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0399B - 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0399B
CN102710399B CN201210135662.0A CN201210135662A CN102710399B CN 102710399 B CN102710399 B CN 102710399B CN 201210135662 A CN201210135662 A CN 201210135662A CN 102710399 B CN102710399 B CN 1027103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se station
time lead
resource
real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56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0399A (zh
Inventor
宋磊
汝聪翀
吴群英
姜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 Yi Technology Group Ltd
Newpo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Innofid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ofid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fid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ofid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356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103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10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0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0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03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站根据终端与所述基站间距离减少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并通知给终端;基站对各个终端进行资源分配使各个终端所用资源不冲突,并通知终端对应的分配资源;基站接收终端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后按通知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和分配的资源进行的回复,并根据回复按预设的单次重传时长发送下行数据。本发明能够解决在大覆盖情况下实现数据自动重传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长期演进系统(LTE)中,一般小区半径为14km,广覆盖下小区的最大半径为100KM。某些特殊场景,例如覆盖民用飞行器活动空域,轮船和钻井平台的海域,磁悬浮列车、高速铁路,是未来组网覆盖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这些应用场景属于典型的覆盖受限系统,因此需要提出满足大于100KM的覆盖半径需求的可实施的解决方案。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无论是UE(终端)进行业务接入,还是在上下行业务中,由于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和多径衰落信号传输带来的影响,以及一些不可预测的干扰会导致信号传输失败。当前是通过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确保上下行业务的连续性和正确性。这种可纠错的链路自适应机制受限于UE的处理时间、eNodeB(基站)的处理时间和无线信号在无线空中环境往返传输的时间RTT(Round Trip Time,往返传播时间)。RTT受限于网络覆盖,也就是小区半径的大小。基本的FDD LTE R8/R9系统HARQ传输时序如图1所示。
在下行HARQ中,eNodeB在子帧n1发送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此信息经一定的下行传输延迟到达UE,UE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处理完PDSCH,在规定的时刻子帧n1+k发送反馈的回复信息(ACK/NACK信息,应答/没有应答信息)。经传输延迟到达eNodeB,eNodeB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处理完UE的上行的ACK/NACK信息,在规定的时刻n2发送重传PDSCH数据。UE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处理完PDSCH,在规定的时刻子帧n2+k发送反馈的ACK/NACK信息,依次类推UE反馈的是ACK,一个HARQ进程结束。
在LTE系统中传输延迟取决于eNodeB和UE之间的距离,以6.7μs/km计算。以LTE Preamble format3(LTE前导格式3)所能支持的100km小区半径为符合3gpp R8/R9规定的LTE系统所支持的最大半径,考虑对支持大于100km小区半径对HARQ进行设计。LTE系统中通常规定UE处理时延Trx为3ms(包括下行数据解码和上行数据的编码/复用)和eNodeB处理时延Ttx为3ms(包括下行数据解码和上行数据的编码/复用)。对于eNodeB来说,也就是接收到数据到进行ACK/NACK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接收到反馈信息到进行下一次数据调度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为3ms,即3个子帧长度。
由于信号在空间传输是有延迟的,随着UE距离基站距离越来越远,UE的信号也会“越来越迟”的到达基站,延迟过长会导致基站收到的UE在本时隙上的信号与基站收下一个其它UE信号的时隙相互重叠,引起码间干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行传输的时间对齐是通过在UE侧用TA(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来实现的,以保证UE之间上行信号的正交性,从而有助于消除UE之间不同的传输时延导致小区内的干扰。如图2所示,由于小区半径不同,在基站侧需要通知UE的时间提前量TA的值具有差别。
对于下行HARQ,小区半径为大覆盖的时候,eNodeB在子帧n1发PDSCH,此信息经过一定的下行传输延迟到达UE,由于小区的半径远大于14km,甚至大于100km,UE在规定时间不能接收处理完PDSCH,因此在规定反馈时刻子帧n1+k无法发送NACK/ACK信息。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HARQ方法无法适用于大覆盖下场景下的自动重传。大覆盖情况下的移动通讯设计需要完善的满足保证链路在长距离大覆盖传输时候需要保证的HARQ完善流程,以保证大覆盖情况下LTE技术的正确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以解决在大覆盖情况下实现数据自动重传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终端与所述基站间距离减少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并通知给终端;
基站对各个终端进行资源分配使各个终端所用资源不冲突,并通知终端对应的分配资源;
基站接收终端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后按通知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和分配的资源进行的回复,并根据回复按预设的单次重传时长发送下行数据。
其中,所述基站根据终端与所述基站间距离减少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具体包括:
基站按相对于所述基站的距离进行区域划分,为每个区域配置迟到时长,所述区域与基站间距离越大,所述区域的迟到时长越长;
基站确定终端所属区域,将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与所属区域的迟到时长相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
其中,所述迟到时长小于等于预设的最大迟到时长。
其中,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间距离越大,所述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与实际时间提前量间差值越大。
其中,所述基站对各个终端进行资源分配使各个终端所用资源不冲突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在每个时域基本单位TTI资源分配前,根据各个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检查各个终端之间是否存在时域上重叠,如果存在,则重新分配资源。
其中,所述基站对各个终端进行资源分配使各个终端所用资源不冲突具体包括:
基站为不同的终端分配相互不重叠的频域资源。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时间提前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终端与所述基站间距离减少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并通知给终端;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对各个终端进行资源分配使各个终端所用资源不冲突,并通知终端对应的分配资源;
数据接收发送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后按通知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和分配的资源进行的回复,并根据回复按预设的单次重传时长发送下行数据。
其中,所述时间提前量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按相对于所述基站的距离进行区域划分,为每个区域配置迟到时长,所述区域与基站间距离越大,所述区域的迟到时长越长;确定终端所属区域,将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与所属区域的迟到时长相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模块具体用于在每个时域基本单位TTI资源分配前,根据各个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检查各个终端之间是否存在时域上重叠,如果存在,则重新分配资源。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模块具体用于为不同的终端分配相互不重叠的频域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根据终端与所述基站间距离减少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并对各个终端进行资源分配使各个终端所用资源不冲突,能够在大覆盖情况下实现数据自动重传,并且对终端无需改动,仅在基站端做简单变化便可实现,变化较少,降低了现有通信系统的升级改造成本;
进一步地,通过按与所述基站间距离划分区域,减少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简化了基站的处理复杂度,提高了基站的操作速度;
进一步地,通过限定各个区域的迟到时长小于等于预设的最大迟到时长,保证基站的处理时长;
进一步地,通过在各个终端之间在时域上重叠时重新分配资源,避免终端间所用资源冲突,并提高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下行HARQ传输时序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不同小区半径下基站接收提前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LTE中自动重传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区域划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区域中基站和终端处理时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所用资源不正交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终端所用资源动态调整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终端所用资源静态调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中自动重传的方法的流程图。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基站根据终端与所述基站间距离减少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并通知给终端。
步骤S200,基站对各个终端进行资源分配使各个终端所用资源不冲突,并通知终端对应的分配资源。
步骤S300,基站接收终端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后按通知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和分配的资源进行的回复,并根据回复按预设的单次重传时长发送下行数据。
在本发明中通过减少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来增加终端的处理时间,从而避免因为终端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接收处理完PDSCH,导致在规定反馈时刻子帧无法发送回复信息(NACK/ACK信息),进而避免了自动重传失败。其中,常规时间提前量为基站依据现有技术得出的终端对应的时间提前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对各个终端进行资源分配使各个终端所用资源不冲突,保证基站能够成功接收到终端回复,进而保证自动重传的成功。
并且,基站根据回复按预设的单次重传时长发送下行数据,因此在终端处理时长增加的情况下保证单次重传时长不变,确保下一轮重传过程的正确执行。其中,单次重传时长为从基站发送数据,到终端接收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发送反馈(ACK/NAK),最后基站接收终端过来的反馈并处理的时长。
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据终端与所述基站间距离减少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具体包括:基站按相对于所述基站的距离进行区域划分,为每个区域配置迟到时长,所述区域与基站间距离越大,所述区域的迟到时长越长;基站确定终端所属区域,将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与所属区域的迟到时长相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
在该实施方式中,基站为每个划分的区域设置迟到时长,当终端位于某一区域时,则将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与该区域对应的迟到时长相减,进而减少终端传输的时间提前量,增加终端的处理时长。采用该种方法减少常规时间提前量,基站仅需确定终端所述区域并查找到区域对应迟到时长,便可实现对终端常规时间提前量的减少,操作简单,便于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迟到时长小于等于预设的最大迟到时长。
例如,依据基站的处理能力设置最大迟到时长为1ms。通过使用最大迟到时长限制迟到时长的最大值,保证基站的处理时长不小于最小时长,例如2ms。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间距离越大,所述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与实际时间提前量间差值越大。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就是区域与所述基站间距离越大,则该区域的迟到时长越大。由此,终端离基站越远,则终端相对于现有技术增加的处理时长越多,进而弥补因距离变远,常规时间提前量增加,而造成的终端处理时间减少。
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对各个终端进行资源分配使各个终端所用资源不冲突具体包括:所述基站在每个时域基本单位TTI资源分配前,根据各个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检查各个终端之间是否存在时域上重叠,如果存在,则重新分配资源。
在该实施方式中,依据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对各个终端所用资源进行调整,避免终端间所用资源冲突,并且,由于采用动态调整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对各个终端进行资源分配使各个终端所用资源不冲突具体包括:基站为不同的终端分配相互不重叠的频域资源。
在该实施方式中,对资源进行静态分配,虽然由此造成资源的部分浪费,但是无需每次都进行资源调度,便可实现终端所用资源的冲突避免,适用于终端数量较少,资源充足的情况。
实施例
首先根据UE距离基站远近将基站的覆盖范围分为几个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距离基站半径小于100km的区域为Zone A(区域A),大于100km小于200km的为Zone B(区域B),大于200km的区域为Zone C(区域C),当然实际区域划分可以部署的情况调整。
对于不同Zone的UE来说,UE实际的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提前量采用不同的方法。
当UE位于Zone A内时,UE的实际时间提前量与常规时间提前量相同,UE通过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到基站的时间提前量TA信令。TA信令中包括UE实际时间提前量,该实际时间提前量值与现有技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的值相同。UE按TA信令指示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发送上行数据。基站的处理和常规相同,即在规定的时刻收到终端发来的数据,并在确定的时间内完成处理,在规定的时刻发给终端一个反馈信号。
当UE位于Zone B内时,对于传输采用与常规不同的方法。基站通过TAB=TA-t1得UE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其中,TAB为UE的实际时间提前量,TA为UE的常规时间提前量,t1为Zone B对应的迟到时长。基站通过PDCCH向UE发送TA信令,TA信令中包括UE实际时间提前量,进而将UE的实际时间提前量通知给UE。UE按TA信令指示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发送上行数据。基站的处理和常规的不相同,即在原来同步要求的规定的时刻迟到t1收到终端发来的数据,如下图5所示,假设t1=0.5ms,传输时的时间提前量TA就减少0.5ms,则UE处理时间增加0.5ms,因为单次重传时长(HARQ时长)不变,这样基站处理的时间就减少为2.5ms,如果覆盖范围更大,这个时间更短,最小不低于2ms,此时对eNB的要求比较高。
当UE位于Zone C时,对于传输采用与常规不同的方法。基站通过TAB=TA-t2得UE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其中,TAB为UE的实际时间提前量,TA为UE的常规时间提前量,t2为Zone C对应的迟到时长。基站通过PDCCH向UE发送TA信令,TA信令中包括UE实际时间提前量,进而将UE的实际时间提前量通知给UE。UE按TA信令指示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发送上行数据。基站的处理和常规的不相同,即在原来同步要求的规定的时刻迟到t2收到终端发来的数据。由于,Zone C比Zone B距离基站远,可以设置t2>t1
由于对不同区域的UE进行了处理,到达基站的时间在时域上会有重叠如下图6所示。这样就影响了不同终端的正交性,基站还需要避免重叠。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是基站动态调度方法,如图7所示,基站进行动态的调度,将不同的发生冲突的UE利用不同的时频资源分开,使其不发生冲突。
基站在每个时域基本单位TTI动态地给UE分配资源进行调度,分配完资源后基站通过PDCCH把分配的结果告诉UE,即UE可以在哪个时间哪个载波上传输数据,以及采用的调制编码方案,并在PDCCH上传输相应的C-RNTI。当采用上述方法时,在每个TTI进行资源分配之前,基站检查各个UE之间是否存在时域上重叠,如果存在,则重新分配资源避免重叠,并通过PDCCH将调度结果通知UE。
另外一种资源调度方法是基站静态调度方法,如图8所示,预先对每个UE划分不同的频域资源空间,这样不同的UE就会位于频域内不同的位置,不会发生冲突。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时间提前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终端与所述基站间距离减少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并通知给终端;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对各个终端进行资源分配使各个终端所用资源不冲突,并通知终端对应的分配资源;
数据接收发送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后按通知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和分配的资源进行的回复,并根据回复按预设的单次重传时长发送下行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间距离越大,所述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与实际时间提前量间差值越大。
其中,所述时间提前量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按相对于所述基站的距离进行区域划分,为每个区域配置迟到时长,所述区域与基站间距离越大,所述区域的迟到时长越长;确定终端所属区域,将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与所属区域的迟到时长相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
进一步地,所述迟到时长小于等于预设的最大迟到时长。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模块具体用于在每个时域基本单位TTI资源分配前,根据各个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检查各个终端之间是否存在时域上重叠,如果存在,则重新分配资源。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模块具体用于为不同的终端分配相互不重叠的频域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终端与所述基站间距离减少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并通知给终端;所述终端与所述基站间距离越大,所述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与实际时间提前量间差值越大;
基站对各个终端进行资源分配使各个终端所用资源不冲突,并通知终端对应的分配资源;
基站接收终端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后按通知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和分配的资源进行的回复,并根据回复按预设的单次重传时长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基站对各个终端进行资源分配使各个终端所用资源不冲突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在每个时域基本单位TTI资源分配前,根据各个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检查各个终端之间是否存在时域上重叠,如果存在,则重新分配资源,以及,基站为不同的终端分配相互不重叠的频域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根据终端与所述基站间距离减少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具体包括:
基站按相对于所述基站的距离进行区域划分,为每个区域配置迟到时长,所述区域与基站间距离越大,所述区域的迟到时长越长;
基站确定终端所属区域,将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与所属区域的迟到时长相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迟到时长小于等于预设的最大迟到时长。
4.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时间提前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终端与基站间距离减少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并通知给终端;所述终端与基站间距离越大,所述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与实际时间提前量间差值越大;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对各个终端进行资源分配使各个终端所用资源不冲突,并通知终端对应的分配资源;
数据接收发送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后按通知的实际时间提前量和分配的资源进行的回复,并根据回复按预设的单次重传时长发送下行数据;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模块,具体用于在每个时域基本单位TTI资源分配前,根据各个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检查各个终端之间是否存在时域上重叠,如果存在,则重新分配资源,以及,为不同的终端分配相互不重叠的频域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间提前量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按相对于所述基站的距离进行区域划分,为每个区域配置迟到时长,所述区域与基站间距离越大,所述区域的迟到时长越长;确定终端所属区域,将终端的常规时间提前量与所属区域的迟到时长相减,获得终端的实际时间提前量。
CN201210135662.0A 2012-05-03 2012-05-03 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710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5662.0A CN102710399B (zh) 2012-05-03 2012-05-03 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5662.0A CN102710399B (zh) 2012-05-03 2012-05-03 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0399A CN102710399A (zh) 2012-10-03
CN102710399B true CN102710399B (zh) 2015-06-10

Family

ID=46902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5662.0A Active CN102710399B (zh) 2012-05-03 2012-05-03 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103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9596B (zh) 2013-09-09 2019-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提前量的调整方法、设备及系统
EP3235319B1 (en) * 2014-12-18 2019-03-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grant control
CN110100487B (zh) 2016-12-30 2021-03-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多连接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8462989A (zh) * 2017-02-21 2018-08-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提前量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880886B2 (en) 2018-04-05 2020-12-29 Mediatek Inc. Determination of TA adjustment timing
CN110971350B (zh) * 2018-09-28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5604807A (zh) * 2021-07-09 2023-0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Cn) 信号发送、信号接收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297A (zh) * 2004-05-14 2005-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时间提前量的方法
CN101217770A (zh) * 2008-01-18 2008-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质量自动评估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01406076A (zh) * 2007-02-28 2009-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时间的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297A (zh) * 2004-05-14 2005-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时间提前量的方法
CN101406076A (zh) * 2007-02-28 2009-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时间的系统及方法
CN101217770A (zh) * 2008-01-18 2008-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质量自动评估分析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0399A (zh)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0399B (zh) 一种lte中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JP6224642B2 (ja) 中継ノードを有する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情報送信制御
CN101754268B (zh) 用户上行数据调度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2648598B (zh) 中继回程上行链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协议
KR20210033049A (ko) 커버리지 내 및 커버리지 외 시나리오에서의 사이드링크의 harq
CN112217619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3416011A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灵活时分双工方法及装置
CN103001749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物联网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2573074B (zh) 回传链路上的半持续调度方法、接收方法及系统和装置
EP2424288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backhaul link communication in tdd system
CN103107872B (zh) 增强下行确认/否定确认信号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718484A (zh)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tdd通信系统中定义物理信道传送/接收定时和资源分配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01925118B (zh) 一种避免接口传输冲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567783B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
CN103391159A (zh) 处理tdd中harq冲突和pusch重传冲突的方法
CN104040913A (zh) 用于分配关于上行链路绑定的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43108A (zh) 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931960B (zh) 一种避免上行传输冲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7295702B (zh) 一种窄带蜂窝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82985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发送的指示方法及其基站
CN108476096B (zh) 下行传输方法和基站及终端
CN112217620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码本的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4104483A (z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上行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03648175A (zh)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877881B (zh) 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CHUANGYI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4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419

Address after: 100084, No. 801, building A,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8, Zhongguancun East Road, building 1,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Innofidei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INNOFIDEI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100084, No. 801, building A,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8, Zhongguancun East Road, building 1,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Innofidei Technology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14

Address after: 100080, Beijing, Zhongguancun Haidian District Street 11, 100 million world wealth center, block A, 12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XIN SHITO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Innofidei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INNOFIDEI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100084, No. 801, building A,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8, Zhongguancun East Road, building 1,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Innofidei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INNOFIDEI TECHNOLOGIES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0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Zhongguancun Street 11 billion World Wealth Center A 12-storey

Co-patentee after: Innofidei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xin Zhaopin Technology Co.,Ltd.

Co-patentee after: INNOFIDEI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100080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Zhongguancun Street 11 billion World Wealth Center A 12-storey

Co-patentee before: Innofidei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XIN SHITONG TECHNOLOGY Co.,Ltd.

Co-patentee before: INNOFIDEI TECHNOLOGIES Inc.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B2-501, 198 Kaidi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Innofidei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Boxin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Co-patentee after: INNOFIDEI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100080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Zhongguancun Street 11 billion World Wealth Center A 12-storey

Co-patentee before: Innofidei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xin Zhaopin Technology Co.,Ltd.

Co-patentee before: INNOFIDEI TECHNOLOGIES Inc.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53, block a, No.79, Jinyi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Innofidei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Newpoint Enterprise Management Group Co.,Ltd.

Co-patentee after: Chong Yi Technology Group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B2-501, 198 Kaidi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Innofidei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Boxin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Co-patentee before: INNOFIDEI TECHNOLOGIES Inc.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53, block a, No.79, Jinyi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Innofidei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Newpo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Group Co.,Ltd.

Co-patentee after: Chong Yi Technology Group Ltd.

Address before: 353, block a, No.79, Jinyi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INNOFIDEI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Newpoint Enterprise Management Group Co.,Ltd.

Co-patentee before: Chong Yi Technology Group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403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