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1159B - 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1159B
CN102421159B CN201110427247.8A CN201110427247A CN102421159B CN 102421159 B CN102421159 B CN 102421159B CN 201110427247 A CN201110427247 A CN 201110427247A CN 102421159 B CN102421159 B CN 102421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ouble
mode communication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272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21159A (zh
Inventor
张开兵
朱光泽
孙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Huawei Devic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272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21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21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115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0528 priority patent/WO2013091394A1/zh
Priority to EP20120187654 priority patent/EP2608600A3/en
Priority to US13/682,954 priority patent/US20130159535A1/en
Priority to JP2012259498A priority patent/JP5527632B2/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21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1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5Inter-network session transfer or 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5014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or bootstrap protocol [BOO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切换时不释放IP地址,会话接续,用户无感知。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采用主从式通用串行总线USB驱动结构,所述方法包括,主机触发双模通信终端发起第二网络的入网;主机保持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对第一网络中的IP地址的占用,并且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英特网协议IP地址;若所述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与该双模通信终端在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相同,则主机在第二网络中使用该IP地址。

Description

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多种无线技术的逐步成熟与商用,高带宽的无线技术带来的高速率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运营商的青睐,很多原本只有单一无线组网的运营商已在尝试同步布置多种模式网络共存的场景。多种模式共存成为一种趋势,例如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与3G网络,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与3G(3rd-generation)网络,不同制式的3G网络之间等的共存。在这种背景下双模通信终端应运而生。
在现有的双模切换技术中,在切换时都先断开双模通信终端在第一模式下的网络连接,再建立第二模式下的网络连接,以更换IP(Internet Protocol,英特网协议)地址。而在此过程中,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以实现该双模终端在不同模式的网络间切换时,IP不变,会话(Session)接续。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采用主从式通用串行总线USB驱动结构,该方法包括:
主机触发双模通信终端发起第二网络的入网;
主机保持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对第一网络中的IP地址的占用,并且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英特网协议IP地址;
若所述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与该双模通信终端在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相同,则主机在第二网络中使用该IP地址,以使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继续使用该IP地址进行会话。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系统,包括运行于主机上的软件模块与运行于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上的软件模块,所述运行在双模通信终端上的软件模块为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通用串行总线USB驱动,该USB驱动结构采用主从式结构,所述运行于主机上的软件模块预先存储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上,当所述双模通信终端连接所述主机后,所述软件模块安装在所述主机上并运行,所述运行于主机上的软件模块包括与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USB驱动对应的USB接口功能模块,还包括用于实现以下功能的模块:
触发双模通信终端发起第二网络的入网;
保持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对第一网络中的IP地址的占用,并且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英特网协议IP地址;
若所述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与该双模通信终端在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相同,则在第二网络中使用该IP地址,以使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继续使用该IP地址进行会话。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双模通信终端在两种模式间切换时,不释放IP地址;重新获取IP后,对比新旧IP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继续使用现有的IP地址。因此,在双模切换场景下,在切换时,IP不释放,会话(Session)接续,做到了用户对切换无感知,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系统的软件模块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系统的软件模块分布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系统的软件模块分布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系统的软件模块分布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系统的软件模块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现有的具有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双模通信终端上,一般采用的是将两种模式的驱动分别安装在主机侧,并采用USBHUB(集线器)驱动将两种USB驱动关联到一个统一的USB接口上。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的是主从式USB驱动结构。为了叙述的方便,在这里将双模分别称为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这种架构的实现方式下,在双模通信终端上,第一模式的USB驱动是安装在第二模式的平台上,主机侧驱动仅需安装第二模式的虚拟NDIS(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网络驱动接口规范)卡。第一模式的控制命令封装成第二模式的命令的格式下发到第一模式的芯片进行相应处理。这种实现方式解决了传统多模USB的兼容性问题,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兼容性风险,同时去除了USB HUB,解决了USBHUB的耗电问题。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101、主机触发双模通信终端发起第二网络的入网。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双模通信终端支持双模,并且已经连接到了第一网络,能够正常上网。当双模通信终端满足从第一网络向第二网络切换的条件时,主机触发双模通信终端发起第二网络的入网。
步骤102、主机保持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对第一网络中的IP地址的占用,并且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IP地址。
步骤103、主机比对所述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与该双模通信终端在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在第二网络中使用该IP地址。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主机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发起第二网络的入网时,不释放第一网络下的IP地址,并在获取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后,与第一网络中正在使用的IP地址进行比对,相同则在第二网络继续使用该IP地址。这样可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使用相同的IP地址,从而在切换前后,不改变IP地址,也不需要断开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的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表示区别,与前述的双模通信终端的USB驱动结构中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第一、第二没有对应的联系。这里的第一网络,可以是所述第一模式所支持的网络,也可以是所述第二模式所支持的网络。
下面以不同的具体实例,进一步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下面的各实施例中,主机可以是个人电脑,其中包括操作系统、DMCM(Double Modes Control Model,双模控制模块)和USB驱动。操作系统用于保持网络的连接,可以是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或者MAC操作系统,或者其他的操作系统。当然,如果双模通信终端需要特定的后台程序以维持网络连接,则该操作系统中应该安装有该后台程序。DMCM模块是一个软件功能模块,其可以是后台程序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单独的应用程序。USB驱动即前述的第二模式的USB驱动,该驱动用于主机通过USB接口与双模通信终端进行数据和命令的传输。无论是对双模通信终端中的第一模式还是第二模式的控制命令,都是使用该USB驱动的USB接口来传输的。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可以是支持双模数据业务的手机、数据卡等。为了说明的方便,下面的描述中,该双模通信终端都包括第一Modem(调制解调器)和第二Modem,分别对应在第一网络的上网功能和在第二网络的上网功能。该双模通信终端的驱动采用前述的主从式结构,但第一Modem与第一模式、第二Modem与第二模式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实例。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双模通信终端连接的第一网络可以是3G网络,也可以是4G网络,其切换进入的第二网络是3G网络。至于所述3G是何种制式,则不做限制,所述4G网络可以是例如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网络或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本实施例以WiMAX网络为例。所述第二Modem上内置有DHCPS(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Protocol Server,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协议栈。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如下:
步骤201、DMCM模块监测到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从第一网络向第二网络切换的条件已经成就,触发所述切换,并且所述DMCM模块指令所述操作系统保持对第一网络中的当前IP地址的占用。
所述切换的条件以及如何判断所述条件成就,是由各网络的协议规定的,本实施例中仅对相关协议进行应用,而不做修订。若相关协议在本发明申请之后有所变更,只要其不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产生排斥而导致无法实现,则均可以应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当前的IP地址,即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在所述第一网络中正在使用的IP地址。所述保持对第一网络中的当前IP地址的占用,即不释放该IP地址。
步骤202、所述DMCM模块经由所述USB驱动,向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中的第二Modem发出连接请求(Connect Request)消息。所述第二Modem将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转发至第二网络。所述消息的格式和内容,采用现有的通信协议中定义的格式。同样的,若协议在今后有修订,则只要不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构成阻碍,则可以使用修订后的格式。
步骤203、所述第二网络向该双模通信终端的归属代理(HA,HomeAgent)发生Acc Request消息,启动PPP会话。3G网络中,PPP会话是成熟的终端入网步骤。其具体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4、PPP会话成功,所述HA向第二网络发送Acc Accept消息。
步骤205、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第二Modem发送Connect OK消息,所述第二Modem将所述Connect OK消息发送给所述DMCM模块。
步骤206、所述DMCM模块向所述第二Modem获取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
步骤207、所述第二Modem将依照现有技术在PPP会话中获取的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发送给所述DMCM模块。
步骤208、所述DMCM模块将所述第二网络的IP地址与所述第一网络当前的IP地址进行比对,若相同,则使用该IP地址接入网络。由于所述操作系统此前没有释放所述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则实际上此时不需要再进行额外的操作,继续使用原有IP地址即可。
通过使用上面的实施例,在双模通信终端由3G或4G网络中,切换进入另一个3G网络时,DMCM模块可以指令操作系统不释放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而在获取第二网络的IP地址后,对两个IP地址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在第二网络中使用该IP地址。
如果两个IP地址不同,则本实施例进一步的还可以有:
步骤209-210、DMCM模块触发所述USB驱动显示断网信息,以通知操作系统断网。
步骤211-212、所述操作系统发起DHCP流程,向第二Modem内置的DHCPS协议栈发起DHCP Request,所述第二Modem将PPP拨号获取的第二网络的IP地址通过DHCP Ack消息发送给所述操作系统,所述操作系统使用该第二网络的IP地址入网。所述DHCP过程本身是对现有通信协议的应用,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当所述双模通信终端需要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时,会先释放第一网络的IP地址,再获取第二网络的IP地址。在切换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个断网和重新连网的过程。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切换发起时并不释放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则当第二网络的IP地址与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相同时,不需要进行断网和重新连网,有效的改善了用户体验。当然,若切换前后的IP地址不同,则还是可以采用先断网,再使用新IP地址连网的方式,继续完成切换。
下面继续具体介绍其他场景下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应用。
请参考图3。图3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场景下的应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已经在第一网络入网,而需要切换进入第二网络。图3中所示的各主体与图2中所示的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所述第一Modem上内置有DHCPC(DHCP Client,DHCP客户端)协议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双模通信终端连接的第一网络可以是3G网络,其切换进入的第二网络是4G网络。至于所述3G是何种制式,则不做限制,所述4G网络可以是例如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网络或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本实施例以WiMAX网络为例。本实施例中所述及的部分步骤也与图2中的步骤相似,对于这些步骤,本实施例仅作简单描述,详细的可以参考图2所示实施例的相关部分。
步骤301、与步骤201类似的,DMCM模块监测到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从第一网络向第二网络切换的条件已经成就,触发所述切换,并且所述DMCM模块指令所述操作系统保持对第一网络中的当前IP地址的占用。
步骤302、所述DMCM模块经由所述USB驱动,向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中的第二Modem发出连接请求(Connect Request)消息。所述第二Modem将所述连接请求消息转发至第二网络。
步骤303、所述第二网络向该双模通信终端的归属代理(HA,HomeAgent)发生Acc Request消息,启动EAP会话。EAP会话是WiMAX网络中成熟的终端入网步骤。其具体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4、EAP会话成功,所述HA向第二网络发送Acc Accept消息。
步骤305、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第二Modem发送Connect OK消息,所述第二Modem将所述Connect OK消息发送给所述DMCM模块。
步骤306、所述DMCM模块指令所述第一Modem获取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
步骤307、所述第一Modem中内置的DHCPC协议栈依照现有技术发起DHCP过程,向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HA发送DHCP Request消息。
步骤308、所述HA向所述第一Modem的DHCPC协议栈返回DHCP Ack消息,完成DHCP过程。
步骤309、所述第一Modem将所述DHCP过程中获得的IP地址发送给所述DMCM模块。
步骤310、所述DMCM模块将所述第二网络的IP地址与所述第一网络当前的IP地址进行比对,若相同,则使用该IP地址接入网络。由于所述操作系统此前没有释放所述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则实际上此时不需要再进行额外的操作,继续使用原有IP地址即可。
通过使用上面的实施例,在双模通信终端由3G网络切换进入WiMAX网络时,DMCM模块可以指令操作系统不释放3G网络的当前IP地址,而在获取WiMAX网络的IP地址后,对两个IP地址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在WiMAX网络中使用该IP地址。
如果两个IP地址不同,则本实施例进一步的还可以有:
步骤311-312、DMCM模块触发所述USB驱动显示断网信息,以通知操作系统断网。
步骤313-314、所述操作系统发起DHCP流程,向HA发起DHCP Request,所述HA将第二网络的IP地址通过DHCP Ack消息发送给所述操作系统,所述操作系统使用该第二网络的IP地址入网。所述DHCP过程本身是对现有通信协议的应用,此处不再赘述。
对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一种可选的替换方式如图4所示,具体为:步骤306至步骤309可以替换为:步骤307a和步骤308a:在该双模通信终端的后台中配置DHCPC协议栈,则在步骤305之后,所述后台中的DHCPC协议栈向第二网络发送DHCP Request消息,并由第二网络转发给HA,HA将第二网络的IP地址通过DHCP Ack消息发送给所述后台中的DHCPC协议栈。
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当所述双模通信终端需要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时,会先释放第一网络的IP地址,再获取第二网络的IP地址。在切换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个断网和重新连网的过程。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切换发起时并不释放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则当第二网络的IP地址与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相同时,不需要进行断网和重新连网,有效的改善了用户体验。当然,若切换前后的IP地址不同,则还是可以采用先断网,再使用新IP地址连网的方式,继续完成切换。
前述的图2所示的实施例,是从3G或4G网络切换进入3G网络的实施例,而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是从3G网络切换进入4G网络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采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与图3或者图4所示的实施例结合的方式,就可以得到在3G和4G网络之间自由切换的实施例。需要重申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需要采用主从结构驱动的双模通信终端,但是并不限定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与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的对应关系。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下面的实施例揭示了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系统,包括运行于主机上的软件模块与运行于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上的软件模块,所述运行在双模通信终端上的软件模块为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通用串行总线USB驱动,该USB驱动结构采用主从式结构,所述运行于主机上的软件模块预先存储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上,当所述双模通信终端连接所述主机后,所述软件模块安装在所述主机上并运行,包括与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USB驱动对应的接口功能模块,还包括用于实现以下功能的模块:触发双模通信终端发起第二网络的入网;保持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对第一网络中的IP地址的占用,并且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英特网协议IP地址;若所述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与该双模通信终端在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相同,则在第二网络中使用该IP地址。
具体的,所述运行在主机上的软件模块具体包括双模管理模块DMCM。所述触发双模通信终端发起第二网络的入网具体为所述双模管理模块监测到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从第一网络向第二网络切换的条件已经成就,触发所述切换。所述保持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对第一网络中的IP地址的占用具体为所述DMCM模块指令所述主机的操作系统保持对第一网络中的当前IP地址的占用。
如图5,若所述第二网络为3G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3G或WiMAX网络,所述运行在双模通信终端上的软件模块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中的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所述调制解调模块中内置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协议栈,所述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IP地址具体为:
所述DMCM模块向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中的所述第二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获取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所述第二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将在PPP会话中获取的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发送给所述DMCM模块。
如图6,若所述第二网络为WiMAX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所述运行在双模通信终端上的软件模块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中的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所述第一网络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中的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中内置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客户端协议栈,所述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IP地址具体为:
所述DMCM模块指令所述第一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获取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所述第一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中内置的DHCP客户端协议栈通过DHCP过程从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归属代理获取IP地址;所述第二Modem第一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将所述IP地址发送给所述DMCM模块。
或者,如图7,若所述第二网络为WiMAX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所述运行在主机上的软件模块还包括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后台管理模块,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后台管理模块中配置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客户端协议栈,所述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IP地址具体为:
所述后台管理模块中配置的DHCP客户端协议栈经由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在第二网络中的归属代理进行DHCP过程;所述后台管理模块中配置的DHCP客户端协议栈通过来自所述归属代理的DHCP Ack消息获取IP地址。
可选的,所述主从式USB驱动结构具体为,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上第一模式的USB驱动安装在第二模式的平台上,主机上安装的USB接口功能模块为第二模式的虚拟网卡;第一模式的控制命令封装成第二模式的命令的格式下发到第一模式的芯片进行相应处理。
可选的,上述图5可以与图6或图7分别组合,如图8或图9所示。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双模通信终端在两种模式间切换时,不释放IP地址;重新获取IP后,对比新旧IP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继续使用现有的IP地址。因此,在双模切换场景下,在切换时,IP不释放,会话(Session)接续,做到了用户对切换无感知,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采用主从式通用串行总线USB驱动结构,所述采用主从式USB驱动结构为,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上所述第一模式的USB驱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模式的平台上,主机安装所述第二模式的虚拟网卡;所述第一模式的控制命令封装成所述第二模式的命令的格式下发到所述第一模式的芯片进行相应处理,该方法包括:
主机触发双模通信终端发起第二网络的入网;
主机保持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对第一网络中的IP地址的占用,并且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英特网协议IP地址;
若所述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与该双模通信终端在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相同,则主机在第二网络中使用该IP地址,以使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继续使用该IP地址进行会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操作系统和双模管理模块DMCM,
所述主机触发双模通信终端发起第二网络的入网具体为所述双模管理模块监测到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从第一网络向第二网络切换的条件已经成就,触发所述切换;
所述主机保持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对第一网络中的IP地址的占用具体为所述DMCM模块指令所述操作系统保持对第一网络中的当前IP地址的占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为3G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3G或WiMAX网络,所述第二网络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中的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中内置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协议栈,所述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IP地址具体为:
所述DMCM模块向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中的所述第二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获取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
所述第二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将在PPP会话中获取的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发送给所述DMCM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与该双模通信终端在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不相同,则主机触发断网,并向所述第二网络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中的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中内置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协议栈发起DHCP过程,以获取所述第二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将在PPP会话中获取的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
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任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为WiMAX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所述第一网络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中的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中内置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客户端协议栈,所述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IP地址具体为:
所述DMCM模块指令所述第一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获取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
所述第一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中内置的DHCP客户端协议栈通过DHCP过程从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归属代理获取IP地址;
所述第一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将所述IP地址发送给所述DMCM模块。
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任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为WiMAX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所述主机包含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后台管理模块,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后台管理模块中配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客户端协议栈,所述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IP地址具体为:
所述后台管理模块中配置的DHCP客户端协议栈经由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在第二网络中的归属代理进行DHCP过程;
所述后台管理模块中配置的DHCP客户端协议栈通过来自所述归属代理的DHCP Ack消息获取IP地址。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与该双模通信终端在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不相同,则主机触发断网,并向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对应的归属代理请求所述第二网络的IP地址。
8.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系统,包括运行于主机上的软件模块与运行于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上的软件模块,所述运行在双模通信终端上的软件模块为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通用串行总线USB驱动,该USB驱动结构采用主从式结构,所述运行于主机上的软件模块预先存储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上,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上,所述第一模式的USB驱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模式的平台上,主机侧驱动安装所述第二模式的虚拟NDIS(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网络驱动接口规范)卡,所述第一模式的控制命令封装成所述第二模式的命令的格式下发到所述第一模式的芯片进行相应处理,当所述双模通信终端连接所述主机后,所述软件模块安装在所述主机上并运行,所述运行于主机上的软件模块包括与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USB驱动对应的USB接口功能模块,还包括用于实现以下功能的模块:
触发双模通信终端发起第二网络的入网;
保持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对第一网络中的IP地址的占用,并且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英特网协议IP地址;
若所述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与该双模通信终端在第一网络的当前IP地址相同,则在第二网络中使用该IP地址,以使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中继续使用该IP地址进行会话。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在主机上的软件模块具体包括双模管理模块DMCM,
所述触发双模通信终端发起第二网络的入网具体为所述双模管理模块监测到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从第一网络向第二网络切换的条件已经成就,触发所述切换;
所述保持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对第一网络中的IP地址的占用具体为所述DMCM模块指令所述主机的操作系统保持对第一网络中的当前IP地址的占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为3G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3G或WiMAX网络,所述运行在双模通信终端上的软件模块还包括所述第二网络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中的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所述调制解调模块中内置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协议栈,所述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IP地址具体为:
所述DMCM模块向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中的所述第二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获取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
所述第二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将在PPP会话中获取的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发送给所述DMCM模块。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为WiMAX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所述运行在双模通信终端上的软件模块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中的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所述第一网络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中的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中内置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客户端协议栈,所述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IP地址具体为:
所述DMCM模块指令所述第一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获取第二网络中的IP地址;
所述第一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中内置的DHCP客户端协议栈通过DHCP过程从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归属代理获取IP地址;
所述第一网络对应的调制解调模块将所述IP地址发送给所述DMCM模块。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为WiMAX网络,所述第一网络为3G网络,所述运行在主机上的软件模块还包括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后台管理模块,在所述双模通信终端的后台管理模块中配置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客户端协议栈,所述获取第二网络中该双模通信终端的IP地址具体为:
所述后台管理模块中配置的DHCP客户端协议栈经由所述第二网络与所述双模通信终端在第二网络中的归属代理进行DHCP过程;
所述后台管理模块中配置的DHCP客户端协议栈通过来自所述归属代理的DHCP Ack消息获取IP地址。
CN201110427247.8A 2011-12-19 2011-12-19 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421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7247.8A CN102421159B (zh) 2011-12-19 2011-12-19 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PCT/CN2012/080528 WO2013091394A1 (zh) 2011-12-19 2012-08-24 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EP20120187654 EP2608600A3 (en) 2011-12-19 2012-10-08 Handover method and system of dual-mod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13/682,954 US20130159535A1 (en) 2011-12-19 2012-11-21 Handover Method and System of Dual-Mod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2012259498A JP5527632B2 (ja) 2011-12-19 2012-11-28 デュアルモード通信端末のハンドオーバ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27247.8A CN102421159B (zh) 2011-12-19 2011-12-19 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1159A CN102421159A (zh) 2012-04-18
CN102421159B true CN102421159B (zh) 2014-07-09

Family

ID=45945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7247.8A Active CN102421159B (zh) 2011-12-19 2011-12-19 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59535A1 (zh)
EP (1) EP2608600A3 (zh)
JP (1) JP5527632B2 (zh)
CN (1) CN102421159B (zh)
WO (1) WO20130913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1159B (zh) * 2011-12-19 2014-07-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US20130295920A1 (en) * 2012-05-02 2013-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limited tune away
CN102750248B (zh) * 2012-06-21 2017-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sb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及usb设备
CN103532859B (zh) * 2012-07-03 2016-12-2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切换的方法、装置和多模终端
CN102857985A (zh) * 2012-09-21 2013-01-02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终端和网络切换方法
CN103812967B (zh) * 2012-11-06 2017-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双待移动终端及其通讯方法
CN103237327A (zh) * 2013-05-31 2013-08-0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和网络切换方法
CN104469872B (zh) * 2013-09-13 2018-05-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跨系统的数据业务双向切换方法、系统与双模终端
CN104796953A (zh) * 2014-01-22 2015-07-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Lte系统fdd和tdd之间重定向的方法及装置
US9986478B2 (en) * 2014-09-15 2018-05-29 Apple Inc. Enhanced Wi-Fi-cellular mobility
CN105100057A (zh) * 2015-06-05 2015-11-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数据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5138480B (zh) * 2015-07-28 2018-04-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执行操作指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63194A (zh) * 2015-09-18 2016-01-20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之间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WO2017062244A1 (en) * 2015-10-06 2017-04-13 Intel IP Corporation Dual radio operation between access systems using 3gpp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N109313420B (zh) * 2017-11-02 2021-07-09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机器人系统、驱动器、存储装置及控制模式的切换方法
US11822946B2 (en) * 2018-06-28 2023-11-21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network management of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s
CN114640627B (zh) * 2022-03-10 2024-02-20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处理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175A (zh) * 2009-06-11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WiMAX与3GPP Pre-R8双模终端的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827174A (zh) * 2010-02-03 2010-09-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具有多种数据交换方式及充电功能的手机数据备份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97581B2 (ja) * 1996-12-27 2000-10-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ドホック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の構成方法、通信方法及び端末
US7965693B2 (en) * 2002-05-28 2011-06-21 Zte (Usa) Inc. Interworking mechanism between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KR101117283B1 (ko) * 2004-10-11 2012-03-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랜망과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 접속 가능한 듀얼모드단말의 액티브 핸드오프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406181B2 (en) * 2006-08-09 2013-03-26 Hitachi,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radio mode, monitor node apparatus, control node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N101563949A (zh) * 2006-10-31 2009-10-21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Ip双模终端中不同通信系统之间的无缝切换的管理
JP5581597B2 (ja) * 2009-02-05 2014-09-03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携帯式通信中継装置
JP2011155589A (ja) * 2010-01-28 2011-08-11 Hitachi Ltd ハイブリッド通信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588194B2 (ja) * 2010-02-24 2014-09-1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WO2011106359A1 (en) * 2010-02-25 2011-09-01 Broadcom Corporatio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and handover management in a multiple wireless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11199732A (ja) * 2010-03-23 2011-10-06 Hitachi Cable Ltd 無線lanシステム、移動端末及び移動端末のipアドレス切替方法
CN102421159B (zh) * 2011-12-19 2014-07-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175A (zh) * 2009-06-11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WiMAX与3GPP Pre-R8双模终端的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1827174A (zh) * 2010-02-03 2010-09-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具有多种数据交换方式及充电功能的手机数据备份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1159A (zh) 2012-04-18
WO2013091394A1 (zh) 2013-06-27
US20130159535A1 (en) 2013-06-20
EP2608600A3 (en) 2014-07-23
JP2013128275A (ja) 2013-06-27
JP5527632B2 (ja) 2014-06-18
EP2608600A2 (en)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1159B (zh) 一种双模通信终端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US11405844B2 (en) Data routing method and terminal
WO2020030051A1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5635943B (zh) 低功耗蓝牙信标数据交互装置、信标装置及方法
CN102333335B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中业务恢复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1789514B2 (en) Standby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terminal, and relay device
WO201905726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MED RELATING TO SECONDARY CELL GROUP REACTIVATION IN MULTI-CONNECTIVITY, DOUBLE CONNECTIVITY ACCESS TECHNOLOGY
US8798003B2 (en) Hybri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2011244051A (ja) 無線中継装置
CN111727628B (zh) 用于无线电接入技术间切换的方法
US10887401B2 (en) Device conn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EP3029999B1 (en) Non-access stratum message processing
US20160295301A1 (e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in smart tv apparatus
US20120005500A1 (en) Peripheral-device utilizing system, server device, and method
CN103139858A (zh) 一种实现CDMA与WiFi无缝切换的方法、系统以及手机终端
CN104797004B (zh) 主从设备间实现自动组网的方法
CN112565372A (zh) 一种网络隔离时虚拟机与客户机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5376637A (zh) 一种共享蓝牙硬件的系统和方法
JP2021513756A (ja) ユーザ装置をページングする方法、第1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ユーザ装置
CN112217682A (zh) 一种基于网络切片的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080036492A (ko) 매체 독립 핸드오버 서비스 관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2003518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information by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13157164A1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03052177A (zh) 一种无线接入点的工作控制方法
WO2012019376A1 (zh) 无线通信终端网络设备功能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7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