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0383B - 一种晶闸管驱动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晶闸管驱动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0383B
CN102780383B CN201210248682.9A CN201210248682A CN102780383B CN 102780383 B CN102780383 B CN 102780383B CN 201210248682 A CN201210248682 A CN 201210248682A CN 102780383 B CN102780383 B CN 1027803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angle
thyristor
interval
threshold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86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0383A (zh
Inventor
黄朱勇
杜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486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80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80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0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0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0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晶闸管驱动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晶闸管所在电路的负载值,根据负载值确定若干个相位角;所述若干个相位角是位于所述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的相位角;所述若干个相位角的数量值与所述负载值反相关;在所述若干个相位角中每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向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本申请能够降低晶闸管的驱动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晶闸管驱动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闸管的驱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晶闸管(SCR)具有以下特征:1)驱动只能将晶闸管的阴极阳极(AK极)打开,而不能将其关断,晶闸管只能依靠自身AK极电流降到0而关断;2)在有驱动的情况下,晶闸管相当于一个二极管,具有正向导通负向关断性,能隔断反向电压。
在高频整流领域,双BOOST拓扑由于兼容直流和交流输入两种方式,在中等功率级别的整流器中有着广泛应用。图1为双BOOST电路结构示意图,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为:电网电压AC通过第一晶闸管Q1、第二晶闸管Q2进行整流,电网电压AC处于正半周时,第一晶闸管Q1、第一电感L1、第一场效应管Q3、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工作,电网电压AC经过第一晶闸管Q1整流后得到正电压,正电压经过第一电感L1、第一场效应管Q3、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组成的BOOST电路,升压得到第一电容C1两端的正边直流电压。同理,电网电压AC处于副半周时,通过第二晶闸管Q2整流后得到负电压,负电压经过第二电感L2、第二晶闸管Q4、第二二极管D2、第二电容C2组成的BOOST电路,升压得到第二电容C2两端的负边直流电压。
在电路工作过程中,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的驱动装置持续向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输出驱动信号,以驱动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所述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或者高频脉冲信号。
发明人发现:图1所示BOOST电路中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的驱动损耗很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晶闸管的驱动方法及装置,能够降低晶闸管的驱动损耗。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晶闸管驱动方法,包括:
检测晶闸管所在电路的负载值,根据所述负载值确定若干个相位角;所述若干个相位角是位于所述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的相位角;所述若干个相位角的数量值与所述负载值反相关;
在所述若干个相位角中每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向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
检测晶闸管所在电路的负载值之前还包括:
检测电网电压的相位角,根据各个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将检测到的相位角所在相位角区间对应的晶闸管确定为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
根据负载值确定若干个相位角包括:
所述负载值小于第一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1个位置分布近似均匀的相位角;
所述负载值不小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2个相位角,其中分布于所述相位角区间两侧的相邻相位角之间的间隔小于分布于所述相位角区间中部的相邻相位角之间的间隔;
所述负载值不小于第二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3个相位角,其中,所述N3个相位角分布于相位角区间的两侧;
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均大于0;N1、N2、N3为自然数,N1大于N2,N2大于N3。
在每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向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
对于每个相位角,根据该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确定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
根据该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确定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包括:
将包含该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且时长为t1的时间段作为驱动信号输出时段,t1大于0。
晶闸管所在电路为升压BOOST电路时,还包括:
检测BOOST电路中第一电容和/或第二电容的电容电压,判断电容电压正常值与电容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同时向所有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晶闸管驱动装置,包括:
负载值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晶闸管所在电路的负载值;
相位角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负载值检测单元检测的所述负载值确定若干个相位角;所述若干个相位角是位于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的相位角;所述若干个相位角的数量值与所述负载值反相关;
信号输出单元,用于在所述若干个相位角中每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向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
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网电压的相位角;
晶闸管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将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相位角所在相位角区间对应的晶闸管确定为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
相位角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负载值小于第一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1个位置分布近似均匀的相位角;
所述负载值不小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2个相位角,其中分布于相位角区间两侧的相邻相位角之间的间隔小于分布于相位角区间中部的相邻相位角之间的间隔;
所述负载值不小于第二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3个相位角,其中,所述N3个相位角分布于相位角区间的两侧;
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均大于0;N1、N2、N3为自然数,N1大于N2,N2大于N3。
信号输出单元包括:
时间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电网电压的相位角,确定每个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
时段确定模块,用于对于每个相位角,根据该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确定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
时段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包含该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且时长为t1的时间段作为驱动信号输出时段,t1大于0。
晶闸管所在电路为BOOST电路时,还包括:
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BOOST电路中第一电容和/或第二电容的电容电压;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电容电压正常值与电容电压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阈值;
信号输出单元还用于:判断电容电压正常值与电容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同时向所有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分析如下:
检测晶闸管所在电路的负载值,根据负载值确定若干个相位角;所述若干个相位角是位于所述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的相位角;所述负载值与所述若干个相位角的数量值反相关;在所述若干个相位角中每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向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从而不再持续为各个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只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内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为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在保证晶闸管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降低了晶闸管的驱动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双BOOST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持续高电平驱动信号示意图;
图3为高频脉冲信号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晶闸管驱动方法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晶闸管驱动方法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5a~图5c为本申请晶闸管驱动方法在不同负载值下的驱动信号输出实例;
图6为本申请晶闸管驱动装置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晶闸管驱动装置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晶闸管驱动装置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市电正常工作时,晶闸管的驱动装置一般持续向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输出驱动信号,把这两个晶闸管当做二极管使用。从前述图1所示的双BOOST电路工作原理可知,在电网电压AC正半周需要第一晶闸管Q1导通,在电网电压AC负半周需要第二晶闸管Q2导通。根据晶闸管的反向电压隔断特征,理论上,现有技术中将第一晶闸管Q1、第二晶闸管Q2的驱动持续打开,在电网电压AC正半周,第二晶闸管Q2会由于两端加载负电压而关断,在电网电压AC负半周,第一晶闸管Q1由于两端加载负电压而关断,图1所示的电路是可以正常工作的。
现有技术中持续向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输出驱动信号,具体的,一般向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输出如图2所示的持续高电平的驱动信号,或者向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输出如图3所示的高频脉冲信号。由于晶闸管为电流驱动型半导体,只要G极和S极有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AK极就可以过正电流,使得晶闸管正向导通。图2所示的持续高电平的驱动信号能够保证晶闸管的GK极有一持续的电压,电压产生持续的电流,晶闸管正向导通。图3所示的高频脉冲信号的驱动原理与图2基本相同,这里不赘述。
但是发明人发现,在电网电压AC的正半周,第二晶闸管Q2由于承受负电压,会产生漏电流,在对第二晶闸管Q2持续驱动的情况下,产生的所述漏电流会更大,导致漏电流损耗增大;而且,由于BOOST电路工作过程中,晶闸管的驱动装置持续向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输出驱动信号,驱动损耗大。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晶闸管的驱动方法及装置,能够降低类似如图1所示BOOST电路中晶闸管的驱动损耗。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的晶闸管驱动方法及装置并不仅限于应用在图1所示的BOOST电路中,只要电路中的晶闸管只工作于电网电压一个周期的某一个相位角区间内,都可以使用本申请所述晶闸管驱动方法及装置进行该晶闸管的驱动。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晶闸管的驱动方法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检测晶闸管所在电路的负载值,根据所述负载值确定若干个相位角;所述若干个相位角是位于所述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的相位角;所述若干个相位角的数量值与所述负载值反相关;
步骤402:在所述若干个相位角中每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向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
图4所示的晶闸管驱动方法中,在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为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从而不再如现有技术般持续不断的一直向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而是只在晶闸管需要工作的相位角区间内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才向晶闸管断续地输出驱动信号,降低了对于晶闸管的驱动损耗。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晶闸管驱动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检测电网电压的相位角,根据各个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将检测到的相位角所在相位角区间对应的晶闸管确定为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
本步骤中所述检测电网电压的相位角可以通过捕捉电网电压的上升过零点实现。具体的,可以通过DSP等设备每隔一定的时间,例如20ms捕捉一次电网电压AC的上升过零点,所述上升过零点是指:电网电压从负电压转换到正电压时经过的零点;之后,可以根据捕捉到的该次上升过零点通过计数器预判电网电压AC的相位角。假设计数器每上升1所花费的时间为a,则计数器计数到10mS/a时就可以认为电网电压进入下半个周期,计数到20mS/a时就可以认为电网电压进入下一个周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电网电压AC的相位角。
本步骤中所述检测电网电压的相位角的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三相电网电压的电压采样,假设三相电网电压分别为Va(t)、Vb(t)、Vc(t),则经过αβz坐标变换得到两相坐标系下的电压矢量:
Xα=(2Va(t)-Vb(t)-Vc(t))/3
Xβ=(Vb(t)-Vc(t))/31/2
Xm=(Xα2+Xβ2)/1/2
其中,Va(t)、Vb(t)、Vc(t)分别表示三相电网电压;Xα表示αβ坐标系下α轴;Xβ表示αβ坐标系下β轴;Xm表示αβ坐标系下三相电压的模。
通过θ=arcos(Xα/Xm)或者θ=arcos(Xβ/Xm)就可以求出电网电压AC的相位角θ。
例如,在图1所示的BOOST电路中,第一晶闸管Q1工作于电网电压AC的正半周,其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为:0~180度,而第二晶闸管Q2工作于电网电压AC的负半周,其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为:180~360度;此时,如果检测到电网电压处于正半周(相位角为0~180度),则确定第一晶闸管Q1为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如果检测到电网电压处于负半周(相位角为180~360度),则确定第二晶闸管Q2为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
步骤502:检测晶闸管所在电路的负载值,根据负载值确定若干个相位角;所述若干个相位角是位于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的相位角。
其中,所述晶闸管所在电路根据晶闸管所处电路不同而不同,例如,当对图1中所述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进行驱动时,晶闸管所在电路即为图1所示的BOOST电路。
优选地,所述负载值与所述若干个相位角的数量值反相关,也即,负载值越大,确定的相位角数量越少,负载值越小,确定的相位角数量越多。在电路负载值越大时,例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在工作中电流不下降为0的可能性越大,只要晶闸管的电流不下降为0,晶闸管对应的驱动装置即使不对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晶闸管依然导通。因此,负载值增大时,可以相应的减少相位角的数量,进而减少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减少向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的时间,进一步减少对于晶闸管的驱动损耗。
其中,本步骤中所述根据负载值确定若干个相位角可以包括:
(1)所述负载值小于第一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1个位置分布均匀的相位角;
(2)所述负载值不小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2个相位角,其中分布于相位角区间两侧的相邻相位角之间的间隔小于分布于相位角区间中部的相邻相位角之间的间隔;
(3)所述负载值不小于第二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3个相位角,其中,所述N3个相位角分布于相位角区间的两侧;
N1、N2、N3为自然数,N1大于N2,N2大于N3。
当所述负载值通过晶闸管所属电路中实际负载值与该电路额定负载值的比值表示时,所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阈值可以取值为25%,第二阈值可以取值为50%;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应用环境自主设置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的具体数值,只要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均大于0即可;优选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均大于0且小于等于1。
对于(1),所述N1个相位角的位置分布均匀并不是指严格均匀,只要近似均匀即可。具体的相位角取值可以自主确定,本申请并不限制。
例如,图1所示的第一晶闸管Q1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为0~180度,则确定的相位角可以为0°、30°、60°、90°、120°、150°、180°,此时,N1为7,且7个相位角在相位角区中的分布严格均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7个相位角也可以通过:0°、29.5°、59.54°、90°、120°、158°、180°,或者,0°、30°、58°、91.1°、125°、151°、180°等等分布基本均匀但不严格均匀的相位角取值实现;
再比如,对于图1所示的第二晶闸管Q2,其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为180~360度,则7个相位角可以为180°、210°、240°、270°、300°、330°、360°这种分布严格均匀的取值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对某一个或几个角度微调使其分布基本均匀即可实现。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N1个相位角位置分布均匀的精度可以自主设定,例如可以设置偏差为10度、5度、1度等等,本申请不限制。
对于(2),所述相位角区间两侧以及相位角区间中部的具体范围可以在实际应用中自主设定,例如:可以设置相位角区间的前后各1/6为相位角区间的两侧,相位角区间中间的1/3为相位角区间中部;或者,设置相位角区间的前后各1/3为相位角区间的两侧,相位角区间中间的1/3为相位角区间中部等等,以上例子仅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主设定,本申请并不限制。
在(2)中,所述若干个相位角在相位角区间两侧分布较密,在相位角区间中部分布较稀疏,从而在负载值相对于(1)中较大时,保证晶闸管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能够导通,正常工作;而N2小于N1,从而晶闸管的驱动装置对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的时间更短,相对于(1)进一步降低了对晶闸管的驱动损耗。
例如,图1所示的第一晶闸管Q1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为0~180度,则在(2)中确定的相位角可以为0°、30°、90°、150°、180°这5个相位角;对于图1所示的第二晶闸管Q2,其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为180~360度,则可以取180°、210°、270°、330°、360°;在这两个举例中,相位角的分布仍然是比较均匀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相位角进行调整,上述举例同样仅为示例,具体的相位角取值本申请并不限制。
对于(3),参照(2)中的描述所述相位角区间两侧的具体范围可以在实际应用中自主设定,本申请并不限制。另外,所述N3个相位角分布于相位角区间的两侧也并非严格定义,例如N3-1个相位角分布于相位角区间的两侧,1个相位角分布于相位角区间两侧之外的区域同样可以实现对于晶闸管的驱动。另外,所述N3个相位角分布于相位角区间的两侧可以为均匀分布、也可以不是均匀分布,只要取值能够保证晶闸管的导通即可。
另外,本实施例中(1)(2)(3)仅为举例,意在根据晶闸管所在电路负载值的不同进一步降低晶闸管的驱动损耗,实际上,完全可以在以上(1)(2)(3)的举例下基于保证晶闸管导通这一条件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变形,例如在所述负载值不小于第二阈值时,使用(2)或(1)中的条件确定相位角,或者,在负载值不小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使用(1)中的条件确定相位角等等,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503:在所述若干个相位角中每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向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
其中,本步骤的实现可以包括:
根据检测到的电网电压的相位角,确定所述若干个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
对于每个相位角,根据该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确定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
其中,所述根据该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确定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可以包括:
将包含该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且时长为t1的时间段作为驱动信号输出时段,t1大于0。
其中,时长t1的取值本申请并不限制,一般的,只要相邻连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不重叠即可。所述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可以为驱动信号输出时段的起点、终点或者时段中的任意一点,这里并不限制。
例如,所述t1的取值可以为:1ms,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可以为: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之前0.5ms开始至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之后0.5ms截止。
图5所示的晶闸管驱动方法中,根据负载值的不同,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内确定不同位置的不同数量的相位角,进而在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向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从而在保证晶闸管在对应相位角区间内导通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了晶闸管的驱动损耗。
对图5的实现举具体实例如下:
当图5所示的方法对图1所示的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进行驱动控制时,对于(1)的情况,确定0°、30°、60°、90°、120°、150°、180°这7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对第一晶闸管Q1输出驱动信号,在180°、210°、240°、270°、300°、330°、360°这7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对第二晶闸管Q2输出驱动信号;驱动信号的时长为1ms,从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之前0.5ms开始,则在电网电压AC的一个周期内对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输出驱动信号的示意图如图5a所示;
对于(2)的情况,确定0°、30°、90°、150°、180°这5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对第一晶闸管Q1输出驱动信号,在180°、210°、270°、330°、360°这5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对第二晶闸管Q2输出驱动信号;驱动信号的时长为1ms,从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之前0.5ms开始,则在电网电压AC的一个周期内对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输出驱动信号的示意图如图5b所示;
对于(3)的情况,确定0°、30°、150°、180°这4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对第一晶闸管Q1输出驱动信号,在180°、210°、330°、360°这4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对第二晶闸管Q2输出驱动信号;驱动信号的时长为1ms,从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之前0.5ms开始,则在电网电压AC的一个周期内对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输出驱动信号的示意图如图5c所示。
由上述实例可知,使用本申请驱动方法的晶闸管驱动装置只要在晶闸管对应相位角区间的某些时段进行驱动信号的输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整个周期持续输出驱动信号而言,大大降低了对于晶闸管的驱动损耗。
图4~图5所示的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双BOOST电路中,对第一晶闸管Q1和第二晶闸管Q2进行驱动时,图4~图5所示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检测BOOST电路中第一电容和/或第二电容的电容电压,判断电容电压正常值与电容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同时向所有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
这里向所有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的持续时间可以参考前述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的时长t1的取值,这里不限定。
这里的所述所有晶闸管是指需要被本申请所述驱动方法驱动的BOOST电路中的所有晶闸管。
图1中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两端的负载突变可能导致异常情况,比如在轻载时,晶闸管电流为零,而晶闸管驱动刚好处于停止输出驱动信号的时间内,如果此时第一电容C1或者第二电容C2两端负载值加大,就可能导致晶闸管(例如第一晶闸管Q1、第二晶闸管Q2)不能及时打开而导致第一电容C1或者第二电容C2两端电压跌落过大的情况。为了避免此情况的发生,根据电容电压下降而增加驱动信号输出时间,在电容电压比正常值跌落一定值时,给电路中所有晶闸管同时进行一次驱动信号的输出,从而可以避免上述晶闸管不能及时导通的情况。
与上述晶闸管驱动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晶闸管驱动装置,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负载值检测单元610,用于检测晶闸管所在电路的负载值;
相位角确定单元620,用于根据负载值检测单元检测的负载值确定若干个相位角;所述若干个相位角是位于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的相位角;所述负载值与所述若干个相位角的数量值反相关;
信号输出单元630,用于在所述若干个相位角中每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向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
其中,如图7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检测单元710,用于检测电网电压的相位角;
晶闸管确定单元720,用于根据各个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将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相位角所在相位角区间对应的晶闸管确定为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
其中,相位角确定单元620具体可以用于:
所述负载值小于第一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1个位置分布近似均匀的相位角;
所述负载值不小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2个相位角,其中分布于相位角区间两侧的相邻相位角之间的间隔小于分布于相位角区间中部的相邻相位角之间的间隔;
所述负载值不小于第二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3个相位角,其中,所述N3个相位角分布于相位角区间的两侧;
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均大于0;N1、N2、N3为自然数,N1大于N2,N2大于N3。
其中,信号输出单元630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
时间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检测到的电网电压的相位角,确定每个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
时段确定模块,用于对于每个相位角,根据该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确定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
其中,时段确定模块具体可以用于:将包含该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且时长为t1的时间段作为驱动信号输出时段,t1大于0。
优选地,晶闸管所在电路为BOOST电路时,如图8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电压检测单元810,用于检测BOOST电路中第一电容和/或第二电容的电容电压;
判断单元820,用于判断电容电压正常值与电容电压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阈值;
信号输出单元630还用于:判断电容电压正常值与电容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同时向所有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
图6~图8所示的晶闸管驱动装置中,负载值检测单元610检测晶闸管所在电路的负载值;相位角确定单元620根据负载值检测单元检测的负载值确定若干个相位角;信号输出单元630在所述若干个相位角中每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向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从而只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为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从而降低了驱动装置的驱动损耗。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的过程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中的对应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以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晶闸管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晶闸管所在电路的负载值,根据所述负载值确定若干个相位角;所述若干个相位角是位于所述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的相位角;所述若干个相位角的数量值与所述负载值反相关;
在所述若干个相位角中每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向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晶闸管所在电路的负载值之前还包括:
检测电网电压的相位角,根据各个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将检测到的相位角所在相位角区间对应的晶闸管确定为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负载值确定若干个相位角包括:
所述负载值小于第一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1个位置分布近似均匀的相位角;
所述负载值不小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2个相位角,其中分布于所述相位角区间两侧的相邻相位角之间的间隔小于分布于所述相位角区间中部的相邻相位角之间的间隔;
所述负载值不小于第二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3个相位角,其中,所述N3个相位角分布于相位角区间的两侧;
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均大于0;N1、N2、N3为自然数,N1大于N2,N2大于N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干个相位角中每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向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若干个相位角中的每个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
对于每个相位角,根据该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确定该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确定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包括:
将包含该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且时长为t1的时间段作为驱动信号输出时段,t1大于0。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晶闸管所在电路为升压BOOST电路时,还包括:
检测BOOST电路中第一电容和/或第二电容的电容电压,判断电容电压正常值与电容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同时向所有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
7.一种晶闸管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载值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晶闸管所在电路的负载值;
相位角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负载值检测单元检测的所述负载值确定若干个相位角;所述若干个相位角是位于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的相位角;所述若干个相位角的数量值与所述负载值反相关;
信号输出单元,用于在所述若干个相位角中每个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向所述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网电压的相位角;
晶闸管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将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相位角所在相位角区间对应的晶闸管确定为当前需要被驱动的晶闸管。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位角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负载值小于第一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1个位置分布近似均匀的相位角;
所述负载值不小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2个相位角,其中分布于相位角区间两侧的相邻相位角之间的间隔小于分布于相位角区间中部的相邻相位角之间的间隔;
所述负载值不小于第二阈值时,在晶闸管对应的相位角区间中确定N3个相位角,其中,所述N3个相位角分布于相位角区间的两侧;
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均大于0;N1、N2、N3为自然数,N1大于N2,N2大于N3。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输出单元包括:
时间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若干个相位角中的每个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
时段确定模块,用于对于每个相位角,根据该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确定该相位角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时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时段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包含该相位角对应的时刻点且时长为t1的时间段作为驱动信号输出时段,t1大于0。
12.根据权利要求7、8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晶闸管所在电路为BOOST电路时,还包括:
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BOOST电路中第一电容和/或第二电容的电容电压;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电容电压正常值与电容电压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阈值;
信号输出单元还用于:判断电容电压正常值与电容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时,同时向所有晶闸管输出驱动信号。
CN201210248682.9A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晶闸管驱动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780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8682.9A CN102780383B (zh)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晶闸管驱动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8682.9A CN102780383B (zh)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晶闸管驱动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0383A CN102780383A (zh) 2012-11-14
CN102780383B true CN102780383B (zh) 2014-10-08

Family

ID=4712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8682.9A Active CN102780383B (zh)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晶闸管驱动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803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4252B (zh) * 2014-06-30 2017-08-2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单级可升降压双Boost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30490A (ja) * 1983-05-13 1984-12-25 Rohm Co Ltd ブラシレスモ−タの駆動方式
JPH08196096A (ja) * 1995-01-13 1996-07-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956310A (zh) * 2006-09-30 2007-05-02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可控硅晶闸管整流器的发波方法及其装置
CN101674026A (zh) * 2009-10-12 2010-03-1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可自动检测负载的开关电源低待机损耗控制电路
CN102067422A (zh) * 2008-02-19 2011-05-1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电感负载的驱动电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30490A (ja) * 1983-05-13 1984-12-25 Rohm Co Ltd ブラシレスモ−タの駆動方式
JPH08196096A (ja) * 1995-01-13 1996-07-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956310A (zh) * 2006-09-30 2007-05-02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可控硅晶闸管整流器的发波方法及其装置
CN102067422A (zh) * 2008-02-19 2011-05-1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电感负载的驱动电路
CN101674026A (zh) * 2009-10-12 2010-03-1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可自动检测负载的开关电源低待机损耗控制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0383A (zh) 2012-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5582B (zh) 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US742035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drawn from an energy converter
JP6354623B2 (ja) 変換装置
CN103973146B (zh) 一种电池板接入模式的判断方法及逆变器
CN102629831B (zh) 软开关检测方法、电路及装置
US10014761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I-type three-level circuit
US9748866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when an instantaneous voltage drop has occurred in a power system
CN102946205A (zh) 三电平逆变器和供电设备
US9614458B1 (en)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in power converters
US11888321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utput impedance of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CN106950512B (zh) 一种储能变流器并离网特性一体化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2722212A (zh) 不均匀光照下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CN104104112A (zh) 用于两级拓扑结构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mppt控制方法
CN102780383B (zh) 一种晶闸管驱动方法及装置
CN104362717B (zh) 一种蓄电池充电系统
CN104659795A (zh) 一种微电网功率平衡控制装置及方法
Ananda-Rao et al. Microcontroller based battery controller for peak shaving integrated with solar photovoltaic
CN115441496A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17693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vienna-like three-level circuit
CN103777533B (zh) 一种信号选择输出电路与控制芯片及控制电路
CN203944975U (zh) 用于逆变焊机的缺相保护电路
CN203691262U (zh) 双电压自动切换控制系统
CN204947923U (zh) 果园监测溯源系统逆变电源的数字化功率平衡装置
CN107425546A (zh) 精确调整逆变器母线电压从而提高并网效率的方法
CN104158411A (zh) 一种对高压电容器充电限功率及充电保持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4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