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8629A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路复用和反馈支持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路复用和反馈支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8629A
CN101268629A CNA200680034848XA CN200680034848A CN101268629A CN 101268629 A CN101268629 A CN 101268629A CN A200680034848X A CNA200680034848X A CN A200680034848XA CN 200680034848 A CN200680034848 A CN 200680034848A CN 101268629 A CN101268629 A CN 101268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velling carriage
block
base transceiver
transceiver station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48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8629B (zh
Inventor
亚历山大·达姆尼亚诺维克
洛伦佐·卡萨恰
尼尔斯·彼得·斯科乌·安德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US2006/02834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014021A2/en
Publication of CN101268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8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8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8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使用包标头的控制方案允许GSM 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系统通过例如叠加编码、多用户包传输、联合检测和/或联合解码等多路复用技术来增加频谱效率。一种用于GERAN的快速反馈方案允许在没有过度反馈等待时间的情况下经由GERAN空中接口传输因特网协议语音(VoIP)帧。因此,可及时地针对横穿GERAN空中接口的端到端VoIP呼叫提供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确认。另外,增量冗余H-ARQ和链路质量反馈等待时间得以减少。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路复用和反馈支持
在35U.S.C.§119下主张优先权
本发明申请案主张(1)2005年7月21日申请的题为“Method and Apparatus forMultiplex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第60/701,967号临时申请案和(2)2006年1月10日申请的题为“Some Elements for the Support of VoIP in GERAN”的第60/758,075号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这些临时申请案均转让给本申请案的受让人,且犹如本文全面描述那样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包括所有图式和表格在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电信,且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在蜂窝式无线电网络中多路复用多个用户并支持反馈的方法、装置和制造物件。
背景技术
预期现代通信系统能够为多种应用(包括语音和数据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多用户通信可包括向多个接收器发送数据的发射器,和向一个接收器发送数据的若干发射器。蜂窝式通信系统例如在基站收发台(BTS)与在由BTS服务的扇区内的多个移动台(MS)之间采用多用户通信。已知的多用户通信系统基于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可能其它多址通信方案。
CDMA系统可经设计以支持一种或一种以上CDMA标准,例如(1)“用于双模式宽带扩展频谱蜂窝式系统的TIA/EIA-95移动台-基站兼容性标准”、(2)“用于双模式宽带扩展频谱蜂窝式移动台的TIA/EIA-98-C推荐最低标准”、(3)由名为“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协会提议且在包括称为3G TS 25.211、3G TS 25.212、3G TS 25.213和3G TS 25.214的文件的一组文件中收录的标准(“W-CDMA标准”)、(4)由名为“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协会提议并在包括“用于cdma2000扩展频谱系统的C.S0002-A物理层标准”、“用于cdma2000扩展频谱系统的C.S0005-A上层(层3)信令标准”等一组文件中收录的标准、(5)1xEV-DO标准“TIA/EIA/IS-856cdma2000高速率包数据空中接口规范”,以及其它标准。
TDMA系统可实施称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标准。基于GSM的网络广泛部署在世界各地。通用包无线电服务(GPRS)和其称为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的增强型版本是在一些GSM兼容移动台(例如,蜂窝式电话)处可用的数据服务。GSM、GPRS和EDGE还可统称为GSM 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或GERAN。
GERAN空中接口可使用频率跳跃。频率跳跃是一种在时间上提供频率分集的技术。频率跳跃系统在每个传输时间单位或时隙期间在不同载波频率上进行传输,传输时间单位或时隙通常具有20毫秒的持续时间。通常在非邻接的载波频率之间进行从一个载波频率到另一个载波频率的连续跳跃,以降低连续帧的频率选择性衰退,即降低将不能在接收器处正确解码连续帧中的区块的可能性。
对无线服务的需要持续增加,而无线电频谱对于给定无线应用来说是固定的或具有高成本。因此,在固定频谱分配内提供服务的能力增加是无线系统(包括基于GSM的蜂窝式系统)的所需属性。
因特网协议(IP)用于在许多网络上(最显著的是因特网)传送数据包(数据报)。可将语音包封在IP包中,并作为数据在此类网络上传送。事实上,IP语音(VoIP)(还称为因特网电话学或IP电话学)是基于IP的网络的快速增长的应用。将移动台连接到另一电话终端的呼叫可沿着所述移动台与另一终端之间的路线的至少某一部分使用VoIP来路由。此类呼叫可在服务所述移动台的蜂窝式网络的空中接口处在VoIP与另一协议之间进行转换。然而,可能优选的是具有端到端基于IP的连接性,其中假设这在现有系统限制下是可行的。
经由GERAN空中接口传输IP数据报所具有的一个问题是GSM标准中固有的反馈信息的等待时间。通常,GERAN系统将传输每一者具有20毫秒持续时间的20个区块,且接着向接收器(例如,移动台或BTS)发送轮询请求,从而要求接收器告知发射器所发送区块的状态。因此,将在约240毫秒以后或在甚至更大等待时间后接收到对20区块系列区块中的第一区块的确认。VoIP呼叫的端到端确认可能由于额外的途中延迟而花费更长时间。这通常对于现场电话谈话来说具有过多的等待时间。此外,移动环境中的链路质量可能快速变坏,且240毫秒的延迟对于提供及时链路质量指示来说可能太长。另外,蜂窝式系统操作的额外方面可受益于反馈机制的等待时间减少。
因此,此项技术中需要增加无线系统的频谱效率的方法和设备。此项技术中还需要在基于GERAN的和类似的无线系统中缩短反馈等待时间。此外,所部署装备的广泛修改可能是昂贵的,且与现有消费者装备的兼容性从销售角度来说可能是需要的。因此,此项技术中需要解决上述缺点,同时保持与当前现有GERAN移动台的兼容性且避免对服务这些站的蜂窝式网络硬件作广泛改变。
发明内容
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通过将既定用于多个移动台的多个下行链路包/区块多路复用到同一时隙和同一载波频率中且通过提供用于GERAN空中接口的快速反馈机制来解决上述需要。
在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经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时分多址空中接口来传输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扇区中的多个移动台进行分组。所述多个移动台包括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第一传输功率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基站收发台向第一移动台传输第一下行链路数据区块。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第二传输功率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基站收发台向第二移动台传输第二下行链路数据区块。所述第一传输功率和所述第二传输功率使得第一移动台可接收并解码第一数据区块,且第二移动台可接收并解码第二数据区块。
在实施例中,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包括接收器、发射器、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以及耦合到所述接收器、发射器和存储器的处理器。在程序代码的控制下,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致使基站收发台执行以下步骤:
(1)对由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扇区中的多个移动台进行分组,所述多个移动台包括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
(2)使用第一传输功率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基站收发台向第一移动台传输第一下行链路数据区块。
(3)使用第二传输功率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基站收发台向第二移动台传输第二下行链路数据区块;
所述第一传输功率和所述第二传输功率使得第一移动台可接收并解码第一数据区块,且第二移动台可接收并解码第二数据区块。
在实施例中,机器可读媒体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由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致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将基站收发台配置成执行以下操作:
(1)对由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扇区中的多个移动台进行分组,所述多个移动台包括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
(2)使用第一传输功率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基站收发台向第一移动台传输第一下行链路数据区块。
(3)使用第二传输功率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基站收发台向第二移动台传输第二下行链路数据区块。
所述第一传输功率和所述第二传输功率使得第一移动台可接收并解码第一数据区块,且第二移动台可接收并解码第二数据区块。
在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经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时分多址空中接口传输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扇区中的多个移动台进行分组,所述多个移动台包括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基站收发台向第一和第二移动台传输下行链路多用户数据包。所述多用户下行链路数据包包含既定用于第一移动台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第二移动台的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以及标头。所述标头向第一和第二移动台指示第一有效负荷数据和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使得第一移动台可识别并使用第一有效负荷数据且忽略第二有效负荷数据,而且第二移动台可识别并使用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且忽略第一有效负荷数据。
在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所述基站收发台包括接收器、发射器、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以及耦合到所述接收器、发射器和存储器的处理器。在程序代码的控制下,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致使基站收发台执行以下步骤:
(1)对由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扇区中的多个移动台进行分组,所述多个移动台包括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
(2)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基站收发台向第一和第二移动台传输多用户数据包。
所述多用户数据包包括既定用于第一移动台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第二移动台的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以及标头。所述标头向第一和第二移动台指示第一有效负荷数据和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使得第一移动台可识别并使用第一有效负荷数据且忽略第二有效负荷数据,而且第二移动台可识别并使用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且忽略第一有效负荷数据。
在实施例中,机器可读媒体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由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致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将基站收发台配置成执行以下操作:
(1)对由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扇区中的多个移动台进行分组,所述多个移动台包括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
(2)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基站收发台向第一和第二移动台传输多用户数据包。
所述多用户数据包包括既定用于第一移动台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第二移动台的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以及标头。所述标头向第一和第二移动台指示第一有效负荷数据和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使得第一移动台可识别并使用第一有效负荷数据且忽略第二有效负荷数据,而且第二移动台可识别并使用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且忽略第一有效负荷数据。
在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经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时分多址空中接口接收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可在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第一移动台处执行的这些步骤:
(1)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传输,所述传输包含既定用于第一移动台的第一数据区块和包含既定用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第二移动台的控制信息和有效负荷数据的第二数据区块。第一数据区块由基站收发台用第一传输功率进行传输,且第二数据区块由基站收发台用第二传输功率进行传输。第二传输功率大于第一传输功率。请注意,第一和第二数据区块彼此叠加(叠加编码)。
(2)处理所接收传输以解码第二数据区块。
(3)从所接收传输中消除第二数据区块以获得逐级干扰消除(SIC)接收传输。
(4)处理所述SIC接收传输以解码第一数据区块。
在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包括接收器、发射器、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以及耦合到所述接收器、发射器和存储器的处理器。在程序代码的控制下,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致使移动台执行以下步骤:
(1)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传输。所述接收的传输包括既定用于移动台的第一数据区块和第二数据区块。所述第二数据区块包括既定用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另一移动台的控制信息和有效负荷数据。第一数据区块是用第一传输功率进行传输,且第二数据区块是用第二传输功率进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功率大于所述第一传输功率。以此方式,第一和第二数据区块彼此叠加。
(2)处理所接收传输以解码第二数据区块。
(3)从所接收传输中消除第二数据区块以获得逐级干扰消除(SIC)接收传输。
(4)处理所述SIC接收传输以解码第一数据区块。
在实施例中,机器可读媒体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由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将移动台配置成执行以下操作:
(1)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传输,所述传输包括既定用于移动台的第一数据区块以及第二数据区块。所述第二数据区块包括既定用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另一移动台的控制信息和有效负荷数据。第一数据区块是用第一传输功率进行传输,且第二数据区块是用第二传输功率进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功率大于所述第一传输功率。以此方式,第一和第二数据区块彼此叠加。
(2)处理所接收传输以解码第二数据区块。
(3)从所接收传输中消除第二数据区块以获得逐级干扰消除(SIC)接收传输。
(4)处理所述SIC接收传输以解码第一数据区块。
在实施例中,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包括用于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传输的装置。所述传输包括既定用于移动台的第一数据区块以及第二数据区块。所述第二数据区块包括既定用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另一移动台的控制信息和有效负荷数据。第一数据区块是用第一传输功率进行传输,且第二数据区块是用第二传输功率进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功率大于所述第一传输功率。以此方式,第一和第二数据区块彼此叠加。移动台还包括用于处理所接收传输以解码第二数据区块的装置。移动台进一步包括用于从所接收传输中消除第二数据区块以获得逐级干扰消除(SIC)接收传输的装置。移动台另外包括用于处理所述SIC接收传输以解码第一数据区块的装置。
在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经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时分多址空中接口接收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第一移动台处,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多用户包。所述多用户包包括既定用于第一移动台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第二移动台的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以及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定界或另外方式指示其边界)所述多用户包内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和第二有效负荷数据。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第一移动台处解码多用户包以获得经解码的多用户包。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控制信息来从所述经解码多用户包中获得第一有效负荷数据。
在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包括接收器、发射器、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以及耦合到所述接收器、发射器和存储器的处理器。在程序代码的控制下,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致使移动台执行以下步骤:
(1)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多用户包,所述多用户包包括既定用于移动台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另一移动台的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以及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所述多用户包内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和第二有效负荷数据。
(2)解码多用户包以获得经解码的多用户包。
(3)使用控制信息来从所述经解码多用户包中获得第一有效负荷数据。
在实施例中,机器可读媒体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由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将移动台配置成执行以下操作:
(1)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多用户包,所述多用户包包括既定用于移动台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另一移动台的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以及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所述多用户包内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和第二有效负荷数据。
(2)解码多用户包以获得经解码的多用户包。
(3)使用控制信息来从所述经解码多用户包中获得第一有效负荷数据。
在实施例中,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包括用于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多用户包的装置。所述多用户包包括既定用于移动台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另一移动台的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以及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例如,定界)所述多用户包内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和第二有效负荷数据。所述移动台进一步包括用于解码多用户包以获得经解码的多用户包的装置。所述移动台还包括用于使用控制信息来从所述经解码多用户包中获得第一有效负荷数据的装置。
在实施例中,一种经由GERAN空中接口向接收器提供对由发送器发送的无线电链路控制/媒体存取控制(RLC/MAC)区块的确认的方法包括(1)由接收器通过空中接口接收由发送器发送的第一RLC/MAC区块,和(2)响应于接收器对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接收,自动通过空中接口从接收器向发送器传输对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第一确认。如果第一区块由接收器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是肯定确认(ACK),或者如果第一区块未由接收器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是否定确认。所述接收器可以是移动台,且所述发送器可以是基站收发台。或者,所述发送器可以是移动台,且所述接收器可以是基站收发台。
在实施例中,GERAN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包括接收器、发射器、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以及耦合到所述接收器、发射器和存储器的处理器。在程序代码的控制下,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致使移动台执行以下步骤:
(1)通过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接收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发送的第一RLC/MAC区块。
(2)响应于移动台对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接收,自动通过空中接口从移动台向基站收发台传输对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第一确认。(1)如果第一区块由移动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是肯定确认(ACK),或者(2)如果第一区块未由移动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是否定确认。
在实施例中,机器可读媒体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由GERAN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致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将移动台配置成:(1)通过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接收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发送的第一RLC/MAC区块,和(2)响应于移动台对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接收,自动通过空中接口从移动台向基站收发台传输对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第一确认。(1)如果第一区块由移动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是肯定确认(ACK),或者(2)如果第一区块未由移动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是否定确认。
在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标准兼容的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包括用于经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GERAN空中接口接收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发送的RLC/MAC区块的装置。所述移动台进一步包括用于响应于移动台对RLC/MAC区块的接收而自动通过GERAN空中接口从移动台向基站收发台传输对RLC/MAC区块的确认的装置。如果区块由移动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确认是肯定确认(ACK)。如果区块未由移动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确认是否定确认。
在实施例中,GERAN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包括接收器、发射器、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耦合到所述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和所述存储器。在程序代码的控制下,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致使基站收发台:(1)通过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接收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发送的第一RLC/MAC区块,和(2)响应于基站收发台对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接收,自动通过空中接口从基站收发台向移动台传输对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第一确认。(1)如果第一区块由基站收发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是肯定确认(ACK),或者(2)如果第一区块未由基站收发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是否定确认。
在实施例中,机器可读媒体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由GERAN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致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将基站收发台配置成:(1)通过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接收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发送的第一RLC/MAC区块,和(2)响应于基站收发台对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接收,自动通过空中接口从基站收发台向移动台传输对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第一确认。(1)如果第一区块由基站收发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是肯定确认(ACK),或者(2)如果第一区块未由基站收发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是否定确认。
通过参看以下描述、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将更好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实施例和方面。
附图说明
图1是展示根据本发明各方面配置的蜂窝式无线电网络的选定组件的高级方框图;
图2说明图1的网络中使用的传输时间间隔;
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具有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标头的选定字段;
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具有控制信息的上行链路标头的选定字段;以及
图5说明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用于空中接口的快速反馈机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文献中,词语“实施例”、“变型”和类似表达用于指代特定设备、过程或制作物件,而未必指代同一设备、过程或制作物件。因此,在一个地方或情形中使用的“一个实施例”(或类似表达)可指代特定设备、过程或制造物件;不同地方中的相同或相似表达可指代不同设备、过程或制造物件。表达“替代实施例”、“替代变型”和类似术语用于指示许多不同可能实施例或变型中的一者。可能实施例或变型的数目未必限于两个或其它任何量。
本文使用词语“示范性”来意指“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没有必要将本文描述为“示范性”的任何实施例解释为与其它实施例相比是优选的或有利的。此描述内容中描述的所有实施例是经提供用以使得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发明而并非用以限制赋予本发明的合法保护范围的示范性实施例,本发明的合法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和其等效物界定。
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是称为“无线电网络”、“RN”、“接入网络”或“AN”的网络的一部分。基站控制器还可称为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或“RNC”。无线电网络可以是基于GERAN的网络。无线电网络可在多个移动台(MS)(还称为用户装备装置)之间传送数据包。无线电网络可进一步连接到无线电网络外部的额外网络,例如公司内网、因特网、另一无线电网络或常规的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且可在每一移动台与此类外部网络之间传送数据和语音。
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实施例可使用叠加编码、多用户包传输和联合检测及解码通信技术。以下段落解释这些技术。
叠加编码指的是使用相同传输资源来与多个接收器进行通信。在此上下文中,使用相同传输资源指的是使用相同频率和时隙从发射器向多个接收器同时传输数据。借助于说明,考虑无线电发射器Tx(1)经由第一物理通信链路L1与第一接收器Rx1通信且(2)经由第二通信链路L2与接收器Rx2通信。假设无线电条件对于第一接收器/链路来说较弱且对于第二接收器/链路来说较强。(此情形可能是临时的,因为无线电条件不断变化,尤其是对于移动台来说。)换句话说,对于固定的传输无线电功率来说,第一接收器的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和载波干扰(C/I)比低于第二发射器的相应SINR和C/I比(或比其低得多)。知道所述两个接收器的相对无线电条件的发射器Tx可针对特定时隙和特定载波频率在所述两个接收器之间按比例分配其功率预算,使得与既定用于第二接收器Rx2(较强无线电条件下的接收器)的第二数据区块相比,用较高功率传输既定用于第一接收器Rx1(较弱无线电条件下的接收器)的第一数据区块。举例来说,在给定当前无线电条件和由于向第二接收器Rx2传输第二区块引起的额外干扰的情况下,发射器Tx可将足够功率致力于既定用于第一接收器Rx1的区块以允许第一接收器Rx1解码此区块。发射器Tx可接着将较少功率致力于既定用于第二接收器Rx2的区块,但仍然足以使第二接收器Rx2使用(例如)用以消除或减小由第一区块的传输造成的干扰的干扰消除来解码第二区块。
发射器接着在相同载波频率上且在相同时间处传输所述两个区块。因此,可认为所述两个区块“碰撞”。
因为用高于第二区块的功率分配来传输第一数据区块,所以第二区块仅向第一接收器Rx1呈现为噪声或干扰增加。如果所述两个区块的传输之间的功率偏移足够高,那么第一接收器Rx1处的SINR降级可能较小且甚至无关紧要。(始终不需要这样的情况。)因此,如果相对于第一区块的传输速率、当前无线电条件和由第二区块的传输造成的额外干扰以足够功率传输第一区块,那么第一接收器Rx1应当能够解码所述第一区块。
第二接收器Rx2也应当能够解码第一区块,因为所述第二接收器Rx2以优于第一接收器Rx1的SINR接收第一区块,这是由于第二接收器Rx2的较强无线电条件所致。一旦第二接收器Rx2解码了第一区块,第二接收器Rx2便可将其处理为干扰,并使用已知干扰消除技术将其从在接收所述两个区块的时期期间接收到的总体信号中消除。剩余信号表示与源自其它来源的噪声和干扰组合的第二区块。如果相对于第二区块的传输速率和第二接收器Rx2的无线电条件以足够功率(但以低于第一区块的功率)传输第二区块,那么第二接收器Rx2应当能够解码第二区块。
请注意,此方法可延伸到三个或三个以上接收器。举例来说,可将最大功率分配用于向处于最弱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进行传输,可将最小功率分配用于向处于最强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进行传输,且可将中间功率分配用于处于中间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处于最强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可接着解码既定用于处于最弱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的区块,从所接收信号中消除所解码区块,解码既定用于处于中间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的区块,消除所述第二解码区块,且最后解码既定用于其本身的区块。(此解码/消除过程可称为逐级干扰消除。)处于中间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也可解码既定用于处于最弱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的区块,将其从所接收信号中消除,且接着解码既定用于其本身的区块。处于最弱无线电条件中的接收器可能能够直接解码既定用于其的区块,因为所述区块以最高功率级进行传输的。在细读本文献之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能够将逐级干扰消除技术延伸到四个或四个以上接收器而不需要额外试验或进一步发明。
当多个发射器在相同频率上同时向单个接收器进行传输时,可在所述单个接收器处执行类似过程。换句话说,可采用使用例如逐级干扰消除的技术的多用户联合检测来解码源自多个发射器且在接收器处碰撞(即,同时接收)的多个包。接收器可以是基站收发台,且所述多个发射器可以是移动台。
请注意,除干扰消除以外的技术可用于实施叠加编码。
多用户包传输也可用于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户多路复用到单个时隙中(即,同一频率-时间分配中)。举例来说,发射器可形成具有既定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接收器的不同有效负荷数据的包。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接收器中的每一者可解码整个包,且根据所述包的标头或根据另一形式的信令来确定所述包的哪个部分既定用于所述接收器。多用户包通信通过统计多路复用来增强频谱利用,尤其对于通常包括相当大百分比的无声周期的现场语音通信来说。举例来说,如果两个用户(例如,移动台)共享一个时隙,且语音活动对于所述两个用户的每一者来说是所述时间的50%,那么只有单个用户实际上占据所述时隙一半时间,在所述时间的25%期间任一用户均不占据所述时隙,且在所述时间的剩余25%期间所述两个用户均需要占据所述时隙。在所述时间的剩余25%期间,基站可利用多用户包传输或叠加编码技术。可因此针对共享一个时隙的两个移动台的群组来加倍GERAN的硬容量。如果三个移动台共享一个时隙,那么可将对容量的硬限制增至三倍。
可从统计多路复用实现的增益通常超过来自用以将相同包发送到多个接收器可能需要的另外额外开销的任何损耗。
图1说明基于GERAN的(例如,GSM顺应的)通信网络100的选定组件,其包括耦合到无线基站收发台120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110。基站收发台120通过相应的无线通信链路140A到140D来与移动台130A、130B、130C和130D通信,如图所示。无线电网络控制器110通过电话交换机160耦合到公用交换电话网150,且通过包数据服务器节点(PDSN)180耦合到包交换网络170。各种网络元件(例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110与包数据服务器节点180)之间的数据交换可使用任何数目的协议(例如,因特网协议、异步传送模式(ATM)协议、T1、E1、帧中继和其它协议)来实施。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通信网络100向移动台130提供数据通信服务、蜂窝式电话服务和通过VoIP的电话服务。在替代实施例中,通信网络100可向移动台130提供仅数据服务(例如VoIP)或仅蜂窝式电话服务。
移动台130可包括无线电话、无线调制解调器、个人数字助理、无线本地环路设备、PC卡、外部或内部调制解调器和其它通信装置。典型的移动台(例如,用户装备装置130A)可包括接收器电路131、发射器电路132、编码器133、解码器134、处理器136和存储器装置137。接收器电路131、发射器电路132、编码器133和解码器134由执行存储在存储器装置137中的代码的处理器136配置。每一移动台130经配置以使用GERAN(GSM)协议与BTS 120通信数据和语音。每一通信信道140可包括BTS 120与相应用户装备装置130之间的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两者。
基站收发台120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无线接收器(例如,接收器121)、一个或一个以上无线发射器(例如,发射器122)、一个或一个以上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接口(例如,接口123)、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器装置(例如,存储器装置124)、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25)和编码器/解码器电路(例如,编码器/解码器电路126)。基站收发台120的接收器121和发射器122由在存储在存储器装置124中的程序代码的控制下操作的处理器125配置以建立与用户装备装置130的前向和反向链路,以便将数据和语音包发送到用户装备装置130和从用户装备装置130接收数据和语音包。举例来说,在数据服务(包括VoIP)的情况下,基站收发台120可通过包数据服务器节点180且通过无线电网络控制器110从包交换网络170接收前向链路数据包,且将这些包传输给用户装备装置130。基站收发台120可接收在用户装备装置130处起源的反向链路数据包,且通过无线电网络控制器110和包数据服务器节点180将这些包转发给包交换网络170。在电话服务的情况下,基站收发台120可通过电话交换机160且通过无线电网络控制器110从电话网络150接收前向链路数据包,且将这些包传输到用户装备装置130。可在基站收发台120处接收在用户装备装置130处起源的语音携载包,并经由无线电网络控制器110和电话交换机160将其转发到电话网络150。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变型中,移动台130和BTS 120经配置以使用叠加编码、多用户包、联合解码和/或联合检测来彼此通信。举例来说,在一种变型中,移动台130A和130B经配置以选择性使用叠加编码、多用户包和联合解码及检测来与BTS 120通信;另一方面,移动台130C和130D是使用常规GSM协议与BTS 120通信的传统装置。
在一种变型中,BTS 120在其执行存储在存储器装置124中的程序代码的处理器125的控制下将其本身和移动台130A及130B配置用于使用相同传输资源和叠加编码来进行下行链路通信。(下行链路通信是从无线电网络到移动台的通信。)换句话说,BTS 120在相同载波频率上且在相同时间周期(时隙)期间在至少一些时间上向移动台130A和130B发送数据包。
在另一变型中,BTS 120在其执行存储在存储器装置124中的程序代码的处理器125的控制下将其本身和移动台130A及130B配置用于使用多用户包和统计多路复用来进行下行链路通信。换句话说,BTS 120向移动台130A和130B发送相同包,其中所述包的不同部分含有既定用于不同移动台的有效负荷数据。所述移动台130A或130B的每一者解码整个包,但仅使用既定用于其的有效负荷数据,忽略既定用于另一移动台130的有效负荷数据。
在又一变型中,BTS 120在其执行存储在存储器装置124中的程序代码的处理器125的控制下选择性地将其本身和移动台130A及130B配置用于使用多用户包或叠加编码进行下行链路通信。当所述两个移动台具有充分相异的无线电条件时,BTS 120可将其本身和移动台130A/B配置用于使用叠加编码来进行下行链路通信。当无线电条件在所述多个接收器处相异时,通过叠加编码最佳实现频谱效率增益。因此,当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移动台的C/I比相差至少预定程度时,BTS可将其本身和移动台130A/B配置用于在下行链路上进行叠加编码。举例来说,当其各自C/I比相差至少10dB、至少6dB或至少3dB时,BTS 130可匹配(即,分组)两个或两个以上移动台。另外方面,即如果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组移动台的C/I比相差小于预定程度(例如,10dB、6dB或3dB),那么BTS 120可将其本身和移动台配置用于具有多用户包的下行链路通信,从而实现统计多路复用增益。作为另一实例,当没有用于在给定时隙中多路复用的所述移动台中的至少一者的有效负荷数据时,BTS 120可采用多用户包下行链路通信,且当需要将有效负荷数据同时传输到在给定时隙中多路复用的所有移动台时,BTS 120可采用叠加编码。
如果在已经传输了给定分组的最大数目的重复之前针对所述给定分组接收到来自所有这些移动台的确认,那么无线电网络(例如,BTS 120)可针对分组在一起的所有移动台提早终止传输。可因此防止在接收到来自少于在同一时隙中寻址的所有移动台的的移动台的确认时终止传输。
请注意,BTS 120可将一个或一个以上MS对(或较高阶组)配置用于使用叠加编码进行下行链路通信,将一个或一个以上MS对(或较高阶组)配置用于使用多用户包进行下行链路通信,且/或将一个或一个以上MS配置用于使用常规的基于GSM(非多路复用)方法进行下行链路通信。还请注意,能够使用叠加编码和/或多用户包进行下行链路通信的移动台不需要一直使用这些技术。举例来说,此类移动台可经配置以用于在其不能与另一此类移动台匹配时或在不需要可从将多个移动台多路复用到单个时隙中产生的额外增益时使用常规的基于GSM的方法来进行下行链路通信。
现转向上行链路通信(从移动台到无线电网络),BTS 120可在上行链路上在相同载波频率上从移动台130A和130B同时接收碰撞的数据包。(用于移动台130A和130B的上行链路载波频率可以是相同的,但不同于用于这些移动台的下行链路载波频率。)因此,经配对以使用叠加编码和/或多用户包进行下行链路通信的所述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移动台还可共享相同的上行链路时隙。同时,BTS 120可使用常规的非多路复用的基于GSM的方法来与传统移动台(例如,移动台130C和130D)进行上行链路通信。
因此,借助于将移动台130A和130B多路复用到单个时隙中来增加系统100的频谱效率,且通过高级编码和解码技术(例如叠加编码、多用户包和联合检测及解码,如上所述)来解决共享同一时隙的这两个单元之间的干扰。在一些变型中,通过使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技术(例如,类型II H-ARQ)来改进稳定性和链路效率。在一些变型中,仅使用两个传输时间间隔(TTI)传输(单个重传);在其它变型中,使用三个TTI传输(两个重传)。使用H-ARQ技术可因此增加延迟,举例来说,最大有效TTI可从20毫秒增加到40或60毫秒。
除了容量增加外,系统100还减少了对基于GSM通信的物理层结构的改变。实施某些改变以便适应促进H-ARQ类型II操作、多用户包、叠加编码和联合检测及解码的控制信道,但以向后兼容的方式部署系统100。以此方式,BTS 120支持传统移动台130C和130D使用与移动台130A和130B相同的载波频率组,移动台130A和130B能够进行上述多路复用操作。
可在每一包传输中包括标头,以便适应链路自适应算法。所述标头中的信息可在每个TTI中重复。图2说明具有四个包突发205、210、215和220的示范性TTI 200。每一包(205、210、215和220)包括额外开销部分(标头205h、210h、215h和220h)和数据部分(数据205d、210d、215d和220d)。请注意,图2和所有其它图式没有按比例绘制;因此,图2中的每一包的标头和数据部分的相对持续时间仅仅是示范性的。
使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将BTS 120和移动台130配置用于交换数据包,如上所述。在下行链路上,包标头可含有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两者。在下行链路包的标头中传输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可包括用于上行链路H-ARQ ACK/NAK的三个位(可在同一时隙中多路复用的三个移动台中的每一者具有一个ACK/NAK位),和用于向上/向下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三个位(每一移动台具有一个位)。此结构所提供的功率控制允许针对20毫秒TTI进行50位/秒向上/向下功率调整。举例来说,步长可设置在1dB与2dB之间。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是所需的,因为多个用户可共享共用的上行链路时隙,且各种多用户接收器喜欢在用户间采用不同功率比。功率控制机制允许网络根据所使用的多用户算法、当前无线电条件和其它参数及要求来调整传输的上行链路功率。
下行链路包标头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可包括指示相对于导频功率(用于向处于弱无线电条件中的移动台进行传输的功率的小部分)的业务信道功率偏移量的三个位、指示选定调制和编码方案的三个调制和编码(MCS)位、指示重传数目的一个或两个ReTX位以及指示传输新数据区块的1位旗标F。新数据区块旗标F和ReTX字段允许移动台推断控制信息的一部分。举例来说,在一些变型中,调制和编码不会在一个传输与另一传输之间变化。举例来说,如果移动台解码了伴随第二传输的控制信息,那么其可能能够确定第一传输的MCS。
图3中说明前几段中描述的示范性下行链路控制结构,图3展示具有14或15位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这取决于ReTX字段的长度)的示范性下行链路标头300的选定字段。标头可进一步含有循环冗余校验(CRC)位和保留位,例如8个CRC位和2个保留位,其将总位数增到24或25。
用于下行链路标头的编码选项可如下:
·约束长度9,1/4卷积代码,从而产生32*4/(116*4)=0.28或28%额外开销。此配置可适用于C/I比非常低的区域,但没有必要排除其它区域。在一些模拟中,其对于低达-4dB的C/I比能很好起作用。为了能够补偿增加的额外开销,需要使频谱效率改进略高于38%, ( [ 1 / ( 1 - 0.28 ) ] ≅ 1.38 ) .
·约束长度9,1/2卷积代码,从而产生32*2/(116*4)=0.14或14%额外开销。每个编码位的C/I可为0dB或更高。为了能够补偿增加的额外开销,需要使频谱效率改进16%, ( [ 1 / ( 1 - 0.14 ) ] ≅ 1.16 ) .
除了图3所示的额外开销以及所述CRC和保留位外,下行链路帧/包的数据有效负荷部分可含有MAC ID和指示每一移动台的有用有效负荷的长度字段。在叠加编码包的情况下,处于弱无线电条件中的移动台的数据部分可同样含有用于所有其它移动台的所有必要标头信息。此额外的额外开销对于每个移动台通常是一个字节或更少,因为MACID可以是2个位,且长度字段通常不需要超过6个位。
可以与下行链路额外开销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对上行链路额外开销进行多路复用。图4说明示范性上行链路标头400的选定字段,所述标头400包括具有可用于下行链路速率选择的载波干扰比信息的4位C/I字段、用于传达用于上行链路的选定调制和编码方案的3位MCS字段、携载对下行链路传输的肯定或否定确认的1位ACK/NAK字段、具有用于传达重传数目的一个或两个位的ReTX字段以及指示传输新数据区块的1位F旗标。
图4所示的字段中的总位数是10或11。上行链路标头可另外含有8个CRC位和3个保留位,从而将总位数增到21或22,这取决于ReTX字段的长度。上行链路标头的编码选项可如下:
·约束长度9,1/4卷积代码,从而产生28*4/(116*4)=0.24或24%额外开销。因此,频谱效率的大约32%改进将补偿增加的额外开销 ( [ 1 / ( 1 - 0.24 ) ] ≅ 1.32 ) . 此配置可适用于C/I比非常低的区域,但没有必要排除其它区域。考虑这样的实例,其中符号级C/I为约-5dB,这说明三个相等强度的用户共享同一时隙且一个干扰用户(例如,来自另一小区)具有与所述其它三个用户相同的强度。假设-5dB C/I和双接收器天线分集,那么可在选定代码的所需Eb/Nt(每位能量与有效噪声频谱密度的比)低于4dB时解码控制信道信息,这充分属于许多卷积代码的能力内。
·约束长度9,1/2卷积代码,从而产生28*2/(116*4)=0.12或12%额外开销。在此情况下,为了能够补偿增加的额外开销,需要使频谱效率改进 ( [ 1 / ( 1 - 0.12 ) ] ≅ 1.14 ) 或14%。此配置对于大多数情况足够,因为其可处理-2dB的符号级C/I。
解码额外开销信息可能需要联合解码、干扰消除或这些技术两者。从所有用户接收的额外开销信息可能是近似同步的,使得可将联合解码和干扰消除限于标头部分。与数据部分的任何重叠可视为干扰。单独解码器可联合地解码数据部分。在一些变型中,选择用于上行链路信道估计和跟踪的训练序列来将序列之间的交互相关性减到最小,以便避免针对共享共用时隙的所有用户的联合时间跟踪算法。
可执行联合检测以促进在一个时隙中进行多个移动台上行链路传输。在一些情况下,逐级干扰消除(SIC)接收器可适用于此功能。也可使用联合多用户接收器。此类接收器将使得系统处理量较不易受移动台间的速率和功率分配变化的影响。多用户接收器的复杂性应保持对于2、3或4个用户的联合解码而言为可管理的。也不排除更高的用户数目。
可用层3信令来执行上行链路速率控制。
BTS 120可对其本身和移动台进行配置以切换所分派的时隙。这对于随着无线电条件变化对移动台重新分组来说可能是需要的。移动台可能能够在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上执行“软”切换到不同时隙,也就是说,能够在两个不同时隙中进行传输和接收。此特征类似于移动台在常规的基于GSM系统中在两个下行链路时隙和两个上行链路时隙上进行传输和接收的能力。请注意,归因于H-ARQ操作,在任何时间点可能会有多达四个进行中的待决传输(假设只有两个H-ARQ实例)。
为了将H-ARQ实例的数目保持为最少两个,可能需要选择上行链路信道,使得移动台具有足够时间来解码所接收的下行链路包,并形成含有ACK/NAK信息的上行链路标头。还可能需要允许足够时间来使BTS解码上行链路包,并形成含有针对上行链路传输的ACK/NAK信息的下行链路标头。在一些变型中,例如在一个突发中具有总共8个时隙的变型中,具有三个和四个时隙的偏移量能很好作用于这些目的。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使用具有两个时隙和五个或五个以上时隙的偏移量。
接下来解决经由GSM空中接口的VoIP包传输。第一个问题是VoIP帧是否将配合在一个RLC/MAC(无线电链路控制/媒体存取控制)区块中。已经证明,通过使用适当的标头压缩,用MCS 7、8或9编码的一个RLC/MAC区块可含有一个VoIP帧。此外,尽管VoIP帧的大小取决于所采用的特定编解码器,但20个字节通常是可接受的有效负荷(从平均意见得分的观点来看),其表示VoIP网络中的10毫秒的语音流。这意味着即使没有RTP压缩,典型的VoIP数据报也可落在64到66字节范围内。通过RTP压缩,典型的压缩VoIP数据报可落在22到24字节范围内。(这不包括GERAN特定的标头,例如SNDCP/LLC/RLC。)因此,典型的VoIP帧应能配合在GSM空中接口的一个RLC.MAC区块中。
VoIP呼叫在本质上是双向的,但当然是数据呼叫。建议利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对称来获得ARQ、链路质量信息、增量冗余H-ARQ和可能其它信息的快速反馈。明确地说,向GERAN系统(例如图1的系统100)引入一种机制,其用以为已经或尚未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区块提供快速上行链路反馈且用以为已经或尚未接收到的上行链路区块提供快速下行链路反馈。这可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帧的RLC/MAC标头的修改来完成。
请注意,此类反馈机制未必需要使用位映射。而是,可采用隐式规则来界定(1)上行链路区块传输与下行链路区块中的相应反馈之间的关系,和(2)下行链路区块传输与上行链路区块中的相应反馈之间的关系。举例来说,帧“n+1”中的上行链路无线电区块可提供对帧“n”中的下行链路区块的反馈(无论是否已经接收到所述区块);且帧“n+1”中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区块可提供对帧“n”中的上行链路区块的反馈(同样不管是否已经接收到所述区块)。此方案在图5中说明,其中上部部分510描绘下行链路空中接口帧,且下部部分520描绘上行链路空中接口帧。如此图中展示,对上行链路帧“n”的上行链路区块522的确认是在帧“n+1”的下行链路区块512中传输。类似地,对下行链路帧“n”的下行链路区块514的确认是在上行链路帧“n+1”的上行链路区块524中传输。此处,具有相同序列编号(例如)“n”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帧是在时间上具有最大叠加的帧。
应注意,帧偏移量未必需要是如图5所示的一个帧;帧偏移量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或甚至更高数目的帧。因此,对上行链路帧“n”中的上行链路区块的确认可在帧“n+m”的下行链路区块中传输,且对下行链路帧“n”的下行链路区块的确认可在上行链路帧“n+p”的上行链路区块中传输。“m”和“p”两者可以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它们可以彼此相等或彼此不等,且它们可以是预定的或可变的。举例来说,“m”可等于2,且“p”可等于3。
此外,对多个(两个或两个以上)下行链路区块的确认可在每一或选定上行链路帧中传输;类似地,对多个上行链路区块的确认可在每一下行链路帧或在选定下行链路帧中传输。举例来说,上行链路帧“n+2”可携载对下行链路帧“n”和“n+1”的确认;且下行链路帧“n+2”可携载对上行链路帧“n”和“n+1”的确认。再次,确认方案没有必要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空中接口帧是相同的。举例来说,上行链路帧“n+2”可携载对下行链路帧“n”和“n+1”的确认,而下行链路帧“n+2”可携载对上行链路帧“n-1”和“n”的确认。作为另一实例,上行链路帧可携载对与下行链路帧不同的数目(更多或更少)的区块的确认。请注意,可重复对多个帧的确认。举例来说,每一上行链路帧可携载对两个先前下行链路帧中的区块的确认,且每一下行链路帧可携载对两个先前上行链路帧中的区块的确认。
应了解,自动地,即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区块而并非响应于轮询,提供确认和其它反馈。确认和其它反馈可包括在从正被确认的区块的接收器发送到正被确认的区块来源的区块的RLC/MAC标头中。
引入上文描述的快速自动反馈技术的一个方面是因为它们可用于提供较快速的增量冗余H-ARQ,尤其是在结合较短TTI和结合RLC/MAC非持久模式使用快速反馈技术的情况下。(增量冗余H-ARQ指的是使纠错编码冗余适应于波动的无线电条件。)经由GERAN空中接口的VoIP呼叫接着可获得增量冗余增益,而不会引发过度延迟预算命中。
上文描述的快速反馈技术可进一步延伸到确认和增量冗余H-ARQ信息以外。举例来说,还可以更频繁的间隔来更新空中接口链路的质量(例如,下行链路的C/I比)。在一些变型中,移动台用每个帧向BTS传输对下行链路连接质量的估计。在一些变型中,每当移动台传输下行链路区块的确认时,移动台就向BTS传输对下行链路连接质量的估计。在一些变型中,移动台在每两个帧、每三个帧、每四个帧或每五个帧中向BTS传输一次对下行链路连接质量的估计。
在将上文描述的快速反馈技术应用于具有不连续传输的系统时可能产生困难,因为假定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上具有连续通信。(不连续传输或“DTX”指的是当没有语音输入要传输时不从无线通信装置进行传输。)当在DTX系统中没有语音业务时,可能没有任何事物来背负快速反馈信息。在一些变型中,通过使用所谓的“虚拟包”(也就是说,将在不存在用户语音业务时发送的仅反馈包)来避免这个困难。可使用非常低的速率和低传输能量来发送虚拟包,以便将由此类包造成的干扰和由此类包消耗的能量减到最小。虚拟包可携载H-ARQ确认、链路质量信息、增量冗余H-ARQ信息或其它反馈信息。
虽然可能已经在本发明中连续描述了所述各种方法的步骤,但这些步骤中的一些步骤可由单独元件协同地或并行地、异步地或同步地、以管线方式或另外方式执行。没有特别要求需要以本说明书列举的相同次序来执行所述步骤,除非明确这样指示、另外方面从上下文中明显可见或者固有要求。此外,不是在根据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中都必须需要每个步骤,而是可能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需要尚未详细说明的一些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可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何一者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举例来说,在以上描述中可能参考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者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了解,结合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实施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所述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说明硬件与软件的这种可交换性,上文已经大体上在其功能性方面描述了各种说明性组件、区块、模块、电路和步骤。将此类功能性实施为硬件、软件还是硬件与软件的组合取决于特定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施加的设计限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针对每一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实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不应将此类实施方案决策解释为造成与本发明范围的脱离。
结合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或经设计以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其任何组合来实施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所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心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微处理器或任何其它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所述两者的组合中实施。软件模块可驻存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快闪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此项技术中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装置中。示范性存储媒体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可从存储媒体读取信息和向存储媒体写入信息。在替代方案中,存储媒体可与处理器成一体式。处理器和存储媒体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装备装置(移动台)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媒体可作为离散组件驻留在用户装备装置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体还可驻留在BTS或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中。
提供先前对所揭示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使得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了解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本文所界定的一般原理可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不希望限于本文展示的实施例,而是应符合与本文揭示的原理和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61)

1.一种经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时分多址空中接口来传输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对由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扇区中的第一多个移动台进行分组,所述第一多个移动台包含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
使用第一传输功率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所述第一移动台传输第一下行链路数据区块;以及
使用第二传输功率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在所述第一载波频率上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所述第二移动台传输第二下行链路数据区块;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功率和所述第二传输功率使得所述第一移动台可接收并解码所述第一数据区块,且所述第二移动台可接收并解码所述第二数据区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估计所述第一时隙期间的所述第一移动台的第一无线电条件;
估计所述第一时隙期间的所述第二移动台的第二无线电条件;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条件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功率和所述第二传输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二载波频率上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由所述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所述扇区中的第三移动台传输第三下行链路数据区块;
其中不对所述第三下行链路数据区块进行多路复用,且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标准来执行所述在所述第二载波频率上传输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组步骤包含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台,使得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所述第二移动台的下行链路载波干扰(C/I)比超过所述第一移动台的下行链路C/I比第一预定度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组步骤包含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台,使得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所述第二移动台的下行链路载波干扰(C/I)比超过所述第一移动台的下行链路C/I比至少10分贝。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组步骤包含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台,使得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所述第二移动台的下行链路载波干扰(C/I)比超过所述第一移动台的下行链路C/I比至少6分贝。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组步骤包含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台,使得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所述第二移动台的下行链路载波干扰(C/I)比超过所述第一移动台的下行链路C/I比至少3分贝。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多个移动台进一步包含第三移动台;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
估计所述第一时隙期间的所述第三移动台的第三无线电条件;以及
使用第三传输功率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在所述第一载波频率上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所述第三移动台传输第三下行链路数据区块,使得所述第三移动台可接收并解码所述第三下行链路数据区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功率大于所述第二传输功率,所述第一传输功率大于所述第三传输功率,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数据区块包含标头,且所述标头包含:
确认/否定确认(ACK/NAK)字段,其指示所述基站收发台是否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移动台的第一上行链路区块、来自所述第二移动台的第二上行链路区块和来自所述第三移动台的第三上行链路区块,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上行链路区块已经在所述第一时隙之前的时隙期间传输;
功率控制字段,其具有指示用于来自所述第一移动台的上行链路功率传输的功率调整的第一功率控制子字段、指示用于来自所述第二移动台的上行链路功率传输的功率调整的第二功率控制子字段和指示用于来自所述第三移动台的上行链路功率传输的功率调整的第三功率控制子字段;以及
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字段,其指示下行链路传输的调制和编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头进一步包含:
功率偏移量字段,其指示相对于导频功率的下行链路业务信道功率偏移量;
F旗标,其指示传输新的数据区块;以及
ReTX字段,其指示重传数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CK/NAK字段由3个位组成,所述功率控制字段由3个位组成,所述功率偏移量字段由3个位组成,所述MCS字段由3个位组成,所述F旗标由1个位组成,且所述ReTX字段由1个或2个位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CK/NAK字段包含3个位,所述功率控制字段包含3个位,所述功率偏移量字段包含3个位,所述MCS字段包含3个位,所述F旗标包含1个位,且所述ReTX字段包含1个位。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功率大于所述第二传输功率,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数据区块包含标头,且所述标头包含:
确认/否定确认(ACK/NAK)字段,其指示所述基站收发台是否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移动台的第一上行链路区块,且是否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移动台的第二上行链路区块,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区块已经在所述第一时隙之前的时隙期间传输;功率控制字段,其具有指示用于来自所述第一移动台的上行链路功率传输的功率调整的第一功率控制子字段和指示用于来自所述第二移动台的上行链路功率传输的功率调整的第二功率控制子字段;以及
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字段,其指示所述传输步骤中使用的调制和编码。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在所述基站收发台处在第二时隙期间在第三载波频率上从所述第一移动台处接收第一上行链路区块,且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在所述第三载波频率上从所述第二移动台处接收第二上行链路区块,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区块在所述基站收发台处碰撞;以及
在所述基站收发台处联合解码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区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频率跳跃来实施所述空中接口。
16.一种用于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所述基站收发台包含:
接收器;
发射器;
存储器,其存储程序代码;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接收器、发射器和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程序代码的控制下经配置以致使所述基站收发台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步骤:
对由所述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扇区中的第一多个移动台进行分组,所述第一多个移动台包含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
使用第一传输功率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所述第一移动台传输第一下行链路数据区块;以及
使用第二传输功率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在所述第一载波频率上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所述第二移动台传输第二下行链路数据区块;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功率和所述第二传输功率使得所述第一移动台可接收并解码所述第一数据区块,且所述第二移动台可接收并解码所述第二数据区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收发台,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程序代码的控制下进一步经配置以致使所述基站收发台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步骤:
估计所述第一时隙期间的所述第一移动台的第一无线电条件;
估计所述第一时隙期间的所述第二移动台的第二无线电条件;以及
依据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条件来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功率和所述第二传输功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基站收发台,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程序代码的控制下进一步经配置以致使所述基站收发台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步骤:
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二载波频率上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由所述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所述扇区中的第三移动台传输第三下行链路数据区块;
其中不对所述第三下行链路数据区块进行多路复用,且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标准来执行所述在所述第二载波频率上传输的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收发台,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功率大于所述第二传输功率,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数据区块包含标头,且所述标头包含:
确认/否定确认(ACK/NAK)字段,其指示所述基站收发台是否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移动台的第一上行链路区块,且所述基站收发台是否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移动台的第二上行链路区块,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区块已经在所述第一时隙之前的时隙期间传输;
功率控制字段,其具有指示用于来自所述第一移动台的上行链路功率传输的功率调整的第一功率控制子字段和指示用于来自所述第二移动台的上行链路功率传输的功率调整的第二功率控制子字段;以及
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字段,其指示所述传输步骤中使用的调制和编码。
20.一种包含指令的机器可读媒体,所述指令在由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将所述基站收发台配置成执行包含以下各项的操作:
对由所述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扇区中的第一多个移动台进行分组,所述第一多个移动台包含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
使用第一传输功率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所述第一移动台传输第一下行链路数据区块;以及
使用第二传输功率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在所述第一载波频率上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所述第二移动台传输第二下行链路数据区块;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功率和所述第二传输功率使得所述第一移动台可接收并解码所述第一数据区块,且所述第二移动台可接收并解码所述第二数据区块。
21.一种经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时分多址空中接口来传输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对由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扇区中的第一多个移动台进行分组,所述第一多个移动台包含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
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台传输下行链路多用户数据包;
其中所述多用户下行链路数据包包含既定用于所述第一移动台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所述第二移动台的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以及标头,所述标头向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台指示所述第一有效负荷数据和所述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使得所述第一移动台可使用所述第一有效负荷数据,且所述第二移动台可使用所述第二有效负荷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二载波频率上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由所述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所述扇区中的第三移动台传输第三下行链路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三下行链路数据包是非多路复用单用户包,且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标准来执行所述在所述第二载波频率上传输的步骤。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在所述基站收发台处在第二时隙期间在第三载波频率上从所述第一移动台处接收第一上行链路包,且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在所述第三载波频率上从所述第二移动台处接收第二上行链路包,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包在所述基站收发台处碰撞;以及
在所述基站收发台处联合解码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包。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频率跳跃来实施所述空中接口。
25.一种用于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所述基站收发台包含:
接收器;
发射器;
存储器,其存储程序代码;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接收器、发射器和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程序代码的控制下经配置以致使所述基站收发台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步骤:
对由所述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扇区中的第一多个移动台进行分组,所述第一多个移动台包含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
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台传输多用户数据包;
其中所述多用户数据包包含既定用于所述第一移动台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所述第二移动台的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以及标头,所述标头向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台指示所述第一有效负荷数据和所述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使得所述第一移动台可使用所述第一有效负荷数据,且所述第二移动台可使用所述第二有效负荷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收发台,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程序代码的控制下进一步经配置以致使所述基站收发台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步骤:
在所述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二载波频率上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由所述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所述扇区中的第三移动台传输第三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是非多路复用单用户包,且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标准来执行所述在所述第二载波频率上传输的步骤。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收发台,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程序代码的控制下进一步经配置以致使所述基站收发台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步骤:
在所述基站收发台处在第二时隙期间在第三载波频率上从所述第一移动台处接收第一上行链路包,且在所述第二时隙期间在所述第三载波频率上从所述第二移动台处接收第二上行链路包,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包在所述基站收发台处碰撞;以及
在所述基站收发台处联合解码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包。
28.一种包含指令的机器可读媒体,所述指令在由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将所述基站收发台配置成执行包含以下各项的操作:
对由所述基站收发台服务的扇区中的第一多个移动台进行分组,所述第一多个移动台包含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
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台传输多用户数据包;
其中所述多用户数据包包含既定用于所述第一移动台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所述第二移动台的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以及标头,所述标头向所述第一和第二移动台指示所述第一有效负荷数据和所述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使得所述第一移动台可使用所述第一有效负荷数据,且所述第二移动台可使用所述第二有效负荷数据。
29.一种经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时分多址空中接口接收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在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第一移动台处,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传输,所述传输包含既定用于所述第一移动台的第一数据区块和包含控制信息及有效负荷数据的第二数据区块,所述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第二移动台,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区块是用第一传输功率进行传输的,且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是用第二传输功率进行传输的,所述第二传输功率大于所述第一传输功率,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区块彼此叠加;
处理所述接收的传输以解码所述第二数据区块;
从所述接收的传输中消除所述第二数据区块以获得经逐级干扰消除的(SIC)接收传输;以及
处理所述SIC接收传输以解码所述第一数据区块。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除步骤包含根据所述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功率与所述第二传输功率之间的功率偏移量。
31.一种用于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包含:
接收器;
发射器;
存储器,其存储程序代码;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接收器、发射器和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程序代码的控制下经配置以致使所述移动台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步骤:
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传输,所述传输包含既定用于所述移动台的第一数据区块和包含控制信息及有效负荷数据的第二数据区块,所述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另一移动台,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区块是用第一传输功率进行传输的,且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是用第二传输功率进行传输的,所述第二传输功率大于所述第一传输功率,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区块彼此叠加;
处理所述接收的传输以解码所述第二数据区块;
从所述接收的传输中消除所述第二数据区块以获得经逐级干扰消除的(SIC)接收传输;以及
处理所述SIC接收传输以解码所述第一数据区块。
32.一种包含指令的机器可读媒体,所述指令在由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将所述移动台配置成执行包含以下各项的操作:
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传输,所述传输包含既定用于所述移动台的第一数据区块和包含控制信息及有效负荷数据的第二数据区块,所述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另一移动台,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区块是用第一传输功率进行传输的,且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是用第二传输功率进行传输的,所述第二传输功率大于所述第一传输功率,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区块彼此叠加;
处理所述接收的传输以解码所述第二数据区块;
从所述接收的传输中消除所述第二数据区块以获得经逐级干扰消除的(SIC)接收传输;以及
处理所述SIC接收传输以解码所述第一数据区块。
33.一种用于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包含:
用于在第一时隙期间在第一载波频率上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传输的装置,所述传输包含既定用于所述移动台的第一数据区块和包含控制信息及有效负荷数据的第二数据区块,所述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另一移动台,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区块是用第一传输功率进行传输的,且所述第二数据区块是用第二传输功率进行传输的,所述第二传输功率大于所述第一传输功率,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区块彼此叠加;
用于处理所述接收的传输以解码所述第二数据区块的装置;
用于从所述接收的传输中消除所述第二数据区块以获得经逐级干扰消除的(SIC)接收传输的装置;以及
用于处理所述SIC接收传输以解码所述第一数据区块的装置。
34.一种经由蜂窝式通信系统的时分多址空中接口接收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在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第一移动台处,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多用户包,所述多用户包包含既定用于所述第一移动台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第二移动台的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以及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所述多用户包内的所述第一有效负荷数据和所述第二有效负荷数据;
在所述第一移动台处解码所述多用户包以获得经解码的多用户包;以及
使用所述控制信息从所述经解码多用户包中获得所述第一有效负荷数据。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标准从基站收发台处传输所述多用户包。
36.一种用于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包含:
接收器;
发射器;
存储器,其存储程序代码;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接收器、发射器和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程序代码的控制下经配置以致使所述移动台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步骤:
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多用户包,所述多用户包包含既定用于所述移动台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另一移动台的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以及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所述多用户包内的所述第一有效负荷数据和所述第二有效负荷数据;
解码所述多用户包以获得经解码的多用户包;以及
使用所述控制信息从所述经解码多用户包中获得所述第一有效负荷数据。
37.一种包含指令的机器可读媒体,所述指令在由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将所述移动台配置成执行包含以下各项的操作:
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多用户包,所述多用户包包含既定用于所述移动台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另一移动台的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以及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所述多用户包内的所述第一有效负荷数据和所述第二有效负荷数据;
解码所述多用户包以获得经解码的多用户包;以及
使用所述控制信息从所述经解码多用户包中获得所述第一有效负荷数据。
38.一种用于时分多址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包含:
用于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处接收多用户包的装置,其中所述多用户包包含既定用于所述移动台的第一有效负荷数据、既定用于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另一移动台的第二有效负荷数据以及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所述多用户包内的所述第一有效负荷数据和所述第二有效负荷数据;
用于解码所述多用户包以获得经解码的多用户包的装置;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控制信息从所述经解码多用户包中获得所述第一有效负荷数据的装置。
39.一种经由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标准兼容的空中接口提供对由发送器发送到接收器的无线电链路控制/媒体存取控制(RLC/MAC)区块的确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由所述接收器通过所述空中接口接收由所述发送器发送的第一RLC/MAC区块;以及
响应于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RLC/MAC区块,自动通过所述空中接口从所述接收器向所述发送器传输对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第一确认,如果所述第一区块由所述接收器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包含肯定确认(ACK),如果所述第一区块未由所述接收器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包含否定确认。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预定时间内执行所述自动传输步骤。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RLC/MAC区块随后的预定时间间隔之后执行所述自动传输步骤。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执行所述自动传输步骤。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两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执行所述自动传输步骤。
44.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三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执行所述自动传输步骤。
45.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四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执行所述自动传输步骤。
46.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动传输所述第一确认的步骤包含将所述第一确认包括在第二RLC/MAC区块的标头中,且通过所述空中接口从所述接收器向所述发送器发送所述第二RLC/MAC区块。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由所述接收器通过所述空中接口接收由所述发送器发送的第三RLC/MAC区块;以及
响应于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第三RLC/MAC区块,自动通过所述空中接口从所述接收器向所述发送器传输对所述第三RLC/MAC区块的第二确认,(1)如果所述第三区块由所述接收器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三确认是肯定确认(ACK),或者(2)如果所述第三区块未由所述接收器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三确认是否定确认;
其中所述自动传输所述第二确认的步骤包含将所述第二确认包括在所述第二RLC/MAC区块的所述标头中。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由所述接收器通过所述空中接口接收由所述发送器发送的一个或一个以上额外RLC/MAC区块;以及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额外RLC/MAC区块,将对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额外RLC/MAC区块中的每一者的确认包括在所述第二RLC/MAC区块的所述标头中。
4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器包含移动台,且所述发送器包含基站收发台。
50.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器包含移动台,且所述接收器包含基站收发台。
51.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RLC/MAC区块包含第一因特网协议语音(VoIP)帧。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RLC/MAC区块包含第二因特网协议语音(VoIP)帧。
53.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中接口实施不连续传输(DTX),且所述第二RLC/MAC区块包含没有因特网协议语音(VoIP)帧的虚拟仅反馈包。
54.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在所述第二RLC/MAC区块的所述标头中包括从所述发送器到所述接收器的链路的质量指示符。
55.一种用于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标准兼容的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包含:
接收器;
发射器;
存储器,其存储程序代码;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接收器、发射器和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程序代码的控制下经配置以致使所述移动台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步骤:
通过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接收由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发送的第一RLC/MAC区块;以及
响应于所述移动台接收到所述第一RLC/MAC区块,自动通过所述空中接口从所述移动台向所述基站收发台传输对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第一确认,如果所述第一区块由所述移动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包含肯定确认(ACK),如果所述第一区块未由所述移动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包含否定确认。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移动台,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程序代码的控制下进一步经配置以致使所述移动台通过将所述第一确认包括在第二RLC/MAC区块的标头中并通过所述空中接口从所述移动台向所述基站收发台发送所述第二RLC/MAC区块来执行所述自动传输所述第一确认的步骤。
57.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移动台,其中所述第一RLC/MAC区块包含因特网协议语音(VoIP)帧。
58.一种包含指令的机器可读媒体,所述指令在由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标准兼容的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将所述移动台配置成执行包含以下各项的操作:
通过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接收由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发送的第一RLC/MAC区块;以及
响应于所述移动台接收到所述第一RLC/MAC区块,自动通过所述空中接口从所述移动台向所述基站收发台传输对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第一确认,如果所述第一区块由所述移动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包含肯定确认(ACK),如果所述第一区块未由所述移动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包含否定确认。
59.一种用于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标准兼容的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包含:
用于经由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GERAN空中接口接收由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发送的RLC/MAC区块的装置;以及
用于响应于所述移动台接收到所述RLC/MAC区块而自动通过所述GERAN空中接口从所述移动台向所述基站收发台传输对所述RLC/MAC区块的确认的装置,如果所述区块由所述移动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确认包含肯定确认(ACK),如果所述区块未由所述移动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确认包含否定确认。
60.一种用于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标准兼容的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所述基站收发台包含:
接收器;
发射器;
存储器,其存储程序代码;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接收器、发射器和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程序代码的控制下经配置以致使所述基站收发台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步骤:
通过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接收由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发送的第一RLC/MAC区块;以及
响应于所述基站收发台接收到所述第一RLC/MAC区块,自动通过所述空中接口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所述移动台传输对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第一确认,如果所述第一区块由所述基站收发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包含肯定确认(ACK),如果所述第一区块未由所述基站收发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包含否定确认。
61.一种包含指令的机器可读媒体,所述指令在由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标准兼容的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将所述基站收发台配置成执行包含以下各项的操作:
通过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所述空中接口接收由所述蜂窝式通信系统的移动台发送的第一RLC/MAC区块;以及
响应于所述基站收发台接收到所述第一RLC/MAC区块,自动通过所述空中接口从所述基站收发台向所述移动台传输对所述第一RLC/MAC区块的第一确认,如果所述第一区块由所述基站收发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包含肯定确认(ACK),如果所述第一区块未由所述基站收发台成功解码,那么所述第一确认包含否定确认。
CN200680034848.XA 2005-07-21 2006-07-20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路复用和反馈支持 Active CN1012686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0196705P 2005-07-21 2005-07-21
US60/701,967 2005-07-21
US75807506P 2006-01-10 2006-01-10
US60/758,075 2006-01-10
PCT/US2006/028341 WO2007014021A2 (en) 2005-07-21 2006-07-20 Multiplexing and feedback suppor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20272.1A Division CN102142944B (zh) 2005-07-21 2006-07-20 经由时分多址空中接口来传输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N201110120258.1A Division CN102142943B (zh) 2005-07-21 2006-07-20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路复用和反馈支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8629A true CN101268629A (zh) 2008-09-17
CN101268629B CN101268629B (zh) 2016-01-20

Family

ID=45073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4848.XA Active CN101268629B (zh) 2005-07-21 2006-07-20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路复用和反馈支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68629B (zh)
TW (1) TWI31635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299A (zh) * 2008-10-13 2009-03-25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编码与星座叠加编码的结合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CN102754379A (zh) * 2010-02-10 2012-10-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4c-hsdpa 确认信令
CN102859924A (zh) * 2010-04-23 2013-01-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用户传输的顺序ack
CN101730238B (zh) * 2008-10-15 2013-02-2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7667483A (zh) * 2015-06-09 2018-02-0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具有对csi‑rs产生的干扰的预测的外环链路适配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58441B2 (en) 2008-06-05 2015-0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an in-band modem for data communications over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503517B2 (en) 2008-06-05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an in-band modem for data communications over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725502B2 (en) 2008-06-05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an in-band modem for data communications over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825480B2 (en) 2008-06-05 2014-09-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btaining non-speech data embedded in vocoder packet
US9083521B2 (en) * 2008-06-05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an in-band modem for data communications over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964788B2 (en) 2008-06-05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an in-band modem for data communications over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743864B2 (en) 2009-06-16 2014-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higher-layer protocol messaging in an in-band modem
US8855100B2 (en) 2009-06-16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higher-layer protocol messaging in an in-band modem
EP2536202B1 (en) * 2010-02-09 2017-07-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923161B1 (ja) * 2010-09-29 2012-04-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2902219B (zh) * 2011-07-29 2017-01-25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电话交换机
US9706547B2 (en) * 2013-01-16 2017-07-1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 operation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66869A1 (en) * 2003-02-19 2004-08-26 Rajiv Laroia Controlled superposition coding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66869A1 (en) * 2003-02-19 2004-08-26 Rajiv Laroia Controlled superposition coding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鸿文: "一种基于ACK反馈的多用户分组调度方法",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
王斌等: "基于ACK和NAK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的性能分析和比较", 《电子学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299A (zh) * 2008-10-13 2009-03-25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编码与星座叠加编码的结合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CN101394299B (zh) * 2008-10-13 2014-04-16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编码与星座叠加编码结合运用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CN101730238B (zh) * 2008-10-15 2013-02-2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02754379A (zh) * 2010-02-10 2012-10-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4c-hsdpa 确认信令
CN102754379B (zh) * 2010-02-10 2015-07-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4c-hsdpa确认信令
CN102859924A (zh) * 2010-04-23 2013-01-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用户传输的顺序ack
CN102859924B (zh) * 2010-04-23 2015-02-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用户传输的顺序ack
CN107667483A (zh) * 2015-06-09 2018-02-0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具有对csi‑rs产生的干扰的预测的外环链路适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16354B (en) 2009-10-21
CN101268629B (zh) 2016-01-20
TW200713932A (en) 2007-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2944B (zh) 经由时分多址空中接口来传输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N101268629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路复用和反馈支持
US11765726B2 (en) Radio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adio transmission method
US11115982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US7830916B2 (en) Cyclic bandwidth allocation method with HARQ enabled
EP1474898B1 (en) Data transfer method
EP1936827B1 (en) Multiplexing and feedback suppor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GB2390954A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a wireless transmission sche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