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1153B - 无线电通信装置、无线电通信方法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通信装置、无线电通信方法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1153B
CN102771153B CN201180010849.1A CN201180010849A CN102771153B CN 102771153 B CN102771153 B CN 102771153B CN 201180010849 A CN201180010849 A CN 201180010849A CN 102771153 B CN102771153 B CN 1027711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ded inform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s
communication standard
communications se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08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1153A (zh
Inventor
森冈裕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71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1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1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11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在抑制开销的同时使得构成层级的三种通信制式共存。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为: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装置100,包括:分组生成单元155,用于生成分组200,该分组200包括:第一解码信息201,所述第一解码信息201能够被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第二解码信息202,所述第二解码信息202能够被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以及第三解码信息203,所述第三解码信息203能够被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以及发送单元157,用于发送由所述分组生成单元所生成的所述分组。

Description

无线电通信装置、无线电通信方法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装置、无线电通信方法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无线电通信,已经设置有诸如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LAN)标准。作为无线LAN标准,倾向于顺次设置利用相同频带而支持更高通信速率的更高标准。例如,已经设置了相比于IEEE802.11a更高的标准IEEE802.11n。
在包括遵从上述无线LAN标准的通信的无线电通信中,需要避免在相同频带中通信的冲突(collision)。为此,例如,在IEEE802.11中,已经引入“请求发送/清除发送(RTS/CTS)机制。在该机制中,将要进行数据发送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在数据发送前进行通信以确保与另一附近无线电通信装置的通信时间。
当允许诸如IEEE802.11a和IEEE802.11n的较高标准和较低标准在相同频带中共存时,需要根据较低标准进行用于RTS/CTS的通信,从而使得仅对应于较低标准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也能够接收RTS/CTS。从而,即使在根据较高标准发送和接收时,也根据较低标准进行低速通信,并且较高标准的开销(overhead)增加,从而可能无法发挥充分的性能。
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个技术实例,其中在较高和较低标准的两个通信制式共存的环境中不使用诸如RTS/CTS的序列而避免通信冲突。
例如,在无线LAN标准中,近来,在IEEE802.11a和IEEE802.11n的更高级已经设置称为IEEE802.11ac的标准,其支持更高的通信速率。这样,正在实现构成无线电通信中的层级(class)的三种通信制式的共存。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06-50526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当构成无线电通信中的层级的三种通信制式共存时,诸如请求发送/清除发送(RTS/CTS)的方法进一步增加了较高标准的开销,并且不可能发挥充分的性能。
考虑到这些问题而完成本发明,本发明旨在提供改善的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无线电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其能够允许构成层级的三种通信制式的共存,同时抑制开销。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分组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分组,该分组包括:第一解码信息,所述第一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第二解码信息,所述第二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以及第三解码信息,所述第三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以及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由所述分组生成单元所生成的分组。
该配置允许在一个分组中包括能够被相应的通信制式识别的解码信息,并且可以在抑制开销的同时允许构成层级的三种通信制式共存。
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可仅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可以还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以及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还可以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
所述分组可以包括在第一解码信息之后的第二解码信息和在第二解码信息之后的第三解码信息。
所述第一解码信息可包括用于计算第一持续时间的信息,在所述第一持续时间,使得仅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持续进行接收动作,并且所述第二解码信息可包括用于计算第二持续时间的信息,在所述第二持续时间,使得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但是不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持续进行接收动作。
第一持续时间和第二持续时间可以在不同的时刻结束。
第一解码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连续信息,所述第一连续信息向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指示第二解码信息的存在,而第二解码信息可以包括第二连续信息,所述第二连续信息向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指示第三解码信息的存在。
当仅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在分组被发送的范围中不存在时,所述分组生成单元可生成没有第一解码信息的分组。
当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而不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在分组被发送的范围中不存在时,所述分组生成单元可生成没有第二解码信息的分组。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分组,该分组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分组,该分组包括:第一解码信息,所述第一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第二解码信息,第二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以及第三解码信息,所述第三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以及分组分析单元,用于分析由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分组。
所述分组可以包括在第一解码信息之后的第二解码信息和在第二解码信息之后的第三解码信息。
第一解码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连续信息,所述第一连续信息向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指示第二解码信息的存在,而第二解码信息可以包括第二连续信息,所述第二连续信息向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指示第三解码信息的存在。
所述接收单元可以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和所述第三通信制式,并基于在所述第三解码信息中包括的信息而持续进行接收动作。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分组,该分组包括:第一解码信息,所述第一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第二解码信息,所述第二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以及第三解码信息,所述第三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以及发送在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分组。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分组,该分组包括:第一解码信息,所述第一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第二解码信息,所述第二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以及第三解码信息,所述第三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以及分析在接收步骤中所接收的分组。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具有分组生成单元以及发送单元,所述分组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分组,该分组包括:第一解码信息,所述第一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第二解码信息,所述第二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以及第三解码信息,所述第三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由所述分组生成单元所生成的分组;以及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具有:接收单元以及分组分析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分组,所述分组分析单元用于分析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分组。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可以在抑制开销的同时允许构成层级的三种通信制式共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实例的示图;
图2是示出当在图1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使用请求发送/清除发送(RTS/CTS)机制时的通信实例的示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的结构实例的示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分组的帧结构的实例的示图;
图5是示出在所述同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各无线电通信装置接收分组的运行的示图;
图6是示出在所述同一实施例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实例的示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分组的帧结构的实例的示图;
图8是详细示出所述同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分组的帧结构的示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分组的帧结构的实例的示图;
图10是示出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在数据发送期间的运行的流程图;以及
图11是示出同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在数据接收期间的运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元件,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该说明书和附图中,可根据在相同符号后面附加的不同字母符号区分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结构的多个元件。例如,根据需要,可将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结构的多个元件区分为无线电通信装置100A和100B。然而,当没有区分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结构的多个元件的特定需要时,仅给出共同的标号。例如,当没有区分无线电通信装置100A和100B的特定需要时,简单地将其表示为无线电通信装置100。
将以下面的顺序进行描述。
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3.本发明的实施例
3-1.第一实施例
3-1-1.分组的结构
3-1-2.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的运行
3-1-3.其它无线电通信装置的运行
3-1-4.该实施例的效果
3-1-5.变形例
3-2.第二实施例
3-2-1.分组的结构
3-2-2.无线电通信装置的运行实例
3-2-3.该实施例的效果
3-3.第三实施例
3-3-1.分组的结构
3-3-2.能够应用该实施例的情况
3-3-3.该实施例的效果
3-4.第四实施例
3-4-1.在数据发送期间无线电通信装置的运行
3-4-2.在数据接收期间无线电通信装置的运行
4.补充
<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实例的示图。无线电通信系统1包括无线电通信装置10A、10B、20A、20B、100A和100B。各个无线电通信装置例如为:个人计算机(PC)、家用图像处理装置(DVD录像机、录像机(video deck)等)、个人数字助理(PDA)、家用游戏机、家用电器、便携式映像处理装置、便携式游戏机等。在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通过这样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在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包括第一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和第三通信制式的三种通信制式在相同频带中共存。无线电通信装置10A和10B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无线电通信装置20A和20B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并且无线电通信装置100A和100B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
这里,第一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和第三通信制式是构成层级的三种通信制式。换句话说,第二通信制式是比第一通信制式更高级的标准,并且第三通信制式是比第二通信制式更高级的标准。
在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对应于各个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具有与对应于较低标准的通信制式的兼容性。换句话说,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0A和10B仅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20A和20B还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并且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00A和100B还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
图2是示出当在上述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使用请求发送/清除发送(RTS/CTS)机制以将数据从无线电通信装置100A发送到无线电通信装置100B时的通信实例的示图。除了作为发送源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00A和作为发送目的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00B之外,在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示出无线电通信装置10A作为无线电通信装置。
无线电通信装置100A首先发送请求发送数据的RTS 31。由作为发送目的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00B和另一无线电通信装置10A接收RTS 31。
无线电通信装置100B发送指示数据接收的准备已经完成的CTS33作为对RTS 31的响应。已经接收CTS 33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00A发送数据35。已经完成接收数据35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00B发送指示接收已正常完成的ACK 37。
同时,当接收RTS 31时,无线电通信装置10A设置网络分配矢量(NAV)39。NAV 39是发送抑制时段,用于在无线电通信装置100A和无线电通信装置100B在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时,当另一个无线电通信装置发送数据时,防止发生通信冲突。
已经设置了NAV 39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0A被控制为在由RTS 31指定的预定时间中不开始数据发送,所述预定时间例如为从接收RTS31到发送ACK 37为止的时间。
如上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10A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因此,无线电通信装置100A需要使用无线电通信装置10A能够识别的第一通信制式来发送RTS 31。这是因为,当无线电通信装置10A不能识别RTS31时,无线电通信装置10A不能设置NAV 39,并且可能由于例如在发送数据35期间开始发送其它数据而导致通信冲突。
可以使用第三通信制式中使用的高速发送传输速率进行在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00A和无线电通信装置100B之间的数据35的发送和接收。然而,应使用在第一通信制式中使用的低速传输速率进行对RTS 31等的发送和接收。因此,由于发送和接收RTS31导致的开销变得较大,并且第三通信制式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如上所述,构成层级的三种通信制式共存。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00的结构实例的示图。无线电通信装置100具有接口151、数据缓冲器153、分组生成单元155、发送单元157、天线159、接收单元161、分组分析单元163、控制单元165以及存储单元167。
接口151经由例如网络,对外部通信装置与无线电通信装置100之间发送和接收的数据进行输入和输出。数据缓冲器153临时存储输入到接口151的发送数据或将从接口151输出的接收数据。
分组生成单元155生成由无线电通信装置100发送的分组。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分组生成单元155通过对数据缓冲器153中存储的数据附加控制标头而生成分组。在控制标头中,包括用于对数据进行解码的解码信息。
发送单元157通过天线159将由分组生成单元155生成的分组发送到无线电通信系统1的另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当对应于无线电通信装置100的通信制式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时,天线159可由多个天线构成。
接收单元161通过天线159接收来自无线电通信系统1的另一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分组。分组分析单元163分析由接收单元161接收的分组。例如,当数据被接收时,分组分析单元163基于通过分析分组中包括的控制标头而获得的解码信息来对数据进行解码,并将已解码的数据存储在数据缓冲器153中。
控制单元165控制分组生成单元155、发送单元157、接收单元161和分组分析单元163的运行。存储单元167存储控制单元165进行处理所需的信息。
无线电通信装置100的各功能可实现为专用硬件或利用计算机的软件。在该情况下,计算机适当地具有中央处理单元(CPU)、诸如硬盘驱动器(HDD)、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存储装置、连接到诸如LAN和因特网等网络的通信装置、诸如鼠标和键盘等输入装置、以及从/向可拆装存储介质读取和写入的驱动器,所述可拆装存储介质诸如为磁盘、光盘和半导体存储器。当CPU执行存储在存储装置和可拆装存储介质中的程序或经网络获得的程序时,可实现无线电通信装置100的各功能。
<3.本发明的实施例>
[3-1.第一实施例]
(3-1-1.分组的结构)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分组200的帧结构的实例的示图。分组200包括第一解码信息201、第二解码信息202、第三解码信息203以及数据210。
第一解码信息201能够由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并包括接收数据所需的分组长度或传输速率的信息。第二解码信息202被包括在第一解码信息201之后,其能够由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并包括接收数据所需的分组长度或传输速率的信息。
第三解码信息203被包括在第二解码信息202之后,其可由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并包括接收数据所需的分组长度或传输速率的信息。数据210可由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并利用第三解码信息203中包括的分组长度或传输速率而被发送。
(3-1-2.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的运行)
当无线电通信装置100进行数据发送时,首先,分组生成单元155对存储在数据缓冲器153中的数据210附加各自作为控制标头的第一解码信息201、第二解码信息202和第三解码信息203,从而生成分组200。
接着,发送单元157通过天线159发送分组200。
同时,当无线电通信装置100进行数据接收时,首先,接收单元161通过天线159接收分组200。
然后,分组分析单元163分析分组200中包括的控制标头。在控制标头中,包括第一解码信息201、第二解码信息202和第三解码信息203。分组分析单元163基于通过分析解码信息的某个片段而获得的信息来对数据210进行解码,并将已解码的数据存储在数据缓冲器153中。
(3-1-3.其它无线电通信装置的运行)
图5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接收由无线电通信装置100A发送的分组200的各无线电通信装置的运行的阿示图。如上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10A仅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无线电通信装置20A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和第二通信制式,并且无线电通信装置100B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第二通信制式和第三通信制式全部。
无线电通信装置10A仅能够识别在分组200中包括的第一解码信息201。无线电通信装置10A不能识别根据第二通信制式或第三通信制式的分组200的其它部分,但是在从第一解码信息201中包括的分组长度和传输速率计算的持续时间t1期间持续进行接收动作。
无线电通信装置20A能够识别在分组200中包括的第一解码信息201和第二解码信息202。无线电通信装置20A不能识别根据第三通信制式的分组200的其它部分,但是在根据第二解码信息202中包括的分组长度和传输速率计算的持续时间t2期间,持续进行接收动作。
无线电通信装置100B能够识别在分组200中包括的全部信息。无线电通信装置100B在根据第三解码信息203中包括的分组长度和传输速率计算的持续时间t3期间,持续进行接收动作,并基于第三解码信息203中包括的信息来接收数据210并对数据210进行解码。
由于无线电通信装置在进行接收动作时不开始发送,无线电通信装置10A被控制为在第一持续时间t1期间不开始发送,并且无线电通信装置20A被控制为在第二持续时间t1期间不开始发送。换句话说,可以获得如在根据RTS/CTS的序列而设置NAV的情况下的相同的效果。
(3-1-4.该实施例的效果)
在上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当构成层级的三种通信制式共存时,不使用诸如上述RTS/CTS的序列,也可以将仅对应于低级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控制为在预定时间期间不开始数据发送,并且能够抑制在利用高级通信制式进行通信时的开销。
(3-1-5.变形例)
图6是示出根据相应的解码信息中包括的分组长度和传输速率计算的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实例的示图。在该实例中,第二持续时间t2是从数据201的发送结束到发送对数据210的确认(ACK)为止的时间。同时,第一持续时间t1延长超过ACK被发送的时间。
这样,通过将第一持续时间t1结束的时刻和第二持续时间t2结束的时刻设置为不同的时刻,能够在从ACK被发送到第一持续时间t1结束为止的时间t4期间进行通信,其中假设不存在仅能够对第一解码信息进行解码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即,没有仅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利用上述配置,例如,由于能够确保仅对应于较高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能够进行通信的时间,而不考虑在该时间中仅对应于较低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存在而进行通信,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利用较高通信制式进行通信时的开销。
[3-2.第二实施例]
(3-2-1.分组的结构)
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分组200的帧结构的实例的示图。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解码信息201包括第一连续信息221。另外,第二解码信息201包括第二连续信息222。
第一连续信息221是对于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指示第二解码信息202在第一解码信息201之后的信息。
例如,在第一解码信息201中包括的分组长度和传输速率的值的特定组合可以为第一连续信息221。在该情况下,当在第一解码信息201中包括的分组长度和传输速率的值是所述特定组合时,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确定第二解码信息201在第一解码信息201之后。
第二连续信息222是对于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指示第三解码信息203在第二解码信息202之后的信息。
例如,在第二解码信息中包括的分组长度和调制方案的值的特定组合可以为第二连续信息222。在该情况下,当在第二解码信息202中包括的分组长度和调制方案的值是所述特定组合时,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确定第三解码信息203在第二解码信息202之后。
(3-2-2.无线电通信装置的运行实例)
图8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当分别根据无线LAN标准的IEEE802.11a、IEEE802.11n和IEEE802.11ac的三种通信制式共存时作为分组200的帧结构的具体实例的分组结构。802.11a物理(PHY)标头对应于第一解码信息201,802.11n物理标头对应于第二解码信息202,并且802.11ac物理标头对应于第三解码信息203。
将使用实例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00进行数据发送的情况的运行。首先,控制单元165使得分组生成单元155生成802.11a物理标头,从而使得在传统信号(legacy signal,L-SIG)部分中包括的传输速率和分组长度(未示出)的值能够是预定的特定组合。
接下来,控制单元165使分组生成单元155生成802.11n物理标头,使得在高吞吐量信号(high throughput signal,HT-SIG)部分中包括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和长度(分组长度)的值能够是预定的特定组合。
另外,控制单元165使得分组生成单元155生成具有用于接收实际数据210所需的值的802.11ac物理标头。分组生成单元155如图8所示,通过对数据210附加相应的所生成的物理标头而生成分组200,并且发送单元157通过天线159发送所述分组200。
接下来,将使用实例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00进行数据接收的情况的运行。首先,控制单元165确定由分组分析单元163分析的在802.11a物理标头的L-SIG部分中包括的传输速率和分组长度的值是否是预定的特定组合。当传输速率和分组长度的值是预定的特定组合时,控制单元165使分组分析单元163接着分析802.11n物理标头。
接下来,控制单元165确定由分组分析单元163分析的在802.11n物理标头的HT-SIG部分中包括的MCS和长度的值是否是预定的特定组合。当MCS和长度的值是预定的特定组合时,控制单元165使分组分析单元163接着分析802.11ac物理标头。
另外,控制单元165使接收单元161根据由分组分析单元163分析的802.11ac物理标头的内容持续进行接收动作,并使分组分析单元163对数据210进行解码。分组分析单元根据802.11ac物理标头的内容对数据进行解码,并将已解码的数据存储在数据缓冲器153中。
(3-2-3.该实施例的效果)
在本发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当构成层级的三种通信制式共存时,对应于多个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可以容易地确定更高层级的通信制式的解码信息是否存在。
[3-3.第三实施例]
(3-3-1.分组的结构)
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涉及的分组200的帧结构的实例的示图。根据该实施例,从分组200省略解码信息201或第二解码信息202。
当能够在在由发送单元157发送分组200的范围内没有仅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假设下进行通信时,所述无线电通信单元100的控制单元165控制分组生成单元155以生成没有第一解码信息201的分组200。
另外,当能够在在由发送单元157发送分组200的范围内没有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但不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假设下进行通信时,控制单元165控制分组生成单元155以生成没有第二解码信息202的分组200。
(3-3-2.可以应用该实施例的情况)
当应用上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时,能够在在预定时间没有仅对应于较低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假设下进行通信。例如,可以在预定时间中应用上述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另外,当作为设定信息给定:在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没有对应于特定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时,可以应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
(3-3-3.该实施例的效果)
在上述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能够省略在多条解码信息中不需要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通信制式共存的情况进一步抑制开销。
[3-4.第四实施例]
(3-4-1.在数据发送期间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的运行)
图10是示出在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00在数据发送期间的运行的流程图。
首先,分组生成单元155读取存储在数据缓冲器153中的数据210(步骤S301)。接着,分组生成单元155对数据210附加第三解码信息203(步骤S303),所述第三解码信息203包括用于根据第三通信制式而对数据210进行解码的信息。
这里,控制单元165确定在分组200被发送的范围内第二通信制式是否正在被使用(步骤S305)。例如,当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但不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由于先前发送的分组200而正在进行接收动作时,控制单元165可以确定第二通信制式未正被使用。
当在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正在使用第二通信制式时,分组生成单元155对数据210附加第二解码信息202(步骤S307)。当第二通信制式未正被使用时,跳过该步骤。
另外,控制单元165确定在发送分组200的范围内是否正在使用第一通信制式(步骤S309)。例如,当仅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由于先前发送的分组200而正在进行接收动作时,控制单元165可以确定第一通信制式未正被使用。
当在无线电通信系统1中正在使用第一通信制式时,分组生成单元155对数据210附加第一解码信息201(步骤S311)。当第一通信制式未正被使用时,跳过该步骤。
通过该处理,分组200被生成。发送单元157通过天线159发送所生成的分组200(步骤S313)。
(3-4-2.在数据接收期间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的运行)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电通信装置100在数据接收期间的运行的流程图。
首先,接收单元161通过天线159接收分组200(步骤S401)。然后,分组分析单元163分析分组200中包括的最初的解码信息。
这里,控制单元165确定已分析的解码信息是否是有效的解码信息(步骤S405)。例如,当已分析的解码信息不是有效的解码信息(诸如为不由无线电通信装置100处理的更高层级的解码信息)时,控制单元165使接收单元161结束分组接收动作。当先前已分析的解码信息已经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67中时,控制单元165仅将根据解码信息中包括的分组长度和传输速率所计算的时间设置为发送抑制时段(步骤S407)。
当在步骤S403中已分析的解码信息是有效的解码信息时,控制单元165确定无线电通信装置100是否对应于相比于分析的解码信息的通信制式更高层级的通信制式(步骤S409)。当无线电通信装置100对应于相比于已分析的解码信息的通信制式更高层级的通信制式时,控制单元165还确定在已分析的解码信息中是否包括连续信息(步骤S411)。
当无线电通信装置100不对应于相比于在步骤S403中已分析的解码信息的通信制式更高层级的通信制式时,或者当在已分析的解码信息中不包括连续信息时,控制单元165确定已分析的解码信息为用于对数据210进行解码的解码信息。
此时,控制单元165还确定无线电通信装置100是否对应于在解码信息中包括的分组长度、传输速率等(步骤S413)。这是因为,存在相同的通信制式不能对应于全部传输速率等的情况。
当无线电通信装置100不对应于在解码信息中包括的分组长度、传输速率等时,控制单元165使接收单元161结束分组接收运行,并仅将根据在解码信息中包括的分组长度和传输速率而计算的时间设置为发送抑制时段(步骤S415)。
当无线电通信装置100对应于在解码信息中包括的分组长度、传输速率等时,控制单元165使接收单元161持续进行接收动作,在根据在解码信息中包括的分组长度和传输速率而计算的时间接收数据290。
当无线电通信装置100对应于相比于在步骤S403中已分析的解码信息的通信制式更高层级的通信制式时(步骤S409),并且在已分析的解码信息中已包括连续信息时(步骤S411),控制单元165将已分析的解码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167中(步骤S419),并且开始分析下一解码信息(步骤S403)。
<4.补充>
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获得各种可选方案和修改方案,并且可以理解,其自然地落入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在构成层级的三种通信制式共存的情况中应用所述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例。例如,所述实施例可应用于构成层级的四个以上的通信制式共存的情况。
换句话说,第一通信制式可以不是最低层级。另外,第二通信制式可以不是第一通信制式的紧邻上级的层级。另外,第三通信制式既可以不是第二通信制式的紧邻上级的层级,也可以不是最高层级。
另外在该情况中,通过如同本发明实施例中那样,提供用于使仅对应于较低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持续进行接收动作的分组长度和传输速率、延长用于使对应于特定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持续进行接收动作的时间、省略在发送分组的范围内不存在的通信制式的解码信息等,可以在抑制开销的同时实现各个层级的通信制式的共存。
附图标记列表
100无线电通信装置
151接口
153数据缓冲器
155分组生成单元
157发送单元
159天线
161接收单元
163分组分析单元
165控制单元
167存储单元
200分组
201第一解码信息
202第二解码信息
203第三解码信息
210数据
221第一连续信息
222第二连续信息
t1第一持续时间
t2第二持续时间

Claims (12)

1.一种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
分组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分组,该分组包括第一解码信息、第二解码信息、第三解码信息以及数据,所述第一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所述第二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所述第三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其中,所述第二解码信息在所述第一解码信息之后,所述第三解码信息在所述第二解码信息之后,并且第一解码信息、第二解码信息和第三解码信息都不在所述数据中;以及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由所述分组生成单元所生成的分组,
其中所述第一解码信息包括用于计算第一持续时间的信息,在所述第一持续时间中,使得仅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持续进行接收动作,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解码信息包括用于计算第二持续时间的信息,在所述第二持续时间中,使得对应于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但不对应于所述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持续进行接收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仅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
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还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以及
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还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和所述第二通信制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持续时间和第二持续时间在不同的时刻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解码信息包括第一连续信息,所述第一连续信息向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指示第二解码信息的存在,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解码信息包括第二连续信息,所述第二连续信息向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指示第三解码信息的存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其中,当仅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在分组被发送的范围中不存在时,所述分组生成单元生成没有所述第一解码信息的分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其中,当对应于所述第二通信制式而不对应于所述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在分组被发送的范围中不存在时,所述分组生成单元生成没有第二解码信息的分组。
7.一种无线电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分组,该分组包括第一解码信息、第二解码信息、第三解码信息以及数据,所述第一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所述第二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所述第三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其中,所述第二解码信息在所述第一解码信息之后,所述第三解码信息在所述第二解码信息之后,并且第一解码信息、第二解码信息和第三解码信息都不在所述数据中;以及
分组分析单元,用于分析由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分组,
其中所述第一解码信息包括用于计算第一持续时间的信息,在所述第一持续时间中,使得仅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持续进行接收动作,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解码信息包括用于计算第二持续时间的信息,在所述第二持续时间中,使得对应于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但不对应于所述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持续进行接收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接收单元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所述第二通信制式和所述第三通信制式,并基于在所述第三解码信息中包括的信息而持续进行接收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解码信息包括第一连续信息,所述第一连续信息向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指示第二解码信息的存在,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解码信息包括第二连续信息,所述第二连续信息向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指示第三解码信息的存在。
10.一种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分组,该分组包括第一解码信息、第二解码信息、第三解码信息以及数据,所述第一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所述第二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所述第三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其中,所述第二解码信息在所述第一解码信息之后,所述第三解码信息在所述第二解码信息之后,并且第一解码信息、第二解码信息和第三解码信息都不在所述数据中;以及
发送在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分组,
其中所述第一解码信息包括用于计算第一持续时间的信息,在所述第一持续时间中,使得仅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持续进行接收动作,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解码信息包括用于计算第二持续时间的信息,在所述第二持续时间中,使得对应于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但不对应于所述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持续进行接收动作。
11.一种无线电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分组,该分组包括第一解码信息、第二解码信息、第三解码信息以及数据,所述第一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所述第二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所述第三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其中,所述第二解码信息在所述第一解码信息之后,所述第三解码信息在所述第二解码信息之后,并且第一解码信息、第二解码信息和第三解码信息都不在所述数据中;以及
分析在接收步骤中所接收的分组,
其中所述第一解码信息包括用于计算第一持续时间的信息,在所述第一持续时间中,使得仅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持续进行接收动作,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解码信息包括用于计算第二持续时间的信息,在所述第二持续时间中,使得对应于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但不对应于所述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持续进行接收动作。
12.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装置具有分组生成单元以及发送单元,所述分组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分组,该分组包括第一解码信息、第二解码信息、第三解码信息以及数据,所述第一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所述第二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二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所述第三解码信息能够被对应于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识别,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由所述分组生成单元所生成的分组;以及
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装置具有:接收单元以及分组分析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分组,所述分组分析单元用于分析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分组,
其中所述第一解码信息包括用于计算第一持续时间的信息,在所述第一持续时间中,使得仅对应于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持续进行接收动作,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解码信息包括用于计算第二持续时间的信息,在所述第二持续时间中,使得对应于所述第二通信制式但不对应于所述第三通信制式的无线电通信装置持续进行接收动作,
其中,所述第二解码信息在所述第一解码信息之后,所述第三解码信息在所述第二解码信息之后,并且第一解码信息、第二解码信息和第三解码信息都不在所述数据中。
CN201180010849.1A 2010-03-03 2011-01-20 无线电通信装置、无线电通信方法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11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46436A JP5625395B2 (ja) 2010-03-03 2010-03-03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0-046436 2010-03-03
PCT/JP2011/050959 WO2011108302A1 (ja) 2010-03-03 2011-01-20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1153A CN102771153A (zh) 2012-11-07
CN102771153B true CN102771153B (zh) 2015-10-21

Family

ID=44541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084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1153B (zh) 2010-03-03 2011-01-20 无线电通信装置、无线电通信方法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084285B2 (zh)
EP (1) EP2544480B1 (zh)
JP (1) JP5625395B2 (zh)
KR (1) KR101675180B1 (zh)
CN (1) CN102771153B (zh)
BR (1) BR112012021575A2 (zh)
RU (1) RU2547139C2 (zh)
WO (1) WO20111083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55551B2 (ja) * 2012-10-15 2016-02-0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3731A (zh) * 2004-12-29 2008-07-16 英特尔公司 在无线局域网中传输和保护长帧
CN101627657A (zh) * 2007-03-05 2010-01-13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网络分配向量的设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91997B2 (en) * 2001-08-25 2004-09-14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ision-free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using neighborhood information and advertised transmission times
US6977944B2 (en) * 2002-01-12 2005-12-20 Conexant, Inc.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for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having stations operating with different modulation formats
US20040022222A1 (en) * 2002-07-31 2004-02-05 Allister Clisham 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AU2003904167A0 (en) * 2003-08-08 2003-08-21 Clipsal Intergrated Systems Pty Ltd Radio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protocol using an automatic repeater
ES2698963T3 (es) 2004-01-08 2019-02-06 Sony Corp Aparato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y procedimiento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en una LAN inalámbrica multinormas
EP3267754B1 (en) * 2004-01-08 2019-02-06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7542453B2 (en) * 2004-01-08 2009-06-02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4710321B2 (ja) * 2004-02-02 2011-06-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047836B2 (ja) * 2004-04-02 2008-02-13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7535845A (ja) * 2004-04-15 2007-12-06 クアルコム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パケットの連結
JP4342477B2 (ja) * 2005-05-31 2009-10-14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受信装置
KR100643299B1 (ko) * 2005-06-09 2006-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레거시 방식의 데이터를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7957474B2 (en) * 2006-01-26 2011-06-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obust detection of packet types
US7715442B2 (en) * 2006-02-24 2010-05-1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with frame alignment
PL2198664T3 (pl) * 2007-08-31 2013-03-29 Konin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Wzmocniona transmisja wielodostępna
US20100046656A1 (en) * 2008-08-20 2010-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amble extensions
JP4631956B2 (ja) * 2008-10-14 2011-02-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399426B1 (en) * 2009-02-18 2016-09-14 LG Electronics Inc. Coexistent channel access method
JP2010206730A (ja) * 2009-03-05 2010-09-16 Sony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655002B2 (en) * 2009-04-13 2017-05-1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hysical layer frame format for WLAN
US9485783B2 (en) * 2009-05-07 2016-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multichannel access for very high throughput
US8228806B2 (en) * 2009-06-15 2012-07-24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system to detect packets of different formats in a receiver
US8238316B2 (en) * 2009-12-22 2012-08-07 Intel Corporation 802.11 very high throughput preamble signaling field with legacy compatibilit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3731A (zh) * 2004-12-29 2008-07-16 英特尔公司 在无线局域网中传输和保护长帧
CN101627657A (zh) * 2007-03-05 2010-01-13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网络分配向量的设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EEE802.11ac Preamble with Legacy 802.11a/n Backward Compatibility》;Leonardo Lanante;《IEEE》;20091130;1-2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44480B1 (en) 2020-09-02
RU2012136479A (ru) 2014-02-27
JP5625395B2 (ja) 2014-11-19
WO2011108302A1 (ja) 2011-09-09
RU2547139C2 (ru) 2015-04-10
BR112012021575A2 (pt) 2020-08-25
KR20130014497A (ko) 2013-02-07
KR101675180B1 (ko) 2016-11-10
EP2544480A4 (en) 2016-05-25
US9084285B2 (en) 2015-07-14
US20120307737A1 (en) 2012-12-06
EP2544480A1 (en) 2013-01-09
CN102771153A (zh) 2012-11-07
JP2011182301A (ja) 201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075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frame using channel bonding in wireless LAN
US8705505B2 (en) Distributed medium access scheduling with implicit ordering
US20060182079A1 (en) Wireless LA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4699359B2 (ja) 適応技術を用いたデータ伝送の性能の向上
MX2007015582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recibir datos con compatibilidad descendente en redes inalambricas de alta emision.
EP1704676B1 (en) Channel access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0613246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legacy format data in high throughput wireless network
MX2007015583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recibir datos con compatibilidad en una red inalambrica de capacidad elevada.
CN103081552A (zh) 用于上行链路mu mimo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83239B (zh)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9152020B (zh)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WO200608078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vely performing wusb communication
KR20060011447A (ko) 채널 중첩망에서의 매체접속제어 장치
US7991005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771153B (zh) 无线电通信装置、无线电通信方法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EP342930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JP4804184B2 (ja)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24034050A1 (ja)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US20070076743A1 (e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Network Medium Access Control
JP515173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257836A1 (zh) Ppdu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JP2010041340A (ja)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20230056046A (ko)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 ppdu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2024509061A (ja) 拡張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に対応する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0290088A (zh) 应用于高速工业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