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00705B - 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00705B
CN102700705B CN201210220314.3A CN201210220314A CN102700705B CN 102700705 B CN102700705 B CN 102700705B CN 201210220314 A CN201210220314 A CN 201210220314A CN 102700705 B CN102700705 B CN 1027007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tension
guipure
empennage
pretension rope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03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00705A (zh
Inventor
王长国
张磊
刘远鹏
兰澜
谭惠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2102203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00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00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0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00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0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航空宇航器结构中超薄柔性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较低、控制构型能力差、对不同位置结构的性能不能变化的问题。本发明在充气航空器的充气机翼的端部设置端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的中部设置中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的根部设置中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航空器的尾翼设置不尾翼预张力索网,其中端部预张力索网由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和第三端部预张力索网带组成。本发明用于提高充气航空宇航器承载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要求航空宇航器结构轻量化和大尺度化,因此人们开始大规模研究超薄柔性复合材料。为了达到减重的目的而应用于航空宇航器,例如飞艇、高压气球、充气机翼和充气天线等上的超薄柔性复合材料由于承载能力有限而不能被广泛地使用,同时应用超薄柔性复合材料还会导致航空宇航器的内部气压低,刚度差,构型不容易控制,保形能力差,同时对于同一航空宇航器结构在不同的位置所受到的载荷不同,对承载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超薄柔性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结构上的应用存在诸多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航空宇航器结构中超薄柔性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较低、控制构型能力差、对不同位置结构的性能不能变化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充气机翼的端部布置端部预张力索网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一)、端部预张力索网由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和第三预张力索网带组成,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和第三预张力索网带的厚度和宽度相同,分别计算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和第三预张力索网带的厚度t1及宽度b1
P 1 × R 1 t 1 ≤ [ σ b ] 1     ①
F1=P1×πR1 2    ②
F 1 t 1 × b 1 ≤ [ σ b ] 1     ③
公式①、②、③中:P1——充气机翼端部的内压,
R1——端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端部的曲率半径,
t1——充气机翼端部所需端部预张力索网的厚度,
b]1——充气机翼端部所受极限预应力,
F1——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端部所受纵向拉力,
b1——充气机翼端部所需端部预张力索网的宽度;
步骤一(二)、根据步骤一(一)中所求得的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和第三预张力索网带的厚度t1及宽度b1,以充气机翼的尖部为起点沿充气机翼长度方向铺设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为0°-60°,且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位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上方;
步骤一(三)、以充气机翼的尖部为起点沿充气机翼长度方向铺设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为0°-60°,且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位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下方;
步骤一(四)、以充气机翼的尖部为起点沿充气机翼长度方向铺设第三预张力索网带,且第三预张力索网带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步骤二、在充气机翼的中部布置中部预张力索网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二(一)、中部预张力索网由中部预张力索网带组成,计算充气机翼中部所需中部预张力索网带的厚度t2及宽度b2
P 2 × R 2 t 2 ≤ [ σ b ] 2   ④
F2=P2×πR2 2  ⑤
F 2 t 2 × b 2 ≤ [ σ b ] 2   ⑥
公式④、⑤、⑥中F2——中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中部所受纵向拉力,
P2——充气机翼中部内压,
R2——中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中部的曲率半径,
t2——充气机翼中部所需中部预张力索网的厚度,
b]2——充气机翼中部所受极限预应力,
b2——充气机翼中部所需中部预张力索网的宽度;
步骤二(二)、根据步骤二(一)所求得的中部预张力索网带的厚度t2及宽度b2,在充气机翼中部沿充气机翼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多个中部预张力索网带,每条中部预张力索网带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夹角为0°-90°;
步骤三、在充气机翼的根部布置根部预张力索网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三(一)、根部预张力索网由根部预张力索网带组成,计算充气机翼根部所需根部预张力索网带的厚度t3及宽度b3
P 3 × R 3 t 3 ≤ [ σ b ] 3  ⑦
F3=P3×πR3 2 ⑧
F 3 t 3 × b 3 ≤ [ σ b ] 3  ⑨
公式⑦、⑧、⑨中P3——充气机翼根部的内压,
R3——根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根部的曲率半径,
t3——充气机翼根部所需根部预张力索网的厚度,
b]3——充气机翼根部所受极限预应力,
F3——根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根部所受纵向拉力,
b3——充气机翼根部所需根部预张力索网的宽度;
步骤三(二)、根据步骤三(一)所求得的充气机翼根部所需根部预张力索网带的厚度t3及宽度b3,在充气机翼的根部呈米字状设置根部预张力索网带;
步骤四、在充气尾翼布置尾翼预张力索网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四(一)、尾翼预张力索网由尾翼预张力索网带组成,计算充气尾翼所需尾翼预张力索网带的厚度t4及宽度b4
P 4 × R 4 t 4 ≤ [ σ b ] 4 - - - I
F4=P4×πR4 2    Ⅱ
F 4 t 4 × b 4 ≤ [ σ b ] 4 - - - III
公式Ⅰ、Ⅱ、Ⅲ中F4——尾翼预张力索网在充气尾翼所受纵向拉力,
P4——充气尾翼的内压,
R4——尾翼预张力索网在充气尾翼的曲率半径,
t4——充气尾翼所需尾翼预张力索网的厚度,
b]4——充气尾翼所受极限预应力,
b4——充气尾翼所需尾翼预张力索网的宽度;
步骤四(二)、根据步骤四(一)所求得的充气尾翼所需尾翼预张力索网带的厚度t4及宽度b4,沿充气尾翼长度方向并排平行设置若干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每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与充气尾翼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为0°-60°;
步骤四(三)、沿充气尾翼长度方向的中线设置一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沿充气尾翼宽度方向的中心线设置一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控制同一充气结构航空宇航器不同位置的索网结构铺设方式,并可以施加预应力,从而使得充气结构航空器有更高的承载效率,能够更精确的控制形状。相比与现有的薄膜表面附加胶带或膜带或纤维的情况,本发明可以控制充气航空宇航器的形状变化,可以获得更高的承载效率和更低的重量,并能防止纤维丝等线状材料在薄膜结构和胶带之间相对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充气机翼上预张力索网布置示意图,图2是充气机翼端部的端部预张力索网布置示意图,图3是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和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域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为0°时,充气机翼端部的端部预张力索网布置示意图,图4是充气机翼中部的第一种中部预张力索网布置示意图,图5是充气机翼中部的第二种中部预张力索网布置示意图,图6是充气机翼根部的根部预张力索网布置示意图,图7是充气机尾的第一种机尾预张力索网布置示意图,图8是充气机尾的第二种机尾预张力索网布置示意图,图9是充气机尾的第三种机尾预张力索网布置示意图,图10是充气机尾的第四种机尾预张力索网布置示意图,图11是充气机尾的第五种机尾预张力索网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充气机翼的端部布置端部预张力索网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一)、端部预张力索网由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和第三预张力索网带3组成,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和第三预张力索网带3的厚度和宽度相同,分别计算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和第三预张力索网带3的厚度t1及宽度b1
P 1 × R 1 t 1 ≤ [ σ b ] 1     ①
F1=P1×πR1 2    ②
F 1 t 1 × b 1 ≤ [ σ b ] 1     ③
公式①、②、③中:P1——充气机翼端部的内压,
R1——端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端部的曲率半径,
t1——充气机翼端部所需端部预张力索网的厚度,
b]1——充气机翼端部所受极限预应力,
F1——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端部所受纵向拉力,
b1——充气机翼端部所需端部预张力索网的宽度;
步骤一(二)、根据步骤一(一)中所求得的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和第三预张力索网带3的厚度t1及宽度b1,以充气机翼的尖部为起点沿充气机翼长度方向铺设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α为0°-60°,且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位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上方;
步骤一(三)、以充气机翼的尖部为起点沿充气机翼长度方向铺设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β为0°-60°,且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位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下方;
步骤一(四)、以充气机翼的尖部为起点沿充气机翼长度方向铺设第三预张力索网带3,且第三预张力索网带3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步骤二、在充气机翼的中部布置中部预张力索网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二(一)、中部预张力索网由中部预张力索网带4组成,计算充气机翼中部所需中部预张力索网带4的厚度t2及宽度b2
P 2 × R 2 t 2 ≤ [ σ b ] 2   ④
F2=P2×πR2 2  ⑤
F 2 t 2 × b 2 ≤ [ σ b ] 2   ⑥
公式④、⑤、⑥中F2——中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中部所受纵向拉力,
P2——充气机翼中部内压,
R2——中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中部的曲率半径,
t2——充气机翼中部所需中部预张力索网的厚度,
b]2——充气机翼中部所受极限预应力,
b2——充气机翼中部所需中部预张力索网的宽度;
步骤二(二)、根据步骤二(一)所求得的中部预张力索网带4的厚度t2及宽度b2,在充气机翼中部沿充气机翼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多个中部预张力索网带4,每条中部预张力索网带4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夹角β为0°-90°;
步骤三、在充气机翼的根部布置根部预张力索网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三(一)、根部预张力索网由根部预张力索网带5组成,计算充气机翼根部所需根部预张力索网带5的厚度t3及宽度b3
P 3 × R 3 t 3 ≤ [ σ b ] 3  ⑦
F3=P3×πR3 2 ⑧
F 3 t 3 × b 3 ≤ [ σ b ] 3  ⑨
公式⑦、⑧、⑨中P3——充气机翼根部的内压,
R3——根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根部的曲率半径,
t3——充气机翼根部所需根部预张力索网的厚度,
b]3——充气机翼根部所受极限预应力,
F3——根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根部所受纵向拉力,
b3——充气机翼根部所需根部预张力索网的宽度;
步骤三(二)、根据步骤三(一)所求得的充气机翼根部所需根部预张力索网带5的厚度t3及宽度b3,在充气机翼的根部呈米字状设置根部预张力索网带5;
步骤四、在充气尾翼布置尾翼预张力索网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四(一)、尾翼预张力索网由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组成,计算充气尾翼所需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的厚度t4及宽度b4
P 4 × R 4 t 4 ≤ [ σ b ] 4 - - - I
F4=P4×πR4 2    Ⅱ
F 4 t 4 × b 4 ≤ [ σ b ] 4 - - - III
公式Ⅰ、Ⅱ、Ⅲ中F4——尾翼预张力索网在充气尾翼所受纵向拉力,
P4——充气尾翼的内压,
R4——尾翼预张力索网在充气尾翼的曲率半径,
t4——充气尾翼所需尾翼预张力索网的厚度,
b]4——充气尾翼所受极限预应力,
b4——充气尾翼所需尾翼预张力索网的宽度;
步骤四(二)、根据步骤四(一)所求得的充气尾翼所需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的厚度t4及宽度b4,沿充气尾翼长度方向并排平行设置若干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每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与充气尾翼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θ为0°-60°;
步骤四(三)、沿充气尾翼长度方向的中线设置一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沿充气尾翼宽度方向的中心线设置一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
本实施方式可以增加充气结构飞艇蒙皮的承载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的步骤一(二)中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α为60°,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β为60°。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的步骤一(二)中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α为0°,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β为0°。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的步骤二(二)中在充气机翼中部沿充气机翼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设置一条中部预张力索网带4。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的步骤四(二)中在充气尾翼上沿充气尾翼长度方向设置多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然后沿充气尾翼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多个V字形尾翼预张力索网带7。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的步骤四(二)中沿充气尾翼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多个X型尾翼预张力索网带8。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的步骤四(二)中在相邻两个X型尾翼预张力索网带8设置一条沿充气尾翼宽度方向的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的步骤四(二)中在多个X型尾翼预张力索网带8上沿充气尾翼长度方向设置一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Claims (8)

1.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充气机翼的端部布置端部预张力索网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一)、端部预张力索网由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和第三预张力索网带(3)组成,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和第三预张力索网带(3)的厚度和宽度相同,分别计算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和第三预张力索网带(3)的厚度t1及宽度b1
P 1 × R 1 t 1 ≤ [ σ b ] 1     ①
F1=P1×πR1 2    ②
F 1 t 1 × b 1 ≤ [ σ b ] 1     ③
公式①、②、③中:P1——充气机翼端部的内压,
R1——端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端部的曲率半径,
t1——充气机翼端部所需端部预张力索网的厚度,
b]1——充气机翼端部所受极限预应力,
F1——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端部所受纵向拉力,
b1——充气机翼端部所需端部预张力索网的宽度;
步骤一(二)、根据步骤一(一)中所求得的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和第三预张力索网带(3)的厚度t1及宽度b1,以充气机翼的尖部为起点沿充气机翼长度方向铺设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α)为0°-60°,且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位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上方;
步骤一(三)、以充气机翼的尖部为起点沿充气机翼长度方向铺设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β)为0°-60°,且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位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下方;
步骤一(四)、以充气机翼的尖部为起点沿充气机翼长度方向铺设第三预张力索网带(3),且第三预张力索网带(3)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重合;
步骤二、在充气机翼的中部布置中部预张力索网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二(一)、中部预张力索网由中部预张力索网带(4)组成,计算充气机翼中部所需中部预张力索网带(4)的厚度t2及宽度b2
P 2 × R 2 t 2 ≤ [ σ b ] 2   ④
F2=P2×πR2 2  ⑤
F 2 t 2 × b 2 ≤ [ σ b ] 2   ⑥
公式④、⑤、⑥中F2——中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中部所受纵向拉力,
P2——充气机翼中部内压,
R2——中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中部的曲率半径,
t2——充气机翼中部所需中部预张力索网的厚度,
b]2——充气机翼中部所受极限预应力,
b2——充气机翼中部所需中部预张力索网的宽度;
步骤二(二)、根据步骤二(一)所求得的中部预张力索网带(4)的厚度t2及宽度b2,在充气机翼中部沿充气机翼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多个中部预张力索网带(4),每条中部预张力索网带(4)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夹角(β)为0°-90°;
步骤三、在充气机翼的根部布置根部预张力索网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三(一)、根部预张力索网由根部预张力索网带(5)组成,计算充气机翼根部所需根部预张力索网带(5)的厚度t3及宽度b3
P 3 × R 3 t 3 ≤ [ σ b ] 3  ⑦
F3=P3×πR3 2 ⑧
F 3 t 3 × b 3 ≤ [ σ b ] 3  ⑨
公式⑦、⑧、⑨中P3——充气机翼根部的内压,
R3——根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根部的曲率半径,
t3——充气机翼根部所需根部预张力索网的厚度,
b]3——充气机翼根部所受极限预应力,
F3——根部预张力索网在充气机翼根部所受纵向拉力,
b3——充气机翼根部所需根部预张力索网的宽度;
步骤三(二)、根据步骤三(一)所求得的充气机翼根部所需根部预张力索网带(5)的厚度t3及宽度b3,在充气机翼的根部呈米字状设置根部预张力索网带(5);
步骤四、在充气尾翼布置尾翼预张力索网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四(一)、尾翼预张力索网由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组成,计算充气尾翼所需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的厚度t4及宽度b4
P 4 × R 4 t 4 ≤ [ σ b ] 4 - - - I
F4=P4×πR4 2    Ⅱ
F 4 t 4 × b 4 ≤ [ σ b ] 4 - - - III
公式Ⅰ、Ⅱ、Ⅲ中F4——尾翼预张力索网在充气尾翼所受纵向拉力,
P4——充气尾翼的内压,
R4——尾翼预张力索网在充气尾翼的曲率半径,
t4——充气尾翼所需尾翼预张力索网的厚度,
b]4——充气尾翼所受极限预应力,
b4——充气尾翼所需尾翼预张力索网的宽度;
步骤四(二)、根据步骤四(一)所求得的充气尾翼所需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的厚度t4及宽度b4,沿充气尾翼长度方向并排平行设置若干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每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与充气尾翼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θ)为0°-60°;
步骤四(三)、沿充气尾翼长度方向的中线设置一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沿充气尾翼宽度方向的中心线设置一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二)中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α)为60°,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β)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二)中第一端部预张力索网带(1)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α)为0°,第二端部预张力索网带(2)与充气机翼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夹角(β)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二)中在充气机翼中部沿充气机翼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设置一条中部预张力索网带(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二)中在充气尾翼上沿充气尾翼长度方向设置多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然后沿充气尾翼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多个V字形尾翼预张力索网带(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二)中沿充气尾翼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多个X型尾翼预张力索网带(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二)中在相邻两个X型尾翼预张力索网带(8)设置一条沿充气尾翼宽度方向的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二)中在多个X型尾翼预张力索网带(8)上沿充气尾翼长度方向设置一条尾翼预张力索网带(6)。
CN201210220314.3A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 Active CN102700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0314.3A CN102700705B (zh)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0314.3A CN102700705B (zh)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0705A CN102700705A (zh) 2012-10-03
CN102700705B true CN102700705B (zh) 2014-01-22

Family

ID=46893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0314.3A Active CN102700705B (zh)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007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4043B (zh) * 2013-06-07 2015-07-08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铺装有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平流层飞艇及其铺装方法
CN105151269A (zh) * 2015-09-18 2015-12-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交叉排布充气环组成的飞艇支撑结构
CN106096080B (zh) * 2016-05-27 2019-04-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薄膜结构及其形面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21128A (en) * 1994-01-14 1995-06-06 Sharpless; Garrett C. Curved, inflated, tubular beam
DE19539257C1 (de) * 1995-10-21 1996-10-31 Daimler Benz Aerospace Ag Strukturelement mit veränderbarer Oberflächengestalt
BR9702347A (pt) * 1996-07-18 1999-12-28 Prospective Concepts Ag Asa pneumática adaptável para aeronaves de asa fixa
CN102121200B (zh) * 2010-12-21 2012-06-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绳及其在充气展开可刚化管状结构上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0705A (zh)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12959U (zh) 一种多涵道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04890859B (zh) 一种太阳能无人机
CN102700705B (zh) 一种用于控制充气结构构型混编预张力索网的方法
CN207725604U (zh) 一种适用于大展弦比机翼的复合材料蜂窝夹层壁板
CN107804456A (zh) 一种多涵道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02126554A (zh) 面对称布局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EA201101044A1 (ru) Способ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повышения аэ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их и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экраноплан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указанного способа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выполнения полёта
CN105438444A (zh) 可变形机翼及采用该机翼的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10294097B (zh) 一种新型胞格蜂窝的吸能缓冲装置
CN101417705B (zh) 保形高空气球
CN206243448U (zh) 无蒙皮支撑肋尾尖滑块的折叠式机翼
CN208278310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模块化飞翼
Polhamus et al.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the Effects of Camber and Twist on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arawings Having Normal Aspect Ratios of 3 and 6
CN209209028U (zh) 一种倾转型三旋翼垂直起降飞翼
CN208360480U (zh) 尾翼结构及具有其的无人自主伞翼滑翔飞行器
CN205293057U (zh) 一种飞艇
CN203094446U (zh) 一种用于轮式伞翼机的伞翼系统
CN107444612B (zh) 一种λ机翼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的变机翼前缘装置
CN205221095U (zh) 可变形机翼及采用该机翼的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03154819U (zh) 一种氢动力玩具飞机
CN201647121U (zh) 充气式柔性副翼
CN205221101U (zh) 四轴飞行器
Rogallo Nasa research on flexible wings
CN102910044A (zh) 一种飞行汽车
CN211543939U (zh) 一种机身部段强度试验过渡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