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5949A - 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5949A
CN102755949A CN2011101114190A CN201110111419A CN102755949A CN 102755949 A CN102755949 A CN 102755949A CN 2011101114190 A CN2011101114190 A CN 2011101114190A CN 201110111419 A CN201110111419 A CN 201110111419A CN 102755949 A CN102755949 A CN 102755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phere
container
blowing device
dry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114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浩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Cimc Containers Mamufacturing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Cimc Containers Mamufacturing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Cimc Containers Mamufacturing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Cimc Containers Mam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114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559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55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59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集装箱内壁水性涂料的烘干装置,该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包括地坑、地坑上覆盖的盖板、盖板上设置开口、开口上方设置多个吹风装置,所述多个吹风装置至少包括两列间隔一预定距离且彼此平行设置的第一吹风装置,所述第一吹风装置包括一基座和一吹风管,所述基座固定到所述盖板上,所述吹风管可万向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中,并具有一中空通道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吹风管的下端和上端的入风口和出风口。本发明的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提高了集装箱内表面上涂料干燥的均匀性,缩短了集装箱的整体干燥时间,有利于提高成品质量,尤其适用于水性涂料的干燥。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集装箱内壁水性涂料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由金属材料特别是钢材制成的集装箱通常需要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涂料以保护材料避遭腐蚀或锈蚀。如图7A、7B所示,待喷涂集装箱可以在整体上用10表示,其包括:底架11;分别设置在底架11的两侧的两个侧壁12、13;设置在底架11的一端的前端壁14;设置在底架11的另一端的门端15;以及设置在侧壁12和13、前端壁14和门端15的顶部的顶壁16,其中门端15包括两个可相对开启的门扇151、152。在进行涂装工艺时,底架11优选地为未铺设地板的框架结构。
传统的涂料通常为包含有机溶剂或有机稀释剂的油性涂料,然而,油性涂料中的有机溶剂或有机稀释剂会在涂装过程以及涂料成膜固化的过程中挥发出来,不仅严重污染施工环境以及周围大气,而且会危害涂装作业人员的健康。现在已研发出使用水作为溶剂的水性涂料代替油性涂料,由于以水为溶剂,因此,水性涂料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相比于传统的油性涂料显著降低。
当选用水性涂料作为集装箱的底漆涂料时,如果水性涂料没能在规定时间(例如30min)内干燥,集装箱表面的金属就会和涂料中的水发生氧化反应,使集装箱表面产生闪锈。而且,只有当底漆完全干燥后才能进行面漆的喷涂,否则集装箱表面也会出现闪锈,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水性涂料比油性涂料不易干燥,尤其是喷涂在集装箱内壁表面的水性涂料,由于通风差,更难干燥。
因此,当选用水性涂料作为集装箱的底漆涂料时,对烘干装置的烘干性能提出了特殊要求,要求烘干装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烘干集装箱内部的水性涂料。
现有的传统油性涂料烘干装置不能满足水性涂料对烘干的特殊要求,尤其是不能满足喷涂在集装箱内部的水性涂料对烘干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适合于集装箱内壁水性涂料的烘干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以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干燥集装箱内部的水性涂料,避免集装箱表面产生闪锈,保证集装箱涂装后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坑;盖板,覆盖在所述地坑上;和多个吹风装置,安装到所述盖板上,并且所述盖板在对应于每个吹风装置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该吹风装置的形状相适应的开口,所述多个吹风装置包括间隔一预定距离且彼此平行设置的两列第一吹风装置,其中每列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吹风装置,所述第一吹风装置包括:一基座,固定到所述盖板上;以及一吹风管,可万向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中,并具有一中空通道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吹风管的下端和上端的入风口和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吹风装置的吹风管包括:一球面关节,所述圆形入风口位于所述球面关节的下端,所述球面关节的外表面上的各点均处于一第一球面上,所述第一球面的球心位于所述吹风管中心轴上;一圆管,所述圆管的下端与所述球面关节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吹风管的出风口位于所述圆管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吹风装置的基座包括:一环形固定板,所述环形固定板的中部具有一孔,并且环绕所述盖板上对应一个开口固定到所述盖板上;一管状支撑件,所述管状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环形固定板固定连接;一用于夹持所述球面关节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的下端与所述管状支撑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件的内表面具有与所述球面关节相匹配的球形形状,其中所述夹持件的内表面上的各点均处于一第二球面上,所述第二球面的球心与所述第一球面的球心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吹风装置的管状支撑件的下部端口直径大于上部端口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吹风装置的夹持件与所述球面关节之间设置有填充物。如此设计,可以增加夹持件对球面关节的夹持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吹风装置的夹持件圆形下端口所在的平面通过夹持件管壁内表面各点所处球面的球心。如此设计,可以增加夹持件对球面关节的夹持稳定性。
优选地,本发明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的所述多个吹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列第一吹风装置之间的一列第二吹风装置,该列第二吹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吹风装置,每个所述第二吹风装置包括:两个可相对于彼此移动的基板,分别可移动地安装到所述盖板上对应开口的两侧;以及两个竖板,分别固定到对应的一个基板上。第二吹风装置可向集装箱顶壁内表面送风,因此,第二吹风装置的设置特别有利于集装箱顶壁内表面上水性涂料的干燥。
优选地,所述的一列第二吹风装置与所述两列第一吹风装置平行,且到这两列第一吹风装置的距离相等。如此设计,提高了集装箱内表面上涂料干燥的均匀性。
优选地,本发明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的所述多个吹风装置还包括四个第一吹风装置,所述的四个第一吹风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四个角部。四个第一吹风装置主要向集装箱的四个顶角送风,因此,加速了集装箱内部顶角附近区域的涂料干燥速度。
本发明的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的吹风机构包括间隔一预定距离且彼此平行设置的两列第一吹风装置,这两列第一吹风装置分别以预定的倾斜角向各自靠近的集装箱侧壁内表面送风,从两列第一吹风装置送出的气流到达集装箱对应侧壁的内表面,并被侧壁向顶壁方向反射,之后气流可被侧壁再次反射,由此增加了集装箱内部的空气流动,特别是侧壁内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因此,这两列第一吹风装置的设置特别有利于集装箱侧壁内表面上水性涂料的干燥。
此外,第一吹风装置设置有球面关节和夹持件,该球面关节被夹持件夹持,并可在夹持件内部绕球面关节的球心转动,如此设置,使吹风管偏转角度能够被调整,并使吹风管圆形出风口出来的风向得以调整,从而有利于集装箱内表面水性涂料的干燥。
本发明的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提高了集装箱内表面上涂料干燥的均匀性,缩短了集装箱的整体干燥时间,有利于提高成品质量,尤其适用于水性涂料的干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显而易见。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利用图1中的烘干装置对集装箱内壁进行烘干的情形;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吹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吹风装置的球面关节和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第一吹风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吹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待喷涂集装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B为从另一角度示出的待喷涂集装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它实施例中。
图1示意了本发明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的俯视结构,包括地坑1(见图3)、盖板2、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第三吹风机构阵列700和第四吹风机构阵列800。
其中,盖板2覆盖在地坑1(见图3)上。
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设置在盖板2上,包括多个第一吹风装置40(在本实施例中为15个),第一吹风装置4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干燥的集装箱的长度进行设置,每个第一吹风装置40下方的盖板2上均设置有出风口49(见图3),这些第一吹风装置40在集装箱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
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设置在盖板2上,包括多个第一吹风装置40(在本实施例中为15个),第一吹风装置4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干燥的集装箱的长度进行设置,每个第一吹风装置40下方的盖板2上均设置有出风口49(见图3),这些第一吹风装置40在集装箱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
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和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分别设置在集装箱纵向对称面P的两侧,且间隔一预定距离d,该预定距离d小于集装箱10的宽度,且不大于2400mm,优选地,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和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相对于集装箱的纵向对称面P对称布置,如此,可以使集装箱内部干燥均匀,见图2。
第三吹风机构阵列700设置在盖板2上,位于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和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的中间。优选地,第三吹风机构阵列700设置在集装箱10宽度方向的正中,如此,可以使集装箱内部干燥均匀,见图2。第三吹风机构阵列700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吹风装置30(在本实施例中为一个),每个第二吹风装置30下方的盖板2上均设置有出风口39(见图6)。当由多个第二吹风装置30组成时,这些第二吹风装置30在集装箱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
第四吹风机构阵列800设置在盖板2上,包括四个第一吹风装置40,每个第一吹风装置40下方的盖板2上均设置有出风口49(见图3)。四个第一吹风装置40分别靠近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和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的两端布置,位于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的四个角部,也可以设置成其中的两个第一吹风装置40与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同排,但其吹风方向(吹向集装箱角部)与组成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的第一吹风装置40(吹向集装箱侧壁)不同,另两个第一吹风装置40与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同排,但其吹风方向(吹向集装箱角部)与组成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的第一吹风装置40(吹向集装箱侧壁)不同。
在使用时,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第三吹风机构阵列700和第四吹风机构阵列800位于集装箱10的内部,见图2(为了清楚显示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和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图2中去除了第四吹风机构阵列800)。
图3示意了第一吹风装置40的结构,包括基座41、吹风管42。
基座41包括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为下部的环形固定板411,中部的支撑件412,和上部的夹持件413。
环形固定板411为一圆环状平板,其中间具有一个圆形开口,环形固定板411被固定在第三吹风装置40下方盖板的开口49周围的盖板上,固定方式可以选择焊接,也可以选择螺接等常用紧固方式。
支撑件412呈圆管状,具有上下两个端口,下部端口直径大于上部端口直径,支撑件412的下端与环形固定板411相连接,使支撑件412的下部端口与环形固定板411中间的圆形开口重合。
夹持件413呈圆管状,具有上下两个端口,其下端与支撑件412的上端相连接,使夹持件413的下部端口与支撑件412的上部端口重合。夹持件413管壁内表面呈向外凸出的曲面,曲面上的各点均处于同一个球面U上。夹持件413的上下端口均呈圆形,其圆形下端口所在的平面G被设置成通过夹持件413管壁内表面各点所处球面U的球心C,见图4。如此设计,增加了基座41的夹持件413对吹风管42的夹持力,增加了夹持稳定性。
环形固定板411、支撑件412和夹持件41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选择常用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设计。
吹风管42为一中空的通道,通道横截面呈圆形,吹风管42的下端为一圆形入风口423,上端为一圆形出风口424。
吹风管42包括球面关节421和圆管422。球面关节421呈一上下开通的管道,其下端具有一圆形入风口423,上端具有一圆形上部端口,球面关节421管壁外表面上的各点处于同一个球面W上,该球面W的球心位于吹风管42的中心轴上,该球面W的球心即夹持件413管壁内表面上的各点所处球面U的球心C,见图4,球面关节421被夹持件413夹持。如此设计,使吹风管42的球面关节421可以在基座41的夹持件413内部自由转动,通过转动球面关节421可以改变吹风管4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从而使出风方向得以调整。圆管422为一圆柱形上下开通的管道,其下部端口与与球面关节421的上部端口相连,上部端口为圆形出风口424。圆管422与球面关节42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选择常用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设计。
球面关节421的管壁外表面与夹持件413管壁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填充物,如此,增大了夹持件413管壁内表面与球面关节421管壁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了夹持稳定性。
图5示意了第一吹风装置40的俯视图。
组成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和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的各个第一吹风装置40的球面关节421的偏转角度以及风量调节片44的偏转角度可分别单独调节,也就是说,每个第一吹风装置40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量可分别单独调节。优选地,组成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的第一吹风装置40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量被设置成相同,组成第一吹风机构阵列600的第一吹风装置40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量也被设置成相同。图2示意了组成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和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的第一吹风装置40的倾斜角α1、α2被调整后的状态,通过调整第一吹风装置40的倾斜角度,使从第一吹风装置40的圆形出风口424出来的风直接吹向集装箱侧壁,优选地,α1等于α2。
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和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分别以预定的倾斜角α1、α2向各自靠近的侧壁12、13的内表面送风,倾斜角α1、α2即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和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见图2。从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和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送出的气流例如沿箭头R1、R2的方向到达对应侧壁12或13的内表面后,可沿着侧壁12或13向顶壁16方向流动,之后气流可被顶壁再次反射,返回箱内,例如沿箭头R3、R4的方向,由此增加了集装箱10内部的空气流动,特别是侧壁12、13内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见图2。因此,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和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的设置特别有利于集装箱侧壁12、13内表面上水性涂料的干燥。
组成第四吹风阵列800的四个第一吹风装置40被设置成朝向集装箱的四个内壁顶角吹风。在烘干过程中,组成第四吹风机构阵列的四个第一吹风装置40分别朝向集装箱10内部的四个顶角送风,以加速内部顶角附近区域的涂料干燥速度。四个第一吹风装置40可以单独开启并单独调节吹风角度及吹风量等。
图6示意了第二吹风装置30的结构,包括第一基板31、第二基板32、第一竖板33、第二竖板34、第一顶板35和第二顶板36。
第一竖板33的下端与第一基板31的内端相连接,上端与第一顶板35的内端连接,第一竖板33分别与第一基板31、和第一顶板35垂直,第一顶板35和第一基板31分别从第一竖板33的上端和下端向外侧伸展。
第一竖板34的下端与第一基板32的内端相连接,上端与第一顶板36的内端连接,第一竖板34分别与第一基板32、和第一顶板36垂直,第一顶板36和第一基板32分别从第一竖板34的上端和下端向外侧伸展。
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可相对于彼此移动,分别被可移动地安装到第二吹风装置30下方盖板开口39的两侧。当需要调整出风量时,可令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相对于彼此移动,从而改变第一竖板33和第二竖板34之间的间隔距离m,以调整出风量。
在烘干过程中,从吹风装置30送出的气流可沿箭头R5的方向竖直向上地到达顶壁16,之后可被顶壁16反射,分别沿箭头R6、R7的方向从两侧向下流动,从而进一步增加了集装箱10内部的空气流动,特别是顶壁16内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见图2。因此,第二吹风装置30的设置特别有利于顶壁16内表面上水性涂料的干燥。
如此,本发明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将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第三吹风机构阵列700和第四吹风机构阵列800结合使用,提高了集装箱10内表面上涂料干燥的均匀性,缩短集装箱10的整体干燥时间,有利于提高成品质量。
当然,本发明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可以仅由地坑1、盖板2、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和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构成,也可以仅由地坑1、盖板2、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和第三吹风机构阵列700构成,还可以仅由地坑1、盖板2、第一吹风机构阵列500、第二吹风机构阵列600和第四吹风机构阵列800构成。
应当指出,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被安装于集装箱生产线的地坑盖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包括第一吹风装置,所述第一吹风装置包括:
一基座,固定到所述盖板上;以及
一吹风管,安装在所述基座中,并具有一中空通道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吹风管的下端和上端的入风口和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包括间隔一预定距离且彼此平行设置的两列第一吹风装置,其中每列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吹风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被可万向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包括
一球面关节,所述圆形入风口位于所述球面关节的下端,所述球面关节的外表面上的各点均处于一第一球面上,所述第一球面的球心位于所述吹风管中心轴上;
一圆管,所述圆管的下端与所述球面关节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吹风管的出风口位于所述圆管的上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
一环形固定板,所述环形固定板的中部具有一孔,并且环绕所述盖板上对应一个开口固定到所述盖板上;
一管状支撑件,所述管状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环形固定板固定连接;
一用于夹持所述球面关节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的下端与所述管状支撑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夹持件的内表面具有与所述球面关节相匹配的球形形状,其中所述夹持件的内表面上的各点均处于一第二球面上,所述第二球面的球心与所述第一球面的球心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支撑件的下部端口直径大于上部端口直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球面关节之间设置有填充物。
8.如权利要求5所述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的圆形的下端口所在的平面通过夹持件管壁内表面各点所处球面的球心。
9.如权利要求2所述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两列第一吹风装置之间的一列第二吹风装置,该列第二吹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吹风装置,每个所述第二吹风装置包括:
两个可相对于彼此移动的基板,分别可移动地安装到所述盖板上对应开口的两侧;以及
两个竖板,分别固定到对应的一个基板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列第二吹风装置与所述两列第一吹风装置平行,且到这两列第一吹风装置的距离相等。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四个角部的四个第一吹风装置。
CN2011101114190A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 Pending CN1027559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114190A CN102755949A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114190A CN102755949A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5949A true CN102755949A (zh) 2012-10-31

Family

ID=47050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114190A Pending CN102755949A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55949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6023A (en) * 1994-06-28 1995-10-10 Ransburg Corporation Advance cure paint spray booth
CN1641304A (zh) * 2004-01-12 2005-07-20 艾森曼机械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至少一个经调温的定向的空气射流处理物体的装置
CN101450738A (zh) * 2007-11-28 2009-06-10 广东顺安达太平货柜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6023A (en) * 1994-06-28 1995-10-10 Ransburg Corporation Advance cure paint spray booth
CN1641304A (zh) * 2004-01-12 2005-07-20 艾森曼机械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至少一个经调温的定向的空气射流处理物体的装置
CN101450738A (zh) * 2007-11-28 2009-06-10 广东顺安达太平货柜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13520B2 (ja) 車両等のパネル張りされた乗物の塗装用囲い及び車両のようなパネル張りされた乗物のパネル表面のコーティングからの水分または他の溶剤の蒸発促進方法
CN102371238A (zh) 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
CN202199492U (zh) 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
KR20150052076A (ko) 코팅 물질을 분사하기 위한 장치
CN107344156B (zh) 一种木门自动上漆装置
CN206153024U (zh) 一种喷涂机
CN108136429A (zh) 涂装室
CN106179815A (zh) 一种喷涂机及方法
CN206176957U (zh) 一种吹干装置
CN202199490U (zh) 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
CN102755949A (zh) 一种集装箱内壁烘干装置
CN107806753A (zh) 能防止饲料堆积的搅拌干燥装置
US20190176181A1 (en) Painting booth
CN106938234B (zh) 一种喷漆管外表面补漆设备
US20150354890A1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objects
KR101027053B1 (ko) 도장용 지그
CN106733481B (zh) 球胆刷胶机
CN207929453U (zh) 喷涂装置及喷涂工装
CN105381939B (zh) 一种木材表面固体涂装方法
CN210496928U (zh) 一种应用于电缆桥架防腐层的喷覆设备
CN110513787A (zh) 一种与车间立柱相结合的洁净间送排风结构
JP6283474B2 (ja) 被覆を被加工品に施すシステムを加湿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210079904U (zh) 一种具有喷涂烘干功能的喷胶设备
CN109248818A (zh) 一种家具喷漆风干设备
CN207872486U (zh) 一种酒瓶喷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