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0796A - 文件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文件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0796A
CN102790796A CN201210154896XA CN201210154896A CN102790796A CN 102790796 A CN102790796 A CN 102790796A CN 201210154896X A CN201210154896X A CN 201210154896XA CN 201210154896 A CN201210154896 A CN 201210154896A CN 102790796 A CN102790796 A CN 102790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oading
file
mentioned
line memory
sit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48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后藤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ffalo Inc
Original Assignee
Buffal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ffalo Inc filed Critical Buffal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90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07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文件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构成为能够与在线存储器进行通信的文件管理装置根据应该向上述在线存储器上传的文件的属性和与上述在线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中的至少一个,选择同步上传或者非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

Description

文件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持在线存储服务的文件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为了保存各种文件,使用了内置于用户的终端装置(以下称为“用户终端”)的存储装置、与用户终端连接的外部存储装置等本地存储器。
近年来,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达,提供了一种能够将文件保存到设置在因特网上的在线存储器中的在线服务(Web服务)。通过这样的服务,用户终端与在线存储器之间进行文件的上传、下载。
另外,为了提高在线存储器的便利性,提出了一种尽管实际正在利用在线存储器也可提供不会感觉到其存在的使用体验的文件管理装置(日本特开2010-287104号公报)。
该日本特开2010-287104号公报所记载的文件管理装置具备用于将保存或更新到本装置的文件自动地上传到在线存储器的应用程序。另外,向用户显示虚拟文件,该虚拟文件用于使用户将在线存储器中的文件视为在本装置中。
另一方面,向在线存储器进行上传的方法并不限于一个,能够考虑多个,但这些方式的每个都有优点和缺点。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即向在线存储器进行上传的方法被固定为一个,无法灵活运用各上传方法的优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文件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够灵活运用向在线存储器进行上传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文件管理装置是构成为能够与在线存储器进行通信的文件管理装置,具备:上传方法选择部,其根据应该向上述在线存储器上传的文件的属性和与上述在线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中的至少一个,来选择同步上传或者非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的方法。
这样的文件管理装置中,能够根据条件来灵活运用向在线存储器进行上传的方法。
另外,上述同步上传也可以是以下的上传方法,即在上传时显示正在保存文件的意思,并且在上传失败的情况下显示文件保存失败的意思。另外,上述非同步上传也可以是以下的上传方法,即在上传时不显示正在保存文件的意思,并且在上传失败的情况下不显示文件保存失败的意思。
这样,同步上传能够显示出上传的状况,因此,具有能够让使用者掌握上传状况的优点。但是,同步上传具有以下的缺点,即由于显示上传状况而产生约束时间。另一方面,非同步上传无法显示上传的状况,因此有无法让使用者掌握上传状况的缺点,但是有不会产生约束时间的优点。因此,通过按照每个文件来灵活运用同步上传或者非同步上传,能够活用同步上传和非同步上传各自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文件管理装置还具备:高速缓存管理部(高速缓存管理部213),其将上述应该上传的文件保存到高速缓存区域中,根据请求对保存在该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进行更新;上传部(上传部214),其使用由上述上传方法选择部选择出的上传方法,将保存在上述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上传到上述在线存储器,其中,上述同步上传是以使保存在上述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与保存到上述在线存储器中的文件同步的方式进行上传的方法,上述非同步上传是允许保存在上述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与保存到上述在线存储器中的文件不同步的方法。
这样的文件管理装置中,同步上传是以使保存在文件管理装置的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与保存到在线存储器中的文件同步的方式进行上传,因此具有能够提高上传的可靠性的优点。但是,同步上传在每次文件的更新时都进行上传,因此有上传频率高而通信量负荷变高的缺点。另一方面,在非同步上传中,允许保存在文件管理装置的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与保存到在线存储器中的文件不同步,因此有上传可靠性低的缺点,但具有能够降低通信量负荷的优点。因此,通过按每个文件而灵活运用同步上传或非同步上传,能够活用同步上传和非同步上传各自的优点。
也可以是,文件管理装置的上述上传方法选择部在判断出上述应该上传的文件的文件容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选择上述非同步上传作为对该文件应用的上传方法。
这样的文件管理装置中,在文件容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选择同步上传则约束时间会变长,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选择非同步上传能够活用非同步上传的优点。
另外,也可以是,文件管理装置的上述上传方法选择部在判断出上述应该上传的文件的文件容量比较小的情况下,选择上述同步上传作为对该文件应用的上传方法。
这样的文件管理装置中,即使选择同步上传作为对文件容量小的文件进行上传的方法,也能够以短的约束时间完成,因此通过对这样的文件选择同步上传,能够活用同步上传的提高上传可靠性的优点。
也可以是,上述上传方法选择部在判断出上述应该上传的文件的属性要求上传可靠性的情况下,选择上述同步上传作为对该文件应用的上传方法。
这样的文件管理装置中,即使选择同步上传作为对要求上传的可靠性的文件进行上传的方法,也能够以短的约束时间完成,因此,通过对这样的文件选择同步上传,能够活用同步上传的优点。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上传方法选择部在判断出与上述在线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为通信可靠性低的情况下,选择上述同步上传作为对该文件应用的上传方法。
这样的文件管理装置中,在判断出与上述在线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为通信可靠性低的情况下,选择能够让用户掌握上传状况的同步上传。由此,能够活用同步上传的优点。
另外也可以是,文件管理装置还具备:接收部(例如LAN I/F240),其接收从用户终端经由网络传送的文件,其中,上述上传方法选择部选择上述同步上传或者上述非同步上传作为对由上述接收部接收的文件应用的上传方法。
这样的文件管理装置例如与用户终端分离并支持网络,例如能够作为NAS等来实现。即,在该例子中,能够适当地灵活运用从NAS向在线存储器进行上传的方法。
另外也可以是,该文件管理装置还具备:文件管理部(文件管理部211),其通过将与上述在线存储器内的目录相对应的虚拟本地目录配置为上述文件管理装置所保存的目录的下级目录而得到的目录结构来进行文件管理,其中,上述上传方法选择部选择上述同步上传或者上述非同步上传作为对向上述虚拟本地目录保存的文件时应用的上传方法。
这样的文件管理装置中,通过变更目录结构,能够与本地存储器同样地使用在线存储器,并且能够适当地灵活运用对向虚拟本地目录保存的文件应用的上传方法。
根据本发明,能够与状况对应地灵活运用向在线存储器进行上传的方法。
一种文件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使构成为能够与在线存储器进行通信的文件管理装置根据应该向上述在线存储器上传的文件的属性和与上述在线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中的至少一个,来选择同步上传或者非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NAS的硬件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NAS的功能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文件管理部所管理的目录结构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上传方式选择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在同步上传中上传成功的情况下的动作时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在同步上传中上传失败的情况下的动作时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非同步上传的具体例子的动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aspect)中,将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器)作为本发明涉及的文件管理装置。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附加相同或类似的符号。
(系统结构)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通信系统1的整体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具有PC 100、NAS200、在线存储器300。在本实施方式中,PC 100相当于用户终端。但是,用户终端并不限于PC 100,也可以是将便携式电话终端、支持网络的电视机等。
PC 100和NAS 200与家庭内网络等LAN(Local AreaNetwork:局域网)10连接,能够经由该LAN 10相互进行通信。LAN 10经由路由器(未图示)等与因特网20连接。在线存储器300与因特网20连接。
PC 100是由用户操作的普通的信息处理装置,具备CPU等程序控制设备、存储器等存储部、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用户接口、用于进行网络通信的网络通信部等。PC 100经由LAN 10对NAS 200进行文件的保存、文件的读取。
NAS 200是专用于对文件进行保存和管理的文件服务器,具备CPU等程序控制设备、存储器等存储部、用于进行网络通信的网络通信部、以及存储设备。CPU执行对存储设备内的文件进行管理的处理(文件系统的处理)。也可以是,多个用户终端共享该NAS 200。
在线存储器300提供用于对文件进行保存、读取的Web服务。该在线存储器300构成为包含一个或多个文件服务器。例如,该在线存储器300提供让登录为服务使用者的用户能够使用的存储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PC 100的用户已经登录了在线存储器300所提供的服务。
另外,也可以由服务提供者对该在线存储器300施加使用限制。例如该使用限制包含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者:对单位时间内的访问次数设置上限值;对单位时间内的通信数据量设置上限值。
在此,单位时间例如表示1分钟或1小时这样的规定长度的时间。另外,单位时间内的访问次数的上限值例如是指1小时内最多300次这样的上限值,单位时间内的通信数据量的上限值例如是指1小时内最多1TB这样的上限值。另外,对在线存储器300的访问次数相当于由NAS 200对在线存储器300的API(应用程序接口)进行调用的次数。
(NAS的结构)
接着,说明NAS 200的硬件结构。图2是表示NAS 200的硬件结构例子的框图。
如图2所示,NAS 200具备CPU(中央处理单元)210、存储器220、一个或多个HDD(硬盘驱动器)230、LAN I/F 240。CPU 210、存储器220、HDD 230、以及LAN I/F 240经由总线相互连接。
CPU 210执行在存储器220中存储的控制程序(固件等)。该CPU 210进行向在线存储器300上传和从在线存储器300下载中的至少一个处理。该CPU 210根据应该向在线存储器300上传的文件的属性和与在线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中的至少一个,选择同步上传或者非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另外,CPU 210通过选择出的上传方法,对文件进行上传。在后面详细说明该CPU 210的具体处理的内容。
存储器220包括快闪存储器、RAM(随机访问存储器)。该存储器200存储由CPU 210执行的控制程序。另外,该存储器220也被作为CPU 210的工作区域而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存储器220包含用于暂时保存应该向在线存储器300上传的文件、从在线存储器300下载的文件的高速缓存区域。
HDD 230存储各种文件。HDD 230可以构成为磁盘阵列,也可以构成为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LAN L/F 240构成为与LAN 10连接,经由LAN 10进行通信。LAN I/F 240可以有线方式与LAN 10连接,也可以无线方式与LAN 1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LAN I/F 240接收来自PC 100的保存对象文件、文件保存请求、文件更新请求、文件读取请求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该LAN I/F 240相当于对从用户终端(PC100)经由网络(LAN 10)传送的文件进行接收的接收部。
接着,说明NAS 200的动作。图3是表示NAS 200的例子的功能框图。
如图3所示,CPU 210通过执行存储器220所存储的控制程序,来实现作为文件管理部211、上传方法选择部212、高速缓存管理部213、上传部214以及控制部215的各功能。
文件管理部211进行文件系统的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文件管理部211通过如下目录结构来进行文件管理:将表示在线存储器300的虚拟本地目录配置为在NAS 200的HDD 230中形成的目录的一部分。能够通过FUSE(Filesystem in Userspace:用户空间文件系统)、NF S(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等实现这样的虚拟本地目录的配置。PC 100的用户通过对NAS200进行访问,来阅览包含该虚拟本地目录的目录结构,或者对该目录内的文件进行操作。在后面说明这样的目录结构的具体例子。
在该例子中,通过虚拟本地目录所管理的文件的实体存在于在线存储器300。因此,在有对虚拟本地目录的文件保存请求时,如后述那样,需要将保存对象文件上传到在线存储器300。以下,说明根据对虚拟本地目录的文件保存请求将保存对象文件上传到在线存储器300的动作。
上传方法选择部212根据应该上传到在线存储器300的文件(保存对象文件)的属性和与在线存储器3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中的至少一个,选择同步上传或者非同步上传作为对该保存对象文件应用的上传方法。在此,同步上传是在上传时显示正在保存文件的意思并且在上传失败的情况下显示文件保存失败的意思的上传方法。与此相对,非同步上传是在上传时不显示正在保存文件的意思并且在上传失败的情况下不显示文件保存失败的意思的上传方法。
高速缓存管理部213将保存对象文件保存(高速缓存)到设置在存储器220中的高速缓存区域中。另外,高速缓存管理部213响应来自PC 100的文件更新请求,对保存(高速缓存)在高速缓存区域中的保存对象文件进行更新(用新的文件覆盖)。
上传部214通过由上传方法选择部212选择出的上传方法,将由高速缓存管理部213保存在高速缓存区域中的保存对象文件上传到在线存储器300。另外,设该上传部214将文件上传到在线存储器300时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地址信息、认证信息等)被预先存储在存储器220中。
另外,该上传部214针对选择了同步上传的保存对象文件,以使保存在高速缓存区域中的该保存对象文件与保存到在线存储器300中的文件同步的方式进行上传。即,针对选择了同步上传的文件,每当保存在高速缓存区域中的该文件被更新时,都将更新后的文件上传到在线存储器300。由此,维持保存在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和与该文件对应的存储到在线存储器300中的文件的相同性。
另外,上传部214针对选择了非同步上传的保存对象文件,允许保存在上述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与保存到上述在线存储器300中的文件不同步。即,对于选择了非同步上传的文件,即使保存在高速缓存区域中的该文件被更新时,也不立即将更新后的文件上传到在线存储器300,而是进行延迟上传(delayupload)。
控制部215进行与同步上传相关的控制和与非同步上传相关的控制。
具体地说,该控制部215在进行同步上传的情况下,在向在线存储器300的上传完成之前,进行控制以在PC 100侧持续显示正在进行向NAS 200保存文件的处理的意思。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15进行控制使得在从在线存储器300通知上传完成的意思之前,不将向NAS 200的文件保存处理完成的意思通知给PC 100。另外,该控制部215在从在线存储器300通知了上传失败的意思时,将向NAS 200的文件保存处理失败的意思通知给PC 100。
另外,控制部215在进行非同步上传的情况下,从由高速缓存管理部213将保存对象文件保存到高速缓存区域中开始到经过预定的保留时间(超时时间)为止,即使在该保存对象文件被更新的情况下,也进行保留该保存对象文件的上传的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15也可以是,被高速缓存的保存对象文件的更新频率越高,越是延长保留该保存对象文件的上传的时间。
接着,说明文件管理部211所管理的目录结构的具体例子。图4是表示文件管理部211所管理的目录结构的具体例子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中,如图4所示,该目录结构为,根目录具有实体保存在NAS 200内的HDD 230中的目录A~C。另外,作为目录C的下级目录具有子目录C1和C2,作为子目录C2的下级目录具有子目录C21和C22。
包含在子目录C21中的各文件(内容C21-1~C21-3)的实体存储在NAS 200中。与此相对,包含在子目录C2内的C22(的更下级的子目录C221)中的各文件(内容C221-1~C221-3)的实体存储到在线存储器300中。
这样,子目录C22以下的目录以文件存在于NAS 200中的方式进行处理,但该文件的实体存在于在线存储器300中,构成为虚拟的本地目录。
另外,如已经说明的那样,例如能够以可构筑文件系统的软件之一的FUSE(用户空间文件系统)来构成这样的虚拟本地目录。
(NAS的动作)
以下,针对NAS 200的动作,按照(1)上传方法的选择动作、(2)同步上传的具体例子、(3)非同步上传的具体例子的顺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根据针对虚拟本地目录的文件保存请求来将保存对象文件上传到在线存储器300的动作。
(1)上传方法选择动作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文件管理装置的上传方法选择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在步骤S1中,LAN I/F 240接收针对虚拟本地目录的文件保存请求、保存对象文件。
上传方法选择部212根据文件保存请求和包含在保存对象文件中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掌握保存对象文件的属性。在此,保存对象文件的属性例如是由文件系统处理的文件的种类、对文件名附加的扩展名、将扩展名与文件的数据类型(数据的种类)关联起来的媒体类型(mime-type)、或保存对象文件的文件容量(size)。
上传方法选择部212获取表示NAS 200与在线存储器3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的信息。在此,表示NAS 200与在线存储器3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的信息例如是包含表示NAS 200的网络连接方式是有线还是无线的信息、在NAS 200与在线存储器300之间实现的传送速度的信息(理论限界值、或者过去实际值的平均值、或者最大值、最小值等统计值)、以及NAS 200与在线存储器300之间的丢包率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等。例如能够利用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信息协议)来测量传送速度、丢包率。
在步骤S2中,上传方法选择部212根据在步骤S 1中获取的保存对象文件的属性和表示通信路径的状况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选择对该保存对象文件应用的上传方法。在上传方法的选择方法包括有以下的第一方法~第四方法。
第一方法如下。即,上传方法选择部212在判断出保存对象文件的文件容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选择非同步上传作为对该保存对象文件应用的上传方式。例如,根据文件的种类,在是通常文件容量比较大的种类的文件的情况、实际的文件容量超过预定的文件容量阈值的情况下,上传方法选择部212判断为保存对象文件的文件容量比较大。例如根据包含在文件名中的扩展名、媒体类型来判断文件种类。另外,通常文件容量比较大的种类的文件相当于是包含了运动图像数据的文件的情况等。在判断出保存对象文件的种类是包含了运动图像数据的文件种类的情况下,上传方法选择部212判断为该保存对象文件的文件容量比较大。
第二方法如下。即,上传方法选择部212在判断出保存对象文件的文件容量比较小(没有判断为比较大)的情况下,选择同步上传作为对该文件应用的上传方法。例如,根据文件的种类,在是通常文件容量并不会比较大的种类的文件的情况、实际的文件容量没有超过预定的文件容量阈值的情况下,上传方法选择部212判断为保存对象文件的文件容量比较小。例如根据包含在文件名中的扩展名、媒体类型来判断文件种类。通常文件容量并不会比较大的种类的文件相当于文件种类、扩展名、或媒体类型表示是由微软公司的办公应用程序生成的文件的情况等。
第三方法如下。上传方法选择部212判断保存对象文件的属性是否要求上传的可靠性。另外,上传方法选择部212在判断出保存对象文件的属性要求上传的可靠性时,选择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也能够根据文件的种类来进行该判断。例如,在由保存对象文件的文件种类、扩展名、或媒体类型示出该保存对象文件是照片类(静止图像类)文件的情况下,上传方法选择部212判断为该保存对象文件要求上传的可靠性。另外,上传方法选择部212在没有判断为该保存对象文件要求上传的可靠性的情况下,选择非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
第四方法如下。上传方法选择部212也可以根据与在线存储器3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来选择上传方法。具体地说,该上传方法选择部212在判断出在线存储器300与NAS 200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低的情况下,选择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例如,在NAS 200通过无线与因特网连接的情况、实测得到的传送速度低的情况、或丢包率高的情况下,上传方法选择部212判断为通信的可靠性低。
另外,上传方法选择部212在没有判断为在线存储器300与NAS 200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低的情况下,选择非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
另外,上传方法选择部212也可以将从上述第一方法~第四方法中选择出的多个方法组合来使用。在该情况下,对各方法确定优先级,在通过各方法判断出的结果产生了矛盾的情况下,采用优先级高的方法的选择结果。
在步骤S3中,高速缓存管理部213和上传部214在控制部215的控制下,进行与由上传方法选择部212选择出的上传方法对应的高速缓存管理和上传控制。另外,高速缓存管理和上传控制根据上传方法是同步上传还是非同步上传而不同,因此,以下说明各个情况。
(2)同步上传的具体例子
首先,说明同步上传的具体动作例子。图6是在同步上传中上传成功的情况下的动作时序图。
如图6所示,在步骤S11中,PC 100在NAS 200所管理的目录结构中向NAS 200发送对上述虚拟本地目录的文件保存请求。NAS 200接收该文件保存请求。另外,设NAS 200通过上述上传方法选择方法而选择了进行同步上传。
在步骤S12中,NAS 200向PC 100发送对文件保存请求的肯定应答(Acknowledge)。PC 100接收该肯定应答。
在步骤S13中,PC 100开始将与文件保存请求对应的保存对象文件传送给NAS 200。
在步骤S14中,PC 100开始显示正在将文件保存到NAS 200的虚拟本地目录中的意思。
在步骤S15中,NAS 200将从PC 100传送来的保存对象文件进行同步上传。详细地说,NAS 200与保存对象文件的高速缓存处理并行地进行向在线存储器300的上传。另外,NAS 200在每次对该保存对象文件进行更新时,都进行向在线存储器300的上传。
在线存储器300接收保存对象文件,判断该保存对象文件是否满足服务上的限制。
在步骤S16中,在线存储器300向NAS 200发送表示保存对象文件的保存完成了的结束代码。然后,NAS 200接收该结束代码。另外,表示保存对象文件的保存完成了的结束代码表示向在线存储器300的上传完成(上传成功)。
在步骤S17中,接收到上传完成的结束代码的NAS 200将表示从在线存储器300的上传完成的意思的通知改换,发送为表示向NAS 200的虚拟本地目录的文件保存处理完成的意思的通知。
在步骤S18中,NAS 200向PC 100发送表示向NAS200的虚拟本地目录的文件保存处理完成的通知(保存完成应答)。PC100接收该保存完成应答。
这样,在从在线存储器300通知上传完成的意思之前,NAS200不将向NAS 200的文件保存处理完成的意思通知给PC 100。
在步骤S19中,PC 100根据接收到来自NAS 200的保存完成应答的情况,来使表示正在将保存对象文件保存到NAS 200的虚拟本地目录的意思的显示结束。另外,PC 100进行控制,使得在将保存对象文件保存到NAS 200的过程中,禁止在PC 100中对该保存对象文件进行操作。
图7是在同步上传中上传失败的情况下的动作时序图。
图7所示的步骤S21~步骤S24的各处理与上述步骤S 11~步骤S14的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步骤S25中,NAS 200进行从PC 100传送来的保存对象文件的同步上传。详细地说,NAS 200与保存对象文件的高速缓存处理并行地进行向在线存储器300的上传。另外,NAS 200在每次对该保存对象文件进行更新时,都进行向在线存储器300的上传。
在线存储器300接收保存对象文件,判断该保存对象文件是否满足服务上的限制。在此,设该保存对象文件不满足服务上的限制。
在步骤S26中,在线存储器300向NAS 200发送表示保存对象文件的保存没有完成的意思的结束代码。NAS 200接收该结束代码。另外,表示保存对象文件的保存没有完成的意思的结束代码意味着向在线存储器300的上传失败。
在步骤S27中,从在线存储器300接收到表示保存对象文件的保存没有完成的意思的结束代码的NA S200发出表示向NAS200的虚拟本地目录的文件保存处理失败的意思的通知。
在步骤S28中,NAS 200向PC 100发送表示向NAS 200的虚拟本地目录的文件保存处理失败的意思的通知(保存失败应答)。PC 100接收该保存失败应答。
这样,在从在线存储器300通知了上传失败时,NAS 200向PC 100通知向NAS 200的文件保存处理失败。
在步骤S29中,PC 100根据接收到来自NAS 200的保存失败应答的情况,显示向NAS 200的虚拟本地目录保存保存对象文件失败的意思。
另外,在图7所示的动作中,NAS 200在接收到表示向在线存储器300的文件保存失败的意思的结束代码的情况下,也可以重试上传。通过该重试,能够提高上传成功的可能性。
另外,在图6所示的动作中,NAS 200在接收到表示向在线存储器300的文件保存成功的意思的结束代码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用于确认是否正确进行了上传的检查(Verify)。例如,将位于在线存储器300的文件与位于NAS 200的文件进行比较,确认是否一致。通过这样的检查,能够提高上传的可靠性。
(3)非同步上传的具体例子
接着,说明非同步上传的具体动作例子。图8是表示非同步上传的具体动作的例子的流程图。在此,说明以存储在虚拟本地目录中的文件为对象的非同步上传处理。
如图8所示,在步骤S30中,LAN I/F 240接收对虚拟本地目录的文件保存请求,然后接收保存对象文件。在此,设NAS 200通过上述上传方法选择方法来选择了非同步上传。
在步骤S31中,高速缓存管理部213根据对虚拟本地目录的文件保存请求,将保存对象文件保存(高速缓存)到高速缓存区域中。
在步骤S32中,控制部215对内部计时器设定超时时间的初始值(例如15秒),并启动该内部计时器。
在步骤S33中,控制部215确认是否存在针对由高速缓存管理部213保存在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的文件更新请求。在存在针对由高速缓存管理部213保存在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的文件更新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33:“是”),控制部2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4。与此相对,在不存在针对由高速缓存管理部213保存在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的文件更新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33:“否”),控制部2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5。
在步骤S34中,控制部215延长当前的超时时间而重新设定内部计时器。例如将超时时间的N倍(例如2倍)重新设定到内部计时器。当控制部215重新设定内部计时器时,返回到步骤S32继续进行处理。由此,在步骤S32中,设定为延长得到(例如N倍)的超时时间的内部计时器启动。
另一方面,在步骤S35中,控制部215确认内部计时器是否到时(是否超时)。在内部计时器到时的情况下(步骤S35:“是”),控制部215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36。与此相对,在内部计时器没有到时的情况下(步骤S35:“否”),控制部215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33。在步骤S33中,再次判断有无文件更新请求。
在步骤S36中,控制部215控制上传部214使得上传由高速缓存管理部213保存在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
在该例子中,在文件的上传至少被保留预定的保留时间,并且在该期间检测到该文件的文件更新的情况下,该文件的上传被进一步延期。例如在最初的保留时间为15秒,在每次有文件的更新时该保留时间成为2倍的情况下,一共被保留30秒。即,如果在保留时间开始后10秒的时刻进行更新,则此后保留20秒(保留时间一共为30秒)。另外,在30秒的保留期间内检测到针对该文件进一步更新的情况下,该文件的上传一共被保留60秒。由此,能够对于更新频率越高的文件,越是延长上传保留时间。
另外,保留时间的变更方法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其他方法,例如根据保留时间的剩余时间来决定保留时间的延长量。作为其一个例子,如果是延长保留时间的剩余时间的2倍,则当在保留时间15秒的计时开始后10秒的时刻进行更新时,可以进一步延长剩余时间5秒的2倍即10秒,其结果是保留时间一共保留20秒。
另外,在执行该图8的处理的过程中,在有了文件管理装置的关机等处理的中断或结束的指示的情况下,即使内部计时器没有到时,控制部215也前进到步骤S36进行上传。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NAS 200根据应该向在线存储器300上传的文件的属性和与在线存储器3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中的至少一个,选择同步上传或者非同步上传作为对该文件应用的上传方法。由此,根据状况来灵活应用向在线存储器300的上传方法。
在此,同步上传显示出上传的状况。因此有能够提高上传的可靠性的优点。但是,同步上传具在对上传的状况进行显示的期间无法对正在上传的文件进行操作,即有产生了约束时间的缺点。另一方面,非同步上传不显示上传的状况,因此有上传的可靠性低的缺点,但有不会产生约束时间的优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按每个文件灵活运用同步上传或者非同步上传,能够活用同步上传和非同步上传各自的优点。
同步上传是高速缓存在NAS 200中的文件与保存到在线存储器300中的文件同步的上传方法,因此有能够提高上传的可靠性的优点。但是,同步上传由于上传的频率高而有通信量负荷升高的缺点。另一方面,非同步上传是允许高速缓存在NAS 200中的文件与保存到在线存储器300中的文件不同步的方式,因此有上传的可靠性低的缺点,但有降低通信量负荷的优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按每个文件灵活运用同步上传或者非同步上传,能够活用同步上传和非同步上传各自的优点。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NAS 200在判断为应该上传的文件的属性是文件容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选择非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在文件容量大的情况下如果选择同步上传则约束时间会延长,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选择非同步上传来活用非同步上传的优点。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NAS 200在判断为应该上传的文件的属性是文件容量比较小的情况下,选择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即使选择同步上传作为对文件容量小的文件的上传方式,以短的约束时间也可完成,因此通过对这样的文件选择同步上传来活用同步上传能够提高上传的可靠性的优点。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NAS 200在判断为应该上传的文件的属性要求上传的可靠性的情况下,选择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即使选择同步上传作为对要求上传的可靠性的文件的上传方式,以短的约束时间也可完成,因此通过对这样的文件选择同步上传能够活用同步上传的优点。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NAS 200在判断为与在线存储器3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是通信的可靠性低的情况下,选择同步上传作为对该文件应用的上传方法。在判断为与在线存储器300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是通信的可靠性低的情况下,期望由用户掌握上传的状况,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选择同步上传来活用同步上传的优点。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NAS 200通过如下目录结构来进行文件管理:将实体位于在线存储器300内的虚拟本地目录配置为NAS200内的目录的下级目录。另外,NAS 200选择同步上传或者非同步上传为对向虚拟本地目录保存的文件应用的上传方法。由此,通过变更目录结构能够与本地存储器同样地对在线存储器300进行处理,并且能够适当地灵活运用对向虚拟本地目录保存的文件应用的上传方法。
(其他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通过实施方式记载了本发明,但不应该以本说明的部分论述和附图来限定理解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该说明来理解各种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和应用技术。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NAS 200作为本发明的文件管理装置,但也可以代替NAS 200而将PC 100作为本发明的文件管理装置。在该情况下,例如将本发明应用为PC 100的备份处理。另外,并不限于PC 100,也可以将蜂窝通信设备、无线LAN设备作为本发明的文件管理装置。
这样,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包含了在此没有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

Claims (10)

1.一种文件管理装置,构成为能够与在线存储器进行通信,其中,
具备上传方法选择部,该上传方法选择部根据应该向上述在线存储器上传的文件的属性和与上述在线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中的至少一个,来选择同步上传或者非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同步上传是如下的上传方法:在上传时显示正在保存文件的意思,并且在上传失败的情况下显示文件保存失败的意思,
上述非同步上传是如下的上传方法:在上传时不显示正在保存文件的意思,并且在上传失败的情况下不显示文件保存失败的意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高速缓存管理部,其将应该上传的上述文件保存到高速缓存区域中,根据请求对保存在该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进行更新;以及上传部,其通过由上述上传方法选择部选择出的上传方法,将保存在上述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上传到上述在线存储器,
其中,上述同步上传是以使保存在上述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与保存到上述在线存储器中的文件同步的方式进行上传的方法,
上述非同步上传是以允许保存在上述高速缓存区域中的文件与保存到上述在线存储器中的文件不同步的方式进行上传的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传方法选择部在判断为应该上传的上述文件的属性是文件容量大的情况下,选择上述非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传方法选择部在判断为应该上传的上述文件的属性是文件容量小的情况下,选择上述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传方法选择部在判断为应该上传的上述文件的属性是要求上传的可靠性的情况下,选择上述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传方法选择部在判断为与上述在线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是通信的可靠性低的情况下,选择上述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接收部,该接收部接收从用户终端经由网络传送的文件,
其中,上述上传方法选择部选择上述同步上传或者上述非同步上传作为由上述接收部接收的文件的上传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文件管理部,该文件管理部通过如下目录结构来进行文件管理:将在上述在线存储器内具有实体的虚拟本地目录配置为在上述文件管理装置内具有实体的目录的下级目录,
其中,上述上传方法选择部选择上述同步上传或者上述非同步上传作为向上述虚拟本地目录保存的文件的上传方法。
10.一种文件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
使构成为能够与在线存储器进行通信的文件管理装置根据应该向上述在线存储器上传的文件的属性和与上述在线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路径的状况中的至少一个,来选择同步上传或者非同步上传作为该文件的上传方法。
CN201210154896XA 2011-05-19 2012-05-17 文件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27907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2922A JP2012243106A (ja) 2011-05-19 2011-05-19 ファイル管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1-112922 2011-05-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0796A true CN102790796A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56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4896XA Pending CN102790796A (zh) 2011-05-19 2012-05-17 文件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96946A1 (zh)
JP (1) JP2012243106A (zh)
CN (1) CN10279079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0542A (zh) * 2014-08-21 2016-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N107544853A (zh) * 2017-08-23 2018-01-05 万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与银行进行交互重试的方法和系统
CN112491963A (zh) * 2020-11-03 2021-03-12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97188B2 (en) 2015-03-23 2021-05-04 Dropbox, Inc. Commenting in shared folder backed integrated workspaces
US9503847B2 (en) * 2015-04-23 2016-11-22 Ht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apparatus, upload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reof
US10033702B2 (en) * 2015-08-05 2018-07-24 Intralin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secure data exchange
US10719807B2 (en) 2016-12-29 2020-07-21 Dropbox, Inc. Managing projects using references
US10970656B2 (en) 2016-12-29 2021-04-06 Dropbox, Inc. Automatically suggesting project affiliations
US10402786B2 (en) 2016-12-30 2019-09-03 Dropbox, Inc. Managing projects in a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US11226939B2 (en) * 2017-12-29 2022-01-18 Dropbox, Inc. Synchronizing changes within a collaborativ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6996A (zh) * 1997-12-10 2000-03-08 索尼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供给数据通信程序的程序供给媒体
US20100198889A1 (en) * 2008-09-29 2010-08-05 Brandon Patrick Byers Client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for network-attached storage system
CN101815084A (zh) * 2009-12-31 2010-08-25 优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用户终端文件管理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JP2010287104A (ja) * 2009-06-12 2010-12-24 Nec Personal Products Co Ltd ファイル管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66555B1 (en) * 2000-03-03 2007-09-0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remote storage through use of a local device
US7107385B2 (en) * 2002-08-09 2006-09-12 Network Appliance, Inc. Storage virtualization by layering virtual disk objects on a file system
US7774391B1 (en) * 2006-03-30 2010-08-10 Vmware, Inc. Method of universal file access for a heterogeneous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20110055299A1 (en) * 2008-12-18 2011-03-03 Virtual Computer, Inc. Managing User Data in a Layered Virtual Workspace
WO2011145148A1 (en) * 2010-05-20 2011-11-24 Hitachi Software Engineering Co., Ltd. Computer system and storage capacity extens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6996A (zh) * 1997-12-10 2000-03-08 索尼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供给数据通信程序的程序供给媒体
US20100198889A1 (en) * 2008-09-29 2010-08-05 Brandon Patrick Byers Client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for network-attached storage system
JP2010287104A (ja) * 2009-06-12 2010-12-24 Nec Personal Products Co Ltd ファイル管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815084A (zh) * 2009-12-31 2010-08-25 优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用户终端文件管理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0542A (zh) * 2014-08-21 2016-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N105450542B (zh) * 2014-08-21 2019-08-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N107544853A (zh) * 2017-08-23 2018-01-05 万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与银行进行交互重试的方法和系统
CN112491963A (zh) * 2020-11-03 2021-03-12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91963B (zh) * 2020-11-03 2023-11-24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43106A (ja) 2012-12-10
US20120296946A1 (en) 201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0796A (zh) 文件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3179701B1 (en) File upload and download methods and associated server
JP4786954B2 (ja) リモートプロトコルによるリモートのファイル更新
US80557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ransparent network connectivity
US201102467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utomatic synchronization appliance
CN102841915B (zh) 文件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5736956B2 (ja) ファイル管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528229B2 (ja) 文書生成装置、文書生成システム、文書アップロード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64587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737135A (zh) 信息处理终端、同步控制方法以及同步控制程序
US20150212902A1 (e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device with automatically configured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and fast access from local computer client
JP2007035024A (ja) ローカルユーザ装置との接続を有する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ストレージ装置
CN102790795A (zh) 文件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981774A (zh) 能够存取网络储存空间的储存装置及其存取和管理方法
KR102067630B1 (ko) 접근 제어 기반 데이터 분산 저장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287335B2 (ja) 端末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669107A (zh) 从远程服务器删除文件的方法和系统
CN102841914A (zh) 文件管理装置以及文件管理方法
JP2011180724A (ja) 資源配付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6375839B2 (ja) 端末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RU260237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jbod, содержащее модуль bmc,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
TWI520543B (zh) 檔案自動傳輸方法
JP2014215896A (ja) アクセス制御装置、アクセス制御方法、及びアクセス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10052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7111538A (ja) ファイル保存システム、サーバー、ファイル保存方法及びファイル保存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