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1148B - 用于在多种无线技术通信装置中的功率和切换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多种无线技术通信装置中的功率和切换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1148B
CN102771148B CN201180011345.1A CN201180011345A CN102771148B CN 102771148 B CN102771148 B CN 102771148B CN 201180011345 A CN201180011345 A CN 201180011345A CN 102771148 B CN102771148 B CN 1027711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chnology
power level
demodulator
modulator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13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1148A (zh
Inventor
卡米斯瓦拉·梅达帕尔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ago Technologies Fiber IP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yray Wireles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900,84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761829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Zyray Wireless Inc filed Critical Zyray Wireles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71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1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1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11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3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between licens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在多种无线技术通信装置中功率和切换管理的方法和设备。一种方法包括:无线装置使用第一技术进行通信,以及检测第二技术的可用性。无线装置的逻辑控制接收第一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功率电平指标,并基于该功率电平指标来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可接受功率电平。逻辑控制基于来自基站的请求来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请求功率电平。若该请求功率电平大于可接受功率电平,则逻辑控制向基站提供经修改的链路质量表征。无线装置利用第二技术以可接受功率电平与基站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用于在多种无线技术通信装置中的功率和切换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相关申请
该申请是于2010年10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2/900847号的部分继续,其要求于2009年10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278,661、于2009年11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281,348以及于2010年2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308,255的优先权,将其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所述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所述实施方式涉及用于在多种无线技术通信装置中的功率和切换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在一些情况中,可以在给定位置获得对多种(例如,3G、WiMAX、CDMA2000、EVDO-RevA、HSPA、LTE和GSM)无线网络的无线连接。然而,在给定位置处,一种类型的网络可提供由较好的服务质量(QoS)或信噪比(SNR)所确定的更好的无线连接。另外,一种类型的网络可提供更好的数据通信类型的支持。
通常,无线网络用户的用户装置在某一时刻只能与一种类型的无线网络通信。因此,用户不能利用由用户的用户装置未连接到的无线网络提供的更好的连接。
若用户持续向支持多种网络所需的电子电路供电,则用户能同时与多种网络通信。然而,用户通常处于具有有限电源的环境中,例如,USB数据卡不能汲取大于500mA的电流。即使在电池供电单元中,为最大化电池寿命,也不期望向同时支持多种网络所需的电路提供持续电力(功率)。在未向多网络支持电路供电的情况下,若用户单元改变它所连接的无线网络类型,则用户单元与无线网络之间的通信会被中断。即,当用户向新类型的无线网络发起连接时,通信必须暂停一段时间。
对于低功率用户单元而言,期望在最小化低功率用户装置的功耗的同时,能监测多种类型的无线网络的存在,并选择最想要的无线网络。
发明内容
一个实施方式包括一种无线技术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无线装置使用第一技术进行通信,以及检测第二技术的可用性。无线装置的逻辑控制接收第一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功率电平指标(power level indicator),并基于该功率电平指标来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可接受功率电平。逻辑控制基于来自基站的请求来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请求功率电平。若该请求功率电平大于可接受功率电平,则逻辑控制向基站提供经修改的链路质量表征。无线装置利用第二技术以可接受功率电平与基站进行通信。
另一实施方式包括一种无线设备。该无线设备包括第一调制解调器,用于使用第一无线技术来进行无线通信;以及第二调制解调器,用于使用第二无线技术来进行无线通信。该无线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第二无线技术的可用性的装置。该无线设备的逻辑控制接收第一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功率电平指标。此外,逻辑控制用于基于该功率电平指标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可接受功率电平。该逻辑控制用于基于来自基站的请求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请求功率电平。若该请求功率电平大于可接受功率电平,则逻辑控制向基站提供经修改的链路质量表征。无线设备用于以可接受功率电平与基站进行通信。
另一实施方式包括一种并发多种无线技术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无线装置使用第一技术进行通信。无线装置使用第二技术建立通信。无线装置的逻辑控制接收第一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功率电平指标。逻辑控制基于该功率电平指标来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可接受功率电平。逻辑控制基于来自基站的请求来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请求功率电平。若该请求功率电平大于可接受功率电平,则逻辑控制向基站提供经修改的链路质量表征。无线装置利用第二技术以可接受功率电平与基站进行通信。
所述实施方式的其他方面和优点从结合附图以实例方式示出所述实施方式的原理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具有到第一技术的基站和第二技术的基站的无线链路的无线装置。
图2示出了利用多种类型的无线技术进行通信的无线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利用多种类型的无线技术进行通信的计算机和无线装置的实施方式。
图4示出了利用多种类型的无线技术进行通信的无线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5示出了利用多种类型的无线技术进行通信的计算机和无线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6是示出了对于第一无线技术和第二无线技术的无线装置的发射功率的实例的曲线图。
图7是包括无线技术切换的方法的一个实例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包括无线技术切换的方法的另一实例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包括并发多种无线技术通信的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与多种类型的无线技术进行通信的计算机和无线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11示出了与多种类型的无线技术进行通信的无线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12示出了与多种类型的无线技术进行通信的计算机和无线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公开了用于在无线网络类型之间进行切换的期间管理移动装置的功耗的方法和设备。此外,公开了用于管理利用多种类型的无线技术进行并发通信的移动装置的功耗的方法和设备。该功耗管理可关注于维持装置的功耗,或者维持总的辐射功率(多种技术的辐射功率的总和)。单个移动装置对多种无线技术的支持可着重于无线装置的功率容量(powercapability)。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在从第一无线技术切换至第二无线技术期间,通过控制发射信号的功率电平来实现对功率的有效利用。这些实施方式包括:在发射第一无线技术的信号的同时,基于第一无线技术信号的发射信号电平来控制第二无线技术的信号的发射信号功率电平。
图1示出了具有到第一技术的基站120和第二技术的基站130的无线链路的无线装置110。该无线装置包括用于通过第一无线技术的第一无线链路以及通过第二无线技术的第二无线链路与第一技术的基站120和第二技术的基站130两者进行通信的电路。
可能要求无线装置用以支持经由两种不同技术的通信所需的功率。因此,一个实施方式包括基于第一技术的发射信号功率,控制第二技术的发射信号功率。在从第一技术的基站120切换至第二技术的基站130期间,监测第一技术信号的发射功率,并相应地选择第二技术信号的发射功率。此外,对第二技术的功率控制可以发生在使用第一技术和第二技术的并发无线通信期间。
对于一些实施方式,若第二技术信号的链路质量超过(即,优于)阈值,则第一技术信号可被“关闭”,且随后的无线通信利用第二技术。对于其他实施方式,一种流量类型(例如,语音)可利用一种技术(例如,CDMA2000),而另一流量类型(例如,数据)可利用另一技术(例如,LTE)。
图2示出了利用多种类型的无线技术进行通信的无线装置200的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无线装置200包括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210,其通过第一天线(天线1)与第一无线技术的基站通信;以及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220,其通过第二天线(天线2)与第二技术的基站通信。应理解,每个调制解调器可包括多于一个的通信天线。每个调制解调器包括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放大在从无线装置发射之前的发射信号。功率放大器是无线装置中的最大功耗装置之一。减小发射功率减小了功率放大器的功耗,从而,减小了无线装置的所需功率(电力)。因此,期望通过第一技术的无线信号和/或第二技术的无线信号来最小化发射功率。
在同时通信期间,功率放大器对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210和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220均工作。因此,在同时工作期间,功率放大器的功耗可能特别大。
无线装置200的控制器230可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发射功率电平,来控制(选择)使用第二技术通信的发射功率。一个实施方式包括提供发射功率电平指标的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210。控制器可基于接收到的功率电平指标,选择第二技术的发射功率。
对于一些实施方式,第一技术的无线信号的发射功率电平应不受第二技术的操作的影响。例如,由第一技术承载的语音流量比由第二技术承载的数据流量具有更高优先级。因此,在试图最小化(或至少减小)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技术的总发射功率时,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技术的无线信号的(如所示出的)发射功率电平来选择第二技术信号的发射功率电平。
一个实施方式包括控制器,其基于存储在查询表(LUT)240中的值来选择第二技术的发射信号功率。控制器230基于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210的发射功率电平指标,对LUT 240选取第二技术的发射信号的功率电平。即,例如,若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210提供发射功率电平指标P1,则LUT 240向控制器提供第二技术的发射功率电平P2。
例如,若(经由第二技术的链路质量传感器250)检测到的第二技术信号的链路质量高于阈值,则移动装置200可决定切换至第二技术。
图3示出了利用多种类型的无线技术进行通信的计算机330和无线装置300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在计算机330(诸如,个人计算机)内部的主控制器。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310和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320与计算机330的主控制器相连接,允许使用第一技术和第二技术两者进行并发无线通信。调制解调器310、320包括控制器本身。对于该实施方式,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320提供对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320的发射功率的选择的控制。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320从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310接收第一技术的通信信号的电平指标。
图4示出了利用多种类型的无线技术进行通信的无线装置400的另一实施方式。对于该实施方式,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410和主控制器430合并为例如现有的芯片组。现有的芯片组(410和430)在无线装置400内与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420相连接。对于该实施方式,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420提供对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420的发射功率的选择的控制。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420从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410接收第一技术的通信信号的电平指标。
图5示出了利用多种类型的无线技术进行通信的计算机530和无线装置500的另一实施方式。对于该实施方式,计算机530(其包括主控制器)仅与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520相连接。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510与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520相连接。对于该实施方式,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520提供对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520的发射功率的选择的控制。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520从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510接收第一技术的通信信号的电平指标。
图6是示出了对于第一无线技术和第二无线技术的无线装置的发射功率的一个实例的曲线图。该曲线图的示例性发射功率示出了多种技术的发射功率电平可以如何在技术切换期间变化。第一曲线代表第一技术的发射功率的一个实例,而第二曲线代表第二技术的发射功率的一个实例。在时间t1处,无线装置检测第二技术的基站的存在。基于第一技术的发射功率,无线装置选择第二技术的发射功率。正如所观察到的,例如,当第一技术的发射功率基于第一技术的链路质量发生变化时,两种技术的发射功率可能是逆相关的。在某点处,比方说t2,第二技术的无线链路的质量可能足够好(例如,优于阈值),且无线装置可选择使第一技术无效,并利用第二技术发起通信。随后,第二技术的发射功率可根据第二技术的链路质量而变化。能够观察到的是基于第一技术的发射功率来选择第二技术的发射功率。对于一些实施方式,无线装置基本上没有对第一技术的发射功率进行控制,而且必须相应地选择第二技术的发射功率。
尽管图6示出了对第二技术的检测和对第一技术的无效,但其他实施方式包括在并发操作的使用情况(例如,语音和数据)下两种技术之间的功率控制。
图7是包括无线技术切换的方法的实例的步骤的流程图。第一步骤710包括无线装置使用第一技术进行通信。第二步骤720包括无线装置检测第二技术的可用性。第三步骤730包括无线装置的逻辑控制接收第一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功率电平指标。第四步骤740包括逻辑控制基于该功率电平指标来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可接受功率电平。第五步骤750包括该逻辑控制基于来自基站的请求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请求功率电平。第六步骤760包括若该请求功率电平大于可接受功率电平,则逻辑控制向基站提供经修改的链路质量表征。第七步骤770包括无线装置利用第二技术以可接受功率电平与基站进行通信。
对于一个实施方式,该逻辑控制通过参照LUT来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可接受功率电平,从而基于功率电平指标来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可接受功率电平。对于另一实施方式,逻辑控制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可接受功率电平包括:逻辑控制基于功率电平指标适应性地计算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可接受功率电平。例如,移动装置的物理定向确定了各种技术的天线辐射模式以及由此的来自多种无线电波的有效辐射功率。主控制器可确定装置的定向,并适应性地调节可接受功率电平。类似地,主控制器可使用电池电平(例如,通过读取电压)来适应性地调节可接受功率电平。
无线通信基站可至少部分地基于对基站和与该基站通信的移动无线装置之间的无线链路质量的估计,选择调制格式(调制级别(order ofmodulation))和编码。在一些情况下,基站从向基站提供无线链路的质量信息的移动无线装置接收信息。如上所述,无线装置向基站提供经修改的链路质量表征。这些实施方式包括基站基于该经修改的链路质量表征,为无线装置选择MCS(调制和编码方案)。
对于一个实施方式,基站基于经修改的链路质量表征,为无线装置选择子信道分配。例如,比起基于移动装置的最大可能发射功率所具有的子信道,它将向移动装置分配较少的子信道。
对于一个实施方式,向基站提供经修改的链路质量表征包括:向基站提供经修改的余量(head room)指示。该余量总体上可定义为有多少额外发射功率可被无线装置使用的指示。即,余量代表无线的最有可能的发射功率与无线装置的当前发射功率之间的功率偏差。这也可定义为标称最大发射功率与估计的发射功率之间的差。
逻辑控制可被包括在无线装置的控制器中。此外,或可替代地,逻辑控制可存留在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或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内。对于具体的实施方式,逻辑控制不置于无线装置的主控制器内。对于一个实施方式,从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通过无主控制器参与的调制解调器间通信而直接向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传送第一技术的功率电平。
所请求功率电平来自基站。对于一个实施方式,无线装置基于所请求功率电平的值来确定是否通过第二技术进行通信。对于另一实施方式,无线装置基于所请求功率电平的值以及所估计的第二技术的无线链路的质量,确定是否通过第二技术进行通信。
例如,可通过测量接收到的第二无线技术信号的导频音(导频信号)的信号质量来确定所估计的第二无线链路的质量。
对于一个实施方式,当已成功建立了利用第二技术的通信时,无线装置停止利用第一技术的通信。通常当接收到的信号的技术信号的信号质量优于阈值时,实现成功通信。
对于一个实施方式,检测第二技术的可用性包括无需主控制器或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干预的自主低功率扫描模式。例如,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处于深度的基于PMU(电源管理单元)的节能模式(其中,RTC(实时时钟)运行并标记有用于唤醒的时间间隔)下。一旦唤醒,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执行低功率扫描(例如,使用较少的接收机天线组、较少的ADC采样率等)来搜索基站频率和存储在其存储器中的ID,而无需主控制器或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的协助。当第二技术处于自主低功率扫描模式下时,由于主控制器和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可保持在低功率状态下,所以这一自主低功率扫描模式对于节省无线装置的总电池电力是很重要的。
对于一个实施方式,检测第二技术的可用性可随着主控制器或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基于移动装置的位置(例如,使用GPS坐标)和/或第一技术的位置标识符(例如,第一技术的小区ID)触发该检测而发生。
对于一个实施方式,用户应用会话(例如,视频流)通过暴露于该应用的虚拟网络接口而经历无缝切换。虚拟网络接口对于单个技术的网络适配器掩蔽接口激活(interface up)和接口失效(interface down)事件,并在切换期间缓冲信息包。
图8是包括无线技术切换的方法的另一实例的步骤的流程图。第一步骤810包括无线装置使用第一技术进行通信。第二步骤820包括无线装置检测第二技术的可用性。第三步骤830包括无线装置的逻辑控制接收第一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功率电平指标。第四步骤840包括逻辑控制基于该功率电平指标来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可接受功率电平。第五步骤850包括逻辑控制基于以下因素计算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最大功率电平:这些因素诸如为(i)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的天线特性,(ii)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的天线特性,(iii)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的硬件电源接口(例如,USB总线供电或电池供电),(iv)功率放大器效率,(v)第二技术的基带和射频电路的功率提取,(vi)第一技术的基带和射频电路的功率提取,以及(vii)主控制器的功率提取。第六步骤860包括若最大功率电平大于可接受功率电平,则逻辑控制向基站提供经修改的链路质量(余量)表征。第七步骤870包括无线装置以可接受功率电平与基站进行通信。
图9是包括并发多种无线技术通信的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第一步骤910包括无线装置使用第一技术进行通信。第二步骤920包括无线装置使用第二技术建立通信。第三步骤930包括无线装置的逻辑控制接收第一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功率电平指标。第四步骤940包括逻辑控制基于该功率电平指标来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可接受功率电平。第五步骤950包括该逻辑控制基于来自基站的请求确定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请求功率电平。第六步骤960包括若该请求功率电平大于可接受功率电平,则逻辑控制向基站提供经修改的链路质量表征。第七步骤970包括无线装置以可接受功率电平与基站进行通信。
一个实施方式包括一种无线技术切换的方法,其中,在任何给定的时间仅一种技术的调制解调器在进行发射。该方法包括无线装置使用第二技术进行通信,并检测第二技术即将离开覆盖区域,以及向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发射直接的硬件或软件信号来触发预期切换。一旦接收到该触发,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从低功率状态恢复,并对第一技术信号(对连接性)进行扫描。一旦检测到合适的第一技术信号且在试图注册之前,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向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发射直接的硬件或软件信号,表明它已成功发现第一技术信号,且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随后进入自主低功率扫描状态。
通过直接的调制解调器到调制解调器切换信令的使用,获得了一些性能改善和实施益处。例如,由于切换信令在不使用主控制器的情况下,通过硬件/软件信令在调制解调器之间直接实现,所以减小了切换延时。此外,即使在主控制器处于低功率状态下,也可执行该切换,且因此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功耗。另外,由于切换信令在调制解调器之间实现且不通过主控制器,所以使对不同主控制器的切换解决方案的实现的可移植性变得容易。
经由两种不同技术的模块之间的直接通信,可以实现通信协议之间的转换。可使用两种技术的装置包括:双模式USB软件狗;双模式高速卡;移动路由器和智能手机。第一技术例如可为4G移动通信协议。第二技术例如可为3G移动通信协议。3G和4G之间的快速转换可使用芯片间切换控制。这些转换可经由3G芯片组和4G芯片组之间的直接通信来控制,从而允许双模式无线管理植入在装置内。3G芯片组和4G芯片组之间的直接通信也可减少切换延时并将无线管理逻辑移入装置内。
图10示出了用于利用多种类型无线技术进行通信的具有第一技术模块1010和第二技术模块1020的装置1000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包括虚拟驱动器接口1050和连接管理器1080,其可以计算机或微处理器来实现。
第一技术模块1010和第二技术模块1020经由第一技术驱动器1030和第二技术驱动器1040与虚拟驱动器接口1050通信。第一技术模块1010和第一技术驱动器1030之间的通信可通过USB接口。同样地,第二技术模块1020和第二技术驱动器1040之间的通信也可通过USB接口。从3G到4G以及相反的切换过程涉及在IP层的一定的断开时间。尽管由于Proxy-MIP/Client-MIP实现而在两个网络上所获得IP地址可以是相同的,但在切换发生时,4G到3G转换期间的断开时间和接口变化可能导致应用会话中断。虚拟驱动器接口1050通过暴露复合网络接口(例如,滤波驱动器实现方式)来掩蔽这些网络接口变化。它也可以通过从一个接口到另一接口充分地缓冲/漏出(draining)信息包,确保切换期间内的丢包最小。在TCP/IP1060上运行的诸如IE和VPN应用可在各个技术之间无缝移动而无显著的中断。
第一技术模块1010和第二技术模块1020之间的通信能使用UART接口和GPIO接口来实现。4G到3G转换的控制可由GPIO接口上的GPI02和GPIO14指示。经由第一技术模块1010所发射的GPI02指示来触发离开4G的覆盖。当从第一技术模块1010认定GPI02为高时,第二技术模块1020可退出低功率模式并开始扫描。经由通过第二技术模块1020所发射的GPI014指示,第一技术模块1010可进入关闭模式。当获得3G侧的同步时,第二技术模块1020可认定GPI014高。在3G固件完成同步状态之后并在它进入闲置状态或尝试注册之前,当它实现PRL锁时,3G固件可认定该GPIO为高。在PA开启之前,该GPIO理想地应该保持300ms。步骤的顺序是:1)3G完成同步(时间TO);2)GPIO认定为高(时间T1);以及3)3G开始闲置/注册并且PA将开启(时间T3)。从定时观点来看,T3-T1可为300ms以上,因此第一技术模块1010可跨不同的主操作系统进入最低功率状态。
当新技术可用时,用户可接入新技术,而当新技术不可用时,用户可退回到较老的技术。连接管理器1080是高级实体,其有双模式装置来使用以从一种技术切换到另一技术。连接管理器1080可植入使用芯片间切换控制的装置硬件/固件中。芯片间切换控制将3G/4G无线管理逻辑植入该装置中。连接管理器1080可通过停用该特征而能够在固件中关闭离开4G覆盖的触发。根据与第一技术驱动器1030与第二技术驱动器1040通信的纯粹的CM(连接管理器)相关逻辑(即,旁路芯片间切换控制),连接管理器1080能够进行4G到3G的切换和3G到4G的切换。例如,在3G侧上的固件变化可能未就绪而操作者就想首先利用基于CM的切换逻辑来起动装置、并接着升级到维护版本中的芯片间切换控制的装置初始起动期间,该能力是必需的。
即使在芯片间切换开启时,连接管理器1080也能够处理3G到4G的转换。这可以在3G处于休眠模式的时通过执行4G的后台扫描来完成。后台扫描能够使用低功率扫描模式来完成。连接管理器1080也可处理4G验证。虚拟驱动器1050或者植入到连接管理器1080中,或者作为独立的软件而存在。
图11示出了装置1100的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其具有第一技术模块1010、第二技术模块1020、第一技术驱动器1030、第二技术驱动器1040、虚拟驱动器接口1050、TPC/IP连接1060以及连接管理器1080。
对于该实施方式1100,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1020可以处理器1120来实施,并可与主控制器1110结合为芯片组。芯片组(1110和1120)可在装置中与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1010相连接。第二技术模块1020和第二技术驱动器1040之间的通信可通过内部接口进行。
图12示出了主控制器1210、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1220以及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1230的另一实施方式。主控制器1210是在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1220之上的主设备(master)。主控制器1210包括主接口1240,其经由USB连接与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1220上的从接口1250进行通信。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1220与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1230进行接口。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1220的主控制器1210是在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1230之上的主设备。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1220包括主接口1260,其经由SDIO连接与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1270上的从接口1270进行通信。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1220提供对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1220的发射功率的选择的控制。第一技术调制解调器1220从第二技术调制解调器1230接收第二技术的通信信号的电平指标。
尽管已描述和示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部件的具体形式或配置。本发明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2)

1.一种用于使用第一技术和第二技术进行通信的装置,包括:
第一调制解调器,用于使用所述第一技术进行通信;
第二调制解调器,用于使用所述第二技术进行通信;和
连接管理器,用于基于与所述第一技术相关联的功率电平指标选择与第二技术相关联的可接受功率电平,以减小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技术的总发射功率;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技术和所述第二技术之间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技术和所述第二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进一步包括虚拟驱动器,其通信地耦接至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和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并用于在所述第一技术和所述第二技术之间的切换期间提供复合网络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虚拟驱动器通过缓冲来自所述第一技术的信息包以减少所述切换的期间内的丢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虚拟驱动器通过漏出来自所述第一技术的信息包以减少所述切换的期间内的丢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虚拟驱动器被植入所述连接管理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接收自基站的请求功率电平大于所述可接受功率电平,则所述连接管理器用于向所述基站提供经修改的链路质量表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管理器用于基于所述请求功率电平的值和所估计的第二技术链路的质量,确定是否通过所述第二技术进行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已成功建立了利用所述第二技术的通信时,所述装置用于停止利用所述第一技术的通信。
10.一种用于使用第一技术和第二技术进行通信的装置,包括:
连接管理器,用于基于与所述第一技术相关联的功率电平指标选择与第二技术相关联的可接受功率电平,以减小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技术的总发射功率;以及主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技术和所述第二技术之间的切换;
第一调制解调器,用于使用所述第一技术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是所述主控制器的从设备;
第二调制解调器,用于使用所述第二技术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是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的从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技术和所述第二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虚拟驱动器,通信地耦接至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和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其中,所述虚拟驱动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技术和所述第二技术之间的切换期间提供复合网络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虚拟驱动器被植入连接管理器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接收自基站的请求功率电平大于所述可接受功率电平,则所述连接管理器用于向所述基站提供经修改的链路质量表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请求功率电平的值和所估计的第二技术链路的质量,确定是否通过所述第二技术进行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当已成功建立了利用所述第二技术的通信时,所述装置用于停止利用所述第一技术的通信。
17.一种用于使用第一技术和第二技术通信的方法,包括:
基于与所述第一技术相关联的功率电平指标选择与第二技术相关联的可接受功率电平,以减小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技术的总发射功率;
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技术和所述第二技术之间的切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技术和所述第二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缓冲来自所述第一技术的信息包以减少所述切换的期间内的丢包。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漏出来自所述第一技术的信息包以减少所述切换的期间内的丢包。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包括:
如果接收自基站的请求功率电平大于所述可接受功率电平,则向所述基站提供经修改的链路质量表征。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包括基于请求功率电平和所估计的第二技术链路的质量,控制在所述第一技术和所述第二技术之间的切换。
CN201180011345.1A 2010-02-25 2011-02-23 用于在多种无线技术通信装置中的功率和切换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11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0825510P 2010-02-25 2010-02-25
US61/308,255 2010-02-25
US12/900,847 US8761829B2 (en) 2009-10-09 2010-10-0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and handover management in a multiple wireless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2/900,847 2010-10-08
PCT/US2011/025833 WO2011106359A1 (en) 2010-02-25 2011-02-23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and handover management in a multiple wireless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1148A CN102771148A (zh) 2012-11-07
CN102771148B true CN102771148B (zh) 2015-09-02

Family

ID=44507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134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1148B (zh) 2010-02-25 2011-02-23 用于在多种无线技术通信装置中的功率和切换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87594B2 (zh)
EP (1) EP2540103A1 (zh)
KR (1) KR101428638B1 (zh)
CN (1) CN102771148B (zh)
HK (1) HK1177580A1 (zh)
WO (1) WO20111063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61829B2 (en) 2009-10-09 2014-06-2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and handover management in a multiple wireless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771148B (zh) 2010-02-25 2015-09-02 美国博通公司 用于在多种无线技术通信装置中的功率和切换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EP2439986B1 (en) * 2010-10-06 2018-08-15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for determining in which condition a first base station which is in an energy saving mode has to switch in another operation mode.
CN102421159B (zh) * 2011-12-19 2014-07-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US8923916B2 (en) 2012-06-28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ut-of-service scanning in mobile equipment having two or more modems
US9307452B2 (en) * 2012-11-29 2016-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reasing LTE re-acquisition delay in S102-less CSFB
US8995966B2 (en) * 2012-12-05 2015-03-3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adio interface layer design for smartphones
US9301307B1 (en) 2012-12-07 2016-03-29 Sprint Spectrum L.P. Frequency band selection in a multi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74770B2 (en) 2013-03-14 2016-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 discovery of small coverage area base stations
WO2014175796A1 (en) * 2013-04-25 2014-10-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 for adapting quality of service for a private channel based on service awareness
US9386542B2 (en) * 2013-09-19 2016-07-0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transmit power of a wireless device
US9271207B1 (en) 2013-10-28 2016-02-23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network transition by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798329B2 (en) 2015-07-27 2017-10-24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Airborne relays in cooperative-MIMO systems
US10694461B2 (en) 2016-01-04 2020-06-2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mobile transceiver for asset tracking
TWI685236B (zh) * 2018-09-18 2020-02-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通訊終端裝置、通訊系統及通訊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52580A1 (en) * 2006-10-31 2008-05-08 Telecom Italia S.P.A. Management of seamless handover betwee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an ip dual-mode termin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3036A (en) 1997-01-30 1999-04-06 Motorola, In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FI107979B (fi) * 1998-03-18 2001-10-3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Järjestelmä ja laite matkaviestinverkon palvelujen hyödyntämiseksi
PT1271896E (pt) * 2001-06-18 2004-12-31 Swisscom Mobile Ag Metodo e sistema para nos moveis de protocolo de internet (ip) em redes heterogeneas
US20030125040A1 (en) 2001-11-06 2003-07-03 Walton Jay R. Multiple-access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149521B2 (en) * 2002-01-02 2006-12-12 Winphoria Networks, Inc.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obility management of a mobile station in WLAN and WWAN environments
EP1514382A2 (en) 2002-06-07 2005-03-1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Wireless technology co-existence
US7835751B2 (en) * 2002-10-18 2010-11-16 Ibe Oliver C Method of seamless roaming betwe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nd cellular carrier networks
US7751818B2 (en) 2002-11-15 2010-07-06 Nokia Corporation Smart inter-technology handover control
US7542440B2 (en) 2002-11-18 2009-06-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for mixed traffic in a wireless network base station
US7536186B2 (en) * 2003-08-26 2009-05-19 Motorola, Inc. System to improve handover behavior
JP4215601B2 (ja) 2003-09-05 2009-01-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US7689239B2 (en) 2003-09-16 2010-03-30 Motorola,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headroom for a mobile station
KR100608819B1 (ko) * 2004-07-22 2006-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출력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8019352B2 (en) 2004-07-23 2011-09-13 Wireless Valley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d using the posi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or infrastructure for wireless network enhancements
US20060133322A1 (en) 2004-12-21 2006-06-22 Rath Vannithamb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ate selection for mobile st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0666943B1 (ko) * 2005-01-11 2007-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합 무선 단말의 소비전력 감소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7383046B2 (en) * 2005-02-04 2008-06-0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points to assist in a handoff decision in a wireless environment
KR101110486B1 (ko) * 2005-04-19 2012-0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모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트래픽 핸드오버 제어 장치 및방법
WO2007016964A1 (en) * 2005-08-09 2007-02-15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Handover based on a quality of service metric obtained from a mac layer of a received signal
KR100713492B1 (ko) 2005-12-26 2007-04-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모드 단말기에서의 효율적인 핸드오버망 획득 방법 및이를 위한 멀티모드 단말기
US20080008141A1 (en) * 2006-07-05 2008-01-10 Izoslav Tchigevsk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virtualization system for multiple media access control connection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latform
US20080102874A1 (en) 2006-10-28 2008-05-01 Motorola, Inc. Control of transmit power of a second transmitter based on antenna loading parameters measured on a first transmitter
US8359062B2 (en) * 2006-12-29 2013-01-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Network access across wireless technologies
US20080192666A1 (en) * 2007-02-12 2008-08-1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utilizing a peer network to extend battery life
US8331315B2 (en) 2007-02-16 2012-12-1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 for smart phone architecture
US7978621B2 (en) 2007-09-24 2011-07-12 Broadcom Corporation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in a MIMO transceiver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with
CN101557624B (zh) * 2008-04-11 2011-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双模手机及其通话方法
US8165091B2 (en) * 2008-06-27 2012-04-24 Nix John A Efficient handover of media communications in heterogeneous IP networks using LAN profiles and network handover rules
US8792839B2 (en) 2009-05-14 2014-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llocating transmit power among multiple air interfaces
US8761829B2 (en) 2009-10-09 2014-06-2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and handover management in a multiple wireless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771148B (zh) 2010-02-25 2015-09-02 美国博通公司 用于在多种无线技术通信装置中的功率和切换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52580A1 (en) * 2006-10-31 2008-05-08 Telecom Italia S.P.A. Management of seamless handover betwee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an ip dual-mode termi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127656A (ko) 2012-11-22
US20110141939A1 (en) 2011-06-16
EP2540103A1 (en) 2013-01-02
CN102771148A (zh) 2012-11-07
HK1177580A1 (zh) 2013-08-23
KR101428638B1 (ko) 2014-08-08
US8687594B2 (en) 2014-04-01
WO2011106359A1 (en) 201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1148B (zh) 用于在多种无线技术通信装置中的功率和切换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84838B (zh) 在多种无线技术通信装置中用于功率和切换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KR101289601B1 (ko) 융합형 무선 송수신 유닛에서 배터리 관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35741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rat measurement in a multi mode terminal station
CN101305624B (zh) 在gsm无线通信网络中检测非授权移动接入(uma)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EP1804426B1 (en) Multi-mod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thereof
CN101163306B (zh) 移动终端的节能方法
CN102742332B (zh) 能量有效率的网络方法和设备
KR20190034306A (ko) 기기의 무선 통신 모듈을 깨우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30223335A1 (en) Multi-mod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mode thereof
WO2008008102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layer 2 handover between hetreogenous networks
JP2014150529A (ja) 基地局及びドーマント制御方法
EP2186378A1 (en) Method for energy sav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83858A (zh) 根据用户设备的可用能量设置其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US7174161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73138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icro base stations,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mobile station
CN106031243A (zh) 通过设备对设备发现协议的小区发现和唤醒
CN112086750B (zh) 终端天线面板工作状态的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0969906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0097054A1 (zh) 终端状态转换方法、移动终端
CN102196549B (zh) 一种公共信道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4113577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iscontinuous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7440448A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7296280A (zh) Pdcch监听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090047597A (ko) 광대역 무선접속 통신시스템에서 절전 모드 지원을 위한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758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758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17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Avago Technologies Fiber IP Singapore Pte. Ltd.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before: Zyray Wireless Inc.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