,值N应当比所使用的OFDM子载波的实际数量大得多,以避免假信号影响,即:
Ktotal=Kmax-Kmin+1≤N=Ktotal+x    (13)
其中,x对于根据DVB-C2的实际实施方式应当优选地至少为512,但是对于WLAN应用也可更低,例如64。
图3描绘了补零的原理。原则上,其对实际使用的OFDM子载波实现循环移位运算,并向其余位置插入零。数学上,这个运算可描述为: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21
其中,X(n)m,l(或者缩写Xn)是随后的IFFT单元13的N元素输入信号。
补零单元12的输出信号Xn已在频域内被生成。IFFT单元13的任务是计算相对应的时间信号。这对于0≤n′<N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
x ( n ′ ) m , l = 1 K total Σ n = 0 N - 1 x ( n ) m , l · e j 2 π n ′ · n N - - - ( 15 )
其中,m是OFDM符号,l是C2帧的编号,Ktotal是活动OFDM子载波的总数。
从IFFT单元13输出的时域信号xk(其是在用k来替代n′的情况下,(15)中的x(n′)m,l的简化形式)被提供给保护间隔插入单元14。图4描绘了在OFDM符号之间插入保护间隔。保护间隔是对有用的OFDM符号部分的最后一部分的循环复制,其被复制到开头。数学上,包括保护间隔的OFDM符号x′(n)(在图4中称为x′k)被获得为:
x &prime; ( n ) m , l = x ( n + N - N &CenterDot; &Delta; T U ) 0 &le; n < N &CenterDot; &Delta; T U x ( n - N &CenterDot; &Delta; T U ) N &CenterDot; &Delta; T U &le; n < N + N &CenterDot; &Delta; T U - - - ( 16 )
己经在数字域进行了前面的计算。D/A&低通滤波单元15的任务是转换成模拟信号。因此,必须逐一OFDM符号地将用采样率N/TU进行采样的信号x′(n)m,l模拟化。这导致了如图5所示在采样率的倍数处的假信号,这些假信号通过单元15中包括的低通滤波器来去除。对于想要信号与假信号之问的距离越大,这种滤波则越简单,这正是用于补零(参见方程式(13))的x的小值不可行的原因。
最后,从单元15输出的等效低通信号被混频器16移位到想要的通带。混频器16将单元15的信号输出与混频频率fc进行混频,其等效于信号与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31
的复数乘法。混频频率fc被如上所述地计算用于此目的,以避免或者至少补偿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任意公共相位旋转。根据该结果,实部被在实部选择单元17中确定,该实部随后被最终从OFDM生成器10a输出以供传输。
可选择地,可预先确定正确的混频频率并将其存储在存储装置18(例如,存储单元)中。另外,或者作为替代,可提供频率计算装置19来计算混频频率。
以上说明的相同原理也可适用于使用分段帧结构的系统中,如DVB-C2系统中的情况。所述帧结构(称为“C2帧结构”)在图6中描绘。C2帧结构包括LP个前导码符号(LP≥1)以及后跟的Ldata个数据符号(C2帧中包括Ldata个数据符号的部分也称为“有效载荷部分”)。前导码符号在频率方向上被划分为相同带宽(3408个子载波或者近似7.61MHz)的L1块符号。数据片段(也称为“数据段”)具有作为导频模式具体粒度的倍数的任意带宽,但是该任意带宽不应当超过L1块符号带宽。可跨C2帧向C2信号中插入频率凹口(frequency notch)。
数据片段可处理为单独信道,并且在不同数据片段之间没有执行交织。每一个数据片段由起始OFDM载波KDS,min和结尾OFDM载波KDS,max来标识。因此,KDS,min是与所述混频频率混频的数据符号映射在其上的数据段的具有最低频率的第一个活动载波的载波索引,并且KDS,max是与所述混频频率混频的数据符号映射在其上的数据段的具有最高频率的最后一个活动载波的载波索引。
在传输器侧,通过使用传输器混频频率(可自由选择或者根据上述实施例选择)照常对OFDM符号进行IFFT和混频。但是,另外,(除了传输器混频频率之外)接收器混频频率也被确定并被从传输器以信号形式通知给接收器以供接收器使用,特别是供OFDM解码设备使用。这些接收器混频频率是针对每一个数据段或者数据段群组来确定的。换言之,如果具有某一信道带宽的信道被细分为覆盖该信道带宽的带宽部分的多个数据段,则这些数据段被接收器中的OFDM解码器独立对待,并且对于每一个数据段(或者数据段群组),确定单独的接收器混频频率。
因此,在如图7所描绘的实施例10b中,接收器混频频率确定装置30被提供来确定接收器混频频率,用于通过使用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将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以在接收器中获得数据符号的复时域样本。其中,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被选择,以使得在通过使用所述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将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之后,数据符号相对于同一数据段的相邻数据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
因此为各个数据段确定所述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或者,可替代地,如果数据符号延续多个数据段,则为所述多个数据段的群组确定所述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这是因为在使用这种分段帧结构的系统中,接收器,特别是接收器的OFDM解码器,也分别处理数据段(或者数据段群组)。
特别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段(数据片段)DS的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被选择作为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41
其中,混频频率fDS,c处的OFDM子载波kDS,c满足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42
为整数的条件,其中TU是有用的OFDM符号的持续时段,Δ是保护间隔的持续时段。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段(数据片段)的混频频率fDS,c被选择作为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43
其中,混频频率fDS,c处的OFDM子载波kDS,c被选择为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44
更一般地,接收器混频频率被选择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45
其中,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处的OFDM子载波kDS,c被选择为接近或者尽可能接近所述数据符号的子载波中的中心子载波。
如图7所示,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被提供给(一般已知的)帧构建器35,该帧构建器35不是OFDM生成器的一部分。所述帧构建器35从所接收的数据、信令信息和所述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构建根据预先确定的帧结构的帧,这些帧于是被以信号形式通知给接收器以供在OFDM解码时在其中使用,下面将对此进行解释。
图8描述了OFDM生成器的另一实施例10c。除了图2所描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一般单元12至17之外,在此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乘法单元31,用于将基带OFDM符号乘以乘法因子M以补偿所述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这些公共相位旋转可能是通过使用混频频率将所述OFDM符号的所述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而引入的。因此,所述乘法因子M预示了可能的公共相位旋转,并表现出了用于在传输器中抵消这些公共相位旋转的措施。所描述的运算应当被视为基带信号的相位预矫正,以允许在相继OFDM符号之间不具有相位旋转的通带信号。
因此,可预先计算出,生成公共相位旋转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51
其可通过经由所述乘法因子故意引入“相反的”公共相位旋转来补偿,所述乘法因子于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被选择为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52
其中,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53
如上面的方程式(12a)所定义。
图9描绘了OFDM解码器21a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其接收所接收的OFDM信号s′(t),该信号随后被提供给如在OFDM生成器10中提供的类似单元,具体是混频器41、低通滤波器和模数转换器42、保护间隔去除器43、FFT单元44和零去除器45。如在OFDM解码器中一般提供的这些单元的大体布局是已知的,因此这里不再描述其细节。
混频器41适合用于通过使用混频频率fc将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以获得OFDM符号的复时域样本。也已由OFDM生成器使用的且已优选地从传输器以信号形式通知接收器的混频频率fc被选择,以使得所述OFDM符号相对于所述OFDM传输信号s′(t)的相邻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
如图10示意性地描绘的,在使用分段帧结构时特别适用的OFDM解码器21b的另一实施例中,混频器41适用于通过使用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已参考图7在上面说明)将所述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以获得数据符号的复时域样本,即,分段帧的数据段被分别(或者成组地)与各个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混频。特别地,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被选择,以使得在通过使用所述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将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之后,数据符号相对于同一数据段的相邻数据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在此实施例中,可能必须按需采用零去除器45′以去除数据符号中的零。
根据另一实施例,数据段相对于混频频率的调谐位置可被适当选择,以使得OFDM符号之间没有不想要的相位旋转出现在接收器中。此外,这缓解了在多个OFDM符号上的时间内插,这种时间内插在诸如即将出现的DVB-NGH(下一代手持)标准的移动OFDM系统中具有特殊重要性。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类似构思,数据段的下边沿频率和上边沿频率可被适当选择,以使得当接收器调谐在所述上边沿频率和下边沿频率之间的中心频率时,没有公共相位旋转生成。
之后,将解释另一实施例。通常,OFDM信号在等效低通中生成且通过混频频率fc1(在传输器侧)向上移位到RF频率。这得到方程式
之后,将解释另一实施例。通常,OFDM信号在等效低通中生成且通过混频频率fc1(在传输器侧)向上移位到RF频率。这得到方程式
之后,将解释另一实施例。通常,OFDM信号在等效低通中生成且通过混频频率fc1(在传输器侧)向上移位到RF频率。这得到方程式
s ( t ) = 1 K total &CenterDot; Re { e j 2 &pi; f c 1 t &CenterDot; &Sigma; m = 0 &infin; &Sigma; l = 0 L F - 1 &Sigma; k = K min K max c m , l , k &CenterDot; &Psi; m , l , k ( t ) }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62
其等效于在DVB-T2情况下的OFDM信号的定义。在接收器(在复数域)内,这可描述为
s ( t ) = 1 K total &CenterDot; Re { e j 2 &pi; f c 1 t &CenterDot; e - j 2 &pi; f DS , c 2 t &CenterDot; &Sigma; m = 0 &infin; &Sigma; l = 0 L F - 1 &Sigma; k = K min K max c m , l , k &CenterDot; &Psi; m , l , k ( t ) }
如果传输器的混频频率fc1等于接收器的混频频率fDS,c2,即fc1=fDS,c2,这通常为OFDM接收的情况(特别是不使用分段OFDM的情况),两个频率彼此抵消且没有相位旋转发生。
然而,如果接收器未调谐到与传输器相同的频率,这通常为分段OFDM接收的情况,即fc1≠fDS,c2,保留根据调谐偏移的偏移,即,fc1-fDS,c2。这导致在两个相邻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之间的公共相位旋转
这可通过估计此公共相位误差的持续导频来补偿。
可替代地,如果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73
为2π的倍数,则无须进行补偿。如果调谐偏移fc1-fDS,c2为下式的倍数则可实现这种情况:
1 T U &CenterDot; T U &Delta; = 1 &Delta; ,
其中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75
为OFDM子载波间距且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76
为相对保护间隔持续时段,且Δ为保护间隔持续时段。因此,如果满足在传输器的混频频率fc1与接收器的混频频率fDS,d2之间的频率偏移为保护间隔持续时段的倒数的倍数,即
1 &Delta; = n &CenterDot; ( f c 1 - f DS , c 2 ) n &Element; . . . , - 3 , - 2 , - 1,0,1,2,3 , . . .
无需关于在所述混频频率之间的任何频率偏移在接收器内进行校正。
因此,可由如图2、图7和图8中示例性地示出的OFDM发生器来实施避免使用分段OFDM的系统中的相位旋转的最后的实施例,其中混频器16适用于将单元15的信号输出与混频频率fc1进行混频,这等效于信号与的复数乘法。在接收器侧,为了实施所述最后的实施例,可使用如在图9和图10中示例性示出的OFDM解码器,其中混频器41适于使用(数据段具体的)混频频率fDS,c2将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这等效于
Figure BPA00001584240700181
的复数乘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对准,数据片段的带宽总是32个OFDM子载波的倍数。这确保了有效载荷子载波的数量在多个OFDM符号上的数据片段内保持恒定。而且,为了允许通过窄带(例如,1.7MHz)调谐器来接收信号,其带宽不应当超过例如1440个OFDM子载波(对于1.116kHz子载波间距而言1.61MHz)的预先确定的数量。
带宽(或者每个数据片段的子载波数量)取决于传输信号的总带宽。下表列出了不同信道带宽的数据片段子载波的数量NDS。它们应当按照使用最后实施例的上述规则来选择,以使得数据片段的带宽总是最大而不超过1.61MHz。在信号频谱的边缘,假设200kHz的保护带。
  信道带宽   数据片段子载波NDSs   数据片段数量
  1.7MHz   1440   1
  5MHz   1344   3
  6MHz   1248   4
  7MHz   1152   5
  8MHz   1344   5
  10MHz   1408   6
  15MHz   1440   9
  20MHz   1344   13
而且,数据片段的带宽确保了在接收器调谐到每个数据片段的中心频率时不会出现不想要的公共相位旋转。换言之,选择数据片段的最低频率和最高频率,以使得满足上述条件且在接收器调谐到所述数据片段的中心频率的情况下并不出现相位旋转。否则,这些相位旋转将由例如连续导频或者相位旋转而补偿,如在DVB-C2的实施指导中所解释。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OFDM符号映射到各覆盖总信道带宽的带宽部分的数据段,其中数据段的带宽部分被选择,以使得在接收器调谐到相应数据段的中心频率的情况下避免公共相位旋转。优选地,使用帧结构,以使得OFDM符号映射到具有信道带宽的所述帧结构的帧上,其中所述帧具有在频域中分段为所述数据段的有效载荷部分。
可替代地,在传输器中确定正确的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2,以使得其满足上述条件且然后以信号形式通知给接收器。如果接收器然后调谐到此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2(其并非必需为相应数据片段的中心频率),不会发生公共相位旋转。
该值类似于在8MHz操作中DVB-T2的8k FFT模式。提议进行比例变换(Scaling),以使得这些参数适合于L带操作和S带操作,其中提议在8MHz操作中DVB-T2 2k FFT模式的子载波间距。
一般而言,本发明适用于面临上述在传输器侧的混频步骤期间生成不想要的公共相位旋转的问题的任何数据传输系统。特别地,这种问题可能出现在使用绝对OFDM概念的任何系统中,如在DVB-C2广播系统中应用的。因此,本发明可应用于利用绝对OFDM概念的所有数据传输系统中,优选地应用于广播系统中。但是,这种问题也出现在其它OFDM系统中,特别是使用分段OFDM(如上文所述)和不使用绝对OFDM概念的OFDM系统中。因此,本发明也可应用于那些系统中(例如,根据DVB-NGH)。
已经在附图和前述描述中详细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这种图示和描述应当视为是示意性或者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要求保护的发明时通过研习附图、公开内容和所附权利要求可理解并实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它变型。
在权利要求中,词“包括(comprising)”并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并且不定冠词“一(a或an)”并不排除多个。单个元件或其它单元可实现权利要求中叙述的若干项的功能。某些措施被叙述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的事实并不表明不能有利地使用这些措施的组合。
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分配在合适介质(例如,与其它硬件一起或者作为其它硬件的一部分来提供的光存储介质或固态介质)上,不过也可用其它形式(例如,经由因特网或其它有线或无线电信系统)来分配。
权利要求中的任何参考标号都不应解释为限制范围。

Claims (29)

1.一种OFDM生成设备,用于从OFDM符号生成OFDM传输信号(s(t))以供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每一个所述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所述设备包括:
-逆DFT装置,用于将OFDM符号逆离散傅立叶变换为复时域样本,以及
-混频装置,用于通过使用混频频率(fc)将所述OFDM符号的所述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以获得所述OFDM传输信号(s(t)),
其中,混频频率(fc)被选择,以使得在所述混频之后,所述OFDM符号相对于所述OFDM传输信号((s(t)))的相邻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生成设备,
其中,混频频率fc被选择为 
Figure FPA00001584240600011
其中,在混频频率fc处的OFDM子载波kc满足 
Figure FPA00001584240600012
为整数的条件,其中,TU是有用的OFDM符号持续时段,Δ是保护间隔的持续时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OFDM生成设备,
其中,混频频率fc被选择为 
Figure FPA00001584240600013
其中,在混频频率fc处的OFDM子载波kc被选择为接近或尽可能接近所述OFDM符号的子载波中的中心子载波,其中,TU是有用的OFDM符号持续时段。
4.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OFDM生成设备,
其中,混频频率fc被选择为 
Figure FPA00001584240600014
其中,在混频频率fc处的OFDM子载波kc被选择为 
Figure FPA00001584240600015
其中,TU是有用的OFDM符号持续时段,Δ是保护间隔的持续时段,Kmin是具有最低频率的第一个活动载波的载波索引,Kmax是具有最高频率的最后一个活动载波的载波索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生成设备, 
其中,所述OFDM符号被映射到数据段,每个数据段覆盖总信道带宽的带宽部分,其中,所述数据段的所述带宽部分被选择,以使得在接收器调谐到相应数据段的所述中心频率的情况下避免公共相位旋转被。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OFDM生成设备,
其中,数据段的带宽部分被选择,以使得所述传输器的所述混频频率(fc1)和所述接收器的所述数据段特定混频频率(fDS,c2)的频率偏移是所述保护间隔持续时段(Δ)的倒数的倍数。
7.一种OFDM生成设备,用于从OFDM符号生成OFDM传输信号(s(t))以供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每一个所述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所述设备包括:
-逆DFT装置,用于将OFDM符号逆离散傅立叶变换为复时域样本,其中,所述OFDM符号被映射到具有信道带宽的帧结构的帧上,所述帧具有在频域中被分段成各自覆盖所述信道带宽的带宽部分的数据段的有效载荷部分,并且其中,数据符号被映射到所述数据段上,
-混频装置,用于通过使用传输器混频频率(fc)将所述OFDM符号的所述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以获得所述OFDM传输信号(s(t)),以及
-接收器混频频率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接收器混频频率,用于通过使用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将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以在接收器中获得数据符号的复时域样本,
其中,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被选择,以使得在通过使用所述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将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之后,数据符号相对于同一数据段的相邻数据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OFDM生成设备,
其中,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被选择为 
Figure FPA00001584240600021
其中,在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处的OFDM子载波kDS,c满足 
Figure FPA00001584240600022
为整数的条件,其中,TU是有用的OFDM符号持续时段,Δ是保护间隔的持续时段。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OFDM生成设备,
其中,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被选择为 
Figure FPA00001584240600031
其中,在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处的OFDM子载波kDS,c被选择为接近或尽可能接近所述数据符号的子载波中的中心子载波,其中,TU是有用的OFDM符号持续时段。
10.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OFDM生成设备,
其中,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被选择为 
Figure FPA00001584240600032
其中,在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处的OFDM子载波kDS,c被选择为 
Figure FPA00001584240600033
其中,TU是有用的OFDM符号持续时段,Δ是保护间隔的持续时段,KDS,min是与所述混频频率混频的数据符号映射在其上的数据段的具有最低频率的第一个活动载波的载波索引,并且KDS,max是与所述混频频率混频的数据符号映射在其上的数据段的具有最高频率的最后一个活动载波的载波索引。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OFDM生成设备,
其中,数据段的所述带宽部分被选择,以使得在接收器调谐到所述相应数据段的所述中心频率的情况下避免公共相位旋转。
12.如权利要求7或11所述的OFDM生成设备,
其中,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2)被选择,以使得所述传输器混频频率(fc1)和所述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2)的频率偏移是所述保护间隔持续时段Δ的倒数的倍数。
13.一种OFDM生成设备,用于从OFDM符号生成OFDM传输信号(s(t))以供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每一个所述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所述设备包括:
-乘法单元,用于将所述OFDM符号乘以乘法因子以对所述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进行补偿,所述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是通过使用混频频率(fc)将所述OFDM符号的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而引入的,
-逆DFT装置,用于将OFDM符号逆离散傅立叶变换为复时域样本,以及
-混频装置,用于通过使用所述混频频率(fc)将所述OFDM符号的所述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以获得所述OFDM传输 信号(s(t))。
14.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OFDM生成设备,
还包括用于存储所述混频频率的存储装置。
15.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OFDM生成设备,
还包括用于计算所述混频频率的频率计算装置。
16.如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OFDM生成设备,
其中,所述混频频率是取决于插入在OFDM符号之间的保护间隔的持续时段和有用的OFDM符号持续时段来选择的。
17.一种OFDM生成方法,用于从OFDM符号生成OFDM传输信号(s(t))以供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每一个所述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OFDM符号逆离散傅立叶变换为复时域样本,和
-通过使用混频频率(fc)将所述OFDM符号的所述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以获得所述OFDM传输信号(s(t)),
其中,混频频率(fc)被选择,以使得在所述混频之后,所述OFDM符号相对于所述OFDM传输信号(s(t))的相邻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
18.一种OFDM生成方法,用于从OFDM符号生成OFDM传输信号(s(t))以供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每一个所述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OFDM符号逆离散傅立叶变换为复时域样本,
-通过使用传输器混频频率(fc)将所述OFDM符号的所述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以获得所述OFDM传输信号(s(t)),其中,所述OFDM符号被映射到具有信道带宽的帧结构的帧上,所述帧具有在频域中被分段成各自覆盖所述信道带宽的带宽部分的数据段的有效载荷部分,并且其中,数据符号被映射到所述数据段上,和
-确定接收器混频频率,用于通过使用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将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以在接收器中获得数据符号的复时域样本, 
其中,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被选择,以使得在通过使用所述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将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之后,数据符号相对于同一数据段的相邻数据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
19.一种OFDM生成方法,用于从OFDM符号生成OFDM传输信号(s(t))以供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每一个所述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OFDM符号乘以乘法因子以对所述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进行补偿,所述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是通过使用混频频率(fc)将所述OFDM符号的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而引入的,
-将OFDM符号逆离散傅立叶变换为复时域样本,和
-通过使用所述混频频率(fc)将所述OFDM符号的所述复时域样本从基带频率向上混频到通带频率,以获得所述OFDM传输信号(s(t))。
20.一种用于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数据的传输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OFDM生成设备,用于从OFDM符号生成OFDM传输信号(s(t))以供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每一个所述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以及
-传输单元,用于传输所述OFDM传输信号(s(t))。
21.一种用于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OFDM生成方法,用于从OFDM符号生成OFDM传输信号(s(t))以供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每一个所述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和
-传输步骤,用于传输所述OFDM传输信号(s(t))。
22.一种OFDM解码设备,用于将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解码成OFDM符号,每一个所述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所述OFDM解码设备包括:
-混频装置,用于通过使用混频频率(fc)将所述OFDM传输信号 (s′(t))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以获得OFDM符号的复时域样本,以及
-DFT装置,用于将所述复时域样本离散傅立叶变换成数据符号,
其中,混频频率(fc)被选择,以使得所述OFDM符号相对于所述OFDM传输信号(s′(t))的相邻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
23.特别地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OFDM解码设备,用于将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解码成OFDM符号,每一个所述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所述设备包括:
-混频装置,用于通过使用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将所述OFDM传输信号(s′(t))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以获得数据符号的复时域样本,其中,所述OFDM符号被映射到具有信道带宽的帧结构的帧上,所述帧具有在频域中被分段成各自覆盖所述信道带宽的带宽部分的数据段的有效载荷部分,并且其中,数据符号被映射到所述数据段上,以及
-DFT装置,用于将所述复时域样本离散傅立叶变换成数据符号,
其中,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被选择,以使得在通过使用所述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将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之后,数据符号相对于同一数据段的相邻数据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
24.一种OFDM解码方法,用于将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解码成OFDM符号,每一个所述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用混频频率(fc)将所述OFDM传输信号(s(t))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以获得OFDM符号的复时域样本,和
-将所述复时域样本离散傅立叶变换成数据符号,
其中,混频频率(fc)被选择,以使得所述OFDM符号相对于所述OFDM传输信号(s′(t))的相邻OFDM符号的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
25.特别地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OFDM解码方法,用于将在多载波 数据传输系统中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解码成OFDM符号,每一个所述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用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将所述OFDM传输信号(s(t))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以获得数据符号的复时域样本,其中,所述OFDM符号被映射到具有信道带宽的帧结构的帧上,所述帧具有在频域中被分段成各自覆盖所述信道带宽的带宽部分的数据段的有效载荷部分,并且其中,数据符号被映射到所述数据段上,和
-将所述复时域样本离散傅立叶变换成数据符号,
其中,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被选择,以使得在通过使用所述接收器混频频率(fDS,c)将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从通带频率向下混频到基带频率之后,数据符号相对于同一数据段的相邻数据符号的所述OFDM子载波的公共相位旋转被避免或补偿。
26.一种用于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接收数据的接收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OFDM传输信号(s(t))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OFDM解码设备,用于将在所述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解码成OFDM符号,每一个所述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
27.一种用于在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接收数据的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OFDM传输信号(s(t)),和
-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OFDM解码方法,用于将在所述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所接收的OFDM传输信号(s(t))解码成OFDM符号,每一个所述OFDM符号包括多个OFDM子载波。
28.一种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设备,以及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于从所述传输设备接收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接收设备。
29.一种包括程序代码装置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致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18、19、24或25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080062175.5A 2010-01-22 2010-12-21 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的ofdm传输和接收设备、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926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151486 2010-01-22
EP10151486.7 2010-01-22
EP10154808 2010-02-26
EP10154808.9 2010-02-26
PCT/EP2010/070428 WO2011088948A1 (en) 2010-01-22 2010-12-21 Dvb-c2 generation and recep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2655A true CN102792655A (zh) 2012-11-21
CN102792655B CN102792655B (zh) 2016-10-12

Family

ID=43707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217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92655B (zh) 2010-01-22 2010-12-21 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的ofdm传输和接收设备、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00514B2 (zh)
EP (1) EP2526667B1 (zh)
CN (1) CN102792655B (zh)
AU (1) AU2010343746B2 (zh)
TW (1) TW201145922A (zh)
WO (1) WO201108894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8994A (zh) * 2014-11-21 2017-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信号、处理信号的设备及方法
CN109891804A (zh) * 2016-08-26 2019-06-14 辛克莱广播集团公司 频带被分段的自举和被分区的帧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6778B (zh) * 2010-01-22 2016-06-01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多載波資料傳輸系統中之正交分頻多工(ofdm)產生設備
WO2011088948A1 (en) * 2010-01-22 2011-07-28 Sony Corporation Dvb-c2 generation and reception
US9203672B2 (en) * 2012-05-13 2015-12-01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channel support within single user,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GB2522083B (en) * 2014-03-24 2016-02-10 Park Air Systems Ltd Simultaneous call transmission detection
EP3162015B1 (en) 2014-06-27 2021-08-11 Techflux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unit
WO2015198145A1 (en) 2014-06-27 2015-12-30 Techflux, Ltd. Bandwidth signaling
EP3162152A4 (en) 2014-06-27 2018-03-07 Techflux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EP4293971A3 (en) 2014-06-27 2024-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WO2016196627A1 (en) * 2015-06-03 2016-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phase distortion correction
CN106685874B (zh) * 2015-11-06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ofdm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495421B (zh) * 2017-09-13 2021-04-3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相分量正交分量失配补偿装置及方法
US20230039446A1 (en) * 2019-12-30 2023-02-09 Istanbul Medipol Universitesi Secure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5412417B (zh) * 2022-07-19 2024-04-02 深圳市联平半导体有限公司 载波初始相位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9642A (zh) * 2002-12-19 2006-02-0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ofdm系统的发射机分集方法
CN101179548A (zh) * 2006-11-10 2008-05-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WO2009003305A1 (en) * 2007-06-29 2009-01-08 Thomson Lic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common phase error in a dvb-t/h receiver
CN101594338A (zh) * 2008-05-30 2009-12-02 泰鼎多媒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公共相位误差的方法及装置
US20090325516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Saeid Safavi System and Method for IQ Imbalance Estimation Using Loopback with Frequency Offs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40222B2 (en) * 2009-12-24 2012-12-25 Intel Corporation Parameter and scattered pilot based symbol timing recovery
TWI536778B (zh) 2010-01-22 2016-06-01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多載波資料傳輸系統中之正交分頻多工(ofdm)產生設備
WO2011088948A1 (en) * 2010-01-22 2011-07-28 Sony Corporation Dvb-c2 generation and recep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9642A (zh) * 2002-12-19 2006-02-0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ofdm系统的发射机分集方法
CN101179548A (zh) * 2006-11-10 2008-05-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WO2009003305A1 (en) * 2007-06-29 2009-01-08 Thomson Licen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common phase error in a dvb-t/h receiver
CN101594338A (zh) * 2008-05-30 2009-12-02 泰鼎多媒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公共相位误差的方法及装置
US20090325516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Saeid Safavi System and Method for IQ Imbalance Estimation Using Loopback with Frequency Offset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TSI: "《Draft ETSI EN 302 769 v1.1.1(2009-07)》", 31 July 2009, article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DVB);Frame structure channel coding and modulation for a second generatio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cable system(DVB-C2)"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8994A (zh) * 2014-11-21 2017-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信号、处理信号的设备及方法
CN107078994B (zh) * 2014-11-21 2020-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信号、处理信号的设备及方法
CN109891804A (zh) * 2016-08-26 2019-06-14 辛克莱广播集团公司 频带被分段的自举和被分区的帧
US11153056B2 (en) 2016-08-26 2021-10-19 Sinclair Broadcast Group, Inc. Band segmented bootstraps and partitioned frames
CN109891804B (zh) * 2016-08-26 2022-01-25 辛克莱广播集团公司 频带被分段的自举和被分区的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26667A1 (en) 2012-11-28
AU2010343746B2 (en) 2015-02-05
US20120287771A1 (en) 2012-11-15
AU2010343746A1 (en) 2012-08-09
TW201145922A (en) 2011-12-16
US9300514B2 (en) 2016-03-29
CN102792655B (zh) 2016-10-12
WO2011088948A1 (en) 2011-07-28
EP2526667B1 (en) 201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2655A (zh) Dvb-c2生成和接收
CN102158454A (zh) 多载波数据传输系统中的ofdm生成装置
EP2131541B1 (en) New frame and training pattern structure for multi-carrier systems
RU2504075C2 (ru) Новая структура кодовой комбинации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фреймов и сигналов в системе с множеством несущих
EP223879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urst separation and extended interleaving length
WO201306673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a physical layer (phy) mode of a data unit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EP2131519B1 (en) New frame structure for multi-carrier systems
US20160227274A1 (en) Broadcast receiv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EP2683161A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3339864A (zh) 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
US20120307159A1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KR20170118121A (ko)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RU2603840C2 (ru) Способ и аппарат для передачи/приема потока данных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истеме
EP2154847A1 (en) New frame and signalling pattern structure for multi-carrier systems
WO2022024802A1 (ja)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CN109417528B (zh) 发送设备、发送方法、接收设备以及接收方法
EP2154850A1 (en) New frame and signalling pattern structure for multi-carrier systems
EP2512080B1 (en) New frame and signalling pattern structure for multi-carrier systems
JP6061296B2 (ja) 無線送信機、無線受信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9540740A (ja) 複数分解能モードの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化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20090024152A (ko) 복수 해상도 모드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멀티플렉싱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