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4379A - 4c-hsdpa 确认信令 - Google Patents

4c-hsdpa 确认信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4379A
CN102754379A CN2011800088356A CN201180008835A CN102754379A CN 102754379 A CN102754379 A CN 102754379A CN 2011800088356 A CN2011800088356 A CN 2011800088356A CN 201180008835 A CN201180008835 A CN 201180008835A CN 102754379 A CN102754379 A CN 102754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carrier wave
time slot
send
code w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88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4379B (zh
Inventor
A·巴拉德瓦杰
S·D·桑布瓦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54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4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4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4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29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ignalling, e.g. retention of useful signalling or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提出了根据4C-HSDPA用信号发送最多四个检测到的载波的确认状态(例如,ACK、NACK或DTX)的技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HS-DPCCH信道的ACK时隙利用扩频因子128来容纳每个时隙的两个10符号码字。所述码字可以是双载波码字,支持在每个时隙中要用信号发送的最多四个载波的确认状态。还可以提供DTX-DTX码字以用信号发送未检测到分配给相同码字的两个载波。在可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信号发送两个载波的确认状态的码字可以在单个时隙中重复两次。

Description

4C-HSDPA 确认信令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享有2010年2月10日提交的、名称为“HS-DPCCH CodeMapping for 4C-HSDPA”的、序号为61/303,301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已经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通过引用的方式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概括而言涉及无线通信,具体而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确认状态消息信令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诸如话音、数据之类的各种通信内容,广泛部署了无线通信系统。这些系统可以是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发射功率)支持与多个用户进行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类多址系统的实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包括E-UTRA的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是基于W-CDMA标准或3GPP的用于在移动蜂窝网络中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协议。在称为双小区HSDPA(DC-HSDPA)的HSDPA版本中,可以使用最多两个载波在下行链路上发送从节点B到UE的数据。在UE端,UE可以通过在上行链路信道(例如,HS-DPCCH信道)上发送ACK、NACK或DTX来用信号发送下行链路载波的确认状态。
在现有的多载波HSDPA实现中,提供了信令机制,其中根据码本将最多两个载波的确认状态映射到特定的码字,以及使用扩频因子256将码字的符号扩展到HS-DPCCH信道。在可在下行链路上向UE发送最多四个载波的、被称作四载波HSDPA(4C-HSDPA)的较新HSDPA版本中,上行链路上还需要另外的信令机制来用信号发送较大数量下行链路载波的确认状态。
人们希望提供4C-HSDPA的确认状态信令方案,其在最大可能的程度上有利地利用现有的技术(例如,已存在的HSDPA信道格式和码本)。人们还希望根据需要引入新的技术(例如,新的信道格式和新的码字),以支持4C-HSDPA中特别出现的额外的情境。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载波检测模块,其被配置为检测针对HSDPA系统接收到的信号中存在的至少一个载波;载波接收模块,其被配置为对来自至少一个检测到的载波的数据进行解码;编码器,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载波检测模块和所述载波接收模块的输出来生成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的码字;发射模块,其被配置为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发送所述码字。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用于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的模块。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方法包括: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接收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其被配置为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接收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的码字;以及解码模块,其被配置为对发送确认状态的所述码字进行解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实例;
图2A示出了示例性频谱,其示出了被调度用于分别在频率f1、f2处对UE的下行链路传输的两个载波C1、C2;
图2B示出了W-CDMA标准的版本9中公开的HS-DPCCH的现有技术信道结构;
图2C示出了根据现有的信令技术可以在HARQ-ACK时隙中发送的信息;
图3示出了示例性频谱,其示出了UE检测到的频率分别为f1,f2,f3,f4的四个载波C1、C2、C3、C4;
图4示出了HS-DPCCH的HARQ-ACK时隙的示例性实例,其中UE可以确认如图3中所示的最多四个下行链路载波;
图5示出了示例性频谱,其示出了UE检测到的频率分别为f1,f2,f3的三个载波C1、C2、C3,其中针对UE调度了三个或四个下行链路载波;
图6示出了HARQ-ACK时隙的示例性实例,其中UE用信号发送图5中示出的三个下行链路载波的确认状态;
图7示出了示例性频谱,其示出了UE检测到的频率分别为f1,f3的两个载波C1、C3,其中针对UE调度了两个、三个或四个下行链路载波;
图8示出了HARQ-ACK时隙的示例性实例,其中UE确认图7中示出的两个下行链路载波;
图9示出了示例性频谱,其示出了UE检测到的频率分别为f1、f2的两个载波C1、C2,其中针对UE调度了两个、三个或四个下行链路载波;
图10A-E示出了UE用信号发送图9中示出的两个下行链路载波的确认状态的方案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1A-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文件的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2A-1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文件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以及
图13A-13D示出了根据UMTS操作的、可以应用本公开文件的原理的示例性无线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示例性的”表示“用作实例、例子或说明”。本申请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相对于其它实例并不必然要解释为优选或有利的。
下面参照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这并不表示仅有这些实施例才能实现本发明。本详细说明包括了具体细节,以用于提供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透彻理解。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一些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熟知结构和设备,以免使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新颖性难于理解。
参照图1,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100中,参考标号102A~102G表示小区,参考标号160A~160G(共同记为160)表示节点B,参考标号106A~106I(共同记为106)表示用户设备(UE)。通信信道包括用于从节点B 160向UE 106进行传输的下行链路(也称为前向链路),以及用于从UE 106向节点B 160进行传输的上行链路(也称为反向链路)。可以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或者非MIMO方案来进行传输。节点B也称为基收发信台系统(BTS)、接入点或基站。UE 106也称为接入站、远程站、移动站或用户站。UE 106可以是移动的或静止的。进一步,UE 106可以是任何通过无线信道或通过有线信道(例如,使用光纤或同轴电缆)进行通信的数据设备。UE 106还可以是任何的多种类型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PC卡,紧凑式闪存、外部或者内部调制解调器、或者无线或有线电话。
现代通信系统设计为允许多个用户访问共同的通信介质。诸如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空分多址、极分多址、码分多址(CDMA)以及其它类似多址技术的许多多址技术都为本领域所公知。多址概念是允许多个用户访问公共通信链路的信道分配方法。依据特定的多址技术,信道分配可采用多种形式。举例来说,在FDMA系统中,整个频谱分成若干较小的子带,每个用户被分到其自己的子带来访问通信链路。可替换地,在CDMA系统中,每个用户被分到全部时间的整个频谱,但通过码的使用来区分其传输。
虽然本申请描述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根据称作W-CDMA的CDMA标准来操作,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该技术可以容易地应用到其它数字通信系统中。例如,本公开的技术还可以应用到基于cdma2000无线通信标准和/或任何其它通信标准的系统。该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处于本公开文件的范围内。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节点B 160中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可以在下行链路上使用多个载波向UE 106发送数据。根据称作双小区HSDPA(DC-HSDPA)的HSDPA的示例性实施例,UE 106可以在下行链路信道上(例如,HS-PDSCH)从最多两个载波接收一个或多个节点B 160发送的数据。图2A示出了示例性频谱,其示出了被调度用于分别在频率f1、f2处对UE的下行链路传输的两个逻辑载波C1、C2。根据称作四载波HSDPA(4C-HSDPA)的HSDPA的示例性实施例,UE 106A可以从最多四个载波接收数据。根据称作DC-MIMO的示例性实施例,UE 106A可以从针对MIMO操作配置的最多两个载波(即,“MIMO载波”)接收数据,而根据4C-MIMO,UE 106A可以从最多四个MIMO载波接收数据。由于载波的频率分集,上述从多个(HSDPA或MIMO)载波进行接收可以有益地改进UE接收到的数据质量,并且提高UE的最大数据吞吐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UE可以确认多个下行链路载波中的每一个,其中的多个下行链路载波通过根据例如本领域中熟知的ARQ或混合ARQ方案在上行链路上进行发送来分开。例如,3GPP TS 25系列V9.1.0(2009-12)(下面称为“版本9”)描述了一种方案,其中UE可以在称作HS-DPCCH的单个上行链路信道上针对最多两个HSDPA下行链路载波来用信号发送用于指示ACK(确认)、NACK(否定确认)或DTX(无检测)的确认状态消息,通过引用的方式将该版本9的内容并入本申请。(例如参见TS25.212。)
图2B示出了版本9中公开的HS-DPCCH的现有技术信道结构,该版本9的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申请。如图2B中所示,HS-DPCCH无线帧可以包括多个子帧,每个子帧包括HARQ-ACK时隙210,HARQ-ACK时隙210具有2560码片或1个时隙的时长。
图2C示出了根据现有的信令技术可以在HARQ-ACK时隙210中发送的信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扩频因子(SF)256在HARQ-ACK时隙210中发送10代码符号的码字,码字可以在下行链路上针对最多两个载波用信号发送ACK、NACK或DTX。例如,图2C中示出的单个码字可以可以针对图2A中所示的两个调度的载波C1和C2单独地用信号发送ACK、NACK或DTX。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HSDPA载波,可以使用例如在TS 25.212的章节4.7.3A中提供的码本;而对于MIMO载波,可以使用例如在TS 25.212的章节4.7.3.B中提供的码本。可替换地,可以针对MIMO和非MIMO载波两者来使用MIMO码本。注意,直到且包括版本9的HSDPA的码本并不明确地提供针对两个下行链路载波来同时用信号发送DTX码字。
注意,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检测”可以包括UE对载波的HS-SCCH进行准确解码的过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UE可以响应于未被检测到的载波的HS-SCCH而用信号发送DTX。另一方面,术语“接收”可以包括假定检测到该载波进而UE对该载波的HS-PDSCH进行解码的过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分别响应于对载波的HS-PDSCH的解码出错或者没有错误,UE可以用信号发送NACK或ACK。进一步,可以“禁用”一个或多个调度的载波,在该情形中节点B并不在禁用的载波上调度数据,而UE在禁用的载波上不期望数据,因此并不试图在这些载波上进行接收。该示例性实施例处于本公开文件的范围内。
根据本公开文件,提供了针对(例如,如4C-HSDPA系统中所利用的)最多四个载波(HSDPA或MIMO)使用图2B中示出的现有的HS-DPCCH信道结构来使HS-DPCCH用信号发送确认状态的新技术。
图3示出了示例性频谱,其示出了UE检测到的频率分别为f1、f2、f3、f4的四个载波C1、C2、C3、C4。注意,所示图3仅仅是为了进行举例说明,而不是要将本公开文件的范围限制在任何特定的频率组合或分布中。例如,逻辑载波的顺序(例如,C1~C4)并不需要对应于信道频率的物理顺序(例如,f1~f4)。在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C1可以映射到f4,C2可以映射到f3等等。进一步,该对应关系并不需要是顺序性的,例如,C1可以映射到f2、C2可以映射到f4、C3可以映射到f1等等。该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处于本公开文件的范围内。
为了用信号发送载波的确认状态,UE可以利用如参考图2B所描述的HS-DPCCH信道。图4示出了HS-DPCCH的HARQ-ACK时隙210的示例性实例,其中UE可以确认如图3中所示的最多四个下行链路载波。
在图4中,可以看出HARQ-ACK时隙210的扩频因子(SF)是128,使得两个10符号码字410、420可以在HARQ-ACK时隙210的2560个码片内串行地进行时分复用。第一码字410是10符号码字,其针对调度的载波C1和C2用信号发送ACK或NACK,并且第一码字410在时隙210的前一半中被提供。第二码字420是10符号码字,其针对调度的载波C3和C4用信号发送ACK或NACK,并且第二码字420在时隙210的后一半中被提供。在所有载波都是HSDPA载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码字410、420可以从与DC-MIMO的版本9中所规定相同的码本中进行选择。
注意,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指的时隙210的“前一半”和“后一半”仅仅是用于进行识别,而不是要暗示前一半在时间上必然在后一半以前。
图5示出了示例性频谱,其示出了UE检测到的频率分别为f1、f2、f3的三个载波C1、C2、C3,其中针对UE调度了三个或四个下行链路载波。在图5中,与C4和f4对应的载波不可以由节点B来进行调度。可替换地,与C4和f4对应的载波可以针对UE来进行调度,但是对应的C4的HS-SCCH可能不被UE准确地检测到。在又一替换方案中,可以对第四载波进行调度但可以被节点B选择性地禁用,使得采用四个载波对UE进行配置,但仅在三个载波上是活动的。注意,所示图5仅仅是为了进行举例说明,而不是要将本公开文件的范围限制在载波频率的任何特定分配中,或者是UE未检测到的任何特定的载波或频率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本申请公开的技术可以容易地应用到其它情境,其中,UE检测到四个载波中的三个载波。
图6示出了HARQ-ACK时隙210的示例性实例,其中UE用信号发送图5中示出的三个下行链路载波的确认状态。在图6中,第一码字610是10符号码字,其针对调度的载波C1和C2用信号发送ACK或NACK。第二码字620是10符号码字,其针对单个调度的载波C3用信号发送ACK或NACK,并且针对载波C4用信号发送DTX,其中载波C4可能已被调度也可能未被调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码字610、620可以从与DC-MIMO的版本9中所规定相同的码本中进行选择。注意,应该理解的是,即使没有MIMO载波,码字可以从DC-MIMO码本中进行选择。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在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未示出)中,可以从码本另外选择单载波C3的码字,以用于用信号发送单载波的确认状态。单载波码本可以是例如如3GPP版本5中所描述的单载波HSDPA码本,或者是如3GPP版本7中所描述的单载波MIMO码本。当例如C4被禁用并且UE和节点B都预期将不发送C4时,UE针对C3可以利用该单载波码字。该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处于本公开文件的范围内。
虽然图5和6针对载波C4是四个载波中未被UE检测到的一个载波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本申请公开的技术可以容易地应用到载波C1、C2或C3中的任何一个是四个载波中未被UE检测到的一个载波的情形。例如,如果仅检测到载波C2、C3、C4,则可以选择图6中的第一码字610来针对C1发送DTX以及针对C2发送ACK或NACK,同时可以选择第二码字620来针对C3、C4发送ACK或NACK。该示例性实施例处于本公开文件的范围内。
图7示出了示例性频谱,其示出了UE检测到的频率分别为f1、f3的两个载波C1、C3,其中针对UE调度了两个、三个或四个下行链路载波。注意,所示图7仅仅是为了进行举例说明,而不是要将本公开文件的范围限制在载波频率的任何特定分配中。
图8示出了HARQ-ACK时隙210的示例性实例,其中UE确认图7中示出的两个下行链路载波。在图8中,第一码字810是10符号码字,其针对检测到的载波C1用信号发送ACK或NACK,针对载波C2用信号发送DTX。第二码字820是10符号码字,其针对检测到的载波C3用信号发送ACK或NACK,针对载波C4用信号发送DTX。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码字810、820可以从与DC-MIMO的版本9中所规定相同的码本中进行选择。
虽然图7和8针对载波C2、C4是四个载波中未被UE检测到的两个载波的情形来示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本申请公开的技术可以容易地应用到分配给单独码字的另外两个载波是四个载波中未被UE检测到的两个载波的情形。例如,如果检测到载波C2、C4,则可以另外选择图8中的第一码字810来针对C1用信号发送DTX,以及针对C2用信号发送ACK或NACK,同时可以选择第二码字820来针对C3用信号发送DTX以及针对C4用信号发送ACK或NACK。类似的技术可以应用到仅检测到C2、C3或者仅检测到C1、C4的情形。该示例性实施例处于本公开文件的范围内。
图9示出了示例性频谱,其示出了UE检测到的频率分别为f1、f2的两个载波C1、C2,其中针对UE调度了两个、三个或四个下行链路载波。在图9中,载波C1、C2对应于分配给UE在上行链路上用信号发送的单个码字的两个载波。注意,所示图9仅仅是为了进行举例说明,而不是要将本公开文件的范围限制在载波频率对码字的任何特定分配中。例如,在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未示出)中,分配给单个码字的两个载波在频率上不需要是连续的。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C1和C3(分别被分配频率f1和f3)可以使用单个码字进行编码,和/或C2和C4(分别被分配频率f2和f4)可以使用单个码字进行编码。
图10A示出了UE用信号发送图9中示出的两个下行链路载波的确认状态的方案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在图10A中,第一码字1010A是10符号码字,其针对检测到的载波C1、C2用信号发送ACK或NACK。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码字1010A可以从与DC-MIMO的版本9中所规定相同的码本中进行选择。在时隙的后一半期间1020A内,响应于未被UE检测到的载波C3、C4,不发送码字。在此情形下,节点B可以根据在后一半期间1020A内没有UE传输来得出UE未检测到C3、C4。
图10B示出了UE用信号发送图9中示出的两个下行链路载波的确认状态的方案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图10B中,10符号单个码字1010B使用扩频因子256进行扩展,来针对检测到的载波C1、C2用信号发送ACK或NACK。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根据UE检测到的载波数量,HS-DPCCH的扩频因子可以针对每个时隙从128改变为256,也可以从256改变为128。
注意,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节点B可以确保UE对C1、C2的检测概率相对于C3、C4的检测概率足够地高,使得期望UE仅发送对应于C1、C2的码字,而不发送对应于C3、C4的码字。在此情形下,节点B将知道在该时隙期间仅期望与C1、C2对应的扩频因子为256的单个码字。可替换地,如果对C3、C4进行了调度但被禁用,则节点B还将知道在该时隙期间仅期望针对C1、C2的单个码字。
图10C示出了UE对图9中示出的两个下行链路载波进行确认的方案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在图10C中,为了针对检测到的载波C1、C2用信号发送ACK或NACK,使用扩频因子128对10符号单个码字1010C进行扩展,并在时隙210的后一半期间1020C内进行第二次重复。
图10D示出了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替换的情境,其中,UE确认接收分配给单个码字的两个载波C1和C3。注意,当例如对所有四个载波C1、C2、C3、C4都进行了调度,但载波C2和C4被禁用,从而将C1和C3被分配给单个码字时可能出现该情境。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只要当两个载波(例如,C1、C3,或者C1、C4,或者C2、C3,或者C2、C4)为活动时就可以应用图10C和10D中的信令技术。进一步,还可以当例如四个载波都为活动的并且仅检测到两个载波时应用该技术。
图10E示出了UE对图9中示出的两个下行链路载波进行确认的方案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在图10E中,在时隙的前一半中,使用扩频因子128来对10符号单个码字1010E进行扩展,以针对检测到的载波C1、C2用信号发送ACK或NACK。在时隙的后一半中,提供了10符号DTX-DTX码字1020E以用信号说明UE未检测到载波C3、C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DC-MIMO的版本9中提供的码本可以被修改,以包括该额外的DTX-DTX码字。
虽然图10E针对载波C3、C4是四个载波中未被UE检测到的两个载波来示出,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本申请公开的技术可以容易地应用到两个未检测到的载波被分配给相同码字的任何情形。例如,如果改为检测到载波C3、C4,并且未检测到C1、C2,则可以在图10E中时隙的前一半中提供DTX-DTX码字,同时可以在时隙的后一半中提供用信号发送针对C3、C4的ACK或NACK的第二码字。该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处于本公开文件的范围内。
应该理解的是,本公开文件的技术可以容易地应用到针对在下行链路上发送的非MIMO和MIMO载波用信号发送ACK或NACK。具体而言,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描述的技术可以容易地被修改,以支持下面任何或者所有利用MIMO载波的方案:
1)对4个MIMO DL载波进行配置,并对载波的任何子集进行调度;
2)对3个MIMO DL载波和1个非MIMO载波进行配置,并对载波的任何子集进行调度;
3)对2个MIMO DL载波和2个非MIMO载波进行配置,并对载波的任何子集进行调度;
4)对1个MIMO和3个非MIMO载波进行配置,并对载波的任何子集进行调度;以及
5)对3个DL载波进行配置(在0、1、2或3个载波上采用MIMO,并且在剩余的载波上采用非MIMO),并对载波的任何子集进行调度。
支持一个或多个MIMO载波的该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处于本公开文件的范围内。
图11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文件的简化装置1100A的示例性实施例。应该理解的是,所示装置1100A仅仅是为了进行举例说明,而并不是要限制本公开文件的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省略图11A中示出的任何模块或者对其进行组合,并且该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处于本公开文件的范围内。
在图11A中,发射/接收天线1110A耦合到RX模块1120A和TX模块1150A。RX模块1120A接收与HSDPA或MIMO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载波对应的信号。将接收到的信号提供给载波检测模块1130A,载波检测模块1130A被配置为检测接收到的信号中存在的载波。载波检测模块1130A的输出被提供给载波接收模块1135A,载波接收模块1135A对来自一个或多个检测到的载波的数据进行解码。载波检测模块1130A和载波接收模块1135A的输出被提供给ACK/NACK/DTX(或确认状态)编码器1140A。ACK/NACK/DTX编码器1140A被配置为响应于载波检测模块1130A和载波接收模块1135A的输出而对载波的确认状态(例如,ACK、NACK或DTX)进行编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ACK/NACK/DTX编码器1140A可以应用本公开文件的技术来生成要使用HS-DPCCH进行发送的码字。编码器1140A的输出被提供给TX模块1150A,TX模块1150A可以被配置为选择时隙格式(包括扩频因子)来发送编码的信号。应该理解的是,装置1100A可以是例如HSDPA系统中的UE。
图1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文件的装置1100B的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图11B中,接收天线1110B耦合到接收模块1120B。接收模块1120B可以被配置为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接收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码字信令确认状态。接收模块1120B还耦合到解码模块1130B。解码模块1130B可以被配置为对接收到的载波的码字信令确认状态进行解码。解码模块1130B可以从调度器1140B接收输入,使得解码模块1130B知道哪些载波正在被调度以及被启用还是被禁用,从而可以从码本中选择适当的码字来进行解码。应该理解的是,装置1100B可以是例如节点B。
图1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文件的方法1200A的示例性实施例。应该理解的是,所示方法1200A仅仅是为了进行举例说明,以及,在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本公开文件的原理,所示的一些方框可以被省略,并且可以提供其它方框。
在方框1210A,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
在方框1220A,使用扩频因子128来扩展HS-DPCCH时隙。
在方框1230A,在HS-DPCCH时隙的后一半期间发送第三载波和第四载波的确认状态。
图1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文件的方法1200B的替换的示例性实施例。
在方框1210B,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
在方框1220B,使用扩频因子128来扩展HS-DPCCH时隙。
在方框1230B,在HS-DPCCH时隙的后一半期间重复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
本申请参考图13A-13D进一步描述了根据UMTS操作的示例性无线网络,其中在图13A-13D中可以应用本公开文件的原理。注意,所示图13A-13D仅仅是为了说明背景的目的,而不是要将本公开文件的范围限制在根据UMTS操作的无线网络中。
图13A示出了一个无线网络的实例。在图13A中,节点B 110、111、114和无线网路控制器141-144都是网络的一部分,该网络被称为“无线网络”、“RN”、“接入网络”或者“AN”。该无线网络可以是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是节点B(或基站)和其包含的用于节点B的控制设备(或者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统称,由它们共同组成了UMTS无线接入网络。这就是能够同时承载实时电路交换和基于IP的分组交换业务类型的3G通信网络。UTRAN为用户设备(UE)123-127提供了空中接口接入方法。通过UTRAN提供UE和核心网之间的连通性。无线网络可以在多个用户设备123-127之间传输数据分组。
UTRAN通过四个接口:Iu、Uu、Iub和Iur与其它功能实体进行内部连接或者外部连接。UTRAN通过外部接口Iu附接到GSM核心网络121。无线网络控制器(RNC)141-144(在图13B中示出,其中141、142在图13A中示出)支持该接口。另外,RNC通过标记为Iub的接口管理一些被称为节点B的基站。Iur接口将两个RNC 141、142相互连接。因为RNC141-144通过Iur接口互联,因此UTRAN是高度自治于核心网络121的。图13A公开了使用RNC、节点B和Iu、Uu接口的通信系统。Uu也是外部接口,其连接节点B和UE,而Iub是连接RNC和节点B的内部接口。
如上所述,无线网络也可以连接到该无线网络之外的其它网络,例如企业内联网、因特网或者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并可以在每个用户设备123-127和上述外部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分组。
图13B示意了通信网络100B的选出组件,该网络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或者基站控制器(BSC))141-144,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141-144耦合到节点B(或者基站或无线基收发信台)110、111和114。该节点B 110、111、114通过相应的无线连接155、167、182、192、193、194与用户设备(或者远程站)123-127进行通信。RNC 141-144为一个或多个节点B提供控制功能。无线网络控制器141-144通过移动交换中心(MSC)151、152耦合到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148。在另一个实例中,无线网络控制器141-144通过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未示出)耦合到分组交换网络(PSN,未示出)。可以使用任意多个诸如因特网协议(IP)、异步传输模式(ATM)协议、T1、E1、帧中继和其它协议之类的协议,来实现诸如无线网络控制器141-144和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之类的不同网络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
RNC完成多个功能。首先,它可以控制试图使用节点B的新的移动台或者服务的许可。其次,从节点B或者基站的角度来看,RNC是处于控制状态的RNC。对许可进行控制保证了直到网络可用,才向移动台分配无线资源(带宽和信噪比)。这是节点B的Iub接口的终点。从UE或者移动台的角度来看,RNC是提供服务的RNC,在其中终止移动台的链路层通信。从核心网络的角度来看,该服务RNC终止了UE的Iu接口。该服务RNC也在其Iu接口上控制对尝试使用核心网络的新的移动台或者服务进行许可。
对空中接口而言,UMTS最常见的是使用被称为宽带码分多址(或W-CDMA)的宽带扩谱移动空中接口。W-CDMA使用直接序列码分多址信令方案(或CDMA)来区分用户。W-CDMA(宽带码分多址)是一个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W-CDMA从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PRS的第二代标准演进而来,该第二代标准主要针对话音通信以及有限的数据能力。首先进行商业部署的W-CDMA是基于被称为W-CDMA版本99的标准版本的。
版本99规范定义了两项技术来提供上行链路分组数据。最常见的,使用专用信道(DCH)或者随机接入信道(RACH)来支持数据传输。然而,DCH是支持分组数据业务的主信道。每个远程站123-127使用一个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OVSF码是有助于唯一地识别单个通信信道的正交码。另外,使用软切换来支持微分集,并且对于DCH使用闭环功率控制。
伪随机噪声(PN)序列常常在CDMA系统中用于对传输的数据(包括传输的导频信号)进行扩频。发送PN序列的单个值所需的时间被称为码片,而码片变化的速率被称为码片速率。直接序列CDMA系统设计的固有要求是接收机将自己的PN序列与节点B 110、111和114的PN序列进行对准。某些诸如通过W-CDMA标准定义的系统使用针对基站110、111和114的每个基站的唯一的被称为主扰码的PN码来区分每个基站110、111和114。W-CDMA标准定义了两个Gold码序列用于下行链路加扰,其中,一个用于同相分量(I)而另一个用于正交分量(Q)。该I和Q PN序列不经过数据调制就一起通过小区进行广播。该广播被称为公共导频信道(CPICH)。生成的PN序列按照38400个码片的长度进行截断。一个38400码片的周期被称为一个无线帧。每个无线帧被分为15个相等的部分,每个部分称为时隙。W-CDMA节点B 110、111和114彼此异步运行,因此知晓一个基站110、111、114的帧定时消息并不能转变为知晓任何其它节点B 110、111、114的帧定时消息。为了获知该消息,W-CDMA系统使用同步信道和小区搜索技术。
3GPP版本5以及之后的版本支持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3GPP版本6以及之后的版本支持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HSDPA和HSUPA是分别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支持高速分组数据传输的信道和程序的集合。版本7 HSPA+使用3项增强措施来提高数据速率。第一,在下行链路上引入对2×2 MIMO的支持。使用MIMO,下行链路支持的峰值数据速率达到28Mbps。第二,在下行链路上引入更高阶调制。在下行链路使用64 QAM允许达到21Mbps的峰值数据速率。第三,在上行链路引入更高阶调制。在上行链路使用16QAM允许达到11Mbps的峰值数据速率。
在HSUPA中,节点B 110、111、114允许多个用户设备123-127同时以特定功率水平进行发送。通过使用快速调度算法来对用户分配授权,其中该快速调度算法基于短期(每数十毫秒)来分配资源。HSUPA的快速调度非常适合分组数据的突发特性。在高活跃度的周期内,用户可以得到较大比例的可用资源,而在低活跃度的周期内获得小的带宽或者得不到带宽。
在3GPP版本5的HSDPA中,接入网络中的基收发信台110、111、114在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上向用户设备123-127发送下行链路净荷数据,并且在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上发送与该下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控制信息。共有256个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或Walsh)码可用于数据传输。在HSDPA系统中,这些码被划分成版本1999(传统系统)的码以及HSDPA的码,版本1999的码典型地用于蜂窝电话(话音),并且HSDPA的码用于数据服务。在每个发送时间间隔(TTI),将专用控制信息发送到支持HSDPA的用户设备123-127,以向该设备指示码空间中的哪些码将用于将下行链路净荷数据发送给该设备,以及将会用于发送该下行链路净荷数据的调制方式。
以HSDPA操作的方式,可以使用15个可用的HSDPA OVSF码针对不同的发送时间间隔来调度到用户设备123-127的下行链路发送。对于给定TTI,取决于在该TTI期间为该设备分配的下行链路带宽,每个用户设备123-127可以使用该15个可用的HSDPA码的一个或者多个。如已经提到的,在每个TTI,控制消息都向用户设备123-127指示码空间中的哪些码将用于向该设备发送下行链路净荷数据(无线网络的控制数据以外的数据),以及将会用于发送该下行链路净荷数据的调制方式。
在MIMO系统中,有来自发射和接收天线的N(N为发射机天线数)乘M(M为接收机天线数)个信号路径,并且在这些路径上的信号并不相同。MIMO创建多个数据传输管道。这些管道在空时域中正交。管道的数量等于系统的秩。因为这些管道在空时域中正交,因此它们几乎不对彼此产生干扰。通过对在该N×M个路径上信号的适当组合,使用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来实现这些数据管道。应当注意的是,这些传输管道并不对应于天线发射链或者任何特定的传输路径。
通信系统可以使用单载波频率或者多载波频率。每条链路可以合并不同数量的载波频率。另外,接入终端123-127可以是任意数据设备,其通过无线信道或者有线信道(例如,使用光纤或者同轴电缆)进行通信。接入终端123-127可以是多种类型的设备中的任意一种,包括但不限于PC卡、紧凑式闪存、外部或者内部调制解调器、或者无线或有线电话。接入终端123-127也称为用户设备(UE)、远程站、移动台或者用户站。此外,UE123-127可以是移动的或者固定的。
已经与一个或多个节点B 110、111、114建立了活动业务信道连接的用户设备123-127称为活动的用户设备123-127,并且称为处于业务状态。处于与一个或多个节点B 110、111、114建立活动业务信道连接的过程中的用户设备123-127称为处于连接建立状态。用户设备123-127可以是通过无线信道或者通过有线信道(例如,使用光纤或者同轴电缆)进行通信的任何数据设备。用户设备123-127通过其向节点B 110、111、114发送信号的通信链路称为上行链路。用户设备123-127通过其向节点B 110、111、114发送信号的通信链路称为上行链路。节点B 110、111、114通过其向用户设备123-127发送信号的通信链路称为下行链路。
下面详细说明图13C,其中具体地说,节点B 110、111、114和无线网络控制器141-144与分组网络接口146通过接口进行连接。(注意在图13C中,为了简化起见,仅示出了节点B 110、111、114中的一个。)节点B 110、111、114和无线网络控制器141-144可以是无线网络服务器(RNS)66的一部分,其中RNS 66在图13A和图13C中示为围绕一个或多个节点B 110、111、114和无线网络控制器141-144的虚线部分。从节点B 110、111、114中的数据队列172获取将要发送的相关联的数据量,并且将其提供给信道元件168以发送到与数据队列172相关联的用户设备123-127(图7C中未示出)。
无线网络控制器141-144通过移动交换中心151、152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148进行连接。另外,无线网络控制器141-144与通信系统100B中的节点B 110、111、114进行对接。另外,无线网络控制器141-144与分组网络接口146进行对接。无线网络控制器141-144协调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123-127和连接到分组网络接口146和PSTN 148的其它用户之间的通信。PSTN 148通过标准电话网络(图13C中未示出)与用户进行对接。
无线网络控制器141-144包含许多选择器元件136,但是为了简化起见,在图13C中仅示出了一个选择器元件136。每个选择器元件136被分配来控制一个或多个节点B 110、111、114与一个远程站123-127(未示出)之间的通信。如果选择器元件136还未分配给给定的用户设备123-127,则向呼叫控制处理器140通知需要寻呼用户设备123-127。然后,呼叫控制处理器140指示节点B 110、111、114来寻呼用户设备123-127。
数据源122包含大量要发送到给定用户设备123-127的数据。数据源122向分组网络接口146提供所述数据。分组网络接口146接收所述数据,并将所述数据路由到选择器元件136。然后,选择器元件136将数据发送给与目标用户设备123-127进行通信的节点B 110、111、11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节点B 110、111、114维护数据队列172,所述数据队列172存储要发送到用户设备123-127的所述数据。
对于每个数据分组,信道元件168插入必要的控制字段。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道元件168对数据分组和控制字段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并且插入一组码尾比特(code tail bit)。数据分组、控制字段、CRC奇偶校验位以及码尾比特构成格式化的分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道元件168对格式化分组进行编码,并对编码分组内的符号进行交织(或重排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Walsh码来覆盖交织分组,并且用短PNI和PNQ码来进行扩展。将扩展数据提供给RF单元170,RF单元170对信号进行正交调制、滤波和放大。通过天线将下行链路信号在空中发送给下行链路。
在用户设备123-127处,天线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将其路由到接收机。该接收机对所述信号进行滤波、放大、正交解调和量化。将数字化的信号提供给解调器,在解调器中对信号采用短PNI和PNQ码进行解扩,并且采用Walsh覆盖进行解覆盖。将解调数据提供给解码器,所述解码器执行在节点B 110、111、114处完成的信号处理功能的逆操作,具体地说,进行解交织、解码和CRC校验功能。将解码数据提供给数据宿。
图13D示出了用户设备(UE)123-127的实施例,其中UE 123-127包括发射电路164(包括PA 108)、接收电路109、功率控制器107、解码处理器158、处理单元103和存储器116。
处理单元103控制UE 123-127的操作。处理单元103也可以称为CPU。存储器116向处理单元103提供指令和数据,所述存储器116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二者。存储器116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UE 123-127可以实施为诸如蜂窝电话的无线通信设备,其还可以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含发射电路164和接收电路109,以允许在UE 123-127和远程位置之间发送和接收(例如,进行音频通信的)数据。发射电路164和接收电路109可以耦合到天线118。
UE 123-127的各种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30耦合在一起,所述总线系统130除了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信号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然而,为了清楚,在图10E中将各种总线示出为总线系统130。UE123-127还可以包括用于处理信号的处理单元103。还示出了电源控制器107、解码处理器158和功率放大器108。
所描述方法的步骤还可以以位于节点B 110、111、114的存储器161中的软件或固件43的形式存储为指令,如图10C中所示。可以由图10C中的节点B 110、111、114的控制单元162来执行这些指令。可替换地或者结合起来,所描述方法的步骤可以以位于UE 123-127的存储器116的软件或固件42的形式存储为指令。可以由图10E中的UE 123-127的处理单元103来执行这些指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示例性的组件、方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多种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图、模块和电路可以实现或执行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可替换地,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能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实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其二者组合。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用软件实现,则可以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将这些功能存储或传输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通过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者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任何其它介质,该介质可以用来携带或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所需的程序代码。此外,任意连接都可以被适当地称作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来发送软件,那么这些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这里所使用的,磁盘(disk)和光盘(disc)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VD)、软盘以及蓝光盘,其中,磁盘(disk)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disc)通常用激光来光学地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该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上面对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方式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申请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本申请给出的实施例,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36)

1.一种方法,包括:
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HS-DPCCH时隙的后一半期间发送第三载波和第四载波的确认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前一半在时间上在所述后一半以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扩频因子128来扩展所述HS-DPCCH时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的步骤包括:发送选自W-CDMA标准的版本9中规定的DC-HSDPA码本中的码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的步骤包括:发送选自W-CDMA标准的版本9中规定的DC-MIMO码本中的码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分别对应于第一和第二逻辑载波,所述UE被配置为接收至少三个载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分别对应于第一逻辑载波和第三逻辑载波,所述UE被配置为接收至少三个载波,所述第二逻辑载波被禁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的步骤包括:发送选自从W-CDMA标准的版本9中规定的DC-HSDPA码本得出的码本中的码字,所述码本被进一步进行扩充以包括DTX-DTX码字。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的步骤包括:发送选自从W-CDMA标准的版本9中规定的DC-MIMO码本得出的码本中的码字,所述码本被进一步进行扩充以包括DTX-DTX码字。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HS-DPCCH信道的所述时隙的后一半期间发送第三载波的确认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发送所述第三载波的确认状态的步骤包括:发送选自W-CDMA标准中规定的单载波码本中的码字。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发送所述第三载波的确认状态的步骤包括:发送双载波码字,所述双载波码字还规定针对第四载波的DTX。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第二HS-DPCCH时隙期间:
使用扩频因子256来扩展所述第二时隙;以及
在所述第二时隙的全部持续期间针对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发送选自DC-MIMO码本中的码字。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HS-DPCCH时隙的后一半期间重复发送所述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支持MIMO。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支持MIMO。
18.一种装置,包括:
载波检测模块,其被配置为检测针对HSDPA系统接收到的信号中存在的至少一个载波;
载波接收模块,其被配置为对来自至少一个检测到的载波的数据进行解码;
编码器,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载波检测模块和所述载波接收模块的输出来生成用信号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的码字;
发射模块,其被配置为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发送所述码字。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所述发射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HS-DPCCH时隙的后一半期间发送第三载波和第四载波的确认状态。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所述HS-DPCCH时隙使用扩频因子128来进行扩展。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所述发射模块还被配置为通过发送选自W-CDMA标准的版本9中规定的DC-HSDPA码本中的码字来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所述发射模块还被配置为通过发送选自W-CDMA标准的版本9中规定的DC-MIMO码本中的码字来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所述发射模块还被配置为通过发送选自从W-CDMA标准的版本9中规定的DC-MIMO码本得出的码本中的码字来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所述码本被进一步进行扩充以包括DTX-DTX码字。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所述发射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HS-DPCCH信道的所述时隙的后一半期间发送第三载波的确认状态。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所述发射模块还被配置为通过发送选自W-CDMA标准中规定的单载波码本中的码字来发送所述第三载波的确认状态。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所述发射模块还被配置为通过发送双载波码字来发送所述第三载波的确认状态,所述双载波码字规定针对第四载波的DTX。
27.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所述发射模块还被配置为在第二HS-DPCCH时隙期间:
使用扩频因子256来扩展所述第二时隙;以及
在所述第二时隙的全部持续期间针对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发送选自DC-MIMO码本中的码字。
28.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所述发射模块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HS-DPCCH时隙的后一半期间重复发送所述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
29.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的模块。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HS-DPCCH时隙的后一半期间发送第三载波和第四载波的确认状态的模块。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所述HS-DPCCH时隙的后一半期间发送第三载波和第四载波的确认状态。
33.一种方法,包括:
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接收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接收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
35.一种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其被配置为在HS-DPCCH时隙的前一半期间接收用信号发送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确认状态的码字;以及
解码模块,其被配置为对用信号发送确认状态的所述码字进行解码。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所述接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HS-DPCCH时隙的后一半期间接收用信号发送第三载波和第四载波的确认状态的码字。
CN201180008835.6A 2010-02-10 2011-02-10 4c-hsdpa确认信令 Active CN1027543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0330110P 2010-02-10 2010-02-10
US61/303,301 2010-02-10
US12/905,007 US8477672B2 (en) 2010-02-10 2010-10-14 4C-HSDPA acknowledgment signaling
US12/905,007 2010-10-14
PCT/US2011/024412 WO2011100481A1 (en) 2010-02-10 2011-02-10 4c-hsdpa acknowledgment signal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4379A true CN102754379A (zh) 2012-10-24
CN102754379B CN102754379B (zh) 2015-07-22

Family

ID=43859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8835.6A Active CN102754379B (zh) 2010-02-10 2011-02-10 4c-hsdpa确认信令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8477672B2 (zh)
EP (1) EP2534781B1 (zh)
JP (2) JP2013520095A (zh)
KR (1) KR101410375B1 (zh)
CN (1) CN102754379B (zh)
BR (1) BR112012020056B1 (zh)
CA (1) CA2788127C (zh)
ES (1) ES2639766T3 (zh)
HK (1) HK1177566A1 (zh)
HU (1) HUE032532T2 (zh)
IL (1) IL221067A (zh)
RU (1) RU2518922C2 (zh)
TW (1) TWI437847B (zh)
WO (1) WO2011100481A1 (zh)
ZA (1) ZA2012064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9258B (zh) 2009-03-17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信号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2170664B (zh) * 2010-02-25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多载波系统中管理载波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WO2011142552A2 (en) * 2010-05-08 2011-11-17 Lg Electronics Inc. Error propagation protection in non-binary multiple ack/nacks
US9425875B2 (en) * 2014-09-25 2016-08-23 Intel IP Corporation Codebook for full-dimensio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03779A1 (en) * 2005-03-08 2006-09-14 Attar Rashid A De-coupling forward and reverse link assignment for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60282740A1 (en) * 2005-05-06 2006-12-1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viding multi-carrier acknowledgment channel
CN101268629A (zh) * 2005-07-21 2008-09-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路复用和反馈支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012410D0 (en) 2000-05-23 2000-07-12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adio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US7042869B1 (en) * 2000-09-01 2006-05-09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ated ACK/NAK channe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06464B1 (en) 2000-11-17 2006-02-2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ownlink and uplink channel structures for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system
CA2380039C (en) * 2001-04-03 2008-12-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data in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968540B (zh) * 2002-04-03 2015-09-1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蜂窝系统、基站及移动台、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US20050250511A1 (en) 2004-05-05 2005-11-10 Weimin Xiao Method for rate control signaling to facilitate UE uplink data transfer
US20050250497A1 (en) 2004-05-05 2005-11-10 Amitava Ghosh Acknowledgement method for ACK/NACK signaling to facilitate UE uplink data transfer
KR100800795B1 (ko) * 2004-05-31 2008-0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 응답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693383B2 (en) * 2005-03-29 2014-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ate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1039171B (zh) * 2007-03-15 2011-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hs-dpcch信道ack时隙信号解调方法
US8477734B2 (en) 2008-03-25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orting of ACK and CQI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24754B2 (en) 2008-09-23 2011-04-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ultiple carrier acknowledgment signaling
WO2010051514A1 (en) 2008-10-31 2010-05-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s using multiple uplink carriers
AR074956A1 (es) * 2008-12-30 2011-02-2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Realimentacion veloz de control de canal para operaciones multiples para enlaces descendentes de portadores.
US8312337B2 (en) 2009-05-01 2012-11-13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enable/disable
US8767797B2 (en) * 2009-10-05 2014-07-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ARQ feedback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0004581A (ja) * 2009-10-08 2010-01-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力調整方法
TWI542168B (zh) * 2010-01-15 2016-07-11 諾基亞科技公司 針對四載波高速下行鏈接封包接取多重輸入多重輸出之混成自動重覆請求確認頻道編碼技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03779A1 (en) * 2005-03-08 2006-09-14 Attar Rashid A De-coupling forward and reverse link assignment for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171864A (zh) * 2005-03-08 2008-04-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去耦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向链路和反向链路指配
US20060282740A1 (en) * 2005-05-06 2006-12-1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viding multi-carrier acknowledgment channel
CN101268629A (zh) * 2005-07-21 2008-09-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路复用和反馈支持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UALCOMM EUROPE: "HS-DPCCH ACK/NACK Code Book Design for 4C-HSDPA",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8BIS,MIYAZAKI, JAPAN,12 – 16 OCTOBER, 2009》, 16 October 2009 (2009-10-16), pages 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88127A1 (en) 2011-08-18
US20110249604A1 (en) 2011-10-13
JP2015084552A (ja) 2015-04-30
TWI437847B (zh) 2014-05-11
BR112012020056B1 (pt) 2021-11-03
EP2534781A1 (en) 2012-12-19
HK1177566A1 (zh) 2013-08-23
JP2013520095A (ja) 2013-05-30
IL221067A (en) 2016-04-21
ZA201206439B (en) 2013-05-29
WO2011100481A1 (en) 2011-08-18
CA2788127C (en) 2015-08-04
HUE032532T2 (en) 2017-09-28
ES2639766T3 (es) 2017-10-30
RU2012138425A (ru) 2014-03-20
JP6033829B2 (ja) 2016-11-30
EP2534781B1 (en) 2017-06-14
KR20120115427A (ko) 2012-10-17
CN102754379B (zh) 2015-07-22
IL221067A0 (en) 2012-09-24
TW201210236A (en) 2012-03-01
RU2518922C2 (ru) 2014-06-10
KR101410375B1 (ko) 2014-06-20
US8477672B2 (en) 2013-07-02
BR112012020056A2 (pt) 2016-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78693B1 (en) Multiple carrier acknowledgment signaling
KR102289271B1 (ko) Pucch 리소스 매핑 및 harq-ack 피드백
RU2484591C2 (ru) Способы и системы для слепого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я pdcch в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US851488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for component carrier aggregation
US9306795B2 (en) Multiplexing and transmission of traffic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79308B2 (en) Signaling of resource assignments in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scenarios
CN107222301B (zh) 对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KR102545624B1 (ko) 전송 포맷 및 리던던시 버전용 공통 시그널링 필드를 이용하는 제어 시그널링
JP4971446B2 (ja) 低オーバーヘッドのパケットデータ伝送および受信モードの制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761610B1 (ko) 시간-슬롯 기반으로 다중 αck/nack을 전송하는 방법
JP5563104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な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構成
US20080095106A1 (en) Variable control channe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200016A1 (en) HARQ ACK/NACK Signalling for Multi-Carrier HSDPA
CN102948180A (zh) 用于信令通知用户装备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54379B (zh) 4c-hsdpa确认信令
JP7012292B2 (ja) チャネル符号化に用いるユーザー装置、基地局におけ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12005523A2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응답 정보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080097678A (ko)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 응답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75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75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