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40188A -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40188A
CN102740188A CN2012102041702A CN201210204170A CN102740188A CN 102740188 A CN102740188 A CN 102740188A CN 2012102041702 A CN2012102041702 A CN 2012102041702A CN 201210204170 A CN201210204170 A CN 201210204170A CN 102740188 A CN102740188 A CN 102740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ircuit
audio frequency
cobbaif
upwar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041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40188B (zh
Inventor
李东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041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40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40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0188A/zh
Priority to HK13104686A priority patent/HK1177366A1/xx
Priority to MYPI2014703778A priority patent/MY173997A/en
Priority to AU2013275930A priority patent/AU2013275930B2/en
Priority to BR112014031337A priority patent/BR112014031337A2/pt
Priority to US14/408,358 priority patent/US9176705B2/en
Priority to CA2876905A priority patent/CA2876905C/en
Priority to KR1020157001079A priority patent/KR101504468B1/ko
Priority to RU2015100981/08A priority patent/RU2580008C1/ru
Priority to EP13804166.0A priority patent/EP2863649A4/en
Priority to SG11201408192TA priority patent/SG11201408192TA/en
Priority to JP2015516433A priority patent/JP5844500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3/077224 priority patent/WO201318562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40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0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2Interface to dedicated audio devices, e.g. audio drivers, interface to CODE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3Connection circuits to selectively connect loudspeakers or headphones to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9Applications of special connectors, e.g. USB, XLR, in 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or head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terface Circuits In Exchang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该装置中,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一电路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相连;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二电路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相连;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互为衰减电路。从而保证了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均可以接收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实现可以在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线序未明的情况下,使得音频上行信号也可以得到传输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音频接口,一般包括音频输出管脚AUDIO、地管脚GND以及麦克管脚MIC,音频输出管脚AUDIO一般包括左声道管脚和/或右声道管脚,通常为四段式音频接口的第三管脚和第四管脚,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第一管脚为麦克管脚MIC,第二管脚为地管脚GND,另一种是第一管脚为地管脚GND,第二管脚为麦克管脚MIC。
而在音频接口传输数据时,音频下行信号通过音频输出管脚AUDIO进行传输,可以采用左声道管脚和右声道管脚中的一根或者两根,音频上行信号则通过麦克管脚MIC进行传输。
由于现有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在未测量时,无法得到它们的线序,因此,在传输音频上行信号时,需要对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的线序进行测量,得出麦克管脚MIC以进行音频上行信号的传输,而对音频接口的线序进行测量,需要额外的工作量,且使用不够方便。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在音频接口的线序未明情况下,也可以保证音频上行信号传输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一电路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相连;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二电路与所述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相连;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互为衰减电路。
此外,所述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为麦克管脚或者地管脚中的一个;所述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为麦克管脚或者地管脚中的另一个。
此外,所述第一电路采用滤波电路或分压电路;所述第二电路采用滤波电路或分压电路。
此外,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互为对称衰减电路。
此外,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互为非对称衰减电路。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方法,将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互为衰减的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相连。
此外,所述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为麦克管脚或者地管脚中的一个;所述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为麦克管脚或者地管脚中的另一个。
此外,所述第一电路采用滤波电路或分压电路;所述第二电路采用滤波电路或分压电路。
此外,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互为对称衰减。
此外,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互为非对称衰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和方法,将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互为衰减的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相连,可以将音频上行信号的幅值变小,从而保证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均可以接收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实现可以在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线序未明的情况下,使得音频上行信号也可以得到传输的目的。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实施例1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实施例1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实施例1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实施例1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实施例1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实施例2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实施例2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实施例3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实施例3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或位置,进一步,“第一管脚”、“第二管脚”仅是对管脚进行区分,并不用于限定管脚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和方法。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包括:音频接口、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
音频接口通过麦克管脚MIC传输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
由于音频接口麦克管脚MIC和地管脚GND的线序未知,即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为麦克管脚MIC和地管脚GND中的一个,第二管脚为麦克管脚MIC和地管脚GND中的另一个。
此时,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一电路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相连;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二电路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相连。
其中,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互为衰减电路。
另外,为了保证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向可以正常发送音频上行信号,需要令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或第二管脚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形成回路。
具体的,参见图2,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一导通器件连接至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的信号端或者地端,第二管脚通过第二导通器件连接至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的信号端或者地,其中,第一导通器件和第二导通器件不同。
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的另一端口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音频接口的信号输出端的参考电平。另一端口包括信号端或者地。此时,在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音频上行信号时,由于第一管脚或第二管脚通过第三管脚连接至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并形成回路,保证了音频上行信号的传输。
具体的,参见图3,音频接口与音频上行信号接收装置相连,且音频接口第三管脚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或第二管脚的参考电平。
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的另一端口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音频接口的信号输出端的参考电平。另一端口包括信号端或者地。此时,在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音频上行信号时,由于第一管脚或第二管脚通过第三管脚连接至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并形成回路,保证了音频上行信号的传输。
当然,上述两种方式只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方式,只要能实现令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或第二管脚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形成回路即可。
衰减电路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分压电路,参见图4,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阻R2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
当第一管脚为麦克管脚MIC,第二管脚为地管脚GND时,由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直流的音频上行信号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分压,使得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的信号幅值变小,从而保证了音频上行信号发送至第一管脚,即麦克管脚MIC,实现了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当第一管脚为地管脚GND,第二管脚为麦克管脚MIC时,由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直流的音频上行信号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二电阻R2的分压,使得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的信号幅值变小,从而保证了音频上行信号发送至第二管脚,即麦克管脚MIC,实现了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由此可见,无论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是哪种线序,通过本实施例的衰减电路,均可以实现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衰减电路还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分压电路,参见图5,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三电容C3和第二电容C2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
当第一管脚为麦克管脚MIC,第二管脚为地管脚GND时,由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交流的音频上行信号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分压,使得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的信号幅值变小,从而保证了音频上行信号发送至第一管脚,即麦克管脚MIC,实现了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当第一管脚为地管脚GND,第二管脚为麦克管脚MIC时,由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交流的音频上行信号通过第三电容C3和第二电容C2的分压,使得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的信号幅值变小,从而保证了音频上行信号发送至第二管脚,即麦克管脚MIC,实现了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由此可见,无论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是哪种线序,通过本实施例的衰减电路,均可以实现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本发明采用的分压电路可以为对称电路,即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的电阻等效,第一电容C1和第三电容C3的电容等效即可;本发明采用的分压电路还可以为非对称电路,即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的电阻不等,第一电容C1和第三电容C3的电容不等即可。
当然,本发明采用的分压电路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示的电阻和电容电路,只要能实现衰减目的的对称电路或者非对称电路均作为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衰减电路采用滤波电路。
其中,衰减电路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的滤波电路,参见图6,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一电阻R1以及第一电容C1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
当第一管脚为麦克管脚MIC,第二管脚为地管脚GND时,由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通过滤波电路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的滤波,使得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的信号幅值变小,从而保证了音频上行信号发送至第一管脚,即麦克管脚MIC,实现了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当第一管脚为地管脚GND,第二管脚为麦克管脚MIC时,由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的滤波,使得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的信号幅值变小,从而保证了音频上行信号发送至第二管脚,即麦克管脚MIC,实现了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由此可见,无论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是哪种线序,通过本实施例的衰减电路,均可以实现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衰减电路还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的滤波电路,参见图7,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一电容C1以及第一电阻R1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阻R1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
当第一管脚为麦克管脚MIC,第二管脚为地管脚GND时,由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的滤波,使得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的信号幅值变小,从而保证了音频上行信号发送至第一管脚,即麦克管脚MIC,实现了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当第一管脚为地管脚GND,第二管脚为麦克管脚MIC时,由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阻R1的滤波,使得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的信号幅值变小,从而保证了音频上行信号发送至第二管脚,即麦克管脚MIC,实现了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由此可见,无论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是哪种线序,通过本实施例的衰减电路,均可以实现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本发明采用的滤波电路可以为对称电路,即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电阻等效,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电容等效即可;本发明采用的滤波电路还可以为非对称电路,即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电阻不等,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电容不等即可。
当然,本实施例也应如实施例1,需令音频接口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形成回路,以保证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向可以正常发送音频上行信号。
当然,本发明采用的滤波电路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示的电阻和电容电路,只要能实现衰减目的的对称电路或者非对称电路均作为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衰减电路采用滤波电路和分压电路结合的方式。
其中,衰减电路可以采用如图8所示的滤波电路和分压电路结合的方式实现,参见图6,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一电阻R1以及第一电容C1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容C1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
当第一管脚为麦克管脚MIC,第二管脚为地管脚GND时,由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通过滤波电路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的滤波,使得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的信号幅值变小,从而保证了音频上行信号发送至第一管脚,即麦克管脚MIC,实现了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当第一管脚为地管脚GND,第二管脚为麦克管脚MIC时,由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容C1的分压,使得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的信号幅值变小,从而保证了音频上行信号发送至第二管脚,即麦克管脚MIC,实现了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由此可见,无论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是哪种线序,通过本实施例的衰减电路,均可以实现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当然,本实施例中,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还可以通过第二电容C2以及第一电容C1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还可以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
衰减电路还可以采用如图9所示的滤波电路和分压电路结合的方式实现,参见图7,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一电容C1以及第一电阻R1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阻R1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
当第一管脚为麦克管脚MIC,第二管脚为地管脚GND时,由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的滤波,使得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的信号幅值变小,从而保证了音频上行信号发送至第一管脚,即麦克管脚MIC,实现了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当第一管脚为地管脚GND,第二管脚为麦克管脚MIC时,由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阻R1的分压,使得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的信号幅值变小,从而保证了音频上行信号发送至第二管脚,即麦克管脚MIC,实现了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由此可见,无论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是哪种线序,通过本实施例的衰减电路,均可以实现音频信号的上行传输。
当然,本实施例中,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还可以通过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一电阻R1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连接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滤波电路可以为对称电路,即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容C2的电抗等效,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阻R2的阻抗等效即可;本发明采用的滤波电路还可以为非对称电路,即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容C2的阻抗不等,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阻R2的阻抗不等即可。
当然,本实施例也应如实施例1,需令音频接口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形成回路,以保证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向可以正常发送音频上行信号。
当然,本发明采用的滤波电路和分压电路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示的电阻和电容电路,只要能实现衰减目的的对称电路或者非对称电路均作为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互为衰减的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相连。
由于将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互为衰减的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相连,可以将音频上行信号的幅值变小,从而保证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均可以接收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发送的音频上行信号,实现可以在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线序未明的情况下,使得音频上行信号也可以得到传输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通过第一电路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相连;
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通过第二电路与所述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相连;
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互为衰减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为麦克管脚或者地管脚中的一个;
所述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为麦克管脚或者地管脚中的另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路采用滤波电路或分压电路;
所述第二电路采用滤波电路或分压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互为对称衰减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互为非对称衰减电路。
6.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互为衰减的与音频上行信号发生装置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频接口的第一管脚为麦克管脚或者地管脚中的一个;
所述音频接口的第二管脚为麦克管脚或者地管脚中的另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路采用滤波电路或分压电路;
所述第二电路采用滤波电路或分压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互为对称衰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互为非对称衰减。
CN2012102041702A 2012-06-16 2012-06-16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2740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41702A CN102740188B (zh) 2012-06-16 2012-06-16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和方法
HK13104686A HK1177366A1 (en) 2012-06-16 2013-04-1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inking audio siganl by audio interface
CA2876905A CA2876905C (en) 2012-06-16 2013-06-14 Uplink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dio signal via audio interface
EP13804166.0A EP2863649A4 (en) 2012-06-16 2013-06-14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DIO SIGNAL UPLINK VIA AUDIO INTERFACE
BR112014031337A BR112014031337A2 (pt) 2012-06-16 2013-06-14 dispositivo e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enlace ascendente para um sinal de áudio
US14/408,358 US9176705B2 (en) 2012-06-16 2013-06-14 Uplink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dio signal via audio interface
MYPI2014703778A MY173997A (en) 2012-06-16 2013-06-14 Uplink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dio signal via audio interface
KR1020157001079A KR101504468B1 (ko) 2012-06-16 2013-06-14 오디오 인터페이스를 통해 오디오 신호 상행을 진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RU2015100981/08A RU2580008C1 (ru) 2012-06-16 2013-06-14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для аудиосигнала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аудиоинтерфейса
AU2013275930A AU2013275930B2 (en) 2012-06-16 2013-06-14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dio signal uplink via audio interface
SG11201408192TA SG11201408192TA (en) 2012-06-16 2013-06-14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dio signal uplink via audio interface
JP2015516433A JP5844500B2 (ja) 2012-06-16 2013-06-14 オーディオ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によるオーディオ信号のアップリンク装置および方法
PCT/CN2013/077224 WO2013185628A1 (zh) 2012-06-16 2013-06-14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41702A CN102740188B (zh) 2012-06-16 2012-06-16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0188A true CN102740188A (zh) 2012-10-17
CN102740188B CN102740188B (zh) 2013-08-28

Family

ID=46994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41702A Active CN102740188B (zh) 2012-06-16 2012-06-16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9176705B2 (zh)
EP (1) EP2863649A4 (zh)
JP (1) JP5844500B2 (zh)
KR (1) KR101504468B1 (zh)
CN (1) CN102740188B (zh)
AU (1) AU2013275930B2 (zh)
BR (1) BR112014031337A2 (zh)
CA (1) CA2876905C (zh)
HK (1) HK1177366A1 (zh)
MY (1) MY173997A (zh)
RU (1) RU2580008C1 (zh)
SG (1) SG11201408192TA (zh)
WO (1) WO201318562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85628A1 (zh) * 2012-06-16 2013-12-19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和方法
CN103763661A (zh) * 2014-01-28 2014-04-30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密钥设备及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CN103780995A (zh) * 2014-01-28 2014-05-07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输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3119A (zh) * 2002-04-19 2005-08-31 英特尔公司 数字器件的互连
JP2009224839A (ja) * 2008-03-13 2009-10-01 Audio Technica Corp コンデンサーマイクロホン
CN102201827A (zh) * 2011-06-15 2011-09-28 北京天地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号接收、转接装置和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CN202721806U (zh) * 2012-06-16 2013-02-06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42284C1 (ru) * 1993-08-16 1995-08-20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электронных приборов Звуковоспроизводящая стереосистема
US6681020B1 (en) * 1999-04-09 2004-01-20 Vxi Corporation Microphone circuit with mute and keep alive function
JP2001298336A (ja) * 2000-04-12 2001-10-2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マイクアンプ回路
US7579958B2 (en) * 2003-06-03 2009-08-25 Wallace Henry B Audio power meter
JP2007267043A (ja) * 2006-03-28 2007-10-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通話装置
KR101152781B1 (ko) 2007-07-27 2012-06-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피커 공진 감쇄 방법 및 장치
US20100057473A1 (en) * 2008-08-26 2010-03-04 Hongwei Ko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dual voice path processing in an audio codec
KR101618911B1 (ko) * 2008-10-13 2016-05-09 쉔젠 뉴 일렉트릭 사이언스 앤드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디지털 오디오 인터페이스를 장착한 멀티미디어 사운드 시스템
US8150046B2 (en) * 2009-02-26 2012-04-0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udio jack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2461604B1 (en) * 2010-12-06 2017-04-19 BlackBerry Limited Differential microphone circuit
CN102201826B (zh) * 2011-06-15 2014-02-05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号转接及接收装置,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CN102300003B (zh) * 2011-09-20 2013-12-1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耳机插口的移动终端
CN102740188B (zh) 2012-06-16 2013-08-28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3119A (zh) * 2002-04-19 2005-08-31 英特尔公司 数字器件的互连
JP2009224839A (ja) * 2008-03-13 2009-10-01 Audio Technica Corp コンデンサーマイクロホン
CN102201827A (zh) * 2011-06-15 2011-09-28 北京天地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信号接收、转接装置和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CN202721806U (zh) * 2012-06-16 2013-02-06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85628A1 (zh) * 2012-06-16 2013-12-19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和方法
US9176705B2 (en) 2012-06-16 2015-11-03 Tendyron Corporation Uplink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dio signal via audio interface
RU2580008C1 (ru) * 2012-06-16 2016-04-10 Тэндирон Корпорэй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для аудиосигнала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аудиоинтерфейса
CN103763661A (zh) * 2014-01-28 2014-04-30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密钥设备及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CN103780995A (zh) * 2014-01-28 2014-05-07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输出装置
WO2015113473A1 (zh) * 2014-01-28 2015-08-06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密钥设备及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CN103763661B (zh) * 2014-01-28 2017-06-06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密钥设备及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77366A1 (en) 2013-08-16
CA2876905A1 (en) 2013-12-19
EP2863649A1 (en) 2015-04-22
AU2013275930B2 (en) 2015-10-29
JP5844500B2 (ja) 2016-01-20
CN102740188B (zh) 2013-08-28
US9176705B2 (en) 2015-11-03
AU2013275930A1 (en) 2015-01-15
EP2863649A4 (en) 2016-04-06
WO2013185628A1 (zh) 2013-12-19
JP2015521810A (ja) 2015-07-30
SG11201408192TA (en) 2015-01-29
BR112014031337A2 (pt) 2017-06-27
MY173997A (en) 2020-03-03
US20150178039A1 (en) 2015-06-25
KR20150016636A (ko) 2015-02-12
CA2876905C (en) 2015-09-01
RU2580008C1 (ru) 2016-04-10
KR101504468B1 (ko) 2015-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1239B (zh) 高频探针卡
CN102740188B (zh)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和方法
CN104764973A (zh) 感应式线束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07925808U (zh) 在不同功能的电路板之间转接高速信号的装置
CN202721806U (zh) 一种通过音频接口进行音频信号上行的装置
CN102883255B (zh) 转接装置、电子签名工具、检测装置和接口检测系统
EP2648419A3 (en) Earphone jack and earphone interface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532622B (zh) 一种光纤线路测试装置和系统
CN205160517U (zh) 通信监视系统
CN204495947U (zh) 感应式线束检测系统
CN204390804U (zh) 束丝机断丝检测装置
CN203014651U (zh) 变频器输入电路及变频器
CN201717866U (zh) 一种光信号测试装置
CN203849350U (zh) 一种64k数字通道测试装置
CN204046613U (zh) 区域稳控专用光电转换通讯设备
CN204231354U (zh) 一种光纤通信远动模拟信号测试器
CN203482304U (zh) 用于四路复用器控制信号的抗干扰器
CN208537660U (zh) Pcie耦合电容测试板
CN202575738U (zh) 一种起重机电缆卷筒检测设备
CN207995286U (zh) 一种非压缩dvi高清光端机
CN207851165U (zh) 一种can信号光电转换装置及can信号光电隔离系统
CN203178387U (zh) 音频多功能试验仪
CN205015148U (zh) 光纤光通量测试装置
CN103763661A (zh) 智能密钥设备及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CN104378155A (zh) 一种光纤通信远动模拟信号测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83, room 1810, block B, 38 clear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3, room 1810, block B, golden building, No. 17, Qinghua East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73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736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