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0543B - 檔案自動傳輸方法 - Google Patents

檔案自動傳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0543B
TWI520543B TW102122800A TW102122800A TWI520543B TW I520543 B TWI520543 B TW I520543B TW 102122800 A TW102122800 A TW 102122800A TW 102122800 A TW102122800 A TW 102122800A TW I520543 B TWI520543 B TW I52054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thread
remote device
new file
loc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2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1497A (zh
Inventor
陳建霖
鐘曜宇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2122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054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01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1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0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0543B/zh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Description

檔案自動傳輸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檔案自動傳輸方法,特別是一種依據執行緒定時自動從遠端裝置下載檔案至本地裝置的檔案自動傳輸方法。
檔案傳輸協議(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係為經由網路進行檔案傳輸的一種標準。藉由此種檔案傳輸協定,可以在安全及穩定的環境下進行檔案的傳輸。一般在大型的檔案傳輸上,亦使用檔案傳輸協議進行傳輸。原因在於檔案傳輸協議可由中斷時部分檔案開始接續傳輸,增進了大型檔案傳輸時的完整性。
於軟體開發時,時常利用檔案傳輸協議與業務端及客戶端進行遠端的檔案更新。而在檔案更新時,往往會發生版本控制或版本不對應的問題。為了避免上述的情況發生,目前有以下兩種解決方式。
第一種為手動操作檔案傳輸協議,以人為方式操作以進行檔案的版本控制。人為方式操作係為於固定或非固定時段,利用一般的檔案傳輸協議軟體進行操作。於操作下載執行緒時,以手動設定目錄、資料夾及檔案。這些目錄、 資料夾及檔案經過人為方式確認後,再進行檔案的下載。而操作者必須要時時記住需下載的檔案列表還有版本。
第二種方式為自動操作檔案傳輸協議,自動操作檔案傳輸協議更可以用兩種方式進行。一種是利用映像伺服器(Mirror Site),映像伺服器係為利用一個同樣大小的空間,完全複製另一端的檔案結構。另一種是利用腳本(Script)進行固定時間的下載,但檔案名稱及檔案位置必須固定。
但是,利用上述方法,若建立映像伺服器,耗費之成本相當成本昂貴。而專人下載大型檔案時,往往必須於工作時間等待。造成工作的延宕,及較差的時效性控管。因此,於檔案傳輸協議的版本控制與自動操作仍有很大的改善的空間。
有鑑於以上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檔案自動傳輸方法,藉以當遠端裝置的檔案更新時,可利用執行緒(thread)進行檢查並自動下載,以增加時間安排的彈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檔案自動傳輸方法,適於本地裝置與遠端裝置進行檔案傳輸。此檔案自動傳輸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本地裝置建立檢查執行緒。檢查執行緒檢查遠端裝置是否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若遠端裝置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更新本地裝置之資料庫。本地裝置建立下載執行緒。及下載執行緒由遠端裝置下載至少一新進檔案至本地裝置。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前述檢查執行緒檢查遠端裝置是否具有該至少一新進檔案的步驟包括下列步驟。檢查執行緒登入遠端裝置。檢查執行緒依據一識別資料檢查遠端裝置之至少一檔案,判別至少一檔案是否為至少一新進檔案。及若至少一檔案為至少一新進檔案,於本地裝置之資料庫儲存至少一新進檔案之資訊。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前述檢查執行緒及下載執行緒係以檔案傳輸協議(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登入遠端裝置。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前述識別資料係為遠端裝置之至少一檔案的時間標籤。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前述下載執行緒由遠端裝置下載至少一新進檔案至本地裝置的步驟包括下列步驟。下載執行緒檢查本地裝置之資料庫,判斷是否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之資訊。若本地裝置之資料庫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之資訊,下載執行緒登入遠端裝置。下載執行緒下載至少一新進檔案至本地裝置。及下載執行緒更新本地裝置之資料庫。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前述下載執行緒下載至少一新進檔案至本地裝置之步驟包括下列步驟。若本地裝置已有部分至少一新進檔案,則進行續傳以下載剩餘部分之至少一新進檔案。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前述檢查執行緒係設定為 定時或不定時自動建立。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前述下載執行緒係設定為定時或不定時自動建立。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前述檢查執行緒與下載執行緒可同時或不同時建立。
本發明所揭露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係藉由本地裝置建立檢查執行緒檢查遠端裝置是否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而據以決定本地裝置是否建立下載執行緒下載至少一新進檔案。當遠端裝置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更新本地裝置之資料庫。並且,本地裝置建立下載執行緒,使得遠端裝置下載至少一新進檔案至本地裝置。如此一來,可減少人力的操作及減少等待下載的時間,以增加傳輸大型檔案的便利性。
以上之關於本發明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之精神與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1‧‧‧檔案自動傳輸系統
10‧‧‧本地裝置
100‧‧‧處理單元
1000‧‧‧檢查執行緒
1002‧‧‧下載執行緒
102‧‧‧第一儲存單元
1020‧‧‧資料庫
12‧‧‧遠端裝置
120‧‧‧第二儲存單元
1200‧‧‧新進檔案
6‧‧‧檔案自動傳輸介面
60‧‧‧執行緒狀態清單
62‧‧‧新進檔案清單
第1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檔案自動傳輸系統的架構圖。
第2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的流程圖。
第3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的 流程圖。
第4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的流程圖。
第5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的流程圖。
第6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的範例圖。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發明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請參考『第1圖』,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檔案自動傳輸系統的架構圖。檔案自動傳輸系統1包括本地裝置10及遠端裝置12,本地裝置10例如經由網際網路與遠端裝置12進行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本地裝置10例如為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等電腦系統,用以下載遠端裝置12存放之檔案。
本地裝置10包括處理單元100及第一儲存單元102。處理單元100耦接第一儲存單元102,且處理單元100 包括檢查執行緒1000及下載執行緒1002。其中,檢查執行緒1000及下載執行緒1002例如為處理單元100執行使用者預先設定之腳本(Script)程式後產生。檢查執行緒1000係用以檢查遠端裝置12是否有新增新的檔案,而下載執行緒1002係用以下載遠端裝置12之檔案。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儲存單元102例如為硬碟或隨身碟等儲存裝置,第一儲存單元102係用以存放下載執行緒1002下載之檔案。第一儲存單元102具有資料庫1020,且資料庫1020在本實施例中例如為關聯式資料庫,資料庫1020係用以紀錄檢查執行緒1000之檢查結果。
在本實施例中,遠端裝置12例如為伺服器裝置或網路儲存裝置(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等,用以存放欲傳輸至本地裝置10的檔案。遠端裝置12包括第二儲存單元120。第二儲存單元120例如為硬碟或隨身碟等儲存裝置,且第二儲存單元120係用以存放新進檔案1200。
舉例來說,當本地裝置10經由網際網路遠端裝置12連接時,處理單元100執行使用者預先設定之腳本程式後,定時或不定時產生檢查執行緒1000及下載執行緒1002。使用者更可經由預先設定之腳本程式,同時或不同時建立檢查執行緒1000及下載執行緒1002。於本實施例中,使用者先建立檢查執行緒1000,再建立下載執行緒1002。檢查執行緒1000經由處理單元100檢查遠端裝置12之第二儲存單元120的新進檔案1200,並將檢查結果記錄於第一儲存單元102之 資料庫1020。下載執行緒1002依據資料庫1020記錄之資料,經由處理單元100連接遠端裝置12的第二儲存單元120,並下載新進檔案1200至本地裝置10的第一儲存單元102。
上述以簡略說明檔案自動傳輸系統1的元件及其耦接關係,以下將舉例對檔案自動傳輸系統1的操作進行描述。
首先,處理單元100執行使用者預先設定之腳本程式後,建立檢查執行緒1000。檢查執行緒1000以檔案傳輸協議登入遠端裝置12,檢查遠端裝置12之第二儲存單元120是否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1200。若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1200,檢查執行緒1000將新進檔案1200之資訊記錄於本地裝置10之第一儲存單元102的資料庫1020中。
進一步來說,檢查執行緒1000依據識別資訊進行判斷後,產生第二儲存單元120之新進檔案1200。識別資訊例如為檔案的時間戳記(Time Stamp)。由於檔案的時間戳記為唯一不重複的資訊,因此檢查執行緒1000可依據檔案的時間戳記進行判斷。
接著,本地裝置10建立下載執行緒1002,下載執行緒1002經由處理單元100檢查資料庫1020是否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1200的資訊。若資料庫1020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1200的資訊,則下載執行緒1002經由處理單元100以檔案傳輸協議登入遠端裝置12。下載執行緒1002再經由處理單元100 讀取資料庫1020的資訊後,登入遠端裝置12以進行新進檔案1200的下載。
此外,若本地裝置10之第一儲存單元102中已具有部分的新進檔案1200,則下載執行緒1002經由處理單元100對剩餘未下載的部分新進檔案1200進行續傳下載。
如此一來,本實施例之檔案自動傳輸系統1可有效減少人力的操作及減少等待下載的時間,以增加傳輸大型檔案的便利性。
藉由上述實施例的說明,可以歸納出一種檔案自動傳輸方法。請參考『第2圖』,其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方法,係適於檔案傳輸。並請一併參考『第1圖』,其詳細之步驟敘述將於一併解說。
在步驟S201中,本地裝置10之處理單元100執行使用者預先設定之腳本程式後,建立檢查執行緒1000,檢查執行緒1000例如對遠端裝置12定時進行檢查。
在步驟S202中,檢查執行緒1000依據識別資料,判斷遠端裝置12是否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1200,此識別資料例如為檔案的時間戳記。若遠端裝置12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1200,則進行步驟S203。若遠端裝置12不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1200,則回到步驟S201,處理單元100再次建立檢查執行緒1000以進行檢查。
在步驟S203中,檢查執行緒1000經由處理單元100依據新進檔案1200之相關資訊,更新本地裝置10之資料庫1020。檢查執行緒1000更經由處理單元100檢查本地裝置10的第一儲存單元102,以確認第一儲存單元102是否已具有新進檔案1200。
在步驟S204中,本地裝置10之處理單元100,依據使用者預先設定之腳本程式建立下載執行緒1002。下載執行緒1002經由處理單元100檢查本地裝置10的資料庫1020後,依據資料庫1020記錄之新進檔案1200的相關資料對遠端裝置12進行下載。
在步驟S205中,下載執行緒1002經由處理單元100讀取資料庫1020的新進檔案1200相關資料,經由處理單元100下載遠端裝置12的新進檔案1200至第一儲存裝置102。若本地裝置10之第一儲存單元102中具有部分的新進檔案1200,則下載執行緒1002經由處理單元100對剩餘未下載的部分新進檔案1200進行續傳下載。
請參考『第3圖』,其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之流程圖係為『第2圖』之步驟S202的詳細流程圖。並請一併參考『第1圖』,其詳細之步驟敘述將於一併解說。
在步驟S301中,檢查執行緒1000經由處理單元100以檔案傳輸協議登入遠端裝置12。檢查執行緒1000登入 遠端裝置12後,逐一依據識別資訊檢查遠端裝置12的第二儲存單元120的檔案。於本實施例中,識別資訊例如為檔案建立的時間戳記。檢查執行緒1000以一特定時間為基準,將檔案建立時間晚於特定時間的檔案視為新進檔案1200。接續步驟S302,若遠端裝置12具有新進檔案1200,則進行步驟S303。
在步驟S303中,檢查執行緒1000經由處理單元100依據新進檔案1200的相關資訊更新資料庫1020。新進檔案1200的相關資訊例如為檔名、檔案建立時間、檔案大小或檔案描述及位置等。
請參考『第4圖』,其係為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之流程圖係為『第2圖』之步驟S205的詳細流程圖。並請一併參考『第1圖』,其詳細之步驟敘述將於一併解說。
在步驟S401中,下載執行緒1002經由處理單元100判斷資料庫1020是否具有新進檔案1200的相關資訊。若資料庫1020具有新進檔案1200的相關資訊,則進行步驟S402。
在步驟S402中,下載執行緒1002依據檔案傳輸協議,經由處理單元100登入遠端裝置12。接續步驟S403,下載執行緒1002依據資料庫1020中新進檔案1200的相關資訊,經由處理單元100下載新進檔案1200至第一儲存單元 102。接續步驟S404,下載執行緒1002經處理單元100確認新進檔案1200下載完畢後,更新本地裝置10的資料庫1020。
請參考『第5圖』,其係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之流程圖係為『第4圖』之步驟S402的詳細流程圖。並請一併參考『第1圖』,其詳細之步驟敘述將於一併解說。
在步驟S501中,下載執行緒1002經處理單元100判斷第一儲存單元102是否已有新進檔案1200的部分檔案。由於本地裝置10與遠端裝置12係例如由網際網路進行連接,因此可能發生網路中斷或斷線的情況。當發生斷線時,傳輸到一半的新進檔案1200,則部分存放於第一儲存單元102中。而檔案傳輸協議可支援續傳功能,可依據現有於第一儲存單元102中部分檔案接續傳輸至檔案完全下載完畢。
若第一儲存單元102具有新進檔案1200的部分檔案,則進入步驟S502。在步驟S502中,下載執行緒1002經由處理單元100將存於遠端裝置12的剩餘部分檔案,下載至第一儲存單元102中。若第一儲存單元102不具有新進檔案1200的部分檔案,則進入步驟S503。而在步驟S503中,下載執行緒1002重頭下載新進檔案1200。
請參考『第6圖』,其係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的範例圖。並請一併參考『第1圖』,其詳細之敘述將於一併解說。檔案自動傳輸介面6包括執行緒 狀態清單60及新進檔案清單62,執行緒狀態清單60係顯示檢查執行緒1000及下載執行緒1002的狀態,而新進檔案清單62係顯示遠端裝置12的新進檔案1200之相關資料。
舉例來說,目前檔案的容量越來越大,由遠端進行下載所需的時間亦越來越久。因此,工作人員若要進行大檔案的下載時,往往會選擇於下班時間下載。但於下班時間中,工作人員已不在工作崗位上,檔案自動傳輸就變得非常重要。於此實施例中,使用者於腳本程式中預先設定於晚上20:00進行檔案的檢查及下載,並以處理單元100執行腳本程式。於此實施例中,本地裝置10例如為桌上型電腦,遠端裝置12例如為網路儲存裝置。
之後,當系統時間至晚上20:00時,處理單元100依據腳本程式建立檢查執行緒1000。檢查執行緒1000經由處理單元100登入遠端裝置12,並將狀態顯示於執行緒狀態清單60。檢查執行緒1000登入遠端裝置12後,檢查遠端裝置12之第二儲存單元120是否具有新進檔案1200。檢查執行緒1000確認第二儲存單元120具有新進檔案1200後,經由處理單元100依據新進檔案1200之相關資料更新本地裝置10的資料庫1020。於此實施例中,新進檔案1200之相關資料例如為檔名、建立時間及容量大小。
接著,處理單元100依據腳本程式建立下載執行緒1002。下載執行緒1002例如可安排定時執行,或於檢查執 行緒1000執行結束後接續執行。下載執行緒1002經由處理單元100讀取資料庫1020記錄的新進檔案1200之相關資訊,下載執行緒1002再經由處理單元100讀取登入遠端裝置12下載新進檔案1200。當新進檔案1200下載完畢後,下載執行緒1002經由處理單元100更新資料庫1020以避免重複下載。假設下載執行緒1002開始下載新進檔案1200後,需下載12小時才能完成。因此推估新進檔案1200下載完成之時間約為早上8:00,適逢一般工作人員之上班時間,工作人員不必等待即可立即使用新進檔案1200。
另外,為了避免網路斷線,或不確定遠端裝置12何時會建立新進檔案1200。使用者可設定檢查執行緒1000每隔固定時間,便經由處理單元100檢查遠端裝置12之新進檔案1200一次。例如可設定檢查執行緒1000每一小時進行檢查,並將依據檢查結果更新資料庫1020。若發生網路中斷之情況,下載執行緒1002亦可經由續傳將新進檔案1200未傳輸之部分傳輸完畢。並且,經由檔案自動傳輸介面6的執行緒狀態清單60及新進檔案清單62。可清楚得知檢查執行緒1000及下載執行緒1002的狀態。
本發明所揭露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係藉由本地裝置建立檢查執行緒檢查遠端裝置是否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而據以決定本地裝置是否建立下載執行緒下載至少一新進檔案。當遠端裝置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更新本地裝置之 資料庫。並且,本地裝置建立下載執行緒,使得遠端裝置下載至少一新進檔案至本地裝置。如此一來,可減少人力的操作及減少等待下載的時間,以增加傳輸大型檔案的便利性。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實施例發明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關於本發明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考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Claims (8)

  1. 一種檔案自動傳輸方法,適於一本地裝置與一遠端裝置進行檔案傳輸,該檔案自動傳輸方法包括:該本地裝置建立一檢查執行緒;該檢查執行緒檢查該遠端裝置是否具有至少一新進檔案;若該遠端裝置具有該至少一新進檔案,更新該本地裝置之一資料庫;該本地裝置建立一下載執行緒;以及該下載執行緒由該遠端裝置下載該至少一新進檔案至該本地裝置,且該新進檔案至少包括檔名、檔案建立時間、檔案大小、檔案描述與位置其中之一;其中該下載執行緒由該遠端裝置下載該至少一新進檔案至該本地裝置的步驟包括:該下載執行緒檢查該本地裝置之該資料庫,判斷是否具有該至少一新進檔案之資訊;若該本地裝置之該資料庫具有該至少一新進檔案之資訊,該下載執行緒登入該遠端裝置;該下載執行緒下載該至少一新進檔案至該本地裝置;以及該下載執行緒更新該本地裝置之該資料庫。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其中該檢查執行緒檢查該遠端裝置是否具有該至少一新進檔案的步驟包括:該檢查執行緒登入該遠端裝置; 該檢查執行緒依據一識別資料檢查該遠端裝置之至少一檔案,判別該至少一檔案是否為該至少一新進檔案;以及若該至少一檔案為該至少一新進檔案,於該本地裝置之該資料庫儲存該至少一新進檔案之資訊。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其中該檢查執行緒及該下載執行緒係以檔案傳輸協議(FTP)登入該遠端裝置。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其中該識別資料係為該遠端裝置之至少一檔案的時間標籤。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其中該下載執行緒下載該至少一新進檔案至該本地裝置之步驟包括:若該本地裝置已有部分該至少一新進檔案,則進行續傳以下載剩餘部分之該至少一新進檔案。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其中該檢查執行緒係設定為定時或不定時自動建立。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其中該下載執行緒係設定為定時或不定時自動建立。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檔案自動傳輸方法,其中該檢查執行緒係與該下載執行緒可同時或不同時建立。
TW102122800A 2013-06-26 2013-06-26 檔案自動傳輸方法 TWI520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2800A TWI520543B (zh) 2013-06-26 2013-06-26 檔案自動傳輸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2800A TWI520543B (zh) 2013-06-26 2013-06-26 檔案自動傳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1497A TW201501497A (zh) 2015-01-01
TWI520543B true TWI520543B (zh) 2016-02-01

Family

ID=52718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2800A TWI520543B (zh) 2013-06-26 2013-06-26 檔案自動傳輸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05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9104B (zh) * 2018-12-11 2023-06-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文件资源交换方法、文件资源服务器及文件交换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1497A (zh) 2015-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913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upgrades, migration of user data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a cloud-based platform
US7624134B2 (en) Enabling access to remote storage for use with a backup program
US8090917B2 (en) Managing storage and migration of backup data
JP4996619B2 (ja) バックアップ・サーバとバックアップ記憶システムとを備えるシステムを動作させる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234049B1 (en) Background service process for local collection of data in an electronic discovery system
US10353790B1 (en) Disaster recovery rehearsals
US20170004058A1 (en) Managing backup operations from a client system to a primary server and secondary server
US8321860B2 (en) Local collector
US7900006B2 (en) Maintaining checkpoints during backup of live system
US20140032833A1 (en) Dynamic Disk Space Management In A File System
US9600376B1 (en) Backup and replication configuration using replication topology
JP2010009573A (ja) Nas及びcas統合体でデータをバックアップする為の方法と装置
JP2013524358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管理方法、及びデータ管理計算機システム
US2015022760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20100250698A1 (en) Automated tape drive sharing in a heterogeneous server and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US9146816B2 (en) Managing system image backup
WO2016202206A1 (zh) 一种超文本传输请求的补发方法、装置及客户端
TWI520543B (zh) 檔案自動傳輸方法
JP2006072684A (ja) ストレージ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管理サーバ、ホストとストレージ装置
US20120005162A1 (en) Managing Copies of Data Structures in File Systems
CN115629784A (zh) 更新机台文件的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201227268A (en) Data backup system and data backup and retrival method
US8655845B2 (en) Reducing duplicate information when reporting system incidents
US20120084264A1 (en) System for configurable reporting of network data and related method
JP2013161383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