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6700B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6700B
CN102736700B CN201110084849.8A CN201110084849A CN102736700B CN 102736700 B CN102736700 B CN 102736700B CN 201110084849 A CN201110084849 A CN 201110084849A CN 102736700 B CN102736700 B CN 1027367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latches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housing
rel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48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6700A (zh
Inventor
黎耀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cheng International Machinery Co.,Ltd.
Jiangxi union Speed Technology Co.,Ltd.
Zhang Kaijun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0848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367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36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6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6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67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栓锁件、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栓锁件活动地配置在壳体上,且沿移动路径依序在扣持位置、第一释放位置与第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分别可拆卸地配置在壳体上且处在移动路径上。栓锁件相对于第一构件的路径长度小于栓锁件相对于第二构件的路径长度。当栓锁件处在扣持位置时,栓锁件扣持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当栓锁件处在第一释放位置时,栓锁件释放第一构件。当栓锁件处在第二释放位置时,栓锁件释放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具有断差结构,处在移动路径上的第一释放位置与第二释放位置之间,以阻挡栓锁件朝向第二释放位置移动。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构件能分段拆卸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笔记型计算机在拆装配置在其背面的电池与门盖时,往往需要多个栓锁结构方能达到所需求的动作。举例来说,笔记型计算机的栓锁结构通常会包括用以卡扣住门盖的卡扣模块与将门盖推移出机壳的顶推模块,在使用上需让使用者同时以两手分别控制卡扣模块与顶推模块,方能完成将门盖的拆装动作。
据此,现有拴锁结构为便利使用者,因而将电池与门盖的卡扣结构同时与拴锁结构进行扣接,亦即使用者仅利用一栓锁构件便能同时拆卸电池及门盖。但是此举并未设想使用者仅需更换电池时的情形,因而造成使用者另一种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构件能分段且可选择地被拆卸。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栓锁件、一第一构件以及一第二构件。栓锁件活动地配置在壳体上,且栓锁件沿一移动路径依序在一扣持位置、一第一释放位置与一第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构件与一第二构件分别可拆卸地配置在壳体上且处在移动路径上。栓锁件相对于第一构件的路径长度小于栓锁件相对于第二构件的路径长度。当栓锁件处在扣持位置时,栓锁件扣持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当栓锁件处在第一释放位置时,栓锁件释放第一构件。当栓锁件处在第二释放位置时,栓锁件释放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具有一断差结构,其处在移动路径上的第一释放位置与第二释放位置之间,以阻挡栓锁件朝向第二释放位置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栓锁件包括一本体、一第一顶推部与一第二顶推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分别处在本体的相对两侧。第一顶推部与第二顶推部分别从本体朝向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构件具有一第一导引部与一止挡部,。且断差结构处在第一导引部与止挡部之间。当栓锁件从第一释放位置朝向第二释放位置移动时,第一顶推部陷入断差结构而卡置于该第一导引部与该限位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顶推部相对于第一导引部的路径长度,小于第一顶推部相对止挡部的路径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栓锁件处在第一释放位置时,第一顶推部沿第一导引部顶推第一构件,并将第一构件的局部推离壳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构件从壳体卸下后,断差结构从移动路径上移除,以使栓锁件能朝向第二释放位置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弹性件,连接在壳体与栓锁件之间。当第一构件从壳体卸下后,弹性件驱动栓锁件移回扣持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构件具有一第二导引部,其中第二顶推部相对于第二导引部的路径长度,小于第一顶推部相对于第一导引部的路径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栓锁件处在第二释放位置时,第二顶推部沿第二导引部顶推第二构件,以将第二构件推离壳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导引部与第二导引部分别为相对于栓锁件的移动路径的一斜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构件还具有一第一卡合部,而栓锁件还包括一第二卡合部,对应于第一卡合部。当栓锁件处在扣持位置时,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相互扣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卡合部与第一顶推部为从本体延伸且彼此背离的一凸肋。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藉由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相对于栓锁件的移动路径长度的差异,而让栓锁件能依序推移并卸下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再者,还藉由第一构件上的断差结构,以使栓锁件限于断差结构而无法朝第二释放位置移动,且须待第一构件从壳体移除后方能解除断差结构对于栓锁件的阻挡关系。此举让使用者能选择电子装置上可拆式构件的拆卸顺序,以让使用者对电子装置上不同构件的使用需求均能有所对应。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A与图2B分别以不同视角显示图1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与图4分别是图1的电子装置于不同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与图6分别是图1中电子装置的第一构件与栓锁件的示意图。
图7A至图7C分别显示栓锁件相对于第一构件的移动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电子装置
110:壳体
120:栓锁件
121:第二卡合部
122:本体
123:第四卡合部
124:第一顶推部
126:第二顶推部
130:第一构件
132:断差结构
134:第一导引部
136:止挡部
138:第一卡合部
140:第二构件
142:第二导引部
144:第三卡合部
150:弹性件
C1:扣持位置
L1:移动路径
P1:第一释放位置
P2:第二释放位置
S1:第一表面
S2:第二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A与图2B分别以不同视角显示图1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与图4分别是图1的电子装置于不同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在此仅显示电子装置的部分构件,以能清楚辨识构件的相对关系。
请同时参考图1、图2A与图2B、图3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包括一壳体110、一栓锁件120、一第一构件130以及一第二构件140。壳体110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S1与一第二表面S2。栓锁件120活动地配置在第一表面S1上。第一构件130与第二构件140分别可拆卸地配置在第二表面S2上并扣持于栓锁件120。栓锁件120活动地配置在壳体110上,且沿一移动路径L1依序在一扣持位置C1、一第一释放位置P1与一第二释放位置P2之间移动。在此,图2A与图2B用以对应栓锁件120处在扣持位置C1的状态,图3用以对应栓锁件120处在第一释放位置P1的状态,而图4用以对应栓锁件120处在第二释放位置P2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栓锁件120相对于第一构件130的路径长度小于栓锁件120相对于第二构件140的路径长度,因而在栓锁件120沿移动路径L1相对于壳体110的移动过程中,当栓锁件120处于扣持位置C1时,栓锁件120会同时扣持第一构件130与第二构件140。接着,当栓锁件120移动至第一释放位置P1时,栓锁件120会释放第一构件130。最后,当栓锁件120移动至第二释放位置P2时,栓锁件120会释放第二构件140。再者,第一构件130具有一断差结构132,其处在移动路径L1上的第一释放位置P1与第二释放位置P2之间,故而当栓锁件120从第一释放位置P1朝向第二释放位置P2移动时,此断差结构132会阻挡栓锁件120朝向第二释放位置P2继续移动。
基于上述,电子装置100藉由第一构件130上的断差结构132而阻挡栓锁件120持续朝向第二构件140移动,以避免连同第二构件140一并移除的情形。此举所产生的效果即在于让使用者于卸下第一构件130之时尚能保有是否继续拆卸第二构件140的选择,藉由分隔第一构件130与第二构件140相对于壳体110的拆卸动作,而提高使用者对电子装置100于拆装构件的选择性。在此,电子装置100例如是一笔记型计算机,第一构件130例如是笔记型计算机的电池,而第二构件140例如是处于笔记型计算机底部的门盖。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相较于门盖而言,其具有较频繁拆装的使用特性,故而以其作为第一构件130,以达到能先行拆卸的效果。但是本实施例并未限制于此,任何配置在电子装置上的可拆式构件,皆能以本发明的特征而提高其拆卸上的选择性与便利性。
图5与图6分别是图1中电子装置的第一构件与栓锁件的示意图。请先参考图2A、图2B、图5与图6,详细而言,栓锁件120包括一本体122、一第一顶推部124与一第二顶推部126,其中本体122活动地配置在第一表面S1,而第一顶推部124与第二顶推部126分别穿过壳体110而突出于第二表面S2。在此,第一构件130与第二构件140在第一表面S1上的正投影分别处在栓锁件120在第一表面S1上的正投影的相对两侧,亦即在结构上若将壳体110省略时,第一构件130与第二构件140实质上分别处在本体122的相对两侧,且第一顶推部124与第二顶推部126分别从本体122朝向第一构件130与第二构件140延伸,以让栓锁件120能以单一的移动路径L1便达到同时拆卸第一构件130与第二构件140的效果
再者,第一构件130还具有一第一导引部134、一止挡部136与一第一卡合部138,其中上述的断差结构132处在第一导引部134与止挡部136之间。第二构件140具有一第二导引部142与一第三卡合部144,而栓锁件120还具有突出于第二表面S2,且分别对应第一卡合部138与第三卡合部144的一第二卡合部121与第四卡合部123。据此,当栓锁件120处在扣持位置C1时,便能藉由第一卡合部138卡合于第二卡合部121、第三卡合部144卡合于第四卡合部123,而达到栓锁件120同时将第一构件130与第二构件140扣持在壳体110上的效果。在此将上述卡合部138、121、144、123以卡勾结构分别显示,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在栓锁件120沿移动路径L1移动时,栓锁件120的第二卡合部121、第四卡合部123会先解除与第一构件130的第一卡合部138、与第二构件140的第三卡合部144的扣持关系。接着,由于第二顶推部126相对于第二导引部142的路径长度,小于第一顶推部124相对于第一导引部134的路径长度,且第一顶推部124相对于第一导引部134的路径长度,小于第一顶推部124相对于止挡部136的路径长度。因此,栓锁件120便会依序以第一顶推部124行经第一导引部134(即第一释放位置P1)与止挡部136,再接着以第二顶推部126行经第二导引部142(即第二释放位置P2)的模式移动。
图7A至图7C分别显示栓锁件相对于第一构件的移动示意图。请参考图7A至图7C并对照图2B与图3,详细而言,当第一顶推部124移动至第一释放位置P1时,由于第一导引部134在结构上为相对于栓锁件120的移动路径L1的一斜面,因此让第一顶推部124沿着第一导引部134移动,便能将第一构件130的局部推离壳体110。在此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构件130相对于壳体110的移动模式,是以栓锁件120的移动路径L1为轴而相对于壳体110进行转动,以使部分第一构件130旋转,而方便使用者从壳体110卸下第一构件130。然而本发明并未对此予以限制,亦即可拆式构件相对于壳体的移动模式是可依据其结构特性而予以适当地改变。
接着,当栓锁件120的第一顶推部124欲进一步地朝向第二释放位置P2移动时,此时却因第一构件130并未完全从壳体110卸下,因而第一顶推部124会陷入仍处在其移动路径L1上的断差结构132,而使第一顶推部124止挡于第一构件130的止挡部136上。当使用者将第一构件130从壳体110卸下之后,栓锁件120方能继续朝向第二释放位置P2移动。据此,使用者便获得选择的机会以决定是否仅拆卸第一构件130或将第二构件140一并进行拆卸。
更进一步地说,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一弹性件150,其连接在壳体110与栓锁件120之间。当使用者将第一构件130从壳体110卸下后,弹性件150会驱动栓锁件120移回扣持位置C1。届此,便完成对第一构件130的移除动作。当使用者欲再将第二构件140从壳体110卸下时,仅需再推动栓锁件120,使其从扣持位置C1朝向第二释放位置P2移动,此时并无第一构件130的断差结构132的阻挡,因而第二顶推部126便能沿着第二导引部142而将第二构件140推离壳体110,以让使用者能将第二构件140从壳体110卸下。在此,第二导引部142如同第一导引部134的结构一般,为相对于栓锁件120的移动路径L1的一斜面。因此,栓锁件120得以将第二构件140沿垂直移动路径L1的方向推离壳体110。同样地,在此并未限制第二构件140相对于壳体110的移动模式。如此一来,便能完成第一构件130与第二构件140从壳体110卸下的动作。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藉由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相对于栓锁件的移动路径长度的差异,而让栓锁件能依序推移并卸下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再者,更藉由第一构件上的断差结构,以使栓锁件限于断差结构而无法朝第二释放位置移动,且须待第一构件从壳体移除后方能解除断差结构对于栓锁件的阻挡关系。此举让使用者能选择电子装置上可拆式构件的拆卸顺序,让使用者对电子装置上不同构件的使用需求均能有所对应,以提高电子装置于拆装构件时的便利性与选择性。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一壳体;
一栓锁件,活动地配置在该壳体上,且该栓锁件沿一移动路径依序在一扣持位置、一第一释放位置与一第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该栓锁件包括:
一本体;以及
一第一顶推部与一第二顶推部;以及
一第一构件与一第二构件,分别处在该本体的相对两侧,且分别可拆卸地配置在该壳体上且处在该移动路径上,且该栓锁件相对于该第一构件的路径长度小于该栓锁件相对于该第二构件的路径长度,该第一顶推部与该第二顶推部分别从该本体朝向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延伸,当该栓锁件处在该扣持位置时,该栓锁件扣持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当该栓锁件处在该第一释放位置时,该栓锁件释放该第一构件,当该栓锁件处在该第二释放位置时,该栓锁件释放该第二构件,其中该第一构件具有一断差结构,处在该移动路径上的该第一释放位置与该第二释放位置之间,以阻挡该栓锁件朝向该第二释放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构件还具有一第一导引部与一止挡部,该断差结构处在该第一导引部与该止挡部之间,当该栓锁件从该第一释放位置朝向该第二释放位置移动时,该第一顶推部陷入该断差结构而卡置于该第一导引部与该止挡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顶推部相对于该第一导引部的路径长度,小于该第一顶推部相对于该止挡部的路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当该栓锁件处在该第一释放位置时,该第一顶推部沿该第一导引部顶推该第一构件,并将该第一构件的局部推离该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当该第一构件从该壳体卸下后,该断差结构从该移动路径上移除,以使该栓锁件能朝向该第二释放位置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
一弹性件,连接在该壳体与该栓锁件之间,当该第一构件从该壳体卸下后,该弹性件驱动该栓锁件移回该扣持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构件具有一第二导引部,而该第二顶推部相对于该第二导引部的路径长度,小于该第一顶推部相对于该第一导引部的路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当该栓锁件处在该第二释放位置时,该第二顶推部沿该第二导引部顶推该第二构件,以将该第二构件推离该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导引部与该第二导引部分别为相对于该栓锁件的该移动路径的一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构件还具有一第一卡合部,而该栓锁件还包括一第二卡合部,对应于该第一卡合部,当该栓锁件处在该扣持位置时,该第一卡合部与该第二卡合部相互扣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卡合部与该第一顶推部为从该本体延伸且彼此背离的一凸肋。
CN201110084849.8A 2011-03-29 2011-03-29 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6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4849.8A CN102736700B (zh) 2011-03-29 2011-03-29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4849.8A CN102736700B (zh) 2011-03-29 2011-03-29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6700A CN102736700A (zh) 2012-10-17
CN102736700B true CN102736700B (zh) 2015-08-19

Family

ID=46992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484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6700B (zh) 2011-03-29 2011-03-29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67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3013A (zh) * 2013-03-20 2014-09-2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19278Y (zh) * 2005-08-19 2006-09-2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机壳边缘固定结构
CN101515190A (zh) * 2008-02-20 2009-08-26 精英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快速装卸电子装置的拆装结构及其相关承载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50082A1 (en) * 2004-01-13 2005-07-14 Shoei-Yuan Shih Removable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1739094B (zh) * 2008-11-27 2012-06-1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扣持结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19278Y (zh) * 2005-08-19 2006-09-2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机壳边缘固定结构
CN101515190A (zh) * 2008-02-20 2009-08-26 精英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快速装卸电子装置的拆装结构及其相关承载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6700A (zh)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9379A (zh) 电子设备及其卡止装置
US8367238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battery module
US892908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otherboard
US9471095B2 (en) Fastening assembly, housing, and disassembling method of housing
CN102736700B (zh) 电子装置
TWI519931B (zh) 包括可縮回式扣栓構件之電子裝置
CN104008766A (zh) 把手组、硬盘组合及服务器
US20130328461A1 (en) Latch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239592B1 (en) Docking station
CN201867701U (zh) 电子装置
US20140183317A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expansion card
CN201867694U (zh) 电子装置
US8599548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PCI card bracket
TWI441986B (zh) 用來固定元件之固定機構
TWI576037B (zh) 電路板固定結構及使用該電路板固定結構的電子裝置
CN102736677B (zh) 电子装置
CN106325397B (zh) 固定装置及电子装置
US20170329367A1 (en) Assembly for preventing unexpected shutdown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ame
US855341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4035484A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130044427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TWM457888U (zh) 顯示裝置
US20120008260A1 (en) Latch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40140014A1 (en) Enclos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TWM492602U (zh) 卡扣裝置與應用此卡扣裝置電子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0

Address after: Room 8, building 805, sunshine times, Fenghuang Road, Fenghuang County, Shangrao, Jiangxi, Shangrao

Co-patentee after: Zhang Kaijun

Patentee after: Jiangxi union Spe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Qingnian Road Taiwan Wanhua District of Taipei city China No. 184 3 2 floor

Patentee before: Fucheng International Machiner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0

Address after: Qingnian Road Taiwan Wanhua District of Taipei city China No. 184 3 2 floor

Patentee after: Fucheng International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Taipei City, Taiwan Chinese Shilin District Hougang Street No. 66

Patentee before: Yingda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