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3196A - 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 - Google Patents
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83196A CN102783196A CN2010800650762A CN201080065076A CN102783196A CN 102783196 A CN102783196 A CN 102783196A CN 2010800650762 A CN2010800650762 A CN 2010800650762A CN 201080065076 A CN201080065076 A CN 201080065076A CN 102783196 A CN102783196 A CN 1027831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o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identifier
- unit
- data
- wireless connect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B—TICKET-ISSUING APPARATUS; FARE-REGISTERING APPARATUS; FRANKING APPARATUS
- G07B15/00—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fares, tolls or entrance fees at one or more control points
- G07B15/06—Arrangements for road pricing or congestion charging of vehicles or vehicle users, e.g. automatic toll systems
- G07B15/063—Arrangements for road pricing or congestion charging of vehicles or vehicle users, e.g. automatic toll systems using wireles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vehicle and a fixed st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10,12)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装置互连器(14),该装置互连器(14)具有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的第一端部(19)以及设置有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的第二端部(21);第一装置(10),该第一装置(10)具有第一互连器配合单元(23)、第一无线通信单元(28)以及第一读取单元(26);以及第二装置(12),该第二装置(12)具有第二互连器配合单元(31)、第二无线通信单元(34)以及第二读取单元(32)。每个装置的无线通信单元均被配置成当装置互连器附接至相应的配合单元时,接收由相应的读取单元所读取的标识符,并且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采用该标识符,与另一无线通信单元一起建立两个装置之间的无线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提供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一种用于允许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互连器,以及一种用于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布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两个装置彼此之间的临时物理连接常见于很多技术领域。一个领域是交通工具(例如像汽车一样的车辆)中的电池的充电。可能对此感兴趣的其他领域可以是用于向一件电动设备提供电力。另一示例为使用流体(例如气体或燃油)来填充罐。在这些以及其他情形下,可能对在装置之间的两个方向上传递附加数据有兴趣。例如,在将物理实体的量从装置中的一个装置传输至另一个装置(其中该实体可以是电能或诸如油和气的流体)的情况下,可能对此感兴趣。存在很多需要传输这样的数据的原因。一个原因可能出于经济,以便执行与该传输相关联的经济交易。另一原因可能是为了控制所输送的量。
可以使用额外的有线通信来输送这样的数据,并且在充电情形下,也可以使用电力线来输送这样的数据。额外的线是复杂且昂贵的,并且导致使用附加的连接器或者导致在一根线缆中将通信线和电力线混合。电力线通信涉及用于在电压上调制数据的附加硬件。测量这两者涉及附加工作并且还增加风险。此外,电力线通信仅可以在涉及电的情形下使用。
因此在很多情形下,最好的选择为使用无线连接来提供这样的附加数据。
Cyriacus Bleijs在“Low-cost charging systems with fullcommunication capability”,EVS24,Stavanger,挪威,2009年5月13日至5月16日中描述了与车辆充电相关的对电力线通信的使用。该文献还描述了无线通信,然而不是临时连接装置(例如车辆和充电桩)之间的无线通信。
当提供无线连接时,重要的是在所涉及的两个装置之间而不是其他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
因此需要提供与彼此相连的两个装置相关、以用于能够在它们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独特识别。
存在用于识别装置的技术。
例如,对于车辆的充电和无线连接,存在用于识别车辆的技术。
如在CN 201210314中所描述的:车辆可以设置有射频识别(RFID)标签,并且充电桩的线缆可以装备有RFID读取器。当充电线缆连接至车辆上的充电插座时,RFID读取器检测车辆的RFID标签,并读取如牌照信息的车辆ID相关信息。
RFID也可以与电力线通信相结合。这在JP 2006245983中有所描述。这里,壁式插座包含了PLC调制解调器以用于电力线通信。插座还具有用于读取RFID插头的RFID标签的读取器。
US 2007/0221730描述了设置有RFID标签的计算机线缆。线缆插座设置有RFID读取器以识别线缆,从而确保正确的线缆插入到恰当的插座中。
然而,这些文献中没有一个与提供用于无线通信的标识符有关。
考虑到以上所述的内容,因此仍存在以下需要:即使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彼此未知,也允许这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能够彼此无线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彼此未知、也能在这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该目的通过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实现,该方法包括在所述装置中的一个装置中进行的以下步骤:
检测装置互连器的一个端部至该装置的互连器配合单元的物理附接,所述装置互连器的所述端部设置有包括无线通信标识符的一组识别数据,并且所述互连器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包括另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的另外一组识别数据,所述另一端部设置为用于附接至另一装置;
读取所述装置互连器的、已被检测到附接的端部的无线通信标识符;
使用所读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与所述另一装置协作地建立与所述另一装置的专用双向无线连接,其中在建立所述连接时所述另一装置使用所述另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以及
通过所述无线连接与所述另一装置交换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彼此未知、也能在这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该目的通过用于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布置来实现,该布置包括:
所述装置中的一个装置,该装置包括:
互连器配合单元,所述互连器配合单元用于接纳装置互连器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中的一个,其中所接纳的端部设置有包括无线通信标识符的一组识别数据,并且另一端部设置有包括另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的另外一组识别数据,所述另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与所接纳的端部的无线通信标识符相关;
读取单元,所述读取单元被配置成当所述装置互连器被附接至所述互连器配合单元时,检测所接纳的端部的无线通信标识符;以及
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接收由所述读取单元读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并且使用所读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与另一装置协作地建立与所述另一装置的专用双向无线连接,其中在所述两个装置之间建立所述连接时所述另一装置使用所述另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彼此未知、也允许在这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互连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该目的通过用于允许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互连器实现,其中所述装置互连器具有适于附接至第一装置的第一端部以及适于附接至第二装置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的第一组识别数据,并且所述第二端部设置有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的第二组识别数据,以允许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在所述装置互连器被物理附接至所述装置时检测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以用于基于所述无线通信标识符在所述装置之间建立一个双向无线连接。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彼此未知、也能在这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该目的通过用于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系统实现,其中该系统包括:
装置互连器,所述装置互连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的第一组识别数据,并且所述第二端部设置有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的第二组识别数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相关;
第一装置,所述第一装置具有第一互连器配合单元、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以及第一读取单元;以及
第二装置,所述第二装置具有第二互连器配合单元、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以及第二读取单元,
其中,所述装置的无线通信单元均被配置成当所述装置互连器被附接至相应的配合单元时,接收由相应的读取单元读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并且所关注的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采用该无线通信标识符,与另一无线通信单元协作地建立所述两个装置之间的专用双向无线连接。
本发明具有很多优点。它解决了当两个装置彼此未知时,如何确保使正确的两个装置被无线连接的问题。即使在这些装置的无线电通信单元所覆盖的范围内存在许多类似的装置,这也是可以的。对用户而言,本发明还易于使用。当装置互连器附接至两个装置时,自动建立无线连接。这在用于日常使用的应用(如电动车辆充电)中特别重要。因为可以采用大容量、低成本的标准元件,所以能够以低成本设置本发明。本发明还是多用途的,并且可以在各种应用中使用。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通过电缆形式的装置互连器而互相连接的两个装置:车辆和充电桩;
图2示出了绘出包括图1中的充电桩、线缆以及车辆的充电站的示意框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在线缆的第一端部处的第一信息载体的内容;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在线缆的第二端部处的第二信息载体的内容;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在车辆中执行的许多方法步骤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充电桩中执行的许多方法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给出对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用于允许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互连器、以及用于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布置和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
在很多领域中都可能对两个装置的彼此连接感兴趣。一个这样的领域是电力输送领域,例如像交通运输工具的电池充电。
如今许多交通运输工具使用电来为它们的推进机构提供动力。如今例如存在可以被插入到能量传送桩(energy delivery post)或充电桩中、以使其电池充电的电动车辆。然而可以充电的交通工具不限于车辆,其他类型的交通工具像船和艇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充电。
在输送电力以用于对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输送数据,例如使得能够进行关于电力输送的经济交易的数据。可利于输送的其他类型的数据是充电控制数据,即,用于控制充电的数据以及安全相关数据。
能够输送这样的数据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是通过提供双向无线连接,这可以使用许多已知的无线协议(例如诸如蓝牙或紫峰(ZigBee)的短距离无线协议)来进行。然而,其他技术也是可以的,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这样的情形,其中车辆10的形式的第一装置经由充电线缆14的形式的装置互连器14而临时连接至充电桩12的形式的第二装置。这些装置10和12两者均装备有无线通信能力,由于它们每个设置有天线16和18,因此这一点是清楚的。这些天线还被示出为提供双向无线通信W。
然而,问题在于在无线感测中装置通常是彼此未知的。它们不知道如何彼此无线联系。它们不知道无线电覆盖区域的大小以及哪一个无线标识符属于期望通信的那个实体。此外,建立无线连接应该结合较高的用户友好度。用户或司机不应该必须提供必要的信息。这应该是在装置相互连接时自动提供的。这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做到的,尤其是如果在相同的位置提供了很多充电桩和车辆的情形下。于是,非常难以确切地确定哪两个装置要关于它们之间的连接和要输送的量而彼此通信。
本发明针对于解决该问题。
根据图2可以理解如何能解决该问题,图2示出了充电站的示意框图,该充电站包括与配电网的电力线PL相连接的许多充电桩12、40以及42。这里的一个充电桩12为图1中的充电桩。该图还表示出来自图1的车辆10和线缆14。这里的充电桩12、40和42中的每一个充电桩均可以以相同的方式配置,为何车辆10仅连接至一个充电桩12的原因更详细地示出。
这里的车辆10包括第一互连器配合单元23,第一互连器配合单元23接纳线缆14的第一端部19。第一互连器配合单元23有利地是插座,并且第一端部是可以插入到该插座中的插头。为了充电,车辆包括电连接至插座的电池24。
以相同的方式,充电桩12装备有在这里同样为插座形式的第二互连器配合单元31,其中同样为插头形式的线缆14的第二端部21可以插入到该插座中。
应该意识到的是插头和插座的使用仅仅是可以使用的装置互连器端部和互连器配合单元的一个示例。
这样,能够使用经由设置在充电桩12中的电力变换单元38从电力线PL接收到的电力来对车辆电池24充电。作为替选,变换单元可以设置在车辆中。
目前为止所描述的均是传统的而不是新的。
然而,为了能够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建立专用的双向无线连接,存在图2中所包括的许多附加单元。
首先,线缆14的第一端部设置有第一组识别数据,该第一组识别数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是与线缆相关联的无线通信标识符。因此,它可以是识别线缆的标识符。该无线通信标识符可以以其最简单的形式而设置为一系列字符,例如一系列整数。车辆10必须能够读取该组识别数据,因此该组识别数据被存储在第一信息载体20中。可以以近场通信标签(例如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形式来设置该信息载体。它还可以以其他方式来设置,例如通过条形码。
出于该原因,车辆10也设置有相应的第一读取单元26,即,被配置成读取或能够读取存储在信息载体中的数据的读取器,并且在诸如RFID的近场通信的情形下为RFID读取器的形式。当然,基于用于实施信息载体的技术,第一读取单元26也可以为条形码读取器或其他适当的读取器。第一读取单元26位于第一互连器配合单元处,并且在该示例中也位于该第一互连器配合单元中。
以相同的方式,线缆14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组识别数据,该第二组识别数据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是也与线缆相关联的无线通信标识符。因此它也可以识别线缆。该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也可以设置为一系列字符,例如一系列整数。充电桩12必须能够读取该组识别数据,因此它也设置有能够读取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的第二读取单元32。同样地,这里的读取单元的类型与信息载体所使用的类型相关,并且在该示例中为RFID读取器。同样地,第二读取单元位于第二互连器配合单元处,并且在该示例中也位于该第二互连器配合单元中。
为了能够建立无线连接,车辆10中的第一读取单元26电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30。此外,第一控制单元30电连接至电池24、第一互连器配合单元23以及第一无线通信单元28,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无线通信单元28为紫峰通信单元。这里它还可以为另一类型的通信单元,例如像蓝牙单元或WLAN单元一样的其他类型通信单元。无线通信单元28转而电连接至天线16。这里,互连器配合单元23可以设置有检测器(未示出),以用于检测装置互连器的配合,即检测插头被插入到插座中。于是,互连器配合单元的该检测器被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30。
以相同的方式,充电桩12中的第二读取单元32电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36。此外,第二控制单元36电连接至电力变换单元38、第二互连器配合单元31以及第二无线通信单元34,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无线通信单元34也为紫峰通信单元,但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无线通信单元34最终电连接至天线18。这里,第二互连器配合单元36也可以设置有检测器(未示出),以用于检测装置互连器的配合,即检测插头被插入到插座中。于是,该检测器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36。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线缆14上的第一信息载体20及其内容,在该示例中第一信息载体20仅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I1;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线缆14上的第二信息载体22及其内容,在该示例中第二信息载体22仅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I2。现在由于已经描述了该系统,还将参照图5和图6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功能,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在车辆中执行的许多方法步骤的流程图,并且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充电桩中执行的许多方法步骤的流程图。
根据之前的描述,在这里线缆14的形式的装置互连器明显起很重要的作用。该线缆14在其两端是自由的。这意味着每个端部均可连接或附接至具有适当的互连器配合单元或插座的任意装置。因此,每个端部均适于附接至互连器配合单元。因此,它不像在使用固定地附接至桩的方式来向车辆供应能量的多数系统中那样。这里使用的线缆通常也可以是属于车辆的用户的线缆。这意味着线缆可以是一件充电设备,车辆的用户能将该设备携带在车辆中并将其用于在不同的充电站对车辆电池充电。如之前所提及的,该线缆装备有两个无线通信标识符,即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和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在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这些标识符是一样的,即它们是相同的。因此,相同的标识符呈现在线缆的两端。然而应该意识到它们不需要相同。在本发明的一些变型中它们是不相同的。但是它们应该彼此对应或相关,这意味着标识符中的一个标识符应该能够通过另一个标识符推断出来。例如,它们可以具有相反次序的字符或共同形成一对密钥。然而两个标识符在以下方面都必须是独特的:没有其他线缆可以设置有这两个标识符中的任何一个。
当用户现在想将车辆10的电池24充电时,他或她将线缆14的第一端部19插入到第一插座23中并将线缆14的第二端部21插入到第二插座31中。这里,包括各组识别数据的各信息载体可以在装置互连器上具有这样的位置:使得当装置互连器附接至装置即附接至互连器配合单元时,可以由相应的读取单元来读取内容。这可以通过放置在插座的壁上的如下位置中的读取单元来进行:当线缆插头被插入到插座中时,信息载体将面向该位置或与该位置对齐。这样,这将发生在线缆的两侧,即,发生在车辆10和充电桩12两者中。
当已完成上述操作时,第一插座23中的检测器向第一控制单元30传输信号,该信号表示装置互连器14已经附接。以这种方式,第一控制单元30检测装置互连器14的第一端部19至第一互连器配合单元23的物理附接(步骤43),即线缆的第一插头被插入在第一插座23中。在这完成之后,第一控制单元30于是命令第一读取单元26来读取第一信息载体20的内容。然后,车辆10的第一读取单元26读取或检测所附接的连接器的第一组识别数据的至少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I1(步骤44),并且将该无线通信标识符I1转送至第一控制单元30。
以相同的方式,第二插座31中的检测器向第二控制单元36传输信号,第二控制单元36以相同的方式来检测装置互连器14的第二端部21至第二互连器配合单元31的物理附接(步骤57),即线缆的第二插头被插入在第二插座31中。在这完成之后,第二控制单元36于是命令第二读取单元32来读取第二信息载体22的内容,读取单元32继续并读取或检测所附接的连接器的第二组识别数据的至少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I2(步骤58),并且将该无线通信标识符I2转送至控制单元36。
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标识符I1之后,第一控制单元30于是使用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I1来控制第一无线通信单元28以建立与充电桩12的专用无线连接W(步骤46),并且在接收到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I2之后,第二控制单元36于是使用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来控制第二无线通信单元34以建立专用无线连接W(步骤60)。这样,使用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I1和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I2两者建立了一个双向无线连接。因而无线通信单元彼此协作地建立了无线连接。
在这里,可以以许多方式使用无线通信标识符。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建立连接:装置中的一个装置向临近装置询问无线通信标识符,接收来自临近装置的回应,并选择以与其自身的无线通信标识符相对应的无线通信标识符来回应的那个装置。这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完成:装置彼此宣告它们的无线通信标识符,于是享有相同的标识符或具有相对应的标识符的两个装置建立连接。此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建立连接:从装置中的一个装置广播被加密有无线通信标识符中的一个无线通信标识符的消息,其中,能够解密该消息的唯一的另一个装置是具有另一无线通信标识符的装置,因而就是要与之进行通信的装置。
一旦建立了专用的双向无线连接W,那么就可以通过它传输数据。装置因此可以通过无线连接W来彼此交换数据。这里,可以输送用于指定电压、电流和/或额定功率的数据。此外,可以输送用于识别桩和车辆的电压以及桩和车辆的电流限制的数据。还可以传输停止和启动命令。不过大体上,可以对充电进行控制,其中基于通过专用的无线连接所交换的数据来执行该充电。
作为示例,车辆10的第一控制单元30可以检测电池24的状态(像电池24所具有的充电程度)(步骤48),并且随后通过连接W将电池状态数据传输至第二控制单元36(步骤50)。第一控制单元30于是可以接收基于该数据的来自充电桩12的能量(步骤52)。其后,控制单元30可以检查电池是否充满电(步骤54),并且如果充满电,则可以与充电桩交换交易数据或将交易数据通信至充电桩(步骤55),随后终止无线连接(步骤56);而如果电池没有充满电,则可以再次检查电池的状态并且基于电池状态数据继续向电池充电。所交换的交易数据可以涉及:充电桩通知车辆所输送的能量的数量和价格;以及车辆通知充电桩支付方式。
这样,充电桩12的第二控制单元36可以接收电池状态数据(步骤62);并且基于该数据,第二控制单元36于是可以确定将要输送的电力的量。在该确定过程中,这里可以考虑电池的状态。然而,也可以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是否存在连接至相邻充电桩的其他车辆以及这些电池的电池状态。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像电力线PL所属于的配电网能够传送多少能量。
基于所有的该数据,第二控制单元36于是可以基于电池状态数据和上述可能的其他数据来控制无线通信单元38,以通过线缆14将能量传输至车辆10(步骤64)。
在这里,第二控制单元36也可以调查电池是否充满电或者从车辆接收电池已经充满电的信息(步骤66),并且还可以基于该决定来继续充电或者通信或交换交易数据(步骤68),然后终止无线连接(步骤70)。
这样,能够与从充电桩至车辆的电力输送相协作地在车辆和充电桩之间传送许多数据。此外,这是以非常用户友好的方式进行的。用户需要做的唯一事情是将线缆连接至两个装置。这里,当然可以通知用户充电过程,这可以在车辆或充电桩中的显示器上进行。此外,该连接是安全且灵活的。
这只是可如何使用无线连接的一个示例。还存在无数的其他方式。
以终止无线连接为例。以上是基于电池已经充满电而终止无线连接。对此的替代是基于线缆断开连接这一事实来终止无线连接。此外,在以上给出的示例中,由充电桩来执行充电控制。该控制可以被取代为在车辆中执行。还可以将控制分成部分,使一个实体执行普通的充电控制而另一实体基于配电网的状态来执行控制。第一部分可以在车辆或第一充电桩中执行,而第二部分可以在充电桩或某个更高级别的控制单元中执行。此外,该更高级别的单元可以与配电系统或充电桩站相关联。
充电控制还可以涉及施加电流限制,即,限制可以从电力线获得的给定最大电流。与充电相关的另外的可能功能是在给定时间窗口期间阻碍充电。因此可以在设定时段中禁止充电并在其他时段中允许充电。
这里应该意识到也可以经由无线连接传送其他类型的数据。如果车辆为商用车辆,则例如能够经由该连接来传送驾驶计划、交通日志数据、装货单以及其他类型的商用车辆数据。
此外,各组识别数据可以包括以上提及的无线通信标识符,并且除此之外还可以包括密钥。这样,无线通信标识符可以用于识别要通信的装置,同时密钥用于对无线连接上的数据加密以提高安全性。一组数据还可以包括与装置互连器相关的附加信息,例如线缆类型以及额定电流、制造商以及生产日期等。此外,无线通信标识符可以是临时分配给装置的无线电地址或网络地址。
至车辆的连接可以为直流(DC)或交流(AC)连接。依赖于该类型,在车辆和充电桩中需要不同类型的变换器。
还应该意识到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车辆电池的充电。本发明还可以使用在其他的电能传送情形中,例如,与连接至配电箱(该配电箱例如处于建筑工地处或处于工业环境中)的一件电动设备相关的电能传送情形。这样的一件设备例如可以是风机,基于空气中所检测的湿度的量来将能量传送至该风机。于是可以基于湿度来控制风机的能量。这样,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来输送关于该件设备的监视和控制数据。
所提供的本发明还可以与以流体或固体实体来填充罐相关,例如使用汽油、油或气体或颗粒状物来填充罐。
于是,可以基于罐中的水平/压力来控制填充。在所有的这些情形中,线缆上的无线通信标识符均用于建立无线连接。
这样,装置互连器可以是用于将物理实体的量或流量(如流体例如油、汽油或气体)从装置中的一个装置传输至另一个装置的线缆。因此,流量可以是能量流量或者流体或气体的流量。于是,通过无线连接所交换的数据可以用于控制所涉及的量或流量的传输。
因此,本发明还具有除了已经提及的优点之外的许多优点。本发明解决了以下问题:如何确保连接正确的两个装置,即使在无线电通信单元所覆盖的范围内存在许多相似的装置也是如此。对用户而言,本发明还易于使用。当装置互连器附接至两个装置时,自动建立无线连接。这在用于日常使用的应用(如电动车辆充电)中特别重要。由于没有将电力线和数据线混合或增加用于电力线通信的电子硬件,本发明还提供了增加的安全性。因为信息载体和读取单元可以是高容量、低成本的标准元件,所以能够以低成本设置本发明。此外,本发明是耐用的。这是由于信息载体和读取单元可以隐藏在插头和插座的塑料壳体内部这一事实。本发明还是多用途的,这是由于该原理可以在如下的许多应用中使用:在这些应用中,因为需要资格和额外操作,如今并未使用数据通信。
每个控制单元均可以以处理器的形式来实现,该处理器附随有程序存储器,该程序存储器包括当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期望的控制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有利地通过实施所使用的通信协议的集成电路来提供通信单元。连接器的感测可以涉及电压感测装置和A/D变换器。
根据前述讨论,明显的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方式变化。例如应该意识到不需要单独的检测单元来检测装置互连器的附接。读取单元可以将读取功能和这样的检测功能结合。因此如果能够读取一组识别数据,就可以确定装置互连器已附接。因此,应意识到本发明仅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10,12)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包括在所述装置中的一个装置(10;12)中进行的以下步骤:
检测(43;57)装置互连器(14)的一个端部(19;21)至该装置的互连器配合单元(23;21)的物理附接,所述装置互连器的所述端部设置有包括无线通信标识符(I1;I2)的一组识别数据,并且所述互连器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包括另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的另外一组识别数据,所述另一端部设置为用于附接至另一装置;
读取(44;58)所述装置互连器的、已被检测到附接的端部的无线通信标识符;
使用该无线通信标识符,与所述另一装置协作地建立(46;50)与所述另一装置的专用双向无线连接(W),其中在建立所述连接时所述另一装置使用所述另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以及
通过所述无线连接与所述另一装置交换(50,55;62,68)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装置互连器是用于在所述两个装置之间传输物理实体的量的线缆,并且通过所述无线连接所交换的数据被用于控制所述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连接上所交换的数据包括用于与所述传输有关的支付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量是电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量是流体。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标识符是相同的。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每组识别数据包括密钥,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使用相应组的识别数据的密钥对所述无线连接上的数据加密。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装置中的一个装置是车辆并且另一装置是能量传送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装置是一件电动设备,并且另一装置是配电箱。
10.一种用于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W)的布置,所述布置包括所述装置中的一个装置(10;12),该装置(10;12)包括:
互连器配合单元(23;31),所述互连器配合单元(23;31)用于接纳装置互连器(14)的第一端部(19)或第二端部(21)中的一个,其中所接纳的端部设置有包括无线通信标识符(I1;I2)的一组识别数据,并且另一端部设置有包括另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I2;I1)的另外一组识别数据,所述另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I2;I1)与所接纳的端部的无线通信标识符(I1;I2)相关;
读取单元(26;32),所述读取单元(26;32)被配置成当所述装置互连器被附接至所述互连器配合单元时,检测所接纳的端部的无线通信标识符;以及
无线通信单元(28;34),所述无线通信单元(28;34)被配置成接收由所述读取单元读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并且使用该无线通信标识符,与另一装置协作地建立与所述另一装置的专用双向无线连接(W),其中在所述两个装置之间建立所述连接时所述另一装置使用所述另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布置,还包括:所述装置互连器(1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布置,所述一个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30;36),所述控制单元(30;36)被配置成控制所述无线通信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其中,所述一个装置是交通运输工具(10)。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其中,所述一个装置是能量传送桩(12)。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其中,所述一个装置是一件电动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其中,所述一个装置是配电箱。
17.一种用于允许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装置互连器(14),所述装置互连器具有适于附接至第一装置(10)的第一端部(19)以及适于附接至第二装置(12)的第二端部(21),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I1)的第一组识别数据,并且所述第二端部设置有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I2)的第二组识别数据,以允许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在所述装置互连器被物理附接至所述装置时检测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以用于基于所述无线通信标识符在所述装置之间建立一个双向无线连接。
18.一种用于在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10,12)之间建立无线连接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装置互连器(14),所述装置互连器(14)具有第一端部(19)和第二端部(21),其中,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I1)的第一组识别数据,并且所述第二端部设置有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I2)的第二组识别数据,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标识符(I2)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标识符相关;
第一装置(10),所述第一装置(10)具有第一互连器配合单元(23)、第一无线通信单元(28)以及第一读取单元(26);以及
第二装置(12),所述第二装置(12)具有第二互连器配合单元(31)、第二无线通信单元(34)以及第二读取单元(32),
其中,所述装置的无线通信单元均被配置成当所述装置互连器被附接至相应的配合单元时,接收由相应的读取单元读取的无线通信标识符,并且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采用所述无线通信标识符,与另一无线通信单元协作地建立所述两个装置之间的专用双向无线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EP2010/052521 WO2011107136A1 (en) | 2010-03-01 | 2010-03-01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temporarily connected device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83196A true CN102783196A (zh) | 2012-11-14 |
CN102783196B CN102783196B (zh) | 2015-11-25 |
Family
ID=43065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6507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83196B (zh) | 2010-03-01 | 2010-03-01 | 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49353B2 (zh) |
EP (1) | EP2543202B1 (zh) |
JP (1) | JP5342075B2 (zh) |
KR (1) | KR101377339B1 (zh) |
CN (1) | CN102783196B (zh) |
BR (1) | BR112012021961A2 (zh) |
CA (1) | CA2791195C (zh) |
ES (1) | ES2455542T3 (zh) |
RU (1) | RU2530350C2 (zh) |
WO (1) | WO201110713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302078A1 (en) | 2010-06-02 | 2011-12-08 | Bryan Marc Failing | Managing an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a vehicle and an energy transfer system |
US20130003875A1 (en) * | 2011-06-30 | 2013-01-03 | Broadcom Corporation |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multiple plc interface(s) |
US20130344802A1 (en) * | 2012-06-26 | 2013-12-26 | Dave Gordon Armour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tier automatic transit system updating |
US10160324B2 (en) * | 2014-12-31 | 2018-12-25 | Chargepoint, Inc. | Automatically sensing a type of charging cable and setting maximum amperage output of a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accordingly |
CN113635801B (zh) * | 2021-10-13 | 2021-12-24 | 南通绿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充电桩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60300A (ja) * | 2003-02-24 | 2004-09-16 | Sharp Corp | 無線通信機器及び認証情報の交換方法 |
CN2867462Y (zh) * | 2005-08-31 | 2007-02-07 | 五邑大学 | 无线智能车辆计费系统 |
WO2009093705A1 (ja) * | 2008-01-25 | 2009-07-30 | Kyushu Electric Power Co., Inc. | 電気駆動装置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0113629D0 (en) * | 2001-06-05 | 2001-07-25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Consensual data delivery through beacons |
JP3748106B2 (ja) * | 2002-04-25 | 2006-02-2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RU2297101C2 (ru) * | 2002-05-01 | 2007-04-10 | Мета4Хэнд Инк. | Обработка данных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ети |
JP2005094096A (ja) | 2003-09-12 | 2005-04-07 | Toshiba Corp | 受信装置、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伝送方法 |
JP4290529B2 (ja) * | 2003-11-07 | 2009-07-08 |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端末、暗号鍵設定システム、暗号鍵設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6074868A (ja) * | 2004-08-31 | 2006-03-16 | Fuji Heavy Ind Ltd |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充電システム |
US7249212B2 (en) * | 2004-12-22 | 2007-07-2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Bluetooth association based on docking connection |
JP2006245983A (ja) | 2005-03-03 | 2006-09-14 | Teruya:Kk | 通信機能付き電源用プラグ及びコンセント |
JP2006252466A (ja) * | 2005-03-14 | 2006-09-21 | Olympus Corp | 情報装置及び起動管理プログラム |
CN1687972B (zh) * | 2005-03-18 | 2010-10-06 | 马进 | 基于蓝牙技术和兼有多种功能的区域车辆管理系统 |
JP2006280119A (ja) * | 2005-03-29 | 2006-10-12 | Nec Saitama Ltd | 携帯端末装置 |
CN100342361C (zh) | 2005-05-31 | 2007-10-10 |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快速读写存储器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US7311084B2 (en) * | 2006-01-27 | 2007-12-25 | Angus Barry Begg | Fuel injection system |
US20070221730A1 (en) | 2006-03-27 | 2007-09-27 | Mcreynolds Alan | RFID enabled cable tracking |
US7970350B2 (en) | 2007-10-31 | 2011-06-28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ent sharing |
CN201210314Y (zh) | 2008-05-15 | 2009-03-18 |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具备身份识别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
US8233804B2 (en) * | 2008-09-30 | 2012-07-3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iber optic cable diagnostics using digital modulation |
US8564403B2 (en) * | 2009-03-18 | 2013-10-22 | Mario Landau-Holdsworth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electricity to electric vehicles, monitoring the distribution thereof, and/or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thereof |
-
2010
- 2010-03-01 KR KR1020127022780A patent/KR10137733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03-01 CA CA2791195A patent/CA2791195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3-01 EP EP10709181.1A patent/EP2543202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3-01 WO PCT/EP2010/052521 patent/WO2011107136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3-01 CN CN201080065076.2A patent/CN10278319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3-01 RU RU2012141565/08A patent/RU2530350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03-01 BR BR112012021961A patent/BR112012021961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03-01 ES ES10709181.1T patent/ES2455542T3/es active Active
- 2010-03-01 JP JP2012555304A patent/JP534207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8-30 US US13/599,883 patent/US874935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60300A (ja) * | 2003-02-24 | 2004-09-16 | Sharp Corp | 無線通信機器及び認証情報の交換方法 |
CN2867462Y (zh) * | 2005-08-31 | 2007-02-07 | 五邑大学 | 无线智能车辆计费系统 |
WO2009093705A1 (ja) * | 2008-01-25 | 2009-07-30 | Kyushu Electric Power Co., Inc. | 電気駆動装置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30057389A1 (en) | 2013-03-07 |
JP5342075B2 (ja) | 2013-11-13 |
RU2012141565A (ru) | 2014-04-10 |
ES2455542T3 (es) | 2014-04-16 |
US8749353B2 (en) | 2014-06-10 |
CN102783196B (zh) | 2015-11-25 |
EP2543202B1 (en) | 2014-01-01 |
CA2791195A1 (en) | 2011-09-09 |
EP2543202A1 (en) | 2013-01-09 |
RU2530350C2 (ru) | 2014-10-10 |
BR112012021961A2 (pt) | 2016-06-07 |
JP2013521681A (ja) | 2013-06-10 |
KR101377339B1 (ko) | 2014-03-25 |
CA2791195C (en) | 2016-09-06 |
WO2011107136A1 (en) | 2011-09-09 |
KR20120123503A (ko) | 2012-1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10231044A1 (en) |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 |
CN102548791B (zh) | 用于控制电驱动的机动车的充电过程的授权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594005B (zh) | 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系统 | |
EP2203966B1 (en) |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power transfer system and power transfer system | |
CN102783196B (zh) | 两个临时连接的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 | |
AU2012342654B2 (en) | Metering and measuring-point system for measuring and metering electrical power/electricity, and a method | |
EP3017994A2 (en) | System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 | |
JP2012098798A (ja) | 充電システム | |
CA2744890C (en) | Metering and measuring point system for measuring and metering electrical energy and method | |
CN111071080B (zh) | 车辆及充电系统 | |
CN103872721A (zh) | 无线充电系统的收发排列状态显示方法及装置 | |
JP2014073002A (ja) | 車載通信装置及び充電システム | |
JP2013051780A (ja) | 車両用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用充電ケーブル | |
JP2010142096A (ja) | 充電装置 | |
CN109177765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系统控制充电或放电的方法 | |
CN204651945U (zh) | 充电桩智能控制系统 | |
CN205920141U (zh) | 智能电能表检查装置和检查系统 | |
CN109334482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及充电站充电系统 | |
CN212827961U (zh) | 一种基于rfid的即插即充交流充电桩 | |
CN209955777U (zh) | 一种电动车接口电路、充电桩充电电路及充电交互系统 | |
CN110641314A (zh) | 基于后台数据诊断的防窃电系统 | |
CN205846814U (zh) | 电动汽车的全自动无线充电系统 | |
KR20200022309A (ko) | 전지 모듈 및 이의 온도 측정 방법 | |
CN107351702A (zh) | 集群充电桩系统 | |
CN220543357U (zh) | 物联网标签及读取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