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2840B - 安全针组件 - Google Patents

安全针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2840B
CN102772840B CN201210144147.9A CN201210144147A CN102772840B CN 102772840 B CN102772840 B CN 102772840B CN 201210144147 A CN201210144147 A CN 201210144147A CN 102772840 B CN102772840 B CN 1027728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arm
needle stand
claw
projection
fastene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41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2840A (zh
Inventor
林作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llennium Light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OL-MILLENNIUM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OL-MILLENNIUM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OL-MILLENNIUM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441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728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72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2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2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28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 A61M5/3216Caps placed transversally onto the needle, e.g. pivotally attached to the needle ba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 A61M5/3216Caps placed transversally onto the needle, e.g. pivotally attached to the needle base
    • A61M2005/3217Means to impede repositioning of protection cap from needle covering to needle uncovering position, e.g. catch mechanis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针组件,不仅能够防止带有针头的注射器和采血器等医疗器械在使用后发生意外刺伤,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本发明的安全针组件包括针头和针头防护装置。在针头防护装置中,防护臂的一侧形成有开口并通过铰链构件以可转动的方式一体连结于安装部。防护臂能够以铰链构件为中心相对于安装部转动到防护位置,在防护位置,针经过开口进入到防护臂的内部。当防护臂相对于安装部转动到防护位置时,位于安装部两侧的一对第一卡合构件分别与位于防护臂两侧的一对第二卡合构件卡合。在针座和针座孔之间形成有能够防止针座和针座孔沿轴向和周向相对运动的凸凹结构。

Description

安全针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针组件,尤其是能够防止注射器和采血器等医疗器械所使用的针头在使用后发生意外刺伤的安全针组件。
背景技术
在医疗实践中,带有尖锐的针头的医疗器械使用得非常广泛,例如注射器、采血器等。这些医疗器械不仅是在医疗机构中由专业人员使用和处理,而且还常常由非专业人员在家庭中使用和处理,例如糖尿病人自行注射胰岛素。
由于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在使用后其针头露在外面,很容易刺伤相关人员,给收集处理造成非常大的困难。这种刺伤还可引起感染病菌。
为了防止意外刺伤的发生,人们提出了使用后针头能够缩回的注射器。但是,这种注射器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针组件,不仅能够防止带有针头的注射器和采血器等医疗器械在使用后发生意外刺伤,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针组件,其包括针头和针对防护装置。所述针头包括针座和安装在所述针座上的针。针头防护装置包括一侧形成有开口的防护臂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与所述针座连接的第一端、与所述防护臂连接的第二端以及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连接部分。所述第二端通过铰链构件与所述防护臂连接,使得所述防护臂能够以所述铰链构件为中心转动。所述防护臂能够转动到防护位置,在所述防护位置,所述针经过所述开口进入到所述防护臂的内部。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所述针座和/或所述安装部上的第一卡合构件和形成在所述防护臂上的第二卡合构件。当所述防护臂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第二卡合构件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卡合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针座和所述安装部的第一端被构造为防止所述针座和所述安装部的第一端在轴向和周向相对运动。所述安装部可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的柱状部分,在所述柱状部分中形成有针座孔,所述针座能够安装在所述针座孔中。其中,在所述针座和所述针座孔之间形成有能够防止所述针座和所述针座孔在轴向和周向相对运动的凸凹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安全针组件还包括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可以包括从所述连接部分向着所述防护臂一侧延伸的第一突起和位于所述防护臂上的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被构造成当所述防护臂转动到预定位置时能够接合从而以可解除的方式至少防止所述防护臂沿着一个方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凸凹结构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针座孔和所述针座中任意一个上的周向凹槽和形成在所述针座孔和所述针座中另一个上的、能够与所述凹槽卡合的周向凸起;形成在所述针座孔和所述针座中任意一个上的轴向凹槽和形成在所述针座孔和所述针座中另一个上的、能够与所述轴向凹槽卡合的轴向凸起。
或者,所述凸凹结构可以包括在所述针座孔和所述针座中任意一个上形成的不连续凹槽和形成在所述针座孔和所述针座中另一个上的、能够与所述不连续凹槽卡合的不连续凸起。
优选地,所述保持装置包括从所述连接部分向着所述防护臂一侧延伸的保持臂,所述第一突起位于所述保持臂的自由端。当所述防护臂转动到接近所述针的包装位置时,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接合,以可解除的方式至少防止所述防护臂远离所述针转动。所述保持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保持臂的自由端并与所述第一突起方向相反的第三突起。当所述防护臂相对于所述针座转动到远离所述针的使用位置时,所述防护臂上的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三突起接合,以可解除的方式至少防止所述防护臂向着所述针转动。
或者,所述保持装置还可以包括从所述防护臂向着所述针座一侧延伸的保持臂,所述第二突起形成在所述保持臂的自由端并大体垂直于所述保持臂。当所述防护臂位于接近所述针的包装位置时,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接合,以可解除的方式至少防止所述防护臂远离所述针转动。在所述保持臂的自由端上还可以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突起相对的第三突起,当所述防护臂位于远离所述针的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三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接合,以可解除的方式至少防止所述防护臂向着所述针转动。
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柱状部分或者所述针座的两侧的一对第一钩状件,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防护臂的两侧的一对第二钩状件,当所述防护臂转动到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第二钩状件和所述第一钩状件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
所述第一卡合构件也可以包括从所述柱状部分或者所述针座围绕着所述针延伸的筒状件,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可以包括位于所述防护臂内的钩状件,当所述防护臂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防护臂内的钩状件钩在所述筒状件的壁上而与所述筒状件以可不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所述第一卡合构件也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柱状部分或者所述针座外部的卡槽,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可以包括位于所述防护臂内的钩状件,当所述防护臂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防护臂内的钩状件钩在所述卡槽的壁上而与所述卡槽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所述第一卡合构件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从所述连接部分大体沿着平行于所述针的方向延伸的钩状件,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防护臂的向着所述针座一侧的端部上的开口,当所述防护臂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连接部分上的钩状件伸进所述防护臂上的开口并与所述开口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或者,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连接部分上的开口,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至少一个从所述防护臂的向着所述针座一侧的端部向着所述针座延伸的钩状件,当所述防护臂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防护臂上的钩状件伸进所述连接部分上的开口并与所述开口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所述第一卡合构件也可以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分的两侧的一对第一钩状件,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可以包括位于所述防护臂的开口的两侧或者位于所述防护臂的向着所述针座一侧的端部的两侧的一对第二钩状件,当所述防护臂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第一钩状件与所述第二钩状件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安全针组件结构简单,能够在使用后将针可靠地收纳在防护臂内部,防止发生意外的刺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针组件的剖视图,其中,防护臂位于包装位置。
图2是图1的安全针组件的剖视图,其中,防护臂位于使用位置。
图3是图1的安全针组件的剖视图,其中,防护臂位于防护位置。
图4是图1的针头防护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图1的针头防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图1的针头防护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图1的针头防护装置的仰视图。
图8是沿图6中VIII-V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6中IX-IX截取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6中X-X截取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图1的针座的透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针组件的透视图。
图14是图13的安全针组件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3的安全针组件在使用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3的安全针组件在包装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3的安全针组件在防护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安全针组件的透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安全针组件的透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安全针组件的透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安全针组件的透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针头防护装置的透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安全针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安全针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的安全针组件包括针头10和针头防护装置1。针头10包括针座12和安装在针座12上的针11;针头防护装置1包括一侧形成有开口60的防护臂6和安装部分2。如图4和6所示,安装部分2包括与针座12连接的第一端(图中未示出)、与防护臂6连接的第二端(图中未示出)以及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的连接部分24。连接部分24在第二端通过铰链构件4与防护臂6连接,使得防护臂6能够以铰链构件4为中心转动。
针头10在用于注射器等场合下也称为“注射针”,针11也称为“针管”。本发明不是针对针头10本身提出的改进,因此,本领域已知的各种需要使用后进行防护的针头都可以用来构造本发明的安全针组件。
在图示的具体例子中,针11通过针座12被固定到针筒15的锥头14上。其中,图1所示的是产品使用前的包装状态,这时,针帽16罩住针11,防护臂6位于靠近针11(或者针帽16)的位置,即包装位置。可以理解,防护臂6越靠近针11(或者针帽16),就越可能节约包装空间。图2所示的是产品的使用状态,这时,针帽16被去掉,防护臂6被转动到远离针11(或者靠近针筒15)位置,即使用位置。图3所示的是产品的使用后状态,这时,防护臂6被转动到将针11收纳在其内部的位置,即防护位置。
下面参照图4~图11描述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针头防护装置1。
如图4和6所示,作为一种具体例子,安装部2包括位于第一端的柱状部分20,连接部分24从柱状部分20的一端向着防护臂6一侧延伸出。在柱状部分20中形成有针座孔21。针座孔21的形状和大小主要取决于针头10的针座12,本发明对此没有限制,只要能够通过针座孔21将安装部2固定地安装到针座12上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例子,针座12和安装部2的第一端被构造为防止二者在轴向和周向相对运动。例如,可以在针座12和针座孔21之间形成有凸凹结构,这种凸凹结构能够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例如使用注射器注射时,防止针头防护装置1相对于针座12发生相对运动,例如周向转动和/或轴向窜动,从而防止针头防护装置1干扰甚至危及正常的医疗操作。
参见图1、2、4、8,特别是图11,图11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作为一个例子,凸凹结构包括形成在针座孔21上(内表面)的周向凸起22和形成在针座12上(外表面)的周向凹槽13。周向凸起22能够卡合在周向凹槽13内。在图示的具体例子中,周向凸起22和周向凹槽13分别沿周向一周基本连续地形成在针座孔21和针座12上,以防止针头防护装置1和针座12间发生轴向窜动。在本例子中,凸凹结构还进一步包括在针座孔21上形成的沿针座孔2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凸起23。轴向凸起23向着针座孔21的轴线凸出。轴向凸起23可以如图所示为多个,也可以只有一个。图4中清楚地显示了四个对称设置的轴向凸起23,但显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参见图12,与轴向凸起23相对应地,在针座12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轴向凹槽17,轴向凸起23能够卡进轴向凹槽17并能够在轴向凹槽内17滑动,以防止针头防护装置1和针座21之间发生周向相对转动。
在将针头防护装置1安装到针座12上时,先使轴向凸起23对准轴向凹槽17,将轴向凸起23卡进轴向凹槽17中,然后使针头防护装置1在轴向凸起23和轴向凹槽17的引导下滑动,直到周向凸起22卡入周向凹槽13中。
作为另一个具体例子(没有示出),周向凸起22可以形成在针座12上(外表面),而周向凹槽13可以相对应地形成在针座孔21上(内表面)。
类似地,轴向凸起23可以形成在针座12上,而对应的轴向凹槽17可以形成的针座孔21上。
作为又一个具体例子(没有示出),周向凹槽13和周向凸起22可以不是连续的,而是沿着相对表面形成的分散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的成对的凸、凹特征,例如两对以上。这时,周向凹槽和周向凸起形成的凸凹结构就可以同时完成针座和针座孔之间的轴向和周向定位,可以不另外设置轴向凸起23和轴向凹槽17。作为替换方式,周向的凹槽和凸起,也可以是轴向的凹槽和凸起,还可以是斜向的凹槽和凸起,以及各种方式的凹槽/凸起的组合,只要不连续即可。
防护臂6是截面大致为“U”字形的臂状结构件,包括底防护壁63和从底防护壁63的两侧向着安装部2一侧延伸的一对侧防护壁61。底防护壁63和一对侧防护壁61形成了防护臂6的开口60,同时请参见图9和图10。
参见图5和图8,防护臂6可以包括两个大体平行第一部分68和第二部分69,第一部分68相对于第二部分69更加向着安装部2所在的一侧突出,这两个部分68和69由拐角部分67连接在一起。
底防护壁63可以是大体平面的形状,也可以为曲面形状;或者如图9、图10所示,一部分(例如第一部分68)的底防护壁63为曲面,而另一部分(例如第二部分69)的底防护壁63为大体平面。
在本发明中,“向着安装部(所在的)一侧”指的是防护臂6在使用前的包装位置或者使用完毕后的防护位置时面对安装部2的一侧,例如,图1、3的图纸左侧;“远离安装部(所在的)一侧”指的是防护臂6的与“向着安装部(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向着(或者远离)防护臂(所在的)一侧”与上述的定义相类似,不同之处是讨论的对象为安装部2,而参照的对象是防护臂6。
铰链构件4可以包括设置在防护臂6的底防护壁63两侧(或者大致在一对侧防护壁61的延伸方向上)的一对铰链构件。本发明不是为了设计或者改进铰链结构,因此,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铰链结构都可以考虑用来实现本发明中的铰链构件4。例如,注塑工艺中广泛采用的由弱化结构形成的铰链构件。优选地,铰接构件4能够使得防护臂保持在某一个或者某些转动位置。更优选地,弱化结构能够起到弹簧的作用,使得防护臂在超过受到保持的一个转动位置后可以自动转向其他位置。
如图1~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子中,针头防护装置1还可以包括保持装置5。保持装置5包括从连接部分向着防护臂6一侧延伸的第一突起51和位于防护臂6上的第二突起52。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被构造成当防护臂转动到预定位置时能够接合从而以可解除的方式至少防止防护臂6沿一个方向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保持装置和上述的凸凹结构既可以独立存在于不同的例子中,也可以在同一个例子中使用。预定位置可以任何希望的位置,包括但不限于下面所述的包装位置和使用位置。
如图8最为清楚示出的,保持装置5包括从安装部2向着防护臂6一侧延伸的保持臂50、位于保持臂50自由端的第一突起51和位于防护臂6上的第二突起52。在图4所示的具体例子中,保持装置5位于一对铰链构件4之间,其中,保持装置5的保持臂50形成在连接部分24上,第二突起52形成在底防护壁63上,与保持臂50相对。如图1所示,当防护臂6相对于安装部2转动到接近针11的包装位置时,第二突起52与第一突起51接合,至少防止防护臂6沿着远离针11的方向转动。通过设计两个突起的位置,使得例如第一突起51位于第二突起52绕铰链构件4转动的路径上,就可以实现上述两突起的接合。另外,通过设计两个突起51、52的尺寸使其在防护臂6转动到包装位置时相互间发生干涉,也可以实现上述两个突起的接合,而且不仅可以防止防护臂远离针的转动,也可以防止防护臂向着针11的转动。可以想到,两个突起间也可以利用凸凹配合实现接合,例如下面所述的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间的接合。
参见图8,保持装置5还可以包括位于保持臂50的自由端并与第一突起51方向相反的第三突起53。在第三突起53的远离第一突起51的一侧形成有凹部54。如图2所示,当防护臂6相对于安装部2转动到远离针11的使用位置时,防护臂6上的第二突起52与第三突起53接合,伸入凹部54,于是,第二突起52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凹部54的两侧,使得防护臂6被托住,从而将防护臂6保持在使用位置,可以同时防止其远离针头和向着针头转动,从而防止防护臂在诸如注射等的使用过程中妨碍正常的医疗操作。可以想到,凹部54不是必要的。只要第三突起53和第二突起52相接合从而防止防护臂6在使用时向着针转动,即可以实现保持装置的预期效果。
可以理解,防护臂被保持在上述预定位置上是一种可解除方式的保持,即可以通过向防护臂施加更大的力而被解除。这可以通过将相互作用的结构件设计为弹性来实现。例如这里的“臂”和“突起”本身是一种有弹性的悬臂结构,以及/或者使用有弹性的材料。这种可解除的保持还可以通过在相互接触的部位上使用倒角或者圆角等便于进入和退出的结构来实现。
保持装置还可以具有其他的实现方式。例如,可以将第一突起51和第二突起52的位置互换。参见图13~17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尤其是图14和15。第二突起52可以被认为是直接从连接部分向着防护臂一侧伸出;而第一突起51和第三突起53可以形成在从防护臂6向着针座12一侧伸出的保持臂50的自由端。如图所示,第三突起53稍微地突出,从而形成一个小的凹部(没有示出)。第二突起52和第三突起53接合时卡在该凹部中,可以更有效地至少防止防护臂6向着针头的方向转动(图15)。
可以想到,对于防止防护臂在使用时向着针头转动来说,第三突起53并非必要的。如上所述,只要第二突起52位于保持臂自由端绕铰链构件的转动路径上,第二突起52就可以接合保持臂自由端,防止防护臂向着针座或针转动。如果这种接合还伴随着相互干涉造成的变形,那么,可以同时防止防护臂远离针座或针转动。
如图3所示,在产品使用完毕后,防护臂6从图2所示的使用位置被转动到防护位置。在防护位置,为了将针11保持在防护臂6的里面,防止针意外刺伤事故,本发明的安全针组件还包括形成在针座和/或安装部上的第一卡合构件和形成在防护臂上的第二卡合构件。当防护臂位于防护位置时,第二卡合构件与第一卡合构件卡合在一起。
在一个具体例子(图1~3)中,针座12被安装在安装部2第一端的柱状部分20的针座孔21中。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和6所示,第一卡合构件可以包括形成在柱状部分20的两侧的一对第一钩状件7,第二卡合构件可以包括形成在防护臂6的开口60的两侧的一对第二钩状件8。当防护臂转动到防护位置时,第二钩状件和第一钩状件优选地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从而防护臂6被永久性地保持在防护位置,既可以防止用过的产品再次使用,也可以防止防护臂因为外力作用意外脱离而暴露针头。第一钩状件7和第二钩状件8可以是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能够将两个部分锁定、固定或者卡合在一起的结构。
更具体地,一对第一钩状件7从安装部2的柱状部分20的周面沿切向对称地延伸,并通过连接部分24连接在一起。第一钩状件7包括从安装部2向着防护臂6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分71、从延伸部分71的自由端向着安装部2倾斜延伸的第一楔状部分72和在楔形部72的向着安装部2的端部形成的第一钩状部分73。应该明白,将第一钩状件7分成若干组成部分,仅仅是描述上的方便,这些部分可以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类似地,可以将第二钩状件8分成两个部分:向着安装部2所在一侧的第二楔状部分81和远离安装部2所在一侧的第二钩状部分82(见图4)。当防护臂6转动到防护位置时,第二楔状部分81越过第一楔状部分72,使得第二钩状部分82和第一钩状部分73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
在本发明中,术语前使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等限定词,仅仅表示同类结构或者构件中的不同个体。
虽然没有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第一钩状件7也可以形成在连接部分24的两侧,类似于图13和19的情形。
在另一个具体例子中,参见图13、18~21所示的第二~第六实施方式,安装部2的第一端没有柱状部分,连接部分24通过第一端与针座12一体形成。
在图20和21所示的第五、第六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合构件包括形成在针座12的两侧的一对第一钩状件7。第一钩状件7可以如图20那样在针座12的两侧大体沿着针座12的轴线方向或者针的方向延伸,也可以如图21所示那样在针座12的两侧大体沿着垂直于针的方向延伸。“大体沿着针的方向”指的是第一钩状件7的延伸方向既可以与针11相同,也可以成希望的角度。类似地,“大体沿着垂直于针的方向”指的是第一钩状件7的延伸方向既可以与针11垂直,也可以成其他希望的角度。
第二卡合构件可以包括形成在防护臂6的开口60的两侧的一对第二钩状件8,如图20所示;或者,第二卡合构件可以包括形成在防护臂6的向着针座12的端部的两侧的一对第二钩状件8。
在图13和图19所示的第二、第四实施方式中,一对第一钩状件7可以形成在安装部2的连接部分24的两侧;而一对第二钩状件8可以对应地形成在防护臂6的开口60的两侧(图13),或者形成在防护臂6的向着针座12的端部的两侧(图19)。
这些钩状件可以具有与参照图4和6描述的钩状件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具有本领域公知的其他结构。应该明白,可以对第一钩状件和第二钩状件的相互位置和方位进行设计,使得当防护臂6转动到针被收纳在其内部的防护位置时,两对钩状件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
在本发明中,虽然上面具体描述了钩状件的一种构型,但是,本发明的“钩状件”指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形状像钩子一样的构件,其末端部分相对于主体以直线或者曲线等方式往回弯曲而形成钩子;或者,其末端部分形成有一个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背离末端的面(例如平面或者曲面等)向内凹或者大体垂直于主体而形成钩子。本发明对于钩状件的具体外部形状没有限制。
参见图18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第一卡合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图中是2个)从连接部分24沿着大体平行于针的方向延伸的钩状件93,而第二卡合构件包括相应的至少一个形成在防护臂6的向着针座12的端部上的开口94。当防护臂6位于防护位置时,钩状件93伸进开口94并与开口94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可以理解,钩状件93和开口94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即钩状件93可以形成在防护臂6的向着针座12的端部上,而开口94可以形成在连接部分24上。
在图13、17~1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钩状件外,第一卡合构件还可包括从针座12围绕着针11延伸的筒状件91,第二卡合构件还可以包括位于防护臂6内的钩状件92。如图17所示,当防护臂6位于防护位置时,防护臂6内的钩状件92钩在筒状件91的壁上而与筒状件91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钩状件92和筒状件91的卡合可以用来与上述成对钩状件7和8的不可退出的卡合一起使用(如图所示),也可以在不使用成对钩状件7和8的情况下单独使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上述筒状件和钩状件的卡合结构也可以应用在图1~12所示的针座12安装在柱状部分20中的情况。这时,筒状件是从柱状部分围绕着针延伸而形成的。
图22示出了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针头防护组件,图23示出了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安全针组件。在图23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针座12固定地安装在针筒15的前端的针座接收部97中。第七实施方式与图1~1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在安装部的第一端形成有柱状部分96。该柱状部分96为套筒状,能够以螺纹联接、卡扣连接或锥面配合等本领域已知的连接方式固定地安装针筒15上,例如针座接收部97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在没有针座接收部的应用场合中,柱状部分96也可以通过螺纹联接、卡扣连接或锥面配合等本领域已知的连接方式固定地在针座12或者针筒15的其他位置。
如图22和23所示,第七实施方式与图13~19所示的实施方式类似,也包括形成在防护臂6中的钩状件92作为第二卡合构件;但不同之处在于,在图22和23中,第一卡合构件是形成在柱状部分96外部的卡槽95。钩状件92能够以不可退出的方式与卡槽95卡合在一起,例如,如图23所示,卡在卡槽95的壁上。钩状件92与卡槽95的卡合,与上面描述的钩状件92与筒状件91的卡合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没有示出的作为图13、17~19所示实施方式的替换实施方式中,图22和23所示的卡槽95替换筒状件91。
如图3所示,当防护臂6转动到防护位置时,针头10的针11经过防护臂6的开口60进入到防护臂6的内部。为了进一步保证针11不会从防护臂6中脱离,参见图4、9和10,防护臂6还可以包括第三钩状件64。第三钩状件64包括从底防护壁63向安装部2一侧延伸的立柱部641和在立柱部641的自由端弯向底防护壁63的钩部642。通过弯向底防护壁63的钩部642,针11可以容易地被引导进入钩状件64的钩部642并被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在钩部642中。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防护臂6还可以包括第四钩状件65。第四钩状件65和第三钩状件64具有相同的结构,沿着防护臂6的延伸方向布置,使得第四钩状件65和第三钩状件64的钩部交错相对。这种交错相对的布局,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引导针11。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8、9所示,通过在底防护壁63上切割出第三、第四钩状件,然后向防护臂6的开口侧立起钩状件,来形成上述的钩状件。这样,在底防护壁63上面对着钩状件的钩部的位置上形成了开口。
作为更加优选的方式,还可以沿着一对侧防护壁61的内侧设置一对上端有导引斜面的导引肋66。这种设置特别有利于将针11约束到钩状件64、65所在位置,因此特别适合于针11在使用后发生弯曲的情形。
防护臂6上与连接安装部2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即与铰链构件4所在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还可以形成将底防护壁63和一对侧防护壁61连接在一起的端防护壁62。端防护壁62提供了针对被卡在钩状构件中的针11的进一步防护。
针头防护装置1可以使用塑料材料通过注塑工艺一体形成,作为一体注塑件;或者分别注塑带有保持装置5的第二突出部分52的防护臂6和带有保持装置5其他部分的安装部2,然后再将二者通过铰链构件的注塑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防护臂结构在注塑时无需要使用带有滑块的模具,简化了模具结构,大大提高了模具腔的数量(例如可以达到96腔),非常有利于采用大模具通过一次注塑成型获得大批量的模塑产品,显著地降低了防护臂的生产成本。而且,本发明的防护臂结构的开模要求低,也有利于模具结构的简化,降低模具的制造和使用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7所示,在底防护壁63的远离安装部一侧的侧面上形成有防滑结构9。防滑结构9可以是图示的多个凸棱,也可以是其他可以防滑的结构,例如凹凸不平的表面或者粘附在底防护壁表面上的粗糙或者摩擦系数大的片材等。防滑结构9可以形成在防护臂6的第二部分69的底防护壁上;还可以形成在拐角部分67上,成为防滑转角。防滑结构便于相关人员用手抓握,防止意外滑脱。另一方面,在收集和整理使用后的注射器等医疗器械时,防滑结构,尤其是防滑转角,有利于这些医疗器械的排列,并防止这些医疗器械之间的相互滑动。
上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面的具体描述仅仅是举例性质的,用于说明性的目的,并非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得益于本发明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超出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上述具体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各种变型、修改或者替换,这些变型、修改或者替换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5)

1.一种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头(10),所述针头(10)包括针座(12)和安装在所述针座(12)上的针(11);
针头防护装置(1),所述针头防护装置(1)包括:
一侧形成有开口(60)的防护臂(6),
安装部(2),所述安装部包括与所述针座连接的第一端、与所述防护臂连接的第二端以及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连接部分,所述第二端通过铰链构件(4)与所述防护臂连接,使得所述防护臂能够以所述铰链构件(4)为中心转动,所述防护臂(6)能够转动到防护位置,在所述防护位置,所述针(11)经过所述开口(60)进入到所述防护臂(6)的内部,和
形成在所述针座和/或所述安装部上的第一卡合构件和形成在所述防护臂上的第二卡合构件,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第二卡合构件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卡合在一起,所述针座(12)和所述安装部的第一端被构造为防止所述针座(12)和所述安装部的第一端在轴向和周向相对运动;以及
保持装置(5),所述保持装置(5)包括从所述连接部分向着所述防护臂(6)一侧延伸的第一突起(51)和位于所述防护臂(6)上的第二突起(52),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被构造成当所述防护臂转动到预定位置时能够接合从而以可解除的方式至少防止所述防护臂(6)沿着一个方向转动,
其中,所述保持装置包括从所述连接部分向着所述防护臂(6)一侧延伸的保持臂(50),所述第一突起(51)位于所述保持臂(50)的自由端,当所述防护臂(6)转动到接近所述针(11)的包装位置时,所述第二突起(52)与所述第一突起(51)接合,以可解除的方式至少防止所述防护臂(6)远离所述针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5)还包括位于所述保持臂(50)的自由端并与所述第一突起(51)方向相反的第三突起(53),当所述防护臂(6)相对于所述针座转动到远离所述针(11)的使用位置时,所述防护臂(6)上的第二突起(52)与所述第三突起(53)接合,以可解除的方式至少防止所述防护臂(6)向着所述针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的柱状部分,在所述柱状部分中形成有针座孔,所述针座能够固定地安装在所述针座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座(12)和所述针座孔之间形成有能够防止所述针座(12)和所述针座孔在轴向和周向相对运动的凸凹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凹结构包括:
形成在所述针座孔(21)和所述针座(12)中任意一个上的周向凹槽(13)和形成在所述针座孔(21)和所述针座(12)中另一个上的、能够与所述凹槽(13)卡合的周向凸起(22);
形成在所述针座孔(21)和所述针座(12)中任意一个上的轴向凹槽(17)和形成在所述针座孔(21)和所述针座(12)中另一个上的、能够与所述轴向凹槽(17)卡合的轴向凸起(2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凹结构包括在所述针座孔(21)和所述针座(12)中任意一个上形成的不连续凹槽和形成在所述针座孔(21)和所述针座(12)中另一个上的、能够与所述不连续凹槽卡合的不连续凸起。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柱状部分(20)的两侧的一对第一钩状件(7),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防护臂的两侧的一对第二钩状件(8),当所述防护臂(6)转动到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第二钩状件和所述第一钩状件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从所述柱状部分(20)围绕着所述针(11)延伸的筒状件(91),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位于所述防护臂(6)内的钩状件(92),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防护臂内的钩状件(92)钩在所述筒状件(91)的壁上而与所述筒状件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柱状部分外部的卡槽,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位于所述防护臂(6)内的钩状件(92),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防护臂内的钩状件钩在所述卡槽的壁上而与所述卡槽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24)通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针座(12)一体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针座(12)的两侧的一对第一钩状件(7),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防护臂(6)的两侧的一对第二钩状件(8),当所述防护臂(6)转动到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第二钩状件和所述第一钩状件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从所述针座(12)围绕着所述针(11)延伸的筒状件(91),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位于所述防护臂(6)内的钩状件(92),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防护臂内的钩状件(92)钩在所述筒状件(91)的壁上而与所述筒状件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形成在针座外部的卡槽,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位于所述防护臂(6)内的钩状件(92),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防护臂内的钩状件钩在所述卡槽的壁上而与所述卡槽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至少一个从所述连接部分(24)大体沿着平行于所述针(11)的方向延伸的钩状件(93),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防护臂(6)的向着所述针座(12)一侧的端部上的开口,(94)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连接部分上的钩状件(93)伸进所述防护臂上的开口(94)并与所述开口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连接部分上的开口,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至少一个从所述防护臂的向着所述针座一侧的端部向着所述针座延伸的钩状件,当所述防护臂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防护臂上的钩状件伸进所述连接部分上的开口并与所述开口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分(24)的两侧的一对第一钩状件(7),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位于所述防护臂(6)的开口的两侧的一对第二钩状件(8),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第一钩状件与所述第二钩状件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分(24)的两侧的一对第一钩状件(7),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位于所述防护臂(6)的向着所述针座(12)一侧的端部的两侧的一对第二钩状件(8),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第一钩状件与所述第二钩状件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18.一种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头(10),所述针头(10)包括针座(12)和安装在所述针座(12)上的针(11);
针头防护装置(1),所述针头防护装置(1)包括:
一侧形成有开口(60)的防护臂(6),
安装部(2),所述安装部包括与所述针座连接的第一端、与所述防护臂连接的第二端以及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连接部分,所述第二端通过铰链构件(4)与所述防护臂连接,使得所述防护臂能够以所述铰链构件(4)为中心转动,所述防护臂(6)能够转动到防护位置,在所述防护位置,所述针(11)经过所述开口(60)进入到所述防护臂(6)的内部,和
形成在所述针座和/或所述安装部上的第一卡合构件和形成在所述防护臂上的第二卡合构件,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第二卡合构件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卡合在一起,所述针座(12)和所述安装部的第一端被构造为防止所述针座(12)和所述安装部的第一端在轴向和周向上相对运动;以及
保持装置(5),所述保持装置(5)包括从所述连接部分向着所述防护臂(6)一侧延伸的第一突起(51)和位于所述防护臂(6)上的第二突起(52),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被构造成当所述防护臂转动到预定位置时能够接合从而以可解除的方式至少防止所述防护臂(6)沿着一个方向转动,
其中,所述保持装置还包括从所述防护臂(6)向着所述针座(12)一侧延伸的保持臂(50),所述第二突起(52)形成在所述保持臂(50)的自由端并大体垂直于所述保持臂(50),其中,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接近所述针(11)的包装位置时,所述第二突起(52)与所述第一突起(51)接合,以可解除的方式至少防止所述防护臂(6)远离所述针转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臂(50)的自由端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突起(52)相对的第三突起(53),其中,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远离所述针(11)的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三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51)接合,以可解除的方式至少防止所述防护臂(6)向着所述针转动。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的柱状部分(20),在所述柱状部分(20)中形成有针座孔(21),所述针座(12)能够固定地安装在所述针座孔(21)中。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针座(12)和所述针座孔(21)之间形成有能够防止所述针座(12)和所述针座孔(21)在轴向和周向相对运动的凸凹结构。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凹结构包括:
形成在所述针座孔(21)和所述针座(12)中任意一个上的周向凹槽(13)和形成在所述针座孔(21)和所述针座(12)中另一个上的、能够与所述凹槽(13)卡合的周向凸起(22);
形成在所述针座孔(21)和所述针座(12)中任意一个上的轴向凹槽(17)和形成在所述针座孔(21)和所述针座(12)中另一个上的、能够与所述轴向凹槽(17)卡合的轴向凸起(23)。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凹结构包括在所述针座孔(21)和所述针座(12)中任意一个上形成的不连续凹槽和形成在所述针座孔(21)和所述针座(12)中另一个上的、能够与所述不连续凹槽卡合的不连续凸起。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的柱状部分(96),所述柱状部分(96)能够固定地安装在针筒上。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能够安装在针筒前端的针座接收部(97)的内侧,所述柱状部分(96)能够安装在针筒前端的针座接收部(97)的外侧。
26.如权利要求20或24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柱状部分(20)的两侧的一对第一钩状件(7),
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防护臂的开口的两侧的一对第二钩状件(8),
其中,当所述防护臂(6)转动到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第二钩状件和所述第一钩状件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
27.如权利要求20或24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从所述柱状部分(20)围绕着所述针(11)延伸的筒状件(91),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位于所述防护臂(6)内的钩状件(92),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防护臂内的钩状件(92)钩在所述筒状件(91)的壁上而与所述筒状件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28.如权利要求20或24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柱状部分外部的卡槽(95),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位于所述防护臂(6)内的钩状件(92),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防护臂内的钩状件钩在所述卡槽的壁上而与所述卡槽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2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24)通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针座(12)一体形成。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针座(12)的两侧的一对第一钩状件(7),
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防护臂(6)的开口的两侧的一对第二钩状件(8),
其中,当所述防护臂(6)转动到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第二钩状件和所述第一钩状件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从所述针座(12)围绕着所述针(11)延伸的筒状件(91),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位于所述防护臂(6)内的钩状件(92),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防护臂内的钩状件钩在所述筒状件的壁上而与所述筒状件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3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至少一个从所述连接部分(24)沿着大体平行于所述针(11)的方向延伸的钩状件(93),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防护臂的向着所述针座一侧的端部上的开口(94),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连接部分上的钩状件(93)伸进所述防护臂上的开口(94)并与所述开口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3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连接部分上的开口,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至少一个从所述防护臂的向着所述针座一侧的端部向着所述针座延伸的钩状件,当所述防护臂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防护臂上的钩状件伸进所述连接部分上的开口并与所述开口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3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分(24)的两侧的一对第一钩状件(7),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位于所述防护臂(6)的开口的两侧的一对第二钩状件(8),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第一钩状件与所述第二钩状件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3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构件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分(24)的两侧的一对第一钩状件(7),所述第二卡合构件包括位于所述防护臂(6)的向着所述针座(12)一侧的端部的两侧的一对第二钩状件(8),当所述防护臂(6)位于所述防护位置时,所述第一钩状件与所述第二钩状件以不可退出的方式卡合在一起。
CN201210144147.9A 2011-05-06 2012-05-07 安全针组件 Active CN1027728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4147.9A CN102772840B (zh) 2011-05-06 2012-05-07 安全针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20309 2011-05-06
CN2011101203090 2011-05-06
CN201110120309.0 2011-05-06
CN201210144147.9A CN102772840B (zh) 2011-05-06 2012-05-07 安全针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2840A CN102772840A (zh) 2012-11-14
CN102772840B true CN102772840B (zh) 2016-06-29

Family

ID=471180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0826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24375U (zh) 2011-05-06 2012-05-07 安全针组件
CN201210144147.9A Active CN102772840B (zh) 2011-05-06 2012-05-07 安全针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0826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24375U (zh) 2011-05-06 2012-05-07 安全针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02724375U (zh)
WO (1) WO201215220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4624A1 (en) * 2019-06-21 2020-12-24 Becton Dickinson France Safety device for preventing needle stick injury with a needle of a medical injection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9740A (zh) 2010-11-22 2013-08-28 B.布劳恩梅尔松根股份公司 铰接护罩组件和相关方法
CN202724375U (zh) * 2011-05-06 2013-02-13 上海萌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安全针组件
CN104174098A (zh) * 2013-05-20 2014-12-03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壳式注射器
CN103751889A (zh) * 2014-01-21 2014-04-30 淮安市恒春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安全自毁式注射器
CN103908710A (zh) * 2014-03-26 2014-07-09 温州市贝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注射器
US10029049B2 (en) 2015-03-19 2018-07-24 B. Braun Melsungen Ag Hinged shield assemblies and related methods
ES2895410T3 (es) * 2015-06-08 2022-02-21 Becton Dickinson France Dispositivo de seguridad para prevenir una lesión por pinchazo con aguja con una aguja de un dispositivo médico y dispositivo médico
TWI816639B (zh) * 2016-01-25 2023-10-01 英商星宿注射筒有限公司 針刺防止裝置
CN106730172B (zh) * 2016-11-11 2023-05-23 贝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注射针
CN107737391A (zh) * 2017-11-08 2018-02-27 温州京环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式注射针
CN108577862B (zh) * 2017-12-15 2020-07-31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采血器具及采用该采血器具的采血仪
CN109875516B (zh) * 2019-03-29 2022-04-01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脱线式检测设备夹持装置
CN111436951B (zh) * 2020-03-04 2023-05-23 天津华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血针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9318A (en) * 1995-08-29 1997-02-04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Needle shield assembly having a releasable lock
CN1668351A (zh) * 2002-05-13 2005-09-14 特鲁莫医疗公司 安全针组件
CN101687083A (zh) * 2007-02-26 2010-03-31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具有铰接的针护套的注射器
CN101790396A (zh) * 2007-07-12 2010-07-28 星赛瑞有限公司 防针刺装置
CN202724375U (zh) * 2011-05-06 2013-02-13 上海萌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安全针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7399A1 (en) * 2002-04-02 2003-10-02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afety shield assembly
US7201736B2 (en) * 2003-08-28 2007-04-10 Smiths Medical Asd, Inc. Needle protection assembly
US8057431B2 (en) * 2006-12-21 2011-11-15 B. Braun Melsungen Ag Hinged cap for needle device
CN202113434U (zh) * 2011-05-06 2012-01-18 上海萌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安全针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9318A (en) * 1995-08-29 1997-02-04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Needle shield assembly having a releasable lock
CN1668351A (zh) * 2002-05-13 2005-09-14 特鲁莫医疗公司 安全针组件
CN101687083A (zh) * 2007-02-26 2010-03-31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具有铰接的针护套的注射器
CN101790396A (zh) * 2007-07-12 2010-07-28 星赛瑞有限公司 防针刺装置
CN202724375U (zh) * 2011-05-06 2013-02-13 上海萌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安全针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4624A1 (en) * 2019-06-21 2020-12-24 Becton Dickinson France Safety device for preventing needle stick injury with a needle of a medical injec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52207A1 (zh) 2012-11-15
CN102772840A (zh) 2012-11-14
CN202724375U (zh) 201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2840B (zh) 安全针组件
AU2018241177B2 (en) A capping device for a medical access connector
CN1856333B (zh) 具有针头锁定安全护罩的药物输送笔组件
JP6266517B2 (ja) 針保護装置及び安全な針アセンブリ
CN101098725B (zh) 带有卡合结构的安全针装置
CN202113434U (zh) 安全针组件
US20130237911A1 (en) Syringe cap
BRPI0510480B1 (pt) dispositivo de injeção
PT1888147E (pt) Dispositivo de injeção
JP6139409B2 (ja) ヒンジ式シールドアセンブリ及び関連する方法
EP2496287A2 (en) Infusion kit with a retractable needle
KR101696778B1 (ko) 바늘용 안전 캡
CN110141781A (zh) 导管耦接器
CN203196091U (zh) 带针头保护装置的安全注射器
CN101031327A (zh) 针毂组件的安全适配器
CN104399157A (zh) 一种通用安全护套
KR20180096119A (ko) 안전 필터 주사기
CN104307073A (zh) 滑套式针头保护装置和安全注射器
CN203043181U (zh) 滑套式针头保护装置和安全注射器
CN205007385U (zh) 一次性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
JP2021100588A (ja) 注射用ペンに容器を装着するためのハウジング、注射用ペン用の注射剤貯槽を形成する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そのアセンブリを具備する注射用ペン
CN213608977U (zh) 一种输液器用瓶塞穿刺头保护套
CN107638183A (zh) 具有可缩回针的流体输送装置
US10842986B1 (en) Single-use cap
WO2022234422A1 (en) Syringe with luer-lock connector provided with a tamper-proof ca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0135 room 58, Zheng Da Cube Edifice, No. 2202 Chang Liu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Sol-Millennium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120, room 701-703, building E, Poly Plaza, 18 Dongfang Road, Shanghai, Pudong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Sol-Millennium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135 room 58, Zheng Da Cube Edifice, No. 2202 Chang Liu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after: Millennium Light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135 room 58, Zheng Da Cube Edifice, No. 2202 Chang Liu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ol-Millennium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