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6254B - 视认切换用眼镜及显示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视认切换用眼镜及显示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6254B
CN102736254B CN201210101735.4A CN201210101735A CN102736254B CN 102736254 B CN102736254 B CN 102736254B CN 201210101735 A CN201210101735 A CN 201210101735A CN 102736254 B CN102736254 B CN 1027362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audience
glasses
liquid crystal
ti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17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6254A (zh
Inventor
小谷晃央
田岛秀春
森豪
足立佳久
原田康弘
北泽田鹤子
江藤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884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22269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884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22269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36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6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6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62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98Synchronisation thereof;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32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 H04N13/341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using temporal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78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for tracking rotational head movements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83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for tracking with gaze detection, i.e. detecting the lines of sight of the viewer's ey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4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temporal multiplexing, e.g. using sequentially activated left and right shu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56Image reproduce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13/00Details of stereoscopic systems
    • H04N2213/008Aspects relating to glasses for viewing stereoscopic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晶快门眼镜(10)对观赏者左右眼的视认可否状态进行切换,其具备倾斜传感器(15),倾斜传感器(15)检测佩戴着液晶快门眼镜(10)的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时的液晶快门眼镜(10)的倾斜量。

Description

视认切换用眼镜及显示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以观赏3维(3D)影像的视认切换用眼镜、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2维(2D)影像以外的3维影像的视听方法等正得到积极研究。为了对3D影像进行视听等,例如需要分别显示3D影像专用的右眼用影像及左眼用影像,然后通过偏光眼镜或快门眼镜等,仅用右眼看右眼用影像,仅用左眼看左眼用影像。
另外,若使用快门眼镜,则需要配合从显示装置交替输出右眼用影像及左眼用影像的输出定时,来控制该眼镜的右眼用快门及左眼用快门的开闭(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若快门眼镜接收的是右眼用影像,则在接收该右眼用影像的期间,控制打开右眼用快门且关闭左眼用快门。由此,能够仅用右眼看右眼用影像,仅用左眼看左眼用影像,从而观赏者能够获得3维影像制作者所设计的立体感。
3D国际协会(3D Consortium,即3DC)安全方针部会提供的“3DC安全方针(2010年4月20日改订版)”指出,若在视听立体影像时看到2重影像,或难以感觉立体影像时,当立即停止观看,并确认或调整显示设备和软件设定。若仍看到2重影像或感到不协调,即立体视觉若不成立,当停止利用3维显示。
其理由在于上述方针指出,利用两眼视差来工作的立体设备虽然能使进入右眼和左眼的两不同视点的影像在脑中融合,从而使利用者感到立体感,但在系统调整不当(左右光轴的错位、左右图像尺寸的差异、色度/亮度差、上下错位、左右影像的光混合(串扰较大等))时,左右的2影像便难以融合,从而导致看到2重影像或感到不自然,这将成为引起眼疲劳的原因。
该方针尤其指出,对于观赏者的观赏姿势而言,若采用的是两眼视差方 式,则以两眼与显示面的水平方向相平行的姿势进行观赏为佳。其理由在于,若两眼倾斜于显示面,映入左右眼的影像的上下差异便增大,从而难以进行融合,并引起眼疲劳。另一理由在于,就利用直线偏振光的偏光眼镜而言,若发生了倾斜,串扰便会增大,从而易诱发眼疲劳。
另外,还有将此类3维影像的视听系统应用于2维影像视听的技术(专利文献2、3)。
专利文献2揭示了一种在不浪费整个画面尺寸的前提下显示多个影像,且使多人同时观看不同影像的影像显示装置。在该影像显示装置中,采用了与画面中显示的影像信号呈同步地来开闭左右眼视野的快门眼镜,且在同一画面中以时分割方式来周期性地显示N个影像信号,当画面中显示的N个影像信号的其中某个被选择时,快门眼镜便按照所被选择的影像信号的周期来进行开闭。
另外,在专利文献3揭示的眼镜装置中,用以观看立体影像的立体眼镜不但能使用户看到2个显示画面的其中仅一方,还能选择所要映出的影像,并输出选择的影像的音频。该眼镜装置不对左右眼看的立体影像进行显示,而是介由立体影像用眼镜来显示2个不同节目的影像信号。该眼镜装置在用户对该2个节目的影像信号作了选择后,能使用户仅看到2节目的其中之一,并从耳机输出所被选择的节目的音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昭62-174793号公报”,1987年7月31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10-240212号公报”,1998年9月11日公开。
专利文献3: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10-243420号公报”,1998年9月11日公开。
发明内容
如上述的,从抑制立体影像观赏过程中的因观赏者的观赏姿势而发生的健康损害的观点来看,关键是要使观赏者得知自身观赏姿势是否适于观赏立体影像。
然而专利文献1并未揭示或启示用于使观赏者认识到自身观赏姿势的技 术结构。
另外,专利文献2、3的技术是将3维影像视听技术应用于2维影像视听的技术,其在显示2维影像时只是在画面中显示2维影像,因而缺点在于比3维影像缺少临场感。因此,为了提高2维影像的临场感,需要一种提高2维影像的表现自由度的技术(即,按照观赏者脸部的姿势来改变2维影像表现方法的技术)。
此外,由于专利文献2、3中的技术并未按照观赏者脸部的姿势来改变影像姿态,因此当观赏者脸部的姿势发生变化时(例如脸部横倒时),观赏者便是以倾斜状态来观赏影像,从而发生观赏者的视认性下降的问题。若运用上述的提高影像表现自由度的技术,便能够解决该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研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观赏者在立体影像观赏过程中的健康损害的视认切换用眼镜、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2维显示影像的影像表现自由度的视认切换用眼镜、显示控制装置以及显示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视认切换用眼镜对观赏者的左右眼的视认可否状态进行切换,其特征在于:具备倾斜检测单元,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佩戴着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观赏者的脸部发生倾斜时的、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量。
3D国际协会(3DC)安全方针部会提供的“3DC安全方针(2010年4月20日改订版)”指出,对于观赏立体影像的观赏者的观赏姿势,若采用的是两眼视差方式的3维显示,则以两眼与显示面的水平方向相平行的姿势进行观赏为佳。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若观赏者的脸部上配带有视认切换用眼镜,且观赏者的脸部对着水平方向或对着显示装置发生了相对性倾斜,视认切换用眼镜便也随之倾斜。倾斜检测单元对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量进行检测。该倾斜量是表达观赏者的观赏姿势的指标。
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具备切换观赏者左右眼的视认可否状态的视认切换用眼镜、以及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具备:倾斜检测单元,检测佩戴着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观赏者的脸部发生倾斜时的、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量;以及第1输出单元,将所述倾斜检测单元 的检测结果作为倾斜信号,输出给所述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显示所述影像;以及第1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倾斜信号;以及倾斜变更单元,根据所述第1接收单元收到的所述倾斜信号来改变所述影像的倾斜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结构,当佩戴有眼镜的观赏者的脸部发生倾斜(例如脸部的朝向及/或脸部的倾斜)变化时,眼镜的倾斜状态也伴随该变化而变化,而该眼镜的倾斜会被倾斜检测单元检测到。即,倾斜检测单元用以检测观赏者脸部的倾斜状态。倾斜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作为姿势信号,从第1输出单元输出给显示装置。
另一方面,在显示装置中,上述姿势信号被第1接收单元接收后,由倾斜变更单元根据第1接收单元收到的姿势信号来改变影像的姿态。即,在显示装置中,根据眼镜的姿势(即观赏者的脸部的姿势)来改变影像的姿态。
通过上述技术结构,影像的姿态根据观赏者的脸部姿势而变更,因此能够针对该观赏者,按照其脸部姿势来改变影像的观看方式。即,能够提高影像的表现自由度。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视认切换用眼镜是切换观赏者左右眼的视认可否状态的的视认切换用眼镜,其具备用以对佩戴着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观赏者的脸部发生倾斜时的、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量进行检测的倾斜检测单元。
因此本发明的效果在于能够抑制观赏者在观赏立体影像的过程中发生的健康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要部结构框图。
图2A是用以说明观赏者的观赏姿势的倾斜情况的模式图,表示的是观赏者的脸部未发生倾斜时的情况。
图2B是用以说明观赏者的观赏姿势的倾斜情况的模式图,表示的是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时的情况。
图3是左眼用液晶快门及右眼用液晶快门的开闭状态切换的一例时序图。
图4是左眼用液晶快门及右眼用液晶快门的开闭状态切换的一例时序 图。
图5是左眼用液晶快门及右眼用液晶快门的开闭状态切换的一例时序图。
图6是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装置的要部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要部结构框图。
图8是显示屏的显示形态的一例模式图。
图9是显示屏的显示形态的一例模式图。
图10是显示屏的显示形态的一例模式图。
图11是显示屏的显示形态的一例模式图。
图12是显示屏的显示形态的一例模式图。
图13是显示屏的显示形态的一例模式图。
图14是显示屏的显示形态的一例模式图。
图15是显示屏的显示形态的一例模式图。
图16A是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其表示了坐标系。
图16B是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其表示了采用有单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眼镜的基本姿势状态。
图16C是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其表示了采用有单轴加速度传感器时的眼镜面旋转状态。
图16D是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其表示了采用有单轴加速度传感器时的眼镜面摆动状态。
图16E是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其表示了采用有双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眼镜的基本姿势状态。
图16F是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其表示了采用有双轴加速度传感器时的眼镜面旋转状态。
图16G是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其表示了采用有双轴加速度传感器时的眼镜面摆动状态。
图17是显示屏的显示形态的一例模式图。
图18是包含了本发明的视认切换用眼镜及显示控制装置的3D影像观赏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显示控制系统的结构概略图。
图20是视认切换用眼镜的主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21A是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姿态与观赏者脸部的姿势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表示的是脸部未沿脸部前后方向轴Q1发生旋转倾斜时的上述关系。
图21B是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姿态与观赏者脸部的姿势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表示的是脸部沿上述轴Q1发生了旋转倾斜时的上述关系。
图22A是显示部显示的影像的姿态的说明图,表示的是影像未相对于显示画面进行倾斜时的状态。
图22B是显示部显示的影像的姿态的说明图,表示的是影像沿影像面中心,相对于显示画面进行了旋转倾斜时的状态。
图23是对图22B中的影像作了缩小显示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24是显示画面为正方形的显示部的示意图。
图25是显示画面为圆形的显示部的示意图。
图26A是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姿态与观赏者脸部的姿势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表示的是脸部未沿脸部左右方向轴Q2发生旋转倾斜时的上述关系。
图26B是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姿态与观赏者脸部的姿势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表示的是脸部沿上述轴Q2发生了旋转倾斜时的上述关系。
图27是显示部显示的影像沿影像面左右方向轴Q5进行了旋转倾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8A是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姿态与观赏者脸部的姿势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表示的是脸部未沿脸部上下方向轴Q3发生旋转摆动时的上述关系。
图28B是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姿态与观赏者脸部的姿势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表示的是脸部沿上述轴Q3发生了旋转摆动时的上述关系。
图29是显示部显示的影像沿影像面上下方向轴Q6进行了旋转倾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显示控制系统的结构概略图。
图31A是显示部未沿显示部前后方向轴Q7进行旋转倾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1B是显示部沿显示部的上述轴Q7进行了旋转倾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2是,观赏者脸部沿脸部左右方向轴Q2所发生的旋转倾斜、与显示部沿其左右方向轴Q9所发生的旋转倾斜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33是,观赏者脸部沿脸部上下方向轴Q3所发生的旋转摆动、与显示 部沿其上下方向轴Q10所发生的旋转倾斜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3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显示控制系统的结构概略图。
图35是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的显示控制系统的结构概略图。
图3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显示控制系统的结构概略图。
图3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显示控制系统的动作说明图。
图38是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的显示控制系统的结构概略图。
图39A是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其表示了坐标系。
图39B是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其表示了采用有单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眼镜的基本姿势状态。
图39C是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其表示了采用有单轴加速度传感器的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沿其前后方向轴的旋转状态。
图39D是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其表示了采用有单轴加速度传感器的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沿其左右方向轴的旋转状态。
图39E是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其表示了采用有双轴加速度传感器时的眼镜的基本姿势状态。
图39F是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其表示了采用有双轴加速度传感器的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沿其前后方向轴的旋转状态。
图39G是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其表示了采用有双轴加速度传感器的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沿其左右方向轴的旋转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2 显示屏(显示装置)
3、50 显示控制装置
10、10a 液晶快门眼镜(视认切换用眼镜)
14 通知部
15 倾斜传感器(倾斜检测单元)
54 影像变更控制部(变更单元)
121 倾斜判断部(判断单元)
121a 倾斜量决定部(决定单元)
61、61H、61J 显示控制系统
71 倾斜信号接收部(第1接收单元)
72、72B、72C 倾斜变更部(倾斜变更单元)
73 显示部
75a、75aE、75aF 支撑机构
75b 驱动部(驱动单元)
75c、75cE、75cF、75cG 控制部(第1控制单元)
76 关系建立部(关系建立单元)
77 影像输出控制部
78 变化数检测部(变化数检测单元)
79 时分割部(时分割单元)
80 液晶快门眼镜(视认切换用眼镜)
82 倾斜检测部(姿势检测单元)
83 切换信号输出部(第2输出单元)
84 倾斜信号输出部(第1输出单元、输出单元)
85 操作部(切换选择单元)
86 切换信号输出控制部(切换信号生成单元)
87 液晶快门(开闭单元)
88 切换信号接收部(第2接收单元)
89 快门控制部(第2控制单元、控制单元)
90 选择部(选择单元)
91 选择数检测部(选择数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根据图1~图5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为了便于说明,对附图中具有同一功能的部件赋予同一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液晶快门眼镜10的结构)
以下根据图1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晶快门眼镜(视认切换用 眼镜)10的要部结构。图1是液晶快门眼镜10的要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液晶快门眼镜10具备有液晶快门13,以对观赏者左右眼的视认可否状态进行切换。具体为,液晶快门13包括能与左眼用影像的显示定时同步地进行开闭的左眼用液晶快门131、以及能与右眼用影像的显示定时同步地进行开闭的右眼用液晶快门132。由此观赏者能够将左右眼视差影像作为立体影像来观赏。
另外,液晶快门眼镜10主要还具备同步信号接收部11、快门控制部12、通知部14、倾斜传感器(倾斜检测单元)15、操作部16和存储部17。
同步信号接收部11用以接收从显示控制装置3输出的同步信号(快门同步信号)。同步信号接收部11例如由能接收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元件、能接收来自LED等的光信号的受光元件来构成。同步信号接收部11将作为同步信号的光信号转换成快门控制部12所能处理的信号(例如数字信号),并将该信号发给快门控制部12。如此,快门控制部12的快门开闭控制部122便能配合显示屏(显示装置)2显示的视差影像的显示定时来控制液晶快门13的开闭动作。由此能够向佩戴液晶快门眼镜10的观赏者提供3D影像制作者所设计的立体感。
快门控制部12主要具备倾斜判断部(判断单元)121以及快门开闭控制部122,其例如通过执行控制程序来控制构成液晶快门眼镜10的部件。快门控制部12将存储部17中存放的程序读入例如由RAM等构成的临时存储部(无图示)并加以执行,由此来进行快门开闭动作的控制等各种处理。
倾斜判断部121取得倾斜传感器15检测到的液晶快门眼镜10的倾斜量,并根据该倾斜量来判断观赏立体影像的观赏者的观赏姿势是否恰当。
当观赏者的脸部上配带有液晶快门眼镜10,且观赏者的脸部相对显示屏发生了倾斜时,液晶快门眼镜10便也随之倾斜。倾斜传感器15如后述那样,对该液晶快门眼镜10的倾斜量进行检测。该倾斜量是表达观赏者的观赏姿势的指标。
3D国际协会(3DC)安全方针部会提供的“3DC安全方针(2010年4月20日改订版)”指出,就观赏立体影像的观赏者的观赏姿势而言,若采用的是两眼视差方式的3维显示,则以两眼与显示面的水平方向相平行的姿势进行观赏为佳。
因此,倾斜判断部121相当于是判断观赏立体影像的观赏者的观赏姿势是否为该“3DC安全方针(2010年4月20日改订版)”指出的理想观赏姿势。
在观赏者观赏立体影像时,快门控制部12的快门开闭控制部122通常所实行的影像形态的是观赏影像形态(初始观赏影像形态)。观赏影像形态是指:使观赏者的左眼仅视认到左眼用影像,右眼仅视认到右眼用影像。
当倾斜判断部121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佳姿势时,则意味着若继续维持该观赏姿势,便不得不停止初始观赏影像形态。因此可以说,倾斜判断部121用以判断是否应该停止初始观赏影像形态。初始观赏影像形态是指:观赏者的左眼仅视认到左眼用影像,右眼仅视认到右眼用影像。
倾斜传感器15对液晶快门眼镜10的倾斜量进行检测。如上述的,倾斜传感器15检测到的倾斜量是表达观赏者的观赏姿势的指标。倾斜传感器15例如可以采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传感器来构成。
在此,对倾斜传感器15检测出的倾斜量进行说明。图2A及图2B是用以说明观赏者的观赏姿势的倾斜情况的模式图,图2A表示的是观赏者的脸部未发生倾斜时的情况,图2B表示的是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时的情况。
首先,在图2A中,观赏者21配带有液晶快门眼镜10。左眼用影像33L和右眼用影像33R在显示屏2中交替显示。左眼用影像33L经由液晶快门眼镜10的左眼用液晶快门131而映入观赏者21的左眼21L。另一方面,右眼用影像33R经由液晶快门眼镜10的右眼用液晶快门132而映入观赏者21的右眼21R。
在此,观赏者21的脸部未相对显示屏2倾斜。具体为,观赏者21的左眼21L与右眼21R的排列方向31未相对显示屏2的水平方向32发生倾斜。可以说,观赏者21正以显示屏2的水平方向32、与观赏者21的左眼21L和右眼21R的排列方向31相平行的这一观赏姿势来进行观赏。
观赏者21通过左眼用影像33L和右眼用影像33R,便能够立体性地观看立体影像33。
与之相比,在图2B中,观赏者21的脸部相对于显示屏2发生了倾斜。具体为,观赏者21的左眼21L和右眼21R的排列方向31’相对于显示屏2的水平方向32发生了θ度(倾斜量)的倾斜。此时,不能说是观赏者21正按照显示屏2的水平方向与观赏者21的左眼21L和右眼21R的排列方向31 相平行的这一观赏姿势,在进行观赏。即,不能说观赏者21的观赏姿势是恰当的观赏姿势。
倾斜传感器15,对观赏者21的左眼21L和右眼21R排列的方向31、31’的、自显示屏2的水平方向倾斜出的角度进行检测。在图2A中,可以说该角度是0度。倾斜传感器15将如此检测到的角度作为倾斜量,输出给快门控制部12。
快门开闭控制部122与同步信号接收部11收到的同步信号相对应地,控制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的开闭动作。由此能够实现与显示定时对应的开闭动作控制。即,快门开闭控制部122根据同步信号来执行以下的初始观赏影像形态:使观赏者的左眼仅视认到左眼用影像,使右眼仅视认到右眼用影像。
另一方面,若倾斜判断部121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则快门开闭控制部122不再执行与同步信号对应的上述初始观赏影像形态,而是通过控制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的开闭动作,来实现预先所定的观赏影像形态(第2观赏影像形态)。关于该第2观赏影像形态,将在后文中说明。
通知部14在倾斜判断部121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时,将该判断结果通知于观赏者。可以通过声音(嘟嘟声)来进行该通知,也可以通过向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的其中一方或两方映入图像或照射光,来进行该通知。
操作部16受理电源的开/关切换指示等来自观赏者的操作。
存储部17用以存储:快门控制部12所要执行的(1)各个部的控制程序、(2)OS程序、(3)应用程序;以及(4)在执行(1)~(3)的程序时所要读取的各种数据。存储部17例如由ROM、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装置来构成。
另外,存储部17还存储:执行第2观赏影像形态来代替初始观赏影像形态时,快门开闭控制部122所要控制的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的开闭动作的内容。
(倾斜传感器15的倾斜量的阈值)
如上所述,倾斜判断部121根据倾斜传感器15检测出的倾斜量,来判断观赏者的观赏姿势是否恰当。在进行该判断时,需要用阈值来表达当倾斜 量大到何种程度时才可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恰当的观赏姿势。倾斜判断部121能够通过对该阈值和倾斜传感器15检测出的倾斜量作比较,来进行上述判断。
例如,根据“3DC安全方针(2010年4月20日改订版)”,在涉及3维影像观赏姿势的项目<GL-3>和<GL-4>中记述有以下的事项(a)及(b),根据该事项(a)及(b)可知若观赏姿势发生倾斜,必然会引发疲劳。
(a)若两眼相对显示面发生了倾斜,则映入左右眼的影像的上下差异便增大,从而导致难以融合,并引起眼疲劳。
(b)若斜着看画面,则梯形失真会增大,从而导致难以看到恰当的立体影像,并可能导致疲劳、头晕。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当倾斜传感器15检测出的倾斜量即图2B中的角度θ处于-5度~5度的范围内时,则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恰当的观赏姿势;而当超出该-5度~5度的范围时,则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恰当的观赏姿势。此时,倾斜判断部121是将倾斜传感器15检测出的倾斜量与-5度和5度作比较,并根据该比较结果来进行上述判断的。
以上所述的-5度~5度的范围仅仅是一个例子,毫无疑问,随每个观赏者的不同,该范围的最适值也不同。由于疲劳感觉的程度也因人而异,因此对于易感到疲劳的人,也可设定更窄的范围来控制使观赏者看不到立体影像。
(倾斜量决定部121a)
观赏者因人而异,例如有人会突然摆动脸部(点头等),有人即使在观赏立体影像时也会不断摆动脸部。在该情况下,若脸部的摆动反复超出上述范围,且每超出一次范围,倾斜判断部121便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那么便会不必要地执行第2观赏影像形态。这对于观赏者而言是十分烦人的。
对此,优选倾斜判断部121具备用以决定是否要将倾斜传感器15检测出的倾斜量用于上述判断的倾斜量决定部(决定单元)121a。例如,若倾斜传感器15是加速度传感器,则该倾斜量决定部121a可以如下述那样,决定是否要将倾斜传感器15即加速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加速度提供给倾斜判断部121作判断。
(a)脸部突然摆动(点头等)的观赏者
在一定的时间(例如0.5秒)内监视加速度的值,若该期间中无变化,则判断为是静止状态。此时,倾斜量决定部121a决定不将该加速度值提供给倾斜判断部121作判断。
若利用的是3轴加速度传感器,则根据x方向、y方向、z方向上的各输出来求取加速度矢量的绝对值,若该绝对值约为1G(G为重力加速度),便判断为是静止状态。此时,倾斜量决定部121a决定不将该加速度值提供给倾斜判断部121作判断。
(b)即使在视听显示屏2时也不断摆动脸部的观赏者
在一定的时间(例如0.5秒)内对加速度的值作积分,若积分值约为1G,则判断为是正常视听状态。此时,倾斜量决定部121a决定不将该加速度值提供给倾斜判断部121作判断。
或,在一定的时间(例如0.5秒)内监视z方向上的加速度差,若加速度的差值符号(正或负)在一定时间内出现2次以上的变化,则判断为是正常视听状态。此时,倾斜量决定部121a决定不将该加速度值提供给倾斜判断部121作判断。
上述的决定方法仅仅是一个例子,毫无疑问,随每个观赏者的不同,该决定的方法也会有差异。由于疲劳的感觉程度因人而异,因此对于易感到疲劳的人,也可加以控制来使上述判断结果更易得出。
(第2观赏影像形态的内容)
如上所述,在倾斜判断部121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时,便执行第2观赏影像形态来取代初始观赏影像形态。图3~图5的时序图用以说明在执行该第2观赏影像形态时,快门开闭控制部122所要控制的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的开闭动作的内容。
在图3中,观赏者的左右眼排列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不倾斜,因此观赏者佩戴的液晶快门眼镜10也未发生倾斜。因此,倾斜传感器15未检测到液晶快门眼镜10的倾斜。
对于该情况,当作为右眼用影像的图像1R显示于显示屏2时,快门开闭控制部122便关闭左眼用液晶快门131且打开右眼用液晶快门132。其后,当作为左眼用影像的图像1L显示于显示屏2时,便打开左眼用液晶快门131且关闭右眼用液晶快门132。对于作为右眼用影像的图像2R和作为左眼用影像的图像2L,也是同样地控制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 的开闭。
像这样,仅当作为左眼用影像的图像1L、2L显示于显示屏2中时,左眼用液晶快门131才使光透过,因此观赏者的左眼中仅映入图像1L、图像2L。同样地,仅当作为右眼用影像的图像1R、2R显示于显示屏2中时,右眼用液晶快门132才使光透过,因此观赏者的右眼中仅映入图像1R、图像2R。由此观赏者便能够看到立体影像。
另一方面,若观赏者左右眼的排列方向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得超过了规定的角度(例如5度),那么观赏者佩戴的液晶快门眼镜10也发生倾斜。因此,倾斜传感器15检测出(在图中“检测到了倾斜”所示的定时上)液晶快门眼镜10的倾斜,从而倾斜判断部121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
对于该情况,当作为右眼用影像的图像3R显示在显示屏2中时,快门开闭控制部122使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均关闭。其后,当作为左眼用影像的图像3L显示在显示屏2中时,使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均打开。对于作为右眼用影像的图像4R和作为左眼用影像的图像4L,也是同样地控制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的开闭。
像这样,仅在作为左眼用影像的图像3L、图像4L显示在显示屏2中时,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同时使光透过,因此观赏者的左右眼中仅映入图像3L、图像4L。因此观赏者看不到立体影像。
即,图3的时序图中表达的第2观赏影像形态是切换成:使左右眼两方视认到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的其中某一方。当然,也可以使观赏者的左右两眼中仅映入图像3R、图像4R。
在图4中,当倾斜判断部121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于图中“检测到了倾斜”所示的定时)时,即,当观赏者左右眼的排列方向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得超过了规定的角度(例如5度)时,观赏者佩戴的液晶快门眼镜10也发生倾斜。因此,倾斜传感器15便检测出液晶快门眼镜10的倾斜。
对于该情况,当作为右眼用影像的图像3R显示在显示屏2中时,快门开闭控制部122使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均关闭。其后,当作为左眼用影像的图像3L显示在显示屏2中时,同样使左眼用液晶快门 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均关闭。对于作为右眼用影像的图像4R和作为左眼用影像的图像4L,也是同样地使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均关闭。
像这样,无论显示在显示屏2中的是作为左眼用影像的图像3L、图像4L,还是作为右眼用影像的图像3R、图像4R,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均不使光透过,因此图像3L、图像4L、图像3R、图像4R均不映入观赏者的左右眼。所以观赏者完全看不到影像。
即,图4的时序图中表达的第2观赏影像形态是切换成:使左右两眼均视认不到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这两方。
在图5中,当倾斜判断部121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于图中“检测到了倾斜”所示的定时)时,即,当观赏者左右眼的排列方向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得超过了规定的角度(例如5度)时,观赏者佩戴的液晶快门眼镜10也发生倾斜。因此,倾斜传感器15便检测出液晶快门眼镜10的倾斜。
对于该情况,当作为右眼用影像的图像3R显示在显示屏2中时,快门开闭控制部122使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均打开。其后,当作为左眼用影像的图像3L显示在显示屏2中时,同样地使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均打开。对于作为右眼用影像的图像4R、作为左眼用影像的图像4L,也是同样地均打开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
像这样,无论显示在显示屏2中的是作为左眼用影像的图像3L、图像4L,还是作为右眼用影像的图像3R、图像4R,左眼用液晶快门131及右眼用液晶快门132均使光透过,因此图像3L、图像4L、图像3R、图像4R均映入观赏者的左右眼。所以观赏者看不到立体影像。
即,图5的时序图中表达的第2观赏影像形态是切换成:使左右眼两方视认到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这两方。
(液晶快门眼镜10的效果)
如上所述,倾斜判断部121根据倾斜传感器15检测出的液晶快门眼镜10的倾斜量,判断观赏立体影像的观赏者的观赏姿势是否恰当。观赏者例如通过利用该判断结果,便能够得知自己的观赏姿势是否适于观赏立体影像。
再之,当观赏者的观赏姿势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时,快门开闭控制部122便执行与至当前为止的初始观赏影像形态不同的第2观赏影像形态,以使观赏者左右眼各自视认到的影像发生变化。
因此,观赏者能够根据该变化,切实得知自身的观赏姿势已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
由此,能够抑制因观赏者在观赏立体影像时的观赏姿势而导致的健康损害。
〔实施方式2〕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当观赏者的观赏姿势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时,该判断结果从液晶快门眼镜输出给显示控制装置,且显示控制装置根据该输出来改变显示屏的显示形态。
(显示控制装置50的结构)
在此,根据图6来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显示控制装置50的要部结构。图6是显示控制装置50的要部结构的一例框图。
显示控制装置50将视差影像显示在显示屏2中,并介由液晶快门眼镜10a来使观赏者观赏立体影像。为了实现该技术结构,显示控制装置50主要具备控制部51、同步信号输出部56、倾斜检测信号接收部57以及存储部58。
控制部51主要具备影像输出控制部52、同步信号输出控制部53、影像变更控制部(变更单元)54以及显示屏驱动控制部55,控制部51例如通过执行控制程序来驱动显示控制装置50的部件。控制部51将存放在存储部58中的程序读入由例如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构成的临时存储部(未图示)中并加以执行,由此进行后述的影像变更控制、显示屏驱动控制、快门同步信号的输出控制等各种处理。
影像输出控制部52接收作为影像源的、由例如后述图18中的记录重放装置5所重放的视差影像,并使该视差影像即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在显示屏2中交替输出。即,影像输出控制部52通过该输出,使显示屏2交替显示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然后,观赏者借助液晶快门眼镜10a来观赏显示屏2中显示的视差影像,如此便能将该视差影像作为立体影像来观赏。
另外,影像输出控制部52将显示定时信号发送给同步信号输出控制部53,该显示定时信号表示的是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各自在显示屏2中的 显示定时(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的切换定时)。
影像变更控制部54,对影像输出控制部52输出的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的在显示屏2中的显示形态(显示器的显示形态)进行变更。当观赏者佩戴液晶快门眼镜10a来观赏立体影像时,影像变更控制部54与液晶快门眼镜10a的视认可否切换定时呈同步地,使显示屏2交替显示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在此,将显示屏2的此时的显示形态称为“立体影像显示形态”。
另一方面,若影像变更控制部54通过倾斜检测信号接收部57而收到了来自液晶快门眼镜10a的倾斜信号(判断信号),则将显示屏2的显示形态从上述立体影像显示形态变更为预先所定的第2影像显示形态。
另外,影像变更控制部54还能够不通过影像输出控制部52,而直接向显示屏2输出规定影像。该规定的影像例如是后述的“警告消息”。由影像变更控制部54直接输出给显示屏2,且使显示屏2显示出附带有所述规定影像的影像。这种立体影像显示形态,也称第2影像显示形态。
此外,影像变更控制部54能够通过显示屏驱动控制部55,来控制显示屏驱动装置4。显示屏驱动装置4用以使显示屏2进行规定的旋转动作。该规定的旋转动作例如是以后述的显示屏中心为旋转轴的旋转动作。这一由影像变更控制部54通过显示屏驱动控制部55来使显示屏2进行规定的旋转动作后的显示形态,也称第2影像显示形态。
同步信号输出控制部53收到了来自影像输出控制部52的显示定时信号后,控制同步信号输出部56将该显示定时信号作为快门同步信号输出。该快门同步信号用以供液晶快门眼镜10a与显示屏2显示的视差影像进行同步。
同步信号输出部56用以输出从同步信号输出控制部53收到的快门同步信号。同步信号输出部56例如由能够输出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光元件、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或半导体激光器(LD:Laser Diode)等半导体发光元件组成,其将快门同步信号转换成红外线等光信号并输出。
像这样,由显示控制装置50来输出快门同步信号,并由液晶快门眼镜10a来接收该快门同步信号,如此便能够在液晶快门眼镜10a中,使液晶快门13的开闭动作与显示屏2显示的视差影像进行同步。由此能够向观赏者提供3D影像制作者所设计的立体感。
倾斜检测信号接收部57用以接收从液晶快门眼镜10a输出的倾斜检测 信号。倾斜检测信号接收部57例如由能够接收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元件、能够接收来自LED等的激光的激光接收元件组成,并将作为倾斜检测信号的光信号转换成影像变更控制部54所能处理的信号(例如数字信号),然后输出给影像变更控制部54。另外,为了不使同步信号与倾斜检测信号发生混频,优选各自采用不同的频带。
显示屏驱动控制部55通过用以使显示屏2旋转的显示屏驱动装置,使显示屏2进行旋转。显示屏2的该旋转动作既可以是以观赏者所视认的显示面的中心为旋转轴的旋转动作,也可以是以显示屏2中垂直于该显示面的某个侧面的中心为旋转轴的旋转动作。显示屏驱动装置4具备了用以实现上述旋转动作的机构。
存储部58用以存储:控制部51所要执行的(1)各个部的控制程序、(2)OS程序、(3)应用程序;以及(4)在执行(1)~(3)的程序时所要读取的各种数据。存储部58例如由ROM(Read Only Memory)、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装置来构成。
存储部58还存储影像变更控制部54所要变更的第2影像显示形态的内容。
(液晶快门眼镜10a的结构)
以下根据图7来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液晶快门眼镜(视认切换用眼镜)10a的要部结构,图7是液晶快门眼镜10a的要部结构例的框图。
液晶快门眼镜10a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液晶快门眼镜10的不同点在于,进一步具备了倾斜检测信号输出部18。以下,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赋予同一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倾斜判断部121判断观赏立体影像的观赏者的观赏姿势是否为恰当的观赏姿势。当倾斜判断部121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时,倾斜检测信号输出部18便将用以表达该判断结果的倾斜检测信号(判断信号)输出给显示控制装置50。该倾斜检测信号如上述那样用以表达:倾斜判断部121已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成是不恰当姿势。同时,该倾斜检测信号中还可以包含用以表达倾斜传感器15检测出的倾斜量的倾斜量信号。
倾斜检测信号输出部18例如由能够输出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光元件、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或半导体激光器(LD:Laser Diode) 等半导体发光元件组成,其将快门同步信号转换成红外线等光信号并输出。
像这样,由液晶快门眼镜10a来输出倾斜检测信号,并由显示控制装置50来接收该倾斜检测信号,由此,当液晶快门眼镜10a的倾斜判断部121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时,显示控制装置50能够将显示屏2的显示形态从立体影像显示形态变为第2影像显示形态。
(第2影像显示形态的内容)
如上所述,当液晶快门眼镜10a的倾斜判断部121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时,显示控制装置50的影像变更控制部54便将显示屏2的显示形态从立体影像显示形态变为第2影像显示形态。图9~图15是用以说明自该立体影像显示形态变化成的第2影像显示形态的内容的模式图。图8是表达立体影像显示形态的模式图,其表示的显示形态是:左眼用影像101L与右眼用影像101R在显示屏2a中交替显示。
在图9中,仅左眼用影像101L显示在显示屏2b中。即,图9所示的显示形态是,仅对左眼用影像101L及右眼用影像101R中的左眼用影像101L进行显示的第2影像显示形态。当然,该第2影像显示形态也可以是仅对右眼用影像101R进行显示。
在图10中,不仅左眼用影像101L与右眼用影像101R在显示屏2c中交替显示,且显示屏2c中还显示有警告消息102。即,图10所示的显示形态是,显示出用以向观赏者通知判断结果的消息,其中,该判断结果为:倾斜判断部121已将该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
在图11中,左眼用影像101L和右眼用影像101R均未显示在显示屏2d中。即,图11所示的显示形态是显示屏2d不显示影像。
在图12中,显示屏2e中显示有仅左眼用影像101L,还显示有警告消息103。即,图12所示的显示形态是,显示出用以向观赏者通知判断结果的消息且进行2维显示(通知影像显示形态),其中,该判断结果为:倾斜判断部121已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另外,只要能向观赏者通知其观赏姿势是不恰当姿势,则也可以采用警告标记、图像闪烁等影像显示形态来取代显示警告消息。
在图13中,虽然左眼用影像101L和右眼用影像101R在显示屏2f中交替显示,但左眼用影像101L及右眼用影像101R各自在显示屏2f中的位置已通过倾斜量信号表达的倾斜量而被改变。改变后的影像分别是左眼用影像 101L’和右眼用影像101R’。
即,图13所示的显示形态是:使左眼用影像101L与右眼用影像101R沿着铅锤方向彼此逆向地朝方向34移动,且使左眼用影像101L和右眼用影像101R间两对应点的直线连线的自水平方向32偏离出的倾斜量、与倾斜传感器15检测到的倾斜量相一致。
图14也是同样的,虽然左眼用影像101L和右眼用影像101R在显示屏2g中交替显示,但左眼用影像101L及右眼用影像101R各自在显示屏2g中的位置已通过倾斜量信号所表达的倾斜量而被改变。该改变后的影像分别是左眼用影像101L”和右眼用影像101R”。在此,倾斜量信号所表达的倾斜量是:观赏者左右眼的排列方向自水平方向偏离出的倾斜量。
即,图14所示的显示形态为:从观赏者的角度看,使左眼用影像101L与右眼用影像101R,在维持彼此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前提下以显示屏2g的中心为旋转轴来旋转,且使左眼用影像101L和右眼用影像101R间两对应点的直线连线35的自水平方向32偏离出的倾斜量,与倾斜传感器15检测到的倾斜量相一致。
另外,在图14所示的显示形态中,左眼用影像101L旋转移动成左眼用影像101L”,右眼用影像101R旋转移动成右眼用影像101R”。
图15所示的显示形态与图14所示的显示形态不同,其是通过显示有左眼用影像101L及右眼用影像101R的显示屏2h本身进行旋转,而实现的显示形态。
(显示控制装置50及液晶快门眼镜10a的效果)
如上所述,倾斜判断部121根据倾斜传感器15检测出的液晶快门眼镜10的倾斜量,判断观赏立体影像的观赏者的观赏姿势是否恰当。观赏者例如能够通过利用该判断结果,得知自己的观赏姿势是否适于观赏立体影像。
此外,当观赏者的观赏姿势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时,影像变更控制部54能够将显示屏2的显示形态,从立体影像显示形态变为与该立体影像显示形态不同的第2影像显示形态。
因此,观赏者能够根据显示形态的这一较大变化,切实地得知自己的观赏姿势已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
另外,若是多个观赏者同时观赏立体影像,则能使其余的观赏者得知其中某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已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从而能够呼吁大家的注意 姿势。
由此,能够抑制因观赏者在观赏立体影像时的观赏姿势而导致的健康损害。
〔倾斜量的检测方法〕
如上述的,可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来作为倾斜传感器15。在此,对采用了该加速度传感器时的倾斜量的检测方法进行说明。图16A、图16B、图16C、图16D、图16E、图16F、图16G是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图16A表示的是坐标系。图16B、图16C及图16D各自表示的是采用单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眼镜的基本姿势状态、眼镜面旋转状态、眼镜面摆动状态。图16E、图16F及图16G各自表示的是采用有双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眼镜的基本姿势状态、眼镜面旋转状态、眼镜面摆动状态。
如图16A所示,液晶快门眼镜10上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即倾斜传感器15。例如,若倾斜传感器15是单轴加速度传感器,那么当观赏者采取基本姿势时,则如图16B所示,z方向上的加速度42为1G41。由此可知观赏者的脸部未发生倾斜。
当眼镜面发生了旋转时,如图16C所示,z方向上的加速度43为1G×cosθ。通过与1G41作大小比较便可得知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
当眼镜面发生了摆动时,如图16D所示,z方向上的加速度44为1G×cosφ。通过与1G41作大小比较便可得知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
接下来,若倾斜传感器15是双轴加速度传感器,那么当观赏者采取基本姿势时,则如图16E所示,x方向上的加速度为0G,z方向上的加速度45为1G41。由此可知观赏者的脸部未发生倾斜。
当眼镜面发生了旋转时,如图16F所示,x方向上的加速度46为1G×sinθ,而z方向上的加速度47为1G×cosθ。通过对x方向上的加速度46以及z方向上的加速度47的绝对值、与1G41作大小比较,便可得知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
当眼镜面发生了摆动时,如图16G所示,x方向上的加速度为0G,z方向上的加速度48为1G×cosφ。通过对x方向上的加速度以及z方向上的加速度48的绝对值、与1G作大小比较,便可得知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
〔眼镜面发生摆动时〕
图17是,发生了图16D及图16G所示的眼镜面摆动时的、显示屏2的第2影像显示形态例的模式图。
如图17所示,当观赏者21的脸部向箭头61P所示的方向倾斜时,影像变更控制部54便通过显示屏驱动控制部55来控制显示屏驱动装置4。通过该控制,显示屏2向箭头62Q所示的方向旋转,其位置变为显示屏2i的位置。
〔3D影像观赏系统的概略结构〕
最后,通过图18来说明包含了液晶快门眼镜10、10a以及显示控制装置3、50的3D影像观赏系统1、1a。图18是3D影像观赏系统1、1a的概略结构图。
3D影像观赏系统1、1a供佩戴液晶快门眼镜10、10a的观赏者将记录重放装置5重放的且被显示在与显示控制装置3、50相连的显示屏2中的视差影像,作为3维影像(3D影像、立体影像)来观赏。
如图所示,3D影像观赏系统1、1a主要具备:显示控制装置3、50;显示屏2;液晶快门眼镜10、10a;记录重放装置5;中继器6;操作部7。在图18中,显示控制装置3、50与显示屏2构成为一体。
显示控制装置3、50用以使显示屏2显示例如由记录重放装置5重放的影像。显示屏2显示从显示控制装置3、50输出的影像。作为显示屏2,例如有LCD(液晶显示屏)、PDP(等离子显示面板)、CRT(cathode-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屏等。
液晶快门眼镜10、10a是与显示控制装置3、50一同使用的设备,其具备偏光片、液晶层、偏光片的这个三层结构,其能够借助液晶层对两路透射偏振光进行切换,由此来切换观赏者左右眼的视认可否状态。具体为,液晶快门眼镜10、10a根据用以控制光的通过和遮断的快门驱动信号,来开闭左眼用和右眼用的快门。该快门驱动信号与从显示装置输出的期望影像信号的场频同步,且其信号宽度也与影像信号对应。因此,通过用该快门驱动信号来开闭快门,观赏者便能通过快门的开状态来仅观赏从多路影像信号中选出的“与一路影像信号对应的影像”,且通过快门的闭状态来遮蔽其他影像,以使观赏者看不到其他影像。即,观赏者能够仅观赏所期望的影像。
观赏者为了观赏立体影像而佩戴的眼镜并不限于是液晶快门眼镜10、10a,也可以是通过其他结构而能控制视认可否状态的设备。例如可以在眼 镜的左右眼前方设置旋转盘,然后由旋转盘在快门的关闭定时遮挡右眼或左眼。
另外,在图18中,液晶快门眼镜10、10a通过缆线,经由中继器6与显示控制装置3、50进行有线连接。但液晶快门眼镜10、10a也可以与中继器6及/或显示控制装置3、50进行无线连接。
另外,在图18中,中继器6上连接有2架的液晶快门眼镜10、10a。但液晶快门眼镜10、10a的数量并不限于是2架,也可以是单个或是3架以上。
操作部7供观赏者输入用以使显示控制装置3、50以及记录重放装置5进行动作的指示信号,其可以由用以遥控操作显示控制装置3、50的遥控器、显示控制装置3、50自身上设置的操作键或连接于显示控制装置3、50的鼠标、键盘等来构成。观赏者通过操作部7而输入的指示信号经由无图示的输入输出控制部,被发送到显示控制装置3、50及/或记录重放装置5的各个部。观赏者由此能够操作显示控制装置3、50、记录重放装置5。
记录重放装置5用以重放BD(Blu-Ray(注册商标)Disc)或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HDD(Hard Disc Driver)等信息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影像信息,其可以是公知的记录重放装置。
以上,通过图18说明了记录重放装置5所重放的影像信号被输入给显示控制装置3、50。但也可以不涉及记录重放装置5。也可以借助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网络,把通过实时播放或通过电影等电子内容(contents)的分发服务而收到的影像数据,输入显示控制装置3、50,然后显示在显示屏2中。作为一例,例如可以利用时移电视或VoD(Video on Demand:视频点播)来取得影像数据,并将与该影像数据对应的影像输入给显示控制装置3、50,然后显示在显示屏2中。时移电视是一种根据定好的播放日程来实时地分发节目的播放服务形式。VoD是一种根据来自接收方的分发请求,以单播方式向该接收方的电子内容处理装置分发电子内容的服务。另外,也可以将地面数字广播或有线电视的影像输入显示控制装置3、50,并显示在显示屏2中。
中继器6用以将显示控制装置3、50、液晶快门眼镜10、10a、记录重放装置5相互连接。但若液晶快门10、10a以及记录重放装置5直接与显示控制装置3、50进行连接,或显示控制装置3、50与液晶快门眼镜10、10a进行无线连接,或记录重放装置5内置于显示控制装置3、50中,则不需要 中继器6。
(附注说明)
最后,液晶快门眼镜10、10a的快门控制部12及显示控制装置50的控制部51中的各功能块可由硬件逻辑来构成,也可以通过利用CPU以软件来实现。
即,快门控制部12以及控制部51可以具有:对用于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命令予以执行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上述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展开上述程序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上述程序及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另外,可以向液晶快门眼镜10、10a以及显示控制装置50提供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以计算机能够读取的方式记录有快门控制部12及控制部51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所述控制程序是用于实现以上所述功能的软件。通过由液晶快门眼镜10、10a以及显示控制装置50中的计算机(或CPU、MPU)来读出并执行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代码,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关于上述记录介质,例如可以是磁带、盒式带等带类;也可以是包括软盘(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以及CD-ROM、MO、MD、DVD、CD-R等光盘在内的盘类;也可以是IC卡(包括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或是掩模型ROM、EPROM、EEPROM、闪存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
另外,液晶快门眼镜10、10a以及显示控制装置50也能够连接通信网络,上述程序代码也能够借助于通信网络来提供。关于上述通信网络,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回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等。另外,用以构成通信网络的传输介质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利用IEEE1394、USB、电力线、电缆电视回线、电话线、ADSL回线等有线通信方案,也可以利用诸如IrDA或遥控器等的红外线、Bluetooth(注册商标)、802.11无线通信、HDR、便携式电话网络、卫星回线、地面数字广播网络(terrestrial digital net)等无线通信方案。即使上述程序代码的形态是借助电子传输而得以体现的、组在载波中的计算机数据信号,本发明也能够得以实现。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 种变更,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记述的技术方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本发明还能够表述如下。即,本发明的显示控制装置能够对显示状态变更单元的动作进行控制,且具备用于接收同步信号的单元和用于检测显示控制装置自身姿势的姿势检测单元,其中,所述显示状态变更单元拥有能针对观赏影像显示装置中显示的影像的观赏者,来改变显示/非显示状态的右眼用快门和左眼用快门,所述快门的开闭动作与所述同步信号同步地进行,所述同步信号表示所述影像显示装置显示的影像的显示定时。该显示控制装置按照所述姿势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该显示控制装置的姿势,改变观赏者所视听的影像。
作为所述显示状态变更单元的动作,优选配合所述显示装置同时进行所述右眼用快门和所述左眼用快门的开闭动作。
作为所述显示状态变更单元的动作,优选所述右眼用快门和所述左眼用快门均保持闭状态。
作为所述显示状态变更单元的动作,优选所述右眼用快门和所述左眼用快门均保持开状态。
所述显示控制装置优选具备向对应于该显示控制装置的影像显示装置发送信号的信号发送单元,本发明优选拥有能按照从所述信号发送单元收到的所述显示控制装置的姿势,来改变所述影像显示装置显示的影像的变更单元。
本发明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是能够适用于所述显示控制装置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具有使所述变更单元将影像显示从3D影像显示切换为2D影像显示的切换单元。
优选通过所述变更单元,在影像显示画面中显示针对所述观赏者的警告消息。
优选通过所述变更单元,不在所述显示装置中显示所述观赏者期望的影像。
优选通过所述变更单元显示所述警告消息且进行以下至少一种变更方式:从所述3D影像变为2D影像;不在所述显示装置中显示所述观赏者期望的影像。
优选通过所述变更单元来改变右眼用影像和左眼用影像的位置。
优选进行以下变更:经所述变更单元而改变的右眼用影像和左眼用影像的位置,按照与连接所述观赏者右眼和左眼的直线略平行的方式各自平行移动。
优选进行以下变更:经所述变更单元而改变的右眼用影像和左眼用影像的彼此间直线连线,以所述显示装置的影像显示部为中心,按照略平行于连接所述观赏者右眼和左眼的直线的方式进行旋转。
经所述变更单元的旋转变化优选是:所述显示装置不进行物理性移动,而是仅旋转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的影像。
经所述变更单元的旋转变化优选是:所述显示装置进行物理性旋转。
优选根据施加在所述显示控制装置上的加速度来求取所述被检测的姿势。
〔实施方式3〕
以下根据图19~图22来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显示控制系统。
(显示控制系统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61按照观赏者脸部的倾斜来改变影像的倾斜状态。如图19所示,显示控制系统61具备了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70、能佩戴在观赏者脸部的液晶快门眼镜(视认切换用眼镜)80。
以下举例进行说明,在例中,当观赏者脸部沿其前后方向轴发生了旋转倾斜时,按照该脸部的倾斜,使显示装置70显示的影像沿其前后方向轴(即,与影像面法线方向平行的轴),向与观赏者脸部的上述倾斜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倾斜并显示。
(液晶快门眼镜80的结构)
液晶快门眼镜80具有对佩戴着液晶快门眼镜80的观赏者的脸部倾斜进行检测的功能。如图19所示,液晶快门眼镜80具备液晶快门眼镜主体81、倾斜检测部(倾斜检测单元)82、倾斜信号输出部(第1输出单元)84、操作部85。
倾斜检测部82、倾斜信号输出部84以及操作部85设置在液晶快门眼镜主体81(具体为后述的镜框部81a或柄部81bL、81bR)中。
如图20所示,液晶快门眼镜主体81具备镜框部81a、连接在镜框部81a两侧的柄部81bL、81bR。在镜框部81a的正面左右,各设有左眼用开口部81cL和右眼用开口部81cR,它们用以划定佩戴着液晶快门眼镜主体81的观 赏者的左右眼视野。
倾斜检测部82通过检测液晶快门眼镜主体81的倾斜(即液晶快门眼镜80的倾斜),来检测佩戴液晶快门眼镜80的观赏者的脸部倾斜。在此,倾斜检测部82检测液晶快门眼镜80的沿其前后方向轴的旋转倾斜,由此来检测观赏者脸部的沿其前后方向轴的旋转倾斜。倾斜检测部82例如由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传感器等构成。
图21A及图21B是液晶快门眼镜80的倾斜与观赏者的脸部P的倾斜之间的关系图。图21A表示的是观赏者的脸部P未沿其前后方向轴Q1发生旋转倾斜时的上述关系,图21B表示的是观赏者的脸部P沿轴Q1发生了旋转倾斜时的上述关系。
在图21A中,观赏者的脸部P未沿与脸部P的前后方向H3平行的轴Q1发生旋转倾斜。即,脸部P的左右方向(即观赏者左右眼的排列方向)H1大致与水平方向H10一致。由于液晶快门眼镜80的左右方向(即开口部81cL、81cR的排列方向)H2以及前后方向H4各自与观赏者脸部P的左右方向H1以及前后方向H3相一致,因此液晶快门眼镜80也同样未沿与液晶快门眼镜80的前后方向H4平行的轴Q1发生旋转倾斜。像这样,观赏者的脸部P沿轴Q1所发生的旋转倾斜、与液晶快门80沿轴Q1所发生的旋转倾斜彼此一致。在该状态下,倾斜检测部82检测出液晶快门眼镜80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这里是指偏离出水平方向80的倾斜)是0度(即,液晶快门眼镜80未沿轴Q1发生旋转倾斜),由此检测出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是0度(即,观赏者的脸部P未沿轴Q1发生旋转倾斜)。
图21B表示的是:从图21A所示的状态起,观赏者的脸部P沿轴Q1旋转倾斜了θ度后的状态。也就是观赏者脸部P的左右方向H1自水平方向H10起旋转倾斜了θ度后的状态。由于液晶快门眼镜80的左右方向H2以及前后方向H4各自与观赏者脸部P的左右方向H1以及前后方向H3相一致,所以液晶快门眼镜80也沿轴Q1,向与脸部P的旋转倾斜方向相同的方向倾斜了θ度。在该状态下,倾斜检测部82检测出液晶快门眼镜80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是θ度,由此检测出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是θ度。
像这样,若观赏者脸部P沿轴Q1旋转改变θ度,则液晶快门眼镜80也沿轴Q1而向与脸部P的旋转倾斜方向相同的方向改变θ度。因此,能够通过检测液晶快门眼镜80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来检测观赏者脸部P的沿 轴Q1的旋转倾斜。
倾斜信号输出部84将来自倾斜检测部82的检测结果,作为倾斜信号S1而发送给显示装置70中的后述的倾斜信号接收部71。倾斜信号输出部84例如由能输出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光元件,或由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等半导体元件组成,其将倾斜信号S1转换成红外线等无线信号并输出。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信号输出部84与倾斜信号接收部71是通过无线来连接的,但它们也可以介由布线来进行有线连接。
操作部85用以受理液晶快门眼镜80电源的开/闭切换指示等,这些来自观赏者的操作。
(显示装置的结构)
显示装置70不仅显示影像,还根据从液晶快门眼镜80输出的倾斜信号S1来改变上述影像的倾斜状态。如图19所示,显示装置70具备倾斜信号接收部71(第1接收单元)、倾斜变更部72(倾斜变更单元)、显示部73、影像输出控制部77。
倾斜信号接收部71接收从液晶快门眼镜80输出的倾斜信号S1。倾斜信号接收部71由例如能接收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元件,或由能接收来自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的光信号(无线信号)的半导体元件组成,其将作为无线信号的倾斜信号S1转换成倾斜变更部72所能处理的信号(例如数字信号),然后输出给倾斜变更部72。
影像输出控制部77接收从外部提供的影像信号S2,然后将该影像信号S2转换成显示部73所能处理显示的图像信号,并输出给显示部73。另外,影像输出控制部77如后述那样,为了使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进行倾斜,遵照倾斜变更部72的控制而对上述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上述图像信号输出给显示部73;或,为了不使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倾斜,以不对上述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的方式,将上述图像信号输出给显示部73。
影像信号S2可以例如通过地面数字广播来提供,或可以由外部的记录重放装置来提供,或也可以借助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网络,通过实时播放、分发电影等电子内容的服务来提供。
显示部73基于从影像输出控制部77输出的上述图像信号来显示影像。显示部73例如由LCD、PDP或CRT等组成。如图22A所示,显示部73具 有例如为横长矩形的显示画面73a。
倾斜变更部72根据倾斜信号接收部71接收的倾斜信号S1,运用图像处理来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倾斜状态。在此,是由倾斜变更部72对影像输出控制部77进行控制,使影像输出控制部77运用图像处理来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倾斜状态的。
具体为,倾斜变更部72根据来自倾斜信号接收部71的倾斜信号S1,对观赏者脸部P沿与脸部P的前后方向H3平行的轴Q1所发生的旋转倾斜(参照图21A和图21B)进行检测。
作为上述检测的结果,若观赏者脸部P如图21A那样未沿轴Q1发生旋转倾斜,则倾斜变更部72对影像输出控制部77进行控制,使影像输出控制部77以图22A所示的不倾斜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D的方式(即,使影像面的左右方向x以及上下方向y各自与显示画面73a的左右方向u以及上下方向v大致一致),将上述图像信号输出给显示部73。
另一方面,作为上述检测的结果,若观赏者脸部P如图21B那样沿轴Q1例如右旋(箭头R所示的方向)倾斜了θ度,则倾斜变更部72对影像输出控制部77进行控制,使影像输出控制部77以图22B中影像D’那样的显示方式,对上述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且将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输出给显示部73。影像D’是: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D以例如影像面中心的法线为旋转轴T,向与观赏者脸部P的倾斜方向相同的旋转方向(例如是右旋)倾斜了θ度后的影像。
像这样,倾斜变更部72使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沿垂直于影像面的旋转轴T进行旋转倾斜,且使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均与观赏者脸部P沿轴Q1所倾斜旋转的角度θ以及旋转方向相同,从而实现图22B所示的影像D’那样的倾斜状态。由此,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沿旋转轴T的旋转倾斜便始终与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相一致。因此,即使观赏者脸部P沿轴Q1进行了旋转倾斜,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说,观赏者仍能以无倾斜的状态来观赏影像。
本实施方式中的影像D’的倾斜角度虽然与液晶快门眼镜80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角度θ相同,但无需一定是同样的倾斜角度。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按照观赏者脸部的倾斜来改变影像的倾斜状态,因此能够按照观赏者脸部的倾斜来改变影像的显示方式。因此 能够提高影像表现的自由度。
另外,倾斜检测部82检测出了液晶快门眼镜80的沿其前后方向轴Q1的旋转倾斜后,倾斜变更部72根据倾斜检测部82的检测结果,使影像沿垂直于该影像的影像面的旋转轴T进行旋转倾斜。因此能够按照液晶快门眼镜80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来使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沿平行于其影像面法线方向的轴,进行旋转倾斜。
另外,由于影像的倾斜旋转方向与液晶快门眼镜80的倾斜旋转方向相同,因此影像始终按照观赏者脸部的倾斜来倾斜变化,从而使观赏者感觉不出倾斜。因此能够提高观赏者对影像的视认性。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由倾斜变更部72对影像输出控制部77进行控制,从而间接地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倾斜状态的,但倾斜变更部72也可直接对从影像输出控制部77输出给显示部73的上述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由此来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倾斜状态。
(变形例1)
本变形例1是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3中,如图22B所示,影像D’仅是沿垂直于影像面的旋转轴T完成了旋转倾斜,其尺寸却没有改变。因此,影像D沿旋转轴T所进行的倾斜旋转有时会导致影像D’的周缘部分从显示画面73a中被切去。
对此,在本变形例中,例如可由影像输出控制部77按照影像D的沿旋转轴T的旋转倾斜,将影像D的尺寸缩小成如图23所示的D’的形态。如此,影像D’的周缘部分不会因影像D的沿旋转轴T的旋转倾斜,而从显示画面73a中被切去。
由此,能够防止因影像D沿旋转轴T所进行的倾斜旋转而导致影像D’的周缘部分从显示画面73a中被切去,所以能够提高观赏者对影像D’的视认性。
另外,虽然在本变形例中,是由影像输出控制部77来缩小影像D的尺寸,但当采用直接由倾斜变更部72运用影像处理来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倾斜状态的技术方案时,也可由倾斜变更部72来缩小影像D的尺寸。
(变形例2)
本变形例2是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
虽然在实施方式3中,显示部73的显示画面73a的形状为图22A所示 的矩形,但并不限定于此。显示画面73a的形状例如可以是图24所示的正方形,也可以是图25所示的圆形。
若是正方形,当影像D如图24所示那样沿垂直于影像面的旋转轴T进行旋转倾斜时,能够减少影像D’中被显示画面73a切去的部分。尤其当影像D如图24所示那样沿垂直于影像面的旋转轴T进行了90度旋转倾斜时,能够防止影像D’的周缘部分从显示画面73a中被切去。图24中的影像D是尚未沿旋转轴T进行旋转倾斜的影像。
若是圆形,如图25所示,无论影像D沿垂直于影像面的旋转轴T旋转倾斜多少度,均能防止影像D’的周缘部分中显示画面73a中被切去。即,不受沿旋转轴T的旋转倾斜的束缚,而始终能防止影像D’的周缘部分中显示画面73a中被切去。在图25中,影像D是未沿旋转轴T进行旋转倾斜的影像,影像D’是沿旋转轴T旋转倾斜了90度后的影像。
(变形例3)
本变形例3是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3中,是按照观赏者脸部P沿轴Q1的旋转倾斜,来改变影像D的倾斜状态的。但在本变形例中,是按照观赏者脸部的沿其左右方向轴的旋转倾斜,来改变影像的倾斜状态的。
在本变形例中,除倾斜检测部82和倾斜变更部72变为了下述技术结构,其他部分均与实施方式3的图19相同。因此,以下在图19的基础上,对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
本变形例中的倾斜检测部82B检测液晶快门眼镜80的沿其左右方向(即观赏者脸部的左右方向)轴的旋转倾斜,由此来检测观赏者脸部的沿其左右方向轴的旋转倾斜。
图26A及图26B是液晶快门眼镜80的倾斜与观赏者脸部P的倾斜之间的关系图。图26A表示的是观赏者的脸部P未沿其左右方向轴(垂直于图纸面的轴)Q2发生旋转倾斜时的上述关系,图26B表示的是观赏者的脸部P沿轴Q2发生了旋转倾斜时的上述关系。
在图26A中,观赏者的脸部P未沿与脸部P的左右方向H1平行的轴Q2发生旋转倾斜。即,脸部P的前后方向H3大致与水平方向H11一致。由于液晶快门眼镜80的左右方向(即开口部81cL、81cR的排列方向)H2 以及前后方向H4各自与观赏者脸部P的左右方向H1以及前后方向H3相一致,因此液晶快门眼镜80也同样未沿与液晶快门眼镜80的左右方向H2平行的轴Q2发生旋转倾斜。像这样,观赏者的脸部P沿轴Q2所发生的旋转倾斜、与液晶快门眼镜80沿轴Q2所发生的旋转倾斜彼此一致。在该状态下,倾斜检测部82B检测出液晶快门眼镜80的沿轴Q2的旋转倾斜是0度(即,液晶快门眼镜80未沿轴Q2发生旋转倾斜)。由此,检测出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2的旋转倾斜是0度(即,观赏者的脸部P未沿轴Q2发生旋转倾斜)。
图26B表示的是,从图26A所示的状态起,观赏者的脸部P沿轴Q2旋转倾斜了φ度后的状态。即,观赏者脸部P的前后方向H3自水平方向H11起旋转倾斜了φ度后的状态。由于液晶快门眼镜80的左右方向H2以及前后方向H4各自与观赏者脸部P的左右方向H1以及前后方向H3相一致,所以液晶快门眼镜80也沿轴Q2,向与脸部P的旋转倾斜方向相同的旋转方向倾斜了φ度。在该状态下,倾斜检测部82B检测出液晶快门眼镜80的沿轴Q2的旋转倾斜是φ度,由此检测出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2的旋转倾斜是φ度。
像这样,若观赏者脸部P沿轴Q2旋转改变φ度,则液晶快门眼镜80也沿轴Q2,向与脸部P的旋转倾斜方向相同的旋转方向改变φ度。因此,能够通过检测液晶快门眼镜80的沿轴Q2的旋转倾斜,来检测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2的旋转倾斜。
本变形例中的倾斜变更部72B根据倾斜信号接收部71收到的倾斜信号S1,如后述那样运用图像处理来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倾斜状态。在此,由倾斜变更部72B根据倾斜信号S1对影像输出控制部77进行控制,从而使影像输出控制部77运用图像处理来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倾斜状态。
具体为,倾斜变更部72B根据来自倾斜信号接收部71的倾斜信号S1,检测出观赏者脸部P以平行于其左右方向H1的轴Q2为轴所发生的旋转倾斜(参照图26A以及图26B)。
作为上述检测的结果,若观赏者脸部P如图26A那样未沿轴Q2发生旋转倾斜,则倾斜变更部72B对影像输出控制部77进行控制,使影像输出控制部77以图22A所示的不倾斜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D的方式(即, 使影像面的左右方向x以及上下方向y各自与显示画面73a的左右方向u以及上下方向v大致一致),将上述图像信号输出给显示部73。
另一方面,作为上述检测的结果,若观赏者脸部P如图26B那样沿轴Q2例如右旋(从观赏者右侧看到的箭头R所示的方向)倾斜了φ度,则倾斜变更部72B控制影像输出控制部77对上述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从而使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D变为看似图27中的影像D’,然后将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输出给显示部73。该影像D’是: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D以轴Q5为旋转轴,且按照与观赏者脸部P的旋转倾斜方向相同的旋转方向(从影像D’的右侧看,为右旋)和相同的角度φ进行了倾斜后的影像。其中,轴Q5是与影像D的左右方向平行且穿过影像面的例如中心T2的轴。
在图27中,经图像处理而变位的影像D’的上边h1与未进行旋转倾斜的影像D的上边h2相比,较靠向画面内侧。因此上边h1比上边h2短。另外,经图像处理而变位的影像D’的下边h3与影像D的下边h4相比,较靠向画面面前侧。因此下边h3比下边h4长。另外,经图像处理而看似沿轴Q5进行了旋转后的影像D’的上下宽d1比影像D的上下宽d2短。其结果是,图27中的影像D’的轮廓经图像处理而为梯形。
像这样,由倾斜变更部72B实施图像处理,使得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变为看似图27中影像D’。影像D’是指:影像沿影像面的左右方向轴Q5,且按照与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2的旋转倾斜呈相同的角度和旋转方向,进行了旋转倾斜后的影像。由此,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沿轴Q5的旋转倾斜便虚拟性地与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2的旋转倾斜相一致,因此即使观赏者脸部P沿轴Q2发生了旋转倾斜,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说,观赏者仍能虚拟性地以无倾斜的状态进行观赏。
如上所述,在该变形例中,倾斜检测部82B检测出液晶快门眼镜80的沿其左右方向轴Q2的旋转倾斜后,倾斜变更部72B根据倾斜检测部82B的检测结果对影像进行图像处理,从而使影像变成看似沿影像面左右方向轴Q5进行了旋转倾斜。因此能够按照液晶快门眼镜80的沿轴Q2的旋转倾斜,虚拟性地使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沿影像面左右方向轴Q5进行旋转倾斜。
另外,由于影像的倾斜旋转方向与液晶快门眼镜80的倾斜旋转方向相同,因此可按照观赏者脸部的倾斜,虚拟性地使影像相对于观赏者不倾斜。从而能够提高观赏者对影像的视认性。
(变形例4)
本变形例4是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3中,是按照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来改变影像的倾斜状态的。但在本变形例中,是按照观赏者脸部P的沿上下方向轴的摆动,来改变影像的倾斜状态的。
在本变形例中,除了倾斜检测部82和倾斜变更部72变为了下述技术结构,其他部分均与实施方式3的图19相同。因此,以下在图19的基础上,对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同一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
本变形例中的倾斜检测部82C检测液晶快门眼镜80的沿其上下方向(即观赏者脸部的上下方向)轴的旋转倾斜,由此来检测观赏者脸部的沿其上下方向轴的旋转倾斜。
图28A及图28B是液晶快门眼镜80的倾斜与观赏者脸部P的倾斜之间的关系图。图28A表示的是观赏者脸部P未沿平行于其上下方向H5的轴Q3(垂直于图纸面的轴)发生摆动时的上述关系,图28B表示的是观赏者的脸部P沿轴Q3发生了摆动时的上述关系。图28A以及图28B分别是从上方看的观赏者脸部P的图。
在图28A中,观赏者脸部P朝向某基准方向H12。即,脸部P的前后方向H3大致与基准方向H12一致。由于液晶快门眼镜80的上下方向H6和前后方向H4各自与观赏者脸部P的上下方向H5和前后方向H3大致一致,因此液晶快门眼镜80的前后方向H4也与基准方向H12大致一致。像这样,观赏者的脸部P沿轴Q3所发生的旋转倾斜、与液晶快门80沿轴Q3所发生的旋转倾斜相一致。
在该状态下,倾斜检测部82C检测出液晶快门眼镜80的前后方向H4与基准方向H12构成的夹角是0度(即,液晶快门眼镜80未沿轴Q3摆动偏离出基准方向H12),从而检知观赏者脸部P未沿轴Q3摆动偏离出基准方向H12。
图28B表示的是,从图28A所示的状态起,观赏者的脸部P沿轴Q3例如右旋摆动了ψ度后的状态。也就是观赏者脸部P的前后方向H3沿轴Q3从基准方向H12起例如右旋摆动了ψ度后的状态。由于液晶快门眼镜80的上下方向H6以及前后方向H4各自与观赏者脸部P的上下方向H5以及前 后方向H3相一致,所以液晶快门眼镜80也同样沿轴Q3,向与脸部P相同的旋转方向摆动了ψ度。
在该状态下,倾斜检测部82C检测出液晶快门眼镜80沿轴Q3从基准方向H12起例如右旋摆动了ψ度,从而检测出观赏者脸部P沿轴Q3从基准方向H12起例如右旋摆动了ψ度。
像这样,若观赏者脸部P沿轴Q3从基准方向H12起改变ψ度,则液晶快门眼镜80也同样地沿轴Q3从基准方向H12起,向同样的旋转方向改变ψ度。因此,能够通过检测液晶快门眼镜80的沿轴Q3的旋转倾斜,来检测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3的旋转倾斜。
关于基准方向H12的设定,例如观赏者可佩戴液晶快门眼镜80并面朝自己希望的方向,然后在该状态下通过操作液晶快门眼镜80的操作部85,来将倾斜检测部82C的检测值复位成零。如此,倾斜检测部82C所检测的便是自该希望方向起的、沿轴Q3的摆动。即,该些操作相当于是将上述希望方向设定成基准方向H12。
虽然本变形例中设想的是将观赏者面朝显示部73时的方向设定成基准方向H12,但并不限定于此。
本变形例中的倾斜变更部72C根据倾斜信号接收部71接收的倾斜信号S1,如后述那样,运用图像处理来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倾斜状态。在此,是由倾斜变更部72C根据倾斜信号S1来对影像输出控制部77进行控制,从而使影像输出控制部77运用图像处理来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倾斜状态的。
具体为,倾斜变更部72C根据来自倾斜信号接收部71的倾斜信号S1,检测观赏者脸部P沿轴Q3从基准方向H12旋转偏离的摆动。
作为上述检测的结果,若观赏者脸部P如图28A那样未沿轴Q3旋转摆动出基准方向H12,则倾斜变更部72C对影像输出控制部77进行控制,使影像输出控制部77以图22A所示的不倾斜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D的方式(即,使影像D的上下方向y以及左右方向x各自与显示画面73a的上下方向v以及左右方向u相一致),将上述图像信号输出给显示部73。
另一方面,作为上述检测的结果,从上方看,若观赏者脸部P如图28B那样沿轴Q3例如右旋(箭头R所示的方向)倾斜了ψ度,则倾斜变更部72C控制影像输出控制部77对上述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以使显示部73显示 的影像变为看似图29中的影像D’,然后将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输出给显示部73。该影像D’是: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D以轴Q6为旋转轴,向与观赏者脸部P的摆动方向相同的旋转方向(例如右旋)摆动了相同角度ψ后的影像。其中,轴Q6是与影像D的上下方向平行且穿过影像面的例如中心T2的轴。
在图29中,经图像处理而变位的影像D’的左边h5与未旋转倾斜时的影像D的左边h6相比,较靠向画面内侧。因此左边h5比左边h6短。另外,经图像处理而变位的影像D’的右边h7与影像D的右边h8相比,较靠向画面面前侧。因此右边h7比右边h8长。另外,经图像处理而看似沿轴Q6进行了旋转后的影像D’的左右宽d3,比影像D的左右宽d4短。因此左右幅d3比影像D的左右幅d4短。其结果是,图29中的影像D’的轮廓经图像处理而成为左边h5为上底,右边h7为下底的梯形。
像这样,由倾斜变更部72C实施图像处理,使得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变为看似图29中影像D’。影像D’是:影像沿影像面的上下方向轴Q6,且按照与观赏者脸部P的摆动呈相同的角度ψ和旋转方向,进行了摆动后的影像。由此,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沿轴Q6的旋转倾斜便虚拟性地与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3的旋转倾斜相一致,因此即使观赏者脸部P沿轴Q3摆动偏离出基准方向H12,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说,观赏者仍能虚拟性地以无倾斜的状态进行观赏。
另外,由于影像的旋转倾斜方向与液晶快门眼镜80的旋转倾斜方向相同,因此可按照观赏者脸部的沿轴Q3的倾斜,虚拟性地使沿轴Q6旋转倾斜后的影像与观赏者呈正对。从而能够提高观赏者对影像的视认性。
(变形例5)
本变形例5是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3中,如图22B所示的,影像D沿轴T的旋转倾斜与观赏者脸部P沿轴Q1的旋转倾斜,是以相同的角度θ来进行的。而在本变形例中,观赏者脸部P沿轴Q1的旋转倾斜的变化速度越快,影像D沿轴T进行旋转倾斜就越大。
在本变形例中,相比于上述实施方式3,除倾斜变更部72变为了下述技术结构,其他部分均相同。以下根据图19以及图22B来进行说明。
本变形例的倾斜变更部72根据倾斜信号接收部71接收的倾斜信号S1, 求取液晶快门眼镜80沿其前后方向轴Q1的旋转倾斜的变化速度,该变化速度越大,便越大地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D的、沿旋转轴T的旋转倾斜。
在此,是由倾斜变更部72来控制影像输出控制部77的,上述变化速度越快,则使影像输出控制部77越大地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D、的沿旋转轴T的旋转倾斜。
由此,例如当液晶快门眼镜80沿轴Q1的旋转倾斜变化量相同时,则液晶快门眼镜80沿轴Q1的旋转倾斜的变化速度越快,影像D沿轴T的旋转倾斜的变化量就越大。
像这样,观赏者脸部P沿轴Q1的旋转倾斜越快,影像D沿旋转轴T的旋转倾斜便越大,因此能够提高影像的临场感。
在本变形例中,影像D的沿轴T的旋转倾斜角度并不限于要与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角度相同。
另外,本变形例不但可应用在实施方式3中,还可应用在其他变形例(例如变形例3、4)中。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3中,是通过图像处理来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倾斜状态的。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改变显示部73的倾斜状态来改变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倾斜状态的。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3相比,除显示装置70的倾斜变更部72变为下述的技术结构,其他部分均相同。因此,以下在图30的基础上,对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始终如图22A所示的影像D那样,以不相对于显示画面73a倾斜的方式来显示。
如图30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倾斜变更部72D具备有支撑机构75a、驱动部75b(驱动单元)、控制部75c(第1控制单元)。
支撑机构75a以显示部73能得以自由倾斜的方式,支撑显示部73。在此,支撑机构75a如图31B所示那样,以例如穿过显示画面73a中心的法线为旋转轴Q7,且以能使显示部73沿该旋转轴Q7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撑显示部73。此外,支撑机构75a以与显示部73的显示画面73a大致垂直的方 式支撑显示部73。
驱动部75b遵照控制部75c的控制来驱动支撑机构75a,以使显示部73沿轴Q7转动。
控制部75c根据倾斜信号接收部71收到的倾斜信号S1来对驱动部75b进行驱动控制,从而使显示部73沿轴Q7旋转倾斜。由此,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便沿轴Q7旋转倾斜。
具体为,控制部75c依据倾斜信号S1,来检知观赏者脸部P沿平行于脸部P的前后方向H3的轴Q1所发生的旋转倾斜(参照图21A及图21B)。
作为上述检测的结果,若观赏者脸部P如图21A那样未沿轴Q1发生旋转倾斜,则控制部75c控制驱动部75b,以使显示部73如图31A那样不沿轴Q7进行旋转倾斜(即,使显示部73的左右方向与水平方向大致一致)。
另一方面,作为上述检测的结果,若观赏者脸部P如图21B那样沿轴Q1例如右旋(箭头R所示的方向)了θ度,则控制部75c控制驱动部75b,以使显示部73如图31B那样,沿轴Q7向与观赏者脸部P的旋转倾斜方向相同的旋转方向(例如右旋)倾斜θ度。
像这样,控制部75c介由驱动部75b,使显示部73沿轴Q7且依照与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1的倾斜呈相同的角度和旋转方向,进行倾斜。因此,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沿轴Q7的旋转倾斜便始终与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相一致。由此,即使观赏者的脸部沿轴Q1发生了旋转倾斜,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说,观赏者仍能以无倾斜的状态来观赏影像。
另外,由于是通过改变显示部73的倾斜状态来改变影像倾斜状态,因此能够在实际空间中改变影像的倾斜状态。所以倾斜变更后的影像的视认性较佳。
本实施方式同样也是按照观赏者脸部的倾斜状态来改变影像的倾斜状态,因此能够按照观赏者脸部的倾斜状态来改变影像的表现样式。即,能够提高影像表现的自由度。
(变形例1)
本变形例1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4是实施方式3的扩展应用技术(即,按照观赏者脸部的沿其前后方向轴Q1的旋转倾斜,来改变显示部73的倾斜状态)。而本变形例是,将实施方式4应用在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3中的扩展技术(即, 按照观赏者脸部的沿其左右方向轴Q2的旋转倾斜,来改变显示部73的倾斜状态)。
以下在图30的基础上,对与实施方式4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且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
本变形例中的液晶快门眼镜80与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3中的液晶快门眼镜80同样,通过检测如图26A和图26B所示的、液晶快门眼镜80沿其左右方向轴Q2的旋转倾斜,来检测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2的旋转倾斜。
本变形例中的显示装置70与实施方式4中的显示装置70相比,除支撑机构75a以及控制部75c的技术结构如下述那样不同以外,其他部分均相同。
本变形例中的支撑机构75aE以能使显示部73沿旋转轴Q9(参照图32)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撑显示部73。该旋转轴Q9是,例如穿过显示部73上下方向轴的中心且平行于显示部73左右方向的轴。图32是从显示部73右侧看到的图。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部75cE依据倾斜信号接收部71接收的倾斜信号S1,检知:观赏者脸部P以沿脸部P左右方向H1的轴Q2为轴所发生的旋转倾斜(参照图26A以及图26B)。
作为上述检测的结果,若观赏者脸部P如图26A那样未沿轴Q2发生旋转倾斜,则控制部75cE控制驱动部75b,使显示部73如图32那样不沿轴Q9旋转倾斜(例如,使显示部73的上下方向H100与铅锤方向H101大致一致)。
另一方面,作为上述检测的结果,从观赏者的右侧看,若观赏者脸部P沿轴Q2向例如图32中箭头R1所示的方向右旋倾斜了θ度,则控制部75cE控制驱动部75b,使显示部73如图32中箭头R2所示那样,沿轴Q9且向与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2的旋转倾斜方向相同的旋转方向(在此是指右旋)倾斜φ度。
像这样,控制部75cE介由驱动部75b,使显示部73沿轴Q9,依照与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2的倾斜呈相同的角度和旋转方向,进行倾斜。因此,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沿轴Q7的旋转倾斜便始终与观赏者脸部的沿轴Q2的旋转倾斜相一致。由此,即使观赏者的脸部沿轴Q2发生了旋转倾斜,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说,观赏者仍能以无倾斜的状态来观赏影像。
(变形例2)
本变形例2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4是实施方式3的扩展应用技术(即,按照观赏者脸部的沿其前后方向轴Q1的旋转倾斜,来改变显示部73的倾斜状态)。而本变形例是,将实施方式4应用在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4中的扩展技术(即,按照观赏者脸部的沿其上下方向轴Q3的旋转倾斜,来改变显示部73的倾斜状态)。
以下在图30的基础上,对与实施方式4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且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
本变形例中的液晶快门眼镜80与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4中的液晶快门眼镜80同样,通过检测如图28A和图28B所示的、液晶快门眼镜80沿轴Q3从基准方向H12偏离出的摆动角ψ,来检测观赏者脸部P沿轴Q3从基准方向H12偏离出的摆动角ψ。
本变形例中的显示装置70与实施方式4中的显示装置70相比,除支撑机构75a以及控制部75c的技术结构如下述那样不同以外,其他部分均相同。
本变形例中的支撑机构75aF如图33所示那样,以能使显示部73沿旋转轴Q10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撑显示部73。该旋转轴Q10是,例如穿过显示部73左右方向轴的中心且平行于显示部73上下方向的轴。图33是从上方看到的观赏者脸部P以及显示部73的图。
本变形例中的控制部75cF根据倾斜信号接收部71接收的倾斜信号S1,检测如图28A及图28B所示的、观赏者脸部P沿轴Q3从基准方向H12旋转偏离出的摆动。
作为上述检测的结果,若观赏者脸部P如图28A那样未沿轴Q3摆动偏离出基准方向H12,则控制部75cF控制驱动部75b不使显示部73沿其轴Q10进行旋转倾斜。在此,设想显示部73沿轴Q10旋转倾斜之前的初始状态为:正对向观赏者。
另一方面,作为上述检测的结果,若观赏者脸部P如图33中的箭头R1那样沿轴Q3例如右旋摆动了ψ度,则控制部75cF控制驱动部75b,使显示部73如图33中箭头R2所示那样,沿轴Q10且以与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3的旋转摆动方向相同的旋转方向(在此是指右旋)摆动ψ度。
像这样,控制部75cF介由驱动部75b来使显示部73沿轴Q10(即,影像沿轴Q10),依照与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3的摆动呈相同的角度和旋转 方向,进行摆动。因此,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沿轴Q10的旋转摆动便始终与观赏者脸部P的沿轴Q3的旋转倾斜相一致。由此,即使观赏者的脸部沿轴Q3发生了旋转摆动,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说,观赏者仍能始终以无摆动的状态来观赏影像。
(变形例3)
本变形例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4中,显示部73沿轴Q7(参照图31B)的旋转倾斜与观赏者脸部P沿轴Q1的旋转倾斜,是以相同的角度来进行的。而在本变形例中,观赏者脸部P沿轴Q1的旋转倾斜的变化速度越快,显示部73便越大地沿轴Q7旋转倾斜。
在本变形例中,相比于实施方式4,除控制部75c的技术结构如下述那样不同,其他部分均相同。以下根据图30来进行说明。
本变形例的控制部75cG根据倾斜信号接收部71收到的倾斜信号S1,求取液晶快门眼镜80沿其前后方向轴Q1(参照图21A以及图21B)的旋转倾斜的变化速度,该变化速度越大,便越大地改变显示部73的沿轴Q7(参照图31B)的旋转倾斜。
由此,观赏者脸部P沿轴Q1的旋转倾斜越快,显示部73沿轴Q7的旋转倾斜(影像D也随之倾斜)便越大,因此能够提高影像的临场感。
在本变形例中,显示部73沿轴Q7的旋转倾斜角度并不限定要与观赏者脸部P沿轴Q1的旋转倾斜角度相同。
另外,本变形例不但可应用在实施方式4中,还可应用在实施方式4的其他变形例(例如变形例1、2)中。
〔实施方式5〕
在实施方式3中,液晶快门眼镜80仅为1个,而本实施方式中有多个液晶快门眼镜。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观赏者各自在佩戴有液晶快门眼镜的状态下,同时观赏显示部显示的影像。此时,若配带有经手动操作被选择的液晶快门眼镜的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则显示部显示的影像便按照该倾斜而进行变化。
以下在图34的基础上,对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
如图3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61J具备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70、观赏者所能佩戴的多个液晶快门眼镜80J。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对有3个液晶快门眼镜80J时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液晶快门眼镜80J并不限定是3个。
(液晶快门眼镜的结构)
液晶快门眼镜80J在实施方式3的液晶快门眼镜80(参照图19)的基础上,进一步具备了选择部90(选择单元)。选择部90具有供观赏者对作为影像的倾斜变化对象的液晶快门眼镜进行选择的功能,作为影像的倾斜变化对象的液晶快门眼镜是指,与显示装置70的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倾斜变化相对应的液晶快门眼镜。选择部90作为操作部85的一部分,其例如作为供观赏者选择控制开/闭的开关而配备在液晶快门眼镜80J上。
当观赏者希望显示部73显示出与自身倾斜状态相对应的影像时,便打开选择部90。选择部90被打开的液晶快门眼镜80J经由倾斜检测部82来检测倾斜,并介由倾斜信号输出部84来将倾斜信号S1发送给显示装置70。显示装置70根据接收的倾斜信号S1,通过实施方式3及其变形例1~5、或实施方式4及其变形例1~3中记述的控制方案,来改变影像的倾斜状态。
被选作影像的倾斜变化对象的液晶快门眼镜(在本实施方式5中,以下也称“被选择的液晶快门眼镜”)为1个或0个,若为0个,则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不进行倾斜。
另外,为了防止2个以上的液晶快门眼镜80J的选择部90成为开状态,多个液晶快门眼镜80J可以彼此不断监视选择部90的状态,除了选择部90被最新打开的液晶快门眼镜80J,其他液晶快门眼镜80J的选择部90均控制成关闭状态。
对于上述情况,各液晶快门眼镜80J各自具备用以与其他液晶快门眼镜80J进行收发的收发部,收发部用以收发液晶快门眼镜80J的选择部90的开/闭状态信号。由此,各液晶快门眼镜80J的选择部90根据上述收发部接收的信号,监视其他液晶快门眼镜80J的选择部90的开/闭状态,并根据监视结果来进行上述的控制。
另外,倾斜信号接收部71也可以从所接收的来自多个液晶快门眼镜80J的倾斜信号S1当中,仅选出最新开始接收的信号S1来发送给倾斜变更部72。
(变形例1)
本变形例1是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5中,选择部90配备在液晶快门眼镜80中。而在本变形例中,选择部90配备在显示装置中,因此影像的选择是在显示装置内部进行的。
以下,根据图35来说明本变形例的显示控制系统61K。以下,对与实施方式3~5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以与实施方式3~5不同的结构要素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液晶快门眼镜的结构)
如图35所示,本变形例中的各液晶快门眼镜80与实施方式3的液晶快门眼镜80结构相同。
(显示装置的结构)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35所示,显示装置70K在实施方式5的显示装置70的基础上进一步具备了选择部90(选择单元)。观赏者例如可通过操作无图示的遥控器等,从多个液晶快门眼镜80中选出供进行影像倾斜变更的液晶快门眼镜,并将选择信息输入给选择部90。选择部90将该选择信息发送给倾斜信号接收部71K。
在本变形例中,倾斜信号接收部71K从来自多个液晶快门眼镜80的倾斜信号S1中,仅将选择信息所示的液晶快门眼镜的倾斜信号S1发送给倾斜变更部72。然后,通过倾斜变更部72,进行影像的倾斜变更动作。
〔实施方式6〕
在实施方式3中,液晶快门眼镜80仅有1个。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有多个液晶快门眼镜。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观赏者各自在佩戴有液晶快门眼镜的状态下,同时观赏显示部显示的影像,此时,例如若1名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则仅该观赏者所观赏的影像按照该倾斜而进行倾斜变更。
以下在图36的基础上,对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
如图3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系统61H具备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70H、观赏者所能佩戴的多个液晶快门眼镜80H。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对有3个液晶快门眼镜80H时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液晶快门眼镜80H并不 限于是3个。
(液晶快门眼镜的结构)
液晶快门眼镜80H在实施方式3的液晶快门眼镜80(参照图19)的基础上,进一步具备了液晶快门87(开闭单元)、切换信号接收部88(第2接收单元)、快门控制部89(第2控制单元)。
液晶快门87用以开闭液晶快门眼镜80H的视野,其包括左眼用液晶快门87L和右眼用液晶快门87R。
左眼用液晶快门87L配设在液晶快门眼镜80H的镜框部81a的左眼用开口部81cL上(参照图20)。通过切换左眼用液晶快门87L的透光状态/遮光状态,来切换左眼用开口部81cL的视野的开/闭。右眼用液晶快门87R配设在液晶快门眼镜80H的镜框部81a的右眼用开口部81cR上(参照图20)。通过切换右眼用液晶快门87R的透光状态/遮光状态,来切换右眼用开口部81cR的视野的开/闭。
切换信号接收部88用以接收从显示装置70H的后述的切换信号输出部83输出的切换信号S3。
切换信号接收部88经由布线而与显示装置70H的切换信号输出部83相连,从而通过该布线来接收从切换信号输出部83输出的切换信号S3。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70H的切换信号输出部83与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切换信号接收部88经由布线而进行有线连接,但也可通过光信号或红外线信号等无线通信方式来进行连接。
快门控制部89根据切换信号接收部88接收的切换信号S3,对液晶快门87的透光状态/遮光状态进行切换。
具体为,若要将液晶快门87切换成透光状态,则快门控制部89将左眼用液晶快门87L以及右眼用液晶快门87R这两方切换成透光状态。另外,若要将液晶快门87切换成遮光状态,则快门控制部89将左眼用液晶快门87L以及右眼用液晶快门87R这两方切换成遮光状态。
由此,能够以时分割方式,对应液晶快门87的透光状态/遮光状态的切换动作来使观赏者视认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
(显示装置的结构)
显示装置70H在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70(参照图19)的基础上进一步具备有变化数检测部78(变化数检测单元)、时分割部79(时分割单元)、 关系建立部76(关系建立单元)、切换信号输出部83(第2输出单元)、切换信号输出控制部86(切换信号生成单元)。
本实施方式的倾斜信号接收部71经由布线与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倾斜信号输出部84相连,从而通过该布线来接收从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倾斜信号输出部84输出的倾斜信号S 1。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信号接收部71和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倾斜信号输出部84经由布线而进行有线连接,但也可通过光信号或红外线信号等无线通信方式来进行连接。
变化数检测部78根据倾斜信号接收部71从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倾斜信号输出部84收到的各倾斜信号S 1,从所有液晶快门眼镜80H当中检测出发生了倾斜变化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个数。在此,上述发生了倾斜变化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个数是变化数检测部78所检测的如图21B所示的沿轴Q1发生了旋转倾斜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个数。
当变化数检测部78的检测结果为1以上时,时分割部79控制影像输出控制部77以时分割方式将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各个帧分为多个子帧。另外,关系建立部76根据倾斜信号接收部71从各液晶快门眼镜80H收到的倾斜信号S 1,特定出发生了倾斜变化的液晶快门眼镜80H,并按照以下的方式使所有液晶快门眼镜80H与上述多个子帧构成对应关系,该方式为:使发生了倾斜变化的液晶快门眼镜80H分别与上述多个子帧中的互异的子帧构成对应。
具体为,若变化数检测部78的检测结果的数值(第1数值)大于1但小于液晶快门眼镜80H的总数(即3个),则时分割部79以时分割方式将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各个帧分为数量比上述数值(第1数值)多1(第2数值)的子帧。此时,关系建立部76使未发生倾斜变化的各液晶快门眼镜80H,与数量为上述第2数值的子帧当中的一个共通子帧构成对应;且使发生了倾斜变化的各液晶快门眼镜80H,与数量为上述第2数值的子帧当中的剩余子帧构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另外,若变化数检测部78的检测结果的数值与液晶快门眼镜80H的总数(3个)相同,则时分割部79以时分割的方式将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各个帧分成数量与液晶快门眼镜80H的总数(即3个)相同(即3个)的子帧。此时,关系建立部76使发生了倾斜变化的3个液晶快门眼镜80H与 3个子帧构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另外,若变化数检测部78的检测结果是0个,则时分割部79不对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各个帧施以子帧时分割。此时,关系建立部76使各个帧与所有液晶快门眼镜80H对应。
倾斜变更部72对影像输出控制部77进行控制,使影像输出控制部77根据倾斜信号接收部71收到的、来自发生有倾斜变化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倾斜信号S 1,按照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方案,改变与该液晶快门眼镜80H对应的子帧的显示影像的倾斜状态。由此,与发生有倾斜变化的液晶快门眼镜80H对应的子帧的显示影像,便如图22B的影像D’那样沿中心T进行旋转倾斜。对于与未发生倾斜变化的液晶快门眼镜80H对应的子帧的显示影像,倾斜变更部72如图22A中的影像D那样,不使其进行倾斜。
影像输出控制部77不仅从外部接收影像信号S2,还使该影像信号S2的各个帧依次显示在显示部73中,且还将表示各帧的显示定时的同步信号S4输出给切换信号输出控制部86。
另外,若是时分割部79以时分割方式将各帧分成了多个子帧,则影像输出控制部77使各子帧依次显示在显示部73中,并将表示各子帧的显示定时的同步信号S4输出给切换信号输出控制部86。
此外,影像输出控制部77还遵照倾斜变更部72的控制,如前述那样,按照与子帧相对应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来进行图像处理,以使该子帧的显示影像沿轴T进行倾斜变更。
切换信号输出控制部86根据关系建立部76建立的对应关系、以及来自影像输出控制部77的同步信号S4,生成供各液晶快门眼镜80H用的、用以仅打开与显示部73显示出的子帧对应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视野的切换信号S3。
切换信号输出部83将切换信号输出控制部86生成的用于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切换信号S3,分别输出给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切换信号接收部88。
(动作说明)
以下根据图32、图36以及图37,以显示装置70H的主要部的动作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3个液晶快门眼镜80H分别区分为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80Hc。
图37用以说明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80Hc与各子帧SK1、Sk2、SK3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以说明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80Hc在各子帧SK1、Sk2、SK3的显示期间中的开闭状态。
图37中的“开”表示液晶快门眼镜的视野的开状态,“闭”表示液晶快门眼镜的视野的闭状态。另外,图37中的“(对应)”表达的是:记载在“(对应)”的最左侧的液晶快门眼镜(80Ha或80Hb或80Hc)、与记载在“(对应)”的最上段的帧K或子帧(SK1或SK2或SK3)彼此对应。同样地,“(非对应)”所表达的是:彼此不对应。
若变化数检测部78的检测结果是0个(即,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80Hc未沿轴Q1发生旋转倾斜),则时分割部79如图37中(A)那样不对影像的各帧K进行时分割;影像显示控制部77使各帧K依次地一一显示在显示部73中;关系建立部76使所有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80Hc与各个帧K构成对应关系;切换信号输出控制部86生成用于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80Hc的切换信号S3,并使切换信号输出部83输出该切换信号S3,该切换信号S3用以使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80Hc如图37中(A)那样,在各帧K的显示期间中成为开状态。
由此,佩戴有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80Hc的所有观赏者均可视认到显示部73显示的各帧K的影像。此时,由于所有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80Hc均未发生倾斜(观赏者的脸部也随之未发生倾斜),因此倾斜变更部72不使显示部73显示的各帧K的影像进行倾斜变化(因此各观赏者观赏的影像不倾斜)。即,若所有观赏者的脸部未发生倾斜,则所有观赏者便视认显示部73显示的同一帧K的影像。
另外,若变化数检测部78的检测结果为1个(例如仅液晶快门眼镜80Ha沿轴Q1发生了旋转倾斜,而其他液晶快门眼镜80Hb、80Hc未沿轴Q1发生旋转倾斜),则时分割部79以时分割的方式,将影像的各帧K分为如图37中(B)所示的、数量比上述1个多1即2个的子帧SK1、SK2。且关系建立部76使未发生倾斜的各液晶快门眼镜80Hb、80Hc与共通的一子帧(例如SK2)构成对应关系,使发生了倾斜的液晶快门眼镜80Ha与子帧SK1构成对应关系。
在上述情况下,倾斜变更部72根据倾斜了的液晶快门眼镜80Ha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使与该液晶快门眼镜80Ha对应的子帧SK1的影像,沿轴T 进行旋转倾斜变更,但不改变与未倾斜的液晶快门眼镜80Hb、80Hc对应的子帧SK2的影像的倾斜状态。另外,影像输出控制部77在使显示部73显示各帧K时,使各帧K的各子帧SK1和SK2按照SK1、SK2的顺序,一一显示在显示部73中(在此,子帧SK1的影像的倾斜状态已如上述那样被倾斜变更部72改变,但子帧SK2的影像的倾斜状态未被改变)。由此,当子帧SK1被显示出时,其影像已按照液晶快门眼镜80Ha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沿轴T完成了旋转倾斜。而子帧SK2被显示出时,其影像并无倾斜。
另外,在上述情况下,切换信号输出控制部86生成用于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80Hc的切换信号S3,并使切换信号输出部83输出该切换信号S3,该切换信号S3用以实现如图37中(B)所示的以下控制:在子帧SK1的显示期间中,仅使与子帧SK1对应的液晶快门眼镜80Ha为开状态,使与子帧SK1不对应的各液晶快门眼镜80Hb、80Hc为闭状态;在子帧SK2的显示期间中,使与子帧SK2不对应的液晶快门眼镜80Ha为闭状态,仅使与子帧SK2对应的液晶快门眼镜80Hb、80Hc为开状态。
由此,佩戴有液晶快门眼镜80Ha的观赏者(即,脸部沿轴Q1发生了旋转倾斜的观赏者)所看到的显示部73中的影像如图22B那样,已按照该观赏者脸部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即,液晶快门眼镜80Ha沿轴Q1的旋转倾斜),沿轴T完成了旋转倾斜。而配带有液晶快门眼镜80Hb、80Hc的各观赏者(即,脸部未沿轴Q1旋转倾斜的观赏者)所看到的显示部73中的影像如图22A那样无倾斜。
另外,若变化数检测部78的检测结果为2个(例如仅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沿轴Q1发生了旋转倾斜,而液晶快门眼镜80Hc未沿轴Q1发生旋转倾斜),则时分割部79以时分割的方式将影像的各帧K分为如图37中(C)所示的、数量比上述2个多1即3个的子帧SK1、SK2、SK3。且关系建立部76使未发生倾斜的液晶快门眼镜80Hc与某一子帧(例如SK3)构成对应关系,并使发生了倾斜的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与子帧SK1、SK2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另外,倾斜变更部72根据倾斜了的液晶快门眼镜80Ha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使与该液晶快门眼镜80Ha对应的子帧SK1的影像,沿轴T进行旋转倾斜变更;倾斜变更部72还根据倾斜了的液晶快门眼镜80Hb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使与该液晶快门眼镜80Hb对应的子帧SK2的影像,沿轴T进行旋转倾斜变更,但不改变与未倾斜的液晶快门眼镜80Hc 对应的子帧SK3的影像的倾斜状态。
在上述情况下,影像输出控制部77在使显示部73显示各帧K时,使各帧K的各子帧SK1和SK2和SK3按照SK1、SK2、SK3的顺序,一一显示在显示部73中(在此,子帧SK1、SK2的影像的倾斜状态已如上述那样被倾斜变更部72改变,但子帧SK3的影像的倾斜状态未被改变)。由此,当子帧SK1被显示出时,其影像已按照液晶快门眼镜80Ha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沿轴T完成了旋转倾斜。当子帧SK2被显示出时,其影像已按照液晶快门眼镜80Hb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沿轴T完成了旋转倾斜。但子帧SK3被显示出时,其影像并无倾斜。
另外,在上述情况下,切换信号输出控制部86生成用于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80Hc的切换信号S3,并使切换信号输出部83输出该切换信号S3,该切换信号S3用以实现如图37中(C)所示的以下控制:在子帧SK1的显示期间中,仅使与子帧SK1对应的液晶快门眼镜80Ha为开状态,使与子帧SK1不对应的各液晶快门眼镜80Hb、80Hc为闭状态;在子帧SK2的显示期间中,仅使与子帧SK2对应的液晶快门眼镜80Hb为开状态,使与子帧SK2不对应的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c为闭状态;在子帧SK3的显示期间中,仅使与子帧SK3对应的液晶快门眼镜80Hc为开状态,使与子帧SK3不对应的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为闭状态。
由此,佩戴有液晶快门眼镜80Ha的观赏者(即,脸部沿轴Q1发生了旋转倾斜的观赏者)所看到的显示部73中的影像已按照该观赏者脸部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即,液晶快门眼镜80Ha沿轴Q1的旋转倾斜),沿轴T完成了旋转倾斜。佩戴有液晶快门眼镜80Hb的观赏者(即,脸部沿轴Q1发生了旋转倾斜的观赏者)所看到的显示部73中的影像已按照该观赏者脸部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即,液晶快门眼镜80Hb沿轴Q1的旋转倾斜),沿轴T完成了旋转倾斜。而配带有液晶快门眼镜80Hc的各观赏者(即,脸部未沿轴Q1旋转倾斜的观赏者)所看到的显示部73中的影像并无倾斜。
另外,若变化数检测部78的检测结果为3个(即,所有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80Hc均沿轴Q1发生了旋转倾斜),则时分割部79以时分割的方式,将影像的各帧K分为如图37中(D)所示的3个子帧SK1、SK2、SK3。且关系建立部76使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80Hc与各子帧SK1、SK2、SK3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另外,倾斜变更部72根据液晶快门眼镜 80Ha、80Hb、80Hc各自沿轴Q1的旋转倾斜,使与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80Hc对应的各子帧SK1、SK2、SK3的影像沿轴T进行旋转倾斜变更。
在上述情况下,影像输出控制部77在使显示部73显示各帧K时,使各帧K的各子帧SK1和SK2和SK3按照SK1、SK2、SK3的顺序,一一显示在显示部73中(在此,子帧SK1、SK2、SK3的影像的倾斜状态已如上述那样被倾斜变更部72改变)。由此,当子帧SK1被显示出时,其影像已按照液晶快门眼镜80Ha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沿轴T完成了旋转倾斜。当子帧SK2被显示出时,其影像已按照液晶快门眼镜80Hb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沿轴T完成了旋转倾斜。当子帧SK3被显示出时,其影像已按照液晶快门眼镜80Hc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沿轴T完成了旋转倾斜。
另外,在上述情况下,切换信号输出控制部86生成用于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80Hc的切换信号S3,并使切换信号输出部83输出该切换信号S3,该切换信号S3用以实现如图37中(D)所示的以下控制:在子帧SK1的显示期间中,仅使与子帧SK1对应的液晶快门眼镜80Ha为开状态,使与子帧SK1不对应的各液晶快门眼镜80Hb、80Hc为闭状态;在子帧SK2的显示期间中,仅使与子帧SK2对应的液晶快门眼镜80Hb为开状态,使与子帧SK2不对应的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c为闭状态;在子帧SK3的显示期间中,仅使与子帧SK3对应的液晶快门眼镜80Hc为开状态,使与子帧SK3不对应的各液晶快门眼镜80Ha、80Hb为闭状态。
由此,佩戴有液晶快门眼镜80Ha的观赏者(即,脸部沿轴Q1发生了旋转倾斜的观赏者)所看到的显示部73中的影像已按照该观赏者脸部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即,液晶快门眼镜80Ha沿轴Q1的旋转倾斜),沿轴T完成了旋转倾斜。佩戴有液晶快门眼镜80Hb的观赏者(即,脸部沿轴Q1发生了旋转倾斜的观赏者)所看到的显示部73中的影像已按照该观赏者脸部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即,液晶快门眼镜80Hb沿轴Q1的旋转倾斜),沿轴T完成了旋转倾斜。佩戴有液晶快门眼镜80Hc的观赏者(即,脸部沿轴Q1发生了旋转倾斜的观赏者)所看到的显示部73中的影像已按照该观赏者脸部的沿轴Q1的旋转倾斜(即,液晶快门眼镜80Hc沿轴Q1的旋转倾斜),沿轴T完成了旋转倾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如下:具备有多个液晶快门眼镜80H;通过变化 数检测部78,检测发生了倾斜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数量;通过时分割部79,根据变化数检测部78的检测结果,以时分割的方式将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各个帧分为多个子帧;通过关系建立部76,按照使发生了倾斜的液晶快门眼镜80H与不同的子帧构成对应的方式,使各液晶快门眼镜80H与上述多个子帧构成对应关系;通过切换信号输出控制部86,针对每一液晶快门眼镜80H分别生成用于仅打开与显示部73显示出的子帧对应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视野的切换信号S3,从而通过各切换信号S3来控制切换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视野的开闭。
由此,佩戴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观赏者各自所看到的是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中的、仅与自己佩戴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相对应的子帧的影像。另外,与实施方式3同样,各观赏者观看的子帧的影像的倾斜状态是按照该观赏者佩戴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倾斜(即,该观赏者的脸部的倾斜)来变更的。
因此,在佩戴了液晶快门眼镜80H的多个观赏者中,例如当1名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时,能够按照该倾斜而仅对该观赏者观看的影像进行变更。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时分割部79是介由影像输出控制部77而间接性地以时分割方式来将影像的各帧分为多个子帧的,但时分割部79也可直接对从影像输出控制部77输出给显示部73的图像信号进行时分割处理,从而以时分割方式将影像的各帧分为多个子帧。此时,时分割部79可以代替影像输出控制部77来生成有关上述子帧的显示定时的同步信号S4,并将该同步信号S4输出给切换信号输出控制部86。
另外,虽然在上述说明中,倾斜变更部72通过控制影像输出控制部77而间接性地运用图像处理来改变影像的倾斜状态,但倾斜变更部72也可直接对从影像输出控制部77输出给显示部73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从而改变影像的倾斜状态。另外,若时分割部79如上述那样直接以时分割方式将影像的各帧分为多个子帧,则倾斜变更部72也可直接对时分割部79分割的子帧进行图像处理,由此来改变影像的倾斜状态。
(变形例1)
实施方式6中的液晶快门87的切换方法仅为一例,也可以运用其他方法来控制切换。以下说明其他方法的一例。
在以下的举例说明中,设想在显示装置70H中,影像的各帧如实施方式6那样被时分割成多个子帧,且观赏者能够通过手动操作来任意选择用其佩戴的液晶快门眼镜而所能观赏的子帧影像。以下参照图36来说明。
在实施方式6中,切换信号输出控制部86生成每一液晶快门眼镜80H独自的切换信号S3。但在本变形例中,切换信号输出控制部86(切换信号生成单元)生成共通于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同步信号(即,表示各子帧在显示部73中的显示定时的同步信号)来作为切换信号S3。也就是说,在一路同步信号中表达有所有子帧的显示定时。该同步信号作为切换信号S3而从切换信号输出部83(第2输出单元)输出给各液晶快门眼镜80H。以下,该切换信号S3也称为同步信号S3。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各液晶快门眼镜80H具备作为操作部85的一部分的、用以选择与多个子帧中的第几个子帧进行同步的同步选择单元(无图示)(换而言之,用以选择切换到第几个子帧的切换选择单元)。观赏者通过操作上述同步选择单元,便能够选择想要视听的子帧的编号。
具体为,在显示装置70H中,时分割前的以60Hz显示的影像的帧若如实施方式6那样被时分割为3个子帧,则各子帧的显示定时对应于180Hz;若被分为4个子帧,则各子帧的显示定时对应于240Hz。各液晶快门眼镜80H即使不知道其他液晶快门眼镜80H的选择状况,也能够通过例如快门控制部89(第2控制单元),根据上述同步信号S3所示的频率得知子帧的分割数信息。若是3分割,且观赏者通过上述同步选择单元已选择好使液晶快门87与3个子帧中的哪个子帧同步,快门控制部89便控制液晶快门87的开闭,使观赏者能通过该液晶快门眼镜80H而仅视听自己所选择的子帧的影像。从而观赏者能够观赏自己期望的子帧影像。此时,相当于是由观赏者自身来进行关系建立部76的动作。
若进行上述的切换控制,那么从显示装置70H发送给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切换信号S3为1路即可,因此切换信号输出控制部86的结构可简单化。
(变形例2)
本变形例2是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在实施方式6中,是根据发生了倾斜的液晶快门眼镜,自动地选择作为影像的倾斜变化对象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但在本变形例中,该对象液晶快门眼镜80H是通过观赏者的手动操 作来选择的。
以下在图38的基础上,对与实施方式6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对与实施方式6不同的结构要素进行说明。
本变形例中的显示装置70K具有选择数检测部91(选择数检测单元),该选择数检测部91取代了实施方式6中显示装置70H的变化数检测部78。另外,液晶快门眼镜80H或显示装置70K的某一方具备有选择部90K。图38所示的是,显示装置70K具备有选择部90K时的技术方案。
在实施方式6中,时分割部79以时分割方式分出的子帧的数量,是通过由变化数检测部78对发生了倾斜变化的液晶快门眼镜80H进行记数来决定的。在本变形例中,时分割部79(时分割单元)以时分割方式分出的子帧的数量,是根据经选择部90K选择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数量来决定的。
选择部90K用以供观赏者选择作为影像的倾斜变化对象的液晶快门眼镜80H。选择部90K与实施方式5的选择部90同样,作为操作部85的一部分,例如可用作供观赏者选择开/闭控制的开关而配备在液晶快门眼镜80H上。或,也可与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1同样,将选择部90配备在显示装置侧。
在本变形例中,被选择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数量可以是2以上。选择数检测部91对被选择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数量作记数,然后将该数值发送给时分割部79。若选择部90K配备在液晶快门眼镜80H上,则表示该液晶快门眼镜80H是否已被选择的信号(选择信号)也可作为倾斜信号S1的一部分来收发。
当选择数检测部91检测出的所被选择的液晶快门眼镜的数量(以下称“选择数”)比液晶快门眼镜的总数少时,则时分割部79将影像的各帧分成数量为“选择数+1”的子帧。也就是分出:与被选择了的液晶快门眼镜80H对应且影像需要倾斜改变的子帧(数量为选择数)、以及影像无需倾斜改变的子帧(数量为1)。关系建立部76使被选择的液晶快门眼镜80H各自与相应的子帧构成对应关系,使未被选择的液晶快门眼镜80H与无需倾斜改变的子帧构成对应关系。
当选择数与液晶快门眼镜80H总数一致时,则时分割部79以时分割方式将影像的各个帧分为数量与选择数相同的子帧。关系建立部76使各子帧与各液晶快门眼镜80H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像这样,通过观赏者介由选择部90K进行的手动操作,来选择作为影像的倾斜变化对象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由此,能够仅针对佩戴了被选择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观赏者,按照该观赏者佩戴的液晶快门眼镜80H的倾斜来使影像进行倾斜。另外,也可通过与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1进行组合,来使观赏者能自由选择用其佩戴的液晶快门眼镜所能观赏的子帧影像。
(变形例3)
实施方式6虽然是以实施方式3的方案为基础,但也能以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5或这些变形例的组合为基础。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3~6以及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叙述的影像变化方案均针对了观赏者脸部的沿单轴发生的旋转倾斜,但若采用能对相互垂直的轴Q1、轴Q2、轴Q3中的多个轴上的倾斜进行检测的倾斜检测部(例如3轴加速度传感器),便可对上述实施方式3~6及它们的变形例中说到的、显示部73显示的影像的倾斜变化方案加以组合。例如,若液晶快门眼镜沿轴Q1旋转倾斜了30度,且沿轴Q2旋转倾斜了20度,且沿轴Q3旋转倾斜了10度,则也可以显示如下影像:向上述实施方式3的图22中角θ所示的方向倾斜30度,且向变形例4的图27中角φ所示的方向倾斜20度,且向变形例6的图29中角ψ所示的方向倾斜了10度的影像。
〔倾斜量的检测方法〕
如上述的,可以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传感器来构成倾斜检测部82。在此,对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液晶快门眼镜80的倾斜(倾斜量)的检测方法进行说明。
图39A、图39B、图39C、图39D、图39E、图39F、图39G是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斜量的检测方法的模式说明图。图39A表示的是坐标系。图39B、图39C及图39D各自表示的是采用有单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眼镜的基本姿态、沿y轴的旋转状态(沿Q1轴的旋转)、沿x轴的旋转状态(沿Q2轴的旋转)。图39E、图39F及图39G各自表示的是采用有双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眼镜的基本姿态、沿y轴的旋转状态(沿Q1轴的旋转)、沿x轴的旋转状态(沿Q2轴的旋转)。
如图39A所示,液晶快门眼镜80上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即倾斜检测部82。例如,若倾斜检测部82是单轴加速度传感器,那么当观赏者采取基本姿势时,则如图39B所示,z方向上的加速度112为1G111。由此可知观赏者的 脸部未发生倾斜。
当发生了沿y轴的旋转(沿Q1轴的旋转)时,如图39C所示,z方向上的加速度113为1G×cosθ。通过与1G111作大小比较便可得知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
当发生了沿x轴的旋转(沿Q2轴的旋转)时,如图39D所示,z方向上的加速度114为1G×cosφ。通过与1G111作大小比较便可得知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
若倾斜检测部82是双轴加速度传感器,那么当观赏者采取基本姿势时,则如图39E所示,x方向上的加速度为0G,z方向上的加速度115为1G111。由此可知观赏者的脸部未发生倾斜。
当发生了沿y轴的旋转时,如图39F所示,x方向上的加速度116为1G×sinθ,而z方向上的加速度117为1G×cosθ。通过对1G111、与x方向上的加速度116以及z方向上的加速度117的绝对值作大小比较,便可得知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
当发生了沿x轴的旋转时,如图39G所示,x方向上的加速度为0G,z方向上的加速度118为1G×cosφ。通过对1G与x方向上的加速度以及z方向上的加速度118的绝对值作大小比较,便可得知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
若倾斜检测部82是3轴加速度传感器,由于x方向、y方向、z方向上各自有加速度输出,因此通过与重力加速度方向作比较,便可得知观赏者的脸部是否发生了倾斜。
〔补充说明〕
本发明也可表述如下。即,本发明是对观赏者左右眼的视认可否状态进行切换的液晶快门眼镜,具备:倾斜检测单元,检测上述液晶快门眼镜的倾斜量;输出部,根据上述倾斜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输出倾斜量信号。
本发明的显示控制装置具备用以接收来自上述液晶快门眼镜的倾斜量信号的输入单元,且根据来自上述输入单元的倾斜量信号,使观赏者观赏的影像的显示形态变为:与观赏者间的相对位置被改变了的影像显示形态。
上述倾斜传感器检测到的倾斜量是上述观赏者左右眼的排列方向从水平方向倾斜出的倾斜量。上述影像显示形态是基于以下倾斜量的影像显示形态,该倾斜量是:影像以从上述观赏者侧看的上述显示装置的中心为旋转轴, 进行旋转移动后,由上述倾斜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倾斜量。
上述旋转移动是上述显示装置显示的影像的旋转移动。
上述显示装置能够进行以其画面中心为旋转轴的画面旋转动作。上述旋转移动是,伴随显示有上述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的上述画面的旋转动作而进行的旋转移动。
最后,液晶快门眼镜80、80H以及显示装置70、70H的各功能块可由硬件逻辑来构成,也可以如下述那样,通过利用CPU以软件来实现。
即,液晶快门眼镜80、80H以及显示装置70、70H的各功能块可以具有:对用于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命令予以执行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上述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展开上述程序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上述程序及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另外,可以向液晶快门眼镜80、80H以及显示装置70、70H提供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以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形式而记录有液晶快门眼镜80、80H以及显示装置70、70H的各功能块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所述控制程序是用于实现以上所述功能的软件。通过由液晶快门眼镜80、80H以及显示装置70、70H中的计算机(或CPU、MPU)来读出并执行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代码,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关于上述记录介质,例如可以是磁带、盒式带等带类;也可以是包括软盘(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以及CD-ROM、MO、MD、DVD、CD-R等光盘在内的盘类;也可以是IC卡(包括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或是掩模型ROM、EPROM、EEPROM、闪存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
另外,液晶快门眼镜80、80H以及显示装置70、70H也能够连接通信网络,上述程序代码也能够借助于通信网络来提供。关于上述通信网络,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回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等。另外,用以构成通信网络的传输介质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利用IEEE1394、USB、电力线、电缆电视回线、电话线、ADSL回线等有线通信方案,也可以利用诸如IrDA或遥控器等的红外线、Bluetooth(注册商标)、802.11无线通信、HDR、便携式电话网络、卫星回线、地面数字广播网络(terrestrial digital net) 等无线通信方案。即使上述程序代码的形态是借助电子传输而得以体现的、组在载波中的计算机数据信号,本发明也能够得以实现。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记述的技术方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视认切换用眼镜还具备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倾斜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应该停止初始观赏影像形态,其中所述初始观赏影像形态为:所述观赏者的左眼仅视认到左眼用影像,右眼仅视认到右眼用影像。
3D国际协会(3DC)安全方针部会提供的“3DC安全方针(2010年4月20日改订版)”指出,就观赏立体影像的观赏者的观赏姿势而言,若采用的是两眼视差方式的3维显示,则以两眼与显示面的水平方向相平行的姿势进行观赏为佳。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若观赏者的脸部上配带有视认切换用眼镜,且观赏者的脸部对着水平方向或对着显示装置发生了相对倾斜,视认切换用眼镜便也随之倾斜。倾斜检测单元对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量进行检测。该倾斜量是表达观赏者的观赏姿势的指标。
另外,在观赏者开始观赏立体影像时,视认切换用眼镜执行的是初始观赏影像形态。初始观赏影像形态为:观赏者的左眼仅视认到左眼用影像,右眼仅视认到右眼用影像。
在上述技术结构中,判断单元根据倾斜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即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量,来判断是否应该停止初始观赏影像形态,换而言之,也就是判断观赏者观赏立体影像时的观赏姿势是否恰当。初始观赏影像形态为:观赏者的左眼仅视认到左眼用影像,右眼仅视认到右眼用影像。
观赏者例如通过利用该判断结果,便能够得知自身的观赏姿势是否适于观赏立体影像。
由此,能够抑制因观赏者在观赏立体影像时的观赏姿势而导致的健康损害。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视认切换用眼镜还具备切换单元,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应该停止所述初始观赏影像形态时,所述切换单元切换所述观赏者的左右眼的视认可否状态,以实现与所述初始观赏影像形态不同的预先定好的第 2观赏影像形态。
在上述技术结构中,当判断单元判断应该停止初始观赏影像形态时,换而言之,当判断单元将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时,切换单元便停止初始观赏影像形态,并切换执行与初始观赏影像形态不同的第2观赏影像形态。第2观赏影像形态被执行时,便意味着观赏者左右眼各自所视认的影像从该执行时刻起发生变化。
因此,观赏者能够根据该变化而切实得知自身的观赏姿势已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
由此,能够切实抑制因观赏者在观赏立体影像时的观赏姿势而导致的健康损害。
优选所述第2观赏影像形态为:经所述切换单元的切换,所述观赏者的左右眼两方视认到所述左眼用影像以及所述右眼用影像的其中一方。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当第2观赏影像形态被执行时,观赏者至当前为止所观赏的立体影像便切换为平面影像。对于观赏者而言,从立体影像向平面影像的这一切换有很强的不协调感。
因此,观赏者能够根据该不协调感而切实得知自身的观赏姿势已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
优选所述第2观赏影像形态为:经所述切换单元的切换,所述观赏者的左右眼两方视认到所述左眼用影像以及所述右眼用影像这两方。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当第2观赏影像形态被执行时,观赏者至当前为止所观赏的立体影像便切换成单是2层重叠的平面影像(即,看不到立体影像)。因此可以说观赏者必然会产生不协调感,从而察觉到切换。
因此,观赏者能够切实得知自身的观赏姿势已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
优选所述第2观赏影像形态为:经所述切换单元的切换,所述观赏者的左右眼两方视认不到所述左眼用影像以及所述右眼用影像这两方。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当第2观赏影像形态被执行时,观赏者至当前为止所观赏的立体影像便消失。因此可以说观赏者必然会产生不协调感,从而察觉到切换。此外,还能够切实减少观赏者的眼睛负担。
因此,观赏者不但能够切实得知自身的观赏姿势已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还能够切实减少观赏者的眼睛负担。
作为优选,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倾斜量是否超 过了预先定好的阈值,来判断是否应该停止所述初始观赏影像形态。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判断单元对倾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倾斜量与阈值,进行大小关系的比较,通过该简单方法便能够判断是否应该停止初始观赏影像形态。
因此判断单元能够高效地进行判断。
作为优选,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是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判断单元具备决定单元;所述决定单元根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的时间性变化,决定是否将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用作所述倾斜量。
观赏者因人而异,例如有人会突发性地摆动脸部(点头等),有人即使在观赏立体影像时也会不断摆动脸部。若倾斜判断单元就这些情况也判断是否应该停止初始观赏影像形态,便会不必要地执行第2观赏影像形态,而这会导致降低观赏者的便利性。
而根据上述技术结构,采用了加速度传感器来作为倾斜检测单元。决定单元根据该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的时间性变化,决定是否将加速度用作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量。之所以采用上述技术结构,是因为能够通过观察加速度的时间性变化来特定上述突发性动作、不断变动的动作的缘故。
决定单元不会将此类突发动作、不断变动的动作所带来的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量,作为判断单元的判断对象。
因此,能够抑制不必要地执行第2观赏影像形态,从而能够提高观赏者的便利性。
优选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是陀螺传感器。
陀螺传感器是根据物体的各向加速度来检测该物体的倾斜的计量器。通过上述技术结构,能够使倾斜单元的倾斜量检测达到高速化。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视认切换用眼镜还具备通知部;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应该停止所述初始观赏影像形态时,所述通知部通知该判断结果。
通过上述技术结构,观赏者能够根据来自通知部的通知内容,得知自身的观赏姿势已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视认切换用眼镜还具备输出部;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应该停止所述初始观赏影像形态时,所述输出部输出用以表达该判断结果的判断信号;所述输出部将所述判断信号输出给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显示出利用观赏者左右眼间视差的视差影像,来供佩戴该视认切换用 眼镜的观赏者观赏立体影像。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视认切换用眼镜通过输出部来向显示装置输出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显示控制装置能够接收来自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该判断结果,并得知观赏立体影像的观赏者的观赏姿势是否恰当。
因此,显示控制装置能够根据观赏立体影像的观赏者的观赏姿势是否恰当,来控制显示装置显示的视差影像。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显示控制装置通过使显示装置显示出利用观赏者左右眼间视差的视差影像,来供佩戴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观赏者观赏立体影像,其具备变更单元,该变更单元在收到了所述判断信号时,将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形态改为预先定好的与立体影像显示形态不同的第2影像显示形态,其中所述立体影像显示形态为:与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视认可否状态的切换定时同步地,交替显示所述左眼用影像及所述右眼用影像。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当观赏者的观赏姿势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时,变更单元将显示装置的显示形态,从立体影像显示形态变为与该立体影像显示形态不同的第2影像显示形态。从立体影像显示形态变为第2影像显示形态,这意味着观赏者左右眼各自所视认的影像从该变更时刻起会进行较大变化。
因此,观赏者能够根据该较大的变化而切实得知自身的观赏姿势已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
另外,若是多个观赏者同时观赏立体影像,则能使其余的观赏者得知其中某一观赏者的观赏姿势已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从而能够呼吁大家注意姿势。
由此,能够抑制因观赏者在观赏立体影像时的观赏姿势而导致的健康损害。
优选所述第2影像显示形态为:显示所述左眼用影像或所述右眼用影像。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当从立体影像显示形态变为第2观赏影像形态时,观赏者至当前为止所观赏的立体影像便切换为平面影像。对于观赏者而言,从立体影像向平面影像的这一切换会有很强的不协调感。
因此,观赏者能够根据该不协调感而切实得知自身的观赏姿势已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
优选所述第2影像显示形态为:显示用以向所述观赏者通知所述判断结果的通知影像。
通过上述技术结构,观赏者能够根据用以表达该判断结果的消息显示,切实得知自身的观赏姿势已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
优选所述第2影像显示形态为:上述显示装置中不显示影像。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当从立体影像显示形态变为第2观赏影像形态时,观赏者至当前为止所观赏的立体影像便突然消失。而观赏者可以说必然会察觉该消失现象。
因此,观赏者能够根据该切换现象或消失现象而切实得知自身的观赏姿势已被判断为是不恰当姿势。
作为优选,所述判断信号包含用以表达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倾斜量的倾斜量信号;所述第2影像显示形态是经以下方式而得的显示形态:在所述立体影像显示形态的基础上,运用所述倾斜量信号表达的倾斜量,改变所述左眼用影像以及所述右眼用影像各自在所述显示装置中的显示位置。
在上述技术结构中,显示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从视认切换用眼镜收到的判断信号中包含的倾斜量信号,获得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量。该倾斜量是表达佩戴有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观赏者的观赏姿势的指标。
显示控制装置运用该倾斜量,按照观赏者的观赏姿势,改变显示装置显示的影像的位置或显示装置的位置。具体为,改变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各自在显示装置中的显示位置,或改变显示装置本身的倾斜状态。
影像的这一变化的详细动作例如有:在当观赏者维持原观赏姿势来继续观赏显示装置显示的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时,改变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各自的显示位置,以实现对观赏者而言的恰当的观赏姿势。
即,观赏者不改变自身的观赏姿势,取而代之的是改变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各自的位置。其结果是,可使观赏者的观赏姿势成为恰当的姿势。
因此,无需由观赏者改变自身的观赏姿势,便能够抑制因观赏者在观赏立体影像时的观赏姿势而导致的健康损害。同时还能够提高观赏者的便利性。
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倾斜量为:所述观赏者的左右眼排列方向从水平方向偏离出的倾斜量;所述第2影像显示形态是经以下方式而得的显示形态:使所述左眼用影像和所述右眼用影像沿铅锤方向彼此逆向地移动,以使所述左眼用影像与所述右眼用影像彼此间两对应点的直线连线的自所述水平方向偏离出的倾斜量,与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倾斜量相一致。
上述“3DC安全方针(2010年4月20日改订版)”指出,若两眼倾斜于显示面,映入左右眼的影像的上下差异便增大,从而会难以进行融合,并引起眼疲劳。
通过上述技术结构,能使观赏者左右眼的排列方向与连接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彼此间两对应点的直线相一致。即,观赏者能够以两眼排列方向与显示装置中的影像面呈平行的状态,来观赏显示装置中的影像。
因此,观赏者能够在不改变自身姿势的状况下观赏立体影像。
作为优选,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倾斜量为:所述观赏者的左右眼排列方向从水平方向偏离出的倾斜量;所述第2影像显示形态是经以下方式而得的显示形态:从所述观赏者侧看,以维持所述左眼用影像与所述右眼用影像彼此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方式,使所述左眼用影像和所述右眼用影像以所述显示装置的中心为旋转轴进行旋转移动,以使所述左眼用影像与所述右眼用影像彼此间两对应点的直线连线的自所述水平方向偏离出的倾斜量,与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倾斜量相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结构,能使观赏者左右眼的排列方向、与左眼用影像和右眼用影像彼此间两对应点的直线连线相一致。即,观赏者能够以两眼平行于显示装置中影像的这一状态来进行观赏。
因此,观赏者能够在不改变自身姿势的情况下观赏立体影像。
优选所述旋转移动是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的所述左眼用影像以及所述右眼用影像的旋转移动。
在上述技术结构中,进行旋转的是显示装置显示的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本身。即,变更单元使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在显示装置中的相对位置,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形态被改变的前后两阶段作变更。
因此,无需另行设置用以旋转显示装置本身的特殊机构,仅通过运用图像处理软件来旋转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便能够实现上述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装置能够以所述显示装置中心为旋转轴进行旋转动作;所述旋转移动是伴随显示有所述左眼用影像以及所述右眼用影像的所述显示装置的旋转动作,而进行的旋转移动。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显示装置显示的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本身不进行旋转,取而代之的是显示装置本身进行旋转。即,变更单元在改变显示装置的显示形态时,是使显示装置自身进行旋转。
若使显示装置显示的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本身进行旋转,则例如显示在显示装置四周端部处的影像的一部分会因旋转而消失。对于此类情况,需要对消失的影像进行插值处理,或需要对各个影像进行缩小处理来防止影像消失。因图像处理运算装置的运算处理能力的强弱不同,有时会花费大量的处理时间来进行以上的处理。
而上述的技术是使显示装置本身进行旋转,所以不需要以上例举的特别的图像处理。因此,无需采用使左眼用影像及右眼用影像旋转的特别图像处理软件,就能够实现上述旋转。
此外,记录有使上述视认切换用眼镜工作且使计算机作为上述各单元工作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另外,记录有使上述显示控制装置工作且使计算机作为上述各单元工作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内。
通过运用上述控制程序,能够经计算机来实现上述各单元,从而能在计算机上实现视认切换用眼镜或显示控制装置。另外,通过使用上述记录介质,便能够在通用的计算机中执行从该记录介质中读出的控制程序。
本发明的视认切换用眼镜能够佩戴于使用者的脸部上,其可以具备对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进行检测的倾斜检测单元、以及将上述倾斜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作为倾斜信号来输出到外部的输出单元。
在上述技术结构中,由于具备了对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进行检测的倾斜检测单元、以及将上述倾斜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作为倾斜信号来输出到外部的输出单元,因此能够提供可用在所述显示控制系统中的视认切换用眼镜。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沿平行于其前后方向的轴所发生的旋转倾斜;所述倾斜变更单元根据所述倾斜信号,使所述影像沿平行于其影像面法线的轴进行旋动,从而改变所述影像的倾斜状态。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倾斜检测单元检测视认切换用眼镜沿平行于其前后方向的轴所发生的旋转倾斜。因此在从倾斜检测单元输出的倾斜信号中包含有:视认切换用眼镜沿平行于其前后方向的轴所发生的旋转倾斜的信息。另一方面,倾斜变更单元根据倾斜信号来使影像沿平行于其影像面法线的轴进行旋动(即,进行倾斜),因此能够按照视认切换用眼镜沿平行于其前后方 向的轴所发生的旋转倾斜,使显示部显示的影像沿平行于其影像面法线的轴进行旋转倾斜。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沿平行于其左右方向的轴所发生的旋转倾斜;所述倾斜变更单元根据所述倾斜信号,使所述影像沿平行于其影像面左右方向的轴进行旋动,从而改变所述影像的倾斜状态。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倾斜检测单元检测视认切换用眼镜沿平行于其左右方向的轴所发生的旋转倾斜,因此在从倾斜检测单元输出的倾斜信号中,含有视认切换用眼镜沿平行于其左右方向的轴所发生的旋转倾斜的信息。另一方面,倾斜变更单元根据倾斜信号来使影像沿平行于其影像左右方向的轴进行旋动(即,进行倾斜),因此能够按照视认切换用眼镜沿平行于其左右方向的轴所发生的旋转倾斜,使显示部显示的影像沿平行于其影像面左右方向的轴进行旋转倾斜。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沿平行于其上下方向的轴所发生的旋转倾斜;所述倾斜变更单元根据所述倾斜信号,使所述影像沿平行于其影像面上下方向的轴进行旋动,从而改变所述影像的倾斜状态。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倾斜检测单元检测视认切换用眼镜沿平行于其上下方向的轴所发生的旋转倾斜(即,摆动)。因此在从倾斜检测单元输出的倾斜信号中包含有:视认切换用眼镜沿平行于其上下方向的轴所发生的摆动的信息。另一方面,倾斜变更单元根据倾斜信号来使影像沿平行于其影像上下方向的轴进行旋动(即,进行摆动),因此能够按照视认切换用眼镜沿平行于其上下方向的轴所发生的旋转摆动,使显示部显示的影像沿平行于其影像面上下方向的轴进行旋转摆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优选所述倾斜变更单元使所述影像向与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倾斜变化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旋转方向进行旋动。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影像旋动的旋转方向与视认切换用眼镜倾斜变化的旋转方向相同。具体为,若视认切换用眼镜倾斜变化的旋转方向为左旋,则影像进行左旋旋动,若视认切换用眼镜倾斜变化的旋转方向为右旋,则影像进行右旋旋动。
由此,例如配带有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观赏者的脸部若转向左侧,影像则 向自观赏者侧看的右侧进行旋转。另外,配带有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观赏者若向下侧低头,影像则向上侧进行旋转。另外,配带有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观赏者的脸部若倒向左侧,影像则沿其影像面法线进行左旋倾斜。
因此,能够按照配带了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观赏者的脸部倾斜状态,使影像相对于观赏者无倾斜。因此可提高观赏者对影像的视认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优选所述倾斜变更单元使所述影像的旋动角度与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旋转角度大致一致。
由此,即使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变化,也能够最小限地抑制自观赏者侧看到的影像的倾斜变化,从而能提高观赏者的视认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优选所述倾斜变更单元使所述影像的旋动量满足以下事项: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前后方向的轴与所述影像的前后方向的轴大致平行,且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左右方向的轴与所述影像的水平方向的轴大致平行,且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上下方向的轴与所述影像的上下方向的轴大致平行。
由此,观赏者脸部平面与影像正面大致平行,且观赏者两眼的直线连线与影像的水平方向大致平行,因此可提高观赏者的视认性。
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倾斜变更单元根据所述倾斜信号求取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的变化速度,所述变化速度越快,则越大地改变所述影像的倾斜状态。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变化速度越快,便越大地改变影像的倾斜状态。因此,观赏者改变其脸部倾斜的速度越快,影像的倾斜变化量就越大,从而能提高影像的临场感。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优选所述倾斜变更单元通过图像处理来改变所述影像的倾斜状态。
在上述技术结构中,影像的倾斜状态经图像处理而被改变,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改变影像的倾斜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优选所述倾斜变更单元具备:支撑机构,以所述显示部的倾斜状态可自由变更的方式支撑所述显示部;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支撑机构;第1控制单元,介由所述驱动单元来控制驱动所述支撑机构,从而变更所述显示部的倾斜状态,由此来变更所述影像的倾斜状态。
在上述技术结构中,通过变更显示有影像的显示部的姿势,来变更影像的倾斜状态。即,由于是在实际空间中变更影像的倾斜状态,因此倾斜变更后的影像的视认性较佳。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有多个;所述显示装置或至少一个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还具备选择单元,该所述选择单元选择多个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当中的作为影像的倾斜变更对象的1个视认切换用眼镜;所述倾斜变更单元根据所述第1接收单元收到的、经所述选择单元选择了的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所述倾斜信号,改变所述影像的倾斜状态。
在上述技术结构中,显示装置或至少一个视认切换用眼镜还具备选择单元,该选择单元选择所述多个视认切换用眼镜当中的作为影像的倾斜变更对象的1个视认切换用眼镜,所述倾斜变更单元根据所述第1接收单元收到的、经所述选择单元选择了的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所述倾斜信号,改变所述影像的倾斜状态。
由此,当观赏者有多个时,能够选择影像倾斜变更的对象观赏者,且当配带有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多个观赏者中的一名被选择的观赏者的脸部发生倾斜时,能够按照该观赏者的脸部倾斜,来改变该观赏者所观赏的影像的倾斜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有多个,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各自还具备:开闭单元,开闭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视野;第2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显示装置的切换信号;第2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切换信号来控制所述开闭单元的开闭动作,所述显示装置或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还具备选择单元,所述选择单元用以从多个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当中选择作为所述显示部显示的影像的倾斜变更对象的视认切换用眼镜,所述显示装置还具备:选择数检测单元,对选择数进行检测,其中所述选择数是经所述选择单元选择了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数量;时分割单元,根据所述选择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选择数,以时分割方式将所述影像的各个帧分为多个子帧;关系建立单元,按照使经所述选择单元选择了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所述多个子帧中彼此相异的子帧构成对应的方式,使多个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所述多个子帧构成对应关系,所述倾斜变更单元根据经所述选择单元选择了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状态,改变与该视 认切换用眼镜相对应的所述子帧中显示的所述影像的倾斜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结构,当观赏者有多个时,能够经选择单元而在多个观赏者之中选择作为显示影像的倾斜变更对象的观赏者。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作为优选,当所述选择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与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总数相同的数值时,所述时分割单元以时分割方式将所述影像的各个帧分别分为数量与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总数呈同数的子帧,并且所述关系建立单元使发生了倾斜变化的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所述呈同数的子帧构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所述选择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大于1但小于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总数的第1数值时,所述时分割单元以时分割方式将所述影像的各个帧分为数量为第2数值的子帧,其中所述第2数值比所述第1数值多1,并且所述关系建立单元使未被选作倾斜变更对象的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数量为所述第2数值的子帧当中的一个共通子帧构成对应关系,且使被选作倾斜变更对象的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数量为所述第2数值的子帧当中的剩余子帧构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所述选择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零时,所述时分割单元不对所述影像的各个帧进行时分割。
在上述技术结构中,当选择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与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总数相同的数值时,时分割单元以时分割方式将影像的各个帧分别分为数量与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总数呈同数的子帧,且关系建立单元使被选作倾斜变更对象的各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所述呈同数的子帧构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因此,当选择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与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总数相同的数值时,能够使被选作倾斜变更对象的各视认切换用眼镜与彼此不同的子帧构成对应。
另外,当选择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大于1但小于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总数的第1数值时,时分割单元以时分割方式将影像的各个帧分为数量为第2数值的子帧,其中第2数值比所述第1数值多1,并且关系建立单元使未被选作倾斜变更对象的各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数量为所述第2数值的子帧的其中一个共通子帧构成对应关系,且使被选作倾斜变更对象的各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数量为所述第2数值的子帧当中的剩余子帧构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因此,当选择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上述第1数值时,能够按照使被选作倾斜变更对象的各视认切换用眼镜与彼此不同的子帧构成对应的方式, 使各视认切换用眼镜与各子帧构成对应。特别是,由于使未被选作倾斜变更对象的各视认切换用眼镜与一个共通子帧构成对应,因此能够将时分割数抑制成最小。
另外,当选择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零时,时分割单元不对影像的各个帧进行时分割。即,仅当选择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不为零时(即,至少有1个视认切换用眼镜被选为了倾斜变更对象时),影像的各个帧才被施以时分割。即,仅在需要进行时分割时才进行时分割。一般而言,时分割数越多,观赏者便越容易感到闪烁(影像的明暗变化),所以影像的时分割子帧数越少越好。由于仅在需要进行时分割时才进行时分割,因此能够防止观赏者视认性的下降。
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有多个,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各自还具备:开闭单元,开闭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视野;第2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显示装置的切换信号;第2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切换信号来控制所述开闭单元的开闭动作,所述显示装置还具备:变化数检测单元,根据所述第1接收单元收到的所述倾斜信号,检测发生有倾斜变化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数量;时分割单元,当所述变化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数值为1以上时,以时分割方式将所述影像的各个帧分别分为多个子帧;关系建立单元,按照使发生有倾斜变化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分别与所述多个子帧中彼此相异的子帧构成对应的方式,使多个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所述多个子帧构成对应关系;切换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用于仅打开与所述显示部显示出的所述子帧相对应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视野的、供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使用的所述切换信号;第2输出单元,向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所述第2接收单元输出各所述切换信号,所述倾斜变更单元根据发生有倾斜变化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状态,改变与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相对应的所述子帧中显示的所述影像的倾斜状态。
在上述技术结构中,各视认切换用眼镜还具备:开闭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视野的开闭单元、接收来自显示装置的切换信号的第2接收单元、根据切换信号来控制开闭单元的开闭动作的第2控制单元。因此,各视认切换用眼镜能够根据来自显示装置的切换信号,切换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视野的开闭。
另一方面,显示装置还具备:变化数检测单元,根据第1接收单元收到 的倾斜信号,检测发生有倾斜变化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数量;时分割单元,当变化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数值为1以上时,以时分割方式将影像的各个帧分别分为多个子帧。因此,当至少1个视认切换用眼镜发生了倾斜变化时,显示装置便以时分割方式,将影像的各个帧分别分为多个子帧。
然后,关系建立单元按照使上述发生有倾斜变化的视认切换用眼镜分别与所述多个子帧中彼此相异的子帧构成对应的方式,使所述多个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所述多个子帧构成对应关系。倾斜变更单元根据该对应关系,且根据上述发生有倾斜变化的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状态,改变与该视认切换用眼镜对应的子帧中的显示影像的倾斜状态。由此,能够使经时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子帧中包括:按照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状态而被改变了影像倾斜状态后的子帧。
通过上述技术结构,当佩戴着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多名观赏者中的例如一名观赏者的脸部发生了倾斜时,能够按照该倾斜而仅对该观赏者观看的影像进行倾斜变更。
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作为优选,当所述变化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与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总数相同的数值时,所述时分割单元以时分割方式将所述影像的各个帧分别分为数量与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总数呈同数的子帧,并且所述关系建立单元使发生有倾斜变化的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所述呈同数的子帧构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所述变化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大于1但小于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总数的第1数值时,所述时分割单元以时分割方式将所述影像的各个帧分为数量为第2数值的子帧,其中所述第2数值比所述第1数值多1,并且所述关系建立单元使未发生倾斜变化的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数量为所述第2数值的子帧当中的一个共通子帧构成对应关系,且使发生有倾斜变化的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数量为所述第2数值的子帧当中的剩余子帧构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所述变化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零时,所述时分割单元不对所述影像的各个帧进行时分割,所述切换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用以打开所有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视野的所述切换信号。
在上述技术结构中,当变化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与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总数相同的数值时,时分割单元以时分割方式将影像的各个帧分别分为数量与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总数呈同数的子帧,且关系建立单元使发生了倾斜变 化的各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所述呈同数的子帧构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因此,当变化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与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总数相同的数值时,能够使发生了倾斜的各视认切换用眼镜与彼此不同的子帧构成对应。
另外,当变化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大于1但小于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总数的第1数值时,时分割单元以时分割方式将影像的各个帧分为数量为第2数值的子帧,其中第2数值比所述第1数值多1,并且关系建立单元使未发生倾斜变化的各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数量为所述第2数值的子帧当中的一个共通子帧构成对应关系,且使发生了倾斜变化的各视认切换用眼镜与数量为所述第2数值的子帧当中的剩余子帧构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因此,当变化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上述第1数值时,能够按照使发生了倾斜变化的各视认切换用眼镜与彼此不同的子帧构成对应的方式,使各视认切换用眼镜与各子帧构成对应。特别是,由于使未发生倾斜变化的各视认切换用眼镜与一个共通子帧构成对应,因此能够将时分割数抑制成最小。
另外,当变化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零时,时分割单元不对影像的各个帧进行时分割。即,仅当变化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不为零时(即,至少有1个视认切换用眼镜发生了倾斜变化时),影像的各个帧才被施以时分割。即,仅在需要进行时分割时才进行时分割。一般而言,时分割数越多,观赏者便越容易感到闪烁(影像的明暗变化),所以影像的时分割子帧数越少越好。由于仅在需要进行时分割时才进行时分割,因此能够防止观赏者视认性的下降。
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显示装置还具备:切换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用于仅打开与所述显示部显示出的所述子帧相对应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视野的、供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使用的所述切换信号;第2输出单元,向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所述第2接收单元输出各所述切换信号,当所述影像的各个帧未被施以时分割时,所述切换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用以打开所有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视野的所述切换信号。
通过上述技术结构,能够按照观赏者脸部的倾斜变化,改变该观赏者所观赏的影像的倾斜状态。
在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系统中,作为优选,所述显示装置还具备:切换信号生成单元,生成在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间共通的、用以表示所述多个子帧在所述显示部中的显示定时的所述切换信号;第2输出单元,向各所述视 认切换用眼镜的所述第2接收单元输出所述切换信号;所述各视认切换用眼镜还具备供选择切换到所述多个子帧中的哪个子帧的切换选择单元;所述第2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切换信号,按照仅在所述切换选择单元选择的子帧的影像被显示时才打开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视野的方式,控制所述开闭单元;当所述影像的各个帧未被施以时分割时,所述切换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用以打开所有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视野的所述切换信号。
通过上述技术结构,显示装置输出仅一路的切换信号即可,因此能使显示装置的结构达到简单化。另外,能够通过选择单元来选择用各视认切换用眼镜所能观赏的子帧。由此,各观赏者能够选择与自己脸部倾斜相对应的影像,还能选择观赏应他人脸部而倾斜后的影像。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视认切换用眼镜还具备:开闭单元,开闭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视野;接收单元,接收来自外部的切换信号;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收到的所述切换信号,控制所述开闭单元的开闭动作。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还具备:开闭所述倾斜检测用眼镜的视野的开闭单元、接收来自外部的切换信号的接收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收到的所述切换信号来控制所述开闭单元的开闭动作的控制单元。因此能够提供可用在上述显示控制系统中的视认切换用眼镜。
此外,使上述显示控制系统工作且使计算机作为上述各单元工作的控制程序、以及记录有该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另外,使上述视认切换用眼镜工作且使计算机作为上述各单元工作的控制程序、以及记录有该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内。
通过运用上述控制程序,能够经计算机来实现上述各单元,从而能在计算机上实现显示控制程序或视认切换用眼镜。另外,通过使用上述记录介质,能够在通用的计算机中执行从该记录介质中读出的控制程序。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显示控制装置以及显示控制系统能够抑制在立体影像的观赏过程中出现的健康损害。本发明尤其适用于能输出立体影像的液晶显示装置、或等离子显示器等自发光型显示装置。

Claims (18)

1.一种视认切换用眼镜,其对观赏者的左右眼的视认可否状态进行切换,其特征在于:
具备:倾斜检测单元,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佩戴着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观赏者的脸部发生倾斜时的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量;
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倾斜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应该停止初始观赏影像形态,其中,所述初始观赏影像形态为:所述观赏者的左眼仅视认到左眼用影像,右眼仅视认到右眼用影像;以及
切换单元,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应该停止所述初始观赏影像形态时,所述切换单元切换所述观赏者的左右眼的视认可否状态,以实现与所述初始观赏影像形态不同的预先定好的第2观赏影像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认切换用眼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观赏影像形态为:经所述切换单元的切换,所述观赏者的左右眼两方视认到所述左眼用影像或所述右眼用影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认切换用眼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观赏影像形态为:经所述切换单元的切换,所述观赏者的左右眼两方视认到所述左眼用影像及所述右眼用影像这两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认切换用眼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观赏影像形态为:经所述切换单元的切换,所述观赏者的左右眼两方视认不到所述左眼用影像及所述右眼用影像这两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认切换用眼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倾斜量是否超过了预先定好的阈值,来判断是否应该停止所述初始观赏影像形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认切换用眼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是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判断单元具备决定单元;
所述决定单元根据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的时间性变化,决定是否将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用作所述倾斜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认切换用眼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是陀螺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认切换用眼镜,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通知部,
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应该停止所述初始观赏影像形态时,所述通知部通知该判断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视认切换用眼镜,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输出部,
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应该停止所述初始观赏影像形态时,所述输出部输出用以表达该判断结果的判断信号;
所述输出部将所述判断信号输出给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显示出利用观赏者左右眼间视差的视差影像,来供佩戴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观赏者观赏立体影像。
10.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其通过使显示装置显示出利用观赏者左右眼间视差的视差影像,来供佩戴了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观赏者观赏立体影像,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对观赏者的左右眼的视认可否状态进行切换,具备:倾斜检测单元,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佩戴着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观赏者的脸部发生倾斜时的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倾斜量;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倾斜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应该停止初始观赏影像形态,其中,所述初始观赏影像形态为:所述观赏者的左眼仅视认到左眼用影像,右眼仅视认到右眼用影像;以及输出部,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应该停止所述初始观赏影像形态时,所述输出部输出用以表达该判断结果的判断信号,所述输出部将所述判断信号输出给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显示出利用观赏者左右眼间视差的视差影像,来供佩戴该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观赏者观赏立体影像,
该显示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变更单元,
所述变更单元在收到了所述判断信号时,将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形态改为预先定好的与立体影像显示形态不同的第2影像显示形态,其中,所述立体影像显示形态为:与所述视认切换用眼镜的视认可否状态的切换定时同步地,交替显示所述左眼用影像及所述右眼用影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影像显示形态为:显示所述左眼用影像或所述右眼用影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影像显示形态为:显示用以向所述观赏者通知所述判断结果的通知影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影像显示形态为:所述显示装置中不显示影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信号包含用以表达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倾斜量的倾斜量信号;
所述第2影像显示形态是经以下方式而得的显示形态:在所述立体影像显示形态的基础上,运用所述倾斜量信号表达的倾斜量,改变所述左眼用影像及所述右眼用影像各自在所述显示装置中的显示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倾斜量为所述观赏者的左右眼排列方向从水平方向偏离出的倾斜量;
所述第2影像显示形态是经以下方式而得的显示形态:使所述左眼用影像和所述右眼用影像沿铅锤方向彼此逆向地移动,以使所述左眼用影像与所述右眼用影像彼此间两对应点的直线连线的自所述水平方向偏离出的倾斜量,与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倾斜量相一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倾斜量为所述观赏者的左右眼排列方向从水平方向偏离出的倾斜量;
所述第2影像显示形态是经以下方式而得的显示形态:从所述观赏者侧看,以维持着所述左眼用影像与所述右眼用影像彼此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方式,使所述左眼用影像及所述右眼用影像以所述显示装置的中心为旋转轴进行旋转移动,以使所述左眼用影像与所述右眼用影像彼此间两对应点的直线连线的自所述水平方向偏离出的倾斜量,与所述倾斜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倾斜量相一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移动是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的所述左眼用影像及所述右眼用影像的旋转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能够以所述显示装置的中心为旋转轴进行旋转动作;
所述旋转移动是伴随显示有所述左眼用影像及所述右眼用影像的所述显示装置的旋转动作,而进行的旋转移动。
CN201210101735.4A 2011-04-12 2012-04-09 视认切换用眼镜及显示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62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8495A JP2012222699A (ja) 2011-04-12 2011-04-12 表示制御システム、姿勢検出用メガネ、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1-088494 2011-04-12
JP2011088494A JP2012222698A (ja) 2011-04-12 2011-04-12 視認切替用メガネ、表示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1-088495 2011-04-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6254A CN102736254A (zh) 2012-10-17
CN102736254B true CN102736254B (zh) 2014-10-08

Family

ID=46992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173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6254B (zh) 2011-04-12 2012-04-09 视认切换用眼镜及显示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62451A1 (zh)
CN (1) CN1027362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2250A (zh) * 2018-04-19 2019-10-2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98931A1 (en) * 2010-10-26 2012-04-26 Sony Corporation 3d motion picture adaption system
JP5889536B2 (ja) * 2011-03-08 2016-03-22 ローム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映像システム、眼鏡、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US9746916B2 (en) 2012-05-11 2017-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dio user interaction recognition and application interface
US9736604B2 (en) 2012-05-11 2017-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dio user interaction recognition and context refinement
CN104067606A (zh) * 2012-11-16 2014-09-24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照相机、照相机系统及自诊断方法
KR20140066546A (ko) * 2012-11-23 2014-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3185963A (zh) * 2013-03-29 2013-07-03 南京智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车辆辅助驾驶眼镜
KR20150093014A (ko) * 2014-02-06 2015-08-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70054866A (ko) * 2015-11-10 2017-05-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5975064A (zh) * 2016-04-28 2016-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头盔歪带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6918956B (zh) * 2017-05-12 2019-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光栅、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WO2018229688A1 (en) 2017-06-15 2018-12-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Vision-protective headgear with automatic darkening filter comprising an array of switchable shutters
CN111623751B (zh) * 2020-05-31 2021-11-30 上海域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护目镜倾斜状态鉴定系统以及相应终端
US11948043B2 (en) * 2021-06-02 2024-04-02 Apple Inc. Transparent insert identificatio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8867C (zh) * 2004-09-17 2008-02-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5603A (ja) * 1996-01-25 1997-08-05 Sharp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133665A (ja) * 2004-11-09 2006-05-25 Seiko Epson Corp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US8269822B2 (en) * 2007-04-03 2012-09-18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LLC Display viewing system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display view based on active tracking
KR20110005380A (ko) * 2009-07-10 2011-01-18 김용언 졸음 경고 시스템 및 졸음 경고 시스템이 설치되는 안경
JP2011071898A (ja) * 2009-09-28 2011-04-07 Panasonic Corp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映像表示方法
KR20110128099A (ko) * 2010-05-20 2011-1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8867C (zh) * 2004-09-17 2008-02-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133665A 2006.05.25
JP特开2011-71898A 2011.04.07
JP特开平9-205603A 1997.08.05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2250A (zh) * 2018-04-19 2019-10-2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6254A (zh) 2012-10-17
US20120262451A1 (en) 201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6254B (zh) 视认切换用眼镜及显示控制装置
KR101569150B1 (ko) 3차원 영상기기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osd 제공방법
TWI477149B (zh) 具有複數視圖之顯示裝置、方法、系統及媒體
US9465226B2 (en) Automatic shutdown of 3D based on glasses orientation
US8553072B2 (en) Blanking inter-frame transitions of a 3D signal
CN101632311B (zh) 利用多个单独设置的图像观察
JP5053427B2 (ja) 表示装置
US20110254829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viewing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as well as method for operating a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viewing system
WO2012018669A2 (en) Multiple simultaneous programs on a display
CN102293005A (zh) 三维影像鉴赏系统、显示系统、光学快门和三维影像鉴赏方法
US20120098931A1 (en) 3d motion picture adaption system
CN102540467A (zh) 头戴式显示器
EP2337370A2 (en) 3D glasse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3D glasse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applied thereto
CN102802011A (zh) 双视显示方法和显示设备
US8922631B1 (en) Presenting multiple viewer content on a single screen
CN102724533A (zh) 显示系统、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辅助装置
CN103037233A (zh) 基于眼镜取向的三维自动关闭
CN103188502A (zh) 显示装置、眼镜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深度的方法
KR20120040947A (ko) 3차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3차원 영상 처리방법
JP5010732B2 (ja) 立体視映像処理装置及び立体視映像処理方法
KR20120059947A (ko) 3차원 안경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3차원 안경 제어방법
JP2011259338A (ja) シャッター式メガネ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2012222699A (ja) 表示制御システム、姿勢検出用メガネ、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954793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KR20110062983A (ko) 3d 영상의 입체감 조절 요소를 설정하는 gui를 표시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gui 제공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