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6362B - 便携式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6362B
CN102756362B CN201210128877.XA CN201210128877A CN102756362B CN 102756362 B CN102756362 B CN 102756362B CN 201210128877 A CN201210128877 A CN 201210128877A CN 102756362 B CN102756362 B CN 1027563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cover
arm
retainer
processing machin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88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6362A (zh
Inventor
村上卓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hine holding company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Ko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56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6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6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6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7/00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machines or devices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6Safety devices for circular cut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便携式加工机设置有部分覆盖由诸如引擎的驱动源旋转的轮的轮保护罩,并且该轮保护罩由臂的保持部经由充当弹性构件的橡胶减震器保持。橡胶减震器上形成有凹凸部,轮保护罩侧面形成有与凹凸部相对应的凸凹部,并且轮保护罩被臂保持,以使凹凸部与凸凹部接合。

Description

便携式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加工机结构,尤其涉及具有保护充当旋转型远端工具的轮的轮保护罩的便携式加工机。
背景技术
在以引擎切割器为代表的便携式加工机中,轮保护罩被设置为防止切割粉末在研磨操作中向周围区域散射。对于设置有轮保护罩的加工机,需要防止轮保护罩在轮保护罩的损坏部分(片)在研磨操作期间与轮保护罩发生碰撞时旋转并移位的情形。
因此,为了防止轮保护罩过度旋转,附接用于防止旋转的止动器已经变得很常见,如第10-86136号日本专利申请已公开出版。此外,增加轮保护罩的厚度或通过高强度材料进行制造已经被广泛实施。
发明内容
在制造轮保护罩时,使用铝材料等的有色金属材料或树脂来用于降低用于便携式加工机中的轮保护罩的重量,应对轮保护罩的强度降低问题的措施十分重要。即使在通过增加轮保护罩的强度来防止破裂的情况下,如果一片损坏的轮与轮保护罩碰撞并且该碰撞的冲击被直接施加至止动器并且该冲击导致止动器的损坏或塑料形变,则轮保护罩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此外,例如,如果当轮保护罩在刀刃损坏时升至止动器之上并旋转超过其预定枢转角度时,止动器无法防止轮保护罩的旋转。
另一方面,还能够构思通过诸如铁的材料将轮保护罩制造得更加牢固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轮保护罩的重量被增加并且可能降低便携式工作机的工作能力。此外,虽然通过改变材料增加了轮保护罩自身的强度,但通过止动器防止轮保护罩旋转的效果依然不理想,因此,需要改善旋转防止机构本身的强度。
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发明中的典型示例将简略地描述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便携式加工机具有:引擎(驱动源),例如,具有两冲程或四冲程;心轴,当驱动源的动力被传输至心轴时旋转;臂,支撑心轴;加工轮,固定至心轴;以及轮保护罩,部分覆盖轮并能够使固定位置相对于臂位移预定旋转角度。在便携式加工机中,轮保护罩由臂经由弹性构件保持;弹性构件上形成有凹凸部;轮保护罩上形成有与该凹凸部相对应的凸凹部。轮保护罩由臂保持,以使凹凸部和凸凹部彼此接合。凹凸部和凸凹部意味着它们具有对称的形状以彼此配合。可以使用简单形状,诸如充当其中之一的凹部和充当另一个的凸部,或可以使用复杂的凹凸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轮保护罩的径向最内周界附近设置有与弹性构件接触的圆筒形凸缘;凸缘的内周部上形成有凸凹部;弹性构件具有覆盖凸缘的外周和侧面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形状;弹性构件的外周部上形成有与凸凹部相对应的凹凸部;以及轮保护罩经由弹性构件夹在臂与附接构件之间,所述弹性构件插入于臂与附接构件之间。弹性构件与轮保护罩的接触区域中插有由金属制成的板;以及当轮保护罩相对于臂进行相对运动时,弹性构件、板、以及轮保护罩中的任何一个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特征,轮保护罩包括:覆盖轮的两个侧表面的两个板;连接两个板的覆盖部;以及固定至两个板中的任何一个的凸缘,板和凸缘通过焊接或螺栓紧固的方式固定。凸缘相对于板的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的突起的量大于凸缘和板的重叠高度。凸缘的外周部具有阶梯形状,凸缘从板的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突起的突起量高于(大于)凸缘和板的覆盖高度,并且凸缘的内周部的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具有相同的凸凹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特征,附接有凸缘的板设置有至少两个阶梯部;并且阶梯部设置有止动器,止动器限制轮保护罩相对于臂的枢转范围。止动器具有基础部和以覆盖基础部的外周的部分或全部的方式附接的弹性构件。基础部设置有在圆周方向上连续的槽,并且弹性构件是与槽接合的止动环。当轮保护罩旋转时,止动环首先与臂接触。例如,基础部的最外直径小于止动环的最外直径。
通过本发明的典型方面获得的效果将在下面简要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加工机的侧视图并示出便携式加工机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加工机的顶视图,部分示出图1的A-A部分截面;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轮保护罩30的附接结构的部分立体图;
图4是图1的B-B部分的截面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心轴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加工机的轮保护罩被旋转并导致止动器与臂碰撞的状态的侧视图;以及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保护罩60的构造的部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此后,将基于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描述作为具有旋转工具的便携式加工机的示例的引擎切割器。在下面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部件,并且其重复解释将被省略。在本说明书中,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方向被解释为假设它们就是图中所示的方向。
引擎切割器1是通过使用例如来自两冲程或四冲程引擎(驱动源)的动力旋转用作远端工具的刀刃7的加工机。在引擎切割器1的前侧设置有旋转型刀刃(轮)7;并且,在引擎切割器1的后侧设置有用作驱动源的引擎。刀刃7的旋转轴(心轴,将在稍后描述)被设置为平行于引擎的曲柄轴4。本实施方式的引擎附接至曲柄箱5,从而气缸2是垂直的,且活塞3在气缸2中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曲柄轴4被设置为平行于刀刃7的旋转轴,驱动动力从其端部之一输出,并且该驱动动力经由离心式离合器传输至刀刃7,离心式离合器将在稍后描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引擎是使用混合燃料的两冲程引擎,并且用于燃烧混合气的火花塞13设置在气缸2的上部。延伸至前侧的臂6(臂)附接至引擎的曲柄箱,并且臂6保持刀刃7,以使固定至心轴的刀刃7能够在前端附近旋转,其中心轴将在稍后描述。
引擎容纳在例如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壳体9中,并且壳体9的后侧设置有将由工人握持的后握柄11。后握柄11由工人通过他/她的右手保持并由合成树脂形成以与壳体9成为一体。在后握柄11的下侧设置有用于调节引擎的旋转速度的抑制触发器14,并且后握柄11的上侧设置有锁定杆15。抑制触发器14能够仅在后握柄11被保持且锁定杆15被推动的状态下经受拉操作。前握柄10附接至壳体9的前侧。前握柄10是待由工人通过他/她的左手握持并且不但能够在引擎切割器1直立状态时工作,而且还能够在引擎切割器1向右或向左倾斜或保持水平时工作。因此,为了增加保持位置的自由度,前握柄10从壳体9的左下侧延伸以围绕轮保护罩30的后侧并固定至壳体9的右侧部分。应注意,后握柄11可由工人的左手保持并且前握柄10可由工人的右手保持。
汽化器12设置在气缸2后方并且位于壳体9的后部。虽然图中未示出,但用于净化进入空气的空气净化器设置在汽化器12上方的部分附近。消音器8设置在气缸2与刀刃7之间。消音器8是通过螺栓等直接固定至气缸2的空气排出口的消声装置,并且消音器8设置有朝着前侧向下倾斜的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口8a。废气沿着轮保护罩30的外周部的切线方向流动。当通过这种方式设定废气的排气方向时,废气能够朝着远离工人的一侧排放。
刀刃7是金刚石切割器(金刚石轮),其中金刚石层7a形成于圆板7c的外周附近的侧表面上,并且多个狭缝7b形成于板7c中并位于板7c的径向外侧,以增加冷却效果。刀刃7的侧面中的大约一半覆盖有由金属制成的轮保护罩30以防止切割粉末击中工人。轮保护罩30固定至臂6,但被保持以能够随着刀刃7同轴地旋转预定角度。通过沿旋转方向移动角度调节杆18,轮保护罩30能够例如从图1所示位置朝着与刀刃7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约30度,并朝着相反方向移动约60度。通过调节止动器50和55的尺寸(特别是径向方向上的尺寸)和附接位置、以及臂6的宽度,能够进一步增加枢转角。轮保护罩30的左侧板的径向中心附近是半圆中空的,以固定穿透刀刃7的轮垫圈21a(图2)的附接螺栓(稍后描述)。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加工机的顶视图并且是部分示出图1的A-A部分的截面图。可旋转地保持刀刃7的臂6通过两个螺栓20固定至引擎或壳体9。心轴16通过两组轴承可旋转地保持在臂6的远端。滑轮26设置在心轴16的右侧端,曲柄轴4的旋转力通过缠绕于滑轮26与设置在离合器壳体24端部处的滑轮24a之间的带27以预定减速比减速并传输至心轴16。
刀刃7通过附接螺栓17固定至心轴的左侧端。刀刃7具有圆板7c并且用于允许附接螺栓17从中穿过的通孔形成于圆板7c的中心处。刀刃7以夹在两个盘状轮垫圈21a与21b之间的方式固定,这两个轮垫圈21a与21b被布置在通孔的外围,分别位于左侧和右侧。轮垫圈21a和21b例如由诸如铁的金属制成或由铝等制成。
刀刃7的侧表面部和外周部的后侧的大约一半由轮保护罩30覆盖。轮保护罩30主要由三个部件构成:覆盖刀刃7的右侧侧表面的右侧板31;覆盖刀刃7的左侧侧表面的左侧板32;以及覆盖刀刃7的外周部并使右侧板31和左侧板32彼此联接的外周联接部(覆盖部)33。右侧板31、左侧板32、以及外周联接部33例如能够以压板的方式制造,这些板由诸如铁的金属构成,并且各板通过钎焊或焊接连接。6个阶梯部32a(见图1,对于总的形状而言)沿圆周方向形成于左侧板32中。阶梯部32a通过使左侧板32的表面变形为凸形或凹形而形成,以改善左侧板32的总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侧板32的一部分朝着刀刃7侧突起(从左侧板观察为内侧),从而形成从左侧板32的外侧(左侧)观察具有凹形的阶梯部31a。然而,这可以颠倒以使阶梯部从左侧板32的外侧(左侧)观察具有凸形。
类似地,6个阶梯部31a沿圆周方向形成于右侧板31中。优选地,当从右侧板31的外侧(右侧)观察时,阶梯部31a被形成为凸形。这为了将稍后描述的止动器50和55附接至阶梯部31a。通过附图,应理解,活塞3在垂直方向(上下方向)上运动,曲柄轴4水平地设置以向左和向右延伸,并且心轴16水平地设置以平行于曲柄轴4。当通过这种方式设定心轴与曲柄轴4的位置关系时,引擎所生成的驱动力能够通过围绕滑轮24a和26的带27容易地传输至心轴。曲柄轴4的旋转力通过设置在离合器壳体24内的离心式离合器(未示出)连接或切断。
图3是示出轮保护罩30的附接结构侧视图。轮保护罩30经由固定至右侧板31的凸缘34附接至臂6。凸缘34是在径向方向上具有基本L形截面的金属部件并包括凹部34b,凹部34b充当形成于内周壁34a的圆周方向上多个位置处的凹凸部。右侧橡胶减震器35附接至凸缘34的右侧。右侧橡胶减震器35在径向方向上具有基本L形的截面形状并包括:在径向方向上具有预定面积的环形部35a;从环形部35a的内周部沿轴向延伸的圆筒部35b;以及沿圆周方向设置在圆筒部的外周侧的多个凸部35c。凸部35c是被形成为与凸缘34的凹凸部(凹部34b)相对应的凹凸部,并且右侧橡胶减震器35通过凹凸部与凸凹部的接合而保持,以使减震器不相对于凸缘34旋转。
类似地,左侧橡胶减震器36设置在凸缘34的左侧。右侧橡胶减震器35与左侧橡胶减震器36具有相同形状并是相对于彼此设置在两侧的相同部件。左侧橡胶减震器36包括环形部36a、圆筒部36b、以及凸部36c。通过这种方法,凸缘34由右侧橡胶减震器35和左侧橡胶减震器36夹持并保持。此外,由于凸缘34的凹部34b和右侧橡胶减震器35和左侧橡胶减震器36的凸部35c和36c结合,故当轮保护罩30旋转时,右侧橡胶减震器35和左侧橡胶减震器36一起位移。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轮保护罩经由弹性构件(橡胶减震器)固定至臂。因此,当无法预见的力使轮保护罩旋转时,施加至止动器(稍后描述)的碰撞负荷能够得到减轻。通过这种方法,即使在诸如铝的非金属材料被用作轮保护罩的基础材料时,也能够有效地避免轮保护罩旋转超过预定旋转角度。此外,凹凸部和与之相对应的凸凹部被设置为弹性构件和轮保护罩,能够防止弹性构件相对于该轮保护罩的滑动。
图4是图1的B-B部分的截面图。在图4中,未示出角度调节杆18。轮保护罩30包括凸缘34、右侧板31、左侧板32、以及外周联接部33,并且两个止动器50和55附接至右侧板31的阶梯部31a。止动部50和55具有充当柱形基础部的衬垫51和56。环形的环形槽51a和56a形成于衬垫51和56的外周部上,并且止动环52和57诸如由橡胶制成的O形环附接至环形槽51a和56a。在衬垫51和衬垫56的每一个的左侧,阶梯部被设置为比止动环52或57所附接的部分更窄的小直径部。小直径部被插入设置在阶梯部31a中的通孔31c并随后在53和54处被焊接;因此,衬垫51和衬垫56被牢牢固定至右侧板31。图4通过参考标号53、54、58和59示出衬垫51、衬垫56和右侧板31的焊接部。
止动环52和57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构件组成。在刀刃7的旋转期间,当轮保护罩30接收不期望的力并相对于臂6枢转时,止动环52或57抵靠臂6以限制轮保护罩30的旋转范围。通过附图可以理解,止动环52和57的外径大于止动环52和57的衬垫51和衬垫56的外径。因此,当轮保护罩30旋转并与臂6碰撞时,止动器50或55的止动环52或57首先与臂6碰撞。由于止动环52和57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构件组成,故能够有效地吸收碰撞的冲击。当冲击的碰撞的能量超过止动环52或57的吸收能力时,衬垫51或衬垫56在止动环52或57变形之后与臂6碰撞。因此,总的来说,止动器50或55实现了充分的旋转防止作用。臂6由臂架46和臂盖49组成,臂盖49由树脂制成并从臂架46的外部附接并覆盖带27。臂6与轮保护罩30碰撞的接触区域的宽度(图4中的W1)大于止动器50或55从轮保护罩30向右突起的长度(图4中的W2);因此,保护了具有比臂架46的强度更弱的强度的臂盖49。
止动器50和55与阶梯部31a焊接在一起,阶梯部31a是从右侧板31突起以靠近臂6的部分。通过这种方法,止动器50和55的长度(在附图中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很短。因此,在碰撞时施加至右侧板的弯矩很小,并且止动器50和55通过焊接53、54、58和59的固定能够被增强。
轮保护罩30通过以下程序附接至臂6。如图3所示,凸缘34被夹在右侧橡胶减震器35和左侧橡胶减震器36之间并且在两侧被金属制成的右侧环板37和左侧环板38进一步夹持。接下来,将上述部件附接至保持臂6的臂架46的阶梯部46a(见图5)。随后,板保持器42从左侧附接至右侧(臂6侧),从而保持凸缘34,并且它们通过附接螺栓43螺纹固定。由于截面位置问题,仅示出两个附接螺栓43;然而,如果根据需要使用约2至7个螺栓,则可以实现稳定的固定。合适的拧紧力经由位于附接螺栓43与臂架46之间的弹簧44作用于右侧橡胶减震器35和左侧橡胶减震器36。因此,右侧橡胶减震器35和左侧橡胶减震器36处于无需再紧固它们的程度。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在轮保护罩枢转时有效地实现减少负荷和减少振动的效果。
此外,右侧环板37位于右侧橡胶减震器35与臂架46之间,并且左侧环板38位于左侧减震器36与板保持器42之间。因此,当轮保护罩30枢转时,在臂架46与右侧环板37之间以及板保持器42与左侧环板38之间出现滑动。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由凸缘34与右侧橡胶减震器35或左侧橡胶减震器36之间的滑动所引起的磨损。类似地,能够防止由右侧环板37与右侧橡胶减震器35之间的滑动所引起的磨损和由左侧环板38与左侧橡胶减震器36之间的滑动所引起的磨损。
图5是图4的心轴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图3所示的凸缘34具有基本L形截面,并且被成形以使厚直径部和窄直径部经由阶梯彼此连接。窄直径部和右侧板31的内径基本相同,右侧板31的圆形通孔压靠阶梯部,并且右侧板31和凸缘34通过焊接固定。在图4中,焊接位置通过参考标号39a和39b示出。如图所示,凸缘34相对于右侧板31的外周面和内周面的突起的量比焊接位置39a、39b的覆盖高度更大(更高)。因此,不仅能够容易地进行焊接也能够通过螺钉固定右侧板31和凸缘34。当通过焊接固定右侧板31和凸缘时,凸缘34可在整个外围上焊接或可对多个位置进行如点般焊接。右侧板31和凸缘34的固定不限于焊接,还可以通过钎焊或粘合剂固定或可以是其它已知固定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如右侧板31和凸缘34可通过焊接或其它可选方法固定,通过使用共用的凸缘34,可容易地制造具有不同直径或由不同材料制成的轮保护罩30。
应注意,由于金属环等不被插入于板保持器42的外周表面与左侧橡胶减震器36的内周表面的接触部(箭头C所指部分的附近)处,故它们经受滑动。然而,该部分的滑动阻力不会导致大的问题,这是因为相比于左侧环板38与板保持器42之间的接触面积,该滑动阻力足够小,并且该接触表面位于垂直于附接螺栓43的拧紧方向上。
接下来,将参照图6解释轮保护罩30与臂6之间在发生碰撞时的状态。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加工机的侧视图并且是示出当轮保护罩30旋转且止动器50与臂6相互碰撞时的状态的图示。通过沿着箭头E的方向和与箭头E相反的方向移动角度调节杆18将轮保护罩30保持在可选位置。角度调节杆18通过附接螺栓19附接至轮保护罩30的外周侧的可选位置。通常,优选将沿以上方向的运动设定为需要较大的力,以使轮保护罩30在操作期间无法自由移动。如果在高速旋转期间刀刃7在该状态下损坏,则当大冲击负荷被施加至轮保护罩30上时,轮保护罩30可枢转。
当轮保护罩30沿E方向旋转且止动器50与臂6相互碰撞时,如图6所示,设置于止动器50的外周表面上的止动环52(见图4)首先与臂6碰撞。在该过程中,冲击负荷被由橡胶制成的止动环52的弹性力大量减少。如果冲击负荷很大,则仅通过止动环52的弹性力无法吸收所有负荷,止动器50的衬垫51(见图4)和臂6彼此接触,并且多余的冲击负荷不被施加至止动环52。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由碰撞引起的止动环52的损坏。对于止动器55的止动环57,也能够预期类似效果。当刀刃7在止动器50或55与臂6接触的状态下旋转时,止动环52或57具有断绝振动在轮保护罩30与臂6之间的传输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轮保护罩的凸缘被夹在橡胶减震器与环板之间,并且橡胶减震器与环板通过弹簧或螺栓固定至臂;因此,能够在轮保护罩枢转时减少负荷、振动等。此外,左侧板、凸缘、和止动器被焊接至右侧板,并且止动环附接至止动器的凹部。凸缘具有中空圆柱形状,至少一个或多个凹部形成于中空圆柱形状的内周部中,并且凸缘的凹部与橡胶减震器的凸部彼此配合,以使橡胶减震器能够在轮保护罩枢转时一同移动。此外,由于环板被附接于橡胶减震器、臂与凸缘之间,故在轮保护罩枢转时,臂与环板之间以及凸缘与环板之间出现滑动;因此,防止了橡胶减震器的滑动所引起的磨损。此外,由于止动器与右侧板的凸部焊接在一起,故止动器的高度由于该结构而能够减少(降低),弯矩不易于施加至止动器,并且止动器的焊接部能够保持牢固。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7解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轮保护罩60中,构成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轮保护罩60的右侧板61和凸缘64通过螺栓69a和两个螺母69b固定而非焊接。因此,右侧板61和凸缘64能够通过彼此不同的材料形成。例如,凸缘64能够通过基于铁的金属制造,并且右侧板61能够通过诸如铝合金的轻金属、树脂等制造。例如,在这种情况下,轮保护罩60在保持凸缘强度的情况下能够更轻。此外,通过用螺栓固定右侧板61和凸缘64,即使在为具有不同直径的刀刃准备具有各种尺寸的轮保护罩60时也能够利用共用的凸缘64或橡胶减震器;因此,通过使部件批量化,能够降低成本。
其它组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其中,两个止动器50和55附接至设置于右侧板61中的通孔。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侧板61、止动器50和55、衬垫51、以及衬垫56由基于铁的材料形成并因此通过焊接固定;然而,固定它们的方法不限于焊接,只要能够以足够的强度将衬垫51和衬垫56固定至右侧板61,也可以使用其它可选的固定方法。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在实现轮保护罩的减重的同时防止轮保护罩在刀片被损坏时的旋转。此外,由于凸缘和轮保护罩由可选的不同部件形成,故增加了设计方面的自由度,从而能够实现易于使用的便携式加工机。
在上文中,已经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解释。然而,毋庸赘述,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止动器已经附接至轮保护罩。然而,止动器可附接至与轮保护罩不同的部件,例如,止动器可附接至臂。例如,止动器可通过从臂突起的销保持。当然,当止动器附接至轮保护罩时(当止动器从轮保护罩突起时),能够在不受臂与轮保护罩之间的距离影响的情况下增加止动器的突起的量。也就是说,止动器侧与臂侧之间在轴向上的接触的量能够很大。因此,即使当轮保护罩或止动器的附接结构中由于冲击等而存在张紧时,止动器确实地接触臂,并且枢转范围能够被限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擎切割器已经被解释为便携式加工机的示例;然而,加工机可以是使用另一种驱动源(诸如电动机)的旋转工具。此外,加工机不限于切割器,还可以是包括具有另一种旋转类型的轮(诸如圆锯等)的加工机。

Claims (16)

1.一种便携式加工机,包括:
驱动源;
心轴,所述心轴在所述驱动源的动力传输至所述心轴时旋转;
臂,支撑所述心轴;
加工轮,固定至所述心轴;以及
轮保护罩,部分覆盖所述加工轮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臂的固定位置移动预定旋转角度,
其中,所述便携式加工机还包括至少一个止动器,所述至少一个止动器附接至所述轮保护罩并且能够与所述轮保护罩一起枢转,
所述轮保护罩由所述臂经由弹性构件来保持,以及
所述止动器被设置为在一个方向从所述轮保护罩的侧表面突起,从而在所述轮保护罩枢转时所述止动器抵靠在所述臂上,所述轮保护罩的枢转范围被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加工机,其中,
所述止动器被设置为能够抵靠所述臂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加工机,其中,
所述臂包括:
臂架,具有支撑所述心轴的轴承;
可拆卸臂盖,被设置至所述臂架并位于所述轮保护罩的相对侧,
所述止动器能够抵靠所述臂架或所述可拆卸臂盖与所述臂架重叠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便携式加工机,其中
所述止动器中的两个或更多沿圆周方向设置在隔开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便携式加工机,其中
所述轮保护罩的侧表面设置有阶梯部,以及
所述止动器被设置至所述阶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便携式加工机,其中
所述轮保护罩和所述臂中的任何一个设置有所述弹性构件,以及
所述轮保护罩和所述臂经由所述弹性构件缠绕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便携式加工机,其中
所述弹性构件被设置至所述止动器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便携式加工机,其中
所述止动器的外周设置有在圆周方向上连续的槽,
所述弹性构件是与所述槽接合的止动环,以及
当所述轮保护罩枢转时,所述止动环和所述臂首先彼此接触。
9.一种便携式加工机,包括
驱动源;
心轴,所述心轴在所述驱动源的动力传输至所述心轴时旋转;
臂,支撑所述心轴;
轮,固定至所述心轴;以及
轮保护罩,部分覆盖所述轮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臂的固定位置移动预定旋转角度,
其中,所述轮保护罩由所述臂的保持部件经由弹性构件保持;
所述弹性构件上形成有凹凸部;
所述轮保护罩上形成有与所述凹凸部相对应的凸凹部;
所述轮保护罩由所述臂保持,以使所述凹凸部与所述凸凹部彼此接合,
在所述轮保护罩的侧表面上设置止动器,所述止动器在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轮保护罩和所述臂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外侧,以及
在预定旋转角度范围内,所述止动器不抵靠在所述臂上,而在超过所述预定旋转角度范围的预定旋转角度处,所述止动器抵靠在所述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便携式加工机,其中
所述轮保护罩的径向最内周界附近设置有与所述弹性构件接触的圆筒形凸缘;
所述凸缘的内周部上形成有凸凹部;
所述弹性构件具有覆盖所述凸缘的外周和侧面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形状;
所述弹性构件的外周部上形成有与所述凸凹部相对应的凹凸部;以及
所述轮保护罩经由所述弹性构件夹在所述臂与附接构件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便携式加工机,其中
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轮保护罩的接触区域中插有由金属制成的板;以及
当所述轮保护罩相对于所述臂进行相对运动时,所述弹性构件、所述由金属制成的板、以及所述轮保护罩中的任何一个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便携式加工机,其中
所述轮保护罩包括:
覆盖所述轮的两个侧表面的两个板;
连接所述两个板的覆盖部;
所述凸缘固定至所述两个板中的任何一个,以及
所述两个板中固定至所述凸缘的板与所述凸缘通过焊接或螺栓紧固的方式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便携式加工机,其中
所述凸缘相对于所述两个板中固定至所述凸缘的板的外周表面和内周表面的突起的量大于所述凸缘和所述两个板中固定至所述凸缘的板的覆盖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便携式加工机,其中
所述两个板中附接有所述凸缘的板设置有至少两个阶梯部,
所述阶梯部设置有止动器,所述止动器限制所述轮保护罩相对于所述臂的枢转范围,以及
所述止动器具有基础部和以覆盖所述基础部外周的部分或全部的方式附接的弹性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便携式加工机,其中
所述基础部设置有在圆周方向上连续的槽,
所述弹性构件是与所述槽接合的止动环,以及
当所述轮保护罩旋转时,所述止动环首先与所述臂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便携式加工机,其中
所述基础部的最外直径小于所述止动环的最外直径。
CN201210128877.XA 2011-04-29 2012-04-27 便携式加工机 Active CN1027563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2557 2011-04-29
JP2011102557A JP5760658B2 (ja) 2011-04-29 2011-04-29 携帯型作業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6362A CN102756362A (zh) 2012-10-31
CN102756362B true CN102756362B (zh) 2016-08-03

Family

ID=47007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8877.XA Active CN102756362B (zh) 2011-04-29 2012-04-27 便携式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76578B2 (zh)
JP (1) JP5760658B2 (zh)
CN (1) CN102756362B (zh)
DE (1) DE1020121036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48705B2 (ja) * 2014-03-03 2017-12-20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携帯用切断機
DE102017008391A1 (de) * 2017-09-07 2019-03-07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Arbeitsgerä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ieb
AU2018431008B2 (en) * 2018-07-02 2021-11-18 Husqvarna Ab A protection arrangement for a power tool
CN108972347B (zh) * 2018-08-16 2019-10-22 盐城市锐克斯研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砂轮机及其使用方法
EP3620262A1 (de) * 2018-09-10 2020-03-11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ndgeführter trennschleif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5424A (en) * 1986-10-22 1990-03-06 Kioritz Corporation Rotary tool cover
US5862594A (en) * 1996-05-13 1999-01-26 Aktiebolaget Electrolux (Publ.) Splinter shield for use with circular tool
DE19914855A1 (de) * 1999-04-01 2000-10-05 Metabowerke Kg Handschleifmaschine mit einer in Umfangsrichtung verstellbaren Schutzhaube
CN1535794A (zh) * 2003-04-09 2004-10-13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带有保护罩的手持式工具机
CN101534999A (zh) * 2006-11-13 2009-09-1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旋转刀具的具有防护罩的手持式工具机
CN101579852A (zh) * 2008-05-13 2009-11-18 Aeg电动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罩以及具有这种保护罩的电动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3589B2 (ja) 1996-09-13 2002-08-12 小松ゼノア株式会社 ハンドカッタ
DE10343060A1 (de) * 2003-09-16 2005-04-07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Schutzhaube
US7059947B2 (en) * 2004-05-12 2006-06-13 The Stanley Works Portable rail cutting apparatus
SE528265C2 (sv) * 2005-02-18 2006-10-10 Mats Johansson Kap- och dammuppsamlingsaggregat samt arbetsmaskin med sådant aggregat
JP4780525B2 (ja) * 2006-04-10 2011-09-28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動力工具
US8272134B2 (en) * 2007-07-04 2012-09-25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cutt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5424A (en) * 1986-10-22 1990-03-06 Kioritz Corporation Rotary tool cover
US5862594A (en) * 1996-05-13 1999-01-26 Aktiebolaget Electrolux (Publ.) Splinter shield for use with circular tool
DE19914855A1 (de) * 1999-04-01 2000-10-05 Metabowerke Kg Handschleifmaschine mit einer in Umfangsrichtung verstellbaren Schutzhaube
CN1535794A (zh) * 2003-04-09 2004-10-13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带有保护罩的手持式工具机
CN101534999A (zh) * 2006-11-13 2009-09-1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旋转刀具的具有防护罩的手持式工具机
CN101579852A (zh) * 2008-05-13 2009-11-18 Aeg电动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罩以及具有这种保护罩的电动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60658B2 (ja) 2015-08-12
US8876578B2 (en) 2014-11-04
DE102012103663A1 (de) 2012-10-31
US20120276823A1 (en) 2012-11-01
CN102756362A (zh) 2012-10-31
JP2012232379A (ja) 2012-11-29
DE102012103663A8 (de) 201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6362B (zh) 便携式加工机
US8562395B2 (en) Guard anti-rotation lock
US9027720B2 (en) Vibration damping mechanism
US6340022B1 (en) Blade and arbor adaptor for circular saw
US8591295B2 (en) Abrasive article for shaping of industrial materials
KR102347563B1 (ko) 비틀림 진동 댐퍼
US20170157681A1 (en) Hole Saw with Open End Cap Geometry
CA2729516A1 (en) Working component for mating with multiple shaft ends
US7004294B2 (en) Vibration absorber assembly
GB2481504A (en) Universal Attachment Portion of Working Tool
US3735489A (en) Hand-held power tool with rotary tool disc at end of reversible forwardly projecting arm
JP2008530478A (ja) ロックされたスイングボルト構造
US8137164B2 (en) Guard device
JP2009014200A (ja) 自動二輪車の主駆動装置用コンペンセイタ組立体
US6925718B2 (en) Tool head
JP5532364B2 (ja) 鉄道レールの切断装置
CA2488627A1 (en) Stump grinding apparatus having a rotatable toothed disc
JP6248705B2 (ja) 携帯用切断機
US10941786B2 (en) Handheld work apparatus
US20110182660A1 (en) Shaft/Hub Connection and Manually Guided Implement
US20110005888A1 (en) Size and weight saving clutch drum of a centrifugal clutch
US20100167633A1 (en) Protective device
CN101870069B (zh) 制动装置
EP2350485A1 (en) Centrifugal clutch
US20090044659A1 (en) Asymmetrical flexpl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chine holding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Koki Company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