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0770A - 一种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0770A
CN102760770A CN2012101897890A CN201210189789A CN102760770A CN 102760770 A CN102760770 A CN 102760770A CN 2012101897890 A CN2012101897890 A CN 2012101897890A CN 201210189789 A CN201210189789 A CN 201210189789A CN 102760770 A CN102760770 A CN 102760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on type
doped semiconductor
vdmos device
single particle
semi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897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敏
赵起越
邓光敏
张鹏
宋询奕
李泽宏
张金平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Dongguan UESTC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2101897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607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60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0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一种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传统超结VDMOS器件的超结结构中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的下方,引入一层二氧化硅介质层(12)。与传统超结VDMOS结构相比,通过二氧化硅介质层(12)的引入,使得器件在受到单粒子辐照时产生的空穴-电子对数量大幅减少、复合速率加快,并可以防止了寄生双极型晶体管的雪崩注入型二次击穿。提高了器件的抗辐照能力,扩大了器件的应用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涉及超结VDMOS器件,尤其是具有抗辐照能力的超结VDMOS器件。
背景技术
目前,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已成为现代工业控制和国防装备的基础之一。纵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VDMOS)与双极型晶体管相比,具有开关速度快、损耗小、输入阻抗高、驱动功率小、频率特性好、跨导高度线性等优点,因而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新型功率器件。但是在高压领域应用时,VDMOS会出现所谓“硅限”的瓶颈,即导通电阻随耐压的增长(Ron∝BV2.5)导致功耗的急剧增加。以超结(Super Junction)VDMOS为代表的电荷平衡类器件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硅限(silicon limit)”,改善了导通电阻和耐压之间的制约关系(Ron∝BV1.3),可同时实现低通态功耗和高阻断电压,因此迅速在各种高能效场合取得应用,市场前景非常广泛。基本的超结结构为交替相间的p型半导体柱和n型半导体柱,该结构有效的前提是p、n柱严格满足电荷平衡。在器件处于关断状态时,在反向偏压下,由于横向电场(x方向)和纵向电场(y方向)的相互作用,p柱区和n柱区将完全耗尽,耗尽区内纵向电场分布趋于均匀,因而理论上击穿电压仅仅依赖于耐压层的厚度,与掺杂浓度无关,耐压层掺杂浓度可以提高将近一个数量级,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器件的导通电阻。
随着航天技术、核能等高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性能商用半导体器件需要在核辐照环境中工作。空间辐射环境中存在多种高能射线粒子,如质子、电子、α粒子和重离子等。当高能的粒子入射VDMOS器件时,会产生电子阻止和核阻止。核阻止造成被辐照材料的晶格损伤,而电子阻止造成被辐照材料的组成原子电离,产生具有数百或更高能量的次级电子,并且沿次级电子的径迹又可产生大量的离子团,形成瞬发电流,如果该电流足够大,可能会造成VDMOS器件中寄生的双极型晶体管开启,如果漏源电压达到寄生BJT的击穿电压BVceo,寄生BJ T的集电区将发生雪崩倍增,形成正反馈,最终导致VDMOS的烧毁。
由此可见,提高功率器件的抗辐照能力至关重要,功率器件的辐照加固技术也因此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超结VDMOS作为一类重要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开展其辐照特性和抗辐照加固技术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辐照能力的超结VDMOS器件。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在传统超结VDMOS(如图1所示)的超结结构的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柱区4的下方,引入一层氧化硅介质层12。如图2所示,当高能粒子入射抗辐照加固的超结VDMOS,且器件漏端为高电位时,引入的氧化硅介质层12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1)高能粒子在氧化硅介质中激发出的电子-空穴对数目远低于在硅中激发出的电子空穴对数目;(2)氧化硅介质层为辐照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提供了更大的复合几率,有效降低了辐照电流;(3)氧化硅介质层的存在有效阻止了器件漂移区电场的峰值向“漂移区/重掺杂衬底”的交界处移动,防止了寄生双极型晶体管的雪崩注入型二次击穿。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埋氧化硅介质层的超结VDMOS结构具有比常规超结VDMOS结构更高的抗单粒子辐照能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其基本结构如图2a~2c所示,包括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位于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背面的金属化漏极电极1、位于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正面的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顶部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基区5,每个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基区5中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源区6和一个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体区7;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源区6和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体区7二者与金属化源极电极11相接触;栅氧化层8覆盖于两个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基区5和它们之间的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的表面,栅氧化层8上表面是多晶硅栅电极9,多晶硅栅电极9与金属化源极电极11之间是场氧化层10。所述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中具有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与旁边的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相间设置形成超结结构;所述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上端与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基区5相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方具有一层二氧化硅介质层1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氧化硅介质层12可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端接触,但和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不接触(如图2-a所示);所述二氧化硅介质层12也可位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方的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中,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端和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均不接触(如图2-b所示);所述二氧化硅介质层12还可与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接触,但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端不接触(如图2-c所示)。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第二导电类型为P型时,所述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为N沟道VDMOS器件;当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第二导电类型为N型时,所述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为P沟道VDMOS器件;所述半导体采用采用体硅、碳化硅、砷化镓、磷化铟或锗硅。
下面以N沟道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文献(Naomi Ikeda,Satoshi Kuboyama,and Sumio Matsuda,Single-Event Burnout ofSuper-Junction Power MOSFETs.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VOL.51,NO.6,2004)报道了超结VDMOS器件的单粒子辐照实验结果,指出:超结VDMOS器件的抗单粒子失效能力与相同耐压的常规VDMOS的抗单粒子失效能力相当或更差。排除超结器件的特殊制备工艺带来的缺陷,超结VDMOS的特殊器件结构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文献对超结器件的单粒子失效机理做出了如下解释:
电场辐照条件下,入射的高能粒子将在器件中沿着它的轨迹产生高密度的电子-空穴对,这些辐照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又会中和周围的耗尽区,若耗尽区进一步消失,则失去对电场的屏蔽作用,漏端高压产生的电场将推进到高掺杂的衬底内部。由于N沟道超结VDMOS器件的漂移区内存在一个深P柱区,使得P柱区下边缘与重掺杂N+衬底之间的距离,相比于普通VDMOS器件的P型基区下边缘与离重掺杂N+衬底之间的距离大大减小,因此,电场峰值更容易向衬底推进。当电场峰值到达漂移区与衬底的交界处,寄生双极型晶体管将发生雪崩注入型的二次击穿,器件内电流瞬间增大,造成单粒子烧毁现象。
如图2所示,假设第一导电类型材料为N型掺杂的硅、第二导电类型材料为P型掺杂的硅,则本发明是一种N型超结MOSFET。本发明在传统超结VDMOS的P型柱区4下方的N型漂移区中,引入一层氧化硅介质层12,该介质层可位于n型漂移区中紧挨P柱区处(图2-a),或位于n型漂移区中(图2-b),或位于P型柱区4下方的n型漂移区中紧挨高掺杂N+衬底处(图2-c)。该介质层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1)高能粒子在氧化硅介质中激发出的电子-空穴对数目远低于在硅中激发出的电子空穴对数目。研究表明,Si的电子-空穴对的结合能为3.6eV,SiO2的结合能为17.0eV,1rad(Si)剂量辐照在每立方厘米Si中产生4.0-4.2×1013对电子-空穴对,1rad(SiO2)剂量辐照在每立方厘米SiO2中产生8.0-8.2×1012对电子-空穴对。因此,高能粒子在氧化硅介质中激发出的电子-空穴对只有在硅中激发出的五十分之一。(2)氧化硅介质层内,以及氧化硅和Si的界面处存在数量庞大的复合中心,能为辐照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提供更大的复合几率和复合截面,有效降低了辐照电流。SiO2的氧原子在Si中有三个杂质能级:两个受主能级,分别位于价带上面0.35eV和导带下面0.38eV处,这两个能级是位于Si禁带中央附近的深能级,为有效的复合中心;一个为施主能级,位于导带下面0.16eV处。大量杂质能级形成数量庞大的复合中心,使得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在SiO2中的复合很快。(3)氧化硅介质层的存在有效阻止了器件漂移区电场的峰值向“漂移区/重掺杂衬底”的交界处移动,防止了寄生双极型晶体管的雪崩注入型二次击穿。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含氧化硅介质层的超结VDMOS结构具有比常规超结VDMOS结构更高的抗单粒子辐照能力。
同时,本发明提出的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中,二氧化硅介质层存在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方,避开了器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通路,因此不会影响器件的导通电阻。二氧化硅介质层的存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器件的击穿电压。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超结VDMOS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a本发明提供的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b本发明提供的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c本发明提供的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附图标记:1是金属化漏极电极、2是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3是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4是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5是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基区、6是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源区、7是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体区、8是栅氧化层、9是多晶硅栅电极、10是场氧化层、11是金属化源极电极,12是二氧化硅介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其基本结构如图2a~2c所示,包括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位于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背面的金属化漏极电极1、位于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正面的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顶部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基区5,每个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基区5中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源区6和一个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体区7;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源区6和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体区7二者与金属化源极电极11相接触;栅氧化层8覆盖于两个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基区5和它们之间的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的表面,栅氧化层8上表面是多晶硅栅电极9,多晶硅栅电极9与金属化源极电极11之间是场氧化层10。所述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中具有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与旁边的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相间设置形成超结结构;所述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上端与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基区5相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方具有一层二氧化硅介质层1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氧化硅介质层12可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端接触,但和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不接触(如图2-a所示);所述二氧化硅介质层12也可位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方的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中,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端和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均不接触(如图2-b所示);所述二氧化硅介质层12还可与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接触,但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端不接触(如图2-c所示)。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第二导电类型为P型时,所述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为N沟道VDMOS器件;当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第二导电类型为N型时,所述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为P沟道VDMOS器件;所述半导体采用采用体硅、碳化硅、砷化镓、磷化铟或锗硅。
本发明提出的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其实现方式与常规超结VDMOS器件大同小异,只是需要增加二氧化硅介质层4的制备步骤。其中二氧化硅介质层4的制备步骤增加在衬底外延生长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深槽刻蚀之后,外延生长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之前进行。具体方式可采用氧离子注入、适当推阱的方式在深槽底部形成埋氧层(即二氧化硅介质层4)。

Claims (7)

1.一种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包括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位于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背面的金属化漏极电极(1)、位于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正面的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顶部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基区(5),每个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基区(5)中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源区(6)和一个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体区(7);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源区(6)和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体区(7)二者与金属化源极电极(11)相接触;栅氧化层(8)覆盖于两个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基区(5)和它们之间的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的表面,栅氧化层(8)上表面是多晶硅栅电极(9),多晶硅栅电极(9)与金属化源极电极(11)之间是场氧化层(10);
所述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中具有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与旁边的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相间设置形成超结结构;所述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上端与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基区(5)相接触;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方具有一层二氧化硅介质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介质层(12)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端接触,但和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介质层(12)也可位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方的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半导体外延层(3)中,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端和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均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介质层(12)与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半导体衬底(2)接触,但与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半导体柱区(4)下端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第二导电类型为P型。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第二导电类型为N型。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采用采用体硅、碳化硅、砷化镓、磷化铟或锗硅。
CN2012101897890A 2012-06-11 2012-06-11 一种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 Pending CN1027607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897890A CN102760770A (zh) 2012-06-11 2012-06-11 一种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897890A CN102760770A (zh) 2012-06-11 2012-06-11 一种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0770A true CN102760770A (zh) 2012-10-31

Family

ID=47055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897890A Pending CN102760770A (zh) 2012-06-11 2012-06-11 一种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6077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5761A (zh) * 2013-09-17 2015-03-25 美格纳半导体有限公司 超级结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801957A (zh) * 2018-12-05 2019-05-24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超结器件结构、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09904237A (zh) * 2019-03-18 2019-06-18 电子科技大学 具有瞬时剂量率辐射加固结构的横向soi高压器件
CN113471293A (zh) * 2021-07-19 2021-10-01 北京工业大学 抗单粒子烧毁的超结mos器件结构
CN114050186A (zh) * 2021-10-03 2022-02-1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辐照加固的SiC超结MOS结构
CN117276348A (zh) * 2023-11-17 2023-12-22 深圳辰达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压超结mosfet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2396A (zh) * 2006-01-16 2006-08-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功率器件
CN101950759A (zh) * 2010-08-27 2011-01-1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Super Junction VDMOS器件
CN102231390A (zh) * 2011-06-17 2011-11-02 浙江大学 一种超结结构的纵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功率器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2396A (zh) * 2006-01-16 2006-08-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功率器件
CN101950759A (zh) * 2010-08-27 2011-01-1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Super Junction VDMOS器件
CN102231390A (zh) * 2011-06-17 2011-11-02 浙江大学 一种超结结构的纵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功率器件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5761A (zh) * 2013-09-17 2015-03-25 美格纳半导体有限公司 超级结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65761B (zh) * 2013-09-17 2019-05-03 美格纳半导体有限公司 超级结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801957A (zh) * 2018-12-05 2019-05-24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超结器件结构、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09801957B (zh) * 2018-12-05 2022-04-26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超结器件结构、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09904237A (zh) * 2019-03-18 2019-06-18 电子科技大学 具有瞬时剂量率辐射加固结构的横向soi高压器件
CN109904237B (zh) * 2019-03-18 2020-11-27 电子科技大学 具有瞬时剂量率辐射加固结构的横向soi高压器件
CN113471293A (zh) * 2021-07-19 2021-10-01 北京工业大学 抗单粒子烧毁的超结mos器件结构
CN114050186A (zh) * 2021-10-03 2022-02-1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辐照加固的SiC超结MOS结构
CN114050186B (zh) * 2021-10-03 2023-09-1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辐照加固的SiC超结MOS结构
CN117276348A (zh) * 2023-11-17 2023-12-22 深圳辰达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压超结mosfet及其制作方法
CN117276348B (zh) * 2023-11-17 2024-03-08 深圳辰达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压超结mosfet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0770A (zh) 一种抗单粒子辐照的超结vdmos器件
CN101477999B (zh) 用于功率器件的具有界面电荷岛soi耐压结构
CN108321193B (zh) 一种沟槽栅电荷存储型igbt及其制作方法
CN107302025B (zh) 一种具有抗单粒子效应的vdmos器件
CN110310983B (zh) 一种超结vdmos器件
CN101393928A (zh) 一种阳极短路的隧道泵igbt
CN107331707A (zh) 具有抗单粒子效应的vdmos器件
CN104078509A (zh) 一种具有抗单粒子烧毁能力的功率mos器件
CN110459598A (zh) 一种超结mos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29077B (zh) 一种适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抗单粒子烧毁结构
CN108649068A (zh) Rc-igb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36085A (zh) 一种栅极嵌入小岛式可控硅静电防护器件
CN103956381B (zh) 一种mos栅控晶闸管
CN103855200A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4709263A (zh) 一种抗单粒子效应栅极损伤的功率vdmos器件
CN104299990A (zh)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46273B (zh) 一种具有抗seb能力的vdmos器件
CN103855197B (zh) 一种igbt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CN108352403B (zh) 一种提高抗单粒子烧毁能力的槽栅mos器件
CN209963063U (zh) 一种超结vdmos器件
CN209896067U (zh) 一种超结功率dmos器件
CN103872115A (zh) 一种增强微穿通型igbt
CN108461536B (zh) 一种双向沟槽栅电荷存储型igbt及其制作方法
CN108598148B (zh) 一种具有p型岛缓冲层结构的抗辐射mosfet结构
CN107425071B (zh) 一种具有抗单粒子辐照能力的vdmos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

Effective date: 201303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326

Address after: 611731 Chengdu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West) West source Avenue, No. 2006

Applicant after: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pplicant after: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Dongguan, UESTC

Address before: 611731 Chengdu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West) West source Avenue, No. 2006

Applicant befor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