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0501B - 混合动力电梯群节能调度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混合动力电梯群节能调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0501B
CN102730501B CN201210156836.1A CN201210156836A CN102730501B CN 102730501 B CN102730501 B CN 102730501B CN 201210156836 A CN201210156836 A CN 201210156836A CN 102730501 B CN102730501 B CN 1027305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energy
ladder
group
energy consum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68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0501A (zh
Inventor
宗群
张景龙
李光宇
郭萌
曲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1568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305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30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0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0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05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为实现节能群控调度,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混合动力电梯群节能调度方法,在电梯群控制器、电梯群系统、摄像头人数识别系统以及混合动力系统四部分上实现,电梯群控制器不断进行两个检测判断,一是电梯群系统是否运行到派梯周期,二是电梯群系统运行中是否有电梯出现起停;当电梯群系统每次运行至派梯周期时,电梯群控制器将先后进行派梯及动力的双重节能分配,电梯群系统将按照新的双重节能分配方式进行运行;当没有运行至派梯周期时,电梯群系统将按照现有的双重节能分配方式运行;在电梯群系统运行中如果有电梯出现起停,并为出现起停的电梯重新进行动力节能分配。本发明主要应用于电梯的设计制造。

Description

混合动力电梯群节能调度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电梯群节能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电梯市场保有量约为185余万台,且仍将以年增20%的速度增长,由此带来的电梯耗能问题日益突出,也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相违背。因此,在国家强调“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下,如何有效降低电梯系统的能源损耗,成为兼具社会与经济效益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为节能电梯系统提供基于太阳能的绿色动力成为可能。如何有效使用包括太阳能在内的混合动力源为电梯系统供电储能一直是新能源电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目前的节能电梯研究主要集中于单梯节能技术,对于由多部电梯组成的电梯群系统,节能调度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上述单梯技术的节能优势在群控系统中充分发挥,事实上由于群控调度分配的不合理,往往会使单梯节能技术大打折扣,甚至毫无体现,进而无法实现节能群控调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节能群控调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混合动力电梯群节能调度方法,在电梯群控制器、电梯群系统、摄像头人数识别系统以及混合动力系统四部分上实现,电梯群控制器不断进行两个检测判断,一是电梯群系统是否运行到派梯周期,二是电梯群系统运行中是否有电梯出现起停;当电梯群系统每次运行至派梯周期时,电梯群控制器将先后进行派梯及动力的双重节能分配,电梯群系统将按照新的双重节能分配方式进行运行;当没有运行至派梯周期时,电梯群系统将按照现有的双重节能分配方式运行;在电梯群系统运行中如果有电梯出现起停,群控器通过摄像头人数识别系统实时监测乘客人数的信息,并为出现起停的电梯重新进行动力节能分配;
双重节能分配是:
第一重节能派梯分配:在每次进行群控派梯时,首先载入当前各电梯位置及运行方向,载入此时所有呼梯乘客所在的楼层序号,通过摄像头人数识别系统的轿厢外摄像头读取各外呼楼层呼梯人数,通过摄像头人数识别系统轿厢内摄像头读取各电梯轿厢内当前人数,然后以最小化系统能耗为目标,按照节能目标函数,开始迭代寻优最节能的派梯方案:在每产生一个新的派梯方案后,需计算此方案的预计派遣电梯总数,之后分别计算此方案中各预派电梯的接客与载客能耗,并将结果存入暂存区并不断累加,最终得到此派梯分配方案的系统总接客载客能耗,经过对所有可行派梯放案的遍历搜索与迭代寻优,最终从众多派梯方案中选取最低能耗的派梯分配方案作为第一重节能派梯分配的结果;
第二重节能动力分配:每次动力分配时,首先要读取各电梯当前运行方向以及各轿厢内的当然人数,以进行各梯的运行方向及负载判断,确定各梯目前处于耗电或是发电模式:如果电梯处于耗电状态,则优先使用太阳能为电梯供电,若当前太阳能不可用,再选取蓄电池柜为电梯供电,若此时蓄电池电量不足,则再选择电网供电;如果电梯处于发电状态,则优先向蓄电池柜进行充电,如果此时蓄电池已储能饱和,则选择将电梯发电回馈电网或供楼宇照明等用电设备使用。
所述目标函数及分别计算接客与载客能耗具体为:
首先计算分配至该梯的外呼楼层总数,然后分别累加该梯运行至下一外呼层的起停及运行能耗,直至完成针对所有外呼层的接客能耗计算,最后储存于暂存区的结果即为该预派电梯的接客总能耗;具体的接客能耗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BDA00001658512900021
符号说明:Ep接客能耗;Ep-a&d接客起停能耗;Ep-v接客运行能耗;Δm对重质量与轿厢总质量之差;f电梯运行方向的符号函数,当电梯上行时f=-1,当电梯下行时f=1;参数(ip,jp)表示该梯接第i层外呼的第j次起动;Pa单位质量加速所需能耗;Pd单位质量减速所需能耗;g重力加速度;h垂直距离;p(ip)该梯响应第i层外呼信号时的总起动制动组数;qp该梯响应的外呼楼层总数;
载客能耗计算时,根据载客能耗目标函数,首先计算以上外呼对应的潜在内选层目的层总数,然后分别累加该梯运行至下一内选目的层的起停及运行能耗,直至完成针对所有内选层的载客能耗计算,最后储存于暂存区的结果即为该预派电梯的载客总能耗;具体的载客能耗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BDA00001658512900023
Figure BDA00001658512900024
符号说明:Et载客能耗;Et-a&d载客起停能耗;Et-v载客运行能耗;参数(it,jt)该梯送目的层为第i层内选乘客的第j次起动;p(it)该梯送第i层内选目的层时的总起动制动组数;qt该梯响应的内选目的层总数;
将接客与载客能耗相加,可得该预派电梯的接客载客总能耗。E=Ep+Et,E为接客-载客总能耗。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及效果:
本发明在综合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节能回馈单梯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由混合动力供能的电梯群系统,基于此系统提出一种节能调度方法,因而,本发明实现了电梯系统的全局最优混合动力分配,最大程度实现了电梯群系统的节能调度运行。
附图说明
附图1混合动力电梯群系统图。
附图2混合动力电梯耗电发电四象限运行图。
附图3蓄电池柜充放电示意图。
附图4混合动力电梯系统运行图。
附图5派梯分配总流程图。
附图6某预派电梯接客-载客能耗计算流程图。
附图7动力分配逻辑判断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在综合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节能回馈单梯技术(新型节能回馈电梯由于采用了回馈型变频器驱动系统,使得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不仅耗电少,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能进行回馈发电)的基础上,构建了采用混合动力的电梯群系统,并提出此系统的节能调度方法。该系统采用电网、太阳能、蓄电池作为混合动力,并将电梯运行划分为重载上行、轻载下行的耗电状态,与轻载上行、重载下行的发电状态,在系统运行时,通过节能调度方法实时优化混合能源对电梯系统供电,在电梯耗电时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减少电网耗电,在电梯发电时将回馈电能,储存至蓄电池柜,或回馈至电网及供楼宇用电设备使用。
本混合动力电梯节能调度方法的关键在于双重节能调度分配,即节能派梯分配与节能动力分配。在电梯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派梯分配是指根据最低能耗原则不断选取最优电梯去接送不同楼层的呼梯请求,而动力分配是指根据各电梯的耗电发电情况,实时优化选择混合动力为电梯系统进行供能或储能。本方法除了能有效减少电梯系统能耗,还具备回馈发电功能,所发电能可供电网或楼宇使用。
电梯系统一直是楼宇中的最常见也是最耗电的用电设备,采用绿色能源为电梯供电既是当今节能电梯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发明构建了采用混合动力的电梯群系统,并提出此系统的节能调度方法。该系统采用电网、太阳能、蓄电池作为混合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发电为电梯群供电,减少电网耗能。在系统运行时,根据各个电梯的运行及乘客负载情况,通过本节能调度方法实时优化混合动力对电梯系统供电储能。在电梯群耗电时,优先选择太阳能为动力,以电网供能作为备选;在电梯群发电时,优先选择将所发出电能向蓄电池柜进行储能,以供电梯耗电时使用,备选为回馈电网或供楼宇用电设备等使用。该方法能有效指导群控系统的节能运行,在这种调度机制下,电梯群系统不仅耗电少,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还呈现发电特性,充分发挥了包括太阳能在内的混合动力绿色能源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对现有电梯加装太阳能发电装置及蓄电池柜,并将该节能调度方法嵌入到控制楼宇多部电梯运行的中央控制器中,即可实现混合动力群控系统的节能最优调度。
本发明在综合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节能回馈单梯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由混合动力供能的电梯群系统,基于此系统提出一种节能调度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双重节能分配机制确保混合动力电梯系统的节能高效运行。其中,第一重派梯分配用于决定分别由哪部电梯接送不同楼层的候梯乘客最节能,第二重派梯用于为各被派的电梯从混合动力中选择最节能的动力源。具体如下所述。
第一重节能派梯分配,在获取各电梯运行信息与呼梯乘梯人数的基础上,构造了表征系统耗能的节能目标函数,并以最小化该目标函数来决定最终派遣哪几部电梯去接送不同楼层的候梯乘客。节能目标函数的取值可正可负,正数代表电梯耗电,负数代表电梯发电,最小化该函数值就是力求使系统少耗能,多发电。此目标函数的特色在于,在派梯调度中不仅考虑了各梯从当前位置到达呼梯楼层的接客能耗,而且考虑了各梯将呼梯楼层的各乘客运达各目的楼层的潜在载客能耗,实现了系统中各梯的接客-载客全阶段节能运行。
第二重节能动力分配,在上述派梯分配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梯的运行及负载情况,分析各梯的耗电发电状态,通过动力分配判断逻辑,为各个电梯选择最适合的动力源,实现混合动力与电梯系统间的最优供能或储能。在电梯耗电时,供能的优先级顺序是太阳能、蓄电池柜、电网;在电梯发电时,储能的优先级顺序是蓄电池柜、回馈电网,或将所发电能供楼宇其他用电设备使用。
在基于上述双重分配的调度方法的调度下,混合动力电梯群系统可实现电梯调度的高效节能运行,充分发挥太阳能发电优势,减少电网耗电,同时还实现了对电网供能以及为楼宇照明等供电,不仅显示了混合动力电梯的节能特点,而且突显了该系统供电储能的灵活性。
与未改造升级的电梯系统相比,本混合动力系统平均可节能30%-40%左右。据估算,如果以每台电梯平均15kw计,每台电梯平均每天运行8小时计,则现有的单台电梯每年平均耗电4.38万度,则全国180万电梯每年将耗电788亿度。若将全国所有电梯进行混合动力改造,按平均节能30%计,每年就可节电236亿度,按工业用电平均1元/度计,可节约236亿元。假设混合动力电梯的市场份额为10%,每年也可节约23.6亿元,具有很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借助于太阳能发电技术,构建了由混合动力供能的电梯群系统,基于此系统提出一种节能调度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双重节能分配机制确保混合动力电梯系统的节能高效运行。
其中,第一重节能派梯分配,通过构造节能目标函数,并最小化该目标函数来决定派遣哪几部电梯去接送不同楼层的外呼乘客。同时,此节能函数不仅考虑了各梯从当前位置到达呼梯楼层的接客能耗,而且考虑了各梯将呼梯楼层的各乘客运达各目的楼层的潜在载客能耗,实现了系统中各梯的接客-载客全阶段节能运行。事实上,目前在用的很多电梯群系统中都没有考虑节能调度问题,即便考虑也只是关注了接客能耗最小化问题,故本发明的方法在节能调度方面的性能更优。
第二重节能动力分配,在上述派梯分配的基础上,为被派遣的电梯选择动力。选择时需综合考虑各梯的运行及负载情况,分析各梯的耗电发电状态,通过动力分配判断逻辑,从混合动力中选取最节能的动力为各梯供电储能。当电梯耗能时,优先选择太阳能为电梯供电,备选蓄电池柜及电网供电;当电梯发电时,优先向蓄电池柜充电,当蓄电池充电已满时,再向电网回馈发电,或对楼宇照明等其他设备供电。
参见图1,混合动力电梯群系统由电梯群控制器、电梯群系统、摄像头人数识别系统以及混合动力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群控制器通过两重节能调度分配来控制整个电梯群系统的节能高效运行。两重分配分别为第一重的派梯分配与第二重的动力分配,前者用于决策选择哪部或哪几部电梯来服务各层的候梯外呼请求,后者用于实时根据各电梯的当前情况为各电梯选择最合适的混合动力源。由于电梯在运行时将不断在耗电与发电状态间进行切换,因此供能与储能的合理调度是本混合动力系统的特色所在。本系统在电梯耗电时优先使用太阳能供电,同时也可通过蓄电池柜及电网供电,在电梯发电时可选蓄电池柜储能或将所发电能回馈电网或供楼宇用电设备使用。其中蓄电池柜在能源周转中发挥作用,在其充电时接受太阳能发电及各电梯的回馈电能,在其放电时对电梯系统进行供能。具体的发电反馈电网方法、并网发电技术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摄像头人数识别系统用于为二重分配提供分配依据,轿厢内外的摄像头实时监控各层的候梯人数与各轿厢内的乘梯人数,此人数信息在派梯分配时用于节能目标函数计算,以最小化系统能耗为目标来决定哪部梯去接送候梯乘客,在动力分配时用于分析各轿厢的负载情况(轻载或重载),从而对各梯的耗电发电情况进行判断,具体内容详见附图2。
参见图2,混合动力电梯耗电发电四象限运行状态如图所示。
(1)第一象限:电梯向下运行且对重重量大于轿厢总重量(电梯轿厢与厢内乘客总质量之和),则电梯耗电,将电能转换为电梯的重力势能;
(2)第二象限:电梯向下运行且对重重量小于轿厢总重量,则电梯发电,将电梯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
(3)第三象限:电梯向上运行且对重重量大于轿厢总重量,则电梯发电,将电梯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
(4)第四象限:电梯向上运行且对重重量小于轿厢总重量,则电梯耗电,将电能转换为电梯的重力势能。
此外从理论上讲,电梯运行中还存在一种对重重量等于轿厢总重量的情况。在这种状态下无重力势能差,电梯运行既不耗电也不发电。这种情况在电梯实际运行当中不会发生,可忽略。
本系统根据各梯的耗电发电状态,实时选择最优的混合动力源为电梯群供电或储能。对于处于第一、四象限运行的耗电模式电梯,系统通过动力分配机制,优先选择太阳能为电梯供电,备选蓄电池柜或电网供电;对于处于第二、三象限的发电模式电梯,系统可选择将电梯发出的回馈电能储存至蓄电池柜,或回馈至电网,或供楼宇照明等用电设备使用。具体的动力分配机制可详见附图7及说明。
参见图3,在本混合动力电梯群系统中,蓄电池柜充当能量周转作用。充电时,蓄电池柜接收来自太阳能的发电与各电梯的回馈发电;放电时,使用已储能量对各处于耗电运行状态的各电梯供电。此外,当蓄电池柜已充满电,但仍有太阳能或电梯回馈电能输入至蓄电池时,蓄电池可将多余电能回馈至电网进行发电,避免能量浪费。
参见图4,混合动力电梯系统实际运行时遵循如图所示的运行逻辑。电梯群是一直不间断连续运行的,是典型的连续滚动优化系统。对于本混合动力电梯系统,群控制器将不断进行两个检测判断,一是系统是否运行到派梯周期,二是系统运行中是否有电梯出现起停。其中,派梯周期是指,在多部电梯组成的电梯群运行时,群控制器每隔一定时间就对所有楼层的外呼信号进行一次集中采集,并基于采集到的外呼信号,指派不同电梯去接送不同呼梯楼层的候梯乘客。派梯周期是固定的,系统派梯调度在每个派梯周期进行一次。前者的派梯周期是电梯群系统的固有时间参数,后者的电梯出现起停的时间间隔根据电梯群运行情况实时变化,但该时间间隔总是小于系统的派梯周期。当系统每次运行至派梯周期时,电梯群控制器将先后进行派梯及动力的双重节能分配,电梯群将按照新的双重分配进行运行;当没有运行至派梯周期时,系统将按照现有的双重分配方式运行。此外,在系统运行中如果有电梯出现起停,群控器也将为出现起停的电梯重新进行动力分配,原因是一旦电梯出现起停,就说明该电梯轿厢内的人数出现了变化,可能是乘客到达离开,也可能是乘客进入乘梯,或者二者兼有,从而乘客人数的变化导致了轿厢负载的变化,很可能引起电梯发电或耗电模式的改变,所以需要重新根据电梯运行及负载情况重新进行节能动力分配。同时,乘客人数的信息是可通过摄像头系统实时监测到。
第一重派梯分配将由后面的图5,6详细说明,第二重动力分配将由后面的图7详细阐述。
参见图5,第一重派梯分配总流程如图所示。
在每次进行群控派梯时,首先载入当前各电梯位置及运行方向,载入此时所有呼梯乘客所在的楼层序号,通过轿厢外摄像头读取各外呼楼层呼梯人数,通过轿厢内摄像头读取各电梯轿厢内当前人数,在完成了上述准备工作后,以最小化系统能耗为目标,开始迭代寻优最节能的派梯方案。在每产生一个新的派梯方案后,需计算此方案的预计派遣电梯总数,之后分别计算此方案中各预派电梯的接客与载客能耗,并将结果存入暂存区并不断累加,最终得到此派梯分配方案的系统总接客载客能耗。经过对所有可行派梯放案的遍历搜索与迭代寻优,最终从众多派梯方案中选取最低能耗的派梯分配方案作为第一重节能派梯分配的结果。
其中,预派电梯接客-载客能耗计算方法将由图6进行详述。
参见图6,某预派电梯接客-载客能耗计算流程如图所示。
本发明中不仅考虑了各梯从当前位置到达呼梯楼层的接客能耗,而且考虑了各梯将呼梯楼层的各乘客运达各目的楼层的潜在载客能耗,实现了系统中各梯的接客-载客全阶段节能运行。同时在计算中,又分别将接客和载客能耗细分为起停能耗与运行能耗两部分。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各式的能耗计算结果取值可正可负,正数表示耗能,负数表示发电。此外,以下计算的电梯系统能耗都是针对一次群控派梯所对应的能耗。
首先介绍接客能耗节能目标函数及其计算方法,载客能耗的计算方法与其类似。
接客能耗计算时,根据接客能耗目标函数,首先计算分配至该梯的外呼楼层总数,然后分别累加该梯运行至下一外呼层的起停及运行能耗,直至完成针对所有外呼层的接客能耗计算,最后储存于暂存区的结果即为该预派电梯的接客总能耗。具体的接客能耗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BDA00001658512900061
符号说明:Ep接客能耗;Ep-a&d接客起停能耗;Ep-v接客运行能耗;Δm对重质量与轿厢总质量之差;f电梯运行方向的符号函数,当电梯上行时f=-1,当电梯下行时f=1;参数(ip,jp)表示该梯接第i层外呼的第j次起动;Pa单位质量加速所需能耗;Pd单位质量减速所需能耗;g重力加速度;h垂直距离;p(ip)该梯响应第i层外呼信号时的总起动制动组数;qp该梯响应的外呼楼层总数。
类似的,载客能耗计算时,根据载客能耗目标函数,首先计算以上外呼对应的潜在内选层目的层总数,然后分别累加该梯运行至下一内选目的层的起停及运行能耗,直至完成针对所有内选层的载客能耗计算,最后储存于暂存区的结果即为该预派电梯的载客总能耗。具体的载客能耗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BDA00001658512900071
Figure BDA00001658512900072
符号说明:Et载客能耗;Et-a&d载客起停能耗;Et-v载客运行能耗;参数(it,jt)该梯送目的层为第i层内选乘客的第j次起动;p(it)该梯送第i层内选目的层时的总起动制动组数;qt该梯响应的内选目的层总数。
将接客与载客能耗相加,可得该预派电梯的接客载客总能耗。E=Ep+Et,E为接客-载客总能耗。
最终计算得到的某预派电梯能耗取值可正可负,若取负值,则说明该梯在此次调度中处于发电状态;若取正值,则表示该梯处于耗电状态。以最小化预派电梯接客-载客能耗为派梯目标,来指导群控派梯调度,就可最大程度地使各梯少耗电多发电,在此第一重节能派梯分配的基础上,再配合第二重的节能动力分配,可实现混合动力系统的节能高效运行。
参见图7,第二重动力分配判断逻辑如图所示。动力分配的重要作用在于根据各梯当前的运行及负载情况,选取最优的混合动力源为电梯供电或进行储能。每次动力分配时,首先要读取各电梯当前运行方向以及各轿厢内的当然人数,以进行各梯的运行方向及负载判断,从而根据前述的图2电梯发电耗电四象限图,确定各梯目前处于耗电或是发电模式。如果电梯处于耗电状态,则优先使用太阳能为电梯供电,若当前太阳能不可用,再选取蓄电池柜为电梯供电,若此时蓄电池电量不足,则再选择电网供电;如果电梯处于发电状态,则优先向蓄电池柜进行充电,如果此时蓄电池已储能饱和,则选择将电梯发电回馈电网或供楼宇照明等用电设备使用。如上所述,对各电梯分别进行动力分配后,即实现了本电梯系统的全局最优混合动力分配,最大程度实现了电梯群系统的节能调度运行。

Claims (2)

1.一种混合动力电梯群节能调度方法,其特征是,在电梯群控制器、电梯群系统、摄像头人数识别系统以及混合动力系统四部分上实现,电梯群控制器不断进行两个检测判断,一是电梯群系统是否运行到派梯周期,二是电梯群系统运行中是否有电梯出现起停;当电梯群系统每次运行至派梯周期时,电梯群控制器将先后进行派梯及动力的双重节能分配,电梯群系统将按照新的双重节能分配方式进行运行;当没有运行至派梯周期时,电梯群系统将按照现有的双重节能分配方式运行;在电梯群系统运行中如果有电梯出现起停,群控器通过摄像头人数识别系统实时监测乘客人数的信息,并为出现起停的电梯重新进行动力节能分配;
双重节能分配是:
第一重节能派梯分配:在每次进行群控派梯时,首先载入当前各电梯位置及运行方向,载入此时所有呼梯乘客所在的楼层序号,通过摄像头人数识别系统的轿厢外摄像头读取各外呼楼层呼梯人数,通过摄像头人数识别系统轿厢内摄像头读取各电梯轿厢内当前人数,然后以最小化系统能耗为目标,按照节能目标函数,开始迭代寻优最节能的派梯方案:在每产生一个新的派梯方案后,需计算此方案的预计派遣电梯总数,之后分别计算此方案中各预派电梯的接客与载客能耗,并将结果存入暂存区并不断累加,最终得到此派梯分配方案的系统总接客载客能耗,经过对所有可行派梯放案的遍历搜索与迭代寻优,最终从众多派梯方案中选取最低能耗的派梯分配方案作为第一重节能派梯分配的结果;
第二重节能动力分配:每次动力分配时,首先要读取各电梯当前运行方向以及各轿厢内的当前人数,以进行各梯的运行方向及负载判断,确定各梯目前处于耗电或是发电模式:如果电梯处于耗电状态,则优先使用太阳能为电梯供电,若当前太阳能不可用,再选取蓄电池柜为电梯供电,若此时蓄电池电量不足,则再选择电网供电;如果电梯处于发电状态即轻载上行、重载下行状态,利用太阳能发电并优先向蓄电池柜进行充电,如果此时蓄电池已储能饱和,则选择将电梯发电回馈电网或供楼宇照明用电设备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电梯群节能调度方法,其特征是,目标函数及分别计算接客与载客能耗具体为:
首先计算分配至该梯的外呼楼层总数,然后分别累加该梯运行至下一外呼层的起停及运行能耗,直至完成针对所有外呼层的接客能耗计算,最后储存于暂存区的结果即为该预派电梯的接客总能耗;具体的接客能耗目标函数如下:
符号说明:Ep接客能耗;Ep-a&d接客起停能耗;Ep-v接客运行能耗;Δm对重质量与轿厢总质量之差;f电梯运行方向的符号函数,当电梯上行时f=-1,当电梯下行时f=1;参数(ip,jp)表示该梯接第i层外呼的第j次起动;Pa单位质量加速所需能耗;Pd单位质量减速所需能耗;g重力加速度;h垂直距离;p(ip)该梯响应第i层外呼信号时的总起动制动组数;qp该梯响应的外呼楼层总数;
载客能耗计算时,根据载客能耗目标函数,首先计算以上外呼对应的潜在内选层目的层总数,然后分别累加该梯运行至下一内选目的层的起停及运行能耗,直至完成针对所有内选层的载客能耗计算,最后储存于暂存区的结果即为该预派电梯的载客总能耗;具体的载客能耗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FDA0000383572170000022
符号说明:Et载客能耗;Et-a&d载客起停能耗;Et-v载客运行能耗;参数(it,jt)该梯送目的层为第i层内选乘客的第j次起动;p(it)该梯送第i层内选目的层时的总起动制动组数;qt该梯响应的内选目的层总数;
将接客与载客能耗相加,可得该预派电梯的接客载客总能耗,E=Ep+Et,E为接客-载客总能耗。
CN201210156836.1A 2012-05-18 2012-05-18 混合动力电梯群节能调度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05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6836.1A CN102730501B (zh) 2012-05-18 2012-05-18 混合动力电梯群节能调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6836.1A CN102730501B (zh) 2012-05-18 2012-05-18 混合动力电梯群节能调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0501A CN102730501A (zh) 2012-10-17
CN102730501B true CN102730501B (zh) 2014-01-08

Family

ID=46986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683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0501B (zh) 2012-05-18 2012-05-18 混合动力电梯群节能调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05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2976B2 (ja) * 2012-12-07 2015-11-1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昇降機を備えた建物の電力システム
WO2017085352A1 (en) * 2015-11-16 2017-05-26 Kone Corporation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 allocation decision for at least one elevator
CN105955118A (zh) * 2016-05-16 2016-09-21 深圳市德立信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垃圾投放回收系统
CN110217656B (zh) * 2019-06-20 2021-11-30 江苏正一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带能耗分析的电梯群管理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4229634B (zh) * 2021-12-29 2024-03-22 苏州汇川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电梯架构、电梯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7190B2 (ja) * 2006-04-14 2011-12-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CN100462295C (zh) * 2006-09-29 2009-02-18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群控电梯智能调度装置
US8905196B2 (en) * 2009-05-26 2014-12-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apparatus having standby operation
JP2011144025A (ja) * 2010-01-15 2011-07-28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5547001B2 (ja) * 2010-08-24 2014-07-0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0501A (zh)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0501B (zh) 混合动力电梯群节能调度方法
CN104870353B (zh) 控制方法以及电梯设备和电梯设备关联装置
CN106276445B (zh) 一种电梯驱动控制、节能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101792078B (zh) 电梯轿厢的功率控制设备
AU2012230560B2 (e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for solar-powered elevator installation
CN102339017B (zh) 群控高峰期动态分区节能电梯调度方法
CN105264222B (zh) 多场风力发电系统
CN104058307B (zh) 电梯的节能运行系统
CN102295204B (zh) 电梯电力供给系统
CN108909514A (zh) 基于自动电池更换的多agv电量管理系统及方法
JP2013110881A (ja) 電力管理装置、電力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力分配システム
CN101376344A (zh) 地铁供电系统的多目标综合控制节能方法
CN106230088A (zh) 车载式检查系统及其电源系统、控制方法和电源控制器
CN108189674A (zh) 一种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制动能量回收方法及系统
CN109383222A (zh) 混合动力冷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TW201615454A (zh) 電動車最佳化充電排程系統
CN113708396A (zh) 一种基于混合储能装置并网的电梯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Barrero et al. Analysis and configuration of supercapacitor based energy storage system on-board light rail vehicles
WO2023143647A2 (zh) 区域电动非机动车能源控制系统
CN102372198B (zh) 用于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02381594B (zh) 电梯节能装置
CN109572451B (zh) 一种混合动力有轨电车的充电方法及其仿真计算方法
US20200189883A1 (en)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architectures
CN110417038A (zh) 立体车库的供电系统及方法
CN11005366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